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防教育进校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军魂育人” 德育
现代的中职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来源广泛、思想混杂的多元化社会中,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针对现状2010年以来,哈尔滨轻工业学校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让儒家文化走进校园并且建立“军魂育人”的长效管理机制。该管理机制在校园内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准军事化管理的双轨式运行机制。在德育方面,以《弟子规》劝诫学生的不良习气,通过近似军事化的制度管理学生,以过硬的作风培养学生,以坚强的意志锻炼学生,塑造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并且收到了显著效果。
一、《弟子规》及“军魂育人”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实施方案
按照“儒家文化走进校园”的学习计划,每日早、晚课学生统一学习《弟子规》,以规范自身的行为,并每学期组织进行《弟子规》诵读大赛。配合《弟子规》的学习内容进行“军魂育人”管理。
1、谨――以军训为突破口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作风
学生入校的第一件任务是军训,通过军训贯彻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整肃端庄的仪容举止,严明的纪律观念,顽强的意志品质。要求达到如下目的:
第一,改变学生懒散松的精神状态,营造严肃紧张、团结活泼的气氛,树立学生有组织有纪律的心理意识,借鉴部队的管理模式,创设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提高的军魂育人情境。
第二,明确制度,令行禁止。我校根据实际,参照部队管理条令,制定 《哈尔滨轻工业学校军英大队管理条令》(以下简称《条令》),要求学生严格遵照执行,从而促使学生端正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搞好内务卫生,净化校园环境。养成并强化学生搞好内务卫生的习惯,是重要内容。
第四,强化军事训练,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作风,磨练学生的意志和耐力。
2、信――以日常养成为媒介,使行为内化为习惯
通过严格的、长期反复的日常管理,全程渗透,全面要求,把学校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卫生、纪律、仪容仪表、人际交往和专业学习等方面。管理的措施主要有:
一是加强纪律约束,一日生活条例化。通过制订和实施《一日生活条例化》,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使学生生活有规律、做事有条理。
二是加强量化考核,一日纪律严格化。根据学校制订的《条令》,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量化考核,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检查指导,学习科学化。让学生形成勤于动笔,勤于查阅;独立思考,独立读写,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是加强正面引导,一日相处文明化。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儒家礼仪和礼节,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提高自己的人文涵养。
五是从他律到自律,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德育目标的内化和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有赖于自我教育能力。
3、泛爱众――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借助学校有利的、有计划的军训内容拓展活动强健学生的肌体,锤炼学生的体魄,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余力学文――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
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注意以客观规律为指导,提倡学生兴趣爱好的自由选择性,特长发展的多样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区别对待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二、教师在实施德育“军魂育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实行学生德育“军魂育人”管理,必须明确要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制定一套人性化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
3、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
4、培养一班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学习生活。
三、建立“军魂育人”长效管理机制的意义
1.“军魂育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中职学生群体具有意志薄弱、纪律涣散、作风懒散的特点。军队的严格纪律、过硬作风和坚强意志正是“问题”学生所缺乏的品格。我个人认为,军队是一座神奇的“熔炉”,在这座巨大的熔炉里,即便是废铁,也可以锤炼成钢。
2.“军魂育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建立中职学生德育“军魂育人”管理的长效机制,能够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能够培养学生的行动迅速,步调一致的纪律观念;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给予学生信心、勇气和力量,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军魂育人”具有长期性
建立这种机制,不是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军事训练,而是将准军事化管理方法引入校园,在校园内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准军事化管理的双轨运行机制,这是一个职业学校与国防教育基地长期合作的机制。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在校两到三年,实际上,也等于接受了两到三年准军队生活的锻炼。
4.“军魂育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建立中职学生德育“军魂育人”管理的长效机制,解决了我校学生德育管理的诸多难题。准军事化管理机制实施以来,旷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基本消失,校园氛围焕然一新。德育管理工作的“疑难杂症”迎刃而解,教师不再占用更多的时间去抓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工作,使我校的教学水平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一、深化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完善学校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严格按照省市素质教育文件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根本目标,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学校素质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办好家长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家校行”活动,深化家庭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
2、坚持德育为首,切实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重视学生的学习品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学校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培育,充分挖掘学校文化特点,推进校园、校舍个性化和精品化建设,丰富学校内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开展“健康校园”创建活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活动、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艺术教育,课间操时间增加到30-40分钟,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卫生防疫教育、国防教育,组织举办中小学生艺术技能大赛和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力和健康水平。加快青少年学生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力争今年早日投入使用。
4、加强课改研究,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贯彻落实《山东省课程设置方案》,指导学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规范课程开设、课时计划,开齐上足各类课程。坚持分级管理、分层要求的原则,实行精细化管理方式,指导学校建立起制度制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视学校内涵发展、教师素质提高和课堂教学改革。举办班主任、校长工作论坛和“高效课堂”交流会展示会,交流教学管理经验,总结并推广课程改革的典型成功经验,努力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
5、完善考试评价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抓教学质量的提高。认真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义务教育阶段考试推行学业考试等级评价;普通高中推进实施学分制,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鼓励采用纸笔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实验操作、听力测试、辩论、情景测验、成果展示、小论文以及面试答辩等多种考试、考查方式,逐步形成适应于素质教育的招生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质量。
6、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研科研水平。认真落实《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规范》(试行)和省市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围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中心,深化高效课堂、校本课程开发、教师自主发展和学生关键期教育等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完善课题分级管理制度,加强课题的申报、审批、开题、中期管理、结题鉴定等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加大网络教科研工作推进力度,建设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库,推动网上教研、网上培训,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典型发现、培养和推介的力度,提高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探索依托教育科研加强名校、名校长和名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7、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严格遵循《义务教育法》和《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规定,依法组织适龄少年儿童入学,严格落实小学、初中学生全员全过程交接制度,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8%以上。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接受同等条件的义务教育。加强省、市级规范化学校创建指导工作,引导走内涵发展的路子,积极争创省、市级规范化学校、绿色学校。
[关键词]精神境界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刘晓红(1966-),女,辽宁营口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分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辽宁 营口11500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86-02
人生境界或精神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学习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有更高的精神境界追求,要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使他们注意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艺术家一般在表现艺术作品时,会反映一定的道德规范、政治思想等因素。高校艺术教育的受教者大多是青年大学生,他们学习艺术的目的性不明确,而且缺乏兴趣,但渴望提高自身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需求较为强烈。影像视觉文化的来临使读图式的文化消费成为主流,过多地依赖直观图像思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高校学生的联想、思辨能力下降,独立思考能力丧失,个性化创作能力退化。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过度地追求物欲和功利,人的情感、直觉、感受力受到了压制,更多的大学生感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
高校通过艺术教育的审美活动不仅可使大学生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还能使其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增强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做把握艺术改革创新脉搏的先行者。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了“国民教育”“人民精神”建设以及“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问题。教育部的专家们指出,“不重视美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影响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弘扬民族精神,在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土壤中健康成长
教育部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艺术教育的第一项重要的任务是继承、发展我们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文化传统。艺术教育自然应该以自己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作为基石,继承、发展我国艺术文化特有的品格。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的物质优势和国际霸权,空前地动摇了部分中国人坚持自身文化立场的自信心和现实基础,妄自菲薄、崇洋的心理畸变成一种社会心理,一些大学生也成为洋文化的追随者。人们逐渐淡忘了民族传统文化,与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离得越来越远,从中我们窥视到我国对艺术教育,特别是对传统民族艺术教育重视的程度还不够。现在,我们唯有在学校教育理念中加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这一课,才能让年青一代在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土壤中健康成长。
同志于2006年4月21日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精辟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精神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适应不同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把民族精神的内容融于学校的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之中。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组织他们观看各种形式的艺术演出,尽可能地使他们多接触不同门类的艺术现象。还可以定期举办艺术讲座,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最终完成大学生对艺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即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大学生自始至终贯穿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精神。从艺术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方面来说,要选定、开设丰富的艺术教育课程。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程。要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探讨。如理论型欣赏课、实践课、合作型排练课。在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上,布局要合理,按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戏剧、雕塑、影视七大艺术来设置,重点要突出,要注重民族民间文化,兼顾认知与创造力为特点的艺术课程体系。通过多种渠道,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直接与间接,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热爱民族艺术,为我们悠久的中华民族艺术骄傲和自豪。
二、激发时代精神,做把握艺术改革创新脉搏的先行者
艺术是一个时代文化和社会最敏感、最直接和最富于象征的表现。学校艺术教育只有在继承传统、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其时代内涵,在大学生的心中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艺术文化,才能使我们的精神家园始终清新怡人、魅力常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专辑》在前言中明确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场、戏院、音乐厅、美术馆,而是更为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审美鉴赏能力是审美感受能力的深化,它使审美主体上升到一个能区分美与丑、崇高与卑下、高雅与庸俗的审美判断、鉴赏境界。一幅幅优秀的历史画,本身就承担了特定的精神使命,阐释丰富的历史内容,起到了教育民众的伟大作用。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还需要欣赏者能深入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即人的丰富的内心生活和精神世界,才能够理解人类的心灵所具有的划时代的意义。欣赏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就会领悟到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心声,体悟到中国人民与苦难生活顽强斗争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并成为激励我们奋斗前进的最强音。
艺术是把握时代脉搏的先行者,社会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潮都推动着艺术的发展,艺术作品像镜子一样展现了各个时代的特征,同时艺术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更加丰富,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志之一。历史上一些曾灿烂于世的文明古国之所以从辉煌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与时俱进、求变求新。许多杰出的艺术家都是名垂青史、受人崇敬的爱国者,他们总是能够站到时代的前沿,感受时代的变化,捕捉生活和人们内心的律动,集中概括那个时代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发出最能体现那个时代的声音。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发展、成熟时期,通过艺术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非常重要。高校艺术教育在当今时代,要求大学生做把握艺术改革创新脉搏的先行者,要自觉通过艺术教育高扬时代进步的主旋律,共同激发时代精神。
三、培养创新精神,以多元艺术文化维护国家文化战略
按照人生意义、价值的高低,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分为四个等级。第四个境界是“审美的境界”,人们的行为不再只是出于道德义务的强制,而是出于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需要和追求。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指导方案》中要求:“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我们既要通过学校艺术教育进行国格教育和国耻教育,使人们自觉维护国家权益和尊严,以唤起健全的民族情感,又要通过学校艺术教育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注重引导学生们保持谦逊理性的民族心态,以自信的姿态和敞开的胸怀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并不意味着在文化建设上闭关自守、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应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吸收各种健康有益因素,促进民族艺术文化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专辑》还强调“艺术课程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丰富的艺术信息,认识和理解本民族与世界各地艺术的历史、文化意蕴,感受其特色,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目前日本和韩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为例。在经历过经济萧条的时期后,他们在学习、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大力地发展、培植本土的民族文化艺术,将各种产品和文艺影视作品大量地对外输出,为日、韩带去了巨大的商业利润。千百年来,我们的学校艺术教育也主要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历史传统、民风民俗、人文景观,保存完好的历史古迹、饮食文化和婚丧习俗,以及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教育的内涵交汇成的绚丽多姿的多元文化作为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今天,我们的艺术教育要以民族性和开放性兼备的多元艺术文化维护国家文化战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实现共同的价值目标。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高尚艺术、主流艺术的价值核心,也是需要加以明确阐释和把握的艺术蕴涵。将课本剧引进校园也是提高和培养大学生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方法。要从艺术教育课本中选出文学性、趣味性强、艺术价值高的课文,改编成戏剧,自编自演。具有参与性、游戏性、形象性和开放性的艺术实践课本剧,会极大地满足大学生开拓创造的心理需求。此外,艺术教育还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场所,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开展有关艺术教育方面的活动,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如加强校园社团的合唱团、舞蹈团、文学美术社团、乐队的建设,定期开展科技节、文化节等活动都有助于大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要让大学生亲自去组织、去感悟、去体验艺术,走上街头广场,为市民演奏各种形式的音乐等都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手段,将探究性、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在网上拓展,也是培养大学生审美创造力的方法之一。从战略的眼光看,我们在学校实行这样的艺术教育,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又可增强其人格力量。只有广泛借鉴世界优秀艺术文化成果,以民族性和开放性兼备的多元艺术文化为广泛的精神共同体,自觉地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境界追求。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低是由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它支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当今高校必须用精致的艺术教育形式给学生以教益和向上的力量;要鼓励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在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土壤中健康成长;激发他们的时代精神,使其成为把握艺术改革创新脉搏的先行者;培养创新精神,以多元的艺术文化维护国家文化战略。高校艺术教育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丰富的现实内涵,对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追求起着特殊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组织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的通知(教科规办函[2010]08号)[Z].2010-06-08.
[2]李小伟.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10-11.
[3]关于下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0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家教体艺司函[2009]47号)[Z].200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