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清明节来源的故事范文

清明节来源的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清明节来源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清明节来源的故事

第1篇:清明节来源的故事范文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但是清明节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关于清明节起源,清明节传说,戴柳插柳等故事。

"“清明”一词也是 有 来源 的:冬天悄然远去,春意岸然百花争艳,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清明”一词在贴切不过。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关于清明,也有着它的传说: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大太子被逼自杀。二太子重耳流亡出走。对他忠心耿耿的其人中有个叫介子推的。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叫差人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亲去请。来到介子推家时,大门紧闭。他已经躲进了绵山。便让人上绵山搜索,却没有找到。晋文公下令烧山。大火熄灭后,上山一看,他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死了。晋文公一阵痛哭。

葬他时发现柳树树洞里好象有什么。掏出一看,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节。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第2篇:清明节来源的故事范文

江西清明节习俗茶叶茶水祭祖可追溯至魏晋

祭祖是清明节的主题,一般在清明当日或“前三后四”,人们会到祖坟和故去亲人的坟茔前,清理坟头长出的杂草,并平整土地。而在江西一些地方,流传至今的茶叶祭祖习俗则显得独特而雅致。

九江德安一带流传着祭祖拜神时敬献一碗茶汤的风俗。人们认为,敬神后的茶能够消除病痛,保佑人健康。清明节敬奉祖宗的牌位,或祭扫祖宗坟墓时,除了摆放各种祭品之外,还要斟上一杯茶,且往往要选用最好的茶叶。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悦认为,以茶祭祀的渊源最早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据其介绍,清明祭扫期间,有些人会在故人坟前洒上一些茶叶,以表示先人的恩情如茶叶的清香存于后人心中。这种用清茶祭奉祖宗的习俗,除了江西,在广东地区也很盛行。

食贡面团制成“鱼肉”供奉先人

与茶叶祭祀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的,是在赣县流传的用面团制作成“鱼肉”祭祀先人的习俗。制成的祭品名叫“食贡”,与一些地方大鱼大肉祭祀的铺张相比,食贡以其“素”而显得与众不同。

用面团制作成的食贡十分多样,有鲤鱼、鸡、鸭等不同造型,外观惟妙惟肖,堪称艺术品。据食贡制作技艺传承人钟兆福介绍,所有作为“食贡”的物品都有一个赞号。如“鸡”的赞号为“德禽”,源于《幼学故事琼林》中“鸡有五德,故称之曰德禽”的说法;“鲤鱼”的赞号为“金鳞”,源于“鲤鱼跳龙门”的说法;“桃子”的赞号为“仙果”,象征延年益寿;辣椒的赞号为“辛味”等。 据《赣县钟氏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赣县当地举行祭祖就使用了食贡。学者认为,食贡的产生是中原文化以面食祭祖之俗与当地融合的结果,加上旧时食粮紧缺等因素,用面食祭拜折射了先人勤俭节约的智慧与美德。

感恩节为耕牛庆生传递传统美德

江西清明习俗中反映的传统美德还有感恩。受西方文化影响,感恩节颇受当代人、尤其是年轻群体的欢迎。其实,有很多学者早就论证过,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很多节庆都蕴含了感恩的元素,这些节庆日远远早于西方的感恩节,比如清明节。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杨柱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清明节内涵丰富,其中便有感恩之情,讲究慎终追远,既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也是对后人遵循传统美德的引导。

在江西,除了追念先祖亲人外,为耕牛过生日便是“感恩”元素最鲜明的体现。据吉水县庐陵文化研究学者曾建彬介绍,在古代吉安地区,重视农耕的社会环境中,为耕牛庆生是清明的重要习俗之一。

牛的生日有两种,一说在农历四月初八,一说在清明节。事实上,由于江西所处地区气候的原因,清明正是浸种催芽的时节,原为农事最为忙碌的时候。但根据习俗,就算再忙,这天也要为耕牛放假,并让其吃上精细的饲料,饱享一顿美味佳肴。 在曾建彬看来,这种习俗一方面源自以农业为根基的年代对耕牛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传递出江西旧俗中的“感恩”内涵。

美食“清明果”源于寒食节传统

和耕牛一样,江西人自己在清明节也不忘一饱口福。这天虽然怀着对逝者的思念,但同样是个美食节。

《新建县志》中就记载着“俗沿春饼,城面以麦,乡面以米,薄者佳。”《玉山县志》写着“米粉杂艾萌作果,谓之清明节果。”南昌人在清明时节会吃芥菜团子;萍乡当地则制作“艾米果”,还有“三月三,地菜当灵丹”的谚语。

清明前后,江西各地大多都有用艾草或者野菜制作食品的习俗,被称作“尝青”。据民俗学者介绍,江西各地制作各种米果团子,都是源于寒食节不生火做饭的传统。纪念介子推而形成的寒食节,其习俗已基本融入清明节之中。 在抚州南丰,旧时还会举办家族相聚吃喝的宴会,称为“清明会”。由此可见,清明节对当地人而言不异于一个美食节。

蒸尝为清明祭祀专门留下的祭田

清明这天不论是祭拜先祖所用的香烛火纸,还是宴请族人所需的饭食,都需要不少开销,根据旧时习俗,父亲留给儿子的田产中,要分出一块作为祭田,每年获得的田租,正好为家族清明祭祖所用。

据余悦介绍,自清代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在江西省祭祀祖宗风气盛行的情况下,各姓、各房都留有祭田。

在寻乌,这种祭田名叫“蒸尝”。蒸尝原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也指族人聚餐。据资料记载,民国时期,寻乌县蒸尝田有四万三千亩,收租谷约八万六千石(1石约60公斤)。 蒸尝大部分的来源都是田产分给儿子时,留下一部分作为死后祭祀扫墓的费用。也有的是后人为了祭祀宗族先人而凑钱购买的田产,收取的租谷为来年祭祀费用。有了“蒸尝”作保障,自然不用担心祭祀宴客时还得挨个凑份子了。

二次葬修水奇俗“入土不为安”

虽然有感恩、美食等多重内涵,祭祀终究是清明节的主题。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观念中,入土为安是一个十分重要乃至根深蒂固的概念,然而在九江市修水县部分地区,却流传着人死之后要葬两次的奇俗。

修水县东部的黄坳、黄港等地,人们遵从一个奇特的习俗。在亲人已经入土的两三年后,家属往往选在清明节这天,挖开坟茔,将骨骸装入一个陶罐当中,换 据了解,“二次葬”又称“迁葬”“拾骨移葬”,曾在江西地区广泛存在,其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首次时没有条件,只好简单完成,或是首次下葬后,家人运势不佳,旧时人们受风水观念影响,因此再次择地下葬。

有学者指出,修水当地环境相对封闭,因此具有保存了这一古老习俗的客观条件,另外也可能受当地“怀远人”(客家人)习俗影响,二次葬是“怀远人”最普遍采用的葬俗。客家人常常迁徙,装入陶罐的骨骸能够随身携带,实际反映了对祖先的崇敬。

不论是看似有些骇人的“二次葬”,还是茶叶、食贡祭祖,或者制作清明米果,其实都寄托了对先人的怀念之情。一处再次下葬。

清明节介绍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第3篇:清明节来源的故事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中央、省文明办要求和市文明委2017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点活动安排,现就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突出立德树人,以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为契机,以网络签名寄语为载体,充分挖掘运用重要民族传统节日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情感,生动形象地进行“中国梦”学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历史、学会感恩,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不断增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共同奋斗之中。

二、活动时间

4月1日至4月10日。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网上活动。中国文明网在首页显著位置开设“网上祭英烈”栏目,河南省文明网、xx文明网同时在首页显著位置开辟链接窗口。各县区各学校要广泛宣传发动,利用学校可上网的微机室、网络教室,组织未成年人登录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专栏,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

(二)组织网下实践。各县区各学校要按照就近就便、形式多样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烈士陵园、烈士墓地、杨靖宇故居等爱国主义场所和国防教育场所祭扫、献花和宣誓,以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恩怀念。

(三)开设活动专题。在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黑板报推出“清明祭英烈”专栏,介绍清明节的来源、风俗、意义等;邀请老、老战士、老党员、英雄楷模作革命传统报告;以诗文朗诵、征文比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红歌传唱、故事会、手抄报等形式,开展纪念革命先烈活动。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县区各学校要把“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实施,寓传统文化于文明祭扫中,精心设计活动项目,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实现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的和谐统一。

(二)文明纪念、严守纪律。在祭奠革命先烈活动中,各县区各学校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精心设计让师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明祭奠活动。

(三)加强宣传,形成氛围。各县区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网络作用,广泛宣传活动开展情况,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四)强化措施,确保安全。各县区各学校在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时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安全预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活动立意高远、文明高尚、安全顺利开展。

“清明祭英烈”活动结束后,各县区文明办、教体局和局直学校要认真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形成材料(文字信息、图片4张、视频资料、活动总结)于4月15日前分别报市文明办和市教体局邮箱。

市文明办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刘xx

市教体局联系方式:

第4篇:清明节来源的故事范文

2、到了烈士陵园,我们先排好了整齐的队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队。缓缓进入陵园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株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征着烈士们永垂不朽文秘版权所有的革命精神。接着我们举行了许多活动,使我最感动的是为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钟里,我想了许多许多。

3、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4、随后,我们穿过松柏林,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个队礼,双手把白花献给了烈士,就在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说:“安息吧,先烈们。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你。”我们来到纪念馆,啊,真雄伟的石像!走进纪念馆,那里存放着许多烈士的遗物,有模型、字迹、图片等。

第5篇:清明节来源的故事范文

火历之下的“秋节”

关于“季秋内火”有一种说法,按照火历,指引古代季节性生产的大火星在火历季秋(相当于农历九月)隐退,所以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农事历书《夏小正》中称之为“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隐退,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生产、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星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就像寒食节之后需要“出火”仪式那样,先人们认为有必要在这一节点――秋节,举行相应的“内火祭仪”。

汉代刘歆在《西京杂记》中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这说明上巳节和重阳节都需要登高,它们分别是“春节”和“秋节”。古代的祭祀内容缺乏记录,但从古代的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和寒食节并入清明节来看,寒食节的祭祀习俗也有可能通过上巳节映射到重阳节上。据说南方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祭拜居家的火神,是祭拜国家的火神祝融的“缩小版”,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古代农历九月祭祀大火星的残余。内火,是指大火星移位退伏,说明季节更换,夏去秋来。对于生活在刀耕火种社会的畲民来说,寒食节相当于他们的春节,是防火季节的结束;季秋(重阳)就是他们的秋节,是防火季节的开端。

另外,《周礼・夏官・司》载“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那么,记载中的季春是哪一天呢?按照火历,寒食节是冬至日起算的第105日,寒食节之前是禁火的,而第二天就可以出火了,通常第二天就是清明节。不过,清明节和重阳节一样是农历的节日,火历之下,只有非常粗略的“季春”和“季秋”作为年度生产的起止日期。出火就是在野外烧荒,这是畲民农业生产的第一步,所以非常慎重。 同样,内火也是一个年度的里程碑事件,内火意味着禁火,不能到野外烧火,这是为了保护野外的燃料,防止烧荒失控,影响来年的收成。也许有很多人对此并不理解,这就需要认识一下刀耕火种时期的经济和生产方式。

什么是刀耕火种? 传说中的古帝祝融,后人尊为火神

刀耕火种,又称“刀耕火耨”“火耨刀耕”,是远古人类社会非常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把树木砍倒、晒干然后放火烧掉,从植被中清理土地、播种农作物的一种耕作方法。这种农耕方式最早是用石斧、石刀砍树,用火种烧荒,在灰烬上播种。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需要深耕、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不需要施肥),完全利用大自然的降水,通过烧荒除草(不需要劳动除草),一般种两三年后易地而种。由于缺乏工具、经营粗放,虽然亩产不低,但需要大片的土地,然而,在相同的劳动力投入之下,这是一种非常经济的耕作方式。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这种方式又演化为轮作技术和休耕制,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经济方式,也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资源平衡。

所谓刀耕只是一种象征的说法,一般是指除草。土地一般是不犁不作,如果真的耕了,反而没有好处。因为深耕会把草木灰埋到下面,并把土壤深处的虫卵和草籽翻上来。烧地的时机也是专门的学问,烧晚了会耽误农时,烧早了不能马上播种,肥料流失,反而让杂草得到生长机会。耕种时间越短,树根就越容易复生,植被越容易恢复,水土流失越少。这样,山民总是有地可以种,有山林可供采集狩猎,形成良性的循环。刀耕、锄耕和犁耕并不是3种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方式,而是3种不同场合的农业方式。后两者是农耕生产方式,是人口增加、向环境需索加强的结果。

刀耕火种经济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演化。远古的农业(神农时代)实行撂荒耕作制,一般是耕种几年之后,便要抛荒,重新寻找新的土地来源,所以氏族搬迁是经常的事。“帝尧始封于唐,有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这种耕作制在商代仍然存在,有人认为,商代多次迁都的原因之一便是因为撂荒。到了西周时期,生产方式便开始进入到休闲耕作制(休耕),或轮作技术(轮作)。《诗经》及《周易》中均有、新、的记载。《尔雅・释地》:“田,一岁曰,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田,指休闲田,任其长草;新田是为休闲之后重新耕种之田;田则是耕种之后第二年的田,田中已长草,但经过除草之后,仍可种植。、新、畲记载的出现,表明以3年为一周期的休闲耕作制度已经出现,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一个标志。

原始的刀耕火种只能清除播种之前的杂草,但在播种之后,有些杂草又随作物一同长出,有些杂草不仅辨认困难,且清除起来也要比播种之前困难得多,为使莠不乱苗,中耕除草便出现了。商代卜辞中已有耨草的记载,到西周时期,有关中耕除草的记载就越来越多了,《诗经・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oo。”耘,即中耕除草,表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经过中耕、除草和培土,作物就可以生长茂盛。中耕除草已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农活,从而带来了对农具的需求。

那么,刀耕火种的缺陷是什么?通常刀耕火种只能干3年,3年以上,土壤的肥力耗尽,杂草丛生的燃料密度不足,所以再放火就烧不死野草,缺乏工具对付野草,庄稼竞争不过野草,所以产量急剧下降,就不能继续生产了。

作为消防节的重阳节

那么除了作为秋节的重阳节需要庆祝之外,作为禁火的消防节,历史上有记录吗?除了《周礼》中对“季春出火,季秋内火”的记录,宋代大中祥符四年(1015年)宋真宗还了《顺时行火t》,其内容是:“火田之禁,著在礼经。山林之间,合顺时令。其或昆虫未蛰,草木犹蕃,m纵燎原,则伤生类。诸州县人,田并如乡土旧例。自N焚烧野草,须十月后方得纵火。其行路野宿人所在检察,毋使延燔。”也就是说,大中祥符年间(暖相气候),需要防止野外失火,于是宋真宗一则对于农耕社会非常罕见的诏书,规范冬季野外用火的行为。通常暖相气候条件下,野外纵火容易失控,比如1452年,明政府针对蒙古人的烧火行动,把延关城烧了,这说明暖相气候容易导致烧荒失控。另外,公元前492年前后,“鲁人烧积泽”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暖相气候时期。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吴承恩借猪八戒的口说出了他的消防观:“八戒道:莫乱谈。烧荒的须在十来月,草衰木枯,方好引火。如今正是蕃盛之时,怎么烧得?”猪八戒想烧荒,需要农历十月份天气干燥的帮助;宋真宗怕烧荒,也是担心农历十月份的天气干燥。

第6篇:清明节来源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学科特点;实践;提升;语文素养;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不是课外活动,也并非语文活动课,而是以语文学习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它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为目的。基于以上理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进行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一、从语文“单一”学科中提取,促进语文学科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广知识、学

以致用

1.诵读经典

(1)开展古诗文诵读,让学生每天至少诵读20~30分钟。然后通过诗文背诵赛、诗文表演赛、诗文书画赛等加以促进提高。

(2)提倡大量阅读,教师积极为学生提示阅读范围,传授阅读方法,推荐现当代阅读文选。可通过“好书共欣赏”“图书小归类”“心得互交流”“读书贵有恒”等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漫步于书林,沐浴知识的阳光,让淡淡的书香成为孩子成长最好的营养。

2.“开课五分钟”活动

“开课五分钟”指每堂课上课铃响后的前五分钟。把这五分钟从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拿出,进行语文学习的专项活动,称之为“开课五分钟”活动。教师事先向学生提供各种内容与形式,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进行准备,然后提前向老师报名。教师将报名按日课表排好活动次序,每堂课师生问好后,学生上台活动。内容和形式主要有:新闻会、讲故事、诵读优秀诗文、佳作简介、好书推荐、名句赏析、小演讲、演课本剧、续编故事、绕口令、词语接龙、对反义词等。

3.语文兴趣小组

通过语文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研讨、演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探索人生的真谛,陶冶高尚的情操,发展个性特长。如通过“说古论今话对联”主题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对联,通过“趣说歇后语”主题活动感受歇后语的诙谐,享受它所带来的乐趣等等。在活动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自然而然得以丰富和拓展。而所谓的从语文单一学科中提取,那也是相对而言的,因为任何方案的设计、实际问题的解决、情感的体验、道德品质的形成,都必然要涉及多学科的横向联系和各种知识的综合利用。

二、从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中生长,促进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随机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随机渗透和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如在读了老舍的《草原》之后,开展对草原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和人文艺术的欣赏与研究,然后用歌舞、文学等形式表现内心的冲动和感悟,草原的淳朴、豁达、丰实……便会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血液中。

2.专题活动

渗透和融合毕竟会受限制,作为语文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在适当的时机主动地设计综合各学科知识的专题活动供学生参与实践。如为学生介绍“健康小常识”,清明节假期来临之际设计专题活动“清明小祭”帮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识本身很可爱,学习本身很快乐。单独的文本不应该成为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学习的课本。

三、从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和环境的联系中开展,促进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1.教室布置

教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对教室的精心布置也是在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室的显眼位置开辟语文园地,由学生合作布置,内容可以是诗文,可以是标语,也可以是画面。“诗文”可以是名言警句的摘抄,可以是短小诗文的展现,也可以是诗配画或诗配物等。“标语”要有影响力和感召力,如:“吟诵千古诗文,弘扬传统文化”“星星可以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可以使人们增长才干”等等,无不给人一种胸怀,一种博大,一种深邃。“画面”可以是祖国的“名山大河、长城、兵马俑”,也可以是异国他乡的“金字塔、唐人街、好莱坞”。通过文字的表白,图画的昭示让学生通千古,博内外,既增长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自办报刊

组织学生“自办班报”“出好校刊”,根据学生爱好、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有的设计刊头,有的设计题图,有的设计花边,有的选文(或自己写文)。

在办报刊过程中,学生要眼看、耳听、脑想、手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其间,学生充分运用了各种知识技能,同时也发挥了非智力因素的功能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学以致用的能力。

3.社会实践

根据一定的目的适当地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自然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运用知识和锻炼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如进行“自然知识小考察”“农业知识小考察”“社会小调查”“当错别字检查员”“当小导游”“做商业广告”“环保宣传”等。

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实际,力图实用,注意学用结合,注意“人文教材”与“生活教材”的结合,要求学生向社会生活学习,学习为社会生活服务,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收集信息、知识运用、活动组织等能力。

社会有多大,语文学习就有多广阔。生活犹如一条河,汩汩流淌的源头活水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深化知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较好地整合了知识与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我们要进一步利用、建设、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切实达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

第7篇:清明节来源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普及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092-02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来源于人民的社会生活,凝聚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对故人的思念,对家人浓浓的爱。虽然传统节日各地的习俗略有不同,但却具有很强的内聚力,是举家、举国共度,与我们的历史文化是同脉相承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

传统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外在显示形式,它的文化内涵包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包含“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追求;包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包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包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于探索等丰富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休戚相关的,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亲情的凝聚力是内涵中的核心。

二、传统节日文化普及现状

(一)西方节日大行其道

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受到了大部分年轻人的追随和热捧,传统节日文化遭受到了边缘化。

1.不少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幼儿园、小学过度宣传西方节日。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幼儿园和小学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对西方节日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圣诞节来临之际,提早分配家长、学生任务,购买圣诞树及其装饰品,装扮校园和班级教室,整个校园沉浸在西方节日的氛围中,有部分学校特意选择在圣诞节这一天举办校园亲子活动,营造着浓浓亲情共度节日,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动地普及着西方节日,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圣诞节是可以和家人一起欢乐度过的,对来年的圣诞节充满了期待,间接推动了西方节日的盛行。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着几千年历史传承、讲究家庭和睦、注重家庭的传统节日文化却遭受到了冷遇,有年轻人甚至于不知道清明节是什么节日,具体是什么时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名人,为什么会有赛龙舟的纪念活动。

2.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商家大肆渲染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氛围吸引消费群体,在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这天,不少商家都是通宵达旦地营业,在商场里安排专人装扮成圣诞老人,派发圣诞礼物,还进行整点促销活动,以此来刺激消费者消费;在不少消费者心目中,圣诞节期间就是购物季,几乎是商场里全年的最大优惠季。而对于中国传统的春节、中秋、端午节等节日,活动力度远不及西方节日期间,对于消费群体而言,商家的这种举动无疑加深了西方节日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

(二)传统节日文化普及缺失的原因调查

1.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减弱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随着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城镇化过程,我们所熟悉的宋代作者辛弃疾笔下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正成为我们的一种理想生活方式。身处高楼林立,灯红酒绿之中,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紧凑起来,有人夸张的形容,我们不是在上班的路上就是正在上班,难得有闲暇的时间亲近自然,感受怡然山水的惬意。即使在传统节日,奔波劳累的我们也喜欢用待在家里的方式悄然度过,传统节日成了普通平凡的一天,而忽略了传统节日氛围的营造。

2.物质的富足让我们平淡地面对传统节日。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美味的食品,也只有在节日的时候才能够购买到相匹配的食品。那时的人们对中秋节印象深刻,期盼中秋的到来,一是这一天可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佳肴,二是这一天可以围坐在树下细细品尝香气四溢的月饼,听老一辈的人们讲述嫦娥奔月的古老故事。当下经济的快速增长,琳琅满目的食品令人们眼花缭乱,食品早已超出了食用的功能,转而增加了许多趣味性、美观性等,月饼等与传统节日紧密相连的食品也不是在特定节日才有出售,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随时购买,再也不用期待节日才能一饱口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期盼。

3.交通通讯的发达让我们忽略了彼此的团聚。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描绘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对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期盼与亲人相聚的美好时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通讯便利,交通四通发达,高铁的建设让“才饮湘江水又食武昌鱼”变成了现实,一个电话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网络视频仿佛亲人就在眼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变得不那么重要。不少地方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空穴老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不知不觉失去了内心对传统节日的团聚的向心力,宅在自己独立的空间。

4.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西方文化正通过语言、影视动漫、交流访问等形式让我们远离传统文化。经济社会的全球一体化进程,让英语成了国际通用语言,处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晋级评职称等不同阶段的人群,留学访问、对外交流合作等都需要学习英语,并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西方文化和受到西方节日文化的熏陶。

5.中国传统节日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是从小就知道的。不少人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传统节日是中国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祖祖辈辈都在过,并且世代沿袭,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普及宣传和教育,人人都会熟悉和了解。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年青一代,在父辈的操持下什么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过传统节日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不例外,只需要时间一到回家就好,一直在被动地与家人度过传统节日,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节日的文化底蕴和知晓节日日期。

三、传统节日文化普及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节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所折射出的精忠爱国、自强不息、和善有爱等文化精神,让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历经千年时代的洗礼而延续至今,蕴含强大的生命力。

(一)传统节日文化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

承载每个中国人美好愿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传统节日文化是这一追求的有力支持。

春节是全中华民族普天同庆的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欢聚一堂,共同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和对新生活的良好祝愿。以春节为载体,人们的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和满足,中华儿女载歌载舞表达内心的喜悦,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春节让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凝聚在一起,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清明节祭祀扫墓,表达了对先祖的崇敬和缅怀之情,焕发出人们内心的同祖同宗,强烈的认同感和家族责任感。端午节蕴含的精忠爱国的思想,唤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同的传统节日共同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追忆,唤起了人们对民族精神的强烈认同,表现出强大的民族文化凝聚力,不管身在何地,这种民族凝聚力将各族儿女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才有了落叶归根,故土难离,也更加激发了各族儿女强烈的爱国、爱家情怀,激发起民族强烈的进取心,国家才能发展壮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传统节日最注重的是家庭的团结向上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细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家庭和睦,而传统节日最注重的是家人的团结和睦,家人的相亲相爱,这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优良传统是一致的。一个只有懂得关爱家人的人才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从而进一步提高处于基础教育中的学生的道德品质,这认真践行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我们应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

1.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协调功能。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由来已久,是伴随着我国的农耕社会,是顺应自然规律而产生的,人们可以依据不同的传统节日协调安排自己的生活,张弛有度,较好地协调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关系。

2.传统节日文化具有约束功能。传统节日文化讲求的是对自然的崇尚、是内心对至善的渴求、是对先贤圣人的尊崇、是对仁爱伦理道德的推崇。人们在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中,无形地接受和遵循着这些讲求,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

3.传统节日文化具有纽带功能。传统节日文化在各地的表现形式和风俗习惯是有差异的,但在同一地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风俗习惯是相类似的,该地区的人们以传统节日为纽带将情感联结在一起,保持共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中华民族而言,虽然炎黄子孙散布在世界各地,但传统节日的核心内涵是一样的,都有着对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传统节日文化全球华人心系祖国,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4.传统节日文化具有育人功能。传统节日文化以弘扬孝、礼、仁、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注重尊老爱幼,注重对先贤对德高望重者的尊敬,注重家庭的和睦,注重亲朋好友间的和谐共处,这些基本注重要求潜移默化地对人具有教育功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加强普及力度,让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顺应时展不断更新延续,展示中华民族良好的民族精神,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

参考文献:

[1]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

[2]赵红,祁斌.中国传统节日习俗[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3]王文章.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调研实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4]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德斌,杨军,袁永锋,等.解说中国系列:节日情韵・中国传统节庆文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

第8篇:清明节来源的故事范文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建议“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民间艺术来自生活、反映生活,具有民族本土化特色,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江苏徐州历史文化悠久,徐州风筝、剪纸、编结等具有本土特色,结合传统民俗节日、本土文化,渗透大班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提升大班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并在欣赏、表现、创造的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民俗,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环境中渗透

 

在幼儿园公共环境中将传统节日和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代表性项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介绍,并展示传统剪纸、写意水墨画、青花瓷纸盘、中国结、脸谱、泥塑等艺术作品供幼儿欣赏。设立幼儿民俗工作坊、陶艺吧、编结室、剪纸吧、扎染坊等活动室,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区域。班级内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区角和游戏环境,如,永康糕点店、两来凤早点、巨龙夜市、烙馍村等活动区角,以剪纸、瓶子画、版画、泥塑、脸谱、青花瓷、扇面画、水墨画为主的动手区。

 

在环境创设中处处体现传统民俗节日与民间艺术文化氛围,大班的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民俗文化的丰富和民间艺术的美。

 

二、主题教学活动中渗透

 

传承节日文化,是渗透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传统民俗节日融于社会生活,幼儿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对社会生活中传统民俗节日的节庆活动有一定认识和兴趣,幼儿有想参与节庆活动的需要。因此,结合传统民俗节日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幼儿了解、参与身边社会活动的需要。幼儿通过社会、综合活动了解节日的由来与习俗;通过语言活动学习相关儿歌、童谣、故事;通过音乐活动学习传统民俗歌曲、民间律动、打击乐等;通过体育活动学习民间体育游戏;通过美术活动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如何动手制作各种民间艺术作品。例如,在大班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幼儿通过开展欣赏故事、童谣诵读、绘画、制作龙舟、做香包、亲子包粽子、赛龙舟体育游戏等活动体验端午节的习俗。从而促进幼儿参与民间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了解各传统民俗节日家乡的民间风俗活动,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三、游戏中渗透

 

创设富有传统民俗色彩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操作材料,渗透民间游戏、民间艺术,使民间艺术与幼儿生活有效联系,可以发挥民间艺术教育的最大效益。

 

户外运动中增加民间游戏,提供绳子、跳格子、沙包、毽子、铁环、陀螺等有趣的民间玩具,幼儿户外锻炼时自选各种玩具自主游戏,体验民间玩具的多种创意玩法,感受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乐趣。

 

区角游戏与地方民俗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开设“永康糕点店”“两来风早点”“巨龙夜市”“烙馍村”等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游戏活动区。如“永康糕点店”设有加工区和食品店,有三刀、羊角密、山楂糕、小孩酥、云片糕等小吃,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加深认识并在加工区制作这些徐州特产。

 

美工区中动手操作,创作民间艺术作品。为幼儿提供红绳、彩带、麻绳、毛线等,供幼儿编织;提供生宣纸、色水,供幼儿染纸;提供纸盘、瓶子供幼儿创设青花瓷系列;提供碎布、乳胶等供幼儿布贴;提供多种材料,如,蛋壳、纸杯、葫芦、石头等,供幼儿创作脸谱等。并将幼儿新的艺术作品陈列于教室内外,或作为吊饰等供幼儿、家长们欣赏,激发幼儿不断创作的欲望。

 

在表演区中展示,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表现美、创造美。利用走廊、小厅为幼儿创设表演区,供幼儿表演民间童谣、故事、戏曲等,幼儿在学习、欣赏民间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和小朋友们交流、商讨、合作,共同制作道具、服饰,在展示民间艺术的过程中表现美、创造美,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四、活动中展示

 

结合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及徐州当地的“云龙山庙会”,开展花灯节、风筝节、民间艺术节等宣传月活动,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体验节庆活动的快乐。结合“元宵节”带领孩子们在班级里学习童谣、猜谜、制作花灯、舞龙、踩高跷、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等体验元宵节的习俗,组织幼儿再将自己制作的花灯布置、贴谜条,邀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赏花灯、猜灯谜,幼儿向家长们展示元宵节民俗表演,邀请家长共同舞龙、踩高跷、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体验自我展示和共同庆祝节日的热闹氛围;结合“清明节”开展风筝节宣传月,在班级内每位幼儿都参与风筝的制作和装饰,月底展示幼儿的风筝作品,请幼儿介绍,评选出最佳制作奖,为幼儿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通过评选活动,幼儿共同欣赏、评价,从中体验作品被肯定的喜悦;结合徐州传统代表性民间庙会——“云龙山庙会”开展民间艺术节活动,动员家长、孩子去赶庙会,带来庙会上的民俗玩具和工艺品,在班级美工区增加相应材料,供幼儿制作扇子、香包、拨浪鼓、泥人、玩具大刀等庙会上的民俗玩具和民间艺术作品,再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逛庙会”,幼儿园的庙会上全是孩子们自己的制作,在买卖的过程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感受民俗风情、体验参与民间活动的乐趣。

 

结合幼儿园活动在班级内为幼儿创设自主创作、展示的机会。例如,“六一”儿童节,可以编排民间戏剧、童话剧等参加表演,并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性,从选择题材、编排、竞选角色到道具制作、剧情创编……均由幼儿自主、合作开展,教师观察幼儿行为,并适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再通过“六一”舞台,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观众们的认可和赞许,从中体验表演的乐趣,感受舞台表演的荣誉感。

 

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对大班幼儿渗透民间艺术教育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幼儿通过民间艺术环境的熏陶,在学习和游戏活动中体验传统民俗节日中的艺术魅力,在参与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合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展示与表现中增强自信、学习评价、收获成绩,从而增强对民间艺术的欣赏与热爱,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第9篇:清明节来源的故事范文

土生土长于岭南乡村的我,经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春风洗礼后,对岭南乡村传统历史文化的认识很浅薄。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深入思考如何促进岭南乡村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

祠堂是什么?书院无声,独有民居,至今静谧又喧嚣。读完“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传统村落的形式与意义》,感受多家岭南祠堂后,今有一番史话道尽其古今之模样。

一、岭南祠堂史话

提起祠堂的由来,大有讲究。“祠堂”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最早的祠堂是在墓前建造的一种用于祭祀祖先或长期守考居住的享堂(享堂,就是祖堂,《佛学大辞典》解释为“安置祖之像牌以祭享之”)、石祠,称作“家庙”;到南宋时期,士大夫等人的家族伦理观念更加深刻,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在其著述《家礼》中首先制定了祠堂的制度,由此开始,原来修建在墓地的家祠改称祠堂。祠堂和宗庙一样,是过去宗法制度的物质象征。帝王、诸侯、大夫、士各有不同数目的宗庙进行祭祖活动,而庶民只能在家里祭祖。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鼓励民间修建宗族祠堂,岭南祠堂便如雨后春笋般修建起来。《广东新语》载:“广之世,大小宗族皆有祠,代为堂构,以壮丽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数十所。小姓单家族人不满百家,亦有词数所,其曰大宗祠,始之庙也。”广东的祠堂,就是在那时起,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祠堂,也主要是在明清时期开始修建的。

岭南祠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用来祭祀先祖,一类用来祭祀当地贤人。祠堂的大门上方一般写着“某氏大宗祠”或“某家祠”等字样的,是普通的姓氏家祠,其首要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祭祖来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同时也满足了宗族议事、维护宗族规法等的要求,像设家塾、置义田、修族谱这些都是宗族的任务,往往在祠堂进行。但祭祖这类活动内容严肃,能够直接参与的族人有限,为了让更多的族人能参与进来并接受教化,在祠堂里开展一些娱乐庆典活动的做法也逐渐普及。

广府的祭祖历史悠久,跟很多岭南民俗一样源自中原,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文公时代。据民俗专家叶春生介绍,以前广府有80%的人口是从中原搬迁而来的,经过四次大搬迁,广府祭祖风俗一代代传承下来,传承的也是中原的民俗。从现实传承上看,广府祭祖又是保存相对完整的地方祭祖民俗,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极具岭南特色的祭祖民俗。

二、岭南祠堂近现代的存在状况

过去,祠堂多为“两进一井两厅”或“三进两井三厅”的天井院落式。在三进式祠堂中,第一厅为前厅起到空间过渡的作用;第二厅叫中厅,也就是宴客厅,用于族人祭祖、红白喜事等的摆酒宴等;第三厅为正厅,也叫“上厅”、“拜祭厅”,是祭祀祖先的地方,正厅上方设立神龛,放置祖先牌位或者祖宗遗像,下有香案,终日香火不断。

解放前,因为依靠血缘聚族而居的缘故,祠堂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除了聚会、议事以及早期的公审决断之外,祠堂也是近代教育起步的地方(就是人们所称的“啵啵斋”),如广州“陈家祠”就是供陈姓子弟读书应科举之所,祠堂几乎涵盖了早期岭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解放后,祠堂也跟着从旧社会来到了新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祠堂也被赋予新的功能,祠堂全部收归国有,或用作政府办公场所,或用作建设厂房。接着,由于“破四旧”等历史原因,祠堂的本来模样在这个年代遭遇了最彻底的破坏,祠堂内所有的祖先牌位、讲述家族来源与发展的对联等基本被毁坏,匾额则多被摘下砸碎或掩埋,那些精雕细琢的东西全都被石灰抹住或拆除。现存的祠堂建筑均由于挪为他用的错位得以留存。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政府把祠堂归还,祠堂又回归各个宗族所有。族人合捐资金,重新修缮,慢慢使它们得以重见天日。随着国家倡导大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建设热潮的到来,岭南乡村历史传统文化建设步伐也迈得更大,祠堂文化又像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民俗文化逐渐灿烂缤纷。

三、岭南祠堂文化复兴的意义

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村落古貌迅速消失,伴随摩天大楼、现代厂房的平地拔起而迅速消失的,不仅仅是村落的自然环境和建筑,快速湮没的还有关于村落历史文化的记忆。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民族历史文化如何得以发扬光大,在岭南大地,随着祠堂文化的复兴,似乎看到了可喜的曙光。

岭南人丰富的祠堂文化和它们丰富的用途是外人无法想象的。我认为岭南祠堂文化至少包含以下的内容和意义:

1.祭祖以纪念先人,表达孝道和感恩

从内在来看,祠堂是族人的精神中心。祠堂是祖先神灵的所在地,承载着族人的归属感。

岭南最传统的莫过于清明祭祖,《佛山历史文化辞典》中详细介绍了佛山居民清明节传统的祭祖仪式:清明节早晨,市民不论男女手挽竹篮或藤篮,携带香烛、纸衣、冥镪、爆竹、红白肉、饭菜等,肩荷铁锄到祖坟,扫祭先人。市民祭祖用的甘蔗是青色的、有头有尾,意味着人们有始有终、过上如蔗般甜美的生活。红皮烧肉、烧鹅意味着生活红红火火,苹果表示平平安安,生菜意为和气生财,而大包则用来“抗饿”,招呼门外的孤魂野鬼。

现今的岭南族人,不管平日里怎么去祭拜神仙,其实他们最崇拜的还是自己的祖先。祭祖那一天,那些外迁的乡亲父老也会不约而同地回到自家祠堂,还有已经出嫁的女儿也会回娘家,参加这一重要的宗族活动。怀宗溯源的力量驱使,每年祠堂都会源源不断收到来自五湖四海本族子孙的募捐与赞助,或多或少,毕竟人心无法用金钱与物资衡量,心若在,精神便在,根若在,心里就踏实。祭祀结束后,族人们就相聚于祠堂用餐,饮水思源,缅怀祖先业绩,颂扬祖先恩德。

从这种意义上说,祠堂是一种礼制建筑。礼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往往是宗法制度的具体体现,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社会秩序的法规,也是约束生活行为、伦理道德、思想情操的规范,具有强大的统治力量。虽然祠堂不再用作“封建道德的法庭”,但祠堂的存在,总能让后人始终警醒,懂得孝道和感恩,始终带着敬畏之心,有所为有所不为。

2.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

祠堂不仅是礼制建筑,也是文化建筑,处处透着文化气息。正厅的命名、中厅的对联、墙檐的雕刻与绘画,无不体现了先人的文化与寄寓。如佛山南海大沥镇白沙的杜氏大宗祠,其正厅“孔安堂”就有“得夫子训诲而得安”之义。前人作楹联,多从该姓氏的人中找出一位文治、武功的著名人物作为楷模。佛山南海大沥镇白沙的潘氏大宗祠,正门的木板细隶楹联“红桃留赤县,采藻洁蓝溪”就来自于西晋荥阳望族、大文学家、大名士潘岳(公元247—300年)的人生故事。

祠堂内墙体一般还有精美的彩绘,述说着中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典故、寓言、传说故事等,如“孔融让梨”、“八仙过海”等等,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祠堂成为了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子孙后人熏陶其中,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3.人们的活动中心

从外在来看,祠堂是村民尤其是本祠族人的活动中心。这里是处理家族公共事务的场所,家族的婚丧寿喜等家族礼仪活动都在这里举行。闲暇时光,孩子们会在这里嬉戏打闹;老人们会聚在祠堂听听粤剧聊聊家常,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