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机构的培训范文

教育机构的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机构的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机构的培训

第1篇:教育机构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培训机构;教学模式;高校计算机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8-0018-02

[作者简介]黄莉(1981―),女,硕士,宝鸡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

一、背景

当前,计算机类培训市场呈现出繁荣态势,一方面弥补了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不足,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对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存在价值提出了挑战。在高等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1]的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育应重新理解国家、市场和学生的需求,定位自身的培养目标,调整目标知识结构和相应课程体系,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适应时展。

二、培训机构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一)培训机构教学模式的优势

培训机构市场化生存的地位使其教学模式呈现出以下特点:1.教学目标能紧扣市场需求,对技术热点转换和用人需求反应敏捷,课程调整迅速。2.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学生能清楚、直接地了解到自己所能获取的知识和所能达到的效果,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预期。3.教学内容围绕具体案例、实际应用进行选择和设计,可操作性较强,知识关联度高,能在教学中循序渐进,持续深入。4.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通过课时密集的教学安排,维持学生的专注程度,通过不断产生可见的阶段化结果,满足学生的成就感,维持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培训机构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无可否认,培训机构由于其市场化生存的处境,在教学模式上具有上述优势,符合学生的需求,对学生有较强吸引力,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同样是由于这种处境,此种教学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下:1.参与培训的学生基本都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参加J2EE培训的学生在校期间都已完成了一定课时的Java语言学习与编程实践,如果面对零基础的学生,此种教学模式如何开展,效果如何还无法确定。2.教学内容设计具体,可操作性强,适合早期模仿学习阶段,[2]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均存在很大局限,所能提供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学生的后期发展会遭遇瓶颈。3.教学过程强调产生结果,缺乏对问题的探究,可能会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支持长期发展。4.通过高强度的课程安排,无疑能维持学生专注度和兴趣度,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在较长的时间内,此种安排不易实施。

三、对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启迪

培训市场的繁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不足,急需改革。与培训机构不同的是,高校教育需要兼顾国家、市场和个人的诉求,兼顾专业训练和思想育化,兼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塑造。这些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又会表现出各种冲突,谁先谁后,孰强孰弱,都需要根据当前时代的大背景和高校教育现状做出适度调整,寻求新的平衡。参照培训机构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在培养目标上,面对市场化的就业形势,应提供层次化、多元化的教育,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禀赋、环境和生活理想做出选择,当前尤其紧迫的是,应当注意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养。

2.在目标知识结构上,应重新对科学和工程进行平衡,处理好学科基础和技术热点之间的矛盾,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计算机学科迅猛发展,学科基础和技术应用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应当根据当前的技术应用现状,重新提取、整理必要的学科基础知识,确立学科核心知识结构,在保持核心稳定的情况下,捕捉技术热点转换,提供多元化的课程。

3.在课程体系上,应围绕核心知识结构,重新整合课程内容,调整开设顺序,保证知识点的关联度和持续性,尤其要注意结合学科基础和技术应用,做到学科基础知识能够解释技术应用,技术应用能够反映学科基础知识,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

4.随着学科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课程的知识价值和实践价值都会随之变化,这一方面需要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另一方面,也要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存在以下问题:(1)脱离工程实践,内容空洞化,不生动;(2)内容脱离当前真实的应用需求;(3)重理论,轻实践;(4)课程间内容衔接不足。针对问题(1)(2),可以重新提炼当前真实应用需求,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课程的主要思想,方法,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3]针对问题(3),可以加强实验课建设,和理论课教学相互衔接,工程能力的根本还是要在实验环节中获得。针对问题(4),可以从课程群的高度,协作研究、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加强衔接,从而在一个向度上使知识得以深化。

5.在教学过程上,传统的自底向上的模式,强调先基础、后应用,这导致较长的学习周期,很难产生阶段性的可见成果,无法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产生持久的学习驱动力,[4]不符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考虑采取自顶向下的模式,[5]由外及内,从学生能最直观认知到的表象开始。比如,教授软件设计,可以从界面设计开始,理解软件开始,这种分析式的思维更符合认知规律,按照这种思路,一些课程可以提前到低年级开设,有利于较快把知识转换成生产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面对培训机构等其他类型的教育机构提出的挑战,高校计算机教育应积极变革,借鉴其优点,根据当前情势,主动调整自身的培养目标、目标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找到新的平衡,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系统中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有机结合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2).

[2]浅谈模仿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0).

[3]罗代忠,罗万成,李瑞.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4).

第2篇:教育机构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教育培训 机构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67-01

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指除国家公办教育之外的民办教育机构,这些教育培训机构主要从事职业教育、资格认证培训、英语培训、学前教育以及开设高三复读班、奥数班等。教育培训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规模,同时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培训机构出现井喷之势,但是却也是良莠不齐,引起了学生和家长极大对教育培训整个行业的不满和质疑。教育培训机构应该不断增强满意度,促进自身发展。

1、增强教育培训机构满意度的必要性

1.1提高在家长和学生中的口碑

教育培训行业属于服务业,由于服务业提供的是服务,而不是实体,因此大大增加了消费者购买的难度,如何持续不断地招生,提高续费率,成为众多教育培训机构关注的重点。增强教育培训机构满意度,能够塑造其在家长和学生中的形象,提高在家长和学生中的口碑。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学习,否则,投入再多的营销费用也是徒劳的。

1.2促进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

据估算,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总需求已达到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如此巨大的需求,再加上教育培训行业进入门槛低,对知识和管理技能要求不高,同时,教育培训行业是个典型的反经济周期行业,即便是金融危机爆发,该行业也没有受到影响,并且保持着高达30%的年增长率,种种原因导致众多人进入这个行业,直接导致该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日趋白热化。因此,学员便掌握了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主动权。只有不断增强教育培训机构的满意度,才能吸引学员前来就读,以此来促进教育培训机构的良性发展。

1.3增强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

增强教育培训机构满意度是一个综合性工程,不仅要求教育培训机构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才能,而且要求其能够持续不断地依据现实的需要,开发新的课程,来满足学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能够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当教育培训机构能够把这些都做到位时,家长和学生的满意程度自然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增强在同行业的竞争能力,提高培训机构的综合实力。

1.4是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任的表现

教育培训机构和公办教育不同,属于民办教育,没有财政拨款,需要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教育培训机构从事的同样是教书育人的行业,因此,需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为提高学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努力。只有,学员对教育培训机构的满意度提升了,学员们才会愿意为其提供的服务支付相关的费用。

2、增强教育培训机构满意度的措施

2.1树立品牌形象

据统计,我国教育培训机构多达上万家,但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可信赖的品牌却寥寥无几。树立品牌形象,意味着社会上主流消费者对该培训机构的认同,并且这些消费者会忠诚于这个品牌。比如说新东方,只要提起英语培训,人们便会想起新东方。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培训机构中,消费者为节约选择成本,便会选择已经获得社会认可的品牌培训机构,这样也就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对教育培训机构的满意度。而品牌培训机构由于前期积累下来的口碑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在后期便节约了大量的营销成本,可以将培训机构的资源向教学本身倾斜,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学员的成长。

2.2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按规章制度办事

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存在着管理粗放、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成为了增强教育培训机构满意度的短板。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如此,教育培训机构才能成为一个“自运作”的有机体,教育培训机构的一切事宜均有制度依据,而不是在出现问题时临时想办法。教育培训机构在日常管理中尤其注意要将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分开管理,两者特性不同,因此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激励和约束措施。教师队伍是直接面对学员的,是教育培训机构的重要资产,如何管理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忠诚度,成为教育培训机构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教育培训机构众多的兼职教师,由于不再编制之内,更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只有管理到位,才能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积极性,最终才能增强学员总体的满意度。

2.3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是衡量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标志。教育培训机构提高创新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进行教育理念创新,教师和培训学校的校长要对教育理念有深刻的认识,不能仅仅认为是培训学校和学员之间是提供服务和金钱之间的交换关系,教育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其承担着整个社会素质提升和能力提升的重任。其次,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当今主流的学生是80后和90后,这个群体有自己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效率。最后,要进行教学课程的创新,当前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同质化问题严重,要积极主动开发新的课程,满足社会需求。

2.4以人为本,将学员的利益置于首位

教育培训机构不仅要将课程教好,而且要满足学员的情感需求。为改善教学管理,应多和师生接触,通过调查走访,开座谈会、谈心会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方针,切实将学员的利益置于首位。

2.5衡量“质”和“价”之间的关系

尽管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的产品是服务,但是质量有好坏之分。教育培训机构应该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价格低的培训和课程服务。我国教育在居民家庭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居民重视教育,能够为教育投入金钱,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教育产品价格过高的现实。因此,教育培训机构应该衡量“质”和“价”之间的关系。

第3篇:教育机构的培训范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引进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其已逐步成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以系统科学、高等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学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青年教师的知识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基于课堂教学的培训体系。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执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 40岁以下教师占64.3%。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培训面向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情绪波动大,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2.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具体表现为课堂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甚至照本宣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4.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影响教学能力发展

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整天疲于跑项目、写论文,而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这种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逐步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关注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同时,也构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导致青年教师产生厌学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其二,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笼统。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选择在很小范围内,如一个教研室定期开展一下活动,各自汇报一下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师资队伍结构制约着良好梯队的形成,据预测,高校教师退休人数在逐步达到峰值,为了使高校师资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墙养,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的重任。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培训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以使青年教师获得或改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结合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分别制定出长、短期培训计划,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按需施教、全体参与、系统完善的原则来安排。其重点应围绕青年教师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出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办法,确保通过培训实现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训体系合理构建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高校组织需求层面、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三个方面。

(1)高校组织需求层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有二:其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根据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高校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2)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3)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3.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的一般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但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高校在选择培训时应注意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三种:首先是职前教氰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始,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其次是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再次是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更决地了解当下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自我开发也是一种有助于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成长完善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组织结构、计划及实施

(1)培训组织结构。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一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一个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2)高校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钊一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培训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例如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可将培训分为从事课堂教学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规划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的架构及内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为构成和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

(3)培训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实际上,培训的实施是培训体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执行过程。

5.培训管理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毛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第4篇:教育机构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 大学 培训机构 教育

近年来,考证培训、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培训的发展迅速,吸引了不少大学生的加入。本文就这一现象对成都五所高校的500余名学生发放关于“大学教育与培训机构教育”的问卷进行调查;同时对四所培训机构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访问。

一、对高校学生的调查问卷的分析

1.9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教育趋于大众化;89%的大学生认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65%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总的来说是成功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快速增长,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2.91%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良莠不齐,需谨慎选择;47%的大学生参加过培训机构的教育,并认为对自身的帮助很大;94%的大学生认为培训机构的商业性较强,对经济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调查的五所高校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培训机构教育将成为大学与用人单位的桥梁,推进大学教育的改革。但是大学生更希望大学教育能够与社会实际结合,让学生在大学教育中就能获得相应的职业素质。

二、对培训机构的老师和学生的访问分析

1.培训机构的老师认为,大学生普遍缺少职业素质的综合能力,培训机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教育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缺口。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大学生在求职中更具竞争力。在当今形势下,培训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将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2.培训机构的学生表示,培训机构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必要的,能够学习到在大学中学习不到的知识和能力,更加注重实践。但是在选择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需要,不能盲目听从宣传。另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是一个入口,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是关键。

三、大学教育与培训机构教育并存的原因探讨

(一)大学方面的因素

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传统的延续,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现象普遍,职业素质教育几乎空白,这种与实际社会的脱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国家将过多的资源分配给了重点大学,造成少数大学过度发展甚至资源滥用,而更多的大学却面临严重的资源不足的现状,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无论是大学的教科书还是教授掌握的知识,实际上都与社会和企业实际应用和需求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而目前我国大学重视知识教育,在能力和道德教育方面的欠缺比较严重。

(二)培训机构方面的因素

培训机构具有商业性质,在大学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之处抓住商业机遇应运而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运营模式能抓住学生的需要,进行更好的宣传,推进了自身的发展;为学生提供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就业难的背景下,发展越来越好。

(三)社会方面的因素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大量增加;社会和企业的实际应用对应聘者的能力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一定时间内,大学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大学生需要额外的教育来弥补自身知识能力的不足,以更好地步入社会。

四、对大学教育及大学生的建议

1.大学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招生,在数量上实现了飞跃,但是在质上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切实需要。因此,更应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分配。

大学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实际运用,职业素质教育几乎是空白。因此,大学应当结合培训机构的成功范例,为学生提供切实的教育辅导,做到与社会的紧密链接;

大学应抓好教育质量的监管。教育工作者必须为人师表,不能急功近利而影响教育质量以及学风。对于违背教育本质的工作者应当予以惩戒。另外,大学应建立淘汰制,营造好的学习氛围,严把质量关。

2.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地学习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知识能力,注重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积极寻找其他有效途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综合提高;

对于就业难问题不能一味归咎于学校教育,应当看到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地了解社会需要市场需求,主动弥补自己的不足,为自己的求职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中国大学教育这些年快速发展,至少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是不容置疑的成功之处。在实现量的进步的同时,更要注重质的提升。若想培育出优秀人才为中国的未来科技经济做贡献,我们一定要有一流的大学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的出现及其快速发展表明了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中国大学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大学教育和学生都应主动地寻找自身的问题并积极应对。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5篇:教育机构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 微技术 培训范式 构想

一、问题源起

在职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培训的体制、形式与内容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1]。传统的师资培训课程取向以学科理性及实践感性为主,学科理性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都由高校教师完成,他们注重于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讲授,呈现去实践的倾向,这种培训的理论并未适应实践的逻辑,甚至与参训者在实践中积累的教育信念相冲突,培训结束参训者就将所学理论束之高阁。实践感性取向的教师培训在调研中比较受参训群体的欢迎,但这种注重教学具体问题的观摩展示类培训,忽视了实践智慧的情境性,缺少理论的提升及默会知识的外显化,参训者观摩体验之后并未领悟授课者的教学智慧,在自身实践中亦遇到很大的困境,两种取向的教师培训都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微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微技术实现培训的体制、形式与内容的全方面转变,逐步构建并完善了问题导向式区域职后教师研修范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面向实践、研究实践、服务实践。

二、微技术下教师培训的范式

微技术泛指微时代的微视、微信、微博等快捷信息传播技术,微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培训以借助微信等通信工具组建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微群为实践问题来源、观点分享及理论翻转学习平台,以微课等微视频为交流、学习的载体,以微任务、微反思、微报告等为默会知识外显化的成果,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设备终端,以云存储为翻转学习的媒介,可实现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理论选学、观点分享,是一种关注实践、面向实践的教师培训范式。微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培训具有如下的范式:

其中,①需求调研及生成需求是培训实践取向的保证,项目前期需求调研微信(QQ)群是借助宁波市师训中心往期师资培训班组建而成,这保证了师资培训问题来源的实践性、广泛性,生成需求是当期师资培训组建的微信(QQ)群体在经历现场培训、实践反思及翻转学习后遇到的新的实践困境及教育热点问题的重新征询,需求调研是训前调研,生成需求是训后调研及新项目的训前调研,共同的技术支撑是每期培训班组建的微信群。方案设计、专家筛选都应在综合考虑微信群征集的参训者意愿及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基础上经广泛论证而确立。现场培训亦同传统师资培训有所区别,现场讲授的理论不再是培训者依学科理性或自我经验展开,而是以参训群体的教育主张微视及教育热点问题为出发点,整个培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融。除现场培训外,培训师还根据参训需求将专家观点进行微课处理以供培训后的翻转学习。现场培训有两种微视及一个微信群作为技术支撑,参训者教育主张微视为专家讲授提供实践案例,专家观点微课为学员训后翻转学习提供载体,参训者微信群实现参训者内部、参训者与培训管理者、参训者与培训专家的时时无缝沟通。实践取向的教师培训关注参训者对教育实践的参与、体验与反思,前述环节保证了参训者对整个培训的实时参与与体验。②是培训的反思环节,分现场反思与实践反思两种,都是基于微信群及微视频结合学习理论对自身实践经验的修正与升华,微信群保证沟通的实时性及针对性,微课保证了不同接受程度的教师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其对内容的掌握,同时又是对现场培训的有益补充及延伸,保证了参训者学习的灵活性。③是实践智慧生成的环节,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云存储、微视技术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实时学习载体;微信群保证了专家及培训者对教师解惑的实时性。

三、范式的实践

此处展现笔者将微技术下教师培训的范式在高中数学教师短时培训项目设计中的具体实践。

1.需求调研

项目设计之初借助师训中心各期师训项目我们组建需求调研微信群(QQ群)并在群内发放培训需求调研问卷,确定教育实践关注热点问题,项目方案设计依热点问题需求展开。如调研发现一线数学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也在一直不停地实践“问题为核心、创设情境、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或小组探究、教师指导、建构知识”整个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流程,但是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个人素质即教学默会知识的素养制约了数学课堂问题驱动教学的实施效益。数学教育专家张奠宙、杨玉东等亦指出数学学习应用那些能反映数学组题本质的本原问题驱动,基于此,笔者将本次高中数学教师短时培训主题定位为“聚焦问题驱动数学课堂中的本原问题设置”。

2.方案拟定、专家筛选、现场培训

初步方案拟定之后笔者邀请师训中心培训专家团队把关的同时将方案发放到需求调研群内,征询可能参训对象的意见,并进行专家需求调研。最终拟定方案之后根据拟参训对象群体的意愿及相应学科教育理论的实际需求在省内省外有针对性地筛选资深专家组建培训团队,并将方案上传省选课平台进行学员自主选报。培训正式开始之前,根据选报项目人员名单再次进行设计方案意见征询,并进行相应案例及参训者教育主张(微视)的收集,及时将实践参训需求反馈给培训团队,培训团队根据需求,借助微技术开发相应的教学微视频,建设培训微课资源库,以供现场培训之后参训学员的翻转学习。部分现场培训师组建实际参训学员微信群实现培训专家与参训学员在教育热点问题上的实时交流,现场学习包括科学教育理念的讲授及实践智慧的现场分享。

3.理论指引、反思性研究、实践指导与新培训需求调研

理论指引环节通过微课资源库及专家的理论与实践指引,帮助参训教师加深对本原问题驱动教学的理解。数学中本原性问题即反映数学言语最原始、最本质的观念、思想的问题。本原性问题分宏观与微观两个层级,宏观问题在整体上指向言语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数学学习中进行哲学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是言语整体结构型问题(思想方法层级);微观问题在微观上指向探究内容,帮助学生数学研究思考,把握数学的本质,是局部操作性问题(知识技能层级)。问题驱动是激发学生数学言语习得的原动力,课堂教学情景中环环相扣、能凸显数学言语本质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层层深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体验并理解数学言语的本质。数学本原性问题的获得源大致有预设、生成两类。预设类问题要求教师将数学问题学术形态教育化,使问题反映的言语本质被学生感悟和理解,生成类问题要求教师在言语习得情境中敏锐地抓住反应数学本质的生成问题并加以数学化,它们都是在师生针对“数学文本”的对话中自然生成,具有基于预设的原发性和多角度对话的特质。

反思环节分培训现场反思及教育实践反思两部分,现场反思借助微信群实现学员内部、学员与专家的反思经验实时交流。实践反思是培训后参训学员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实践与学习理论的交融性思考。前期组建的微信群可实现学员及专家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分享,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形成的实践智慧。培训师亦及时制作成微视频,将现场反思及实践反思精华视频与专家微课进行整合形成当期培训的微课程,放置在云终端以供学员再实践过程的翻转学习。培训组建的微信群亦成为下期项目方案设计的拟需求调研群。

实践指导环节通过微信群、微视频及云端资源库实现培训者与参训教师关于数学课堂中的本原问题设置的实时交流,如笔者关于不同的数学知识类型的习得课型交流。文化视域下的数学课型分如下三种。

(1)数学概念的学习。数学概念学习属知识类型,是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重要载体。教师可针对概念的外延或混淆概念外延的属性设置本原性问题,通过问题链的层层递进,使基于学生数学经验的概念原始分类上升为实质分类并获得数学概念的多元表征。

(2)数学体系的学习。数学体系学习即数学命题的学习,是数学概念通过归纳、演绎形成复杂命题网络的过程。教师可通过设置本原性问题激活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经验,经历“猜想-验证”的命题产生过程,建立完善的命题认知结构。

(3)模型的学习。模型的学习即用数学的言语讲述现实生活及拟生活的过程,侧重于用数学的言语体系描述生活。教师可设置相应的本原问题激活学生原有数学经验中数学模型的自然语言并学会模型的数学表征方式及模型的应用范围。

四、范式的思考

微技术是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的产物,在它的帮助下师资培训体制、形式与内容发生了革命性转变,在微信群的帮助下培训需求的时效性提升,参训者与参训者、参训者与培训者的交流不再受特定的时空局限,做到了培训为教育实践及教师成长的切实服务。微课成为现场培训的有益补充与延伸,成为实践智慧的传递媒介,为参训者实践中的理论翻转学习提供了保障。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无论是外显教育理论的传授还是默会知识的现场观摩都应关注教师原有教学默会知识的状况及其与显性知识的协同,要强调教学的实践、现场体验、名师专家与参训教师的对话、参训教师的自身反思,促使参训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默会知识即强调参训教师对默会知识的亲历体验及直接经验的获取,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的补充与融合。

实践取向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前后的实际调研做到对参训者教学实践的切实关注。通过在教学现场的观摩、体验、反思、交流,保证参训者对研修活动的实际参与;通过反思及理论翻转学习保证参训者在实践中理解教育的实质;通过教育主张微视及微课程力促参训者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与分享;通过微信(QQ)群的问卷调研及培训者对参训对象的跟踪回访,全程关注参训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行为转变。研修方式及研修模式呈现如下的特质。

1.参训者研修方式多元

研修方式是影响研修质量的重要因素,实践取向教师培训关注参训者的实践经验,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教学现场,通过学员的亲身体验、问题交流、实践反思,实现教学智慧的提升。

问题导向:研修方案的设计以调研所得到的教育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反映问题的教育情境,引领参训者进行全程的理论学习、实践反思活动。

立足现场:问题的发现、解决及培训的成效检验都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发生、发展,这提升了教师实践智慧的迁移能力。

教学反思:研修的全程关注参训者教学反思,既有教学现场的即刻反思(专家与参训者就热点问题主张的面对面交流),又有训后的实践反思(在自身的工作环境内的实际反思),微信群是训中训后专家与参训者实时个性化沟通的保障。

主体参与:研训全程注重参训者对教育问题的亲历,对教育理念生成的主动参与,对自我实践经验的主动反思,主体参与是促使参训者专业发展的源动力。

2.培训研修样式多样

市师训中心与中小学、大学及区域名师团队合作探索了研修班实施的“问题导向逐步推进、基地――名师――辐射、全程研训”样式,有力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问题导向逐步推进:研修活动将理论学习与现场观摩融合,现场研学与对话分享、现场反思融合。调研确定的研修问题贯穿研修全程,引领教师观摩教学现场、理论学习、反思分享。参训者通过对问题的现场体验,结合理论学习及自身教学经验,亲历“提出假设――行动验证――问题解决”的过程,逐步提升自身实践智慧。

基地――名师――辐射:市师训中心确定宁波十几所中小学为研修基地,选聘宁波本土学科名师、特级教师及扎根一线教研的大学名师为培训者导师,将集中培训拓展至中小学的现实课堂,通过基地、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辐射区域基础教育。

全程研训:师训中心从研修计划的确立、研修的展开、研修效益的跟踪,都立足于参训者教学实践,关注研修的长效性,做到了教科研一体式培训。

参考文献

第6篇:教育机构的培训范文

摘要:随着某电网公司“物资一体化”工作思路的提出及物资一体化、集约化管理方式的不断深化,作为物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的主体——省级物资机构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人力资源方面,对企业管理、专业技术、技能等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着重结合省级物资机构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企业培训方式,实现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全员培训管理,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电网物资企业 岗位胜任能力 教育培训

随着某电网公司“物资一体化”工作思路的提出及物资一体化、集约化管理方式的不断深化,作为物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的主体——省级物资机构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寻找好设备,关键之一就是人的因素。一般而言,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技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就很容易发现问题,找到好的设备。基于目前人力资源条件限制,要让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技能满足规定要求,最快捷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培训。

一、培训现状

2014年,某电网公司系统举办各类培训班7882期,培训56.7万人次,其中该公司物资部举办专业培训班10期,培训1750人次;某省级公司物资部举办专业培训6期,培训1340人次;省级物资企业举办各类培训74期,累计3339人次。

目前针对物资、物流方面的培训,某电网公司提出了比较合理的培训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分层、分类、分专业培训的主导思想,根据以上培训指导意见,网、省两级公司以及各单位每年下半年均开展下一年度的培训需求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下年度的培训计划,根据培训计划开展相应的培训。

二、面临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出,网、省两级公司物资机构对培训非常重视,每年举办大量的培训班,培训资源向一线倾斜,为提升一线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保证实现安全生产、确保设备材料的质量可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还不能够完全通过目前的培训工作达到各岗位对员工的要求,尤其是针对专业技术、生产(技能)岗位上的一线员工。存在一些普遍现象或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培训针对性不足。目前从上到下培训计划主要依据需求调查及其调查结果分析,需求调查虽然能够比较准确地反应个人的需求,但也存在个人主观因素和个人认知的差别,需求调查往往是将个人需求反馈给组织,不一定能够满足组织或单位的需要;同时需求调查也无法全面掌握上岗人员的所掌握知识情况,培训就缺乏针对性。

2 .实操技能培训较少。对于物资、物流技能类培训,实操效果往往比讲台授课培训效果好得多,如驻厂设备监理、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起重机械、道路运输等,这些虽有国家强制取证要求,但内部经常开展这类技能实操培训可以较好实现取证之后业务技能恢复、熟练和提升。在实际培训过程中,由于场地、设备及器具的限制,实操技能培训往往较少。

3.物资机构缺乏培养核心技术人员条件。目前各省级物资机构大量参与合同签订、设备监造和材料抽检等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大量掌握相关技术知识,需要读懂设计规范、出厂试验、材料检验等等各项技术参数,需要与设计单位、技术支持、生产厂商等单位进行大量的沟通、协作和监督,这些都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但目前的物资机构缺乏培养核心技术人员条件。4.培训质量不高,手段缺乏创新。

从现阶段看,教育培训方式较为单一,手段比较落后。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育仍是主要方式和方法。根据对部分干部和员工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6%的人认为教育培训方式不活,手段滞后,不能满足干部员工的实际需要,通过调查,大部分干部员工更希望教学方法实现互动性、学习载体实现多样性。

三、相关建议

1.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发挥岗位胜任能力培训优势。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岗位均有岗位职责及对应的能力要求,能力一般分为通用类能力和鉴别类能力,鉴别类能力又分为职能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通过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并对上岗人员进行评价和评估,可以得出比较客观的能力提升要求,培训因而更有针对性,同时也体现了“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下面列举品质控制某抽检岗位能力素质模型。

2. 对上岗人员进行评价和评估。根据每一个岗位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对每一个上岗人员岗位胜任能力逐一进行分析,列些员工技能清单库。结合岗位要求,对照人员能力素质现状,提出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可以从电力行业知识、企业管理、物资供应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法律法规知识、沟通与协调、持证上岗等多方面提出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要求,让上岗员工明白自己差距和努力方向,解决了培训的针对性问题。

3.建立物资、物流技能培训站。建立物资、物流技能培训站,科级解决实操培训问题。以各省物资机构为平台,建立物资、物流技能培训中心(站),各培训中心(站)物流实操培训分为通用类和特色类,各省通用类培训内容和要求基本相同,结合自身特点或特色,各省可以建立特色类培训项目,同时特色类培训项目可以进行资源共享。

4.委托技术机构,协助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可以与相关电力设计院、电力试验研究院,变压器、断路器、开关等生产厂商建立联合培养计划,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派遣相关人员参与全过程学习,甚至直接参与相关设计和试验。针对学习人员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及要求达到的效果,并根据工作需要参与相关工作。

四、优点分析

通过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开展实操技能培训,委托技术机构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既能真实、客观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实现对员工差异化培训,增强员工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能提升物流机构的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从而实现为企业和电网建设提供更好的设备,发现更好的供应商,最终实现企业发展和人员发展的共赢。

参考文献

[1]于洋,赵路.浅谈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06(5)

[2]曾黄麟编著.粗集理论及其应用[M].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第7篇:教育机构的培训范文

摘要:本文旨在对如何培养企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师资库建立与维护、聘任和管理兼职教师以及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制度构建,为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兼职教师培训机制提供思路与建议,推动企业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

关键词 :企业员工 人力资源 兼职教师 培训机制

一、企业兼职培训教师和兼职培训教师机制的概念

企业兼职教师是指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对企业员工进行教学、授课和培训的特定人员。企业兼职教师不同于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首先,他们在某一业务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属于专家型人才或业务骨干;其次,具有一定的授课经验和能力,具备从事教学任务的基本素质;第三,以兼职的形式出现,利用业余时间担任教学任务。

企业兼职教师制度,是指对兼职教师进行选拔、聘任、培养、管理并对其从事教学任务进行管理和保障的培训机制。

二、兼职教师制度的产生背景

企业兼职培训师制度,是企业培训机制创新的必然产物,利用内部人才资源解决师资问题,通过选聘业务专家、优秀员工从事教学工作,对人才资源进行规范管理、合理配置、科学使用,解决培训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人”的因素,通过发挥人才优势推动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三、推行兼职教师制度的现实意义

1.推动企业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兼职教师制度,是对企业培训师资模式的有益探索,通过加强内部师资队伍建设,把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成果传授给更多人,带动员工共同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一条有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捷径。

2.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一流的业绩源自一流的员工队伍,要实现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的目标,必须依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员工队伍来完成。聘请兼职教师从事企业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传授知识和经验,使更多的员工激发斗志、早日成才。

3.实现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企业兼职教师来源于企业一线,他们既是教学人员,又是业务骨干,掌握着业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他们的理论不仅来自于书本,更产生自实践,可以较好地实现理论与业务实践的对接,对实现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节约公司人力资源成本。开展员工培训时,既要考虑培训效果,也要注重培训效益。聘请外部教师为员工授课存在成本上的问题,一是授课费问题,聘请著名的培训师,授课费十分高昂,请不知名的培训师,授课费用虽低,但又达不到培训效果;二是时间成本问题,邀请外部人员授课,需要与培训师进行反复沟通,商定授课主题、时间、场地等,时间成本高。而聘请企业内部兼职教师为员工授课,既节约培训经费,也方便确定授课主题及授课时间,效率高、费用低。

四、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培训机制的主要步骤及可行性探讨

1.分析、统计、评估优秀人才。要对员工队伍状况进行全面摸底评估,掌握符合担任兼职教师条件的人员情况。在确定兼职教师的人选时,要坚持多元化原则,其范围不仅包括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员工、业务专家,也包括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层人员,最大程度地吸纳理论功底好、实践能力强、具有教学经验的人才进入兼职教师人选范围。兼职教师需要具备以下五种能力,一是培训项目开发能力。兼职教师应是一名优秀的项目开发者,有前瞻性的培训视野,具备自行开发培训项目的能力。二是课程设计能力。兼职教师是一名优秀的课程设计者,在培训项目的总体架构下,根据已有培训资料和场地、时间安排等情况,结合受训者年龄、职务、学历、专业背景等特点,设计出操作性强的课程。三是实际授课能力。兼职教师是员工的教师,他们不仅应掌握扎实的教学理论功底,还应具备相应的授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现场应变能力等。四是评估分析能力。兼职教师是客观理性的分析者,授课结束后,能够开展分析评估,对自身的授课内容和形式做客观评价。五是总结和改进能力。通过对课程评估的反馈,及时发现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成因,进行针对性改进,切实提高授课质量。

2.确定兼职教师准入标准。兼职教师承担着繁重、专业的培训任务,这对其自身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兼职培训教师需要一个准入标准。笔者认为,可以参照国家对企业培训师资格认证来解决这一问题。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企业培训师职业资格培训、鉴定试点工作,经过多年实践,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企业培训师制度。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鼓励优秀员工参加企业培训师资格考试,考试通过后获得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证的企业培训师资格,初步具备成为兼职企业培训教师的能力条件。

3.筹备成立兼职教师师资库。要研究制订兼职教师师资库建设管理办法,对师资库的人员组成、兼职教师产生程序和主要职责进行明确,最终建立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师资库。师资库主要由公司领导、业务骨干、资深员工组成,被聘任为兼职教师后不脱离原工作岗位,以兼职的形式承担授课讲学、业务交流等任务。

4.收集员工的培训需求。人力资源部要提前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工作,全面了解不同层次员工的培训需求,通过对培训需求的分析、整理和分类,明确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向,并及时将情况向兼职教师进行反馈,力争使培训工作贴近员工的实际需求,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结合培训需求制作课件,进行针对性授课。兼职教师在充分了解员工培训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员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授课主题,准备授课材料及课件,将课件汇总制作成“学习套餐”后进行公示,供全体员工选学,实现以员工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培训工作的目标,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6.评估授课质量,及时改进工作。为准确掌握教学效果,兼职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工作,请学员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对于教学优势要及时进行推广,扩大培训效果;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改进教学水平。

五、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培训激励机制

兼职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着额外的教学任务,付出了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因此,人力资源部要完善相关激励措施,提供有力保障,使培训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从事教学任务,同时激励更多的优秀员工加入兼职教师队伍。

1.确定兼职教师的薪酬标准。人力资源部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兼职教师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一是在需求调查、制作课件、开展教学时的必要支出,二是支付适当的授课费用作为报酬,以体现对培训教师劳动成果的尊重。

2.为兼职教师升职、评优创造条件。对于在员工培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兼职教师,人力资源部要根据其工作表现和教学贡献,结合公司对其工作成绩的认可度,综合评价其工作绩效,在职务晋升、年度评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以体现公司对优秀人才的重视。

3.畅通与兼职教师的沟通协调机制。人力资源部要与兼职教师建立高效畅通的联系机制,如及时向教师反馈员工的培训需求、工作中需着重提升的能力短板等,以便开展针对性的课件设计,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总之,要通过探索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培训机制,充分发挥优秀员工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员工队伍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组织编写.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M].新华出版社

[2]李莎.企业兼职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J ]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3(1)

[ 3 ] 刘敏, 纪新君.企业兼职教师队伍选聘和管理[ J ] .现代企业教育,2006(8)

第8篇:教育机构的培训范文

[内容摘要] 在影响学校教育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是关键中的关键,要改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必须加快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进程,探索出了一个适合学校实际的在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

[关键词] 在职教师 信息技术 培训模式

一、培训模式的提出

1、探索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是学校教育的紧迫需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并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

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社会经济及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要求教师具备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工作之中,为教学工作服务。

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都是广阔而深远的,而对教育的影响用一场革命来形容也不为过。信息社会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师们的信息技术水平与现实反差十分强烈,形势不容乐观!它直接影响着学校信息化的进程,制约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在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是学校教育的紧迫需要!

2、21世纪的现代教育环境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信息给学习者;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信息;以最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习惯的方式处理信息,以快捷的方式反馈教学信息。它的作用是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殊优势,构建起有效的呈现、传递、处理反馈教学信息的新型教育模式而得到充分发挥的。

21世纪的现代新型教育环境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与学生相沟通,给予学生最需要的学习指导建议、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快速实现学习目标,同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果教师没有相应信息技术,就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环境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3、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要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这也是我们全面推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基础。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及其处理信息的多样性(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改变我们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育部领导和专家指出:要通过教育信息化引导我们的教育走向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核心。要搞好学科教学整合,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探索出了一个适合我校实际的在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是当前的一项急迫任务。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了这样一个培训模式:

“构建于网络 服务于教学”

二、培训模式说明

1、构建于网络是培训工作运作的环境

为什么要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构建于网络这个平台呢?这是网络技术鲜明的特点所决定的。

网络技术特点之一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一个简单的交流模式,而网络技术的特点决定了网络不仅可以实现单向传播,更以其灵便简捷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实现互动双向交流的代表性媒体,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这就解决了集中教学、集中学习的困难。

网络技术鲜明的特点之二是:海量的信息资源――校园网、互联网中的各类信息;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网络中许多超媒体百科全书;专题网络“图书馆”(反映建设者趣味、关注或擅长领域的专题资源网站),配合网络信息可便捷检索的特点,互联网构成了史无前例的巨型信息资源库。互联网各个终端背后的大脑又是学习过程中极其丰富的智慧资源。

网络技术是双向交流模式的代表媒体;网络提供了海量的知识资源、庞大的智慧资源;网络为探究式学习方式提供了极佳的交互手段;网络技术为构筑开放型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而这些特点,是其他媒体、其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开放的、自由的和相对宽松的。

我校于2002年投资80多万元建成了校园网,建立了教师电子阅览室,同时校园网进入到每个教师的家庭,教师基本购置了电脑,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网络化提供了硬件基础。近年来又购置了各学科备课系统及相关的教学资源,容量高达200多GB,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也需要依靠网络这个平台。让广大教师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共享教学资源,快捷便利。

2、服务于教学是我们培训的核心和目的。

服务于教学是我们培训的核心和目的,也是我们培训工作的落脚点。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积极参与、努力学习、学以致用,我们的培训工作才能有成效。

三、模式的具体运作

1、学校重视学习网站的建设。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校园网硬件和软件建设,为了支持教师学习网站的建设,花费10多万元资金投入,购买高档专用服务器和磁盘阵列及系列教学光盘,组织专职老师建设、维护更新学习网站。

学习网站主要功能是提供本校的教学资源、因特网导航服务和学习交流、辅导,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为教师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网络平台。

2、信息技术培训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在集中学习辅导中,我们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培训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为前提,以制作课件为结合点,结合各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调动教师积极参与制作,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强调培训的目的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学科教学中。

培训过程的具体内容是让教师选择一个他们目前在教的或在将来要教的单元作为正规课程的一部分,整合多媒体演示文稿、电子出版物、网站制作于该单元的教学中,让教师能带着“产品”回去,并能使这个“产品”具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完成这个“产品”,需要参与者做大量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工作。在最后,参与者会有一个最终能够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融入了信息技术的“产品”,并且能够清楚地知道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获得信息技术的亲手体验不是培训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使教师明白如何才能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他们的教学之中。“产品”的完成,教师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理论,还需要通过实践层面上的训练知道如何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与其他课程实现整合。

例如:有一位语文教师要讲授《雨中登泰山》这篇课文,我们首先组织大家使用雅虎、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在网络中收集有关资料,并结合本校的资源库,结果收集到了《雨中登泰山》的十四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六个教案、二十多幅泰山风景照片和若干篇文字资料;第二步,结合分析课文、借鉴收集的教案资料,确定自己新的教学方案,整合收集来的教学资料,指导学员用PowerPoint等工具软件制作自己的课件。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又溶入学员的智慧、与课程实现了整合,还可以将自己亲自制作的课件应用于教学。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培训效益和实现与其他课程整合,又直接服务于教学工作。

3、施行集中辅导与基于任务和项目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师时间的分散性,是造成在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困难的主要原因,基于网络的培训是解决这个困难的有效方法。

采用基于任务和项目的自主学习,采用“任务驱动”与“协作学习”的教学法,解决培训时间安排的困难。

基于任务和项目的自主学习,就是学员的学习是一种基于任务或项目的学习。整个培训过程就是让学员通过学习最终获得一个融入了技术的可用于课堂教学的“产品”。每一阶段都是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几项任务,要求学员去展开学习。同时,因为是学员展开实现目标的活动,所以它又是一种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与自主学习的环节大致相符:首先,针对面临的问题评价自己的知识状态;第二,基于上述评价信息形成学习需要,并确定满足这些需要的适当资源;最后,将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中,并评价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目标。

我们认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应该让所有的教师更多地了解信息技术、让了解的教师更多地参与、让参与的教师更多地深入、让深入的教师更多地带动。以应用为目的,可以帮助教师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素材收集、素材整理等,最重要的是让教师学会利用个人网站和课件开展网上远程辅导教学。让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效率得到提高。

4、认真选择好恰当的培训内容。

配合培训,在课程设计上要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对同一层次的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基本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同时也要考虑到知识的迁移性与互通性。

一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注重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课件设计的基本方法、课件评价的基本方法、CAI教学模式等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培训。

二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要注重对操作系统(Windows 9x或Windows2000)的使用、文字处理工具Word的使用、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演示文稿制作工具PowerPoint的使用,注重对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或Dreamweaver)、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Authorware或Flash)应用能力的培养。

5、鼓励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

注重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是培训的又一重要特征。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都安排有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活动。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等进行交流、切磋,按要求上传自己的作品或将自己搜寻到的资源到学习网站进行资源共享;学员都可以根据需要参考其他学员的学习成果,使用其他学员的支持材料以及搜寻到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6、重视对培训进行评估,保证培训的实际效果。

培训一段时间后,学校要举办信息技术知识竞赛、课件制作竞赛,组织教师参加校外信息技术知识竞赛、课件制作竞赛等活动。以实践为主,适时跟进培训服务,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把所学的计算机技能运用到教学中。以培训促教学,以培训促课件制作。制定奖励方法,大力奖励在课件制作、各类业务竞赛中的获奖教师,使我校形成了一个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新风尚。

总之,通过以上的一系列培训举措,使更多的教师尽快地了解、参与、深入到信息技术应用中去,相互带动与促进。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

四、几点思考

1.“融技术于课程”的培训比“基本技术技巧”培训更重要。

在以往的教师计算机培训中,我们往往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即如何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等一些基本技能,而很少考虑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开展学习、教学和研究,更没有告诉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近几年的培训则非常注重课程与技术的整合。最好的整合训练不仅仅是给教师显示在课程中哪些地方可以应用一些技术,而是帮助他们学会如何根据其学生的需要和学习风格选择数字化内容,并将其渗入课程。 “融技术于课程”的培训要比“基本技术技巧”培训对教师更有帮助。

2.改变传统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传统的教师培训将知识传授放在中心地位,以为教师一旦接受了关于教学的新知识,就可以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这种空洞理论的单向灌输难免乏味,以至招来“所谓的教师在职培训就是‘用枯燥无味的讲课来告诉教师如何在课堂上避免枯燥无味的讲课’”的尖刻嘲讽。同时在结果上也收效甚微,实际上教师对某种教学理论的了解,并不能自动地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所倡导的理论”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所采用的理论”。

3.大大丰富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就拿网络学习来说,我们一般想到的是如何进行上网浏览、查找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等。而培训后,我们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网络学习”: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即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网络作为学习的对象,即学习网络本身;网络作为学习资源,即开发和利用网络知识和信息资源;网络作为学习的环境,即视网络为一个超越时空界限的“大教室”。随着网络技术和人们学习观念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内涵也必定继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亦同此理。

4.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培训之后,教师观念的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更多的教师意识到要有更高的掌握信息技术的急迫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更自觉地参与培训活动和课件制作活动中,推动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蕴涵在培训中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知道,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判别、分析、处理这些信息。又如,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神化计算机的倾向,导致对待计算机的两种极端态度:把计算机看得深不可测,从而敬而远之;或者把计算机看成无所不能,计算机主宰一切,“人灌”变“电灌”,老师成了计算机的附庸,学生也只是计算机的奴隶。通过培训,我们可以抱着平常心在学科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把计算机视同于粉笔和黑板、圆珠笔和作业本。它只是工具,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用的工具,关键是我们怎么用这个工具,完全没必要把它神化。计算机该用就用,不该用就不用,决不为了表现计算机而冷酷的剥夺教师和学生的作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不能自动带来教育的革命。

在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一项艰难、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在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也需要不断完善,现在的培训模式也是我们探索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它必然存在一些缺点,如培训模式的可操作性表述不很清晰,面对课程整合的新问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学习内容等就是我们下一阶段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在不断的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中,探索完善在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推动学校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彩虹,《基于课程整合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中小学电教》2002年3月.

第9篇:教育机构的培训范文

16年传承 千万家长的选择!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66-911转分机73736

【关于我们】

京翰教育成立于2000年,是由京城名师联合创办,专注中小学个性化辅导的专业教育机构。

历经十五年的发展,京翰教育立足北京拓展全国,已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武汉、天津、哈尔滨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开设了100余所分校。累计服务数十万学生,成为中国教育界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开设课程】

高中一对一辅导课程:

高考/艺考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金牌作文

初中一对一辅导课程:

中考/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作文

小学一对一辅导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奥数/作文

国际项目

澳大利亚游学/美国夏威夷游学/美国加州游学/大学精英留学/高中精英计划/京翰国际留学

【哪些学生适合来学 】

【为什么选择我们】

1.好老师 在京翰!

优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京翰教育的突出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京翰教育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合作,开创性的以校企合作形式共同建立了“个性化教师”培训基地,采用标准化的流程,通过资格审核、师资培训、资质认证、考核评价、激励体系五个步骤打造京翰优秀教师,这就是京翰教育名师培养公式。

2.“定制式”教育,对症下药,药到分提!

京翰个性化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分析、测试和诊断,进而根据学生的潜质特征和自我能力,为其量身定制教学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组织相关专业老师采用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方法和知识管理技术,配合有效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改变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达成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目标的教育培训体系。

为每名接受个性化教育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制定科学的短期、长期目标,确定符合学生特质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四个一”教学服务体系,全力保障效果的达成!

3.规范化服务流程,为学生的成绩保驾护航!

京翰不仅有强大的师资和科学的教学方案,我们首先推出四个一的服务模式,规范化的服务模式,学生放心,家长安心!一课一次的短信回馈、一周一次的回访、一月一次的测试、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京翰以人为本,为您负责!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66-911转分机73736

接听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0:00

拨打方式:先拨总机号码,听到语音提示后拨打分机号码。拨打过程中可能会有延迟,请您耐心等待!

【武汉市校区分布】

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武珞路中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73730

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武广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73731

武汉市洪山区徐东大街徐东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2

武汉市洪山区东湖开发区珞瑜路光谷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3

武汉市江岸区中山大道永清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4

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武汉中学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