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发展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本文的研究中, 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会展经济领域的各种理论及成果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之后,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具体了解重庆会展经济近年来的发展形势和具体的经济活动,并分析重庆市发展会展经济的地理条件和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以提出应对策略,为重庆会展经济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会展产业在国外一般起步很早,而对于会议与展览的理论研究,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刚刚起步,七十年代后,有关会议和展览的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逐渐广泛起来。相对于会展产业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了很多。而对于国外对会展产业的理论研究,最起初是将会议和会展分开进行的。这是由于展览业在欧美历史悠久,早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研究成熟许多。
美国的翰伦(1982)出版了《营销作合下的贸易博览会》,这是本教材性质的书,该书里将贸易展览会作为一种有用的营销工具,讲述了其发展历史、展览意义、展出原因以及展览设计、成本控制、客户关系、效果评估等相关事宜,被广大展览会认为是一本极其实用的书籍。
美国著名的Prentice―Hall(1991)出版公司出版了由克里斯汀・克罩斯曼女士所著的《贸易博览会展示大全》一书,该书内容齐全,并附有大量的清单、表格和案例,对展览筹备、运作管理、后续工作等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国外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也有一定基础,特别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2007)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国家钻石体系是迄今为止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然而鉴于会展产业的特殊性,经济理论工作者尚没有对会展产业竞争力进行过系统的理论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实行改革政策以来,引入了许多的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著作,对于我国学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论著的消化、吸收、研究和创新陆续发表了研究成果。
金碚博士(1997)发表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竞争力,拓展到采用管理经济学的方法,他的看法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竞争力表现一个企业比其它的企业更有效向消费者提品和服务,并且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或者综合素质。
学者金嘉荣(2012)发表了《北京市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将国家钻石体系理论的分析框架应用于会展业,对北京会展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学者王敏芳(2013)阐述了山西省发展会展经济的重要性,分析该省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劣势,最终提出山西省发展会展经济应该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采取措施。
而学者张向楠(2014)从产业个性、发展趋势、文化、旅游资源4个方面剖析了重庆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并从发展总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关行业发展、展览场馆、配套设施等5个方面分析制约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并基于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发展会展经济的策略。
二、总结
迄今为止,会展经济已成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新型经济形式。在现代的发达国家,会展产业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例如德国的汉诺威、慕尼黑、法兰克福,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等都是著名的“会展城”。而发达的会展产业也推动了这些城市和地区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会展经济作为都市型服务经济,在一些经济水平发展较高、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重庆地处中国内陆,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第三产业在重庆产业结构中一直以来所占比重就低。展览业在重庆的发展和全国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更显落后。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重庆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规划中,经济重心将由一、二产业转入三产业。
所以,在借鉴会展产业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重庆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建立重庆会展产业发展战略,对促进重庆会展经济的发展乃至促进重庆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龚宁. 基于资源整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柯颖,于玲玲. CAFTA框架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2,03:35-40.
[3]温如春,钟新桥. 中三角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特区经济,2012,10:157-160.
[4]姜大鹏. 烟台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A].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06:10.
[5]刘维奇. 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05:85-90.
[6]孙德林.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2,S1:206-211.
[7]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J]. 中国集成电路,2013,06:10-21+24.
关键词 湖北 文化创意产业 战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1 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主要成就
近年来湖北省出台一系列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从资金扶持、机构编制、人员安置、社会保障、税收优惠等多个方面给予有力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创意园区不断增加。全省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建成的多达20余家,正在建设的园区更有近30家,这些产业园投资均在亿元以上,总投资超过百亿元。仅正在建设的人信武胜国际文化城一个产业园投资就高达40亿,武汉市几乎每个区都已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些园区已成为功能齐全的创意孵化平台和产能平台。
(2)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日趋成熟。以龙头企业带动,民营企业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格局已经形成。湖北的工程创意设计以国家级企业为龙头,其中以中铁四院、大桥局桥梁设计院、709所、中南勘设院等行业颇具实力,目前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产值达485亿元,合同总额在全国仅次于北京。报刊业、图书出版则以国有集团为主力,游戏动漫创意设计、软件开发、培训服务与服务广告设计及等领域,则主要以民营资本进入为主导。
(3)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原创能力明显提升。2011年湖北动漫产业异军突起,原创动画产量已达2453分钟,产值近27亿,比2010年增长3倍以上。继《天上掉下个猪八戒》之后,我省又有多部原创动画片《小鼠乒乒》、《阿特的奇幻之旅》等先后在央视、省级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普润传媒制作的《断尾狗》入选国家“原创动漫边疆推广计划”,将被译为藏语在藏区公映。长篇小说《天行者》、京剧《建安轶事》、歌剧《洪湖赤卫队》、电影《人在囧途》、电视剧《国门英雄》等等,屡屡在国际、国内斩获大奖。
(4)创意经济在中部崛起中所起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设计创意与科技创意领军的主导设计产业优势明显。其中以中铁四院领衔的铁道设计板块,以大桥局桥梁设计院领衔的桥梁设计板块,以武船、709所领衔的船舶设计板块,以中南勘设院领衔的勘设板块等,设计创意水平和产能规模均位于全国前列。2010年,工程设计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全行业综合产值达485亿元,合同总额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在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明显增强,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2 新航程中尚要解决的新问题
湖北的文化创意产业披荆斩棘,奋力跃上了新台阶,但与湖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与湖南、四川等省相比,我们还有相当的不足:
(1)产业链发展不键全,集聚度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天上掉下个猪八戒》为例,衍生品开发仅为7%,在影视生产、图书出版、艺术品开发方面,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2)创意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特色不明显,生产较为落后,服务不到位,开拓市场能力还不强;(3)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文化产品研发、市场运作类人才一将难求;(4)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主要靠政府扶持,融资渠道比较单一;(5)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够强,知名品牌也不多;(6)发展不均衡,据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1)权威数据显示,武汉创意产业全国排列第4,地级仅宜昌入围,排名第14。
3 当下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提升湖北文化软实力,在中部崛起进程中占领数字技术高地,使湖北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进入先进行列。
战略措施;促进现代科技与荆楚文化一个融合,打造数学娱乐、创意设计两个高端,扶持八个中心,培育武汉·中国光谷数字创意产业园、江岸区创意产业聚集区、楚天181创意产业园、昙华林艺术村、武汉智谷产业园、江汉文化创意产业等园区,实践人才战略。
战略路径:区域政府+高科技企业共建模式,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战略载体:主要载体是具有创新活力,竞争能力强、成长速度快一批中小型企业。
战略定位:创新型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
(1)游戏、动漫创意产业。提高动画片的生产能力,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以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为载体,通过推进市场化运作,吸引动漫网游、原创及研发生产商、经销商、服务提供商聚集人才、资本,打造完整的动漫创意产业链。(2)手机增值服务。做好手机报、手机彩信、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漫画、手机电子书、手机音乐、手机电视等增值服务。(3)数字艺术。数字艺术是指电子出版公、音像等电子出版物等绘,要打造网上数字艺术品交易中心,形成数字艺术品产业链,将数字领域的经纪人市场与传统营销市场进行整合,推进名牌战略,打造名人、名品、名企、名市。(4)数字影视。依托长江传媒集团骨干企业,坚持走多媒体、跨媒体经营之路,推动纸质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合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新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加快发展影视内容产业,提升电视剧、非新闻类电视节目。
4 湖北文化创意产业总结报告
目前湖北正处于一个以创意产业为导向产业升级、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时期。武汉城市圈的创意产业先导是湖北创意产业的中心,中心内的创意产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尤其是近两年来大量创意企业入驻基地,基地内的行业门类齐全,高科技企业数量居全国同类园区或基地的前列,同时基地内的行业集中度也非常高,具备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效的企业集群的条件和趋势,这些客观条件都是对基地未来的发展极为有利的。
但也要看到先导基地内的基本情况中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基地内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先导基地内的企业没有形成真正的企业集群、先导基地内的企业网络、信息平台、营销平台和知识产权平台也不尽如人意,动漫行业力量薄弱,缺少行之有效的企业间的竞争,缺少动漫的创意源头。同时基地内的企业发展的差异化也较大。这些都是基地未来的发展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围绕着新的创意产业发展形势和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内的基本情况,在未来的几年内,先导基地应该出台各种政策措施和给予多方面的资金支持,进行合理规划,努力促成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的各种平台的形成,在先导基地内打造出软件设计与服务、互联网与通讯信息服务技术、动漫产业、数字图书与电子出版物等行业的完整、高效的产业链,在基地内部搭建出通畅的营销平台、信息平台、人才引进与交流平台,真正建立起优质的创意企业集群,推动湖北创意产业的积极、蓬勃的发展。
课题号:本文是2011年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和策略研究》(编号2011jy te070)阶段性研究项目
关键词:盐化工;总体思路;重点目标;主要方向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195-02
江苏省淮安市岩盐资源十分丰富,盐化工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如何进一步充分利用淮安丰富的岩盐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进一步培育壮大淮安特色盐化工产业,将其打造成千亿元级淮安第一主导产业,这是摆在全体淮安人民面前的重大现实研究课题。我们认为,必须立足现实、抢抓机遇、直面挑战、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淮安特色的盐化工产业发展之路。
一、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充分利用淮安岩盐资源丰富和区位条件优越等的组合优势,以盐、碱为基础,以盐化工新材料为导向,以集群、集约、绿色发展为特色,形成淮安特色盐化工产业链;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盐化工园区为载体,以大企业为支撑,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企业集聚,扩张产业规模;以人力资本集聚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拳头产品为核心,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产业档次;坚持扩量提质、转型升级并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力争在“十二五”末形成销售千亿元的特色盐化工产业体系,为打造“中国新盐都”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提业支撑。具体说:(1)建成一个特色园区。将淮安盐碱科技产业园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盐业盐化工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国生产规模最大、生产技术领先、能源消耗较低、环境保护有力、资源开发有序、上下游一体化的特色盐化工园区。(2)培育三个重点产业:传统盐业化工产业、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和盐化产业服务业。(3)发展四类重点产品:盐、纯碱、烧碱和元明粉。(4)建设五大平台:盐化物流平台、盐化信息平台、盐化研发平台、盐化人才培养平台和政府服务平台。
二、产业发展重点目标
要充分发挥淮安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盐化工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要高。盐化工产业发展的目标应该确定为,盐及盐化工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盐及盐化工产业成为淮安第一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合理,能源消耗较低,创新能力突出,环境保护有力,资源开发有序,形成一个上下游一体化、资源配置合理、企业间相互协作、有序竞争的资源型优势产业链,形成以盐化工新材料为主体,盐产业服务为突破点,盐产业充分延伸和拓展的大工业体系。
在产业规模上,拥有10家以上在全国领先的大型盐及盐化工企业,50家以上特色创新型企业,矿盐开采和制造能力居全国首位,元明粉开采和制造能力保持亚洲第一;建成全国最大的纯碱生产基地,使氯碱的制造能力进入全国10强,保持现有六氯环戊二烯、乙烯利、硝基甲苯拳头产品的地位,培育10个在全国领先的名牌产品,争取在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化学品研发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以传统盐化工产品的规模化建设为依托,最终实现一批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聚集。
在产品产量上,“十二五”发展目标为,实现总盐生产能力650万吨/年,元明粉能力400万吨/年,纯碱能力400万吨/年,烧碱能力100万吨/年。“十三五”发展目标为,实现总盐生产能力800万吨/年,元明粉生产能力维持不变,纯碱能力500万吨/年,烧碱能力150万吨/年。
在产品结构上,形成二三产业配套的产业体系。创造条件使盐化工与石油化工相结合,建设以产品和能源互供为特色的联合项目,并建设一批以技术为先导的精细化工和新材料项目,实现资源的延伸加工和深度利用,使盐化工基地向效益型和技术型的集约方向发展。
三、产业发展主要方向
盐化工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延长现有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方向寻求突破以及与石化工业的联合是当今世界盐化工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精细化工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区域盐化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扩张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档次,成为淮安市盐化工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集聚大型纯碱企业,扩张产业规模。一是提高纯碱产量,实现产品规模化、系列化。以台玻集团、井神盐化、华尔润和洪泽银珠科技等重点企业为依托,重点实施台玻集团、井神盐化、洪泽银珠科技的联碱等项目,推进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盐碱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淮安现有华尔润70万吨/年联碱生产能力以及江苏井神盐业有限公司30万吨/年纯碱。目前在建纯碱项目包括井神60万吨/年纯碱项目二期30万吨/年和台玻实联200万吨/年联碱项目以及洪泽15万吨/年联碱项目正在实施。“十二五”末,华尔润集团纯碱生产能力70万吨,台玻实联化工200万吨纯碱建成投产。井神集团完成60万吨/年纯碱项目二期30万吨/年装置建设,并开工建设淮安盐化工园区纯碱120万吨/年项目建设,洪泽银珠完成30万吨/年纯碱项目建设。“十二五”末淮安市纯碱生产能力400万吨/年,氯化铵能力200万吨,氯化钙能力30万吨/年。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纯碱生产基地。二是延伸纯碱产业链,进一步扩张产业规模。纯碱主要下游产品为硼砂(四硼酸钠)、红矾钠、氧化铝、合成洗涤剂、日用玻璃制品、肥皂、平板玻璃、硅酸钠(包括偏硅酸钠)、合成洗衣粉、三聚磷酸钠。
2.延伸氯碱产业链,提升产业档次。世界盐化工中的氯碱产业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是氯碱与石化工业的联合,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将是氯碱及有机氯产品等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趋势。淮安市以安邦、清江石化等企业为依托,壮大拳头产品,拓展氯下游加工产业链。加快发展聚氯乙烯、氯化聚丙烯、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等耗氯类盐化工新材料。以光气装置为核心发展光气化下游产品,以光气化农药为主,生产草甘膦、多菌灵、酰胺类除草剂、取代脲类除草剂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农药新品种。创造条件利用中国化工集团的技术优势,发展TDI/MDI或聚碳酸酯等大型光气化项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淮安市盐化工产业的档次水平,并形成自身特色。
3.发展溶腔经济,拓展产业空间。利用盐穴等进行石油、天然气等战略储备已成为世界大趋势,中国也有成功的实践,正在积极开展这项工作。建设地下储备库不仅有利于保护油气资源安全,还可以节省大量土地资源,保护地面环境。此外,目前国内外正在推广应用溶腔压气储能项目,作为能源储备和电网安全调度的潜力同样巨大。经过多年的盐矿开采,淮安地区已形成大量盐溶腔,仅井神股份公司一家在淮安矿区已经形成了的地下盐腔有效体积可达500多万立方米,且每年可新增盐腔有效体积130多万立方米。但由于过去没有意识到盐腔巨大的利用价值,采卤只是讲究卤水的量和质,而忽视了造腔。所以目前公司所拥有的溶腔资源只是采盐自然形成的无规则腔体,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尚不能用于储油储气,但是可以作为储固废和压气储能使用,具有一定潜在价值功能。因此,在今后的盐矿开采中,不能单纯追求卤水品质,还要按储气、储油的要求建腔,开发高品质溶腔资源,使溶腔资源成为盐化工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目前,政府要做的工作就是积极推动井神等与中石化等企业的合作,尽快把淮安建成华东最大的油气储备基地。基地一旦建成对淮安经济推动是巨大的,根据相关规定30%的油气可供本地使用,为淮安发展石油化工提供有利条件,也为盐化工和石油化工融合提供有利条件,盐化与石化结合使盐化工发展上新的台阶。盐穴利用另一重要价值是可用来处理纯碱废渣。
4.发展盐化服务业,完善产业体系。以生产业为中心,将发展盐化产业服务业作为淮安盐化工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今后盐化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服务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国家或区域产业服务业中心。充分发挥生产服务业支撑引领作用,以盐化工基地为重点,探索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模式。针对盐化工基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发展研发设计、信息咨询、融资担保、物流配送、检验检测、节能环保、职业培训等配套生产服务业。鼓励工业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促进相关生产服务企业或机构集聚化发展。推进一批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与现代物流业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带动盐集散物流中心。建设以盐后专营时代的盐商业物流信息交换中枢,建设专业盐国际电子商务地位,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等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加快培育信息、科教、中介、产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以新盐都产业和文化为切入点,积极引进专业化研究设计、营销策划、工程咨询、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促进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一批立足本地、辐射全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培育一批创意产业集群,将淮安现有多个文化品牌集合成与中国新盐都和盐文化历史相关的标识性品牌。以盐为特色发展物联网服务,在盐信息融合、识别与协同技术、盐业盐化工企业传感网控制技术、创造盐产业物联网服务,重点研究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技术,形成包括标准制定、运营服务、网络构架、系统集成、器件设计与制造、材料制造等多个关节,涵盖制造、服务等物联网产业链,以盐起步向多行业拓展,完善盐化工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 《淮安盐业志》编委会.淮安盐业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8.
关键词:两江新区 产业 经济 战略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221-03
Research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ongqing Liang Jiang New Area
Wu Fengmin Hu Yan Zheng Zhipeng
(Chongqing Geomatics Center ,Chongqing ,401121, China)
Abstract: The new Development goal of Chongqing Liang Jiang New Area is to make important convergence point betwee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and explore new supervising model of inland port. It is certain important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at how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yout.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analysis framework,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new industry development based on planning and other materials. The result provides suggestion for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Chongqing Liang Jiang New Area.
Key Words: Liang Jiang New Area; Industry; Economic; Strategy
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加快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才能塑造新的竞争优势[1]。重庆市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加快互联网经济建设进程,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并驱[2]。
重庆两江新区是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201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为重庆两江新区确立“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点,推动建立内陆通关和口岸监管新模式开展探索”的新目标。重庆两江新区肩负着“内陆开放示范、西部开发先行、综合改革实验”三大历史使命,它的产业发展环境对园区内产业发展方向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重庆市国民经济的发展[3-5]。如何规划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与质态,让重庆市在西部新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两江新区发展的关键。
该研究基于两江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布局及相关规划、专题资料旨在:一是构建新区产业发展分析框架、指标体系等;二是新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三是提供新区发展规划、产业引入和空间落位的决策性依据。
1 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总体概况
回顾“十二五”期间,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和重庆市,两江新区GDP增速遥遥领先。与其他国家级新区GDP总量相比,两江新区排名靠前,但人均GDP相较其他新区较为落后。此外,地均GDP整体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反映两江新区的发展程度和经济集中程度趋势较好。5年来,两江新区在产业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优势支柱产业逐渐发展壮大,集聚度明显提高,形成了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全球重要的笔电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型服务业生机蓬勃,促进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形成,支撑了新常态条件下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1.2 产业落实
两江新区规划的各类产业蓬勃发展。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长江上游金融核心区初现雏形;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际物流巨头为两江新区带来新动力;电子信息产业等重点产业的定位落实情况与预期发展规划存在一定差异或还未得到完全发展。
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分布情况与规划存在差异。汽车产业主要布局于龙兴和鱼嘴组团。截至2015年底,约30%汽车产业企业位于北部新区,约30%位于渝北空港工业园,约10%位于两江新区鱼复直管区,其余少量企业分别位于渝北台商工业园、同兴工业园、两江新区水土直管区,规划中的龙兴组团汽车产业还未得到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增速不稳定,目前基本完成规划布局。电子信息产业拟在两江新区水土片区西北侧、空港组团发展布局,截至2015年底,约35%位于渝北空港工业园,约35%位于两江新区水土直管区,其余部分零散分布于渝北台商工业园、江北港城工业、同兴工业园区和北部新区,与规划基本相符。
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趋势回落,布局范围超过规划范围。高端装备产业2014年发展势头迅猛,完成27.7%的增长,2015年不增反降,下降0.2%。高端装备产业拟在两江新区龙盛片区果园港西侧,郭家沱聚集区以北建成果园港西区装备制造园。 截至2015年底,高端装备企业主要分布在北部新区、江北港城工业园、渝北空港工业园、同兴工业园、两江新区鱼复直管区,比规划的龙盛片区定位覆盖范围更广。
云计算产业已取得一定发展,促进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已在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南端建成,云计算基础设施项目已陆续入驻,基本与云计算产业规划布局相符。
1.3 产业结构
得益于重庆市优良的工业基础以及两江新区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两江新区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结构,较为合理。
两江新区的产业规划中农业占比很少,已有农业结构中,多为一些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滞后,缺乏利用现代高端技术所建立的现代农业开发区以及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色农业区。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导,其发展速度快于新区GDP发展速度,但传统工业占比较为突出,新型产业工业发展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和提升。第三产业呈先下降后回升,高端现代服务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以增强新区竞争力。第三产业在2012年出现低谷后,2015年大幅上升至46.9%,对经济的拉动能力明显增强。2015年服务业营业收入前100名企业中占比超过传统服务业,但创新发展动力仍需强化。
1.4 创新实力
两江新区以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的创新中心”为定位,大力开展创新创造建设。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逐年增加,政府及企业对高新技术投入力度也逐年增加。技术创新投入逐年增长直接带来了新区创新收入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增幅远远高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支出。
新区高新企业个数及发明专利数与上海浦东新区相差较大,突出了两江新区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创新力度不够。区高新技术企业收入增幅跟不上试验支出增幅反映了其高新技术试验研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企业实验研究模式应得到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如图1)。
2 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2.1 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绿色发展
两江新区围绕“八园”(保税加工贸易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服务贸易产业园)集聚区,培育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空间载体。择优选择农业资源要素聚集的地区,规划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基地,形成集育苗育种、农产品深加工、生物技术和观光旅游于一身的农业产业链。优化工业产业布局,每个园区3~5个主导产业,每个组团1~2个主导产业,避免到处分散、杂乱无章,提升三大优势支柱产业,壮大新兴制造业。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服找担加大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打造内陆地区重要现代服务业基地。坚持从完善区域功能出发,实现各功能区域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协调发展、联动发展和一体化科学发展。
加大绿色制造示范。依托物联网构建重要污染物监测网络,对高污染产业进行能源智能化检测、控制、预警,推动工业生产节能减排,建设智能化绿色制造示范工程。完善公共环保设施。加强园区污水、废气、固废处理等公共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无害化处理做到达标甚至高于国家标准排放,“十三五”末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以上。强化绿色园区建设。全面实施循环经济,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降低工业生产用水量,达到“十三五”末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30%以上。
2.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引导政企加大
在战略高度上规划西部自主创新中心,优先发展金融平台、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配套功能。围绕“311”产业体系,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立研发公司;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建设一批以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为重点的研发中心;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体系和人才集聚高地。完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平台,重点打造科技创新城、水土、龙兴和鱼复等高新成果转化基地。引导企业通过政府引导、扶持等手段加大新区研发持续投入力度,力争R&D投入占地区GDP比重达到3.0%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翻番。
2.3 坚持规划布局,联动区域发展
按照延伸产业链和集聚产业的内在要求,两江新区应强化与重庆城区及周边协作配合以及功能联动,加强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利用。在两江新区内部,落实“1+3”管理模式,减少行政区域之间的摩擦,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加强与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融合,以都市功能拓展区及城市发展新区为重点,加速传统工业生产提档升级;加强与四川和陕西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打造西部地区核心增长极;加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合作,串联长江流域的重庆、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共建长江流域经济带。
参考文献
[1] 李琳,徐烈辉.论经济全球化下的 西部产业发展战略抉择及实现途径[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60.
[2] 唐伯明,万宇, 张勃.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视域下的重庆对外开放通道[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6,17(2):4-6.
[3] 薛芬,王桂林.重庆建设两江新区的路径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1):31-33.
[关键词] 信息化社会 体育产业 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的重要部署,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阶段任务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在“举国体制”下,体育产业作为社会主义的一项福利事业,受到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体育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体育失去了本身的社会经济价值。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的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体育也由原来的事业福利型向产业公益型转变,体育产业作为中国新兴的产业,正在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信息化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的转化,也就是以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向以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阶段的转变。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全球性的产业革命。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信息化社会中,体育现象强调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2008北京奥运会是我国的盛事,人文奥运的理念,不仅是东、西文化融合的体育盛会,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大舞台。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历史发展机遇。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万亿元,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高速增长的经济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是产品品牌附加值的提升,三是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效率。
2008北京奥运会是我国体育产业的转折点。实现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全面实施奥运经济战略,推动我国的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应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产业相关法和制度等战略发展框架,促进信息化社会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信息化社会体育产业相关法和制度的制定
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在信息化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以体育为媒介,通过促进体育商品以及体育服务的生产、流通来增加资金积累,并根据市场的扩大,激活体育的直接或间接的参与。
信息化社会经济环境把体育视为一种商品,通过投资创造高利润。从世界各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体育产业作为高科技和绿色环保产业以及国家产业的主要内容,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性产业。
20世纪的中国体育尽管在很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创造了奇迹,但是在体育与经济的融合上,只是到了世纪末才开始显现。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体育服务业专业市场,体育产业的产值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体育产业法和政策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保障,在制定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体育产业相关法和政策时,应考虑如下几点问题:
1.政府应逐步调整和完善体育市场,制定推动体育产业沿着市场化轨道健康发展的相关法和政策。信息化社会的体育消费者具有追求多样化的个性消费,并形成独特消费文化的特点。因此,未来体育产业法和政策,应根据信息化社会体育消费者的特点而制定。
2.逐步完善和修订现有的信息管理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在信息化社会,体育产业的特点之一是消弱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时间和空间制约。即,转变以生产者为主的信息管理法,重新确立以消费者为主的信息所有概念。
3.根据信息化社会体育产业的信息多样化和信息价值增值的特点,应制定体育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以及相关制度。即,通过加强体育产业知识产权的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用法律保障体育产业经济的健康稳定,使我国体育产业适应奥运经济的发展。
4.建立体育市场服务标准是体育市场依法管理的前提,行业标准的作用是为市场的主体提供规范尺度,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选择的依据。因此,要依法设立行业服务标准,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营秩序,使市场主体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展开竞争。
符合信息化社会的体育产业相关法和制度的建立,应以市场理论为依据,实现体育产业的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
二、体育产业信息网络的建立
信息化建立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上。在信息化社会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在政治、商业,甚至个人生活中,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
随着信息的时间和空间的收缩,消费者所需的信息逐渐具有了价值。这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信息价值的变化,引起了信息利用率的剧增,使高速信息网络的发展成为了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
信息网络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是未来信息的高速公路,通过它人类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会。人们通过这种高新技术获取多样化的信息,形成心得竞争机制促进产业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使体育产业也面临着建立适应信息化社会体育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专业化信息网络的问题。但由于人们对体育产业相关信息服务的认识不足,体育产业的相关信息只停留在提供基本的生产和销售的信息水平。由于信息网络的低水平,体育产业不能满足多样化的信息需求、缺乏信息的开发以及国内外最新信息的交流。
利用因特网技术把体育产业的专业化信息提供给体育消费者的网络建立,是信息化社会体育产业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因此,要建立体育产业信息网络,首先应确保体育产业各领域网络管理人员和培养体育产业信息网络的专业开发人员。第二、建立能够有效管理体育产业信息的数据库。
特别强调的是体育产业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体育产业各领域数据库一体化的网络体系,使多样化和专业化的信息创出新的体育信息附加值,促进信息化社会体育产业的新发展。
三、信息化社会的体育产业营销战略变化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趋势的推动下,市场经济战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信息革命把世界带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时代,而市场化改革则使全球性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经济战略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直接的影响。企业只有了解这些变化,不失时机地调整营销策略,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这种变化下,信息化社会体育消费者的需求以多样化、专业化为特征。也就是说由于信息技术的发达,消费者在多样体育信息中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关心不同体育商品的属性。因此,掌握并满足多变的体育消费者需求,可持续稳定生存和发展是信息化社会体育产业所要解决的课题。
具体地说,信息化社会体育产业的竞争力由价格、品质转变为速度、相关性(relationship)、消费者管理。即,迅速供应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了解消费者,持续维持并管理与消费者的关系。所以,信息化社会体育产业的营销必须围绕满足体育消费者多变需求为中心进行。
实现消费者中心的营销,体育产业应积极引进客户关系管理(CRM)等顾客性营销战略。这种营销战略通过掌握消费者的信息,积极管理和维持消费者,最大限度地扩大消费者的消费价值,满足消费者个体的消费需求,为企业获取利润。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不同,信息化不是关于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而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因此,体育产业的顾客性营销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将跨越时间和空间,缩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活动,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总之,在信息化社会消费者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的需求、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消费形态的变化、体育传播媒介高科技化等因素,给体育产业构造带来了巨大变化。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制定适应时代特征的科学发展战略是我国体育产业当前急需解决的持续性发展战略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昌黎:日本实现高度信息化社会的战略与政策措施[J].日本研究,2002(1):1~6
[2]郭 琨:信息与信息化社会[J].山东电大学报[J],2006(2):26~29
[3]张润朋:信息化社会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1(6):71~74
实施汽车主导产业跨越发展
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指一定条件下由落后状态转换为先进状态的超常规发展行为,是汽车产业非线性发展的结果,是后发优势的体现。中国是否应当和在多大规模发展汽车产业,如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产业,汽车是否应当进入家庭,都是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但现在,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产业。从长远来看,技术与体制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对汽车主要产业跨越式发展来说,企业制度环境影响所起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汽车企业制度创新问题,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尤其是跨越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
要尽快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开放性研发环境。我们应当看到中国在获取汽车技术上的有利条件,目前汽车制造中的核心技术,基本上是成熟技术;汽车产业全球大背景下的技术发展,使汽车技术特别是设计技术,成为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独立的一个部分,并成为市场上可交易的竞争性产品;对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前列的汽车产业来说,关起门来搞封闭性研发,不仅在后起国家行不通,在发达国家也行不通。二是形成与经济相一致的企业制度。中国汽车产业之所以在自主研发上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缺少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企业,在未得到实质性改造的国有企业中,有的曾有过可观的研发设备和研发队伍,但内在的制度约束使这些企业不可能形成着眼长远、有竞争力的研发能力,以上两个基本条件不具备,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跨越发展就将面临实质性的困难。
建立策略型技术联盟、资源整合策略性技术联盟是指企业间通过在R&D领域、技术创新领域,甚至在生产与营销领域里密切的技术合作,联合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速度,构筑排他性技术壁垒,共同占有并维持竞争优势的一种联合形式。
实施国家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工程,把中国技术研发后备军动员起来中国“两弹一星”都搞出来了,乘用车为什么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其实答案很简单;不论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两弹一星”的技术都不是从发达国家买来的,它的研发费用都是从国家得到的。根据美日欧国家经验,中国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如果不实施国家计划将是一个战略性的缺憾。因为,在汽车产业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单枪匹马拼搏希望不大,只有像“两弹一星”的模式,实施国家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工程,由政府出面组织,财政支持技术研发,以现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几大集团为基础,建立具备一定规模的研发中心,官、产、学、研联合作战,加快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研发基础。力争用5至10年时间抢占新一轮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制高点和拥有发展的主动权。
根据国际经验,汽车产业的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先进入”阶段,率先进入的企业其产量达到边际收益等于它的边际成本时,是获取供不应求而产生“暴利”的最佳时机;第二是“低”成本阶段,产品过剩态势下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努力降低成本,并在企业分化中取得有利位置,以求得生存与发展;第三是“创新”阶段,在无法降低成本的条件下,企业将重点转向技术和管理创新,更多地通过产品创新产生的差异产品而获取竞争优势。按照这种汽车产业发展轨迹,中国目前的汽车产业正在从第一阶段后期并有可能提前向第三阶段的过渡。因此,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呈现出较强的不确定性。前景良好的汽车产业吸引大批投资者和生产者“一哄而上”是理所当然的。应当注意的是当前汽车企业淘汰率高并不意味着新投资者不能进入。新进入者与被淘汰者对行业的适应性可能有很大差别,特别是当出现新的产品和技术平台时,有准备的新进入者从中高端切入,存在着获得具有优势地位的较大可能性。比如,日本的本田汽车公司,20世纪70年代才进入汽车产业,如今已在世界汽车产业中名列前茅。汽车产业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后,此时的问题不在于企业能否进入,而在于自己灵敏的市场嗅觉和快速反应能力,以何种资源和能力进入。因此,中国的汽车产业“三大”格局的说法充其量是对现状的一种描述,而远非未来的稳定图景。
虽然中国的市场结构与美日欧市场结构都是寡占型的,但却有着本质不同其一,中国汽车产业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不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而是政策性的进入壁垒造成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高的主要原因。中国汽车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没有经历过充分的市场竞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靠行政性的进入壁垒来维系。行政性进入壁垒不但限制了新企业进入汽车产业,也限制了现有汽车公司产品的门类。其二,中国汽车产业是处于一种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寡头结构。而美日欧汽车产业高度寡占型的市场结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历市场充分竞争,逐步发展,慢慢形成的,比如美国,1900汽车主机厂有140多家,1940年
剩下24家企业,1950年是12家,1960年是9家,1980年是5家,到1990年剩下4家,现在是3家,企业竞争力的磨炼、优秀企业的筛选是一个市场过程。理解这一点,对改变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实现中国汽车产业跨越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加快实现规模经济
从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量看,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全年累计生产汽车325万辆,已经居于世界第五位。其中,轿车产量居于世界第八位。但是也要看到,世界第五位的生产规模与世界第一和第二位相差甚远。2002年居于世界第一位的美国汽车产量为1227万辆,居世界第二位的日本汽车产量为1025万辆,德国为545万辆。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在1980年汽车总产量已经达到1104万辆,每年基本上都要超过1000万辆。历史上,日本最高产量达1350万辆,美国为1290万辆。德国为570万辆,而中国2002年达到325万辆。虽然,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并且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与美日欧国家汽车产业的规模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可以说,中国汽车产业还依然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2003年,中国18个主要汽车集团和24个地方汽车公司共计生产325万辆,平均每个汽车集团公司年产量仅为7万辆,而美日欧的汽车公司中,日本丰田公司在1972年―1992年的20年中,平均每年生产350万辆。通用、福特年产量保持在400万辆以上。就单个企业规模而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前4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汽车集团生产能力在30万一60万辆之间,产量最大的为中国一汽集团,其产量仅为56万辆。按国际上的经济规模标准平衡,部分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尽管如此,与世界级的汽车生产企业相比较,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在1998年美日欧汽车集团的年产量大都在150万辆以上,戴姆勒一克莱斯勒是480万辆,通用产量是760万辆,福特产量是730万辆,雷诺一日产产量是490万辆,菲亚特产量是440万辆,丰田产量是530万辆,大众年产量是306万辆,标志雪铁龙为238万辆。
中国汽车产业在组织结构上的一大特点是企业规模太小,表现在市场结构上是市场集中度过低,2002年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生产集中度为37%,比200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应该说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集中度还是在不断提高。但就世界范围内与美日欧相比,市场集中度依然很低。在美国汽车生产企业中,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这三家汽车行业龙头老大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其年产量也名列前茅。历年来美国三大集团的集中度达90%以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各汽车公司进入美国建厂,三大集团集中度才有所下降,但是集中度依然保持在60%以上。
根据美日欧国家长达60年的人均GDP水平与汽车普及率的统计分析,其一,汽车拥有量随着人均GDP的上升而上升是一个普遍趋势。其二,在人均GDPl000美元时,美日欧汽车拥有量平均5人―11人1辆,当达到3000美元时,平均2人―5人1辆。也就是说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期间是汽车普及率上升最快的第一个时期。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汽车普及率进入第二个上升期,平均每3人1辆汽车,一直持续到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平均每2人1辆汽车时,上升速度开始放慢,汽车需求即进入饱和状态。但是,汽车市场销售量不会明显下降,因为随着人口增加及汽车要不断地更新,对汽车的需求还会有所增长。比如日本,1945年乘用车保有量为25533辆,1971年扩大到10572124辆。卡车由106408辆扩大到8901958辆,所有汽车(乘用车+商务车)保有量由1945年的142047辆到1971年扩大到20060783辆。从1945年到1974年,在这30年期间,日本汽车拥有量每5年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100%。其中1950年―1954年,1955年―1959年,1960年―1964年,1965年―1969年,1970年―1974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77%、 130%、 200%、 184%、107%。从1975年开始,需求增长速度开始明显减缓,均低于50%,其中以1980年―1984年最低,为6.1%。其三,两个周期的上升速度与长短取决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目前中国汽车普及率很低。根据OECD的统计,2002年中国汽车普及率只有1 06%,其中,乘用车拥有率只有0.57%,商务车拥有率只有0.49%。2003年中国GDP总量是1 1.69万亿元,按美元计算是1万3千多亿美元,人均1090美元,与处于相同人均收入阶段的美日欧国家相比,中国汽车普及率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比如日本人均GDP达到1063美元时,汽车普及率是8.5%,其中,乘用车普及率2.8%,商务车普及率是5.7%。
从现在起到2030年,中国进入一个汽车普及率大幅度上升的时代。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只要平均不低于7 2%。我们的GDP总量将增加1倍,就是18万亿元,按世界银行20世纪80年代不变美元价格标准,中国的人均GDP就是1600美元。按照这个增长目标,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到2020年中国GDP总量将比2010年再增加1倍,达到36万亿元,按世界银行不变美元价格标准计算,中国的人均GDP就是3200美元,这是汽车普及率上升最快的第一个时期。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惟一的一个预测未来的具体数字,就是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如果其他条件还保持不变,再给中国10年,经济增长只要平均不低于7 2%,2030年中国GDP总量将是2000年GDP总量的10倍,达到90万亿元,人均GDP8000美元,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结束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完成了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也是中国汽车普及率进入第二个快速上升期,15亿多人口大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我们汽车的拥有量给世界带来的震撼,确实不是我们现在能想像得到的。
根据中国人均GDP水平对应的美日欧汽车普及率曲线的推测,2020年以前应该不低于23%,2030年以前应该不低于30%。2030年一2050年期间应该不低于37%。如果按美日欧的经验推测中国人均GDP水平和汽车普及率变化,到2020年,中国人口按13.5亿计算,汽车普及率应该达23.3%,汽车拥有量为314.6百万辆。乘用车普及率13.4%,拥有量为180.9百万辆,商务车普及率是9.9%,拥有量为133.7百万辆。以2001年中国汽车拥有量(1386.3万辆)为标准,在此期间中国
汽车保有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9%,再加上年均10%的汽车总体更新率,实际中国汽车保有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7.9%。到2030年,中国人口按14亿计算,汽车普及率应该达到31.3%,中国的汽车拥有量为438.2百万辆。其中,乘用车普及率19.6%,拥有量为2744百万辆;商务车普及率是11.7%,拥有量为163.8百万辆。实际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7%。
根据推测中国潜在的汽车市场容量,是其他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当中国汽车市场达到饱和时,其容量将超过目前美日欧国家汽车市场容量的总和。但中国是否可以培育出世界性汽车制造大企业?显然,眼下对此乐观回答者还不会多。我们认为这种机会是存在的,在如此规模的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成长为世界规模性企业,是完全可以解释的。
其一,在开放条件下,中国的企业在本土化知识上则占有优势,学习美日欧汽车产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成本已大大降低。中国家电产业的经验已经证明,本土企业不仅可以成长起来,而且可以在某些方面形成超越对手的竞争力,进而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任何一个国际主要汽车制造公司无论如何强大,但在中国的发展都要从头开始学习中国特有的“本土化知识”。
其二,全球化背景下,原有的整车装配与较多零部件企业的分离,零部件企业与整车装配企业之间以合同为纽带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日趋增加,大量零部件企业依存于单个整车装配企业的分工模式开始改变。零部件厂商越来越深地介入整车开发和生产过程,由于技术能力的提高,它们与整车企业一起进行同步开发甚至超前开发,这些都预示着改变传统的汽车企业组织形态并向新的方向演变,总的趋势是企业将资源和能力集中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以培育和保持核心竞争力,企业组织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与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结合,为“立足于国内市场”的新兴企业的成长留下较大空间。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制定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06-02
1 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发展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土地总面积96万km2,涉及总人口1.54亿人。资源型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供应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角色,全国的煤炭、石油、钢材、金属等许多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大都由资源型城市供应。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及其产业发展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城市,即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产生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平顶山、铜川、大庆、克拉玛依、攀枝花等。另一类是城市化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即随着城市化进程,为了发展城市经济主动大力开发城市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发展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徐州、邯郸、鄂尔多斯等。这些资源型城市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重工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地方政府常常面临两难选择。尤其从118座资源型城市的分布看,大部分都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只有19座,如表1所示,其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研究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引导性发展战略
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从发展战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都属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后,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对市场干预行为大量减少。然而,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不知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有时无从下手。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2.1 “市场失灵”是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的理论基础
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西方普遍认为政府应充当“守夜人”角色,市场无需政府任何干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比喻,意思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在市场中活动,不自觉地受经济规律的支配,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无需政府的任何干预,完备的市场机制就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市场机制自动实现最优资源配置,需要具备严格的假定条件,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具备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即“市场失灵”的存在,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够解决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和缺陷,从而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也不例外,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高效率。
2.2 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政府实施引导性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资源型城市纷纷兴起了重工业发展的热潮,逐步形成了金属冶炼、煤炭开采、钢材加工等资源型产业。然而发展到目前,由于受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如资源高度依赖性、产业发展周期性、资本密集性、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下,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资源型城市受计划经济的因素较多,加上盲目追求数量上的扩张导致其产业一直停留在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及初步简单加工上。在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煤炭城市占53%;森工城市占18%;有色冶金城市占10%;石油城市占8%;黑色冶金城市占7%;其他城市占4%。大多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偏慢。2004年包头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8.49%、鞍山市63.3%、大庆市88.15%、鹤岗市62.75%、克拉玛依市87.49%等,都是典型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资源型城市。其次是产业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所带来的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的压力很大。面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中央近几年一直提倡发展循环经济,走清洁生产道路。然而由于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巨大,导致许多企业利润下降而不愿意进一步投资,地方政府面临着两难选择。最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过度开发而产生的资源枯竭,严重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许多资源型城市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增长,盲目开发矿产资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面临资源枯竭而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据统计,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00座矿山即将闭坑,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
3 制定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要以产业的及时更替为基础,产业的更替需要战略的长期引导。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中,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起引导性作用才能顺利更新产业。资源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更是需要政府提前从战略高度规划好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与以往不同,不是为了简单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大,而是为了协调发展,即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从地区资源情况出发,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国内外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制定。
资源型城市因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协调发展,与非资源型城市有很大差别,其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资源型城市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至少包括现有资源和产业的确定、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国内外市场趋势预测、产业与发展目标的定位、确定政府引导性战略、调整战略等基本环节,如下图所示:
3.1 政府应调查分析当地及周边地区拥有的矿产资源和发展中的产业现状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要以当地及周边地区资源为加工对象,因此,只有地方政府准确把握好当地和周边地区的资源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除了勘查这些矿产资源,政府还应必须知道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为发展集聚经济,避免重复建设奠定基础。
3.2 对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SWOT分析,把握本地区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资源型城市政府应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产业发展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政府应知道本地区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这样才能较准确的定位一段时期内的产业发展战略。资源型城市优势一般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市场优势、原材料优势、土地资源和价格优势、大气环境容量优势等;劣势有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招商引资难度较大、铁路运力紧张、产业发展缺乏内生力量等;面临着的机遇主要有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东北老工业振兴计划机遇、全球金属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机遇、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等;必须克服的挑战有集聚经济的挑战、现有产业链延伸的挑战、汇集周边资源的挑战、利用好周边产业和市场的挑战、搞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等。各地方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前应认真分析本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为制定引导性战略提供依据。
3.3 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
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与政府主导型战略不同,前提条件必须是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下一步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只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发展,否则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将会有相反的效果。所以,分析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内市场主要以市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趋势为方向,预测大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发展趋势,如原材料价格、产品市场供求情况、能源需求量等。同时,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非常大。因此,政府也该注意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应知道发达国家原材料需求状况、石油价格走势等。
3.4 准确定位本地区产业发展及目标
政府应在把握上述资源、环境、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定位本地区产业和发展目标。产业的定位可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确定,如“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基地”、“国际科技合金城”等;也可以从产业的结构和内容来确定,如三次产业的比重、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确定等。产业发展的目标应从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来确定,其中不仅包括产值目标,还应强调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能为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直接基础。
3.5 实施引导性战略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战略
定位好产业及发展目标后紧接着就是要确定并实施相应的引导性战略。为了应对产业发展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政府应该根据战略实施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发展战略,这也正符合引导性战略的本质内涵,即根据变化的环境而引导。如一定时期内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随后可能引导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发展战略等。也可能为了区域内的平衡发展,实施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因此,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应以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实施。
4 结语
资源型城市政府作为地区矿产资源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制定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战略。这与企业制定自己发展战略相似,同样先在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区竞争优势,定位产业和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否则战略起不到引导的作用。现实中有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产业发展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的引导性效果,对城市经济转型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应该认真反思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探索更合理的制定思路。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柳晓森.资源型城市不能矿竭城衰[N].人民日报,2005-04-01.
一、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
美国是当代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信息产业的绝大部分领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一大产业,这除了与美国作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拥有的雄厚经济及科研实力密不可分外,还在于美国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采取了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
(一)基础研究环节获得绝对优势地位的战略
强化与高技术产业相关的基础研究,在源头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从而在中下游产业链条发挥主导作用。其最具代表性的做法是加大研发投入。例如,美国2000年在高技术产业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达2653亿美元,占世界研究开发经费总支出的41.7%。2003财政年,美国政府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额达到101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投向高技术产业的。与美国在基础研究高强度投入成正相关的产出是,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占全世界的67.4%,生物技术的发明占全世界的57.1%,药品方面占59.8%,总体高技术水平遥遥领先。美国一贯注重耗资大、费时长、风险高的基础研究,“二战”时期,基于大量知识密集型军事研究的需要,创建了许多大型实验室,引进了许多第一流的科研人员,装备了第一流的技术设备,很快就把美国的基础研究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信息产业领域的很多技术创新成果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发出来的,如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等。1950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主要支持各个领域的基础研究,从而使美国的基础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美国民间数目众多的私人企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向国内许多的非盈利性研究机构和大学实验室提供大量基础研究资助,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基础研究的长盛不衰。
(二)大力支持应用与开发研究的战略
为了提高信息产业的全球竞争力,美国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开始重新调整和企业界的关系,扩大政府与企业界的合作,拟定了一系列的电子信息开发计划,积极引导大公司围绕经济繁荣、国家安全、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等国家目标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活动,在政府的支持下使美国在半导体、微电子和其他信息技术与产品的制造、工艺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根据英国工贸部评选出的过去一个年度全球研发投资最慷慨的1000家大公司分析,2004-2005年度,这1000家大公司的研发投资总额2197亿英镑,其中有52%的公司研发投入超过销售额的5%。这意味着这些公司研发投入超过销售额的5%。这意味着这些公司主要的投资集中在研发领域,平均费用相当于公司运营利润的80%。其中研发投入最多的行业有汽车、IT、制药、电子。从地区投资增长来看,美国的增长率为7%,紧随其后的亚太地区以6%的增长率超越了欧洲的2%。在研发投资1000家大公司中,美国公司占42%。与此同时,大公司的投资对整个国家和行业的影响举足轻重。例如,微软占据软件行业研发投资的23%,2007年,微软研发投入的减少直接导致软件行业研发投资下降9个百分点。事实上,研发投入已经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1000家大公司的市值同期增长18%的幅度远远超过了研发投资5%的增幅。更重要的是,研发投入保证了公司业绩的持续提升。舍得为技术买单就是为企业赢得了市场的有利地位。而那些在研发上持续投入的公司将丧失与顶级企业竞争的资格,只能在低附加值的产品上应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
(三)风险投资战略
在风险资本的推动下,美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得以迅速崛起,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萌芽并茁壮成长。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所长W・F・米勒说: “由于风险投资的参与,科学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已由原先的20年缩短至10年以下。”苹果(Apple)、英特尔(Intel)、微软(Microsoft)、雅虎(Yahoo)……这些信息产业巨星的成功之路上,几乎都留下了风险投资家的足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风险投资就没有美国高新技术产业辉煌的今天,更没有如今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新经济。
许多经济学家指出,风险投资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效应至少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风险投资对半导体行业的大力资助,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微电子技术奠定了基础。1957年,在风险投资家阿瑟・洛克的安排下,工业家谢尔曼・费尔柴尔德资助诺宜斯为首的“八人帮”成立仙童半导体公司。两年后,诺宜斯发明可以将多个晶体管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集成电路技术,加速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进程。1968年7月,风险投资家洛克又作为主要投资人注资3250万美元、风险企业家诺宜斯和摩尔每人投资25万美元成立英特尔公司,专注于半导体行业的研究与开发。1969年,该公司推出自己的第一个产品――全球第一颗双级半导体存储芯片3101;1971年又推出全球第一颗微处理器4004。到1989年共开发出7种型号的微处理器,每种型号功能都跃上一个新台阶。1992年设计出含300万晶体管的新一代微处理器,名叫“Pentium”(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奔腾”)。在竞争激烈的民办半导体市场上,英特尔公司参加美国政府组织的14家大半导体公司联合技术攻关的“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联合体”,为在1992年后夺回日本在半导体业抢占的世界市场份额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把自己推上了半导体霸主的宝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家个人电脑微处理器的供应商,市场占有率高达80%;最大的电脑键盘供应商,市场份额达15%。第二,风险投资对计算机的投资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1957年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对数字设备公司(DEC)投资不到7万美元,到1971年持有DEC的股份价值增加到3.55亿美元。这一成功的投资不仅改变了美国风险投资业的未来,也由此改变了美国的经济结构。因为DEC研制的程控数据处理机PDP-1计算机使得用户可以通过键盘和显示器与机器人直接对话,把计算机带进一个小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再次,风险投资对软件业的投资为信息技术商业化的发展插上了翅膀。比尔・盖茨投资75000美元为IBM的新型个人电脑开发MS-DOS操作系统获得成功,成为风险投资至今最杰出的案例之一。
美国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支持措施有:(1)税收优惠。国会通过降低长期投资收益税的税率,刺激更多资金进入这个领域。(2)提供R&D补贴。由于风险投资企业具有很强创新能力,通常是大企业和政府科研机构的2~4倍,其每100万美元的R&D投入能开发出6倍的产品,因此联邦政府每年将3%的R&D经费投入风险投资。(3)信息服务。为小企业提供信息收集、情报分析和咨询服务,解决小企业没有能力广泛收集信息的问题。(4)提供信用担保。由国家财政拨出一笔资金设立信用担保基金并由专门组织管理,对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放款提供担保,以此拓宽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5)放宽行政管理。对风险企业申请专利、并购等商业行为放松管制,让其自由发展。(6)政府订货。根据国家发展计划有倾向性地集中采购,从而降低投资回收风险和市场营销风险。
(四)重视人才培养战略
信息产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人才最丰富的国家,美国在今天也遇到信息产业发展中人才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主要采取了4个方面的措施:(1)政府通过建立网上大学等一些形式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计划;(2)政府和教育部门联手出击,政府提供资金,教育部门提供技术支持;(3)采取一些措施,调动企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积极性;(4)增加了信息技术人才的签证数量。据统计,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印度的技术移民,现在已经占据了硅谷中1/4企业的领导岗位。1998年,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工程师们总共掌握了2775家硅谷企业,销售总额为168亿美元,雇用员工数量超过59万人。1980~1984年间,硅谷企业中只有13%的CEO是中国人和印度人,而在1995~1998年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29%。这些来自外国的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使得美国不费任何代价就迅速抢占了新技术的至高点。
二、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把信息产业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出要在未来25年内出现飞跃式发展,使之与全国分阶段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客观形势相适应,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发展信息产业既要参考美国的经验,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出合理的发展计划。
(一)政府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与支持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导向作用。制定前瞻性、具有可操作性的产业政策,扶持信息产业的发展。放宽管制,引导资金流入,在以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为目标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一些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另外,政策导向要有弹性和透明度,可组织各种半官方研究咨询机构,为政府制定政策发表意见,同时对信息企业提供指导。经验证明,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手段相比,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空间,以尽可能地避免对产业和企业运作的直接干预,通过创造最终需求来培育产业的发展能力,从而激发产业和企业自身的快速、持续成长。
(二)增加核心技术研发投入
中国在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及其研发方面还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应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国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发展核心技术,我国信息产业在短期内是不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匹敌的,但至少在某些领域可以实现技术的领先。这就要从本国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突出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拓宽信息企业的融资渠道
成立风险企业担保基金,为信息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使信息企业更容易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目前中国准备由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有政府担保的贷款,以刺激中小企业发展,可以考虑对信息企业采取更加宽松的条件或成立专门的风险企业担保基金,解决信息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另外,与外资合作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并促进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加大与国外风险投资的合作,使中国条件优良的信息企业能获得国外资金和高科技管理经验,从而培养出信息企业的创业者、管理人员和风险投资专家。这相当于为国内信息企业创造了国际竞争环境。
(四)培养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发展战略
一、前言
本文将基于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代表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还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是“政府+市场”型,即政府积极参与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带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自主研发,努力达到量产并成功推向市场的模式。
1.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纵观世界各国,国家能源战略的强力引导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中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比如2007年l1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范围。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2009年2月17日,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这是我国第一次直接用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2010年6月,国家决定中央财政对5个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2010年9月8日,国务院确定加快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2.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角,汽车企业担负着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重任。近年来,国内车企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及其产业化进程。比亚迪、奇瑞、东风、长安、上海汽车、一汽集团等是主要的参与者,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多款轿车、客车及客车底盘。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测试评价能力。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方面考虑,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想要规模化、产业化地走向市场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难题。
价格高昂和节能环保的消费观念尚未形成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要障碍。以比亚迪汽车为例,其F3DM 双模电动车与普通车型的价格相差近10万元。以一辆家庭用车每年行驶约2万公里计算,电动车每年可节省油费约5 000元,10年可节省费用5万元,这对于目前没有开放补贴试点城市内的个人消费者来说,显然还缺乏吸引力。而普锐斯的价格则在25万~30万之间。另外,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信任,担心维修的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也是消费者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理由。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中,对消费者购买的支持力度不够。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普遍通过减免各种税收或直接补贴等方式来支持消费者购买。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预测,由于对消费者购买方面的激励不足,到2015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占整体汽车产量的比例仍将低于2%,而同时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的总产量将达到420万台,日本和西方市场将会是混合动力汽车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这主要因为政府强制执行降低CO2排放措施,要求提升燃油的使用效率,并向购买混合动力车的消费者提供激励。
第一,科学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科学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和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安全法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条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帮助汽车企业少走弯路。
第二,完善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激励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政府应重新审视现有的科研体制,防止少数企业的“拼装”车骗取国家补助和科研经费。在明确支持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的前提下,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把钱分配给真正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加速相关技术的研发。
第三,适时颁布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和私人购买的扶持力度,通过减免购置税和消费税,或给予现金补贴等方式激励消费者购买。此外,还要加强节能环保宣传,转变消费者消费观念,提倡购买新能源汽车。
第四,合理规划插(充)电基础设施。充电基站的建设前期投资大,风险高,具有强外部性,是适用于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产品,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充电基站的分布。此外,插电式电动车还有一个充电或更换电池的商业模式问题,需要在试点中进行方案选优。
五、结语
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补贴标准的出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将更接近于普通消费者的可承受范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将大幅度提高。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据工信部副部长苗圩预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最多占总销售的15%,剩下85%仍然是以石油为主要能源”。可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将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期间必定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应当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从现在起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关键阶段,努力奋斗,完成中国汽车产业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升级换代,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卡洛斯·戈恩.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到来.商务周刊,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