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范文

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

第1篇: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 成果转化 问题 对策

科研成果转化是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其它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活动;是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科技持续发展的需要。医药行业的科研成果转化具有高标准、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等特点,一方面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另一方面高校大量的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成果数量多、转化效率低、项目推广难”,已成为长期困扰医学院校科研发展的重大难题。

1.医学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学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涉及研究平台、技术水平、管理体制、评价机制、资金投入、市场运行等众多方面,整体转化效率低,其主要问题可概括为四个脱节。

1.1科技研发目标与医药市场的需求相脱节

医学院校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是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研发来源之一,但医药类科技成果要想作为一种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就必须具备应用价值,具有现时可用性。目前,医学院校的科研活动主要瞄准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从立项到结题均由科技主管部门依据专家评审意见确定,对于市场或医药企业的需求考虑不多。由此决定了医学院校的科技研发目标偏重理论性、基础性据统计,高校科研活动注重文献调查,忽视专利和市场调查[1]。使研发出的科研成果无法满足医药企业市场需要,直接导致上、下游衔接困难。

1.2科技评价体系与社会经济的要求相脱节

科技评价体系往往对科技研发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采用的科技评价体系主要以研究项目的级别、科研经费的数额、的数量与质量、科技成果获奖的等级等为基本指标,成果转化工作在科技评价体系中体现不足甚至完全没有得到体现。使得医学院校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着“重学术、轻技术,重发现、轻发明,重水平、轻效益”的现象,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所从事的研究内容与社会经济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

1.3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与成熟性相脱节

医药科技成果转化要求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效益性、成熟性与实用性,中试阶段作为研发和生产的中间环节,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医学院校的科研经费额度一般仅够维持实验室阶段研究,难以满足中试需求,而中试经费一方面难以纳入科研活动范畴得到科研经费支持,另一方面也难以纳入企业生产活动,从而获得企业的经费支持。其中试资金处于科研经费和企业生产性投入之间的“真空”地带,高校产出的大量科研成果尽管具有较明显的先进性,却难以进入中试阶段的检验,成果成熟性的不足限制了科研成果进入企业和市场的通畅性。

1.4转化应用开发与资本市场的投入相脱节

科技成果进入市场通常需要经历基础研究、转化与应用开发、商业化生产三个主要阶段,发达国家对成果的基础研究、转化与应用开发、商业化生产三者的经费投入之比一般为1:10:100,而我国的比例约为1:0.7:100[1],这使医学院校的许多成果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转化应用开发与资本市场投入的脱节,难以实现医学院校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的“无缝隙”对接。科技成果缺乏“孵化”过程严重制约着医学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2.医学院校成果转化困难的“瓶颈”

目前医学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模式主要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是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等转让给医药及相关生产企业,或者以技术为生产要素,以股份的形式加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通过企业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上述转化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以操作,操作困难的“瓶颈”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的合作信心

企业追求的是“短平快”项目,希望科技成果是拿过来就能直接用于批量生产,能在短期内获得利润并收回投资的项目,对投入大、风险大的一些创新成果并不青睐。而医学院校的科技成果往往缺少“孵化”的过程,科技成果是实验室产品,技术转让后企业仍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来解决技术从实验室转向批量生产所面临的各种中试环节及工艺技术问题。此外,对于医药产品,成果“孵化”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这种高额投入、长周期的“孵化”,增大了企业承担成果转化的风险,影响了企业投资的信心。

2.2企业投资的目的性

一些企业把科技成果转化当作圈钱的手段,利用医学院校先进的科技成果,申请国家各类基金,或采用证券行业的理念来运作风险投资,炒作企业概念。这种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而是为了投机,其结果只能使许多具有良好产业化潜能的科研成果“胎死腹中”。而研发方为了重新利用该成果,往往只能支付更高的费用进行“赎回”,不仅造成成果转化半途而费,延长了转化时间,更增加了高校与企业间的不信任感。

2.3企业的技术力量与判断能力

我国当前多数医药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仍较薄弱,由于医药产业具有很强的技术依赖性,受让企业很难单纯依靠自身力量掌握和不断改进引入的科研成果,而当研发方实现成果转化后,技术售后服务的积极性降低,这也将增加企业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难度和后续发展的不确定性,并进而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减弱。拥有了高技术不等于拥有了高利润,企业必须有能力对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预期进行准确判断,才有可能实现与高校的双赢目标。当前,许多企业由于对国内外医学科研发展现状和趋势缺乏了解,片面追求高技术,在对高校科技成果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时,无法对科技成果的预期收益能力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风险,影响了投资信心。

2.4院校承受风险的能力

企业通常采用“交钥匙”的合作方式,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负责全部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这种方式周期长、限制多,增加了院校作为研发方的风险,使其在与企业合作时顾虑重重。而在具体转化合同的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繁杂的法律纠纷和许多无法预见的预算外开支,也使得合同履行步履维艰。

3.医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3.1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方向,提升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和效益性

科研工作应该坚持“顶天立地”的方向。所谓“顶天”,就是要高度重视现代科学和技术前沿的研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创造高水平成果;所谓“立地”,就是要高度重视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切实解决发展实践中存在的大量科技问题。医药产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医学院校产出的科研成果既应瞄准前沿,不断提升整体研究水平,更应立足实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高校科研人员也应摆正位置,更新观念,从过去的以个人兴趣为导向转变为以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面向企业、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增强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与实用价值,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2完善应用研究的评估体系,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质量和动力保障

现有的科技成果评估体系,主要采用同行专家评议的办法,重视科技论文的发表,重视成果被国际国内同行的认可程度,更适合于基础研究,而对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成果,还不能充分体现其实用特性。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和评估体系,重视成果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以成果转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作为主要依据和衡量标准。同时,通过政策转变,引导科研人员改变固有观念,提倡科研为社会服务,鼓励高校研究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提高成果转化的效率,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质量保障和不竭动力。

3.3建立多元化和社会化的风险投资体系,提高科研成果的成熟性

医学院校在科技开发工作中,对具有创新性思路和良好应用前景的项目,应采用委托研究、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积极促进院校与企业的结合,研发目标与市场的结合,资本市场与成果技术的结合。通过建立多元化和社会化的风险投资体系,争取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的早期对接,加强“孵化器”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促进其产业化。资本的早期介入可以促使企业加强对院校科技成果的市场调研与论证,准确判断成果的市场潜力;资本的早期介入还可以弥补院校研发经费的不足,缩短科技成果的成熟期,有利于加速成果早日走向市场、产生效益;资本的早期介入也有利于生产企业获得较高的转化收益,本着“谁投资谁受益”以及“高风险高回报”的原则,均衡技术、资本、市场三方的利益与风险。多元化和社会化风险投资体系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机构和投融资机构的自身优势,实现资源和利益共享,解决信息资源条块分割,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降低成果转化风险,是解决医学成果转化“瓶颈”问题的关键。

3.4建立“学研产”相结合的校企联合机制,提高院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普遍高达40%~50%以上,对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创了“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科研人员定期与企业代表交流,了解其需求。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还邀请科研人员担当顾问,及时对技术进行改进。正是这种有效的对接、转化机制,使斯坦福大学近30年来的知识产权收益高达5亿美元[3]。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先后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众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等,不仅充分发挥了院校在技术和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培养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也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研发与商业化生产的衔接,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有力条件[3]。这种“学研产”相结合的校企联合机制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赋予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科学内涵。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产业化不到5%,而发达国家技术转移高达40%~50%,其原因与科技成果评价“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政策环境不完善,转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和缺乏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密切相关[4]。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依然存在体制不完善,合作模式不合理和缺乏人才培养等问题。我们认为医学院校,首先应逐步形成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作为评价开发类科技人员的重要内容,保证从事技术开发与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具有同等学术待遇;其次是加强财政金融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健全风险投资体制,完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税收优惠和贴息贷款政策;医学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必须在改革创新的基础上,研发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果,走出困境,推向市场,从而提升医学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成果有效转化,获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谢克昌.提高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建设与思考.中国科技产业,2005,5:46-47

[2]麦均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7(5):73-77

[3]任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在何方.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05-27

[4]刘京丽.关于高校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93-94

作者简介:

第2篇: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科研成果;增值;转化;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让位于科研创新优势,为提高电网科研含量,增强驾驭大电网能力,电力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电力科研发展,然后众多科研成果却面临转化率低,不能创收的瓶颈,科研成果增值成为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发掘其增值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实际构建了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体系,对于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的增值转化工作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的特点

随着节能减排的推进和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企业为确保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在进行基础应用研究之上,还必须进行一些前瞻性探索。电力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其科研成果具有如下特点:(1)电力科研成果前期投入大。电力科研成果需兼顾技术、经济和电网安全等多种因素,前期投入科研人员、资金和设备多,时间久。(2)科研成果价值衡量困难。电力科研成果解决电力生产中实际问题,并产生无形的效益,其价值衡量难。(3)科研成果科技含量高,应用领域少。科研成果针对性高,解决目标问题,只能在特定领域使用,此外,一些前瞻性科研成果的应用还需要配套基础设备的逐步完善。

二、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过程中存在问题

目前电力企业面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止步于科研成果报奖的问题。深入探究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过程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1)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科研人员积极性低。目前电力企业缺乏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2)科研成果增值转化投入不足。由于机制上的缺陷和人员缺乏积极性,导致科研成果转化上人、财、物投入不足,科研成果增值转化缺乏有效支撑。(3)科研成果增值转化缺乏有效中介服务平台。目前我国技术交易市场不健全,电力企业科研中介机构少,不能满足企业成果增值转化的需求。

三、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科研成果增值即采取各种手段、方法将蕴含在研发人员的技术研发成果中的价值转化为企业效益的过程。科研成果增值是科研成果价值得以成功转化的结果,科研成果的价值是其转化的基础,而科研成果的转化则是其价值的最终目的,因此对科研成果进行增值评估应包含科研成果价值评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估两方面。

关于科研成果评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我国开展科研成果评估工作稍晚,但是仍进行了不少研究,洪晓枫设计了交通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技术、法律和效益等14个二级指标[1]。杨斯博对不同种类的科研成果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2]。王晓鹤提出了包括技术、市场、效益和推广因素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3]。彭修娟主要从经济效果、技术水平、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适用性等方面构建了科研成果后评价指标体系[4]。

随着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国内学者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估展开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尹航等认为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扩散效应四个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后评价研究[5]。魏猛选取了22个指标构建了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6]。徐小钦和余海霞则主要从科技成果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果3方面构建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7]。苏俊宏等主要从科研投入、科研过程和科研产出三方面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8]。

四、评估体系的建立

1.指标选择的原则

由于科研成果增值评估具有模糊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选取的评估指标应尽可能完整、系统地反映被评估对象的全部信息。(2)可比性原则。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同时评估指标间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便于比较。(3)独立性原则。评估指标之间要相对独立,指标之间亦不存在相互因果关系。(4)科学性原则。指标从计算内容到计算方法,都必须科学、合理、准确。

2.指标体系的构建

(1)科研成果价值评估指标

本文从经济、技术、市场、法律等方面构建科研成果价值评估指标。经济因素: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是衡量科研成果价值的首要因素。实施科研成果能增加销售收入,还可以减少成本金额节约费用。技术因素:科研成果应该技术上先进,并具有广泛适用性,能够被灵活运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技术上成熟,且不可被替代都说明科研成果价值比较高。市场因素:市场化能力越强,市场需求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科研成果价值越大,科研成果的剩余经济寿命则表明了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时间期限。法律因素:科研成果不依赖其他技术,独立性较强,许可发放较多,而且法律地位比较稳固,则科研成果的价值较大。

(2)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估指标

科研成果转化需在市场化环境中利用企业现有资源进行转化投入,并取得转化效果。本文从转化基础、转化投入和转化机制与环境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

转化基础:研发人员数量越多,科研项目数越多,科研经费数也相应增多,科研成果转化也就有了相应的人、财、物基础。

转化投入: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必须有相应的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市场推广人员在相应推广经费的支撑下可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转化机制与环境: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制度的保障和激励,同时健全的成果转化平台能够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交易的空间,此外科研成果符合政策规定也会加速成果增值转化。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五、结语

本文借鉴国内外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构建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宏观,对于一些指标的评估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而且还可以根据科研成果种类的不同分别构建指标体系。随着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工作的开展,各地将制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实施方案,继续深化和完善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加快电力企业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洪晓枫.交通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2]杨斯博.科技成果评价方法及其软件系统的实现[D].天津工业大学,2002.

[3]王晓鹤.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彭修娟.华北油田科技成果后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5]尹航,孙希波,傅毓维.基于熵值法确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20-25

[6]魏猛.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第3篇: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范文

本文采用了理论兼现实意义并重的索洛余值法。按照索洛余值法进行测算时,产出为1998年为基期的各省市不同年份GDP平减值,该平减指数与GDP可从《中国统计年鉴》获得。投入为劳动力(L)与固定资本存量(K)。本文劳动力即为各省市的从业人数,数据来自于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固定资本存量不可从各统计年鉴中直接获取,本文采用Gold-smith于1951年开创、现在被OECD国广泛采用的永续盘存法(PIM),它的基本公式是:Kit=Iit+(1-θ)Ki(t-1)(2)Iit为t期i省净投资,θ为资本折旧率。计算公式主要有三个指标的选取与计算:Iit的选取、资本折旧率θ和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本文Iit选取的是t时期i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根据每年各省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折算成1998年实际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折旧率θ参考众多文献选择5%。基期资本存量的估算采用的是以下方程:Kio=Iio/(g+θ)(3)Iio为基期固定资产形成总额,g为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平均增速,θ为折旧率。根据以上指标的选取与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式计算出面板数据的资本产出弹性,利用计量工具Stata12.0得出资本产出弹性为0.577,该弹性与众多学者测算结果集中于0.4-0.6之间相符。最后,可以根据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公式,计算出1998-2012年间不同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②高校科研资源转化。a.高校科研资源转化成果。选取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变量,分别为科技著作数、科技论文数、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授权数、科研课题数、技术合同出售金额、专利合同出售金额。前五种成果属于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后两者则代表最终产品,也是表明高校科研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b.高校科研资源转化效率。选取高校科研资源转化效率作为转化过程好坏程度的衡量指标。运用传统数据包络法(DEA)分别对整体效率、投入产出效率、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算。整体效率指的是第一阶段投入至第二阶段的最终产出整个过程产生的效率,投入产出效率、成果转化效率则分别指的是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过程中的效率值。

二、实证结果为了有效地消除变量之间的自相关性

1.高校科研资源转化成果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模型的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工具变量的选择是合理的,从结果可看出从科技著作到技术合同出售金额,弹性系数都为正数,说明高校通过科研所产生的七种主要科研成果都对经济转型升级有显著性的促进影响,我们可以从整体上肯定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是有价值的。

2.科研资源转化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模型Crste被定义为将第一阶段的投入作为投入变量,中间和最终科研产品同时作为成果测算出来的整体转化效率值,Crste1~3则表示第一阶段的投入作为初始投入,而仅仅将第三阶段的最终产品作为产出计量的效率值;Crste1、Crste2则分别表示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转化效率。是高校科研资源四种不同的转化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模型。可见,其一,我国高校科研转化整体效率的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加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二,是即便第一阶段的效率均值高出第二阶段很多,但是第一阶段效率相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负向显著性效果,第二阶段为正向非显著,说明第一阶段效率值对经济发展促进没有真正的意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提升才是关键之所在。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缩小各省市第二阶段转化效率差距,才能带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三、对策启示

第4篇: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范文

然而现在的成人类高校的科研成果管理却依然存在着很多急待改进的问题。总的来看存在于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管理、体制的问题,二是服务人员的素质问题。

管理、体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小的方面。

1、宣传力度不够。

2、未能及时组织成果鉴定与成果登记。

3、没有积极的协助申报各种奖励打消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4、未做好档案管理及保密工作。

5、科研成果转化难后续开发没有跟上使很多科研成果成为“绝唱”。

6、科研监督不利,假科研假成果泛滥不但浪费了国家稀缺的科研资源,而且败坏了学术风气,破坏了社会公正与诚信。

服务人员的素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是研管理人基本素质不高。

2、服务管理人员的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二、针对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

而要解决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体制和服务人员的素质两方面入手。

首先作为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如何在管理上、机制上抓好成果管理,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创新,适应时展的需要,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1、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制度。科研成果产生于科研人员的科技活动过程中,高校应出台科研成果管理办法、科技奖励规定等,促进科研人员多出好的科研成果。管理部门应对成果的上报程序、上报时间做出规定,督促科研人员及时、准确地上报科研成果,既保证科研人员的成果得到及时的奖励,也保证科研成果采集的及时性。

2、及时组织成果鉴定与成果登记。科技成果鉴定是判定科技成果有无、水平高低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暂告结束、科研成果可供推广的标志。作为科技成果管理的第一步,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把好组织鉴定的质量关。首先,成果管理人员应与项目组加强沟通,及时了解项目完成情况,适时组织成果鉴定。其次,提高鉴定成果质量,管理人员应在组织鉴定时突出重点,抓好拳头项目,保证有水平的成果高质量地通过鉴定。

3、积极协助申报各种奖励。多争取奖励特别是高层次奖励也是成果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报奖宣传工作,要让科研人员了解报奖意义和注意事项、申报要求,增强信心。组织申报专利保护。及时协助科研人员申请专利保护,可以获得对新发明、新技术的拥有权,以免辛苦得来的科研成果被其他机构抢先注册或被侵权。加大成果校内奖励力度。目前由于国家、省、部等部门的奖励来源、奖励数目均在精减,加大了获奖的难度,设立校内成果奖励基金,扩大奖励范围,既可满足科研人员的成就感、荣誉感,又可从物质给予部分回报,从而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

4、加强档案管理及保密工作。有关科研成果的材料,如应归档的鉴定证书、报奖材料的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并设立本单位的计算机成果库,便于管理和查询。重要的成果材料应与相关的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书,防止成果信息的外泄。

5、加强信息沟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成果推广是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与企业加强技术合作,优势互补;积极参加政府、社会等各种渠道组织的新闻会、展览会、商品洽谈会或交易会,尤其要注意网上信息的,以促进高校成果的推广应用。

6、健全学术道德规范,建立起严格的规章制度。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前学术腐败的特点,向学校的管理决策层建议建立严格细致的学术道德规范,并由科研处等特定机构负责监督实施。

其次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科研管理工作者,必须适应这一发展步伐,在激烈的知识和观念竞争中做到游刃有余,始终保持观念领先、素质领先,才能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眼界丌阔、不断创新,更好地为科研工作出谋划策。而且在科学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也应该对科研管理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传统的单纯申报、登记服务向信息服务、科研过程服务、科研监督几方面转化。具体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研管理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热爱科研管理工作、全心全意地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思想,提高对科研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科研管理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基本业务素质。首先,必须努力掌握和利用现代信息收集和传播手段。其次,培养适应于科研发展和市场理念的素质。再次,要有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既要规范高效,又要不断创新。

3、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收集传播手段,服务于科研工作,使科研工作有个高起点。建立自己的科研管理网站,主动出击,广泛收集、整理、利用互联网信息,利用网站和网络协助科研成果转化。

4、要有管理科研成果的先进方法。分利用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5、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分析。科研管理部门人员首先要协助科研人员分析市场,掌握信息,培养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提出合理建议,在策划阶段就要注意成果转化的前景。其次,要帮助科研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关注市场前景的变化和同类科研的进展,以便在合理的限度内对科研方向作一定的调整,使其保持市场先机。还要帮助科研人员在研究中适当考虑生产问题、成本问题,使成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生存力。

第5篇: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校; 科研管理模式; 重要性;论文下载

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家科技水平的主力军。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取得及科研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持续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给高校的科研发展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一、高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

现阶段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科研工作在高校教学及发展领域的地位愈加重要,高校科研工作在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表现出学科门类齐全、科研人才聚集、科研成果丰富、科研信息灵通等发展优势,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在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管理体制、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严峻的问题和弊端,制约了高校科研工作的持续、有效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重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科研管理模式、科研机构、科研人才及相关工作人员几个方面。现阶段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科研成果转换和科技创新的激励不足,许多高校的科研经费分配和科研奖励机制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先进的科研成果难以和市场形成有机结合,成为让学生观摩的实验室样品,造成了先进科技资源的浪费。同时许多高校的科学研究依旧停留于注重学术、忽略经济效益的思想层次,导致科研成果转化困难,滞后了高校的科研发展。

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动力及研究能力不足也是影响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成果的产生和问世,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科研工作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研究活动,仅仅靠单一学科的理论及技术支持是不足以高效实现的,只有与其他学科领域建立紧密的联系,集思广益,吸取众多学科的知识精髓,才能保障科研成果的精良。目前高校与企业及其他学科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科研协作,对科研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

现有科研人员研究动力不足及优秀科研人才的严重流失也是现阶段阻碍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许多高校以事为本或以物为本的科研管理模式导致现有科研人员的研究动力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使得科研工作领域面临人才流失的发展瓶颈。与此同时,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的管理观念过于陈旧,导致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普遍存在“上项目、列计划、要经费”的程式性科研现状,影响了高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

二、“量化+开放”科研管理模式概述

“量化+开放”的科研管理模式,是指在明确科研目标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开放创新性的科研管理体系、更新科研管理理念、拓宽科研管理思路等方式实现学术科研工作与市场经济活动之间的良性结合。“量化+开放”的科研管理模式注重科研项目的量化、科研管理思维的开放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向市场的开放。在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新时期,高校的科研工作只有积极创新科研管理模式,与市场建立紧密有效的联系,明确工作重心,实现科技活动与经济活动之间的良好转化,将高校学术性的科研机构向高端科技产业方向发展,以适应社会变革、技术创新的客观要求。

传统的集中型科研管理模式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忽略了其实用性和经济性;服务型管理模式注重科研工作的学术性和服务水平,忽略了科研工作与经济活动的关联性。“量化+开放”的科研管理模式将高校科研机构作为科研产业中的基础环节,将高校的科研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联系,以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及实际应用为研究基础,综合发展科研工作的学术意义和经济意义。

三、 建立“量化+开放”科研管理模式的方法和重要性

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形式及国民经济体制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为高校的科研工作及科研成果转化提供高效、高质的服务。“量化+开放”科研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能够明确高校科研目标,帮助科研机构建立科学的科研发展规划,改善高校科研管理实践中“重成果、轻转化”的落后模式,增进高校科研成果创业化水平,积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科研立项、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及产权保护,使高校的科研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对提升高校科研水平,促进高校科研工作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量化科研项目、明确科研目标

所谓量化,就是将科研目标或科研任务具体明确,使复杂的科研管理工作通过合理量化变得简单、清晰。在进行科研立项的过程中,科研机构应注意将科研项目与实际应用及社会经济紧密联系,准确判断科研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成果转化的可行性,有效规避科技资源浪费。

2、拓宽管理思路、更新管理理念

建立“量化+开放”科研管理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应用科学的方式评价科研工作,积极开放管理思想、拓宽管理思路,将科研质量管理与科研性质管理有效结合,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在质量和数量上形成完美统一。同时应用开放的思想大胆实施新举措,与企业建立合作研究或委托研究的科研模式,在确保知识产权的同时,将科研成果最大限度的转化。

3、 紧密联系市场、实现成果转化

在高校科研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以知识产权为核心,以成果转化为

目标”的基本原则不断创新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利用高校自身的优势为科研工作寻找市场和成果转化的渠道,与企业之间建立科研协作的关系,通过加强高校科研机构自身的技术创新,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有效增强高校科研机构成果创业化及技术产业化的能力。同时合理分配高校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技术产业化的积极性,实现高效科研知识产权学术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总结:

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创新是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必然要求,“量化+开放”的科研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科研工作的经济性原则,有效保障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既适应了社会经济体制,又满足了高校科研机构自身的需要,只有积极实施、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才能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提高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兴荣.坚持管理创新,推进高校科技事业科学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1,(22).

第6篇: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成果转化 二元视角 价值定位 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C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16-02

2011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以教社科20113号印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针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计划》提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大力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①因此,《计划》的出台标志着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建设进入到了一个面临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

1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元结构分析

研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创新实践的基础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本质属性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主体二元结构特征。这种二元结构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若非基础研究成果即应用研究成果。

1.1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价值定位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受众是社会大众,成果形式主要是著作与论文。基础研究是有关人类科学体系顶层设计的研究,更多的涉及“形而上”学,它不是生产力,却能对生产关系、意识形态产生正效应,是高于生产力的上层建筑。其社会价值取向定位于:能影响、改变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使认识能够跟上变动不惜的社会变迁过程,为人们创设健康的理性心里家园,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先进的价值观和高品质的人文关怀,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②

1.2 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价值定位

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受众是政府、企事业单位,成果形式主要为研究报告与论文。宏观上,应用研究为各级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发展战略提供了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政策设计方案,这是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功能体现。微观上,哲学社会科学根据其学科属性渗透于企业日常运营的各个方面,例如:财务管理、投资运营、法律保障等。其社会价值取向定位于:一方面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政策建议,坚持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另一方面紧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当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企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急需服务。

2 成果转化阻力分析

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占全部科研成果数量的60%以上,其中仅有5%~6%被转化,3%的成果形成产业。③可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面临的阻力系统问题突出。

(1)成果质量不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是决定成果转化效率的基本要素。从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自身质量水平不高,难以得到社会及实际工作者的认可和接受。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选题和研究方法上,远离实际,缺乏创新。很多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并不是来自于社会调研与实践,针对性不强,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甚至只是进行经典的诠释与阐发,内容空泛、缺少创新。二是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比较突出。为了追求个人绩效,一些科研人员在常常将粗制滥造、东拼西凑、质量平平的成果不负责任地抛向社会,而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有很大的实用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还不很多。④

(2)转化意识不强。科研人员以及管理部门缺乏成果转化意识是影响成果转化效率的主观因素。

首先,由于部分高校科研、人事考核机制并不完善,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在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上,并不关心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问题。这就导致虽然教师的科研成果产出颇多,但是真正做到成果转化的却寥寥无几。其次,管理部门缺乏跟踪管理意识。成果转化要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个双向通道上进行,不但要使广大科研工作者树立转化意识进而影响管理者,还要从管理者本身入手,通过制度建设推进成果转化观念的形成。

(3)中介体系不完善。科研中介体系不完善是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效率的主要外部因素。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中介体系尚未建立像自然科学成果转化中介那样独立的市场化应用部门,仅仅依托高校和科研人员自身完成成果转化任务是远远不够的。

在美国,智库承担了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中介的角色,成为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智库是一种相对独立、稳定的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其职能主要包括:整合人才、思想产出、影响社会。智库通过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政策主张,再通过刊物出版、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利用媒体宣传等方式,力图使这些主张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

在研究美国智库发展和运作过程之后,我们发现,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体系必须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为基础,这种成果要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和转化方向,这种服务对象和转化方向是在研究伊始就已经确定的,而非在成果形成之后的硬性转化;在成果形成之后,要借助一定的媒体,特别是刊物、论坛等使成果面向服务对象,包括潜在的服务对象。

3 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与实践

若要化解成果转化阻力系统、改善现有成果转化现状,就必须对成果转化机制进行管理创新。而这种管理创新的原则与依据就是其特有的二元结构特性。

3.1 基础研究成果转化

2012年5月,教育部社科司首次开展了一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征集工作,宗旨在于通过“学术‘大’家写‘小’书”,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推向社会大众。这次科研普及读物项目资助力度高达15万元,而且由教育部统一出版,为科研人员从事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一个信号、一个典范。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项工作中抽象出未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实践创新的方向。

政府主导。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理论先导,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这种研究的意义在于其巨大的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政府这个公共服务部门。所以说,在未来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工作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引领的作用,把握成果转化的方向不动摇。

深入浅出。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接受群体是人民大众,在保证成果学术质量的同时要把握深入浅出的基本原则。由于人民的教育程度不同、身份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所以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就是深入浅出,也就是说,从学术前沿热点入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使人民大众真正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力量,同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也可以切实的服务人民。

重视质量。质量和创新是一切科学研究的生命线。之所以强调的是“学术‘大’家写‘小’书”,就是为了切实保障成果质量,以质量推动成果转化。提升成果质量的核心是改善研究方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深入实践、积极创新,切忌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做调研、认认真真做数据。

3.2 应用研究成果转化

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存在一种依托“关系型管理框架”的转化路径。简单来说,大部分高水平的应用研究成果都是通过点对点、人对人的方式进行转化的,这种成果转化机制的优点在于成果供需双方相互了解、成果供给方普遍科研水平较高、成果转化过程较为简单;其缺点在于这种转化路径是少数人参与的成果转化,大部分科研人员无法进入这种“关系型管理框架”,以至于较多优秀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失去其应有的时效性。而少数人参与的成果转化正是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所在。根据路径依赖理论,虽然原有路径具有一定的研究惯性,但就当前情况来说,必须就原有路径进行修正,使其进入到更加完善的轨道上来,才能真正的使更多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得到转化,从而更好地辅助政府决策、切实服务社会。

对于原有路径修正的关键是从关系型管理模式到规则型管理模式的修正,而规则型管理的核心是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平台的具体形式就是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中介机构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使广大科研工作者能够公平、平等的参与到项目研究和成果转化过程中来,通过中介机构把社会科学成果推向社会,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6]

参考文献

[1] 吴方.基于KANO模型分析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满意度产生的切入点[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82-84.

[2] 袁贵.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转移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 郝荣峰.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注释

①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

② 郭秀丽.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社会发展论坛,2008.

③ 束洪福.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仅5%[EB/OL].,2010-01-10.

第7篇: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现状及制约高校成果转化的因素,从认识观念、体制机制、科技管理、资金投入等几方面入手来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高校是我国科技人才聚集的场所,是科研成果研发的主体,是科研成果创新和转化的基地。虽然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丰厚,科研实力雄厚,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发达国家相比却比较低。因此,如何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不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刻不容缓的工作。

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

高校是我国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科研实力强,学科门类齐全,科研成果丰硕。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承担了国家、地方和企业大量的研究和开发任务。高校科技产业更被视为中国科技产业的“富矿带”。但高校科技成果束之高阁的现象仍然存在。有关资料显示,每年经过中央和省级政府部门鉴定的科技成果大约10000项,估计30%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产业化,但实际转化率只有10%到8%,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左右的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1]。我国的高科院校,其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中有一种难以理解的现象就是,高校拥有的较强科研实力与其成果转化率较低的现状之间形成的巨大差距。

2 哪些因素制约着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高校科技成果脱离市场的需求。长期以来,有些教师、科研人员单纯注重追求学术水平,却忽视了成果的实用意义。存在着较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轻视市场需求、忽视经济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高校科技人员看来,项目完成的标志就是通过成果的鉴定,这就意味着成果已经取得。至于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问题很少有教师会去考虑。他们的成果更多地被应用于申报课题、、申报奖励、评定职称等事情。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科技成果产业重要价值。另外,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并没有列入有效的科研考核管理体系,因此,就不能形成有效的针对教师和科研人员激励机制。轻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重论文、专著、鉴定成果和评奖的现象在我国高校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这就造成一方面高校的科技成果“养在闺中”,另一方面各个市场却为找不到合适的科技成果而发愁。长期以来,高校的科技项目重理论却忽视市场导向,大量科技成果在研发之前就没有相应的适用推广对象,更不会谈形成产业化的条件。

我国高校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首先,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仍然在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先计划立项再到政府财政拨款最后高校申请研究的基本模式。其次,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通常比较缺乏和科技信息咨询机构的交流,没有了沟通、分析、加工和修改的过程就会导致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与企业的科技成果供求信息之间的交流不畅,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员不了解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企业急需的科技成果又无人研制开发。再次,我国并没有真正地建立起创新的管理体系。由于我国高校和企业缺少一种共同的利益机制,这种机制源于因技术进步而产生的共同利益。一方面,缺少这种上共同利益的驱动,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又使得我国高校的的整体科技实力难以提高,因此,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科研成果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四是轻视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中试阶段工作,只专注于成果的学术水平,这是传统的科研体制存在的弊端。致使大量科技成果游离于企业外,力量分散。

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高校科研项目自身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说,大量的纵向课题是以基础研究为主的,更多的偏重于高技术研究,强调的是方案的理论分析与评价。项目自身主要考察的是技术的可行性而不是技术的论证。许多课题在立项之初,结题的要求就只是出成果和论文而不是出技术产品。在广大教师看来,研究成果能否符合市场需求,能否被市场认可,企业是否会开发利用,这些并不重要。另外,高校的横向课题虽然具市场应用前景,与生产结合最为紧密,但横向课题的针对性太强,成果应用面过窄,只是应用于委托单位,因此,除委托单位使用外,就难以推广和再次转化。而自选课题往往难以形成规模,有些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有些因为缺乏资金,有些因为研究方案不够完善,致使他们也很难进行中试应用研究和转化。  高校忽视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仅需要创新型的研究人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懂专业、善经营,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对科研成果进行推广,也就是要懂得市场的需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他们所看重的则是市场的前景以及科研成果本身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利润。所以,怎样深入浅出地阐明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对于高校的成果的成果转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成果转化工作的现实是,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致使多数的研究成果在验收鉴定后被束之高阁,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成果再好,如果没有好的宣传和对企业深入浅出的沟通,那么就不能适应市场,无法让企业接受,也就实现不了自身的价值。要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需要进行前期的市场预测、技术评估、投资分析等工作,这些工作对于经济性和服务性要求很高。由于高校缺乏又懂专业又擅长经营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而这一环节又造成了成果转化工作的链条缺失。

3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措施

在认知观念方面,高校要树立教育、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观念,走出“象牙塔”。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因素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占3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因此,我们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大力发展高科技,提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度,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科技应有的贡献。

在体制机制方面,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制,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政产学研合作主要是指政(政府)、产(企业)、学(高校)、研(科研机构)以市场为依托,本着取长补短的原则,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以共赢为目的的科技创新机制,其实质是通过合理配置政产学研各方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2]。实践证明,高校的成果转化工作一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开发科技项目,有效地开展科技攻关。因此,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发挥校企资源共享的特点,强化高校产学研的优势,是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为有效的途径。

在科技管理层面上,要构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一方面,确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科技成果绩效评价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成果转化奖励机制,兼顾成果创造者的收益,以及更加注重为后续研究提供保障[3]。另一方面,在网络化的基础上建立起科研成果转化的互动平台。在高校校园网的基础上,以专家为中心的科技成果互动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化建设,是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4]。同时,也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在资金投入方面,风险投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是发达国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在美国,有9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得到过风险投资的帮助。目前,在国家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想要拓宽高校经费来源、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就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由此可见,风险投资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然选择。基金筹集可以先期以政府投资为主,再逐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者。通过在高校建立内部科技产业化基金和科技成果风险投资基金,用以支持优秀的科研成果中适合小批量生产,使这些成果更符合市场需求、更具商业前景。

参考文献

[1]苑新,冯元璋,吴建忠.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不足与建议[J].科技与管理,2007,(1):19-20.

[2]周志文.以校企双赢为目标,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19-20.

第8篇: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校;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研究

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高校是以传播科技知识、培养专门人才、开展科研活动为主要目的,是潜在的生产力孕育和发展场所。随着高校教育日趋职业化,高校服务企业、服务市场的意识不断增强。高校的智力资源越来越需要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高校与企业的融合中,知识产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保护知识产权既可以明确权利的归属,亦可使权利主体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得以维护,从而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能为学校与企业营造更好的合作环境。但近年来,由于高校和政府、企业间合作形式逐渐多样化,对流转中科技成果所有权的争夺日益激烈,而作为成果流转主要形式之一的知识产权所产生的纠纷也不断增多。因此,有针对性地探究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促进高校科研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

1.纠纷类型多样化

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的知识产权类型众多,如:技术类知识产权,即以技术为表现形态的知识产权;标识类知识产权,即与科研成果转化有关的注册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和名称等标识类知识产权;著作类知识产权,即以作品形式表现的知识产权;信息类知识产权,即以信息为表现形式的知识产权。①因此,在成果流转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纠纷也呈现多样化态势,如:专利权与非专利权的技术成果纠纷;技术成果成熟与否的纠纷;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纠纷;专利成果让渡过程中的归属纠纷;信息类知识产权泄密造成的纠纷等等。

2.纠纷主体的固定性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多依托于企业,这也决定了此类纠纷主要以高校、企业为固定主体。纠纷或是发生在高校与企业之间,亦或是高校与高校、研究机构之间。这种相对固定的纠纷主体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在纷繁的类型纠结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纠纷主体整理出纠纷形成的主要脉络,便于我们在分析纠纷成因的基础上,探求保护知识产权的新方法。

3.纠纷处理以行政途径居多,处罚力度不强

依据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涉及高校知识产权纠纷时,具体的处理途径有三种。一是内部行政处理,如: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创作以及成果的申报、评审、鉴定、产业化活动中,剽窃、窃取、篡改、非法占有、假冒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由高等学校及其教职员工和学生依法享有或持有的知识产权的,应责令其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分,违反有关规定,泄露本校的技术秘密,或者擅自转让、变相转让以及许可使用高等学校的职务发明创造、职务技术成果、高等学校法人作品或职务作品的,或造成高校资产流失和损失的,由高校或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二是行政处罚,某些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不仅损害了私人权益,而且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侵害了国家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不但要承担民事责任,同时也要对自己违反行政法律义务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行政责任。②三是司法途径,即享有知识产权的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均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讼,进行司法保护。

三、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建议

1.重视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已逐步构建、完善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但在观念意识的转变、管理制度的完善、法律知识的普及,实施监督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高校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及师资和管理人才培训工作,要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纳入本单位的普法教育计划,要强化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将知识产权工作列入各项工作之中,充分灵活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的权益,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奠定良好的基础。

2.明确科研管理机构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职责

高校应明确科研管理机构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的职责,制定符合高校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规章;肩负起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工作;对课题负责人申请专利的建议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并对单位签订的各类知识产权合同进行审核和管理;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申请的非职务专利及进行非职务专利、非职务技术成果以及非职务作品转让和许可的,进行审核以及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合同中的技术价值评估工作等。

3.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规章制度

其一,是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职务成果与非职务成果。高校知识产权纠纷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职务成果缺乏明确界定,导致发生纠纷时,无法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高校应针对职务成果的特性,在管理制度中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防止因制度空白而引起的权利纠纷。其二,高校及其所属单位与国内外单位或者个人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对外进行知识产权转让或者许可使用,应当依法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并应当经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审查,报学校批准。其三,针对因人才流动引起的知识产权纠纷,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重视人才流动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特别是在派遣出国访问、进修、留学及开展合作项目研究时,对所涉及人员在校已经开展的研究,而在国外可能完成的发明创造、获得的知识产权,应当与派遣的高等学校签订协议,确定其发明创造及其他知识产权的归属。其四,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科技人员保护知识产权有贡献者予以奖励;对给学校的知识产权造成损失者、对学校的知识产权直接侵害者要给予必要的处罚。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高校应加强同科技、工商、出版、公安、法院等知识产权保护所涉及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最新动态,通报本校在知识产权保护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和其他知识产权所有人组建协会或联合组织,使其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成员单位权利受到侵害时,协助调查取证,申请仲裁或提讼,使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还沿用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知识产权管理分散于众多部门中,管理的各个环节脱节,缺乏有机联系,这样极容易造成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空白地带。③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及科技投入回报率,就应当厘清高校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纠纷的特殊性,结合高校科技成果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制度,从而有理、有据、有力地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史亚洲、周博.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6卷第6期;

第9篇: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范文

一、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3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显示,2012年江苏省高校共发表学术论文77 244篇,专利申请数20 454项,其中发明专利11 092项,专利授权数12 798项,其中发明专利4 466项,专利出售数507项(合同数),当年专利出售数(合同数)与专利授权数之比仅为4%,表明江苏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从省内各高校科研技术成果转化绩效看,差距较大。如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同属研究型国家重点大学,南京大学在科研人员投入和政府科研经费投入方面多于东南大学,但在向社会转让科技成果方面的贡献,却远远少于东南大学。南京大学2012年从事研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为1 517人年,当年政府拨入的科研经费为76 446万元,当年发表学术论文6 329篇,获国家级奖项1项,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数19项,当年技术转让实际收入40万元;东南大学,2012年从事研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为1 452人年,当年政府拨入的科研经费为66 837万元,当年发表学术论文3 943篇,获国家级奖项4项,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数451项,技术转让实际收入14 305万元。江苏大学的投入大于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但技术转让贡献却远落后于后两者(见表1)。

可见,高校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业绩,与科研人员数量和政府经费投入之间并不成比例。我们的调研显示,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之所以在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方面表现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在制度上特别是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制度与政策上注重创新与突破。

如东南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东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实施意见》,相比其他高校,在学校支持力度、教师个人收益、知识产权认定等政策方面都有较大突破。该实施意见明确,科技成果技术发明人可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收益,收益分配比例学校由原来的40%降到30%,院系由40%降到10%,个人和团队由20%提高到60%。而现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个人和团队最高只能拿到收益的40%。为不与国家部委现有政策冲突,他们在执行实施意见时,采取对创业教师实行科技创新基金奖励等方式,提高教师创业收益比例。

此外,东南大学成立专门机构帮创业教师申报地方扶持政策,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长办公会授权范围内全权处置学校拥有的知识产权(含专有技术、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转化工作。该实施意见及配套附件《东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组建学科型科技企业工作流程》明确规定:校内科技成果转化时,由东大科研院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认定,东大资产经营管理处组织资产评估机构对知识产权进行预评估。附件还对知识产权直接转让、作价入股、变更、增资等行为,逐一详细列出条款,加以明确。

实施意见大力度鼓励教师创业,在校教师既可在岗兼职创业,也可离岗专职创业,学校为离岗创业教师专设创业岗。实施意见还拿出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创业教师优先落户东大科技园,东大科技园为入园创业教师提供孵化公共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协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相关扶持优惠政策等。在2012年度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立项项目中,江苏高校参与承担了42个项目,其中东南大学参与承担9个项目,占高校总项目数的21%。

南京工业大学,则以学科建设和构筑人才高地夯实科技成果转化基础,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载体,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机制创新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

二、促进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与制度创新

道格拉斯?诺斯指出,技术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在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技成果转化是特定制度安排下成果交易过程,当前的制度环境,无论是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还是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职称晋升,仍然是以承担课题、成果鉴定、、出版专著、成果获奖等作为晋级评价指标,并与教师科研人员的年度考核津贴收入挂钩,而对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及产业化后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并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在科研成果价值的评价上,主要由学术圈内权威专家闭门主观评价,偏重于成果的学术水平,缺乏产业视角的评价和市场检验。

现行制度环境使得高校管理层和高校教师都倾向于急功近利,真心沉浸在科学真谛探索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人少之又少;教师只求,不问成果应用价值,许多研究属于模仿抄袭国外的东西,还有的属于低水平重复研究,对人类生活和产业发展具有革命性、颠覆性影响的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很难见到。正是主管部门及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的现行评价制度,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高校对高校教师急功近利式考核奖励制度,造成了相当数量的高校科研项目脱离实际,科技成果缺乏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科技成果产业化比率低下。

要促进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借鉴省内外高校成功经验,结合江苏实际,从改革主管部门对高校办学水平评价制度、明确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义务、改革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和内部考核奖励制度、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建立多渠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政策与制度创新,在此建议如下:

1.改革主管部门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价制度

改革主管部门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价制度,在高校综合实力评价与排名上,应大幅降低普通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及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等指标的权重,抑制垃圾论文、垃圾专利的产生,同时增设并加大“专利实际转让数”、“专利实际转让收入”(它代表社会对专利商业价值的评价与认可)、科技成果转让实际收入或科技成果入股所得(它代表社会对科技成果商业价值的评价与认可)等指标的权重。对科研成果价值的评价,应从主要依据学术圈内权威专家的主观学术评价,转向对成果学术水平与成果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等进行综合评价。

2.明确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义务

要明确规定高校应承担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义务,并对各高校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和转移情况进行硬性考核。各高校都应设立以成果评估和转化作为中心职责的技术许可办公室或成果转化中心,负责高校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信息、成果展示、成果应用推介、技术转让谈判等,努力克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状况,让高校科研人员从找技术受让方、找投资人、从谈判桌中解放出来,专心科研教学。技术许可办公室或成果转化中心工作人员应要有技术背景,懂法律、经济,还应擅长谈判。

3.改革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和内部考核奖励制度

在高校非文科类职称评审中,应降低普通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及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等指标的权重,增加“专利实际转让数”、“专利实际转让收入”、科技成果实际转化收入或科技成果入股所得等指标的权重,并硬性规定晋升高级职称的必须要有“专利实际转让”或“科技成果实际转化”方面的业绩。允许高校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侵犯本单位经济利益的前提下,经与单位签订协议,兼职创办科技型企业,其在职称评定方面一视同仁。

在高校内部考核奖励制度改革方面,也应降低普通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及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等指标的权重,建立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分配、人事考评等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和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制度,将专利实施或技术转让业绩,与高校教师的津贴、奖金挂钩,对实施一次性转让的科技成果项目或按技术入股方式实施转化的项目,课题组成员所得应不少于学校全部收益的30%。

4.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从国内外经验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可根据科技成果的类型和内外部条件,选择不同的转化模式,包括技术许可转让、产学研合作研发、高校自建经济实体、共建转化实体或载体等模式。英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主要包括校企合作研发、技术许可和创办新企业,其中95%的技术转移发生在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开发过程中,5%的技术转移通过技术许可或创办新企业实现;在后一种5%的技术转移中,95%是技术许可(主要是专利许可),只有5%是创办新企业(方华梁,2010)。

江苏省高校应借鉴英国等经验,把大力开展多层次政产学研合作特别是校企合作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高校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共同申报与承担科研项目等形式,让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创新过程,将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可实现科技成果在企业的直接转化与应用,降低创新的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等。近年来,江苏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东南大学与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研发的“新型消化道支架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2012年跻身“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东南大学(无锡)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中心、南京中国无线谷等,在国内外也都有一定影响,应加以总结推广。

今后,在重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上,应积极引导鼓励我省高校科研团队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建立从科研项目申报到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的大协作体系,解决产业技术创新链割裂与脱节的难题,推进高校更好地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确保高校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对国家和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商业应用价值。

同时也要重视通过技术许可转让和创办科技型企业等途径,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对高校独立研发的、成熟度比较高的科技成果,比较适合采取技术转让的模式,将科研成果一次性地以部分或全部专利或特许权等形式转卖给企业。对高校通过创办科技企业,包括教师以技术成果入股注册成立科技公司,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也要予以支持。这方面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有北京大学创办的北大方正、清华大学创办的清华同方、南开大学创办的南开戈德等。

5.加大政府资助力度,建立多渠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体系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包括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相应的经费投入。其中,研究开发阶段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生成环节;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完成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检验;成果商品化阶段是在中试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规模将产品投放市场,商品化成功与否标志着成果转化成败;产业化阶段主要是完成成熟科技成果的大规模生产和大范围市场推广,推动区域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鉴于科技成果在二次开发与孵化中存在较大技术风险,一般企业不愿在此阶段进行投入,大学建在企业中的工程研究中心大多局限在产品的试验与测试上,高校的研究机构重点是开展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风险投资公司以盈利为目的,也不愿意在风险大的项目上给予投入。中试经费的缺乏使得许多高校科研成果束之高阁,成为限制我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风险大的项目研发和中试,政府财政资金应提供重点支持,以确保“研究开发――中试(科技成果二次开发与孵化)――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这一科技成果转化链的有效运转。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项成熟的科技成果成功地应用于企业,其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三者资金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这些国家主要通过R&D经费来实现对应用研究的助推,其经费来源包括政府资助、产业资本、公益基金、社会捐赠、风险投资以及高校自身技术转化形成的收益等,形成了多渠道资金支持体系。特别是风险投资的高风险高回报投资偏好,正好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风险高收益特性相匹配,能够有效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美国硅谷地区无可匹敌的高科技产业带的形成、以色列经济非常规极速发展,都与风险投资的作用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