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医学类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相对薄弱,几乎没有可以检索到的文献[1],尤其是助产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迫在眉睫。
1.1实现知识的衍生和拓展
医学课程内容大多数比较抽象,教师需要利用视频来教学,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将视频全部播放给学生观看。数字化教学平台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加深理解,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1.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传统教学中的纸质作业已经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倦怠,而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而且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需要纸和笔,也不需要桌椅、灯光,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另外,网络学习平台具有即时评分的功能,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动力和自主性。
1.3解决课时不够问题
我们选择妇科护理课程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因为该课程课时较少,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能将重难点内容讲授给学生,很多知识无法讲深讲透,学生学完之后还是一知半解。在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后,学生可以在课前观看教师上传的视频并完成预习小测,先对本节课内容有大致了解,上课时就能轻松掌握重难点知识;课后也可以利用资源库学习教师课堂上未讲透彻的内容,并完成课后小测,巩固所学知识;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切磋,活跃课后学习气氛;教师也可及时批改作业,得到教学效果的实时反馈。
2妇科护理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2.1建设数字化课程
2.1.1分解知识点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完整呈现,而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因此,利用超星网络学习平台建设数字化课程,首先要对各章节知识点进行分解,选取适合数字化教学的内容。选取标准:(1)课堂上因各种原因无法展开讲授的知识;(2)较为抽象无法被学生理解的知识,需要视频讲解;(3)实践操作知识;(4)需要巩固的重难点知识;(5)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拓展知识。分析选取的知识点最适合的呈现方式,并制作相应的教学资源,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以妇科护理课程部分章节为例,其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见表1[2]。2.1.2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根据各章节选取内容制作的教学化教学资源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内容言简意赅,学习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保证在5分钟以内;(2)内容可视化程度高,能让学生理解,多用图片和图像,避免枯燥抽象的文字描述;(3)内容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1.3上传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设置在学生开始学习前,教师要先进行课程设置。例如,将某个知识点设为必学项目、播放视频时不能拖动进度条、测验题完成后能否查看正确答案、各项任务完成时限等。教师将这些选项提前设置好,并上传相应的教学资源,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2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后期建设
2.2.1加强管理和监督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关键在于后期管理和监督。很多院校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将资源库建设得极其精美,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一方面,要将资源库的使用列入教学计划,并在教案中清晰呈现,在教学过程中落到实处。教师要坚持将资源库使用贯穿课程教学始终,不能因为学生无法接受新的学习方式而放弃使用。另一方面,要注意监督学生使用情况,让学生养成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习惯。课前要求学生利用资源库预习,如看视频及做练习;课后也可通过资源库进行知识拓展及复习巩固,并完成小测,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课前课后要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尽快完成。2.2.2及时反馈并解决问题,优化使用体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成熟,无法给使用者最优的体验。面对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软件技术问题,教师要及时与软件工程师沟通,并想办法解决;关于作业布置和任务设置不合理问题,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无法立即查看正确答案,不能得到即时反馈,教师要及时更改相关设置,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3.1校园网络建设问题
数字化校园最基础的支撑就是校园网络的建设和覆盖。虽然我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起步较早,但是一直没有建立全覆盖的校园网络,学生无法利用公共网络上网学习,而是需要使用自己的手机流量,导致很多学生存有抵触情绪,不利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使用。
3.2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未应用到学生评价中
目前我校各学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参差不齐,所以没有将其应用到学生评价中。学生在完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作业的同时,还要完成一定的纸质作业,这不利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推广和普及。
3.3功能不完善,缺乏吸引力
如今各种手机游戏界面美轮美奂,各种聊天工具功能齐全,在这种背景下,网络学习平台想要吸引学生注意力,就需要美化界面,完善各种功能,尤其是要在具有教育功能的同时开发娱乐和社交功能。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甚至可以在学习结束后利用平台娱乐,真正将网络学习融入生活。
关键词:高职教育;模具专业;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5-0072-05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进行数字化教学和学习的前提,是整个数字化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服务终身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信息技术对教育革命性影响方面的深入研究,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显然,信息技术支撑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对当前实现教育改革,实现高效、公平、质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信息化背景下整个教育发展的新愿景。
笔者拟结合高职模具人才素质能力模型,对高职教育“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的知识体系框架进行详细的规划分析,通过教育技术与模具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整合,全方位分析和规划模具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和建设方式,并从资源建设的保障措施、实施方式、评价方法等三个方面对建设过程提出合理化的实施策略建议。
一、资源建设需求
(一)模具人才能力模型
随着制造技术、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作为多学科交叉的产物,模具技术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对模具人才的需求,模具专业人才除应具备高职教育要求的政治、人文、道德的基本素质外,还需要具备综合的专业技术能力,如技术应用能力、设计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等。模具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能力模型如表1所示。
(二)高职模具专业知识体系框架
根据时代对模具人才综合技能的需求模型,高职院校相继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分别开设了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等三方面课程。参考模具专业技能模型对模具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进行的知识体系框架规划如图1所示。
在进行专业知识体系规划时,根据知识模块与知识点之间的承接关系,采用树形结构依次分解到保证知识点完整性的最小单元。
二、资源建设规划
(一)资源库建设
模具专业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可为整个专业甚至整个行业提供统一的资源存储、交流、共享的管理平台,实现大范围内的模具优质教学资源互联互通。同时,形成适应资源建设发展需要的各种标准、规范,建立、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保证资源内容的不断更新、补充,实现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具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包括模具教学资源和资源管理机制两大部分,其中资源管理机制用于实现对资源的批量导入、上传、审核、、分发、评价、举报、统计、分析、检索等管理,并实现平台之间资源的共享与传输;模具教学资源是指用于支撑模具专业教学与实践的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图形、符号、表格、公式、图片、视频、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三维交互动画、视频交互、仿真实训平台等。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模具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紧扣高职模具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围绕“三段式”教学目标。根据模具专业的教学特点,模具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分为三个层次、三种类型,三个层次:知识点类教学资源、优秀课例教学资源、技能训练类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三种类型:支撑教学过程的教学资源、支撑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支撑仿真实训的教学资源。
1.支撑教学过程的教学资源
(1)图片类资源。对于模具材料的相关知识点,需要用表格展示材料的性能参数,通过显微镜微观图片展示模具材料的分子结构组成,通过实物照片展示材料外观特征,通过静态图片资源展示此类教学知识点。具体方式为显微镜微观照片、实物照片、美工绘制图片等。
(2)二维动画资源。对于模具成型工艺类的各种成型工艺原理、模具材料热处理过程、模具设计中各种模具结构的动作原理、模具成型设备中设备各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等,此类知识点主要用于表现材料的流动成型与塑性变形过程以及机构动作顺序,表现形式适合于二维动画资源。其制作方式是教师提供实际教学需求,二维动画人员按教师需求用Flash软件制作二维动画。
(3)三维动画资源。模具设计中的模具结构展示类知识点、模具拆装操作类知识点、模具设备工作过程及原理、模具制造中各种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等知识点,对真实性和三维立体感要求较高,此类知识点主要强调空间立体结构,适合于三维动画资源。其制作方式是教师提供实际教学需求,三维动画人员按教师需求用3Dmax、Maya等软件制作三维动画。
(4)视频资源。对于模具拆装操作过程、模具成型设备操作过程、模具制造中各种模具零件的加工过程以及各种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这类对场景和知识载体的操作性和真实性要求极强的知识点,适合于视频资源。其制作方式是对知识点进行合理设计,采用摄像机直接录制专业人员规范的操作过程,经过后期的视频剪辑合成、配音、配字幕等处理后形成视频教学资源。
(5)视频交互资源。对于模具拆装操作过程、模具成型设备操作过程、模具的安装与调试、模具制造中各种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以及各种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在对这些知识点内容进行展示的同时,需要融入对操作方法和知识掌握程度的基于过程的学习检验及融入学生的主观判断时,可以采用视频交互资源的表现形式。其制作方式是拍摄操作过程视频,并按照知识点内容对视频进行切割,用虚拟现实工具VRP、unity 3d等对视频进行交互控制,实现基于操作过程的主观判断与检验。
(6)三维交互动画资源。模具拆装操作、模具设计中的结构及工作过程、模具的安装与调试、模具成型设备操作等知识点,对内容的立体结构和真实性要求较高,同时对操作过程、操作方法、操作顺序的动态过程要求也较高,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三维交互动画资源的表现形式,既可以实现对设备和模具的交互操作式结构分析,又可以实现动态原理展示。其制作方式是采用机械行业CAD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通过Pdf u3d、3Dvia composer、eDrawings等软件生成相应的三维交互动画资源。
2.支撑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
(1)优秀课例资源。优秀课例资源是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与教育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对项目教学的教学设计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同时也是教学资源的具体应用。对于模具专业的所有课程,可按照原有的项目教学法和教学流程,结合支撑教学过程的各种教学资源,制作典型、优秀的课程案例。其制作方式是通过Flash、articulate、office工具、storyline、prezi、虚拟现实工具等制作并生成完整课程的教学课例。
(2)微课资源。微课是指按照微教学设计,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小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高职模具专业微课资源应围绕知识体系图中所有终端叶子节点的小知识点进行微教学设计,结合支撑教学过程的各种教学资源,利用微课制作工具和制作方法,采用录制屏幕或者视频录像的方法进行模具微课资源的制作。
(3)电子书资源。电子书资源是教学设计、教学资源、优秀课例在移动终端学习中的表现形式,是支撑移动学习的重要内容。可根据主流移动终端平台的类型,针对高职模具专业各门课程,通过Adobe Acroba嵌入图片、动画、视频、U3d、考核试题等教学资源实现安卓平台模具电子书的制作;通过ibook author嵌入图片、动画、视频、U3d、考核试题等资源实现ios平台模具电子书的制作。
3.支撑仿真实训的教学资源
对于模具拆装类的模具拆装技能训练、模具成型设备操作技能训练、模具安装调试技能训练、模具加工制造技能(车削、铣削、模具钳工、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等)训练等专业技能型能力的提升,可通过开发相应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使学习者模拟编制加工工艺、模拟实施工艺过程、模拟机床设备的仿真操作等,通过虚拟仿真平台的仿真实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使技能训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实训场地和设备的不足。其制作方式是教师按照正确的工艺规则提出仿真实训平台建设需求,软件开发人员利用VRP、Unity 3d等工具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及考核平台。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根据知识点的类型和学校的信息技术开发能力选择合适的资源表现形式,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模具资源建设。
(三)资源平台建设
在教学资源建设完毕之后,应重点着眼于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和资源应用,即资源平台的建设,具体包括数字化资源开发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和资源应用平台等。
1.资源开发平台
资源开发平台就是能够便捷地支撑教师快速制作出简单、易用的数字化资源的工具和软件,如storyline、3Dvia composer、Flash、VRP、精品课平台、视频点播系统、Articulate、Prezi、Office工具等。
2.资源管理平台
资源管理平台用于连接资源库,其接口对接资源开发平台、数字化考试系统、资源应用平台,针对外购资源和自主研发的资源,实现对资源的增删、统计,按照课程、知识点及资源类型进行分类查找,方便教师引用,并解决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同时与数字化考试系统建立共享传输,方便数字化试题的创建及基于过程考核的顺利实施,并与多种资源应用平台建立连接,提高资源应用的便利性。
3.资源应用平台
资源应用平台是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是方便教师利用数字化素材实现自己的教学设计,方便学习者使用教学资源获得想要的知识内容的应用平台。
(四)数字化考试系统建设
数字化考试系统的建设是在传统在线考试及题库系统的基础上,引入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数字化试题,除了具备传统考试系统必备的题库管理、试题管理、试卷生成、身份认证、考生答案存储、自动阅卷等功能外,还应具备多媒体教学资源试题的出题与题目诊断分析,如仿真交互试题,在学生仿真交互操作过程中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跟踪、判断、分析,并根据知识点分值权重生成考试成绩。此外,试题的题干不只是单一的文字,也可以是基于场景和工作过程的动画、视频、图片等,以增加试题的真实度和实用性,真正实现数字化支撑下的基于场景和基于过程的考核方式。
(五)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大专业内涵建设、构建具有课程特色的办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模具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是指将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等集成到精品课程网站之中,包含相应的课程建设信息,并且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师生互动学习。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栏目要求,可以采取校企结合的方式,共同实现精品课程建设,也可以通过精品课平台快速生成并精品课程。
三、实施策略
(一)保障措施
为保证模具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顺利实施,首先,学校应从政策层面对参与资源建设的人员进行支持与鼓励,调动资源建设人员的积极性,真正设计出符合自身教学需要的实用性强的特色教学资源。其次,要统一数字化资源标准,在建设过程中,为资源的开发平台、管理平台及应用平台提供统一的接口,充分保障资源基本属性的一致性,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再次,要加强教师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理论与技能培训,使教师真正融入资源建设过程中,并充分发挥其在特色、优质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二)实施方式
1.需求设计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教师是资源建设和资源应用的主体,资源建设的实际需求来源于一线教师,建设成果又回到教师的教学中,应积极引导教师有效参与教学资源开发,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设计特色的教学资源,提出资源设计的详细需求。
2.资源开发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开发方式。一是校内自行组织开发,通过本校的专业教师与信息技术中心的教师组建资源开发团队,对校内技术优势进行有机整合,使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按照其他专业教师的建设需求开发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其优点是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强,有利于校内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力的整体提升,但需要学校合理有效的组织与引导。二是校企结合组建开发团队,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快速高效地实现资源建设过程,通过校企间建设经验的相互借鉴,可以使教师的信息化建设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但是校企结合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式,通过数字化资源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评价方法
对资源建设的成果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有效地引导和促进资源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笔者建议,对资源建设成果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支撑的教学活动建立师生互评机制,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学生评价教师的课堂组织形式、知识传授方式及知识传授效果,通过双方的互评汇总对教学资源进行初步评价。
其次,在校内定期举办信息技术课件大赛,教师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与总结。
再次,通过精品课程对课程信息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互联网免费开放,并开设网上测评模块,实现网上测评。
最后,定期参加省级或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大赛,通过大赛组委会、信息技术专家、参赛同人共同评价,共享建设成果。
笔者在对高职模具专业知识体系框架和模具人才能力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资源库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资源平台建设、数字化考试系统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五个方面建设高职模具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看法,并重点对模具专业各知识模块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给出资源建设过程中合理化的保障措施、实施方式和评价方法。然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模具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也应顺应时展要求,紧密贴合一线模具专业教师的教学需求,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柯和平.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与管理[J].远程教育杂志,2006(4):39-42.
[2]张建武.对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6):54-57.
[3]殷燕芳.模具设计学科知识体系与结构的探讨[J].大众科技,2006(4):45-46.
[4]夏克坚.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及对人才的培养要求[J].机械职业教育,2002(6):9-10.
[5]周建.高职院校专业资源库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6):160-162.
[6]杨志惠,胡维治,徐福刚.数字化教学资源分类体系的设想[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7):47-49.
[7]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24-32.
[8]王伟,钟少春,尚建新.中职示范校数字化资源体系建设及推进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5):113-120.
[9]刘玉侠,王迎.数字化考试现状分析与关键技术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5):84-90.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建设;信息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60-01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课题建设的实施背景
在科技腾飞的今天,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正在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从而加速了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步伐。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更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数字化信息时代,除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兴的网络媒体日益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方式。截止2007年9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72亿,互联网使用中的“网络教育”功能使用率达24%。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让教师、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竞争等形式完成一个确定的学习任务,并创造实现世界范围内共同协作的可能性。在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下,全球正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庞大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将迎来数字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充分利用新技术所提供的巨大潜力来构建21世纪的职业教育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解决,为技能人才培养而奠定基础。根据国家当前政策,硬件设施建设初见成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共享和实施应用成为目前的重点。
为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推进网络化,数字化资源进程。为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技术,进一步推进我国的职业学校改革,为探索适应未来信息社会要求的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为在全球化进程中进一步增强我国职业校的竞争力,国家特提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共享规划方案”,扎扎实实地做好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新型的网络文化学习氛围。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课题建设的内涵意义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技术支撑。将教育教学课题资源的信息化,并实现数字化资源信息的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计算机及网络设施是建设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前提基础。数字化资源将渗透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学校社区服务等各个领域中,整个工作围绕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环境的探索而展开。其深层意义在于构建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在职业教学中符合教育多元化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可进行知识的更新与拓展、扩大课堂容量有辅助教学作用。在教学模式上,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有助于分层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分享专家经验,共建精品立体化课程资源, 弥补师资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学管理中,实施学分制管理,还可弥补实训实习基地不足,促进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的目的。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分析与评价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充分体现数字化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的需求特点.建成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讲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学习模式;可以支持师生间畅通无阻的交流与协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强、共享性强、容量大、资源类丰富、形式多样、技术先进等网络化优点。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应用于各个教学与学习环节。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主要包括精品课程资源、通用主题素材资源、教研科研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群落网站等。
(一)精品课程资源
精品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化基础课类和专业课类资源,每个课程资源包含有标准化课件,考试题、视频授课、PPT电子教案、教学案例、模拟仿真、实训操作、竞赛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及网络课程研发等配套资源。本资源能够在“管理信息系统”、“通用主题素材”项目相应的软件平台管理下使用。教师可以方便地从多媒体素材库中查找、调用各类素材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还可以在上课时.通过网络直接调用某一图片、声音、动画、片段型视频素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前与课后通过校园网系统,查阅、观看或下载各类素材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
(二)通用主题素材资源
通用主题素材资源是将精品课程资源类项目研发的行业标准库、实训项目库、教学教改案例库、技能考核试题库、技能竞赛方案库等资源,以及通过征集、整合等方式获得的资源,汇聚纳入到“通用主题素材资源管理平台软件”统一管理,提供公共查询检索服务。
(三)教研科研信息资源
教研科研信息资源包括: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库、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库、职业教育学术论文库、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库、职业教育专家人才库等信息,由统一的“教研科研信息管理平台”负责资源入库、浏览查询。职业学校可以通过管理平台软件和资源装备到校内网上,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云服务平台获取资源和服务。
(四)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包含有职业学校教务管理平台、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学校行政管理平台、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工学结合管理平台等、学徒制质量监测系统、课件制作工具,作为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核心应用软件支撑平台或重要应用软件。
(五)专业群落网站
在特点产业对应的专业群落,收集、和共享行业信息、相关企业经营、职业岗位变化、技术进步和工艺革新等方面的国内外前沿信息,为本类型学校的专业调整、课程改革和教材应用创新提供信息支持。职业学校师生通过互联网访问网站获取信息服务。
通过数字化资源课题共建共享架起了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平台。实现对教师资源的积累和沉淀,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策略,为教学改革提供政策参考。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丰富教学内容,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可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
四、结束语
职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实施,实质上是为教师、学生创造了开放性、多样性、内容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中心。依托网络平台共享。利用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开展形式多样、效果良好的数字化学习与教学,使我们的知识更加先进,更加规范与标准。所以建设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产品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职业教育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越来越得到企业的认可。教学资源及相关教学产品的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改革离不开好的教学资源与教学产品,没有好的教学资源与教学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改革的进行。同时,面临教学改革的需求以及数字出版的迅速发展,出版及产品开发机构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教学资源及教学产品建设中,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走访三十余所土建类职业院校,在各院校组织座谈会,与骨干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对目前教学效果好、大家认可的专业建设理念、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模式以及教学资源需求、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力图对土建类专业的教育现状和教学资源需求有清晰的掌握,并从出版及产品开发机构的第三方角度来认识、对待、梳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产品的建设工作。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产品的建设理念
基于“理实一体”及“准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围绕职业教育中“完善基础知识体系、强化实践体系”两大主要教育目标,同时为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和专业特点,实现教育与职业要求的“零距离”,以及分析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资源建设与产品开发规划。
在教学工作中,知识内容是核心,教学组织是手段。调查认为,教学过程中,专业或课程“基本知识体系和内容的提供与教学+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资源提供与应用+技能训练内容提供与应用+顶岗实习”,辅之以必要的信息化手段和教学组织,即可完成教学任务,相应的教学资源和产品开发亦围绕此展开。简化一点,就是“基本教材+多媒体演示+技能训练+顶岗实习”。这些资源和产品的提供,对于传统教学方式也同样通用和适用。
从出版及产品开发机构的第三方角度来讲,应为教学提供丰富的、高品质的、多媒体形式的资源和产品,为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服务。产品和资源作为教学工具,不应等同于教学组织,把教材等同于教学组织是不合适的,无论是教改模式还是传统模式都如此,应以提供教学产品和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为主要目的。
二、知识性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产品的建设思路
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是提供给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这是教育的基本理念。过多、过深的教育要求以及期望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繁难的工作要求都是不合理的,这些教育职能是通过继续教育以及职后培训实现的。当然,不排除某些院校针对学生的特色训练。这一基本原则应在教学产品提供中加以体现。
考虑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当前教学产品中存在理论过多、叙述庞杂、实践性不足、可读性差、学校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存在脱节等问题,并且由于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素养不高,基础差、主动学习能力弱等等,目前的教学产品不完全适合职业学生的状况及教学组织需要。诸多的教学改革尝试都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教育效果,因此在教学产品编制中要考虑这些因素。
在基本知识教育类资源与产品建设上,有如下提议:
第一,基本知识内容要简洁、实务,简洁易懂,深浅合适,讲清楚即可,多注重趣味性,以及良好的内容组织、呈现和版式设计。
第二,图解、表解、案例法,文图配合、文表配合,是一种极好的表达方式,以代替大段的文字叙述,简化理论叙述,提高实践性,贴近工程实际。恰当的案例不仅能揭示问题的实质,还可以提升教材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进而发展成更具体的、专业性的技能。这些手段,使得教材生动、形象,提高教学效果,一举多得。
第三,基本知识教育类资源与产品提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纸质教材;数字教材(电子书);知识库(基本素材库、资源库);电子教案(教师用);题库;工程资料(教学案例)库。
三、数字化教学辅助资源与产品的建设方案
(一)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资源
广义的辅助资源包括教学活动中的各类资源,如教学和实训资料、实训实验条件,等等。从出版及产品开发机构的第三方角度来讲,具体需要的如: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演示库——辅助教学,提供立体化的知识展现;专业电子书库——专业图书及电子书的汇编,辅助教学。产品类型可以有单体的、网络的,根据院校需要进行开发。
(二)技能训练类教学资源与产品
为加强职业教育中的实践能力训练,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需要之间的零距离,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中实践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全程技能训练”的思路,即针对各门课程中的“知识内容”及其学习要求,结合现场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所需技能),设计大量的“技能训练题目”,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全部内容的能力(技能)训练、考核和实践。“技能训练”是对以往“实习实训”在水准和内容上的极大提升,更为全面系统与现场结合紧密,训练效果将更好。
这里所谈的“技能训练题目”包括针对基本知识学习所设计的训练题目、以往传统实习实训项目以及结合现场工作内容和技能需要,结合工程资料进行设计的单项或综合训练题目、教学案例,等等。题目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富有针对性和训练性,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
技能训练务必要把握主线,即基本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以及其中的学习重点。技能训练题目的设计和编排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单项到综合由基础到专业到工程实际技能的原则、依教学先后顺序以及知识的前后连贯的原则,训练题目要根据情况考虑工程资料及案例的统一性或多样性。
技能训练资源和产品涉及如下类别:
技能训练手册——单套技能训练题目,“多人一题”,纸质版教材。
技能训练库——扩大技能训练题目数量,即每个知识内容都有较为大量的训练题目,“每人一题,项目多样”,形成技能训练库,可为单体软件安装版、单体网络版,未来可形成在线技能训练或模拟实验室,以及网上训练(实习实训)系统等等。技能训练库要逐年维护更新,同时带动技能训练手册的再版更新。
技能训练指导——教师用书。
教学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实训。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产品的基本素材建设
基本素材建设是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产品开发的核心和基础性工作,是工作重点。基本素材建设中,通常组织各院校相关课程骨干教师、工程师、行业专家以及企业人员,形成开发小组;由工程师提供现场需求情况,由企业提供工程资料,由骨干教师进行编制,由行业专家进行审定,从而编制出质量、水平较高的知识性素材、多媒体素材和技能训练题目,有些素材、题目还要引入技术开发公司进行多媒体制作。
基本素材建设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包括:
知识性文字说明,要求满足教学需要、适用、够用、简明、标准、准确,构建教材的基本知识体系为主;
图解、表解以及图片资料,围绕知识点进行表现,要求表达直观、一目了然、宏观与微观互动,能够较好的让学生了解知识点,与工程现场结合是较好的方式;
教学案例,用于案例教学;
视频资料,包括录像、动画及多媒体演示,围绕知识点进行表现;
技能训练题目;
习题、作业,围绕知识点设计;
现场教学资料,围绕知识点进行表现,料包含文本、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视频;
电子教案。
五、结语
总之,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产品的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物质基础和保证,是决定教学改革力度和质量的关键。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产品建设将立足就业岗位,方便学习者检索与应用,达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标,推动数字化出版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动画专业;教学资源平台;校企合作;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02-02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的信息化教学也蓬勃开展,对教学资源共享的研究和建设越来越多。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结合正在研发建设的动画专业教学资源平台谈谈粗浅看法。
一、动画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动漫专业林立,开发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平台是大势所趋。而当前国内动画专业教学资源的来源主要为网络(如爱课程网、优课网等)、高校各类动画课程教材、光盘影像等。各类形形的动画资源固然丰富,但也比较零散,分布于不同的网络平台,不便于师生在短时间内搜集到有用的资料,且教学资源内容实用性欠缺,有待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前国内高校动画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适合高校教学的科学而实用的资源分类建设,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主要多是单门课程的资源共享,动画学习资源分散,检索资源较为费时费力,且资源更新不及时,对网站缺乏维护,导致利用率不高。
(二)一些与动画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站虽然也力求丰富,但在内容、案例上较为单一且案例的实用性也较为欠缺。一些精品课程往往是为了建设而建设,很少真正应用于教学,在资源上存在类型单一、内容陈旧、实用性和针对性资源匮乏等问题。
(三)从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互动性、扩展性、安全性等综合性能来看,还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的天然优势,在教学质量的动态反馈及海量教学资源的大数据存储和共享上还有待加强,企校、校际、师生共建的参与度不高,不利于教学资源平台的良性运行。
二、动画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目标
针对目前动画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需求,对于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规划:
(一)实行校企、校际、师生共建,将动画专业核心课程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建设与共享网上学习资源,包括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课件、案例、优秀作业、教材、名师讲堂、拓展资源等,建设涵盖广、案例丰富典型、交互方便实用的高质量资源平台。
(二)在该学习资源平台上,各门核心课程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资源互相连通,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搜索、浏览、下载、使用和上传资源,并自主组织学习效果的测试和评价,实现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可以向其他社会学习者开放使用,促进动画业界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资源分享。
(三)发挥云计算的优势,建立多元、开放、互动、分享、高效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云平台制定面向服务的资源库检索和访问接口标准,实现库内资源对其他平台的开放。
(四)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力争成为动画专业课程资源规模大、内容精、质量高、使用率高的动画专业教学资源平台,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学科建设的发展。
三、动画专业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的主要模块
对动画专业数字化资源平台进行多维度、多元化的模块设计,除了设置课程概况、师资队伍、成果展示这几个模块,分别进行各门课程简介、课程特色、师资队伍及专业建设成果等的介绍、展示,便于使用者对动画专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该资源平台中着重建设课程资源、专业技能学习站点的整合、赛事活动、行业资讯等模块。
在课程资源模块,主要对动画概论、动画导演、动画造型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动画设计、动画表现技法等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件、教学视频、课内外实践练习及其他辅教学资料等内容进行数字化立体资源建设,并将这些课程已有的及在建的网络课程、单机版多媒体课件、微课、专题学习网站等教学资源链接或嵌入该资源平台,将各门课程的数字化立体资源分类整合,实现课程资源的互联互通。注意提高各相关课程之间的互动,把握各核心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交叉性和综合运用性,避免学生学习单门知识时的封闭与割裂。
拓展资源是教学资源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模块,将各门课程的优秀案例、素材资源、教学参考等按课程门类进行汇总,提供动漫企业实际项目案例、行业规范、制作过程视频等,方便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使用。在拓展资源的选择上要突出“优”和“精”,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选取优秀作品、典型案例以及课程相关知识,高效利用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外自主学习,提高高校动画专业学生的创意创新及应用实践能力。
设置“赛事活动”、“行业资讯”模块。在“赛事活动”模块,汇集国内外动漫、数字媒体、平面设计等相关的专业性大赛、展览等讯息及相关获奖作者及作品,方便学生及时获取相关大赛通知,参与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在“行业资讯”模块,汇集国内外知名动画企业相关介绍,知名行业人物、行业规范、职业岗位要求等,并实时推送动漫行业要闻及招聘信息等,这两个模块的设计能够给学生及企业提供双向了解的渠道,增加教学资源平台的实用功能,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四、多方共建专业教学资源
建设质量高、内容丰富实用的动画专业教学资源平台,需要多方合力加强合作。以“校企共建”、“师生共建”动画专业教学资源为重点,加强校企、校际合作,改变一直以来的封闭、独立的教学资源建设的观念,树立开放、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和使用理念。
目前学校动画专业教学与动漫产业的发展需求及动漫行业的专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动画专业学生毕业后即使进入动画企业工作,也要经过几个月时间的专门培训,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不能较好地对接,这种现象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因此,进行校企合作、校际合作资源共建,与动画行业专家联合并开展跨校间优质教学资源整合,聘请动画导演及资深原画师开设讲座、参与课内外的实践环节指导及案例设计制作,吸取动画企业中优势教学资源的实用性与高校教学的系统性相结合,取长补短,对动画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丰富而深入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并搭建起资源共享的教与学的交流平台,将会更好地提高在教学上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度,丰富与提高实践指导的行业规范与案例资源的实用性;同时,联合动漫行业协会以及相关高校组建专家团队,开设专题微讲堂,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集聚和共享,与学习者实行在线交流互动,促进校企、校际交流,提高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受益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五、结语
动画专业教学资源平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建设,需要开发团队团结协作,在教学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修改完善教学资源平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坚持不懈地更新内容、完善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资源平台的质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高利用率,以适应社会、行业的发展和教学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彭耘,张理武.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2015(04).
[2]彭娟.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群案例库建设及运用[J].艺术教育,2016(07).
[3]唐维.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的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7).
[4]苗彩霞,陈玉水.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系统性、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20).
作者简介: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调查研究;评价;生态化建设与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全球数字化学习浪潮的席卷下,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与学正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占当今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是否也随之在同步向前发展?笔者期望从常州科教城这一固定区域来折射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情况,包括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程度如何、应用效果如何,影响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目的
本研究通过调查高职学生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的情况,分别就资源建设和应用两个层面考查其认识和态度,找出影响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主要因素,旨在分析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现状。
2.调查对象
本研究总共调查了常州科教城五所高校,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的各类全日制专科生,每所学院80人。性别上,男生233人(占58.25%),女生167人(占41.75%),性别比例基本均衡。代表性分析:鉴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的特殊性,一年级学生刚进校处于适应期,三年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故选择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得此次调查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取样方法
本次调查的取样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在调查的五所高校中抽取5大学科门类,涉及文学、理学、工学、管理以及体育、艺术。在每个门类中随机抽取部分专业,每个专业随机抽取部分班级,每个班级按照20人采集样本。调查的专业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数字媒体设计、物流管理、软件技术、工商企业管理、应用英语、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体育服务与管理、现代纺织技术、服装设计等专业。
4.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的问卷设计采用自填式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有20道客观题。问卷采取集中发放的方式,并采用不记名方法,在学生填写问卷之前,向其说明本调查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独立填写问卷后当场收回。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4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365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1.25%。
5.数据的录入和处理
问卷回收后,即进行资料整理及录入工作。首先剔除回答不完全及不符合研究规范的问卷,将有效问卷编码输入计算机,再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内容主要围绕高职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态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现状、应用效果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
1.高职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认识程度
(1)在对学生关于“在您所学的所有课程中,教师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情况”调查中发现:有40.81%的学生反映教师经常使用,有48.4%的学生反映教师偶尔使用,有10.79%的学生反映教师从未使用。统计结果说明广大教师和学生已经开始关注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尝试着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已经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2)在对学生关于“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对你学习的作用”调查中发现:28.2%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57.56%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11.92%的学生认为“不重要”,2.32%的学生认为“完全没用”。从统计结果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对学习很重要。
(3)在对学生关于“您对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兴趣”的调查中发现:40.99%的学生表示“有很大兴趣”,47.68%的学生表示“有兴趣”,10.17%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1.16%的学生表示“反感讨厌”。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喜欢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学生对这种学习形式感兴趣,就更有必要对这种新型学习方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将其价值最大化。
2.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满意度
在对学生关于“您对所在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总体情况的满意度如何”的调研中发现:7.56%的学生表示“满意”,20.65%的学生表示“较满意”,23.55%的学生表示“一般”,41.57%的学生表示“较不满意”,6.69%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目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开展的现状较不满意,对当前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十分必要。
3.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1)在对学生关于“您是否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该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来进行学习”的调研中发现:13.37%的学生表示“十分清楚”,67.44%的学生表示“一般了解”,19.19%的学生表示“不知道”。从统计结果发现,十分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该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来进行学习”的学生非常少,大部分学生只是一般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在哪种情况下该使用。统计结果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认识程度还停留在表面,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更深层次的运用还没有过多的思考。
(2)在对学生关于“您选择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的原因”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所列出的各项原因的同意程度前三项依次是:丰富课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拓展课堂教学,提高个人知识水平;促进与老师的交流,与其他同学的交流。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最想提高的还是“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较浅层次的能力。
4.影响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主要因素
(1)在对学生关于“服务功能的缺失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影响程度”的调查中发现,服务功能的缺失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使用的影响程度排前三的依次是:对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趋向把握不准(同意的占95.04%)、缺少有效的学习组织形式,交互性差(同意的占94.17%)、学习内容并没有根据学习目的来选择,深度和广度不够(同意的占93.60%)。
(2)在对学生关于“管理因素的制约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影响程度”的调研中发现,管理因素的制约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是: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维护、规章制度不健全、服务人员素质、服务人员的态度、教师的网络应用水平、教师的重视程度。
思考与讨论
1.需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在对“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真情投入”进行调研时,学生普遍认为教师真情投入不够,而教师认为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师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内涵理解和在这种新型教学(学习)环境中教学(学习)策略和教学(学习)方法的缺乏。调查结果表明,师生普遍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还停留在一个初级层次,还是将其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作用并没得到很好发挥。
2.重构建设体系框架――走向生态化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可以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借助它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高职院校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可以借助案例库、试题库等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通过建立相关政策和规范,将区域内各类教育组织的生成性资源、科研院所、企业提供的教学资源三方面搭建有效的资源共享及管理机制,综合各类要素,形成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环境。
3.重共享激励机制建设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既可以带来社会受益,也可能为政府教育部门、学校、企业和个人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收益。而且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主体的收益期望和风险期望对其参与共享的积极性以及最终共享的有效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立利益驱动的共享激励机制使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主体能切实感受到共享带来的好处和不参与共享带来的弊端,以激发共享主体参与的热情。校企合作进行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合作中,必须考虑对企业利益的保护,可引入开放性质的版权协议和共同创作协议以保护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版权问题。
结语
促进信息化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离不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最终效果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营造出一种教学环境,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维、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等的学习。将区域内各类教育组织的生成性资源,科研院所、商业公司提供的教学资源合理整合,综合各类要素,形成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建设体系框架与共享机制是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石巧珍,韩陈冲.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时空特点及作用机理[J].现代教育技术,2007(2).
[2]张伟,季小峰.应用科技大学建设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新风向――“校企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及其有效性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5).
[3]谢舒潇,李招忠,林秀曼.多元化背景下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7(5).
[4]王娟,杨改学,王妍莉,孔亮.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3).
摘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当前及今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路径,鉴于以往资源建设中存在着共建共享共管难,资源的重复、离散、孤立、低水平建设等现象,以课程组的视角从实践维度论述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可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师资业务水平,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能。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课程组;课程建设;教学资源;数字化;课程组
基金项目:2012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教学资源信息化进程中的网络互动合作学习机制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B012)
作者简介:张国民,男,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0-0070-04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1]2012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2]众所周知,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院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课程是专业教学体系中的“细胞”,课程建设水平则成为了影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同于国外职业教育的行业主导参与或教师准入机制,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教师队伍存在着“学校到学校”的主体源头问题,存在着实践教学能力弱、优质双师型队伍建设水平低、教师水平断层现象严重(高水平教师群体少,中低水平教师多但自我提升意识不强)等问题。课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及检验的有效路径。如何通过学校人才培养最基本和关键的落脚点——课程建设来促进专业建设、教师发展、内涵提升,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亟待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通过课程组的形式来推进课程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师资业务水平,以建立和共享优质、稳定、高效的教学资源,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提升了教学效能。同时,也加快了课程建设的步伐,衍生出了一系列优质的师资、教材、教改项目等,进而成为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一个有效对策。
一、“课程组”视角的资源建设思路
教研室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开展教学与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课程组”,作为课程群建设的分支之一,也是教研室下设的教研组织,主要承担课程体系下某门课程的建设任务。“课程组”是在“备课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涵盖课程内容的教授者、研究者和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它遵循“实效、共享、研讨、互补”原则,主要将课程建设的目光聚焦在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堂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数字化等方面,尤其要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资源建设、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以提高课程建设内容的科学性、易用性、实用性。
基于课程组视角的课程资源建设思路,即从课程组视角出发进行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旨在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规范化、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协同化。课程组的基本建设思路为:由教学与课程建设带头人负责课程的整体规划设计,吸收校内曾经(正在)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或在课程某些教学模块有特定研究或专长的教师,请有实践经验的企(行)业一线员工作作为行业兼职教师加入课程组做课程的实践指导,共同负责制定和修订课程的教学大纲、共同商讨并制定统一的教学日历、共同确定组内课程的教材或编写课程的讲义或教材、合作完成组内课程相关的教学论文和教学项目,从而建立起一只专兼结合、高效、稳定的优质教学团队。课程组主要承担课程标准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三大方面的任务。[3]
二、“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实践路径
(一)建设任务
“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实现建立在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首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集体讨论研究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单元内容,并以所决定的课程教学大纲为框架,按照课程单元(项目)教学内容和教师研究特长进行内容的组织和设计(教案、典型案例、实践项目、课后作业),然后进行课程内容的数字化制作(教学课件等),通过导入网络教学平台(包含基本的网络教学支持功能:学生分组、资源下载与上传、作业布置与上传、课程在线测试、互动论坛等)。课程组内部定期开展课程教学内容的研讨和教学资源的更新,成员需定期通过平台互动模块解答学生的提问,从而使得课程的建设向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等高层次目标迈进,最终提高课程本身的社会地位,以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资源平台的选用
教学资源平台是教师参与教学建设,帮助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可分为实体资源平台和信息资源平台。本文主要指后者,它包括一切与课程开发建设及教学活动有关的、具有交互性质的静态文本和动态信息。作为资源聚集的载体,它能够对分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以课程为单位将资源组织起来,进行资源浏览、下载、上传、评价,利于师生查询和使用教学资源,同时,方便教师进行在线评价,便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从2008年开始,引入了清华在线开发的THEOL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自此开始了校内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之路。该平台开发理念即为共享,可根据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为开展网络教学提供灵活的、可缩放的、适合于多种层面、多种对象及多种网络环境的交互式教与学支撑平台。平台支持课程教学、项目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展示以及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的管理与应用。它可针对不同角色的用户,设置不同的个性化空间,包括管理员空间、院系管理员空间、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同时,平台还为所有注册用户提供了多种交互工具及个性化工具,主要包括:网上论坛、教学邮箱、个人信息、修改密码、在线帮助等。
(三)基于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运行机制
THEOL平台的多用户管理、多交互工具、多功能定制、学习者路径统计等功能与实现基于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平台的功能需求不谋而合,能够达到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集成、标准、共享、网络四个维度的要求。因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开展了基于该平台的基于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建设运行机制如下图1所示。
课程组管理员,暨教学与课程建设带头人,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所需承担的岗位技术技能培养要求,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包括校内课程授课教师、行业兼职教师、教育技术人员等),研讨课程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完成课程资源的系统规划和项目设计。通过课程教师和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合作完成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并让教育技术工作者或课程组教师上传到THEOL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通过平台可以调查学生的学情,也可以进行课程作业的网络提交,也可通过向教师提出疑问。课程组教师通过平台定期进行答疑。课程组在遇到出现的共性问题后还需要进行课程资源的更新。院(系)管理员负责审核与督查系(部)的课程的建设,并在期末教学检查中递交资源建设情况的报告。最后,学院教务管理部门每年组织评审专家进行课程建设质量的评审,以便保证课程建设质量。
三、“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保障措施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俨然一个典型的信息生态系统,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展开,是一个伴随课程教学实践不断积累、整合及更新的动态过程,也是一项主体与客体协同建设的系统工程。资源的建设需要依靠平台的支撑,平台和资源的功能的发挥更需要相应的机制支持。政策上的支持、组织上的协调、技术上的培训和充足的经费来源是保障开展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条件。因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教育信息生态视角的协调、平衡、共生为建设原则,实施“整合资源、注重共享、强调标准、突出实用、多级评价”的建设思路,采取了以下有关建设的配套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外围保障
良好的组织与管理是信息化工作实施的有效保证,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是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顺利与否的关键。为加快推进学院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学生处、宣传处,财务处等主要职能部门担任成员。同时,还成立了信息化办公室、专家小组和实施工作小组。此外,学院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列入了学院“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推出了“校园信息化‘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作为推进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工作来落实。同时,近两年学院投入600多万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建成了功能完善、设备与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安全稳定的校园网络,网络带宽达到了502M,网络基本服务较为齐全,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等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
(二)实施项目分级管理,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实施进程
如何有效发挥各管理层面的功能,将教师团队的知识进行充分整合、共享、转移、传授、创新,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因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结合项目管理的流程,优化了资源建设的领导机制,形成了以课程组为基础,学院、系部、专业的三级管理体系。同时,开展了“专业带头人团队提升工程”和“教学与课程建设带头人工程”。两大工程均采用项目制的形式申报,明确了从专业带头人对专业教学计划的确立到教学与课程建设带头人对课程建设内容的制定和落实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在政策和经费支持上,每个项目采用分期动态培养的形式,给予项目滚动式的经费资助,并给予负责人优先的深造培训机会。在项目管理考核上,负责人制定专业和课程建设的计划,采用系(部)自查、教务处检查、学院评定的形式开展。项目制的管理方式,有效地推动了高素质教学团队的建立,保证了课程建设的质量,形成了学习型组织的创设,调动和发挥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重视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生成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前提,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数字化学习资源有效应用的关键重要环节,更是教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学信息化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使广大教师在教学和资源建设中广泛地、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学院教育技术中心联合教师发展中心制定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计划,以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为核心,以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优秀教学课件制作和教学信息处理能力为关键环节组织了一系列的专家讲座和项目培训,树立了教师终生教育的理念,缩短了教师“要我学”到“我要学”态度转化,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也促进了教师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与应用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推升了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生成动力。
(四)着力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持续更新
教育信息生态学强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以生态平衡的目标促进网络课程的协同进化,突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生成性。[4]毋庸置疑,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生态平衡的关键性“物种”无外乎师生。近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采取以教改或项目的形式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从2011学年开始,院级教学改革项目以微观课程教学改革为着力点,课程组以THEOL平台为载体,开展了若干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的教学改革、实施了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记录的过程性考核,还提高了生评教过程中教师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的权重。随着教学资源数字化后的教学应用,促进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流、反馈和循环,在不断循环更新的过程中优化了资源,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成效分析
(一)优化优质教学资源
自2008年6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引入THEOL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之后,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累计建有课程110门之多。通过课程组的形式进行资源优化后,当前开设的课程有118门。目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作为金融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主持单位,会计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主要参与单位,拥有国家精品课程8门,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19门,院级精品课程50余门。
(二)促进教师专业的协同发展
通过课程组的设置,不但能实现校内教师的集体备课、同台授课,还能引进校外行业兼职教师的参与,从课程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实现了兼容并包,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需求的对接。同时,这种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实现了教学内容互补,教学能力与特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使得不同专业的教师能取长补短,改善原有的知识结构,促进复合型师资的培养。同时,随着当前终身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推行,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对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课程组的研讨、课程相关教改课题项目的合作申报与完成,为同类课程授课教师专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
(三)推动相关专业的深化提升
基于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程教学内容的规范化,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其课内外双向交流的师生互动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了网络时代师生数字化教与学的能力,也促进了专业内涵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些都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近年来各项特色专业或优势专业申报工作提供了大量支撑成果。如,2009年和2010年,学院分别立项7个和4个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立项3个省级优势专业。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质量的集中体现之一。基于课程组视角的建设思路,集各方优势共建共享资源,为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Z].教职成〔2012〕5号,2012-05-04.
[3]朱海洋,尹湛华.以“课程教学组”为载体的高职教学资源建设简说[J].职业教育研究,2010(4):27-28.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7-0029-03
“现代教育技术”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公共必修课,主要任务是让师范生在走上教学岗位前接受现代化教育技能的训练,掌握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信息时代所必需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熟悉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各种教学与学习环境,能对基于各种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进行设计并实施,适应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基本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制订了45课时的教学计划,其中理论教学25课时,实验教学20课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特别注重课程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和建设。
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了实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依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搜索可以得知截至2011年,共计11所高等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其中国家级本科类3所、国家级网络教育类2所、省市级本科类6所。经过多年建设与改革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解决。
(1)资源共享性不强,大部分没有更新内容。通过浏览“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许多课程部分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内容需账号登录方可使用,大部分课程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就很少对课程网站进行完善和维护,课程内容几乎没有更新,只有一些公告通知或论坛有更新。因此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不断完善和健全课程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完全共享,并能将最新的学科动态、学科资源及时上网,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2)资源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管理,重复性强,适用性不强。在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时可采用知识管理系统,对资源建设作统一的、科学的管理。
(3)资源内容的国际化交流有待强化。现有的课程资源网站均提供参考文献、网站链接、扩展读物等资源内容,这此内容多为国内学术成果,而国外学术知识则仅以网站链接为主,缺乏专项的最新学术会议、成果介绍和交流。
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结合《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保证课程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过程应遵循实用性、系统性、发展性、创新性原则。
(1)实用性原则。在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中,应以教学的具体情况和师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助于师生开展网络互动教学、生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信息资源建设。
(2)系统性原则。为使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系统整体,在资源建设准备阶段,必须全面考虑资源建设的目的、标准、结构、现实条件等因素,有整体的、系统的资源建设规划与设计。
(3)发展性原则。“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内容日新月异的课程,因此资源的建设也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资源使用过程不断地补充新内容,与时俱进。
(4)创新性原则。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可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加工、修改,提炼出更实用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创新。
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
1.“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模块的规划
依据我校采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教材(李方、叶谷平著),参考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置,设计了八个理论学习模块、九个实践活动模块,如图1所示。在实际授课时,每位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调整教学设计内容,设计适合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教学活动流程,也可针对专业特性灵活调整实践活动模块的课时安排。
2.“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将教育资源划分为九大类,并通过必须的数据元素(LOM核心集)、扩展的数据元素(分类属性),可选的数据元素三个维度对教育资源加以描述和限定,以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目的,从而提高教育资源开发的兼容性和共享性。[1]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课程数字化建设的升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的提升,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可分为:教育资源、过程资源、环境资源,如图2所示。
(1)教育资源。是指保障教与学过程顺利开展的资源,此教育资源的含义比《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更广,包括:导学资源、教学资源(技术规范中所界定的资源)、移动资源。
1)导学资源。指顺利开展网络学习必备的引导资源、学习说明举例等。它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增强学习适应性,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获取和利用资源,促进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此类资源包括视频导学、课程介绍、课程大纲、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课程导航、知识地图等。如视频导学是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指导,主要介绍课程的基本特点、内容结构、学习方法,使学习者对课程有总体认识,对课程要求有基本了解,以达到有效学习课程;知识地图则是一种知识导航系统,包括显性的、可编写的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并显示不同的知识、存储之间重要的动态联系。[2]
2)教学资源。《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阐述了教育资源的建设有四个层次的含义:素材类教育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资源的评价与筛选;工具层次的建设,并界定了九类资源:包括有媒体素材(又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题库、试卷素材、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源、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
3)移动资源。此类资源的作用是师生使用移动设备可实现4A的自主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活动。从所采用的媒体形式来分,主要包括文本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电子课件、电子教案等丰富且格式多样的移动学习资源,并配套适合手机浏览的网络平台,登录手机平台即可浏览课程,获取资源,参与讨论等。
(2)过程资源。指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作品和成果,这些作品和成果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对于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实施提高学习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3]此类资源包括有论文作品、实践成果、学习心得、学习笔记、实验报告、学习论坛等。
(3)环境资源。此类资源是指支撑教与学过程的软件环境。主要体现为网络教学平台、移动学习平台、系统管理平台、学习工具(如学习计划制定工具、学习笔记工具、学科词典、QQ群组、博客平台、学习论坛等)。
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分为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评价阶段、与再创新阶段,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
在准备阶段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可通过学前测评或学习风格测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预测,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以生成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或测试学生的学习风格,提供相应的具有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学习支持,并进行学习内容模块分析,整体规划课程学习内容,再经过对教育资源、过程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分析,从而获得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整体设计。在资源设计的基础上选择开发工具,进行素材收集,开展资源建设阶段。建设完成后的资源要进行资源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检验和评价,评价不达标,则返回再修改,评价达标则正式,在资源的使用过程中进行资源的累积和对资源的整合、加工,实现资源的再创新。
五、结束语
教师是否具备与教育脉搏一致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开展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决定性因素。[4]优质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各种学习,从而培养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成为“数字生存”的带头人。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朱凌云.《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3(3):51-55.
[2]知识地图[DB/OL]baike.省略/view/766171.htm.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内容;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得以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逐渐增多,但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相对于以前却稍有减少。高等数学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效掌握高等数学的知识,是高校迫切解决的事情。本文将从以下几种形式展开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内容建设的探讨。
一、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高等数学的资源库作为高校数学教学的其中一部分,是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的配套资源进行综合运用的模式,是利用数据库信息技术通过数学教学资源进行管理的应用系统,并根据数学课程的知识点建设出框架结构,以向学生提供大量数学知识等单元素材,比如:概念、定理与试题案例等等。根据科学的整理向教师提供备课、电子教案等,从而为教师打造出具有个体教学特色的数学教学备课教案与电子课件的智能平台,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灵活方便的应用资源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师数学的教学水平。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始终以名校、名师和名课作为基础的内容建设,其在理念、内容、设计和制作技术等教学上已提升到国际的水平,不仅支持高校教师展开传统的课堂授课,而且对网络的辅助教学与远程教育也同样有巨大的效果。高校教师从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库里选出相关的素材,并与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结合,并将分散的数学教学资源进行有效融合,使得资源库内容的建设从封闭面向开放,让优良的学习资源得以充分共享和资源库内容建设能持续发展下去建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的形式
高等数学教学的资源库建设,应根据学生不同需求的数学知识资源进行网络教学平台模块化管理,可以具体分为下面几个通用的资源数据库:高等数学课程的基本信息、教学课件、测试题目和教师学生之间互动、数学应用例题等资源库。除此之外,具有交叉功能和数学教学团队的信息、多媒体视频教学、在线授课等形式的资源库也不能忽视。高等数学课程的基本信息资源库包括: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进度和日历等多种基本信息与课程的基本规范。而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课件资源库则有:高等数学的教案、数学课堂上的课件和教材的辅导书等。而高等数学的测试题目资源库有:高等数学知识的随堂测试、在线测试、阶段测试和往年的期末测试题库等等。其中在线测试题库要设计标准的试题,并建设出对学生测试成绩能自动测评和提供及时解答的功能,这样十分有利于大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检查。而在数学课程教师与学生互动和交流的资源库则有:信息的公告栏、师生的讨论和答疑区域、数学作业的栏和数学教学的点评栏等。教学的应用例题资源库有:对数学课程进行模块和章节的分类、整理和,并设计出一些相关的数学实验题目等,从而让大学生能自主的寻找和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案,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三、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的思考
高校应按照教育部门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要求,并充分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的新成果构建出集合多种优秀资源的平台,得以向广大的师生传递资源信息。以此作为借鉴,笔者从中总结出建设高等教学资源库应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以课堂的教学资源作为基础
建设高等数学教学的资源库应包涵不同阶段的高等数学课程与学习内容,比如:教材、教案、教学课件和例题等。而且所对应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大纲、日历和各章节电子形式的教案都应归纳到教学资源库里,让大学生得以方便的进行高等数学的预习和自主学习。同时对于比较典型的高等数学例题,还有往年全国高等数学的竞赛题和考研试题等,都可以整理进资源库里作为高等数学教学资源的基础,从而让大学生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学习得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补充。以课堂教学资源作为高等数学资源库的知识基础,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高等数学知识的舞台,而且对调动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以课后的学习资源作为补充
课后的学习资源是指高等数学的历史、相关的高等数学建模内容等。这类相关的知识对大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求知能力,并进一步提升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大学生通过学习高等的数学建模和参加各种活动,从而培养出其将高等数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并进一步参与到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创造的过程,这是数学课堂与传统的书本教学无法得到的珍贵经验与亲身感受,对开启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心智具有极大的帮助。数学课后知识作为建设高等数学资源库的补充,不仅使得大学生对数学的运用、理解与热爱的培养都极具促进作用,而且也能推动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快速发展。所以,含有课后学习资源的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是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良好平台。
(三)建设师生交流平台资源库
我国高校的基础课程在现阶段的教学比较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而通过在教学资源库里建设师生所能交流的平台,从而增加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为高等数学的教学打造出一个良好融洽的教学氛围。而且,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建立交流的平台后,教师和学生可以针对国家所颁布的新数学教研政策和一些考研的信息等,以让大学生能及时进行相关信息的了解。如果学生在数学的预习和自学过程里碰到比较难的知识点,可以通过交流的平台直接向教师进行询问,从而方便大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
四、以网络形式建设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
(一)资源库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高等数学是各高校的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课,有着极大的重要性。而各校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能力,纷纷建立起适合本校和不同专业的高等数学网络教学平台,所开发的模式非常多样化。一些高校的教学平台与相关的技术部门进行合作开发,并且通过认证授权以后才能使用,只针对一些特定的高校和大学生进行开放。其中一部分的教学平台是高校教师按照自身的专业需要进行自主研究开发,此类型的教学平台受众面和影响力都比较小。而现下,在公共网络上出现另一种教学平台,是我国高校对国外比较优良的高校网络数学教学的资源进行购买,高校再根据自身的特点做第二次的修改,以此拓展成具有本校特点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这种教学平台适合用于具有合约关系的高校,从而让高校之间的高等数学资源得以充分共享,也增大了教学平台的使用与受众面。
(二)网络教学资源库特点
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内容建设的方式多种多样,技术的手段也不尽相同,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高等数学教学内容都能实现设计、管理和交流互动等基础的功能。而且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资源: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材料、高等数学的教学课件、高等数学的备课系统、还有高等数学的试题资源库等等。这些都有着实现网络课程进行建立、维护、登陆的控制和反馈信息等功能;而在交流互动的功能方面,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需要。平常的网络教学平台都会设计有问题的回答系统。而且,对于网络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内容的评价和建议,也能起到进一步完善的作用。
五、结束语
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高校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通过资源库的建设,数学教师可以极易找到大学生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从而大大减少了资源和人力的浪费,让数学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运用。因此,对于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管理应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虽然,当下的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仍不是很完善,但只要我们能扬长避短,并将高等数学的教学资源库的辅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能大幅度提高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符祖峰,王海英,杨筱珊.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几点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23.
[2]葛倩,李秀珍.高等数学研究性教学方案探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01):82-85.
[3]徐刚,李蕊.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等数学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J].高等数学研究,2015(06):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