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科研成果管理 管道科研项目 建议和对策
管道科研项目申报立项是科研前的准备工作,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具有创新科研成果,是否符合社会需求,这些方面影响着项目申报成功的可能性。而科研成果管理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开发的重要方式,加强科研成果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知识质量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重要技术指标,能从根本的科学层次上提高科研成果的管理,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虽然我国科研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当前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漏洞和缺陷,未能按照知识质量的概念对科研管理进行评价,并使其在诸多领域未能有效与实际生产相结合,造成科研成果的浪费。因此,实现科研成果的科学管理已显得迫在眉睫。
一、科研成果管理的评价指标和目的
1.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
科研成果管理对于管道科研项目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要促进管道科研项目的质量必须要提高承担单位的科研成果管理水平。对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效果评价和水平分析,需要从知识质量方面着手,一个是科研成果对管道工程领域中,在同级别横向比较中所提供的知识增长(对概念理论的创新改进、证伪或总结完善),和纵向比较中的知识增长(对不同领域或在不同层次,综合运用相关学科或原理,提出理论创新或技术创新)这两种;一个是科研成果对社会发展和科学领域所作的贡献,例如拓宽科学领域的覆盖范围,影响科学领域的研究深度,提高经济领域的发展效益,以及转变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等;另一个是对科研成果的研究难度进行评价,判断研究者的付出程度,对科研水平进行解析,以此来肯定研究者的价值[1]。科研成果的知识质量评价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创新程度、贡献程度和研究难度三方面综合评估。
2.科研成果管理目标
科研成果管理对管道科研项目起到导向作用,该工作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行之有效的评估选择制度,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准确把握科研成果的市场需求,推进科研人员对有实际价值的科研成果进行研制开发,减少缺乏实际意义而耗资过多的科研项目,保证科研成果与管道科研项目的有效结合,为项目各个环节的进行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科研成果管理也是提高效益的有力武器,通过收集整理科研成果相关论文的期刊收录数据和被转载引用的数量等相关信息,准确对科研成果的实际效益进行评价,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学术价值的客观指标和重要体现,从而有效加强科研成果与技术需求的结合,对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研成果管理工作现状
1.科研管理流程
首先是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在立项时应注意避免出现重复立项研究,在合同立项后签订合同,项目的主要内容和人员一经确定后不能进行变更,若确需调整应提前递交申请,科研项目开始后应对项目执行情况向项目主管部门汇报,提交进展报告,在项目到期前一个月进行自验收,并准备好验收材料,对科研成果按照前面所述评价指标进行评估,确定其适用范围和实际价值,经科委会开会验收,在验收合格后及时对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存档工作,最后在网上做成果登记。通过规范控制好科研成果管理流程可有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推广度,为科研经费的有效利用和宏观科技的正确决策提供服务。
2.科研成果管理工作的问题
2.1科研成果推广工作方向有偏差。管道科研成果推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依照实用有效的原则,引导该科研项目的研究方向。但目前科研成果推广部门无法完全使其转化为实际生产效益,于是产生科研成果浪费现象。有关人员对科研成果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是以实际效益和生产价值为导向,而是以职称评定为导向,导致科研人员以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奖项为目标开展研究,偏重于理论性,忽略实践性[2]。除此之外,还缺少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鼓励措施,无法将相关有价值成果运用到实际当中。
2.2科研成果奖励利益分配不均。当前有些科研成果进行报奖时,不同的获奖等级允许填报的人员数目不同,甚至仅限于项目负责人及前几位研发人员,而其他科研人员未能同享殊荣。尽管负责人在科研中所贡献的作用理应受到褒奖,但在科研过程中还有许多参与辅助工作的人员,他们同样对科研成果的取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评审时却忽略他们的功劳,没有进行相应的奖励,影响他们的科研积极性。
3.提高科研成果管理质量的措施
3.1以市场导向为原则。针对当前科研成果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调整科研立项的目标导向,从没有实际价值的理论研究转变成以市场为导向,树立以市场机制相适应的理念,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实际效益为出发点,在立项前充分了解项目研发动态,准确评估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在掌握核心技术前提下,挖掘该领域的热点项目和空白部分,选择正确的研发方向,避免出现重复研发现象[3]。并且加强对科研成果的专利保护,强化科研成果的效益转化力度,建立与效益相关的科研成果评审制度,增强科研成果的实际价值。
3.2完善激励机制。根据目前存在的利益分配不均问题,科研成果管理部门首先应构建完善的激励制度,令科研人员的主动性更强,积极研发能够直接应用于实践生产的科研项目,并使得科研人员能挖掘自身潜能,不断研制出具有创新理念的科研成果,以将所投入的科研经费转化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技术基础[4]。然后通过对科研成果的实践性加以评审鉴定,设置团队奖对全体研究人员进行奖励,不但对主要研究人员实行奖励,还要提高对相关辅助科研人员的奖励水平,激发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水平。
4.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水平的措施
建立科研成果效能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环境,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和人本管理的角度入手,引入有效的物质、精神动力机制,在保障科研人员的基本社会生活前提下,运用科学可行的目标管理创造出良好的竞争机制,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并加强实践管理措施对落后人员实行压力淘汰制,保证科研人员的奋斗精神和科研水平的进步,以制度规范和人本关怀实现对科研人员的强制约束,并形成无形的自我约束。
5.结语
科研成果管理工作应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把握科研最新动态,针对当前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全方面改进,采用创新机制,以人为本,对所有科研人员一视同仁,建立起公平有效的激励制度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发挥科研管理工作对科研项目的导向作用,研发出更具实用性和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小龙.从国外典型实践看政府科研计划项目立项评估[J].中国科技论坛,2009(05):27-32.
[2]黄宝中,李莲靖,吴向东,等.发达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0(08):136-139.
关键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207-02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大批科研成果以不同的形式走人市场,强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亟待解决。
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 高校科研人员大多缺乏成果转化与科研竞争意识
要做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观念更新则显得更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体制和科研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可谓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上本位主义思想和不健康的竞争意识,人们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在高校科研人员看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只要取得成果,通过技术上的鉴定,工作就算完成了,很少考虑科研成果转化或产业化问题。因此,一旦开发成功某一项科研成果,便走向技术保守,成果拥有者不愿主动将成功经验推向社会,有时即使进行有偿推广,也总是在关键步骤上实行技术保密,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2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
由于长期缺乏科研、经济与教育等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国家宏观政策又严重缺乏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导向力量和规范尺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政府主导作用不明确,缺少统一的组织和政策协调,致使大量科研成果游离于企业外,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国家创新体系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高校和企业缺乏技术进步共同利益机制,目前的体制难以使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不可能做到合理配置资源和提高整体实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信息咨询机构的分析、加工和调节,导致高校科研机构与生产部门的科研成果供需信息交流不畅,使得生产部门急需的科研成果又无科研单位研制开发。
3 高校科研成果的先天不足
一方面是高校科研课题自身存在缺陷。如纵向课题是以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项目为主,主要侧重方案的理论分析与评价,着重考察技术的可行性而不注重技术的论证,有的本身就只求出成果和论文、并不求出技术产品。而横向课题虽与生产结合最为紧密,最具市场应用前景,但结果应用面过窄,针对性太强,除委托单位使用外,难以推广和再次转化。自选课题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因大多研究方案不够完善,或因缺乏资金,亦很难进行中试应用研究和转化。
另一方面是高校科研成果很多并不成熟,缺乏社会实用性。长期以来,高校的研究开发项目违背市场导向原则,致使大量科研成果在研究、开发、产生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和形成产业化的条件。
4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缺乏
科研成果的转化离不开有效的技术转化中介服务,它们是完成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重要环节。在发达国家的高校内部,除了有较强的研究机构外,一般还专门负责校企合作事宜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一方面为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寻找市场;另一方面将企业的课题和经营动态介绍给学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还缺乏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缺乏统一的技术市场网络体系、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经营机构缺乏、缺乏懂技术、懂经营的技术贸易人才等等。由于高校科研成果的中介服务的缺乏,造成许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不能实现有效转化,也影响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5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
一项科研成果的产生及转化应用是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他们的付出应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并应给予适当的待遇。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偏重于精神奖励上,而独立物质利益机制又缺乏使科研成果生产力功能实现的原动力,使科研成果的供给游离于市场需求之外,科研成果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并直接导致高校科研人员待遇偏低,科研创新队伍缺乏凝聚力。在收入分配上把科研人员划到二线、三线范围,在住房分配上不按贡献大小而以工龄长短作为标准等,这些做法,不但使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而且也大大挫伤了其科研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二、针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对策
1 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
在目前高校教师的业绩评价中,教学、科研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科研转化,却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要改变目前科研人员围着论文、成果转,而将后期转化置之脑后的状况。对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评价,不仅要看成果理论的先进性,而且要更重视它对社会的具体作用,即转化的可能性和应用范围,然后根据社会效益的好坏明确成果奖励。不应以科研成果的完成作为评估的终值,而应顺延到科研成果的转化之后。将高校科研成果与经济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作为考核高校教师业绩的主要内容之一,让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工作跟科研成果的基础研究占有同样的份量,从而提高科研人员进行科研转化的积极性。
2 着重培养建立科研转化的专职队伍
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人才是关乎成果转化成败的重要因素,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专门从事科研转化工作的队伍。队伍由那些既懂业务,又了解商业运作、具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人员组成,他们不但要有长远的科研观念,还要有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开拓能力以及务实的精神。科研成果转化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其职责和任务应该是为高校提供社会、企业的需求信息,为立项选题提供市场价值及前景参考,同时还要为高校已产生的或正在产生的科研成果开拓市场,使之产生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等。
3 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在我国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旺盛时期,高校应当成为企业追逐项目成果的主要对象,曾有一段时期是“不怕筹不到资金,只怕找不到好的项目”。但事实上,目前高校可供转化的项目成果严重供不应求,特别是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和对国民经济有深远影响的项目成果可谓是凤毛麟角,而且科研到帐率严重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校可供转化成果的增量远远低于企业的需求增长,成果的成熟度标准低,有重大转化价值的可供成果减少,实际可用的高新技术成果短缺。高校可供转化成果的匮乏即是高校经费到账率低的瓶颈。因此,高校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科研研究成果转化的有效度,只有出科研研究成果,才能有效保障高校的经费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科研成果 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05
Abstract The main form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colleges to serve the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rough research cooperati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adhere to the road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gradually find out a distinctive local university cooperation model,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build research cooperation platform, to carry out technology transfer services, promo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ul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Enterprise-College-Research Cooperation;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cultivation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是实现教育、科技同产业相结合,增强全社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地方高校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①我国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等多方面激励和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并把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次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②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对于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③
目前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正日益成为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动力,高校及企业对科研成果的需求与日俱增。虽然企业的有效需求比较旺盛,但我国地方高校存在科研成果的有效供给较少,转化率较低,在成果培育、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坚持以“立足地方产业,面向地方经济,服务地方企业”为服务面,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鼓励培育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及综合服务能力,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加快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转化,更好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要采取多项措施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技术转移服务,促进科研成果培育及转化。
1 提高思想认识,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
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转化,无论对于区域经济、企业及高校都是一个相互扶持、互惠互利的过程,其对整个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也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④但是,目前还是有不少人认为高校产学研培育科研成果是高校及相关专家为谋求项目经费或是赚钱的一种方式,也有人认为这是高校为培养学生,将企业作为教学实习基地的一种方式。⑤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高校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资源,而这些人才没有为区域经济、地方企业的发展发挥他们在相关专业领域的中的作用,大量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没有带来实际的应用价值,无论是对国家、高校还是企业,这都是一种损失。因此,只有提高对产学研合作认识,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转化科研成果,才能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是应用型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的社会责任。高校在培育科研成果时应致力于将项目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使得科研成果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当前,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及形式的多样化,加快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转化,能够更好地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科研成果的转化也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对高校的办学具有补充作用。
其次,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是地方高校体现其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方式。地方高校的科研队伍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能够深入地了解企业,了解考虑市场需求,深入地参与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不仅能够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而且也是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这对于社会、高校及企业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因此只有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对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产学研培育科研成果的模式并不仅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发展的重要模式,同时也是地方高校科研能力与其社会服务角色相结合的一种体现。
2 建立有效制度,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
当前在高校的评价体系是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挂钩的,因此,地方高校的科技人员也无不例外地在项目的申报时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成果产出的难易程度等方面来考虑,其项目、成果的质量,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及产业化前景则不是项目负责人所考虑的主要问题。因此,要建立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科研制度,才能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
首先是要建立健全市场统筹协调机制,改善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转化。由于各单位的科研人员在人事上分属于不同单位,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而科研成果大多在各自的实验室中完成,在成果的孵化、小试、中试等过程中,产学研各方大多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在科技情报、市场需求、技术及生产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导致各单位的科技人员缺乏协同,无法对相关科研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合力。有的甚至会出现重复研究的情况,从而对科技成果的培育及产业化造成迟滞等情况。因此,高校科技成果的培育要以项目为纽带,建立健全市场统筹协调机制,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行协作研究,才能成为产业核心技术服务,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次是要建立利益保障机制,激励高校科研人员培育成果。产学研合作的过程是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力、智力相结合的过程,其相互合作的基础在于共同的经济利益。⑥许多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项目由于其资金投入、成果产业化后的利益分配等相关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从而导致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搁浅或中止,直接影响了科技工作人员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无法实现长期合作以培育科研成果。因此,无论在成果培育还是成果转化,都需要建立合理的科研成果产权制度及其权益的分配制度,以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才能有效地激发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成果培育及转化的热情。
再次是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科研成果培育的政策环境。我国虽然在在法律中较早的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中涉及产学研合作科研等方面的内容,但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至今也尚未出台专门的针对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培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目前相关的科技计划支持产学研联合项目的申报,但是项目偏重于技术,对科技人员的学术需求缺乏必要的关照,直接影响了科研工作者及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的积极性。因此只有产学研合作拥有法律和制度的有力保障,对高校科研人员的成果培育、职称晋升等方面进行政策性引导和鼓励,在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予以保护。才能使一些研发真正能够培育出成果,取得经济效益。
3 以市场为导向,加大高校科研成果的供给
科研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但是由于科研人员自身的市场意识不强,科研人员很少会主动同相关企业联系,充分去了解相关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碰到的技术难题,往往是关起门来一心搞理论学术研究,研发出来的科研成果往往在理论上技术比较先进,但同企业的实际生产及市场的需求是脱节的,科研成果难以应用于现实的生成过程中,从而造成高校的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
因此地方高校科研人员要摒弃重理论研究轻应用价值的惯性思维、摒弃重个人研究偏好轻成果的适用性和生产的可行性的研究偏好,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研究,将科研成果与社会生产进行有机结合,将科研成果同现实的生产力进行对接,进而转化后产生经济效益。
同时地方高校要摒弃原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的生产适用性和经济效益进行切实的评价,建立长效、紧密的“立足地方产业,面向地方经济,服务地方企业”产学研合作关系,以项目为纽带,以人才为核心,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利益共同体, 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科研成果的有效供给。
实践证明,地方高校在科研成果培育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产学研合作,学校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产学研合作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所以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的地方高校,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的道路,是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注释
① 马云泽.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求知,2014(8):56-57.
②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2.
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Z].国务院办公厅,2016.4.
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requently appear in the scope of educators, with constant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have gradually emerg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inefficient, negative effect, zero effect now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s should focus on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should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results, and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Keyword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pplication; misunderstanding
教育科研工作作为教育的核心生产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吸收教育科研成果,使其转化为被学校、教师所应用的教育生产力,可见,教育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以及实用价值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接受。根据相关调查数据的显示,我国很多的教育科研基地都有注重成果轻视过程、注重科研轻视推广的现象,甚至某些科研基地在教育科研这一课题结束后,就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总结工作避而远之,导致教育科研工作低效、负效以及无效现象的发生。
1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1.1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定义
“推广”的含义为:扩展事物使用范围以及发展空间,“应用”的含义为:事物实际使用能力。关于教育科研成果具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含义为:利用传播、宣传等手段扩展教育科研成果使用范围及空间,其中包含教育科研成果的传播交流、有组织的推广及运用、自发运用等三种扩大教育科研成果使用范围类型。狭义上的含义为:有规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对教育科研成果的思想内容及教育方法等进行推广应用,促进教育工作快速接受教育科研研究成果,并通过不断的对教育科研成果的理解、分析、改进从而转化为实际教学过程。下文重点对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狭义释义进行分析,并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学校基层管理人员以及教育工作思想为主体,阐述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作用。
1.2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实质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主要是以“人文学”范畴开展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教学思想、教育行为两方面:
第一,教学思想。为了扩大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范围,就应该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先进的教学思想以及教育观念的重要意义,同时,为了改善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熟练掌握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随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工作者思维模式进行优化,使其可以从新的视角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第二,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指:从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手段三个角度为切入点,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进行整改,从而提高教学整体效果。因此,教育科研成果中先进的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手段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扩展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范围。
2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起步较晚,同时又具备急于求成的思想,导致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走入误区,相关教育科研人员分析产生这种误区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的工作,改进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低效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出现供不应求现象。由于现阶段教育部门经常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采取职称评价以及业绩奖励的措施,导致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于教育课题的研究,实行“闭关锁国”的研究模式,用以论文、专著的发表工作,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置之不理,既不作出科学的解释方法又不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引起教育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现象,使其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其次,过于注重形式化。如今,我国已存在大量教育科研成果研究案例,并取得显著效果,对此,众多学校纷纷开始效仿,建立教育科研基地;同时,无论是何种行业都有竞争力,同样教育科研工作中也是如此,各个地区、学校、专业、教师以及学科之间都不愿意共享各自的教育科研成果,导致“技术水平封锁”的现象,每位教育科研人员仅凭着自身的经验及感觉用以研究工作,致使教育科研成果的点面结合、应用普及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进而引发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出现“门可罗雀”现象。
再次,教育科研工作半途而废。受到国家政策“科教兴国”和“科研兴校”的影响,某些教育行政部门对推广应用某个教育科研成果实施强制政策,未能及时的考虑到教育对象、环境、成果的应用范围等因素,导致教育工作者在推广或应用某项教育科研成果中出现厌烦心理,甚至对艰难的教育科研工作望而却步,如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则会出现半途而废、“打退堂鼓”现象。
最后,教育科研研究目标不明确。教育科研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教育科研工作中,由于科研人员并没有切身体会到这些教学问题,缺少对问题的分析和揣摩工作,所以,在进行教育科研工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即不了解研究成果为何推广应用以及无法理解到教学思想的内在含义,导致教育科研工作走入“研究目标不明、问题不清”的误区。
引发上述几点问题的因素众多,例如:外界因素、教育研究成果自身因素等,但实际出现误区的原因还是因为物体自身的矛盾性特点。
3 改进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策略
3.1 改变“急于求成”的价值观
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科研人员在对教育科研工作时缺乏科学性的认识,并对“教育科研工作是教育的核心生产力”含义理解不够彻底,例如:将“核心生产力”理解为“主要生产力”,进而将教育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实践效益,此类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发展,导致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
对此,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定义,并对其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究,认识到教育科研成果自身存在的价值,利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对待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同时,论文和著作的发表是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和应用的主要手段,但是论文、著作的发表数量和出版情况等原因将会直接影响着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所以,想要更好的扩大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使用范围,就应对科研成果进行正确的评价以及对其实施定期的跟踪调查工作。
3.2 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因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难度随着各大院校的条件不同而变化,因此,在实际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中,应时刻注意到学校的设施建设、师资水平、学生生源情况以及学校管理制度等因素。
3.3 建立完善的科研人员激励制度
激励制度的建立能够对科研人员的个人行为进行约束,具体的约束方式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个人行为约束,主要是指面向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为科研人员带来了可观的期望效益。第二,能够为科研人员利用市场管理模式,寻找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提供良好的途径。对此,相关科研单位应积极的采取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应对措施,鼓励教育科研部门、学校以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培养优秀的教育科研工作人员,从而实现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对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现状的分析,对教育科研工作提出“基础型”、“开发型”以及“应用型”建议:“基础型”的教育科研工作因缺少国家政策短期和中期经济的支持,并具有社会效益低、风险高的特点,在学校教育科研研究工作中很少运用到这种“基础型”教育科研工作,但是国家为了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必须进行此种教育科研项目研究。所以,在进行“基础型”教育科研工作中,应采用省市资金投入、社会经济为辅的研究方式;“开发型”及“应用型”的教育科研工作,主要用于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中,这两种教育科研类型与学校的教育工作紧密相连,因其首要发展面向于学校,并为学校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益。对于“开发型”和“应用型”两种教育科研项目,国家或省市应积极投入到研究项目的建设工作中,并投入相关的研究资金用以带动社会资金增加,为教育研究工作的责任进行明确担保。国家在进行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工作中,利用制度设计的规范引导研究人员选用合适的教育研究类型,从而提高教育研究工作的效率、质量,减少管理成本,同时扩大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适用范围。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评价意义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09)08-0090-02
高职院校应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来服务于社会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高职学院科研工作由其办学定位及层次所决定,其成果评价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现在一些高职院校无论是在院级课题还是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中,应用型的课题大多是以论文的形式结题,有些虽说能做出“样品”或“模型”,但社会是否需要?有无开发应用前景?能否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果评价体系,不然投入巨额资金的研究课题,最终只能发表几篇档次并不高的论文或只能做出仅能成为教学模具的“成果”,那“产学研”功能就无法实现。因此,迫切需要在高职院校构建教师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1 创新评价体系,形成导向机制
美国教育家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开展科研成果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以不断获得完善和发展。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对整合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促进科研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从而使高职院校整体科研实力得到提升。
建立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是科研目标的具体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与导向作用。一方面使全体教师明白质量要求与标准,另一方面通过依据评价指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政策,使教师知道应朝什么方向努力,从而引导教师的科研行为,形成目标导向作用。高职学院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及科研定位,来决定各专业、学科和应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的研究,各专业的教师应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对非专业范畴内的非学术性论文不能计算科研业绩,以防止不讲质量的急功近利倾向, 避免制造过多的学术泡沫,节约有限的科研经费。
2 净化学术风气,营造和谐环境
国家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联合下发的《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科学技术评价应该有利于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激励科技工作者勇于从事原始性创新研究。”在高职院校开展科研成果评价,应当看其在本研究领域的实际创新和贡献,而不应简单地看其发表的论文数量;应看其在“产学研”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不是只看他的文字材料;应看其所在系部科研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而不是看一两个人的“单打独斗”。
客观的科研评价指标是一堆量化了的规章,特别是在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奖励、发明专利等等都能建立数学模型来量化,它在约束与规范个体或集体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能够提供一种无人为因素或较少人为因素干扰的客观标准,为教师的职称评定、科研能手评定、专业带头人等荣誉的评定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量化了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考核的核心是质量与实绩,关键是公平竞争,这种公平的考核能保证优秀的年轻教师有机会进入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使广大的青年教师感到有盼头、有劲头、有奔头,有利于引进和留住人才,有利于教师队伍特别是年轻骨干教师的稳定,更有利于那些热爱研究的人员可专心搞科研。
3 合理考核教师,构建激励机制
马克思对动力源泉最精辟的概括:“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都有其自身的需要,并且总是在为满足需要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华中师大张燮教授指出:“人的工作动力包括三个方面:内在动力、外界压力和目标吸引力。”科研奖励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依靠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目前,存在着急功近利、学术浮躁、甚至学术腐败,这些归根到底都是学术奖励制度与科研评价体系存在严重缺陷或弊端所造成。事实上,客观科学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科研热情和发明创造潜能的激发,不仅能够吸引人才,更能够稳定人才,能够激发人才潜能高水平的发挥。反之,在科研成果数量大幅提升的同时,会出现科研水平滑坡、科研道德有所沦丧的情况。
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进行科研业绩评价,必须考虑学校定位和教师实际,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教学工作业绩和科研工作业绩可以相互比较和换算。避免采用同一标准评价所有科研工作的“一刀切”式的方法,达到质量和数量相统一、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真实地反映出教师的科研业绩。科研量化考核的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奖励惩处等紧密挂钩,通过量化考核,人人都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差距,明确今后努力奋斗的方向。通过科研业绩评价,教师的阶段性科研劳动业绩得到认定,同时按照考评结果实施奖惩措施,能激励科技人员更加努力工作。
4 完善管理制度,实现规范管理
教育部社科委委员、山东大学教授曾繁仁指出:“学术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学术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与正规化的标志之一。事实证明,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必将对学者和学术工作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对于学术的发展与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科研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经过相关调查,目前在高职院校对教师科研成果质量进行评价的管理制度很少见,通过研究探索以质量考核为主体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使科研管理部门明确学院科研业绩的状态,有利于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和功能发挥,同时也为科研决策提供依据,使科研管理从粗放型的成果统计管理向规范的科研绩效化管理转变。同时,对从事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实行不同的考核办法,使科研业绩考评更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
5 提高社会形象,服务经济建设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指出:“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把应用研究放到重要位置,主动参与创新项目,加强与企业合作。要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提升产学研结合层次和水平,积极构建网络化产学研结合体系,为企业提供更为有力的系统支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成功经验,是今后加强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高职院校应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实践,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活动,为企业解决生产第一线常出现的技术问题,这样既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更新了教学内容,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将课堂搬到了社会。科研课题研究要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将“产学研”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向公众媒体展示,向社会展现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突出应用型研究和技术开发型研究这个重点,面向生产实践第一线,注重从社会中最热门、最需要的技术、工艺中找项目,使科研来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受益于地方,成为地方科技创新的助推基地。通过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来改变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看法,最终达到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与地位之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 成果应用
一、高校人文社科科研评价的现状
(1)科研评价的含义。科学研究,指反复探索。高校科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以发现新知识为目的的学术研究和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研究,狭义仅指以发现新知识为目的的学术研究。评价是指根据明确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价值标准,对人或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高校人文社科评价就是评价主体根据特定的评价体系,使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对人文社科工作者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及科研活动产生的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2)人文社科科研评价的发展历程。人文社科科研评价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对各类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评价都是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的,评价内容和过程等都比较简单。步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以同行专家学者为主的“同行评议法”,评价内容的广度、深度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西方社会科技进步的影响和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指标量化评价、科研计量评价等方法随之兴起,科研评价内容也不断具体化、全面化、科学化。
(3)人文社科科研评价的现状。目前,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科研管理人员不认同本单位的科研评价体系,矛盾或焦点多集中在评价理论薄弱、评价主体不明、评价目的不明确、评价体系及指标模糊、评价方法和手段单一、评价制度不全、成果应用程度不高的问题。虽然学界关于评价现状的成果比较丰富,但在国家层面尚未形成能走向世界的、国内认同度高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二、当前高校人文社科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一是评价主体错位。我国目前的人文社科科研评价基本上是行政主导,科研评价的主体常常是各级科研行政管理部门,科研评价的官本位意识浓厚,担任评审专家的往往是各部门的行政负责人。鉴于评审专家自身的工作特点,其评价体系、方法和程序基本上也是由这些行政领导拍板决定,从而导致在科研成果评价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学术同行。而主体错位直接导致这种科研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备受质疑,影响到高校人文社科科研评价的质量。实际上,高校的人文社科科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决定了评价主体的特殊性。人文社科科研属于一种学术科研,而对评价主体的专业性、发展性等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需要专业的学术人士担当评价的主体。二是评价体系不够健全。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的人文社科科研评价体系趋向于简单化、绝对化,忽略学术精神、科学态度、学术品格的培养,促使部分科研人员产生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心理。科研考核体系注重短期效益,使科研人员乐于从事短平快的小项目研究与开发,致使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越来越少。同时,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活动类型多,学科门类多,科研评价指标的具体表现形式复杂,既有各种各样的科研项目、论文、著作,也有鉴定、奖励、专利和转让成果,还有学位论文的评价等,不同类型学科的科研活动特点不同,但各高校鲜有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不同的评价的目标、内容,而是用一种机制来评价所有的学术人员。三是评价方法单一。科研评价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两种,目前高校人文社科评价主要采取的是定量评价。定量评价的实质在于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少漏洞对评价结果带来的影响,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即很多评价方法过于的简单,进而导致高校人文社科科研评价的质量不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其主要的评价方法主要根据出版物的数量、出版物的质量以及学术文章的字数等进行评价,而这种方法无法充分对科研成果进行了解,进而导致科研成果质量较低。其次,评价主要是通过打分的方式进行,分数越高,说明科研成果质量越高,但有时由于分数评价设置不科学,进而导致以打分方式评价出来的科研成果也不科学。
(2)原因分析。一是历史原因,我国人文社科科研评价起步较晚,一直在借鉴国际上有影响的模式,跟先进的科研评价模式有差距是可以理解的。二是不良思想的冲击,由于科研成果与高校教师的职称、工资、奖金直接相联系,进而导致一些教师出现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如急功近利、贪图物质等。三是中国的“人情文化”导致信任危机,在进行人文社科科研评价的过程中,评价主体在裁决自身利益和人情关系的时候,很难以超越的情怀和心态坚守正常的评价秩序,进而影响到人文社科科研评价的公正性。
三、完善高校人文社科评价的建议
(1)明确评价主体。科研评价机构的公正性来源于其独立性或中立性,即不受任何非学术因素干扰,包括行政干预、评价对象或利益集团的把持等。科研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应只是为科研评价专家提供后勤、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真正对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进行评价的应该是来自国内外相应学科或专门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专业评审的特点。在学术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人文社科科研评价的主体应该掌握有关专业和领域的语言、方法、态度,并且熟悉相关的文献资料,有能力对评价对象做出公允的判断。
(2)优化评价体系。人文社科科研评价体系并没有预先设计好的科研评价标准,科研评价体系要在召集各个学科和专门研究领域的专家充分讨论取得共识后确定,并正式颁布,同时,要根据不同时代特征,做出相应调整,做到与时俱进。科研评价体系一经制定,在本轮科研评价时,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必须严格遵守评价标准和程序规则,不得以任何借口更改或变通执行。各个学科和专门研究领域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坚持同类相比的原则,避免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不同学科的科研工作者。
(3)评价方法多元化。人文社科科研评价主要有同行评价和文献成果计量等方法。同行评价的专家最能了解科研的水平和价值,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但同行评价存在局限性,如评价主观性太强、无法回避人情关系等。文献成果计量在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和提高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过于强调科研成果数量而忽视成果质量,背离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因此,应始终坚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评价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比如说,可以利用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进行分类评价等,这样能够全面的了解高校学术研究者的科研情况,并且对其科研成果能够进行科学的评价,有助于形成良性竞争,建立高校良好的科研环境。
(作者单位为广西师范大学社科处)
[作者简介:熊兴华(1986―),女,硕士。]
参考文献
[1] 林继志,张向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改进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2):119-121.
[2] 林安安,邵宏翊,杨德金,周一新,徐辉.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再上新台阶[J].学术动态,2013,01(03):234.
关键词: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关键科研绩效评价指标(KRPI);科研绩效日常管理工具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校科研管理效能特别是对科研绩效重视不够,导致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忽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使得科研资金配置不尽合理甚至造成损失和巨大浪费。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构建科学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政府与高校科研投资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成为科研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就教育管理科学研究态势而言,科研管理日益成为教育管理学术共同体关注的焦点。然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程序、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制度等诸多方面。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高等教育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繁荣、科技进步与理论创新,而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与手段的确立与选择成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关键所在。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绩效与绩效评价
“绩效”内涵最早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员选用制度,如《旧唐书・夏侯孜传》中提到“其绩效,擢处钧衡”,指将官员的绩效记录进行存档,并依据其优劣选择合适的官位。[1]我国从古代就开始关注绩效评价,在当今社会,绩效的意义更要得到重视。有学者基于结果的观点对绩效进行了界定,指出“绩效是在特定范围内,在特定工作职能或活动上产出的结果记录”[2]。也有学者提出绩效就是行为,包括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两个维度:任务绩效是与特定工作中核心任务有关的所有行为,而关系绩效是个体自愿作出的对组织的奉献或与特定任务无关的绩效行为,并提出要重视对员工工作行为的评估,帮助组织及时获得员工活动的信息。[3]学者们研究视角具有差异性,从而对绩效概念的理解也不同。笔者综合相关学者对绩效内涵进行的概述,将绩效界定为产出与投入比率,用于反映资源的配置状况。
绩效评价则指采用客观的评价标准、有效的评价方法、合理的评价指标对特定时期产出的成果进行公正、有效的评判。绩效评价除了作出基本的价值判断之外,还在于进行选择、预测,并发挥导向作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是一种特殊的绩效评价,主要指高校用来衡量教师特定时期的工作质量与工作表现,帮助教师发展的过程,就是对教师在高校工作中呈现出来的潜在或现实的价值作出客观评价的活动。[4]
(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
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绩效评价是对高校三项主要职责的绩效进行评价,从而为高校管理服务;作为高校绩效评价组成部分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对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对比性评价,关涉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及学术成果的质量,其对高校科研工作具有规范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高校科研绩效评价范围很广,本文主要探讨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是指依据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高校教师所进行的科研投入、科研产出以及科研效益指标进行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科研质量,为此,通过评价区分出教师的科研绩效,调动其科研积极性。[5]
・高校科研・高等学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研究(三)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
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的责任,科学研究是完成其它各项职责的重要保证,为此,对其科研水平及科研绩效评价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关于教育领域绩效评价的研究多集中于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关于高校绩效评价研究除了对国外大学投资绩效进行比较研究,就是对高校整体的投入与产出比的研究。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倡导并开始研究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尤其是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界定为,立足高校战略目标和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差异性,选择关键科研绩效评价指标(KRPI)、细化KRPI、确定KRPI的权重、审核KRPI等流程构建高效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分析,旨在确保科研绩效评价结果公平合理,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立足点与前提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是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有效手段,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迫切而且必要。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方法体系能够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促进高校与教师共同发展。为此,在构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高校的战略目标出发,结合不同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从而保证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全面。
(一)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确立与选择要以高校战略目标为立足点
依据战略性、适应性和目的性的原则,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要与高校战略目标相匹配。我国高校由于办学层次、类型的不同,各高校的具体办学目标及定位也不尽相同。有些高校以师范或是文科为主,教师科研项目相对较少,有的高校以工科为主,教师的科研项目则相对较多。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高校的客观情况,紧密结合教师的实际科研水平,评价的结果才会更合理与有效。例如,国家对于“985工程”院校投入的科研经费较多,一般都建有国家级的科研实验室,承担的项目多是科技攻关项目与国家重点项目;而我国一些普通本科高校,因资源和地理位置的局限,科研经费不足,所承担的大项目较少,这两类高校在对本学校教师进行科研绩效评价方面则需要选择不同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为此,在构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体系的过程中,要以高校战略目标为前提,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增强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适应性和目的性。
(二)注重科研成果差异性是有效采用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前提
鉴于高校教师所从事学科专业的差异性,对其科研成果类型也应该进行合理划分,实施分类评价,旨在实现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及针对性。当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方法中存在传统僵化与“一刀切”的做法,不仅给高校教师带来紧张感,也制约了高校对教师的管理效能。在高校中,教师队伍分为不同的学科、专业与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由于受到学历、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科研成果的类型应有不同的分类。科研绩效评价需要体现专业特殊性,如对高校管理学专业的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应以其科研成果被政府采纳的情况为依据,而对于艺术专业的教师科研评价应以其作品具有的社会影响力为评价根本。各专业学科的教师科学研究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同,为此对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划分的类型也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比较教师科研能力高低,而是在评价中尊重教师专业学科差异性,在承认差异性的前提下,对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进行分类评价,以达到提高教师科研热情的评价目的。基于此对高校教师进行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才具有可比性,衡量值才具有客观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科研绩效评价的实际操作性,避免加大科研绩效评价难度。为此,合理划分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类型,做好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必然能够促进高校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的战略目标。对教师科研成果进行差异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服务于高校的发展战略。为此,在制定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体系时要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师科研成果按照学科内容、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对同类科研成果运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才会保证评价的公平、准确。
三、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KRPI)以及日常管理工具的设计(一)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KRPI)建立的原则与流程
由于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复杂性,使得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也会有所差异,不同类型划分的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及指标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指标。关键绩效指标(KPI)则是在绩效评价体系中一种科学且客观的评价方法。KPI(Key performance index)全称关键绩效指标分析,是组织绩效管理的基础,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量、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继而把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6]
高校教师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具有很强的发展意愿。针对高校教师科研水平差异性特征,本研究设计了能够有效评价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关键科研绩效指标KRPI(Key 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是对传统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KPI)的创新,侧重对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社会效益的评价,考察科研成果对社会经济文化的贡献。通过对关键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细化、权重确定、审核四个方面,把复杂的评价内容简单化,抽象的评价内容具体化,从而将高校战略目标逐层分解成能够操作的绩效目标,通过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信度,使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成为实现高校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以下主要从KRPI建立要遵循的原则以及确定KRPI的程序两方面出发对构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探讨。
一方面,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建立应遵循SMART原则。在SMART原则中,S代表Specific,指“具体的”;M代表的是Measurable,指“可测量的”;A代表的是Attainable,指“可实现的”;R代表的是Realistic,指“现实的”;T代表的是Time bound,指“有时间限制的”[7]。所谓“具体的”,即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要适当细化,而不应是模糊的。绩效科研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高校教师特定的科研目标,对科研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可测量的”,是指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要体现数量化的特性且准确可靠,并且确保信息或是数据能够触手可及。“可实现的”,即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目标的设立要切合实际,不要过低或过高,要使高校教师在经过努力的条件下可以达到。“现实的”,即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目标是真实存在的,绝非假设的,能够观察和证明获得。“有时间限制的”,意味着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要有时间的限制,也就是说,要对完成这些科研绩效指标设置时间结点。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建立的“四步骤”流程。
第一,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的选择。关键科研绩效指标选择过程中,需要立足高校,密切结合高校的发展目标和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具体而言,本研究的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主要从科研投入指标、科研产出指标、科研效益指标三个方面进行选择。在高校教师的关键科研绩效指标中,科研投入指标是科研产出与科研效益的基本保证,主要包括获得资助科研项目的层级、资助的科研经费等,是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支撑系统。科研产出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科研绩效指标,指高校教师从事科研活动获得的创新性的成果,包括论文、出版著作、奖励及专利等。科研效益指标是建立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的基础,侧重评价高校教师科研结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类型的细化。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的选择能够客观、全面的反映教师的科研工作。在关键科研绩效指标选择后,还需要运用由粗到细的方式,将各项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进一步细化,确定衡量各项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的具体方面,操作要体现规范性。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进行了细化:一级KRPI包括科研投入指标、科研产出指标和科研效益指标。二级KRPI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研投入指标分为各级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投入量;科研产出指标包括学术论文、出版著作、科技获奖与专利;科研效益指标主要包括高校教师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级KRPI又可以将二级KRPI继续细化,具体为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校级科研项目与横向科研项目等;科研经费包括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部级科研项目经费、省级科研项目经费、厅级科研项目经费、校级科研项目经费以及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等;出版著作包括专著、编著、全国规划教材以及普通教材等;社会效益包括科研成果被国家采纳、科研成果被省和部采纳、科研成果被地级市和厅局采纳以及被其他部门采纳等。由于每所高校的战略目标不同,为此,各高校要密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KRPI为依据,逐层分解学校的战略目标,确定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
第三,关键科研绩效指标权重的确立。KRPI权重是指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AHP层次分析法、专家加权法、两两比较法、德尔斐咨询法、主因素分析法等[8],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确定后,对各项指标加权赋予一定的数值。KRPI权重的确立过程是对各项关键科研绩效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直接决定着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科学性,为此建立客观、合理的KRPI权重具有重要意义。在确定KRPI权重后,综合高校每位教师的评价信息,设定科研绩效评价的标准。不仅要遵循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和科研项目发展的原则,而且要顾全不同学科、专业教师的科研产出和社会效益,设定的标准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以高校多数教师都能达到的科研水平为准。在分析各项评价指标特点的基础上,广泛听取相关学者、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建议,以确定最佳评价标准。
第四,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的审核。为了考察KRPI是否科学、全面,是否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要对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进行审核。基于此,高校需要建立校级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审核小组,审核小组的职责是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综合考核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观察和证明的操作性,科研绩效指标对于被评教师的大多数科研工作的代表性等问题,对于不合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及时改进,从而避免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流于形式,不断完善关键科研绩效指标。
以上四个步骤,构成了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完整的流程。KRPI作为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的建立对于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绩效评价方法的具体操作与执行。
(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日常管理工具的设计
在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过程中,制定科研绩效评价计划、确立关键科研绩效指标体系是关键,其合理性与否直接决定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成败。然而,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管理效能,需要开发和设计一整套日常管理工具。笔者认为,需要从如下五个方面去设计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日常管理工具。
《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管理卡》的设计。全面的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管理卡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高校教师的基本信息,如教师姓名、所在学院、职位名称、制定日期等。第二部分是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管理卡的主体部分,即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在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分别从科研投入指标、科研产出指标与科研效益指标三个层次评价教师科研绩效,能够使教师的科研绩效得到综合全面的衡量。第三部分是科研绩效指标确认签字栏,一般由教师和所在学院科研负责人签字。第四部分是科研绩效评价结果确认签字栏。科研绩效评价结束后,教师和所在学院相关负责人要在这部分签字确认绩效评价结果。
《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卡》的设计。所谓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卡实际就是有关教师科研实际信息的收集,是对主要科研活动和成就的摘要,是对个人简历的有益补充。[9]通常,高校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卡包括以下内容:教师的姓名、学历、工作履历、职务、职称等基本信息情况;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论文被转引次数和收录情况、科研项目、著作、编写的教材、创造发明、专利、及科研获奖等情况。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卡的特点是突出教师的科研业绩、科研贡献和社会影响。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卡的信息可以向所有教师公开,教师个人和高校对档案记录卡上的信息都有使用权,是对高校现有科研档案的补充,能够更便捷的查找准确、全面的信息。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卡也可以借助数字化手段进行存储,构建大规模的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信息系统,为教师绩效评价提供原始依据。
《教师科研绩效反馈卡》的设计。绩效评价是我国高校对教师进行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多数高校却没有重视对教师绩效评价结果的合理反馈。对教师进行科研绩效评价不只是简单地检查教师科研工作情况,更重要的是在确定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结果后,客观的分析评价结果。高校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师科研绩效反馈卡》,将教师的科研绩效结果反馈给每位教师。在反馈卡中,要尊重教师的科研成果,突出表现其科研成就,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原因和建议,让每个教师既全面了解自己的科研绩效,扬长避短,又保证教师具有自我完善的持续动力,进而起到自我激励的作用。[10]高校同时要鼓励教师针对反馈的科研绩效评价结果,在反馈卡上提出问题和意见。这些意见又通过反馈卡反馈给评价者,为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
《教师科研绩效改进计划》的设计。在《教师科研绩效反馈卡》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发现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计划制定上存在的不足,从而在科研绩效改进环节有针对性的对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内容进行完善。具体来说,为确保教师科研绩效改进计划的实现,通过《教师科研绩效改进计划》改进的内容应是学校教师与管理者都认同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科研绩效改进计划要从重点方面进行改进,考虑成本收益;此外,《教师科研绩效改进计划》要有截止日期,设定期限,体现时间观念。通过对教师科研绩效的不断改进,使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工作不断规范化与科学化。
《教师科研绩效申诉表》的设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过程中,教师按照学校科研绩效评价计划的规定,上交科研业绩相关材料,然后,由评价小组存档。年末,经所在工作部门依据教师的科研绩效进行评价,学校科研绩效评价小组综合教师自评、互评和领导评价结果后作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评价小组将评价结果告知被评价教师,经本人确认。教师如对科研绩效评价结果有不同意见,可通过填写《教师科研绩效申诉表》向学校评价小组及主管部门提出申诉。《教师科研绩效申诉表》的设计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申诉人个人信息、申诉时间、申诉内容和申诉依据;第二部分是主管部门调查情况及其处理措施;第三部分是申诉人、学院负责人和主管部门签字。《教师科研绩效申诉表》的设计力求做到尊重每位教师的学术权利,应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科研环境,避免因不公正的评价结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上通过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日常管理工具的设计,能够有效改进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减少因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或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产生的评价偏差。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日常管理工具的设计也要综合衡量被评价教师的学术经历和专业背景,不能一概而论,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日常管理工具的作用,从而不断完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办法体系。
四、为政府和高校改善科研管理提供政策建议及管理对策高校教师队伍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对其做好培养、使用及评价等管理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国家赋予高等教育责任的重要方面。高校教师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进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但目前我国政府和高校对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造成科研资源配置不合理。为此,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为完善我国政府和高校科研管理提出建议。
一方面,政府应不断完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根据不同科研性质,不同研究领域来制定高校教师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简化科研评价环节,适当延长评价周期,使评价工作与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相适应,但对如何完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相关规定还不全面。为深入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必须完善当前的法律、法规以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有效性。要高度重视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监督体系的政策完善,对于重大项目进行全程评估,鼓励具有创新型的研究项目,国家有关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规定中也要倡导科学道德和科研诚信,克服浮躁心态,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11]
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工作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不仅表现为国家对于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而且表现为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和具体方法的不规范,尚未形成良好的科研管理氛围,降低了高校教师科研积极性。为此,高校需要依据学校发展战略,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做好高校科研管理,有助于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高校全方面发展,从而为教师队伍从事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环境。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制度需要逐渐淡化制约和管理的观念,而强化提供服务的职能。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要在遵守国家有关科研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帮助高校教师解决科学研究中出现的难题,为教师排忧解难。另一方面,高校在建立科研绩效管理制度过程中,要确保制度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调整或修改科研管理制度时,要衔接国家相关政策。同时由于个体差异性特点,不同高校教师对物质、声誉等需求各不相同,为此,高校要结合科研绩效评价,针对教师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导向作用,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其次,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具体办法。高校对教师进行科研绩效评价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体现教师的科研价值与贡献,从而激励教师努力工作,不断发展。为此,高校在科研管理具体方法中可以把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与绩效薪酬和奖酬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将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结果与薪酬挂钩,实现按劳分配和多劳多得,能够更有效地激励教师,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同时,高校还要注意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及时纠正评价结果与实际绩效存在的偏差。为此,高校要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科研绩效评价方法对教师科研成果进行客观的衡量,以期为教师营造公平良好的科研氛围。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作为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主体,其科学研究质量不仅影响着整个高校的发展,而且决定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高校教师的科研质量尤其重要。合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体系不仅是提高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保证教师科学研究质量的前提条件。但是现有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落后,指标体系单一,难以对高校教师起到激励作用。为此,设计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不仅要求高校建立符合本校战略目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并对不同学科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同时,也要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背景相适应,鼓励高校外籍教师投身于科学研究,加强国际科研合作,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外籍教师进行科研绩效评价,激发全校教师的科研热情,从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为经济建设与文化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建南,杨宇谦,阎波.政府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与模式构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79-85.
[2]Bernardin H J.Beatty R W.Performance appraisal: Assessing human behavior at work[M].Kent Publishers.1984:15.
[3]Borman W C,Motowidlo S J.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M]// N.Schitt,W.Borman (Eds).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3:71-98.
[4]王光彦,李元元,邱雪青,李敏.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2):46-49.
[5]R.John Casey.Patricia Gentile & Stephen W.Bigger.Teaching Appraisal in Higher Education: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J].Higher Education,1997: 459-482.
[6]易开刚.KPI考核:内涵、流程及对策探究[J].技术经济,2005(1):48-49.
[7]毛文慧.KPI在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14.
[8]李朝明,刘晖铭.企业知识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49.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作用分析
高校是培养国家尖端科技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国家进行各项基础性研究的基地,是先进的科研成果诞生的摇篮。国家先后颁布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大胆地通过对各项体制制度改革促进科研创新,致力于将高校发展成高科研水平的研究所,比如“2011计划”[1]。高校内部各科研管理部门主要是根据学校发展的概况制订一系列发展规划,他们的工作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校的科研水平。
一、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现状
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壁垒,完善协同管理体制,而科研管理则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建成具有高校专业特色的科研机制。尽管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搞创新,可是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资源获取途径、科研成果的转化、评价体系的完善等方面,以下针对主要问题做详细分析。
二、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1.校内部的科研管理组织缺乏统一性,造成科研信息资源浪费。各层级组织都只是单一的上令下行的直线模式,缺乏对整体的全方位的管理与监督,上级的命令只是直接下达,没有经过整理补充。在高校中,科研管理模式大多是垂直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任务分配明确,但容易使不同的学科部门之间形成壁垒[2],影响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发挥,甚至阻碍科学创新的发展。2.高校针对有关科研的管理人员综合能力评估机制不健全。目前,各高校对科研成果及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大多以论文形式进行,严重阻碍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发展。将论文同教师的科研项目申请挂钩,会使高校教师盲目地侧重论文的撰写而非科研成果能否运用于实际,这对于那些具有生产性的研究是致命的误区。3.高校内部各层级管理部门职能不完善,影响科研成果的完善效率。各部门之间的学术壁垒会影响科研成员的信息交流,减慢科研成果的研发进度。各高校的研究需要和外界的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3],而各方面的工作大都是在校内开展,因此,校外组织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对科研工作的了解滞后,科研管理部门处理不好校内与校外组织的关系,严重影响科研成果的完善效率。
三、高校科研部实施协同创新机制下的管理模式的作用分析
1.协同创新高校的科研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健全科研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信息利用率。高校内部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各管理层级存在壁垒,部门间的沟通受阻,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利用。因此,对高校内部的信息资源要统一管理,减少浪费,确保每一个部门都获取足够的人、物、财等资源。2.健全科研评估机制,制定一系列合理的奖罚制度。目前科研的评估机制大多以论文的数量为标准,不能真正评价出科研成果的含金量,因此必须改善科研评估体系。首先根据科研项目的类型对其科研成果进行差别评价,比如对于实用性较强的项目应以能否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及效益的大小作为考核依据,而对于长期、重要的项目,可根据研究的进度进行分期考核。3.变更创新交流平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如今高校的科研项目是和校外企业联合进行的,成果的转化率低是科研工作的常见问题。科研部门作为学校与社会的连接纽带,创新二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定期沟通,形成安全、稳定的信息来源渠道,能极大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4],同时能使社会了解高校内部的科研实力,实现高校的科研工程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协同创新不仅在高校的科研管理方面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而且是促进国家科技文化创新及经济技术创新的重大措施。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更注重协同创新机制的运用,对科研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科技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学校本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争创世界高科研水平的高校。
参考文献:
[1]朱虹凌.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5,19:29-31.
[2]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杨登才,石照耀,韩宇,熊可慧.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10:31-33.
关键词:科研管理;项目管理;科研评价;人才培养;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197-02
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是规范科研管理、提高科研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提升科研水平的有力保证。所以,重视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对规范高校科研工作次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3]。
1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主要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高校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完成质量以及经费的合理利用,以及尽量避免科研项目的失败风险。目前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高校与科研机构在高端领域对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指导政策调整,都导致高校对科研项目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应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管理与考核制度。“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关系着高校科研的质量。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得重要环节是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完成质量进行考核和监控。考核过程不应该仅流于形式,而应该切实对比项目立项时的任务指标,根据项目的成果评估、经费审计、社会效益进行考核。但作为高端领域研究,失败是在所难免的,项目管理与考核制度中应该考虑这一因素,考核过程中不能全盘否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鼓励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以后的失败。
其次,应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创新。“创新”是科学研究探索有效开展的核心环节。科研工作者在高端领域努力创新,高校的项目管理制度也需要通过研究,不停地深化改革,服务于科研工作者。作为研究型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应该与时俱进,充分把握当下科研环境的变化,兼顾学校自身的情况,坚持开展科研项目管理的研究工作,积极向兄弟院校、研究所等单位学习,不断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通过研究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制度上有所完善、在监督中更具灵活性,在实践上更有针对性[4]。
2建立和完善科研评价、激励制度
目前,从表面上看,高校的科研成果数量在不断的增多,而且层次也在不停地变高,但现实状况是,科研成果的应用率和转化率却还处于比较低效的水平,绝大多数科研成果在通过鉴定会议后就被束之高阁,没有推广应用,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科技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改革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允许科研成果采取市场竞争、生产实践等自主的方式进行认定。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对科研成果质量的重视,以高水平、创新性科研成果为立足点,对现行科研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有利于自主研究以及益于取得创新性科研成果的科研评价制度[5]。首先,高校应建立以质量为基础导向的考评制度。目前的考核制度片面地追求课题数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部分科研工作者在项目立项阶段比较积极,而忽视了项目的成果质量以及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6]。
现下当务之急是高校按照自身的学科特色,简化科研评价环节,使科研评价工作适应科研规律,以提高科研绩效为目标,完善科研绩效考核制度。总之,高校科研考核制度应适应当下的科研发展环境,在多方吸取实践经验以及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指标体系,适时调整评价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导向作用。其次,改革和完善科研奖励制度。科研工作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为了使有能力的科研工作者能安心做科学研究,积极开展高水平的纵向课题以及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基础研究工作,服务于社会经济需求,高校应根据学校的财政状况,进一步加强科研绩效奖励制度,加大对高水平科研成果和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很多研究表明,完善的激励制度,能更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状态,能使他们从内心努力去工作,挖掘他们的创造力[7]。
3注重优秀人才培养制度
高校的优秀人才作为高校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高校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公认。高校中的科研人员的学历一般都比较高,并且都期望实现自身的价值,热衷于攻坚克难[7]。当今世界,高校能否在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稳固并具有竞争性,关键因素在于是否拥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并且善于挖掘他们的科研潜力。总理说过“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在高校的科研管理中,应尽可能减少科研人员的负面情绪,同时在薪酬、政策与制度、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改善,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培养优秀人才的体制机制。制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不少高校中“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的现象非常严重,不少青年科研工作者即使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待遇仍远不及基本没有科研工程的“老字辈”。竞争机制明显缺失,不少科研人员评完职称后,即便许多年没有科研成果,科研绩效也基本不受影响。这样的现象极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研氛围[7]。
高校要打破评职称、评科技奖、申报科研经费以及年终考核中的论资排辈,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观念、体制,制定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励有才华的科研人员脱颖而出,健康成长[8]。科学研究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科研人员需要不停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所以,高校应该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为科研人员的进修提供保障。在制定政策时,鼓励学校的科研人员出国到国外大学访学、与国际专家进行项目合作、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并将出国进修的经历作为优秀人才选拔的必要条件之一[7]。在日常科研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引导并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院科研工作的效率。比如:对于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教师进行财务培训以及相关科研管理培训;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教授评审青年科研人员的国家基金项目申报书,提出修改完善建议;资助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鼓励并资助发表高质量论文。
4健全科技信息管理制度
高校科技信息管理主要是管理学校教师的科研信息,包括纵向项目、横向项目,以及教师的科技奖、专利申请、专利授权、论文、著作等。在快速发展的科研环境下,高校的科研队伍不断扩大,科研成果数量速度明显加快,以前的科研统计、存储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为了高效地进行科研信息管理,高校需要立足于该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科技信息管理制度。高校科技信息管理系统是科技信息管理的基本条件。高校应在广泛征求该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管理组织结构,构建一套便于教师登记信息、交流科技信息资源,利于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统计、分析科研信息的专业平台。目前,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是控制和操作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角色。所以,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利用科研系统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定期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利用科研系统来服务于科研人员。
5结语
社会在不停的进步,经济、科研水平日新月异,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理应与时俱进。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将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将高校的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系列规章制度的实施,将更好的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营造科学研究氛围,展示高校的科研特色,推进产学研结合,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参考文献
[1]周荣丽.新形势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240-241.
[2]张丽娟.浅谈新形势下高校青年科研管理者的素质培养[J].高教论坛,2011(2):98-100.
[3]张喜爱.高校加强科研管理制度建设的若干建议[J].高教研究,2011,29(7):10-11.
[4]陈伟.浅议高校科研项目管理[J].企业家天地,2015(6),111-112.
[5]程璇.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6),82.
[6]周铁水.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J].商业时代,2007(5):63-64.
[7]臧永.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科研人员激励研究[D].湘潭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