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案件案例范文

经济案件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案件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案件案例

第1篇:经济案件案例范文

一、《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案例库实践教学的系统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保护法案例库除了运用于课堂开展案例教学之外,还依托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社会实践基地、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等进行案例实践教学,训练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司法实务中的问题,成为深化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法案例实践教学的作用,应强调案例库实践教学的系统化,在这些不同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相互配合、综合性使用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内部协调,实现学校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和谐一体,才能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案例库实践教学的层次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保护法案例库的实践教学包括实习基地教学、模拟法庭教学、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教学、法律诊所教学等不同层次。“法学专业立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根据法学教育特点和目标,针对学生不同年级的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阶段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纵向实践教学体系与横向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的立体型教学模式。”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围绕着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挑选具有典型代表性、知名度较高、贴近社会生活的最新案例,环境保护法实践教学案例库内容的深度,应跟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强难度与强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三)案例库实践教学的特色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一所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大学。法学专业依托本校地质、勘探、石油和环境等优势学科,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特色方面进行了探索。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实践教学的展开,不但要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法学基础理论学习和法律实务技能培训,尤其要体现出土壤污染防治与土地资源保护、矿区环境与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保护等特色,真正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资源纠纷的能力。 

二、《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建设的程序 

(一)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对案例实践教学很重要,是案例实践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对案例的选取一般应考虑如下因素:专业性、时效性、疑难性、争议性、综合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保护法案例实践教学主要从如下渠道选取需用的案例:第一,与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实现案例档案的共享机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有着长期定点实习的合作关系,同时还与国土资源部共同搭建了法律实验室的合作平台,可以从中筛选,获得第一手的真实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并编辑成册,作为案例教学的参考案例。第二,参考国外环境法领域的经典案例。第三,借鉴国内权威的环境法案例教材。案例教材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环境法事件与案件为线索,从厘清法律事实与法律关系入手,以案例涉及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基础展开理性辨析,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的布置 

进行案例教学都应当事先将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个案例查找资料,分原告组、被告组和法官组各自准备资料,各组选小组长一名,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做好分工和资料汇总,准备上课的发言。准备资料的要求是:第一,简要复述案情。第二,提出案例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第三,提炼案例的焦点问题和理由(证据)。第四,分析案例典型意义和借鉴。第五,完善案例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的对策。 

(三)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这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阶段。实施环境保护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的主导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按照之前准备的案例资料,开展讨论,充分自己提出的见解,进行讨论或辩论,教师加以引导,准确掌控案例讨论和分析的节奏,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案例教学中配合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必定会更加显著。 

(四)案例的点评和总结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点评,不仅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而且要对案例本身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进而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基础原理和规则。 

三、《环境保护法》案例库的具体实施 

(一)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培养法科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就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案例教学在其中始终居于某种关键地位。在课堂教学案例的运用方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教师在案例库中精选案例,选择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在课前予以布置,并提出案例思考要点和资料准备要求。加强学生对环境法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和互动的力度,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分为原告、被告和法官三组进行讨论,在案例分析的同时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针对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或解决,在学生讨论完成后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以保证课堂案例教学的效果。 

(二)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模拟法庭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要在案例庫中选好案例,应选择紧扣我国自然资源领域重要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如针对环境侵权中因果关系复杂不易证成的案例,或者农民出卖自家宅基地上自建房屋引发纠纷的案例。其次,模拟法庭的情景应真实,现场应与真实法庭相仿,审判场所、国徽、人员服装、多媒体投影的现场使用,让学生置身于真情实感中。学生依据案情分为原告组、被告组和法官组,围绕案例涉及的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在具体庭审的过程中,要应用到哪些法律法规和哪些具体的法律制度也要心中有数,案例在哪几个地方存在着争议焦点也应当清楚,注重运用证据和法学理论,依法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既巩固了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再次,教师的指导是关键,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到位,要根据需要对准备阶段、预演阶段、庭审阶段给予充分的指导,要能从程序上实体上提出意见,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以保证模拟法庭较高的质量。教师如能邀请一些法官、检察官、资深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参与到课堂嵌入式教学,对模拟法庭进行点评,将更好地提升学生参与模拟的积极性,产生良好教学效果。

   (三)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法律诊所教学中的运用 

环境保护法案例库为法律诊所教学提供了案例基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律诊所教育突出自然资源法学特色,充分利用学校优势、法律资源和师生力量,使学生既拥有一般法律实务的能力,又具有环境资源法律实务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咨询及讨论,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运作法律的技能,推进法律教育改革。具有自然资源法理论与实务特长的教师,创造条件引入诊所,为学生拓宽知识领域和具体参与实践工作提供基础。 

(四)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法学实践基地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实践性,环境资源法学特色实践基地教学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发展的需要,也能满足社会需要。运用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法学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应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发展的规划和设计,围绕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环境资源纠纷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需求搭建实践平台。一方面,可以以地质资源、勘探、工程、资源型企事业单位为主,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学生参与或见习企事业单位法律实务过程中结合案例库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带着问题进行实习,寻求解决方案。结合学校资源环境优势学科,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开展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主要包括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司法机关。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公检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以及司法服务单位,接触实际案件、特别是自然资源法案例,参与或见习司法体系运作过程,在解决实际案例涉及问题时参照案例库中相关典型案例的做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法学实验室教学中的运用 

在法学实验室教学中,应遵循学生实践认识的一般规律,建立层次递进,目标分明的实验教学体系,最终完成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实验项目为核心的实验教学必须设计项目的具体形式,并加以强制性的实施。完成实验项目的相关实验教材和讲义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法案例库的作用。例如,涉及国土资源法律纠纷性质;实践中国土资源法律纠纷的现状;国土资源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权限、程序和面临的问题;国土资源类违法现象的归类与原因解析;国土资源法律纠纷解决之法律选择与政策选择等方面的案例,要求实验室与地方法院共建法学教学基地的数量与运行效果,使学生能够在基地审理真实案件,到实验室进行庭审观摩,保障有稳定模拟实验的环境。学生成为实验项目的主角,通过自觉主动的实验过程,运用己知探究未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实验项目组织者和协调者的作用。 

參考文献: 

\[1\]董邦俊,杨光庆.多元、立体性动态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手段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06):26. 

第2篇:经济案件案例范文

一、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信息资源数字化

1、明确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首要环节

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是当前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的基础、关键,而档案数字化数据来源以馆藏档案、电子文件为主。馆藏档案数字化就是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将纸质、声像、缩微胶片等传统介质档案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和处理,具有序结构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库的工作。如果无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库,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就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没有档案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后期档案信息的网上传递就无从谈起,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至于档案的智能化服务则形同虚设,纸上谈兵。

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目标,一是解决传统档案的存储问题,二是档案馆创建自身网络平台,使有效意义的动态链接成为可能,三是提高信息传递速度,提供更大范围内的利用。所以说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实质是信息记录方式和载体形式的变换,为其后网上资源共享打下坚实有效的物质基础。扬子石化公司档案馆在档案信息数字化方面,目前所做到的仅是导向数据,即以档案题名、检索目录形式为主的模式,而非全面意义上的数字化,在记录方式、载体形式上没有实质上的改进。

2、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必须具有“三性”

第一、科学性。我们所说的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决不是单纯的档案信息导向数据,即以档案题名、检索目录形式为主的模式,而是目录检索数字化与档案全文数字化之和。这就提出在规模庞大的档案资源中,对数字化是全部数字化还是有选择、区分的数字化。如选前者,对于继承和保护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肯定是最完美的,但也有美中不足。由于档案鉴定工作长期滞后,使馆藏中存在大量未经鉴定或鉴定后并未销毁的档案。再者,各档案馆往往具有共性意义的档案资源,如各级政府及部门的普发性文件等。如果将它们全部数字化,不仅会加重馆藏负荷,也会增加管理和维护的负担,更是资金的浪费。因此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应具科学性。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档案的分析、筛选,确定数字化范围。对档案分轻重缓急,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的进行。优先对具有本馆特色、专业特色、地方特色的档案,用户急需或利用率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对此,扬子石化公司档案馆的管理类文件就做到了档案与资料的区分;石化系统文件与非石化系统文件的区分;本企业文件与普发性文件的区分等等。

第二、系统性。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时,只有系统地、连续地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效用。无论是对档案的来源,还是档案内容的内在逻辑,又或不同档案的关联性等等,都应保持档案信息外在的连贯、完整与内在的有机联系。另外,还包括保持数字化软硬件的系统性。即软硬件的配置、数据库标准等在数字化阶段保持一致性,保证数字化技术、软硬件的可继承性,从而确保数字化系统内在的可持续发展性。

第三、特色性。当每个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完成,进入网络后,它只是网络中的一个数据库,一个节点。为了避免信息的重复,各档案馆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必须各具特色。特色也是档案馆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生命。选择本馆独有的、具有资源优势的课题或项目加以攻关,进行开发、研究,最终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库。如同一个有差别的市场,有利于竞争,同样有利于产生优势,避免重复建设,为实现网上档案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开辟道路。

二、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要高科技化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在工作条件上必须有高新技术的支持。数字化档案不是在传统档案系统内部产生的。它的显著特点是对技术的依赖性。如果没有相关技术设备的支持,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将成为海市蜃楼。由此可见它是完全依赖现代通讯网络基础进行管理与工作,从而实现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数据存储海量化、信息资源共享化,服务快捷智能化。

1、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技术支持

主要依靠模数转化技术,即使用数字模拟整合技术将各种档案信息数字化,这有赖于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语音输入等技术将档案原件进行数字化处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不同载体形式与记录方式的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并再次显示。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之所以能够解决档案存储的问题,那是有赖于海量存储系统,因而海量存储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主要是光盘与缩微手段。数据库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也有重要意义,它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核心,是数字档案信息保存和利用的重要技术。它能进行资源的有效组织使之有序化便于人们的利用。

2、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化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还必须依赖一系列的信息基础设施来实现信息的传递。这一环节要靠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的有效支持,以宽带网为传输通道,在高速网络化的基础上,使档案信息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为用户服务。因此,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不仅是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必须条件,也是档案信息实现信息社会化服务的基础。扬子石化公司的内部局域网平台为我馆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创造了可行性的前提。鉴于各类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具有自身的特色,因此所建设的数字化档案馆在高速发达的网络上只不过是一个节点,单独的数据库,未必能满足所有用户的信息需求,所以要借助网络的升级,使来自各地的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共享。

3、数字档案的安全

为了保障档案信息的原始性、保密性及网络的安全,同样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密技术确保档案的非公开性或分等级公开;身份验证技术确保用户为网上合法用户;签署技术是证实该文确实出自作者,且内容未被他人改动;防写技术确保用户只能读取信息,而不能做任何改动;防火墙技术使本机构网络与外界之间设置障碍,是保护层,阻止外界对本机构的非法访问,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法律纠纷。

三、数字化档案馆管理的知识化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难以适应高科技支持下的数字化档案馆,需要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来取代。知识管理则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将给数字档案馆建设以重要的启迪作用。

1、从管理的发展趋势看,知识管理是档案信息管理的新发展

人们对档案的管理从档案的实体管理到档案的信息管理,即侧重档案内容的开发利用,解决档案信息的传播,再到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侧重对档案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具的管理。前两种管理方法早已不能满足管理要求,就目前现状,我们要完成的就是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变。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收集整理、检索分类、存贮、传播和使用,但它忽略了人力资源及其主观知识的管理,而知识管理不仅涵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内容,更注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深化了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对档案信息的处理转变为对知识的识别、挖掘和重组。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知识挖掘和知识重组,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

2、知识管理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知识服务

知识管理的基本过程是知识的创造、存贮、分配、应用。知识组织、知识应用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最终体现知识价值和服务价值。数字化档案馆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档案信息传递的网络化,档案信息利用的共享化。因而此时用户不再担忧信息传递的方便、快捷程度,而是如何从繁杂的档案信息资源中迅速提取自身所需的知识。知识管理要求的知识组织与应用,正是在档案信息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的进一步挖掘、精简、提取并发现隐含在档案信息中的潜在知识,最终对它们分析、归纳、整合并形象的予以表达,完成知识挖掘。这正好解决用户面临的新问题,所以数字档案馆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组织与开发,同样要重视知识需求与应用,以便提供更完善的知识服务。

扬子档案馆从创建开始历经几代管理层的交替变更,在管理模式上也有不断地探讨和实践,从最早的实体管理到信息管理再到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管理方式不断简化,档案的服务利用功能也达到进一步的完善。

第3篇:经济案件案例范文

1 农机档案管理的含义

伴随着我国的农业机械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每年的农业机械量不断的增长,因此各式各样的农机监理档案也是不断增长。所谓农机监理的档案管理是指农业监管部门对农业机动车辆和相关的驾驶人员的档案资料的管理,是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用相对比较科学的方法对农业机械进行合理的管理。是指各级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关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形成的一些作?樵?始资料保存的文字、图像、或者录音等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为日后的工作提供数据及第一手资料的管理系统。农机档案管理是农业机械活动的产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农业机械档案管理信息化也成为必然的趋势。农机监理档案资料中记录了大量以前的数据与事件,能为预测日后的发展提供数据上的支持,这些数据是极好的一手资料。

2 农机档案管理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对农机监理档案进行合理科学的使用,能有效的提高对农业机械的监管力度和效率。当发生相关的农业机械行政案件时,农机档案也是十分重要的判断审理依据,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能够作为一手资料对案件进行合理的处理。同时通过对发生过的农机事故档案的整理,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从而有利于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发生几率。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更好的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农机监理档案能做作为农机安全宣传非常好的教材。在农机监理档案里记载了大量的农机相关的案例。把这些案例通过整理与汇编,无疑将是安全宣传鲜活的教材。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农机档案管里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信息需求,这就使农机监理档案信息化成为了迫切要求。

3 农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造成了农机监管档案信息化的进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极分化的现象及其严重,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基本已经完成了农机监理档案的信息化转型。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有的甚至仍然使用传统的纸质农机监理档案。很多的农机监理档案的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农机档案信息化管理对农业发展的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新的专业技能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有的员工对此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于此同时,由于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在农村,因此很多乡村对于这种专业技术能力比较强,专业素养比较高的技能型人才是极其缺乏的。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大多数有没有什么专业技能,面对农机监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能适应。除此之外,农机监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去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资金成为了阻碍农机信息化管理的一大阻碍。

4 农机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引进和培养现代化农机档案管理的技术性人才

信息档案的管理是一个极富技术性的工作,他有别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的整理。经过信息化、网络化后的农机监理档案管理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而目前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有十分的稀少,这十分不利于农机档案的管理。因此这就需要农机管理部门加大对农机档案监理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极富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以保证农机监理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别于以前的纸质农机监理档案管理,这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这些管理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同时也需要他们对农业机械十分熟悉。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不断地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采取引进专门人才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水平的办法,来为农机监理档案管理提供技术上的智力支持。

(二)建立建全农机档案管理制度

要想农机监理档案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就得实行规范化的操作管理,任用熟悉计算机,同时对农业机械十分熟悉,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的人单人农机监理档案的管理人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建立农机管理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各个地方各个部门自己情况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加强对农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农机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落实好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让农机档案的管理有序合理的进行。结合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农机监理档案相应的管理办法。

(三)加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面对新一轮信息化的背景下,农机监理档案管理也应抓住这一机遇,完成由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过渡,让农机档案管理更好的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就目前来看,农机档案的信息并不完整,由于有些基层地区交通不发达,信息滞后或者地方管理人员的不重视到只有些农机档案信息的丢失。因此加强农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目前十分重要的工作。完善农机监理的信息网络的建设。尽量做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统一。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的手段来推进农机监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促进农机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加大资金的引进力度

农机监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硬件设施,然而正是因为这些硬件设施成为阻碍农机监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推进因素。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尽量向上级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还可以通过向社会群体引进资金,来拓宽资金的引进渠道,用以购置相应的机械设备。从容提高硬件设施水平促进农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第4篇:经济案件案例范文

一、案例分析

溆浦县供电公司地处湘西山区,交通较闭塞,经济欠发达,文化生活单调,以往年份招聘的大学生基本上流失。2008年以来,该单位在硬件条件难以发生根本改变的基础上,着力于软环境,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非经济激励措施,取得实效。近年每年新招聘高校毕业生3至5人,其中26.7%成为单位中层管理者、100%成为技术骨干,先后为省公司输送人才1名、为市公司输送骨干3名。2009年以来参加技术比武和竞赛,逢赛必摘得荣誉,先后获得省、市公司前三名8次。单位也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湖南省一流县级供电企业荣誉称号。这其中,对高校毕业生等核心人才推行的非经济性激励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

做法一:签订两份师徒合同。第一份是师徒合同,与所在班组的老师傅签订,选派思想品德好、作风过得硬、技能水平高的老师傅进行“手把手”的传帮带。第二份师徒合同是与局领导或生产、营销管理人员签订,“一对一”指导新员工提高综合素质。

做法二:每周提交一次自我小结。既可以是所思所想,也可为困惑困扰。对于员工是梳理思路、表达思维的一种方式,也提高总结能力、写作水平;对于管理者是了解员工思想、工作、生活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

做法三: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通过交流与互动,局领导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对其想法给予正面引导;对其困难尽最大可能予以解决。

做法四:让大学生既当学生又当老师,鼓励他们把掌握的新趋势、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大家。

做法五:对大学生实行多岗位锻炼,跟踪培养。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技能竞赛,获得名次的除物质奖励外,与评先评优挂钩。

做法六:让大学生列席有关会议,发挥“听证会”代表的作用。

二、案例对于非经济性激励的有益启示

1.非经济性激励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从空间来讲,有人就有管理,相应地需要激励,激励无处不在。案例所在单位采取的激励措施可以说是体现在诸多小事和细节,体现在衣食住行、工作生活之中。激励不一定要大手笔、大投入,关键在于柔性管理,点点滴滴、事事处处都让员工感受到被关爱、重重视,也许只是一句问候、一个眼神。

从时间来讲,要从员工进入企业直至退休,各个方面包括知识、技能、作风都与时俱进,激励无时不在。以往我们更多强调员工要以企为家,而真正像家长般关爱员工做得远远不够。事实上,自从员工加入企业,其职业生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觉不自觉融入企业发展之中。因此,在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时,必须懂得职业发展探索期、发展期、发挥期、稳定期四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效规避“积极、困惑、不满”的恶性循环。

2.非经济性激励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员工个体不同、需求不同,对企业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应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达到积极效果。根据“28理论”,员工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员工约占20%,创造了80%企业效益;第二类约占60%至70%,创造了20%企业效益;第三类员工约占10%至20%,是给企业带来“零效益”甚至是“负效益”。这三类员工非经济性激励的作用依次从高到低。前两类在经济激励的基础上侧重于非经济性激励,特别是第一类员工是重中之重。第二类员工通常采取荣誉、信任、认可、表扬、尊重等方式,第一类员工要在此基础上加入工作激励、事业发展成就和个人成长、自我实现等方式。对于第三类员工重点是经济激励,让其对企业保持基本满意、维护稳定。当然,在每类员工中又依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个性特质,激励也应避免千遍一律、千人一面。

此外,现代社会快速变革,组织重构、流程再造、职责调整涉及点多面广,在不同场景、不同情境下,企业有着不同的大事、要事,激励机制和策略也应相应变革。激励的种类和方式必须是多种多样而且是推陈出新的,因人、因事而异是构建科学、良性激励机制的必由之路。

3.非经济性激励需遵律而不泥律

通过对有关激励理论的梳理,不难发现都强调非经济性激励的重要性和规律性,主要包括需要型激励(以需求层次论、双因素论、ERG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为代表,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过程型激励(以期望理论为代表,重点研究通过改变对工作过程、分配过程的看法来调动积极性)、公平理论(既患寡又患不均)。结合上述理论和本文案例,重点从如下方面下功夫。

注重亲情沟通。许多管理在中国实施时发现水土不服,其根本就是要注入中国元素。中国强调“家”文化,因此应在管理中注入亲情元素,满足其“社交需求”。可成立一些非正式组织,如球协、棋协等,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可在口头沟通之外,采取邮件、文字等方式沟通,如案例中每周递交总结、每季座谈,这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还可坚持上行沟通、平行沟通、下行沟通、斜行沟通相结合,把握沟通的白金定律,别人需要你怎么对他,你就如何对待他。定期举行恳谈会、接待日,开通总经理信箱等,促进信息公开、情绪表达。特别是要平衡好家庭和单位、生活和工作的关系,以此满足员工对情感、友谊以及归宿感、集体感的需要。

注重参与管理。案例中让大学生列席有关会议实际上是参与管理的一种方式。只有参与其中才能感同身受,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苦与乐。参与管理对于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工作动机、实践能力均有大益。可采取“我为企业献计献策”、合理化建设等方式,也可组建一些QC小组、攻关团队等,还可让员工不同程度参与决策的研究,让其享有一定的授权和发言权,特别是让其了解企业的重大事项、前景、现实困难、挑战及应对策略等,鼓励他们把主要精力和创造力放在企业和自身共同发展之上,与企业休戚与共、荣辱共担。参与管理也是抓工作、带队伍“一岗双责”的最好载体,利于全方位锻炼和培养员工,促进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做到“三个知道一个跟上”,也就是知道员工在干什么、知道员工在想什么、知道员工困难和困惑是什么,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跟上。

第5篇:经济案件案例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方案;经济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公众的感受,简单地说,就是人处在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所以一位建筑设计者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所创造出来的空间给予使用者的感受。这些是从理论上要求一位建筑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也是作为一名建筑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还可以据此评价一位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及其职业道德。

一、建筑方案的设计

建筑方案的设计讲究风格独特,要能充分体现建筑物的个体性。建筑风格不同,在资金的投入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欧式风格的建筑,外立面的装饰和线脚比较多,节点构造也比较复杂,施工难度大,所以在建筑立面上的投入成本就高;对于现代风格的建筑,虽然立面装饰及线条简单,但如果过分追求造型,在结构计算中为满足各项控制指标的要求,增大了用钢量,也会加大成本投入。比如某高层建筑在立面上有中空(开大洞)的造型;两个高层建筑之间在顶部仅用几个楼层联系在一起;楼梯间与电梯间的平面位置布置较偏;建筑的立面凸凹变化很大等等,这些造型及立面布置都对结构受力及抗震造成不利影响,产生极大的浪费。

1、从材料用量角度

为抵抗侧向力并限制侧向位移,就需要增加材料用量,当房屋层数较高时,材料的增加量也就越大。在二十层高度左右的建筑中,为抵抗水平力而增加的材料用量大约是垂直荷载材料用量的10%,而对更高的建筑所增加的材料量更多,甚至达到80%-100%。因此在设计高层建筑时设法减小为抵抗侧向力所需要的材料用量是很重要的。如果总的建筑造型与结构体系是经过优化的,附加的材料用量就会更加合理,可以比上述用量减少1/2或2/3。

2、从抗震的角度

通过对震害的分析,结果表明,平面简单对称的建筑在地震时不易被破坏,比较容易通过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提高抗震性能。所以建筑的平面及立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对称,避免出现突变,在立面的造型上不要过分追求新奇特,从而增加建筑成本。在建筑方案的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师就应与结构设计师紧密配合,依照抗震设计的概念设计原则,作出经济合理的建筑方案。

3、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的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令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对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随着近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如生态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在强调象征意义和功能的同时,就引入生态的概念,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其建筑平面呈三角形,宛如三叶花瓣夹着一支花茎:花瓣部分是办公空间,花茎部分为中空大厅。中空大厅起自然通风作用,同时还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而气候设计大师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梅纳拉大厦则体现了利用空中开放空间连通建筑内外,贯彻“生物气候大楼”思想,引入了大量的植物,立面上螺旋上升的垂直绿化和底部斜坡的绿化都有助于调节气候,尽可能地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较好地完成了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是一种深化。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实现“生态节能型”。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而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

二、结构方案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往往屈从于城市规划部门、建设单位和建筑造型的要求。结构设计一般都是在建筑专业已经确定好的平面和竖向布置的基础上来进行设计。先假定好构件的尺寸,通过计算机,运用专业软件计算后,如果有个别构件超筋或控制指标超限,则对局部构件进行调整,直至没有超筋或超限后,就开始画施工图。至于建筑方案是否完善;是否还可以再优化;虽然控制指标没有超限,但是不是余量较多;构件虽然没有超筋,但是不是假定尺寸太大等情况,则心中无数,盲目设计。作为结构设计者,在接到建筑方案后,应按照抗震规范的各项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合理性评价及方案优化,然后再进行结构方案的确定,并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确定出最佳结构方案。通过计算判断高层建筑结构方案是否可行的标准: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结构的振型曲线自振周期以及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底部剪力和总弯矩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建筑物的刚度过大,则周期就短,导致地震效应增大,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但刚度过小,结构的变形就会加大,影响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舒适度的要求。合理的刚度应该如何确定,笔者经过查阅有关资料,结论是:结构按弹性计算的顶点位移与总高度之比(两方向取大值),建议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筒中筒结构取1/2000-1/2500;对于剪力墙结构取1/2500-1/3000。同时也要与其他因素综合考虑。高层建筑通过计算后,有许多构件都是构造配筋,对于大多数构件,规范只规定了一个极限值,如柱子的轴压比和最小配筋率等。有些限值又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有些规范没有规定,如剪力墙的最大配筋率等。但在设计时具体应取多少合适还与设计人员的经验习惯对规范和计算机专业软件中个别参数的理解程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同样一个工程,不同的设计者设计,会产生不同的设计结果。对于一些计算指标和构造要求应该如何正确判断取值,统一构造做法,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予以重视。

结束语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土建费用在整个项目成本中占很大的比例。高层住宅及办公楼结构造价的百分比约为总工程造价的30%~35%。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表明,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对建筑方案和结构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及优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这项工作做得好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和优化的过程中,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还应创造性的结合,从建筑的整体性、功能性及实用性出发,综合考虑问题,为用户设计出更安全、经济、适用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陈大昆.住宅的优化设计[J].住宅科技,2001(2)

第6篇:经济案件案例范文

关键词: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应急管理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ergency monitoring case

analysis and research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ypic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ergency event, emergency monitoring and disposal site in detail the process of review and summary, analysis of the face of the sudd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 emergency monitoring for the main,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vent site disposal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train of thought and method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ergencies;Emergency monitoring;Emergenc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安雅娟(1979-),女,河北保定人,工程师,本科,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为应急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1]。环境污染应急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不可控性,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瞬时性和不可逆性,如果在应急监测和现场处置过程中不能抓住重点和要点,决策不力,延误了时机就可能对人类健康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威胁。作为一线环保监测及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应急监测经验尤为重要。

1、事件回顾及案例分析

1.1突发事件起因

大沙河起源于山西省,途径保定阜平县城,终点为河北省的王快水库,主流全长227公里,流域内均为山区,河流沿线有多条国道和省道贯穿,来往运输原煤、石油化工产品的重型车辆密集,2006年至2010年间就曾发生过多起由于交通事故导致运输品泄漏从而污染河流事件。其中2006年和2009年的两次煤焦油泄漏事件最为典型,曾一度对下游饮用水源地造成严重威胁。2009年6月20日7时40分,一辆装有34吨煤焦油的罐车运输途中,在山西省灵丘县108国道独峪乡木须台村大东湾处发生侧翻,部分煤焦油泄入三楼河中(大沙河支流)。事发地点距离保定市阜平县界约10km。

1.2、应急监测启动程序

2009年事故发生后山西省灵丘县政府将情况向河北省阜平县政府进行了通报。阜平县政府接报后,立即启动了应急程序:首先派出环保监察人员沿沙河向上游查看,掌握污染情况及发展态势,同时要求县环保监测站进入备战状态,对监测仪器、化学试剂等进行检查和准备,另一方面报告市级政府及市级环保部门。市环保局接报后立即起动应急预案:由副局长组织带领监察部门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成立应急监测指挥中心,监测部门由总工和监测技术人员组成应急监测小组,与县级环保监测站电话沟通,第一时间指导应急监测的准备工作,同时与应急监测指挥中心联系根据掌握的污染情况讨论制定最佳应急监测方案及污染控制措施。

1.3、应急监测方案及应急监测的开展

由应急监测指挥中心反馈的信息分析:由于事发现场与保定阜平县交界处约10 km,距阜平县城约90km,距离较远,泄漏物量较少,并且事发后及时对事故现场污染物进行了控制,再加之上游河段的流量较小,因此未发现大量污染物进入保定阜平县境内。根据第一时间采集的水质样品监测结果制定了第一监测方案,如下表。

应急监测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点)获取足够有代表性的所需信息,同时须考虑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3]。吴王口是保定境内距离事发点最近的上游断面,砂窝、阜平大桥均为国控常规监测断面,在当时发生交通事故,上游路段车辆拥堵无法及时到达事发点进行采样的情况下,以这三个断面作为目前监测重点对了解保定市入境水质,阜平县城饮水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泄漏物为煤焦油,挥发酚为特征污染物之一,高锰酸盐指数是反应水质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故确定监测项目为挥发酚和高锰酸盐指数。监测分析方法分别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和酸性高锰酸钾法[4],以上方法均为国标和行标,方法准确可靠。监测频次为一天四次,根据监测结果随时实施相应污染控制措施。

事发后24小时内报出第一组监测数据。挥发酚均未检出,高锰酸盐指数达到河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至21日早6时保定境内水体尚未受到污染。

在确定控制段面水质未受到污染的情况下首要任务为掌握目前污染带前锋位置,故制定第二阶段监测方案,将监测重点向上游接近事故点方向转移,如下表

确定的五个断面为独峪乡木须台村大东湾(事故发生点下游0.2km)、三楼(事故发生点下游1.5km)、牛帮口电站(事故发生点下游5km)、花塔(事故发生点下游7km)、不老台(事故发生点下游10km,入保定断面)、吴王口(事故发生点下游15km)。监测频次为每两小时一次,以重点掌握污染程度及污染带移动速度。在未发现严重污染的情况下仍采用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监测因子。21日18时报出的监测结果显示山西境内主要断面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并且保定市入境断面“不老台”点位主要污染物挥发酚浓度也超标,下游断面“吴王口”未检出。

表121日18时沙河污染应急监测数据统计表

确定了污染带前锋已进入保定市境内,到达不老台断面。

针对目前掌握的水体受污染程度及污染带移动速度,为了全面了解阜平县城下游水体情况,确保下游饮用水源地安全,制定了第三步监测方案,将监测断面扩延至阜平县下游直至王快水库入库口。监测断面详见下图。

21日夜至22日凌晨5时30分监测数据显示“阜平大桥”以上“不老台”、“砂窝”、“百亩台”、“大柳树”断面挥发酚均有检出并超标。阜平大桥及下游断面均未检出。高锰酸盐指数均达标。根据数据判断:污染带已到达阜平县城上游约10km的大柳树断面,阜平县城境内水质尚未受到污染,但已面临危险,当前监测重点应放在阜平大桥及下游各断面,因此将阜平大桥断面作为重点监测断面以外,加大了下游断面的监测频次,监测频次定为每天4次。同时对上游及山西境内点位降低监测频次以提高工作效率。

第7篇:经济案件案例范文

关键词:土地;开发利用;经济建设;最大效益

土地作为城镇建设的载体和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土地开发与利用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空间、潜力和方向,土地的开发利用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安图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州西南部,长白山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是长吉图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长吉图的大力发展给安图县带来了大量的机遇和挑战。安图县经济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的转轨时期,实行行政划拨与有偿出让的双重土地分配制度,土地、房产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大量建设项目用地基本采用无偿的行政划拨,城市土地利用在新旧体制过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安图县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统观安图县土地开发利用的情况,总体上是规范有序,成效明显,较好地解决了有限土地与持续发展的问题,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规划水平有待提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安图县的土地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应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导致发展开发利用空间的限制。

二、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建议

土地规划与开发利用如何能更好的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将成为我们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经营城市,发挥土地资源最大效益

加大土地基础性开发力度,抓住一切发展机遇,主动与地方经济建设接轨。特别要加大规划框架内城市道路和区域道路的建设力度,通过城市内道路的建设带动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以提高土地价值,增加政府收益。

(二)政策扶持,降低开发成本促进土地有效开发和高效利用

1. 实行地价与投资强度挂钩。规定不同行业应达到的投资强度(企业投资总额与所需土地面积之比)标准。如果企业投资强度比该行业投资密度标准高几个百分点,地价就按基准地价同比下降几个百分比;相反,地价就按基准地价上升若干个百分比。

2. 对关键性企业实行特殊优惠。对于国际国内知名公司,拥有尖端技术以及带动性、联动性强的大公司或在形成产业链中的关键性企业,则可以在优惠基础上再度优惠,甚至收取象征性地价。

(三)精心策划,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益

安图县位于山区,四面环山。导致安图县城区土地的发展空间有一定限制,如何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益就成为至关安图县经济能否再上一个台阶的关键问题之一。

1. 建立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拟引进项目要建立科学完备的制度。建议政府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以量化的标准招商评商,规范土地供应。

2. 建立公告制度。拟引进项目的有关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公告,以利于监督,建议对工业用地的出让价格、开发期限和投资强度,以合同形式予以约定,并严格执行。对于占地面积较大的项目要根据总体规划,分期供地,限期建成。供地价格随项目建设进程逐步调整,以防“圈地”行为。

(四)谨慎试点,形成土地收购储备、开发、供应的良性机制

土地收购储备机制是加强上一级政府对土地市场调控,规范土地市场开发和供应,有序实施城市规划,深化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

1. 延续“土地收购储备”的功能,扩大“土地收购储备”的效应。

根据政府赋予土地收购储备的基本职能指导思想,确保政府土地收益,改进土地供应方式、调控土地一级市场。

2. 探索结合“土地收购储备”的“新老联动”城镇建设新路子。

城镇建设应该按照规划布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利用“土地收购储备”运作手段,实施“人口集中、产业聚集、土地集约利用”,参与城镇基础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发等方面的投资和建设。

3. 建设土地收购储备与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新机制。通过完善土地市场化运作机制,改变旧城区改造滞后、零星建设、资金短缺等现状,推进城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开发、高水平建设,形成合理有序、规模开发市场运作的城镇建设模式。

(五)集思广益,提高土地利用的决策水平

建立土地利用听证制度。首先成立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控制土地出让价格和批租节奏。其次,建立土地利用听证制度专家库,对于每一个土地利用和出让方案的评估,专家提出专业评估意见最后报主管部门决策。以这个评估为基础,决定土地批准或进入公开招标挂牌程序。确定土地招标拍卖的基价,以发展的眼光、平衡的观点、互动的思路确定价格,调控开发。

(六)争取政策支持,修编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用地规模,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奠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

目前的土地利用规模编制,以人口来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而实际情况是,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建设速度也快,建设用地需求量也大。各级政府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都要有明确的目标。

(七)正视现实,规划建设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区

传统产业经过升级换代,特别是木材加工产业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例如安图县的亚鑫木材厂,将安图的产业资源与其他大城市的市场资源,甚至是国际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形成一条龙产业链,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可持续的动力源和利润源。建立劳动密集产业区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解决了安图县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这不仅是社会经济问题,也是城市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批租土地的时候可以考虑把安置多少当地劳动力作为确定土地出让价格的依据之一。

(八)切实保护耕地和草场,合理利用土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保留足够的土地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一切土地的利用都要遵循土地管理法有关法律法规条款,遵循土地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程序,切实保护耕地和草场,有序、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

1. 对于规划控制的耕地、草场保护区域,设立开发建设的警戒线,并在相关规划图上予以表明,予以公告。

2. 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必须符合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必须依法办理土地登记,不得擅自改变流转土地的建设用途,流转土地不得用于商品房地产开发。

3. 土地批租要纳入法律程序,政府要加强对土地上一级市场的宏观调控,土地批租要着重看项目、看实力、看吸劳、看前景,价格要有合理的取值,不要一味的看出让价格,防止“圈地”行为。

4. 控制增量,盘活有量,即在继续控制好总量的同时,重在优化供地结构,对闲置土地根据《土地管理法》采取限期开发、调整供地价格、回收等措施,督促其分期分批尽快开发。

5. 严控征地权,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审批权限征用土地。建立征地审批责任制,责任层层落实,违者予以从重处罚。

第8篇:经济案件案例范文

关键词:建筑安装;企业;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建筑安装企业一般也称作建筑安装公司,主要是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等,它既具有独立的组织行政机构,又具有独立的组织经济管理。建筑安装企业经济管理是指建筑安装工程应遵循经济的原理、规律和方法,实现建筑安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安装企业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其过程复杂、工序多、工期长、投资大,因此需要加强建筑安装企业的经济管理,以实现建筑安装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其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安装企业的特殊性

建筑安装企业具有建筑工程周期长、涉及的工序多和各种安装工种衔接密切等特点,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安装工程信息点多、作业空间大、工程项目多,普遍出现工程分包、转包现象,其支付工程款项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垫付。

二、如何加强建筑安装企业的经济管理

(一)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在建筑安装企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融入安装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并要合理筹措资金和利用现有资金,以保证企业经济建设科学健康发展。目前,财务管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水平低下,对财务管理的意识不够;财务管理的监督制度不健全,资金环节的管理相对薄弱;管理中仍广泛存在着一些财务风险。因此,针对这些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管理的效力。

首先,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工作水平。企业中开展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针对职业道德标准自查、自评,肯定成绩,找出不足以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企业中开展业务培训,轮岗换岗、外出考察调研课题,增加会计工作的透明度等以提高业务素质水平。同时加强现金流量观念和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严格控制收入、成本、现金费用,准确估算和预测安装工程项目的收益现值和成本状况,实现利润最大化。其次,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的监督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工作。建筑安装企业应适时开展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安装工程项目决算和经济效益分析等以完善财务管理的监督制度。再采用科学的资金计算方法,编制科学的资金计划,确定合理的资金占用量,克服资金管理薄弱环节,加强资金管理。最后,避免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加强企业的资本金、长期资产的管理和应用,以及加强企业资产折旧的管理和核算。

做好财务管理,只有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完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做好财务资金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以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保证经济建设科学健康发展,最大化实现企业价值。

(二)成本管理

建筑安装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对人工、材料、机械等的一切费用支出,并对安装工程项目进行预算、考核、分析等,协调安装工程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在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责任明确、成本更新等原则,以降低安装项目成本。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管理基础不扎实、责任不明确和滞后的静态成本等。加强建筑安装企业的经济管理,应提高成本管理。

首先,强化成本观念。在安装项目工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控制观念,职工不能偷工减料、企业不能拖欠工资,在整个财务活动中以节约为原则,但又不是一味的降低安装成本。其次,科学分析成本。成本管理的第一步是要有真实而详细的资料,再根据内容合理分类记载并预算,合理分析安装项目成本,结合具体情况施以奖惩。再次,明确责任。建筑安装企业的成本管理要秉着全民成本控制的观念,以领导带动负责,各职工分工合作,适当考虑特殊性,明确项目的进度、成本、利润和进行成本的科学考核。最后,成本的动态控制。建筑安装企业的成本管理要积极推行月结成本核算,以及时、真实地反映各项成本费用,发现对成本不利的因素和超出预算的成本,并进行差异分析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实行月结成本核算时,可以使用专门的成本分摊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防制工程风险。

(三)内控管理

内部管理也是建筑安装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安装项目工程建设工期长,过程复杂,应加强建筑安装企业的内部管理,以降低工程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筑安装企业内部仍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如内控机构不合理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建筑安装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资源配置和生产能力,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而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

在内控管理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实事求是的原则、成本效应的原则、相互牵制的原则、岗位职责的原则等。加强建筑安装企业内部管理需要做到:提高管理层和职工素质,强化职工内部管理意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界定职权范围,优化员工职能;加强内部审计监控职能等。确保内控管理的职工充分发挥作用,是职工的素质、态度、能力等适合其岗位要求,除了统一领导机制外适当推行分级授权管理机制,将内部管理贯彻到建筑安装企业的方方面面,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维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加强建筑安装企业的经济管理,需从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内控管理三个方面来综合管理,加强职工素质水平,提高职工思想意识,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经济管理,以提高建筑安装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高明.浅析建筑工程经济管理[J].建筑时报,2011(7).

[2]王大鹏.浅析建筑安装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中国外资,2012(7).

第9篇:经济案件案例范文

关键词:河岸景观;水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水利工程建设已不再是单纯的防洪减灾和兴利,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水环境质量改善、水生态系统修复、亲水绿化空间、人与自然和谐、水利文化传承等。从“人定胜天”的传统水利设计到“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结合,成为当今水利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改善水域空间的景观,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就成为现代水利建设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水利建设中重视河岸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而且能起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统筹兼顾、协同发展的作用,提升地区形象,美化地区环境。

一、传统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水利工程对于国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得到防洪抗灾安全保障的同时,对自然的河流湖泊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大量兴建水利工程,改变了原河道的自然形态,堤岸硬化、河流渠化现象严重,河岸泛洪区消失。这些改变使得洪水快速排泄,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无法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的储量。

2、对生态的影响

水生动植物尤其是两栖动物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使其难以生存,水利工程隔断水域也使得鱼类的生存繁衍受到限制,水污染使水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3、对景观的影响

兴建水利工程,局部损坏植被和影响当地生态,枯水季节两岸地区常成为垃圾聚集地,严重影响了水域景观性。

二、河岸景观设计中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水利在一个城镇的发展中,不仅仅是满足城镇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镇并且又促进城镇的发展。城镇水利建设应以体现城镇的特色风貌,反映地方文化及体现开放、发展的时代精神为规划设计的基本点,立足山水园林文化的特征创造具有时代感、生态和文化的景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生态化原则。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

2、坚持自然化原则。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

3、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城镇河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联成整体。

三、河岸景观设计元素

河岸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建设与水利工程整体景观相和谐的滨河景观带。“既有金山银山,也有绿水青山”,“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这样的理念和思想才会使河道两岸周边空间成为最引人入胜的休闲娱乐空间。

1、沿河绿地

河流景观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的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水利工程的轮廓,延续水利文化。同时以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形象。

2、扩展沿河水面

增加蓄水面积,形成人工湖美景。便于居民欣赏水域景观,在景观建设中需要有亲水性,创造人与水接近的条件,如亲水平台、亲水广场、景观桥梁、亲水步道、滨水建筑。河道景观设计考虑观赏者可能到达的角度和位置,比如站在桥上所看的“流轴景”,站在彼岸所看的“对岸景”,身处滨河建筑上的“鸟瞰景”。

3、水土保持

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坡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毛石可以采用景观性比较好的黄石、卵石、千层石等景观石。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砂及草籽的混合物或者生态混凝土等现代材料,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4、绿化树种及花草

沿河绿化树种多为当地树种,譬如以合欢、国槐、银杏、杨树、柳树等乔木为骨干树种,以桂花、雪松、紫薇、樱花、桃树等花乔木和黄馨、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藤类和灌木类,以三叶草、金边书带草、马尼拉草坪等花草为主要植被,在线条优美起伏的绿色地形上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生态群落,达到区域绿化四季长青、四季有花的景观效果。

5、景观小品

通过各式各样的艺术形态小品结合其使用功能宣传景观主题和文化节。如雕塑小品(主题雕塑、典故浮雕)、水景小品(喷泉、跌水、假山)、围栏小品(栏杆、景墙、花架)。另外还有功能性小品,如:展示小品(说明牌、指示牌)、卫生小品(厕所、果皮箱)、亮化小品(草坪灯、景观灯)、休憩小品(亭、廊、座椅)。这些元素结合主题文化、塑造主题形象。

6、夜景亮化

通过亮化、绿化和水面之间的互相协调,互为信托,达到沿河两岸的植物和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烘托出河岸的恬静、温馨。亮化中的河岸、乔木、灌木极富层次感和美感,草坪在两岸绿树的映衬和河水的倒映下,可以产生交相辉映、水天一色的效果。水景亮化是水利景观的点睛之笔,合理运用“点线面”布局。高低错落,明暗相间。切忌不论主次、不分空间的滥用光源。

四、河岸景观设计探索

近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水利景观特别是城镇水利建设,注重把城镇水利与城镇旅游、城镇景观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滨河带的建设上,不但超越了前几十年河道整治的模式,而且树立了新的理念,把穿城而过的河道当作城镇的一个靓点,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滨河带改造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所,一个令当地人骄傲的地方。如将滨河带改造成为城镇的窗口,成为游人必到的景点等。按照生态水利建设要求,在今后的水利建设特别是河岸景观设计中,以下几方面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1、 城镇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城镇景观建设相结合

城镇水利建设中通过堤园结合,连片开发沿江景观带,实行立体绿化,整治堤防滩地改善整体环境,建成带状公园,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建设理念,对于促进城镇亲水环境建设,提升城镇生态品位,打造城镇景观新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实施中,要从以前单纯的河堤防洪功能向休闲、游览功能转换,滨河景观应该成为市民、游客乐意在此驻足流连的城镇公共空间。基于这种理念,景观规划对沿岸新建的建筑物要作出严格控制,即建筑高度不得超过 建筑离岸距离,避免出现“岸上看不到水,水中见不到岸”的状况。河岸的休闲功能对沿岸绿地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沿岸要营造多层次的绿化效果,最大限度地增加滨水绿地的景深。另外,还要考虑到河流流经地段的文化内涵差异,对其滨河带采用的景观设计的手段也应有所区别。河段流经历史建筑时,可以考虑河坡上垂柳拂水等景致,但是河段流经住宅小区时,应有体现“人水亲和”、“人水相依”的景致。因为市民对于河流水域及其周边空间景观的要求是多样性的,所以作为水利工作者必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城镇河道进行整治时,应提出对景观改造的总体设想。如荆州市的太湖港治理工程,就改变了原来的纯水水利工程意识,注重了河道两岸的景观设计,建成了城市公园,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河势顺了,水面宽了,两岸绿了,环境美了,城镇也就靓了。

2、河流整治过程中可利用水体的多样化来美化环境

自然界的水,以它的千姿百态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同时,水作为一种资源,可以用来养殖和种植各种水生物,供人们食用,又兼有观赏价值。另外,水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因此,水体的质量对城镇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水域景观在旅游景观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开阔水面的区域将会变成深受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喜好的休闲地域,并构成了开放空间与水道紧密结合的优越环境。城镇水利建设中必须对水体要格外珍视,一条有代表性的河流,其重要性完全胜过一般的道路。但目前城镇建设中存在着试图将城镇河道填埋,变成汽车道路或房地产开发项目。而实际上占用河道面积开发房地产所获得的暂时利益,远远低于河道风景及其环境效益带来的增益。因 此,在城镇水利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水体的开发与保护。

3、河岸景观设计要注重与河岸亮化、绿化设计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