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什么是同课异构
从字面上理解:异构――一种包含不同成分的特性。通常被用于信息技术和化学科研。与异构相对存在的就是同构,同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的图形,后者是对前者的一个超越或突变。把“构”放在教学中是指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等等。“构”的目的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构建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培养出各具个性特色的创造性。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表内乘法(二)》为例,教师可以怎样实施异构呢?
教学设计(一)
参考教师用书,把7、8、9的乘法口诀分3个课时分别进行讲授。第一课时是教学7的乘法口诀,根据教材中的主题图和表格,利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让学生自己将表格里的数据填写完整,再通过计算乘法算式的积,编制出7的乘法口诀,然后进行记忆和练习。教学8的乘法口诀和9的乘法口诀的设计思路与7的大体相同。
教学设计(二)
在教学7、8、9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2~6的乘法口诀,并且知道编制的方法。因此,教师把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有效整合,以一句7的口诀“三七二十一”为突破口,让学生自己编制7的口诀;完成后,将学生分成两个竞赛组,分别编制8、9的乘法口诀,再进行记忆和练习。
对比以上两种教学,第二种设计更具开放性和生本特点,值得教师们尝试。
二、同课异构的特征
同课异构是一种教学型教研。教学型教研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过程渗透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是文本教案和案例式课堂教学。因此,这种教研活动在不同学科的不同学段都可以进行。同课异构又可以分成多人同课异构和一人同课异构等形式。在教学研讨活动中,最经常用到的是两人同课异构模式,两人同课异构又俗称为“一课两上”。
以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各个单元知识后的“整理与复习”内容为例。一种教学设计思路是:根据教材中的练习题安排,逐一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忆和概括,然后做练习题加以巩固提高。另一种教学设计模式是将一节“整理与复习”的课分成三大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知识整理环节,由学生自主回忆起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序的整理和板书;第二部分是学生质疑环节,由于学生已经了解本单元的所有内容,那么他们必定有自己的困惑或疑难问题,在课堂上提出,请求他人的帮助;第三部分是针对性练习环节,可以由学生和教师收集一些易错题或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当堂进行解答。
对比而言,第二种教学思路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充分将孩子们的思想和问题暴露了出来,而且可以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整理与复习就能达到既查漏补缺又提升能力的双重效果。
三、同课异构的用途
同课异构由以教材教法为中心的文本教研转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人本教研,由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转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模式。①针对性强。它是基于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更好地完善教学方式而采取的一种具有实效的教研方式。②适用性强。它适用于各学科、各学段、各教师,它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知建构过程。③参与性高。它是集体智慧的展现,资源共享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同伴互助十分重要。④提升力度大。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个人的感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一般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师们采用以下两种设计。
教学设计(一)
以认识二分之一为起点,让学生学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分数二分之一的含义;以四分之一为操作点,让学生通过折、画、比较出不同分数表示的含义和呈现的不同图案,再通过判断、选择等形式的练习,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母的含义。
教学设计(二)
以认识二分之一为起点,让学生学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分数二分之一的含义;以四分之一为操作点,让学生通过折、画、比较出不同的分数表示的含义和呈现的不同图案;再通过判断题的练习,在众多的分数单位中,设计一个几分之几的分数,让学生学习几分之几。
当教师通过思考、探究、集体研讨之后,又有了第三种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三)
以认识几分之几为起点,让学生学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分数的含义;再通过判断题练习,在众多的几分之几数中,设计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让学生学习。
《数一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第一章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的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与此同时,让学生体会乘法的必要性。本节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学过加法的基础之上学习的。故此,本节课的学习及教学思路就很清晰了,那就是以加法为切入点,引入相同数字连加,能列出相应的算式。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加法在解决(或书写)“多个相同数字连加”时会出现相对的复杂(如表示不是很方便),从而顺利地导出乘法。让学生体会到乘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此清晰的思路加上充分的设计,本以为课堂的推进不成问题。但……
【教学片段】
教材第3页第3题“有多少个格子?”
师:好,同学们已经能够认识教室里的排和列,而且有几个同学都能利用几排几列说出自己的位置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将课本打开到第三页,看第3题,请问“谁能用不同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个格子?同时列出算式,看谁的方法又正确又多?并将你的答案就写在书上(指定位置)。”
师巡视,允许学生小声讨论、交流。
生1:我的算式是:
(个)。
师:你是怎样列出怎样的算式的?
生1:一列有3个格子,有10列,所以是10个3相加。
师:哦,你是一列一列地数,很棒。那谁还有其他方法?
生2:我是一排一排数的,列出的算式是(个)。
生3:还可以(个)或(个)
生4:我的算式是:
(个)
生5:(个),(个)……
本想在生1和生2回答后,打断学生的回答按照个人的教学设计继续进行自己的教学,结果一句“同学们,还有别的什么方法吗?”却引起了课堂上这一次设计中的尴尬,教学中的火花。尴尬于它是设计之外的东西,火花这才是真正的具有生成性东西的课堂。当即,调整教学设计,先倾听了每一位学生的回答,让充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之后再顺势引导。
师:同学们回答的太棒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么多。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各种结果已书于黑板)。(指着一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老师在课前已经讲过,我们列出的算式应该是?(一位思维活跃的学生回答到“相同数字连加的算式”)。
师:很好,那请问哪个算式的更符合本节课的要求呢?
生:第一个、第二个、第四个。
师:很好,那第三个行吗?
生3:行,它是乘法。……
师:这是可以的,它表示得就是:3个10相加或10个3相加。相比之下,是不是比加法写起来简单点呢?
生:嗯
关键词:数学教师 分析能力
无论本世纪初新课改的成效如何,人们对它的褒贬怎样,注重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知识和能力”与“情感和价值观”确是受到一致的公认和期盼。《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新数学课程改革对教师原有的教学实践带来了挑战,要求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教师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调动和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指导学习者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教学究竟从哪里开始?事实上,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起点不同;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起点也不同。因此,总的来说,教学的起点应从学生的初始状态出发,对学习者的分析包括对其态度、起始能力和技能等的确定。
一、小学数学教师对学习者的分析
1.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
态度是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反应倾向。人们在任何客观世界或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不是盲目、被动的,也不是毫无区别的心理上对所接触的客观事物对象所持有的看法。个体在对待任何事物时总是首先产生某种反应倾向,如赞成、反对、中立等。态度有三种成分:认知、情感、行为倾向。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说:“学习的每一种形式发展一种有实质性的态度系列,这种副产品常常比正式教给这个人的初步技能更有调节的意义。”学习兴趣浓厚可使人思维活跃、观察细致。可见,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是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应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式等,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达到教学目标、掌握教学内容的影响。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可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如召开教师座谈会,听取其他各位教师对学生情况的分析;设计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态度,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等;查阅研究文献,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等等。
2.对学生背景知识和起始能力的分析
学生学习任何学科的知识,都不是白纸一张,总要与其原有的知识相联系。同时,学生的起始能力决定教学的起点。加涅的学习结果及其学习条件的思想为教师提供了一幅有序的教学蓝图,也为诊断学生的起始能力和知识背景提供了途径。在一些简单的解题背后其实隐含着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水平,教师对此一定要认真分析作出诊断。比如有一道应用题为:
某校三年级有男生120人,女生的人数相当于男生的3/4,女生有多少人?
第一类水平的学生,模模糊糊地知道这导体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但是究竟要用乘法还是除法拿不准,就胡乱用乘法或除法做。这样倒也有一半的机会是对的。这类学生对所学概念似懂非懂,只能猜算法。即使算对了,也是在尝试中偶然成功的,是尝试成功的水平。
第二类水平的学生,这样想:寻找题目中的“单位1”,若为已知就用乘法,若为未知数就用除法,“单位一”往往在“相当于”、“占”、“比”等词的后面,此题“单位1”男生数已知,于是就用乘法。这类学生根据课本复述概念的定义或法则的定义,但只是抓住了它们的外部特征或外部联系,而并没有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解题只是机械套用,难以处理变化了的特殊问题,没有和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进行融合,是机械运用知识的水平。
第三类水平的学生,这样想:已知男生人数1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4,就是说女生的人数是120的3/4,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就用乘法,得出正确的结果。这类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认识了概念的本质属性,理解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但还不深刻,还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同一道题。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第四类水平的学生,除了像上一类学生那样,能够根据分数的意义确定用乘法计算之外,还能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说出多种方法。如:根据分数的意义求120的3/4就是把120分成4等份,取其中的3份;还能沟通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意义,求120的3/4就是求120的3/4倍,所以用乘法;等等。这类学生在第三水平的基础上,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发展了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把新知识和已经学过的分数的意义、整数乘法等知识糅合在一起,融会贯通。这类学生已经到达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而熟练运用的水平。
第五类水平的学生,这样想:三年级人数里,若男生人数占4份,女生人数就占3份,那么120×(4+3)÷4-120=90,就是说女生的人数是90人。这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按比例分配”,而这类学生却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表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概括、更深入了,即使遇到复杂的问题,他们也能够从已经掌握的知识中分析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不断改变思考问题的。
二、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分析的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
从上可看出,同样是答对了问题,但反映出的知识背景、思维水平不同水平。因此,教师不能仅从学生的解题结果来简单判断,而需要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认真分析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如何。那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整体把握、分析能力如何呢?哪些因素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1.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现状
在教学中,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现状进行分析,认识、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对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可从他们所拥有的条件性知识进行判断,虽然从条件性知识(观念)到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有个过程,但条件性知识观念的拥有却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提高的前提,李琼等人的研究恰好可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数理证据。一般来说,各种性质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能力都比较一般,其中在不同教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新教师较其他教师表现较差,而拥有五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较拥有二到四年教龄的教师表现差,这一方面由于新教师对学生不熟悉,而老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由于随着教龄的增加,其条件性知识呈下降趋势。另外研究还发现,专家教师倾向于用“问题解决”的观点看待数学学科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非专家教师则更倾向于“掌握知识”的观点。我们在对多份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在新课程背景下,部分教师还是能把握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分析上比较到位,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但是,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过多地且唯一地聚焦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如部分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分析仅仅简单地描述为“学生已经有学习……的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并且对那些妨碍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缺乏分析与重视,对新课程突出强调的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体验、情感等方面关注较少;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缺乏应有的分析,对学生的差异性考虑不周,这进一步说明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能力上还有待加强。
2.影响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的因素
教学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师生的共同的活动,它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控制和学生个体的自我控制,一方面教师控制了教学的方向,另一方面学生的素质和主观能动性决定着他们对输入信息的选择和接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要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1)学生因素:班级容量过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大,教师难于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储备和思维水平还不够,其内在的思维过程外在表现不明确,难以分析。
2)教师自身因素:教育理念转变不够;条件性知识的理解与转换能力不够;教育理念的正确理解、科学教育观念的建立有困难,与教学实施还存在一定差距。
3)教师培训因素:培训力度不够,目前小学教师培训多限于大中城市的骨干教师;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方式单一,理论讲解多于实践性操作。培训后很多教师仍不懂得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法,对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提高帮助不大。
3.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的方式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对小学数学教师在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要由学生的“控制者”变为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教师自身还应是教育教学实践的“批判者”和“反思者”。由此,这不仅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一大挑战,同时对教师自身的知识与能力也是一大挑战。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必须从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转变把数学教学视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的传统观念,紧跟时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刻领会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数学教法等条件性知识,树立教育事业的生命观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在行动上,大胆尝试和勇于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反思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效果,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分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机会,如讨论、实验、观察等,细心观察学生表现,从中发现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绪和学习过程,做个有心人。
其次,教师培训机构更要做好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的带路人,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和提高培训质量。理论知识固然是实践的理性沉淀,对教师进行有关新的教育理论的培训是必要的,但是过分强调会使教师所接受的培训脱离自己的教学实践,使教师感到专家培训的理论与实际相差得太远,对于实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性操作价值不大。教师培训要关照教师个人头脑中的“内隐理论”,虽然它往往是粗糙的、情境性的,甚至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但它随时随地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和课堂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培训不仅要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更要关照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师分析、反思、研究教学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的精心安排最终是要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是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引领学生到哪里去?”“如何引领学生到达想去的地方?”虽然一堂反映新课改理念、高质量的数学课的设计还要考虑到目标、课程、教材、教法等诸多方面,需要教师事先筹划,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但是,毕竟教师教学面对的是小学生,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背景知识和起始能力分析诊断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关涉到整个教学设计的路向和、目标、效果和评价等。因此新教改下,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迫在眉睫,只有在理论提高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分析能力,提高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才可能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才可能在教学实际中真正做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的真谛,进一步达到真正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0.
[2]吴庆麟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3]张大均主编.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1997.8.
关键词:两位数乘法;教学例谈;方法介绍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68-1
近日尝试着进行了三年级数学下册30-31页例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下面对自己的教学做如下阐述:
【案例描述】
对教材进行解读以后,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理解为:首先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使学生认识到验算的价值和必要性;其次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是积累探索经验把未学转化成已学,了解“转化”的策略,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定位为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理解,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难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格式正确书写。
【案例设计】
片段一:
出示例题情境图
学生看例题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生并口头列式:23×12=
师:谁能估算一下订一年大约可以节约多少吨水?
生1:12≈10,23×10=280,
生2:23≈20,20×12=240,
生3:23≈20,12≈10,20×10=200
师:观察23×10和23×12比较,估算值和准确值相比,是大了还是小了。
生:准确值是12个23,估计值是10个23,所以估计值比准确值小2个23。
【设计意图】:引入估算,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已经学习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都是将一个乘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而现在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可以将其中的一个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算,也可以将两个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算。教材中只呈现一种,实际教学的时候学生出现了三种所有可能,这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能解决的问题,更是这节课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必要基础,以估促算。
片段二:
师:准确得数是多少呢?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生1:23×10=230 23×2=46 230+46=276
生2:20×12=240 3×12=36 240+36=276
生3:23×3×4=69×4=276 (学生说完就讨论此种方法的局限性,如果换成23×13,可以拆吗?
师:听懂口算方法了吗?
生1:懂了。
生2:好像还有些不懂。
师:在电子图上画一画10个23和2个23.
生在点子图上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巧妙的将估计值与准确值相比较,发现准确值比估计值只多了2个23,在学生口算出答案后,再让学生圈一圈点子图,引入这样的直观模型,给学生提供直观支撑,让学生初步理解笔算算理,为笔算教学积累活动经验,让学生领悟笔算的本质,了解“转化”基本思想方法。
【案例分析】
教学完本节课以后,有这样几点感受:
1.层次设计,扶放结合。拾级而上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扶着学生从估算框范围,到口算明算理,让笔算方法逐渐明朗;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笔算方法,也是在充分预设、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的底气放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充分参与的活动经验,基本方法就自然顿悟。
一、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一般认为数学课上老师讲、学生听,这样既能把握课堂进度,掌握传授知识的主动性,又能提高教学效率。其实结果并非如此。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能主动听讲、动脑、提问、思考、做作业,课堂教学效率才有提高的基础。
二、整合细化教学任务,优化数学教学内容
整合细化教学任务,目的就是优化数学教学内容。整合细化教学任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新处理,以分散难度,减缓坡度,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最近发展区,设计有情趣、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还要注意突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新知。再是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这就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激发兴趣的例子,就是一位老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说:“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开展计算比赛,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接着老师又出示了如下题目:3+3+3,7+7+7+7+7,8+8+8+8…+8(100个8)。看了题目以后,学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计算比赛中,正在兴致勃勃地把数字一个一个地相加,老师却立即说出了得数。在学生惊奇之余,老师说:“其实,老师做加法的本领并不比你们强,只是我掌握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以后,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时,速度就会快多了。这种运算叫乘法,你们想学吗?”老师的这一举措,展示了乘法这一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和巨大作用,无疑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从而诱发了学生急切的学习需要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境,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教师还要通过组织合作学习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这样,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既独立思考又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五、突出实践探索
让学生自己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从而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体验,这是由“学科本位”向“关注”学生转的教法。例如,有老师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课,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这样设计:一是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二是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拓展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个例子就体现了探索的过程。
六、优化练习设计
在设计相应的练习时,要加强练习题的针对性、有层次性、多样性。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思维特点等因素进行全面思考,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在引入新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的练习,要有利于给学生学习新知做铺垫,促进知识和思维的正迁移。练习的形式要注意多样性,要充分利用口算、演练、笔算、操作等形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的实质,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一、关注细节,活跃思维
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增长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还要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体验中思维是最活跃的,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还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集体备课中,共同研讨了“年、月、日”一课,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1.从生活入手,引入“年、月、日”;2.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3.认识年历表,比较每个月的天数,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及平年、闰年的天数;4.总结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5.练习巩固。
乍看起来,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层层递进,但学生在练习中出错不少,症结在哪里呢?因为我们忽视了知识形成中的细节。对于年、月、日,学生们知之不少,但他们没有具体可感的实例,记忆不够明晰,容易出现混乱。借鉴这次教学实践,我们对历法进行了研究,重新设计了教学细节,收效很好。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年、月、日。
2.交流自己已经掌握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为什么有的月份是30天,有的月份是31天?为什么2月份为28天或29天?每四年里为什么会出现一个闰年?。
3.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1)了解一年、一月、一日的规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5小时多一点儿,因此把一年定为365天。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周,就是一个昼夜,大约24小时。
(2)合作探究:为什么一年会有大小月?大小月是怎么来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表,并介绍有关的历史知识:古罗马时期,恺撒大帝修订了历法,决定奇数的月份为31天,偶数的月份为30天,这样一年为366天,一年就多出了1天。2月是处决犯人的月份,很不吉利,所以从2月里减去了一天,2月成了29天。恺撒的继任者奥古斯都出生在8月,为了和恺撒平起平坐,他将8月改为31天。为此,把2月缩短到了28天。为了避免3个大月相连,他又规定9月、11月各为30天,10月、12月为31天。
(3)合作探究:为什么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呢?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了解到,一年比365天约多6小时,每四年大约多出一天来,因此规定每四年一闰。可是这样每四百年又会亏三天,所以规定每百年不闰,四百年才又闰。
(4)各种形式的练习。
第二次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学生的困惑步步推进,通过关于历法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我们关注了知识生成的细节,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
二、关注细节,促进迁移
迁移,是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就是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教科书特别重视知识的前后衔接与知识迁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时会忽视编者的良苦用心,对一些细节认识不足,使迁移的效果差强人意。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中笔算乘法第一课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想到口算,也有的学生会列竖式笔算。当学生采用这两种算法后,我们似乎认为教学目标就已经实现了,随之让学生进入笔算练习阶段,我们却忽视了教科书方框中的那种列竖式计算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是学生认知的细节所在。
我们知道口算也好,笔算也罢,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其实计算道理却都是相通的。对于这一题而言,就是要求出3个2是6,3个十是30,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方框中的竖式正是以一种清晰具体的形式展现了这个计算过程,学生才能把计算的来龙去脉看清楚,弄明白。因此,方框中的竖式是口算与笔算之间的一座桥梁,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这个细节。再有,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方框中的竖式能清晰地说明笔算乘法的计算原理。这节课是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学生只有明晰了笔算的计算原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进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及多位数乘多位数。所以,教科书上的这个细节非但不能省,还要大讲特讲,反复强调。
三、关注细节,牢记结论
在三年级“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中,“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是一个数学常识。教师都会关注除数不能为0这个细节,反复强调“0作除数是没有意义的”。但在单元测试中,在“0除以任何数都得0”这个判断题上,往往会有学生栽跟头。究其原因,教师只注意到了“0不能作除数”这个规则,却忽视了规则背后的“细节”,那就是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彻底弄明白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我和老师一起探讨,设计以下教学思路:
(1)通过分月饼等实例,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0÷2(3……)=0。
(2)学生初步得出结论:0除以任何数都得0。
(3)我试着提问0÷0等于几?学生会毫不含糊地说“也得0”。我说:“我认为等于2。”学生们一脸的不理解。我说:“在除法算式里,除数和商相乘等于被除数,这里除数0和商2相乘就等于被除数0,所以商可以是2。”学生恍然大悟,接着举一反三来说“那样商还可以是任何数,因为任何数乘0都得0。”
在学校课堂教学比武的初赛上有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乘法的初步认识》,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根据老师的要求写加法算式:
师:3个4相加
生:4+4+4
师:5个10相加
生:10+10+10+10+10
师:9个8相加
生:8+8+8+8+8+8+8+8+8+8
师:写得累不累?
生:不累;和平常一样……
老师只好自己说加法比较麻烦,我们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案例2:
第九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的简便写法》的其中一个片段:
1、写出下面各题的算式。
(1)一本数学书的价钱是6.05元,10本数学书需要多少元?(6.05×10)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6.5千米,t小时行驶多少千米?(86.5×t)
(3)电视机厂每天生产a台电视机,2天生产多少台?(a×2)
(4)一架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v千米, t小时飞行多少千米(v×t)?
(5)一种奶糖每千克是b元,买c千克应付多少元?(b×c)
(6)小红每天吃1个苹果,n天吃几个苹果?(1×n)
2、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点?
3、根据乘法式子中因数的特点分类。
6.05×10 86.5×t v×t
a×2 b×c
1×n
4、谈话出示课题:第2类和第3类还有简便的写法,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5、学生尝试:用简便方法写出第2、3类的式子。
86.5×t = 86.5t a×2 = a2 1×n=1n v×t= vt b×c= bc
86.5×t = 86.5·t a×2 = a ·2 1×n=1·n v×t= v·t b×c= b·c
a×2 = 2 a
6、问:这样简写对吗?请看书第91页。
7、看书后学生自我纠正刚才的写法,并说明理由。
a×2 = a2,因为数和字母相乘,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1×n=1n,1与任何字母相乘,1省略不写。
8、四人小组讨论简写的条件和规则。
9、反馈
简写的条件: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才可以简写。
简写的规则:(1)乘号可以记做“·”,或省略不写。
(2)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3)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10、乘号可以记做“·”或省略不写,你更喜欢用哪种简写方法为什么?
生:我更喜欢省略不写,因为这种方法更简单,记做“·”会和小数点搞错。
反思:
学习数学在于体验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案例2中的这一片段,10个环节每一环节都是一种体验,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体验中发现问题,在体验中新旧经验不断地发生碰撞,在体验中找到简写的条件和规则。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因此,地教学时,老师要做到三不讲:学生通过自已阅读教材能弄明白的,老师不讲;学生通过自已思考能弄明白的,老师不讲;学生通过相互讨论能弄明白的,老师不讲。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体验的材料要典型
一、课前准备要有目标意识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标,联系学生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合理。例如:教学“组合图形”时,可让学生自制七巧板等学具,课上用来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抓住求“面积和”、“面积差”展开教学。
二、课堂新授要有突破意识
初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在新授时,教师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设计练习时就要围绕“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可以有:
1.基础性练习: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例如教学有理数除法时,可先复习有理数乘法及乘法与除法的运算关系,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
2.针对性练习:新授后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作文章。例如,教学较复杂的整式乘法公式时,可先通过确定谁相当于公式中的“a”和“b”,找对应量,填写公式等练习来分散难点,突破重点。
3.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通过学生用自制正方形纸对折成二个三角形或把小三角形三个内角对折,拼成一个平角、或者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在桌上拼成一个平角等操作手段来达到目的。
4.口述性训练:通过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学一般应用题时,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讲解过后,可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达的意思,试着让学生独立分析,如何从问题推算到条件,对数量间关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课后巩固要有强化意识
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化,一般的有:
1.巩固性练习: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对运算定律的运用。
2.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利用公式因式分解,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及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变式练习:摆脱学生一味机械性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变。例如在学生会解基本形式工程问题后,可加强变式练习,可出现全程为“1”的相遇问题,可变换工作方法,出现“合做……完成一半……”、“独做……余下合做……”、“合做……余下独做……”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整式乘法公式时,除了掌握利用公式计算外,启发学生如何利用两数和(或差)与它们的平方和求它们乘积,把乘法公式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多方位地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知识面更广。学生们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领会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教学进度的加快,使学生无形中增加了额外的自主学习时间。多媒体课件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中,随时可讲解理论知识、演示步骤、指导学生学习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中,既能学习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能做到省时、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信息量加大,学生易于接受,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五、教师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
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应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来看问题,怀“童心”来想问题,以“童趣”来解决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
六、课堂小结要有反馈意识
一、激情引入
师:前段时间,学校举行了体育嘉年华活动,大家玩得都很开心!今天,我们来开展一场“乘法口诀”数学嘉年华活动,好不好?
生:好!
师:做好准备,开始挑战!
【评析】执教老师设计“数学嘉年华”活动的教学情境,快速组织课堂教学,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取代教材中单一的复习题,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二、整理复习
(一)看积说口诀:“跳跳数宝”
师:第一关是跳跳数宝。看,数宝宝来了。(多媒体课件出示数宝宝:10、21、48)看着这些数宝宝,你想到了哪一句乘法口诀?
生:二五一十、三七二十一、六八四十八。
师:看下面这张图(见图1),在乘法口诀表的白色区域里,你能找到10、21、48的家吗?
师:谁来帮帮它们?
学生上台操作(见图2)。
师:数宝宝的位置也就是积的位置,它和什么有关呢?
生:表格里第一行的数和第一列的数有关。
师:这些数都叫做什么数?
生:乘数。
师:我们根据乘数能够找到积所在的位置。看,还有很多数宝宝等着你们帮忙找家呢!(多媒体课件出示6、28、9、18、64、30)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仔细听要求――在口诀表中白色区域找到相应的位置,输入数字就可以了!开始吧!
学生用电脑填数,然后进行交流。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完成的情况。
师:神奇的电脑老师已经将你们的作业统计好了,这个蓝色的长条记录的是每个同学的分数。我们再来看这个圆形的统计图,它统计的可是全班同学的分数哟!
【评析】执教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找到积所在乘法口诀表中的位置,让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在学生填写表格中的白色部分时,教师即时检查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反应能力。
(二)认识积相等的口诀:“眼疾手快”
1.猜一猜
(多媒体课件出示大信封里有1个小正方形以及被覆盖了的长方形,如图3)
师:接下来我们玩猜一猜的游戏。有一个长方形,它是由这样一些小正方形组成的。你们来猜一猜,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生1:9个。
生2:15个。
生3:14个。
……
师:(板书学生猜的结果:9、15、14……)猜了那么多,还有同学举手,这说明什么?
生:有很多的可能性。
师:我给大家一点提示。(多媒体课件揭开被覆盖的第一行,可见2个小正方形,如图4)
师:现在我们可以排除哪些数?为什么?
生:可以排除9、15、7,因为它们是单数,一行有2个小正方形,说明被覆盖的小正方形不可能是单数。
师:(多媒体课件揭示3行,共有6个小正方形,如图5)现在呢?
生:有16个小正方形。
师:为什么?
生:因为被挡住的部分比露出来的6个小正方形要多。
师:有道理,那么到底有几个小正方形呢?(多媒体课件出示完整的长方形图形)
2.算一算
师:一共有16个小正方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2×8=16.
师:2和8是什么意思?
生:一行有2个小正方形,一共有8行。
师:除了2×8,还可以怎么计算?
生:8×2=16.
师:这里的8和2又是什么意思?
生:每列有8个小正方形,一共有2列。
3.想一想
师:还是这16个小正方形,我们可以用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吗?想一想每行有几个小正方形?共有几行?
生:每行有4个小正方形,一共有4行。
师:(多媒体课件呈现将长方形拼成正方形的过程,如图6)原来是这样!积是16的图形,既可以是长方形又可以是正方形。
4.找一找
师:你还能找到像这样积相等的乘法口诀吗?
生:能。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眼疾手快的游戏,请同学们把表格中相同的积找出来,连一连,最后标出你找到了几组。请同学们点击下一题,开始吧!
学生在网络答题平台进行答题(如图7)。
5.反馈
师:同学们找得怎么样了?一起来看看电脑老师统计的结果吧。(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位学生的答题情况)这两个4对应的是哪两句乘法口诀?
生: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师:谁能像他这样接着说。
生:二九十八、三六十八、一九得九、三三得九……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图8)大家一共找到了9组积相等的口诀,太厉害了!老师给你们点个赞。我们趁热打铁,挑战下一关――神奇方格。
【评析】执教老师通过选取现实情景,采用数形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大胆猜测大信封里长方形中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使学生深刻理解乘法口诀的实际意义。教师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并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把相同的积连一连,发现积相等的乘法口诀其含义是不同的,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认识乘数相同的口诀:“神奇方格”
1.多媒体课件出示3×3的方格图
师:看到方格图,你想到了哪一句乘法口诀?
生:三三得九,3×3=9.
师:还能列出别的算式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每行有3个方格,共有3行,交换来算还是3×3.
2.找乘数相同的算式
师:像这样乘数相同的算式,还有吗?
生1:四四十六。
生2:五五二十五。
师:对,像这样的乘法口诀还有很多。这样吧,咱们用电脑来找一找。
师:我们刚才找到了9、16、25,现在请同学们点击鼠标,将乘数相同的积全部找出来,开始吧。
3.找规律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图9)你发现了什么?请找出所有乘数相同的积。
生1:乘数的积在表格的中间。
生2:它们连成了一条线。
生3:相同的积在一条斜线上。
生4:乘数的积一个比一个大。
师:每个乘数的积多多少?
生:多的数是3、5、7、11……
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发现了乘数相同的口诀在表格的对角线上,每次增加的数都是奇数。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结合方格图来看一看。(多媒体课件逐个出示方格图,见图10)
师:每次增加的数在它们对应的方格图里是哪个部分?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课件将图像每次增加的个数表示出来,见图11)
师:这个方格图很有魅力,在以后的学习中,它还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呢!
【评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执教老师让学生探究乘法口诀表里乘数相同的口诀规律,数形结合,在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找积相同的口诀、找乘数相同的口诀过程中,初步认识平方数,促进学生思考,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认识横行与竖列积的关系:“熊二种数”
师:熊二说,我想种“数”,怎么把“数”迅速地种进灰色区域呢?你能帮它想想办法吗?我们先来看第二行,第二行填哪些数呢?(如图12)
生:填2、4、6、8、10、12、14、16、18.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每次增加2.
生2:背2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是用计算的方法得出这些数的。可是,熊二又说了,我知道同学们都会计算,那能不能不用计算的方法也能更快地把“数”种上去呢?
生:能,第二行的数跟第二列的数是一样的。
师:一样吗?那第一行的积应该跟第几列的积一样呢?
生:第一列。
师:那第三行、第六行呢?
生:第三列、第六列。
师:没错。原来第几行的积和第几列的积是完全相同的(如图13),因此,白色部分和灰色部分也正好相同,数学上叫做对称。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乘法口诀表只有白色部分的45句,也有的是灰色和白色两个部分,共81句。
【评析】乘法口诀表中蕴藏着轴对称图形。执教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口诀表中白色和灰色两个部分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如何不通过计算也能够快速地写出答案。通过观察,学生从中知道了对称的概念,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三、知识拓展,总结提升
(一)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学习
师:与乘法口诀相关的知识还有很多,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多媒体课件出示几个与乘法相关的知识:乘法口诀的故事、乘法口诀的由来、乘法口诀的运用、印度乘法口诀、用手指记忆乘法口诀。)请同学们在电脑桌面打开“乘法复习”文件夹,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
学生自由阅读资料。
(二)交流汇报
师:你看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看了乘法口诀的由来,知道了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
生2:我看了用手指算乘法。
生3:我看的是大九九乘法口诀表
生4:我看的是印度乘法口诀。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了解了这么多跟乘法有关的知识,恭喜大家成功闯过了所有的关卡!
(三)反思收获
师: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乘法口诀”数学嘉年华的所有活动,通过这样一节乘法口诀复习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今天回家跟爸爸妈妈分享乘法口诀中的秘密,你最想说哪一个?
【评析】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与乘法有关的内容,从不同角度了解与乘法口诀相关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对乘法口诀学习的兴趣。教师将已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地呈现给学生,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诱发学生会学、乐学、爱学的情感,使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发展。
【总评】
“乘法口诀的整理与复习”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完全部乘法口诀后,教师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这部分知识而进行教学的。面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再学一次会觉得枯燥。那么,复习课如何体现“求知、求联、求发展”的特点呢?在本节课中,执教老师深挖教学资源,使复习课教学向“精”“深”发展,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
一、数形结合,训练思维
梳理乘法口诀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为了使本节课显得更加厚重,在乘法口诀表的整理和拓展上,执教老师注重数形结合,巧妙地设计了“看积说口诀”“寻找横行与竖列积的关系”“找乘数相同的口诀”“找积相等的口诀”等活动,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在完成乘法口诀表填空过程中,认识乘法口诀表中口诀排列的有序性及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教师让学生以找规律的方式得出“平方数”“口诀表的对称性”,使学生的思维在经历挑战过程中被激活。学生在乘法口诀表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延伸问题,使思维向更深处发展,体会到了数学规律的神奇,提高了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注重探究,指导方法
本节复习课,执教老师不仅深挖教学内容,而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设计了具有延展性、开放性的题目,为学生提供能够表现个性的空间。学生通过学习、交流、讨论,掌握了复习旧知的方法,收获了整理知识的技巧,如自主探索规律,并由此记忆、区分所有的乘法口诀。教师在结束教学时没有拔高练习,而是让学生回顾这节课,如“今天回家跟爸爸妈妈分享乘法口诀中的秘密,你最想说哪一个”。这个环节有利于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重新梳理和复习乘法口诀。学生找出乘法口诀表中各句口诀的分布规律不是终极教学目标,能够利用口诀与口诀的结构性联系准确记忆和正确提取的意义更大。
三、巧用技术,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