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基础学习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在机电类学校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电学相关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但是对于高校类的学生,底子差,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本课程主要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概念多、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此类学生,需要教师充分对课程理解,消化,通过具体例子分析,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大量的学者和专家对高职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展开[1]。根据个人授课经验总结,电工电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学习,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备学生,讲好课,多总结。
明确教材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容和要求、研究教材中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很重要,但是研究所授学生的心身发展特点,相关知识面和智力基础也是同样的重要的,以前在更多文献里关于教师如何备好课讲的很多,但是如何备好学生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课程,在一个班级里,有反应快点,反应慢的,有自学能力强的,自学能力弱的,要每个人学生做到能懂,无疑对教师是一个考验,所以备学生就显得比较重要,尤其是对于高校的学生,基础比一般本科院校的要差一点,这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
怎么讲好课,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认真的组织;课堂上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做一些比喻性,对比性的较强易懂的例子以及结合实物挂图等形式[2],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正确评价学习行为,帮助学生体验成功,要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自豪。例如我们在讲授二极管开启电压和正向压降的时候,好多学生容易含糊。首先二极管要导通,导通的前提是正向偏置,电压达到所需开启电压才导通,导通后二极管上才会有一个正向压降。学生容易把开启电压和正向压降搞混,教师就可以通过举一些相似的例子来比较记忆。
总结,顾名思义,就是对所做做教学进行总体归纳和全面概括的具体结论。一般情况,在每一章节学习完成以后,学生很难自己把学习的知识系统的连贯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给于一个正确的引导。教师在总结中可以利用一些对比、类比的方法,找出异同点。比如在放大电路讲授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将分压式,固定式及射极输出器的的静态值,动态值的求法以及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放在一起类比,指出电路的异同点,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建框架,学概念,打基础。
好多教师在新学期开始,就一股脑的开始讲授新课,至于为什么要学这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什么,这门课究竟是讲什么的,好多学生都是不清楚的。所以开始上课的时候,没有必要第一堂课就开始讲课,教师可以利用一堂课或者更多的时间,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给学生一个大的框架,就像盖楼一样,先把建设大楼所需的图纸,材料,资金等必须物品准备好,这样盖起楼来,就可以得心应手。就像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教师可以细致的把这门课程先分为电工技术部分和电子技术部分。电工部分我们可以分为电工基础,电路分析,安全用电;电子技术部分可以分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新型电子技术部分。每个大的框架,结合具体生活的例子在给学生仔细剖析,使学生一开始就对电工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框架,要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下手,怎么样去学,怎么样才能学好,以消除学生在高中时期对物理的恐惧心理,更好的投入到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我们学习的知识很实用。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
三、重实验,多实训,勤练习。
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技术比较强的课程,理实一体化,培养学习听、看、做、记、想的能力,更有助于调动和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彻底变革原来的实验内容,提升基础实验的内涵,在验证性实验中渗入“探究型”内容,加强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完成一定的应用创新设计实验,使实验教学变为由理论通向工程实际的桥梁。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综合情况的处理能力。为此,可以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规划为3个模块。即:基础训练模块、综合设计模块、应用创新模块,然后根据每个模块分配具体的合理的时间。在每章课程结束后,安排一个小实验,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其中相关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使“教”,“学”,“做”同时互补,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做晶体管简单测试的试验中,要用到万用表,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器等主要电工电子器件,教师可以要学生要对比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然后从里到外,从简单到复杂,要求学生通过万用表测出各个元件的特点,并作出总结,另外在测量方法上也可以要学生验证二极管,三极管的主要特点。要学生体会到我们讲的理论和具体做的实验是一体的,更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从点到面,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知到无所不知。
四、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概念,不像其它工学学科,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或者实训看得到,好多时候只能通过抽象的想象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授课方法,更好的增加学生的理解力是教学者的首要工作,本文通过教学中三个方面的分析,希望能给电工电子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使学生能够热爱电工电子,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使电工电子技术不在枯燥,促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真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中职《电工基础》教学的现状
1.中职《电工基础》教学的基本特点
就中职学生而言,《电工基础》这门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主要为电压、电阻、电流、电功以及电功率五个电量概念,电和磁两个物理现象,三个基本的电子元件即电阻器、电感器以及电容器,电流电路以及交流电路基本电路。电路规律需要掌握的有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等。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是实践和理论结合紧密的电工学基础专业课程。电工基础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理论素养,还需要具备实践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
2.传统中职《电工基础》教学的弊端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电工基础》的教学存在很多弊端,过于重视理论,不够重视实践知识。很多学生在开始对电工基础的理论知识还比较能接受,但是随着实践要求的增多,再加上很多理论越来越枯燥和抽象,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又不能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电工基础》的积极性和兴趣,甚至厌倦这门课程,产生排斥心理。
二、中职《电工基础》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应用
1.《电工基础》实行工学一体化教学目标设计
教师要结合《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来实现工学一体化教学。教师要把《电工基础》中的概念以及电路规律作为教学目标。在电工实验课的时候,教师要做好指导,由学生自己来操作,完成教学内容,并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对电路的相关理论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课程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电工基础》的趣味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总之,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要充分结合《电工基础》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自身实际,可以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并掌握《电工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遵循的原则是内容要从简单到复杂,并要对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融合,确保内容的覆盖率;同时要突出对学生整体技能的培训。在进行课程的选择时,教师要做到坚持实用性的原则,要结合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电工基础》实行工学一体化教学组织模式
教学组织模式的成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要根据项目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来达到教学效果。现以欧姆定律为例谈谈如何实现工学一体化的教学。
(1)建立学习目标
学生在学习欧姆定律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的定义、符号以及单位,要让学生正确地使用和操作电流表、万用表以及电压表,学生能够根据电路图进行零件的组装。
(2)对学生进行分工共同实验
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来分工完成,先对学生分组,每组为五到六名学生。让两名学生准备实验内容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并要做好器材的检测。让两名同学来进行电路的组装、按照图来进行电子元件以及仪表的连接。剩下的同学做记录,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做好记录。在实验完成之后,让学生对实验的数据和过程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实验报告。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准备的材料进行检查和督促,做好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视,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实验后,教师要做好总结,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
3.《电工基础》实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效果评价
《电工基础》实行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效果,主要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在进行工学一体化教学后,教师在进行效果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不能只是看到学生对教师问题的回答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要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是否端正、对实验是否积极热情以及能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不能做到积极思考等。教师需要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素养的评价(学习态度、学习的积极性等)、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项目制作的熟练度、创新的理念以及合作学习等)。《电工基础》工学一体化教学评价并不只是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自己的评价等。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不能只是看到教学成果的评价。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 基础教学 应用
一、合作学习可行性
(一)探讨合作学习可行性
合作学习模式指的是,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没有家长的督促,没有教师监管,学生自愿分为学习小组,各小组间分配好学习任务,在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完成各个学习任务。小组成立之后,每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对各自组内的学习要负责,让小组学习具有统一性。在小组中发挥每个组员的智力,学习中注重交流和合作。学生的综合意见能够帮助教师提高学科见解能力,进而加深理解课程关联性。班级中学生们的解题思路和特色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组内成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让学生处在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中。
(二)提高电工基础课程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的实践性强,电工课程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电工理论,而且要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贵在学以致用,懂得运用理论知识,不仅从低层次去理解理论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娴熟地运用理论,在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完整的知识学习体系。合作学习抽象思维性强。电工基础教学理论知识部分抽象性较强,学生需要充分挖掘抽象思维加以理解。例如:电流分配的课程学习,需要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发挥想象力对课程进行学习,学习中懂得总结分析方可提高学习质量。
合作学习协作性强,电工基础包含的知识量大,知识面广,章节多。学生在课外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从学习中总结学习经验,懂得借鉴论证。学习任务一般这样要求,技能学习、信息学习以及材料学习它不是个体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掌握的,需要整体合作学习。个人的学习力量有限,当整体的力量得到发挥时,学习才实现最佳效果。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在开放的问题中,学生具有学习兴趣,对答案的探索会自觉和主动。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效运用合作学习模式
(一)突出学习主体性
学生学习中常常碰见学习难点问题,学生没有迎难而上,而是选择逃避,在逃避中产生厌学情绪。在班级学习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他们爱钻研难题,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精神。而有的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一遇到难题就退缩。教师在教学时,要将合作学习模式贯彻好。细分学生个体学习存在的差异,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学习。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教师发挥学生的优点,学习中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电工学习本是理论性强、抽象性强的课程,教师在课前充分掌握学科知识。依据学生学习进程和能力,整合文章,教学中突出重点,明确学习主线,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参与学生学习
教学设计主要是面向学生,在电工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需要提高互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个人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各个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再由自己动手总结得出结论,该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实验魅力,从而增进学生和老师间的合作学习。老师观看学生实验,及时提出学生实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进行调整。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起到引导性指引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分析推导,这样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电工基础学科具有复杂性,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让电工基础知识生动直观。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能将抽象化的问题通过实验演示形象化、生动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创作和信息处理能力,借助多媒体教学,学生更加直观、快捷地学习。课堂上形成学生和老师高度互动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生需要培养起互动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模式建立在学生具备合作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明确提出一些课程要求,给学生提供创作条件,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养成思考能力,提炼学习方法,逐渐形成个性化学习。
(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行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潜能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主体性原则并不是摒弃教师指导性,教师在课堂中要指导学生朝科学化学习方向发展。
合作性学习原则:教师规定学生规定范围内进行小组学习,让组员自由交流沟通。多层次的交流使得学生开放思维,组员间进行沟通开阔了视野,汲取他人的长处,补足自己的短处,从而优化学习。学生在讨论中扩大了知识面,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创造性学习模式:课堂主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场所,因为电工基础学习具有抽象性,所以,小组在学习中必须开放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这样利于学习。
电工基础课程概念多,内容复杂,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安排学生分组学习,通过巧妙的课堂导入,使得学生更能理解知识,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抽象的概念进行形象化,学生学习的激情会高涨,谈论的热情也比较浓烈,能够帮助学生在电工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针对每组不同的学习进度导入不同的内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组的不同演示,会让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更能容易把握课堂知识。在分组学习中给学生设置疑问导入法,在学习中如果常常伴随矛盾疑虑,这对思维的启发有推动作用。教师在给学生设计疑问时,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设置,让学生在课堂上寻找答案,使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沉静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学生分组学习中,不是单独封闭式教学模式,是学生和学生间、学生和老师间的高度互动学习。
(二)演示导入法
职校学生普遍存在好奇心理,对奇特、新鲜、生动、直观的事物非常敏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个心理,在分组教学中借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较直观的教育效果,它有声音、动画、文字等表现元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新颖,提高了学生学习欲望。在进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堂讲授时,教师在分组的情况下,让每组成员进行Flas教课,看每组成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小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在思考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是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在电工学习中要加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四、完善评价体系
校园学习相对于社会,环境非常纯净,没有黑暗势力存在。公正、公平以及合理是合作学习的重要保障。在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都要发挥出独有的优势,把自己学习潜能发挥出来。让个人学习目标和小组学习目标相结合,该体系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合作需求。目前,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在以往的评价方式中,教师常常采用等级考试的形式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用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该评价方式存在诸多缺陷,用分数评价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程度,对学生学习的努力和付出忽视。这样的评价方式会导致“低能高分”教学现象,学生学习主要是学会学习方法,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不单纯因为高分而学习。因此,评价方式应该形式多样,一个微笑、一句鼓励话语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激发学生欲望。
五、结束语
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思考能力,能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合作学习在现代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电工基础教学是将理论和实践集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学以致用,能够灵活运用理论,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习思维。在学习中要注重运用抽象思维,这样可以充分理解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左小红.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9)
关键词:证课融合;维修电工实训;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刘丽萍(1979-),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吉林 长春 130033)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45-02
随着国家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大幕的拉开,教学设计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系统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它采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原理变换成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的计划,创设出有效的教与学的“过程”或“步骤”,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一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受教学设计质量优良的影响。为此,在授课之前课程教学团队要进行科学、客观、详细的教学设计。笔者从事“维修电工实训”教学多年,并指导中级维修电工考证实训,多次进行企业维修电工工作人员岗前培训。本文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实际教学情况,从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几方面阐述“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一、准确进行课程定位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企业及相关领域中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修及技术改造,从事供配电设备管理、维修及机电产品的营销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领域主要涉及电力行业、装备制造行业等电力设备及机电设备生产、维修等企业,主要从事安装电工、维修电工、值班电工、电气设备操作员、电气技术员等工作岗位。从事这些岗位都需要具有中、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而“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正是针对这些岗位的维修电工资格证书而开设的。该课程实践性强、应用面广,为学生考取维修电工中、高级资格证书及毕业就业夯实基础。
二、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详尽分析,归纳总结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维修电工常用仪器仪表及专用工具的选用、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熟悉照明配线、动力配线、电子装配等操作工艺要求;熟练掌握国家职业标准《维修电工》中、高级所规定的车床、铣床、磨床、钻床以及交、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电气配线、安装调试、检修工艺编制、故障检测技术以及PIC、变频器技术。
三、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所规定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为主线,以操作规程、施工工艺、验收规范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本位,以项目教学为主导,结合学校现有实训设备,通过企业专家论证会,确定选取电工基本操作、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常用室内线路的安装与维修、三相异步电动机拆装与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的安装与维修、亚龙维修电工高级考核装置应用、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PLC及变频器的应用等典型项目作为本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维修电工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实现“学校教学、企业实践、国家考级”的三统一,确保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快、考得过、用得上。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四、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通过分析学生的生源情况、知识技能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基于工作过程六步骤进行项目化教学过程设计。
资讯阶段:教师布置任务,教师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计划、决策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工作计划,学生与教师交流工作计划。
实施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自主完成任务。
检查、评价阶段:检查结果(自检、互检),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总结,在此阶段发现问题,查遗补漏。
五、恰当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操作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法、巡回指导法等方法,同时辅助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开拓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六、开放式设置考核方式
以学习项目为考核单元,注重对学生完整工作过程的评价,根据学生完成工作过程的态度、工作质量、操作规范、相关测试(口试)等内容综合评定,采取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指导教师评价等形式进行评定。考核的重点在于评测学生是否具备了维修电工职业能力,是否具备了工作积极、主动、热情等良好的职业素质。
每一个学习项目的成绩评定明细如表2所示。
表2 每一个学习项目的成绩评定
评价项目 小组互评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比例(%) 5 5 90
根据课程总学时及每一个项目的学时,确定每一个项目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详细如表3所示。
表3 课程总成绩
评价项目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项目四 项目五 项目六 项目七 项目八
比例(%) 5 5 5 5 25 10 30 15
七、总结
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质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最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多层面锻炼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从而为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设计以遵循教学设计的系统性、理论性与创造性、计划性与灵活性、具体性,遵循教学基本规律为前提进行。
教学设计要按照“为什么学”、学什么”以及“如何学”的顺序进行设计。“为什么学”是指要确定教学的目的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什么”则是指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如何学”是要明确授课过程中采取什么策略来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另外,教学设计还要评价方法,即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客观、准确而又全面的评价。教师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教学环节逐步进行修改完善,以确保今后教学时能够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更高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萍.《电工技能实训》说课竞赛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26).
关键词: 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 《电工基础》课程
一、引言
近年来职校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使《电工基础》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兴趣,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情境教学能让学生融入情境,以境入趣、以趣入情,巧妙自然地达到获取知识的效果。
二、情境教学的原则
1.生活性原则
生活性原则指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和需要出发,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形象生动的情境材料,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电工基础知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
2.问题性原则
课堂上问题可以由教师设置或者由学生发现和提出,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问题是认识主体要弄清或力图说明的东西,是认识主体想要解决的难题,因而问题必须具有目的性。情境中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处于思维状态,能够积极讨论问题,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情境中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在第一时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情境的创设具有完整性,即所创设的情境应该是完整的、全面的,在囊括生活经验和问题的同时,还要确保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通过努力即能解决。情境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即所设计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梯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够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情境创设的主体可以是多向的,情境引发的问题是开放的,解决问题思路与策略是多元的。遵循开放性原则,可以使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宽松的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思维呈现活化状态,处在一个比较开放的时空中,从而打破定式思维的束缚,提高思维水平。开放性原则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多角度提问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电工基础》情境教学方法
1.创设讨论式情境
根据教学目标对于容易理解的章节,如交流电路第一节电阻――电容串联电路,首先,让学生阅读该章节,通过阅读结合前期所学的基础知识点拟出提纲,写出学习笔记和讲稿;其次,分小组讨论发言,在小组讨论基础上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课堂上演讲;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提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精心点拨,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和上课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使全体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2.创设问题情境
《电工基础》内容复杂,要求学生掌握的定理、定律多,重点难点多,对于中职生来说,专业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适应该课程的要求。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让学生置身于这些事实和现象的学习情境中,例如当讲解到通频带和Q值概念时,从收录机放出的音量质量入手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分别用便携收录机和澳斯克视盘机放音乐,便携收录机音质单薄,而视盘机浑厚雄壮,教师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学生答:喇叭大小的原因、碟机线路不同的原因等。再问:其本质是什么呢?同学们一时回答不上来,下面议论纷纷,气氛十分活跃。这一现象表明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音质不同的表面现象上,而不能将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薄弱点练习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讲解两部不同机器是因为音频带宽不一,便携收录机音频中,高低频损失较大,带宽较窄,音质单薄,而视盘机低、中、高音频基本没有损失,带宽较宽,所以能真实重现交响音乐的浑厚雄壮。
3.创设实践操作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实践操作情境,让学生动手动脑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把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模拟岗位情景,引导学生大胆实践,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对收音机很感兴趣,指导学生将一台简易的收音机改装成高保真收音机,将一台有故障的电视机根据所学的原理进行故障判断,并进行维修排除。采取学生自由组合,部分人负责装配、调试、维修,其他人负责检测、评判,再互换岗位角色,由老师点评总结提高。
四、结语
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创设情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显著的作用。倡导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其实质是利用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有效促进学生的电工基础学习。
参考文献:
[1]高秋霞.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初探[J].科技资讯,2011,(19).
[2]杨建芳.让《电工基础》课堂教学导入多样化[J].文理导航(中旬),2011,(08).
[3]郭永明.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J].成功(教育),2011,(09).
一、“一体化”教学在高职电工技术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电工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具有应用性强、涉及面广、理论知识较难理解等特点。该课程是建立在高等数学与物理学课程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安全用电及电工测量等,要想学习这些内容,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数学推导能力,又要求学生具备工程实践的基本技能。而目前的高职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原有知识储备少,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再加上该课程一般在第一学期开设,入学伊始,新生还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加重了他们的学习困难。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教学效果就不甚理想。教师若能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就是要突出岗位的职业性与现场性,通过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完成常见电工电路的安装、调试与检测,让学生提前了解将来的工作内容,体验完成一项工作的愉悦,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专业感情。
二、电工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
《电工技术》课程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要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尽量减少理论过程、删减公式推导、强化实际应用。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工程实践应用为目的,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对理论性强、需要纯数学知识推导的问题,只需用一种数学思想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推导结果即可,不必进行大量推导,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含糊跳过,否则学生会产生疑惑,甚至出现畏难情绪。
1.了解需求、确立目标根据职业能力需求制定职业能力目标,并分解转换成一体化任务教学目标。理论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电工技术基础的一些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及分析方法,了解安全用电常识等;技能目标主要包括电工元器件的识别与认知、读图能力、接线能力,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电气设备的焊接安装与调试,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等职业能力。
2.整合内容、设计任务设计一体化教学任务要将理论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每一项任务既要涵盖课程的理论知识点,又要体现其工程实用性,便于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经过实际探索,我们将电工技术教学内容序化为5个典型的教学任务。
三、电工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是把课程计划、教学任务设计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在设计好工作任务之后,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以小组形式制定完成计划,确定步骤和程序,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自主完成工作任务。期间,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驱动学习、获取知识、提升技能。同时教师还要创设情境,模拟符合任务活动的实际岗位情景,用感官事物的认知和具象化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职业情感。1.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在实施教学任务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性格、知识水平、自学能力、操作技能等作出较为全面的判断,依此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确保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每个小组内分工又要尽量根据学生特点和爱好不同分配不同的任务,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掘其潜能。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项目任务,首先分小组进行讨论、查阅资料,然后进行方法对比与论证,最后协作完成任务。这样既完成了知识目标的学习,又进行了能力目标的训练,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2.成果展示、总结评价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组展示其成果,教师进行验收与评价。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一名代表对本组完成任务的过程、结果及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陈述、展示与汇报。然后师生共同评判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出改进意见。小组汇报完后,教师对整个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总结和点评,总结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所获得的一些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点评各个小组在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尽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在总结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程度和水平,更要关注学生职业行为和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变化。3.整理问题、归纳总结每一项工作任务结束后,教师都要及时整理学生遇到和提出的各种问题,将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对属于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问题,要在以后的理论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深入浅出、各个击破;对属于职业技能方面的问题,则要带领学生再一次熟悉工作任务、强化训练、直至掌握。深入反思教学任务设计的是否合理可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还需作何调整?如是,方可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教学任务,力争达到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一体化;proteus等;专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29-2
0 引言
电工基础指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以及电力生产和电工制造两大工业生产体系。它是以下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基石――电路和磁路理论、电磁测量、电机与继电接触控制、安全用电、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系统等;同时它又是电工进网的知识宝库。对于内蒙古电力的新入职员工首要的基础培训,它的知识地位与储备关系着电力员工今后的学习与工作。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一体化改革,不仅让学员扎实理论知识并且加深对电力知识的理解。
1 教学一体化
所谓教学做一体化,就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2 电工基础教学一体化现有模式的优缺点
现有的电工基础教学一体化模式不仅满足教学一体化要求,而且符合电工基础理论特点。
电工基础一体化教学的特点是:①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课教师构成了一体。②教材一体化,即理论教材与实习课教材构成了一体。③教室一体化,即理论教室和实训室构成了一体。
按照试点教学反映的情况,①学员学习兴趣高,自学能力变强,理解电工中的概念深刻而具体;②教员讲课时间变长,但是教学效果好,教学兴趣浓,更快激发学员的思维;③实训室利用率合理,实训耗材更合理化。
虽然试点教学非常成功,但是也突显出一些问题,总结如下:①与其他专业的联系有所欠缺,导致学员虽然学到了但是目标不明确,学历教育中不用考虑这方面,但是对于职业教育来讲,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才是每一科目的最终目的。②实训围绕理论,但有些项目的实训过于简单,应该考虑用软件模拟试验,节省课程整体用时。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下一步研究如何改进。
3 电工基础教学一体化改进
3.1 实训重点内容的确定
电工基础里的内容是很多电相关专业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建好电力工作人员自身的高楼大厦。学以致用是职业教育的关键,也是电工基础的教学一体化实施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点,需要明确实训科目,明确重点的方向。经过一番教学试点与考虑,下面列举以下科目:
①电力系统。电工基础教学一体化教学中R-L-C科目模块的试验,是未来学员掌握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网参数及等值电路方面知识的基础,以及系统振荡等方面的原理。基于此,在教这组实验时,介绍其对后续科目的影响。
②电力营销计量。电工基础教学一体化教学中P-U-I-R科目、单相-三相、三个重要三角形模块实验,是电力营销专业计量方面的重点。基于此,在教这组实验时,应将计量知识提前介绍与讲解。
3.2 相关软件教学融入教学一体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工基础教学一体化教学中,不仅让学员手动实验,更应该紧跟科学发展的步伐,加入相关实验软件的学习,为未来学员在各自岗位中的创新能力加砝码。下面推荐一下实验教学软件。
①Proteus软件介绍。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器件。
在电工基础教学一体化中,该款软件能够清晰仿真简单电路的实验,不仅能得到相关定律,而且能模仿一些器件的反应时间、充放电等时间,如图3-1电容器隔直通交实验,图3-2电容器直流时,图3-3电容器交流时所示。
②MATLAB软件介绍。MATLAB中的Simulink提供了动态系统建模、分析和仿真的交互环境,能够实现交互建模、交互仿真,并允许用户扩展仿真环境等功能。Sim PowerSystems是Simulink的一个专用模块集。该模块集包含电气网络中常见的元器件和设备,以直观易用的图形方式对电气系统进行模型描述。模型可与其它Simulink模块相连接,进行一体化的系统级动态分析。在电工基础教学一体化中,一般用SimPowerSystems仿真三相交流电为电源的一些简单对称电路与不对称电路的试验,而且后续研究生阶段的电力系统仿真也多数用Simulink来做仿真,这样既能做出实训室内不能演示的非对称电路的试验而且调动学员探索知识的热情。图3-4 Simulink中有关电力系统的模块集示意图。
另外也可以用MATLAB中的MATPOWER, MATPOWER能用其本身提供的电力系统模型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不仅方便简单,而且快速精准。
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最优潮流,MATPOWER能计算出满足经济性与安全性的结果。电力市场下的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是进行现代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重要依据之一,OPF以数学优化理论和潮流方程为基础,把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和潮流计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目前,电力市场环境下最优潮流的模型越来越复杂,任何形式的目标函数,都可以包含表示电压、电流、功率限制的约束条件。在约束众多的情况下,最优潮流都能将它们整合到统一价值标准下进行协调。这样宏观上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员深刻了解电力营销概念。
3.3 小结
综上所述,从两方面改进电工基础教学一体化,综合MATLAB、Proteus的一些教学仿真功能与电力系统、电力营销计量专业知识,将能满足仿真教育与科学研究的需求。
比如在电工基础简单的系统振荡、短线、短路等故障,
MATPOWER能计算出相应潮流结果,让学员深刻认识到电力系统的宏观性与重要性
4 总结
电工基础课程实现一体化教学,就是整理融会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本文重点讨论了电工基础教学一体化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深化教学一体化。
参 考 文 献
[1] 河南省电力公司组编.电工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论文摘要:现在国家越来越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主力军之一的中等专业教育也在不断向前发展。电工基础课作为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是在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在教学上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一、引言
电工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和理论性并举的课程,是电工电子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学生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很重要的铺垫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后续专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电工基础课的学习非常重要。
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电工课程要涉及一些数学、物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初中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而且绝大部分学生理科学科的成绩极差,对于中学里的一些最基础的数理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这就给中专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加之电工课程的内容繁琐、知识原理相对抽象和枯燥,学生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在理解知识上有较大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差,学习的兴趣不高。另外,很多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不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要谈学习兴趣了。
2.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在大部分中专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板书、讲解、习题等形式进行教学。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虽然也有节奏恰当的优点,但是通过多年的实践操作表明也具有很大的缺陷。电工基础课程本身理论知识较多、内容抽象、理论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照本宣科的传教,势必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学习的欲望和激情更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3.重理论轻实践
实践课程是对理论课程的验证,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和技巧。而现在的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存在着理论课时饱满而实践实验课时极少,甚至有些学校就根本没有的现象;有些学校虽然安排了实验课程,但是训练的针对性不强、实践和课堂理论脱节;同时,有些学校的仪器设备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正确的指导,导致设备损毁严重,不利于实践操作的开展。这些对实践实习环节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电工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1.案例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针对中专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提不起来的特点,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中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为向导,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和感受,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另外,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模型和原理演示,直观而生动地讲解枯燥的原理,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2.重视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对于电子电工专业,其本身是一个操作性极强的专业,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中专的学生多数好动、不喜欢上枯燥的理论课程,但在动手能力方面一般都较灵活。因此,要加强实践操作课程的安排,并合理安排教学的环节和进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学习技巧,并巩固理论知识和原理。
3.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综合能力和素质
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有目的地设置相关的情景和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互相协作,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解决方案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在疑问中研究,以研究带动行为,并从中学会知识的过程。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要观察学生的方向、方法和进度,起到点拨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自主地往正确的方向探讨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做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电工基础的教学要结合操作性强的专业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寻找合理和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动手操作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电工基础 实验 改革 联系实际
《电工基础》是主要介绍电路基础知识、直流电路、磁场与电磁感应以及交流电路等知识,是学好电工专业课程的基础。《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具有抽象性、实验性、专业性等特点。大多数学生感到:《电工基础》课,原理枯燥难懂、实验深奥难明、习题面广难解,于是厌学、厌听、厌钻的情绪油然而生!
一、课程体系
(一)内容抽象,整体性强。
《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论性首先体现在概念多、基本知识点多、单位制较复杂上。如“磁场与磁路”这部分内容,基本概念有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磁通、磁路等,概念多而且较抽象;基本知识点有磁场的性质、安培定则等;单位制有特、韦、高斯等,不常用,易遗忘。其次要有一定的数学功底,“电工基础”中公式繁多、复杂,解题的方法较为灵活,电路逻辑性较强,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学好此课程必要条件。另外其内容有较强的整体性,例如“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知识分为两个层次,层次一是层次二的前导和基础,层次二是层次一知识的继续和深化。它们是逐步展开和逐步深入的,且脉络清晰,共同组成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
(二) 实验的重要性。
《电工基础》的实验课是学生对事物认识的实践环节,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技能的基本训练部分。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验证和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理解。通过电路实验环节,使学生掌握一般电量的基本测试方法和调试方法及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与设备等。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一) 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
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善于引导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讲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时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闭合电路中,外电路由两个电阻串联组成,其中一个电阻特别大,大到了无穷大,也就是断开了,那么在断口处的电压是多少?有的学生感到茫然,有的学生说那就没有电压了。其实这个问题可用动态抽象的电路去想象——在那个逐渐变大的电阻两端接上电压表一直观察,则电压表读数必然会越来越大,最终电压表的读数必然与电源电压相同。
在研究两点间电压的计算时,很多学生认为如果一个原来闭合的电路中有某处断开,那么断开的两点间的电压为零。这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电线断线后如果有人碰到就会触电。学生很快理解了我的意思,明白断开的两点间的电压并不为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学的东西有用。
(二) 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指导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教给学生如何理解、分析、归纳、总结问题,避免死记硬背、机械理解,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使传统授课方式向具有启发性、思维性、综合性的授课方式发展,给学生思考和自学的空间,使学生在获得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学会像专家那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活跃学术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在专业知识教学中,从器件、电路产生的背景和需求谈起,然后讲清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结构的构思方法,分析问题的特殊方法,再现“器件、电路的获得过程”,并为解决新问题作好铺垫。针对目前听课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每一堂课均很好地“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听完课后都觉得值得回味,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举一反三。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现象,在教学中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采用:
1.基于兴趣教学法,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基于问题教学法,教师提出几个综合性的问题,然后逐个加以分析,按设定条件一层层提出解决办法,引导学生领会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