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监管市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校长;时间管理;教学管理;管理智慧
作者简介:陈斌,江苏省宜兴市,江苏省宜兴市陶都小学。
有管理学家说,“一个学校管理得好坏,往往取决于校长的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对时间进行规划并高效利用时间以达到管理目标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首要。接下来笔者就对校长时间管理智慧进行一个重点解析。
一、时间管理对学习的意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要想有所收获也要耗费一个季节的等待,但如果想要好的收成,那在整个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就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遵照作物生长的规律,浇水施肥、除虫拔草,在合适的时间安排合理的事务,精心照料,才能有好的收获。教学亦是如此,只有做好教学管理中的时间管理,才有可能为有效的教学管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因此,作为一个学校的负责人,校长在落实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管控自己的工作时间,均衡分配和运用自己的宝贵的时间,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做出有效的工作成绩,这才是我们教学管理者在后续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并且为之努力的事情。下面,笔者就从校长的时间管理角度来进行论述。
二、校长时间管理智慧
(一)合理分配时间,让时间被用在“刀刃上”
“时间感”应该是教师的职业本能,一个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具备对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控制筹划能力。
有研究指出,在课堂教学的许多方面都应体现美学原理,如教学步骤安排、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等,课堂时间管理也不例外。所以,20世纪90年代后期,郭道胜和袁致伟通过黄金分割律来研究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他们认为课堂教学黄金分割时间为27∶18或28∶17(一节课45分钟),教师讲解不超过半个小时,师生的互动和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时间为18或17分钟。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个时间分配比较合理。虽然这项实验的科学性和可应用性有待实践检验,但这项实验从新的角度来研究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诸如以上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广大校长所关心的一个重要内容。某小学校长上任之后,为了改变一些教师课堂教学节奏的任意性与无章法,带领几位骨干,直接向全体教师提出:“跟、向我看、我的岗位是模范”,“欢迎随时进入我的课堂”,用自己的课堂来带动全校课堂教学秩序的改进。这给校内教师以更多的观摩机会,也给大家带来了压力,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课堂的教学秩序进一步改观,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趋向合理。
(二)学会合作学习,让时间更有升值空间
校长的管理虽主要是一种个人行为,但校长与干部、教师需要互动,校长与各方多互动多沟通,有助于校长了解学校的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这远比校长个人在那边苦苦思索要有效的多。
与此同时,管理活动也需要校长与各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向别的干部学习新的教育和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有时要比自己单独摸索快得多。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提高学生素质,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协作。在目标一致的各种力量影响下,学校的进步会更大些,更快些。
校长要正确认识合作增效的价值,合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行业以及各门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而每个人的知识能力相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及纷繁复杂的世界而言,又是十分有限的。一个人要有成就,要有进步,就需要与他人合作。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通过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可以高效完成许多重要的事情,校长可以利用自己良好的、丰富的同事间和家长资源为学校管理等创造便利的条件,轻松办成事情,还可节约大量的时间。而这当中真诚的赞美能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学会对不必要的事情说“不”,让时间更有效率可言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干扰事宜,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处理这些干扰,那么时间可能就被浪费了,工作效率也就因此而降低了。所以,笔者以为,学会对不必要的事情说不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学会拒绝不必要的事情。对方没什么事,或者没有你的帮助也能解决,这时拒绝他们很容易。但如果对方是上一级领导,则不能简单拒绝,但你可以在工作关系中形成对对方时间的相互尊重,以求谅解,达到间接拒绝的效果。
二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事情。这时你可以同意停下手头的事与对方交谈问题,但要限制时间,如“我可以给你10分钟。”这样对方说话就会有所考虑,长话短说,这样做时,一定要遵守约定,双方感到尊重和满足。
尽管这样做,该找你的人事后还是会找你,但可以减少掉许多不必要的干扰,提高效率。有些事挺吸引人,但该拒绝还得要拒绝,随便地答应别人,会使自己原先的很重要的事情偏离轨道。
(四)学会控制情绪,让时间成本更低
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固有情感体验和表现,校长也不例外。校长在处理工作時也经常会受到情绪的感染,比如是否果断就会直接影响校长决策的时间;对某件事是否能够不受主观影响,客观的判断并做决定,也会直接影响管理效率。所以,除了以上笔者提及的时间管理要求之外,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也显得非常重要。而克服这种情绪的唯一途径是自律。只有自己能战胜自己,而且做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以免一些小事被漏掉,因为漏掉一些小事会引起更大的麻烦。有时上级布置一个任务,校长觉得很烦,认为这事无关紧要,“忘了”,事后匆忙再去补,就更浪费时间。
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于2008年11月中旬全面展开,以集中学习调研为主的第一阶段工作已于2009年1月中旬结束,以分析检查评议为主的第二阶段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紧紧围绕“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鲜明主题,市委常委会认真贯彻省委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城市的指示精神,在指导组织好全市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以身作则,带头落实好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学习实践试点工作。市委常委会在前阶段集中学习交流、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自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和检查,市委常委和党员副市长按照“重在分析问题、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明确方向”的要求,深入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初稿)。
分析报告分八个方面展开。主要回顾总结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思路,明确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突出重点、构建体制、强化执行等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杨卫泽说,形成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分析检查报告,对于保证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提高常委会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杨卫泽指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广泛参与,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对市委常委会的信任、期盼和支持。希望大家帮助市委常委会深入分析问题,全面总结经验,切实改进工作。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前阶段机关作风建设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长效机制建设任务,并对建立市级机关效能监测点工作再作动员。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突出“创效能机关、促率先崛起”主题,着力强化服务,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重点问题;着力攻坚克难,切实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着力深化整改,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热点问题;着力完善机制,切实解决集中换届中领导干部的一些思想作风问题,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刚才,3个单位分别介绍了建立和落实长效机制的经验做法,总的感到这些部门思想重视、认识统一,联系实际、措施扎实,督查有力、成效明显,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叶鸣同志对建立机关效能监测点作了具体部署,我都同意。下面,我就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经常性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机关作风长效机制的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这对我们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促进机关作风建设经常化制度化、不断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活动成果的有力抓手,是确保各项服务举措有效落实、不断提升机关服务效能的重要保障。我们要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大局,突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素质提升、机关运行等重点,认真总结机关作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1、要以“两个年”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完善推动发展的机制。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认真梳理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完善服务制度和机制。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切实规范涉企收费,严格执行涉企收费项目有关规定和标准,减轻企业负担;加强中介和社团管理,提升中介组织的服务水平。要不断强化企业服务,深入分析涉企科级岗位群众评议意见,完善服务举措,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双百”项目直报、重点项目全程跟踪办理、项目办结限期等制度,推进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健全项目建设“6 X”部门协调等制度,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完善重大外资项目进度通报、跟踪服务等制度,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要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围绕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抓紧建立百项重点项目推进、资金投入、农民培训、结对共建等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民素质。围绕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宣传教育机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机制,推进“平安湖州”创建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要以解决群众利益问题为重点,不断深化完善服务群众的机制。要坚持群众满意标准,着力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机制,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不断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完善调查研究和领导下访、联系困难群众等制度,及时掌握民情民意;实行党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区群众制度,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完善投诉机制,发挥市长热线、行风热线等作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工作“三见面、六制度”,搭建多形式的沟通平台。完善评议制度,继续开展中层岗位群众评议等活动,积极探索机关干部群众评议新路子。要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深入实施“456”民生工程,切实解决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等困难。健全利益发展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为民办实事项目制度,真正让群众受益。健全权益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环境污染、安全生产、企业改组改制中的问题,切实保障群众利益。要着力帮扶困难群众,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使困难群众分享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完善“双千万结对帮扶”制度,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完善慈善救济制度,构建救助体系,重点解决重度残疾人、低收入残疾人和一户多残的残疾人生产生活基本保障问题。
3、要以“三创”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完善素质提升的机制。要紧密结合“三创”活动开展,建立健全干部素质提升机制,提高机关服务水平。要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完善学习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机关学习日和干部在职培训等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制定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全面实行“述学、评学、考学”。完善保障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学习阵地、建设师资队伍。要着力强化成长成才措施,深入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定期筛选一批党员干部,落实针对性培养措施。深化完善干部培养机制,通过上挂、下派、交流、轮岗等手段,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用先进典型激励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全面落实先进性承诺制度,把党员践诺情况作为评比先进及公务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制度,组织党员定岗定职,实行党员社区表现记实,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全面落实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引导机关干部精通业务、立足岗位、敬业奉献,
创造一流业绩。4、要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不断深化完善机关运行的机制。要按照“三个转变”、“四个服务”、“五个突破”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管理、规范运行、提高效能。要规范行政行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清部门职能;组织开展市级部门审批权限下放问题调研,合理划分市、区事权。坚持依法行政,消除部门权力利益化倾向,切实防止损害基层和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要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服务机制,实行企业项目审批一审一核制和备案制,推行并联审批和全程制,精简办事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完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告知承诺制、AB岗工作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推行导办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健全会议、经费、办文、车辆等制度,严格执行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制度,切实落实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要强化监督举措,加强效能投诉监察中心建设,提高督办水平。充实监督队伍,发挥专职督查人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等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督查活动。建立效能监测点,实行效能指数、一事一评等制度,设立市长接听日、局长接听日,切实强化效能监督。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充分发挥机关效能监测点的作用
建立机关效能监测点,既是进一步拓展群众监督投诉渠道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精心实施,切实发挥好机关效能监测点的重要作用。
1、要充分发挥效能监测点在机关作风建设中的信息收集作用。市级效能建设监测点首批设立40个,分别设在基层乡镇、重点企业、城市社区、新闻媒体、部门办事窗口等单位,既在总体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又在个体性质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初步形成对机关作风建设进行监测的工作网络。要通过这些效能监测点,把作风建设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深入到基层、企业和群众,及时掌握作风建设的真实情况,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推动各部门单位更好地纠正问题、改进工作、强化服务,真正使监测点成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晴雨表”的作用。
2、要充分发挥效能监测点在机关作风建设中的监督推动作用。效能监测点一条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受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反映机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作风、依法行政、办事效率、服务态度、资源节约、廉政勤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各监测点反馈的意见建议,各部门单位一定要切实重视,对投诉问题要落实专人负责,限期办结,限期整改,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市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要加强对各监测点工作的指导,对监测点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要本着“查清事实、分清责任、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的原则,认真受理,妥善处置,真正把监测点的监督作用发挥好。
3、要充分发挥效能监测点在机关作风建设中的跟踪问效作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贵在坚持、重在实效。确保各项整改措施和长效机制真正坚持好、落实好,跟踪问效是一个重要环节。效能监测点作为市级机关效能建设新的监督和沟通渠道,在加强跟踪问效上具有重要作用。要经常深入基层、企业和群众,了解他们对开展作风建设的看法和想法,了解他们对改进机关服务的呼声和愿望,了解作风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部门作风建设工作动态,掌握部门整改落实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督促和帮助部门深入查找问题、完善服务举措;要定期梳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积极为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献计献策。
4、要充分发挥效能监测点在机关作风建设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建立效能监测点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效能监测点建设得好、作用发挥得好,可以为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积累经验,为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也可以为推进各方面工作创新注入活力。要加强对监测点工作的宣传,教育引导机关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监督;要不断完善监测点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监测点软、硬件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要及时总结和推广监测点工作的新鲜经验,不断扩大监测点范围,全面提升监测点建设水平。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不断增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效
时至年底,各项任务都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1、要集中精力,加大力度。越是临近年关岁末,越是工作收尾阶段,就越要集中精力、善始善终地抓好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按照年初部署,在思想上更重视、领导上更有力、工作上更深入,特别是要精心组织好市级机关综合考核评议、重点涉企科级岗位群众评议等工作。要加强调研,及早思考和谋划明年工作思路,力求早准备、早安排、早启动,掌握工作主动权。
2、要突破难点,整体推进。要继续按照“四服务”要求,以推进“两个年”活动为载体,着力解决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点问题,解决好三级换届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中的突出问题,解决好项目推进中的关键问题,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努力在这几方面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取得成效。通过突破难点、创造亮点、创新特色,带动整个机关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
3、要敢动真格,务求实效。要以良好的作风抓作风建设,敢于较真和抓难碰硬,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抓落实、求实效的工作导向;要强化督促检查,对督查、暗访和效能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该通报的要及时通报、该处理的要严肃处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使机关单位特别是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单位思想上真正有触动,工作上真正有推动,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机关。
为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工作,切实有效地发挥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市场的一线监管职能,现通知如下:
一、证券交易所应加强市场监察工作的制度建设,证券交易所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市场监察工作。证券交易所应当对市场监察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作出详细规定,建立健全监察部门工作人员守则和岗位责任制。要增加市场监察部门的人员和设备,充实市场监察部门的力量。
二、证券交易所监察部门应当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建立市场监察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和总结每日的市场监察工作,包括当日市场价格或成交量波动较大的股票及初步分析、接受客户的举报或投诉及处理情况、对重点股票和重点股票帐户的监督情况、需要进行重点调查的事件、需要继续跟踪分析的股票或帐户,当日提交上级的调查报告或案件处理意见等。
2.对每日涨跌幅度在7%以上的全部股票,应当将每只股票成交金额前5位的营业部名单和当日买入、卖出数量最大的5个股票帐户存档备查;上市公司公布财务报表、分红配股方案及其他可能影响股票价格的重大事件公告时,或者出现关于某公司的市场谣言时,应当将相关时段内买入、卖出该公司股票数量较大的营业部名单和股票帐户存档备查;对有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或个人要进行专门调查并作出结论,短期内不能确认的,应当进行跟踪分析。
3.发现涉嫌违反证券法规或交易所业务规则的事件,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并在证券交易所职权范围内予以处理。案件情节较为严重或涉及范围超出证券交易所职权的,应当在继续进行调查的同时,上报中国证监会。
三、证券交易所要认真完成中国证监会交办的事项。对中国证监会交办的有关事项,应当组织专门小组进行落实,并将详细调查情况、处理结果上报中国证监会,中国证监会在必要时将对证券交易所的调查结果进行核查。
关键词:EPS板 薄抹灰质量问题 形成原因管理措施
目前,西北、华北地区的建筑外墙外保温多数采用的是E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根据建筑物所在的地区和节能标准调整EPS板的厚度,但随着外墙外保温工程的大量竣工投入使用,外保温层开裂、空鼓、脱落和室内“结露”等节能施工质量通病大量出现。本文重点剖析EPS板保温体系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管理措施。
产品质量问题
1.1EPS板质量问题
①EPS板表观密度不够。技术规程中规定采用粘贴表观密度18-20KG/M3(干容重)的EPS板,而实际施工中的EPS板低于这个密度,严重降低了墙体的保温效果和EPS板的抗拉强度。
②EPS板阻燃性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高层建筑设计要求EPS板阻燃性能达到B1级,但目前市场上多数板材达不到B1级标准,或者是材料分批进场,将阻燃性能不达标的材料混入合格材料使用。
③大量的掺入再生原料。在生产EPS板中掺入再生料,虽然表观密度达到要求,但其热导率、抗拉强度等技术指标严重下降。
④EPS板养护时间不够。EPS板在常温下需要存放42天以上方可完成干缩过程,确保尺寸稳定,过早使用会使保温板产生收缩,导致板缝处开裂。
1.2聚合物水泥砂浆、抗裂砂浆质量
目前大多数工程都是使用的工厂化生产的聚合物砂浆,总体质量尚好,但部分厂家生产的砂浆质量达不到产品质量标准,严重影响系统的施工质量。
1.3耐碱玻纤网格布质量
玻纤网格布起着保证外墙外保温系统墙体整体性和防止保护层开裂的双重作用,由于水泥呈强碱性,必须采用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而且耐碱网格布的各项性能指标必须满足质量标准,目前市场上很多产品质量不能满足标准要求。
EPS板粘贴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1粘贴方法有误
①根据施工规范中要求,粘贴面积不小于EPS板面积的40%,换句话说,就是允许有60%的面积是空腔,施工时可以采用条粘法和点粘法,并有具体的施工方法,但在施工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工人操作监控不到位,粘贴面积达不到施工规范要求,从而使现场粘接的抗拉强度达不到要求,容易造成保温层脱落现象。
②安装锚固钉时将粘贴面震开。目前市场上使用的EPS板几乎全部是“光面板”,通常施工时将EPS板粘接在基层上后24小时开始打锚固钉,也就是说,粘贴砂浆刚刚固化就频繁打钉震动,将原本就粘贴不牢的“光面板”的粘贴面震开。
2.2粘贴板缝构造不合理
①由于技术规程中没有对EPS板的几何形状做明确规定,所以用到节能建筑上的EPS板的六面均为光面平板,生产厂家将EPS大块进行加工分割时,完全采用手工电阻丝切割法进行制作,板的几何尺寸很难做到中规中矩,同时由于粘贴前没有进行拍板设计,粘贴时出现贯通缝司空见惯。
②对粘贴出现的板缝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施工。工艺要求对出现大于5mm的板缝用切割的EPS板条进行封堵,往往在施工中由于缝隙较小,切割难以施工,加之出现的板缝又是不规则的,所以,现场施工时不用EPS板条填塞。
2.3网格布设置不符合要求
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网格布不搭接、干搭或不翻包发生开裂渗水,门窗洞口部位45度斜角不使用加强网格布造成八字裂缝,大阳角或首层不使用双层加强网格布易产生裂缝或因冲击造成损坏。
三、现场节点处理不合理
3.1、老虎窗的保温处理
老虎窗部位的线条较多,在做保温时因为用混凝土浇筑成的线条比例已经确定,在上面加做保温层,势必导致线条既定比例关系的失调,所以有时为了不破坏建筑立面效果放弃该部分保温处理,容易导致室内出现泛霜、结露现象。
3.2、外窗的节点施工
在外窗部位保温施工时,往往会为了施工方便,出现没有对外窗洞口周边的窗框部位进行节能保温施工现象。
3、结构伸缩缝的节能设计与施工
结构伸缩缝两侧的墙体是建筑维护结构中耗热量较大的一个部位,设计施工人员往往忽视对该部位采取保温措施,是该部位成为保温节点的薄弱环节。
4、女儿墙内侧保温处理
女儿墙外侧的保温设计施工时一般都会重视,但对其内侧的保温往往容易忽视,如果不采取保温处理,极易引起因热桥通路变短而产生泛霜、结露。内侧保温后,还有利于保护主体结构,避免女儿墙墙体裂缝的出现。
5、散水部位保温节点处理
散水部位保温施工往往是外墙保温系统之间与散水接触,这种做法往往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保温系统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应力变形,刚性的散水限制了保温系统的温度变形,会造成这个部位的外保温面层开裂,而是雨水直接侵蚀保温系统与散水交接部位,使外保温系统从这个部位开始失效,然后造成破坏,正确的做法应该为外墙外保温系统距离室外地坪100mm以上。
四、外墙施工完工后后续施工的破坏
外墙外保温施工完毕后进行装修、安装门窗、空调、落水管等各种后续施工时,极易破坏已完工的保温工程,如穿墙构件、门窗洞口、落水管支架、空调支架等部位防水连接不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渗漏点,雨水就会从这些渗漏点渗入,在从墙面上的某个部位渗出,这不仅会造成系统内大量积水、结露、发霉等,还会消弱建筑物的节能效果,严重时会造成保温脱落。
五、克服EPS外墙外保温体系工程缺陷管理措施
5.1、严格控制保温体系产品质量及系统组成
①外墙外保温体系所使用的EPS板、胶粘剂、抹面砂浆、耐碱玻纤网格布、锚固件等材料均有相应的材料质量标准,施工材料进场后,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并按照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保证材料产品质量。
②EPS板外墙保温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系统的材料应该由同一家外墙外保温系统供应商配套供应,以确保材料的匹配和相容性,进而保证系统的整体性能,如果分散采购材料,尽管材料性能符合要求,做成的产品只能是“混合产品”,不一定满足系统性能的要求。
5.2严格执行EPS板外墙外保温施工工艺是质量的重要保证
外墙外保温工程虽然不需要高超的技术和高精的设备,但由于工程特殊的功能要求和复杂的使用环境条件共同形成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外墙外保温往往在工程尾期进行,工期紧,所以按施工工艺规程施工,严格遵守工艺流程非常重要,由于目前现场施工队伍大多是未经过系统的培训,操作工人技术水平差,不能领会工艺流程,因此,在保温工程施工前要认真组织进行技术培训,在施工现场边培训边施工、边提高,确保保温施工能够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和既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5.3严格执行规范图集要求,做好细部节点保温施工
在《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JGJ144-2004和《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图集》10J121中均有保温施工的细部节点做法,我们在施工中要严格执行,重点要做好防火隔离带、门窗洞口四周、女儿墙、空调板、飘窗、散水部位、保温截止部位材质变换处、结构伸缩缝、外墙安装支架部位的防水细部做法。
5.4正确使用和维护外墙外保温工程
外墙外保温工程的使用和维护是外墙外保温工程的长期性工作,工程施工顺序不合理,即先进行外墙外保温施工,后进行其他安装等极易破坏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后不注意维护,易使外墙外保温工程局部破坏扩大为大面积或整体破坏,因此工程使用中遇到的各种安装破坏应及时修补,以保证外墙外保温工程始终处于合理使用状态。
结束语:外墙外保温系统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构造,必须具备工程安全长期稳定、表观质量长期稳定、节能效果长期稳定等基本技术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有完整的工程技术方案设计、严格的施工工艺、严密的施工过程管理,要以系统的工程理念出发,系统的完成全过程,才能有效的确保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达到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节能保温工长施工手册》 宋亦工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目前,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机制,能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爱与关怀,让他们发现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独立的人格,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2.为国家新一代人才成长创造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让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同时可以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家庭观念的落后,压缩留守儿童成长空间
“二元制”城乡社会机构,制约留守儿童成长关怀机制的建设。城乡差距的加大,使得农村社会的日益衰老与凋敝,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愈加不受重视。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状况,留守儿童的父母选择外出打工,将年幼的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成长会出现各种问题。
家庭观念的守旧,影响留守儿童关怀机制的建设。伴随着整个国家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理性的大力倡导,农村社区逐渐建立起对商品化和货币伦理的广泛认同。受父辈观念和农村习俗的影响,部分留守儿童的家长坚持“金钱至上,上学无用“错误观念,对物质利益过分看重。家长外出务工很少回家探望孩子,很少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他们获得物质利益的时候往往以牺牲对孩子的教育、关怀为代价,这样对留守儿童成长极其不利。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组织不协调,配合不统一
在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问题上,家庭教育给与学校教育支持力度不够,二者甚至发生冲突。学校教育极力强调亲情关怀的重要性,希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榜样与示范。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管教和学习的范例,有些行为习惯根本无法养成。当学校要求家长配合教学活动时,家长找各种理由推脱。当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家长将全部责任推给学校,以学校未尽到监护、教育义务为由,要求学校负责。
受制于教育资源匮乏与乡村贫困,学校教育存在配合不到位地方。国家推行新课程改革,要求各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自主学习、家学(家庭学校)互助教学模式,但乡村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条件落后,教师素质偏低,使得此类教学活动在乡村学校很难展开,留守儿童失去与父母加深感情、增进了解的机会。城乡发展不平衡,使得乡村教育很难留住学生。相对贫困的生存状况,让留守儿童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很多留守儿童离开学校,成为城市的“农民工二代”。
3.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志愿服务体制建设不完备
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落后,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与城市的喧嚣与繁华相比,农村更显沉寂与落寞。农村社区文化匮乏,乡村学校课外活动单一、枯燥,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缺乏乐趣。加之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迫切需要情感关怀,然而监护人观念意识落后,很难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
志愿服务工作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帮助留守儿童了解世界。然而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志愿服务体制建设面临诸多困境。首先,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队伍相对稀少,他们很难覆盖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偏僻村落,其次缺乏相应领导管理机构,留守儿童成长关怀志愿服务工作组织松散,体系不完善,工作方式不合理,志愿关怀效果不明显。此外运作不规范,缺乏制约监督机制,也使得志愿关怀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将爱心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让爱心在农村发挥作用,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的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当先,教育是第一要务的思路,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发展乡村文化,完善留守儿童成长志愿服务体制,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的长效机制。
1.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建设,转变观念,重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
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建设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的关键。国家要重视新农村建设,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招商引资,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的场所,为留守儿童的家长照顾孩子提供便利。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的培训,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便利,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相对富裕的成长环境。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政策扶持和技术援助,开办乡镇企业,使得留守儿童的家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改变唯经济至上的思维模式,努力实现社会经济水平与人的发展水平的同步提高。要认清家庭关爱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意义,正确处理好生产、创收与子女成长、教育等之间的关系,明确奋斗的一切为了孩子,孩子是整个家庭的未来。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增加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要定期通过电话、电脑等媒介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怀与温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留守儿童的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建立家庭、学校联动运作机制,密切配合,加强协调
在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建设过程中,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长要拿出时间陪伴子女,要重视留守儿童在校表现,强化自身对孩子的关爱思想,要爱护并正确教育子女,父母的关爱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要尽量创造最好的条件保证孩子的健康发育。在农村,家长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德,配合学校德育建设。要时间陪伴孩子,要重视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要理解学校教育,给予学校教育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加强互动,消除误会。
改善乡镇学校办学条件,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乡镇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改善乡镇学校的生活条件,积极引进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配合家庭教育,创造更多条件,帮助学生、家长参与教学互动,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便利。同时要加大推行义务教育的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义务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要让留守儿童看到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走进学校,接受教育;要提高教学质量,为留守儿童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3.大力弘扬农村文化,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体制
丰富社区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搞好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建设。弘扬农村文化,政府要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要搞好社区文化建设,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引导留守儿童参与其中,感受乡村丰富多彩的文化。要建设“农村书屋”、“乡村图书馆”,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拓展留守儿童的知识面,让留守儿童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让留守儿童通过网络与父母沟通交流,获得亲情的温暖;同时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世界,开阔留守儿童的视野,收获快乐。
[关键词] FDI;人民币汇率;国际市场占有率
[中图分类号] 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尤其加入WTO后,高速增长的经济和日益开放的投资环境使我国吸引FDI的区位优势不断强化,我国已经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国家之一。然而,在FDI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问题上却一直存有分歧。部分学者认为FDI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内经济实力与竞争力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并逐步成为国家国际竞争力赖以建设的基础,如叶耀明、戚列种(2001)认为由FDI带来的先进技术所引起的扩散效应能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但是FDI对我国长期外贸竞争力也有着负面影响;蒋瑛、谭新生(2004)认为FDI对发展中东道国的外贸竞争力具有正面效应;张守森、于英川(2005)发现FDI流量和存量按线性关系递增,提升了对外贸易出口的拉动率。有学者认为FDI对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负面效应,如张东云(2011)认为FDI的产出效应和贸易效应均为负,且因果检验表明只存在由出口到FDI的单向因果关系;宋延等(2007)的研究也证实外国直接投资削弱了国内多数行业和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虽然,学界关于FDI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但研究皆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关联性。考虑FDI实为国际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受人民币汇率因素影响较大,同时许多研究也基本证实汇率对国际竞争力具有负面影响,可见三者应一并纳入经济系统讨论,然而,这些研究都仅单独基于FDI或汇率探讨国际竞争力,这可能是结论出现分歧的原因之一,故本文引入人民币有效汇率与FDI共同探究两者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这有助于获得更令人信服的结论。鉴于此,本文引入国际市场占有率衡量贸易竞争力,运用协整分析与ECM分析的方法,探求1987—2008年我国市场占有率与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
二、计量模型指标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本文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探究三者间的关系:
其中,CI是国际市场占有率,用本国商品与服务年出口总额(XC)占世界商品与服务年出口总额(XW)的比例来表示;FDI是实际外商直接投资;reer是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此外,为提高模型对经济系统解释力,添入变量DI,即GDP占比,用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来表示。为误差修正项,为模型误差项。变量皆取为对数形式,目的是有效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的同时保持数据原有特性。
(二)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87—2008年,单位均统一为亿美元,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上的历年人民币同美元汇率的年平均价折算。其中,XC与XW整理自《中国统计年鉴》和海关署统计,商品与服务出口额皆按离岸价格统计;FDI是以2000年为基期(2000=100)的实际外商投资指数,数据整理自《中国统计年鉴》;reer整理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金融统计(IFS)数据,是以2000年为基期,用间接标价法表示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此指数考虑了所有双边名义汇率状况,并剔除了物价水平对人民币币值的影响;中国和世界的GDP整理自联合国统计司(unsd)国民账户统计数据库(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database),也处理为以2000年为基期。
三、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4个变量均在取一阶差分后为平稳的,因此,4个变量皆为一阶单整变量。
注:c,t,k分别用来表明所设定的检验方程是否含有截距项,趋势项以及滞后阶数。若含有截距项或趋势项则分别用C与T表示,若不含有均用N表示;D表示一阶差分。
(二)协整关系检验
本文借用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两步检验法,确认4个变量的协整关系。
第一步:估计lnCI对lnFDI 、lnDI 、lnreer的回归方程。对4变量进行OLS估计得到以下的协整形式:
lnCI = 0.424lnFDI+ 0.854lnDI – 0.262lnreer
(2.893029)(7.057563)(-4.317570)
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较高,此外变量系数也都通过了t检验。
第二步:检验模型的残差是否是平稳序列。这需要用ADF的检验方法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测。检验结果显示,ADF统计量为-2.074323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2.679735,因此FDI、GDP占比、汇率与国际市场占有率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回归所得的协整方程可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市场需求份额和汇率每变动1 个百分比,将会使市场占有率相应的提高0.424%,0.854%,-0.262%。
(三)ECM 模型分析
由于4个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那么可以着手设定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对不显著滞后项的逐项消除,最终得到了如下误差修正模型:
(-1.485752)(2.609819)(7.859630)(-3.166402)(-2.502892)(-2.391088)
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 ,, (P值为0.000014),可见模型的拟合度较高,方程通过了F检验、DW检验,、、、、都通过了t检验。模型的短期调整系数是显著的,而且变量的符号与长期均衡关系的符号一致,此外,误差修正模型符号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其系数为-0.616,这说明在短期当出口受到冲击时,将以0.616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拉回到均衡状态。
(四)Granger因果检验
注:本文以序列一阶自相关性与赤池准则(AIC)作为选定滞后阶数的准则。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论可知,FDI、REER都不是CI的格兰杰原因,REER是FDI的原因,而FDI是DI的原因,DI与CI互为因果关系。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分析
根据协整检验与ECM模型结论,可以获知,FDI对市场占有率的弹性在长短期分别为0.424和0.976,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FDI的提高都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而且短期的影响较为明显。然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FDI与市场占有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说明FDI 并不是引起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的直接原因,实质上FDI增加首先会扩大我国的市场需求,而正如一般经济学理论所示,市场需求扩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投资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和资本积累继而促进生产和贸易,从而提升市场占有率。可见FDI 对于市场占有率有着一定的间接影响。
根据协整与ECM模型结论,实际有效汇率对市场占有率的弹性在长短期分别为-0.262和-0.420,可以看出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国际市场占有率存在负相关性,即人民币有效汇率的降低有利于我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但是,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与市场占有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实际有效汇率并不直接作用于市场占有率,它主要透过价格调节机制传导,存在一个作用的传递过程。
(二)政策建议
1.FDI引导方面
(1)鉴于FDI对国际市场占有率起着积极的间接促进作用,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引入外资的方针让外资进一步拉动出口贸易,但在引入过程中必须注重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2)政府应适时调整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FDI流向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促进我国出口产业的平衡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2.汇率管制方面
(1)政府应当继续深化我国的汇率改革,不断完善外汇市场的配套法律、法规,以约束交易主体行为,减少汇率市场上的投机行为,从而充分发挥汇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保证外汇市场的健康发展。
(2)我国出口贸易的持续性增长应着眼于通过引导出口企业整合自身的资源优势、深化品牌经营的理念和手段获得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尽量避免通过货币贬值扩张贸易的做法,从而将汇率对出口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张守森,于英川.FDI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7).
[2] 张东云.FDI、出口:经济效应与贸易效应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7):39-41.
[3]宋延武,王虹,邓小英.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结构和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基于SPSS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与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7 (5):16-22.
[4]蒋瑛,谭新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外贸竞争力[J].世界经济,2004(7):51-54.
[5]叶耀明,戚列种.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J].上海经济研究,2002 (3):37-42.
[6]黄静波,曾昭志.人民币汇率波动、FDI 流入对出口影响之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192-199.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基础支持;智慧化服务;智慧化效益;协调机制
农产品流通对于平衡农副产品市场供给、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支撑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农产品保存时间短、易腐坏以及跨区域流通运输时间长和方式滞后等因素影响,农产品流通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多元化互联网技术在流通领域的深入应用,农产品流通逐步走上数字化发展道路,流通速度和效率大幅提高。这一过程中,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促使各行各业逐渐开始向智慧化方向转型。在此背景下,推进我国农产品流通业趁势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加速推进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既可以促进以农产品流通业为主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又能有效保障粮食供应链安全。为此,本文立足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基本现状,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对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测度,并提出新时期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协调机制构建策略,以期为农产品流通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基本现状
(一)农产品生产环节:流程长且成本高,智慧化生产尚未实现
一直以来,农产品生产环节存在流程长且成本高的难题,对农产品智慧化生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具言之,农产品生产一般需经过播种、灌溉、施肥、除草、打药、收获等过程,且不同类型农产品对温度、湿度和土壤等生长环境存在差异。为了保证农产品稳定、规模化生长,部分会运用现代化技术搭建恒温暖棚、保持良好灌溉,也有少部分有条件农户会借助多源遥感设备、“3S”技术、智能监控录像设备、物联网和智能报警系统,监测农产品生产环境和生长状况,以智能化、精细化方式促进农产品生产提质增效,但这些行为均会增加农产品生产成本。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过程长、成本高的现状依然存在。现阶段我国依旧面临农产品智慧化生产尚未实现的现状,农产品生产总量和盈利仍由市场实际需求决定,部分农产品过剩或供给不足问题仍然存在。
(二)农产品批发环节:管理与模式滞后,智慧化服务有待增强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与发展模式仍较为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批发环节的智慧化服务水平。一方面,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方式滞后。现阶段,我国依旧有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整体设计以地摊和档铺为主,内部空间狭窄且设施简陋,数字化设施不健全,污水和垃圾处理以及空气置换系统设施不完善。同时,批发管理人员对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智能化设施的应用意识欠缺,使得农产品批发管理方式明显滞后。另一方面,农产品批发服务模式不健全。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拥有智能化服务功能,其他批发市场依旧存在服务功能不健全、服务层次低等问题,甚至一些市场仅有最基础的场地服务功能。总体而言,受管理与模式滞后影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主渠道作用发挥不明显,批发环节智慧化服务有待增强。
(三)农产品物流环节:路程长保鲜难,智慧化运输质效待提高
近几年,顺丰、京东、菜鸟等物流企业均已开始使用相关技术,不断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冷藏运输发展。然而受农产品保鲜难、跨区域运输路程长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环节智慧化运输的综合质效仍然较低,亟需提升农产品品质、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满意度。具体而言,农户和消费者都属于个体,存在地址分散、路途较长的特征。农户大多位于山区或远离城市的农村,消费者则更多集中于城市,这使得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运输路程长、环节多。当前我国虽有部分地区实现了农产品物流运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物流环节农产品信息的可监控化、可追溯化、可视化。但这一模式并未全面普及,尤其是偏远地区和技术设施差的山区,农产品物流运输、包装和存储均存在较大问题。而农产品自身易腐坏的特性使其保鲜较难,加之运输路程长、新型冷链物流技术应用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致使农产品物流智慧化运输质效亟待提高。
(四)农产品零售环节:外部支持不足,智慧化营销模式不健全
当下我国农产品零售环节面临外部支持不足的挑战,致使智慧化营销模式与农村电商生态圈构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方面,政府支持与引导不足。现阶段,国家已经出台有关农产品零售的相关扶持政策,如《深化农商协作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通知》《关于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但这些政策均是宏观性指导文件,具体支持与引导措施、细则、标准仍旧匮乏,无法有效支撑农产品零售企业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制约智慧化营销模式的完善。另一方面,零售营销环境不成熟。构建农产品电商生态圈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电商生态发展环境尚不成熟,企业间资源整合力度不够,难以有效发挥带动作用;中小企业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难以充分参与农产品流通市场竞争。这使得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依旧以线下为主,农产品智慧化营销模式不健全。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一)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考虑数据获取可得性、综合性、客观性、可表征性和可度量性等原则,本文结合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基本现状,立足孙伟仁等(2019)、何新(2021)、孙磊等(2021)的研究成果,从农产品流通智慧化的基础支持、服务水平及综合效益三个维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见表1)。
(二)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本文借鉴孙磊等(2021)、潘雄锋等(2015)的研究,采取全局熵值法,构建指标-时间-空间三维时序立体数据表,对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具体测度步骤如下:第一步,全局评价矩阵构建。假设对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时,共有c个指标,分别记为Y1,Y2,…,Yc,研究时间范围为t年,研究区域为m个省份,则每个指标不同年限的截面数据为Yt=(yij)mt×c,研究期内共有t张截面数据表。运用全局思想,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t张截面数据表进行排列,即可建立全局评价矩阵:Y=(Y1,Y2,…,Yt)`mt×c=(yij)mt×c (1)第二步,标准化处理指标数据。基于上述全局评价矩阵,结合本文所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对选取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为规避无意义计算,将Yij指标的最大值定义为Max(Yij),取值为1.01*Yij;最小值定义为Min(Yij),取值为0.99*Yij。第三步,指标数值计算。计算第j个指标在第i个省份的占比、信息熵值和差异系数,公式分别为:
(三)数据来源及权重计算
基于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则,选取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及)数据进行研究。指标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地方统计年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以及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另外,农产品贸易增加值指标以2010年为基期进行指数平减,个别缺失值利用插值法进行补齐。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测度基于全局熵值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获取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各指标权重,具体测度结果见表2。进一步运用公式(8)计算2010-2020年农产品流通智慧化的基础支持、服务水平及综合效益评价值,并采用加权算法对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具体测算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绘制图1。从表3和图1可以看出,整体而言,研究期内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10-2018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缓慢上升态势,这可能与农产品流通业数字化技术应用不足以及冷链物流等先进物流模式发展水平不高有关;二是2019-2020年,随着各行业智慧化发展加速,智慧化基础支持不断增多,促使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到2020年末已超过30,达到34.56。分维度来看,农产品流通三个维度的智慧化发展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基础支持方面,2010-2020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智慧化的基础支持呈现先缓慢上升后加速提升的演变态势,演变态势变化时间节点为2015年。原因可能在于,“十三五”以来我国逐渐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的重视力度,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大力倡导“互联网+”,推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互联网电商巨头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步加大对流通设施的投入,不断优化流通组织结构,因此2015年以来我国农产品智慧化的基础支持提升幅度明显增大。服务水平方面,2010-2020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智慧化服务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且增长波动变化较小。细分指标来看,2014年农产品智慧流通的零售服务和物流服务均有所下降。原因可能在于,2013-2014年仍处于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和不确定上升阶段,农产品电商企业销售额有所下降,进一步影响农产品流通智慧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这一现象也说明,该时期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地位并没有完全建立,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综合效益方面,2010-2020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智慧化的综合效益整体提升显著,且以2016和2018年为节点呈现分阶段跨越式递增趋势。2010-2016年,农产品流通智慧化的综合效益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17-2018年,综合效益上升幅度有所放缓;2019-2020年,综合效益整体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究其原因,近几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中应用的深化,流通智慧化新业态、新模式渐趋成熟,因此农产品智慧化的综合效益得以显著增强。
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协调机制构建策略
(一)打造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协调机制
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将多元化数字技术深度嵌入农产品生产、批发、物流、零售等流通供应链各环节,打造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协调机制。在生产环节,农业部门应收集各种农产品生产信息,打造农产品数据库,并利用智能化技术与信息系统,分析农产品生产相关信息,推动农产品智慧化生产落地。在批发环节,农产品批发商应运用大数据、射频识别等技术,分析并记录各项数据信息,制定农产品流通协调计划,进而提升批发效率。在物流环节,农业部门应加快建成覆盖面广的冷链物流渠道网,充分发挥各省、市、县、村物流存储设施的整体联动和共享协同效应,减小农产品储运损耗。在零售环节,农产品零售企业应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消费者需求信息与市场信息,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其匹配最优配送机制和零售方案。综合而言,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应运用多样化数字技术,串联生产-批发-配送-零售环节的一体化智慧流通链条,以此制定并打造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协调机制,提升农产品智慧化发展水平。
(二)建立农产品智慧流通与监管协调机制
未来我国应着力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深度应用,本着安全可靠的核心原则,着力构建农产品智慧流通与监管机制,提升农产品流通安全水平。首先,扩充农产品智慧流通监管内容。监管机构应拓展大数据平台监管范围,由市场内部向生产和采购端延伸,构建覆盖全供应链、互联互通的农产品安全溯源体系,最终形成一系列可追溯的智慧监管链条,以此提升农产品智慧流通监管力度。其次,加强农产品智慧物流运输监管。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在各大城市建立智慧物流、配货、仓储等技术设施,同时搭建内部自纠和外部抽检系统,形成制度化监管机制,实现主动监管与被动监管相结合,提高农产品流通安全水平。最后,加大农产品流通智慧
参考文献:
1.俞彤晖,陈斐.数字经济时代的流通智慧化转型:特征、动力与实现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20(11)
2.赵丹.农产品批发市场智慧化转型研究[J].农业经济,2021(9)
3.孙伟仁,徐珉钰.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现代化水平实证测度[J].商业经济研究,2021(6)
4.何新.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21
5.孙磊,张树山,郭坤.中国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J].中国流通经济,2021(10)
6.潘雄锋,刘清,彭晓雪.基于全局熵值法模型的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5(4)
7.赖阳,王春娟,康健.城市农产品流通趋势的几点研判[J].时代经贸,2017(10)
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特别是近十年以来的跨越式发展,唐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到2012年底,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61.6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第19位。
然而,伴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活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高,大开放格局需要加快形成;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政府刚性支出增加的矛盾凸显;城乡面貌有待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唐山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空前挑战。
战略意义
面对正在到来的新一轮世界性的产业变革潮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唐山必须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方面作出根本性的调整。而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战略环节就是要顺应新一轮国际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新特点,紧紧把握住信息革命这一核心和灵魂,通过科学的谋划,超前的部署,执着的努力,以智慧唐山建设为统领,科学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中的融合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手段在促进经济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方面的巨大作用。
真正把推进智慧唐山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作为引领唐山产业融入全球产业要素配置体系,降低资源配置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带动传统优势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的过程;把推进智慧唐山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变成延伸产业服务环节,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衍生战略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把推进智慧唐山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变成引领支撑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优化政府行政服务效能的过程;把推进智慧唐山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变成提高城乡现代化水平,促进节能减排、优化生态环境、便民利民,有效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
唐山的目标是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智慧城市的框架体系基本建成,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基地建设和智慧应用水平达到全省领先水平,争取进入全国示范性智慧城市行列。远期目标到2020年,努力建成“智慧政务普遍应用、智慧产业集群发展、智慧生活进入普通家庭”的具有唐山特色的智慧城市。
智慧唐山建设有三大宗旨,那就是“善政”、“强业”和“为民”。
“善政”就是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助推廉政建设,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推动作用,着眼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加强互联互通和整合重构,搞好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创新业务、管理和运营模式,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行政事务各个层面和环节的深度应用,将行政事务纳入统一高效的运行轨道,搭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源在市场中配置,资金在网络上监管,努力建设效能政府、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
“强业”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信息技术在三次产业发展中的深度融合应用,特别是围绕产品研发、技术工艺、资源管控、市场销售、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建立以支持产品创新和供应链整合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的两化融合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唐山产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智能发展;同时,通过激活唐山潜力巨大的信息化消费市场,衍生拉动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打造唐山经济发展的升级版。
“为民”就是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和各种共享交流平台,实现与民生相关各项事业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把民生工程的现代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台阶,让唐山的老百姓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率先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高效与便捷,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升。
建设理念
打造相对完整的智慧城市服务体系、通过合理的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探索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运营、通过标准化的实施寻求可复制模式以及选择云计算和云服务作为技术支撑是智慧唐山建设的基本理念。
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不应该只是信息技术在某几个行业或单一区域中的应用,而是应该在谋划起步阶段就着眼于整体架构和未来的发展,特别是要搞好顶层规划设计,健全体系,明确规则,规范标准,统一管理,统筹推进,防止“烟囱”和“孤岛”的产生。而科学的智慧城市推进模式,应该建立在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资源配置理念下推进和实施,一方面做到不排斥现有资源和各类市场主体;另一方面还要做到让专业的人去做其最擅长、最专业的事。
不可否认,智慧城市建设蕴育着巨大的商机,更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拉动、衍生相关产业发展本身也应该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题中之意。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建设模式正在走向尽头,而通过培育市场、激活市场、开放市场,依据市场规律和原则探索商业模式的思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一定会成为未来运作的主导形式。
此外,提高技术和应用方案的可复制性是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获取和提高利润的核心路径之一,而标准化又是实现可复制性的前提,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该特别关注技术和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和统一。面对系统复杂和计算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云计算和云服务技术以其革命性的突破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首选技术支撑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核心,打造独立于多个应用系统的云服务平台,为各类服务应用提供支持。
基于上述理念,智慧唐山的总体建设可概括为“基于顶层设计和云服务的开放式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模式”。其内容包括:整合三大电信运营商现有IDC资源,建立统一数据分配通道,搭建专业数据库,为智慧唐山建设运营提供专业化基础数据储存服务;利用最新技术,搭建统一的智慧唐山云服务中心总控平台(IOC),承担综合数据交换、处理功能,同时依托云计算中心,搭建决策辅助中心、数据分析中心、呼叫服务中心和信息安全中心;为了便于管理,在总控平台之下,分别搭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等分类综合管控平台,承担相关领域数据协同、共享和整合功能;在分项管控平台之下,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接口标准,搭建分行业、分部门的系列功能性运营平台,具体提供各种在线服务解决方案的平台运营环境,计费管理和客户管理等功能;联合和对口职能部门和行业用户,依托各功能性运营平台,在公开技术标准和接口标准的情况下,聚合国内外服务商,依据规范的协议,在平台上开展具体在线服务。
运作模式
特别提一下,市场化运作模式是智慧唐山的亮点所在。整个智慧唐山的建设,贯彻“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推进实施,各层面行为主体按照各自特点和功能定位,依据市场经济原则参与智慧唐山建设与运营。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实施的组织者、推动者、监管者和环境的营造者,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主要职能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实际情况,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和建设目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提供引导性资金,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组织引导信息化应用,营造智慧城市建设氛围等。
总集成商的具体职能是依据政府提出的规划和需求,设计建设方案,整合相关厂商的技术和产品资源,搭建顶层框架体系,并负责智慧城市主体运营。网络提供商是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传输网络、交换和储存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商:主要职能是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搭建面向部门、行业和产业集群服务的功能服务平台,聚合服务资源,为其提供运营服务环境,并进行相应管理。独立软件开发商面向各行业提供特色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业务。终端用户(企业、机构和民众)结合各自的实际需求,购买相应的智慧服务。
唐山将智慧唐山建设规划与行动方案对外公布,以国内外主要IT服务商为对象,发起组建智慧唐山建设产业联盟。搭建联盟信息共享与技术标准协同平台,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共赢的原则,吸引国内外大型IT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平台体系技术标准和运营规则,择优选择各功能平台承建和运营主体。同时对外公布各平台技术指标和接口标准,依托各功能平台,联合和行业和部门广泛聚合终端服务商,推动服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