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育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本理念
从培养目标看,缺少终身学习的理念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指出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热爱小学教育专业,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终身学习,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以小学生为主体,促进其健康、快乐发展。能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通过比较分析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四年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以下简称为《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尽管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不断变化,但是培养目标始终不变,一直都是: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掌握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笔者发现,《培养方案》目标和《标准》的基本理念还是比较吻合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最重要的师德方面,《培养方案》目标上仅仅要求了热爱小学教育事业,而没有把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纳入其中,而且忽视了终身学习,这是不足之处,但是相比于笔者查阅到的其他19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目标几乎都是培养小学教师,特别是成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等已经全面了很多,比如首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的骨干教师。某综合性大学是使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培养忠诚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较强教育、科研、管理能力,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小学教师。所以,笔者认为,如果在我们的《培养方案》中更强调师德,加入终身学习,那就和《标准》的基本理念更吻合了。(见表一)
从课程设置看,师德、终身学习方面课程有待加强 仔细分析从2009年至2012年的《培养方案》,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年教育类、心理类以及实践类、专业类课程都占绝大部分,说明已经根据《标准》大力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各种能力,当然,笔者认为,欠缺的还是师德、终身学习方面的课程,当然这个可以在每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即我们所说的隐性课程,可渗透实施情况究竟怎样,这是很难把握的,所以,适当的加一些这类课程也是有必要的。
基本内容
从课程设置看,课程体系构建基本符合《标准》要求 小学教育专业有别于教育学科类专业。其他教育学科类的专业主要是培养教育学科类的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和教育管理行政人员,而小学教育专业则主要培养小学包括数学、语文等各科教学人员。培养目标不同,决定课程设置不同。虽然都设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史等教育类学科,但其他教育学科类专业是以此为主,而小学教育专业虽然也非常重视教育类学科的设置,但还必须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我们的《培养方案》中也正体现了这一点,见表二:专业课学分共计100分,专业必修就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共计18.5分,占18.5%,而方向必修占了39.5%,可见小学教育专业对专业知识培养的重视程度高;还可以看出,实践类课程占了32%,小学教育专业对于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同时,从表三可知,《培养方案》的设置基本符合标准要求。
从课程实施看,需要注重教学质量提升 “教师决定学校教育改革的成败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教师是教学素质的保证人和学校教育改革的仲裁者和执行者,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往往决定改革的成败”,“教师既是大多数批评的靶子又是改革的唯一希望”。以上这些都说明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质量,而这种教师培养的媒介之一就是师范学校里所学习的课程。而师范学校里所学习的课程就必须依托于大学老师的教,大学老师的言传身教,绝大部分课程、绝大部分老师都能按照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进行教学、进行评价,不管是过程评价、闭卷考试、开卷考试,都选择了最好的考核方式,但是也不排除个别教师一味的按照自己之前准备好的课件去读,而不考虑学生已有水平或者学生要求。仔细阅读《标准》,发现我们对于职前教师的培养确实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课程设置再好,也需要正的实施好每门课程,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
通过比较《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不难发现其契合度之高足以令人赞赏制定者的高瞻远瞩。但是《培养方案》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对师德训练方面的课程、终身学习方面的课程以及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课程比重都不大等。总结建议如下:
加设阅读类课程 风靡全球的畅销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大学就算什么也不培养,也要培养一个会主题阅读的人,所以在必修课、选修课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关于阅读的课程,以培养会基础阅读、分析阅读、检视阅读、主题阅读的准教师,通过对这样的课程的学习,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们可以更有效率的涉猎更多种书籍,通过大量阅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创新能力的准教师。教师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只有教师本身教育理念正确、先进,教师修养高,知识储备丰富、人格魅力强,才能更好地学、更好地教。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职前小学教师专业知识、阅读能力、学习能力、个人修养方面的培养,而不只是停留在注重知识与技能发展方面的训练方面。通过阅读课的开展,学生很多能力自然就得到了发展,《标准》要求的小学教师关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增加与小学学科教学相关的课程,整合其他课程 《标准》中对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方面分别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育教学设计等方面都给予了明确的要求,这些课程在我们的《培养方案》中都有所体现,在学科知识方面,也明确指出: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培养方案》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学科知识方面做得显然是不够的,真正针对小学学科教学的课程每个专业方向只有一门课:小学数学(语文、英语、科学)教学论,因此,我们需要整合培养方案,多开设学科教学方面课程,比如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材解读、小学数学教具制作等,这样能让我们的学生学科知识突出,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学生熟练掌握小学教材所有内容,熟练所有内容的教学设计,面试官有可能淘汰这样的入职老师吗?
丰富社团课类别,改变社团课的上课形式 《标准》中多次强调小学教师少先队组织工作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切实保证并提高专业实践教学的水平,进而增强我院学生未来在小学教师职业中的竞争实力,初等教育学院师生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完善和发展既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群策群力、集中智慧,制定出“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块。可是,学院大力着手的社团课的开设情况究竟怎样?老师怎么上课?学生社团怎么组织课?学生到底为什么选这门课?通过这门社团课学生到底得到了什么发展?笔者对初等教育学院大二、大三共三百六十个未上过、正在上、已上过社团课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社团课建设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应付学分、内容形式单一,并不是很受大家欢迎,比如实用写作,如果内容是通知、邀请函、请柬、文件等写作方面的是不是更好;教师讲课的时间比较少,优秀的学生代课没有权威性,不擅长组织,授课有些懈怠,学生没有太大兴趣;社团课招收人数太少,不公平选拔;组织纪律上有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们反映的问题。
作为一名小学准教师,实践能力是很重要的,所以实实在在的培养锻炼是必须的,而社团课就是一个培养实践能力的载体,因此,只要把社团课落到实处,我们培养出的小学准教师能力就会更强。
参考文献
[1]解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9.
[2]教育部(2011).顾明远详解《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3]张巧文.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理念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9).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各方面实现了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一个国家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程度对这个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影响甚大,因此,积极研究探讨当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理想目标
综观国外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
(一)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广泛普及的时代,每个人都应当熟悉了解信息技术,以适应当前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学教育抓起,注重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正基于此,未来我国的小学教育发展改革应当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爱好和兴趣,使其能够初步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为将来熟练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奠定基本的技能和知识基础。
(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
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与传统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不能学习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为此,我国的小学信息教育还应当帮助学生树立起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帮助其正确理解、认识信息社会中的经济、文化、伦理等问题,培养其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责任,帮助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唯有如此,方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
(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
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帮助其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来建设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身价值。为此,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还应当着重培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信息搜索、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等能力,帮助其了解信息的表现形式和应用环境,帮助其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筛选重要信息的技能和知识,使其能够充分挖掘个人的兴趣爱好,充分依靠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充电,最终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的联系日益密切,前者极大地推动了后者的改革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全方位地融入了课堂教学,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技术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教学的发展进步。但是,不可否认,在具体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学习掌握一门技术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包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对具体的实践操作要求很高。但是,综观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理论知识讲解基本上是“填鸭式”灌输、教条式讲解,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和时间非常少;部分教师缺少教学经验,未能与时俱进地革新教学方法,难以把握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这种死板的教学理念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二)课堂运用流于形式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信息技术也不例外。一方面,与其他学科“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情况不同,信息技术集“文、图、声、画”于一身,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无趣现象,解放课堂教学。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在具体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运用过头,过于追求信息技术课程的新颖、多样、花哨,忽视了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基础性作用,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信息技术课成为了电脑动画欣赏课,节奏快、容量大,反而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总体而言,这种过分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三)课程设置不受重视
课程设置不受重视是当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这与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紧密相关。相关数据显示,受此影响,全国各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小学数量尚未达到7万,这与全国80多万所小学基数相比,其所占比例较低。另一方面,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小学学校领导并没有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占比很小,课时很少,有些学校甚至把信息技术课程当作面子工程,在人力、物力上支持不够,这与数学、语文等大课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当前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可行对策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做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历史任务。鉴于当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积极探讨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可行对策,保证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极其重要。为此,需要在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形式、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课程等方面狠下功夫、久久为功。
(一)创新教学理念
理念指导行为、决定行为,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首要任务就是要创新教学理念。为此,小学领导和管理层要深刻认识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站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历史高度,科学谋划本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实践型人才。信息技术教师更是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及时参加专业的辅导进修,唯有如此,方能担当起教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重任。
(二)丰富教学形式
教育学理论认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以此为指导,在未来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小学生写作业、写作文、做实验,积极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三)明确教学目标
有了目标才有方向,有了方向才有动力。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另一重要任务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说,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小学生“用”信息技术,即要帮助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社会活动中,从而发挥其强大的综合作用。为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紧密结合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生的特点,明确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注重将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来,逐步向国外靠齐、与国际接轨,为日常教学工作提供明确指引。
(四)合理设置课程
上文中已经提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之间软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学生素质等存在差别。但另一方面,如果完全忽视这一客观现实,也是不太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合理设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在遵循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形态和模式,不断创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增大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安排,制定编写规范统一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大纲和教材。四、结语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开展交流的方式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报纸、收音机、电视机向计算机、互联网媒介转变,这种转变对社会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事业也应当顺势而上,抓住这一时代机遇,认真查找问题,积极探索改进工作的可行路径。
作者:徐燕红 单位:漳州外国语学校(漳州实验中学分校)
参考文献:
四所大学培养模式基本相同,都是采用综合培养的模式。主要表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综合培养,分科发展”的培养模式,杭州师范大学“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培养模式,南京师大晓庄学院“综合培养,分向选修”的培养模式和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培养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强调“综合培养,分向发展”。上海师范大学的“综合培养,分科发展”,是指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分文科和理科两个方向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科教育,使毕业生具备小学(文科或理科)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能力。杭州师范大学的“综合培养,有所侧重”,是指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师范生所学的执教学科至少要达到同类专业的水平,同时具备相当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并根据学生的爱好,使他们在语、数、外、音、体、美等某一方面的特长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发展。南京师大晓庄学院的“综合培养,分向选修”,是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本科专业水平,前2年实行综合培养,后2年学生通过方向选修课程和其他选修课程进一步发展专长和拓宽知识面,达到文理交融、通专结合、知行合一。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是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本科专业水平,学生一入校就根据个人的专长与兴趣确定一个专长学科方向,进行通识教育和系统的学科教育,毕业生可担任小学语文、数学两门主课的教学,又能兼教一门其他课程,一门活动课程,一门专长课程。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比较
四所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基本一致。培养目标表述基本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全面,既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又能胜任小学教育科研及教育管理的高素质师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规格可概括为一句话,即“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都强调了毕业生能胜任小学多门学科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音乐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缺乏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老师为上课的主体,由老师向学生传达知识。这样造成老师没有办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全程参与学习的过程,最终使小学音乐教育成为了音乐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慢慢在这种被动式的学习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开展创新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创新教育中,重新定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需要放弃过去高高在上的形象,与学生更多的交流,并通过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部参与,改原来的传达式学习为参与式学习,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实现教育目标。
二、小学阶段开展创新教育要针对小学生特点
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此作为最根本的目标。创新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愈来愈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应运而生的教育模式,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以人文本的原则,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具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活泼”等特点,小学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时就要注意并利用这些特点,采用创新教育,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也可以帮助开发智力,促进学习其他课程。
三、小学阶段开展创新教育要以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保障
小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传统课堂中,学生被束缚,难以真正的感受学习的乐趣,更不会展现出创新方面的才华,而在进行创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构建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将直接提升教学效果。小学音乐教师要诱导学生展现创新思维,教育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教会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要对学生的尝试和创新予以鼓励和支持,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解放学生的天性,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小学阶段开展创新教育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音乐教育方法不注重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一刀切”,对所有学生都采用教唱的方法进行教育,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基础、水平、理解能力等不尽相同,应因材施教,使所教授的知识能够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引起他们的兴趣,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并且还要注意创新和突破,不能一成不变。让小学生们产生对学习的好奇心,从而自发的产生学习兴趣,这样才会使小学生真正的提升对音乐的感知,掌握所学习的知识,提升音乐素养。
五、小学阶段开展创新教育要保证创新思维的始终贯穿
创新教育中,要鼓励小学生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去发现、去探索,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摒弃传统教育中禁锢学生思想,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的做法,要将创新思维贯穿教育的全部过程,培养高素质人才。音乐具有美的特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和魅力,在美的享受中学习音乐知识,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加强小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教育效果有促进作用。在开展音乐创新教育时,对音乐教室进行合理的布置,可使小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其快速进入音乐角色,理解音乐内容。具体做法包括:按照音乐会方法布置桌椅,让小学生更深层次的倾听音乐;在音乐教室摆放音乐照片或在教室墙壁悬挂音乐图画,让小学生对音乐加深了解;合理摆放乐器,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等。小学音乐教师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一员,想要开展音乐创新教育,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并且要不断提升,总结相关经验,以达到开展创新教育的要求。
六、结语
关键词:一年级;语文;写字教学
教师在开展一年级语文写字教学的活动时,必须不断加深自身对习字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结合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教师需要对写字教学给予重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教师教学理念中对于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深浅直接决定于学生书写衡量的标准。为此,教师必须对于写字教学予以高度的重视。从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的第一天,教师就需要教育学生:“字如其人。”在学生逐渐意识到写字的重要性时教师需要教育学生:“字就像人一样,笔画是支撑它的一部分,只有打好写字的基础,字才可以写得非常漂亮等。”教师合理恰当的运用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写字重要性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产生“我必须要把字写好”这一学习理念。
二、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师在开展写字教学之前,需要侧重培养学生准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准确无误的写字姿势,有利于学生将汉字写得规范,还极大地保证了学生身体的正常成长,进一步保护了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原动力,学生在一年级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可以受益一生。学生开始写字活动前,教师应要求学生调整自己的坐姿,用准确无误的执笔方法。教师需要经常巡视,时刻提醒学生的坐姿,纠正学生错误的姿势。时刻告知学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执笔手法,还需要考虑整个字的总体结构框架。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一年级语文写字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写字的开端,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开始。为此,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在学生认知并理解汉字的前提条件下,教师需要进一步教学生准确地掌握书写的正确手法,不断强化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育方式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
学习语文即是学习母语,其中的教育方法成为人们争论的重要话题。教学方式是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而现代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教育方式比较好,有点学者认为现代的教育方式比较好。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重心主要就是以教材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单一性。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是较为人性化的、以人为本,教师起到引导、启发、辅助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和对教材的进行延伸、扩展,采取多样化教育。其实,现代化教育与传统模式的教育也是存在相同的地方,就是以教育学生成才为主,只是采用的方式不同而已。巴班斯基曾说过:每种教育方式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缺点又有优点。就拿传统模式来说,它的单一性和灌输式教育就是不可取的,但其本身也是有优点的,应该与现代化教育进行取长补短。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方式关系到孩子的发展。就像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教育的宗旨不是教给学生们多少知识、结果和经验,而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思考、发掘自我。在语文教育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外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例如,可以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在教材、书刊、杂志搜集课程相关资料和一些相关的生活小常识在下一次课前提问,或者利用可以要时间动手做一些与课堂有关的东西。那么老师的教育方法在其中就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很重要,即是让学生们能学、想学、会学。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语文教学中包含政治、思想道德观和文化知识等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受到熏陶、得到启发、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学会如何归纳总结等。教师在其中就是起到引导、启发、组织、辅助的作用,其他的还要学生自主、合作、研究,这样教师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难题呢?这些难题的关键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和向往,才能让还自主学习。一下是我认为的几种好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教学中多运用多媒体。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正处于一个多动、好玩的阶段。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可以边讲课边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学生们精力不太集中时,就可以放一些与课堂知识相关又有趣的影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放一些与课堂内容又引人深思的影像,这样不仅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对学生产生一些向往性;第二个方法是在教学中添加一些自然元素和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生活常识。小学生们都喜欢亲近大自然,因为这会让他们感到轻松、愉快。这样的方法可以运用到教学中让孩子们改到亲近、轻松、自然、愉快。在教课时还可以添加一些相关的生活常识,让小学生们的知识面广一些,可以把一些所学的东西和思维方式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第三个方法是趣味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一些趣味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积极思考问题;第四个方法是“动一动”、“演一演”。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不同的元素。例如,在课前布置同学们做一些小道具,上课时利用这些小道具进行复制的情景再现演绎。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变化,使学生可以对课文更加方便、直观的了解其中的中心思想和人物内心的多彩世界。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小学生们在潜意识中轻松学习;第五个方法是一个极为大胆的设想方法,就是让教师与学生互换身份。这个方法是很大胆的,但对于小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是有极大帮助的,对今后的教育发展更有着极大的意义。当老师与学生身份互换时就可以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来思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组织能力、对学习的深思、自主学习等方面。老师在学生授课后要进行补充和总结,在课堂中起到辅助作用。当教师站在学生的位置上,可以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思考方式的不同,改进自己在教课中的一些方式方法、总结经验。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对方身上找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其实这样的换位教学还有一种好处就是,成年人已过了孩童时期在教育中过于注重教育目的性,忽略了小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在学生对学生的教学中因为没有年龄的差异,所以比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要接受的快一些。这样可以达到小学生们的自主、合作、研究学习的方式。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助,是学生们有更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结论
根据上诉所论,应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学生自主、合作、研究为主的语文教学中,将语文教育更加亲近自然、源于生活、联系生活常识的理念来教育学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的全方面人才。在教育中不要给与学生太大的学习压力,要让他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相信,小学生语文教育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应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为培养方向,创造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1 让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1.1 教师的课前准备。有目的性地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预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1.2 学习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生活本身是丰富多采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对小学生来说,则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表象在小学生作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的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儿童记忆库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就越具有创造性,也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形象具体的好文章。
因此笔者首先要做的是,教学生学会去“爱”。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爱手工制作;还有爱种植,爱采摘,爱参观访问等等。
正是由于这些爱,孩子们的情感更丰富了,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他们会随笔写下这样的精彩段落:“摘高处的葡萄时,我踮起脚尖伸直胳膊,左手轻轻地捏住葡萄的茎,右手用剪刀‘咔嚓’一剪,又一串葡萄落入了我的袋中。我忍不住拿起一个葡萄珠,剥去皮,放到嘴里,啊!真是汁多味甜,甜在嘴里,甜在心里。”可见,生活正是广阔的海洋,要教育学生:只有热爱生活,才能积极地投入生活的怀抱,才能从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2 应用教育知识,灵活开展语文教学
2.1 教师的教育能力。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学生人生路程的引路人,这就更要求语文教师博览群书,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进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和神圣的形象。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善于浓缩课文内容,通过活生生的语言因素,来达到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教学目的。
有的课文比较浅显,中心较明确,教师可充分利用幻灯、录音等教学手段编制信息传递程度,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用省下的时间指导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2 教育的责任。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空间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一堂充满激情的语文课,不仅学生听着是享受,教师本身也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的激情来自本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喜爱,还有对梦想的追求。
3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握教育心理
3.1 适时创新教学,吸引学生眼球。课堂提问适中,如果太容易,学生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就会觉得没意思,如果太难,学生会感到摸不着边际,失去信心。提问要紧扣课文,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学生抓住要害,想一想就能说出一二。学生有好胜心理,是愿意思考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学生。
3.2 教学实例。如教育低年级的孩子们生字的过程中,可以由教师自己遍诗歌、猜字谜等形式教学。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
编生字歌:让学生能轻松愉快的学习生字,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把生字集合起来,遍成生字歌,让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诵读。在教学《动物过冬》时,编一首儿歌:“冬天到,冬天到,四周一片静悄悄。树林里的啄木鸟,消灭害虫工作忙,青蛙挖洞来冬眠,蚂蚁备粮过冬天,快快乐乐过新年。”学生边拍手边读儿歌,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生字,又培养了朗读能力。在生活中识字。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
4 结语
总之,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而适应孩子心理,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全球化条件;小学教育;特质;目标;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28-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变迁,传统型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在新时代下,小学教育已有了新的特质和目标。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学生自主学习,突显学生是教学主体,不断推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索、创新已成为新时代下的教育模式。全球化条件下这些新的教育特质、目标对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1.全球化条件下小学教育的特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教育事业迎来机遇的同时,教育形式日益严峻,需要面对各方面的挑战,不断完善自身,才能在国际化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这种局面,新时期小学教育迫切需要具备新的特质与目标。因此,本文作者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特质予以了探讨。
简单来说,所谓的特质是指特殊的本质。在新时代下,从小学教育事业各方面研究中,可以知道传统型的特质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从本质上说,小学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中学、大学的教育,其研究需要从人的本质开始。和中学、大学阶段的教育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小学教育是未来知识教育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在初级知识层次中,小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以教育为基点,把学生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使小学生达到"行有余力"的状态。对于我国过去的教育来说,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只是以知识层次为媒介,来区分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使培育出的学生只是拥有高级知识的自然人。总的来说,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特质就是使人具有人的本质的教育。对于这方面,西方国家所追求的是教人成为有用之人。而我国教育所追求的则是使人成为本质意义上的人。同时,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文化入门、性格养成这两个方面也需要成为其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学科入门、专业入门分别是中学、大学阶段的教育任务。这样就把小学教育任务和其它阶段教学从本质上区分开。同时,西方哲学常说,性格即命运。而在孔子的《论语》中,表面人的性格具有其可教、可变性。在中西文化相融合的基础上,可以知道一个本质意义上的人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品质,比如,责任。不管中西文化有着怎样的差别,小学生"责任、美、方法"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特质。这种教育特质在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各方面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是对教育本质规律的展现。
2.全球化条件下小学教育的目标
在小学教育特质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也具有其全新的目标。对于这方面,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入手。第一、构建小学生最基础的人性:责任。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德性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而责任是德性最重要的方面。因而,在小学教育中,需要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需要让学生懂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养成养好的习惯,这样才能让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更好地融入到复杂的社会中。比如,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培养他们对生活事务的责任,自己叠被子、擦桌子、扫地。第二、构建小学生最基础的学习方法。从某个侧面来说,人类创造的文化就是在改造世界、发展自我过程中得出的一些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是以一种单纯的眼光在看待世界。因而,在小学教育中,需要帮助学生去客观地理解、适应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传递给学生的是正确理解这个世界的知识,而这种知识便是一种方法。只有学生真正领悟这些知识后,才能更好地生存。在培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自主的方法。简单来说,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为学习效率的提高做好铺垫。第三、构建小学生最佳感触世界的方式:美。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人类在理解世界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世界的美丽。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是孩子的启蒙阶段,是正规教育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目标。而对于这方面来说,美感是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必经途径,还能使学生对认识、了解世界形成永久性的动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美感的过程中,教师先要使自己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结语
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需要构建新的特质与目标。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适应时代为基点,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以教学特质、目标为核心,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以人文关怀为桥梁,丰富教学方式。以多媒体为媒介,扩展教学手段。以此,使全球化条件下的小学教育充分展现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理念的特质与目标,使小学教育事业步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小学教师培养由传统的中等师范学校培养迅速转型为以本科高校培养为主,不仅是高校扩招的原因,也是小学教师培养的质的需求。但是,在实践中,小学教师培养中问题不断,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教师培养实践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培养什么样的人似乎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问题,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小学教师培养的层次越来越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小学教师本科培养的模式,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成为高等学校一个发展势头迅猛、为数众多的专业。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实际,早在2006年,顾明远先生就曾指出:“近几年来师范教育的机构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而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未有多大提高。……这些改革的后果是什么呢?说得极端一些、激进一些,是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1]时至今日,这种状况并无多大改观。为什么说在师范教育改革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师范教育改革中优质的中师教育资源大量流失,而一些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关于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的规格,在教育界几乎已成共识,小学教师应该是高素质的。但是,人才培养实践中,在培养目标上,学术性和师范性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现在人们逐渐在认识层面达成共识,即这两者可以兼容和共生,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特性包括: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两方面,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应该在这两方面进行构建,达成平衡,实现融通。然而,高师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纷纷加盟小学教师培养的行列,这些学校中有许多原本以培养中学教师为己任,本身就有追求学术性、忽视师范性的顽症,加上对小学教育及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不熟悉、准备不充分等原因,难以甚至不屑加强师范性目标的构建。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另外,教师准入机制的低门槛以及频频发生的非师范毕业生与小学教育毕业生同台竞争小学教师岗位的现实,也在不断削弱人们对师范性目标构建的认识。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高等学校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比较模糊甚至混乱,如有人认为应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性人才,提出培养合格型的小学教师,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师范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入职适应性,降低了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要求。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是以小学教育师资培养为己任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者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素质与中等师范和师专培养的人才素质应该具有质的差异。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秉持精英主义的人才培养理念,把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作为应然追求。具体而言,卓越的小学教师应具备研究者的特质。
(一)现代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优质的师资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教育质量的高低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优质的小学教育也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教育应该是优质教育。卓越的或优质的小学教师培养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已受到高度重视,如芬兰早在1979年就认为教师职业是具有研究性的职业,小学教师应具有硕士学位,自1980年起芬兰教师教育从技术性转向学术性,采用以研究为基础的方式培养未来教师[2]。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带动了世界性的教师专业发展运动,2011年,美国教育部又了《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提出要改革教师准备计划,对国家教师质量予以改进、问责和重建[3]。为了有效地保证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澳大利亚在2000年以来几届政府持续推动优质教师行动计划[4]。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运动起步较晚,但对优质小学教师培养也已提到重要位置,高度关注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国务院对教师队伍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2014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明确提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为“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同年开展了卓越教师培养的试点改革,明确了教师教育中的卓越化目标指向。
(二)儿童的优质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小学时期是学生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的成长应该优质化,即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能够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优质化发展的实现既需要良好的学校制度与环境,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作为保证,“教师是影响学生成绩的最关键的变量”[5]。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学校因素常常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柯尔斯腾·奥尔森认为学校对学生的创造力、人格等方面会造成伤害。“学校的伤害导致我们作为学习者疏离了自己,减少了我们学习经历中的乐趣,并且造成了内部抵触或低水平表现,很多这样的创伤都需要花费终身的时间去平复。”[6]因此,学校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高素质的教师能尽最大可能避免学校因素对学生的伤害,同时高素质的教师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的发展。
(三)本科教育的追求应是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指向
本科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基本使命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学历达到本科水平,在质的规定性上也应该是达标的。基于精英主义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卓越小学教师应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应然追求。这一目标的确立是以学生的素质为前提的。进入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是高中起点,在激烈的高招考试中能够达到二本分数线进入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特别是在河南省,意味着学生具有良好的智能条件和比较扎实的知识经验,经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学生的教师素养应该能够达到卓越的标准。目前,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否与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产生矛盾呢?我们认为二者并不矛盾。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技术人才应该是高素质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应是并重的,这样的学生未来的职业适应性才会更强,发展的潜力更大。作为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指向本身就是清晰的,并不因为学校转型而发生改变。从学校发展角度出发,卓越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卓越教师的目标应一以贯之。
(四)教师职业发展的动态性要求职前培养应为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职业是培养人的职业,从教师职业的内在品质而言,教师职业是高尚的人才能从事的职业,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应具备良好的素质,成为社会的楷模;从教师承担的任务而言,培养人的任务的有效完成依赖于教师不断的职业成长与追求,在教师职业成长过程中,教师积极的职业体验是专业成长的动力。已有的研究表明,优秀教师比普通教师体验的职业幸福感更多,更能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价值与尊严。但是目前的小学教师中,许多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的体验,职业倦怠,职业冷漠,职业病态行为经常出现,导致学生发展受到伤害。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追求中,确立卓越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教师职业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学生入职后的迅速适应,也有助于入职后的专业成长,使学生在未来的小学教师职业生活中经常获得职业内满足,拥有完整的、幸福的教育人生。从人的价值实现的角度以及职业关怀出发,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也应成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使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为成就的对象。综上所述,同时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以卓越教师培养为目标追求。我们认为,卓越的小学教师的基本指向是研究型小学教师。具体表述为:具有良好的专业情意,正确的教育理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身心健康,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研究型小学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上,教育理论界有三种取向,理智取向,强调教育理论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实践—反思取向,强调教师在实践中的反思对于专业成长的价值;生态取向,强调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情境性。但不管哪种取向,都要面对小学教育的实践情境,小学教师面对的情境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研究者的心态和行为,研究应贯穿教育实践的全过程,才能使教育教学具有理性,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王智秋认为,“具备教育研究能力是时代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教育研究能力也是小学教师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他们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7]。教师研究者的意识与实践也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在工作过程中享受工作的快乐。
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路径
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研究型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努力实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分析,卓越教师培养的基本路径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模块化的可选择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依据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形成“通识教育+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研究性能力的培养,为毕业生成为胜任多科教学的研究型教师提供课程支持。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要精选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核心课程的教学严格要求,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重视开设提升学生研究意识与能力培养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专门为学生设置研究课题,为学生开展研究提供经费支持与指导等,使学生形成对研究型教师的认同接纳与实践[8]。
(二)形成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基础教育的互动机制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提出“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明确全方位协同内容,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这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协同培养机制的形成,对于教师职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在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应主动与地方政府及小学合作。高等学校要与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经常沟通,与基础教育多角度地深度融合,形成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的深度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为了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建立三方互信工作机制。作为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施主体,高校应与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主动地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沟通,使教育行政部门了解、理解卓越教师培养的意义,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义务;积极主动地与小学建立沟通合作关系,促进参与卓越教师培养的学校的质量提升,从而提高小学管理者及教师对培养卓越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三)突出实践导向,全程实践,实践教学理性化
小学教师工作是实践性工作,教师实践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就是指教师对教育合理性的追求,对当下教育情境的感知、辨别与顿悟以及对教育道德品行的彰显。”[9]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以理论学习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形成和发展的。为了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智慧品质,实践课程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明确每一阶段实践教学应实现的目标,以目标驱动实现实践教学有效化。注重提升理论学习的实践品性,教师在理论讲授时要紧密结合小学教师工作实践,课内外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上吸收一线优秀教师承担部分内容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间断地获得小学教育的直接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理论为指导进行实践,审视实践过程,反思研究实践过程,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实践教学方面,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规范实践教学,使“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有明确要求,做到实践前有计划,实践中有指导、有研究,实践后有反思,使实践置于理性控制之下,提高学生实践的理性水平。集中到小学进行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本专业学生以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选题,以实证的方式开展研究、撰写论文。
(四)“双导师制”师资模式有效化
双导师制是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但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目前正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双导师制指高校教师与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共同参与培养的工作机制,是提高师范生实践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高校教师与一线名师应该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形成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如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课例研究等;建立高校教师与一线教师的互换机制,引导、鼓励高校教师特别是教师教育类教师到小学一线顶岗实践,鼓励高校教师到小学名校学习,每五年有不少于一年的兼职任教、挂职实践,获得小学教育的感性经验,理性审视小学教育,研究、引领小学教育发展;为一线名师到高校进修,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创造条件,提高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形成实践智慧。通过四年不间断地有效实施双导师制,使学生全程接受双导师的影响熏陶,树立职业理想信念,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研究性地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五)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卓越小学研究型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精选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突出先进性、实践性和研究性。先进性要求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反映小学生身心发展、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帮助师范生理解小学教育、理解小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实践性要求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紧密结合小学教育的教学实践,帮助师范生形成专业技能;研究性是指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素质为指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在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从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实施以小班化为主的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通过项目驱动、任务中心、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等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课程模块为中心完成小学课程或课堂设计,撰写具有实践元素的课程论文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小学教师专业意识与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自始至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理论的实践价值,小学教育实践的理论品性,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搭建理性平台。
(六)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一体化的学生学习机制
卓越教师的培养依赖于被培养者的主体自觉,即学生应形成追求卓越的心理品质,在行为上有追求卓越的实践。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卓越的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源支持、教师指导,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沙龙等形式学习,到小学一线中学习,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一体化的学生学习机制。
(七)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