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创业方向范文

会计创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创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创业方向

第1篇:会计创业方向范文

以生态建设为重悖婕涌旎∩枋┙ㄉ璨椒ァ?/SPAN>依托国家重点项目,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统一”的原则,坚持生态建设与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扶贫开发、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四个结合”,加快治理速度,扩大治理规模,提高治理质量,逐步构建北部水源涵养、中西部水土保持、东南部防风固沙三大生态体系,到2010年实现生态环境的基本好转。重点抓好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并举,种好水浇地,改造旱平地,退下坡耕地;沙化草场禁牧舍饲,退化草场划区轮牧、季节性休牧,在条件具备地区,年均建设家庭牧场400处,争取利用3—5年时间,使风蚀沙化严重的坡耕地基本退下来,所有的流动半流动沙丘和所有沙化退化草牧场全部封育;加快黑哈尔河灌渠工程和白音泡子水库建设,每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万亩。加快以小油路为重点的乡村公路建设,争取用5年时间实现全部苏木乡镇通油路。加强农网、城网改造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坚持“稳粮、优杂、兴草、强牧”的原则,做大做强“优势养殖业、特色种植业、规模林草业、生物制药业”四大主导产业,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优势养殖业走小群体、大规模的路子,抓基地、建小区、联龙头、强服务,巩固发展肉牛、奶牛、肉羊、绒山羊、肉鸡、蛋鸡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稳定、高效畜牧业生产基地,力争五年内使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达到70%。特色种植业按照区域布局、规模生产、精品示范的思路,在提质增效上做文章,大力推行为养而种、以种促养的饲草饲料种植,积极引导为龙头企业提供原料的基地种植,鼓励发展有订单保障、仍居卖方市场的特色种植。采取政府推动、小区拉动、农牧户联动的方式,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向产业化倾斜,持之以恒地抓好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

深化改革,扩量提质,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引进增量、盘活存量、扩张总量,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业化发展路子。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管理机制,推进重点项目,突出园区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重点扶持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业和采矿业;利用得天独厚的麻黄草、山杏等自然资源,加快发展以麻黄浸膏粉为主导产品的生物制药业、饮品加工业。突出抓好50万吨水泥厂建成达产,加快天山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扩产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以骨干企业拉动工业经济。

着眼于现代目标,着手于市场运作,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科学规划、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以新区开发为重点,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同步进行;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运用市场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扩张城镇规模和容量的新机制,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牧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实现以城建城、产业兴城。争取到2010年,把天山镇建成10万人口、城区规模14平方公里的“特色鲜明、功能齐备、设施配套、管理有序”的民族现代、生态环保城镇。

第2篇:会计创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创业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用人机制市场化、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等进程的深入以及社会整体就业压力的加大,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就业的庞大群体,就业问题不容忽视。根据《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十报告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创业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出路。本文就高职会计专业开展创业教育为出发点,提出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1.高职会计专业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业教育2010年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开始全面推进,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还有待完善,高职会计专业的创业教育也需要进一步系统开展。

1.1对创业教育关注度不高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起步晚,底子薄,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也不够,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完全系统地开展创业教育。没有将创业课程真正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没有形成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创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得到落实,政府对大学生的创业政策设限较多,打击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1.2将创业教育视为就业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在开展创业教育,但仅是增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或是组织学生参加创业竞赛。没有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知识体系。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创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严重滞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也更注重于学生的在校能力,而忽视了社会能力。

1.3学生创业能力受限

由于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善,学生创业知识体系不完整,致使学生创业能力有限,经验不足。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尤其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创业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相当薄弱。而高校会计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积极探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的。

2.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出路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加强创业能力的训练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出路。要将创业教育融于会计专业教育中,必须全面规划,系统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2.1提升专业教师素养

会计专业创业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相关知识结构和开拓创新意识,是会计专业融入创业教育理念的基础。通过会计专业教师授课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与创业教育的连接,将创业教育内容与会计专业内容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指导。 要求教师做到创业教育进计划、进课堂。教师必须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进行改革,要多进行案例教学,多进行课堂讨论,多进行情景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会计专业教师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探索课堂教学和网络教育的实施途径,实现课堂以讲授重点难点、能力实训为主,课外辅导和作业习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混合的教学模式。

2.2优化课程体系

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现有的会计专业课基础上融入创业教育。高职教育是以实践为主体的教育,会计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专业,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就可以结合会计实践完成。围绕创业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型劳动者,深化校企合作,开发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课程;注重教、学、做一体化,通过校内仿真实训,如手工实训、财务管理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等增强学生对会计岗位的认识和实操。把创业教育贯穿到会计专业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进一步开展创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学生深入到企业岗位,切身感受创业氛围,加深创业认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围绕会计专业,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举办“创业俱乐部”、“创业沙龙”、“创业论坛”,聘请已经成功创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开展创业讲座,介绍成功经验,进行创业交流,搭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交流平台。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建立以创业教育为基础的、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新机制,促进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的深层次融合。

2.3改革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主体,任何的改革都要建立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会计专业的创业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规划。培养模式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创业教育”模式;培养目标方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全面性,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专业设置方面,要把实践、创新课程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业能力。围绕创业要求,与成功创业的会计人员、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最终达到培养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会计创业人才。配合会计专业教育资源,开发有关会计专业的创业项目,并制订创业策划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

总之,高职会计专业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高职会计教育的每个阶段。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对高职会计专业发展创业教育进行全面的的规划和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涛.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科技创业月刊,2010(3).

[2]高志栋.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J].科技信息,2009(21).

[3]黄茂.论大学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2).

[4]陈强.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08(7).

[5]张政文,田刚健.面向全体探索以创新意识为培养主旨的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6]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第3篇:会计创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非财经院校;会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

一、调研背景

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得到空前

的发展,本科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会计学本科专业,形成了“校校办财经”的新格局。但随着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整个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非财经类院校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问题逐渐凸现,而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会计专业毕业生任何进入市场,完成严峻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国非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如何和重点财经类院校毕业生竞争,在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一个值得调研和研究的。

二、非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我院在1982年开办会计学本科专业,十几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的模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先进。近几年我院采纳了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办学优点,同时结合了工科院校的一些特点来完善我院会计学专业的建设。现在,以我院会计专业连续三年的实际就业情况和重点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平均就业率相比较,来说明非财经院校会计毕业生所面临的严峻就业现状。

由此可见,我院会计专业的就业率跟重点财经类院校相比很远,考研率也相差较远。那么,我们非重点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就业如何拓展渠道,这就值得探讨和深思。

2、近三年我院会计专业就业去向情况

从区域上看:几年前学生就业的城市集中于省会、直辖市、沿海开放地区和城市;近二年,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吸引了较多的毕业生。但终究学生就业方向还是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方经济状况好,就业机会多,有利于毕业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另外这些地区较注重学生的素质,而非学校的名声,这也是学生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单位性质看:几年前国有大型企业、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较旺;而近二年,这些单位对会计需求较少,民营企业和个人私营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变得较旺。

从不同规模看:国有大中型企业逐渐对会计专业本科人才饱和,而中小型企业逐渐成为会计人才需求的主力军。

由此可见,随着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饱和需求,金融事业单位的裁员和报考公务员难度的增大,目前会计学生逐年增加的就业方向是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自主创业。

三、 调研反映的问题分析

从严峻的就业压力形势看,2005年是国家本科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的高峰年,全国毕业生超过785万,净增加400万。从我院会计专业来看,基本保持“供求两旺”的状态,但截止到2006年5月,会计专业就业形势远没有2005年好。

调查情况来看,我国目前普通高校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规模适度,从2006年的毕业趋势看,供稍微大于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其人才的需求应平稳发展,不能再扩大对会计学生的招生了。

就业率来看,我院本科会计专业就业率明显低于重点财经院校的就业率。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公司都愿意要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并且重点院校的继续深造率和出国率较高。

从供求的关系看,供求双方的矛盾仍然突出,会计专业属于管理类学科,就业方向广泛,但是,虽然目前的招聘会众多,但是招聘要求上却标着“有X年工作经验”的字样,让我们的毕业生望而却步。另外,很多毕业生的就业着眼点仍放在沿海一带的中心城市和大都市,不愿意去一些边远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是最缺乏这一类人才的,因此这种供求的矛盾在短时间内仍无法得到解决。

从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心理预期看,我院一些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目前,我院毕业生的择业观、价值观还有一定的偏差,就业观点过于狭窄,求职过程中只局限与本专业对口的行业,“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没有深入毕业生的心里,一些毕业生和家长一心还想找“铁饭碗”;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愿到基层就业,不想在不好的单位“受苦”。

从就业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匮乏的就业信息,信息通畅是成功的保证。在本来就很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信息来源不足对我院毕业生来说无疑是更加沉重的问题。学校组织的各种招聘会是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但去年我校组织的招聘会上,经济管理类的需求仅有7家,需求不足15人。

从学生的生源来看,我院农村生源占毕业生的一半以上,农村毕业生毕业后不愿回到家乡,这就意味着他们想要留在大城市,而家长与用人单位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就业问题,这无疑加大了这部分人就业的难度。

四、 积极创新和拓宽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新渠道

多渠道的获得就业信息,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将学生进行合理的推荐。一方面,我院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联系。在有用人单位来学校时,能主动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了解用人的方向和名额,并积极争取新的名额。另一方面,我院还积极的向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推荐。在推荐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推销员”的理念,工作人员可以把自己想象为一名推销员,面临巨大的买方市场,积极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

大力加强自主创业的扶植力度,树立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在毕业生中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的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方法,为学生就业提供能力和方法的指导。通过就业指导,教育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定位;养成职业道德――敬业;掌握就业能力――专长;选择职业道路――择(创)业。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不仅仅要强调岗位的适应性,更要注重人的职业潜力的开发和创业型人格的塑造,特别要强调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掌握,激发其创业的需要与动机,从思想上实现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跨越,为其就业空间的拓展提供积极的准备。

支援辽西北建设,鼓励会计专业毕业生为西部建设发挥作用。利用西部的优惠政策为自己多积累经验。该计划由团辽宁省委发起,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组织实施,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在省内普通高校招募500名应届毕业生,到辽宁西北部省级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两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工作。

改革会计教学体系,增强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培养。非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会计人才,教学应把握培养目标,突出会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构建一个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职业岗位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不仅表明教学改革的深度,体现教学的质量,而且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非财经类院校教学诸环节中,实训教学成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注重点。将学生实训教学与就业工作相结合,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达到学校与社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赢的最佳效果,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一种有效的创新手段。

完善就业制度,形成保障机制。通过采取加大政府统筹力度,明确有关部门职责,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就业运行机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的改革步伐,加强和完善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和手段,建立一个新型毕业生就业机制,使之成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体制保障。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应引起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育人――用人机制,举全社会之力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尤其对于非财经院校办会计专业来说,如何做好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衡量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既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非财经类院校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的政治稳定。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M]:北京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5 P35-37 40-41 。

第4篇:会计创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会计专业; 创新; 创业; 教育; 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5. 077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5- 0132- 02

0 前 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动力。党的十报告多次提到并强调创新创业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以及对高校科技成果的更多关注使高校向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变成为一种必然。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只有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度,开展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才能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发展需求。本文拟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入手,分析高校本科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探讨其改革之对策。

1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界定

美国学者Hills(1998)曾指出:创业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增加学生对新创事业创始过程的认知与了解”和“增加学生对创业生涯的职业选择”。世界经合组织学者柯林·博尔认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在我国,早期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家代表是彭钢,他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通过对他们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开创性才能的教育。高晓杰 等(2007)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性个性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训练学生基本的创业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

2 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浅析

目前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困惑。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方式、内容难以融入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去,因此在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问题。

2.1 创新创业教育专门制度缺乏

在调查部分省属本科院校中发现,由于相对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专门的教育制度,地方高校目前普遍没有设置、随意或照搬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现象已成 “通病”, 没有正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门教学计划或学科建设规划中来,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建设不健全。有些高校也象征性地开展了一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如“挑战杯”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和“竞技大赛”等,这些教学活动多数情况下是由学校团委和学生社团部门单独主办,只不过是最终在教务部门认定了相关学分而已,因而缺乏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学生参与此类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样难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做的相对较好的高校也只是通过开设相关内容选修课,但课堂模式、课堂内容、课堂效果难以保证,因而创新创业教育基本上在高校课堂中处于“外套”形式,无法让全体学生受益。

2.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欠佳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具体教学内容分散、零乱,教学流于形式,并且过多强调理论知识,学生实践能力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安排没有与学生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以及未来规划缺乏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无法充分认识所学知识的实用性;第三,相关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缺少应用性特色,基本上都照抄重点院校的教学模式,缺乏相应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与实习环节,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应有的教学效果。

2.3 创新创业教育所需条件难以保障

一是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高校普遍缺乏基础性条件、专门的工作机构、专项资金和应有的工作场地(基地),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热情不高,应付敷衍。二是师资力量紧缺。师资力量是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目前大多数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不仅数量不足,师资素质也参差不齐,如部分任课教师是行政人员兼职,缺乏一定专业性。还有些任课教师虽然是一线教师,但由于专业课太多,缺乏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阶层的接触,其知识结构也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跨学科、多样化的要求。三是创新创业教育中还缺乏专业性指导教材,教学质量、效果和形式难以保证,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缺乏共同的方向。

3 会计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以上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些困境,究其根源,是由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基本上还正处于探索阶段,导致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完全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发展与改革过程中面临许多障碍。会计学专业是老牌热点专业之一,每年招生分数线都在逐步拔高。生源竞争如此激烈,说明市场需求也比较旺盛,因而高校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今后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以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为例,拟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师资和基础条件等方面探讨相关改革对策。

3.1 教育理念改革

教育理念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综合体,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总方法,科学的教育理念会引导正确的教育活动行为。在会计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高校要科学认识会计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不要认为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就是传统的、单一的账务处理工具,这种教育理念早已落后。财务工作实际上是集战略管理、业务协调、文化营销与风险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活动,适应此岗位的财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才会将财务工作做通做活,让企业融资有法,投资有方,经营有道。因此,会计专业教育理念要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创新型人才。

3.2 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

培养目标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和方向。不同的高校,其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会有所不同,如部分高校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为主,有的高校以培养研究型会计专门人才为主,还有的高校以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为目标。而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多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为目标。尽管各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但他们也有共同之处,即均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职业道德素养,其培养目标通常表述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财会知识,熟悉财经法规和国际惯例,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具备科学处理会计信息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科学研究能力,能在企业、金融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与管理工作,能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不难看出,这些培养目标体现不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因此,建议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到现行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例如可以将“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以便于引导会计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3.3 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改革

目前,许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只停留在课外活动阶段,即通过围绕 “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三下乡”、“暑期调研”和“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申报大赛”等活动进行。由于本身内容不属于正式教学环节内容,活动覆盖面较窄,学生积极性不高,指导老师也没有兴趣或激情,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基本上流于形式。

笔者认为,在修改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时,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添加到专业课程体系内,也就是可将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分为理论课模块和实践课模块,分课内外环节来实施开展相关教学。具体来说,一是在大一、大二学年度可弹性开设相关理论课模块课程,如创新与创业管理、创业成功案例、创新投资和家庭理财学等课程,然后辅以成功人士或知名校友回校讲授创业经历或事业经历等。另外,教学管理上实现学分互认、资源共享,教学方式可采取课内讲授与课外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基本常识与理念,减少学生创业失败,使其少走弯路,为今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意识奠定基础。二是在大三和大四上学年度之前开设课外环节的实践课模块,主要是通过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展模拟创业活动,结合全国性的“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竞赛和创新创业课题申报大赛等活动进行。此时开设这类课程,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专业课程基本上已开设,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后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勇气。

3.4 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人才,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切实提高创业教师教育水平。因此,高校可考虑从校内教师资源和校外教师资源两方面进行平行建设,当前只能采取以校内师资为主、校外师资为辅的形式。校内师资队伍可通过资格认证来培养和组建,如参加全国SYB、KAB等创业教育师资资格培训,建设一支特色教学团队,其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基础教育授课,带领、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演练与实习;校外师资是受聘于高校,主要职责是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进行校外实习指导。近些年,一些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活动中获得佳绩的学生团队,其获得成功还是有赖于他们在大学期间接受校内和校外双重导师的指导,创新创业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5 其他教学条件保障建设

首先,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基地孵化教育。创业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事业,有实力的高校可以建立创业教育基地,在资金、场地、设备、设施等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扶持、优惠等。当资金不够时,高校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优势,与当地政府和工业园区管委会达成协议,进行模拟创业试点,也可以进行真实创业。其次,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采取灵活的学分制计划,为学生创业行为充分提供场所、环境、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保证;最后,建立创新创业基金,重点支持适合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

总而言之,高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当前,由于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社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量还是较大。高校如何体现其办学特色?本文认为:只有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结合专业特色,制订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案,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流程和教学管理制度,保障配套师资,做到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完全融合,才能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一定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Hills G E, Morris M H.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conceptual Model and Review[M] // M Scott(eds). Educating Entrepreneurs for Wealth Creation. Aldershot,UK:Ashgate Publishing,1998.

[2] 赵中建. 21 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 教育发展研究,1998(12):1-8.

[3] 彭钢. 创业教育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71.

[4] 高晓杰,曹胜利.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

第5篇:会计创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民办高等院校 创业难题 破解对策

一、毕业生创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只有1%左右,研究生的创业成功率仅为5%,与国外相比还是很低。从数据上分析,我国的创业空间相当大――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至50个企业,发展中国家为20至30个,而我国仅有11.6个。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不过4%,广东省的成功率只有1%,河北省的成功率仅有0.3%。

就民办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来说,自主创业者寥寥无几,成功者更少。笔者在给本校本科非毕业年级学生上创业指导课时问道:“你们想不想创业?”在场的100名学生中,只有两名学生举手。事后笔者专门对重庆人文科学院工商学院的120名经济学专业金融方向和202名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322份,发现就业选择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报考跨国企业或大型国企,做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考研、出国深造等,填自己创业者有104名,但不知道选择什么项目进行创业,占被调查人数的32%,其中女生6名,占被调查人数的1.86%;不知道自己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的学生有13名,占被调查人数的4%。大学生创业意愿为什么不足?如何才能激发民办高等院校毕业生创业的热情,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尽管目前,国家政府大力提倡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出台了许多激励政策,但毕业生心中依然波澜不兴,以就业为先。

二、民办高等院校毕业生创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创业指导不力。

民办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专业较单一,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造成毕业生欠缺创业所必需的专业底蕴和信心。以笔者所在的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的培养方案为例,大多数课程采用2012年版教材,这些教材以当时的师资力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而编写的。设有会计学专业和经济学专业,因为会计学缺师资,所以仅设会计学一个方向,而经济学就不同,师资充裕,下设金融学、国际经济贸易、商业经济、劳动经济、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等方向。随着这几年招生数量的下滑,至2015年,劳动经济方向、国际贸易和商业经济缺乏生源,而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数却急剧上升,所以就出现会计学师资紧缺,经济学教师没课上的局面。为了合理调配师资,经济学部分教师必须转行教会计学专业课程,一定程度地会影响教学质量。

在就业创业课程的设置上,本校在四年的本科培养方案中,除了大四年级外,每学期均给学生安排有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创业指导及创业方面的内容安排在大二下学期,仅6个课时。创业课程安排得太早太少,学生毕业时,创业知识早忘得干干净净。且上课的老师多为年轻辅导员,他们一无专业知识,二无创业经验,仅就几个创业成功的例子进行分析,难以对学生的创业起到指导的作用。

(二)毕业生欠缺创业所需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创业心理特征主要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心理品质。大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逆商,难以承受各种挫折的打击。逆商是人们对逆境和挫折的应对能力。“创业艰难百战多”,自主创业从人际关系的处理到各种事情的办理,都要比就业复杂得多,会面临更多的挫折和打击,没有较高的逆商,很难承受。

第二,缺乏心理自我调控能力,难以做到随机应变。从大的方面说,环境给毕业生提供的创业项目选择,通常与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相差甚远,需要大学毕业生调整好自己,适应环境的要求。从小的方面说,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人际关系处理和办事的环节,需要恰当地选择和准确地应对。大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社会,这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缺乏坚定的创业信念,屈从于世俗、家长的压力。“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封建传统思想。许多家长仍然认为,既然花那么多钱供子女读完大学,毕业后就应该找一份很体面工作,以光宗耀祖,光大门庭。最好考公务员,或者当个受人尊重的教师,或者就去大公司、国有大企业供职,绝对反感家里有一个大学生做小商小贩。

(三)资本缺乏妨碍毕业生对商机的把握。

虽然国家对大学本科生创业提供很多优惠的条件,可是实践中却很难落实。主要表现在资金不足,解决这个难题的最佳办法就是向银行贷款。但是在市场条件下,银行需要降低贷款风险。学生创业缺乏资金,因而知信度低,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不愿意给毕业生发放贷款。

(四)社会工作经验不足。

本科毕业生对于自主创业有想法、有创意,但缺少实际工作中的历练,没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能力,市场缺什么不能马上投入开发,迅速生产,跟不上市场走势,不能保证销路,没有压倒竞争者的优势,进而不能成为市场的引领者,创业失败就势所必然。俗话说:社会是一所永远都修不满学分的大学。工作经验是毕业生创业的短板。

三、破解民办大学毕业生创业难题的具体对策

(一)培养民办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意识。

民办高等院校应当在狠抓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自主创业方面的准备。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创业目标,不仅要针对性地夯实专业知识基础,还要多学习一些关于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创业知识,做好知识储备;其次,鼓励学生积极争取,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实践活动平台,充分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积累创业经验;再次,培养学生的信息反馈能力,关注时政热点,拓宽自己的信息来源和渠道,掌握最新的创业信息和政策动态,把握创业动向。另外,还应积极从创业成功的案例中学习经验,坚定创业信念。

(二)完善民办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培训体系。

创业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民办高等院校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另外,民办高等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要妥善落实,在新订制的培养方案中,增加就业指导课中的创业指导学习时间,改善培训方式。形成一个独立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贯穿大学生活之中,使之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目标、任务有明确的定位。

民办高等院校要逐步完善“就业指导中心”等基于就业创业相关信息的网络沟通平台,在毕业生择业时做好数据统计,对致力于创业的群体开展系统性的培训和指导并做到时时跟踪,使高校真正成为育人的基地,促使知识能力化,能力产业化。

(三)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优化创业外部环境。

良好的社会氛围浓厚的创业情绪渲染能给大学生创业群体带来极大的鼓动效应,产生较理想的创业实践行为。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认为没有创办公司就是很失败。在硅谷,创业失败者比那些没有创业的教授更受尊敬和欢迎,因为所有公司都认为有创业经验,比单纯有技术更有优势,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支持作用。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舆论向导作用,积极引导创业主体及创业相关者(朋友、家人等)改变就业观念,正视创业对社会和个人能力的推动作用,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的认可度,减轻创业学生的心理包袱,使他们轻装上阵,安心地在创业路上拼搏。

(四)探索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方法,构建以学生为纽带的高校企业创业服务链。

政府、企业、高校的良性互动是根本,建立一条由高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链。这方面跨国大公司的做法给我们很大启发,比如罗氏、辉瑞等国际医药巨头,长期坚持派企业的专家等到高校开设创业课,真正实现把企业的经验带进大学。民办高校应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吸引更多的企业建立孵化基地。积极与一些企业建立长期的就业合作关系,定期为在校生提供去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同时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如与苏宁、雨润这样白手起家的在全国有影响的民营企业联手,将会大大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动力。另外,在与企业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创办一些创业设计大赛、企业模拟大赛及科研项目,拓展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作为企业,应积极与高校配合,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郭园兰.试析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制约因素政策建议.湖南社会科学,2010(6).

第6篇:会计创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伴随国内经济的快速进步,当前愈来愈多的高等院校里面都创设了有关创新型与创业类的教育实践的教学活动,这也是深度推进高等院校专业性质教学的革新与进步,更是培育大学生拥有创新意识以及综合实践技能的主要渠道。现如今,国内愈来愈需要会计专业人才,即便是在大学生的数量愈来愈多、就业情况不大理想的当前,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仍旧有着很多的就业机会,并且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各个地区当中的岗位招聘都多。与此同时,会计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一个专业,并且实际实践性质也比较强,为此应当培育本专业学生的会计业务能力以及有关的会计专业技能。

1在创新创业中会计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作用

伴随国内经济的快速进步,创业刚刚起步的公司里面,每一项工作内容都停留在摸索的阶段,大部分公司当中的财务体系以及内部管控程序都需要一直做出改进,所以会计专业的创新型以及创业类人才对这样的公司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有一些刚刚起步的公司来讲,公司当中的会计工作的日常职责不单是要会做账以及申报财税,这些类型的人才还应当要掌握本企业的日常运转情况以及本公司里面总体资金详细情况,以辅助本企业赢得最多的经济支撑,寻找到最多的注资途径以及注资方式,让本企业可以受到愈来愈多投资者们的欢迎。除此之外,这样的人才等到公司迈入到快速运转的时期时会起到更大的作用。上述提到的人才对公司里面的管理工作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哪一个公司里面的会计都是在对本企业做出预算工作的首个了解者,并且也是监督公司日常经营情况的管理者。现阶段,公司里面的会计员工会加入到本企业的筹划工作、管控工作以及评比工作业绩等多项工作当中。会计员工能够借助于本企业的资金支出主要方向来判定本公司的日常经营情况,再经过预算工作以及管控成本费用来决定本企业管理期间的一些日常决策工作以及各项投资决定。这种类型的人才不单可以为刚刚起步阶段的公司设定出完整的各项财务管控条例以及内部管控体系,还可以为公司设定出最好的方案给出参照根据,为公司节省大批量成本费用,优化本企业的日常营运管理与控制工作,为企业获取最多的经济利润。

2老式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所谓的实践教学,指的是力求培育本专业学生能够将日常工作当中的技术性问题全部处理妥当基本能力的主要内容。其对扩增本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以及提高本专业学生日常业务能力以及会计专业技术能力的有着十分关键的功用。会计专业当中的实践教学一定要以发掘学生的潜藏能力、提高与培育本专业学生的业务技术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在学校为本专业当中的学生教授专业知识期间,还应当要将理论专业知识与有关教学实践融合起来,持续性地增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可以将理论专业知识储备向日常实践运用能力方向转换。老式本专业当中的实践教学内容普遍都涵盖了,刚入学时候的军训,走入社会当中的现实实践、仿真实习、本专业顶岗实习以及结业论文等,详细来讲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点内容:(1)刚入学时候的培训与校内的军事化训练。这个阶段主要是刚迈入大学校门的首个学期,大部分院校当中的军训时间是两周,主要是为了让大学生开展大学生活与学习有关的校方与导师讲话,经过接近半个月的军事化训练,让大学生将训练与有关军事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融合起来,以培育学生的纪律规范性,提升大学生的国防认知以及强壮个人身体。(2)走入到社会当中的现实实践。这是让大学生亲自走入社会里面,让学生根据学习到的本专业知识内容,做出社会实践以及社会调研,让学生可以掌握现实社会的基本情况,了解本专业知识的覆盖范畴,培育本专业学生的“三观”。(3)仿真实习。其主要是让本专业的学生可以经过仿真练习来了解有关会计工作的程序等,培育学生更深层次的消化会计专业的知识内容,来提升本专业当中学生剖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4)本专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大三这个学期当中来完成的。让学生真实地走进到与会计专业有关的公司里面,去参加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岗位业务能力以及专业水准,为毕业以后的真正就业做好基垫。(5)结业论文。这一般是需要本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后来完成的。其是让学生合理选定一个与本专业相吻合的论文主题与题目,旨在培育学生提升借助本专业知识内容处理现实问题的技巧能力,以全方位提高本专业当中学生的学习效用。

3会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学期间存留的问题

老式会计专业人才培育实践教学的内容单调,考评方式简单,缺少大批量的实践资源以及实验场地与实验器具不能与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实际运用技巧能力相吻合,使得在实践教学期间培育有关人才方面存留了以下问题:(1)没有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本专业里面的学生欠缺创新思维以及创业意识,乃至缺少这方面有关的能力,使得这些学生在毕业以后很难顺应这种类型的中型、小型规模公司当中的会计岗位,或是难以吻合自己创业的现实需要等问题。(2)专业知识架构单调。由于老式培育实践内容的单调,使得本专业当中的学生的专业性知识范畴不宽,知识架构不合规、有关知识的结合度较低,很难管控公司所有情况等问题。(3)缺少管理实践能力。由于缺少有关本专业管理方面的综合性训练,使得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不吻合,缺少有关管理实践的技巧与能力,很难与公司会计岗位的实际需要相匹配等问题。(4)欠缺综合使用能力。本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实践期间,由于大部分学生担任的工作一般都没有太大的技术性含量,使得学生对本专业所学到的知识很难运用在实际工作当中,这些学生在顶岗实习当中也很难碰触到公司里面有关运营管理的本质性工作内容,致使这些学生的能力很难有所提高。

4会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学的探究

对于老式会计专业人才培育实践教学当中存留的问题,各个学校都应该遵循了,“重基础、拓培育、重技能”的人才培育模式标准,对会计专业有关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了更有深度的探究。在学校对会计专业人才培育期间,应该规定本专业学生务必完成一定课时的会计专业实践才得以毕业,实践课中应涵盖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理论实验实践、寒假暑假社会实际实践、顶岗实习等。除此之外,各个学校中的会计专业的实际实践教学方面应该对学习成果的考评方式持续革新,以此来推进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创新,加大系统性、创新性以及规划性的实践实验力度,健全专业实践实验教材内容等,增加实验室的敞开次数,以提高与改进实验室基础条例以及运营体系,提升本专业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实验能力以及培育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4.1加强校企联合

学校应该主动的寻求与企业合作,继而创建出校企协作的教育模式。如此一来便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地点,在增强学生这真实经验的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校以外的现实状况了,这样不但能够从根基上处理实践课不够真实的问题,另外还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通过这种办法,能够让学生更加好的理解会计专业,继而愿意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技能素养,这对于会计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也是极其有意义的。

4.2在校内创建创业平台

如想要更好地培育会计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就需要学校主动的为学生建立起相应的创业平台,继而由教师做出指引,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创业团体,然后可以在网络上,如拼多多、京东等地方尝试创业,同时也可以在线下实行创业,在这个期间,教师应该予以学生实时的指导,同时还应该对一些在创业期间表现优良的学生做出表彰,通过这个办法,不但能够让学生明晰创业期间会计知识的运用办法,同时还可以点燃其对于创业的兴致。

4.3培育出一支拥有创新意识的教育团队

学校想要确保会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育,首先应该要求教师拥有创新的意念。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的寻找一些相关内容的专家来对教师实行培训,继而让教师对固有的授课做出革新。除此之外,还建议学校可以设置创新教师这一岗位,继而在实践课期间由两名教师联合授课,比如,会计教师主要教授一些课本中的理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明晰相关知识,然后再有创新教师向学生讲解市场中现实的状况,继而让学生了解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另外,学校还应该寻找一些已经成功的会计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人员,来到学校实行讲座,以此来讲述自己的经验,如此便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这项内容做出理解。

5结语

第7篇:会计创业方向范文

 

近年来,根据新《大纲》要求编写的中职《语文》教材已得到广泛应用。该教材是在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制度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其中创造性地设置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板块,增加和强化了具有职教特色和体现职教改革要求的教学内容,如口语交际和应用文写作,能力训练点大为增加,为教学中创设职业情境提供了一定条件。

 

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笔者感觉到该板块设计未能按照专业分类是最大缺憾,不利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因此,如能依托项目教学法,以《创业设计》为项目进行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整体建构,不仅能弥补新教材中综合活动职业针对性不强的缺憾,而且教学实施增加了弹性。

 

一、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预期的课程结果,即期望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能达到什么状态,是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的依据。新《大纲》强调加强语文实践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明确了中职语文课程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使语文课程更摆脱长期以来“学科中心”的传统体系,调整到以应用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将“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并提出“(使学生)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这其实是中职语文与高职语文的区别。虽然新教材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一定程度上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但由于缺乏专业定位,针对性与适应性不强,无法满足职业性需要。在日常课程容量允许的条件下,不妨将语文综合能力训练作为一门课程来做整体建构,从专业培养目标入手,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并依据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来设定课程目标。

 

以会计专业为例,其专业培养目标为:具有必备的会计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电算化会计实务操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在各企事业、会计软件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单位记账、出纳、档案管理、统计等岗位从事会计核算、生产统计及各项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相关金融、税务、贸易、法律等方面的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会计信息化领域高技能人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方向,对其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会计专业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目标为:能够撰写与会计岗位相关的所有应用文体;能利用专业知识进行财务基本测算;能运用PPT将项目设计内容当众演示;能通过PPT演讲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能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能通过成果展示实践商务礼仪知识。创业项目设计过程包括:市场调查、项目确定、市场分析、成本核算、可行性分析、策划书撰写、项目设计演示、PPT演讲等,符合课程各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基于会计岗位工作任务,选择课程内容

 

要实现基于职业能力之上的课程培养目标,就必须将与岗位任务紧密联系的语文知识作为重点课程内容。要确定知识与任务之间的联系,就必须先对岗位各工作任务的能力需要进行细致分析,有针对性地归纳出各类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并整合归纳出各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语文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就“创业设计项目”为例,具体情况可见表1。

 

三、基于项目发展顺序,设计课程结构

 

长期以来,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与学生自身知识体系建构的藩篱,致使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止步不前。无疑,课程内容的序化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教授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就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地思考方向——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这样做意味着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而是这类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

 

项目教学法在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中的应用就很好地运用了姜教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中职阶段学生所需要培养的语言感悟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现代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等,通过“创业设计”一个项目得到了整体地提升,这种提升不仅是语文能力的提升,更是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这些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编排,完全是按照项目的进行循序展开,真正地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所谓,“知识的总量未变,知识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

 

四、基于能力训练,安排课程活动方式

 

要使学生在项目策划的过程中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不能仅凭一个个抽象的工作任务,而要从能力训练出发,选择合理有效的课程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教师有意的引导下,通过参与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模拟活动,获得直接经验的积累。以“市场调查”为例,具体内容见表2。

 

以上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教育“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培养目标,完全符合在“做中学”的课程改革方向,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刻体验知识,从而达到有效学习、发展综合能力的目的。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项目教学法比较适宜实践性较强的、理论知识点相对集中的课程,像语文这类的文化课比较适合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如果生硬地套用项目课程教学法,反而不利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但从“创业设计项目”实践来看,借鉴项目教学理念来开发语文综合训练课程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虽然还尚待完善,但至少摆脱了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体现了职业教育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的教育功能,为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第8篇:会计创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资本市场规模日趋扩大,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企业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企业非常需要既熟悉企业会计实务又能参与企业战略管理,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开创意识的高端财会人才。

一、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调查表明社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根据麦可思――中国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财务管理专业(94.6%)、会计学专业(94%)的本科生就业率高居前十位。可是比照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的要求,目前我国会计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缺乏,会计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会计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会计人才市场管理有待加强等方面。

为社会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目前国内共有576所院校开设会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一直是考生热衷报考的专业之一。如何顺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已成为高校培养改革的主要方向。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高教司在2012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研究制定“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培养卓越人才就是以卓越的理念、卓越的意识,培养社会需要的卓越人才。卓越育人的内涵是培养有品德、有才能、有远见、有开拓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培养高端应用型会计人才将成为高校会计培养改革发展方向,其目标是着力培养会计行业迫切需要的一批善于管理、精通业务,熟悉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应用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会计人才,已成为广大高校培养共同面临的课题。由于国内许多应用型高校创办历史不长,因培养经验、培养资源等条件所限,会计培养中存在培养目标模糊、培养定位不准,培养体系设置有欠合理,培养方法不先进,缺乏丰富的经验,学生基础偏差,学习主动性不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民办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基于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教育部启动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笔者认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体现在:会计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会计职业能力强;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高;国际化视野宽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三、构建分层培养模式

根据应用型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结合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培养中可以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完成必修学习的基础上,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加强职业素质、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加强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基础相对优秀的学生加强财务分析、财务管理方面的训练,通过选修课程拓宽专业知识,鼓励其在专业上能有更深入的发展。

(一)初级层次

学生应该掌握会计通用知识,具备职业通用能力,能对小型企业进行账务处理。围绕培养合格会计从业人员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依据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确定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并设计课程和实训项目。

(二)中级层次

学生应该掌握会计专项知识,具备职业专项技能,能够参与对大中型企业进行全面核算与专项管理。参考全国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大纲确定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并设计培养和实训项目。初级会计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完整会计业务操作的能力、成本核算的能力、应用税法正确处理纳税事务及进行税收筹划的能力、利用其他经济法律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能力等。

(三)高级层次

在高年级时,根据学生此前考取证书的情况和职业规划,可以采取分方向培养,可将专业方向分为注册会计师方向、财务会计方向、企业会计方向等,设置对应的培养项目以满足不同职业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引导获得初级会计职称的同学选修更深入的专业培养项目,培养这部分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知识,使之具备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能力。

对该层次的学生还可以为其增开一些行业技能培养项目,比如防伪税控开票。使该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具备相应岗位账务处理的能力,能胜任不同会计职业基础岗位的工作。对部分基础较好,有意向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为其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与帮助。

四、改革创新培养环节

会计学科是重视实践操作的学科,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整合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首要任务。根据课程性质构建“通识培养平台+学科基础培养平台+专业培养(专业理论+专业实践课)平台的培养体系,以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构建实践培养平台。会计专业的实践培养体系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等四部分构成。重点是专业实践,由基础实训、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三部分组成,从而使实践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专业财务软件、税务软件和模拟企业ERP软件,能为学生提供虚拟的企业环境,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会计专业实践性较强,积极开展结合专业实践的各类第二培养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和各种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举办财会知识大赛、ERP创业经营大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开展财会学科实践培养研讨、举办专业讲座,到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财会部门观摩,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专业发展潜质优秀的学生,可以安排教师指导其参加科研活动。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本土高级财务人才。因此应用型高校应该充分认清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调查资料显示,企业对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主要有:(1)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2)广泛的知识面;(3)掌握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软件操作水平;(4)良好的职场素质和沟通能力。时代要求高校必须培养更多的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应顺应时展,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作者单位: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分院)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4G233.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2010年

[2] 王宏,关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与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06)

第9篇:会计创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 国际金融 实践性教学 构造

国际金融专业是对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很高的一门学科,所以实践性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而且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适应社会建设发展的需求为国家培养在毕业时拥有较高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经济大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今社会,只有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和拥有能解决职业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如今竞争非常激烈的金融岗位上有所作为。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实践性教学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1]

一、明确高职国际金融专业的培养方向

高职国际金融培养本专业人才的职业方向主要有银行金融、证券保险、企业财务管理等岗位群,就业方向非常广泛;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各证券、期货、基金公司,信托担保公司等从事投资顾问、基层管理等岗位,到保险公司从事理财顾问、专业销售、客户服务工作等等。各就业岗位对计算机能力、英语水平、金融专业能力也有着全面但不同高度的要求。在财务管理方面,有些岗位就要求有营销管理师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财务管理师或者助理会计资格证等等;而银行金融方面则对银行从业资格证、营销管理证、基金从业资格证和助理理财规划师等职称有一定的硬件要求......但不同专业方向对实践能力的要求上,都务求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以求培养出适应能力强而且能快速融入工作的环境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要先明确国际金融专业的培养方向,再来制定我们的教学方案。

二、根据本专业培养方向,制定实践型教学方案

1.国际金融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高职国际金融专业要求比较全面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常规课本知识教学之外,还应有大量的对专业知识技能理解的实践性操作。如在学习证券投资方向要求掌握的计算机基础技术、个人理财规划、金融营销实务、会计统计技能、证券投资分析等等专业知识时,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让学生学习处理一些简单的基础商务并分析金融问题等等,通过课堂演示和网络信息运用,培养学生的国际金融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以比较直观简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快速学习本专业的基本专业知识并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技术能力。

2.国际金融专业能力训练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具有国际金融学方面知识以及业务技能,能在证券、投资、保险、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当然,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专业知识能力的掌握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以及模拟的实务技能操作来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并熟练的进行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消除学生对国际金融行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模糊了解,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国际金融专业技能的正确合理操作和流程。应该规划合理的教学时间模拟教学所需要的商务环境让学生来熟悉操作流程,或者依靠网络平台让学生扮演不用的角色来进行商务训练,用来提高学生对国际金融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处理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3.创业性实践训练

现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渐渐的流行于大学校园之中,而国家的政策也是非常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如今的这个时代需求的是素质全面的人才,而自主创业也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等社会生存能力的有效方式。当然,我们绝不强制要求学生都去自主创业,不过学校在这方面确实有许多的优惠政策,但前提都是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不能因小失大。创业性实践训练一般就是在寒暑假或者规划的教学时间期限内,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能力进行社会实践报告和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独立分析,以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学生小规模实践工作的机会,或者教师给予一些金融方面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做课题研究,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很多好处的,也为下一步的实习和毕业设计做好了铺垫。

4.国际金融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毕业课程设计和实习,是对学生对在校期间所培养的知识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检验和提高,同样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学生进入国际金融行业相应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工作,对岗位上产生的实际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并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合理的处理并解决问题,这以阶段的工作经验无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加深以及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在课程设计方面,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从实习的经验中选取毕业设计的课题与方向,共同设计课题基本纲要和工作计划,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结合设计方向收集信息,实习完毕后,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课题。这一阶段的训练对于学生是极其重要的,非但不能如期完成不能毕业,在学生对自己三年学习生涯的总结和自我提高过程中,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流程,不能忽视。

三、实践性教学的经验总结

实践性教育方法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并不是为国家培养研究型的人才,而是需要培养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实践性教育模式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一定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迅速的适应并融入工作环境之中,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国际金融行业也是尤为重要。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手段,实践性教学的构造也值得我们来进一步的完善,这对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在相应岗位的竞争力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在合理运用有限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求,让学校、学生以及相应行业的发展达到三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叶俊杰;王记志;;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框架新探[J];电子商务;2007年05期

[2].吴波;郝春梅;李俭;;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宁华;;论电子商务实验课程体系构建[J];旅游学刊;2005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