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乡的诗歌范文

思乡的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乡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乡的诗歌

第1篇:思乡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诗歌 情感 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86-01

诗歌思想情感的品味是中考的重要内容,由于初中学生的语文功底欠缺,这方面的失分比较严重。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教学生品味诗歌情感的方法。近年来,对诗歌情感品味的考查,仍从诗歌的内在情感特点这个角度命题,综观各地方的中考诗歌考查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对各种类型诗歌是如何进行情感品味的。

一 送别朋友诗

这方面的诗歌,有的是表达作者依依惜别或对朋友思念之情的,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李白送别朋友时无限依恋的情感;有的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朋友为主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出对朋友的留恋、祝福与关切,使人不难想象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二 山水田园诗

以描写人、景、物为主的诗歌,景中寄寓着作者的情感。这方面的诗歌以陶渊明、王维、谢灵运、孟浩然为代表。山水田园的诗歌,寄寓的情感常常较复杂,但描绘山川美景,钟情于山水,抒发其对宁静、自由、平和、隐逸生活的向往的诗歌较多。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既表达了诗人罢相后对世事的淡泊心情,又暗含了对湖阴先生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绘出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依恋;陶渊明的《饮酒》,此诗通过结庐人境、心远地偏、采菊见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叙写,反映了诗人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与悠然自得的心境。又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情厚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风度。

三 征战边塞诗

这方面的诗歌,有的是描写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效祖国的激情,如杨炯的《从军行》描写了一个书生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部过程,表现了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豪情壮志与慷慨雄壮;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这些诗歌抒写了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从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有的将自己的某种情感融入到中原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抒发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委婉地批评了朝廷对他们的冷漠。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还表现了诗人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诗歌中。

四 咏史怀古诗

这方面的诗歌多数是对古人的凭吊,也有抒发诗人对古今的变化以及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以对比手法表现了现在的衰落情景,抒发了诗人的无限感慨;或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地贪图享乐,过度奢侈或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如杜甫的《泊秦淮》;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独特的见解,如杜牧的《赤壁》;或感慨身世,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五 咏物言志诗

这方面的诗歌一般以所咏之物为题,有时候加上一个“咏”字。大多借物或借景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与高尚品质。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赋予了春雨无私润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情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质。又如,于谦的《石灰吟》即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情感。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泊秦淮》作者是杜甫,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对于典故的理解是理解本诗情感的关键,“花”是指陈后主曾做的一首《玉树花》,本诗作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吸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那么,这首诗的情感,就是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一般来说,诗歌情感分析题的解题模式为:抒发 的思想感情;反映了 的社会现实;表现 的情趣;寄托 (爱慕、惆怅、苦闷等)的情怀;表达 的追求;流露 的倾向;发出 的感慨;袒露 心迹;造就 的情致等。

参考文献

第2篇:思乡的诗歌范文

从2005到2015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民歌30》连同民歌在十年间已成为一个传奇。在这期间,两岸频繁的音乐交流也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催化效应,而在“我在现场”的时代指标下,越来越多的大陆乐迷去香港、台湾观看演唱会,它们终于催生出了一个“民歌40”壮观的歌迷群。 民歌40再次聚拢青春

在台湾歌谣的百年成长中,刚刚四十岁的民歌还是青壮期。

从规模上看,民歌30举办地点的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容纳2500人,《民歌40》的举办地点台北小巨蛋和高雄巨蛋都可以容纳15000人,开放座位12000人,从7500人到36000人,十年翻了五倍。这增加的28500人,里面大部分应该是年青一代乐迷。照理说,年轻人有自己的歌可唱,有自己的偶像可捧,他们为什么要去听老歌、看老人呢?《民歌40》演唱会原定只有6月6日台北一场和6月7日高雄一场,因为销售异常热烈,才增加了6月5日台北一场(笔者的一位朋友就是没买到6月6日场,买的6月5日场),在这里面,有不少是从内地专程来目睹这一盛事的。

《匆匆》《美丽岛》《龙的传人》《乡愁四韵》《欢颜》《橄榄树》《天天天蓝》《一条日光大道》《读你》《让我们看云去》……那些记忆深处的歌,它们一次次充盈了我们一度空瘪的心房。

在歌手数量上,2015也是扩容的。《民歌30》是50位歌手,《民歌40》则达到68位歌手。主持人依然是“民歌之母”陶晓清和乐评人马世芳,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作为内地唯一一组音乐人参加演出。当依旧一身波西米亚装束的齐豫,空灵地唱出《橄榄树》《你是我所有的回忆》时,台北小巨蛋可以用静止如水来形容。那一刻,我相信天上的李泰祥也一定听到了。但以下的这些名字,他们出现在了2005的《民歌30》,却没有出现在2015的《民歌40》上,他们是:马兆骏、洪光达、黄大城、施碧梧、潘安邦、李泰祥。这些已经离去的音乐人、歌手,是当代中国歌谣的一组交响诗,更是台湾民歌的一段不朽记忆。在时光延伸的路上,那一个个走失的音乐人、歌手就是一首首歌,撕不断、揉不烂的歌。 “我”在 “民歌40” 现场

我们从2009年开始,几乎每年都会去台湾,参加不同类型的演出,这期间有缘结识了台湾的一些音乐人;我们曾经出过一张向台湾民歌致敬的专辑《台北到淡水》,因为小时候听到的很多好听的歌曲是来自台湾民歌,之前有看过《台湾民歌三十》的DVD,民歌手们演唱每首歌都非常打动我们,特别期待有一天能够坐在舞台下聆听;这次接到台湾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的邀请,我们乐队可以和民歌手们在舞台上一起唱民歌,真是非常开心和荣幸!和陈明韶老师一起唱《风告诉我》十《下雨天的周末》,以及和叶佳修老师合作的《乡间的小路》,都是全场观众一起从头唱到尾的,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和原唱者一起合作,非常有意义,不仅仅圆了小时候的一个梦,同时也希望能做到一个传承。

当时在后台见到了非常多的民歌手,他们大部分人已经不从事音乐工作了,但是他们一旦唱起歌来,你就会被他们的那份纯真和朴素的情感打动,他们在舞台后面的电视屏幕前跟着台上的歌手唱歌、和声、跳舞,大家非常高兴,后台也是非常地热闹。

我们这代人的成长离不开台湾民歌对我们的影响,其实我们以前不知道那就是所谓的台湾民歌,我们管它叫台湾校园歌曲。后来由于工作的影响,慢慢听了大量的台湾音乐,我迅速被台湾民歌的旋律、编曲、配器所吸引了。虽然我没有经历那个年代,但是我对台湾民歌这个字眼特别地眷恋,而且对它所衍生出的文化内涵,包括它日后对台湾唱片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我有特别切身的感受,日后真正影响我们的这批台湾主流流行音乐都是台湾民歌血脉的延续。

第3篇:思乡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王维 禅宗 空灵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隋唐时期达到一个顶峰,并产生了诸多佛学宗派。其中,禅宗影响最大,王维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政治上的失意。使王维退隐山林,过起一种闲适自然的亦官亦隐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他将自己所领悟到的宗教思想融入到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之中,再加上对他对自然深刻透彻的观察,用忘情于山水田园而甘于寂寞的情怀加之空虚之心去体味生活,表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坡《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的深远意境。使人在悠然的山水田园美景中,品味禅学的精深。

一、佛学与审美的有机结合

吴功正先生在《唐代美学史》一书中这样评价王维与禅学的关系:“他把禅趣融为诗趣,以禅的精神作为诗的审美精神,他用禅的体悟方式作为诗的体悟方式。这样,在王维那里。禅与审美便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出神入化。”王维把参禅领悟到的意境渗入作品中,使他的山水诗蕴含着一种禅意,体现出蕴含禅理趣味的优美的意境。如《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云峰、古木、没有人迹的山径,配上幽咽的泉声、凄冷的日色和曲折的潭岸,呈现出一幅幽美的画面。这些景物的描写,正是诗人禅寂心境的写照。

王维在孤独与寂寞中,走进大自然。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过程中,将自己的佛学思想与审美体验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优美而又富有哲理的艺术意境。“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野花盛开,谷幽鸟鸣,夜静林寂,折射出清幽的禅趣,寄寓着诗人的幽独情怀。外在景物与内蕴的禅静有机结合,即山水审美体验与禅的静默观照合而为一,使人在欣赏到幽美画面的同时,也体味到作者所追求的没有烦扰的寂静祥意。在这些诗歌中。作者抛开日常的思维逻辑,而将审美艺术建立在自己的直接感悟之上。将淡远的心境与超脱之感借自然之景而表现出来,让人感悟其中的精髓。

二、空灵、静谧的意境美

禅宗的境界中,“空”是一个核心概念。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多引用了禅宗里所讲的“空”,他的山水诗中的禅意集中地表现为追求寂静清幽的境界,在闲静孤寂的景物描写中透漏出空明恬淡的美。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空山”、“明月”、“清泉”、“浣女”、“渔舟”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动人画面。此诗通过着力刻画出一种空寂、幽静的意境,渲染了山居现实生活的乐趣。诗中的“空山”是诗人内心精神的一种写照,此情此景中,诗人的心境与大自然的宁静相融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反映了其淡泊的情怀,同时使其诗歌充满禅悦的境界。空山孕育着无限生机,一切的景色和人物都无比幽美,体现出空明的意境。正是这种空灵的诗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恬淡无为、自然和谐、永恒无限的静谧之美。

在山水田园诗中,王维将自己所领悟到“空”、“寂”禅理融入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使人们在欣赏美好画面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落寞的情怀和悠然自得的情趣。如:《鹿柴》写山之空灵“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深林中一片寂静。不见人迹,只偶尔听到人语的回响。一缕夕阳透过深林照射在青苔上,更加衬托出山中的幽暗。《辛夷坞》写山之寂静“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寂静无人的山涧里,芙蓉花自开自落。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这些诗体现出一种幽冷和孤寂的禅意,让人感到他是在人境中追求和陶醉于寂寞和孤独。

我们再来看《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一片幽深的竹林里,诗人独坐弹琴长啸,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相伴。一股幽冷、孤清的气氛笼罩其中。诗人在纯粹的自然世界中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将明月予以人性化。展现出超越世俗的空、静之美。

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将禅宗与审美紧密结合,以清净之心关照自然,以禅人诗,使他的山水诗洋溢着闲淡冷寂、悠然自得的情趣,充满“空炅”、“幽静”之意境。这种诗中独具特色的宁静之美和空灵境界,表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4篇:思乡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 苏轼;庄学思想;人格;文格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中国文化传统历来推崇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苏轼伟大的人格,相较于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在他的生活和作品里,显露得越发充分。苏轼一生命途多舛,得意时少失意时多,始终处于党争的夹缝中,两党都视他为异己,政治上并无太大作为,但无论是浮是沉,苏轼始终光风霁月,旷达超然。

苏轼性格复杂,是典型的将儒释道融会贯通的思想者,三家思想都以其各自的最高价值理想在苏轼精神中统一起来。苏轼身上具备了儒家的理想人格,即“至大至刚”、“浩然之气”,他对于现实有着儒者入世的关怀。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为黎民忧生计、为当政陈得失。佛家的否定人生使得苏轼能用空静的心理观照方式,洞悉客观世界。同时,苏轼也深谙道家的“齐物”思想。在日常生活中,苏轼重视服药、练气等道教的养生手段和生活方式,在哲学思想和文艺创作方面,他充分汲取道家经典《庄子》的养分,内外兼修的方式让苏轼对道家精义感悟颇深,也对他的人格与文格起到了更为深入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人格”是一个人稳定的内在性格和精神特质的反映,是由个人的实践经历,所处的历史文化和时代风气共同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经过沉淀、溶解、升华后最终铸成。“文格”包含了由文艺创作之前的心理准备直至文艺创作之后的风格审美这一完整过程。苏轼的诗文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了他的生命实践,达到了人格与文格的统一。

众所周知,庄子善用比喻铺排的手法,小到比喻句,大到通篇的寓言故事,为文如恣肆,仪态万方,苏轼的文格受其影响颇深。钱钟书先生在其《宋词选注》中指出苏轼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苏轼的词文大开大合,舒卷自如,宋人黄震评价其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

苏轼在作品中活用《庄子》中的哲理词句: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次荆公韵四绝》)

兀尔坐忘,浩然天纵。(《浊醪有妙理赋》)

身外倘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十拍子(暮秋)》)

苏轼灵活化用《庄子》中的词句,表明他对《庄子》语言和文风的喜爱,也显示他对《庄子》思想的认同和深入体悟。在苏轼的人生中经历了北宋文人中罕见的贬谪艰难经历、幽独空漠之精神处境与其求归隐而不得的无奈,他将这种深刻体悟融汇于心,发诸生命的人格实践,指引着他逐步建构起独特的人格境界——执着而超越。苏轼曾在《和子由绳池怀旧》中写道: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篇蕴含了道家“齐万物、等生死、泯得失”的思想,用以消解丧母之痛和继此之后更为沉痛的打击,当时年仅二十六岁的苏轼就已经深深体会到了离别、得失的真谛。他将自己的奔波比作“飞鸿踏雪泥”,变的只是“指爪”,真正重要的“飞鸿”却能不受拘束飞翔不息。

被贬黄州时,苏轼先后两次泛舟赤壁,留下了一词两赋的名篇。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将自己置于天地之间进行观照,发出了有常与无常的感慨:再伟大的英雄人物都会消失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和对茫茫宇宙无尽的思考让人萌生悲凉之感。但苏轼又认识到时间本就是永不停息又往而不返的,所谓的生与死、得与失在历史的洪流中都是无所增减的,甚至是丝毫不变的。道家思想让苏轼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弃小智求大智,舍小我成大我。万物行走在消逝中,当它们形体消失之后又会回归最为根本的状态,也就是“物与我皆无尽也”。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存在过,即是渺小也是美好可喜的,肉体会死,精神才是永恒。最后,深谙此中真意的苏轼与客饮酒乐甚,杯盘狼藉,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同样的,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欲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郑文绰在《大鹤山人词话》中说:“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亦是政治上,人生道路上的风雨,他说“谁怕?”,愤愤不平中有洒脱笑傲,“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平淡闲适中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修养。此时的苏轼任凭外界风雨倾斜,他自岿然不动。

苏轼对现实事务的执着,使他不像陶渊明一样隐逸逃遁,而对田园归隐事务的超脱又让他能够正视环境的转换,世事的变化。苏轼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又注重个体价值,他的身上完美地展现了以出世的态度为人和以入世态度做事的辩证统一。在平凡的日子里去寻求生命的真谛,善待自己也善待生活,如庄子所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苏轼保有自心虚静的境界,不为外物所役,达到了人格与文格的高度统一,这样的他终成为世代文人敬仰的不二对象。

参考文献:

[1]孔凡礼.苏轼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8.

[2]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徐培均.苏轼诗词选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4]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林语堂.坡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第5篇:思乡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个性化教学;个人体验;教学目标;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038

所谓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凭借自身的良好素质,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设计、实施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展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用教师的创造性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包括教材处理的个性化、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教学情境的个性化和教学语言的个性化。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有效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为了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教师的教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找准学生认知的实际起点,并顺着学生的思路有针对性地灵活施教。

新课改实施后,强调学生自主发展,强调学科的独立与整合,强调教学的人文性,将个性化教学问题推向了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探讨的层面。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建构和运用了多种教学模式。这对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由此带来的教学过程过于模式化的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教学的个性化,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艺术创造,也不利于以发展学生个性为重要目标的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此,笔者认为,在重视教学模式建构和运用的同时,有必要强调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在实施个性化教学的策略时,必须考虑教学的有效性。

一、与教学目标合拍的个性化才是有效的

思想品德教学的个性化是根据有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养成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健康的学习习惯,从而在一定阶段内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个性不同、心理特征不同,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能片面地理解个性化。教师要切实把握好教材、紧扣教材,不能盲目地让学生“与众不同”、“独树一帜”,从而使教学真实、有效,为贯彻教学目标服务。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每个年级教材不尽相同、教材学习目标也不相同、课堂个性化也是多样的。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将教学个性化置于课程标准的“主目标”,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个性化的学习前提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意识,提高是非能力、审美能力,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体验和理解中辩证地分析引导、梳理和扬弃,让个性化的学习贯穿教学过程,达到培养人、启迪人,学会做人的教学目的。如在教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的“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知识点时,笔者从法律的角度引导学生,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言论自由受到法律两方面的限制:一是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二是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笔者及时地出示一些案例让学生讨论,进而分辨是非。

二、有效的个性化是以注重学生自我体验为前提

1. 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主阵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实现自己角色转换,使自己从唱独角戏的角色,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

2. 注重有效课堂,强调个性化教学。将教学方式变为学生自主活动、讨论,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的教以学生自己体验为主,把思想品德课堂活动变为学生自主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课堂。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自己把握、赏析教材,学生与教材进行交流,思想产生碰撞,自然生成个人体验。当然,由于学生经验的局限性,其中不免会有一些荒谬、偏激之处。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不能一概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鼓励、多一些交流,学生一般都能够从各种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

在教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这一课题的“依法维护隐私权”知识点时,笔者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6条明确规定:“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受非法攻击”,对隐私受保护的敏感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笔者深入引导学生理解,隐私权不受侵犯是文明人的基本需要,注意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有助于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维护公民个人的人格尊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基本和谐,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法律是通过制裁损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保障公民利益免受非法侵害,维护主体人格尊严,提高公民权利意识,自觉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最后要落实到教学评价的个性化

教学个性化需要个性化的评价。一直以来僵化的考试方法及评价体系,严重地束缚政治课的教学,阻碍教学的个性化。现在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我个性化的评价。

1. 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在每一堂课教学中,要使班上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参与活动,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素质、基础知识、学习兴趣、情感经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都给予积极的评价。基础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要有机地整合。因此,在评价实践中,教师既要重视“三个维度”方式(下转第60页)(上接第38页)的评价,不能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完不成教学任务。

2. 要取消答案的统一性。我们政治课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一致认为,在教学实际中,有些教师习惯于课文问题答案的统一性,但是这种统一掩盖了学生个体认识的差异性,冲淡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因为任何认识都离不开个体的认识和经验,离不开个性的思维方式,离不开个体的心理能力。我们在备课写教案中,教学步骤往往是一致的,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思维活动的方式不同,情感活动的形成各异,意志活动的强弱也不一样,获取的结果也各有差异。因此,学生可以依据自己认识水平,对教材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从不同的层面、不同角度来理解,学生就能萌发出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浓厚的个性色彩与答案迥异的见解。因此,只要给学生放飞思维、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就会有力地催生个性的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3. 要让学生大胆地参与评价。当前,初中学生已掌握电脑初步知识,精彩世界拓宽了他们视野。政治课教学证明,个别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和所获得的成绩都有可能超越教师本人,只要引导得当,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评价交流、深入学习、获得知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学生自省,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双向沟通。教师要把评价主动权交给学生,使评价更为客观、更合实际,从而提高评价的有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个性思维,使课堂教学知情相融。

教学实践证明,关注学生个性,让学生参与探索、实践,手脑并用,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思想品德课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王玉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个性化初探[J].教育探索中学教学参考,2009(2).

[2] 袁红玉.中学政治有效课堂教学的要求[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3] 朱建仁.打造有效探究的政治新课堂[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7).

第6篇:思乡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 探究性教学;元认知教学;合作交流;计算机技术;情意教学

一、探究性教学与元认知教学相结合

探究学习既是一个目标导向的过程,又是一个自我调节和反思总结的过程.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个体的元认知.目标导向的过程是个体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的最重要的标志,自我调节过程是一种元认知的过程,反思总结过程同样是一种元认知的过程.可见,探究学习活动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元认知的过程. 所以教师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元认知操作.元认知在数学思维中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是反思,因此元认知操作的最佳办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式的反思,就是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在探究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自我提问.

“我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没有隐蔽的错误?”—— 回顾.

通过自我提问,让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自我监控,作出调节.例如,在探究过程中,若中间结果背离探究目标,则对探究活动进行抑制; 若中间结果稍偏离探究目标,则对探究思维进行纠正; 若中间结果朝着探究目标趋进,则加速探究思维的进程.

学生具有较高的元认知水平,也是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当元认知与探究学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时,才会产生出新颖性,创造性和规律性.

二、探究性教学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在探究性数学活动中,学生往往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建构个人知识.面对教师给出的问题,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自觉地自主探索,试图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间的差异,所探究的效果在方向、程度和性质上不都一样,因此,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是必要的.若有的学生解决了问题, 有的学生没有解决问题,则通过交流,使得没有解决问题的学生看到他人解决的方法对自己的启发,通过跳一跳,完全可以使自己也跃上新的台阶,解决探究的问题.即使大家都解决了的问题,在探究的途径,策略上也有优劣之分, 通过交流,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能清楚地看到克服这一差距的某些行之有效的可借鉴的经验,从而更易产生“他行,我也行”的意念,起到对自己探究数学问题的激励和鞭策作用.

合作交流,使学生相互讨论、切磋、互谈探究学习体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自己探究的进展情况,回答同学的问题,论证自己的观点,评价他人的运用优劣等.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发挥自身的特长.

合作交流,开始是在小组内进行的,后来才是小组之间的交流和教师与小组的交流,最后是班级讨论, 班级讨论主要是对问题进行反思和展望,将他们引向更高层次的认知冲突,进行更有价值的探究.

例如,“有理数的乘方(一)”这一节课的导入教学,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

从前有一个平民为国家立了大功,国王问那个平民要什么奖励,平民说:“我只要在您的棋盘(国际象棋棋盘)上的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第四格放8粒米(这样下一格所放的米是前一格的2倍)……直到第64格.”这个国王就笑这个平民说:“你只要这么点的奖赏吗?”可是后来,国王却拿不出奖赏给那个立功的平民.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如何更简洁地表示这个规律?

先让学生独立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再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再引入幂的概念.在学生理解幂概念的基础上,我又提出:“遇到负数、分数时如何表示?”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小组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在以上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同时还体验到合作学习成功的乐趣.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创设宽松的民主氛围,使学生敢于,乐于合作交流,让他们的思维进入自觉的思维情境中,进行有意义的探究学习.

三、探究性教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在探究性教学中,计算机技术是提高探究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探究性教学往往从问题开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利用计算机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并配以色彩鲜艳的动画演示,使教学内容接近客观事物的本身,缩短了现实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距离,具体,生动,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加速探究结论的形成.例如,教学“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一课,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借助计算机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组上下两幅马拉车的画面,上幅车轮分别采用三角形,椭圆形,正多边形,下幅车轮采用圆形.画面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能否做成三角形,椭圆形,正多边形?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立即明白车轮为什么采用圆形的,从而迅速地进入本节课的教学情境中.这样的设计自然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传统教学的不足,是不能提供一个动态的环境,而数学的精髓,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探究不变的规律.在探究性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展示不断变化的数量关系、几何图形及其变化过程,对探究教学的意义非同寻常,它能创设一种情境,一种氛围,促使学生观察及思考,从而归纳出事物的共性及本质特征.总之,恰到好处地利用计算机辅助探究教学,对于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个人潜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四、探究性教学与情意教学相结合

学生探究的心理活动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的两个方面.积极的情感,锐意进取的意志能推动学生探究思维的积极开展.相反,消极的情绪,萎靡不振,畏难苟安就会阻碍学生的探究活动.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 因此,在探究性数学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对探究的浓郁兴趣和精益求精的欲望,来激起其运用策略,改进方法,提高探究学习效率的强大动力.例如,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形成克服困难的主动积极的心理倾向; 渗透着学生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如成就感、满足感、自豪感、使命感、成功感等,能使学生对探究活动产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持续而长久;师生人格的平等,能使学生享有探究的自由,最大限度地调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多角度、多方法、多层次地探究数学问题;善待差异,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体验到探究的快乐.

总之,在探究性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全面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探究过程的不同层次中始终处于积极探究的状态,以“情”的激发促进“意”的发展和优化.通过长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进取的人格, 并最终养成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参考文献】

第7篇:思乡的诗歌范文

(一)“象”字的源起及含义

“象”的原意是动物界中的大象,在早年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此字的记载。后来“象”逐渐成为了一种思维形式,《易经》中关于“象”的含义有三层:第一层是“知感之象”,即天、地、人等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象;第二层是“卦象”,即占星类书中用于占卜未知的具有特定寓意的线条符号;第三层是“取象”,含有联想之意,即一个事物的外部表征。

“象”作为元范畴是人们探索人文现象缘起的工具和认识世界的切入路径之一。它具有两方面的认识价值:一是外在的可感的形象本身,二是只可神会的象征意义。

(二)“象喻思维”的内涵

古代学者们在对“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创生了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象喻思维”。它是一套发轫于上古,成熟于《周易》,以“象”为核心,以“喻”为手段而建构起来的思维机制。可是到了五四时,这一思维方式受到西方思潮的冲击而被迫中断,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复旦大学的顾晓明发表了题为《“象”:中国文化的一种“基因”》的文章,才首次将“象”的重要性从传统思维方式中析出。该文指出“以‘象’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一直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自此,中国学者开始重新关注“象喻思维”这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

(三)“象喻思维”的特点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象喻思维”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整体性。“象喻思维”作为一种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源自《周易》中的“太极”之象,或老子的“大象无形”。 “象喻思维”就是把人与自然、主客、心物等视为一个由诸部分构成、各部分又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第二,创生性。王树人先生认为,“象喻思维”是一种悟性思维,是回归原创的思维。第三,模糊性。“象喻思维”的直观整体性,势必使其理解的张力扩大,从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王树人认为“象喻思维”的流动性赋予了“象”无穷的生命力和美。

二、当前诗歌教学的现状

诗歌是华夏文明中一抹最为亮丽的风景,选入教材的诗词多为文辞意境皆佳的上作。朱光潜曾言:“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诗人创作诗歌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而读者鉴赏诗歌也同样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关于当前具体的诗歌教学现状,笔者调查发现,教师常偏重理性分析,过分追求诗歌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对传神形象、跌宕情感、深邃内容以及文质兼美词句的揣摩与赏析。诗歌教学中,教师将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变为逼学生去“赶悟”。由此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和激情,难以深切地体验诗歌的情感,又何来诗歌教学的人文性和艺术味?

三、“象喻思维”对诗歌教学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象喻思维”的整体性为教师的诗歌教学提供一种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

“象喻思维”的整体性也是“体悟”的过程,显示着整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这种“体悟”是创造诗歌教学美的灵魂。教师和诗人一样,从诗歌整体上审视对象,分析部分,从部分认识整体。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眼中呈现出诗歌的联系性美。

(二)“象喻思维”的创生性为诗人、文本、教师和学生情感传递和共鸣提供纽带

诗歌是诗人的情感流露与传递。诗人借助富有特殊意蕴的客观事物(即“象”)通过“语符”这一载体保存和流传自己的情志。“象喻思维”的创生性为诗人、文本和鉴赏者铺架思维通道。师生鉴赏诗歌的过程则是立足于诗作,以诗人所绘之“物象”感受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孟子将这一过程称为“以意逆志”。

(三)“象喻思维”的模糊性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发挥了更大的空间

受“象喻思维”模糊性的影响,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情、课程标准、以及教学环境灵活地处理诗歌文本,给学生更大的思维发挥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审美想象和情趣,让理性沉淀于感性之中。这是实现诗歌教学美的生命力所在。

四、“象喻思维”指导下的诗歌教学策略

(一)整体直观的诗歌教学策略

诗歌追求的是一种深邃的整体意境美。诗歌教学要根据这一特点来选择教学策略,注重教学的整体感悟和直观性,可以结合学情将音乐、绘画、视频等作为辅助手段。中国古典诗词本可以配上相应的曲调吟诵,将吟唱引入诗词教学中去,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把声音的强弱、高低、疾缓、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或大声地唱出来。笔者在讲授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时,在学生轻声品读一环节中选配《二泉映月》这种哀婉低沉的二胡曲,当学生置身于那情感被压抑、被牵制的音乐声之间,他们便会自觉地跟随着词人去寻觅,去感受,去哭泣,于是学生与词人的心灵上产生强烈情感共振,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词人的酸楚和凄苦。笔者认为,运用音乐配合记忆比传统的枯燥的背诵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以唱代背会印象深刻。

(二)诵读为主,读写结合的诗歌教学策略

诵读,是诗歌教学之魂。诗歌教学要通过美读、吟咏、背诵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揣摩、理解、想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读、深情朗读中反复体味品析,让学生领悟到诗词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和象外之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诗歌的不确定性和诗句中的留白,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合乎原诗情感基调的创作,尝试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如笔者在教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借助诗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诗句,让学生用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和谐美好的山村图景。

(三)教师引导和学生体悟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第8篇:思乡的诗歌范文

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图书发行体制正在深刻变革的形势下,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接踵而来,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有十个经常碰到而又不容回避的不等式必须认真对待和把握。

虚与实的不等式——在企业中,职工通常把学习、开会等抽象的教育形式叫做务“虚”,把办具体事称为务“实”。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坚持虚实并举的方针,用“虚”来武装思想,用“实”来激励干劲。人们的精神状态总是要通过人们的具体言行表现出来,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实打实地进行。

大与小的不等式——首先,要正确对待大气候与小环境。在处理社会大气候与企业小环境关系时,干部应对大气候有充分的认识,正确对待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动员职工积极参与,勇敢承担历史重任和社会变革时期的各种压力。其次,要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小处入手,即要抓好每项具体工作,解决好细化操作的问题。要善于把大目标具体化,要从基本要求抓起,从基础工作抓起,从基层单位抓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的事,“小”事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大”事也是“小”事。

贫与富的不等式--怎样对待金钱和贫富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在这个问题上,一是必须反对“拜金主义”,不能以赚钱为人生最高目的,那种认为“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就是一切的思想是错误的。二是要反对金钱无用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齐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苦与乐的不等——人之奋斗,旨在得乐去苦。人生观不同,苦乐感受亦大相径庭。“廉者无求乃乐,贪者无厌乃苦”。有的人以过着花天酒地、轻歌曼舞的生活为乐。这种人常常是只顾;自己乐,不管他人苦,甚至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是一些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者。

义与利的等式——讲“利”勿忘“义”,讲“义”勿忘“利”的关系,有由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一是确立义利认同的价值目标,这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二是确立义利取向价值标准。三个有利于是我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看待义利问题的根本标准。三是确立义利选择的价值定位。重义不轻利,取利不舍义,义利要统一。四是确立义利遵循的价值规范;发展经济,搞活流通必须遵循法律与道德规范。因此,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到以义导利,见利思义。

多与少的不等式——怎样算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评判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认为既不能把设置多少政工干部、投入多少领导力量,开了多少次会议,搞了多少次教育等当成衡量的标准,但也不能忽略这方面的“投入”。

新与旧的不等式——一思相政治工作一要坚持,二要创新。不坚持谈不上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的坚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临着新旧观念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强调坚持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即使是过去成功的经验做法,也要不断加以改进,注入新的内容,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发展。

热与冷的不等式——面对不断潮涌的经济热,原先挂帅的“生命线”,一度被冷落起来,由挂帅变为服务,原先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由一线跌居二线,难免有失落感。对于热与冷,不同的世界观,就有不同的答案。

第9篇:思乡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思想品德教师 三维目标

New request of the new course reform of the teacher teaching Ideology and Moral character

Yang Wei

【Abstract】Under the new course reform, the junior Ideology and Moral Character teaching put the three-dimensional target including the feeling view, the attitude view and the value view at the premier place and have a high request of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cours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 arrival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target, to students’ main-body position, make students become active in class, change the old idea and apply the dramatic teaching ways and means and should do the brief summary in class and make it add the finishing touch of a class.

【Keywords】New course reform Teacher teaching Ideology and Moral Character Three-dimensional target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着力点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在这一核心理念下,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即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抓好中小学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如果忽视课堂教学的研究,一切教育教学改革最终都要大打折扣。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知识传授,而一并呈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而且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应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新教材呈现的知识内容少了,编写的体例和呈现的方式,又特别注重趣味性和活动性,很多教学的目标,尤其是知识目标更为隐性。在教学中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成为实现高效教学的重中之重。要通过课堂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沿着预先设计的路子进行”,这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教学权威。因此,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是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是新课改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仍然是课堂,这一点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每一位热心于新课改的教师必须清醒认识的一个基本观点。而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课堂组织是否严谨有序、课堂效率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能够体现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等,无一不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经验、个人风格和高尚师德密切相关。

学校、教师如何帮助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究发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进而为实施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因而需要更多地关注:

1.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淡化了很多理论性知识,抛弃了知识本位观,而侧重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内容,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既而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搞“一言堂”,而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在驱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各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创设情景、设置悬念等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使其对即将进行的教学行为抱有极强的好奇心,集中注意力并跃跃欲试。

2.2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流的毛病,积极开展活动教学。因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才会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如在《情绪》一课中,我鼓励学生在课堂规则容许的范围下尽量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3.教师转变观念,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5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拖沓,学生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成功有效的课堂导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及时把握逐步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你行吗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如在《团结就是力量》这一课,我就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了一项简单的拓展训练项目。然后再让学生“议一议”总结从中领悟到的道理。这样一来,学生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深刻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巨大,顺利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