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辩证思考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辩证思维;辩证法;培养目标;辩证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64-03
一、引言
特定的物质条件下,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取决于是否善于思考,而思考是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升。我们培养学生,不仅要使其掌握知识和获得价值认知,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其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适应社会发展。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有许多专业课程支持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这些课程从开设范围上来讲,并不具有普遍性,它们有的是针对专业学生,有的只是公共选修课,修读学生为数不多。但“基本原理”却是一门可以普及思维教学的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拥有丰富的辩证思维教学内容,同时覆盖所有大学生,以此课程为平台进行思维能力培养,具备可行性。
在思政课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思维教学目标进行具体诠释的方式,将简单的“是什么”教学,提升到为解决“为什么”提供思维方法支撑层面,去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实现教育效果反思,才能真正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既能克服心理障碍,降低冲突性倾向,又能拓宽视野见识,提升整合思维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对整体的思政工作而言,思维方法教学能普遍地为后续工作搭建高层次思维受体平台,一举三得。
辩证思维是高端人才思维方式,对从事复杂思维活动的群体来说是必须具备的能力。面向大学本科层次的受体,在“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式辩证思维培养,建立起一般辩证思维训练模式,加强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冲破盲从,独立思考,增长知识和认知能力,合理地决策和行动,甚为必要。本文从定位本课程的辩证思维能力概念及目标范围着手,从教材中寻找本课程的辩证思维潜在资源,确定辩证思维的研究范围、特点及具体指标,确定本课程应该承载什么样的辩证思维教学任务和目标,以实现教学的“有的放矢”。
从教学实际分析,“基本原理”课程有丰富的培养辩证思维素质的资源。从方法论角度来看,该课程的哲学部分蕴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原则、认识论、方法论,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整个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中心线索,而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蕴含着矛盾分析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本课程由感性具体“生动直观”经过思维抽象上升为理性具体,再回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理论与实际结合,完全符合思维的“从表象具体到抽象规定的阶段,再从抽象到具体的阶段”的两个逻辑序列,有助于形成完整思维链条。
二、什么是“辩证思维”
首先,明确辨析辩证思维等同于辩证法,辩证思维等同于对立统一的观念。在我们的既定观念里,辩证思维就是哲学上所指的辩证法。但事实上辩证思维≠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从哲学体系来看,唯物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作用,具有本体论意义。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导出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1]。辩证思维可以看作是“辩证认识方式”,只是主体反映客体辩证本性的理性分析工具和手段,辩证思维不等同于辩证法。在1994年就有文章指出:辩证思维不等同于辩证法,辩证思维应该是辩证性思维,而不是辩证法思维。应该将作为本体的哲学层次的客观辩证法从“辩证思维”内涵中分离出去,将一般“辩证思维”内涵确定为辩证认识方式的取向。同时,辩证≠对立+统一,辩证思维不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辩证思维有它自身的具体逻辑范畴。[2]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辩证思维逻辑体系,辩证思维不仅仅是对立统一思维,它更是“实践、主体、客体,质、量、度,内容、形式、现象”,“同一、差异、矛盾、根据、条件、联系、因果关系、相互关系、整体联系”,“个别、一般、本质,过程、系统、规律”等范畴构成的逻辑思维体系。
其次,明确辩证思维与形式逻辑之间的关系。辩证思维是辩证性思维,是介于形式逻辑和具体辩证法范畴原则之间的思维形式,是辩证法原则与逻辑的结合,可以称之为“辩证逻辑思维”。在形式逻辑思维中,结论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却可以“亦此亦彼”、“亦真亦假”,强调条件性。这说明辩证思维与形式逻辑思维具有不同的规则,分别遵守不同的思维规律:形式逻辑思维的概念、推理与判断具有相应的思维规律(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辩证思维以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遵循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3]辩证思维是多维、动态的整体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一维、静态思维,两者关系密切但层次不同。辩证思维是逻辑思维的超越,逻辑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辩证思维注重客观世界和事物本质对思维的决定作用,反对擅离外在客观而只注重形式上的逻辑自洽,同时又遵循思维自身的规律和逻辑一致性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的最大特点是从事物的联系、发展和变化等方面来反映事物,提供一种思维框架,既强调对客观规律和关系的辩证本质探索,又倚重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在尊重辩证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的基础上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辩证逻辑思维的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通过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等方法,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因此,要学会辩证思维,必须掌握辩证法原则和逻辑思维规则。
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辩证思维培养目标的设定
依据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思维培养目标设定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对哲学关于世界总体的辩证认知和对辩证法原则的把握(世界观认知);第二是对在正确理解辩证法前提下的思维规律和方法的把握(方法论认知)。
首先,掌握客观辩证法知识。学说把辩证法看作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性,把思维中的辩证法视为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自觉反映,来源于客观现实,而客观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因而辩证思维培养的首个目标就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客观辩证法知识。
其次,把握辩证思维的内核,使教学目标具体化。辩证思维无非是要求思维主体把客体(对象)本身的对象性形式变成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通过对辩证运动过程的全面考察,通过一系列环节来把握它的整体关系、把握对象具体。透过其客观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基本原则,立足于“整体性、动态性、具体性、开放性”四个内核,可以将目标通俗化为四点:①对问题的理解完整,认真考虑了对立观点,做出多角度看问题的努力,对这些方面做了公正、批判和综合的考察。②能够摆脱思维固化,以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强调论证过程。③收集不同信息,分析证据的质量,考察不同立场的观点,能说明背景和具体情况的重要性,思考和表达具体。④能够检查问题是否合乎实际,事实准确性和逻辑一致性,发掘可能的替代解释或推论,确认检验结果,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养成相应的思维习惯。
第三,把辩证思维方法设定为培养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实现辩证思维能力的提升。为了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分析者,用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吸收方法论的教益,运用具体的思考方法来分析新的问题,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充分利用理性思维方法,把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统一的理性思维方法作为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具体目标。
(1)掌握归纳与演绎的双向推导法。归纳与演绎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推导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也是归纳的前提和指导。人的认识是不断地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这恰恰是归纳和演绎交替使用的过程。它们既是辩证思维基本的推理方法,也是进行其他学科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无论是对工作学习来说还是对日常生活具有普遍性方法论意义,必然成为“基本原理”教学的具体培养目标。
(2)具备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分析是主体在思维中将对象整体分解为多个部分,分别加以认识;综合则是主体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方面认识进行整合,全面地把握对象的方法。分析是思维从整体走向部分的过程,综合是思维从部分走向整体的过程,没有分析,就难以认清对象的细节,从而难以正确认识整体,没有综合,没有正确的整体认识,难以进行具体分析。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分析法与综合法不可分离,并能够掌握分析与综合的基本技能。
(3)能够把握感性具体―理性抽象―理性具体的认识过程,自觉运用抽象与具体方法。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是通过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辩证思维方法中居于中轴地位。本目标的实现分两步,第一步,在反映具体事物的感性具体基础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运用分析法,从整体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使认识从感性具体发展成理性抽象,从现象深入到本质;第二步,运用综合法的同时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把各个部分的各种规定按照它们本身固有的内在关系相互联系起来,从总体上把握这一事物,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历史方法是指考察客观对象的发展过程及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思想发展过程,逻辑方法则指是对事物内部逻辑的理性分析。逻辑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分析为依据,以达到客观、全面地解释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目的。运用逻辑的方法研究事物发展规律,实际上就是对历史进行概括,在运用历史方法研究事物历史进程时,也要通过逻辑分析确定史实间的必然联系,把逻辑分析贯穿于历史的考察之中。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是主客观统一的辩证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思维的逻辑进程要与客观的历史进程统一,还要与思维的历史进程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2]李仁武.“辩证思维”内涵辨析[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4,(6):12-14.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蕴含丰富、生动的素材,有助于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通过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关键词:辩证思维;高中地理;逻辑思维
1 培养学生正确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不断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为例,通过介绍人类认识宇宙及地球的历史过程,让学生感受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宇宙的时空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而认识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技进步,人类不断探索直至形成科学体系认知的漫长过程。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展示各类天体类型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各式各样的天体是宇宙物质存在的形式,进而提出宇宙的本质是物质的。通过讲解不同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天体系统,使学生体会宇宙所具有的运动性。
2 培养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处在普遍联系中的,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运用这个哲学原理,能让学生把各部分知识内容相互联系起来,更加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这不仅仅体现在知识与知识之间,不同章节之间,不同学科之间都适用于这个哲学原理。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谈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其中之一是太阳辐射为水循环和大气运动提供动力。而在第三章第一节讲到水循环的意义的时候,也会提到水分蒸发乃至整个水循环是依靠太阳辐射而维持进行的。再如水循环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塑造地表形态,而第四章标题就是地表形态的塑造,这种学科内部本身的联系,可以作为课堂引入的极佳素材,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
3 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事物
矛盾具有两面性,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能使学生看问题更全面。映射到自然地理中,包括知识内容、分析问题方法等。例如,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中内力和外力就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内力作用的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结果使地表趋于平缓,地质作用以内力作用为主,以外力作用为辅,但是在特定的时候,内外力作用地位可以相互转化,可谓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地理教学中的典型应用。教师讲解的时候如果能有意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分析方法,则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的时候,学生基本都知道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来分析原因,但是只能零碎地说出其中一两个点。如果平时引导学生让其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可从排放多和吸收少两方面来分析,这样可扩展的面就多了,学生基本可以比较全面的推理出具体的原因。
4 培养高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途径
(1)充分应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案例和例子是让学生正确快速理解所学内容的关键,例子的选取一定要有代表性而且能给学生造成很深刻的印象。所举例子要能激发学生不断地提出、思考和总结问题,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继而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方面要求教师平时多积累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并和所学知识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例如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其中蓝紫光较易散射,红光不易散射,学生很难理解原理,如能应用学生切身能感受的生活案例如晴朗天空呈现的颜色与朝霞晚霞的异同,红绿灯和刹车灯等,相信学生能很快的掌握难理解的原理。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对所学知识作全面、系统的理解和认识。由于高中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所限,思考问题难免存在单一、片面的思维定势,这就要求教师通过长期合理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养成用全面观点看问题的习惯[2]。例如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中,内力作用的结果使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是考题和练习中常出现的是经过外力作用之后,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考点。除了讲解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的原理之外,还要结合现象和本质告诉学生如果只看到山和谷是经过外力作用之后出现的地形倒置,则是错误的,应该要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即要用岩层新老关系来判断,这样既准确又迅速,会大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得到验证,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课堂是学生获得新知的重要场所,而“第二课堂”的展开,能使学生获得对知识原理和方法形象生动的认识。如学习第一章《行星地球》,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模型,使其获得三维立体的空间感知,培养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热力环流原理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果能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会让学生感觉到复杂问题的原理其实离我们生活实际并不远。例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一节,除了课堂讲解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之外,如果能让学生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切身实际的感受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定能大大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以此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
(4)对地理现象的利弊分析,不搞绝对化。高中地理教学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要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发展规律和人类的行为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会学生判断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哪些对人类发展有利或有害,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3]。在分析自然现象时,应尽量客观全面。在评价人类行为对环境影响时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进而开阔学生思路,便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李亦武.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思考[J].河西学院学报,2002,05
[2]李彤.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J].新课程(下),2011,05
[3]陆林.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04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法律文化方法
Abstract:As the method legal culture,is the diagnostic method deduction,an exceptional case.Understood this kind of relations,is helpful in the understanding law culture takes the methodology the function and the importance,also is helpful in enhances the legal culture research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level.
Keywords:Under the materialistic dialectics Law culture Method
关于法律文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但却多半被忽略了的视角,即作为方法的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作为整体性的思维方法,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①法律现象是社会现象的一部分,并且在事实上是不可分割开来的,因此要在社会的背景里看法律:在社会现象中看法律现象,在文化中看法律文化;②法律现象是一整体,由这一整体构成了法律文化,而法律文化也因此是对法律现象整体的观照。这一观照指出了法律现象间是相互联系着的,决非零散的、彼此不相关联的存在。
法律文化作为思考法律问题、解释法律现象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是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的方法。法律文化概念的提出,在理论上,显然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也就是,是普遍地相互作用、影响、制约的,而系统,作为联系的一个特定的情况,是事物、现象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各要素的相互匹配)(从内容上看,系统论是辩证法的具体化、细化。系统内各要素的联系,是辩证法所说联系的具体分类中的一个特别的类,特指事物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作为思想方式、方法的法律文化,从逻辑关系上看,是辩证法、系统论思想方式、方法的演绎,一个特例,故而在本质上也是整体性的思维方法。
从实践的角度,同样可以看到辩证法与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如果我们试图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去分析、理解、解释法律研究和法律实践中的问题,比如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问题,会相当自然地得出法律文化的概念:当我们试图了解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问题的时候,以法的产生和运行的过程为线索,逐一考察法律制度、法的概念解释及法律实现的过程和法律的调整机制,结果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法律现象都会对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发生影响。法律制度,即使是良好的制度,也只是制度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制度的有效运行还取决于其它种种因素,包括:人们对法律的态度、信念、价值评价;人们是否了解法律、尊重并且愿意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的人的素质,包括是否熟知法律、理解法的本质与精神、高尚的道德;一个国家的法律传统造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但是同时,每一个因素又都不足以单独决定法律制度之能否有效运行。它们各有其功能和作用,又不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干。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地发挥作用,决定了法律制度能否有效地运行。对这一关系和现象,或者说,这一有机体加以描述和解释的,正是法律文化概念。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具体的法律问题会自然地到达法律文化的概念。如果有兴趣,可以找一些通行的法律文化概念解释看一下。
辩证法已经是历史悠久而成熟的理论,经过了许多大哲学家的探索、丰富与阐发,有着丰厚的内容与成就,作为成熟的理论,对法律文化研究可以起到指南的作用,提供分析与思考方法。辩证法、系统论的诸多原理,比如:联系的观点;系统内各要素有机联系的观点(不仅是相互作用,还有相互匹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观点,对于了解法律文化,对于法学研究,法律实践的是很有助益的。了解了法律文化与辩证法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法律文化研究的自觉性、目标的明确性:从宏观上看清楚法律文化研究的目的、作用、意义,更好地解释法律现象,解决法律问题。同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作为方法的法律文化的认识,丰富其内容。
我们为什么可以以法律文化的名义,或者说,在法律文化的标题下谈法律传统、法律意识等等所有的法律问题,客观地说,就是因为诸种法律现象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这个事实,是我们论述法律文化及其方法论作用的客观基础,由于这一基础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可以在整体中去讨论其中的各要素,使得我们可以构建起一个思想的背景,将具体的法律现象、法律问题,包括法律传统、法律意识、法律制度等等置于这一背景中加以考察,既看到其特殊的地位,又看到它们彼此之间、各自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沉浸在具体细节中而忘记了整体,甚至模糊了目标的问题。换一种说法,法律文化作为思想方法就好象提供了一张法律现象之网,将所有的法律现象整合在了这面网上,使我们直观到、意识到法律现象的整体。法律文化概念有助于我们自觉审视法律的全貌。也有助于引导我们去探索法律现象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从认识的过程看,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法律现象,将法律现象加以区分,逐一认识清楚,在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内在的有机的相互联系之后,得出法律文化概念。这正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辨证的认识过程。也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过程。
了解了法律文化作为思考的方式方法的含义、性质,了解了作为方法的法律文化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方法论意义:
法律文化首先是思想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我们在试图理解、解释具体的法律问题、法律现象,比如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时,不能仅就制度言制度,或者,只是东鳞西爪地抓住某些要素,即使是非常重要、关键的要素,做出我们的解释、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而是必须要将所有围绕法律制度的产生、运行的各要素既看作各有其独立作用与功能,又相互关联、影响、作用、制约的有机整体,进而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是法律文化作为思想方法的意义与价值。
法律文化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我们大声疾呼要实现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且大力推进这一进程的时候,一个严酷的事实是,有法不依成为随处可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法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和集中地体现为如何实现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问题。认识、了解了法律文化的方法论作用,这种方法的性质、内涵,我们就会知道,解决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问题该从何处人手,如何着手:彻底考察制度运行依赖于哪些条件,涉及到哪些因素,这就是我们的实际入手处。没有这样的意识,就会出现就制度论制度,就事论事,只注意到某些因素,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问题。解决其他法律问题也是如此。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辩证法;案例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7-PPPP-CC[基金项目]本文系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研教改基金资助项目“结合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特点探索‘自然辩证法概论’案例教学法”。
[作者简介]吴晓云(1974―),女,江西鄱阳人,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西方哲学,西方理论。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工程硕士需要学习的一门政治公共基础课,主要讲授自然界及科技、工程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方法。自然辩证法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科学技术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等新兴学科的不断借鉴和吸收,自然辩证法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有了巨大突破,日渐发展为一门“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具有交叉、综合性质的学科”[1]。与其他政治公共课相比,“自然辩证法”课程不仅承担着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理论修养的基本任务,而且承担着培养他们哲学素质和科学思维,切实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等重要职责。为了更好地实现“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地探索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自然辩证法”课程案例教学通常由教师事先选择一些科学、技术、工程发展史中具有典型性案例,让学生自行组织研讨,使他们通过主动查阅教材和教参,拓宽理论视野,实现对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并应用所学的新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答案例问题。
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传统教学以单向信息传递为主。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证明某个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教师也会采取列举事例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该原理的理解;但是这种举例子的方式仍旧是以教师为主的观点论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材的知识和教师的讲授,缺乏独立思考过程和综合判断能力的运用。案例教学则不同,它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让学生自主分析、论证和表达,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的最大优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由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所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素质培养的教学目的。
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本质要求。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介绍科学技术工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阐明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有利于研究生们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活学活用基本立场、观点和辩证法。
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工程硕士研究生大多是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与一般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相比,他们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特长,而且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实践工作经验。如果针对工程硕士生的“自然辩证法”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他们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室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结合工程硕士生的专业特点,多讨论科学技术工程的具体案例,使他们在实际案例中自觉授受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技观、工程观和方法论。这既符合国家对于硕士生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一般要求,又与工程硕士生成长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相一致。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理论指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积极思考的成果进一步引发了教师新的理论思考,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实施案例教学应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
(一)教师精选案例
这是有效实现案例教学活动的首要前提。对于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师首先要在熟悉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在科技工程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人物或事件作为案例。其次是充分考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背景,“在讨论一般科学技术问题基础上,突出关于工程问题的讨论”[2]。最后,选择的案例专业性不能太强,应该注重科学技术的普及性和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的普及性。譬如,针对“辩证的自然观”这一教学主题,可以选择三峡工程作为案例,讨论人对自然的超越性和依赖性,同时讨论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二)学生自主讨论
学生自主讨论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当引导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通过自己动手查阅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资料,找出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案例、得出结论。譬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就某一主题案例分组讨论。在组内讨论充分、基本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由各组成员自行推选代表发言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并积极应答其他各组同学的提问和不同意见,最后由教师作总结点评。教师还可以提供建设性思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讨论。
(三)学生撰写分析报告
撰写报告对案例教学成果的巩固和提升。案例分析报告是学生案例分析过程的书面呈现,它以文字的形式说明和再现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论文写作的基本哲学素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对案例分析报告写作的指导,鼓励学生采用规范的格式、创新的思维完整地书写案例分析的目的、相关知识点、案例简介、分析论证各大要点及最后的结论。为了有效提高学生案例分析报告撰写的质量,教师还应当依据学生撰文水平的不同分等级打分,分数以一定比例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三、案例教学面临的困难
近年来,案例教学已经在“自然辩证法”课堂教学中得到较多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这一教学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校方对案例教学方法的探索缺乏重视。尽管案例教学已经被论证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在学实践中还没有得到普遍应用,部分原因在于学校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认识不足、支持不够。一些学校认为,在案例教学的课堂设置上,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模式不符合常规的教学秩序,有违一般的教学考核制度。因此,他们并不十分支持这一教学方法的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然辩证法教师对案例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其次,任课教师对案例教学的不适应。第一,案例教学的课堂要求教师的角色变主讲为听者,这极大地挑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权威,尤其是对于那些资深的老教师来说,课堂主讲角色的让渡是难以接受的。第二,案例教学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较强的实际问题的敏感性,这一点也让部分教师难以适从。第三,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课前精选案例、课中组织和管理学生讨论、课后批改案例分析报告,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也让他们很难适应。
最后,教学条件对案例教学的客观限制。我国高校在“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课堂上,“师生比例悬殊,教师少、学生多,合班上课居多”[3]。一般一个教学班有120人左右,这给案例讨论带来很大困难。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对案例的见解,而课下与教师交流学习体会的渠道又十分有限。因此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可能导致有些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面和所掌握的理论深度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一些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不太配合,这极大地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总之,在“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实现了的突破和创新,但是这一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寻找对策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明国.从“科学技术哲学”到“科学技术学”――实现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第二次调整[J].技术与辩证法,2003(1):11.
[2]徐治立.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新思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107.
关键词:商科院校 ;创新型人才 ; 哲学思维 ;培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知识与信息高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尤其是商科院校以培养服务市场经济和从事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社会管理复杂多变,商场如战场,只有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思维敏锐、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哲学的本性就是创新。哲学与创新思维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哲学教学以提高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为根本宗旨,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哲学源于不断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断地挑战现有观念,开辟新的思维空间,是哲学特殊的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是最根本的创新学。学习哲学能够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促进认识和思维上的深刻性和预见性,提升思想的创造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这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因此哲学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中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任务,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功能。那么如何发挥哲学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怎样培养创新人才的哲学思维,就成为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一、哲学思维及其特征
哲学思维即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运用哲学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思维,即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哲学思维是人类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动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理性思维形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辩证性。“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肯定和理解中同时又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1]对任何事物都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反对片面性和绝对性。第二,批判性。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上是一种不盲从权威的批判性的反思。第三,实践性。强调人的正确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社会实践发展了,人的思想认识就必须不断前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四,超验性。它反对经验主义,反对把实践观庸俗化,反对把过去的、一时成功的经验作为绝对真理照搬套用,它以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冷静地审视客观事物和人类经验中的一切行为。 第五,反思性。即一种事后思维。黑格尔说:“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物后面的反复思考。”[2]哲学反思是对世界是什么,怎样认识世界以及怎样在世界上生活等根本问题的探索。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智慧、生存智慧。其根本特点是实践性,强点从生活出发,回归生活,创造生活。总的来说,哲学思维不在于给人多少具体的知识,也不在于给人解决了多少具体的问题,它的根本作用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正确的理性思维模式,培养和锻炼人的思辨能力,从而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具有哲学思维素养是21世纪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
二、哲学思维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精力充沛、信念坚定、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特质:
一是有可贵的创新品质。即有理想、有抱负,具备良好的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二是有坚韧的创新意志。具有非凡的胆识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了既定目标始终不懈地进行奋斗,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三是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有深刻的洞察能力、见微知著的直觉能力和一触即发的灵感和顿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的真谛,四是有超前的思维。即思维的前瞻性、独创性、灵活性,保证在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时做到独辟蹊径。五是有开阔的视野。具有广博而精深的文化内涵,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又精通自己专业并能掌握所从事学科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拥有的信息量大,文化素养高,思路开阔。六是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遵循科学,具有严谨而求实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新实践。
处于社会快速转型期的中国,需要一批有理想信念、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有深刻理论思维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是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创造力呢?作者认为,创造力来源于深刻的理论思维,来源于哲学思维的培养,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没有别的手段[4]。可见,哲学对于提升高素质人才的创造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一)哲学思维的 “本原”性有助于提升“人生境界”
创新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独立人格。学习哲学,有助于确立人的“理想”与“信仰”。人们常说,哲学是智慧之学,是因为哲学思考的不是特殊问题,而是探求自然、思考社会、追问人生乃至求索宇宙的真谛,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的生活与实践提供指导。从本质上看,哲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系统地、反思性的批判性思维活动。马克思认为,自己思想的优点恰恰在于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正是基于这种本质特征,哲学要求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知识进行新的概括,对整个世界的图景形成新的总体理解;哲学要求以理性的眼光审视现实,以范畴的形式对世界或社会中遇到的纷纭复杂的事物进行新的归纳和总结,从而发现一个事物甚至是整个历史发展的新趋势。人们有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就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个基础上,哲学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确定自己的现世信念。选择一种哲学,就是选择了一种现世信仰。哲学作为根本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为人类寻找发展的方向,也为人的生存、生活、发展提供安身立命的根本,促使人们憧憬理想。哲学的精华在进入人的头脑之后,也同样会融入人的心灵世界之中,滋润和丰富人的心田。作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敢想敢干,而且必须具备道德力量和坚定信念,是做人、做事的模范。学习哲学能够帮助人们通晓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有了规律性的认识,人们就往往具备科学而坚定的信仰、理性而坚毅的品格,具备道德的感召力和规范力。
(二)哲学思维的“整体性”帮助人树立“全局”观念
创新离不开对问题的全局性和系统性思考。哲学作为一种整体世界观的学问,更有利于培育人们的战略思考能力。哲学能够促进认识和理解上的整体性,哲学思维的全局性和系统性让人具备某种宏大的视野,能够在思考任何具体问题时也关照全局及整体。每个成功的领导者,都不会忽视自己的管辖领域的战略规划,正确而清晰的战略规划,是事业长盛不衰的前提。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把部分置于整体框架中加以考虑,把局部放在全局的视野中来估量,把当下与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思考。在整体问题上,哲学有独特的优势,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学习哲学有助于人们的战略思考,从多样性和繁杂性事物中,发现本质性、趋势性和全局性的问题,使人们能够找准主要矛盾、抓住关键问题。
(三)哲学思维的“辩证性”使人能“灵活”地看问题
创新离不开辩证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它从联系与发展中、矛盾转化中,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中去看待和认识事物,拒绝片面性与绝对化,因而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辩证思维方式强调思维的灵活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避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提倡辩证性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深化的客观要求,对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创造性、预见性、灵活性,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辩证思维方法还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产生的方法论前提。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人们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包括不能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当然也就谈不上改造世界。因此,掌握辩证思维方法对于人们全面和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创新思维的根基。
三、如何培养哲学思维
哲学教育要能成功,方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成功的哲学家未必是成功的哲学教育家。但力求做一个成功的哲学教育家应当是每位真正热爱哲学事业的人们的自觉追求。哲学教育的方法同哲学学习的目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哲学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向学生转授系统的哲学知识,使学生成为饱学之士,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因此一个成功的哲学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学好哲学,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外用好哲学。
(一)哲学教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创新的必备前提是独立思考。那种随大流,人云亦云,前人没有做过和本本上没说过就不敢想也不会想的人,是决不可能创新的。只有敢于“离经叛道”,不满足现成的东西,不迷信权威,不崇拜偶像,思想方法上无保守性,对一切事物和现成结论敢于大胆怀疑,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人,才能找到创新之路。哲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不仅要为学生解疑、释疑,而且要善于启疑、置疑。“哲学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种启示和引导,他不能越俎代庖,而是要让学生思考。”“哲学教师应关心那些愿意独立思考,而且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人,这些人中或许会出大哲学家。”[5]一般来说,问题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都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哲学教学要给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探索兴趣与求实精神
课堂教学由于时间、地点和条件影响,使教学双边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此,应结合开展现场教学,组织哲学沙龙、讨论会、辩论赛、社会调查等活动,实现开放式教学,使学生在更加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有句名言:“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可见,开展集体讨论或辩论会,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方法。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使学生掌握深刻而常用的知识,必须使学习有一个巩固的“大后方”,要把知识建筑在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上,重视课外阅读和课外科技活动。他认为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会发现许多不懂的东西,从而产生求知欲,主张为学生提供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6]课堂教学要注意“留白”,还学生思维的时间,而且课余要着重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创新乐趣,欣赏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卷,第218页
[2]黑格尔.小逻辑[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卷、467、465页.
一、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人文精神
数学除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具有重要的人文教育功能。因此,数学教育除了要弘扬数学的科学本质,还应该倡导凸现数学的人文精神,应该把数学知识、人文知识的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人文精神。
1、渗透数学文明史的教育
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数学文明史的教育,告知学生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所经历的3个阶段中,起的作用是一次比一次明显。锄头农耕文明时代,为了重新丈量划分土地而产生的几何学,对以后人们形成分析与综合的能力、直觉与洞察的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蒸汽机的出现开创了大机器作业的工业文明,其间笛卡儿等人将变数引入数学,创立解析几何,为微积分的出现奠定基础。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文明时代的到来,更表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时代就是数学时代。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2、渗透世界观的教育
数学是充满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动题材,在教学中要结合内容有机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数学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可以帮助学生确立“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内容中的正与负、乘方与开方、指数与函数都充满对立与统一的唯物辩证思想;有限与无限、常量与变量、函数与反函数都体现着量变与质变的唯物辩证思想;变量与函数、方程与不等式、复数与向量、数与形、圆锥曲线等都反映着事物发生的变化和事物相互关联的唯物辩证思想。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渗透唯物辩证思想,帮助学生确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在教学中有目的地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地位与作用
数学思想与方法具有较高的文化教育功能,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形成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必要条件。
1、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
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基础知识是指高中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如函数、空间观念、数形结合、向量、统计、随机观念、算法等一些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技能相比,是相对较隐性的,是高一层次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重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在理解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等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探索和实践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和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地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促进学生数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2、突出揭示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展示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内容努力揭示其所蕴涵的类比化归、数形结合、归纳演绎等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领悟、明晰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用数学的思考方式去解决问题,认识世界。例如,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思想方法来认识任意两个复数z1=a1+b1i,z2=a2+b2i(b1≠0,b2≠0)不可以比较大小的事实。数的概念每经过一次扩充后,主要的性质不变,但也有些性质不再适用。如自然数集中,每一个元素(自然数)都可以明确它的后继元素,但自然数集扩充到有理数集,这个性质就不适用了。以此类比,从实数集扩充到复数集后,“可以比较大小”这一性质就不适用了。在学习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时,在知识的引入中,在性质、定理的证明中,揭示其所隐含的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让学生掌握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解决的方法,正确把握空间几何体与平面几何中知识的共同点、不同点。
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
数学中处处有美。在教学中要认真发掘美育资源,以数学严谨的结构、完美的体系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技巧作为审美、鉴美的切入点,在数学知识的引入中、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享受到数学的简单美、和谐统一美、应用功能美等,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愉快地学习。
1、体现数学的简单美
爱因斯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数学的公式在形式上体现出朴素、简单,但其底蕴是深厚的。如欧拉给出的公式V-E+F=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世间的多面体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它们的顶点数V、棱数E、面数F,都必须服从欧拉给出的公式,一个如此简单的公式,概括了无数种多面体的共同特性。函数这一简洁的概念(略)刻画出的数学现象能让学生体会到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能让学生感悟到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刻画和研究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数学原理、思想、方法,能让学生学会动用函数思想来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享受到数学的这种形式简洁、内容深刻、作用大的简单美。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需要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注重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同时,尊重学生,允许学生不同看法与独特思维,以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与主体意识。另外,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机会,以培养学生自学意识与探究精神。对此,笔者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具体谈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1.要以新课标为指导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应该以新课标为标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体验数学具有自然科学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都存在一定数量和空间关系,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自然科学的工具。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及思维方式。它是其它自然科学的基础,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电视机屏幕的长与宽,尽量满足黄金分割比例;又如,商品买卖,储存贷款等都用到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联系生活。
2.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以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为出发点,给学生创造更多操作与观察的机会,使其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从而更有数学学习热情。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生活这个大课堂,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数学教材中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生活现象中发掘其蕴含的数学原理、背景资料,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内容生活化,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关注生活,质疑探究的良好习惯。
如教学"余角、补角、对顶角"时,教师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生成新知:(课件呈现下图)在日常生活中,若要测两堵墙所成的角∠AOB的度数,然而人不可以进入围墙,请想想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呢?说明几何原理。这样,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入,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更可唤起学生探知欲望,使其基于已有知识与经验生成新知,形象感知对顶角的位置特点,并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明白数学源自生活,还服务于生活。如学习"轴对称"知识后,设计实践性作业:请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剪纸图案,自己动手设计与制作一款剪纸,要蕴含一定的含义,可在家长协作下完成,并用简洁地话说说该剪纸的意义。
3.课前加强预
课前通过预习,才能带着问题去听讲,提高听课效率。由于初一学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状态,进入中学后,需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但他们在小学听惯了详尽、细致、形象的讲解,刚一进入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他们虽然有求知欲和思考能力,但自学能力是较差的。初一教材涉及数、式、方程,这些内容与小学数学中的算术数、简易方程、算术应用题等知识有关,但初一数学内容比小学内容更为丰富,抽象,复杂,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尽相同;而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与中学生也不尽一致,他们往往认为看书就是预习。因此,找不出要点,也不知自己有无问题,上课时只得把老师讲的内容"胡子眉毛一起抓"。显然,这样做"疲劳有余,效果不佳"。为此,在上某一新课前,应给学生介绍课型、特点及预习方法。如对概念课,一般是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编排相应预习题,让学生看书思考去找答案,达到预习的目的。
4.认真听课,注重听课方法
初一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学生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听课方法,才能使课堂上的45分钟发挥最大的效益。我结合数学课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要求学生会围绕老师讲述展开联想,理清教材文字叙述思路;要善于从特殊到一般,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遇到问题后,要多想几个"为什么",思考一下"怎么办"。只有会想,才能会学,也才能学会。要善于观察,勤看。既要观察老师表情和手势,因为数学上有许多抽象的概念,通过教师的眼神、手势往往会表达的更生动、更形象,利于理解。又要仔细观察知识语言的表现,多方面增加感性知识。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听,要听出教师讲述的重点难点,听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问题的实质所在;针对旧知识要学生耐心听,新知识要仔细听;跨越听课的学习障碍,不受干扰;听完一节课后,概念的实质要明确,主次内容要分明。课堂上学生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掌握技能,学会做笔记,根据教师讲课特点和板书习惯,抓住中心实质,在理解基础上扼要记下重点、难点;思路有时也可以记下。教师形象比喻,深入浅出的分析等,尤其是技能的形成必须亲手操作才能逐渐形成。
5.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
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
6.帮助学生建立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模型"
现代数学是构造数学。学生头脑中没有一系列的的数学模型就难以掌握好数学知识。同理,学生头脑中没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模型,也难以有章可循,做到学有一定之规,思有一定之法。关于解应用题,代数比算术高明,它提供了用列解方程的方法,不仅解法更简捷,而县城方程思想遍及数学各领域。在数学中,很多数学思维模型经常起作用。如抓住"归纳DD猜想DD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一模式,很多规律得以发现并论证。抓住思维活动五个阶段(直观思考DD联想思考DD兴趣思考DD创造思考),针对学生特点,在学生兴趣思考时适时点拨,往往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获得终生难忘的真才实学,潜能必将得以充分发挥。
7.教会学生进行辩证思维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四大知识板块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
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教学要求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不同层次;
2.对化学基本计算教学要求的层次是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
3.对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的机会。新教材在编排上遵循大纲规定“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的原则,适当降低厂理论要求和精减了一些次要概念,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力,增加了一些金属、有机物(包括高分子化合物)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温室效应”。硬水,氢能源、水和人类的关系、金属和人体的关系、化肥、农药等内容,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习社会,化学与生产。科技的紧密联系,为学生达到规定的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创造厂条件。应该明确,在构成化学科学素质的诸多要素中,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二、化学科学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是智力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人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过程。新教材增加厂多幅彩图、插图、章头图和多项演示实验,在学生实验前增设了思考题,启发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师除应做好每一演示实验外,还应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会他们如何观察。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由表及里,去租取精,去伪存真的观察和思考,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避免只看“饶帧保看”门道“的不良习惯。
2.实验能力。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准确表述的能力。
3.思维能力。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分析的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和行义方面,注意调动学生士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介绍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时,通过实验和类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人到微观结构的本质,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然后再概括出结论或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是使学生“会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如果不“会学”,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摄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化学科学思想水平
学生的化学科学思想水平包括以下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化学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量变到质变等观点学习和认识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谑导。反过来指导实践的道理。
3.爱国主义的思想水平,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中介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牛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结合能源、材料、资源等教学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计会卞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浪命感和远大目标。加里宁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学也不应例外。
4.环境保护意识水平,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变化,并按一定程序循环着,组成了环境物质的平衡体系。
辨证探源:辨证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精髓,《内经》"阴阳"学说奠定了中医辨证的基础,贯穿于各种辨证方法之中,张机提出"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将辨证论治[1]运用于临床,创立"六经辨证"开创中医辨证之先河。《伤寒论》为后世历代医家总结创立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理论提供了重要参考,《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体现出阴阳辨证;"卫气不和"、"血弱气尽"的记载可以看出《伤寒论》已经运用卫气营血概念探讨疾病的变化;《金匮要略》"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此论述阐明了热邪在上中下三焦表现出的不同证候。故东汉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已形成后世八钢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辨证理论的雏形。
辨病溯源:辨病在中医诊断疾病中有重要地位,对"病"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甲骨文记载疟、疥等20余种疾病的名称,《诗经》提及虫蛊病,涉及病名40余种,《山海经》有23种固定病名记载,这些记载体现了在具体疾病认识基础上施行治疗的辨病论治思想,《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由实践走向科学总结阶段,对疾病认识有《素问.咳论篇》、《灵枢.胀论》等专篇论述,可见《内经》体现出成熟的辨病论治思想,《伤寒杂病论》进一步完善辨病论治体系,将辨病、辨证融为一体。
《伤寒论》论述六经病,分别具体阐述了本证、兼证、辨证,充分体现了辨病辨证的结合运用,辨病与辨证结合[2]符合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原则的应用,同时符合"整体与局部联系"的原理。在当今全球开放发展学科交叉的潮流中,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取长补短为辨证、辨病注入新的理论,在跟随导师闫咏梅教授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辨病严谨可建立医患内心的信任感,使患者客观反映病情为辨证提供详实的资料,通过逻辑思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法为"证"的性质做出合理判断。故通过下列两论点具体分析说明"辨病为纲辨证为目"原则的重要临床价值。
2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于2013年1月门诊就诊,入睡困难20余年,每晚夜休约3h,多梦易醒,重则整夜难以入睡,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口服"安定"2片/次及中药等药物,睡前服,效欠佳,现患者彻夜难眠,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心烦、性情急躁,伴汗出、全身烘热感,纳食可,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少,脉细。
该患者以"入睡困难"为主诉就诊,通过主诉不难辨病为"不寐"。其诊断要点:①主诉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②睡眠紊乱至少发生3次/w并持续1月以上;③日夜专注睡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④睡眠的质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患者诸症表现符合诊断标准。再次进行以入睡困难为主症疾病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痛苦出现的入睡障碍;然后进行功能性病变致入睡困难的鉴别,如一过性失眠,患者因情志或环境改变而致的入睡困难只是暂时性的,属于生理性的机体与自然社会相适应调和的过程;焦虑性抑郁症所致的入睡困难,该类患者在当今社会中发病率渐增,以情志抑郁、难以入睡、善叹息为主,焦虑性抑郁量表测定可供鉴别。诊断明确,向患者真实客观告知病情,然后根据病因病程进行辨证论治。
治疗立法方药的施治在与辩证的准确,故辨证成为辨病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辨证首分虚实,患者不寐20余年,病久则气血亏虚,导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而不寐,再则患者年事已高,肾精不足,肝肾同源,精气亏虚则肝血化生无源,阴血亏则虚热内生,病性属虚,辨证肝肾阴虚,虚热内生,治则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兼安神为法,给予知柏地黄汤加茯神、夜交藤、炒枣仁以养心安神,加桂枝、黄芪以调和营卫益气,补肾填精益气以固本,给予14剂口服。
2病案讨论
患者以入睡困难就诊,辨病明确诊断为不寐,病机总属阴阳失交,阳盛阴衰,病位主要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辨病确立疾病的整体诊断治疗思路,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具有鉴别诊断的意义。病案中该"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在不同疾病中可表现出相同的舌质脉象,然治疗在辨病论治指导下却截然不同[4];辨病坚持整体观念,《内经》"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结合该患者年事已高,病程已久,脏腑俱虚,辨病明确为以虚为主且病程缠绵,为患者辨证论治及病情变化提供依据;治法的确立以辨病为依据,该患者气血亏,治则坚持祛邪不伤正,扶正亦驱邪,如《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见辨病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对患者病因病机病程变化的把握及治法愈后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疾病诊治中固然继承"辨证论治"的特色,同时坚持以辨病为纲、辨证为目,摆脱僵硬思考的模式。
3对"病、证"的思考
在随导师学习期间,查辨病辨证之妙。证可理解为生命物质在疾病过程中具有的时相本质的反映,或非疾病机体的一定阶段的机体状态的概括。"证"包含了种类繁多的表征信息,是一个开放的参与、多层级结构、整体涌现的概念。准确把握"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对中医方药的系统了解,深化对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体系的全面认识[6]。举例如下:跟师门诊中,知自拟"化痰祛瘀方",由石菖蒲、郁金、黄芪、柴胡、巴戟天、合欢皮六位中药组成。其功效:醒脑解郁、化痰活血、理气扶正。在辨病、辩证准确之下,可治疗痰瘀交结型中风、抑郁、中风后抑郁症等,且经过大量临床验证[7,8]。若在辨病准确情况下,结合辩证痰瘀交结,可在化痰祛瘀方基础上加以化裁,疗效显著。
目前临床上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共病或者并病问题,目前西医治疗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必然再次造成患者大把吃药的现实,治疗疾病的同时给患者带来了经济和耐受力上极大的痛苦。中医药素有多靶点整体治疗的特点,若能够体会到"证"的重要性,将减少患者用药,至少并病可以同治。近年来对"辨病辩证"的研究报道不胜枚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近来提出的整合医学学说,已经得到了医学界很大的认同。HIM学说指出:症状是反映疾病表现、严重程度及进展转归的重要标志。但不同疾病可以表现为同一症状,同一疾病可以表现为不同症状,而且同一疾病出现症状的先后次序也不一样。正是可以反应出对疾病辨病辩证的重要性。而且吴以岭院士也是在近来提出了"气络学说",也提到"证"的重要,要整体思路诊治疾病。
4结论
我们知道每一种疾病的发生均有规律,而"证"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5]。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发病的矛盾是对立的,亦是阴阳相对的。在查"证"时,千万不要忘记其基本矛盾"病",即辨证的同时必须与辨病相结合。只有辨病,才能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其基本矛盾,确定该病的基本疗法,而不致于因为症状的变化而改变基本治法。因此不同的病中相似的证虽然有其相似、相通之处,但毕竟还是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疾病,其表现要受各病的影响,各自有着本疾病所特有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在相同的证候性质中,构成证候的主症、次症、兼症必然有区别,所处的地位也各有区别,如果以某一方不加改变给予治疗,其疗效结果可想而知也是参差有别的。因此,"辨病辩证"更要重视"病证结合",既重视证的同一性,又详知病的差异性,把握好阴阳对立,整体观念,结合疾病本身及发展趋势,考虑药味加减等大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树春,王槐.辨证论治的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1):2182-2183.
[2]孙伟,王继明.《伤寒论》"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辨病论治"浅识[J].中医药学刊,2005,23(4):592.
[3]王永炎,张伯礼.中医脑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
[4]仝小林.辨症、辨病、审因与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3,54(2):93-95.
[5] 尹英杰,鲁兆麟.略论"异病同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15-17.
[6]张俊峰.异病同治浅析[J].山西中医,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