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内容摘要:本文在借鉴国内学者对A股市场CAPM检验的基础上,选取2010年6月4日至2010年12月21日的周收益率,采用单指数模型、BJS两步法和横截面检验实证分析了我国创业板市场对CAPM的实用性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CAPM BJS 创业板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源于1952年亨利•马科维茨提出的资产组合理论,后经威廉•夏普深化为资产定价的均衡模型,即CAPM。2009年10月23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创业板并举行开板仪式。首批上市创业板公司28家,总市值1700亿元,平均每家创业板公司的市值61亿元。截至2010年11月,创业板公司147家,总市值6977.31亿元。为适应创业板市场发展需要,2010年6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创业板指数,创业板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见图1)。时至2010年12月,创业板已经推出一年有余,创业板指数也已半年另21日。对于CAPM是否适用于我国创业板市场,国内研究仍是空白。鉴于此本文运用CAPM对我国创业板市场进行实证检验,为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
相关文献回顾
顾荣宝,刘瑜华(2007)以深圳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时间序列回归方法对CAPM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CAPM不适合我国深圳股票市场。尹哲君(2009)选取上市A股中2005年以前上市的,七个主要行业中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七支股票对我国股市中的CAPM有效性进行检验,得出结论,CAPM对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不明显。王茜(2010)从效用函数的角度对CAPM进行了重新审视,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赚了指数,赔了股票”现象。黎军(2009)研究了CAPM在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中的应用,认为房地产市场投资受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较大,但各房地产公司股票的风险更多来自企业内部的非系统风险。方俊芝,唐敏(2009)探讨了CAPM在保险产品定价中的应用,认为CAPM在保险产品金融定价的基础性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冯佩(2010)以上证综指2002年已上市的20支权重股为研究对象,进行时间序列和横截面回归分析,最后得出结论:CAPM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并不完全适用,股票收益率受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较弱,而受非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较强。李璁,陈荣达(2010)选用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之间上证市场交易所选取的20支股票的84个月度收益率数据,通过BJS检验验证CAPM模型在上证市场的有效性。现实结果与CAPM模型相差甚远,一方面是因为上证市场尚属不成熟市场,另一方面也说明CAPM模型的假设条件过于苛刻,最后得出结论:应谨慎对待CAPM模型在实际应用时的有效性。丁凯,穆瑞田(2010)选取我国上证A股权重前十名的股票为样本,样本观测时间为2008年7月10至7月23日,使用日数据采用单指数模型、BJS方法和对CAPM进行横截面模型的回归分析,研究表明上证A股市场与CAPM理论不符。王晓燕,吕效国,浦燕(2010)借用因素模型的研究方法,利用2007年上证A股随机选取的20只股票为样本,采用月收益率作为样本数据,对改进的CAPM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改进模型的解释力比传统模型有明显提高。
纵观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在该问题研究上的局限性。一是针对CAPM在我国资本市场的适用性研究大多都集中在A股市场中的上市或深市,对于发展潜力巨大的创业板市场没有给予关注。二是选取的数据大都是月度数据或日数据,股票市场瞬息万变,跌宕起伏,月数据容易遗失掉一些重要的波动信息,日数据是相对的高频数据,容易导致了噪声数据的使用,有损系数估计的效率,均不利于研究。三是在选取不同的无风险利率,例如李璁,陈荣达(2010)选取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而冯佩(2010)采用三个月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因此,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用创业板股票的周数据对CAPM进行实证检验,以期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理论基础和数据选取
CAPM是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构建的理想模型。CAPM假设:一是投资者的行为可以用均值-方差准则描述,投资者效用受期望报酬率与变异数两项影响,投资人为风险规避者;二是证券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投资人为价格接受者;三是完美市场假设,即没有交易成本、交易税等,且证券具有无限制分割性;四是同构型预期,即所有投资者对各投资标的预期报酬率和风险的看法是无差异的;五是所有投资人可用无风险利率无限制借贷;六是所有资产均可交易,包括人力资本;七是对融券放空无限制。CAPM的核心思想可表达如下:
或
其中:E(Ri)为股票或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投资者能以这个利率进行无风险的借贷,βi是股票或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测度,E(RM)为市场组合的收益率。
由于创业板推出时间有限,本文选取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中的10家公司作为观测样本,股票代码从300001-300011。由于立思辰(股票代码300010)有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自2010年9月15日停牌,导致交易不连续,故从观测样本中剔除。2010年6月1日深交所正式创业板指数,所以本文样本的观测期间为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12月21日。选取10个观测样本的30个周收益率数据进行研究,计算公式为:Rt=(Pt-Pt-1)/Pt-1(其中Pt为股票t时的周收盘价格,Pt-1为股票t-1时的周收盘价格)。同时,本文采用观测期间的创业板指数作为市场组合的收益率,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创业板市场整体行情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见图2)。
对于无风险利率的选取,国内学者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普遍认可的无风险利率选择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可以选择1天、7天的质押式回购利率,也可以选择国债的二级市场收益率或同业拆借利率。本文遵照大多数学者对无风险利率的选择,选择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无风险利率。即Rf=2.5%,折算为周利率为0.0479%。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检验方法与实证分析
本文借鉴Black、Jenson和Scholes(1972)的研究方法(即BJS检验)进行分析检验。将时间序列检验划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从2010年6月4日至2010年8月6日,第二个时间段从2010年8月13日至2010年10月15日,第三个时间段从2010年10月22日至2010年12月21日。
第一步为单支股票β值的估计。选取第一时间段的周数据,采用单因素模型估计单支股票的β系数,系数值通过单支股票周收益率对市场组合周收益率的回归来估计。模型设定如下:
Rit-Rf=αi+βi(Rmt-Rf)+εit
其中,Rit表示股票i在t时刻的周收益率(i=1,2,…,10);Rf代表无风险收益率,即Rf=0.0479%;Rmt是市场组合在t时刻的周收益率,即创业板指数t时刻的周收益率;βi是对股票i的β系数估计;εit是误差项。在置信水平95%下,利用Eviews6.0对单个股票的β值进行估计(见表1),表中β系数的估计值均通过t检验,估计值显著。
第二步为股票组合β系数的估计。将股票按照β值大小升序排序,将10支股票分为5组,每组包含两只股票,每只股票赋相同权重,并利用第二时间段的样本数据计算组合的周收益率,组合周收益率取组合内股票收益率的算术平均。然后通过组合周收益率对市场组合周收益率回归估计组合的β系数,模型如下:
Rpt-Rf=αp+βp(Rmt-Rf)+εpt
其中,Rpt表示股票组合p在t时刻的周收益率(p=1,2,…,5);Rf代表无风险收益率,即Rf=0.0479%;Rmt是市场组合在t时刻的周收益率,即创业板指数t时刻的周收益率;βp是对股票组合p的β系数估计;εpt是误差项。
在置信水平95%下,利用Eviews6.0对股票组合的β值进行估计(见表2)。
第三步为风险与收益关系的检验。利用第三时段的组合周平均收益率(由第三个时间段的股票收益率计算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对第二步得出的组合β值进行横截面回归,对收益与系统风险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模型如下:
Rp=γ0+γ1βp+εp
其中,Rp为股票组合第三时段的周平均收益率;βp为第二步得出的组合系数;εp为误差项。由表2结果可知,股票组合1至5的β系数估计的标准误差可以接受,t检验值均大于临界t值,t检验显著,股票组合β值显著不为零,可继续进行横截面回归。利用第三步模型进行横截面回归,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结论
首先,常数项系数估计值γ0=0.05915,无风险利率为正数但数值较小,这一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投资者过于追求高收益,投机欲望强烈,而忽视了高收益相伴的高风险对自身承受能力的冲击,同时也表明投资者对资本的时间价值关注不够。以上两种倾向说明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不成熟性。其次,γ1=-0.01542,是一个负数,表示股票收益与系统性风险呈负相关关系。这一方面违背了“高风险高收益”这一基本的金融学原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非系统风险在创业板股票的定价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另外,T统计量为-0.61984,显著性不强,可决系数也只有0.113527(修正的可决系数甚至为负数),拟合程度极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系统性风险与股票收益之间并不存在CAPM所预料的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时也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是一个不成熟的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1.雷达,郭路.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及其新进展的述评[J].经济理论与实践,2009(4)
2.尹哲君.从回归分析看中国股票市场中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3.黎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前沿,2009(2)
4.方俊芝,唐敏.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保险产品定价中的应用[J].生产力研究,2010(5)
关键词:创业板
中小企业
融资
创业板市场又称第二板市场,是金融市场中新出现的一种融资方式,是在服务对象、上市标准、交易制度等方面不同于主板市场的资本市场。创业板市场主要以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为服务对象,同时也具有资本市场的一般功能,能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也能改善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还可以发挥优胜劣汰的优化功能,将不具备发展前景的企业淘汰出局。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按与主板市场的关系划分,全球的二板市场大致可分为两类模式。一类是“独立型”,完全独立于主板之外,具有自己鲜明的角色定位。另一是“附属型”,附属于主板市场,旨在为主板培养上市公司。二板的上市公司发展成熟后可升级到主板市场。换言之,就是充当主板市场的“第二梯队”。
一、我国创业板市场推出的背景分析
1、全球创业板市场发展迅速。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大量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涌现并成长起来,导致风险资本产业得到高速发展,许多国家出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目的,设立了创业板市场。以最具代表性的美国“NASDAQ”为例,截至2009年8月底,美国的“NASDAQ”的总市值达到2.85万亿美元,共有上市公司3141家,其中美国本土公司2865家、境外公司276家。这些上市公司涵盖所有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
2、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等因素,我国制造业尤其是低端制造业的利润空间已经不断被压缩,而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海外订单大幅度下滑更是把许多企业逼到了生死关口。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融资难。在此背景下,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是帮助中小企业减轻金融危机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措施。
3、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必需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支持。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创业板市场就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功能最强大、全面的市场,它可以直接吸纳一批优质的中小企业,使其迅速突破融资瓶颈的限制,加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壮大,从而对整个中小企业群体产生巨大的引导、示范、催化作用,也为更多成长性、创新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改善公司治理提供一个规范的资本市场平台。
4、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创业板市场不仅通过风险投资间接对产业升级提供支持,其本身也是企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从资金供给者的角度来看,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一般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相比于主板市场投资者,他们更愿意投资急需进行产业升级的中小企业。从融资效率的角度看,创业板市场的直接融资既能保证资金筹集与使用过程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又能够通过股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将投资者的短期投资转换为对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保证充足的长期资本供给。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通过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有助于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机制,并帮助企业有效控制产业升级过程中骤增的经营风险,从而有利于企业的顺利转型。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只不过在我国更为突出。我国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仍很严重。首先,我国市场经济的体制建立和发展、金融市场开放及金融工具创新与中小企业的发展来比,仍然显得缓慢;其次,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社会诚信缺失严重,金融市场的利率还未完全放开,直接融资门槛较高,债券市场不是很发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都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宏观层面上的成因;再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虽然趋向多样化,但各种渠道的畅通使用还有一个过程。目前银行贷款作为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难度依然较大。
三、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1、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提供了平台
中小企业板为广大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公司治理和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和支持,对于培育、规范、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过,作为一种尝试,由于风险防范的目的,中小企业板几乎等同于主板的上市高门槛,让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相对来说,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为大批正处于创业阶段或成长阶段的小企业尤其是那些具有自主创新、科技含量高、具有高成长性的小企业、新兴经济企业开通了更为方便的融资渠道。由于不用太过于担忧管理权稀释的问题,对大多数公司具有吸引力。
2、创业板市场可以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资金积累能力
中国制造业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其制度和营销管理已经到了一个阶段,但是缺少资本市场的支持。原先做大滚动发展需要慢慢积累,需要若干年,有了创业板市场之后,销售规模几千万的企业,风险公司投了以后做到几个亿,几个亿的销售规模就可以登陆资本市场,就可以做到几十亿的销售规模。自然,企业自身财富积累也如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越大,为企业壮大积累大量资金。
3、对整个中小企业起到示范作用,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创业板更大的价值还在于对整个中小企业所起到的示范作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目前,我国各地高新技术区中科技型企业数量庞大,但成功率与“成活率”并不是很高,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管理不善,公司治理水平不高,尤其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占了绝大部分,企业管理理念相对更加滞后,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创业板的推出,将加速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模式转变,由此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变化,将远远超过资金本身的影响力。同时,资本市场的标杆与放大效应,将有助于形成以资本市场为纽带的中小金融支持体系。监管层对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进行 系统的规范和管理,将相关的先进管理理念注入中小企业的灵魂,有助于这些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和规范运作,而创业板市场的示范作用,又将激发更多的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不断学习和汲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降低风险级别,从而带动经验和经营理念,降低风险级别,从而带动银行及其他信贷、担保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因此,创业板是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关键环节,有助于从根本上弥补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反面的“短板”。
4、加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功能
目前正值中国担保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为担保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担保公司很多并非单纯的经营担保业务,而是同时对好的项目进行一定额度的投资,保投结合的中间融资模式是担保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具体说来就是在为企业担保的时候,让渡一定的担保费用,但是同时取得相应的对公司股权的认购期权,这样担保公司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也有机会获得高额收益,以保证担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创业板的推出,为担保公司的这种中间融资模式提供了扩大再发展的可行性,这将吸引更多的资本加入到担保行业中。按照国家对担保放大1:10的倍率限制,进入到担保行业的资本将能更大限度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5、提高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打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
一方面,创业板的推出有利于创新型企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从而促进中小创新型企业更好地发展,而这反过来又会提高创投机构投资中小企业的积极性,随着风险投资等资金的进入,被投资企业有望获得附加价值,进一步提高盈利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由于创业板提供了有效的资金退出渠道,这将解除创投机构的后顾之忧,从而更为主动地募集社会闲散资金,将其转化为对中小企业的有效投资,打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更重要的是,创业板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企业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马德芳,《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的必要性及风险分析》,《市场研究》,2009年第3期
【关键词】新三板 信息披露 分层 股转公司
一、引言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所。作为全国性的场外资本市场,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经验来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特点是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场外市场搭建成“金字塔”式结构(陈峥嵘和朱蕾,2013)。最上层主板市场包含数量较少、平均质量较高的公司;中层是增长潜力大、风险较高的创业板市场;最底层的场外资本市场则由数量众多、行业分布广泛、发展潜力和内生风险差异巨大的中小微企业构成。本文结合我国场外资本市场实际情况,探讨以信息披露规范为导向的场外市场分层建设。
二、场外资本市场概述
(一)“新三板”市场简述
“新三板”的重大创新是以充分信息披露原则替代了主板和创业板的盈利能力判断作为企业能否挂牌的依据。“新三板”运营管理机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转公司”)不对挂牌企业投资价值做实质性判断,不保证挂牌公司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或者投资价值。投资者分析企业披露的信息,据此做出决策依据、承担决策后果。在这种市场设计思路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依据挂牌企业遵循的信息披露标准高低对市场进行分层,鼓励优质企业最大化信息披露数量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同时允许部分中小微企业适度披露信息、降低挂牌成本,以适应不同企业、投资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需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新三板”市场分层意义
1.有利于提高市场运营机构的服务和监管效率。有关方面预测,未来我国“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将超过万家。对所有公司“一视同仁”的管理无法满足市场爆发式增长对监管和服务的需要。通过对市场分层,可以针对不同层级采取不同的服务理念、规范标准和监管重点,从而有效提高市场维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如市场运营管理机构可以将有限的服务和监管资源集中到市场的最高层级,将其打造成我国场外资本市场 “旗舰”板块。通过提供良好的融资、投资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优质企业推介活动,推出和完善各种交易制度创新等方式,提高最高层级市场的流动性,充分发挥场外市场的融资功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2.能够满足不同挂牌企业对场外资本市场的需求。“新三板”挂牌企业将呈现出主板、创业板不具有的多样化、分散化特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权衡在不同层级挂牌的成本收益并进而做出决策。如竞争优势比较突出、融资需求较强的企业,可以选择在较高层级挂牌,一方面承担由于高标准的信息披露可能导致的商业秘密泄露等潜在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享受高层级市场较高的估值水平和较好的流动性。
3.市场分层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投资者在资金来源、投资目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信息收集和研究能力等方面千差万别。通过对市场进行分层,可以使不同层级吸引和积聚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市场分层还“有助于揭示众多场外交易公司的质量或风险,提高市场透明度,缓解投资者和公司的逆向选择”(张坤,2013)。
4.确立“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新三板”在市盈率、融资能力、交易活跃程度等方面,与主板和创业板客观上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又面临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竞争,后者在地方政策支持、市场准入门槛、监管灵活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5.市场分层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场外市场通行做法。以美国的OTC集团管理的场外报价系统为例,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OTCQX包含全球300多家蓝筹公司,其中不乏雀巢、阿迪达斯、法国航空这类行业中领先企业;最底层的OTC粉单市场(OTC Pink)又进一步划分为及时信息(current information)、有限信息(limited information)和无信息(no information)三个子板块,其中包含了大量无业务的壳公司、破产清算公司等。
三、场外资本市场他山之石
(一)美国场外资本市场概览
美国场外资本市场历史悠久、品种众多、覆盖面广。时至今日,美国的场外资本市场构成十分复杂,但是最大和最为重要的场外市场是由OTC集团(OTC Market Group)管理的OTC Link这一全美最大的交易商间报价系统。截止2013年底,在OTC Link系统报价的公司数目超过1万家,横跨28个国家,市值达到146000亿美元,2013年的成交额超过2,000亿美元。OTC集团根据挂牌公司情况,划分为若干个层次。最高层美国柜台交易市场包含全球300多家蓝筹公司,其中不乏雀巢、阿迪达斯、法国航空这类行业中领先企业;最底层的OTC粉单市场(OTC Pink)又进一步划分为及时信息(current information)、有限信息(limited information)和无信息(no information)三个子板块,其中包含了大量无业务的壳公司、破产清算公司等。
1.美国柜台交易市场
(1)美国柜台交易市场国际板块。美国柜台交易市场国际板块主要针对已在美国境外上市的公司。这些公司想要登陆美国资本市场,但是又不愿意受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等场内市场过多的准入限制(如需要向证监会SEC提交繁琐的注册文件、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编制和披露财务报告、执行萨奥法案规定的内控条款等)。该板块包括雀巢、阿迪达斯、法国航空等优质企业。能够在美国柜台交易市场国际板块的基本条件是该公司股票已经在经 OTC集团认可的国外交易所上市交易,同时还需要满足一些其他基本条件。
(2)美国柜台交易市场美国板块。美国柜台交易市场美国板块适合处于发展前期且高增长的公司,这些公司寻求在投资者群体中更加稳定和透明的估值。在该板块挂牌的公司除了需要通过证券交易委员会的EDGaR系统或者OTC集团的披露与新闻服务系统向投资者传递财务信息外,还需要满足一定的财务标准和报价标准。主要的条件包括:公司不能是空壳公司或特别目的实体;前90个交易日最低买入报价不低于0.10美元;至少50名受益股东,且各自至少持有100股公司普通股;有最近两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有指定信息披露顾问为其进行提供上市推荐和专业的证券知识咨询等服务。
2.美国中级场外市场
美国中级场外市场是场外资本市场的中间层次,这一层次不设置财务条件,只要是正在履行报告义务的公司都可以申请在其中报价。报告公司应当符合SEC信息披露标准或银行保险监管信息披露要求。
OTC Pink。OTC Pink是场外资本市场的最底层,也是通常所说的“粉单市场”,是一个真正的鱼龙混杂、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市场。根据信息披露情况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及时信息(Current Information)、有限信息(Limited Information)和无信息(No Information)三个板块。
(1)及时信息。适合于遵循美国会计准则或者可选报告准则(如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该层次的公司应当满足的基本条件包括:会计年度结束90日内提交年度报告;会计季度结束45日内提交季度报告;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报告必须根据美国GaaP或者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不一定必须审计,经审计的,须提交审计报告,如未经审计,须提交律师的法律意见书。
(2)有限信息。适合于财务呈报存在一定问题的公司。这些公司自愿不披露充分信息,或者因为公司处于财务困难、破产等状态无法提供充分信息。需要满足如下基本条件:6个月内,提交最近一期会计期末(会计年度或会计季度)财务报告,现金流量表不是必备项目;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发行在外股份总数;财务报告必须根据美国GaaP或者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不需经审计。
(3)无信息。不提供信息或者提供的信息时间超过6个月。包括一些停止经营的公司,以及存在管理问题和市场披露问题的黑色公司。
(二)英国场外资本市场情况
与美国不同,英国的场内、场外资本市场划分界限并不是特别明晰。目前,伦敦证券交易所(简称LSE)的证券买卖主要通过三个平台进行,各个交易平台之间最大的差异表现在交易制度上。
1.证券交易所电子交易服务(简称SETS)
SETS是LSE的“旗舰”电子订单系统,目前通过SETS系统成交的股票包括:富时指数100指数成分股、富时指数250指数成分股、富时指数小市值指数成分股等。SETS采用电子集中竞价为主、辅以做市商提供流动性的混合市场交易制度。
2.证券交易所报价及对盘服务(简称SETSQX)
自2007年6月以后,SETSQX中交易的股票包括所有不在SETS交易的主板股票和部分流动性较好的创业板股票)。SETSQX每天实行4次线上的集合竞价交易,同时由做市商在线下提供持续的做市服务。
3.证券交易所自动报价系统(简称SEaQ)
SEaQ上交易的股票主要为不在SETS和SETSQX上交易的aIM股票,实行纯做市商制度。
(三)我国台湾地区场外资本市场现状
我国台湾证券市场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台湾证券交易所、“上柜市场”、“兴柜市场”和“盘商市场”。其中台湾证券交易所是场内市场,服务于大型蓝筹股企业,其他三个市场为场外市场。上柜市场服务于规模相对较小的成长型企业,采取集中竞价为主、议价交易为辅的交易制度。兴柜市场为未上市和未“上柜”的企业提供交易平台,主要采用做市商制度。盘商市场是一个松散的、以盘商为中心市场,主要采用议价方式进行交易。各市场之间的差异见下表(卢文浩,2013)。
台湾地区的上柜市场和兴柜市场之间建立了较为完善和比较有特色的转板制度。兴柜市场除了一些合规性要求外,对挂牌公司没有设定财务指标门槛。而一家公司要能够在上柜市场交易,必须先在兴柜市场挂牌6个月以上,并且符合一定的财务指标,如实收资本不少于5,000万新台币;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税前利润不少于400万新台币等。根据有关统计,截止2012年底,在兴柜市场挂牌交易的公司累计达到1,252家,累计向上柜市场转板的公司550家,占比约44%。(卢文浩,2013)
四、场外资本市场的构建(一)“新三板”市场结构
根据信息披露标准和内容要求不同,本文将“新三板”内部划分为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分别是“推荐层”、“普通层”和“风险层”。尽管层级是以信息披露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但是能够满足监管当局、市场运营机构、挂牌企业、投资者及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的多样化需求。具体的分层思路见表(1)。
(二)“新三板”市场基本功能
1.推荐层功能
(1)推荐层基本功能。推荐层是场外资本市场的最高层级,主要适合规范运作水平较高、在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意愿较强、希望通过挂牌提升企业影响力的公司。某些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他现有股东也可能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较为看重股票的流通价值所以选择在推荐层挂牌,例如希望利用“新三板”市场的流通、定价功能,制订和实施股权激励方案以吸引和保留人才;在市场公平定价基础上,将企业控制权出售以实现变现退出等。
(2)推荐层信息披露要求。对于推荐层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以充分披露为基本要求、以自愿披露为追求目标。除了严格按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致》的规定,及时披露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外,还应当及时披露所有可能会引起公司股票价值发生重大变化的信息;所谓自愿披露,是指监管机关或市场运营管理机构强制性要求披露的通用信息之外,反应行业、业务、公司具体情况的特色信息,例如:公司内部管理使用的关键业务指标预算、决算和考核情况;定量的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数据和面 临的风险分析数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及执行偏差分析;重要的产品、业务分部和较为详细的盈利能力分析等(赵立新等,2013)。具体包括: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编制并披露年度报告,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披露半年度报告。除年度和半年度外,其他季度结束之日起一个月内披露季度报告;定期报告中的财务报表及附注的编制应当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年度报告、半年度的披露格式应当遵循较高标准,可以考虑参照执行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以及其他相关格式准则进行编制。季度报告可适度简化,主要目的是让投资者及时了解公司经营状况,例如可以仅报告简要财务指标及其解释或者仅披露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投资者比较关心的内容;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报告应当经具有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临时报告主要包括股东大会决议、涉及重大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和监事会决议;以“重要性”作为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的衡量标准。所有可能引起投资者价值判断发生变化的重大信息,都应在定期报告或者临时报告中对外公布,而不论这些内容是否规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中;强制性披露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信息。规范的公司治理和严格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和保护长期投资者的利益,也是投资者据以判断企业可投资价值和风险的重要依据。因此有必要强制性的要求推荐层的企业披露更多的有关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信息。可以考虑制订《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指引》,包括要求企业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运作情况;公司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制订政策及执行情况;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情况;董事会、管理层对公司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自我评估报告等。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要求公司定期提供经审计师鉴证的内部控制运行情况报告等;引导和鼓励本层级的挂牌企业披露各种自愿性信息。自愿性披露应当与行业、业务、企业自身特点等相结合。应当向市场披露企业内部管理层用以分析、规划、管理企业战略发展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性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在政策引导方面,市场运营管理机构在总结和吸收市场上各种自愿性信息披露优秀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分行业的前瞻性、自愿性信息披露指引;尝试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及社会其他独立第三发研究开发挂牌公司信息披露评价指数,对挂牌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独立评估和排名。
2.风险层功能
(1)风险层基本功能。风险层是场外资本市场的最低层级。选择在这一层级挂牌的公司可能由于规模较小、所处地域或行业限制等原因,对披露增量信息的边际成本较为敏感。例如,某一产品单一的小企业,客户可以简单的从其损益表中推算出产品的毛利,如果要求其过于频繁的披露财务报告,会对其产品报价、调价造成严重不利影响。“新三板”的设立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如果对这类企业信息披露要求标准过高,使挂牌成本超过收益,则可能将这部分企业拦在全国性的场外市场大门之外。从投资者的角度看,风险层也有其存在的必要和逻辑理由。“新三板”设置了较高的适格投资者准入门槛。市场中的投资者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一般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有严格的决策程序和的风险控制机制,擅长通过深入研究来甄别企业质量和挖掘投资价值,对风险层企业投资一般以战略投资和培育中长期项目为目的。即使面临风险层企业有限的信息披露状况,这些投资者也有能力采取行业调研、现场考察等方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总之有限的信息披露也不会给投资造成严重障碍。
(2)风险层信息披露要求。风险层公司以披露基本、必要信息为原则,适当豁免或减少一些披露内容,降低信息披露给小微企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例如,可以考虑不强制性的要求该层级的企业披露中报、季报;负责年报审计的会计师可以不具备证券期货从业资格;年度报告的内容也可以适度简化。风险层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重点是充分的风险提示。挂牌企业不仅要充分披露其面临的行业、财务及持续经营等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要警示投资者如果投资该层级公司股票,可能会面临获取信息不完整以及信息及时性、准确性受到限制等原因引致的投资风险。
3.普通层功能
普通层的信息披露水平介于推荐层和风险层之间。例如,必须定期披露年报、中报等定时报告;对这些定时报告的披露内容和形式做出一些基本的要求;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报告必须经有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会计师审计,以保证报告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豁免企业披露季报的要求;降低对企业披露各种自愿性信息的要求等。
五、场外资本市场建设政策建议
(一)建立适应高科技企业标准
以信息披露充分程度和质量水平为依据,尽量少或者完全不引入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应当吸取主板和创业板IPO设置盈利门槛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教训,一是使得腾讯、阿里巴巴等高科技、新兴行业公司在创业发展初期无法在国内上市;二是使部分企业有较强的平滑盈余甚至公然造假的动机;三是使创业板与中小板、主板趋同,难以完全发挥创业板的功能。以信息披露为导向的市场层级划分则表明,挂牌公司处于较高的层级市场仅仅意味着其遵循了更高的信息披露标准,并不是对公司经营质量、盈利水平、发展前景的保证,更不是市场运营机构对投资该层级公司未来收益的保证。
(二)构建不同市场主体信息披露标准
适当拉开层级之间信息披露标准的差异,使各层级有着鲜明的特色。如果层级之间信息披露标准差异小,层级间界限模糊,丧失了在场外资本市场进行分层的实践意义。要通过制定各种信息披露指引,使推荐层在强制性信息披露标准方面与主板、创业板接轨,同时还要在自愿性信息披露方面引导和创新,将推荐层打造成“新三板”的旗舰和标杆。对于风险层则应当做到既有章可循,又不拘泥于现有的场内市场管理经验和思维定势,将其发展成为有序、有弹性和有容忍度的市场板块,为小微企业探索性的进入资本市场提供场所。
(三)实 行企业自主抉择
选择层级时以企业自愿为原则,辅以少量、必要的硬性标准。挂牌企业层次的划分,应当以充分尊重企业自愿选择为基础。企业选择了较高的层级意味着其自愿接受和履行更高的信息披露规范标准,反之,则相反。管理机构可以通过为推荐层的挂牌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实施更加灵活的交易方式和规则、适当放宽适格投资者准入门槛等措施,大力促进推荐层级市场的流动性和充分发挥市场的估值、定价功能,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公司主动加入该层级,带动整个“新三板”市场整体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同时,应当允许企业因为所处发展阶段、行业特点或者由于所处地域、规模限制、业务单一、客户或供应商高度集中等原因,自愿选择在普通层或风险层挂牌。另外,当挂牌公司因定向增发、股份转让等原因导致公众股东超过一定人数时(如达到200人以上),强制性的要求挂牌公司提升层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保护公众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知情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四)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
加强对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将市场参与主体的短期、一次性博弈转变成长期、重复博弈,让企业和相关人员在一次造假或其他不诚信行为带来的即期收益与未来资本市场长期怀疑有关法人或自然人诚信水平产生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如将披露舞弊财务报告的行为记入有关人员、企业的诚信档案,根据行为性质、金额大小、引起不良后果等,未来3-5年不接受有关企业的转板申请,或者在有关企业进行定向增发、发行债券或其他金融产品时进行历史诚信行为提示等。“逆向选择”将保证机构投资者或者分析能力较强的个人投资者在有关企业定向增发时在价格上要求更高折扣或者完全退出该企业的定向增发市场。通过规则的制定和历史信息的保存,逐步在新三板市场建立起一种市场对公司和个人等市场参与主体的诚信水平定价的机制,并且逐步辐射和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其他领域。
(五)加强适应场外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推进市场准入、交易制度、金融创新等配套制度建设。一是在投资者准入方面,目前“新三板”出于风险防控的目的实行较高的适格投资者门槛,尽管这一政策有利于保护散户、小户等不具备相应能力的投资者,防止市场过度炒作,有利于建设一个以长期、价值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但是却不利于改善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而一个市场的定价、融资、资源配置功能又严重依赖于该市场的流动性。在分层的基础上,由于推荐层信息披露基本上与主板和创业板接轨,而且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甚至可能会超越传统交易所,因此可以考虑适当降低该层级投资者准入门槛,进一步促进该层级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二是在交易制度设计方面,推荐层的信息披露具备及时、公平和更新迅速等特点,因此适合采取集中竞价方式,而普通层和风险层则可采用做市商和协议转让等制度。三是在业务创新方面,结合推荐层信息披露特点,可积极推出公司债、优先股、衍生产品等金融创新,在普通层和风险层则限制创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出。
(六)加强投资风险管理
加强投资者教育,做好投资风险警示工作。要求投资者了解风险层挂牌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信息披露内容的及时性、充分性、准确性等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交易该层级的股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鼓励机构投资者和有能力的个人投资者采取实地调研、长期跟踪、综合比较多种渠道信息等方式,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投资决策。投资者需要承担投资决策的全部后果,包括挂牌公司因不能满足最为基本的监管要求、严重不法行为、业绩恶化、破产清算等原因退市的风险。市场参与主体应当明确认识到挂牌公司的“壳”资源不具有任何价值,监管机构或者“系统”公司没有义务为投资者判断和决策承担任何程度的“刚性兑付”责任。
参考文献:
[1] 陈峥嵘,朱蕾.柜台市场培育和建设中的证券公司[J].证券市场导报,2013(2).
[2] 刘鹏.资本的涅槃——美国场外资本市场发展与我国新三板启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关键词]中小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公司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5-0079-08
中国经济崛起依赖于一大批有竞争力的企业。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公司治理是决定企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因素。良好的公司治理一方面能够降低成本,使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助于保护股东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降低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融入了国际公司治理改革的浪潮中,从完善法律、法规,改善资本市场监管效率,到企业的治理框架和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企业迅速发展的需求相比,公司治理仍然是制约中国公司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诞生一大批新经济、新技术、新材料、新农业及新能源的中小企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小板、创业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创新,促进新兴战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相比,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规模小、高成长性、高科技、高风险等特点。在治理结构方面,中小型上市公司具有股权高度集中,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程度小,公司实际控制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激励机制对公司绩效产生直接影响等不同特征。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型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特征和存在问题,并考察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
一、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
在公司治理评价方法上。我们主要使用国际通行的“等权重指数编制方法”,参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司治理原则》,根据中国《公司法》《证券法》以及公司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公司治理评价框架体系。从股权结构与股东权利、董事会与监事会运作、信息披露与合规性以及薪酬激励四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进行系统性评估,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请参考(鲁桐等,2014)。
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它决定着公司控制权的分配,以及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委托关系的性质。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枢纽和核心。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一方面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的受托责任。另一方面应实现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指导和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监事会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管理活动进行监督。董、监事会成员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以及勤勉尽责是确保其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健全的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公司并对其实施监控的基础,也有助于资本市场吸引资本和保持信心。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确保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所有重要事务的信息,并贯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信息披露原则。薪酬激励是与董事会建设意义同样重要的公司治理方式。如何使企业成员特别是经营者有积极性努力工作,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本报告依据深交所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主要包括公司网页、公司年报、公司章程、公司公告、WIND和CSMAR数据库等。数据采集的时间截至2014年7月31日,其中年度报告内容来自上市公司2013年度报告。评价对象包括1056家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时间满一年以上的公司。
二、中小上市公司治理的特征及问题
(一)中小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在1056家样本公司中,701家公司来自中小板,355家公司来自创业板,分别占样本总体的66.38%和33.62%。全部样本公司的平均治理得分为51.69分,最高分为75分,最低分为27分。这一评价结果揭示了中小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即总体水平较低,差异化非常明显。如果以60分为及格标准,达到及格水平的公司数量为186家,仅占总体的17.61%,这反映了多数中小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高的现状。
从反映上市公司治理表现的四个方面看,表现最好的是信息披露和合规(75.19),董事会和监事会运作(52.79)次之,股东权利的落实和保护(47.09)以及薪酬激励(31.68)则是明显的治理软肋。为深入分析评价体系中各公司治理指标的得分情况,我们分析了得分最低的10大指标,以揭示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风险。在得分最低的10个指标中,股权结构与股东权利方面有4个,激励机制有4个,董事会和监事会运作有2个,没有信息披露与合规方面的指标。
激励机制不健全是中小上市公司最为突出的问题。在得分最低的10大指标中,“核心技术人员持股比例”、“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表现最差,“是否实施股权激励”的得分倒数第三。
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水平不仅受到所处地区的影响,也与公司的规模有关。一般而言,随着公司规模变大,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将不断上升,不良治理造成大公司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小公司。因此,一般而言,大公司的治理水平要高于小公司。我们分别以1056家公司资产总额的平均数(32亿元)、员工人数的平均数(2285人)将样本公司划分为大公司、小公司两组,考察两组公司的治理得分差异。在两种条件下,大公司的公司治理平均得分高于小公司。这表明,对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而言,治理水平与规模之间的关系符合一般规律。
股东权利也是衡量公司治理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公司治理一方面应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害,同时也能够从制度上保证中小股东充分行使其权利。大股东除了股东大会外,还可以通过董事会、监事会等权力机关来行使权利,保证其利益,而中小股东行使权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参加股东大会或者对公司经营的日常活动进行咨询、监督。
我们用三个指标来衡量公司股东参加股东大会以及日常对公司事务的咨询或监督情况。一是年度股东大会出席会议的股东及股东代表个数;二是股东大会的中小股东出席股份比例;三是公司的投资者接待活动状况。统计表明,样本企业2013年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人数平均为15人,人数最少的为1人,人数最多的为414人。样本企业中参加年度股东大会的股东人数主要分布在2人至20人的分布区间,其中只有6家上市企业的年度股东大会有超过100个股东参加,有9家企业的股东大会仅有1人参加。年度股东大会的股东出席人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它更像是“大股东会”,中小股东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通过网络视频直播股东大会的形式,中小投资者可以足不出户就参与股东大会,极大地降低了中小股东参与股东大会的成本,提升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但从推行股东大会网络直播的一年多实践来看,仅有少数上市公司积极响应。
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强化上市公司诚信意识,加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沟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投资者关系管理已受到上市公司的普遍重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认识到满足投资者需求,并向投资者传播公司战略,争取投资者的支持,促进投资者与公司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良性关系,是实现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双赢的有效方式。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我们统计了样本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数据,结果显示,2013年1056家公司平均接待投资者的次数为6次,但中小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差距较大。投资者活动次数为0的企业有164家,投资者活动次数为1―2次的有217家,这两部分企业占样本企业总数的36%。有25%的公司一年的投资者活动次数在3―5次之间。投资者活动10次以上的上市公司占总样本的20%。投资者接待活动最多的一家上市公司在2013年举办和接待了80多次。许多上市公司还在投资者“互动易”平台上公布了投资者活动报告,详细记载了相关信息。
(三)董事会与监事会运作特征及表现
董事会和监事会作为中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核心机关,其本身的设立与运作情况是公司治理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们的评估总分中占有25%的权重。与此同时,董事会和监事会,特别是董事会,作为公司财产的受托人,行使着选聘公司经理和指导及监控公司运作的大权,对公司在股东权利、信息披露与合规以及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治理行为,也都有着重大职责和影响。
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运作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存在“9人现象”。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的中位数和众数都是“9人”。董事会规模在7―9人的公司占全部样本公司的75%。(2)董事会规模呈现与公司规模相匹配的特点。(3)董事会结构健全、合理。90%的公司都设立了战略、审计、薪酬和提名四个专业委员会,而且专业委员会的运作也与过去相比有了积极的变化。(4)独立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的比例也占董事会的一半以上。(5)六成以上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开。(6)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还没到位,大部分中小公司监事会仍流于形式。
从董事会的会议次数来看,2013年度1056家公司的董事会会议次数为8.85次。60%的企业一年召开的董事会会议次数在7次到10次之间,一年召开的监事会会议次数在6次到9次之间。只有15.44%的企业能够做到平均每月1次董事会会议。
有463家企业(占样本企业总数的43.84%)没有非执行董事,只有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两部分人构成了董事会。有1名和2名非执行董事的企业比例分别为23.86%和15.81%。有3名及以上非执行董事的企业比例为16.48%。独立董事最多的6人,最少的2人,80%企业的独立董事为3人。
增加女性董事比例是近年来一些国家积极倡导的公司治理改革措施。旨在提高董事会的多元化和决策质量。例如,马来西亚证监会提出的《发展资本市场2013年蓝皮书》中,明确提出要在未来5年实现女性董事占60%的目标。一些北欧、西欧国家,女性董事的比例也有上升趋势。瑞典、芬兰、挪威的女性董事比例目前已经达到30%以上。
在我国,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以及女企业家群体和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女性董事比例的提高也是必然趋势。从统计结果看,有23.77%公司的董事会中1位女性成员都没有,只有1位女性董事会成员的公司比例为34.85%,也就是说有将近60%多的公司没有或者只有1位女性董事。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女性董事会成员比例达到40%的只占全部样本公司的6.1%。
(四)信息披露和合规情况
信息披露既是公司治理的基础,也是资本市场一个很重要的资源配置导向。过去,我国在信息披露方面的监管多偏重于合法性、合规性,而对投资者真正关心的反映企业经营层面的信息质量重视不够。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对公司信息披露的方式提出了新的需求。如何在统一规则和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实现适度的平衡是未来改善信息披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考察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与合规方面的表现,我们主要从“受证监会和交易所处罚情况”、“公司年报财务分析和经营风险分析”、“上市公司公告更正及补充情况”以及“信息披露考核得分情况”等四个方面分别收集信息并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公司均能做到守法合规,2014年度受到证监会和交易所公开谴责和公开批评的有35家,占全部样本公司的3.3%。
年报的质量是评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媒介,我们主要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和发展能力,内控报告的充实和完整,市场风险分析,公司治理报告、董事会报告的质量等方面按照5个档次分别给予评价。结果显示,在36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年报获得“A级”评价的有20家,占创业板样本公司的5.6%,290家的年报质量基本合格。有45家公司的年报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对风险和经营的分析认识不足、对未来经营规划敷衍了事、董事会运作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在701家中小板公司中,有12.5%(88家)的公司获得A级评价,75.2%的公司获得B―C级评价,12.2%的公司(86家)获得D―E级评价。
近年来,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过程中摆“乌龙”、打“补丁”的问题屡屡发生,对市场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引起监管层的关注。截至2014年4月16日,已有超过50家公司在年报披露过程中打出了年报“补丁”。其中,仅4月16日“2013年年度报告更正公告”的某食品公司,一次性就更正了11个数据。有一些上市公司原本预计净利润实现增长,但不久就修正为净利润下滑;还有一些公司原本预告亏损,此后又修正为亏损额进一步扩大。宝德股份(300023)先后提供了4个版本的业绩,在2013年10月的三季报中,该公司预计全年业绩将亏损800万至300万元。2014年1月28日,该公司首次修正公告,称2013年将盈利100万至600万元。一个月后公司的业绩快报又出现了大逆转,全年业绩变为亏损1300万元。在该公司最终年报时,亏损数字又变成1105万元。
分析上市公司出现年报补丁的原因,除了公司内部管理不善以外,中介机构把关不严或者为了自己的业务利益与上市公司合谋作假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解决摆“乌龙”、打“补丁”问题的关键,除了加强内部控制,还要加强外部监管中的惩罚力度。数据不准,尤其是一些缺乏根据的、有意误导投资者的恶意数据,会给广大投资者带来极大损失。这要求建立投资者补偿机制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引导、约束公司提高年报质量。
从2013年深交所公布的对两个板块所有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考核结果看,中小板方面共有701家公司参加考核。其中,有147家公司考核结果为A,占参加考核上市公司总数的20.97%;480家公司考核结果为B,占68.47%;68家公司考核结果为C,占9.70%;6家公司考核结果为D,占0.86%。创业板方面,共有355家公司参加考核。其中,80家公司考核结果为A,占参加考核上市公司总数的22.54%;250家公司考核结果为B,占70.42%;23家公司考核结果为C,占6.48%;2家公司考核结果为D,占0.56%。
(五)激励机制
公司治理的核心在于建立一整套约束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的作用在于通过问责机制有效保护股东利益,而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于从根本上解决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与公司的利益冲突,激发管理人员的创造性,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对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而言,规模不及主板公司,大多具有高科技、高成长、高风险等特点,多数股东亦是董事会或管理层人员,因此激励机制主要目的是调动高管人员和各层级员工的积极性,使公司上下协力,总体业绩得到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在全部样本公司中,董、监、高年薪总和最高的公司约3906万元,年薪最低的约为34万元,最高额约为最低额的110倍。从分布情况来看,董、监、高年薪总和1000万及以上的有42家,500万到1000万的有185家,100万到500万的有802家,100万以下的有27家。年薪总额在100万和500万之间的公司最多,占样本量的75.95%。按照董、监、高平均15人规模来看,2013年董、监、高人均年薪约为26.53万元。
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科技型创业企业数量巨大,这类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主要特征是盈利基础不依赖于固定资产投入,而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比重较大。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需求强烈。自2006年1月1日中国证监会颁发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沪深上市公司纷纷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截止2013年底,1056家公司中已有316家实施股权激励。在具体的实施形式上,股票期权是最常见的方式,其次是定向发行股票(即限制性股票),个别公司采用股票增值权,部分公司同时实行股票期权和定向发行股票的方式。
数据显示,2013年316家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值为36.3%,其他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值为30.44%。从总资产收益率(ROA)来看,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ROA平均值为7%,其他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ROA为5.04%。这说明股权激励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对业绩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在对上市公司调研中,公司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是现有税收政策股权激励的掣肘。目前,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通常适用45%的最高税率,并且纳税义务产生的时点比较早,这种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股权激励的激励效果。例如,某公司即将进行股权激励计划第二期行权,其行权价格为18.94元,股票期权激励对象为179人,可行权数量为股票期权396.58万份。这意味着公司被激励的董、监、高等员工如果全部行权,那么将拿出7511.23万元,平均每人41.96万元。依照现行的股权激励政策,获得股权激励的人员在股权行权后,就面临执行纳税的任务。目前股权激励对象融资渠道狭窄,且融资的时间、金额等很难与股权激励形成有效匹配。同时,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不得为激励对象依股权激励计划获取有关权益提供贷款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包括为其贷款提供担保。这对被激励对象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建议可以在股权实际变现后再缴税,这种做法也是国际成熟市场的惯例,如美国、英国、日本等成熟资本市场国家都有类似规定。
三、公司治理与绩效关系
评价结果显示,中小板、创业板公司治理良好的公司,经营业绩均优于那些治理不良的公司,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通过综合公司治理评价,在1056家样本中评选出“公司治理50强”。这些“榜样”公司的共同特点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认识到改善公司治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改善公司治理的过程中,这些公司并不满足于合法、合规的底线要求,而是根据公司的客观条件,不断实践和探索自主性治理的途径。这些由自监管、自愿标准组成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公司实现强劲增长的原因。2013年,公司治理50强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高达47.47%,而非50强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31.44%。从资产收益率看,治理50强公司高达10.09%,而非50强公司仅为5.40%。这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实现绩效的充分保障。
对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的绩效关系研究的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也越高。这说明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大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股权集中度一定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的发展有利。我们也分析了样本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无论是从成长性还是从盈利能力来看,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与公司业绩都成正比例。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股份比例越高,公司业绩越好。
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深圳证券交易所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从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公平性等方面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评估。我们根据评估结果分别计算了平均资产收益率,结果显示,无论是中小板还是创业板,信息披露考核A、B、C、D四个组的平均资产收益率呈现逐次递减的关系(见表2),信息披露好的公司其经营业绩普遍较好。
一、理论基础
(一)风险投资概念 风险投资是指一个主体对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进行资本性投资,并且可能帮助其管理的行为,如互联网。风险投资是资本市场中所有投资的一个分支,也是一般性投资活动的子集。一般性投资活动包括了私人股份市场、项目融资市场以及证券市场,投资主体包括政府、较为成熟的大中企业。根据开放程度和发展状况来划分的话,可以将风险投资活动分成两类:(天使投资,即非正式性的私人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即正式性的风险投资,这往往是为高成长企业专门设立的证券市场)。天使投资是指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或个人愿意在没有中介的情况下,将闲置的资本对中小企业的股权进行投资,而投资者必须事前对投资项目进行调查、选择、管理以及事后的监控与获利,有些天使投资人甚至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事务管理,一般这种方式运用于企业刚刚创立的阶段。而创业板是更加现实意义上的一种风险投资,风险投资者充当着中介和组织的作用,为资本的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建立桥梁,从资本提供者那里获取资金,再通过项目的选择与筛选,将资金投向高成长性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二)联合投资概念 风险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风险投资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一切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行为;而从狭义上来说,则强调将资本投放在高风险的高兴产业,并且通过高新技术的市场化和规模化,获取高额回报的投资。文中所讨论的风险投资的概念主要从狭义上界定。而美国风险资本协会认为:风险投资是一种联合投资策略。联合投资是指多个风司对同一家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共同投资的行为。关于联合投资,一般有以下几种看法:首先,联合投资能够使投资者在风险分担上承担更少的风险,投资商通过参加更多项目,减少风险的承担;其次,每个风险投资企业的偏好不一样,经营领域不一样,专长也不一样,通过联合投资可以互补,分享资源,从而有更大的获利机会;最后,信息经济学家认为,联合投资可以使风险企业之间分享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项目的质量,联合投资项目绩效往往高于独立投资项目的绩效。联合投资具体包括两种方式:多风险投资公司,是指多家投资商同时对同一项目进行共同投资;多家投资商不同时期对同一项目进行分阶段投资,叫做序贯投资。本文所研究的联合投资策略主要是指第二种。
二、 联合投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联合投资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风险投资领域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投资与融资活动非常活跃,而且投资力度也越来越大,每年都有很多投资与融资项目发生,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风险投资行业中联合投资策略的应用。通过对近三年的联合投资项目的数量进行解读与分析,得出了风险投资领域的最新动态。在这段时间中,一共有753项融资,其中联合投资项目达到259项,占总比的34.4%,而且其中存在“序贯投资”现象,即多个风险投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进入被投资公司,这个现象主要发生在融资的两个阶段中:成长时期与扩张时期。因为这两个阶段是风险企业对资金需求最大的两个阶段,也是风险投资公司选择进入企业的主要时期。通过三年的数据的纵向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这三年中,联合投资项目的数量在扩张期较为稳定,但总体的联合投资项目数量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在2008年达到了最高值。
(二)联合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创业型企业家有着初始出资数额的限制,仅仅依靠“同股同权”的协议并不能使自身获取足够数额的收益,所以,需要对创业企业将进行激励性契约安排或者通过专有技术作为股权,才能使其拥有充足的工作动力与激情。同时,创业企业家还可以从企业与资金支持中获得一定的社会声誉、懒惰以及在职消费等收益,这对于企业家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在创业初期,由于企业家对企业的深刻了解,其拥有着绝对的信息优势,于是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便存在企业家选择投资者的逆向选择问题。
如果风险投资家不存在,即市场上没有风险投资的中介机构时,由于获取企业信息的成本较大,许多中小投资者往往成为了弱势群体,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家方面并不能进行适度、有效的控制与监管。只有以专业身份进入风险投资行业,进驻风险企业,才能获取并集合所有投资者的信息,从而使得对投资企业的监管成为可能。如果没有外部监督,企业家只有在以下情况才能获得激励:当企业运作成功时,企业家能够获取的收益比采取私人利益最大化方式获得的收益更大。因此,企业家道德风险的克服,必须在设计公司的控制权与股权配置时更多地考虑企业家利益,适当提高企业获得成功时,分配给企业家的收益比率。
三、技术层面设计:风险投资过程中双重激励与双边激励问题破解
由于联合投资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必须对我国的风险投资进行双重激励和双边激励,这部分从双重激励与双边激励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其技术层面的设计。
(一)双重激励与双边激励的必要性 很多理论中,股权配置问题对企业而言特别重要,也会对专用性投资产生直接影响,主要原因有:投资者投资后,企业的控制权结构将会影响收益结构,因为收益结构是根据控制权做出安排的。许多风险投资家并不同意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控制权的分配,因为在创业企业中存在以下现象:首先,创业企业的参与者很多,有各个投资方与融资方;同时,投资公司需要对其上级――资金募集方负责,其中有多层的委托关系,每一层关系都会产生委托问题,其中,主要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创业企业的股权配置问题的产生其实是为了避免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设计的。
(二)联合投资双重激励 风险投资的双重激励实质是在契约设计机制中引入委托-问题,是将信息经济学引入到风险投资中来,由于风险投资的机制具有特殊性,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双重的委托-问题:第一重委托-问题主要是指风险投资家与投资人之间,投资人是风险资本的提供者,作为委托人的身份存在,而风险投资家是人,人的目标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这就形成了第一重的委托-问题;第二重委托-问题是指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问题,风险投资家为企业注入资金,作为委托人存在,这时企业家是人,企业家比投资家掌握更多的企业信息,于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家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投资家的利益,风险投资家有着两重身份,作为投资者的人的同时,也是企业家的委托人,这便形成了双重的委托-问题。
(三)联合投资双边激励 本文所要研究的双边激励问题,是指人会进行自身利益最大的活动来违背委托人利益,同时,委托人也会进行自身利益最大化活动来违背人利益,这种信息传递关系是双向的。风险企业家有着关于投资项目的绝对信息优势,其可能利用这种优势而误导风险投资家,从而获取进一步的风险投资家的注资。同时,由于风险投资家的社会资源、市场知识、技术、特长等都属于私人资源,他们可能窃取风险企业家的研究成果,或者,将研究成果投资到与创业企业有竞争关系的其他企业而获取自身投资的安全性,这边存在投资者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发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在联合投资中引入双边激励问题,首先要对联合投资的各个相关参与者明晰化。联合投资的主题包括风险投资者与风险企业家。由于采用的是联合投资方式,在风险投资者中有多个交易主体:先入者与后入者,先入者是指联合投资的发起者,是风险投资商的领导者;后入者,即风险投资的追随者。在联合投资双边激励模型的探讨中,应该考虑风险投资方与风险企业家的双边激励问题,同时,也要考虑风险投资方内部的领导风险投资商与跟随风险投资商的双边激励问题。
四、制度层面设计:风险投资行业中使用联合投资策略政策建议
联合投资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对法律、政策的规定,决定了企业的联合投资的监管控制程度。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此外,防范联合投资中的道德风险也是制度设计的一个方面。
(一)完善联合投资外部环境 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然而,政府在引导与监管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联合投资中,应该充分考虑政府的引导与监督作用。那些大规模的有重大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私人组织进行投资相当困难,这时需要政府进行财政上的引导和支持,同时加强政府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
(1)政府在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的完善。与联合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合伙企业法》、《公司法》都应该根据现实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满足投资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了引入国外实力雄厚、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风险投资企业,政府还应该出台与国际惯例一致的法律法规。此外,财务会计制度的健全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会让投资业与国际制度接轨,避免了进入障碍的产生。(2)拓展联合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在政策上还应该加大对海外风险投资与民间投资在风险投资行业的涉入度,政府在联合投资领域应该给予适当的支持,从而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规模。在这点上,主要通过相关政策的倾斜来实现,如:税收优惠,从而为民间资本与海外资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恰当处理好利益相关者关系 在联合投资中,存在主导者与跟随者,风险企业家与主导投资者的关系以及与跟随投资者的关系之间存在着许多利益相关主体,因而在将联合投资作为风险投资重要手段的同时,应该处理好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横向的利益关系与纵向的利益关系,前者是指同一时刻上,各个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导致的关系矛盾;后者是指一段时间的不同阶段中,由于企业的发展变化而导致的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变化。维系好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需要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摸索出一条合适的发展途径,最终获得一个成熟的模式,这需要的是风险投资者、风险企业家以及政府的共同参与。
(三)道德风险防范 道德风险的防范问题非常复杂,政府应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推广。(1)建立风险投资信用体系。建立风险投资的信用体系过程中,可以应用信号传递与契约关系理论作为防范道德风险的理论支持。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供外部环境支持,建立关于企业信息与投资机构信息的统一网络与数据库,从而在创业企业选择融资者,风险投资企业选择创业企业时,有很好的信息对双方的资质进行审核,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2)风险投资中契约设计。通过利用金融创新工具以及分阶段投资,完成风险投资中契约的设计。金融创新工具的选择上,可以借用先进国家的风险投资经验,利用金融工具的创新对契约条款进行防范,如:可转换债券,由于其具有债权性质,可以防范道德风险的问题,成为了很多联合投资风险企业中经常使用的契约机制。分阶段的投资,让博弈参与者之间的一次性博弈扩展为序贯博弈,从而各个参与者都会考虑到对手下一次的报复而不敢在这一次的合作中产生不合作的行为激励。
总之,联合投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本文通过对联合融资的概念性研究、运行机制的探讨,提出了联合投资的发展建议,希望为现实中的联合投资的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马畅、彭华涛、谢科范:《联合投资的双赢机理与风险分析》,《科技与管理》2003年第3期。
一、新兴媒体的资本渴求
首先,在发展初期新兴媒体的传播样式还不为人知,Blog和SNS的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对于新兴媒体还没有建立基本的认知和使用体验,更谈不到用户的粘性,作为新生事物其“创新一扩散”过程需要集聚一定的市场势能和用户人气。其次,新兴媒体的发展市场尚不明朗。其市场预期处于一时间难以评估的状态。而新兴媒体要发展就必然需要大量的传媒资源的卷入,对于资本的渴求异常的强烈。一般情况之下在发展的初期。新兴媒体一般都是资本投入期,处于“烧钱”的阶段。新兴媒体创业者往往是有技术、有想法、有创新、有激情,而无资本、无经验、无业绩。在这样巧妇无米的困境之下,新兴媒体遭遇融资的困境。
一般的融资渠道难于适用于新兴媒体的创业与发展。传统媒体的出资人和创办者一般是各级政府、国有企业,而新兴媒体完全是市场化的产物,很难获得传统资金来源垂青。商业银行的首要投资原则是信贷的安全。新兴媒体由于其市场前景、媒介环境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信任。同时银行的贷款一般需要按期支付利息和可靠的担保,对于尚且处于事业草创阶段的新兴媒体,资金的流动性本来就是个难题。对于高额的贷款利息更是难于及时偿还的。上市并且以创业板的形式进入股市大规模融资是新兴媒体梦寐以求的事,但是股票市场一样有着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只有像“华谊兄弟”这样成功的创业媒体才能获得股市的认可。较之其他的融资方式,风险投资不回避风险,并且力图驾驭风险,不需要严格的信贷担保,不要求在短期内偿还本息,甚至不需要传媒马上进入盈利的状态,风险投资能够满足新兴媒体创业的资金需求。
二、风险投资的注资意愿
风险投资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仍然有数十亿计的风投资本瞄准中国传媒业。在互联网高涨时期,网络媒体被其青睐;现在影视制作更加被风投垂青,三个月内就有一家电视制作公司得到风投机构资助。风险投资之所以对中国的新兴媒体偏爱有加,表现出强烈的注资意愿一般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出于中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潜力。自2001年起,中国传媒业利税总额已经超过烟草业,成为利税总额第四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中国的新兴媒体更是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仅以互联网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09年7月17日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38亿人,其中宽带网民3.2亿人,网站数306.1万个,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国。广大的市场意昧巨大的商业价值,没有人会在市场面前踟躇,没有人会对巨大商机犹豫不决,注资中国新兴传媒领域的市场回报巨大。二是中国的传媒市场逐渐向非公有资本有限开放。长期以来中国传媒产业存在严格的政策壁垒,限制了非公有资本的进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险投资在传媒领域内的作为,也给风险投资注资我国传媒业带来了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2005年起中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和《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改变了传媒行业资本构成的单一局面,为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传媒行业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风投资本注资传媒业具有了基本的合法性。这样的背景之下,风险投资在中国的新兴媒体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IDG、软银、凯雷、鼎晖等风险投资纷纷注资孵化新媒体行业。受益于风险投资,搜狐、百度、腾讯、易趣、3721、当当网、土豆网、分众传媒、共合网、PPLive等一批新兴媒体已经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媒体公司。
三、挑战与策略
在使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媒体的经营某种程度上处于被监管的状态。自身独特理念难免受人左右,独立的媒体品格难以形成,同时更要防止资本对于媒体内容的侵蚀。一个新兴媒体的公信力最终要靠市场、靠受众的承认而不是风投。所以新兴媒体一定坚守自身的传媒品格的底线,在使用风投的同时秉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内容传播品质,不为资本劫持,不为一时小利而饮鸩止渴。在风险投资引入、使用和退出期应该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策略。
1.风投引入期
适时原则。风险投资的引入应该以促进媒体事业的扩大为前提,而不是在传媒经营运转出现困难时引入风投。很明显在传媒经营捉襟见肘之际,能够对风险投资有多大的吸引力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即使成功引资也难免在谈判的环节因为无牌可打陷入被动的局面,为日后媒体与风投的合作埋下隐患。
坦诚原则。和风险投资打交道,要坦诚的与对方推心置腹,不仅把传媒未来的美好前途描绘给风险投资商,同时也要把传媒经营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风险坦诚的告诉给风险投资商。因为对于风险投资而言,有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风险不可控。坦诚的交往能与风投建立起双方合作的信任感。
平等原则。在资本的引入期,新兴媒体往往由于对资本的巨大渴求,而饥不择食。媒体创业者需要始终明确与风投之间是一种对等的合作关系,媒体以其独特创新传播理念和明晰的盈利模式作为创业成本,保证未来可预期获得报偿。很明显只有在引资阶段就确定平等关系才能为日后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适度原则。在引入风险投资时,引入多少是传媒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当你提出的要求一旦被满足之后,到底能不能消化好利用好引入资本,能不能将引入的资本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传媒价值的保值增值。所以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就非常必要,适合传媒发展的中短期需求,适合传媒的现实消化能力是传媒的引入风险投资的适度原则。
多家引资原则。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尽可能不要从一家风投引资。单一风投的引入容易使传媒公司处
于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与多家风险投资展开合作,可以使媒体在风险控制方面有更多可以周旋的余地。如果一家风险投资撤出资金,也不至于使资金的流动性受到毁灭性威胁。
2.运作期
获得风投的管理扶助。风险投资并不是单纯提供资金的金主,与其他募资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于新兴媒体的全程培育。风险投资通常有一整套科学的企业治理经验,可以为新兴媒体提供传媒战略决策制定、传媒市场的分析、相关技术市场应用前景评估、潜在风险分析、成本控制及其回收等一系列的管理支持,此外还可以帮助传媒企业进行招募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以说一个成熟的风险投资是传媒企业的创业孵化器。通过与风投的合作,传媒企业可以避免走弯路、错路,尽早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应对压力,增加动力。引进风投之后只是传媒企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般风险投资在注资之后都会要求传媒企业达到更高的层次,这在无形中给传媒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比如,2004年3月鼎晖国际等6家机构为分众传媒注资1250万美元,要求分众传媒当年必须实现860万美元的利润,如果完不成,股权就要被稀释。2007年lO月兰馨亚洲投资基金等4家VC注资炎黄传媒3500万美元之后,给炎黄传媒的任务是2008年营业收入达到3.5亿元,利润率为50%。可见,在风险投资运作期,传媒企业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来源于风险投资对利润的渴望与追逐。传媒企业唯有积极运作,与风投展开合作才能够实现盈利的目标。要实现盈利目标,除了上文所说的借助于风投的管理扶助之外,传媒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是无从回避的。传媒企业必须始终思考如何将现有的强大的资金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既定的盈利模式,如何掌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资源。超级秘书网
确保信息对称,规避道德风险。道德风险(MoralHazard)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在风险投资与新兴媒体合作的过程之中,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新兴媒体在创业的初期主要依靠一些创新性的关键传播技术和模式等无形资产,一般会被视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一般会被少数的媒体创业者所掌握;新兴媒体一般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构和财务数据,没有完整的信誉记录。在这种情况之下,新兴媒体与风险投资之间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双方的合作潜在着道德风险。风险投资家担心风投资本被以做假账、过度投资、滥用资本等方式侵吞。新兴媒体企业应该根据风险投资运作的特点,及时、对等的公布自己的业绩和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新兴媒体在发展的初期处于“烧钱”的阶段,但是应该明明白白把怎么烧钱告诉风险投资商。
3.退出解除期
关键词:企业;筹资风险;资本结构;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我国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12日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开拓,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新产品或投资新项目,通过再投资扩大自身规模,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保证。从我国现有企业的现状来看,几乎所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但是通过自身积累等方式筹资是极其有限的,因此也要通过举债筹借一定数量的资金,维持企业经营活动,即负债经营。这样就会导致一定的风险。企业筹资风险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从而决定财务管理在筹资过程中必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加强对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理,针对不同的筹资风险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规避风险。
一、我国企业筹资现状
中小企业筹资问题,近年来虽有一定的改善,但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尽管贷款难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可是获得贷款的企业及金额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相比,无论是户数上还是金额上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市场经济中企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融资:内源筹资和外源筹资,不论哪种筹资方式,都有一定的困难摆在中小企业面前。
(一)内源筹资有限。内源筹资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由于企业在开办初期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所以大多数中小企业采用职工集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在后期企业将自己的利润转化为投资,但由于中小企业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的弊端、缺乏长期经营的思想以及其积累意识的不足导致了分配过程中的留利不足,所以企业内源筹资极其有限。
(二)外源筹资困难。外源筹资是指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使之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外源筹资又可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企业外源筹资中出现的困难有:
1、直接筹资缺乏途径。直接筹资是资金短缺部门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自身的有价证券(企业债券、股票),以获得所需资金的行为。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以及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限制,大量的中小企业被拒于我国证券市场之外。
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门槛设置得比较高,对于新股的发行一直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总量控制的办法。中小企业由于资信水平低、经营风险大等的固有缺陷,许多企业达不到直接上市融资的要求。
从企业债券市场看,中小企业很难取得发行债券筹资的资格,只能在非公开的资本市场上,在小范围内发放企业债券,以满足对资金的需求。
创业板市场热议多年,终于姗姗而来。创业板市场作为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它将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筹资的渠道,弥补中小企业不能像大型企业那样直接上市筹资的缺陷,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筹资机会。但仍是僧多粥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在一些地方,随着民间借贷的逐渐合法化,民间借贷已成为私营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对经济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民间借贷高利率加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难度,民间借贷的不规范性和自发性容易引发经济和法律纠纷,会给企业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2、间接筹资困难重重。一是抵押难。中小企业可提供的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并且手续繁琐,收费昂贵,中小企业普遍难以承受。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负债大,自身并无多少固定资产,靠租赁取得的厂房、设备等,无法满足银行关于抵押贷款抵押物的要求;而且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大量采用挂靠、合作经营方式,企业固定资产、不动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不明晰,也构成了抵押的障碍。二是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抵押担保依旧缺失。一些效益好的企业不愿意给其他企业作担保,效益一般的企业,金融机构又不允许其作担保人;社会上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机构也很少。即使有担保公司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但是由于其完全或几乎完全承担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导致了担保公司不得不提高担保费用,从而加重了中小企业的筹资负担。三是一些金融机构办事程序复杂繁琐等钱到手了,可能也已错过商机。四是中小企业自身先天不足,经营风险较大,加上信用程度低,诚信意识缺乏,道德风险较大,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信用贷款。
二、筹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一)负债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降低了偿债能力。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过度的高额负债,使筹资风险增大,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倒闭。终极的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理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
(二)过度负债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债务负担过大。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的还本付息,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就不愿再给其提供资金,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三)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周转。企业负债经营必须按期支付本息,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如果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筹集巨额资金还债,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
三、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建立防范机制
1、树立风险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要做到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提高风险价值观念;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建立防范机制。建立财务“预防”机制,正确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决策时,应该考虑企业举债的规模和偿债能力。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的“诊断”机制,要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经营者业绩,使企业获得负债资金效应,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第二,负债经营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增强经济实力;第三,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破产的危机。因而,在建立企业财务预警制度时,应把握好负债经营的“度”。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并以此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把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筹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避免由于两者脱节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防范企业的筹资风险。
(二)企业弥补自身缺陷。银行贷款始终是中小企业直接筹资的主要来源。贷款难,并非银行不想放贷,而是由于企业信用缺失和市场风险太大,银行承受不起,所以企业自身必须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保证自己的信用,并尽可能将自己的有关信息透明化、公开化。
1、中小企业要改变自己的经营、生存理念,把企业做强做大,解决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内部管理、资金等方面,存在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生存、发展就都没问题。只要中小企业的生存不存在问题,很多金融机构就会主动“投怀送抱”。
2、中小企业也需要将财务信息的透明和真实作为筹资的基础工作。可考虑在全国成立中小企业协会,每个企业在协会登记完备的信息,配合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信评估体系,企业之间也可相互监督,提升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整体的信用形象。
3、中小企业协会内的中小企业应加强互助合作,资金充裕的企业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先进的企业则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还可以相互间提供贷款担保。
(三)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永远保持资产流动性不低于警戒水平。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四)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组合方式。筹资组合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企业为满足全部资金需求,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融通其全部资金而获得的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本息所占的份额,即企业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不同组合。一般来说,企业对筹资期限结构的安排主要有配合型筹资政策、稳健型筹资政策和激进型筹资政策三种方式。企业采用配合型筹资政策,只在需要资金的场合才筹资:在淡季,除安排长期借款外,无需进行短期借款,短期债务将用多余的现金偿还;当企业经营进入旺季需要资金时,则可以进行短期借款。采用此种筹资政策,可降低企业因无法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而带来的风险。若采用稳健型筹资政策,企业不但以长期资金来满足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资金需求,而且还以长期资金满足由于季节性或循环性波动而产生的部分或全部暂时性资产的资金需求。这样,企业在淡季由于资金需求下降,可以将闲置的资金投资到短期有价证券上。若采用激进型筹资政策,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不足以满足长期资产的需要,要靠短期资金来源来弥补,也就是说,企业短期借款购置了一部分长期性流动资产。这使得企业必须在借款到期日重新借款,具有一定的风险。用短期借款筹措所需长期资金的部分越大,筹资的风险性也就越大。此时,公司不但要承担更高的因贷款不能展期和再筹资困难而带来的风险,而且还可能面临因利率上涨而导致更多利息支出的风险。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经济形势的要求,灵活运用各种筹资方法。
(五)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所谓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策略有:当企业资产净利润率较高而债务资本成本较低时,企业适当地提高债务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对企业是有利的,但不能据此认为债务资本越多越好。当企业债务比重过高时,企业所有者和债权人就会要求提高他们的投资收益率,从而加大企业资本成本,使企业的资金不足,财务陷入危机之中,进而形成筹资风险;当资产净利润率较低而债务资本成本较高时,适当地降低企业的债务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因为这样能减少财务杠杆损失,对于企业是有利的,能够维护所有者利益。安排资本结构应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分析、权衡企业得失并做出正确选择,做到债务适度。
(六)确定适当的筹资渠道。由于从不同的筹资渠道借入资本的成本不同,所承担的风险也不相同,因此企业在进行负债筹资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
1、进行银行贷款筹资,其还本付息的风险较大。银行贷款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如果国家某一时期收缩银根,则最先受到调控的就是那些借款大户。当企业一时拿不出大笔现金偿还本息,或被迫用大量资产变现还款,而经营资金又无法得以及时弥补时就会面临破产风险。另外,银行贷款的用途也受到限制,机动灵活性小。但银行贷款资本成本较低,通常低于债券筹资的成本。所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偿还能力,时刻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谨慎向银行贷款。
2、发行债券筹资,其资本成本高于银行贷款,同时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也较大,当债券到期不能及时偿还债券持有人的本息时,企业可能面临破产风险。但利用发行债券的方式筹资,企业可根据资金需求情况自主决定所筹资金的期限和金额,并可在到期前自由支配债券资金。
3、利用商业信用筹资或筹集短期负债资金,即当企业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偿还有关贷款时,对方只能终止为企业提供赊销商品或附加更为苛刻的条件,不会导致企业破产,但可损坏企业的信誉,对企业以后的交易活动造成障碍。利用商业信用方式筹集短期负债资金的风险最小、灵活性较大。
企业若要筹资就必须承担筹资风险。企业应在正确认识筹资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重视筹资风险的影响,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既获得筹资经营带来的收益,同时又将筹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其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蔡灵芝.论企业负债筹资风险与防范[J].金融财务,2010.9.
关键词:融资管理 融资 思考
企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流通,但是企业本身的经营性现金难以满足资金的流通及其发展,因此需要外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管理。外部融资逐渐成为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对实现企业快速良好、安全有效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我国企业融资管理及基本方式
(一)融资管理。当企业资金满足需求,为了达到融入资金的风险与成本双重控制的目的,企业就采取风险分析选择相适应的融资模式和融资战略。融资活动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工作,融资资金的运行和管理是企业通过金融交易等方式进行的。企业通过融资方式进一步保证了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营,提升了企业自由资产的增值和潜力值。
(二)融资方式。融资方式分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是依据融资过程中资金来源的不同来分的。银行贷款是外源融资的典型代表,银行贷款虽然要求严格,但是具有低利率、短期负债、还贷方便等优点。但是银行贷款对中小型企业贷款不利,大型商业银行往往把低风险的大型企业作为服务以获取高额利润,而小型企业则被银行拒之门外。企业资金缺少时通常采取内部融资的解决方式,这也是资金缺少情况下较好的解决方式。
二、我国企业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现有的融资制度还不够完善,这将许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的融资问题,企业融资的渠道很狭隘,主要靠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来实现,这些方式比较适用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等,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还是不占优势。在我国除国有企业外,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主要特点就是:流动资金少、经营风险大、缺乏固有资产抵押、信用程度不高、贷款额度小,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部分企业也有一些不良记录,风险很高,股票上市也近乎不可能,向金融机构贷款十分困难。
(一)国家宏观政策和制度问题
1、国家市场经济调控失衡。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强股市、弱债市;强国债、弱企业债”的结构失衡特征。这种结构失衡导致资金得不到充分优化配置,无法解决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
2、过于严格的直接融资渠道。国家为了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发展,2004年推出了中小板,2009年又推出了创业板,这些融资方式看似增加拓宽了融资渠道,实际上并不具有通用性,它的门槛高和进入债卷市场的要求多,这些严格的上市条件和审核程序就把许多企业拒之门外。这种直接融资方式也因种种原因在我国运行的不好。
3、国有银行过于追求利益。目前我国的许多商业银行目的不够单纯,过于追求贷款规模效益而进行借贷。他们对于借贷人管理监督不够及时有效,加之银行制度改革缓慢,只注重规模和效益,致使融资效率低下。
(二)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存在的企业很多,这些企业当中大多数是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传统方式发展起来的。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涣散、工作效率低下、企业规模又不大、科技技术含量低、外欠债多,致使与同行业竞争不占优势,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极易被社会所淘汰。这些企业中有好多还曾经有过不良记录,信用程度低,固有资产少,对他们今后的资金周转都是十分不利的。公司中缺少具有团队精神的优秀分子,对公司的员工要及时做培训教育,通过实践动手来锻炼员工的工作能力,给员工定期的分配任务锻炼责任心,举办一些比赛活动提高员工的技能,只有这样可以提高公司的整体工作能力和影响力,在同行企业中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三、对我国企业融资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管理制度。
我国不仅要对现有的国家政策作相应的改革,而且还需要改变一些对于企业的管理制度。我国现有的制度不适合企业的发展,不利于资金的充分合理利用,这将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对于一些不合法的企业要强行制裁,严格按照规定办理手续,及时有效的监督企业的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达到双赢的效果。完善的法律制度有利于企业健康、快速的成长。
(二)改进企业内部融资方式。
公司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而资金管理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所以要想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就需要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和企业形象。财务实现公开化可以让每一个员工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便于为自己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这样一些金融机构会通过资产抵押给公司提供一些贷款。
(三)借鉴国外企业融资管理经验。
一般来说,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管理方式要领先于我国,他们经过反复的修改、制定已经基本完善,可以借鉴给我们国内的企业运用。国家要加强现代企业的制度规范建设,一些符合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民营企业可以给与直接融资权。建立和健全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切实解决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通过大力发展互担保制度和建立完善企业信贷担保体系来实现,并鼓励企业向银行贷款,制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贷款政策,减少企业的发展压力。
(四)企业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无信则不立,苟且也只可以换的一时的发展,一个企业若要走的更远,发展更好,就需要诚信。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一般都要面临着资金的问题,这就需要问亲朋好友借,向国家贷款或者通过合伙融资的方式,都离不开守信,贷款切实履行借贷合同规定的义务,合伙切记成功与合伙人分红,借钱切记按时归还,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合作关系和朋友关系,为融资和企业的壮大创造条件。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增强法律意识,诚信原则和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摘要: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是制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作者通过探讨现阶段制药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较大、负债经营期限有待缩短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如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提高企业基础财务水平,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制药企业财务风险。
关键词 :制药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现阶段,制药企业多多少少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融资难和负债多问题就是限制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对具体企业实例的研究和探讨,更全面的审视制药公司目前融资难和负债多的现状,希望可以给制药在选择融资模式及确定负债规模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制药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
1.融资约束较大
由于扩大生产所需的的资金投入逐年递长,国内市场占有份额小,而国内同行业间竞争激烈,这造成了国内制药行业内部平均利润水平低。以上原因使得该公司积累少,投资大,内源资金存在一定的缺口。
通过对近3年公司内源资金进行分析,该公司内源资金总额占扩大生产所需资金的50%左右,但仍有一大部分资金缺口,这就要靠公司通过外源融资来获得。如果公司不能得到及时、充足的资金支持,将会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会影响到原料、物料的购买,工人工资的发放,甚至导致产品不能按时生产完成,这样便造成无法按时交货,形成恶性循环。然而,造成公司内源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是日常利润净额低。
一方面XX 制药企业的融资渠道窄,另一方面该公司面临着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这也对公司资金的正常运转和长远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公司融资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利率高。公司发展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研发先进技术,这就促使公司加大资金投入,而在上文已经分析过企业自有资金短缺,内源融资不可行,所以企业要想扩大规模就要借助于外源融资。XX制药企业主要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但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从紧,银行贷款利率居高不下,这使得公司融资成本升高。
2.负债经营规模不合理
负债规模指的是企业负债总体规模的多少以及负债额度占据企业总体资金的比例。一般而言,负债规模用资产负债率这一名词来表明,而资产负债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安全程度。一般情况下,企业普遍认为,资产负债率最安全的指标是30%; 比较适宜的指标是40%;而一旦资产负债率超越50%,将十分危险,产生的直接后果是,资金周转不了,融资贷款十分困难。而所谓企业的负债结构指的是企业负债类型数量的比例结构。也就是说,如果,企业负债总额固定,那么,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究竟维持在多少比例内才算合适,需要考虑企业销售状况、资产结构、利率状况、现金流量等因素对负债结构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筹资方式的特点。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XX 制药企业从2008 年步入迅速发展阶段,相应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增长,在2011 年达到最高水平61.7%,随后随着企业收益的快速增长,这一比率呈下降趋势,在企业负债承受范围内利用负债利息免税可以提高企业税后收益。这一结果可以从已盈利息倍数上看出来,从2011 年开始,已盈利息倍数每年都递增,在2013年达到已盈利息倍数3.0的水平。这说明企业的负债规模已经达到很大数字,负债水平已经达到极限值。
3.采购控制环节薄弱
XX 制药企业有限公司对供应商考察时间过短,没有专业的考核机制;采购人员没有专业的采购教育背景,工作的专业判断能力有限;没有引进erp 管理系统对采购流程进行高效的管理;企业缺少稳定的、与公司长期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的供应商,这些方面都直接影响了企业采购的效率和效益。
XX制药企业有限公司采购部门根据业务部门的采购需求制定采购计划,选出候选供应商名单并进行三方比价,最终确认供应商名单,并将报价申请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申请采购付款。但公司主管部门、货物验收等部门对采购业务的控制仅仅只是事后控制,对采购前期工作如供应商的谈判与选择,市场调研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控制,采购业务缺乏内部相互牵制制度。
此外,公司采购金额和采购范围没有明确定位,供应商的选择也没有固定要求。因此,职工开展采购活动时缺乏统一规则的指引,这极易促使采购活动混乱不堪,不利于采购活动的内部控制。与此同时,财务部门也仅仅就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进行比较,对计划价格的制定,往往又依赖采购人员的经验,因而在实际中很难有效控制采购费用的支出,也容易造成采购人员的以权谋私问题。
二、预防制药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控制负债经营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和预警体系,财务预警体系可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以什么样的方式搜集财务信息,并传送给领导层,确保其知晓后做出正确的决策,其要义在于信息的及时准确。第二,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财务予以预警,并保证财务信息的收集预警由专人负责,独立操作,不受干扰。第三,形成分析财务风险的定向机制,通过财务风险分析能够迅速将财务影响较小的风险首先排除,最终把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第四,财务风险处理机制,包括应急措施、补救办法和改进方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使企业能够对风险防患于未然并能够从容面对。
公司应配合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定期监测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出具内部的自我评估、审计报告。公司根据内外部风险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展开系统全面的综合评估体系,可能更有利于较及时的反映公司内部监督情况,同时,也加强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工作。根据内部评价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内部管理评价和内部控制鉴证评价。具体表现为: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的评估,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和实施,内部控制审计考核或会计师考核。内部审计人员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由自己公司的工作人员指导实施。传统方法评估将内部审计或会计师作为一个单一的实体和独立的评价,其主要缺点是评估与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分开了。加强内部审计,是完善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司应建立企业负债经营的内部审计制度,对财务状况严查细审,以防止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拓宽融资渠道
信用等级是金融机构是否放贷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企业必须要重塑信用观念,重视信用等级,通过自身经营方式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提高企业在金融机构中的信用评级和在社会上的公众形象,这样才更有利于企业通过金融机构的信用审查。增加财务报表的真实度、可信度以赢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直都依赖于非正规、小范围或股权融资。这种融资方式只能够非常有限的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并不能长期有效的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逐步实现多渠道融资方式才是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大多数的企业可是尝试内源融资的方式在企业内部去筹集资金,在不改变企业原有产权结构的情况下获得一定资金支持,也可以尝试走“融资+ 融物”的路线,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此外,我国证券结构的调整,给一些中小型上市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创业板、中小板融资。
3.明确会计责权加强内部牵制
财务部门设置复审环节,对费用支出进行再次审核。当会计人员接收到员工报销单据完成审核并在电子审批系统中将员工报销申请批复后,对于金额较大的付款需要交给复审人员进行复核。如果复核通过,复审人员通过网上报销平台点击审批通过,相应的付款申请可以进行银行付款。如果有任何疑问,不能通过审核,复审人员则通过网上报销平台点击退回。此时,报销单据电子审批流将被退到财务负责人员的电子审批系统里,由相应财务人员进行重新审批。
XX制药企业财务复核人员主要是对报销付款单据活动的真实性进行再次复核,包括对活动的支持文件、发票、申请项目类型以及财务人员的审批入账规则进行复核,有效地控制了费用的真实性及合理性,降低了虚假费用的支出,有效控制了相关报销人员的日常业务行为规范。公司的预算费用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使公司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综上,XX 制药公司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讲,只有不断壮大公司自身实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才是治本之策。同时,XX制药公司应加强财务分析及控制能力,真正做到规避风险,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博,先德强,丁唯一等.法律视野下的医药代表问题考量[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8):25—27.
[2]张斌.处于十字路口的医药代表[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8(29):l9—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