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生德育考核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听力水平 高考英语成绩
英语听力的重要性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和中考听力分值的增加而日渐彰显。笔者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在使用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新教材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做法。
一、听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
目前,学好英语是社会的需要,是英语素质教育的需要。英语是我们的第二语言,没有一定的语言环境,长期不接触外国人,加之听力课少,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造就一批合格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只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听说教学。听说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核心所在。要改变“哑巴”英语的现状,就必须先改变现在的一些教学现象。首先是观念问题:一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听力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懂得语言教学中的规律性,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念。认为听力课可有可无,可练可不练,听力教材可用可不用,可浅可深,可旧可新。听力授课节数偏少,在高中英语教纲中每个单元至少有两节听力课,即配套听力教材和同步听力ABC,但有的教师为赶进度,常常省去配套听力教材内容。
二、加强对学生识记词汇的指导
学好一门语言,掌握词汇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英语就更不用说了。对于高中生来说,词汇学习非常重要。首先,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学好英语最基础的知识;其次,加强词汇教学不仅是原教学大纲,而且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从教学实践看,对词汇教学的忽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情况突出表现在历年高考中。不论是单选题、听力题、完形填空,还是阅读题、写作题都必须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前提下,才能做出选择与判断。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才能运用语言知识,连词成句,连句成篇,进行写作,否则便是纸上谈兵,无所收获。
三、引导学生多读课外英语材料
高中英语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现行的课文教学篇目少,篇幅小,信息量不足;课文的编排主要是为了精读教学服务的,课文生词和新的句型结构的密度大,语法点过于集中,不适用于流畅阅读的训练;在实际的教学中,阅读文章的教学实质上成了综合教学,大量时间用于为语言点的操练掌握而安排的听、说、写操练上,读的专门训练不够。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其内容安排以单元为单位,各个单元涉及社会生活的不同的领域,比如Book One就包括了Friendship,English,Travel,Earthquakes,Nelson Mandela。那么,教师在教每一单元前,可要求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询相关的资料,如Earthquakes,让学生上网阅读有关地震的文章,了解一些地震的专有术语及世界地震史上有名的地震,特别是中国唐山地震的具体情况,也可以让学生阅读并摘录或归纳地震的常识和防震的知识。
四、把听、写训练作为常规训练
所谓听写过程就是将听到的语音正确地写出来并进行理解、分析的过程。听写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系统加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者内化听力材料,将原有的连续的声音信号通过已有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及经验进行解码,从而使材料变成有意义的信息,然后储存在大脑中的短时记忆系统。当听者试图听明白材料时,他必须再次进行编码,使他人能够理解。因此,听者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整个听写过程检验了听者的接受性技能和产出性技能。英语听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必须加大训练量,长期不间断地进行精听或者泛听。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输入,新教学大纲指出:“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听和写的输出能力。”实践证明,听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测试题型,而且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篇章理解和概括等诸项能力。它对学生学习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听力理解不应仅停留在语音、语义层次上,更不能孤立地训练技能,而应着重在语言运用上下工夫。听写对促进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加强学生听力应试的心理指导
英语听力是高中英语考试的重点,也是英语考试中的难点。英语听力试题设计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听作为一种语言能力,它与读、写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它强调口头语言的真实性,也强调情感、情绪因素在口语表述中的作用,还强调听力技能的熟练运用。文字试题呈现在卷面上,可供反复思考推敲,而听力题是随录音的播放而进行的,中间只有很短暂的时间供思考,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理解并掌握说话人的意思,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常的英语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听力训练,掌握一定的听力及应试技巧。听力是靠科学训练和大量实践提高的一种语言能力。高考听力测试内容广泛,同学们除了平时加强对听力的培养外,还要培养正确的语言和语言技能,坚持进行多样的听说训练,熟悉特定场景交际用语,养成良的好做题习惯,熟悉考试题型、考试规则,从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应试技巧,从而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听力试题,取得理想成绩。
关键词:高中生;法治教育;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29-03
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国家建设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体系,更需要公民懂法、遵法、守法。为了解中学生(高中生)法律意识与教育状况,我们以开展社会综合素质实践为目的,组成高中生法律意识与教育调查小组,对武汉市一些高中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以期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可以借鉴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并结合我们的观察与思考,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5年6~11月,调查小组以高一、高二、高三学生为对象,问卷内容分为37个类别,重点对法律意识、学习兴趣、安全观念、法治信仰、知法守法和运用法律的综合能力,通过随机抽样方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8份,收回率为92%,其中男生占40%,女生占60%。经对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总的看,近些年教育部门和高中学校,认真落实国家普法教育规划和要求,结合教育和教学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普法教育,促使广大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信仰,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较好地取得了政府、社会与家长们都认可的成果。然而,调查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对法律知识掌握、接受和运用的程度方面,尚有欠缺和有待完善的地方。
二、中学生(高中)法治意识和教育的总体现状
1.高中生学法知法兴趣比较浓厚,但普法教育途径方式有待拓展。在依法治国方略和理念的引领下,高中生学法懂法求知欲普遍比较强烈。这表现在“您希望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吗”的问题回答中,“非常希望”的高达71.91%,“无所谓,保持现状挺好”的有23.6%,“不希望、毫无意义”仅占4.49%。说明大多数人不仅有法治教育的个体愿望,而且认为对自己走向社会和未来发展非常必要。从他们对“您认为法律对自己用处大吗?”的回答得到了佐证,其中有74.86%的人认为法律对自己很有用处,只有13.13%的人认为对自己用处不大,另外12.01%的说“不清楚”。从这两组数据看出,大多数人已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成为共识。
那么哪些法律最为同学们所关心关注?调查发现主要还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教育、交通、环境等,关注度相应高些(见表1)。
同学们不仅热心学习法律法规,而且积极投身于普法宣传和力所能及的法律行动,其中有24.18%受访者参与了普法宣传活动,8.37%参与了法律知识竞赛,7.44%协助过维护交通治安,14.88%举报了违法违纪事件,其他也有45.12%,体现了高中生可贵的社会道义与法治正义精神。他们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呢?调查显示通过媒体28.55%,报刊杂志20.63%,教师25.55%,家长12.16%,同学4.78%,其他途径8.33%。看来各类媒体报刊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这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媒体人的高度重视,关注做好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和引导。但另一方面,由于高中生面临比较大的高考压力,大多数学生不能够或者没有精力主动地从媒体报刊中获得系统的法律知识。当问起“您是否有观看法制节目、报刊的习惯”时,回答“没有”的学生占17.08%,“偶尔”的占66.12%,能够经常持续的学生才占16.8%。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因为高中生通过电视媒体报刊这种最直观、最现代的方式获得的法律知识占了较大的比例(49.18%),约是学校教师(25.55%)的2倍,但接受的方式却是被动的。当然,学校还是普法育人的主阵地,毕竟通过媒体报刊获得的法律知识都是零星的、点滴的、不系统的,真正地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还需要有关部门和学校进行统一、系统的教育。所以,是不是可以考虑把传统的学习教育方式与现代的多媒体教育途径有机结合起来呢?
2.对依法治国认同感很高,但对司法部门如何做到公正性有疑虑。高中生对依法治国的认同度也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问卷中设计了一个直接的问题,“您对‘依法治国’的方略认同吗?”大家回答是让我们惊喜的,十分认同的有68.07%,比较认同的有24.65%,不认同的只有7.28%。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机制,也是一种社会和人类活动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秩序稳定、和谐的社会。有了对法治的认同,对法律的敬畏,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并成为行动和追求,这如同“扣扣子”,扣好了“第一个扣子”,就能够为依法治国做贡献。
对于法律和法治的功能,高中生既看到法律和法治的现实意义,也表现出对现实社会中存在某些问题的疑虑。比如说在问到“您认为法律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时,回答“保护公民权利”占76.32%,“惩罚违法犯罪”占13.09%,“规定公民义务”占5.02%,其他占5.57%。固然法律是保护公民权利的,但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只强调法律保护公民而忽视所承担的责任义务,这对法律的理解多少有一些偏颇。另一个当提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生活中能保证吗?”时,大家的回答同样令人愕然:“能、可以做到”的只占16.81%,而“怀疑、做不到”的占39.5%,认为“取决与司法部门公正性”的占43.69%。从这来看,既凝聚着高中生对公检法等部门抱有改进的极大期望,同时也说明了大家对法治公正性持有怀疑的态度。这样的情绪和观念,久而久之可能会干扰中学生对依法治国方略的正确理解和深刻认识,甚至影响今后的法治信仰和人生成长,理应注意教育。
在普法教育熏陶下,大多数高中生养成了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习惯。同时,在一定情况下,也能够敢于站出来理直气壮地捍卫法律的尊严,诸多媒体时常可以看到见义勇为的事例。这一点,在下面两组问题的调查中显得特别突出。在问及“发现有人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时您会怎么做?”(见图1)
由此可见,同学们具有护卫法律神圣、保卫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安定的信心和勇气,体现了大义凛然的担当和责任。这在对“只要不危害自己的利益,看到违法犯罪也不要管”的看法时,其回答一样倍感欣悦。认为“正确”的只占8.12%,“错误”占了73.11%。不过还有18.77%的人回应“不知道该怎样做”,这或多或少表明少数人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逃避,值得社会深思。
3.保护自身安全意识参差不一,但遇到具体侵害时尚能依法维权。调查发现,当今高中生对自己合法权益的关注度可以说参差不一,并且表露出有不知如何依法维护的困惑和无奈。请看“您对自身合法权益关注度”时的回答(见图2)。
再看看对另外两个问题的回答:在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时,回应经常的只占14.25%,很少的占了50.41%,没有的占了35.34%。“您对维权的途径是否熟悉?”时,回答也不甚满意。“不太熟悉”占47.95%,“基本熟悉”占43.83%,“很熟悉”仅占8.22%。值得欣慰的是,一旦真正遇到具体事情和侵害时,大多数高中生还是能够理性对待。比如当问到“您遇到侵犯自己权利的时候,您的解决方法会是什么?”时,回答“忍过去”占8.81%,“及时向老师反映”占14.65%,“向家长反映”占48.37%,“向司法机关求助”16.9%,其他占11.27%,绝大多数同学能够通过有关途径依法维护。当遇到了“放学回去发现屋里乱成一团,觉得是家里进小偷了,你会怎样?”时,回答“先收拾家里看被偷了哪些东西的”只有12.01%,“保护好现场打110报警”占64.81%,“打电话告诉家长”占23.18%,说明大多数同学都有依法办事、保护现场留存证据的法律意识。
4.懂法守法的自觉性虽然较高,但抓好宪法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法治意识的根本反映。高中生通过参加校内外普法教育,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上都有较大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但是对于《宪法》及其生活中的法律知识,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尚没有弄清楚,说明法治的根基不够牢固。比如说“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解吗”的回答,满意比例显然不很高。非常了解只占7.14%,部分了解30.77%,有一点了解50%,一点也不了解还有12.09%,说明抓好宪法的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特别是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高度重视和关注。比如在问到“每个适龄公民是否都有当兵服役的义务?”时,回答“是”占46.63%,“不是”占42.13%,“不知道”占11.24%。我国《宪法》和《兵役法》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保祖国是每一个适龄公民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职责。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认为当兵吃亏,拒绝、逃避服兵役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网上就有“我到了服兵役的年龄,想知道怎样能逃避”的帖子,看后着实令人深思。的确,我们这个时代“英雄主义”情结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已经开始被人们淡忘了,这是我们国家与民族需要关注的大问题。又如关于“知道网络方面法律规定吗”时,回答“知道的多”的占28.77%,“不多”的占60.55%,“不知道”的占10.68%。这个比率可谓很大。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其中的一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危害极大,甚至于有的人沉溺于里边无法自拔。作为高中生,正处在明辨是非的徘徊期,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析能力,积极从中吸取正能量,是同学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加以引导。
三、进一步加强中学生(高中)法治教育的思考
中学生(高中)正处于由学校走向社会的前沿阵地,再联系现实社会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违法乱纪的行为逐年递增,尤其是校园暴力或恶性施暴事件频频见诸媒体。如不久前贵州15岁中学生被同学围殴致死,江西永新一个女中学生逼同学下跪、脚踹、掌掴,湖南邵东一个高中生在办公室杀害老师,湖北武当山一个中学生用钢棍暴打同学,等等。这些违法犯罪苗头和迹象的产生,主要原因就是有的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目无法纪,个别已处于家庭、学校、社会监管不力的状态,接近于触及犯罪的红线。针对调查发现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学生(高中)法治教育。
1.有关部门大力推行联动机制。重视和抓好高中生法治教育意义重大,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整个教育工作的实际,注意做好统筹安排和顶层设计;司法部门要结合全社会普法工作,针对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学生做好法治教育的规划和指导,组织公检法干部和律师进校入班担任兼职法治校长和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做好普法工作。最终,建立起部门联动、互为负责的体制,并确保法治教育责任落地。
2.把法治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同学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对高中生强化法治教育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社会和家庭所不及的。所以,学校在法治教育上要切实有所担当,真正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必考课纳入到教学之中,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治教育和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学生有兴趣、能自觉地让“法治”信仰和理念根植于心灵深处。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互动 生成 实效性
“互动和生成”是伴随新课程实施而出现的新理念,它不但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而且是教师不懈追求的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然而互动与生成往往是共生共存的。一方面,互动是生成的基础,另一方面,生成是互动的升华。对于生成的疑难问题或独特见解,教师或表扬鼓励、或组织讨论、或点拨引导,学生或认同性吸收、或选择性完善、或辩论性批驳。如何优化互动、促进生成以构建高效课堂,我结合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找准切入点:创设情境,拨动心弦,立足主体性。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情动于衷、不悱不发”的力作。师生解读教材的过程是阅读主体与文本互动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将课堂教学根植于学生鲜活的生活,以儿童的视野,探寻教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汲取儿童切身的生活体验,不失时机地创设生活化的实践情境,设计对话的主题,学生才会有真实思想的流露,才能成功地引领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诗意地生活”,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
找准切入点教师需要深入剖析作品,善于捕捉文本中宣泄奔腾着的感情激流、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在此基础上,重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教学互动的目标和主题,才能产生引领学生互动的精彩预设,进行适时巧妙的价值引领,使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淌着生命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
显然,教师的情感态度、言谈举止及课堂教学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互动,教师语言表达与情境创设往往构成了课堂教学的情感基调。例如沅丰坝中学的龙宇老师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时,为了加深对英雄船长的理解,播放《泰坦尼克号》中人们在海难紧急关头逃生的片段。真实可感的惊险场面,成为语言文字的形象注释,有利于从音、画两方面来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又能“用足”该环节,先后要求学生“用自认为最恰当的词语形容船长”,“谈谈对船长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这样,教学就由对故事情节的关注自然而然地转变到对主人公船长的关注上,使“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情怀、师生的体悟融为一体,产生共鸣效应”。
二、点击兴奋点:巧于设疑引思,循循善诱,发挥能动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有效互动的起源,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究的欲望,引发解决难题的愿望,才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可是很多阅读课堂经常呈现出两极分化,要么没有悬念,没有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迷茫,没有各抒己见的争执,没有豁然开朗的欣喜,一潭死水,缺少生机;要么欢呼雀跃,情绪激昂,吵吵闹闹,杂乱无章,甚至全班处于失控状态。其原因可能是问题过细、过碎,缺乏思维深度,学生没有进行个性阅读、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可能是情境富于趣味但缺乏智慧挑战等。对于这样的课堂不少教师通常显得“窘迫无奈”,学生显然收获甚少。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最佳状态应该是一个人的情绪处于“中性”状态,过于冷静和过于兴奋,都将影响学习的效果。要维持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奋,不断强化学生能动意识,自觉摈弃“等、靠、听、记”的消极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就表现在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到学生愿意兴奋、能够兴奋的关键点和关节点上,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发展。
因此,课堂设计应该“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以板块为主,粗线条,适时提供“大问题”,给学生的自我创造留足空间和时间,才能释放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知识、情感的多元汇聚、碰撞与融合。有效互动的提问重在引导,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尽量避免大量的一问一答和一问齐答的情况,否则很容易造成互动范围窄小、学习被动或互动失真,甚至造出“南郭先生”,形成乱哄哄的“课堂民主”假象。例如教学《藤野先生》时问“鲁迅为什么记得水户”,指向性就太强,学生的读书仅仅是一蹴而就的验证。再如“鲁迅为什么能记得日暮里”、“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孔乙己为什么没有名字,这说明了什么”等问题就具有模糊性,因为少了限制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放开手脚从多角度突破,生成的可能性随即产生。
三、寻求发散点:捕捉灵感,合理生成,展现创造性。
课堂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交错纷杂的互动的“场”,是多元智慧的砥砺和碰撞的“场”,更是彰显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在交互过程中,学生往往就会在教师的不经意间,冒出一个“怪”疑问,迸出一个“怪”想法,教师只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意料之外的、稍纵即逝的课内生成资源,随时调整教学过程,拓宽教学领域,巧妙点拨,就有可能引发激烈的讨论、深刻的认同和广泛的共鸣,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使课堂变得精彩。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及理解能力的差异,在互动过程中,有时候难免出现偏颇。这种生成有的是良性的、有积极意义的;有的是不利于教学进程推进的。对于积极的生成需要有效地利用;消极的生成就更需要智慧地控制。课堂违纪现象是常见的消极生成,这时需要教师使用多种暗示手段有针对性地控制,如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加重的语气等。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应付“节外生枝”的本领,敏锐、机智地去抓取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首先要对“不期而至”的信息迅速判断其是否正确、有无价值;其次,要巧妙回应学生抛出的“球”,是一两句话巧妙点拨、组织讨论,还是顺应学生的思路“再生新枝”,继续将课堂引向深入?例如康成中学的单咏梅老师执教《松鼠》时,有学生说:“我认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是这篇文章中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她果断组织讨论,在学生相互争论的过程中,他们能从个人阅读的感受、从单元的主题、从比较阅读、从作者生活的年代、从文章的体裁等诸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结果是见仁见智各不相同。虽然那节课没有答案,但是师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和交流。
总之,教学互动应该是有序的,有序才能有效。对偏差,通过负反馈引导学生补救;对优势,通过正反馈引导学生扬长。只有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才能应付自如,促进精彩生成。
四、形成整合点:张扬个性,鼓励多元感悟,增强批判性。
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知识本位”的思想影响,课堂生活中依然存在“唯书”、“唯师”的倾向,使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关系失衡,学生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然而,教师和学生只有知识的“先知者”和“后知者”的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只有课堂呈现和谐愉快、自然放松、亲切温暖的精神氛围,洋溢着平等、民主的精神气息,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心理安全与精神自由,才能有质疑问难的勇气,才能进行一种积极的、融洽的、持久的沟通,课堂才会充满无穷的可能性,互动生成才能应运而生。
当然,课堂开放了,学生畅所欲言了,有时候难免会信马由缰,离题万里。例如马路涛老师执教《范进中举》时提问:“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是为什么?”一位学生不假思索便举手回答:“女婿衣襟皱了不好看,没面子。”马老师没有立即纠正,而是让其坐下与同学交流,结果该生很快再次作答:“文章前后对照,鲜明对比,作者以此细节无情地暴露了胡屠户爱富欺贫的丑恶灵魂。”他也因此惹得满堂哄笑到赢得全班的掌声。可见,只有宽容学生的“跑题”,耐心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轻易加以嘲笑与否定,允许学生改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讨论、争论、辩论,展现童心、童真、童趣,才能使师生达到共识、共进、共发展的境界。
因此,教师要从心灵深处平视学生,摈弃严肃、古板、急躁与斥责;以微笑、亲和、耐心与鼓励取而代之。教师要从教学的主角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根据学生心理、情感、知识的需要,适度地等待和巧妙地点拨,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在吸收中批判的能力,尊重并激励学生尽情彰显自我,合理进行多元感悟。
教师还要具有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强烈意识和较高能力。教学不但要善于放开,还要善于收拢;不仅要发散,还要进行整合;不但要帮助学生实现教材知识总量的增值,而且要引领学生形成知识的序列和结构,产生“附加值”,“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总之,和谐互动、自然生成的课堂应该是师生智慧碰撞、心灵交流、合作探究的家园,这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辉,读书而不“唯书”,尊师而不“唯师”;这里学生的认识不断提高、体验不断丰富、情感不断升华,他们拥有了创造的机会,获得了全面的发展;这里不再是知识的交易所,而是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与魅力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孙朝仁主编.让教学更高效——策略创新让教学事半功倍[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230.
[2]周成平主编.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5-220.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3―0077―01
历史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和人文学科的重要支柱,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决定性的作用。将历史学科引入高中课堂之中是出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考虑,也是出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相比于其他科目来说,历史学科更加重视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基础知识的积淀,学生成绩的提升较为不明显,学生能力的提高更加难以通过考试的形式和分数的指标体现。同时,历史学科所学内容庞杂而琐碎,学科体系和学科逻辑相对不明显,通盘掌握和全局理解更为困难,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特别是对于急需提升历史学科成绩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历史学科的学习难度是一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历史学科的价值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历史作为一门研究过去事件的学科,其学科属性就注定了所学内容与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距离,同时当今盛行的全球史观、通史观和大历史观也使所学内容与身边环境拉开了地理上的距离。可以说,历史这门学科在学科理念和方法上与学生自身活动有所隔阂,由此产生心理上的隔阂和抵触情绪也是难以避免的。
与社会大众的普遍误解和学生的盲目认识所不同,历史的垂训价值一直是历史的主要价值之一,实用主义功用在历史学科之中占有着很大的比重。历史从不是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而是过去的现实生活的记录,也将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之中重现,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学科,而这种意义和价值必须通过历史教育和课堂教学来强调,对于“历史无用论”的误解必须得到澄清和解释。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之中,为了消除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误解,帮助学生端正历史学习的态度,加强学生对于历史学科价值和历史教育价值的认识,教师应该利用高中历史课堂这个机会有意识地强调历史与现实的密切联系,突出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系,主动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
二、历史课堂教学融合现实生活的措施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以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态度将理论和观点深入人心。从教学实践之中可以发现,主要采用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点。
1.避免历史人物脸谱化。人可以被人所理解是因为有着共通的人性,在行为处事之中有着作为人所能够理解的原因和理由,而对于历史人物来说,一旦被脸谱化、符号化之后其行为就已经脱离了可被理解的范畴,其自身也脱离了现实生活成为抽象符号的存在。简而言之,只有突出每个历史人物的人性特征,我们才能够基于共通的人性在身边找到相似的范例,历史人物才能够真正地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例如在学习楚汉战争时,刘邦和项羽作为两个主要的关键性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征,刘邦的圆滑、谨慎、知人善任但又冷酷狡诈充满着流氓脾性,项羽的仁慈、勇猛、有情有义但又刚愎自用和心胸狭窄。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进程,而且其性格特色使刘邦、项羽二人现实可感,不会因为两千年时光的阻隔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
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为了起到更好的突出历史人物性格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表演历史情景剧的方式,例如安排学生分别扮演刘邦、项羽等历史角色排演鸿门宴等经典场景,使历史学习富于趣味性,同时无形之中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若将楚汉相争的双方抽象为脸谱和符号,则刘邦、项羽则仅仅代表了互相对抗的两方势力,学习时自然无法产生现实感和认同感,学生学习时只会感到枯燥乏味、味同嚼蜡,逐步丧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历史的价值也会产生怀疑。
论文关键词:听课质量;学习态度;人格魅力;理论素质;教学能力
对“课堂学生爆满”和“课堂学生所乘4无几”两种现象,有的人很容易与教师讲课好坏联想起来,这不无道理。可是,教师课讲得好学生就一定会来上课么?仔细思考一下这两种现象中学生的状态,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前者,学生处于主动学习,不是教师通过诸如上课点名等手段强制学生来上课。后者,对于这个课堂而言,大部分学生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出于不喜欢此门课或不喜欢教师等原因就选择逃课。两种现象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显然不同,学生的听课质量因此也存了很大的差距。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呢?本文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思想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教导与引导
首先在思想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教导与引导,使学生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给自己立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如何主动去学习。正确教导、引导很关键。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在新生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考上大学是学习的终点,经过三年高中的紧张拼搏,现在终于可以享受了;也有的学生习惯了以前在学校有教师管、在家有家长管的学习方式,来到大学后失去了高考这样大的奋斗目标,突然觉得无所适从,一片茫然;有的学生听取了学生间流传的一些顺口溜“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并且学着尝试。在大的背景下,英语四、六级与毕业、找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大多数学生很快陷入考四、六级中。另外,刚刚从高中步入大学的殿堂,学习方式的差别也会令一些学生很不适应。高中时,课堂上知识点不很密集,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消化大部分知识。在大学,不仅上课时间长,而且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笔记会增厚不少。无论从记忆规律来说,还是从脑力上看,学生都会感到吃不消。从学生的自信心上来说,他们会不适应一堂课下来有这么“多”听不懂之处,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采取措施,在新生入学后就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预先告知他们将面临的各种变化,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发展性原则的重点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经历,发展学生的潜能。新生入学时,许多人对自我都抱着较高的评价和期望。进校后,环境发生了改变,教师要鼓励他们对自我重新定位,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进而发展自我的潜能,并且告知学生以后将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结合所教课程给学生以引导、以信心。
2教师需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有了上述这些心理准备,并逐渐适应环境,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给自己立下人生目标后,他们会去主动学习。那么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昵?或者说教师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课有魅力以吸引学生来听课呢?
2.1教师要有人格魅力
人格是指人的品质、性格、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我国古代就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高校教师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教学态度、治学精神、行为举止等都会对学生构成一种自然的教育力量,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金钱与人格的较量中,在五光十色的生活征途中,维护人格的尊严,表现出一种高尚自尊的人格,一种宽广豁达的胸怀,一种平常淡泊的心境,坚守精神的家园,而不能随波逐流,过于世俗。如果高校教师物欲横流,道德低下,精神萎靡,只追求名利,贪图安逸,不负责任,何以在大学生心中树立精神支柱?
2.2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素质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叶圣陶先生说,做好教师工作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肯负责,二是有本钱。这“本钱”指的就是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储备。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要“精”——“知得深”;二要“博”——“知得广”。高校教师对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不仅应当知其然,而且应当知其所以然,对专业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新旧联系都应了然于胸。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甚至有人提出,高校教师的知识要如同一条河,源源不断,清新鲜活。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对现有知识的汲取和积累,另一方面要追踪学科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前沿成果,不断发现新知识。人的思想空虚与知识贫乏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智慧、觉悟又总是与知识水平紧密相关的。高校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必然严重影响传授知识的效率,成为加重大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2.3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
《学记》说过:“教者,师逸而功倍”。高校教师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懂得教学规律,还必须不断探索教学的艺术。高校教师以自己教学的魅力使师生知、情、意沟通在一起,形成一种心灵呼应的心理相容,教师用自己的心融化着学生的心,用自己的个性影响着大学生的个性,并使学生的多种个性服从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再创造,这样的高校教师才称得起是名副其实的教育者,学生才是真正的大学生。现代教学论要求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必须考虑难度、强度、密度、速度等问题,必须克服节奏慢、密度小、信息量少的弊端,建立快节奏、大容量、高频率的现代教学风格。现在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诸如电影、电视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更有利于增加课堂的知识量、信息量。另外,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代替了过去以黑板、粉笔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高校教师讲究教学艺术,有助于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开发其智力,着重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高校教师的能力素质越好,越能针对每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最佳的科学训练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能与学生之间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是组建者、引导者、解惑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不断提出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这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由于课堂时间比较长,注意力不能始终集中,提出问题也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4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能够沟通
随着英语二期课改的推广和深入,对任课教师挖掘教材,设计课堂教学及提高教学效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期课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按照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听说读写"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所在, 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英语写作能最直接也最明显的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写作也是中考中重要的一部分且往往容易失分。因此,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写作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学习内容。
对于英语写作教学,我一直认为只要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及要求,学会围绕提示问题展开,并适当的运用一些好词好句,一定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我也相信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分享,赏析其中一些优秀的作业会帮助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和兴趣,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第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英语是语言学科,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多创造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习惯:清晰、流畅、达意。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角色表演,描述与课文有关的图画,接龙游戏,或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以此培养学生用简单正确的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在口语交际中,及时纠正句型及语法的错误,为书面写作做好了铺垫。
第二,帮助学生学会审题。和语文写作一样,英语的作文虽然只有六、七十字,但也不是信手拿来就能写的,下笔之前,脑海中要有大致的框架和提纲。因此在今后每次布置作文题后,课堂中一定要预留时间和学生一起讨论以下的问题:1.作文的主题是什么?2.围绕主题有哪些可以写的内容?3.要写的内容主次如何安排?4.关于主题,是否有自己的见解?5.要用什么时态写作,有哪些可以用到的句型,词汇等。我想,这些细节的讨论对于学生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及时反馈,互评互动。2007-2008年在参加哈佛大学为理解的教学小组学习过程中,我也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其中反馈梯表的运用对于写作练习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运用反馈梯表,可以让学生一起参与到作文的点评中。具体操作如下:听完这篇作文后,你觉得它的优点是什么?不足之处是什么?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建议?在学生互评作文的过程中也许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和灵感。汇集了各种好的建议之后,学生可以对作文进行二次修改,加以完善。
我相信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和思考,加上平时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多写多练,持之以恒,学生的写作能力定会有所提高。
附:学生修改之前和之后的作文
修改前 (文章冗长,主次不合理):
A story about Mr. Sun and Mr. Wind――by Maggie Class 2 Grade 7
Mr. Wind wanted to prove that he was stronger than Mr. Sun. So they decided to have a competition. The competition was about who could get the man's coat off first. Mr. Wind went first. He blew and blew. However, he still could not get the man's coat off. He tried his best to get the man's coat off. The man felt cold, so he held his coat more tightly. Mr. Wind failed. Then, it was Mr. Sun's turn. Mr. Sun shone and shone. And the weather became warm in a minute. The man felt hot and took off his coat. Mr. Sun won the competition. Mr. Wind was very disappointed. Mr. Sun comforted Mr. Wind and at last they became friends.
I still could not forget that sentence 'Strength is not always important.' And I also learnt that friendship is more important than many other things in the world.
修改后(语言精练,点题到位):
A story about Mr. Sun and Mr. Wind---by Maggie Class 2 Grade 7
The proud Mr. Wind wanted to prove that he was much stronger than Mr. Sun. So they had a competition. They both tried their best, but Mr. Wind failed at last. Although Mr. Sun won, he didn't laugh at Mr. Wind. Finally, they became friends.
I still could not forget that sentence 'Strength is not always important.' And
I also know that everyone has his own merits. So we should always learn from each other. Of course, friendship is very important, too. It's even better than many other things in this world.
修改前 (寓意展开不充分):
A story about Mr. Sun and Mr. Wind---by Koji Class 2 Grade 7
The sun and the wind, which is stronger?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is question is too strange. I think so, too. But here is a story about a competition between Mr. Wind and Mr. Sun. One day Mr. Wind wanted to have a competition with Mr. Sun. They'd like to see who can take a man's coat off in the shortest time. Mr. Wind blew and blew, but he couldn't do that. Mr. Sun shone brightly, the man felt hot and took off his coat. Of course, Mr. Sun won, but they became friends. I have learnt that intelligenc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trength.
修改后 (主次合理,从多方面谈论了寓意):
一、如何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规定“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多元主体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相结合”。其出发点是良好的,但由于教育评价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果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一线教师都难以保证准确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遑论学生、家长和社区工作者?教师可以由学校组织培训学习,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家长和社区工作者,又该由谁来组织培训学习?即便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组织培训,又怎么能够保证所有参与评价的家长和社区工作者都能按期参加培训学习?没有参加培训学习,他们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我看来,评价主体缺乏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就很难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二、如何保证实证材料的丰富性和真实性
由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大板块,在评价主体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每一板块都要提供相应的实证材料,工作量相当大,如在“道德品质”中要求有每位学生“遵守纪律的情况记录”及“言行习惯方面的特例记录”;“交流与合作”中要求有每位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典型表现记录”;“学习态度与能力方面”要求有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记录”和“课外阅读笔记等的自学成果”;“实践与创新”中要求有每位学生的“理化生实验记录”“技术课课堂表现记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运动与健康”中要求有每位学生的“平时锻炼身体的观察记录”“课堂表现记录”“心理健康状况的观察记录”等等。限于职责,学校和教师可以注重平时积累,努力搜集尽可能多的材料,家长和社区工作者能够象学校和家长这样做吗?如果不能,那他们搜集的材料,就不容易保证最基本的数量、质量和可信度了。
三、如何保证各评价主体之间沟通交流的现实性和制度化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规定“要形成评价主体之间定期交流、分享、研究评价信息,共同探讨发展策略的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评价主体之间能够定期交流、分享、研究、探讨,的确是使评价走上科学有效道路的良方。然而,由于学校并非社会管理部门,老师也不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将社区工作人员列为评价主体之一,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权限,他们更无权要求作为评价主体的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参加研究评价信息的活动。另外,绝大部分家长都不是自由职业者,尽管他们想参加研究评价信息的活动,又怎么保证他们每次都能够从单位请下假来?众多因素制约着分散在全社会的众多评价主体,通过什么途径,使用什么方法交流、分享和研究评价信息,又怎么能使这种交流、分享和研究持续下去,大有研究的必要,否则,评价主体之间的交流、分享和研究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这对评价的实施有害无益。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社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对个体道德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有不少因为学生道德水平不高、人格发展不健全导致的社会悲剧,尤其是一些“90后”学生被普遍认为缺乏社会责任,使得教育部门密切关注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高中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改革对象[2]。从我国过去及目前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教育仍然是一种应试教育,高中教育更多地为高考服务。学习被很多学生、家长、老师当做一种考入名牌大学、考入重点院校的工具,而忽视了学习文化知识的真正意义。新课改的关键在于整个社会教育观念的改革,整个社会不应该给教育套上本不该存在的种种限制,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则是为了将其应用在生活中。在此理念下,德育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即要转变教育观念,深入进行德育改革,使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班主任是高中教育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工作的直接负责人,也是对学生进行指导、组织的实践人,是塑造高中生人格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要提高高中生的德育水平,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的新理念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德育。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要响应政府号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德育工作的开展。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不能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本着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及国家的整体道德水平相协调的原则,实现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象和高中德育教学开展工作的协调、全面、综合及可持续发展[3]。
(二)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教学的理念。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能层面,更看重的是全面发展能力,而这副重担就落到了德育工作者身上。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教学,根据高中生的成长状态,有目的地实施德育教学,以学生的发展和成才为德育教学的核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学校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及成长背景不同等客观因素[4],有针对性地、科学地、有效地做好德育教学工作,从实际出发,为学生的成才和健康成长作贡献。
(三)坚持德育原则,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任何教学工作的开展都要从实际出发,都要坚持原则。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开展源于日常教学、贴近实际生活,以学生为对象,以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为主要目标,德育工作开展的原则就是为全面提高高中生的整体道德素质。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就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德育工作有实效性、针对性、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探讨
(一)以身作则深化德育工作。在与高中生相处的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班级管理者、活动组织者及教育者等多重身份,在高中生的人格发展方面,班主任影响力的发挥首先是通过自身人格魅力进行的,班主任在学生中树立的榜样和塑造的基本形象是组织学生参加人格养成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力量,一个有着良好威信和正面形象的班主任无形中能引导学生的人格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一定要在尊重高中生的基本前提下,树立积极健康的形象,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以隐形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适时地转换角色,成为高中生学习与生活中的良师益友[5],还要对高中生真正地做到体谅、理解与包容,并且及时、敏锐地观察到高中生心理方面的变化,做好有效的疏导工作,并尽量改善不利于高中生和谐、健康发展的大环境。
(二)理论结合实践,强化德育工作。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学生高中期间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到位的,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课外教学活动的内容时可以结合道德教育理论,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校现有的教学活动条件,进行适当的课外德育教学活动。高中班主任通过灵活地组织团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具体项目,积极地将相关的教学要求、政治评定、操行考核等管理活动与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人格发展结合起来,如针对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校训校规,举办“思想道德修养计划”的主题班会;寒暑假时,可以组织学生社团的送爱心活动[6]、温暖工程等课外实践,还包括中国传统节日庆典、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这些活动中,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更大的空间和更广泛的层面上体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自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真正需要的全面性人才。
四、结语
【关键词】育人模式 网络环境 德育微课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科目考试已经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网络早已融入到了高中生们学习生活中。网络环境下高中德育工作更重要的是面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身心发展,所以迫切需要我们改变原有的观念,利用网络的优质资源,改变传统的德育管理,达到育人模式的转型。
德育贯穿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育人模式给学校德工作育的转型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必须与时俱进,主动地适应新时代,多思考,多实践,获得新成效。下面是我对网络环境下高中德育教育的一点思考与一些实践。
一、学校德育是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主渠道
高中学生身处丰富信息的网络时代,而高中生虽然对各种活动有兴趣,但意志薄弱,纪律观念淡薄,易受不良信息的影,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①。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强调发展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的的自我发展。
学校德育是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主渠道,要把高中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作为德育的重点,以网络资源开展未成年人德育工作,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利用网络中德育资源作为开展高中生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式。
二、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一点思考
信息网络有利于我们利用社交软件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选择温和的方法和有效的教育。因为在网络环境下没有约束,没有利害关系,也不用顾虑隐私,在这种氛围下,德育工作就可以在网络中开设。利用学校的网站开辟聊天室,公开心理辅导老师的E-mail,或者用和同学们相同的身份谈一谈身边发生的事情,在交流的同时并及时和班主任沟通,在现实中得到真正的帮助并建立信任。定期开放学校的机房,不定期检查学生的使用记录。另外也要与家长密切配合,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在家长的陪同下与孩子一起关注和学习相关的一些网站,杜绝学生到营业性网吧,让学生在校在家都要正确地、负责任地使用网络。
三、网络环境下德育的一些实践
1.德育微课是“微时代”的“微教育”
为了提高德育的时效性,将教育方面的内容做成微课程。微课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与扩充性②。经过研究与实践,在每周一的班会已初步形成了我校特有的德育微课教育模式。例如礼仪教育、安全教育、思想教育这是班会中稳定的专题。在高一新生军训中强调的纪律的遵守是德育的阶段性重点,在做德育微课时穿插一些有关军训内容的热点(比如80周年纪录片),结合学校内军训时的每一个感人的小细节,形成相对完整的德育微课。德育微课要求短小,方便制作并容易推广到全校的每一个高一班级,虽然信息量不大,但冲击力却不小。德育微课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直接解决问题。
2.来自身边的德育校本课程
网络学习是学生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而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大部分来自于我校的学生,让学生直接参与与创编我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资源,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利用校文学社在校园网上征稿,说说自己的故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公开的评选,选出优秀的、激励人心的故事例做成德育校本课程并刻录成光盘,或做成PPT,MP3,视频。
3.德育实践作业与学校的网络社区
德育实践作业有利于高中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真切地感染和体验生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了让德育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假期可以安排了德育实践作业记录表,建立班级内部的QQ群、家长的微信群,学校还要建设网络社区并定期德育实践作业,根据老师指导学生的完成状况作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德育工作者的考核依据。德育实践作业的设计一是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布置德育实践作业,提倡重实践、能力为本的求实精神。树立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的良好风尚,真正实现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修养。
四、网络环境下的育人模式转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高中生的思想呈现了多元化,传统德育的方式方法相对滞后,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会让高中生理想信念较为模糊,责任意识欠缺,学习目标不明确,放松或降低要求,遇到挫折自暴自弃,身心素质等不能适应高中生活的需要,导致德育目标难于实现。
模式转型的重点是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网络课程,学校要可以吸纳丰富社会教育资源,例如国外的网络课程,TED等优质的教学资源。这些励志的、学术的教育资源,实质上是架起了校园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桥梁,强调高中生对学习经验的提升和思维的优化。
面对新的教育环境,高中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一定要顺应形势,坚持以“育人模式转型”为目标,以网络教育为手段,主动占领网络德育教育这块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德育主动权,努力营造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以网络下的德育为抓手,助推义务教育的育人模式转型。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