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科学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研究缘起
科学本质观的重要性是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教育目标的转变而日渐明晰的,近年来培养学生发展对科学本质的了解,已成为科学教育界一致认同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我国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程度如何?为此,我们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份小学生科学本质观现状的调查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重点小学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情况,为科学本质教育进一步进入我国科学课程和教学中提供一些实证材料。
二、调查过程
1、研究目标
了解乌鲁木齐小学科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
2.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问卷法为主,辅以访谈法。所采用的研究工具有自编的“小学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针对小学科学普遍不受重视的情况,我们选取科学课程开设良好、领导重视、教师专职的乌鲁木齐市重点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班级进行问卷发放。
3、调查工具
本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在《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对科学本质的阐述,书中将科学本质观概括为以下三个基本维度:(1)科学知识的本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科学观是可变的、科学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2)科学探索的本质――科学讲究证据、科学是逻辑与想想象相结合的产物、科学作解释和预测、科学试图确定和避免偏见、科学反对权威;(3)科学事业的本质――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科学被分成专门领域并在不同情况下进行研究、科学研究中存在着普遍的伦理原则、科学家既作为专家又作为公民参加公共事务。在此基础上,从中选取部分观念,并借鉴已有问卷的设计思路,针对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自编而成初测问卷。根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教育教学目标要求,经多次走访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小学科学教师,最终整套问卷由提示语、学生基本信息说明和25道主体选择题组成。(见附录)
本研究所编制的学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Cronbach's Alpha值达到0.850,该问卷的可信度比较高,该问卷的内容效度可靠,能有效地测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
4.问卷分析
本研究正式问卷形成后,我们在乌鲁木齐市四所重点小学随机抽取950 名小学生进行施测,回收问卷916 份,回收率96.42%,其中有效问卷869 份,有效回收率为94.87%。我们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收回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科学知识的本质认识
从表1 可以看出,学生在对科学知识本质的认同度中,对科学知识的累积性、公开性、重复性、局限性具有较高的认同度,依次为87.14%、79.13%、76.22%、70.58%。
在科学知识具有累积性的题目中:“6、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着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选择肯定答案的学生比例为87.14%,说明他们对通过科学课程中有关地球科学认识历史的学习,认识到科学知识的累积性持;科学课程中相关知识的学习,对科学知识本质的认识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见表1 科学知识本质认识调查)
而在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性和相对性上认同度不高,分别为54.52%和57.14%。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性题目(举例)中:“1、利用科学知识能够探索未知的大自然”科学知识的相对性题目:“5、科学就是书本上的知识,是一些一成不变的东西”, 在这两道题目中赞同与反对的人数几乎各占一半,这说明我们的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到的科学就是书本的内容,科学知识仅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于未知自然界的探索作用不太清楚,可能与学生的城市生活背景有关。
(二)科学探究的本质
由表2 发现学生科学探究的本质七个构成因素中持肯定态度所占的比例最高为77.62%,最低为19.97%,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科学探究本质的认同度差异比较大。
在科学探究的创造性上认同度最高,达到77.62%。题目举例:“15我相信每个人只要仔细观察,就常常会有新奇的发现;16我知道可以利用实验的方法去试试看所产生的新的想法;17我觉得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工作性质一样,都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这说明小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式的学习,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可以提出问题,进行猜想需要思维的发展,需要创造力。(见表2 科学探索本质认识调查)
特别是在对科学探索非固定性的调查中采用反向设问的题目,出学生认同比率为19.97%,说明学生能认同科学探索非固定性的比率达80.03%。题目举例:“4“雨是怎样形成的”同学们的认识是一样的;8在做实验时只要按照书上的步骤,就一定可以得到书上的结论;20我认为科学探究有固定的要求、步骤和方法”。这表明学生可以正确的认识到科学探究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探究结果的多样性,科学探究解释的复杂性。
科学探究的预见性认同度最低,达37.72%。题目举例“19科学家能够预测天气的变化。”这表明学生对科学家天气变化的复杂性有一定的认识,忽略了科学可以对天气变化进行一定预测的事实。
(三)科学事业的认识
从表3 所显示的数据上看,学生对科学事业本质的认同度最高。
在“科学与社会”方面,学生持赞同态度的比例为93.73%,题目举例:“23 汽车这一发明,虽然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但也造成了空气污染”这说明学生认识到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科学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还可能带来危害,对科学的社会功能有着更客观、更积极的认识。
在“科学家身份”中,赞成所占比例为81.04%,题目举例:“24科学家能利用科学知识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表明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是贴近生活的,能为大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在“科学与道德”方面,有89.30%的同学持肯定的态度,题目举例:“25我认为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说明大多数学生都明白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见表3 科学事业本质认识调查)
四、结论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小学生对于科学本质不同维度的认同度差异很大,对科学事业的认同度最高.
(2)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科学知识的累积性、公开性、重复性、局限性认同度较高,科学知识的认识性、相对性认认同度不高。
(3)小学生对科学探究本质的认同度差异很大,对科学探究的非固定性、创造性认同度最高,预见性认同度最差。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为甚么人会打呵欠?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
我将在科学课前、课中的教师对学生的“明示”、“暗示”,介定为是“错误诱导”。我对“引导”的理解是,学生走在教师事先设定的“探究旅途”中,途中既没有“雪山”也没有“草地”,途中既没有“荆棘”也没有“沼泽地”。我对“指导”的理解是,当学生走到多种叉道口,如何选择一条既便捷,又安全的“探究路径”,教师给予启示;当学生的探究偏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教师及时点拨;当学生逼近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而又无法揭开科学神秘的面纱时,需要教师贡献自己的肩膀。这就不难看出单从方位上看:“引导”师傅在前,徒弟在后,“指导”学生在前,教师在后。针对我们农村学校实际、教师现状,学生情况,我认为科学课不是简单地陈述概念和揭示自然规律,更为重要的是找到研究自然、发现自然规律的方法和途径。而要落实这一目标,老师指导学生开展有效探究就显尤为重要。
1努力做到让问题成为“有效探究”的起点
“思源于疑”。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问题是学生探究的动因和目标。问题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从自然现象中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产生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不同,产生的问题就不同。问题多多,但真正有研究价值的有多少,问题多多,但真正让学生自主产生有价值的问题很少;问题多多,真正让学生自主产生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该问题能在40分钟的时间展开有效的探究活动,少之又少。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与设计,通过教师精心创设与安排,让学生的问题真正站在“有效探究”的起点,我说你是一位有本事的教师。
1.1紧紧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例如研究《水的表面张力》,向盛满水的烧杯中投放回形针,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马上会提出自己的猜想。
1.2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发思考,提出问题。例如研究《摆的秘密》,你认为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3教师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方便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教师出示部分鸟在天空中飞翔的背景,其中突出闪现一例蝙蝠,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说出:它是什么?我们应当通过多层次的开发,多角度的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可以提出问题,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下一步实施有效探究奠定基础,从而由“要我探究”为“我要探究”。
2紧紧围绕探究主题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探究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定准探究目标,需要学生努力做到三动脑,即动手之前先动脑,动手之中要动脑,动手之后,还动脑。还需要教师最后的有效点拨。
2.1教师确定探究目标。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必须做出合理、有效的筛选、梳理,师生达成一致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这里要求教师们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扶”与“放”的关系,牵手太多,放手太少,没有自主探究。探究的“热情”与“深度”的关系,往往我们课上有温度而缺乏探究的深度。材料呈现的“时机”与探究的“步子”之间的关系,针对探究目标,我还是赞同,探究适宜小步子,材料呈现要适时,不能一鼓脑儿全部呈现给孩子避免探究目标的转移,的干预等。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教师要留足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扎扎实实搞研究,避免花里哨。
2.2鼓励学生“三动脑”(1)为避免学生盲目瞎玩,拿到材料后让学生先动脑思考。我的研究问题是什么,我打算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去玩,这中间我还需要注意些什么等等,待各项都清楚后学生再动手。(动手之前先动脑)(2)学生经过一定思考过程后条整好操作程序开始验证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需要做记录的还要做好记录,其中仔细观察非常重要,做好记录记录也很重要,在实验过程中有时需要及时调整实验方案,这就需要孩子动脑思考,否则整个实验陷于瘫痪。观察时的动脑,记录时的动脑,调整方案的动脑,总之动手之中要动脑。(3)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完成实验后,再根据自己的观察,以及实验中对记录数据的整理分析,做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交流、争论,分析等都是需要动脑思考、发生思维的碰撞,因此动手之后更要动脑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巧;学具;选材;使用;收放;反馈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自己的约束能力差,习惯直观思维。因此,在课堂上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积极创造条件,引起学生的注意。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活动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由于操作活动的需要,学具伴随着教材进入了课堂,学具的使用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学具操作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然而,在我们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具的演示以及学生在学具的使用上,往往会得不到预想的效果,在很多的听课活动中,我也发现这样那样的类似情形,教具是演示了,但效果怎样?学生也进行操作了,学生真正的解决问题了吗?学生都在动手操作,但真正动脑筋尝试创造的又有几个?学生和教师的操作真的有效果吗?
一、巧选材,让学具更具针对性
在很多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吸引人的学具,
当这些学具被拿出来时,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住了。但仔细观察,这些学具真的有效地帮助孩子学好数学知识了吗?
曾有一节概念课《克与千克》,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克和千克的重量,让学生带了糖、牛奶、盐。课始,我拿出教科书和一枝笔,让学生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感觉?接着很自然地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课很顺利地进行着。谁知,到了学生准备的东西展示时,有些学生抵不住诱惑,竟偷偷地尝了尝。分散了注意力,影响了课堂效果。导致这次学具操作失败的原因是学具的内在引力太大,不够单纯。
曾有一节一年级的《认识物体》课,教师也带来了许多学具,有:薯片桶、火柴盒、小球、魔方、饮料罐……以便让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动手、合作交流等形式,摸索物体的基本特征。没想到,当这些学具分到孩子们手中时,教室立即像炸开了锅一样。学生根本不再关注老师刚提到的要求:观察物体,根据形状给他们分分类。而是一味地抢夺自己所钟爱的学具。教室里响起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使整个课堂变得杂乱无章,教师也显得很尴尬。而之后教师也没能在课堂环节的转换之际及时提醒学生整理学具,转移注意力,以至于因孩子们的注意力不能及时转移而使操作、交流流于形式,与教师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
所以,我们合理选材,才能使学具在课堂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课前准备了两个纸箱,通过男女生比赛摸球,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到“可能”“不可能”“一定”。
在认识100以内数时,我没让学生准备黄豆、玉米这些贴合生活的物品。因为低年级学生对这些小物品的管理还不强,反而会影响了整节课的效果。因此,我只让学生准备好了10根一捆的小棒和计数器。这样更有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学生对数的认识也很直观,数的组成一目了然。
如,在教学《周长》《面积》时,让学生指指身边物体的周长和面积;又如,在教学《认识圆柱》时,让学生找找身边的圆柱形物体。学生在无形中自觉找学具来丰富、巩固自己的认识。
因此,我们要精心的选择学具才能辅助课堂,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巧使用,让学具更富实效性
学具的运用不是滥用,何时使用比较有效果呢?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能看到学具操作的影子。在教学8、7、6加几时,先让学生回顾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说说凑十法的过程。然后在教学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时,我接着上节课的教学思路,
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摆小棒再次体验凑十法。这个教学过程看似顺利,但回过头细想,课中的小棒操作有必要吗?课后我问他们还有别的解题思路吗?没有学生想到另外方法。这次使用学具限制了他们的思路。所学具使用不是滥用,何时使用比较合理呢?我有以下两点感触。
1.探索新知时使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好奇心强,对什么事都感兴趣,必须摸一摸、试一试、玩一玩,方能满足。我们不妨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新知教学中运用学具,让学生在“把玩”学具的过程中探索新知,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三年级《认识分数》一课时,在认识了二分之一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二分之一,我提供给学生一张正方形纸片,让学生折出二分之一。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分法,逐一展示他们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折法,学生更巩固了对二分之一的认识,对平均分也体验更深刻了。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操作是必要的:简单的一张小正方形在这节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复习巩固时使用
在教学《锐角、直角、钝角》这一课,最后的实践操作,巩固新知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拿出活动角,先摆一个直角,再变成一个锐角,你们变成的锐角都一样吗?接着变成一个钝角,你们能变几个钝角?通过操作,学生知道锐角、钝角有无数个。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想自己动手创造角来总结结论比老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效果要显著吧!
三、巧收放,让学具更具思考性
学具收放自如才能加深学生的思考,这需要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该放手时就放手,该收手时就收手。
1.学会大胆放手
二年级《认识物体》教学中,我先通过第一次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学会表达。然后换位观察,要求学生按顺时针变换座位,再对玩具进行观察。最后,我允许小朋友进行自由活动,随意地观察玩具的每一个面,同时验证刚才得到的结论是否属实。在这一系列的观察中,我让学生体验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片面到全面的观察方法。在活动的同时,我不断地引导、设疑,让孩子进行比较本质的探讨,做一些深入的思考。
2.懂得及时收手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直接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老师设计了让男女生比赛摸球的环节。但由于男生摸到的都是白球,输了比赛,他们个个不服气,要求重新比。这让人措手不及,但被经验丰富的郭老师完美地收住了。(师:刚才的比赛都是老师设计的,现在让你们自己设计一场比赛,如何?)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孩子们小组合作、讨论、涂色,及时地巩固了知识。
所以,学具使用的收与放是相辅相成的。放是为了更好的收,收是为了更好的放。只有教师心中明确学具操作的目的,灵活处理操作结果,才能做到收放自如。
四、巧反馈,让学具更具条理性
学具操作不是为活跃课堂的气氛而设计的,而是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进行认真的总结、准确的归纳,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让学生能够有序地、有条理地运用学具,有条理地认识知识。
愿我的一点感受能带给广大教师一些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也能变得生动、精彩。
参考文献:
[1]奚定华.数学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
[2]戴国军.“巧妇”能为“无米之炊”:小学数学学具缺失引发的思考.小学教学参考,2008(07-08).
关键词: 文学知识 生物课堂 教学效率
一、巧导课,唤起学习欲望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课堂伊始,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在讲《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优美的古诗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词,只要我们平时多加注意和收集,并在课堂上巧借善用,就能使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适当引用成语、谚语和俗语,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讲《遗传和变异》时,就借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样的谚语和俗语来引入。
二、巧授课,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而课堂提问又是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师生感情交流的纽带,是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其思维,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中精巧的设疑,恰似“引车入轨”。好的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激活酶”,强化记忆的“催化剂”。在讲授某一内容伊始,可先用适当有趣的事物来设置疑问,以诱发学生急于解疑的思维活动,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体液调节”内容时,对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补充讲授“昆虫外激素”,这时可引入如下典故:“楚汉相争,垓下一战,项羽兵败,逃至乌江边,正欲乘一只船渡江时,突然看见江岸沙滩上有黑压压的蚂蚁群集成‘楚霸王死’四个大字,他仰天长叹:‘此乃天意,非战之过’。说完,便拔剑自刎。”之后便设问:韩信设计谋害项羽,其计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学生们开始互问互答,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此,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而应有意识地留时间给学生稍作反思。这样,抓住学生熟悉但又不完全了解的事物,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不仅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会收到如同章回小说、电视连续剧中“悬念”的效果,从而使老师的总结更具准确性和权威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问题设计的成功关键在于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然后据此设计出不同的提问形式。所设计的问题要严谨,有针对性、灵活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激发其兴趣,启发其思维,才能真正帮他们高效达标。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适当运用诗词辅助生物学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例如,在讲授第八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时,可引用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从而形象地描述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又如,宋词:“双蛾来翩翩,慕此堂上烛,附炎尽何功,自取焚如酷。”把飞蛾的夜生活习性和趋光性描述得惟妙惟肖,这适用于《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的动物趋性的教学。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若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则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正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教师良好的幽默感,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绪论》时,不仅告诉学生什么是生物学,而且让他们知道生物学是非常有趣和非常有用的。我说:“现代人类的衣食住行没有哪一种能离得开生物,如果没有生物,人类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向学生指出:“制作衣服的棉、麻和毛、皮,作为食物的粮、菜和肉、蛋,建造房屋用的木材和竹材,行路运货用的马车、木船,不都是取自生物吗?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将……”学生被我幽默的语言感染、振奋,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如,我在讲授《生物的进化》时,针对“人类的出现”,向学生打比方说:“动物园的大猩猩和我们还是一家子呢!”学生听到这里,先是一愣,后又点头称是,高兴不已。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机智和俏皮。事实证明,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生物;其他学科;学习效率
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等各门学科,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内容研究是交叉纵横、相互沟通的。
在新的世纪里,生物学将会在自然科学发展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配合其他学科知识来提高生物学的学习效率优势尤为突出。澳大利亚动物病理学家贝弗里奇曾说过:“有重要的独创性贡献的科学家,常常是兴趣广泛的人,或是研究过他们专修学科之外科目的人”。因此广泛的学习爱好是提高学习生物效率的基础。下面就生物学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作一介绍:
一、生物与化学的联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提到,生物体总是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归根结底是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因此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生物与化学是没有分家的“兄弟”。蛋白质的水解、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光合作用过程、细菌的化能合成过程等一些生物过程哪样又离开了化学反应呢?反而很多同学因高一第一学期还没有学习有机化学导致很难理解这些生物过程从而导致成绩落后。用二苯胺C12H11N来鉴定DNA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用K2Cr2O7来鉴定C2H5OH的存在。更加坚定地说明了生物与化学的关系。
二、生物与数学、物理的联系
在高中生物中提到,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与他在大学时所学的统计学有很大的关系。应用统计学知识把研究对象从简单到复杂,从一对相对性状到两对相对性状再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是用抽丝剥茧的方法得出真理的。很多生物以物理信息:光、电、磁、声波等作为生长发育、生存和繁殖的信息。通过下面的两道题目我们将更清楚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1.把栽有燕麦幼苗的小花盆放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装置按图示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一段时间后,整个燕麦幼苗的形状在图示位置时为:
■
2.假如有足量的3种氨基酸甲、乙、丙,则他们能构成的多肽的品种最少有几种,最多又有几种呢?
分析:①它是生物与物理的一道综合题。我们知道植物不同的部位对植物生长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要比茎大,再结合装置生长素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会产生离心现象,导致生长素向植物的外侧分布,从而引起植物的根茎向不同的方向生长,进而得出正确答案。
②这是一道与数学结合在一起的题目,我们可以用排列组合的方法来解答。三肽化合物中必须包含三种氨基酸,第一个位置上有3种氨基酸的可能;第二个位置上有2种氨基酸的可能;而第3个位置上只有一个氨基酸的可能,所以为3×2×1=6;由足量的三种氨基酸所构成的三肽,在它们每一个位置上都有可能排同样或不同样的3种氨基酸,所以为3×3×3=27。从这两题来看是生物与数学物理同样分不开的。
三、生物与语文的联系
生物学习中利用语文材料,创设情境,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本来兴趣各异的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找到共鸣点,同时也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生物,提高学习效率。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植物向光性现象,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生长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现象;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的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无不透露出生物与语文的密切联系。
四、生物与地理、历史、政治、计算机等学科同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达尔文(C.R.Darwin)自然选择学说的创建,就受到了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R.Malthus)“人口论”和赖尔(C.Lyell)《地质学原理》的深刻影响。可见,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受到其他学科知识影响的时候,学习兴趣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对生物的认识也将会在不同的高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率也会不断地提高。
2.对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打破因分科教学而造成的思想禁锢,解决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一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对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能很快地综合运用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来思考、推理、判断等过程,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因此,“把劲儿使在刀刃上”,在生物学习中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是符合对自然界统一性的认识规律的,也是符合生物学自身的特点的。
参考文献:
[1]刘银霞.现代教育科学[J].中学教师,2011(1).
关键词:学籍 管理 是 生命线
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籍管理,是指学生进校报名注册编班,由学校统一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成为在校学生,如有辍学迁徙或死亡等,就注销其“户口”。这种学籍管理,与居民的户籍管理差不多,只能表明存在与否,在什么地方就学而已,对学校工作中最重要的教育教学的管理和督促的意义不大。而实际上,学籍管理与其它工作的管理一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守护神,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
一、生源的基本情况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
义务教育阶段,一个班级的学生,如果没有按一定的文化考试成绩分数段编班而自然形成的话,以百分制计算,优生与差生之间的分数差距可以是100分。中差生之间,中优生之间,也常常多达数十分。如果以150分制计算,那他们之间的差距就会更大。自然,一个优生的分数就可以抵得上几个中差生。几个差生也可以消减班平成绩几分甚至十几分,从而在较大程度上稀释教师的工作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班文化成绩的优劣,优、中、差生之间的比例,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所学校里同年级里的两个班,,每班人数如果都是四、五十人,中差生的情况也大致相同的话,一个班要是多上三五个优生,那这个班的人均成绩自然会比另一个班高出好几分。如果优生和中等生的情况差不多,一个班的差生要是多上三五个,那这个班的人均成绩,肯定会低几分,甚至10分以上。这种情况,只要稍有教书经历的人都比较清楚。
当然,“师高弟子强”,学生具有可塑性,教师也有主观能动性,班级一经形成后,经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情况肯定会发生变化,不同的教师教育相同的学生,转化的程度也会不一样,但是,如果基本情况相差太大,在教师本身的情况差距不是很大的条件下,能转化得与人差距不大,赶上甚至超过别人的教师,古今中外这样的实例好像并不多见。而大多数的情况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决定着教师教学的基本教学效率,也是就是说基本的学生决定着基本的教师。如有怀疑,请大家倒查一下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地方的教育情况,看看学生的基本情况与教师们后天教育教学效果的关系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基本状况,看看有多少“优秀”教师是自己“优秀”还是学生本来就优秀,或者有多少“低能”的教师是自已的“低能”。这并不是“先验论”或“宿命论”思想的表现,或者故意完全否定学生的可塑性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抹杀教师的工作成绩,把教师的自我能力和工作效率同一化。而是说基本情况对后天的发展非常重要,不同的基本情况决定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外力的作用虽能使其有所改变,但这种改变在基本情况较差的一方实在太难,要想赶上基本情况较好,特别是优势太大的一方,就像骑自行车追赶摩托车一样。
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天大的道理,而是基本常识。但是,如果我们忽略了它,就势必给义务教育带来不小的影响。
二、排差抢优的危害
如果一个班的人数是五十人,某科成绩以150分制计算,期末人平是90分,比另一班的人平少5分,班上有三个差生,每人只考了20分以下,在本班和另一个班其它情况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下期把三个差生赶走,这自然就能与别人持平了。要是设法弄来一两个优生,那就轻松地超过了别人。
这不是假设,这是多少年以来,千千万万的教师和学校挖空心思、使出浑身解数所进行的一项“高智力”的“转化差生”、“提高质量”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也许你会说有《义务教育法》罩着,谁敢?可实际的情形是的确有那么多的学生在校外流着。据2012年6月29日《文摘周报》第49期第3版上《虚实辍学率》一文中报道,甘肃陇南“农村初中的流失率普遍在百分之三十乃至百分之四十”。在分析“孩子辍学的真正原因”时,文中指出“仍然是老师和管理的问题”。即使不流向社会,可以校内它校之间流动啊!总会有一些晦气的教师与学校遭殃。
流是流得让人悲喜交加,可就因此失去了考核教师和学校的公正尺度,让巧取豪夺、占着生源优势者轻而易举地名利双收了,而艰苦卓绝,费力不计好的则只好泄气乏力,这就自然消极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比较严重地影响了整体的教育质量,不利于普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科学的学籍管理的作用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那就是做好校内的学籍管理,让它科学合理。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共同表现出来的。学生的共同表现,又是众多教师主要在教育教学上共同努力的结果。众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共同努力的结果怎样,取决于他们在教育教学上是否能人尽其才,各尽所能。要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在教育教学上,就必须得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如果让人毫无顾虑地排差抢优,凭着生源吃饭,人们就会把不少的心思精力放到邪门歪道上,或者找不见邪歪不了道就自觉无力而泄气,当然在教育教学上就不可能人尽其才,各尽所能。这样,学校总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不会发出应有的光芒。所以,只有在在教育教学上为广大教师创设出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上能否公平竞争,在学籍管理上必须做到科学合理。
四、合理编班,把好进出关
(一)、按一定的标准,比较公平地编班。
这当然不是划分划分重点班或差班,而是把收来的学生由学校统一分配,让同年级每个班里的学生相对差距不大,基本保持平衡。切不可让教师私自招生,拉学生,赶学生,以造成生源基本情况的差距较大,给考核带来困难。
(二)、把好进出关。
关键词:应用波谱学;教学实践;问题;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08-03
一、应用波谱学在学习中的问题
应用波谱学作为应用型课程,是化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着重讲授如何应用现代物理手段来确定各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学生通过对“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各章内容的学习以具备解析简单有机分子结构的能力,并掌握利用现代测试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缺乏对抽象知识的具体感性认识,因此觉得课程枯燥,存在畏难情绪,意识不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1.由于波谱学课程内容涉及量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化学学科多个研究方向及量子物理学等知识,理论基础艰深难懂,而课程又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前提下将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客观上存在学习难度。
2.在学习该课程前,学生所接触的课程主要是理论或基础性知识,极少经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相关能力及心理状况不足以适应课程的要求。
3.随着高校对教学、科研的投入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单位拥有高分辨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紫外光谱仪等高端现代测试仪器,在硬件设施上有明显提升。然而上述大型仪器更多的是服务于科研而非本科教学,绝大多数本科学生依然没有或很少有机会接触、使用仪器,实验环节的受限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
二、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教学工作改革
1.转变教学观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改变传统的注重教授知识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尤其注重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引导,培养学生自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获取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应用波谱学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除了基本原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综合、灵活运用的程度,但是课程本身难度大、系统性不强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因此从教与学双方面考虑激发学习的源动力——兴趣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生活经验中熟悉的案例进行课程导入,注意寻找兴趣点,用兴趣点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认识到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例如在核磁共振波谱章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听说的医院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作为课程导入内容,让学生觉得核磁技术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通过上述的导入设计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新课内容有一个由表及里的学习与实践过程。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工作是切实有效的,尽管课程内容的难度很大,学生学习课程的热情很高,能主动思考更多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根据培养方案,学生在此前已学过有机化学课程并接触到过相关知识,但只有一章的内容,学生意识不到其重要性。因此,在授课前开展摸底测试,难度要求略高于基础有机化学课程的要求,此项措施不仅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自我认识自身的知识水平,教师亦可因此了解实际学情,为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引导学生树立“所定购教材只是主要参考书”的观念,列出有关的参考书目,从教材选用的模式上引导形成学生广泛阅读、自主学习的意识,辅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中学的“计划式”向大学阶段的“自主式”过渡,以期更快更好地探索适合课程特点及自身的学习方法与模式。实践中我们发现较优秀的学生的转变更明显一些,中等程度的学生会感受到课程的革新而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兴趣。
4.教学方法多样性,讲求实效性。①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根据课程特点,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用恰当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的关键环节。在关键知识点设计问题,并根据问题的性质及难易程度选择解决的方式,如让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再加以适当的补充和讲解,或作为思考题要求学生课后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解答。通过提问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应用波谱学理论抽象难懂、信息量大等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来达到有效传授知识的目的。加强教师运用技术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根据应用波谱学理论抽象难懂、信息量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来达到有效传授知识的目的。加强教师运用技术的能力,将仪器、原理等不可及的内容集合动画、文字、图片、声音、音像剪辑等手段进行展示,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使课堂效果更为生动,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③积极开展网络课堂建设。随着Internet技术及其向宽带、高速、多媒体化方向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是高校教育适应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高等学校信息化课程建设的最主要形式之一。而学会、习惯于使用丰富的网络优质资源不仅是现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自主学习及终生学习能力培养及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形成适合于应用波谱学课程学习方法的内容之一。通过网络课堂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利用网络远程教学平台弥补课堂教学学时及师生交流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此外,我们充分利用自建的及其他广泛的优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教学中引发学生对一问题的好奇或者设置一些疑问,并通过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分析、推论验证的过程,增进学生解决问题并对问题形成系统解释的能力,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5.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课前的摸底考试、网络资源的使用等环节对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及习惯形成强大的冲击。在新事物面前,学生的惰性会阻碍其接受新事物而使教学模式改革难以推行。为此,把教学的过程与课程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网络课堂中开发在线测试系统,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课程成绩中卷面成绩占50%,在线测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课堂讨论、主题探究等)占20%,通过网络资源使用参与考核体系的方式,一方面达到全面考核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促成学生改变旧的学习方法与观念。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由最初的抵制、抱怨到慢慢的适应,许多学生觉得波谱学课程尽管难度大但还是很喜欢,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从历届学生使用类似难度系数的试卷库考试成绩来看,近五年来,平均成绩在平稳上升,可为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有力的证据。
通过上述教学模式改革措施的实行,我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适合我院专业特色化学类本科生应用波谱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新增加课程的实验环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实效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及终生学习意识,经历三届学生教学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运用波谱学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学习兴趣浓厚。当然,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涉及到学校硬件条件及软件平台的条件及政策是教师教学环节中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希望能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加以改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参考文献:
[1]潘为高,罗彭,等.高校药学专业波谱学应用型教学模式[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3):107-109.
[2]岳文瑾,吴之传,高建纲.近代测式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大学化学,2010,(6):34-36.
[3]郭丽冰,陶曙红.《波谱解析》课程教学改革及教学效果调查分析报告[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4):480-481.
[4]许招会,王畝,等.浅析波谱分析课程教学改[J].光谱实验室,2007,24(3):400-402.
【关键词】应用能力;有效课堂;反思
知识应用能力就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现在数学教学提高了对知识应用的要求,强调把知识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实际,突出培养学生迁移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由数学教学任务决定的.下面就谈谈本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数学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认识论的一条基本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论联系实际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精髓在于数学教学要还原到生活中去.一是要把学生个人的生活、学习经验与学习书本上的新知识结合起来,注意从生活中学习数学;二是要把学习的知识用于实际,在应用中深化知识,培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接受间接经验,这是完全必要的.教学实践表明,从学生熟悉的数学现象导入,突出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使间接经验和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书本知识才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如在讲授“直角坐标系”时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座位处在班级的哪个位置,是在第几排第几列;或给他一张电影票,问他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因为电影票上都标有“×排×座”的字样,所以找座位时,先找到第几排,再找到这一排的第几座就可以了.从以上事例可以发现教室中的座位或电影院中的座位完全可以由两个数确定下来.当学生从这些生活实例中领悟到“两个有序实数可以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时,教师再讲解“直角坐标系”已是水到渠成了.
二、数学教学要处理好知识与应用的关系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中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与过去的标准相比较,新标准把知识的应用由“了解”的位置提高到“学习”的位置,把学习知识和学习知识的应用放在同等位置.这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新要求,如果数学教学不重视知识的应用,不重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他们只能是没有实际本领的“书呆子”.为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与应用的关系,明确培养应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意义.知识丰富,但应用知识能力差,知识就不能发挥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的力量在于使用和创新.
三、构建有效课堂,积极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根据系统科学理论,要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初中生大部分数学知识都是在课堂上学得,课堂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主阵地,所以我们更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谈谈本人的一些具体做法.
1.精心备课,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应用知识的练习
课堂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体现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理念.这是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课堂教学为主,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也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深入钻研大纲,精心备课,优化课堂教学,是搞好应用知识教学的关键.每讲一个知识点,引导学生分析解决什么问题,要认真考虑,纳入教学计划.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应用实践.学生实践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解决各种类型的练习题.题目的内容要突出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灵活运用知识,通过练习以求深化知识,提高能力.应用知识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改进教法,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应用知识的方法
作为数学教师, 必须对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认识, 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优化教学环境, 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要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应用方面的知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一节引入时,我不是照课本中的引例讲解(利用相似三角形求旗杆的高度),而是将其改成生活实际的设计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反映强烈,开始讨论,制定方案.我充分肯定了这些想法同时也提出有一些解法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行的.如果遇上没有阳光或者地上有水塘而无法直接到达旗杆底部时又该如何解决呢?此时学生沉默了,这时教师再点拨,学生仿佛有豁然开朗之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这一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也为后续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借题发挥,在解答习题中提升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
解答习题时,不要就题论题,要善于借题发挥,扩展思路,一题多变,多题一解,即通过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及多种可能的结论.力争学会解一个题目,掌握解一类题目的方法.就一典型知识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处理,用不同的解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思路解题,既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又能通过比较选择最合理、最简洁的思路,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已知ABC,P为边AB上一点,连接CP.(1)∠ACP满足什么条件时,ACP∽ABC?(2)AC∶AP满足什么条件时,ACP∽ABC?
教师对此题可进一步迁移拓展:已知ABC,P为边AB上一点,连接CP,要使ACP∽ABC,需要加上什么条件?(至少写出三种方法)这样便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
4.关注热点,在教材与实际问题结合中提升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要素的整合,使课程变为一种动态的过程.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组织者、设计者,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在教学中如果脱离了实际问题,有意回避现实中的热点、焦点,将不仅使数学教学失去生机,而且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因此教师要寻找教材知识点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点,还要根据结合点设计精巧的题目,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所得的捐款该如何合理分配,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限塑令”实施后对家庭月使用塑料袋的数量情况的调查,油价上涨与出租车成本、运价之间的关系,住房问题,环保问题等等都是很好的素材,教师只要加以利用,定会找到合适的结合点,穿插在数学题目中,学生也会从中受益匪浅.
5.加强反思,为进一步培养应用知识能力创造更好的将来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因此,教师除了积极反思自己的教法外,更应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创造反思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总结经验.如:解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关键是哪一步?自己为什么没想出来?能找到更好的解题途径吗?这个方法能推广吗?通过解这个题,我学到了什么?在必要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种反思能较好地概括思维的本质,从而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上来.同时,由于学习的不可代替原则,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与解题过程中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所以解题后,必须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和评价,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
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核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以致用”.数学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我们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它.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主要精力不应当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用在数学知识的应用上.”真正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自觉应用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