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范文

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

第1篇: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成本 分类 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08-02

一、独立学院的基本特征以及必备的办学条件

独立学院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拥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的办学设施,实施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性质上是一所完全独立的院校。其经费由举办方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得到。

教育部“26号令”中明确规定,申请筹设独立学院,必须提交不少于500亩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或国有土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材料;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总资产不少于3亿元,净资产不少于1.2亿元,资产负债率低于60%;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个人总资产不低于3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不少于1.2亿元。

二、独立学院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教育部“26号令”强调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对独立学院投入的学校名称、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可以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从独立学院的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独立学院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管理资源和师资、课程等教学资源,其相关费用也要按照双方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列入独立学院的办学成本。独立学院出资人依法可以从独立学院的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因此独立学院必须立足自身特点,探索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生均培养成本的核算,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快速稳步发展。

三、独立学院成本的分类

独立学院的办学成本,指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各项综合素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耗费。具体包括人员经费、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固定资产购建使用费等内容。

在进行成本核算前,必须对成本进行适当的分类,一方面可为成本核算提供具体的指标,另一方面也对成本控制提供相关的信息。成本的分类,一般有以下几种:

1.按计入成本的方式,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发生的、可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的那部分费用。如直接从事教学、科研、教辅人员的工资、福利、津贴等,直接用于教学、实验、实习的各种耗材及设备使用、维修、检测费,直接用于学生的奖助学金、学生活动费以及其他可以直接计入成本的各项支出。

间接成本指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发生的须采用适当方法分配计入生均成本的公共事业性支出。如行政管理费、后勤服务费、固定资产使用费、修缮费,以及其他间接用于教学和科研的各项支出。

2.按成本归属的范围,可分为办学总成本和生均培养成本。办学总成本指在一定时期内培养学生所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的总和。独立学院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除了一些应跨期摊配和购建长期资产的开支,都应计入办学总成本。总成本包括学年度总成本、各专业学年度总成本和各专业学制总成本。

生均培养成本指每培养一个学生所应分摊的成本。即使是同一学校由于专业不同其生均成本也不尽相同;相同专业不同学年度其培养成本也会存在差异,根据成本核算要求,必须把不能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的间接成本分离出来分配计入生均成本。

3.按成本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人员经费、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和固定资产使用费。人员经费指支付给教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费以及按国家政策要求支付的各项费用,如住房补贴、工会费、社会保障费等。

公务费指用于行政管理方面的日常支出,包括行政、后勤以及各系部的办公费、差旅费、通讯费、水电、卫生、绿化费等。

业务费指在完成教学计划过程中所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教学组织、教材编审、教改、课程建设和科研所需费用,教学、实验、实习所需耗材,学生奖助学金、活动费等开支以及招生就业等各项费用。

修缮费指校园校舍及仪器设备日常维护所需要的费用,以及教学、实验、实习所需设备的日常维修等费用。

固定资产使用费是使用固定资产所应承担的费用,包括折旧费以及购建固定资产的资金占用费,如贷款利息、投资利润等。独立学院的固定资产主要有土地、房屋、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

4.按成本习性,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指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减变动而发生相应增减变动的成本,如工资、水电费、办公费、实验实习材料费以及为保证学校正常运转而支付的各项日常开支。变动成本总额与学生人数成正比例关系,学生人数增加变动成本总额也随之增加。

固定成本指学生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减变动时,是一个相对不变的常量,如固定资产使用费、修缮费、行政管理费。生均固定成本与学生人数成反比例关系,学生人数增加则生均固定成本减少。把办学成本按其习性分类,有利于对办学规模和成本进行预测,是加强成本核算,提高资金利用率的重要指标。

四、独立学院成本核算体系

独立学院具有企业和高校双重性质,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成本核算。核算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

1.确立成本计算对象。以各系、部、处、室来归集办学费用,以各系各届各专业毕业生为成本计算对象,以专业年级开设成本明细账,归集各专业各学年的办学费用,公共性费用分配计入成本计算对象,学生毕业时将其4年的办学费用汇总计算出生均单位培养成本。

2.确立成本计算期。根据学校的特点,以每年8月1日到次年7月31日作为成本计算期,有利于各系各届各专业学生成本的归集,也便于各项工作的安排布置。

3.以成本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设置成本核算明细账,如人员经费、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以各专业、年级设立辅助账,按月编制经费支出明细表,年末据以编制会计报表,每年7月底核算办学成本,根据办学总成本计算生均成本,编制成本报表,便于成本的分析和控制。

4.正确处理好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关系。独立学院实际上就是投资者投资办教育,具有企业和高校双重性质,需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结合高校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成本确认的基本准则,设置待摊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科目。

五、独立学院成本控制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1.编好预算,制定成本定额。在已形成的办学规模和收入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编好财务计划,制定科学的成本定额,是有效控制成本的重要内容。财务预算包括综合预算、部门预算和分项预算;预算的编制可采用零基预算法;支出定额的确定,可参考上年的数据;取消简单的“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根据预算年度所有因素的预测情况以及轻重缓急程度来测算各项目的支出需求,预算和定额一旦确定,原则上不能轻易变更。对于计划外项目,须经院长办公会集体研究批准后方能列支。根据预算及成本定额,对每月经费开支的情况实行跟踪,一方面可以检查、分析和评价各部门预算定额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增强各部门的成本管理控制理念;同时对日常经费开支所出现的偏差及时予以调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经费支出结构。

2.严格控制人员经费开支。人员经费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日常经费支出的半数以上,加强对人员经费的控制,需从人员的调入、使用和工资分配制度等方面入手。独立学院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都是在市场机制下运行的,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首先,人员调入必须根据各部门工作需要申报,由院领导集体研究,引进既符合要求又能胜任岗位的优秀人才。

其次,人员经费的控制,要求机构设置精简高效,长期聘用人员以不少于岗位所需人员的60%为宜,其余40%可外聘相关高校优秀的在职或退休教工兼任,这是节约人员经费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要完善考评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资成本。

此外,工资分配制度是人员经费控制的重要内容。应采取总量控制与机构设置、人才结构体系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人员经费控制的系统工程。

3.公务费、业务费按部门、分项目落实到人。每月各部门责任人要将费用开支明细表逐项对比分析,把成本控制在办学的全过程,要充分利用网络通信,尽量做到无纸化办公,在节约办公经费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将公务费、业务费与目标管理、年度考核挂钩,形成人人讲节约、事事求效益的良好氛围。

4.严格控制修缮费和固定资产使用费。影响修缮费和固定资产使用费的最主要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规模越大所需要的费用就越高,加强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学院的发展与实际需要出发,在满足办学条件的情况下,从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只有这样,修缮费及固定资产使用费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第二,提高教室和仪器设备利用率。为使固定资产得到充分利用,需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购建固定资产时必须经过多方论证,对可行性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重复低效。(2)对已购建的固定资产,要做到合理使用,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资源利用率。(3)对使用率不高或闲置的固定资产,应采用租、并、转的办法,减少资金压力。

第三,要加强资金成本控制。由于独立学院完全依靠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投资金额巨大,回收年限较长,需要向银行贷款,为了减少利息开支,必须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以内。

总之,为保证独立学院健康有序的发展,实行办学成本核算,注重办学资源合理利用,加强办学成本的有效控制十分必要,对独立学院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9号.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3.企业会计制度(2011版)

4.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

第2篇: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范文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始于21世纪初,经过近10年的探索,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了从“过程管理”到“效果管理”、从“事后考评”到“事前设定绩效目标、事中实施绩效监控、事后进行绩效评价”全过程绩效管理的转变。各部门、各预算单位绩效理念和效率观念初步形成,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领导体系日臻完善,支出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所提高。2012年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得到财政部的通报表扬,2013年在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评中成绩排名第2,考评结果为优秀。制度建设方面,印发了《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项目成果管理和绩效考评的通知》,初步明确了绩效考评的组织管理、工作程序和结果运用,确立了由水利部统一组织、各单位分级实施的绩效考评分工体系。目前,按照水利部党组的统一安排,起草了《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工作方案》,对下一步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指标体系建设方面,针对“948”计划、科技推广及标准化、防汛业务费、干部教育培训、基本科研业务费、水利工程建设稽查、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水质监测业务以及血吸虫病防控9大类项目,初步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并在2013年水利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绩效目标管理方面,2014年部门预算中填报绩效目标的项目预算资金占项目支出预算总额的67.54%,提前实现了财政部提出的到2015年达到50%的目标。试点项目绩效评价方面,2014年建议纳入绩效评价试点的项目预算资金占项目支出预算总额的23.23%,占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的10.16%,也提前实现了财政部提出的到2015年达到10%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制度体系

理论研究是制度创新的基础。2005年,水利部启动了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工作;2009年,组织开展了“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行政事业类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工作;2012年,将“水利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列为年度重大课题。通过一系列课题的实施,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工作得到明显加强,解决了水利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的多个难点问题。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2012年,水利部启动了“三项机制”建设工作,于该年年底颁布实施了《水利部预算项目储备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预算执行考核暂行办法》《水利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暂行办法》,并于2013年印发了3个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2013年年底,水利部党组研究部署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做出建立具有水利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指标体系的决策。

2.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

2012年,成立了水利部预算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财务工作的副部长担任组长,相关业务司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初步构建了“财务搭台,多方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由财务司会同业务主管司局,共同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在项目绩效目标、指标和指标值的确定方面,首先报项目负责人(业务主管司局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业务分管部领导)审核,然后由财务司汇总后统一报部领导审定,最后再上报财政部。同时,绩效评价工作机制也不断创新。2012年首次探索实行了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先期开展绩效调研审核、再由专家组进行复核打分的管理机制,2013年探索了由各项目单位自评价与第三方中介机构现场复核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为下阶段进一步探索由第三方中介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积累了经验,有效地保证了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

3.全面推进工作开展,扩大绩效管理范围

财政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对绩效目标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围绕相关目标要求,水利部部门预算项目逐年扩大绩效目标管理范围,至2014年,2000万元以上的前三类预算项目全部填报了绩效目标和指标,在2015年项目储备中,要求所有的新增项目填报绩效目标和指标,并对其进行审查、修改与完善。同时,逐年扩大绩效评价试点项目的范围,从初期2006年的2个项目增加到2013年的9个,再到2014年的14个,项目数量逐年增加,预算资金总额也逐年提高。此外,启动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在2014年部门预算中,选取了2家部属单位作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单位,开展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

4.加强宣传培训,夯实工作基础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需要广泛共识作为基础。自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以来,每年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会都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学习;定期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绩效管理培训和经验交流;同时,还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理念,增强绩效意识。为加强水利财务管理,水利部开展了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该系统把绩效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模块进行建设,建成后将在为实现对水利财政资金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监控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也为实现水利预算绩效的全过程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5.配合抓好财政专项资金评价工作

专项资金是水利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为配合抓好专项资金评价工作,水利部先后配合财政部出台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中小河流治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并组织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目前,正在会同财政部拟订《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与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全国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下阶段,拟会同财政部对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情况开展检查评估。这一系列专项资金考核评价办法的制定对于提高其使用效益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健全

一方面,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尚未形成体系。绩效管理工作还处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状态,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基层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存在“不愿管”的现象。另一方面,虽然初步构建了水利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距离财政部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观指标多,客观指标少,指标值确定的随意性较大。同时,由于部分业务工作缺乏规程与标准,或规范化程度不高,致使绩效评价结果的质量受到影响。

2.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机制尚未建立

虽然每年水利部均根据财政部的批复,及时向二级预算单位分解批复各单位的绩效指标,反馈绩效评价结果,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机制约束,评价结果既未与单位的预算安排挂钩,也没有与单位领导班子的考核挂钩,很难引起基层单位的重视,“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3.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一方面,目前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没有独立的绩效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绩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业务工作基础数据缺乏,绩效评价实施的主体单一,还没有按照财政部的要求组织第三方中介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价。另一方面,由于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基层预算单位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理解与把握还不全面,还存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会管”的现象。

4.转移支付的绩效管理工作还比较滞后

一是职责不明晰。财政部预算司相关文件规定,转移支付地方资金的绩效管理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而财政部经建司、农业司在具体项目绩效管理办法和实际工作中又明确由财政部和主管部门共同负责。二是工作不均衡。一些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尚未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或已制定办法的需根据新形势适当调整。三是形势不明朗。目前财政部正在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进行清理、整合,并调整相应的管理体制,今后业务部门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管理形势还不明朗。

四、加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

1.加快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顶层设计,按照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稳步推进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包括制定关于推进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工作规程、实施细则、考核办法等,构建一套具有水利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同时,继续细化绩效目标,完善水利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绩效目标和指标数据库,尽可能多用客观指标,减少主观指标,健全和完善水利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保障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准确,切实提高绩效评价质量。

2.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强化结果应用

系统总结国内部分省市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探索实践,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参考,提高水利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权威性,进而提升水利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此外,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各预算单位,并结合预算执行考核机制,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人事主管部门及监察部门,作为实施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

3.进一步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

一是继续扩大绩效目标填报范围,在现有绩效目标填报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编报绩效目标的水利预算项目和单位,逐步扩大绩效目标填报的覆盖范围,最终实现预算资金的全覆盖。二是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试点范围,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一方面扩大绩效评价试点项目的范围,由重点评价向全面评价转变,力争在未来几年将所有的水利预算项目纳入绩效评价,另一方面扩大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范围,逐步实现对所有单位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评价。三是鼓励二级及以下预算单位开展自评价工作,逐步实现水利预算绩效的分级评价。

4.进一步夯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

尽快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机构,增加绩效管理专职人员,完善绩效评价的主体。同时,结合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各种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逐步实现对各单位机构职责、编制、人员、资产、工资及津补贴标准、业务范围及工作量等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实现对各项目对应工作对象的数量、规模、性质、种类、分布等基础数据和信息的动态管理,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此外,逐步建立健全专家学者库、中介机构库及监督指导库,探索和推动由第三方中介机构独立完成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5.推进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管理

第3篇: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 高等教育 生均教育培养成本

前言

近年来,地方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承担了主体任务,培养了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地方民办高校将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西民办高等教育逐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广西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随着广西民办高校发展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已遍布广西甚至华南地区各类型企业单位。广西民办高校通过技术人才培养满足中西部地区企业迫切的人力需求现状,企业通过资金支持保证民办高校可持续办学发展。民办高校通过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扩大办学发展规模,更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民办学校在办学发展各个方面都“自力更生”,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因而政府对民办教育的管理成本要远远低于对公办教育的管理成本。广西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允许承认办学阶段(1978―1986年)、鼓励发展和逐步合法阶段(1987―2001年)以及依法管理阶段(2001年至今)。[1]从这三个阶段可以看出,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认可度越来越高,并开始重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广西各类民办教育预计2015年在校生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达到25%以上。 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其对学生教育培养成本将影响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积极性等。本文研究广西民办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不仅助于民办高校管理者提高办学管理水平,更有助于政策决策者树立良好的办学成本观念,缩小地区间和高校间差异,促进{等教育公平。

一、广西民办本科院校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相关概念及发展优势

(一)民办高校和民办本科概念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

民办本科包括独立学院、部分中外合作高校的本科专业、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它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本科高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是本科。

(二)民办高等教育培养成本和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概念

1.民办高等教育培养成本

(1)民办高等教育培养成本概念

民办高等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为实现教育的基本职能(不包括其他职能)、达到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在一定的会计期间(一年)所必须发生的,平均用于每个学生的直接支出和应计费用的总和。[2]

(2)民办高等教育培养成本内容

民办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是民办学校为实现其教育基本职能和完成教学基本目标而发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总和。直接成本是指学校直接用于培养学生的培养费用,包括教学支出、科研支出、业务辅助支出、学生资助、学生事务支出等。间接成本是需要分期、分摊列

入培养成本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的分摊成本及折旧等。具体构成包括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折旧。

2.生均教育培养成本

生均教育培养成本,即平均学生培养成本,指的是平均培养一名标准学生所必须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高校生均成本分为实际生均成本和标准生均成本两类。实际生均成本是指教育的财务成本;标准生均成本是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基础,以培养一个合乎一定教学质量的学生为前提的生均成本,它是政府部门确定财政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的重要依据。

(三)广西民办本科院校发展优势

目前,广西仅有24所本科院校,7所专科高校,9所独立学院。广西的12所民办高校中,仅有3所高校为民办本科院校。2011年4月广西第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广西外国语学院才正式设立,虽然广西民办本科院校发展起步晚,但是近年来其发展速度很快。从第一所民本本科院校设立至今,才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广西又有两所民办高校又顺利升级为本科院校。广西民办本科院校办学极具地特色,为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奠定深厚基础。

1.应用性人才培养为主,社会贡献度高

广西民办本科院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广西民办高校利用濒临东盟国家的优势,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东南亚地区输送了多名高素质技术人才。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高校办学10年以来,累计为广西乃至全国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广西民办高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服务。

2.多元化人才引进校园,师资规模丰富

广西民办高校虽然起步较慢,但其注重人才引进,发展速度飞快。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兼容性最强的地区,其民办高校也同样具有融合性强的特点。近年来,广西民办高校根据办学学科特点,从欧美发达国家、港澳台地区和国内知名高校聘请了大批优秀的精英人才,不仅扩大其师资规模,还使得师资发展更多元化。

3.校际发展差异性明显,发展前景可观

广西民办高校学科专业规划布局合理,办学特色明显。广西外国语学院注重语言类专业培养,其中语言类就开设有10个语种,加上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会计、文学、艺术等专业的设立,致力于培育语言加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南宁学院则是注重理工类学科培养,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则以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为主。广西民办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紧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满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中国-东盟区域开放合作战略目标高度契合,适配程度高。广西各所民办高校专业培养互补,相互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培养发展前景良好,推动广西民办教育产业发展。

二、广西民办本科院校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基本情况

(一)核算方法采用收付实现制

民办高校的办学性质与公办高校不同,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举办者筹措,财务核算较为简单,大部分都适用收付实现制。例如《南

宁市民办教育管理办法》规定,当前民办高校的内部财务会计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行成本核算方法。当前,民办高校经费筹集方式由单一化发展成多元化,收支的形式也从最初简单的收付到目前相对复杂的以部门、以分校为单位的经费收支和经营收支核算。[3]

(二)核算内容参照统一规定

结合地方民办学校法规,广西相关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合理的教育培养成本包括:公务费、业务费、场地及设施租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缮费、教职工人员经费等正常费用;不包括灾害损失、事故、校办产业支出、捐赠等非正常办学费用支出。对于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规定,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

三、广西民办本科院校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成本核算无差异

当前,民办高校根据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法,计算学生培养成本的时候都是根据教育培养总成本除以学生所有总人数的方法。然而,对于培养层次多元化的学校,计算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时候,仍然是将专科生和本科生培养费用加总,再除以其总人数来计算。但是,在实际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专科生和本科生的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专科生培养主要是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而本科生注重的是理论知识传授,两者在培养过程中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同。所以,直接将所有层次培养成本汇总求和再平均的方法缺乏客观性。

(二)成本费用分摊不科学

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法简单,但是不能如实反映各个会计期间高校实际发生的教育培养成本。从当前广西大多民办高校主要采取的是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法,导致在购买大型实验器材或建设基础教育设施时,不能将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合理分摊到各个不同年级、学科的学生教育培养成本,并且会导致购建固定资产当期的学生培养成本过高,出现成本核算偏差的情况。

(三)成本内容界定不清楚

当前,广西地方民办高校遵循《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内容确定教育培养成本。所有的高校都按照相关规定核算学生教育培养成本内容,其结果导致了公办和民办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内容相同,不能体现民办与公办高校办学性质不同和实际成本差异。这就使得民办高校不能发现实际的成本支出,缺乏对成本的科学管理,办学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4]

四、广西民办本科院校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核算的行动对策

(一)成本核算差异化

民办本科院校的主要培养层次为本科、专科,其培养方式具有明显差异。本科生和专科生因为培养在培养时间、培养目标、培养投入等方面不同,其培养成本也存在差异性。[5]一般情况下,专科生培养时间较短,主要培养目标是掌握一门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注重技能培训。本科生的培养时间高于专科生培养,更注重学科理论知识训练。因此,生均培养成本核算过程中,应该将学生按照不同培养层次和不同专业要求区分核算,不能简单归集处理。

(二)费用分摊科学化

学校在购置或建设新固定资产的时候,应该将该项费用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将费用均摊到使用期限内的各个核算期间。凡是本期

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这样既保证了购置期间不用出现突增成本,也有利于后期各个核算期间使用固定资产过程中能将费用分摊,科学核算固定资产使用费用。

(三)成本内容指标化

广西民办高校成本核算应该根据实质大于形式的原则,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成本费用支出情况,界定清楚民办高校的实际成本内容。例如,广西民办高校起步晚、人员流动性强,并且由于其自身办学属性,所以不应该把补助费用计入教育培养成本内容中。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成本内容,设置科学合理的教育培养成本项目,保障成本计算的客观合理性。

民办高校是自筹资金、自收自支的独立经济实体,缺乏政府拨款,办学成本在一定意义上是民办高校“生产性投入”的化身,是学校作为“生产机构”从事教育服务活动的“生产成本”。当我们把民办高校作为一个投资办学的经济实体看待时,应该从投资的角度理解民办高校的办学成本,更具有现实合理性。

五、构建广西民办本科院校学校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模型

本文将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培养看成是一种教育产业研究,通过构建科学成本核算模型探索民办高校投入情况,分析广西民办本科院校投入产出系统中的总产出(学生培养量)、最终产品(毕业生)和各种投入成本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有利于民办高等院校的办学管理,还有利于政府对民办高校开展社会服务予以积极引导,促进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发展。

结合分科培养要求,将学校按照不同的学科、学历划分为不同的部门。该模型通过确定培养各个层次的标准学生的投入成本,可以分析不同学历、学科和年级的学生需要占用的人员经费、公用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投入和固定资产等。

(一)成本核算周期

民办学校的业务活动与其他行业不同,其教学活动是按学年组织的,学费是按学年收取的。学年内学生人数相对稳定,按学年核算成本能够准确反映学校教育活动所耗费资源程度。因此,以自然业务周期即学年(当年的8月初至次年的7月底为止)进行教育成本核算较合理。

(二)标准学生人数

1.不同培养层次折算

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所需耗用的资源不同,为了便于测算学生平均教育培养成本,需要把各类学生人数折算为标准学生人数。本文研究的是广西民办本科院校,所以其最高培养层次是本科,培养层次包含本科和专科。一般即是把本科生人数作为标准数,其他学生人数通过与系数相乘折算为标准学生数。专科、高职、第二学位折算为0.81,留学生为3.5,自考以及函授等其他类学生折算系数为0.3。[6]

所以,标准学生人数=本科生人数+(专科++高职+第二学位)*0.81+留学生*3.5+(自考+函授+其他)*0.3

2.不同学科专业分类

当前广西民办本科院校起步晚,开设的院系数量也较少。按照学科专业分类,可以将当前广西民办高校的院系分为四大类: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和艺术类。同一类院系专业区别度小、资源耗用相

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是似,所以将学校教育成本和学生按照专业划分为不同类别的院系,可以消除不同培养层次、不同学科的成本耗费带来的误差。

(三)成本核算内容

表1 广西民办本科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内容[7]

1.人力资源投入

人力资源投入指的是与学生培养有关的教职工人员的薪酬、津贴、福利等相关支出。[8]民办本科院校相比公办院校,其人员流动性强,并且其人员使用采用聘用制,职工薪酬标准主要是根据其职称、岗位设定。

2.公共费用

公共费用是指维持日常教学活动的支出,包括办公费、邮电费、职工培训费、教学水电费、交通费、教学差旅费、会议费、公共设施物业费、房屋及设备维修费、专用材料消耗费用及其他公用支出。通过经上述各项公共费用归集分类,本文将公共费用分为教学事务费用、日常管理费用及其他。

3.补助支出

补助支出是指职工医疗保健费、人民助学金、在编职工住房补贴等及其他支出。本文所指的补助投入主要考虑的是对在职教师和学生的补助,没有考虑关于离休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抚恤金、生活困难补助费等费用。这是因为广西民办高校教职人员流动性强、发展时间短,离退休人员少。另一方面,离退休职工的退休经费来源于社会保险。

4.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费包括房屋及建筑物、土地、设备(专用设备和一般设备)、图书及其他。计算高校培养成本时,民办学校一般应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最后,教育总成本的费用=人力资源投入+公共费用+补助支出+固定资产折旧。

(四)生均教育成本核算

根据数学计算公式,生均教育成本=,所以某类院系的生均教育成本根据该公是推算,即可得出某校系生均教育培养成本=

=

表2 各院系生均教育培养成本表

Y表示学年教育总成本,X代表标准学生人数,C表示学生平均教育成本;其中,C=根据上述内容,得出各类院系的生均教育培养成本公式:C==

上式中,b1表示的是人力资源投入,b2表示的是公共费用,b3表示的是补助支出,b4表示的是固定资产折旧;a1、a2、a3、a4、a5、a6、 a7和a8分别表示本科生、专科生、高职、第二学位、留学生、自考生、函授生和其他。

结束语

民办高等教育在广西高等教育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说明经济发展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通过挖掘当前广西民办本科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核算存在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行动对策,并以广西民办本科院校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进一步构建广西民办本科院校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模型。在该模型中,本文只对与均生培养成本有关的四种主要成本进行了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文章整体分析对提高广西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海玲,黄香琴. 试析广西民办高等教育政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307-308.

[2]王娟,贺兴时. 普通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研究[J]. 价值工程,2011,35:179-180.

[3]彭文武,刘小凤,蔡琼. 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1:86-88.

[4]李泰然. 民办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视角[J]. 会计之友,2011,07:86-88.

[5]黄林芳. 高等教育投入产出主成分分析[J]. 财经研究,2005,07:112-122.

[6] 谢明志.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与分担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第4篇: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高校经费;校院两级管理;经费分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2日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纵深发展,许多高校通过重组、合并、扩招等形式使办学规模急剧扩大,高校的办学层次日趋多样化,经济管理层面增多,财务关系复杂,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日益丰富和充实,“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办学要求,以院系为管理实体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被推上了高校改革的历史前沿。为了加快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实行校院分级管理,使之成为拥有适当权力,责任清晰的办学实体。在学院制下,校院二级财务管理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明确校院两级的支出责任,确定合理的分配要素与相应的财力资源分配模式。

一、“集中管理”为主的高校经费分配模式存在的弊端

“集中管理”为主的高校经费分配办法也就是以学校为主体,即由学校制定总体办学思路,由各职能处室负责分块实施,由此而形成的财务管理体制,校内人员工资、各种福利待遇、主要办学经费等均由学校及各职能处室统管。这种管理体制在学校合并初期、学校规模较小时,集中全校财力办大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以学校为主体的财务管理方式逐渐凸现其弊端。

(一)不利于调动院(部)办学积极性。除日常的教学经费以及院(部)包干经费外,学校对主要的教育经费、人员工资、奖酬金进行统管,水电学校统包,造成各院(部)对学校支付的公共性开支漠不关心,做任何事情都向学校要钱,这样不利于调动院(部)办学积极性。

(二)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由于各院(部)权责分离造成管理混乱,资源浪费严重,各院(部)购置教学设备一味追求多、新,造成同类设备重复购置,大型设备盲目购置,设备利用率低;在维修方面追求高标准,造成浪费。各院(部)没有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致使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

(三)不利于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集中管理,虽然学校各职能处室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校本部来说,学校的管理水平高,但从各院(部)来看,除了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外,就是应付学校各职能处室的文件,根本没有时间深层次地去思考本院的专业建设、学科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等,更谈不上如何加强管理,这样不利于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校院两级经费分配模式的优势

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高等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校内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校院两级财务管理就是指高校建立财务核算相对独立的学院财务管理机构(松散型),实行财务分权管理。

(一)推动了学校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和创新。院系经费自扩大后,院系的权利有了保障的平台,有足够的能力和条件解决院系所面临的矛盾和困难。矛盾和困难解决在基层,避免了难题上交。学校领导从大量的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保证了足够的精力抓大事、谋发展。校机关职能部门也能够真正转变职能,搞好服务、监督。机关管的事少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管理成本也降低了,这就能从根本上推动学校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二)促进了院系自主快速发展。有了经费自,院系在财务上具有独立的权力和较大的空间,可以自主地根据财力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和年度目标,制定实施规划目标的措施和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可靠经费投入的保障平台。同时,学校对院系发展性项目给予配套经费资助,也调动了院系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了院系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强了院系的经营意识。现在院系经费来源按市场机制配置,自主使用,用的是自己的资金,不得不精打细算,开始核算成本,考虑投入的效益,注意尽可能节约经费,花最少的钱,办好更多的事。院系注重了办学的效益,其经营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在不断增强。

(四)调动了院系教职工的积极性。由于院系教职工的工作成效与院系的经费是相对应的,教职工的个人利益与院系的办学效益密切相关,现在教职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倍加关注院系的发展和命运,主人翁的意识提高了,积极要求参与院系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

(五)较好地解决了学费催缴问题。学费是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高校学生普遍存在欠费问题,已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这是一项不争的事实。过去,学生欠费与院系的直接关系不大,是学校层面该做的工作,而学校直接向学生催收欠费效果不大。现在实行了按实收学费的一定比例作为院系包干经费的办法,使学费成为了院系主要的经费来源,当然,催收学费也就成为院系的职责和权益,院系重视的程度和催收学费的力度比原来明显提高,效果也明显改进。

三、实施校院两级经费分配模式的具体对策

(一)建立统分关系适当的管理体制。根据学校权力结构的划分与校、院(系)二级管理职能的特点,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及“校为主体,权责明晰,一级核算,两级管理”的财务工作运行机制。具体来说,在这一体制模式下,学校的财务政策、财务资金、会计核算与会计人员等应由学校统一管理,院(系)作为管理的主体,则应负责院(系)预算的编制、院(系)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经费的审批与使用、职工收入分配等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明确各院(系)的责、权、利关系,激活二级院(系)的办学活力和生财理财的积极性。同时,要明确校、院(系)两级的支出责任,实现事权与财权的有机统一。

(二)建立健全高校财务二级管理制度。健全的二级财务管理制度是顺利开展二级财务工作的有力保障。因此,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由财务处长、各二级院(系)负责人组织相关财务人员以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为指导,以学校的财务规章制度为依据,按照明晰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各二级院(系)的实际情况制定二级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使二级院(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既有自主性又有约束性,真正做到财务工作的“分级管理”。

(三)加强高校内部二级财务预算管理

1、确定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机构。为杜绝内部人员控制,保证高校整个经济活动协调运转,必须设立一个权威性和独立性较强的财经领导小组作为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财经领导小组可适当增加学院财务负责人参加。财经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制定预算编制大纲,审定年度预算目标,制定动态调整预算,组织预算完成情况的分析与考核。财经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工作由校计财处负责,以财务部门为主导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这样为预算管理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科学编制二级预算。预算编制应采用目标管理,即根据二级院(系)的工作任务和发展计划来编制。即院(系)提出每年教学、科研等所要实现的目标,并提出相应所需的经费,经预算编制人员论证后按以各院(系)学生人数为主,职工队伍、学科构成与科研水平等多因素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需照顾不同学科类型、不同生源层次、不同办学规模与不同办学水平院(系)的现状与发展要求),划拨各院(系)的运行经费和专项经费。同时,预算编制过程要做到既快又好,避免“一年预算,预算一年”。年度预算应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编制。

3、严格执行预算。预算一经批准,即作为二级院(系)整个年度资金使用的依据。二级院(系)应遵循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与节约的原则控制费用支出、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做到事前计划控制、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总结。

4、评价考核效益。高校二级预算管理不能仅局限于资金收支的管理,而应以绩效为导向,对二级部门的资金使用进行效益考核,通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资金的使用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浪费、挤占、挪用现象,对二级部门预算期内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提高财务分析能力,科学掌控资金。财务分析是通过科学的数学统计方法构造财务管理模型,图文并茂地为院(系)领导、财务处提供真实、可信的财务信息及发展状况,是院(系)实现其管理目标,提高办学水平的依据和考核所属部门工作业绩的标准:(1)科学界定经费分配内容;(2)采用结构分析法准确计算经费支出分配比例,确定经费支出比例的标准,及时发现问题。

(五)加强对二级财务的审计、监督和指导工作。校级财务作为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有责任和权力对院(系)财务的资金运作、财务管理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二级院(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等。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审计监控制度,学校可以通过内设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院(系)的财务账目进行抽查和审计,对财务监督进行再监督。

(六)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是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承担者,学校应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提高政治素质。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学习,加强其职业道德修养;其次,提高业务素质。形势和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会计工作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涉及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如经济法律、计算机等。因此,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特别是二级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此外,可定期选派财务人员出去学习交流,既开阔了眼界,又可以学习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来改善本校的不足,进而提高本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七)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1、经济权责的划分。根据学校权力结构的划分与校、院(系)二级管理职能的特点,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及其“校为主体,权责明晰,一级核算,两级管理”的财务工作运行机制,在这一管理机制下,学校负责全校资金总量的宏观调控,按照学生、教师人数及专业等因素下拨经费,制定全校统一的财务制度和经济分配政策,按照相关制度监督二级学院的经济运行。学校通过所掌控的经费及专项经费对全校和各院系的发展进行调控。二级学院的经济责任主要是按照学校相关财务制度科学、合理安排本单位的年度经费收支,按照学校要求编制本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和决算。

2、经费划拨的内容。人员经费:人员工资、住房公积金、提取的工会经费、福利费保留在学校,不下划;岗位津贴、课时费、研究生导师指导费、研究生课课时费、外聘教师费、加班费、临时雇佣人员工资等下划到二级学院。公用经费:办公费、通讯邮电费、行政差旅费、培训费、图书资料费、小型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小型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实验室运行经费、教学差旅费、研究生业务费、日常教学、科研的相关费用全部下划到二级学院。学生经费:学生困难补助金的80%、学生实习费、学生活动费下划到二级学院。二级学院的创收收入按照学校确定的政策进行分配。

3、二级学院经费划拨的依据。各二级学院的部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以及学生经费,学校将按照本科生人数、研究生人数、本科专业数、硕士点数、学科数(包括重点学科)、教职工人数及其结构等综合因素进行核定。基本模型如下:

本科学生人数×Q1+教职工人数×Q2×I+研究生人数×Q3+专业数×Q4+学科×Q5+各院纵向科研经费到位数×Q6+调整因素

Q为经费下划标准,I为职工结构权数。

各二级学院经费核定后所产生的客观不平衡问题,诸如教师多、学生少、新建院系、新建专业、规模较小院系等所造成的经费不平衡,将通过调整因素进行考虑。

4、下划经费的管理。各二级学院在行使学校赋予的管理权限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办法。各二级学院制定的各项管理办法、分配办法等,不得同上述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相违背。为了科学、民主管理本单位的经费,各二级学院必须成立本单位财务委员会,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加强内部民主理财和监督机制建设。财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本单位的经费预算,监督经费执行情况,对本单位的重大经费开支情况进行论证,对本单位的经费绩效进行评价,制定本单位的分配政策,对单位行政负责人的经济决策提供建议等。学校对二级学院以专项资金的方式进行调控,大型设备购置由学校根据发展规划统一安排。各二级学院必须根据该院系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经学院财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报请学校批准执行。学校对下拨二级学院的经费采取一部分直接划拨,一部分进行绩效考评后,按照考评结果划拨。绩效的评价应该是可量化指标。对二级学院发放的津贴、福利、奖励等支出须经有关职能部门审查,必保项目(如人员经费等)必须优先保证。学校对二级学院的经费将采取按学期下拨的方式进行,防止经费出现前松后紧的局面。二级学院经费具体审批权限按照学校相关制度执行。推行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符合高校发展趋势,是提高高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和保障,也是高校对一种新型管理模式的积极尝试。只要不断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共识,就有可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水平,开创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的新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郭会真.关于分部信息披露的探讨[J].财会月刊,1999.3.

[3]徐莲芝.浅析新会计准则[J].绿色财会,2006.11.

第5篇: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范文

一、紧抓关键环节,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以来,学校师范专业每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均在一本控制线30分以上,生源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为了更好地实现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目标追求,近年来,学校专门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和教师教育办公室,定期召开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专题会议,对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以及各个关键环节的目标要求进行认真论证,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工作。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精品课程资源

本科学习阶段所形成的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能,对于师范生将来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深入研究教师教育发展趋势,认真总结多年来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理念和通专结合、文理交融的原则,积极实施“2+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进校前两年按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大类进行培养,主要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后两年进行专业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并完成教育实践和科研训练等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大力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省级特色专业2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校级精品课程100门,省级精品课程4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通过建设教师教育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体系,力争使免费师范生经过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具有厚实宽广的知识基础,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

2.建立专业机构,强化免费师范生教学能力

为了培养免费师范生从教实践能力,学校以建设“国家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契机,组织精干力量,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建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积极创新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理念和思路,从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语言文字表达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从教能力进行专题培训与测试。同时,学校每年举办免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通过教学方案设计、说课、模拟授课和现场回答评委提问、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等环节的实践演练,使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与提升。

3.设立创新项目,提升免费师范生研究能力

作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支持学校,学校十分重视免费师范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学校还建立专门的研究基金,实施“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支持师范生在导师指导下从事学术研究,培养初步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各院部和职能部门也从不同层面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支持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学生处从2010年开始设立“大学生勤助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目前已经立项132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设立“大学生开放性实验基金项目”,从2007年至今,立项611项,目前已经结题505项。这些工作的实施,有效地培养了免费师范生的学术研究意识,促进了其研究能力的提升。

4.开展理想教育,培养免费师范生从教信念

为了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立志从教、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四年来,在免费师范生新生入学后,学校不失时机地启动以“坚定理想、牢记使命、立志从教、快乐启航”为主题的“免费师范生入学教育活动月”,围绕“理想教育――西部基础教育现状与师范生使命”“励志教育――做人民的教育家”“专业教育――我的大学”和“成长教育――快乐启航”四大主题,在免费师范生中开展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的入学教育活动。学校举办“教师教育论坛”“基础教育名师讲堂”“博雅讲坛”“启梦教育论坛”,同时,学校在大学二年级,为免费师范生开设《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大学三年级开始,结合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相关政策,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坚定教师职业理想,投身基础教育事业,做坚定的教育工作者。

5.注重人文教育,提高免费师范生文化素质

学校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免费师范生文化素质教育,制订《大学生必读书目考核办法》,推荐30种“教育名著阅读书目”,引导免费师范生充分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师范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人类已有的教育文化奠定应有的基础。与此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古诗文吟诵活动,鼓励免费师范生背诵一定数量的中国传统文学名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多年来,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开展“晨读经典”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和正确理解经典名著的文化内涵;理工科基础教学部和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分别举办“博雅讲坛”和“启梦教育论坛”,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加强制度创新,保障教师教育培养质量

制度建设是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保障和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学校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为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

1.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创建全员育人氛围

2009年,学校实施“教授接待日”制度。校内各学院每周至少安排两个单元时间,在相对固定的地点,由教授轮流值班接待学生,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心理及学业等方面存在的困惑。通过教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和沟通,启发学生尽早形成学术研究意识,增强其创新思维能力。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感悟从师者的道德情操、治学态度和教学风格,“教授接待日”制度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近三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强化了广大教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良好的全员育人氛围,而且对于培养免费师范生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实行双导师制,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

为了强化免费师范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提升其从教专业能力,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有组织地聘请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大学和中学教师,共同担任免费师范生的指导教师,并从不同角度帮助师范生逐步提升学科专业和教师专业的知识与理论水平,为其将来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奠定应有的基础。同时,学校还专门设立“专家导引室”,坚持每周组织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学生面对面讨论学习和生活问题,增长学生见识,开阔学习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3.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

为了营造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校坚持每学期对免费师范生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统计比较,对于品学兼优的免费师范生给予奖励,提供多种奖学金,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选派到国外高校进行交换学习和深造;对于学业成绩较差的免费师范生给予警示和督促,对于学习动力不足、挂科较多的免费师范生,及时进行学业劝诫。学校还建立本科专业分流制度,实行入学一年后专业分流模式,免费师范生可按照学校规定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这些激励与约束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水平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免费师范生培养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学校积极引进相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利用多种方式资助教师出国研修,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同时,在相关学科设立“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和“曲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研究制定了《陕西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陕西师范大学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暂行规定》《陕西师范大学“曲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设置暂行规定》《陕西师范大学教师队伍学历提升计划实施办法》《陕西师范大学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奖励暂行办法》《陕西师范大学“三英人才计划”实施方案(2010年―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教师转岗分流工作暂行办法》等人才工作制度,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大力促进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构建起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教师教育学科学术梯队。

三、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教师教育培养特色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免费师范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实际从教能力,建立对中小学生以及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树立从教职业理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以来,学校认真总结十余年“校县共建”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部六省区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共建活动,将直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与加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着力做好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教的各项工作,努力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1.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实践教学管理水平

为确保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教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成立实习支教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指导全校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教工作。同时,在各学院相应设立由主管院长负责,学科专家、学工组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教育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以学科专业为单位,开展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以及实习基地也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教育实习的学校安排、生活接待和业务实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建立了校内和校外教育实习的两级管理体制。

学校十分重视制度建设的作用,在实践探索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实施方案》,从目标、内容、时间、组织机构、工作模式、成绩考核、学分认定、经费管理等方面,对实习支教进行系统的安排部署,以确保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还制定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见习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师范生在第1学期到第6学期,每学期至少参加为期1天的教育见习,加深学生对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了解,为开展教育实习工作奠定了基础;修订了《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经费管理办法》,将实习经费从学院业务费中单列出来,按照“限额分配、部分包干、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为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提供应有的经费保障。

2.开展改革试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增强实践教学的适应性,保证首届免费师范生一学期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探索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学校积极进行半年实习支教试点工作。2008年,组织125名师范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支教,2009年,扩大试点范围,组织505名师范生进行半年实习支教试点工作。在实习支教期间,学校领导还带队赴新疆等省和陕西各地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学领导和教师对学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从各个环节完善教育实习的制度设计和组织管理工作。通过试点,学校探索了“区域集中、分片管理、两级指导”的教育实习工作机制,确立了多学科专业混合编组与单一学科专业编组相结合的教育实习组织方式,为做好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教工作奠定了应有的基础。

3.强化指导队伍,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教育实习质量,近年来,学校一方面组织聘请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中学教师,担任师范生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截止2010年末,已经正式聘请学科教学兼职教师400余人,主要承担师范生在中学教学一线的教育实习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学科教学论教师的引进及培养培训工作,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按照区域集中、分片管理的原则,聘请学科教学论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团队,赴各实习点巡回指导,为学生教育实习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建设成果,通过教育实习网络指导平台,成立专业化、高层次的教学指导团队和心理辅导团队,针对学生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在线答疑,实现网络化、即时性的指导。

4.拓展实习基地,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根据师范专业的学生人数,学校积极拓展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按照“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先后在省内外建立了320个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2009年,学校结合与西部六省区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共建工作,将实习支教与免费师范生将来的就业去向进行统筹设计,重点遴选100个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教育实习创造便利条件。2010年秋季,首届免费师范生分赴9个省区300余所基地学校,开展教育实习和支教工作。其中,在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开展教育实习的学生人数为:新疆402人、甘肃297人、宁夏350人、青海256人、81人、陕西765人。各省区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对教育实习工作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学校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共建,对于教育实习工作成绩的取得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继续探索,积极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

从陕西师范大学四年的探索来看,国家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譬如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设计弹性空间过小,没有建立免费师范生退出与非师范生转入的相应机制;试点学校师范生规模与培养条件不相匹配;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的服务年限过长,不利于吸引优秀生源;不允许免费师范毕业生报考脱产学术型研究生,不利于部分优秀免费师范生继续深造,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院校与地方政府、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不够,渠道不畅,信息共享有待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如部分省份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政策要求学生回生源所在县中小学任教,不符合国家关于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缺乏全面了解,缺乏与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合作意识,未能充分参与到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活动中来,尤其是示范性高中等优质中学在接受免费师范生开展实习中表现不太积极;市场经济下就业双向选择与确保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存在一定矛盾,对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地域进行限制,不符合由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机制;各地免费师范生招生数量与教师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确保免费师范生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存在一定困难。针对上述问题今后我们要继续探索,不断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

1.积极扩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

第一,国家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开展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各省区结合自身条件,选取1至2所师范院校进行改革试点,建立高师院校实施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多层次的师范生免费教育体系,不断扩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为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优秀教师。

第二,在以各省财政为主的前提下,建立国家层面师范生免费教育专项资金,中央财政根据各地经济、教育状况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合理分担地方试点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办学经费。

第三,建立健全免费师范生的选拔、准入与退出机制,将真正热爱教育、有志于长期从教的学生选拔到免费师范生队伍中来,使真正有志从事教师职业的非师范专业学生进入免费师范生行列,使不愿意或不适宜从事教师职业的免费师范生能够退出免费师范生行列。

2.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的就业政策

第一,允许免费师范生面向全国教育系统就业,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的免费师范生派回各省区教育行政部门,由各省区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安排到本省师资紧缺地区任教。

第二,国家应严格审查各地制定的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督促有关地方政府修订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尽量使各省区在就业管理工作实践层面的相关规定(就业原则、就业途径、跨省就业等)保持相对一致。

第三,各省区政府职能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免费师范生就业督查机制,监督、审查本省各地区对免费师范生的岗位工作落实是否得力,考核、监控免费师范生工作表现及流动情况。

3.切实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相关政策

第一,制定免费师范毕业生申请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基本条件、用人单位考核标准、报考专业与学校、学费、指导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具体实施细则,允许学生在六所部属师大之间跨校报考;选拔部分优秀免费师范生(10%左右)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毕业后再履行协议规定的从教义务。

第二,适当缩短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的服务年限,同时,部属师范大学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持续深入开展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理想教育,使其履行承诺,立志从教,终身从教。

第三,在免费师范生本科和教育硕士学习期间,设立专门的国家奖学金,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国家设立免费师范生国际交流基金,进一步加强免费师范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采取校际交流、访学、联合培养等方式,搭建师范生成长的国际交流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

4.进一步加强对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制度设计和经费投入

完善教师教育改革的制度设计,建立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中小学的联动机制。地方政府要支持师范大学建设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和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师范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接收免费师范生实习工作纳入到对中小学的业绩考核中;师范大学要进一步拓宽与中小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合作领域和方式,进一步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第6篇: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与水环境人才培养国际比较创新人才

一、引言

水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生活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我国是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这个数字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目前全国660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110多座严重缺水,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翟浩辉,2003)。因此,水资源与环境领域的人才培养已成为关系到我国未来水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的智力因素。国家需要水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理论知识完备、知识结构全面、实际操作技能强的人才充实到水资源与环境宏观水资源与环境经济运行、公共管理、微观技术与工程和综合研究领域。

二、水资源与水环境的人才培养国内外现状

(一)国外水资源与水环境人才培养现状

1.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控制因素,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已经成为了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1977年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水资源大会以来,水资源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26个联合国机构参与与水有关的事务。水问题国际会议频频召开: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峰会;1997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第一次世界水论坛;1998年巴黎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00年海牙第二次世界水论坛等。联合国环境署在2002年的《全球环境展望》上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个国家或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今后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在2002年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高峰会议上,全体代表一致通过将水危机列为未来十年人类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学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之一。世界水协会分别于2000年、2001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在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澳大利亚墨尔本、摩洛哥马拉喀什、中国北京和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举办了6届世界水大会。

2.水资源与水环境学科发展遇到了新的需求

世界各国的水资源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水资源评价活动。对水资源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由于竞争性用水问题的突出,导致了投资以及水资源地区间、部门间和多目标用水间的合理分配问题成为缺水地区矛盾焦点甚至引发冲突,各国纷纷关注流域和区域的规划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质与水环境恶化加剧,威胁到人群健康,水环境问题也成为研究热点,各国制定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标准,建立了河流、湖泊与水库的各类水质模型,在水资源学科中实行统一水量与水质的数学描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后,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水资源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各国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启发下,从发展模式的高度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认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的作用,水资源管理中需水管理、供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价管理的相互关系,以及水资源管理中的经济机制、法律机制和行政机制的作用,特别重视水资源技术与水资源经济管理的紧密结合。对上述关系的再认识和大讨论,推动了各大学和研究机构兑水资源与水环境人才培养的改革。

3.世界各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的调整

国内外水资源与环境学科整合与人才培养的趋势与已取得的成就。水资源相关学科交叉对适应未来发展的水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目前国外水资源与环境学科发展的基本走向。新西兰坎特布雷大学水资源博士研究生实行了多学科导师组的培养模式;意大利博科尼大学环境管理硕士课程增加了环境技术的课程;荷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利经济研究所(UNESCO-IHE)范围包括水资源安全(水文、水力学、地理技术、规划、设计、管理、运行、环境评价等学科理论与技术综合)、环境完整性(包括环境、生态、卫生等技术与法律、规制、机制与管理制度等的结合)、城市供水与污水治理(水文循环、环境治理技术、水处理技术、金融、投资、运行、维护、管理等学科结合)、水资源管理与治理(生态学、经济学、政府管理、法律等)、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水文模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另外,新英格兰大学水政策研究中心、乔治亚洲水资源规划与政策中心、加拿大水政策中心、南澳大学水资源政策与法律比较研究中心、意大利博格尼能源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也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模式来构建的。

(二)国内水资源与水环境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与水资源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学科门类包括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地理学、旅游管理、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不同的高校在一些各学科都已不同程度的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有着各种联系。这些学科对水资源与水环境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学科建设的追求。目前存在问题有:

1.学科相对割裂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注重理工科的教学和研究,理工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割裂较为严重。由于建国初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不发达,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制约较大。但随着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日显突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和相互激荡的趋势,和上个世纪前期的学科不断地细分相比是一个新的发展潮流(龚克,2004)。对于水资源与水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重要工程单单靠一个学科远远不能实现。但目前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严重依赖于“二级学科”,这无疑显得过窄和过分的隔离。这样对人才培养、科研推动、工程项目全程科学管理形成了制度性制约。在新形势下,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应通过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组织和凝练团队、平台、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水资源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深度融合的新型水资源学科群。

2.重技术轻管理

我国建国后最缺乏技术人才,为鼓励发展而强调理工科的发展,因而形成了全社会普遍性的重理轻文观念,一时也难以改变。从我国水资源与水环境人才培养来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受社会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环境管理、资源管理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技术研发和工程项目建设对经济、管理、法律等人文学科知识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如南水北调工程,现在是建设期,在国家投资的前提下,技术显得非常重要。但终归要进入运行和维护期,经济、管理、法律等学科知识将会产生重要作用。

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一些科学技术研发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技术高阁,投资大,见效不明显。就水资源与水环境领域来看,区域的水文模型对解释区域水文、水动力等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若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技术就显得有些浪费。目前欧盟、美国等国家,把流域水文模型应用于水市场交易。体现了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与宏观经济管理的交叉与融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培养了一批相关专业性人才。

3.学生从事的实际工作与学校的教育有脱节,人力资源培养成本增加

水资源与水环境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硕士、博士学培养采取跟着的导师做科学研究项目为主。导师研究的领域相对于学生将来实际工作有时候要超前很多。学生的学术面比较窄不适应工作,甚至有的找不到工作。而用人单位管理聘用的人才又不满足工作要求。学生的培养应该向纵深两个方向培养。避免全社会人力资本培养成本的增加。所以培养的平台应进一步放大,逐步突破学科的束缚。

三、我国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1.以水为主题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水资源人才培养模式

水资源的复杂性决定了要想高度认识水资源,深入研究其规律,必须走多学科结合的路子。就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来讲,目前在世界其它国家设立水文水资源系或水文水资源专业的主要大学有:俄罗斯列宁格勒水文气象大学,它设有水文专业,开展水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美国Arizona大学设有水文水资源系,它开展水文水资源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法国巴黎第六大学,贝桑松大学及巴黎国家矿业高等学院均设有水文专业;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水科学中心培养水科学方向研究生;爱尔兰国立大学设有工程水文系,印度Roorkee大学和捷克布拉格农业大学也设有水文系。其中荷兰Delft水文课程分成三个方向:水文学、地下水水文及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除了开设水文技术的基础课程外,还有经济管理、法律、规划等课程,一大部分师资力量是经济、管理和法律专家。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将动力仿真系统用作水资源教育工具,帮助大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认识水问题的管理办法、政策背景,以期学生能做出研究和宣传的贡献。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理解冲突、制定更有效的规划决策提供现实的资料。学生们组成小组,进行角色分工,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利用软件能够完成25年的仿真。在仿真的基础上来制定规划,并要保证规划公平、合理、容易执行,大学生进入社会的优势比较明显。充分学习水资源的科学规律,不能仅仅停留在某项单一的技术上,应该全面认识水资源,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从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和环境实践去理解水资源,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方面开设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和人才的需求。

在新形势下,高校要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应通过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组织和凝练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促进水资源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深度融合的新型水资源学科群,构建纵深的多元培养体系,提高水资源与水环境人才培养水平。

2.注重水资源问题的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水资源科学发展已经多年,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存在差别。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水资源人才的培养,不少大学已进行课程的改革。

哥斯达黎加地球大学对应用生态学专业对生态系统的认识课程开设了分期的逐步提升学生认知和兴趣的系列课程,课程选取校园内的湿地进行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湿地、水质管理和水资源保护的教育的理解。第一学年开设自然资源管理的生态原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对商品、经济、管理、机制等概念产生兴趣,积极学习或选修一些相关的课程;第二年开设关于地貌单元的实践课,鼓励学生到湿地周围调查,使学生真正了解实际工作面临的困难;第三年开设应用生态学,充分理解减少湿地负面影响的意义,理解湿地管理的重要性;第四年开设实践课和专业教育课,鼓励学生去开发湿地,去管理湿地。最后还作为导游组织参观湿地,向公众介绍,把湿地教育推向更高的境地。

坎特布雷大学的工程学院也从事了校园内的水资源研究,构建了水文模型。可以直接给本科生开设试验和实习课。同时通过学科交叉与管理学科的导师共同指导博士研究生从事这一区域的研究,如污水处理市场化、雨污市场化管理等,实现多学科的交叉。

因此,引导学生关注实际水问题,提前深入认识水资源,切实感受社会对水资源人才的需求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水资源问题,激发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利用国家和区域现有的工程项目,建设高水平的实践基地,在实践中扩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3.让学生成为重大应用性科研成果的传播者和实施者

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针对应用性科学研究,实施成本也比较高,让学生能够最早接触科研成果,让其成为成果的执行者和传播者。有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率。特别是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争取在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和重大工程项目平台下培养大师。

4.提供探索创新环境和平台,培养拔尖复合型创新人才

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科学总结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创立各类水资源与水环境人才创新平台。以水资源为主题培养多元复合型人才。并积极调查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实行开放式培养;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为导向、以实践为背景、以创新为目标”的培养原则。在培养过程中,坚持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跨文化交流相结合,尤其要强化工程实践、突出创新和加强国际化,培养一批拔尖复合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William J. Mitscha,Julio Tejadab, Amanda Nahlika, Bert Kohlmannb,Blanca Bernala, Carlos E. Hernándezb, Tropical wetlands for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education on a university campus in Costa Rica,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8,(34):276288.

[2]Alison Williams, Kevin Lansey, James Washburne, A dynamic simulation based water resources education too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90):471-482.

[3]Sigrid Blo¨meke,Lynn Paine Getting the fish out of the water: Considering benefits and problems of doing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at an international level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8,(24):20272037.

[4]ALLEN V. KNEESE and BLAIR T. BOWER:Managing Water Quality: Economics,Technology, Institutions. Johns Hopkins Press, Baltimore, Maryland 21218, for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Inc. 1968.328.

[5]Tom Stephenson.A process engineering approach to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education,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6,(12):191-195.

[6]陈元芳,芮孝芳,董增川.国内外水文水资源专业教育比较研究.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7]贺立路.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支撑.

[8]张长宽.现代水利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预测系统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