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虚拟经济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虚拟工业设计美学应用
一、工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艺术美是工业设计不可或缺的理念
工业产品设计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它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形态表现的美学艺术性等。这里的“艺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产品的造型处理、色彩处理、纹饰处理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纹理效果处理,还包括人的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到了现在的数字化时代,随着虚拟现实和工业设计的发展,虚拟工业设计应运而生,而虚拟工业设计美学也随之跟进。
美学是伴随着虚拟工业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从19世纪中叶便产生了一门旨在协调产品实用、美观、经济综合统一的新学科——工业设计,VID在数字化时代中产生,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在科学基础上对技术生产和技术产品的审美掌握,建立未来产品以及由产品组成的实体系统与人的和谐关系,将产品、劳动条件和环境塑造为具有艺术性的形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发展变化的和谐审美需要。在虚拟工业设计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艺术形式存在的,它不具有独立观赏性,这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对艺术的概念。虚拟化设计艺术首先必须是服从于数字技术的方法,成功的创作既要强调艺术表现力,又要避免技术上的喧宾夺主;既要突出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又要避免艺术风格化与技术功能化的不协调。需要指出的是,在数字化虚拟设计艺术的创作中,技术将不是决定高低的唯一标准,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各方面艺术素质的兼备和作品思想内涵的提高。
“当设计解决了物质技术产品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它永无止境的追求”。诸葛铠先生在《图案设计原理》中提出,设计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决定了工业设计的研究不能脱离美学的范畴。因此,在工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这样一种理念,即对工业设计而言,艺术美学是不可或缺的。
二、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两个问题
工业设计的出发点是以人为中心,这也是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的出发点。人的特定目的,决定了美学和工业设计为人服务的宗旨和目标。产品的创造美是以生产和消费这两种形式存在的,如机器和设备直接进入劳动过程,而厂房、车间、环境等不直接进入劳动过程,但它们是条件,没有它们,劳动过程不可能进行。概括地说,虚拟工业设计美学教学过程中所要探讨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虚拟工业设计中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产品;第二是虚拟工业设计中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合乎人性的生产条件和环境。
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特征属于虚拟美学的一部分。根据十四届国际美学大会的讨论,把针对诸如电子人、电子人空间以及数字化的二维、三维模拟等虚拟现实现象的美学研究称为虚拟美学或者数字化美学。尽管传统的美学理论是虚拟美学的基石,支撑着整个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的大厦,但是作为数字化技术范畴的虚拟工业设计美学有它自身的特性。虚拟工业设计作为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一种时空连续的新型设计方式,蕴含着无与伦比的、丰富多彩的审美特性。
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虚拟工业设计艺术的美学研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虽然虚拟工业设计美学可以从传统的艺术与设计作品的美学理论里找到身影,但完全用传统的美学理论来注释数字化设计艺术审美领域则显得不够全面。由于数字化设计艺术里的审美思维的变化,数字空间里的审美主体在审美互动、审美体验、审美创作等审美行为中得到了提高和改进,甚至审美主体本身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不难想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虚拟设计将通过更多的技术手段,在一个突破性变革的高维空间里得到更多的审美体验,获得更多的审美方式。设想人类如果生存在一个二维平面上,那么对该平面上发生的事情就会了解甚微,就是像分辨出平面上的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之类的简单问题,也会是困难的。而在三维空间看这个平面上的东西,则一目了然。这就是说,维数这个概念对理解大自然是至关重要的。假如人类有可能在更高维的空间考察现在的世界,则会发现更多目前一无所知的,然而却是“一目了然”的事情。这就需要虚拟设计的帮助,同时也体现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虚拟设计艺术是一个新时代艺术的标志,它能使我们在数字化空间里遨游,体验并创造天人合一的新的美学境界。HTtP//:
目前,数字化设计艺术的研究只能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进行,同时就导致了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的发展相对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长期滞后,这就很需要一套系统性的美学理论来推动和支持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化设计艺术出现新的局面,使得人的自由化生存和情感得以全面的展露。由于技术的原因,数字化程度目前的局限性,人们目前能够虚拟化的东西还十分有限,因此工业设计美学的探讨可以作为一种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前瞻性研究,意义重大,也代表了人类发展的基本方向,这是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三、虚拟工业设计之美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产品的审美功能是工业设计的目的之一,是要满足人们对产品所希望的生活情趣和美感的追求。我们知道审美标准具有历史具体性,所以工业设计风格流派在历史长河中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应该体现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中。艺术设计也是全球化课程,我们应该在知识经济引发的全球化、数字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改革课程体系,将自身置于世界、了解自己所处的学术位置,以世界性标准检验自己。培养学生应付快速、全球范围的变革能力和更大的包容性和理解的多样性,使设计教育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为本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时间性和空间性应该是虚拟数字化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重要特征。现在,虚拟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将亿万年前“侏罗纪恐龙”带到我们面前,以此获得生物体的再次创造,也可以通过让“变形金刚”的儿时回忆奏成机器与人类共同保卫地球的凯歌,甚至我们可以在作品中忘却时间和空间的羁绊,去遨游宇宙。在虚拟技术中,造型的创造变得如此简单而具可重复性,只要我们具有足够的想象力,这是以往工业设计所不能企及的。同样,我们也可以在工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虚拟化设计艺术,避免教学模式的教条化,促进工业设计教育的生动化和现实化的结合。培养工业设计人才,对于从事教学的设计院校或科系来说,受着社会环境、市场需求的影响。由于工业设计教育艺术性、技术性与人文科学的共同需要,有它理性的、实践性的一面;又需要有它相对独立的、有预见性的或者说实验性的一面。
高等教育正发生变革,知识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特别是近20年以来,高科技及其产业化促使高等教育发生新的大的改革,教育、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趋势显而易见。工业设计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要着眼于设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眼于设计教学要素的优化配置,寻找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做到设计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内容广博而深入,优化课堂教学,扩大学生视野,在教学中把握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动态,创新和生动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孔寿山.技术美学概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关键词:经济政治;教学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86-01
一、在《经济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使用教材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本教材的内容共有21章,这本教材的编写具改良、嫁接、混合三种模式组合为一体。其内容的组合既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理论,也有现代西方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这些理论的大综合。这本教材至今已有四版。出版的时间分别是2002年、2003年、2007年和2010年。这一教材的授课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其内容就显得庞杂,缺少应有的精练。另外,教材中以表格形式所采用的数据过于陈旧,与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这样的命题不相适应。其次从教材体系结构来看,例如:第五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向第六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之间的过渡,难以看出两章理论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第六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向第七章“竞争与垄断”的过渡,以及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第九章“资本主义分配”向第十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这两章内容上的关联程度不紧密。这种前后秩序安排显得生硬,以上是笔者认为教材体系安排上和内容编选上存在不够合理的方面。本教材在体系架构上的承上启下理论内在逻辑关系不紧密,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整个教材章与章的编排在理论上的衔接不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2.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问题。《经济政治》研究事物和经济现象的本质,研究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学习中会有畏难情绪。《经济政治》用上大课的教学形式影响师生学术思想的沟通和理论探讨的互动,使课堂难以有序的组织和管理,因而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灌输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3.授课教师的问题。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学内容筛选,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取决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经济政治》教学一般从基本概念范畴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演绎出一套经济学原理,然后围绕这些概念和原理引用一些具体事例加以分析和证明。这种教学虽然能反映出教师的良好理论素养,但从另一方面证明,这种教学使教师把备课、教学精力用在了概念范畴的界定和逻辑推理上,追求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完整性,在课堂教学中就理论本身深入探讨和充分的理论联系实际显得有些欠缺。这种教学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二、《经济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建议
1.确立正确的《经济政治》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明确学习《经济政治》的意义,消除学生错误观念,帮助学生解决《经济政治》“过时”的不正确认识,运用《经济政治》的基本理论针对现实问题予以说明和解释实际,以理服人。
2.编写体系合理内容精炼的《经济政治》教材。《经济政治》教材体系架构存在的问题不是调整所能解决的,对已成型的体系框架在其范围内进行调整,笔者做过这样的尝试,其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所以,在原有架构上的调整或变动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从长计议,教材需要重新编写。笔者认为,编写一本《经济政治》教材,体系架构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经济政治》原理,一部分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概论,一部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本教材的编写特点是把具有相对独立的不同理论分为不同的篇章,各个不同的理论相互之间基本不嫁接。“经济政治原理”这部分主要按《资本论》体系编写,因此,理论不会有什么问题。“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概论”参考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编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部分以我国为主,编写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这三部分后两部分比重要大一些。编写注意两点:一是,章与章之间的衔接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关系和必然性,框架体系合理。二是,写作内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全书字数控制在35万字以内。
3.认真钻研教材,找出知识点。在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教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形象化,即将理性知识通过感性认识表现出来。教师应熟悉教材,依据教材内容导向而不是盲目地、随心所欲地“创造”。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画、图表、多媒体教学创造气氛即为方法之一。也可以充分利用绘画中的线条、色彩,诗词中的韵律、章法;歌曲中的旋律、节奏,故事中的任务情节,以及报刊、影视、广播中的材料等教学,变静为动,动静糅合,形成特定氛围,使学生进入认知情境。例如:在讲到“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时,教师对照中国地图加以讲解,学生学起来就兴致盎然;在讲到“经济物质”、“沿海开放城市及其他开放地区所取得的成就”时,可以借助电化教学,播放一些专题片,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经济政治》立足课堂教学。坚持灌输原则,讲究灌输艺术。这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抓住重点、剖析难点、解答疑点。第二,加强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吸引力与实效性。第三,采取对比法教学,更新对比角度。第四,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核心与精髓。《经济政治》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如果这样学生听着枯燥,打不起精神,甚至不愿意上这门课。理论联系实际则不然,用《经济政治》理论说明当前国内外经济问题的热点焦点,从而使《经济政治》面对经济发展的现实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和解释力,长此以往,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政治》的积极性和情趣。第五,加强教师对《经济政治》多媒体制作的研究,提高多媒体软件的制作水平。多媒体的课件制作,不是电子教案。多媒体的课件制作要有理论性和艺术性,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还要有一定的背景资料。这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必要因素。
参考文献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在不断地探索、尝试、改进教学方法,但由于经济法课程的诸多特性,很多方法仍在尝试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
(1)实践教学欠缺。
经济法课程实践性强,然而,学生未能走出校门,对法律实际应用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只靠死记硬背。即使学校有实践教学设备,比如模拟法庭,专业性强,不适合中药营销专业的学生。
(2)理论知识枯燥。
经济法课程有大量的法律法规,很枯燥,如果采用填鸭式灌输,结局就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睡觉、玩手机、耗流量,精力不集中。
(3)缺乏学习交流。
上课时,教师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下课后,教师乘坐校车回家。学生课上课下很少看书理解,很少交流、讨论,更谈不上将这些经济法知识进行运用。由于存在这些弊端,传统的教学方法远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对营销专业学生的要求。因此,必须尝试转变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学习经济法的知识,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为此,我们可以考虑将CBL与PBL教学模式运用到经济法教学过程中。
二、CBL与PBL教学模式
CBL模式即案例教学。这种模式可在章节知识点讲解完成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教师选取一个能够把控的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给学生提供一个类似真实的虚拟场景,让学生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认真思考讨论,并发表观点,进行自主分析决策。PBL模式是问题引导学习的模式。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强调以学生为主导,教师提供辅助服务。具体来说,就是在章节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相关章节的知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去发现知识点,并解决这一章节遇到的问题,最后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点评,再引出知识点。两种方式目标一致,注重学生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多种方法锻炼学生,通过经济法的学习达到知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切身利益。
三、CBL与PBL模式在《经济法概论》课程设置中的实现
《经济法概论》内容概括起来为三个部分,第一,理论部分,主要是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现状等;第二,专业基础部分,主要是对经济运行过程中可以遇到的相关法律的介绍;第三,专业方向部分,比如,税法、金融法、劳动法、会计法与审计法、经济纠纷的处理方式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1)基本理论部分,可以采用PBL模式进行教学设计。
比如,第一章,认识经济法,教师作了简单介绍之后,可先设计问题,然后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教科书等下去认真查资料,第二次上课时学生分组上来讲述,每一组都可以进行补充直至知识点理解清楚。各组陈述完后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总结评价,然后由小组交叉点评。最后教师总结,并再次给学生强调本章的重要知识点。
(2)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部分。
这部分内容较多,章节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每一章节内容都与现实经济运行密切相关,为了能更好地理论与实际结合,这一部分内容可采用CBL模式与PBL模式的灵活组合,通过案例、问题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学习并掌握各章节知识。比如,在合同法这一章,教师讲完课程内容之后,可以提供一个案例场景,然后让学生分组分别扮演订立合同的双方,双方要分别安排合同制定人、合同谈判人等,谈判人要运用商务谈判的知识进行报价、讨价还价、签约等,将商务谈判与经济法进行很好地交叉。
四、CBL与PBL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CBL与PBL教学模式确实能通过角色的转换,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兴趣,但在运用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1)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需要全面提高。
运用案例教学或者问题教学对教师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案例或问题教学后,学生会认真学习各章节内容,积极思考,会引发出很多问题,包括相关学科的其它知识点,需要教师一一解答,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多看书,增加理论知识,同时,也要能融入到企业等实践中去,扩大自己的内存,才能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进行知识点的详细精准的讲解。
(2)案例的选择或者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开放度。
案例时间上要新,关注度高,而且一定是与本章节联系比较紧密且没有明确答案的,学生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讨论、认真思考,最后由教师点评,和学生一起选择出一个最接近合理的答案。
(3)案例、讨论课程上时间的把握。
一个案例有时会讨论很长时间,教师对时间要有很好地控制,不偏离课程教学大纲,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很深入地理解。
(4)课程气氛的控制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企业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组织形态演进
1电子商务组织形态
从企业组织形态的发展历史来看,它主要经历了家庭手工劳动作坊、工厂作坊、简单的工厂制度、合股公司、企业集团、虚拟企业等多个阶段。自从电子商务产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带来了企业组织形态的巨大变革,使得传统的实体企业为适应竞争的需要不得不向电子商务组织演变,电子商务组织形态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和自我完善。至今,电子商务组织形态有三种:电子商务企业、企业电子商务和虚拟企业。
1.1企业电子商务
企业电子商务是一种介于实体企业和虚拟企业之间,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平台,将传统的生产、营销等数字化、网络化的组织形式。企业电子商务的组织要素包括活动、资源、制度以及目标。企业电子商务的活动要素指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它具有虚拟性、实时性、公平性、全球性、低成本性及高效率性。资源要素始终占据着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分为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或知识资源。在传统的实体企业中,物质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而在企业电子商务中,信息资源特别是知识资源已独占鳌头,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因此,企业电子商务要想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必须有效地开发、组织与利用信息资源。制度要素是管理体制的反映,也是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正常运转、实现电子商务目标、完成电子商务计划的重要保障,由于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虚拟性和组织的分散性,使得制度规范显得更加重要。目标是企业电子商务存在并继续发挥价值的动因,企业电子商务的目标可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因此又称为任务型目标,长期目标是企业战略计划的反映,因此又可称为战略型目标。
1.2电子商务企业
电子商务企业是提供公共交易信息服务、公共交易平台服务和公共应用系统服务的带有中介性质的组织。电子商务企业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交易服务费、广告费、社区会员费、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费、应用系统运行平台租赁费、应用系统租赁费、应用系统实施咨询费等。电子商务企业的模式主要有:经纪模式(brokeragemodel)、广告模式(advertisingmodel)、信息媒介模式(infomediarymodel)、销售商模式(merchantmodel)、制造商模式(manufacturermodel)、合作模式(affiliatemodel)、社区模式(communitymodel)、订阅模式(subscriptionmodel)、效用模式(utilitymodel)。从这九种模式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企业的主要特征有:中介特征、虚拟特征、公平特征、有偿服务特征、知识性和情报性等。
1.3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是指一些企业、顾客甚至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以商业机遇中的项目、产品或服务为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组合各方的核心资源和技术,以实现优势互补、利润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网络化组织,又称为动态联盟。虚拟企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虚拟性。虚拟企业没有正式的企业名称,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没有固定的生产厂房、没有正式的企业员工,其成员企业分布于世界各地,他们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沟通和联系,以合同或契约规范日常的经济行为;②实时反应性。虚拟企业超越了时间的限制,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以商机为中心,迅速成立动态合作组织,并且其组织结构是扁平化的,使决策层贴近执行层,从而可以对环境做出快速响应;③并行作业。虚拟企业超越了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生产链条的约束,并联作业,实现了最高形式的专业化分工;④“明星组合”。虚拟企业的各成员企业都拥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只提供自己最专长的功能,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统一体,实现了强大的“明星组合”;⑤组织结构扁平化。虚拟企业的成员是平等互补的,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因而其组织机构是高度扁平化的,呈现出“橄榄型”或“哑铃型”,所以虚拟企业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能迅速调整战略和战术决策,从而其适应能力很强;⑥合作不持久。虚拟企业是一种动态的联盟关系,是基于商业机遇中的项目、产品或服务组合而成的,因而项目结束也标志着合作关系的停止,这也使得虚拟企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2电子商务组织形态的演进过程
电子商务组织形态的演进过程是:实体企业企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企业虚拟企业。本文是从形成时间和发展趋势两个角度来加以分析论证的。
2.1从形成时间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电子商务的早期形式,是在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它通过传递标准的数据流,可以避免人为的失误、大大缩短交易的时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贸易的效率。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EDI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全球范围“无纸贸易”的热潮,企业某些传统的经营活动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如采购、营销等。企业电子商务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当然这只是企业电子商务的早期形式,由于技术、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限制,还不能实现企业所有商务活动都电子化,和现在的企业电子商务有很大的距离,其实我国现在广大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也基本上处于发达国家的企业电子商务的初级形式上。在企业实现商务电子化的同时,商业主体之间的交易效率得到了空前提高,交易成本也大大下降。交易主体之间“多对多”的交易关系推动了全球网络化供应链的形成,交易主体在选择合适的交易对象时,由于选择范围很广而影响了交易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在交易主体之间按商品类别建立网上“公共交易社区”或“网上超市”有效地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从而衍生出纯粹的电子商务企业,为交易双方提供公共的交易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服务。因此企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企业,这个过程只需要较短的时间。现在电子商务企业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出现了很多形式的电子商务企业,如ASP、ICP、ISP等。虚拟企业即动态联盟,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里海大学牵头,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关于美国制造业21世纪的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中首次被提出的,显然它的产生时间晚于电子商务企业。所以,从产生时间来看,电子商务组织形态的演进过程是:实体企业企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企业虚拟企业。
2.2从发展趋势
企业电子商务一般是由传统的大型实体企业如石油、化工、汽车等行业中的企业转化而来,这类企业由于其资金雄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拥有强大的科研队伍等使得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同行其他企业,再加上实施电子商务战略,企业的管理、科研、生产、营销等成本大幅度下降。但有两个问题使大型企业面临很大的挑战:①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其灵活性不断地减弱,并且规模越大,其灵活性就越差,而当今市场环境变化迅速,使得企业需要不断地调整战略战术决策,这使得企业受到很大的压力;②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越来越追求产品的个性化,同时,产品的寿命周期日益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使企业只有采取小批量、多样化的经营方式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原有规模经济的大批量的成本优势被产品的单一所弱化,很难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这两大问题是企业电子商务自身所无法克服的,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电子商务逐渐失去优势而被市场淘汰,但这需要很长的过程。
电子商务企业是为了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以中介人的身份出现的,只不过这种中介人是虚拟的,为广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公共交易信息服务、交易平台服务和公共应用系统服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中介人所提供的服务是有偿性的,其报酬来源是以牺牲企业和消费者的利润为代价的,从而增加了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本质上也就增加了市场的交易成本。按照科斯的观点,如果的费用超过了企业与消费者或企业与企业直接交易的费用,中介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从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来看,供应链的上下游将更多的直接进行交易,而不需要中介人,这也是B2B、B2C、C2C、B2G等的本质。因此中介人的作用将越来越小,以至消失。当然,从目前全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来看,中介人正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并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电子商务企业被市场淘汰需要很长的阶段。
自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提出后,世界范围内各行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应用。正如当今已很难再找到像马克思、富兰克林等类型的全才,只有像比尔·盖茨等类型的专才一样,尽管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是多元化的,但其已不可能在每一种产品的经营上都是最强的,至多只有一项,甚至许多产品需要多个大型企业合作生产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虚拟企业就是在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快速变化,而传统实体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很难应对的形势下产生的,它超越了时间、空间和生产链的限制,并联的作业;它的灵活性极强,能很好地响应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它是最好的“明星组合”,成员企业只提供自己最专长的功能,从而可以达到优势互补、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目标;它有强大的学习机制,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式系统,成员企业能学习各方最擅长的优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总之,虚拟企业具有最强的竞争优势和适应能力,代表着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发展方向,电子商务组织形态的最高形式也必定是虚拟企业。所以,从发展趋势来看,电子商务组织形态的演进过程是:实体企业企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企业虚拟企业。
3结语
本文从产生时间和发展趋势两个角度论证了电子商务组织形态的演进过程是:实体企业企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企业虚拟企业。然而由于许多原因,目前这三种组织形态并存在社会经济形态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并且这种状况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同时也应看到,虚拟企业作为当今一种重要的电子商务组织形态,符合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战略。我国中小企业“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已很难应对强大的国际竞争,但“船小好掉头”,尽管我国中小企业的实力较弱,但灵活性很强,采用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和其他企业合作,改“小而全”为“小而精”、“小而专”,同样可以和大型企业同台竞争,争夺市场份额,以获得更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学东.电子商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何军香.虚拟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理论探讨,2006(1)
4解树江,吴君杨.虚拟企业刍论[J].理论前沿,2001(9)
学院定位为教学应用型大学,致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高尚情操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优势,构建以语言类学科为重点、其他学科(专业+英语)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设有外语学院、经管学院、法学系、学前教育系、文化产业系、新传系、艺术系,共2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5000余人。师资由硕士学历以上专职专任教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教学经验丰富兼职教师构成。学院多媒体、语音实验室、教学用计算机教学设施完备。
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已与美、法、德、西班牙、日本、埃及等10个国家与地区的高等院校多类别、多层次几十个合作项目,选派数百名学生、教师赴海外学习深造。
学院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办学理念,弘扬“积极向上、善于学习、和谐高效、追求卓越”校园文化。学生外语运用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学院坚持质量、特色、品牌,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人才。
一、招生专业、人数和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学制
招生人数
学费(元/年)
专业考试方式
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
四年
20
22000
市音乐类专业统考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内容创意与研发)
四年
8
22000
市美术类专业统考
数字媒体艺术(数码影视后期制作)
四年
8
22000
市美术类专业统考
数字媒体艺术(数码影视制片与管理)
四年
8
22000
市美术类专业统考
数字媒体艺术(3D影视动画设计与开发)
四年
8
22000
市美术类专业统考
数字媒体艺术(数码影视虚拟表演与主持)
四年
8
22000
市表演类专业统考
注:招生计划数以《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公布为准。
二、报考条件
1.凡符合《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条件者,均可报考;
2.根据生源地省级招办要求,参加生源地省市统一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并合格的考生;
3.符合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身体健康,无生理缺陷;
4.具有符合国家高考要求的同等学历和高等音乐教育学习条件;
5.文科、理科兼招。
三、报名和考试的时间
凡报考本校的考生,必须按生源地省市教育考试院的有关规定,参加高考报名及生源地艺术类专业统考报名。
报考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专业,并取得艺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的考生需参加我校综合面试。
报名时间:2012年2月20日——24日
综合面试时间:2012年2月28日
综合面试地点:综合楼九楼艺术教育系
报名时须携带、出示(原件):
1.市考试院发放的《2012音乐类专业统考合格证》和本人身份证;
2.近期同一底片免冠一寸报名照2张、报名费。
报名地点: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行政楼底楼招生咨询处。
四、录取原则
1、考生须获得艺术类专业报考合格证
2、考生须参加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达到规定的艺术类专业本科录取最低控制线。
3、若考生同时取得多个艺术专业合格证可以兼报相应专业,则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
4、具体录取方法:
音乐类统考专业:按市统考的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加权后各占70%和30%的办法折算总分,综合德、智、体全面考核,以折算总分(不分文理)为主要录取依据,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折算公式如下:
专业成绩 高考文化绩
折算总分=(----------×70%+-------------×30%)×1000
专业满分高考文化满分
高考文化满分
美术类及表演类统考专业:按专业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加权后各占50%的办法折算总分,综合德、智、体全面考核,以折算总分(不分文理)为主要录取依据,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折算公式如下:
折算总分=专业成绩×50%+高考文化成绩×50%
五、联系方法
学院地址:上海市东体育会路390号
邮政编码:200083
招生咨询电话:021—51278024、51278025
学院网站:xdsisu.edu.cn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2011年11月
【艺术专业介绍】
音乐学
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既能从事基础的音乐教育,又能在音乐对外交流活动中发挥作用,以其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职业型、技能型、应用型的音乐教育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音乐教学法、钢琴演奏基础(一对一教学)、声乐演唱基础、视唱练耳、合唱与指挥、键盘和声、音乐学理论基础、作曲理论基础、社会学、外国音乐文献导读等,另外还开设外语选修课。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内容创意与研发)
培养目标:具有较高文化创意能力、数字内容产业研发与实践能力的创意型、研究型人才,全面掌握数字内容创意与研发的流程、实务操作,掌握数字内容创意设计、内容制作、产业化运作相关知识和软件操作,能够胜任数字内容创意产业领域内创意类、研发类、设计类工作职位的复合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数码艺术学、数字内容产业概论、艺术创新思维、文化创意与数字内容研发、数字电视频道及节目整体包装等。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后期制作)
培养目标:具有数码影视创作与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熟悉传统影视与数码影视制作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以及影视后期编辑与特效,能独立从事数码影视编创的剪辑师、摄影师、影视特效工程师。
开设的主要课程: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码影视摄影、数字电视制作技术与非线性编辑艺术、影视画面设计与MTV、影视特效合成(Shake)等。
数字媒体艺术(数码影视制片与管理)
培养目标:具备数码影视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并能在各种媒体平台上从事数码影视的策划、编导、特效监制、影视包装设计等诸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数码影视导演能力的人才,熟悉电影电视项目的前期与后期运筹,有望成为影视制片人(策划人)、导演、编剧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影视文化与艺术、影视美学、影视传播学、数字影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剧本写作元素练习、影视产业管理等。
数字媒体艺术(3D影视动画设计与开发)
开设上海首家3D影视动画设计与开发(本科)培养方向。主要培养能够熟练掌握3D影视、动画设计与开发的各类应用软件,具备较强的3D影视、动画原创能力、创意研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全国首批3D影视动画设计与开发的高起点复合型就业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应用、3D数字摄影与创意、立体构成与3DMAX、动画特效设计(Maya)、3D影像与虚拟现实技术、3D电视节目创作、数字漫游与虚拟现实设计等。
数字媒体艺术(数码影视虚拟表演与主持)
关键词:工程机械概论;教学改革;工程实践能力
一教学体系有序系统,优化教学结构
面对以具有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控制原理、测试与传感技术、液压传动等机械专业基础知识的学生,作为工程机械专业的导论课,“工程机械概论”课程试图综合并引领工程机械底盘设计、工程机械底盘原理与性能、工程机械传动与控制、工程机械发动机与底盘构造、工程机械运用与管理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内容,专门阐述工程机械领域内各类专业知识的总体结构框架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使学生明确各专业课程的作用和地位,为他们深入学习专业课起到提纲挈领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合理整合,突出教学重点
工程机械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不可能在授课过程中逐一介绍,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于工程机械有一整体性的了解,授课过程中不是直接进入具体工程机械的学习介绍,而是专门安排一次综述性质的知识讲解,在这一讲中首先从工程机械的服务领域、历史的发展、从不同角度对工程机械的分类以及现代化工程接卸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在基本概念上让学生对工程机械有一整体性的认识。随着现代工程机械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及时收录最新的工程机械产品,以主流设备为主,淘汰老旧的设备以及装置。在后续课程中选取若干的工程施工中常用和典型的通用和专用工程机械,系统讲授各类工程机械的各种装置和总成的作业原理,包括动力、传动、行走、作业(工作原理、构造性能、操纵控制方法和作业特点)等,以反映工程机械的整体知识。这样的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对各种工程机械结构组成有一提高挈领的了解,使他们领会今后不论在设计或使用任何一种工程机械时,机器的各个总成和装置都与此种机械的作用功能有着密切的连接,也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理解各门专业课程的作用与地位。
三教学方式新颖多样,强化实践创新
鉴于目前较少的课时数和较大课程容量的现实状况,只有通过网络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断充实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对于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是指学生利用在线课程讲解视频、在线PPT、远程虚拟仿真实验等互联网手段对基础知识进行课前学习;线下则为在课堂上,教师不再讲解基础的或者简单的理论知识,而将时间用于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讲解和答疑学生的问题,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挖掘机械这一章节中,相关基础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班级群中的微课视频和在线PPT进行学习,相关案例操作可以访问我校反铲式液压挖掘机工作性能虚拟仿真实验进行仿真操作,通过在线学习和仿真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发现本节课程的重难点为工作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挖掘包络图的线段组成和整机作业稳定性及相关概念;同时掌握整机作业挖掘力及其分布规律。教师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只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即可,同时在课后学生线上学习复习时进行线上辅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得以培养,学习效果明显提高。我校工程机械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工程实例讲解,从小项目开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分析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并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细化,编制一个个的教学项目,并根据教学项目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来确定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进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来驱动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提出问题,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主动实践的能力,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图片以及一些真实的数据,模拟现场方式清晰地将工程实例呈现在课堂上,系统地扩展关联性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建立一种“一点多面”的思维,有效地提高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任务驱动式或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客观科学注重过程管理
传统的终结性考核方式很难对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合作竞争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有效评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的满足。为更加科学客观地进行教学评价,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取过程管理的形成性评价方式进行成绩评定。在评价过程中以激励性、导向性、批判性和多元性为原则,教师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通过对自我评价、他人评价、阶段性测评、课堂质疑、项目参与深度与频率等因素进行考评给予学生成绩。过程性评价可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档案相关信息的分析进而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有效调整与创新。
[关键词]广告学 教学改革 网络课程 教学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并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日常教学中来,网络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广告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意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作为向广告行业输送专业人才的广告专业教育,面临着“优化教育机构和课程设置,提高广告师资水平,改革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广告新媒体研究,促进现代科技在广告专业教育中的普及和运用”的任务。建设广告学网络课程,可充分依托现代科技在教学中的优势,探索新型的广告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此,我校的广告学系列课程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借助学校提供的4A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开展广告学网络课程建设,尝试利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目前已初步建成《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心理学》3门网络课程,并已在教学中应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本文结合上述3门广告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就如何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广告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一、4A网络教学平台是先进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工具
4A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工具。所谓网络课程,“简单地说就是以网络为媒介的课程……是传统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教材和网络学习环境四者持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内容的总称”。
4A网络教学平台始于国家教育部2000年启动的“面向21世纪教学振兴行动计划”,是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共同负责研发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它是学校以课程为基本单元,进行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全面教学资产积累、全面教学风采展示的校园课程资源管理中心。
4A分别指代Anyone(任何人)、Anywhere(任何地方)、Anytime(任何时间)、Anything(任何内容)。4A网络教学平台在功能设计、技术架构和用户数量方面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主流网络教学平台之一。主要由课程管理系统、作业系统、答疑系统、考试系统、评价系统等组成。其设计理念先进,设计基本出发点在于网上教学不仅仅是将教学内容在网上,更多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同时,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作业、考试、答疑、笔记记录等,都能在网上得到良好的支持,为教师在网上实施教学提供了全面的工具支持。
我们的广告学网络课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借助了这一平台实施了广告学理论课程教学的网络化。由于我校的广告学专业以艺术类招生为主,学生的高考文化课分数偏低,文化基础较差,理性思维相对较弱,理论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而我们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将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化、生动化,切实提高了广告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广告学理论课程网络教学的设计策略
1.课程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网络教学结束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它改变了教师的施教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已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因此,我们在建设广告学网络课程时,始终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来思考。学生喜欢怎么学,愿意学什么,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依托网络技术手段实施有效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照顾到个性差异,等等。为此,我们在对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广告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策略。
2.课程内容设计:自主化、情境化
网络教学突破了以教室为中心而形成的“同一时间和地点内教与学”时空的限制,建构起了无围墙无时空的“虚拟教室”。网络教学提倡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处在分离状态,如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呢?我们认为,教师在这“虚拟教室”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和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对此,我们在“课程信息”模块中将每门课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核及评价方法等在线,要求学生了解每门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日程安排、课程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在“课程学习”模块中,我们不仅要求课程内容的系统和完整,更注重向学生告知每门课程每个章节的学习难点和重点,并使每章的内容都设有扩展知识,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相应的网址,对于同一知识内容,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描述,让学生在对多样看法进行交叉思考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4A网络教学平台良好的开放性,我们将广告学界与广告业界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时上转补充到扩展知识中,做到课程的教学资源始终处于动态调整的状态,以期教会学生对信息及资源进行思考、整合和吸收,为学生营造了探索与创造的空间。
鉴于广告学理论课程比较抽象难懂,艺术类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有畏难情绪的现状,我们结合其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通过将理论教学情境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据研究表明,文字描述性的情境或案例由于表述的过于简化以及不够准确,所以容易使问题脱离了原本复杂的真实情境,并容易导致学生的片面理解,妨碍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迁移。多媒体形态,尤其是视频形态的情境、案例可以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有效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利用4A网络教学平台丰富的信息技术手段对课程的内容作补充与拓展,在“资源库”模块中分别对《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心理学》课程安排了相关的视频广告资料,借助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形式对理论内容作了形象化的演绎与延伸,使抽象的广告原理、规则、概念等变得具体化和可视化,给学生以感性认识来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切合了艺术类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学习特性。
3.教学活动设计:参与式、竞赛式
网络课程建设中教学活动的合理设计,将更进一步实现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助学、导学作用,重视问题与回答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是网络课程的一项设计原则。在《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心理学》课程的活动设计中,我们首先在每个章节的内容之后都附有课后练习与思考题,并在4A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交流”模块中设立了讨论区,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提供了场所。网上交往的虚拟性使人与人的交往变得自由、平等,有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深受年轻学生的喜爱,可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在讨论区中,学生分别对课堂上有疑难的内容提出问题,或就课后思考练习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则及时回复,对学生的疑难与看法进行一一解答,并可将它们进行再次延伸,进一步提高问题的难度,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思考。与此同时,我们还把《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心理学》课程近几届学生的优秀作业上传到“作业”模块供后学者学习讨论,并欢迎后学者进行点评,教师则认真做好讨论的组织和引导工作。这种教学活动因消除了课堂教学中面对面发表已见的顾虑,同时又因可比性和借鉴性较高,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涨,唇枪舌剑,各抒己见,有助于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学习经验的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学习”和“发现学习”。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高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广告实践的能力,我们结合《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等课程的理论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的广告大赛。为了便于组织参赛,我们以课后作业为形式要求选修课程的同学全体参加比赛,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各类比赛的信息、开展教师的个性化辅导和学生之间的即时交流。近三年来,我们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广告大赛,如世界华人大学生广告“金犊奖”和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获奖颇丰,捷报频传。通过竞赛,使学生运用、检验了所学的广告学专业理论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结语
通过《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心理学》4A网络课程的建设,我们体会到网络教学具有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操作使用方便、交互性强等优势,“实现了从手段到环境、内容、方法的质的变革”,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为广告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工具。
参考文献:
[1]国家工商局,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J].现代广告,2008,(6).
[2]陈宝军,杨改学.试论网络课程的教学交往本质[J].中国远程教育,2003,(1).
关键词:网络经济;知识经济;营销;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006-01
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的营销模式随之发生改变。根据商务部的2010—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5.8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2.5%,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94亿人,网络应用使用率达到37.8%,实现网络零售总额7825.6亿元,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所占的比重达到4.32%。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所谓网络经济,又称为新经济,该概念最早出现在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中的一组文章中。网络经济是一种面向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并上了台阶的经济。网络经济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数码知识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创新为动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网络经济时代必须开展营销的创新,其原因主要有: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经从现实空间走向虚拟空间,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使得企业必须开展绿色营销转,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企业必须运用最近的科学技术。现在的企业的营销体现出虚拟化、无形化、标准化、个性化、交互性、即时性、全球化、人性化和诚信化等特点。
二、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营销创新的内容
创新概念的起源为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中: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新产品、新方法、新市场、新来源和新技术。所谓营销创新,是指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将可以利用或获得的一切资源要素进行改造、创造或重组,以最大限度提高企业营销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活动。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新的营销观念、营销手段与之适应。企业的营销已不再局限于企业的营销部门,而是全体员工参与配合的过程,每个环节都要渗漏营销的理念。不仅仅为企业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还要为企业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实现产品和服务供求双方的合作、共赢和目标的一致。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将顾客从目标市场,营销对象发展成为企业发展链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顾客是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来,是利益的共同体,彼此互相发展和依存,互相影响。具体而言,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营销创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观念创新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创新的先导
新经济需要新思维、新观念。这就需要营销观念的创新,建立新的营销观念。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营销观念。企业服务的对象和提供服务者都是人。服务的质量取决于营销者,服务的质量好坏感受取决于消费者要以人为根本展开,通过消费者调研,研究消费者利益.研究和开发产品,确定和开拓目标市场,取得消费者认同,满足消费者需要和维护其利兰在营销观念上要掌握营销的主动权,不断创造和发现新的需求,不断引导需求,创造需求。在品牌观念上,树立从品牌到理念的转变。现代的产品不仅仅是产品,而且是一种生活的理念。在服务观念上,应在优质产品的基础上,着眼优质服务,是企业取胜的关键。在和竞争者关系上,企业间不再是零和竞争,而是双嵌竞争。在营销观念的发展上,更关注长远利益、社会利益和共同利益。
(二)组织创新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创新的保证
企业组织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而营销组织也是企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的营销组织呈现出公跨国公司间采取联盟战略,优势互补的优势;组织层级减少,决策更加直接、迅速、灵活;企业通过网络设立虚拟橱窗、展销会、展览会、经销商等由实体化走向概念化的趋势;订单的自动生成和处理等的智能化趋势;国际间联系加强的全球化趋势等等。组织的运行要靠创新的人才为前提,应该创新人才模式,要强化一线管理。
(三)营销策略创新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创新的体现
在产品营销创新方面:网络经济时代,产品的科技含量更好、更新、更快,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企业应加大科技投人,多进行产品创新,多使用优秀的知识人才。有形和无形产品将运用不同的策略。在价格营销创新方面,策略更灵活。在渠道创新方面,中间环节大大地缩短,购物更便捷,体验性、趣味性增加。在促销创新方面,更关注消费者的求知欲望。
三、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网络营销创新应避免的误区
(一)处理好“创新”与“维持”的关系
企业的创新不能一味地为了创新而创新,对企业好的传统仍应该坚持。创新是在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是创新的逻辑延续;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而创新则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营销创新应该是适度创新,应该是与维持紧密结合的创新。创新是发展的手段,绝不是终极目的。要学会借鉴好的创新理念、方法,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要与实际相结合。
(二)要处理好营销创新与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的关系
营销创新是企业的整体情况,社会的大环境分不开的,如果仅仅强调企业营销一个环节,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有企业整体的创新作为后盾,同时,企业的发展和离不开整个国家经济的转型和制度的支持。
(三)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要加强细节管理,创新不能仅盯住结果,而忽略过程;更不能仅注重口号,而忽略实质;要注意整体,更不能忽略细节,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人才的激励和市场的维持。营销效果的衡量最终要由消费者和市场来平价。
参考文献:
[1]赵仕红.我国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探讨[J].企业经济,2010(02)
[2]秦德智,郭敏娜.基于能力与环境的营销创新模式选择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9(2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国策,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加工制造大国。随着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我国已成为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需要大量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辅助设计,又能应用数控技术进行制造的人才非常紧缺,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毕业生主要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由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从机械行业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制造、高速铁路、大电站及输变电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也将大量需要该专业的毕业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普通化学及实验、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测试与传感技术、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工程综合实验、微机原理与结构技术、CAD/CAM、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专业课: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系统设计、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技术及应用。
专业选修课:机械动力学、软件工程、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机械创新设计、工业机器人基础、机械故障诊断学、文献检索、专业外语、有限元方法、机械优化设计、工艺过程自动化、先进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成组技术与CAPP、智能机械概论、微小机械概论、虚拟样机技术、市场营销学、在线检测与控制、实用控制系统设计、数控机床与编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要求在高中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学生毕业时要求掌握的知识和具有的能力为:
(1) 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作;
(2) 从事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
(3) 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工作;
(4) 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
(5) 从事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工作;
(6) 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7) 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
(8) 钳工、车工或电工的初级技能;
(9) 编制、实施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
(10) 使用、保养、维修、管理机电设备的基本能力;
(11) 选用、设计制造、调试工艺工装的基本能力;
(12) 操作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基本能力;
(13) 行机械设计与制造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14) 应用机械CAD/CAM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