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乡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诗歌 情感 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86-01
诗歌思想情感的品味是中考的重要内容,由于初中学生的语文功底欠缺,这方面的失分比较严重。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教学生品味诗歌情感的方法。近年来,对诗歌情感品味的考查,仍从诗歌的内在情感特点这个角度命题,综观各地方的中考诗歌考查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对各种类型诗歌是如何进行情感品味的。
一 送别朋友诗
这方面的诗歌,有的是表达作者依依惜别或对朋友思念之情的,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李白送别朋友时无限依恋的情感;有的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朋友为主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出对朋友的留恋、祝福与关切,使人不难想象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二 山水田园诗
以描写人、景、物为主的诗歌,景中寄寓着作者的情感。这方面的诗歌以陶渊明、王维、谢灵运、孟浩然为代表。山水田园的诗歌,寄寓的情感常常较复杂,但描绘山川美景,钟情于山水,抒发其对宁静、自由、平和、隐逸生活的向往的诗歌较多。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既表达了诗人罢相后对世事的淡泊心情,又暗含了对湖阴先生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绘出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依恋;陶渊明的《饮酒》,此诗通过结庐人境、心远地偏、采菊见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叙写,反映了诗人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与悠然自得的心境。又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情厚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风度。
三 征战边塞诗
这方面的诗歌,有的是描写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效祖国的激情,如杨炯的《从军行》描写了一个书生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部过程,表现了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豪情壮志与慷慨雄壮;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这些诗歌抒写了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从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有的将自己的某种情感融入到中原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抒发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委婉地批评了朝廷对他们的冷漠。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还表现了诗人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诗歌中。
四 咏史怀古诗
这方面的诗歌多数是对古人的凭吊,也有抒发诗人对古今的变化以及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以对比手法表现了现在的衰落情景,抒发了诗人的无限感慨;或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地贪图享乐,过度奢侈或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如杜甫的《泊秦淮》;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独特的见解,如杜牧的《赤壁》;或感慨身世,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五 咏物言志诗
这方面的诗歌一般以所咏之物为题,有时候加上一个“咏”字。大多借物或借景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与高尚品质。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赋予了春雨无私润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情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质。又如,于谦的《石灰吟》即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情感。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泊秦淮》作者是杜甫,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对于典故的理解是理解本诗情感的关键,“花”是指陈后主曾做的一首《玉树花》,本诗作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吸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那么,这首诗的情感,就是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一般来说,诗歌情感分析题的解题模式为:抒发 的思想感情;反映了 的社会现实;表现 的情趣;寄托 (爱慕、惆怅、苦闷等)的情怀;表达 的追求;流露 的倾向;发出 的感慨;袒露 心迹;造就 的情致等。
参考文献
从2005到2015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民歌30》连同民歌在十年间已成为一个传奇。在这期间,两岸频繁的音乐交流也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催化效应,而在“我在现场”的时代指标下,越来越多的大陆乐迷去香港、台湾观看演唱会,它们终于催生出了一个“民歌40”壮观的歌迷群。 民歌40再次聚拢青春
在台湾歌谣的百年成长中,刚刚四十岁的民歌还是青壮期。
从规模上看,民歌30举办地点的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容纳2500人,《民歌40》的举办地点台北小巨蛋和高雄巨蛋都可以容纳15000人,开放座位12000人,从7500人到36000人,十年翻了五倍。这增加的28500人,里面大部分应该是年青一代乐迷。照理说,年轻人有自己的歌可唱,有自己的偶像可捧,他们为什么要去听老歌、看老人呢?《民歌40》演唱会原定只有6月6日台北一场和6月7日高雄一场,因为销售异常热烈,才增加了6月5日台北一场(笔者的一位朋友就是没买到6月6日场,买的6月5日场),在这里面,有不少是从内地专程来目睹这一盛事的。
《匆匆》《美丽岛》《龙的传人》《乡愁四韵》《欢颜》《橄榄树》《天天天蓝》《一条日光大道》《读你》《让我们看云去》……那些记忆深处的歌,它们一次次充盈了我们一度空瘪的心房。
在歌手数量上,2015也是扩容的。《民歌30》是50位歌手,《民歌40》则达到68位歌手。主持人依然是“民歌之母”陶晓清和乐评人马世芳,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作为内地唯一一组音乐人参加演出。当依旧一身波西米亚装束的齐豫,空灵地唱出《橄榄树》《你是我所有的回忆》时,台北小巨蛋可以用静止如水来形容。那一刻,我相信天上的李泰祥也一定听到了。但以下的这些名字,他们出现在了2005的《民歌30》,却没有出现在2015的《民歌40》上,他们是:马兆骏、洪光达、黄大城、施碧梧、潘安邦、李泰祥。这些已经离去的音乐人、歌手,是当代中国歌谣的一组交响诗,更是台湾民歌的一段不朽记忆。在时光延伸的路上,那一个个走失的音乐人、歌手就是一首首歌,撕不断、揉不烂的歌。 “我”在 “民歌40” 现场
我们从2009年开始,几乎每年都会去台湾,参加不同类型的演出,这期间有缘结识了台湾的一些音乐人;我们曾经出过一张向台湾民歌致敬的专辑《台北到淡水》,因为小时候听到的很多好听的歌曲是来自台湾民歌,之前有看过《台湾民歌三十》的DVD,民歌手们演唱每首歌都非常打动我们,特别期待有一天能够坐在舞台下聆听;这次接到台湾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的邀请,我们乐队可以和民歌手们在舞台上一起唱民歌,真是非常开心和荣幸!和陈明韶老师一起唱《风告诉我》十《下雨天的周末》,以及和叶佳修老师合作的《乡间的小路》,都是全场观众一起从头唱到尾的,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和原唱者一起合作,非常有意义,不仅仅圆了小时候的一个梦,同时也希望能做到一个传承。
当时在后台见到了非常多的民歌手,他们大部分人已经不从事音乐工作了,但是他们一旦唱起歌来,你就会被他们的那份纯真和朴素的情感打动,他们在舞台后面的电视屏幕前跟着台上的歌手唱歌、和声、跳舞,大家非常高兴,后台也是非常地热闹。
我们这代人的成长离不开台湾民歌对我们的影响,其实我们以前不知道那就是所谓的台湾民歌,我们管它叫台湾校园歌曲。后来由于工作的影响,慢慢听了大量的台湾音乐,我迅速被台湾民歌的旋律、编曲、配器所吸引了。虽然我没有经历那个年代,但是我对台湾民歌这个字眼特别地眷恋,而且对它所衍生出的文化内涵,包括它日后对台湾唱片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我有特别切身的感受,日后真正影响我们的这批台湾主流流行音乐都是台湾民歌血脉的延续。
关键词:王维 禅宗 空灵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隋唐时期达到一个顶峰,并产生了诸多佛学宗派。其中,禅宗影响最大,王维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政治上的失意。使王维退隐山林,过起一种闲适自然的亦官亦隐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他将自己所领悟到的宗教思想融入到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之中,再加上对他对自然深刻透彻的观察,用忘情于山水田园而甘于寂寞的情怀加之空虚之心去体味生活,表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坡《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的深远意境。使人在悠然的山水田园美景中,品味禅学的精深。
一、佛学与审美的有机结合
吴功正先生在《唐代美学史》一书中这样评价王维与禅学的关系:“他把禅趣融为诗趣,以禅的精神作为诗的审美精神,他用禅的体悟方式作为诗的体悟方式。这样,在王维那里。禅与审美便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出神入化。”王维把参禅领悟到的意境渗入作品中,使他的山水诗蕴含着一种禅意,体现出蕴含禅理趣味的优美的意境。如《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云峰、古木、没有人迹的山径,配上幽咽的泉声、凄冷的日色和曲折的潭岸,呈现出一幅幽美的画面。这些景物的描写,正是诗人禅寂心境的写照。
王维在孤独与寂寞中,走进大自然。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过程中,将自己的佛学思想与审美体验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优美而又富有哲理的艺术意境。“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野花盛开,谷幽鸟鸣,夜静林寂,折射出清幽的禅趣,寄寓着诗人的幽独情怀。外在景物与内蕴的禅静有机结合,即山水审美体验与禅的静默观照合而为一,使人在欣赏到幽美画面的同时,也体味到作者所追求的没有烦扰的寂静祥意。在这些诗歌中。作者抛开日常的思维逻辑,而将审美艺术建立在自己的直接感悟之上。将淡远的心境与超脱之感借自然之景而表现出来,让人感悟其中的精髓。
二、空灵、静谧的意境美
禅宗的境界中,“空”是一个核心概念。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多引用了禅宗里所讲的“空”,他的山水诗中的禅意集中地表现为追求寂静清幽的境界,在闲静孤寂的景物描写中透漏出空明恬淡的美。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空山”、“明月”、“清泉”、“浣女”、“渔舟”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动人画面。此诗通过着力刻画出一种空寂、幽静的意境,渲染了山居现实生活的乐趣。诗中的“空山”是诗人内心精神的一种写照,此情此景中,诗人的心境与大自然的宁静相融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反映了其淡泊的情怀,同时使其诗歌充满禅悦的境界。空山孕育着无限生机,一切的景色和人物都无比幽美,体现出空明的意境。正是这种空灵的诗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恬淡无为、自然和谐、永恒无限的静谧之美。
在山水田园诗中,王维将自己所领悟到“空”、“寂”禅理融入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使人们在欣赏美好画面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落寞的情怀和悠然自得的情趣。如:《鹿柴》写山之空灵“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深林中一片寂静。不见人迹,只偶尔听到人语的回响。一缕夕阳透过深林照射在青苔上,更加衬托出山中的幽暗。《辛夷坞》写山之寂静“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寂静无人的山涧里,芙蓉花自开自落。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这些诗体现出一种幽冷和孤寂的禅意,让人感到他是在人境中追求和陶醉于寂寞和孤独。
我们再来看《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一片幽深的竹林里,诗人独坐弹琴长啸,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相伴。一股幽冷、孤清的气氛笼罩其中。诗人在纯粹的自然世界中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将明月予以人性化。展现出超越世俗的空、静之美。
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将禅宗与审美紧密结合,以清净之心关照自然,以禅人诗,使他的山水诗洋溢着闲淡冷寂、悠然自得的情趣,充满“空炅”、“幽静”之意境。这种诗中独具特色的宁静之美和空灵境界,表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
[关键词] 苏轼;庄学思想;人格;文格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中国文化传统历来推崇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苏轼伟大的人格,相较于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在他的生活和作品里,显露得越发充分。苏轼一生命途多舛,得意时少失意时多,始终处于党争的夹缝中,两党都视他为异己,政治上并无太大作为,但无论是浮是沉,苏轼始终光风霁月,旷达超然。
苏轼性格复杂,是典型的将儒释道融会贯通的思想者,三家思想都以其各自的最高价值理想在苏轼精神中统一起来。苏轼身上具备了儒家的理想人格,即“至大至刚”、“浩然之气”,他对于现实有着儒者入世的关怀。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为黎民忧生计、为当政陈得失。佛家的否定人生使得苏轼能用空静的心理观照方式,洞悉客观世界。同时,苏轼也深谙道家的“齐物”思想。在日常生活中,苏轼重视服药、练气等道教的养生手段和生活方式,在哲学思想和文艺创作方面,他充分汲取道家经典《庄子》的养分,内外兼修的方式让苏轼对道家精义感悟颇深,也对他的人格与文格起到了更为深入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人格”是一个人稳定的内在性格和精神特质的反映,是由个人的实践经历,所处的历史文化和时代风气共同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经过沉淀、溶解、升华后最终铸成。“文格”包含了由文艺创作之前的心理准备直至文艺创作之后的风格审美这一完整过程。苏轼的诗文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了他的生命实践,达到了人格与文格的统一。
众所周知,庄子善用比喻铺排的手法,小到比喻句,大到通篇的寓言故事,为文如恣肆,仪态万方,苏轼的文格受其影响颇深。钱钟书先生在其《宋词选注》中指出苏轼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苏轼的词文大开大合,舒卷自如,宋人黄震评价其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
苏轼在作品中活用《庄子》中的哲理词句: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次荆公韵四绝》)
兀尔坐忘,浩然天纵。(《浊醪有妙理赋》)
身外倘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十拍子(暮秋)》)
苏轼灵活化用《庄子》中的词句,表明他对《庄子》语言和文风的喜爱,也显示他对《庄子》思想的认同和深入体悟。在苏轼的人生中经历了北宋文人中罕见的贬谪艰难经历、幽独空漠之精神处境与其求归隐而不得的无奈,他将这种深刻体悟融汇于心,发诸生命的人格实践,指引着他逐步建构起独特的人格境界——执着而超越。苏轼曾在《和子由绳池怀旧》中写道: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篇蕴含了道家“齐万物、等生死、泯得失”的思想,用以消解丧母之痛和继此之后更为沉痛的打击,当时年仅二十六岁的苏轼就已经深深体会到了离别、得失的真谛。他将自己的奔波比作“飞鸿踏雪泥”,变的只是“指爪”,真正重要的“飞鸿”却能不受拘束飞翔不息。
被贬黄州时,苏轼先后两次泛舟赤壁,留下了一词两赋的名篇。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将自己置于天地之间进行观照,发出了有常与无常的感慨:再伟大的英雄人物都会消失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和对茫茫宇宙无尽的思考让人萌生悲凉之感。但苏轼又认识到时间本就是永不停息又往而不返的,所谓的生与死、得与失在历史的洪流中都是无所增减的,甚至是丝毫不变的。道家思想让苏轼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弃小智求大智,舍小我成大我。万物行走在消逝中,当它们形体消失之后又会回归最为根本的状态,也就是“物与我皆无尽也”。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存在过,即是渺小也是美好可喜的,肉体会死,精神才是永恒。最后,深谙此中真意的苏轼与客饮酒乐甚,杯盘狼藉,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同样的,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欲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郑文绰在《大鹤山人词话》中说:“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亦是政治上,人生道路上的风雨,他说“谁怕?”,愤愤不平中有洒脱笑傲,“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平淡闲适中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修养。此时的苏轼任凭外界风雨倾斜,他自岿然不动。
苏轼对现实事务的执着,使他不像陶渊明一样隐逸逃遁,而对田园归隐事务的超脱又让他能够正视环境的转换,世事的变化。苏轼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又注重个体价值,他的身上完美地展现了以出世的态度为人和以入世态度做事的辩证统一。在平凡的日子里去寻求生命的真谛,善待自己也善待生活,如庄子所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苏轼保有自心虚静的境界,不为外物所役,达到了人格与文格的高度统一,这样的他终成为世代文人敬仰的不二对象。
参考文献:
[1]孔凡礼.苏轼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8.
[2]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徐培均.苏轼诗词选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4]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林语堂.坡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关键词:形式显示 解释学 定义 概念
一、形式显示方案的提出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解释学陈述只具有显示性,因为它们仅只能在一种个人的实际活动中被个人实现和被具体化,也即它们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解释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样的显示只能是此在的显示者,而非现成在手的事实,尽管陈述意味着某种现成在手。这是因为真正能够现成在手的事实都具有某种“总体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必然破坏解释内容中的实行因素。而形式显示恰能满足这一类陈述的需求。
进一步,我们知道,哲学总是涉及此在对自己的操心,并投身于这种操心以融入到与世界的交往之中,所以,对于这种不断“绵延”的生命运动来说,解释学要求概念应该不只是能够反思一个现成在手的事实,而应该在反复的新的解释中反映出被解释者的存在。
可以说,形式显示是一种防御或限制性的“拢起来”,一种让某种先行因素得以开展的保证,使得实行特征依然保持开放。这种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在于实际生命总是不断倾向于沉沦入常人的世界中,从而可能导致某种自我遮蔽和无动于衷。也即是说,实际生命经验总是有滑入对象化、僵死化因素之中的危险,而我们却必须从中把现象提取出来。[1]73
总的来说,形式显示的解释学方法不在于提供一个可以固定的一般命题,而是要从不确定的、但以某种方式可理解的显示内容出发把理解带向正确的视野。通过形式显示,现象中所有存在者的存在就其存在方式或关联意义而言还没有被确定下来,而是保持在悬而不定之中。[1]导言
这种形式显示的目的在于为现象学的解释学寻找一种展现前理论的、非对象性的经验构成的方法,以确定解释学的思想开端。
二、形式显示的定义原则
我们知道现象学的解释学所重视的并不是对象的具体内容,一个相对于这种要求的定义应该通过定义使得对象成为可通达的,也即将其如何存在真正规定为原则性存在,也就是说对象在其存在中作为原则而起作用的这个如何存在必须首先得到显示。
当然,真正的原则性定义不可能仅止于形式的层次,它必须具有具体的显示的特征,只有具有这种具体的显示的特征,一个定义才成其为定义,因为定义便是为了将某个东西保持下来并摄入具体的陈述之中。
只不过不同于传统认识论的是,形式显示的定义原则并未将这种定义必须具有的具体化因素赋予定义内容本身,而是将这种具体化属性给予了实行因素,从而使得这种实行因素首次在哲学中具有了最明白无误的确定性和实在性。随着这种实行因素的具体化结构的落实,形式显示的方式便因此具有了具体的生存论意义上的内涵了。
不过,形式显示的定义抛开确定内容上的具体化,而独重视实行方式的具体化。这样一来,形式显示的定义在内容上便不可避免变成空洞的、不确定的。虽然如此,这种定义在实行上却是具体的、确定的;它具有某种维系作用,同时也具有某种指引作用,这种指引作用指引着具体的实行开端,维系作用则在于维系这种实行的正常进行。这里所谓具体的实行开端,意指形式显示的目的在于把实行发动起来并使其运行下去。
在形式显示中,理解处境与语言用法和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不仅意味着我们要依据现象学的直观了解我们的境况,也要依循于我们对语言用法的“倾听”来得知处境的真实状态。
生命在其本己的语言中,总是已经以某种方式得到了解释。因为语言乃是自人类有意识以来的一切生命运动方式的变迁的最直接的传承者,也是我们至今仍不得不借以进行陈述和解释活动的最切近的工具。因此要从对语言用法本身入手来考察我们对处境的理解,就必须从我们源始的表达倾向中来考察语言用法本身,必须以进入生命经验的源始倾向来占有语言用法,以此来获得对哲学的形式显示的定义。
三、形式显示的概念要求
形式显示的概念要求同样也是根据形式显示自身对实行因素保持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不论哪一个形式显示的概念都要将其实行因素以最恰当的方式体现出来,同时也只有从概念的角度使定义真正发动起来,整个生命运动的开启才能够最自然的展现出来。
具体说来,为达到这一目的,形式显示的概念需要达到下面几个要求:
首先,形式显示的概念的原始要求在于“显示”实际的生命处境,而不是对它的内容进行规范并转化为具体的陈述内容,它们应该具有指引的效果,将我们的视线导向生命的运动性,以此来确保我们所看到的是具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之生发,而不是某个生命的静态处境的抽象。
其次,形式显示概念本身应该不具有任何具体的实体化因素,因为它们并不是为了标示某种具有普遍性的具体内容而被提出来的,而仅仅是为了指明通达现象的某条道路和某个方向,这意味着形式显示的概念绝不能是某种特殊的具体关联的范畴,进而由这些概念来显示的东西也绝不能是能够实体化的内容。
最后,形式显示的概念的内容不能用传统规范的方式传达出来,它们总是从某个“向来我属”中涌现出来的东西接受新的规定,因此形式显示的概念显示的是此在在个体化的生命活动的真正处境,这一显示的可能性源于其从此在的存在作为能在那里获得的某种“潜能性”或“潜在性”。[1]导言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 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M].孙周兴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2
[2][德]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
[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4
关键词:职业教育 项目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88
1 项目课程的内涵
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职校项目化课程有其特定内涵;而揭示其内在本质,是深入展开理论研究及在实践中有效推广的基础。以下试从各种比较中来阐明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内涵:
1.1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项目化课程在职业教育、高校教育、基础教育等不同教育中都得到了应用。职业学校课程中的“项目”指的应当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或可分阶段、模块化的客观存在的工作内容;相关工作任务内容有其特定的标准和规定,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和操作。
1.2 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
目前,职业院校实践的项目课程主要通过与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改造原有学科课程的教学,大量压缩学科知识,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但未能把专业理论知识很好地融入到项目中去。
1.3 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
职业学校项目化课程也不同于模块课程,项目化课程则进一步实现了用典型产品(或服务)来引领工作任务的目的。
2 基于项目课程改革实施的几点思考
第一,项目课程就是职校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主动地研讨专业课的基本内容,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形成能力,提高素质。
第二,项目课程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比较全面,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应是专业教师,其素质和能力应主要表现在企业经历和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专业技术和工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相应的专业教学和实践指导、学习课程设计和项目课程开发能力等方面。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双师型”素质提高,即专业教师同时具备工程师型的技术职称或技师职业资格。职业学校学生佩服教师的主要方面应该是专业技术上的绝活和企业的实际经验。教师有了别人不具备的绝活,在教学中才有底气。德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职业学校的教师都必须具备3~5年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我国在没有实行这项政策的情况下,教师定期去企业顶岗实习锻炼应是一个可行办法。为此,职业学校应注重安排所有教师定期特别是利用假期带课题到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及时学习企业最新技术和工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过程。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专业职务评定应充分体现专业实践能力、企业锻炼经历、课程开发能力等方面,考核中应设置必要前置条件,并进行重点考核。对于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发展方向应进行明确导向,为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保障。
第三,强调职校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不能认为教师的任务就减轻了。其实教师的职责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因为教师不但要对任教科目融会贯通,还要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第四,由于项目课程教学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发展,但还应当注意学生的两极分化,特别是个别学困生,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容易产生依赖思想,,所以要结合推行“一帮一”的措施,安排学优生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纠正。
第五,选择难度适合的项目是学习的关键。既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要通过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
第六,由于项目课程教学非常注重实践训练与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加强实验、实训设施的建设,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学校在教学设备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与之配套的实训基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学校也应继续加大与社会上的企业合作的力度,结合企业与社会用人实际需要去进行项目式课改。
参考文献:
[1]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82.
[2]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30.
[3]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4]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5,(8).
诗歌的发展也是充满着曲折不断前进的过程,在中国的二十年代初,新诗就已经出现在文化的浪潮中,但还不够壮大。随着文学革命运动历史的巨轮推动着新诗的发展和进步,一些对诗歌有着独到看法的人们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给诗歌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早在郭沫若发表诗歌给人们以重击之前,就已经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却遭到很多恶意的嘲讽和污蔑。年轻的郭沫若终于以一首《女神》唱出了众多新派诗人的忧愤深广,它以充满爆发力的生命和点燃青春的火焰将毫无生气的格律诗燃烧成一片火海。郭沫若厌恶形式主义,认为形式只是一种束缚,只有冲破束缚,表达情感,重视诗歌的内在。有些人觉得诗歌一定要长才有价值,但是郭沫若却认为好的诗是短的诗。诗的长短本来就是一个很模糊的界定,难以精确把握,纵然诗长有一千行,但是毫无内在可言,感情又无波动,又怎能说这是一首好诗呢。郭沫若从诗歌的创作内容为主要角度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揭示出诗歌创作的正确态度和出发点。
二、强调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郭沫若认为诗歌的特性抒情的美丽的,在创作诗歌时情绪是有一定的波长的,把握住情绪的波动,抒情并不是长篇大论。诗歌应当从心灵迸发,以一种为它而生的感觉,触发灵感,诗歌的创作理应用真挚的感情和全身心的爱恨情仇作为创作的源泉。在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中,不仅重视抒情,还把灵感作为创作的一大要素,当诗人的身心状态都达到一个极端的情感?钐?,这时诱发灵感的几率也就越大。所以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为大众的情感,你的灵感的来源也是大众,巧妙的把诗歌中的感情让读诗的人感同身受,这便是好诗。正因为诗的本质重在抒情,那么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真挚,表达是否真切,是鉴别一首诗好坏的一个标准。郭沫若曾指出诗只是从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之纯真的表现那便是真诗,诗是写出来的,用感情作为墨水,心为笔。不是一些人的无病,为了做诗而做出来的。情感是诗歌的生命,而这情感必须是纯真的,虚情假意只会带来反效果。力求自然的情感,转化成文字,真正的诗歌都是情感郁结于心,拥有动人的旋律和美丽的故事。
三、严格要求诗人的自我修养
诗歌的感情有高有低,有优有劣,一品便知,诗人赋予诗歌生命,然而这首诗歌的生命是否动人却在于诗人。郭沫若曾形象地比喻:“是什么树子开什么花,是什么树子结什么实,那是丝毫不能假借的。”诗人的品格是否高尚,心胸是否宽阔可以从其诗歌作品中表现出来。一个合格的诗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心胸坦荡,做诗也是做人,如何才能做一首好诗,首先要活的明白。诗人首先注重自身的修养,有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住时代的发展,潮流的进步,具有明确的阶级倾向性。独具慧眼的诗人总是能真正把握住时代的发展趋势,奏出时代的乐章,带给读者深刻的现实意义。郭沫若是一个把人格作为诗歌的第一要素的诗人,诗人的人格凌驾于技巧之上,只有完整的诗人自身才能谈写诗。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格,无法严格要求自身的修养,即使写诗技巧再高超也无法写出好诗。但是,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郭沫若也曾指出“意识是第一者。”,一个诗人拥有完整的无产阶级意识和革命的世界观,这是文学的脊梁,是诗歌创作的根本。高尚的人格,严格要求自身,诗人也是时代的灵魂。
四、诗歌要以人民的心声为基础
今天,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提出了文学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两为”方针,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历经将近一个世纪的艰辛求索而得出的一个正确答案。郭沫若早在上世纪年代就提出诗要以人民为本位今天,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提出了文学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两为”方针,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历经将近一个世纪的艰辛求索而得出的一个正确答案。郭沫若早在上世纪年代就提出诗要以人民为本位这一思想,足见其科学性和超前性,郭沫若认为,只要以人民为本位,只要思想进步,内容健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是可以使用的,这又足见其包容性。郭沫若评价诗歌,无论古今中外,只要能真诚地抒出诗人内心郁积的情感,而这情感又切和着时代的命脉,这就是好诗。郭沫若并不是一概反对古诗,他认为古诗是古人抒感的一种好形式。他反对的仅仅是缺乏古诗修养的今人,不顾丰富复杂情感表达的需要。
引言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思想政治的学习之中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提高学生们的整体思想素质,对于观点进行传授与讲解提高学生们的政治思想认识。在高中课程的学习之中思想政治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现如今的课程改革之中更加的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之中要根据具体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改进,增加教学过程之中的个性化内容,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政治思想课程的教学意义,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价值。
一、满足现代学生的要求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总体思想也在不断的前进,但是在现如今的高中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思想与学生们现如今不断发展的先进社会思想之间的矛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压制之下,磨灭了学生们的个性,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所以在现如今的课堂改革教学之中摒弃了传统教学之中的种种压制性的教学内容,增强个性化教学。在现如今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之中更加的注重学生们的个性培养,尽可能的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有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不仅如此还能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思维上的自由化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学生也更加的愿意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之下进行学习,所以要想实施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就要满足于学生们的个性要求[1]。
二、提高教学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
在历经千年的教学之中,我们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之上已经固定,但是在现如今的文化飞速发展之中这种传统化的固定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被学生们很好的接受了,其很多方面都限制了学生们的思想也阻碍了个性化教学的发展。所以在现今的改革之中保留了传统教学的精华部分,在这种部分之上进行个性化改革,增加教学过程之中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在教学方式之上既要发展多元化又要发展个性化,在教学过程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增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尽可能的多安排学生们的自主思考空间,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自信心。在教学方式之上进行多元化的改革,除了保留了原有的传统教学的部分方式,还有就是对于现今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将影像与图片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化地促进对于知识的全面深化的理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满足现实需求的发展
1.有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生态课堂
所谓的生态讲堂就是以学生们为核心,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出的自主学习讲堂被称之为生态课堂。主要的表现是老师们按照学生个体化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学习应对方案,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们的个性被充分的放大,促进了自身学习的自由化,也增强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之中的兴趣与自信,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2]。
2.有利于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是在高考制度之下进行的应试学习,在高中的教育之中这种应试化的教学方式极为明显,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是注重知识点在考试时的运用,有的知识点并没有进行充分讲解,所以就出现很多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在新式教育的改革之中要注重对于这种应试教育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机械化的教育方式,调动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跳出现有的固定模式寻求最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创新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在现如今的课堂教学改革之中十分的重要,为培养出符合21世纪的新型人才进行多元化的教育改革。
3.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提高
高中思想政治的个性化改革,不仅是对学生们要求的变化,更是对老师们要求的转变。教育方式的转变要求老师自身对教育理念的转变,也是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的一种新的认识。在个性教学方式之中不仅仅是学生们得到了锻炼,更是对老师们自身的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思想品德教师 三维目标
New request of the new course reform of the teacher teaching Ideology and Moral character
Yang Wei
【Abstract】Under the new course reform, the junior Ideology and Moral Character teaching put the three-dimensional target including the feeling view, the attitude view and the value view at the premier place and have a high request of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cours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 arrival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target, to students’ main-body position, make students become active in class, change the old idea and apply the dramatic teaching ways and means and should do the brief summary in class and make it add the finishing touch of a class.
【Keywords】New course reform Teacher teaching Ideology and Moral Character Three-dimensional target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着力点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在这一核心理念下,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即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抓好中小学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如果忽视课堂教学的研究,一切教育教学改革最终都要大打折扣。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知识传授,而一并呈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而且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应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新教材呈现的知识内容少了,编写的体例和呈现的方式,又特别注重趣味性和活动性,很多教学的目标,尤其是知识目标更为隐性。在教学中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成为实现高效教学的重中之重。要通过课堂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沿着预先设计的路子进行”,这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教学权威。因此,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是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是新课改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仍然是课堂,这一点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每一位热心于新课改的教师必须清醒认识的一个基本观点。而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课堂组织是否严谨有序、课堂效率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能够体现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等,无一不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经验、个人风格和高尚师德密切相关。
学校、教师如何帮助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究发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进而为实施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因而需要更多地关注:
1.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淡化了很多理论性知识,抛弃了知识本位观,而侧重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内容,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既而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搞“一言堂”,而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在驱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各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创设情景、设置悬念等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使其对即将进行的教学行为抱有极强的好奇心,集中注意力并跃跃欲试。
2.2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流的毛病,积极开展活动教学。因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才会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如在《情绪》一课中,我鼓励学生在课堂规则容许的范围下尽量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3.教师转变观念,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5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拖沓,学生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成功有效的课堂导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及时把握逐步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你行吗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如在《团结就是力量》这一课,我就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了一项简单的拓展训练项目。然后再让学生“议一议”总结从中领悟到的道理。这样一来,学生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深刻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巨大,顺利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