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宣传广告设计范文

企业宣传广告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宣传广告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宣传广告设计

第1篇:企业宣传广告设计范文

【关键词】 电视 公益广告 运作机制

公益广告是一种以广告为载体的特殊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形式,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良好社会风尚、提高社会诚信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公益广告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社会发展需要公益广告。

打开香港两大电视台,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公益广告,或关注民众生活,或保护民众权利,或宣传政府管理理念,或引导市民文明行为,方方面面,无所不包。内容从“请珍惜你的选举权”到“垃圾分类,就是这么简单”,从“急需O型血”到“扶助老弱,从细处做起”,从“改善服务态度,多一个笑容”到“学好英语,丰盛人生”,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公益广告的水平,是这个城市、地区、国家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在欧美发达国家,公益广告已相当普及,尤其是电视公益广告,有着一套健全的公益广告发展机制。与之相比,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市场化运作的良性发展机制,政府介入公益广告运作最多,投入也最多,但是,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仍然有较大差距。优化我国电视公益广告运作机制,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对公益广告内容的规范

看香港的公益广告,最大的感受是亲切自然,其广告用语直白平实,朴实感人,理性而不失情感依托,贴近现实而不失幽默,节奏活泼易于接受,成为香特的社会文化。也许政府管理部门服务意识强,也许是市民文化素质较高,香港的公益广告,没有高深的用语,没有灌输的姿态,不震撼人心,却深入人心。

1、规范广告用语

能否为受众提供审美享受,是衡量我国当代公益广告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首先,公益广告推销的是观念,或是某种行为准则,思想性应该是其第一要旨。但是公益广告传达的观念能否被接受,取决于这个观念能否够满足公众的需求,是否符合公众利益和接受心理。因此,公益广告的表达元素不能过于单调,创意不能过于陈旧,更不能用严肃性替代趣味性。其次,广告用语讲求“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在表达方式上,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多一些温暖关怀,告别诸如“不准”、“严禁”、“纠正”这类生硬词语,以人为本,才能引起共鸣。

2、丰富广告内容

香港公益广告的播出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公民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秩序、清洁香港、扑灭罪行、反贪污、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健康与卫生等方面,大到基本法的普及,小到下水管道的消毒方法,凡是需要让公众知道并且注意的事项大多都有相应的广告。这些公益广告通过电视媒体,不仅在香港,而且在内地都受到了很大欢迎。反观我们的广告,几年如一日的宣传标语,充斥着空话、套话,不仅浪费政府资源,而且看得人麻木。

3、关注民生

我国公益广告数量少,且表现形式乏味,标语口号式的说教较多,难以感动人、教育人。广告不是政治,不能强迫人们去接受,它只能依靠思想性和艺术表现力感染受众,引导受众,获取社会效果。如果公益广告只是一味以“要求”或者“禁令”的形式出现,不是政府对自身责任的宣传,而是对市民要求、限制,那么公益广告再多,也只能是个形式而已。公益广告的受众是普通市民,这决定了其取材必然要着眼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关注民生民态。

4、减少企业署名

在日本等一些国家,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严格区分,公益广告中绝对禁止出现任何企业品牌的名字。在我国,许多企业目前仍处在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奋斗的阶段,缺乏承担社会责任、传播公益理念的意识。即使有少数企业投资公益广告,也多在广告上署上自己的名称,实现曲线促销的目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广告。在公益广告中标注企业名称或品牌名称使广告或多或少地带上了商业性,在观众看来,企业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营销手段传播自己的商业诉求。这种重利轻义、注重营销效果而非公益效果的企业公益广告容易引起受众的抗拒和反感,公益宣传效果和企业宣传效果都会适得其反。减少企业署名广告,有利于保护公益广告的纯正性,增加广告的可信性和影响力。

5、增加隐形公益广告

隐形公益广告也叫植入式公益广告,多嵌入电影或电视作品中。虽然其没有直接倡导某种公益行为或理念,却间接地表达了对公益的关注和引导。以建立国内首家绿色频道为目标的旅游卫视,在拍摄旅游节目过程中,节目组会计算每日的碳排放量。节目播出后,屏幕下面会打上一行字:本节目消耗碳多少吨,节目组会植树多少棵,以抵消碳排放。这是一个隐形的电视公益广告,节目虽没有直接倡议节能减排,却通过这种自觉行为(相关部门并没有明文规定媒体必须为在制作节目过程中消耗的碳做出相应的补偿行动),引导观众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减少碳排放,保护身边的环境。隐形公益广告的成本较低,说教性不强,受众在不设防的心态下接受广告信息,并受到其暗示和引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对公益广告播出的规范

1、增加公益广告的投放量

在香港,公益广告已被广泛运用于传达政府意识、疏导社会心理、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今天,坐在电视机前,我们被五光十色、包装精美的商业广告包围着。但与一江之隔的香港相比,电视里却少了些或关注民生社会、或保护百姓权利、或指引市民享用政府服务、或引导人们健康行为习惯的公益广告。

深圳市曾举办过一次全市中小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对该次大赛参赛作品素材来源的调查显示:30%的素材来自香港电视媒体播出的公益广告,70%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没有一条来自境内媒体刊播的公益广告。在发达国家,公益广告的量占到商业广告总量的约40%,香港的比例也到了30%以上,而我国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的近60个频道中,公益广告寥寥无几,数百亿的广告收视市场,只有零星的几则公益广告在“炒饭”式的播放。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公民素质和社会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一则好的公益广告是可以深入百姓心灵的,它所营造的气氛和声势是其他宣传形式无法比拟的。增加公益广告的投放量,以公益广告这种覆盖面较广的形式,唤起整个社会公民对社会责任和社会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密切关注,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2、播出时段和时长制度化

香港政府在批出商营电视台经营权时规定,每小时节目广播中,必须预留一分钟(相当于百分之二的节目时间)免费给予政府作为公共事务宣传,推广大众关注的信息及加强市民公民意识。在香港,过了凌晨12点一般就不再播放商业广告。这种安排,为香港的公益广告提供可观的媒介发放资源。

虽然政府规定,要求电视媒介平均每天在19:00―21:00时段每套节目公益广告的时间应不少于该时段商业广告时间的3%,但事实上,规定并没有被很好地执行,即使在保证播放时间的前提下,广告质量过低或者播放周期过长,都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习,以规章或行政法规的形式就电视台每日播出公益广告的数量,每个时间段播出的次数,总共播出的时长,每个广告播出的周期等做出详细规定,以避免一年一则广告、一则广告播放一年,或广告只在深夜出现的现象发生,规范公益广告的发展,让公益广告持续而有效地在民众中产生影响。

目前,深圳市委宣传部、市工商局正在加快推进《深圳市公益广告条例》的立法工作,要求广播、电视媒介、报纸、期刊媒介必须免费不少于商业广告的5%的公益广告。该条例之所以突破了国家3%的有关规定,原因在于深圳市政府根据往年的统计结果,认为3%的播放量难以满足播放需求,拟增加公益广告的力度。

3、播出常规化

欧美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大多由一些国际性或全国性的组织、机构,如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一些大公司在商业广告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制作公益广告,并形成了常态化的播出机制。而我国,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是媒体的长项,这种做法也被带到了公益广告中,围绕热点问题和重要事件密集进行公益宣传。当举办体育盛事时,发扬体育精神、争做文明东道主的公益广告就一哄而上营造气氛;当政府提倡节能减排时,各地宣传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理念等的广告就层出不穷,一些企业也乐于投资这些“时令”公益广告塑造公关形象。相反,对那些需要长期宣传的对公众有潜移默化影响的素材如法制宣传、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等就得不到重视,投入不足、宣传不力。这种一阵风、应景式的非常规化的广告机制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显示不出政府的诚意,使公益活动的宣传效果难以持久。得益于制度的完善和严格执行,香港电视公益广告才能获得年年、月月、时时都在播出的平台。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公益广告的播出常规化、制度化。

另外,从政府到企业再到媒体,投入公益广告的回报或补偿要求都过于功利。回报要求最强烈的是一些政府部门,希望广告活动紧密配合自己部门的中心工作,配合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立竿见影地解决自己希望解决的问题。这折射出管理层对公益广告短期回报的强烈诉求,其后果必然导致公益广告本质属性的扭曲。

三、对公益广告主体的规范

1、利用电视媒介主导发展公益广告

从管理层面来看,宣传、工商、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都有责任来管理公益广告,但又都不是法定的管理部门,由此造成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监督不力的多头管理现象,难以建立起协调高效的公益广告运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引入社会的力量发展公益广告就势在必行了。

成熟的国外公益广告运行机制,都有着自己的主导力量,美国是社会主导,日本是企业主导,韩国是媒体主导。作为当今社会的“第一媒体”,电视已经成为我国受众最广、影响最大的信息传播载体。它不仅是信息的者和交流平台,也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有责任、有义务传播文明和公益,也有能力成为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的主导力量。建立公益广告运作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需要政府、媒体、企业、社会团体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要求省级以上电视台专设公益广告制作部

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公益广告,从组织、策划、拍摄到,可能需要花6个月的投入,以及几十万元的广告成本。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支持。要求省级以上电视台专设公益广告制作部,从事公益广告的制作和,不仅便于统一管理,也能满足公益广告的快速发展要求。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收视覆盖面广,资金和人力充裕,广告制作水平较高,与政府联系密切,有条件承担发展公益广告的重任,配合法制、教育、环卫、质检、司法等部门制作、原创公益广告(部分地方台收视覆盖面窄,广告及其他收入有限,技术和人力资源较弱,要求其每年制作一定数量的公益广告片,可能不切实际)。

电视台也可以组织优秀公益广告设计比赛,向社会公开征集公益广告,甄选出优秀作品,购买其作品使用权,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民间力量,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公益广告的制作。

3、公益广告专项基金筹措

提高公益广告的制作水准、加大播放力度,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解决资金问题,需要建立规范化的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

(1)政府拨款。政府每年从文化事业建设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下拨给电视台作为公益广告专项资金,统筹规划,专款专用。

(2)企业资助。其一,通过税收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投资播放公益广告。比如,企业用于资助公益广告的费用作为成本从应缴税额中扣除,减轻其税负。其二,通过商业广告费优惠鼓励企业积极投资播放公益广告。比如,赞助一则公益广告制作和就给予其商业广告费一定比例折扣的优惠。

(3)商业广告收入。每年要求电视台从商业广告收益中抽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公益广告运作,同时,实行税收的减免等优惠政策,如免交地方政府4%文化事业建设费。

(4)社会捐赠。

4、设立年终考核制

广电集团年终应举行“公益广告效果评价调查”,广泛收集群众的效果反馈,对各电视台一年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考核,按等次分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考核意在避免电视台为应付差事粗制滥造,或选择垃圾时段播放,造成公益广告的无效果播出,资源浪费。同时,设立优秀电视公益广告片奖、优秀公益广告组织单位奖等,从全国各电视台选送的公益广告片中评选出社会反响较好的优秀作品给予重奖,并对制作、播放公益广告表现出色的电视台进行奖励,激励电视媒体不断提高公益广告的创作水平。

四、结束语

公益广告中一部分是政府宣传广告。政府通过公益广告向民众传递特定的信息,既有利于制度和政策的推行,也降低了社会治理的成本。所谓言必行、信必果,公益广告获得认可有个前提,就是政府部门能够严格按章办事,承诺的一定要做到。广告上宣传的东西一旦不能兑现,或者执行过程中有任何的纰漏,就会破坏政府部门的形象,破坏广告的可信度。

香港公益广告发达,与其行政、法制等各方面的公开、透明不无关系。香港政府出钱制作的电视公益广告,一点都不马虎,寓意深入浅出,充满创意和人文关怀,严谨体现法治精神,艺术上也精美绝伦。广告轻松、幽默,没有高深的用语,更没有灌输的姿态,市民喜欢看,效果自然会好。最重要的是,政府说到做到,民众自然接受。

【参考文献】

[1] 冯念文:谈公益广告发展中的政府行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9).

[2] 王彦霞: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媒体社会责任[J].科技信息,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