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素养表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职业能力;职业岗位;二维四步五解;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杜怡萍(1969-),女,江西樟树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编号:201401003),主持人:杜怡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9-0008-07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必备的本领,以及在工作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科学思维和为人处事的态度,又称为“综合职业能力”。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确定和表达专业所对应的职业能力,是职业院校进行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基础和关键。因而,运用科学的职业能力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借鉴国内外各种职业能力分析法,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出了一套较为规范的、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职业能力分析方法,即“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
一、国外职业能力分析法的比较与借鉴
众所周知,美国确定了高度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国家职业标准,英国有著名的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德国形成了以工商会IHK证书为代表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澳大利亚有基于能力标准、国家资格和鉴定指南的培训包,等等,这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职业标准是以能力分析为基础的,由此,这些国家也产生了相应的职业能力分析方法,如北美的DACUM分析法(Develop A Curriculum)[1]、德国的BAG分析法(BeruflicheArbeitsaufgaben)[1]、英国的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2]、澳大利亚的技术领域分析法[1]。DACUM分析法最初是一种课程开发方法,后来被运用于企业、政府和军事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如: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供应建筑中心,等等。英国行业技能委员会运用功能分析法开发国家职业标准。德国的BAG分析法重在获取企业实践专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这些职业能力分析方法在我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比较国内外各种职业能力分析法,有三点启示。
其一,谁是职业能力分析的主体[3]?不同的职业能力分析方法对分析主体有不同的称谓,如:行业企业专家、企业实践专家、优秀的工作人员、雇主、技术人员等。可见,尽管称谓不同,但其共同点是职业能力必须源自于行业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客观反映,而不是职业教育教师自我的主观臆断。
其二,如何描述职业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和使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虽然是一种内化了的个体品质,但能够在相关的职业活动中得到外化,是在现实的职业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各种职业能力分析法都是通过职业活动这一能力外化的载体来描述职业能力,并运用职业能力图表反映。各种职业能力分析法的图表结构略有所不同,如:DACUM分析法的职业能力图表包括岗位名称、能力领域、单项能力和能力评定等级四项内容构成;功能分析法的职业能力图表由主要目标、主要功能、可能的标准组成;BAG分析法的职业能力图表由发展阶段、代表性工作任务及其对象、工具、方法、组织、要求组成;技术领域分析的职业能力图表由技术领域、能力领域、能力单元、能力要素、行为标准。
其三,如何获得职业能力?一般有头脑风暴法、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和参观企业等方法途径获取职业能力,其中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会是重要的途径。通过职业能力分析会确定职业能力的基本结构框架,再通过文献法、咨询法等途径不断丰富职业能力,这样获得的职业能力更为准确、完整。
二、“三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的内涵
(一)开展职业能力分析的目的
开展职业能力分析的目的是为实现职业教育的“五对接”。职业能力既是行业企业用人的要求和标准,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以产教深度融合为重要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其专业设置要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要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要与职业证书对接、职业教育要与终身教育对接,实现与体现这“五对接”的关键因素就是职业能力。发达国家的国家职业标准很健全,对职业能力描述非常具体,职业院校就可以依据职业标准建立课程标准、开发课程内容,等等。我国在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开发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职业分类的合理性、职业标准的覆盖率、权威性、实时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源头性的资源缺失,使得职业能力分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系统、清晰、准确地描述职业能力,才能真正建构起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开展职业能力分析的具体目标如下:
1.确定专业应培养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是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依据。通过职业能力分析,有层次地、清晰地表达职业能力,而且这些能力是可评可测的。既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导向性,也使得目标成为了专业评估评价的重要依据。
2.确定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让学生获得哪些职业知识,而且要关注学生以什么结构来获得这些知识,毋庸置疑,课程结构是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变量。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要与工作的结构有机地对应起来,由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孕育而生。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必须确定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因为职业活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形成职业能力,使能力构成的知识、技能、态度三要素结构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职业能力分析,找寻典型工作项目、任务,获得胜任工作的职业能力,可以明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为课程体系建构和课程内容开发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是通过头脑风暴、文献查询、个案分析等多种途径,从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个维度,通过专业对接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细化为工作项目、工作项目细化为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细化为职业能力四个步骤,再从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识五个方面分解分析职业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的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内容结构
1.“二维”是指从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个维度表述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包括能力构成中的技能和知识要素,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能力,如一名会计人员“能够做账”,就是指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是能力构成中的态度要素,其与纯粹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关系的能力,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生变更的时候,这种能力依然存在,而且能够促进人们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如“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不仅是一名会计人员的素养要求,而且这一素养也促进会计人员不断发展,以及很好地适应新的岗位要求。在职业能力分析过程中,先分析专业能力,最后分析各岗位共同的职业素养。
2.“四步”是指职业能力分析的四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一般一个专业对应4-6个职业岗位;第二步,每个职业岗位的工作领域分解成若干个工作项目,一般每个岗位有5个左右工作项目;第三步,将每个工作项目按其工作步骤或内容事项细化成若干工作任务,一般每个工作项目分为5个左右工作任务;第四步,确定完成某一任务需具备的具体能力要求。专业能力的分析需要以上四个步骤,由于职业素养是各岗位通用的能力,职业素养的分析只需两个步骤:一是,借鉴各国对职业素养的不同表述,如德国所指的关键能力,英国所指的核心技能或软技能,本方法从沟通交流、数字应用、革新创新、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责任(安全)意识、外语应用、其他十个方面细化职业素养;二是,对每个职业素养在具体工作中的表现、要求进一步细化为职业能力点。
3.“五解”是指从五个方面解析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在上述第四步骤以及职业素养第二步分析中,根据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或要达到的素质要求,从需具备的技能、需使用的工具、能运用的方法、注意的工作要求、具备的理论知识五个方面分解分析成职业能力。由于能力的内隐性特征,在分析时,必须尽可能外显化表述。一般采取动宾结构的简短用语来表达职业能力,如“能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使用高压水枪清洗全车外部大块泥沙”、“知道一般打蜡器材功用及操作守则”、“能及时准确传达客户要求到相关部门”,等等。
三、职业能力分析会的组织
“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首先要运用头脑风暴法召开职业分析会,确定岗位职业能力的模型;然后再通过比较分析法,丰富职业能力;最后形成正式的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一)职业能力分析会的准备
1.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可以通过企业的个案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或座谈,以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多种途径,能够比较完整地获得专业职业岗位群信息。由于多种原因,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是多种多样的,如图2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去向和图3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去向所示。要确定专业对应的目标岗位,需要依据三个原则:关联性、就业比重、适量性[4],即与专业有关的岗位,就业比重比较高的岗位,一般一个专业对应4-6个岗位。据此,中职会计专业的目标岗位群为会计、出纳员、财经文员、收银员、业务员、仓管员,其岗位覆盖率达74%。高职汽车运用专业的目标岗位为:机电工、钣金工、美容喷漆工、服务顾问、保险理赔员、备件管理员,其岗位覆盖率达94%。
图2 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去向[5]
图3 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去向[5]
2.邀请行业企业专家[6]。参与职业能力分析会的专家必须是来自行业企业相应岗位的优秀员工代表。应注意:(1)邀请具有该岗位具有丰富的、直接工作经验(至少有3年工作经历)的实践专家;(2)专家应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好是主管这一级的人员;(3)每一岗位至少有2位来自不同类型企业的实践专家,这样分析结果才更具有代表性;(4)一场职业能力分析会最好邀请10-14位专家参加,这样更有利于营造较热烈的会议氛围。例如中职会计专业的6个岗位邀请14位专家召开一次职业能力分析会,高职汽车应用技术专业的6个岗位分两次,每次3个岗位邀请10位专家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会。
3.职业能力分析工具。首先,按岗位分析职业能力,使用的分析工具如表1,该表体现了“二维四步五解”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个维度,体现了岗位、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四个步骤,还体现了职业能力的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识五个解析方面。通过EXCEL软件将该表用于分析会的现场记录。其次,当将专业对应的所有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完毕时,将所有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表合为一张表,表格结构与表1相同,表的名称为“XXX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4.布置会场。职业能力分析会一般采取U字型的会场布置形式,如图4所示,会场必须配备电脑、投影、打印机等设备,便于现场及时记录和修改。值得一提的是,职业能力分析会尽管行业企业专家是主角,但职业能力分析会也是师资培训的最好途径,作为该专业的教师必须列席会议,教师们才能充分了解、理解行业企业专家所述,才能够为后续开展整理工作,乃至课程开发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列席人员不参与会议讨论,并能保持良好的会场秩序。
(二)职业能力分析会的召开
职业能力分析会采取头脑风暴法,即,主持人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采用没有拘束的规则,尽力创造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意见和见解。分析会的基本步骤就是“二维四步五解”的内容,包括以下步骤:(1)列出各岗位的主要工作项目,即分割岗位工作的领域或划分岗位工作职责;(2)将每项工作项目细化为5个左右的工作任务,即完成每个工作项目的步骤或事项内容;(3)从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识五个方面,分解分析完成每一步骤或事项应具备的职业能力;(4)从沟通交流、数字应用等10个方面分析岗位的通用能力,即职业素养的具体表现;(5)对每项工作项目和每项职业能力的完成(达到)程度进行评定。
“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的有效运用,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必须要有一个精干的主持人。主持人必须具备四个特质:一是专业,主持人不仅要非常熟悉职业能力分析法,而且要有深厚的课程开发功底;二是热情,能够创造轻松而紧张的研讨氛围,激发每一个参与者积极发言;三是灵活,具备非常强的引导、归纳和调控能力[7];四是耐劳,主持人几乎要同步地将行业专家对工作的描述转述为动宾结构的精炼语句,一天超过8小时几乎不停的讲,是非常辛苦的工作。(2)必须要有技艺娴熟的电脑记录员。电脑记录员除了具备与主持人相同的“专业”和“耐劳”的特质外,尤其是要非常熟悉EXCEL软件的使用和快速的打字速度,能够将主持人的表述按要求迅速地记录下来,并能做出必要的修正,还要配合主持做好打印等其他工作。
四、职业能力分析表的形成
职业能力分析会是获得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优势在于通过确定工作的典型项目和任务来呈现完成这些项目和任务的能力表现,对专业所对应的特定岗位群职业能力进行条目化分析。但毕竟一两场职业能力分析会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为了获得系统化、精确化的职业能力,还必须进一步对职业能力进行整理和丰富。包括:(1)对表述不当的用语进行修改;(2)对没有分析完整的工作内容请行业专家补充;(3)参照国内外的相关职业能力资料,修正、补充、完善,常采取的方法包括:文献查询法、个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如图5所示,利用多种渠道获得职业能力信息,吸收有更高质量要求或更能体现人才培养水平的职业能力描述;(4)形成正式的职业能力分析表,将所有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合并在一张表中,对于不同岗位相同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归并,选择更为准确、科学、详细的描述,将表头改为“XXX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最后对专业职业能力分析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转为正式的职业能力分析表格,并进行编码。如表2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节选)和表3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节选1),所表述的主要是专业能力,表4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节选2)是对职业素养的描述。
图5 获得职业能力途径
“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吸收了国内外职业能力分析法的思路,形成于广东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实践。在广东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以及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历经了20多个专业30多场次的职业分析实践,该分析方法的思想、内容、步骤、要领才逐步清晰,得以定型。同时,这一方法也对广东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专业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如中职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包括39个工作项目、123个工作任务、526个职业能力点和69个职业素养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有74个工作项目、314项工作任务、1716个职业能力点、58个职业素养点;等等。这些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表,成为了课程体系建构、课程内容开发、组织教学、质量评价、师资培训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邓泽民,郑予捷.现代职业分析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3-8,207-215,221-230.
[2]刘育锋.中高职课程衔接理论与实践――英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借鉴[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87-89.
[3]鲍洁,高林,赵楠.高职课程开发中职业分析方法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0(27):5.
[4]杜怡萍.财经商贸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35):13.
[5]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调查与分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11,117.
关键词:教师资格;国考;教育学;课程改革
2013年教师资格国考制度已从试点阶段向全面铺开发展,宣告教师资格“双轨制”的结束,扫清了教师队伍来源多样化的障碍,打破了长期以来师范生自然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格局,是国家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又一项重大举措。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的实施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冲击不言而喻,作为教师教育主干课程之一的教育学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教育学课程如何与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相融合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一、教师资格国考制度背景下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课程目标的不适应。教育学课程目标因定位不清、表述过于笼统、操作性差等弊端而屡遭抨击。具体表现为在目标定位上大而全,期望通过教育学课程的学习来解决未来教师所需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表述上常用“了解”“理解”“掌握”等粗放词汇。这与教师资格国考设置的“指向明确,由点到面”的三级考核指标不匹配。二是课程内容的不适应。教师资格国考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科学素养等4个方面,前3个方面的内容都属于教育学范畴,这部分内容在教育学教学中因见效慢、测量难等原因常常被弱化。而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察虽是教师资格国考的“重头戏”,但也是现行教育学课程内容设置的短板。三是课程实施的不适应。教育学课程实施的手段单一,主要采用讲授法,学生较难有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体验,教师职业理想树立陷入困境。教育学课程实施的内容也严重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学生失去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的“介质”,如部分学生反映一年的教育心理学学习不如一个月实习学到的东西多。可见,教育学课程实施与教师资格考试强调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课程评价的不适应。现行教育学课程在评价内容上存在“重知识,轻实践能力”的倾向,在评价手段上主要采用笔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这与教师资格国考笔试和面试并举,逐年加大“应用性”和“技术性”内容的题目权重,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设置更加灵活多变的题型等一系列举措格格不入。
二、教师资格国考制度下教育学教师应对的实然状况
教师是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在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的倒逼下,教育学教师采用了5种不同的应对方案。一是分离方案。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教师认为,如果完全按照教师资格国考的要求进行教学,势必会削弱大学精神,我们不应将高师院校当成教师职业训练的场所,否则违背了高等教育“高”与“专”的本质特征,导致人的“异化”。教育学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可仍按原先的轨迹运行,这样可让教师放下应付教师资格国考的思想包袱,留给他们更大的创新空间。至于师范生教师资格国考的问题,一方面可交给由学校或社会组织成立的专门的教师资格国考培训机构解决,另一方面可借鉴高中生应对高考的做法,将教育学课程分两段进行,前半段开展素质教育,后半段开展应试教育,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取得“两全其美”的效果。二是改良方案。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教师认为,高等教育不是让人们“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地去追求心中梦想,它是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
面对师范生要参加教师资格国考的现实需求,采用“鸵鸟政策”完全置之不理是对学生未来发展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应当加以防范和摒弃。从目前主客观条件来看,根据教师资格国考要求对教育学课程进行彻底、全盘的改革,时机尚未成熟。一是教育管理层对教育学课改理念更新还需要一个过程;二是教育学教师自身要具备课改的决心和能力;三是教育学课改需要社会舆论和教改经费的支持。所有这些都难以一步到位,因此,最为现实且马上能操作的方案就是,对现有教育学课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进行改良和优化。如,根据教师资格国考要求对教育学课程内容进行删减或扩展,考核时增加实践能力测试的比重,适当增加教育学授课时数等。三是融合方案。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教师认为,分离方案固然不可取,而改良方案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不能给面临教师资格国考的师范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资格国考为教育学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契机,它不仅不会成为一种牵绊,而且是进行教育学课程改革充满新意的乐土。
对教师资格国考这种社会需求进行观照与满足,既是教育学教师责任所在,亦是使教育学课程获得好感和关注的现实路径。教育学教师应有“变”中求生存的勇气与意识,在教师资格国考与现行教育学教学中寻找出共同点,遵循“参照它,不唯它”的原则,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围绕目标融合、内容融合、实施融合、评价融合4个层次展开。四是功利方案。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教师认为,师范生比非师范类学生在获取教师资格证方面有更多优势,集中表现在通过率高,这是师范院校今后立足之根本。在教师资格国考的压力下,教育学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师范生的大学精神品格,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能让师范生顺利获取教师资格证才是“硬道理”,是对学生未来生活准备的关注,是最人性的关怀,因此,教育学课程不应居高临下,要优雅的贴地飞行,目标明确,专心致志地为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提供有的放矢的帮助。五是渐进方案。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教师认为,基于教师资格国考制度下的教育学课程改革并非能一蹴而就,可分阶段逐步推进。在教师资格国考制度实施之初,可先采用分离方案,让教育学教师有一个适应和缓冲的时间。当他们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后,再逐步推行改良方案,对教育学课程局部进行调整,通过量变的积累最终达到质变,为实施融合方案奠定基础。值得欣喜的是,绝大部分教育学教师对功利方案持否定态度。
三、基于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的教育学课程改革
一是课程目标改革。首先,要重新对教育学课程目标进行定位。根据教师资格国考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内容板块的设计,以及“专业、能力、实践”三个导向理念,可以将教育学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未来教师的专业理想和专业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前者是解决师范生“思想认识”和“情感态度”问题,后者是解决师范生教育教学“执行力”问题,这是未来教师所应具备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其次,要让教育学课程目标回归实践。教师资格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大纲一再强调,要能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开展教育活动”,这为教育学课程目标制定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为增强教育学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对知识性的目标可多采用“辨析”“解读”“识记”“找出”“说出”“写下”“比较”“匹配”“联想”“判断”“通读”等词汇加以表述;对能力目标可多采用“分析”“设计”“评判”“剖析”“运用”“概括”“阐析”“举例说明”等词汇加以表述;对情感态度目标可多采用“观摩”“参与”“经历”“感觉”“体验”“感悟”“品味”等词汇加以表述。
二是课程内容改革。根据教育学课程培养师范生“专业理想和专业实践能力”的二维目标,结合教师资格国考内容的规定,可搭建起“教师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与“教师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具体措施是:首先,增加教师职业思想与职业道德素养的内容比重。针对近年来教师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教育学教师要加大“塑造”的力度,从教师职业思想与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源头抓起,彻底改变长期以来教师资格国考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内容在教育学课程中缺位的状况,既可以将“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内容融入“教师与学生”这一章节中来学习;也可以将这两部分内容分别设置成两门选修课来学习。其次,加强师范生运用教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的构建。
教育学教师可将需要学生“了解”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自学,增设“教育万花筒”“教育对对碰”“专家面对面”等栏目,帮助学生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来理解教育学基本知识,同时也展示人们对教育基本原理认知的全过程,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课堂上重点解决“应用性知识”,可借鉴中小学课程内容编制的做法,增设“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演一演”“做一做”“练一练”等内容,使师范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加强教育学与心理学及师范生见习、实习活动相融合内容的构建。
融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是教师资格国考命题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教育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从教育学的视角给出问题解决的办法,也要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教育措施的依据。如,在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教学中,既要阐述其运用的意义、步骤、要求,也要解读使用这些原则和方法的心理学依据是什么,以便师范生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能“游刃有余”地加以运用。另外,见习、实习是师范生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渠道,也是践行教育学理论的预演场所,教育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这些资源加以利用,将教育学的实践作业与师范生的见习、实习相结合,要求师范生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写见习、实习的日记和总结,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促进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活动在较高水平上运行,这也必将成为师范生体会教育学课程价值的一把利器。
三是课程实施改革。根据教师资格国考所倡导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等理念,教育学教师应把教育学课堂还给学生,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采用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来实现师范生专业理想培养的课程目标。师范生的专业理想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要让师范生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通过自身感悟和移情体验,对教师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产生认同心理,最后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行为习惯。笔者除了采用“一周教育大事分享”教学来促使学生进行“文本体验”和“分享体验”外,还采用“采访-讨论-演讲”教学模式,帮助师范生进行“活动体验”和“建构体验”。师范生可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来认识教师职业的特点,体会教师素养高低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从而树立起牢固的专业思想。二是采用以“操作”为主的教学来实现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心理学理论表明,能力是在活动中提升,同时也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笔者曾开展过“宁要快乐傻子,不要忧郁天才”辩论式活动、“教师幸福的职业”演讲式活动、“假如你是我”角色扮演式活动、“问题学生的‘问题’在哪里”调查式活动、“评评谁课上得好”竞赛式活动、“最受启发的教育故事”分享式活动。总之,“操作活动”教学彰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提升师范生“转识成慧”能力最为有效和便捷的途径。
四是课程评价改革。教师资格国考不仅要考察申报者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还要考察申报者的教师专业发展潜质,旨在择优选拔“乐教”“适教”人员。基于这一要求,教育学课程评价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是评价主体改革。在教师资格国考的“实践取向”和“协同教学”理念的观照下,构建多层次、立体化课程评价的“共同体”,是教育学课程评价主体改革的方向和趋势。首先,要建立“师-师”联盟的评价“共同体”。教育学教师既要与校外教育专家联盟,也要与本校教学法教师和学科教学教师联盟,还可与从事一线教学的中小学教师联盟,以便对师范生的教师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进行多维度测评。其次,要建立“生-生”联盟的评价“共同体”。学生间的互评和自评不仅是对教师评价的补充,也能使学生在评价中通过对评价标准的把握而增强自身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进而提升学生评价的附加值。再次,要建立“师-生”联盟的评价“共同体”。在教育学教学中,师生除了自评外,还应进行互评,师生在沟通对话和协商探讨中逐步达成共识,从而使教育学的课程评价成为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助推器。
二是评价内容的改革。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教师资格国考实践能力测试高比例的需求,将“教育学实践性课程考核内容的构建”作为一项教改课题研究。教育学教师应围绕“教师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与“教师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合力建设教育学实践性课程“案例库”或“材料库”。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养;“公司制”平台;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D2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43-01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就现有资料来看,不同研究人员对于职业素养的表述因为研究定位和重点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内涵共通。
陈再兵 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其中,职业道德包括职业义务、职业责任和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职业意识包括奉献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则体现在主动进取、友好合作等方面。而陆刚兰 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定位作为出发点把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分为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指由专业引出的一系列素养。非专业素养特指除了专业以外的素养,如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文化素养等。裘燕南 则将职业素养看作是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及丰富的职业情感、良好的职业习惯,而且还需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职业素养。陆刚兰和裘燕南对职业素养的界定是一种泛化的概念,其概括比较全面、详细。
根据以上对职业素养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职业素养包括内在要求和外在要求两个方面,内在要求是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内化素质如职业思维、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外在要求是从事职业工作的表象化素质如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形象、职业作风等。
二.职业院校中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
在刘碧云关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学生职业素养的调查中显示企业方对于该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满意率只有不到60%,关键在于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职业素质培养缺乏系统性
高职院校虽然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的工作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政策,缺乏有效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
(1)传统课程比重远大于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比重
(2)职业素养培养工作难以渗透到专业教学中
高职院校中专业课程一般是理论与实践并重,一方面要为学生的理论知识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然而职业素养中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习惯和职业态度等内容在专业教学中的培养缺失严重。例如彭月湘、黄术芳在“湖南省机械制造行业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中发现“2003年湖南省机械制造业工作人员需求量很大,而当年该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却不到 52%,原因并非机械制造业不缺人,也不是高职毕业生不懂技术,而是因为高职毕业生不能严格按岗位操作规范做事,缺乏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
2.职业素养培养工作与企业文化脱节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通常只传授知识和技能,在企业文化中的现代企业价值观等方面难以引入到教学当中。高职院校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也就是能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的专门型人才。
三.公司制平台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基于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有效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对于解决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素养缺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公司制平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逐步的完善并成为了学校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公司制平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分析,对其总结如下:
1.设计目标
(1)引入现代企业文化与管理的基本元素,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以行业企业的文化熏陶和规范管理为载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2)在现代企业价值观引领下,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强化学生团队建设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设计原则
(1)以责任教育为引领。
将“责任”作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核心,将责任文化培育贯穿于公司制平台的训练始终。
(2)以先进行业企业引领。
以行业龙头企业作为标杆,按照企业的员工规范、管理制度等各项标准作为模拟公司的标准,发挥指导作用。
(3)学校统一建设与学院专业特色教育相结合。
学校依据行业企业的一般特征,搭建公司制平台的基本框架。各学院根据专业特色设置日常养成的公司制实施平台,分公司岗位设置按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特定要求具体化设置。
(4)模拟与实体公司相结合。
校内模拟公司和实体校企合作公司同步建设,相互结合发挥各自特色,让学生在不同平台上体验公司文化、岗位、项目训练等。
3.组织实施
(1)组建公司制平台
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相应日常养成的公司制实施平台(如模拟公司制、实体校企合作公司等)。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养成训练。
(2)“公司制”平台的运行
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公司制”平台职业素质养成教学内容由“员工规范”、“员工角色体验”和“主题活动”3大模块组成。
员工规范模块
员工规范模块主要是指在公司制平台中各种针对员工的纪律约束及行为准则。
员工角色体验模块
员工角色体验模块以“1+X”模式进行,即通过校级的共性项目(员工岗位体验)与二级学院的个性项目(结合专业特色的角色体验)有机融合进行角色体验。
(3)“公司制”平台的日常养成训练与校外拓展训练
日常养成是在商务礼仪、团队沟通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与校外的部分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与员工的沟通,逐步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
(4)模拟招投标
卓越集团为提高各分公司的竞争力,对于一些公司活动以招投标的形式举行。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公司制平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工作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取该模式之长,弥补其短处,进一步完善“公司制平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将会对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工作提供一个好的模板。
参考文献
[1]陈再兵.智障学生职业素养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2):22-25.
[2] 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111-112.
关键词:高职思想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研究
职业素养教育是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要求,思政教育课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式。将高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互结合,也更加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据此,本文对高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合所作出的研究,也具有了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的融合的重要性
将高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简要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将职业素养教育与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相结合,有利于直接提高教学的质量效果。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政课中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内容,但是同其他具体知识学科相比较而言,思政课则显得较为枯燥与抽象,所以这种课程特点也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思考性、感悟性强的内容,需要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领悟、探索,而这同样也会给一些同学带来思政课内容太宏观、太空洞的感受,由此造成了学生们在思政课的学习上没有倾入更多的精力,进而使思政课的价值也没能更好地发挥,并且让学生们对于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所以,将思政教育同职业素养结合在一起,将教育内容与职业素养内容相衔接,才更能够真正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第二,把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相互融合起来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增强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与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同普通院校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就业”,以适应市场为导向,这同样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的属性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加强职业素养的相关工作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其中,职业素养中所要求的让学生完成自我身份转换,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认同,也应当在此阶段中逐步形成建立起来。另外,在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中的关于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锻炼,也都成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必须要学习、掌握的内容。
二、将高职思政教育同职业素养教育相互融合的具体方面
(一)重视思政教育同职业素养相结合的课堂教育。课堂教育作为正式的教育形式,具有集中性强、教学效率高的特点,因而课堂教学也成为长久以来沿用至今的主要教学形式。而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将职业素质教学的内容融入其中,则能够将二者的功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学校可以以思政教育为主、职业素养教育为辅,将职业教育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中,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同样,思政课程中的道德与法律教育也能够作为职业素质教育中的拓展性内容。通过对二者共同的学习,也让学生们能够对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加强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正处于青春期,其形象思维能力往往较强,而通过对这一特征的把握,则更加需要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彻底抛弃过去传统的“填鸭式”的授课方法,转而以学生作为学习活动开展的主体,并力求通过教学实践培养起学生们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完成思政教育课程的学习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如在授课时,老师可以利用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或突发的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新闻内容作为切入点,然后从这些事件中让学生们进行分析、评价。从这种实践性的教学交流中,老师一方面能够对学生们的思想态度、思维方式以及表述能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这种对情境的模拟分析也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事情、分析事物的能力。如在社会热点问题上,老师引入一个话题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并让学生们展开探讨分析,通过让学生们自我代入政府官员、老年人、儿童、基层工作者、商人、公司员工或者事件亲历者的立场来完成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角度的分析。通过这种情境模拟的方式,也能够帮助同学们形成对于整个社会面貌的深刻认识,从而使其更加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采取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职业素养的教育工作同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有着极其紧密地贴合度,并且高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相关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也在于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职业要求,从而促使学生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与实现自身的价值。总的来说,这些学习的知识内容最终也要落实到岗位实践中,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还务必要加强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教育理念,而不是片面强调其中的某一方,从而给团队、集体或队伍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在课堂教育实践中,老师也需要加强校企在思政方面的合作。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毕竟都是理论性的,而要在教育模式上进行完善与改进,那么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则可以成为一项有效的办法,通过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劳动需求相挂钩的合作方式,也能促进企业形成自身集体文化,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劳动力开拓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高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相互融合,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收获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同时对于提升学生们综合竞争力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通过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才能以此满足不断增长的专业人才需要,进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祝爱芳.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26:30-32.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定位 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18-01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与现代化建设最直接关联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包括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发展重点以及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必须随之而加快转变。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以往的指导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重新思考发展思路,摒弃不合时宜的提法和做法。
一、高职院校要成为高技能人才和应用技术的技术源
首先,关于“职业技术教育”这一专有名词内涵的重新思考。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这一专用概念,这是因为黄炎培老先生创建的中华职教社一直沿用这一概念之故。我们有时也简称为职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这类教育统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
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因为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当今是互相渗透、互不分离的。即使这样,两者之间仍然有差别。其中技术教育重在技术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的技术素养;职业教育则重在岗位、岗位群或职业所必须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上,旨在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中所渗透的技术教育是与岗位和职业紧密相关的,因而是并不完整的;而技术教育虽然也渗透着岗位和职业的要素,但是它重在技术训练和技术活动的完整性,既可表现为教授有形的工具装备、机器设备、实体物质等硬件的技术要素上;也可以表现为教授无形的工艺、方法、规则等软件的技术要素上,还可以表现为教授虽不是实体物质却又有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料、设计图纸等新技术要素上。
需要重新审视的是,高等职业教育既然同时也是高等技术教育,那么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高等技术教育的要素?
二、高职院校应高举技术教育大旗
90年代以来关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存在争议。将这一培养规格表述为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和管理人才;现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则表述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目前这种简单化、雷同化的表述,不仅在理论上是肤浅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不全面的。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从劳动密集型到技能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必须根据这些新变化来重新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
三、重新审视高职院校若干指导理念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为了突出与普通大学在类型上的区别,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到专业和课程的改革,总结出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比例问题。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分专业的具体情况,将理论教学课时一减再减,甚至有将实践教学来替论教学的倾向;不分具体的课程性质,一律套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项目载体等教学方法,搞得有些课程内容牵强附会,信息量锐减,大大削弱了现代大学集约式输出信息和传授知识的功能。结果造成理论教学缺斤短两,内容空洞化、稀薄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技术基础和后期发展。
二是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问题。由于培养目标的重心下移和片面性,使得实践教学从内容上看比较浅薄,大部分学校停留在对某一实务、流程、软件的熟知和熟练上,缺乏对技术活动全过程的完整训练;从形式上看,集中表现在顶岗实习呈“放羊”状态,质量严重下滑。
三是关于生产性实训问题。为了强调在学校里也能真刀真枪地进行技能训练,便引入了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概念。所谓校内生产性实训必须符合生产是真实的,产品是真实的,营销是真实的等诸多条件。而且有一段时间还强调校内生产性实训要占整个实训的80%。这种过头的指导思想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既不符合学校实际,在现实中也很难做到。为了迎合这一指导方针,一些学校机械地将企业生产线引入学校。至于利用学校宝贵的稀缺资源,究竟能覆盖多少专业,能为多少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能否可持续发展,效果究竟如何,却很少去客观评估。
四是关于产学合作还是产学研合作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高职院校只能提产学合作,而不能提产学研合作。理由是认为研发不是职业院校的任务,而是本科院校的任务。其实这样的指导方针是相当幼稚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作为新加坡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他们的实践已经出色地回答了职业院校在技术应用和研发方面同样能大有作为的问题。今天,我国的高职院校能否将企业的研发中心或者企业的真实的研发项目搬到学校里来,与企业共同开发,这关系到高职教育对我国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也关系到这类教育是否能真正站住脚。
五是关于千校一面和以特立校问题。4年来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包括第二期的骨干校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高职院校的第一方阵。其示范带动效应也是明显的。反之,以特立校不足,特色专业匮乏,品牌教师稀少,倒是成了常态。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之所以造成这一局面,反映了我们在示范校建设的指导理念上还存有缺憾。
六是关于让学校跟着企业走,还是鼓励学校领着企业跑的问题。目前,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一般专业多,前沿专业少;长线专业多,紧缺专业少;紧跟现在需求的专业多,指导未来需求专业少。至于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的信息服务化新趋势,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外包服务,以及现代物流服务、现代社会服务等出现的新业种,支农、惠农、强农的新技术等等,不仅高职院校普遍反应不灵敏,而且国家的专业目录指南也反应得相当迟钝。
现在很多学校更为强调的是如何适应企业的需求,很少考虑如何引导企业需求和制造需求。我国的高职教育今后要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实现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转变,让更多的院校,尤其是让更多的示范校成为企业的人才源、技术源和信息源。
参考文献:
[1]陈锁庆.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J].教育探索, 2010, (1).
[2]朱家建.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建设[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 (3).
[3]陈炜. 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0, (11).
高等性和职业性在高职教育中属于最基本的两种属性。高等性主要体现在高职学生和中等教育毕业生的比较,其具有较为明显的层次差异;职业性主要指教育和产业需求之间进行高度的精确对接。职业性和高等性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高职教育更好地走向未来、保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现实需要。在科学角度上实现对人才培养和规格的提升,实现教师队伍水平的全面提高,培育大学文化精神,对高职院校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和谐统一开展思考,并对当前的高职院校建设提出改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文教育;高等性;职业性
我国的高职教育分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高等性和职业性是高职院校必备的两种根本属性。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总结出大量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即过度职业化忽视了高等性特性[1]。因此,人们开始重新思考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合理性。在凸显教学特色的同时保证高等性对学生素质能力和文化内涵的提升,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重点。
一、高职人文教育的彰显———职业性
职业性表示高职教育首先要对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进行体现,教育的追求目标可设定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理念以及实践等方面对职业特色和方向进行凸显,并显著表现出学校教育和社会职业生活的对应关系和互动。职业性在高职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和普通高校间存在差异,是个性的彰显以及生命力的体现。高职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产物,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是一种新类型的高等教育。本文所指的职业教育是狭义的职业教育,也就是学校职业教育,是通过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为学生的未来就业作准备。关于职业教育的内涵,不同的人给出的界定表述形式不同[2]。杜威认为职业就是为了帮助从事职业的工作者作出准备的教育;斯内登认为凡是为生活而作出准备的教育都可以称为职业教育。其他学者也对高等职业教育作出了相应描述,这些界定都是在广义上开展的,但都对职业性特点进行了呼应。并且,不管是在职业教育的内涵性质还是目的意义,都对职业教育的评价手段和实现方式进行了表述。
二、高职人文教育的价值引导———高等性
高等性是高职人文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高职人文教育中的重要精神前提,高职人文教育承担着养成和教化育人功能,实现对具有人文情怀以及伦理人性的塑造和培养,具有促使职业人与全面发展人的和谐统一价值。高职人文教育在高等性上存在一定缺失,在高职类型和人文教育构建中,过分强调职业性,产生人文教育职业化的严重倾向,导致高职人文教育中对职业化过于强调,对于高等性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3]。
1.应然和实然的分裂
从本质来看,人文教育是对社会中的全体成员开展人化教育,目的是为了对人的内在品质进行培养,使得人对具备这些品质的高度自觉性。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获取的内容,对实用性和技术性过于突出的职业教育,更要重视对受教育者的精神培养,避免出现专业化和技能化的过度重视而引发学生精神上的单调。使学生学会对自然产生关心,并关注人类与社会的未来发展,将学习的科学技术应用在对人类具有真正意义的有益之处。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时间较短,目标定位过于功利性,导致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对人才的全面素质提升出现忽略,当前我国的高职人文教育逐渐变成了技术性教育,对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研究以及技能的训练更加重视。人文内涵单纯定位在职业性中,造成学理指向的缺失。
2.成人与谋事的分离
高职教育的专业方向性十分明确,职业岗位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是教育中的关注重点,在我国的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教育工作者要将主要精力全部放在怎样保证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上,将学生培养成为可满足将来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对职业人的技能和知识过度重视。多数职业教育者从职业教育对人将来谋生的重要性上实现了认识,并没有将其上升至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高度,长期以来人们对高职人文教育的关注程度不高,缺乏对人与职业之间内在联系的科学性理解,造成了成人与谋事的内在统一分离,忽略了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对高职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进而对高职院校的建设和正确培养目标产生了影响,造成高职院校文化建构的缺失和职业办学创新动力的不足。
三、融合高职人文教育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建议
1.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科学化
高职教育属于新型教育类型,人才的高等性是其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基础。对此,高职教育要想实现内涵发展,就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面相一致,不但要求培养人才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保证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不断促进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高职教育需要对市场经济下不断出现的行业发展和岗位群体变动情况进行结合,以培养出职业和知识综合能力扎实强大的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工作工程的导向作用,以职业标准和学生的职业发展作为课程的入手点,实现岗位和岗位群体、职业需要等关键能力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建设对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满足,将学生学习的专业基础、技能综合素质同就业岗位需求相连接;深化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深化教学方法并不断对教学手段实施有效改革,促进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无断裂连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高职教育要在课程教学和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的实行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保证学生获取自身需要的知识同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分析、质疑习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使学生养成在交流过程中具有清晰思路和流畅语言,对自身的观点进行准确表达。除以上两点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参与能力、组织管理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对有效信息实现获取,同他人真诚相处,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融入职业道德与素养,最终将两者的融合结果贯穿在完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课程教育之间的相互渗透,教师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等多方面的培养,通过职业教育教化学生的心灵,保障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2.配备良好的师资力量
依据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在高职教育中的关键点,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机制,开展积极的教师队伍建设。以专职教师和双师教师能力培养作为重点目标,将专兼教师建设作为建设重点,完善教师管理方法,引进多样化的教师管理办法和制度,培养和引进具备企业从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建立吸引、培养、稳定的一系列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3.培养大学文化精神
将文化作为职业引领,树立大学精神文明建设机制,高职院校在掌握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大力营造或构建可以反映学校办学理念或体现学校职业特点的大学精神。树立相应的校训和教学理念,严格按照教学理念开展职业教学,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实现其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高职院校要以发展的眼光开展校园建设和规划工作,如校园风貌、教室文化氛围营造、建设实训基地等,尤其是强化教学设施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站在高起点、高质量和高标准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改造,并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融入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学生可以在实训过程中感受到企业文化,在工作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情感。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只有坚持层次以及类型上的统一和谐,在职业教育上体现出办学特色,彰显职业性,并体现职业性的价值核心与优势,在高等性上凸显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化功能,才能满足和符合高职人文教育的目的和特征,有效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意义和价值。
作者:罗芳 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金雁.高职人文教育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2,(1):71—75.
1 新闻单位政工队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1 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新闻单位政工人员承担着教育引导员工思想的工作,因此政工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政政治立场。首先,政工人员要具有丰富的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其次,要熟悉新闻单位的业务流程以及相应的政策制度,在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以党的政策法规、指导方针为基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后,要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将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作为政工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1.2 要有高尚的道德。政工人员不仅是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还是其他职工学习的榜样,通过政工人员自身的榜样作用可以提升单位员工的整体素质,因此政工队伍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1.3 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政工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政工工作就是通过政工人员的操作将复杂的问题形象化的表述给企业员工,而政工人员的表述则需要他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1.4 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政工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单靠其专业的文化知识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是不够的,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其次,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将理论性的知识以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员工一看就懂;最后,要具备实干能力,政工人员要深入群众中,掌握员工的基本动态,真正帮助提升基层员工的思想政治意识。
2 当前新闻单位政工队伍素质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新闻单位对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新闻单位将工作重心集中在单位的业务经营以及运行管理中,而对于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一是新闻单位管理者对政工队伍素质建设的认识还不全面,认为政工工作只是负责单位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新闻单位的经济利益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二是新闻单位政工队伍建设没有落实到实处。虽然新闻单位都建立了政工队伍,但缺乏明细的量化考核激励机制和相关经费保障,导致新闻单位的政工工作开展不利。三是部分部门负责人和员工对政工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只要搞好新闻业务工作就行,对单位开展的政工工作和相关活动积极性不高,使政工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2 政工队伍建设缺乏可持续性的培训教育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思想意识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作为肩负舆论引导和新闻宣传职能的新闻单位,政工队伍建设也要与时俱进,通过接受各种教育培训不断丰富与完善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提升政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新闻政工工作的开展,但是部分新闻单位却忽视了对政工队伍建设的教育培训机制,使得政工队伍的素质得不到提升,思想落后于社会发展,产生不了政工工作的价值。
2.3 部分政工工作者缺乏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正确认识。因为不是从事一线的新闻采编工作,部分政工人员缺乏对自己所从事政工工作的正确认识,没有认识到政工工作是一项事关单位员工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工作,而是认为政工工作只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边缘性工作,加之单位不够重视,故而也就放松了对工作的高标准要求,存在被动应付的情况。
3 提升新闻单位政工队伍素养建设的途径
3.1 建立完善的政工队伍管理制度。首先,新闻单位要根据单位的工作性质建立与单位制度相适应的政工队伍管理机制,规范政工队伍工作内容、约束政工工作行为,实现政工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其次,新闻单位政工工作要实现单位领导负责制,将政工工作纳入到新闻单位主要领导范畴中,新闻单位主要领导对政工工作负有总体监督与管理责任;最后,要依托新闻宣传职能营造重视政工工作的浓厚气氛,在新闻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关键词:技师学院;专业能力;核心能力;并重
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并重不仅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技工院校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由于他体现了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客观性、必然性,所以,我们把它总结和上升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基本规律之一。探索、把握和顺应这一规律有助于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一、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并重规律的内涵
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并重的规律体现了综合职业能力要素和形成过程、能力本位理念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可概括为“二大内涵”。
1.从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层面看,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并重的规律涵盖和体现了综合职业能力基本要素和形成过程
综合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包括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他强调,在职业素养教育中,既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才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而该规律在强调专业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并重,折射出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指明方向的同时,也再现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基本要素,他由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构成。二者相比,不难发现该规律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基本要素和形成过程完全一致,该规律不仅再现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基本要素和形成过程,而且将其作为自己的重要内涵。
2.从人文主义角度观察该规律,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并重的规律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学生为本”的教育观认为:任何教育都要以培养学生“做人做事”能力为教育目标,以服务学生成长为本为教育思想,以引导学生思考为本为教育方法,以激起学生兴趣为本为教育形式。简而言之,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而该规律强调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并重,表现出高度的人文性,引导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本”,以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为目标,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为教育理念,以研究性学习为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教育教学形式,从而使学生获得专业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为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比我们得知,二者虽在文字表述方面有所区别,但在培养目标、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该规律不仅将学生为本教育理念作为自己的重要内涵,而且通过培养学生的“做人”能力,提升“做事”的能力,诠释了“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并重,不仅是职业素养教育的一条规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1.构建专业能力训练体系,强化学生专业能力训练
(1)建立和完善课程标准模块
要依据先进性、职业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原则开发出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要将专业概况、职业能力、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评价督导确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的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三大主体;应按照成立专家工作组、信息收集和处理、搞好课程开发、编写初稿、征求意见、组织审定、颁布实施七大程序做好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制订和开发工作,为强化专业能力训练提供指导性文件。
(2)建立一体化教室
要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仿真性、高效性、综合性的原则,按照职业岗位群或技术应用大类核心技能的需要集中建设一体化教室,注重相关专业的融合、同类学校的共建、区域共建。应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合理设计其建筑层高、建筑面积、讲练区域划分、工位布置,在功能上既满足一体化教学需要,又满足产教结合需求,建立一体化教师等级制度。从制订一体化教师等级标准、进行一体化教师等级考核、绩效挂钩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一体化教师等级制度,使一体化教师等级制度真正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专业能力训练提供教学人才。
2.构建关键能力养成体系,提升学生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养成体系由教学方法模块、职业道德模块构成。
(1)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和完善教学方法模块
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实现由传统教学方法向现代教学方法的转变,运用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教师被动地“教”为学生主动地“学”,以此提高学生方法能力。
一、以职业为导向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对外交往和交流打下良好基础。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来说,尤其注重英语运用的实践技能,所以,高职英语教学在确立课程目标的时候,在结合学生学习的专业基础上,体现鲜明的应用性。高职英语教学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理念下,为了强化学生的英语职业技能,确立教学目标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高职英语的社交技能是指学生通过有效的英语学习,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并且充分结合自身专业、职位,流畅、清晰地表述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实现无障碍视听,进而推动或者主导相关业务、活动的顺利完成,收获预想成果。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想要达到这种目标,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还需要在专业职业环境中运用这种技能的能力,从职业视角全方面了解和体悟英语文化,加强在专业交流中英语运用能力。第二,加强协作技能。在现代职业环境中,团体协作技能是不可缺少的职业能力之一。在高职英语目标确立的时候,走出知识理论体系的框架,建立健全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拓展学生视野的新内容体系。
二、重构教学模式
重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实现英语教学模块化。高职英语教学可以按照专业的设置分成模块,然后充分结合职业需求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在实际英语教学中,重视进行职业情境的模拟化训练。英语教学模块化有助于学生从自身职业规划和专业特点出发,有机结合知识和实践,在学习中不断强化以职业应用为目的的理念,进而提升学习效率。第二,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高职学校来说,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总体上来说比较差。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英语能力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教学,比如,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其巩固英语基础知识,然后加强基本业务交往知识和专业词汇的学习。对于英语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他们的学习目标,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引导他们阅读或者翻译一些专业著作,不仅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还开拓了他们的视野。第三,实施特色教学。不同的职业要求的英语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岗位注重从业者的交往交流能力,有的岗位侧重英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因而,可以设置特色课程,比如口语交流、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等,提升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以及针对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强化英语教学的实践性。高职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高职学生毕业之后就是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因而注重实践性。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尤其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充分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将职业素养和英语交流能力有机集结合,紧紧围绕未来职业前景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第二,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职业特点。教师设计特定的情景和目标,模拟实际职业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对话交流练习。另外,在掌握公共英语的前提下,按照学生的所学专业设置教学模块,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职业元素。第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和教师组织学生进入英语使用场合较多的企业观摩和实践,身临其境体会在职业应用中,运用英语的要求和特点,强化学习的针对性。
四、改进评价体系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因而在改革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体系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使之更加符合职业特点和专业能力的考核评价标准。想要培养出符合未来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就要注重考查学生在英语基本知识、专业岗位所需的语言知识和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只是看重英语过级和学期考试情况,这样很容易脱离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而,要建立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体系,比如,在笔试中,进行专业区分化命题,凸显职业应用的特点;在口试中,可以设计职业相似的情境,充分考察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另外,在职业资格考试中增加职业英语的考核,并且将考核结果作为获得职业资格的必要条件。还可以充分将定值考核和平时考察有机结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开展英语相关的活动,比如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考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表现等,从而作出客观评价。
五、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认识并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和专业设置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融入专业知识。此外,高?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提高教育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