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英语网络教育范文

高中英语网络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英语网络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高中英语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学习;高职英语;自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41-01

引言

二十几年前,西方学者将自主学习概念引入语言教学领域。目前,自主学习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热点话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和多媒体现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引起了语言教学模式的巨大变化。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自主学习能够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甚至不同性格的学生学习的需求,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一、 网络学习在高职英语的必要性

公共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英语学习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职英语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个薄弱环节。近些年来高职英语教育与人才要求的矛盾日益突显,许多高职英语教育者已经认识到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适应当今社会要求和高职现状的新型高职英语教学法。网络环境下将网络学习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符合高职教学“以应用为目的”的宗旨,受到高职英语教育者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利用网络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英语自主学习的本质、理论基础,并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低的可能因素,阐明了在网络辅助自主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角色,最后,作者提出引入多媒体网络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力图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性的建议和思路。

二、利用先进的网络平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直接对人们的认知方式产生深远影响。依托网络学习平台的强大支撑,全新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然而,任何网络学习平台的有效应用均离不开优质的资源,如何充分有效地应用资源己成为目前遇到的最大瓶颈之一。对学习平台中资源的深层次加工,必将是学习方式变革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众所周知,英语学习,关键在于听说;而听说培养,贵在交际。从一线的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英语教学常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学生从开始学习英语起,就死记单词语法,导致许多学生从小就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仅仅学会了如何应付考试,而丢掉了英语学习的本质――运用英语进行交流。针对当前现状,开发一款英语学习工具以支持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是目前一线教学实实在在的需求。

例如最新的英语听说学习支持工具,简称EASY(EASY And Simple tool for You),具备如下功能:

教师端:摘录好词好句、键入词库、创设情景、搜索情景、搜索词汇、添加教学重难点、查看教学重难点、添加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

学生端:摘录好词好句、键入词库、词汇和情景重现、查看教学重难点、发音小能手、翻译小助手、查看学习任务和学习建议。

EASY工具教师端有效支持教师电子备课,尤其是“创设情景”、“添加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为情景教学、课堂自主听说学习提供充分的支架;EASY工具学生端的“发音小能手”、“翻译小助手”帮助学生解决听读过程中的障碍,“词汇和情景重现”有效支持学生之间的交际,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三、重新认识教师在高职英语网络学习的角色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对教师在基于计算机的英语自主学习中的角色的看法基本一致,只是对于教师作为辅导员的角色,教师比学生持更为肯定的态度:帮助学生做好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语自主学习的准备;监督和评估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激励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此外,研究中还发现四级学生比三级学生更不赞成教师在他们自主学习中起主导作用的角色。调查结果还表明教师的实际行为与教师自己的看法及学生的期望并不太一致。这些不一致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设定和计划的制定的指导不足;教师未能提供更多的补充英语学习材料;教师讲授英语学习策略和提供练习英语学习策略的机会不多;教师监督和评估学生自主学习的工作不够;教师未能积极鼓励学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应担当起辅导的角色,并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努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芳.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职业时空. 2011(03).

第2篇:高中英语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 网络资源;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013-02

1 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

1.1 共享性

对于普通高中学校来说,英语教师与学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衡。师资队伍十分紧缺,教师平时都忙于备课、上课、批阅学生作业、记录学生档案袋等。而网络环境可共享传递多媒体信息,如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这些资源能丰富英语课程教学资源,能让教师从大量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于有效的教学工作中,如辅导差生,培养优等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业务水平能力,优化网络课堂教学设计,等等。

1.2 同步性

网络课程资源非常丰富,课程信息资源紧扣课程的发展,有很多资源是借鉴和利用国内外英语教学的最新成果。并且网络上的英语文化与实际社会发展同步,高中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理解并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而网络教学就能完美地解决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问题。

1.3 系统性

网络课程资源能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真正实行因材施教,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教师对听、说、读、写、译等资源都能进行具体化的有针对性的选取,便于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测验;也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有机融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点、小结、测验等。

1.4 交互性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网络上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因为反馈信息也是很好的网络资源,可以对这种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小结,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网络上的这种交互形式克服了传统教学在时空上的限制,每个学生在网络上都有自己信息交流的空间。

1.5 灵活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相同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学习相同的教材,听一样的课,都是在被动地学习,是“灌输式”教学模式。而网络教学不受环境和设施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参加讨论甚至获得在线帮助。因此,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满足英语教学的基本需求。

2 网络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2.1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英语教学在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英语教学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英语授课以教师为中心,以高考为目的,学生缺乏练习和应用英语的机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和写的能力普遍较低。英语的教学现状就形成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的尴尬局面。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根本没有交互,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来越低。

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曾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力图创造开放性强、适应面广而又成效显著的教学模式,然而,迄今为止的种种努力仍然不尽如人意。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考,高中英语教师应抓住这个机会,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前提,借助多媒体和网络环境,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2 网络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1)网络教学模式能基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不足,也能弥补书本内容相对滞后、相对理论化而不易于理解的不足。网络中的课程信息资源很丰富,阅读材料中的背景知识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网络中的课程资源具有共享性强、更新快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校园网内部的网络教学环境提供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利用因特网上提供的更多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书本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比较难于理解,教师就可以通过课程教学资源进行补充,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形象化展示出来,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学内容。

2)网络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使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继续学习,更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网络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设置好任务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去网络中搜集资料,让学生在查找课程中知识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网络中检索课程相关知识的能力也得到锻炼,并逐渐学会如何筛选信息、小结整理自己想要学会的相关知识。

3 网络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教学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教学都有很强的优势,这对高中英语有效教学很有促进作用。

3.1 利用网络中的听力资源,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受教学设施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听力课基本上都是采用教师播放听力磁带,学生在下面听的方式。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听力水平也参差不齐,再加上听力材料内容的单一陈旧,导致听力水平较好的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听力基础差的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

网络环境中有很多网站提供了在线收听服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教学活动任务并主导课堂,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听力训练。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上线训练情况及时调整训练内容。

3.2 利用网络资源中的即时通讯功能,训练学生的口语

口语学习往往是高中学生学习英语最弱的一个方面。因为高中英语课程中没有专门设置口语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训练口语的机会。但是网络给高中学生提供了很多口语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事先将一些英语交际的网站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先用录入的方法与教师或网友交流,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在网络上尝试用语音方式进行交流对话。这种张口的交际聊天方式,既能消除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畏惧、害羞和担心犯错的心理,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这种交际对话了解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背景,学到很多潜在的英语文化。

3.3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对于阅读的技巧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教师也习惯于将书本中的课文阅读材料看作是对所教授单词和短语的复习与巩固,而忽视语篇的分析,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直接阅读到大量的英文阅读材料,如《读者文摘》网()、沪江英语网()等都存在潜在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可以拓展学生接触英语的视野,也可以丰富教材的内容,使英语语言的学习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要应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的原则对网络资源进行选择,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网络阅读,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因教材、师资等不足而遇到的难以解决的诸多现实问题。

3.4 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英语写作也是学生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笔者曾数次参加学生的高考模拟测试阅卷工作,发现很多学生试卷中的写作部分的作答很少甚至有部分是一片空白,可见好多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弱,需要加强练习。网络中有很多优秀的写作资源,学生在网络上可以阅读别人的习作,也可以通过与网友交际或发送英文E-mail的方式来提高写作水平。

第3篇:高中英语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网络资源;语文教学;应用;新课改

新课改是最近几年风靡于教育界的大事件,面对着新课改这一新的教育趋势,为了在教育方面更好地做到与时俱进,各级教育部门相继出台相关的应对策略,教师作为教育环节中与学生接触最直接的群体,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又该怎样对自己的教学做出调整以便于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大环境,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努力呢?其实,随着多媒体技术进驻各等级的学校,我们的教学方式更趋现代化的特点已经越来越明显,那么,怎样更好地提升自身驾驭多媒体课堂的技能,怎样更好地让优质网络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当下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的引进给新课改教育背景下的教学带来了极大地便利,有了多媒体技术的参与,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视觉效果的冲击使得学生们课堂注意力极大地提升,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自觉地加入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去,当然,多媒体技术的引用也使得学生们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等等,可以说多媒体技术加盟到语文教学中去对语文教学来讲是一大创举。然而,事物的存在总有其两面性,如何更好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也是教师们在利用网络资源服务课堂教学时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那么,网络教育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什么意义,以及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又是什么呢?这将是接下来笔者将与大家一同探究的共同话题,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网络教育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良莠不齐,什么性质的教育资源都有,关键看我们如何进行筛选,将真正适合高中生语文课程学习的网络资源分享给学生们观看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们的语文视野,有助于学生们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养成。当然,为了更好地给学生们提供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在备课时我们就需要在网络教学资源的下载上严格把关。首先要自己检查一遍,然后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重难点内容筛选出真正适合学生们学习的网络资源供学生们使用和观看。此外,作为教师而言我们还要提升自身使用计算机和驾驭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能力,能够自如地应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问题,这样的话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才能不断地保持注意力集中,同时对教师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给予认可。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人才的教育要从小抓起,自小给学生们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才能使其在以后各个阶段的学习生活中占据优势。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便捷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在氛围上和课堂教学质量上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立足于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给学生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便利和更多的资源,我们必然要及时地做到与时俱进,对自身的语文教学严格要求,扎实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从网络上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学生们的眼球。

虽然网络教育资源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很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了诸多问题,有的教师在基本办公软件的操作上还是不够熟悉,导致课堂上计算机出现小故障不会灵活应对的问题;还有的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几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都依赖网络资源,对很多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网络资源的筛选过程中也是没有做到抓住重点,而是随意下载可用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播放,由于教师的懒惰使得学生们在感官的看完影像资料或者是图片资料之后,留在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就是观览过程中的那一点点欢笑和愉悦感,没有将真正的知识点进行记忆。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反而受限,教师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自我反思,有则改正无则加勉。为了更好地促使网络教育资源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怎样做出努力呢?

第一,提升教师自身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学校应当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技能操作专项培训,使得教师们能够熟练地操控计算机,便于新课改下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教师是学生们在校生活学习期间与其接触最多、关系最为亲近的人,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承担者,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推行,为了更好地给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源帮助,继而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教育部门引进了多媒体技术,但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具体承担者,首先要学会如何更好地使用多媒体利于自身的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然而,有很多教师由于年龄较大或者是自主学习意识比较弱,反而在新的教育环境下依然坚持使用老套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上较之其他班级学生成绩和学习兴趣都比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对教师们进行计算机技能操作专项培训,使得教师们能够熟练地操控计算机,继而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们课堂教学的质量和丰富性。

第4篇:高中英语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 高中英语 教学模式

在英语成为全球交流重要工具的今天,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使学生学好英语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融入教学已经成为事实,那么如何很好地利用这一技术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水平,在本文中将进行探讨。本文首先要分析网络信息化教学的特点,然后讨论网络信息化在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最后得出结论。

一、网络信息化英语教学特点

网络信息化教学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设的环境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快速地获取信息,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网络信息化教学为师生提供了多种交流方式,随时随地实现师生沟通。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学信息的多媒体化,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信息的智能化使得高中英语教学更具吸引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环境中。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学生课堂不专心,课堂气氛沉闷,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网络信息化教学则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活跃,教师运用网络技术演示课堂内容,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注意力,同时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这种丰富的课堂内容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利用影像、图片、动画等展示教学内容,能够将学生引入学习的境界,同时还能增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素质教育提出要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网络信息化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体现这一思想。在网络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学生是主体,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浏览课程的相关内容,自主进行网上练习。网络教学正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在网络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目标。学生一旦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MSN等交流工具和教师进行沟通、讨论。网络信息环境下,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创新,这种教学赋予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网络信息化教学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提高了学生主动寻找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现代技术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的学习信息,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快更有效的搜集信息的渠道。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一旦遇到问题就直接向教师求解,而网络信息化则让学生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不再完全依赖教师,这对教师而言,也有利于减轻压力。

二、网络信息化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表一是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育特征:

关于网络信息化高中英语教学的模式本文从学习和教学模式两方面着手分析。

1. 网络信息化学习方式。网络信息化教学是实现学生和教师互动交流的学习模式。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无法实现学生的思维发展,也限制了教师的知识空间。网络信息化学习模式不但提高了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也促进了教师知识的全面发展。关于网络信息化学习模式这里举例说明:

教师为学生组建网络聊天群,学生在群里可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探讨。对于平常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这种不需要面对面的问题讨论方式,可以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那么这类学生就能不拘束地对同学或者教师提出问题,不断提高自己。另外,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利用聊天工具和同学进行英语聊天,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还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可以让学生到网站上阅读英语著作,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

2.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刺激-反应,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是刺激的角色。这种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网络信息化教学是通过光碟软件和网上资料,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检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现行人教版高一英语下册第二单元课文――饮食健康,教师在对这一课进行教学时步骤如下:在课程教授前,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讨论饮食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各国饮食有什么特色;在学习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学生和教师要共同解决;最后把学生查到的信息制作成网页,便于学生今后查看。关于课程教材问题:教师要打破高中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采用整合课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教育资源,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来学习课本知识。目前,很多学校的英语学习都是以教材为主,但是我国教材多种多样,学生很难把教材和资源链接起来。而网络信息化则改变了这一不利局面,因为网络信息化教学是以单元为主的。关于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这里主要讨论四种:

以课堂为主的讲授模式:这种模式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向学生讲解课本概念,描述情境,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理解能力。这种模式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和教师的交流。

以问题为主的探究模式:探究模式是通过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实施问题探究模式时首先要组成学习小组,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接下来让学生进行交流,最后有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反思。

关于案例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对具体情景描述时要引导学生讨论情景。教师首先要选好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其后根据学生生成的行动方案解决案例问题。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融入情境中,适应情境的挑战,案例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关于案例的评价标准如表二所示:

建立学生电子学档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对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形成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资料收集,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的态度、成绩以及作品进行分析。通过教师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指导。

三、结论

网络信息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现的问题中,通过网络信息化教学都能够得到解决。在现代化技术发展的今天,充分地利用技术实现教学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荷,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丰富了学生和教师的知识。但是网络信息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尽管如此,网络教学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这些问题。为了今后更好地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这一技术,解决现代网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发展教学事业。

参考文献:

第5篇:高中英语网络教育范文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网络英语教学的优势

1.真实语境,提高中生英语综合能力

英语学习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到真实的英语语境中去体验和感受,而不是简单的听取教师课堂的灌输。在现实教学中,真正的英语环境是可以创造的,如进行英语交友大会,请外教教师来学校教学,但是上面的方法都不及网络英语教学来的简单,方便和快捷。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英语交流, 浏览英文电子报刊, 观看英文电影电视。这种高中英语教学方法从最大限度上节约了资金,有从最大度额上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丰富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得兴趣

在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通过向学生开放各类英语学习的资源,如英语学习软件,音像,图文并茂的课件使教学有神有色,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所侧重,即可练习听说,词汇,语法,也可以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学习进度和学习形式上都有更多的主动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3.创造学习环境,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存在各种差异,教师可以设定同一教学类容,设计不同的网络英语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从多方面求知,在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的同时,教师也能逐步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4.灵活的学习时间,实现学习目的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了个相对开放的教学和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的有目的的,有选择的进行自主学习。在网络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会因为做笔记而耽误听讲,可以畅通地和教师,同学进行及时的交流,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方法,最终到达实现自己学习目标。

二、高中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和设计的原则

1.学生为中心高中网络英语教学模式

(1)自主性学习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习惯,首先由教师在网络上布置学习任务和要求,学生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同时和老师交流讨论。教师通过提问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目标性学习模式

首先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给学生制定一定的任务和目标,如单词背诵,课文听读等,根据目标划分为听说读写四个学习模块,针对每个模块设计多个教学内容,并设定诊断性的测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践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同时教师应针对其问题,提出出合理的学习建议和意见。

(3)研究性学习模式

教师设定一个问题,或讨论或辩论,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工,收集资料,然后整理和分析,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各组之间通过网络如聊天室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所获资料。这种合作可以降低网络环境下师生分离,伙伴分离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2.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网络英语教学设计原则

(1)全面性原则

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只有进行大量的学习活动才能保证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技能,这是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

(2)实用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该把英语学习和高中生的兴趣联系起来,通过英语学习网络把不同地点的兴趣相投的人联系在一起。

(3)效率原则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要求精,以便实现教学目标。所用在选择网络课件时应该是应该考虑如下几点:设计模块好,结构清楚,内容简明,通俗易懂,学习效果好。

(4)多样性原则

由于高中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自主努力的程度存在差异,教师在引用网络英语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同一内容学习应该做到形式多样,易学易懂易用,让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学内容要有层次,做到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第6篇:高中英语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 英语 泛读教学

一、英语教学呼唤泛读--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理解语篇及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综合过程。《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全国高考英语卷(NMET)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主要特点是:

侧重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的考查,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

注重语篇分析水平、合理判断能力及根据语义进行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读速要求大大提高,阅读词汇量逐年增加。NMET1993为1143个,而NMET2001已增到2025个。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中学英语教材已经在话题、语篇、词汇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与改革,一些教材(如人教版的SEFC)的编撰已具相当高的科学性。然而它们的素材往往更新缓慢、阅读量不足、题材拓展的面也较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提高。笔者以为,在高中阶段学生词汇量已有一定积累的前提下,结合教材主题、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进行泛读教学来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内容,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泛读(extensive reading)是相对于精读(intensive reading)而言的,前者侧重于信息的获取,后者则侧重于语言知识的掌握。从语言的工具性特征来看,精泛并举、加强泛读是语言学习的根本原则。当然,寻找主题契合、难度适中的语篇是进行泛读教学的关键。传统的媒体,如书、报、杂志等,固然能提供不少适当的材料,但远不及运用网络技术那么方便快捷。本文拟就网络环境下进行泛读教学的优越性及其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网络环境下泛读教学的优越性

信息社会的最明显的标志是信息采集的全面与快捷。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传递、加工、存贮与利用信息资源,而这些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较多是建立在英语语言平台上的。也就是说,网络空间中有大量英语资料,这些资料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泛读教学可得天独厚,它至少存在以下三个优越性:

广泛性:

类型多样,内容全面。网上资源包罗万象,从内容上来看有文化、体育、保健、娱乐、历史、地理、生物、科技、环保等多方面知识,在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报刊杂志、原版读物、图片图表、分析推理等等。可以肯定它运用语言涵盖了高中教材所涉及或是学生所关心的话题,且可以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共享性:

检索快捷,方便整合。大中型网站一般都有搜索引擎,如search.sina.com.cn、search.nytimes.com等等。还有的网站,如google(google.com)等,则专业地提供中英文材料的主题或关键词搜索。速度快捷的搜索引擎大大方便了教师选材。教师只要确立主题或是材料类别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资料,且经过整合后的这些资料可构建材料组,实现区域性的资源共享。

即时性:

材料鲜活,更新方便。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中阅读材料往往陈旧、过时,而网络上不断更新的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相关资料。如学习到The Olympic Games (Unit 10, SEFC 1A) 时,可以在olympic.org上找到奥运会的新闻及背景知识,还可以在beijing-2008.org的English版选摘北京申奥的具体进程;再如New York (Unit 13, SEFC 3B)中有大量的篇幅谈论双子塔,教师可从美国相关网站上找出“9·11”事件的报道作为补充阅读材料。这可以使学生真正领会到通过阅读了解热点问题的乐趣。

三、网络泛读资源库的构建

网络化的泛读教学并不是听任学生无目的地在网上浏览。先期构建适合高中学生需要的网络阅读资源库是进行泛读教学的前提。网络阅读资源库所需的物质准备是有能连上Internet的教师用机(服务站)及与校园网相连的一定量的学生机(工作站),这属于普通中学微机教室的基本配置。教师通过搜索选择、下载网页、制作链接后可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个简易的双层网站。一般说来,构建过程可分三步:

确定主题

笔者以为,泛读教学的选材应当尽量扣住使用的教材。人教版高中教材的主题分布基本照顾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如文化体育、风俗传统、人物传记、历史资料、科学发现、名胜古迹、环境保护、文学原著等等。它们所缺乏的不可能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时机地提供素材。教师可以根据进度结合所学的内容来确立泛读的主题。如学习SEFC 1B的The Aswan Dam一课时,可考虑选择the River Nile(尼罗河)的介绍材料,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这条常常洪水泛滥却又十分重要的河流。我们也可考虑选用China Daily中对我国著名的三峡大坝水利工程的报道供学生阅读。

搜索下载

较窄的主题(如Angkor Wat、Sherlock Holmes)可以采用大型搜索引擎,但一个相对宽泛主题(如Gymnastics、Food)则应选择分类的网站进行查询,这可以避免在数千个甚至数万个结果中进行二次选择的艰辛。常用的课文背景知识网站有(括号内为IP地址):

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 olmypic.org (193.178.244.3);

绿色和平组织网站 greenpeace.org (212.19.215.67);

麦当劳公司网站 mcdonalds.com (208.229.230.223);

美国广告博物馆 admuseum.org (208.151.247.225);

纽约建筑大观 nyskyscrapers.com (66.12.167.108);

爱因思坦传 www-groups.dcs.st-and.ac.uk/~history/mathematicians (138.251.206.31);

迪斯尼网站 disney.com (63.70.47.55);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 worldwildlife.org (216.109.67.70);

诺贝尔奖网上博物馆 noble.se (130.242.18.21);

莎士比亚研究 shakespeare.com (64.33.13.231);

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gov (198.116.142.34);

海伦凯勒--残疾人事业网 hkworld.org (63.224.31.194);

美国乡村音乐史 roughstock.com (205.159.243.121);

西方文学网 bibliomania.com (209.123.228.136);

美国《读者文摘》网 rd.com (164.109.22.52);

探索网站 discovery.com (216.35.209.171);

地球与太空网 earthsky.com (207.193.63.17);等等。

转贴于 材料整组

网络材料的内容并不一定都很健康有益,难度更是未必适合高中生阅读。网上的素材下载后,教师应进行初步的筛选,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的原则选出数张网页或文章,然后根据设计意图进行再加工(如注解或替换部分生词、设计阅读任务等)。接下来,我们要根据所选材料的个体特征确定其篇幅、位置与链接次序。重新整组后的同一个相关主题的数张网页可以构成一个材料组,相当于一个子网站。常用的材料排序是按照pre-reading (背景资料)、while-reading(辅阅读)与post-reading(拓展性阅读)进行的。科学组合后的材料可以在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补充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激发阅读的自主性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四、网络环境下泛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泛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是突出语言的工具性,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网络环境下的泛读教学应当提倡任务驱动下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策略,突出思维参与,培养学生主动寻找信息、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实施任务驱动

传统的泛读教学方法是"串讲式",它的优点是容量大、主题集中,缺点是学习者十分被动,思维参与量小。根据TBL(任务型学习)理论,语言的习得应当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任务(task)来交代每次阅读的目标,然后给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乃至讨论合作,作出解决任务的构想(planning),最后由学生给出汇报(report)。同一语篇应用的任务应当是多时机、多层次的,应当由易到难、由浅表性理解到综合性领会,可以形成一个或数个微型任务构成的阶梯式的任务链。任务驱动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由于泛读材料往往难度高于教材,学生通过思考、合作、竞争,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

训练阅读技巧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理解与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作者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述出来,这是一个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的"编码(encoding)"过程,而读者阅读材料实际是从辨认文字开始对文学、语义、修辞进行"解码(decoding)"的过程。"解码"过程的时值与阅读效率成反比。我们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训练阅读技巧:

学会搜寻信息:

给学生一些关于细节性的问题,如:How many telephone calls did Mr. Smith receive in the morning?鼓励学生通过略读(skim)或是跳读(skip)迅速搜寻答案;

学会猜测词义:

泛读材料中的生词是影响读速的重要因素,我们在重组材料时应有意设计生词障碍。它们既可以是根据上下文或是构词法可知意思的词,也可是仅能猜到词义的类别,但不影响全文理解的词(如花卉、动物的专业名等)。

学会识读图表:

图表是一种承载信息量较大的常用语言形式,全部读完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可以设计分类统计或是数据分析的任务,要求学生迅速定位查询,说出结果。

培养分析能力

阅读当然不仅仅是个"解码"过程,它还是一个运用经验的"图式(schema)"来完成语义领悟的过程,因而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它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并根据自身的体验来探索作者的体验,做出某方面的评价与判断。教师通常可从四个方面设计阅读任务、引发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给出(或选出)材料的主题(subject)或标题(title);

说出作者的写作意图(intention)与情感倾向(tendency)或态度(attitude);

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事实的结果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断(logical conclusion);

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对材料中涉及的事实进行适当的评价(evaluate)。

应当注意的是,学生思考的用时、讨论的范围及教师的即时反应均影响阅读分析的效果。

五、网络环境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网络环境下进行泛读教学的组织者是英语教师,教学效果的良莠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策划能力。尽管业务能力、理论水平、人格魅力、情感态度等这些传统意义上评价教师的标准仍然重要,但网络环境下的泛读教学对英语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

具有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

网络时代给基础教育手段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在各学科寻求与信息技术整合从而优化教学过程的今天,仅仅满足于教科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显然是不行的。但网络环境教学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它需要付出比传统教学多得多的精力与耐心。实验者可能因网络的负面效应而遭遇讥讽、嘲笑,也有可能在探索中一次次失败。技术的掌握、理论的钻研更需要大量辛勤的工作。没有努力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是不可能尝到成功的滋味的。

拥有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不应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也不应是教学活动的主宰。教师是网络资源的设计者,是学习目标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群体的协作者。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在"任务型"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创建丰富的阅读情境,设计合理的激励性的阅读任务,给出积极的学习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评判思想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网络开发水平

网络开发水平无疑是创建与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系统的使用(如Windows NT, Office 文档处理,Internet的设置使用、收发邮件等);

掌握网页下载、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术(如使用Frontpage 2000制作带链接、图片、表单的网页等);

具备网络系统安装、运行与维护的基本能力;掌握ASP/CGI动态网页后台系统的操作技术。

------------------------------------

参考文献

Wills, J. 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gman.

王 姿:整体阅读的心理机制及其能力的培养,《外语界》1995年第2期

第7篇:高中英语网络教育范文

一、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现阶段,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少数的学生是因为喜欢去学习的英语,有些学生是因为英语有用去学习,多数情况下是为了应对考试去学习英语,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成绩和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点。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式进行革新和创新,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英语知识内容的积累。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的新闻,通过对国外新闻的了解,能够对国外的文化生活和背景进行了解,能够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掌握。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有效的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提前的了解,自主的进行探索和学习。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牛津版高中英语《Film and film events》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播放音乐“Yesterday Once More”,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理解歌词中的含义,同时能够引出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利用网络资源,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解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英语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改变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完善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利用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入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有效的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可以把英语学习的相关视频以及音频通过网络的形式和学生进行共享,让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学习资料进而自主学习,有效的帮助学生的英语学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和老师缺少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不能够进行逐一的回答,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缺点,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解答疑问,同时还能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利用网络能够实现情境的设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水平。

三、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的提高。在课堂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对其进行相关事件的搜索或者相关背景的搜索,制作成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前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听、说以及理解的能力,而且能够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合作,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牛津版高中英语《HelpingtheEnvironment》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对其中的时间进行搜索,通过小组讨论和演讲的形式进行分析,并且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8篇:高中英语网络教育范文

1 网络教育技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 有效提高了体育教学效率

由于网络技术的开放性以及广泛性,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可以有效丰富传统的教学资源,从而促使体育教学内容能够更加广泛和全面。就目前来看,我国已经有许多高职体育教学中引入了网络教育技术,通过在体育课程选择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网络教育技术,不仅能拓展课程教学内容,也可丰富教学形式。将网络教育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中不仅促进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有效掌握,也能确保学生对专项体育知识进行有效巩固,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1.2 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体育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发展,并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同时,帮助其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可以通过整合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好网络的各种优势,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以及培养体育精神的能力。体育教学中利用网络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并进一步确保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1.3 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育技术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测评,并通过对测评结果的有效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实际教学中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可以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良好的互补,让学生形成对体育学习的自觉性,以促进学生体质的不断增强。引导学生在课后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对体育理论知识以及技能进行巩固和锻炼,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体育教学中应用网络教育模式的行为失真

网络教育模式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协作教学以及自主性学习的方式,网络教育技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可以通过将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交互性的教与学,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独立存在的教与学,并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体育教学效率。但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高职体育教师并没有受到专业的网络教学培训,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体育教师无法对课程教学进行良好的组织和规划,也很难有效把握体育教学的相关规律,在实际应用网络教育技术时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使得体育教学目标与最终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网络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

2.2 校园体育教学网站的相关资源存在缺陷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高职体育教学中网络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相关体育教材的编制方面缺乏相应的内在联系,无法有效体现出体育教学的规律。有些高职院校在建设体育网络教学资源时只是将原本的体育教材内容进行了电子化编制,相关教学资源中并没涉及到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素材,而且其网络教学资料也无法体现出人性化、因材施教等教学理念。(2)体育网络教学资源没有突出交流协同方面的内容,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网络教育技术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学生与其他同学生以及教师进行及时交流和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网络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发现有些高职体育教学网站中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了孤立学习,这样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也是很不利的。

3 网络教育技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可以促进教学效率

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可以为体育教学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同时可以通过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促使体育教学内容以及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另外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技术对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选择,而且学生也可以在课后对网络上的各种体育知识以及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利用相应的网络技术来检测自身的体育技能水平,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可以将体育知识以更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习效率。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可以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体育知识的魅力,与此同时,学生也能根据自身对体育知识的掌握来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3.2 网络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效优化了教学过程

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可以通过丰富的资源以及先进的技术支持而不断优化体育教学环节。就目前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实况来看,网络教育技术只是发挥着辅助教学的作用,而传统的体育教学环节还是占据主要的地位,因此高职体育过程中相关教师应该要注重突显出体育教学目的,合理地应用网络教育技术来对体育教学环节进行管理和创新。首先在体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掌控,并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学生在使用校园体育教学网站内的资料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用户名注册,同时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以及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另外网络教育技术在体育课程管理方面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良好的记录和掌握,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某个时期内的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有效优化了传统的教学管理。

3.3 在体育教务管理方面的应用

高职体育教学中网络教育技术也有效提高体育教务管理效率,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可以有效统计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及体育成绩。相关高职教务管理部门在体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好相应的网络教育技术,来促进对学生信息以及师资力量方面的管理,除此之外,高职教?展芾砣嗽币惨?对校园网络进行严格管理,通过排除和检查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学习平台。另外在针对网络结构的管理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对校园网络平台的每个环节进行具体设计,并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提供更多的便利。

第9篇:高中英语网络教育范文

网络广告作为互联网全球迅猛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之一,有望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活力的新兴广告形式。当前网络广告行业发展如日中天,竞争异常激烈,各大企业对网络广告专业人才求贤若渴。而CI与网络广告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在培养学生网络广告职业技能,为企业输送大批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用有效教学方法来提高CI与网络广告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二、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在科学的、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不断探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启发式、互动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它注重教与学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对知识的主动接受。将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带到课堂之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分析,对问题解决方法的主动探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知识的渴望,是案例教学法具有的基本特点。此外,实践性、目的鲜明和启发性等也是案例教学法具有的几个主要特点。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意识,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目前,许多教育机构都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授课,为我国各种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案例教学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对于某些课程教学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如CI与网络广告等。 

三、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最为突出的几点区别就在于教学目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过程的不同。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以学生接受知识、学生考试成绩合格为教学目标,注重的是应试教育,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不仅理论知识掌握不牢,而且不会灵活运用,导致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而在案例教学法中,以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多种能力为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练习资料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由于教学资料单一缺少,使得教师只能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的论述,只能以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而在案例教学中,除了教材和对应的辅导资料,具体的案例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材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搜集不同的案例,以CI与网络广告课程为例,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收集乳制品、服装、鞋、化妆品等各种产品的广告设计经典案例。利用信息海量、信息形式丰富多样、信息实时更新的多媒体、互联网等各种先进教学设备来搜集案例教学所需案例素材,可以为教学提供大量的优秀广告作品。不仅如此,在使用优秀案例作品的同时,设置融合新知识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与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仅仅是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或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少。而在案例法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并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相互讨论,然后派出一个代表向教师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解决思路。在这一讨论环节中,不仅学生相互之间得到了更多的交流,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有了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 

所以综合以上内容来看,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无论是在教学目的设置、教学观念改革上,还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方面都占据巨大的优势。 

四、案例教学法实施的一般过程 

根据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目标与特点,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应按照如下一般步骤来进行,即精心选择案例与设置问题、开展案例讨论和总结三步。按照这三个步骤实施案例教学法往往使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这在CI与网络广告等实践应用中可以得到证明。 

(一)精心选择案例与设置问题 

一个好的、恰当的案例是保证案例教学法效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与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选择案例,精心设置问题,以便为案例教学法的充分应用奠定良好基础。一个成功的案例应包括教材章节中的重点内容,而重点内容的突出则需要设置问题将其挖掘出来,所以问题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1]。鉴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反映了学生对该重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因而问题的设置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因素和知识水平,并带有一定趣味性和创意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介绍完平面广告设计相关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个有关于饮料宣传的广告设计案例,首先引导学生对这个广告的性质、特点与对象进行分析,并大概讲解该饮料的制作流程与制作工艺,然后提出问题,若该饮料产品处于公司的市场拓展阶段,那么广告语适合怎样写呢?怎样设计可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呢?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手段可以突出本产品的特点?如何设计可以让产品具有创意性?等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进行尝试性设计[2]。最后,展示出一些成功的饮料平面广告设计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借鉴。这些问题涉及到学生学过的广告设计创意的重要性、广告心理策略等相关知识,因而可以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很好的巩固和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