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经济学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问题;对策
经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不同于会计系列课程的法律课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会计学科相互衔接,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是教学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培养目标分析
经济法课程一般在会计专业本科低年级开设,目前笔者任教的会计信息化专业学生功课繁杂,教学内容有计算机专业和会计专业课程,对经济法基础知识了解很少甚至完全不清楚。使经济法教学遇到很多困难。如何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培养懂法律、知经济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教材问题分析
经济法教材欠缺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整合。有些教材过于陈旧,无法适应经济法发展。例如2014年公司法、预算法都做了大量修改。笔者使用的2012年版经济法教材无法反映诸多变化。教材内容罗列法条,缺少具体案例,课后缺少习题练习,导致教学陷入单纯讲授法条而缺乏基础知识支撑的困境。
(三)课程内容选择分析
第一,经济法是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国家干预措施,面对日新月益的经济情况,经济法呈现变动性强,数量繁杂状况。多数教材中既包括市场契约法又包括市场主体法,还包括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等。内容远超法学中经济法界定。经济法教师面临内容选择困境。第二,学生对经济法理论内容理解困境。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习惯标准答案,面对纷繁复杂的理论学说,感觉较难接受。例如会计和审计法律制度,有的教材列入宏观调控法,有的教材列入微观经济规制法。
(四)教学方式困境分析
第一,经济法需要大量法律法规做支撑,内容繁杂,会计类学生对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法律规范难以理解和掌握,感觉十分枯燥。第二,经济法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每周3节,整个学期48课时难以深入讲解经济法内容。教师害怕案例占用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把多数课时用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缩短或取消,使得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难以提高。
(五)考核方法仍需改进
经济法课程教学时数较少,考核次数也较少,缺少平常考核,以期末闭卷一次考核为主,考试时间为2小时,若内容以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方式来考核记忆内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缺少理解。难以满足实用性教学目的。若试卷中以过多案例方式考核,2小时内也难以全面考核课程重要知识点。
二、解决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第一,会计专业学生主修课程是会计学,经济法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会计专业有关经济、民商法律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第二,经济法教学目标应与就业和考证相衔接。用人单位希望会计专业人才具备丰富会计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知识。在校期间考证主要是会计证或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教学目标应明确为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从单纯学历教育到学历加素质教育。
(二)经济法教材建设
首先,经济法教材要联系会计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与会计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衔接,给会计专业学生拿到毕业证同时参加资格考试提供帮助。教材应加大实践能力训练,附有较多实际审判案例题目,并配套大量习题供学生熟悉知识点。其次,会计专业经济法教材适当融入会计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比如会计准则相关知识融合,保证学生具有必要知识结构适应会计专业相关法律事务需要。
(三)课程内容设置的优化
首先,课程内容要考虑学生就业和发展需要。笔者认为内容应包括:(1)法学基本理论,主要涉及法的概念、特征、渊源和体系,经济法基本制度;(2)民法,主要涉及物权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内容;(3)商法,主要涉及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等内容;(4)社会法,主要涉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内容;(5)经济法,主要涉及宏观经济调控法,如票据法、税法、银行法、证券法等内容;微观经济规制法,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内容;(6)诉讼法,主要涉及民事诉讼法、仲裁法、行政诉讼法等内容。对与会计工作相关性不大的,如产业调控法律制度,特许经营法律制度,土地法和房地产法、环境保护法等经济法律制度可略去。其次,教学计划要考虑理论与实践教学分配,分清知识点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专业及就业相关经济法规,能正确分析案例。最后,对会计专业法律知识要求应有别于法学专业,内容要体现会计特色,有针对性联系会计工作中遇到的经济法问题。如票据法内容编排可参考基础会计中原始凭证填写要求。
(四)改善课程教学方式
首先,经济法作为会计专业无先修课程的专业基础课,要求教师以恰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正确学习方法。如通过合同法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合同法律知识维护合法权益。产生学习欲望和动力。其次,避免授课出现经济法与会计知识脱离现象。着重讲解会计监督经济法规。例如:上市公司做假账的问题源头在大股东、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有做假账的强烈动机,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不粉饰或掩饰财务报告,就难以被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聘请。政府(税务局、检察院等)因技术和政治障碍,难以短时间遏制大企业造假,社会投资者、内部职工力量太弱,没能力遏制大企业财务造假,小股东如持股排第三名至第十名的机构持股者,有一定能力,但权利不够。引导学生提出公司法改革建议,拓宽创新思维。最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后大多从事会计工作,要重视涉及会计学条款学习。下面以公司法公积金条款(第166、167、168条)为例说明。
第一,法定公积金范围有些学生常将法定积金和资本公积相混淆,第166条第1款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利润百分之十列入法定公积金。第3款规定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第167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因此,公积金分为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两类。盈余公积金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公积金,分为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两种。法定公积金以公司法为计提依据;任意公积金计提由企业权力机构决定。资本公积金是由资本原因形成的公积金。
第二,盈余公积提取基数很多学生认为盈余公积提取基数是净利润或可供分配的利润。授课要讲清会计公式。例如: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其他转入是指盈余公积补亏加其他调整因素后的金额。公司法第166条规定: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提取法定公积金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因此,提取盈余公积金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不一定是当年税后利润。会计处理如下:①如果年初未分配利润为正数,即历年累积盈利提取的盈余公积=净利润×盈余公积提取比例②如果年初未分配利润为负数,即历年累积亏损提取的盈余公积=(净利润-年初未弥补亏损)×盈余公积提取比例
第三,法定公积金与任意公积金转增资本比例限制。公司法第168条第2款规定: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百分二十五。学生常混淆盈余公积构成及留存比例计算。可用举例明确。例: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2014年,该公司提取法定公积金累计为60万,提取任意公积金累计为40万。当年,该公司拟公积金转增公司资本50万。A方案用法定公积金30万、任意公积金20万转增资本,B方案用法定公积金40万、任意公积金10万转增资本。问:应选择何方案?解:转增后至少留存的法定公积金数额=100×25%=25万。任意公积金不受25%限制。应选A方案。
第四,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的用途公司法第168条第1款规定:公司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增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弥补公司亏损。教学发现学生对公积金用途难以分清,可提及公司法条款结合会计处理明确。资本公积有两个明细科目:资本(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能够转增资本的是资本公积的资本/股本溢价,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新发生经济业务形成的“其他资本公积”不能转增资本。
(五)考核的方式要围绕会计人员具备的专业技能
第一,课堂测验要改变标准化或记忆性考核方式,注重课堂案例分析和阅读理解等能力培养。例如布置思考题,如何理解公司法第166条规定: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若同学难以解决,可结合库存股会计处理提示。例:甲上市公司于2014年11月1日回购1万股奖励员工,2015年2月1日尚未计入个人账户,若2015年2月1日甲公司分配2014年利润,那么在2015年2月1日甲公司持有本公司的1万股用于奖励职工股份是不参与2014年利润分配的。原因是公司利润归投资人所有,如果公司分配利润,需将公司分得利润分配给股票持有人。导致循环往复。第二,布置课程网站作业与考试,利用课程中心网站开展网络化学习。通过网站论坛及时答疑,加强教学互动。平常可布置对某法律现象提交论文方式,加深法律条款应用能力。第三,做好期末考试题型和内容的设计,要推行教考分离制度,构建经济法试题库,采取随机抽题考试模式,实行教师流水批改试卷方式。
综上所述,经济法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考证需要相衔接,以明晰教学目标为前提,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合理编排教材,分清教育对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素质拓展,最终培养出懂法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倪斐:论经济法教学中的选择困境及其解决原则[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070-02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外贸企业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因此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这样就要求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要具备的实践能力包括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具体如图1,而这些专业技能与能力的培养又必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实现。
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也是落实邢台学院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必然要求。我院办学定位于教学应用型地方院校,明确服务地方经济、注重实践的办学方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正是我院办学指导思想的体现。2010年7月,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十分重要。
2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实践教学体系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
2.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着眼学生就业岗位和发展的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熟悉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法规和惯例,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邢台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依托地方经济特点,贴紧地方外贸企业的需求,培养掌握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理论,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2.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化。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以下五个环节组成。
2.2.1认知实践
认知实践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接触社会、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体验。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知实践环节通常是由专业教师组织、指导和带领学生到外贸公司、企业、海关等单位进行观摩,了解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外贸发展前景、进出口产品状况及外贸的整个运作流程。同时也请有外贸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做报告,介绍国内外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经验教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实践认知。
2.2.2社会实践
我院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实践教学内容,分配一定的学分,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到外贸公司、外贸型生产企业以及海关、商检机构、保险公司、银行等展开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可以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国情和企业的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2.3实验室模拟教学
国际贸易实验室模拟教学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教学的方式。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引进南京世格国际贸易模拟软件、浙科国际贸易模拟教学软件、单证教学软件、国际贸易仿真沙盘等软件对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在实验室模拟教学中教师只是起指导的作用,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软件提供国际贸易模拟业务操作,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和辅助人员等角色的相互配合、相互交易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要面临的工作环境和需要处理的各种具体问题,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模拟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所有理论课程之后,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实习,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教学过程。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单位的联系和确定可采取院系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单位合作、学生自主联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熟悉进出口各环节及相关业务的操作技能,掌握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实际运作过程,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2.5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要经历选题、开题、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定稿、评审、答辩等各个环节,从选题到最后答辩的每一个环节专业指导教师都从严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和实际调研,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独立的分析、研究和探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2.3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确保教学目标完成的重要要素,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
(1)建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关于实践教学大纲的规定;实践教学文件的编写规范;担负实践教学工作人员的管理规定;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实践教学检查、评价、奖惩等方面的规定等。
(2)建立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实践教学监控体系是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现的重要手段,我院构筑了以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团和信息员为主的教学监督链结构。教学督导团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检查,学生信息员定期对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和总结,并采用简报方式进行反馈。
(3)建立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是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地检验实践教学效果。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条件评价、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等。实践教学评价考核的具体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定。
2.4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保障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保障、资源物质保障、财务保障等方面。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过下列途径建设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邢台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断按照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三个层次来引进和培养师资队伍,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及“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一是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外贸机构挂职锻炼,获得直接的外贸业务经验。二是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外出进修,相继派出教师到北二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修学习,不断地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三是外聘行业专家指导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如请今麦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强久集团业务经理、邢台市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技术监督局等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指导。
(2)加强资源物质保障。为了更好的建设我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学校进一步完善保障实践教学所需要具备的教学资源,提供实践教学所需要的资金支持,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在保障实践教学所需要的设施、设备、材料等物质条件上。
(3)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例如,邢台学院与河北强久集团签署协议,在校内建立邢久车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即实训基地。在公司为学生开辟实习岗位,学生享受带薪实习待遇,由公司的业务员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学生利用强久集团的自行车产品进行国际贸易业务。充分利用河北邢久车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把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引入到课堂,让学生“真题真做”,实现了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外贸业务的直接对接。
参考文献
[1]尚爱英.加强国际贸易特色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
[2]张汝根.国际贸易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
关键词:体育教育;田径技能;下降
1前言
田径运动被称为运动之母,是各种运动技能的基础,每一项运动都深受田径运动的影响。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已经把田径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的主干课程[1]。因此,田径运动是体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在校生应给予更多的重视,而优秀的毕业生应该熟练自动化的掌握各种田径项目,以达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专业学生的技能情况总体表现为不断下降的状态。分析出影响当前学生技能下降的因素,提出应对策略及方法,从而帮助改善当前学生的技能下降状况。本次研究针对技能下降情况以及应对策略,提高学生对田径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田径技能的积极性,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对于培养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意义重大。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山东师范大学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选学生共72人。其中男67人,女5人。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针对本课题研究的需要,通过网络检索系统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查阅有关论文和著作同时,在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网络图书馆等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所得信息加以分析、整理,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
2.2.2访谈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同时,对本校田径专业的教师对于近些年来学生专业技能素质是否下降、下降的因素问题进行了提问。教师根据现实情况分析了关于技能素质下降因素以及就如何应对技能素质下降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观察法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山东师范大学的田径场地器材设施情况及田径教学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
3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自身田径技能下降的原因
3.1.1 学生自身体质能力的下降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体质下降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遗传与营养因素、环境和生活现状。学生从青少年时期的发展决定其考入高校特别是体育院校的身体素质,遗传和营养因素对于考入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自发展时期运动量过于小,甚至很难达到正常需求标准。而生活现状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被其他主干学科占用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的全部活动都在课间操或跑操中完成。这些现状都明显阻碍了体质的发展。学生在考入体育院校时,这些问题会尤为突出。
3.1.2 学生田径专业技能理解下降
体育教育专业招收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虽然人数的增加带给社会大量的体育人才,但也导致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生由于高中时期学习成绩不理想,转而进行体育专业技能的速成练习。因而在田径学习过程接触单一技能的速成,对于田径专选多项技能的学习很难做到很快的掌握。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讲解并反复练习,在现有的课时之内达到掌握并理解其内容就显得尤为困难。
3.1.3 学生对田径专业技能学习的重视程度
田径在运动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田径的重要性,不了解田径专业技能是成为一名体育教师的基础技能。此次调查问卷在对田径课程的重视程度中选择“对于田径课程很重视,从没有逃课现象”的占38.9%;选择“对于田径课程一视,只要学会田径技能就好”的占52.8%;而“感觉上不上课无所谓,只要考试能过就行”的占8.3%。对于田径技能不够重视现象较为突出。
3.2影响田径技能下降的因素
3.2.1 练习时间对技能的影响
田径技能的练习时间减少。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调查问卷显示,表示田径课程学习项目过多,没有时间练习导致技能掌握不熟练的占73.6%。由此可见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有限的课时数中学生技能练习时间是达不到技能形成要求的。
3.2.2 田径练习积极性对技能的影响
在田径课程进行时,运用观察法在学校田径场进行观察,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练习。前文中很多学生希望能增加田径练习的手段,从而提高练习积极性。而在另一方面是很多学生都愿意在电视节目中收看田径比赛,对很多世界纪录了然于心。这表明了体育竞赛是激发学生练习田径积极性的重要动因,而现有的大学生体育竞赛很少,田径比赛更是非常稀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目标,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练习的积极性。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造成技能下降有复杂的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以及对学习田径技能的重视程度不足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
(2)课程改革虽然力在培养“一专多能”的教育型人才,但作为基础的田径技能练习分配时间减少,造成了在基础技能方面学生能力显得尤为不足,不能提供充足的学习练习时间是影响技能形成的重要因素。
4.2建议
(1)激发学生积极性可以从练习手段多样化、增加学生之间的竞争精神和积极开展各项田径比赛。达到发展学生田径练习兴趣的作用。
(2)在日常教学中,根据课程目标,教师认真负责的督促学生,与学生交流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对下达的任务要严格监督学生完成。在考核阶段根据学生总体情况设计考核标准,起到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中A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S].2003-06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 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题讨论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26-02
一、《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产业经济学》自2009年在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开设,授课对象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物流与会展方向)的本科生,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培养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根据目标定位,学生必须有扎实的经济学知识和行业背景下解决生产和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将培养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与知识融合运用的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了解产业经济学系统理论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具备运用产业经济学知识从现实经济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性质与内容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中观的角度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应用经济学,其研究对象十分明确,就是介于微观(企业主体、消费者)和宏观(国民经济)之间的中观视角下的各产业,范围可大可小,既可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二三次产业,也可以是现实中某一具体行业,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即是教会学生如何用产业经济理论去分析、解释、解决这些行业所发生的经济现象和问题。《产业经济学》的课程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产业组织理论是通过对市场上的垄断和竞争现象的研究,提出产业组织政策,从而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产业结构理论,通过对产业发展演变规律的研究,提出产业结构政策,为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其性质和内容也充分体现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授课对象的特点
《产业经济学》主要面向现代服务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3+2”、“2+2”的物流与会展方向的本科生开设。“3+2”即专升本的学生,这些学生应该说是专科学习阶段的佼佼者,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但由于在过去的专科课程学习中受到相对较差学习氛围的影响,往往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制力,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不强,但对一些现实经济问题的跟踪观察则较为感兴趣。“2+2”为从其他专业选的优秀学生,相对于“3+2”的学生,他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制力,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态度也比较端正,但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学理论,他们的宏微观经济学知识基本是空白状态,由此造成了在本门课程教学中存在先天性不足,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
基于以上分析,《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应突出围绕产业特别是服务产业(行业)展开教学,在完成重点基础理论知识教授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某一或某些行业的发展历程、现实问题以及未来趋势判断,以培养能力;同时在网络信息社会背景下,根据学生的特点,要在短短一个学期的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专题讨论与合作学习互动的适应性分析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
传统的教学观使教师在课堂上追求的是重点难点突出、条理清楚、表达清晰、语言精湛、讲解透彻等,教学变成了教师的表演,教师讲、学生记,教师写、学生抄,偏重灌输而缺少启发的问题仍然存在。传统“满堂灌”教学方法,有三个明显的缺陷:一是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太少,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二是过于强调理论讲授,有意无意中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三是重视知识的传授与积累,忽视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尊重,学习缺乏主动性。
(二)专题讨论与合作学习的内涵
专题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相互学习,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此方法的好处就在于它是以学生为中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虽然专题讨论与合作学习都重视讨论,都以相互学习的方式改善教学效果,但二者并不完全一致。专题讨论式教学注重围绕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讨论,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更为注重师生之间的纵向互动;而合作学习法则更为突出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的学生之间横向互动。因此,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于《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实践可以实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发挥出“1+1>2”的效果,形成师生之间、组组之间、生生之间的网状互动关系。
(三)专题讨论与合作学习互动的可行性
专题讨论与合作学习互动的可行性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我校众多经管类课程中已经广泛采用,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服务市场营销学》是我校最早引入合作学习的课程(现为校级核心课程),《国际服务贸易》采用团队教学与合作学习两位一体的模式(为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特色课程)。上述课程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为《产业经济学》深化合作学习方法运用,加强与专题讨论互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二是在信息化背景下,简单易得、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学生具备了超强的信息查阅、搜集、处理的能力。
三、专题讨论与合作学习互动的实践运用
以下本文将简要论述专题讨论与合作学习互动的方法在《产业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一是分配小组。原则上以寝室为单位分配学习小组(考虑到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搭便车行为,也允许学生自由组合),每个小组3-5人,由各小组成员自行协商确定小组长,负责组织成员讨论,协调分配任务,联系沟通其他相关问题。
二是确定任务。目前在确定任务或专题方面,本门课程主要有以下两种选择:第一种方式是围绕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行业或者紧跟社会热点,确定专题,如房地产、金融、物流、会展等,由各小组商讨确定主题,选择恰当的产业经济学理论、方法、视角切入进行分析;二是给定既定的方法,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
三是合作完成。任务确定之后,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讨论确定作业类型(论述问题、资料收集、案例研究、课程论文、案例撰写等)和框架提纲,制定作业完成计划,分配任务之后由小组成员各自完成负责部分,经过“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之后统稿定稿。整个作业任务完成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并不断与小组其他成员和老师交流,以确保任务完成的质量。
四是课堂讨论。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将作业完成之后,即由教师组织专题讨论(一般为每学期的第12-14周进行),目前受教师数量、教室条件的限制,课堂讨论仍为大班讨论,由任课教师随机任意(检查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的情况)指定小组成员汇报本组作业成果(其他成员可作补充),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广泛讨论,由固定提问(在主讲人介绍成果之前指定同学提问讨论)+自由提问(由全班同学自由发问讨论)+教师提问三个环节组成。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产业经济学》的专题讨论环节拟逐渐向“大班上课、小班讨论”过渡,即在围绕产业或行业命题的基础上,根据行业或专题的相似度分小班进行讨论,每班控制人数20-25左右,以使每位同学都能够而且必须发言参与讨论。
三年来,《产业经济学》课程逐步采用合作学习与专题讨论互动的方法组织教学,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也发现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会存在搭便车的行为;在课堂讨论环节,很多学生参与度不高,除自己小组的任务之外,对其他小组所作专题采取漠视态度,不愿主动参与讨论,这些还需要做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汪季清,《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21):519-520
[2]王学力,“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培养研究型:学习能力的方法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1-2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实践能力;课内实践
一、构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专业技能认知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对于国际经贸活动的从业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国际经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两部分,其中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内单项业务实训、专业讲座、综合业务实训;校外实习的方式主要有商贸实习、行业见习和毕业实习。
商贸实习和行业见习作为了解专业的一种方法,大多以参观为主,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为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实践能力,几乎所有院校都为该专业学生设置了专业实习,要求学生到专业对口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10周左右的顶岗实习。通过专业实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单位实务充分结合起来,提高其独立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尤其是对所学专业就业渠道和就业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就业从业人员素养要求有一定的认知。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实际的实习效果与这种专业实习方式的出发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去甚远,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原因如下:第一,一项外贸业务从建立业务关系、合同磋商、合同签订和履行,中间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学生接触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并不能了解业务全套流程;第二,由于外贸业务量大,有时只是备货一项,就要动用公司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历时几个月才能完成,因此,实习内容有时显得片面而单一,时间利用效率低;第三,外贸谈判及营销策略涉及双方企业的诸多商业机密、谈判筹码、底价等内容,这些在贸易磋商过程中均不宜被局外人知道,而且在谈判与交往中也需营造特有的气氛,因此,学生列席旁观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被允许的,实习的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
在当前大规模开展到实际部门单位进行实习比较困难的前提下,建立仿真模拟实验室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学生通过在实验室模拟,实现掌握具体的业务操作技能的目标。模拟主要是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通过生动的实例、详尽的操作指南、典型的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单据填写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连贯的交易过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二、构建国际经贸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一些院校的国际经贸专业模拟实验室已采购了“外贸实习平台”等相关软件系统,引导学生利用软件进行外贸业务的全面仿真模拟操作。每个参与外贸实习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共同组成模拟贸易环境。通过这样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他们将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甚至银行的日常工作,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来完成整个进出口业务流程,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这种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教学课程,冲破了课程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得以综合运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笔者对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的2005级和2006级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同学认为,综合性实验加深了他们对所学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他们可以深刻掌握和灵活运用一些专业课程中的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环节、备货、租船订舱、报检、投保、报关、装船出运、结汇以及出口核销与退税等相关知识。同时,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国际经贸专业综合性实验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开设的时间放置较后,相关的课程若开设时间较早,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学生已经淡忘,操作起来略显吃力,重新学习回顾起来又浪费太多的时间,实践进度过慢,学生操作的熟练性不高;第二,因为实验软件的局限性,如过多的帮助功能,评分时仅以邮件数量为依据,而对邮件质量无法监控等,导致综合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和磋商能力作用不大;第三,综合性实验的模拟性,使得学生的实战能力不强。我们已经得出综合性实验对学生单据处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但进一步验证却发现,学生离开模拟环境后,给学生诸如信用证、交易说明等有关材料让其填写相关单据时,学生又显得有点无所适从。
调查表明,仅仅依靠综合性实验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是不够的,应增加专项课程内实践,通过每门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环节开展,一步步打好学生的基本功。作为国际经贸专业校内实践的两个部分,各课程内实践和综合技能实践应该是互补的。利用“外贸实习平台”进行的全面模拟操作的局限性,迫使我们将分析的重点放在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开展上来,希望通过不同课程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弥补综合性实践教学的不足,再通过综合性实践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通过对很多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开设的情况调研,我们构建核心专业课程内实践教学体系如下(以18周教学为例):
1.《国际市场营销》,总54课时,课内实践18课时。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及其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全面了解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发展趋势,初步掌握进入国际市场经营和制定国际市场营销组织策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锻炼学生寻求商机、分析市场、拓展市场、选择目标客户的能力。 转贴于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可采用案例教学,并通过营销情景实训、撰写国际市场分析报告和营销计划书等方式完成教学环节。
2.《国际商务谈判》,总36课时,课内实践12课时;《外贸函电》,总36课时,课内实践12课时;《国际商务英语》总36课时,课内实践12课时。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综合应用性课程,其教学是一种技能教学;强调英语在商务环境中的实际应用,重点锻炼学生外贸磋商谈判及业务沟通能力。
目前,这些课程的课内实践可以通过课堂情景模拟进行,主要是模拟真实的商务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口头报告、信函写作、协商对话、现场翻译等形式进行训练。
3.《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总36课时,课内实践12课时。本课程主要为培养国际货物运输人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运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工作流程。
在课内实践环节上,可采取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模拟等方式,以锻炼学生办理货物运输与保险的能力。
4.《商品检验与检疫》,总36课时,课内实践8课时;《海关理论与实务》,总54课时,课内实践18课时。这两门课程是涉及进出口报检和报关的教学环节,具有政策性、技术性、执法性和涉外性的特点。
在教学上可采用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理论课程可开展实施案例教学法;实训课可开展实验模拟,根据教学内容分模块、分情况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有条件的话可组织学生到相关部门参观学习。
5.《国际结算》,总54课时,课内实践18课时。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国际银行结算方式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操作程序,是以金融、贸易为基础的多边交叉学科,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知识,各种结算方式的基本操作程序。
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理论原则指导下办理外汇业务,侧重于业务程序和基本操作方面的实践性教学,需要进行实验模拟,以锻炼学生对货款结算各种方式流程的掌握能力和操作的应用能力。
6.《国际贸易实务》,总54课时,课内实践18课时。该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贸专业核心专业课,是在总结我国对外贸易实践经验和结合国际通行的贸易惯例与习惯做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型、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针对此课程的教学系统软件和实验软件较多,而且使用已经较为成熟,所以本门课程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与组织实验模拟。具体做法是:在开展实施案例教学中加强实训,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情景模拟训练,使学生能较熟练地开展外贸业务环节的业务程序和办理业务手续,规范缮制各种业务单证。
7.《电子商务》总54课时,课内实践27课时。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两部分:基本理论主要介绍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平台、网络营销、电子交易与网络银行、物流基础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和法律保障等;操作技能则强调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主要包括常用网络软件的应用、网络信息的收集和、安全技术的应用、网上购物与支付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理论和实践课时的比例各占50%。本课程需要实验模拟教学。
【关键词】 独立学院;经济法;经管专业;教学方法
我国各类高校经管专业都为本专业学生开设《经济法》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用意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更重要的是希望经管专业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理论,运用经济法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经济领域中的法律问题。但毕竟“隔行如隔山”,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自身学科特点与经管类专业的教学需求有相当大的差异。而在独立学院,这种差异会随着学校生源以及学校定位不同而进一步扩大。
一、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与独立学院本身定位产生的冲突
我国独立学院往往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侧重学术科研的本科院校,又不能等同于职业技术学校。独立学院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才能找到学校的长远发展之计。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的教学模式要在理论性和实践性上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就经济法教学来看看,独立学院往往还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本科法学专业的教学没有明显区别,缺少实践教学以及用法律解决生活问题的转化能力培养,与学院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发生冲突。
2.与经济管理专业产生的冲突
经济法在很多经管专业中虽然基础但并非核心课程,所以往往重视程度不够更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在于经管专业对于法学专业往往存在误解,将《经济法》理解为“与经济有关的法”,导致《经济法》课程课时大多设置为36至54 课时,然而讲授内容确涵盖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金融法等经济法、民商法多个法学部门,导致经管专业的经济法课堂讲授内容庞杂,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是泛泛而讲,根本无法深入讲解,跟谈不上联系实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学生能力培养上的问题
一方面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整体上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需要加强。但又普遍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交往能力上优势突出,综合素质较高。这就要求《经济法》教学过程中要强化重点,联系实际。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一般设置在高年级开设,学生之前主要以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所以学生法律基础非常薄弱。
二、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经济法教学过程的创新对策
1.教材教案方面的创新
正如前文所述,经管专业与法学专业对何为“经济法”存在不同的理解,导致的一个现象就是为经管类学生编写的《经济法》教材往往要二者兼顾,最后形成一部“经济法律百科全书”式的教材,凡涉及经济法的法律都包含其中但有只能泛泛而谈。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针对独立学院的定位以及经管专业的特点,大胆进行取舍。比如环境保护法属于经济法但对经管专业意义不大,而合同法虽为民法但对经管类学生而言却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所以备课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材,更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
2.教学方法的创新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引入司法案例讲解法律,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目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应该注意几点:一是案例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理解,应该选取简单有代表性的,最好能够联系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在案例的讲授上,要采取图文影像等多方位、立体式的方法,比如作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某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在线庭审,将司法直接引用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案例应该与所教授的专业相符,比如为金融专业学生授课时,案例当事人是银行、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学生更有吸引力,更有实践意义。
(2)电影教学法。电影教学法是一种将影视元素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寓教于乐、轻松达到学习目的的现代教学方法。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影视元素渗透到经济法理论教学过程中,直观易懂地将相关理论知识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从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知识中跳出来,在趣味性和想象中学习,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当然电影只是手段,电影结束后的教学和分析才是最终目的。
(3)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在法学专业中也是常见的手段,各个高校法学院都设立模拟法庭。通过模拟一种法律情境,使学生各扮其职,进而直接体验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将所学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例如讲解《合同法》时,让学生分别代表合同双方进行磋商和谈判,面对一个个教授抛过来的纠纷,双方根据法律一一化解。这样的模拟不仅做的理论联系实际,增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
此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还可以采取传统的讲授方法、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启发式方法,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去法院、律所等机构去参观等等。总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达到一个平衡,进而符合学校的培养方案,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228―03
1 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沿革
北京体育大学的计算机教学始于1980年为研究生设置的《计算机语言》课程,发展到今天已为研究生、本科生、成人教育开设了13类课程,先后四次调整计算机教学计划。
1988年国家教委进行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1989年学校第一次对教学计划作了修订,将《计算机语言》列为全校本科生公共必修课,54学时;1993年学校第二次修订教学计划,将课程名称变更为《计算机I》和《计算机Ⅱ》,各72学时,《计算机I》为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学生开设,讲授内容同1989年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的学生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所学专业对计算机的需求,设有后续课程《计算机Ⅱ》和《数据库》;1995年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学计划,计算机课程更名为《计算机应用基础》,72学时。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学生,开设108学时,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要高于学校其它专业。1998年国家再次调整《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学校第三次修订了教学计划,在此次教学计划中规定所有专业,统一开设为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基础》,96学时,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内容的讲授上可有所调整。2003年,在99教学计划经过一轮的运行后,根据市场的变化,学校的扩招,部分专业学生来源发生变化等情况,学校第四次调整了教学计划,各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时数达96学时以上,讲授的内容根据各专业的情况制定,时至今日。
2 专业设置和学生入学条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学校的扩招,这几年,学生的来源发生了变化,开设的专业要适应社会需求,北京体育大学本科生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入学条件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全校设有10个本科专业,其中9个属于文科专业,1个属于理科专业。英语、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运动人体科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招收的是各省市重点分数线以上的学生;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招收的是各省市体育、文化双高分的学生;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单独考试提前招生的学生,表演专业招收的学生需要达到各省市艺术类文化线。
3 以教育部的基本要求为参考依据,对不同专业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3.1学生来源不同。文化基础有差异。需要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1)对来自各专业代表队、运动队和体校的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对计算机的一般操作,具有能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动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对通过统招来的各省市体育、文化双高分的教育学院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对计算机的一般操作,具有能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动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另外,要学习至少一门可视化程序设计或数据库系统课程,具备有初步的开发应用软件的能力。
3)对通过统招来的各省市重点分数线以上的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对计算机的一般操作,具有能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动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另外,根据专业设定,要学习至少一门可视化程序设计或数据库系统课程,具备有开发应用软件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
3.2各专业需求差异明显。计算机课程内容设置上要有所体现
学校的本科课程设置大致分四类: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限选课,全校任意选修课以及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课程等,另外还有成人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的有关计算机课程。按照教育部“基本要求”和本科生4年的总课时所限,各院系根据本院系学生的具体情况,经过认真研究和反复讨论,最后确定北京体育大学开设计算机课程的课时安排如表2所示:
表中右侧是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自左向右“讲课+上机”的总课时依次是96、64和32课时。
在教育部的“基本要求”中,公共基础课有四种组合方式。北京体育大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各学院的公共基础课分为四种组合方式。
3.2.1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计算机课程组合方式如表3所示。
其中: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学生计算机课时总数为96。两学院学生可选修计算机全校任选课。
3.2.2教育学院计算机课程组合方式如表4所示。
其中:教育学院的学生计算机课程总学时数为96,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达到等级考试二级水平,可选修计算机全校任选课。
3.2.3管理学院计算机课程组合方式如表5所示。
其中:管理学院在后续课程中增加了“网页设计”课24学时。学生计算机课程总学时数为128。可选修计算机全校任选课。
3.2.4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计算机课程组合方式如表6所示。
其中: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在后续课程中增加了“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课32学时,总学时数为96,学生可选修计算机全校任选课。
3.3文化基础的差异需要因势利导采用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方式
3.3.1 必修课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方式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之间文化基础差异明显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以“教师精讲,学生上机操作,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练习”的活动形式进行,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教师引导式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在教学过程中,将所学内容“掰开了、揉碎了”地讲和反复上机操作演示,具体采用3步走的策略。即:
先将每一小单元的重点、难点列出,要求学生记笔记。
在授课时,让学生专心观看教师授课内容(操作步骤)。
每讲完一单元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讲授内容,对照课堂笔记重复教师所进行的操作,即实践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及时解答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当堂对讲授内容进行消化。
最后针对此单元内容,让学生做上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对所学知识经过课堂讲授,课堂重复练习,综合运用3次重复,就可以掌握。
第二种方式:循序渐进式
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文化课基础也较差,但思想比较活跃,掌握新知识、新内容理解得快、可忘的也快,采用循序渐进、反复讲、反复地上机练习的方式。先讲解一部分内容上机
练习,然后再讲解新的内容再上机的方法,学生必须多次自己动手了解操作方法,最后以一个完整的练习作为掌握所学的内容终结。
第三种方式: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练习
教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心理学专业、体育管理专业、体育新闻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主动性好,则以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要方式。具体的操作过程是:每次上课,教师一般用1/3到1/2的时间,讲授本次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学习内容和要求,并做必要的操作演示,剩余时间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完成若干上机操作练习。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课堂所讲授内容,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对于必修课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考核:
平时学生的学习、上机操作能力测验3~4次,占总成绩的50%
平时的作业检查(每位学生平均检查4~5次)检查及考勤占总成绩的10%
学期末课程的期终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3.3.2选修课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方式 选修课目前开设的主要有“可视化程序设计”和“数据库”两门课,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精讲,学生上机操作,教师辅导”的活动方式进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有A、B两种不同的要求和操作形式。
A.教师命题、开卷或闭卷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过程及程序的调试,得出最后结果,教师现场和做题学生面对面地评判出学生完成考核题目的成绩。
B.教师提出参考命题,学生也可以自主命题(须经过教师同意)、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过程、调试出程序,得到最后结果,评判成绩的形式同A.。
对于选课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考核:
平时成绩(主要由作业、上机操作题及课堂考勤)40%
课程结束(开卷或闭卷)考试60%
3.4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的使用
3.4.1主流课程(必修课)的教材,包括习题和上机实习操作等,都是根据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由教研室自己编写、出版。本科学生先后使用的教材有:
程序设计语言BASIC 1993年出版胶印本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DOS版)1997年出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Windows版)2000年出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修订版)2002年出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二次修订版)2004年出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上机实验与习题2004年出版
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上机实验与习题》均为校级精品教材。
3.4.2选修课教材一般选国内大文科类院校使用的教材,主要着眼于当前应用软件的流行版本的最新内容,要及时地注入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所以计算机教材的内容不得不做频繁的修订和更新换代式的编写工作。计算机教材基本上是平均两年进行一次大的教材修订工作的。
4 结论与建议
1)2005年3月14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派员调研和检查北京体育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情况,对于上述计算机课程分专业教学活动方式,检查组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北京体育大学的计算机教学活动规范、很有特色。
2)分专业教学使学生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所学专业知识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中应用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好计算机课程的自信心。
3)建议通过有关权威部门就分专业教学活动给出更规范的考试(核)标准,为体育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1-0157-02
[作者简介]张灿(1987-),女, 土家族, 重庆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贸易经济。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培养复合型竞争人才的目标要求
培养服务地方经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国际经贸类应用型人才必须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专业外语能力和较强的国际交流沟通能力,这也是现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当前在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经贸类专业的教学中,仍然是将专业课程和外语基础课程进行分离,学生完成大学基础外语课程学习后,直接进入以中文教材和中文教学为主的专业课程学习,造成学生专业英语与专业课程知识的脱节,缺乏经贸专业知识的国际应用能力。因此,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本科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应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使专业课程体系与国际水平接轨,通过开展双语教学模式,将专业课程知识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充分结合,弥补单纯基础英语教学与经贸专业知识教学的不足。学生通过在双语课程学习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发展,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为将来从事涉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学科专业的国际化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涉外性质,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要求掌握全面的经济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国际贸易法律规则、国际惯例及对外贸易政策规范,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前沿性的理论知识及贸易惯例、规则的变化都来自欧美等西方国家,因此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引入双语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的贸易术语、法律法规以及贸易惯例,而且对一些实务操作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外经贸函电写作等也能得到更加贴近实操环境的训练。在双语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学科建设将吸收更多的国外教学方法,引进优秀原版英文教材,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而转变为以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更加侧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市场和国际标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国际市场人才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专业本身的国际化发展。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
(一)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制约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要求较高,一方面学生需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正确理解专业术语,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能尽快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这些专业术语,只有当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这种双语课程教学才能实现其教学目标。而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对于独立本科高校,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有限,加上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困难,严重影响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得双语教学适得其反。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兼顾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接受状况,不得不降低双语教学的难度,采用保持性双语教学模式,即在授课的过程中主要以中文教学为主,涉及部分重点内容处使用英语进行翻译教学的模式,对学生而言,非母语教学只是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的基础上的翻译学习,缺乏两种语言的渗透式学习和运用。
(二)双语实践教学内容浅显,缺乏实战训练
目前,大部分应用型高校的双语实践课程内容仍然停留在表面层次,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部分课程具有实操性质,如外贸流程实训、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填写、国际商务谈判等。这类课程开设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行业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但在实际的课程开设过程中,过分注重课本理论内容的学习,缺乏课程内部、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学。例如,学生在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时,教学重点放在了与贸易实务相关的基础知识、关键专业术语的学习上,而在实际平台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手足无措,不能更好地将其他关联性较强的课程,如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填写等知识融汇贯通。在国际货运实务操作过程中,又不能将外贸进出口流程巧妙地结合。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中,双语实践教学停留在国际商务谈判的理论教学,即使教师能够安排课内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进行模拟谈判,但整个教学环节与外贸企业背景相差甚远,教学模拟环节也只是停留在一些简单的环节,如价格谈判。模拟谈判中学生往往事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训练,即使在实践环节能出色地完成谈判任务,但仍缺乏实战操作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也未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双语教材选择受限,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教材选择上存在一定困难。一般情况下,对于双语课程而言,国外原版教材更新速度快,对学生吸收原汁原味的理论和专业英语更具效果,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在英语氛围中学习专业知识。但是教材获取渠道较少,价格相对昂贵,所以多数高校选择国内翻译版本、中英文对照版本,或者由教师自行组织编写教程,这类教材固然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控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无疑也会使其对英语的学习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此外,双语教学对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其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优秀的英语表达能力,而这对于大多数高校专业教师而言是巨大的挑战。专业知识技能过硬的老教师可能英语表达能力欠佳,而外语水平较高的青年教师在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上较弱,因此会影响到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
三、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发展的建议
(一)广泛开设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一般会在学生的低年级阶段开设大学英语基础课程,而并未涉及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开设英语基础课程,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另一方面为其高年级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但是这种衔接方式使得多数学生不能利地转变学习角色,毕竟英语基础课程相对来说更简单化和大众化。因此,应在低年级阶段开始开设部分专业英语课程,选择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养成双语学习的良好习惯,提前进入角色。同时,英语教材的学习需要学生充分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跟上教师教学的节奏。教师应通过考核考评、小组探讨、课前提问等方式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便更好地开展双语课程教学,提高双语教学的效率。
(二)加强双语实践教学,开展校企合作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实现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转变。一方面应积极引入有益于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的专业实训软件,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内实训平台,在实训软件的选择中也应注意专业课程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实训软件的关联性和融合性;另一方面,积极改革双语课程的考试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纸质闭卷考核方式,创新更适宜于衡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如实验完成数量、完成效率、撰写实训报告水平、现场模拟等。此外,双语实践教学环节也应注重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与企业的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场景,邀请外贸企业专家开办外贸知识讲座,指派学生到外贸公司实训实习。
(三)提升双语教师素质,优化教学方法
双语教师在实现双语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双语教学对专业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更高,因此在对专业双语教师的招聘环节应提高要求,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非母语表达能力,比如在招聘环节要求具备英语与经济贸易双学位,或者具备海外留学背景的经济类人才。同时,双语教学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朗读式英语教学方式转变为注重简洁使用英语、着重强调重点知识、反复渗透专业词汇,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模拟训练法、视频资料授课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庄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探讨[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04-206
[2]王振宇,邓宏国际贸易专业主干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10(3):41-42
关键词:实验教学功能;就业能力;工商管理专业;路径选择
一、引 言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核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存在以下矛盾:一是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二是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滞后的盾;三是毕业生愿望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的矛;四是就业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与现工作模式的矛盾。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不是毕业生数量多,而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问题。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基本上达到了专业培养目标,但他们的实践能力普遍较弱,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随着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的需求会越来越高,高校自身也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尽管各级政府已着手实施更加合理、有效、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理顺机制,协调各方面力量,以期为大学生创造良好宽松的就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但这些都是事后的补救行为。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事前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教学环节对教学质量的好坏,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起着决定性的影响[1]。
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目前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教学环节都是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校教学与现场实际脱节的问题。一方面,接受学生实习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并给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风险,所以尽管企业签订了建立实习基地的协议,但实际上并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再加上扩招后各高校实习经费紧张,学生人数增多,企业即便有心也无力接纳,从而造成实习走马观花等问题。另一方面,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学生在实习中遇到问题,既得不到实习企业员工和领导的解答,也得不到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除少数步入硕士研究生行列外,大部分将进入企事业、行政机关单位,从事工商管理专业或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种种工作。简言之,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本科人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研究型人才。
为探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近几年来,通过调研和走访毕业生、企业和国内其他高校,深感在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素质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反映在专业教学计划上,只见课程设置,不见能力、素质培养方案;只见理论教学安排,不见实验教学安排;反映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是只见教师的课堂讲授,不见学生的实训或实验;反映在教学成效的评价上,是只见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见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成果。正是由于存在这两大问题,致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磨合期长,适应性较差,难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难以满足实际部门对人才的要求。为此,本文将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的视角探讨如何培养和锻炼大学生动手能力,为他们度过职业探索期,打通就业不畅环节做好充分准备。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概述
众所周知,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最基本的功能是[2]:(1)使理论教学得到深化。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深化作用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二是可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将零散的知识转变为系统的知识,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真正成为知识的掌握者。从这种意义上说,实验教学的作用首先表现为提升理论教学水平,提高知识传授效率的作用。(2)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人们所具有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科学、人文素质,必然基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换言之,进行知识传授是进行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前提与基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知识等同于能力与素质。知识是获得性的,所获得的知识能否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取决于学生是否进行知识运用的实践,在何种广度与深度进行知识运用的实践。从这种意义上说,实验教学是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的必经环节或必备条件。(3)不同人才类型的差异。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有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之分。我们既要看到,无论是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研究型人才而进行的实验教学,还是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而进行的实验教学均具有上述两大功能,但也要看到二者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研究型人才进行的实验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和科学求真的精神,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从事知识创新的基本技能、手段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的实验教学的功能,则在于培养学生的的团队意识、开拓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与诚信意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从事专业工作或创业的基本技能、手段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4)不同人才规格的差异。还要看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有不同的规格,有高职高专规格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有本科规格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还有研究生规格比如MBA、EMBA等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不同,实验教学的功能也有所不同。为培养高职高专规格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的实验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为培养本科规格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的实验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应用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为培养研究生规格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的实验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技术创新开发能力和高端经管管理能力。理清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的功能定位是十分重要的,不切实际地提高或降低实验教学功能层次,无疑有悖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关理论综述
就业能力是从国外引入的概念,学者们在认识上尚存在一定的分歧,这导致了我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的简单化或者复杂化。简单化是把就业能力等同于应聘能力,复杂化是设定复杂的指标体系弱化了实际的可操作性。事实上,在西方就业能力的内涵是在不断演变的。1909年Beveridge首先有就业能力的提法,最初的定义是以成熟劳动者(able-bodied workers)的可利用率为根据。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辨别出哪些劳动者是需要被替代的(不能雇佣的,比如说年老的),哪些劳动者是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可以雇佣的)。在随后的几十年内就业能力的内涵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些研究关注如何提高社会弱势人群的就业能力,因此通常把这一概念作为结果变量,较少关注这一变量本身的测量及其后续的影响。Gezier把这种将劳动者分为可雇佣的和不可雇佣的就业能力概念叫做“二分法的就业能力”(dichotam
ic,ployability)。
英国学者Hillage和Pollard把就业能力阐述为“可雇用性”,指的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对大学毕业生可雇用性指的是其从获取就业岗位、维持就业岗位、重新选择和获取新的岗位这一动态过程的能力。可雇用性是一种学习过程,它不仅要从复杂的学习中获取,还需要用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向雇主展示,需要在工作生命周期中持续更新,需要拥有可转换的关键技能,如沟通技能、解决问题技能、人际技能、承担责任和组织能力等。美国大学教育和工作测试中心通过工作关键系(Work Keys System)制定了包含7项就业能力的一个大型量表,这7项能力是:阅读能力、应用数学能力、听力、写作、定位信息、应用技术和团队工作能力。此外,典型的测量工具还有“德克萨斯福沃斯学区的C3项目和密歇根州的部长职务发展和测评”。现在,除了基本的读写能力以外,某些就业能力的测量也开始强调通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在引入就业能力概念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可操作性的把握。
综上所述,关于就业能力,国内外研究者有多种界定。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0)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瑞典的M・L・戈德斯密德经过调查认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要具备五个要素,一是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二是人际关系技巧,三是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四是有效的工作方法,五是敏锐的广阔的视野。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epart
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DFEE)则把就业能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指在劳动力市场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国内有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人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就业能力与特殊能力。虽然定义很多,但可以确定的是,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四、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1)基本工作能力欠缺。基本工作能力是指大学生进入职场、获得工作的最基本的能力要素,主要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从事实际工作必须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如诚信、乐观、自信等品质。根据相关研究,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能力、特征的重视程度调查及对目前毕业生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沟通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忠诚度等素质非常看重,这些都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首要标准。然而目前大学毕业生却在多方面存在着欠缺,思想观念不成熟,对工作缺乏热情、拈轻怕重,难以适应职场环境;与人相处存在障碍,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过于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诚信缺失,甚至出现简历造假现象,对本职工作缺乏一定的忠诚度;面对压力缺乏自信甚至心理健康出现危机等。(2)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学习能力不强。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后,应能够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将其用于指导实践,而且应该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但目前大学毕业生存在着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的现象,专业功底不扎实,一知半解,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在就业中遭遇困难。或者即便就业后,因自身学习能力不足,而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知识更新。(3)实践能力不足。实践能力是运用知识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各种能力综合应用的外化体现。当前,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非常看重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很多企业希望招聘来的大学毕业生一来就能马上胜任工作。但是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一直是阻碍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又一大因素。目前很多大学生存在着实际操作能力差,综合应用能力差,甚至不能学以致用,眼高手低,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4)创新能力缺乏。创新能力就是敢于独辟蹊径,提出新思想、新方案、新办法,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开辟新的领域的能力。是知识与技能经过一系列的归纳、分类、总结后形成的复杂而协调的行为动作,是一种综合性、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性、高度的综合性、突出的创造性和鲜明的个体性等特点。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只有靠不断创新才能够生存,而企业的创新取决于它的人才的开拓创新能力。因此墨守成规、不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受到了冷落。目前大学教育注重的是知识传授而非方法传授,因此存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缺乏,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后劲不足,工作缺乏创意等弱点。(5)择业意识的形成相对滞后,求职能力有待提高。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刚刚起步,就业指导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在临近毕业的几个月里开始求职,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并不了解,对自己和职业都没有太多的认识,更谈不上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在就业时常常手足无措,不能准确把握求职信息,准备不足。求职技能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准确定位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是决定大学生能否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意识形成的滞后,导致了求职技能的缺乏,在应聘时没有运用相应的应聘技巧与策略,容易造成求职失败。
五、有效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路径选择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高校各部门协调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要重视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应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服务,积极拓展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提供条件,搭建舞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其路径选择如下:
(1)政府应确立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
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政府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价值,确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健全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实施职业训练,使其掌握职业搜寻的能力,获得对职业领域的适当了解,提升就业与发展所需的相关能力。其次,政府要建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规范与完善相关的社会职业培训体系,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再次,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采用财政政策激励社会各界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建立,以扩大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方面的可利用资源。如政府利用费用分担机制与企业建立就业能力开发基地,或者对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训练的相关机构或者项目提供奖励、资金援助或者政策优惠。当然政府为此已经迈出可贵的步伐。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针对困扰企业和高校的实习成本问题出台了关于《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支付给在本企业实习学生的报酬,可以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扣除。但这些内容对企业、学校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从法律上规范企业、学生在实习中的行为,避免实习中的违约、毁约等问题发生。(2)高校要加强教学改革,实行“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相结合。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高校应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改革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改变陈旧的“讲授式”、“接受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模式,由传统的以知识注入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主的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实行“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相结合。在“理论课堂”上,对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合理搭配与组合,并通过柔性教学机制加以实现,灵活调整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自主地选择课程;调整原来知识传授式的大班教学模式,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采用教学互动、交流启发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通过主动思考、大胆置疑、积极探究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眼高手低。因此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训力度,努力建立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建设立体化、全学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学生的社会实践、实验教学、专业模拟实习与实训、创业教育、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等。(3)高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点,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学校的主观愿望,也不是政府的行政力量,而是市场需求。高校应密切关注国家和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做好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工作,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专业设置及调整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动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及各专业的招生规模。应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点,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的规模和专业设置。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差异性催生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差异性。高校应突出自身特色,培养“适销对路”的“产品”,使各专业的大学生都能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应该是一个能够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柔性机制。高校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按照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差异性进行创新。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把优化课程体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重点,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加强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推进基础理论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校企合作与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式、案例式模块课程建设。按照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模块设计课程结构,对相关或相近专业进行交叉整合,减少理论课和必修课的课内学时,增加实践课、选修课的学时,强化课外指导。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创新课程体系,挖掘和共享课程资源,在各门课程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因素,从而充分满足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4)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重视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将培养大学生做人的本领和做事的能力相结合。”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加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是高校刻不容缓的一项战略任务。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就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培养其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把创业作为将来职业生涯中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宣传成功创业经历,把创业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学校的科研和产业同大学生创业结合起来,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设立创业基金,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平台。其次要通过创业教育和培训,达到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目的,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如 “创业教育”、“创业与风险投资”、“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技法”等,针对创业基础、实务知识和创业选择的培训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创业技能,以便学生正确地选择创业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再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如通过举办“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创业服务工程、大学生创业联盟计划以及校企合作等,让大学生具备环境适应能力、社会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判断分析与决策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创业类社团组织,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吸收更多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5)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不仅是找工作的指导,更是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开发,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追求,内化科学的择业创业观念。高校应加强系统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建立就业指导工作新模式。加强对大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所有环节与层面,努力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制定职业规划。应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对其进行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训练,帮助他们了解本专业就业状况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情况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使之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能;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中心,建立大学生自我测评实验室,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开展职业意向测评、职业兴趣分析测评等,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在了解就业市场、认识自己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六、结束语
把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题作为新形势下现代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进行理论探讨,涉及因素众多(政府、高校、企业、大学生和社会等因素),因此,该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非线性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与表现,本文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和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视角:(使理论教学得到深化、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不同人才类型的差异和不同人才规格的差异等方面)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有效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选择。然而,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择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学生个体在就业中会面临不同的就业问题或困扰,也可能出现一些就业心理问题或不良情绪,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根据其实际情况“量体裁衣”规划职业。对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避免他们走进心理误区,帮助他们调整就业心态,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胜兴.加强公共实习平台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群言,2010(10):8-9
[2] 曾小彬.关于经管类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9):1-3
[3] 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实,2006(4):214-215
[4] 李玉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