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决策分析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可持续增长;资本结构;投资决策;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113-02
一、企业可持续增长内涵
企业可持续增长一般是指一个公司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提高市场竞争的地位,又要巩固公司一直占有市场份额,使公司能在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能力,保证公司的长盛不衰。尽管各学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学术界普遍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经济效益,在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许可的前提下,企业必须追求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二是资源效益,包括节约资源、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综合利用资源、废物利用等。三是环境效益,即鼓励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更具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能负起更多保护环境的责任。四是社会效益,一个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必须不断提高对社会的贡献水平,也就是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基于可持续增长理论的上市公司投资的四个阶段
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方法是决定上市公司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能否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关键环节。因此,基于可持续增长的投资决策方法实际上就是确保投资决策正确的方法。
目前,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方法不论是传统的贴现现金流量法,还是新引入的期权法,都只是对企业投资进行的整体分析,但实际上,企业的资本投入是一个长期的、多阶段的过程。一个产品项目从研制成功,到形成规模生产并上市,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少则3-5年,多则7-10年。另外,项目的风险性也决定了其投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一切说明投资是具有阶段性的,在企业投资的不同阶段应该根据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投资决策方法。
投资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投资的初始阶段,通常为技术的酝酿与开发阶段,此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技术风险。这一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是很少的,其投资占全部投资额的比例一般不会超过10%,但却承担着很大的风险。投资的第二阶段通常为技术创新和产品试销阶段,这一阶段的资金需求量显著增加。投资的第三阶段是技术发展和生产扩大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量相较前两阶段又有较大幅度提高,资金的投放一方面是用于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是用于开拓市场、增加营销投入,以达到投资的基本规模。这一阶段的风险相对于前两个阶段而言已大大减少,但超额利润率也在降低,逐步趋于平均利润率。投资的第四阶段是成熟阶段,是技术成熟和产品进入大工业生产阶段。该阶段的资金需求量很大,随着各种风险的降低,利润率已经趋于平均利润率,因而,企业在该阶段很少增加投资。成熟阶段是企业的收获季节,也是投资的准备退出阶段。
三、基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投资决策过程
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与企业是否能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是密切相关的,必须具备科学的投资决策过程,其中各环节对企业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从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根本性影响作用来看,投资决策过程为:第一步,识别,即通过收集信息,识别具有潜在投资价值的投资机会。这一步对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企业都有一个从成长、成熟到衰退的阶段,企业要想一直保持成长,就必须持续拥有有价值的投资机会,给企业不断地注入新的生命力。第二步,评估,当企业寻找到了投资机会,评估可以说是企业投资决策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它决定企业投资决策的成败。从企业长期投资的特点看,企业一旦投资决策失败,将遭受难以挽回的损失,对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对已确认的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主要涉及对项目预期寿命周期的估计,对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估计,以及对未来现金流量贴现率的估计。这些评估都要涉及到复杂的财务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关键环节。第三步,选择,选择是建立在已经估计出的各个财务变量基础之上。由于选择所采用的标准的不同,因而也存在多种方法,如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投资回收期法、获利指数法等。企业在进行项目的选择时,要紧紧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上着手考虑项目的选择,从战略高度审时度势,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最后,在被采纳的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对实施的项目进行定期的审核、控制和反馈。随着项目的实施,关于项目的信息会得到不断的补充,期间必须对实施项目的现金流量和所发生的时间进行监控,以确保它们与预算中的数额相符。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刘剑.不同成长阶段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6(1).
关键词:食品安全;伦理风险;伦理决策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引起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对生产厂家、卫生监管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即使有些企业不会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损害社会利益,也应该把未来世代的利益与风险承担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伦理审视,有效降低伦理风险。所以,有必要对食品安全进行价值评估,审视食品安全对社会可能带来的直接或潜在影响,建立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预防机制与反馈机制,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所产生的负效应。
一、食品安全风险和风险评估
就风险而言,由于人们关注的视角不同,对其所作的阐释也不尽相同。Covello和Merkhofer(1994)把风险定义为“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发生的不确定性,时间的先后安排,不良后果的严重性”。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对风险的定义是“正面或负面影响项目内容的不确定事件或条件”,选择性风险被描述成“一个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并对实现目标的不利影响”。食品危害是指食品中可能导致对健康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者物理因素或状态,食品安全风险可定义为“对健康的不利影响的概率和这种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由此导致的食品危害的一个函数”(EC,1997)。以转基因食品为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造成的对技术后果的不可预知性,并不是说它一定会对人体或者环境带来危害。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进行评估,对风险特征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在参考各种相关因素后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交流的过程,以保证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风险方面处于可接受的水平。风险分析包括三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风险评估是理解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的后果的科学。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食品安全今后工作的重点。欧盟委员会确定风险评估由四部分组成:(1)危害识别:识别可能产生对健康不利并且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2)危害描述:对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有关的健康不良效果的性质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3)暴露评估:对于通过食品的可能摄入和其他有关途径暴露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对于短期急性暴露和长期慢性暴露是不同的。对于急性暴露(如病原菌)引起敏感人群疾病的病原菌水平这一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慢性危害,如可能引起积累损害的,寿命平均暴露是重要的。(4)风险描述:基于上述三个方面和危害有关的风险评估,其中包括伴随的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是按照风险评估的结果,对被选政策进行权衡,实施适当控制风险的政策选择机制,必须以科学为基础,以食品安全目标为决策依据。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通过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措施,尽可能有效地控制食品风险,从而保障公众健康。Sobyetal(1993)开发了一种风险管理循环模型,通过风险沟通研究其相关关系,主要集中在与食品相关的风险。这个模型认识到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包括每一阶段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被发现和被承认的那些公众需要。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选择评估、执行管理决定、以及监控和审查。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制定最高限量、制定食品标签标准、实施公众教育计划、通过使用其它物质或者改善农业或生产规范以减少某些化学物质的使用等。
风险沟通被定义为“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经理人、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风险的信息和观点的互动交流。风险水平的有效沟通对于食物安全来说至关重要,使食品安全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在整个供应链中传递,尤其是消费者,以便使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能做出有效信息的决定(Manning and Baines,2004a)。有效沟通原则既要求能提供清晰的信息又要求与所提供的信息有关的交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二、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科技理性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的自身价值也不断受到重视,出现了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科技理性与以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为核心的价值理性,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都是人类理性的重要内容。在人文主义的视野里,科学知识尽管逻辑严密、系统有序,但它并不能给人以思想和价值的判断,科学只能助长人的趋利性与工具性。过分强调科技理性或价值理性都是有失偏颇的,这种分离不仅会带来两种文化主体的知识缺失,还可能产生伦理风险。
伦理风险(也称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伦理范畴的概念,一般是指自利的个人或组织受某种因素的引诱,违反有关诚实、维护公众利益等一般道德准则所产生的不确定的伦理负效应,诸如伦理关系失调、社会失序、机制失控、人们行为失范、心理失衡等等,是人类为获得“道德合法性”或“存在正当性”的不确定性要素和事件的组合。一旦产生上述负效应,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环境允许他们这样做而不会遭受社会惩罚。可以这么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伦理风险就不可避免。
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是指在食品安全的决策与运行中,有关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由于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可能使食品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方面产生不确定事件或条件,未受伦理的约束而使食品产生危害社会等伦理负效应的可能性。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研究突破了传统食品安全风险研究的“科学——技术”的研究模式,为处于风险社会的人们提供了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一个新的视野和决策焦点。2002年在南部非洲发生了转基因食品援助危机,一些国家出于社会经济方面的考虑不允许接受转基因食品援助,世界卫生组织因此建议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全盘评估,并扩大对转基因食品的评估,使之包括对社会、文化和伦理方面的考虑。这说明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已注重考虑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因素。
伦理与道德风险评估与以科技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是完全不同的活动,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评估以认知为主导,以事实判断为核心;伦理与道德评估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评估,以人的价值为主导。在这种价值理性的思维视角之下,以人的价值完善为向度,给人以思想和价值判断的尺度,对行为主体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进行成败得失的判断。Slovic(2000)认为对风险的感知和接受根源于社会和文化因素,食品安全伦理评估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综合性。Nestle(2003)认为安全食品是“一个不超过可接受风险的水平,并且可以被基于科学或者是基于价值的风险评估的商品。”她进一步指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仅仅指健康问题,也可以是“以生理、文化和社会因素为基础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立场”。
以科学为基础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通过计算分析住院治疗、死亡等疾病严重程度,亦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降低风险成本,是一种针对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风险。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评估主要评价食品安全风险是自愿的还是强制的,是看得见的还是隐藏的,是熟悉的还是未知的,是常见的还是违背常规的,是自然的还是技术方面的,是可控还是不可控的,是和缓的还是严重的,是公平的分配还是不公平的分配。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评估是一种针对担忧和使社会震惊的行为的平衡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综合性和复杂性。
Handler (1979年)认为风险评估是一个科学问题,在某一特定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是一个在政治领域上确定的政治问题。科学与不确定性及其所带来的治理与信任的问题在2002年欧洲疯牛病事件中极大地凸显出来,许多人对包括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内的科学领域所带来的巨大机会深感不安,因为其进展往往远远超出人们的意识所及和承受程度。欧洲疯牛病事件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在如何处理潜在危害的问题结论是:疯牛病事件的关键是如何处理风险的问题:一个对牛而言已知的危险和对人类而言未知的危险,政府的责任是采取措施解决双方的危险。 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人文情况不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如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社会的和伦理等方面的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伦理因素是指食品决策方案在伦理上的是非问题,其判断的依据是一些基本的伦理准则,包括公正原则、人道原则、安全原则等。组织或个人的风险决策和沟通不仅仅基于风险评估,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食品企业必须认识到公众一般都希望食品科学和风险发生的概率,与非理性或感性的价值观念同等重要,否则就会对政府或食品企业产生猜疑和不信任。因此,对食品安全进行伦理风险评估,首先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的道德立场。
国家和地区政府在立法时可能被许多利益集团游说,这种游说可能不是基于科学判断,而是为了促成对自己有利的立法通过。这可能导致政府做出一个“政治”政策的决定,而不是采取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决策目标。因此,一个国家的食品立法是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和基于价值的风险评估的综合平衡。CAC(2003)和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1989)区分了这两个因素,并指出这两个因素需要在风险沟通中被考虑进来。也就是说,尽管对风险的科学判断不会变化,但对风险的感知可能会发生变化,对风险的感知由风险沟通决定。
有很多因素影响以价值观为准则的风险感知和风险评估(Covello, 1998),例如对于潜在灾难和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上是聚集还是离散的,是确定的还是随意的,是熟悉的风险还是不熟悉的风险,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披露风险,是科学可控的已知风险还是科学无法控制的未知风险,是缺少理解还是可以理解的机制和程序,对儿童有危险还是没有危险的风险,风险具有滞后效应还是马上显现,风险受害者是可以确认的个人(组织)还是不能够确认风险受害者,是带来恐惧的风险还是没有恐惧的风险,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可恢复的还是不可恢复的,是缺乏信任的机构还是充满信任的机构,媒体是大力关注还是很少关注的风险,风险是由于自身活动失误引起的还是由天灾人祸引起的。上述因素都会影响公众对风险的感知和风险评估,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它是公众对这些综合因素的整合反应,并最终影响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伦理风险。
三、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
如何进行伦理决策是预防和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重要举措。Bommer等人将伦理决策看作是一个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伦理决策的对象是伦理问题,伦理决策的结果是伦理行为。决策者是具有自主意识的伦理主体,对伦理问题能够做出判断和实施行动,决策者可以对决策结果做出“合乎伦理”和“不合伦理”的判定。合乎伦理的决策是指合法的、在道义上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决策,不合伦理的决策是指非法的、在道义上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的决策。伦理决策的着眼点在于通过对伦理决策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道德评价,对于道德冲突中所涉及的各种价值观进行描述、判断、推理、以及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商,使行为主体能够对决策行为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全面思考,解决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冲突。
(一)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是根据食品安全伦理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依据人们对食品安全道德合法性认可程度的不同,所做出的一系列道德判断与选择。西方企业伦理决策的主要模型有伦理检查模型、遭擅决策树模型、“九问式”模型等,这些伦理决策模型可分为过程模型和问题模型。过程模型是决策者主要从动机、手段、后果等方面全面地评估一项决策的道德性;问题模型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通过系统地提出和回答一系列的问题,达到伦理决策的效果。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机制的实施需要建立起合理的伦理风险决策流程,道德冲突是进行伦理决策的原因,决策者有时需要在两难的价值准则之间做出选择,伦理决策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遵守法律规范、不同国家的伦理标准、组织文化以及在供应链上不同的组织文化的相互影响等因素。经济因素是产生道德冲突的主要诱因,但不是唯一的诱因,其他非经济因素如理想、安全、偏爱、恐惧等都可能引起道德冲突。确认一种情况是否属于道德冲突,取决于角色的道德要求,角色的道德要求又取决于道德判断,而道德判断的依据是道德理论,例如义务论、结果论等价值判断范式。
人们首先要分清道德冲突的内涵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发生道德冲突。当在同一价值体系范围内选择了按照某种道德准则的要求去实现一定的道德价值时,就不得不放弃按照其他道德准则的要求去实现另外的道德价值,由此使决策主体陷入了一种道德选择上的两难境地时,就产生了道德冲突。另外,决策方案的道德状态对决策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琼斯(Jones)认为行为所产生的危害和利益的结果,社会对行为是好是坏的认同程度,危害和利益实际出现的可能性,行为后果出现之前的时间长短,决策者与行为受益者之间的社会、文化、心理或生理亲近程度,受行为影响的人的范围等因素都会对伦理决策结果产生影响。
(二)伦理决策的价值判断依据和影响因子
在伦理决策过程中,需要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依据和影响因子。一般说来,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可从伦理决策的价值判断标准、决策时个人权益的保护、决策后被影响的对象、决策后的效果等方面来考虑。为了让伦理因素嵌入食品安全决策中,决策者必须能够理解和评价道德争论,考虑到感知到的风险是基于价值判断还是科学判断,从而做出合理的伦理决策。为了使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是有效和可持续的,它需要人们在一定的商业环境下评判什么是“好”还是“公平”。
Belmont提出的伦理基本原则包括尊重个人,应将个人看成是能自主的主体,让行为人自己选择,对那些自主力受限制的人应加以保护;自主即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愿性即不受他人控制和影响的自由;善行提醒人们要尽量减少伤害,增加利益;公正要求人们应公平待人。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道德表现为基础,给企业提供了一套伦理决策的指南,使企业能够通过有效地应对并满足由于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英国政府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主要有(Defra,2002):(1)生产健康、安全的食品,以满足市场需求;(2)支持农村和城市经济和社区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3)通过市场和公共利益补偿实施可持续土地管理,确保能养活的生计;(4)在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水和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学限制下运营;(5)通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资源使用,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取得持续的高环境绩效标准;(6)确保食品供应链中所有员工的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社会福利和培训;(7)持续获得高水准的动物健康和福利;(8)为确保需求不断增长的食品并提供其他公共利益,保持可利用的资源,尤其是可选择的土地使用是满足社会其他需求所必须的。上述道德原则有助于指导我们进行恰当的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
食品伦理理事会(2001)通过剖析四个利益相关者的福利、自治和公正的道德原则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伦理决策,这四个利益相关者包括在食品供应链上工作的个人和组织(如农民、农业供应商、食品制造商、零售商、贸易人员和餐饮人员);一般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如社会上的消费者和参与者);农场牲畜和环境。“利益相关者”和“道德原则”这两个维度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伦理决策矩阵,在伦理决策矩阵的12个独立单元中,福利、自治和公正的原则分别适合农业和食品行业的人员、公众、农场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利益相关者权益。该伦理决策矩阵提供了在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和道德原则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要素,涉及伦理的基本准则,如动物福利、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该伦理决策矩阵确定了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的问题和争议的焦点,把伦理决策从问题和人们的感觉中梳理出来,使人们能在更广的范围内讨论问题,能有效帮助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进行价值判断并确立影响因子;它提供了一个对食品伦理决策和个人选择的详细分析,但没有对组织伦理决策进行定量分析或组织之间的定量比较。
(三)伦理决策方案筛选机制
食品企业在进行伦理决策时,要根据各种伦理道德原则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伦理决策方案进行排序。福利、自治和公正这三项原则中的每一项都应具有相等的道德重要性,这意味着在有些情况下这三项原则会互相冲突。某一项原则的重要性不会总是超过另一项原则的重要性。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后决定什么是合乎所有三项道德原则。可接受的伦理风险标准是以伦理政策、伦理目标和伦理指标为基础的指南。伦理目标是组织设立的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一致;伦理指标是组织详细的可实施的伦理绩效标准,是伦理目标的具体分解。企业通过筛选伦理道德各方面对企业的影响,按照伦理重要性和伦理绩效标准就可以进行伦理决策,管理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已建立了以“道德过滤器”为中心的决策流程,把拟定的行动方案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企业的道德原则进行对照,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方案就被剔除。在对食品安全进行伦理风险与收益评估时,必须尽可能优化方案来增加收益、减少危害,必须禁止风险几率大于收益的方案。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矩阵和伦理决策方案筛选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食品安全伦理风险决策过程中,在伦理道德影响方面的优先权排序,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道德评价,使利润动机符合伦理的要求,是有效降低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一个定性的输出机制,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抉择。
四、结语
道德指南是企业经营的基本伦理原则,也是企业化解伦理风险的基本保障。食品企业应把伦理风险问题纳入其高层决策系统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遵守道德指南,制定食品安全伦理决策的原则,充分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从而使伦理风险的管理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保证社会和伦理的要素不会迷失在企业竞争之中,有效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
参考文献
[1] 阎俊,常亚平.西方商业伦理决策理论及模型[J].企业文明,2005(3).
[2] 葛晓春.从三鹿奶粉事件谈中国食品危机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
[3] 贾玉娇.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透视及反思—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学思考[J].兰州学刊,2008(4).
[4] 郑锐洪.食品安全危机的伦理分析与解决[J].管理观察,2008(7).
[5] 甘俊. 从“三聚氰胺”事件看营销道德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12).
[6] 张彦.基于风险考量的伦理决策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8).
[7] 李怀.中国食品安全规制的构建与探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8]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Communication to Food Standards and Safety Matters, Report of a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FAO, 1998.
[9] Risk Assessment of Microbiological Hazards in Foods, Report of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WHO, 1999.
[10]Codex Procedural Manual,10th edition, FAO/WHO,1997. Source: Nestle, M. (2003), Safe Food: Bacteria, Biotechnology and Bioterror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ondon.
[11]Covello, V.T., Sandman, P.M. and Slovic, P. (1988), Risk Communication, Risk Statistics and Risk Comparisons: A Manual for Plant Managers, Chem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风险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最初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研究美国经济中物质资本存量与产出差距在不断加大,出现巨额余值时使用,并由此产生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及以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在随后的近半个世纪在西方发达国家牢固树立起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产”的理念,并掀起了人力资本研究的热潮。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体现了个体或群体的知识、技术、能力等,并能够为其带来长期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
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资本化了的人力资源。马克思曾指出,资本的本质属性在于对利润的不懈追求,人力资本既然属于资本化形态,当然就不例外了。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希望能在将来获得回报(如通过增加收入或提高公司的生产力)。
本文主要讨论通过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形成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问题。
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一)、是否继续投资的决策: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是教育,因而有必要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下图显示了学校教育投资的可能分析。一个人面临两种选择:需要S年全日制学校教育,在完成后如果就业,会有年收Ws,直到退休年龄,比如65岁。更一般地说,年龄T。学校教育有直接成本如学费、书本费等K。另一选择是不接受学校教育,直接工作,可赚得工资W0,(从决策开始到退休年龄T)。
这里有一个假设前提:没有能力限制,没有退学风险,收入在整个工作年限内不变。工作经验与决策无关,没有失业风险(见图1)。
假设投资成本(或教育成本)包括直接成本K和机会成本W0(可能赚得的工资)。而放弃的收益即机会成本是成本中较大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种方案中整个生命周期贴现收入,选择贴现收入较高的方案。我们还可以将不接受学校教育的收入从接受教育的收入中减去,如果结果为正,可以预测该个体会选择投资于学校教育。在第一个S年,每年的差距为-K-W0,
该个体必须付出学费和书本费等K,并且不能享有收入W0,因此,每年的W0为机会成本,即由于选择了教育而放弃的收入。W0K为每年的投资成本。从整个生命周期看,贴现后收入为图中的BC,在S年之后,两种收入流改变:获取Ws(超过不接受教育的收入W0)。差额Ws-W0为教育带来的利得。较高的年收入是由于学校教育。同样考虑折现,可以发现贡献于整个生命周期的收益差额为A。
如果由教育决策带来的终生净收入为正数,或所得利益(Ws-W0,从年龄S到年龄T,贴现后)大于投资成本(W0K,从年龄0到年龄S,贴现后),那么该个体会选择学校教育。如果人们可以以市场同期利率进行借贷,则该市场利率为折现率。
这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有以下几个结论: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则参加学校教育的人数会增加(虽然每种条件的影响大小可能不同):(1)未来收益增加,即工资奖金对那些已经完成其学校教育的人来说增加了。(2)直接教育成本减少,比如学校降低学费或政府增加教育补贴。(3)贴现率降低。由于未来工资收益相对于以前工作阶段中的成本增加了,或者说对那些着眼于未来利益而非当前利益的人来说,贴现率较低会使人们倾向于学校教育。(4)教育筹资变得容易。如银行更愿意贷款并且降低利率甚至提供免费的奖学金。
进一步分析,如果给定受教育的年数,与工资增加Ws-W0相对应的年回报率(学校教育的回报率)是投资决策中必须知道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每增加一年的教育会产生一定收入百分比的增长,这个增长的百分比则是教育的回报(Mincer,1974)。为了计算它,理论上必须知道某人实现的收入并等到退休。
关于是否投资教育或继续投资教育已经有许多公式化研究,美国人口经济学家恩格尔曼认为,人力投资的时间比较长,难以根据已知的投资期限来计算投入量与收入量,为此,他把投资期限限定在一个时期(例如13年),而把收益扩展到其他时期带来的收入,用来分析教育(正规学校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公式为
式中,C表示受过第13年教育的直接费用,W0表示受过第13年教育而放弃的收入,Xi表示受过12年教育的人的收入,Yi表示受过13年教育的人的收入,n表示受了13年教育之后可以赚取收入的总年数,r表示第13年教育的收益率,i表示观察的年份。根据这个公式,利用所要求的资料可以计算出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个人就可根据对投资与收益的分析,做出是否继续投资教育的决策。决策基本原则是,预期收益流量(流入量)之和不能小于人力资本投资流量(流出量)之和,否则,人们就不愿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即受过13年教育的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不能低于受过12年教育的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否则,人们只进行12年教育投资,而不选择13年教育投资。
(二)最佳投资的决策:
由于学校教育具有连续性,有的个体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学校教育,在做出最佳投资决策时,我们必须分析学校教育的最佳长度。受教育每增加一年,就会增加生命周期的收入,但并不稳定。在最初的几年,如果一个人继续增加教育年份,生命周期收入的增长幅度会增加,但以后年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投入学校教育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Yoram,1975)。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YoramBen-Porah公式化了教育投资过程并描述了其主要决定因素。在他的模型中,个人通过已有的人力资本和他自己的时间、其他市场资源相结合来达到产出(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Yoram最佳资本积累的模型是个人人力资本生产函数:Qt表示个人在时期t人力资本的总投资;Kt表示个人在时期t初始人力资本存量;St表示个人在时期t内贡献于存量Q的时间(Q:人力资本存量总增加);Xt表示积累人力资本(生产中)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如果初始人力资本较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首先会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也就是说,全部时间都花在学校教育上。在完成全日制教育后,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他的在职培训(on-the-jobtraining)。参数B是由Becker在1975年运用同一生产函数时增加上去的,它表示“有限的个人体力和智力”,使Yoram的规模报酬递减的假设合理化。原因是(1)随着个人在增加其人力资本累计的过程中,成本增加。(2)个人生命是有限的,随着受教育时间的不断付出,工作年限会缩短,这减少了获得利益的时间,结果最终是收益的增长幅度减少。而且个人继续延长其受教育时间,增加的教育年限的成本是增加的,一个简单的原因是:机会成本增加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越长,在同等教育水平下获得的工资越高,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花费(见图2)。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学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边际收益(每延长一年增加的收益)会下降而边际成本会上升。受教育的最佳年限出现在边际成本线与边际收益线相交的那一点。如果教育年限超过S*,则产生的额外成本要大于额外的收益,此时再选择学校教育从经济上来看是不理性的。
因此,S*为最佳投资点。在此点上,投资者可获得最高的收益率,即内部收益率(IRR),是投资成本现值与投资收益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即教育投资的净现值NPV为零时的贴现率),也就是说图1中面积A=B时的贴现率。
这个模型也可得出几个预测(允许成本和收益曲线随个体不同而不同):
(1)边际成本曲线较低的人(总成本线较平坦)选择更多(时间更长)的学校教育投资。如较易获得贷款的人,资金成本较低(筹资费用较少)。如图中A曲线。
(2)边际收益曲线较高的人会选择更多(时间更长)的学校教育投资。比如由于家庭关系网络、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或智商很高而学校教育恰好能与之互补等原因较易在接受教育后找到工作的人。如图中B曲线。
三、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的风险因素
简单的模型能反映问题的实质,却容易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风险,下面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的风险因素。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较少被论及。但事实上,有投资就会有风险。与证券市场相同,人力资本市场包含许多资产,即各种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不仅与受教育的时间长度有关,而且与所受教育的种类有关。每个人选择与其未来收入的风险和回报相匹配的资产来获得最优选择。与证券市场不同的是,教育资产市场有几个重要的限制:首先,多样化不可能。第二,任意调整不可能。也就是说,不能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套利来调整投资。投资于教育是不可撤回的,一旦你持有某种教育,你就不能再出售它。加之投资收益具有很强的滞后性,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以及市场环境等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增加。
这些投资风险概括起来说,有市场风险和个别风险。(尽管在有关研究中有关于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的描述,但在本文中为了简洁起见,统称为风险。)
(一)、市场风险:影响整个市场上或一个受教育群体内所有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的不确定因素。
1.未来人力资本市场供需变化
假设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能力获得在任何教育水平的期望回报,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投资者,只关心生命周期收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选择有最高净收益(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成本后的值)的教育。则我们只需观察接受每一种教育的人群。在一种教育下,每个人的净收益都是相同的。这种相同可以通过弹性工资来建立。如果太多的人选择同一种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会使接受这种教育的毕业生的工资下降。相反,如果只有少数人接受这种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短缺会使接受这种教育的毕业生的工资上升。只有当工资产生的终生收益相等时才会出现均衡的态势。
2.市场分割
YumingFu和StuartGabriel研究得出结论:教育投资在私人部门(单位)的回报要高于在国有单位的回报。另外从职业等级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由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岗位对求职者有着较强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要求,而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并不会自然保值,如果就业时选择了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其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就长时期处于闲置状态,最终将逐渐贬值。因此,投资回报中包含了失业风险和由于就业于不利的行业或部门而导致的低收入风险。
此外,还有市场平均工资、流动限制等风险因素。
(二)、个别风险:只影响个体或群体中少数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因素。个体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比如智力能力、动机、兴趣等。这些因素使教育回报的估计变得不是很准确。受更多教育者获得较高工资不仅因为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还由于他们的能力及其他特征。具体地,个别风险有以下:
1.自身认识的不确定性:
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面临几种不确定性。首先,人力投资者(即潜在的学生)对其所选择的教育本身的信息了解并不充分。比如,许多教育系统在学生步入大学教育之前向学生展示越来越多的选项(如课程、专业等)。而潜在的学生并不知道哪种学科对自己来说是必要的,以及喜欢与否,能否达到学科的要求(智力水平、耐心或能力等)。第二,在完成学科(毕业)后,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同样面临不确定性。即便是接受过职业或专业教育,他仍可能缺乏职业所需的能力或其他要求。而个人并不能明确地知道他相对于职业的真实能力。AdamSmith早在1776年就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任何特定的个体永远拥有资格于他的工作的可能性在不同的行业中有很大的不同。让你的儿子去当鞋匠的学徒,几乎毫无疑问他会做出一双鞋;但如果送他去学法律,精通法律的可能性与他会在此行业中站得住脚的可能性相比,至少为20比5。”
2.生命风险。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的人是有生命周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将会下降,人力资本受益期也将随之缩短,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则必须在更短的时期内得到补偿。因此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也随着主体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大。极端地说,人力资本投资也会随着一个人的生命或工作能力的丧失而全部损失掉。
此外,还有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中个人承担的份额、个人已有的人力资本存量、时间的投入(总时间=受教育时间工作时间用于消费的时间)、机会成本、经验等。
总之,我们在进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需要进行是否继续进行教育投资的决策以及最佳投资的决策,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风险,能够帮助投资主体做出更客观准确和相关的决策。文章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如何进一步将风险因素量化,从理论上和实证上更加完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2]雅各布•明塞尔,张凤林译.人力资本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3
【关键词】消费伦理 伦理信念 伦理意识 权术主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传统的伦理标准受到了效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观念的挑战。受此影响,高校学生基本伦理道德出现了退化(辛婷等,2006)。调查显示,2007年我国个人用户软件盗版率仍高达69%(王卫华等,2008),其中高校学生占有很大比例,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高校学生有强烈的消费愿望但无相应的经济实力(黄胜等,2006),作为特殊的消费群,面对前卫消费、时髦消费、品牌消费的诱惑(李风雷等,2007),他们更可能做出非伦理的消费选择。在这种背景下,研究这一命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深化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消费伦理是指导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过程中遵循的行为规则和标准(Muncy&Vitell, 1992)。在西方,高校学生的消费伦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例如Muncy et al.(1998)发现,在美国大学生中,物质主义程度越高的越能容忍非伦理消费行为;Rallapalli et al.(1994)发现高度自主、敢于冒险的美国大学生伦理程度低于那些关注社会需要的学生;Vitell et al.(2001)发现美国大学生在具有伦理含义的消费情景下首先依赖伦理标准确定行为目的;Burns et al..(1996) 发现马来西亚大学生比美国大学生更缺乏伦理感知;Ford et al.(2005)发现黎巴嫩大学生比美国大学生对“没有伤害”的非伦理行为更加敏感等。
在我国,与高校学生消费伦理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两个领域:一是关注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例如李风雷等(2007)发现家庭收入和家庭所在地对大学生消费影响较大,张玉奇(2006)发现大学生消费具有攀比、虚荣等心理特征等等;二是关注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研究,例如伍志燕(2007)认为大学生道德观念受到了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李斌雄等(2007)认为我国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存在片面、失衡、脱节等问题,李春梅(2007)认为大学生价值取向具有效用主义、物质主义倾向等等。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辨析式分析,少量的定量研究也仅停留于简单的频度统计,而将消费行为同伦理决策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非常欠缺。
消费伦理通常由消费者对伦理上受到质疑的消费行为的感知状态(伦理信念)来反映。这些受到质疑的行为(非伦理行为)可归结为四种类型:第一,“从非法行为中主动获益”(“非法获益”),即消费者主动发起并从被普遍认为是非法的行为中获益;第二,“从他人失误中被动获益”(“被动获益”),即消费者充分利用他人失误而被动获益;第三,“从值得怀疑的行为中主动获益”(“主动获益”)是指消费者从那些无法确定的行为(不一定非法)中主动获益;第四,“从无伤害的行为中获益”(“没有伤害”)是指消费者感觉不会危害他人才会采取的行为(Vitell, 2003)。学者们通过度量消费者对这四种行为的感知状态来判断未来的行为是否具有非伦理的倾向。
在消费伦理研究的现有文献中,文化是影响消费伦理决策的最重要的变量之一(Rawwas, 2001)。按照Hofstede的文化分类,PDI(权利距离指数)程度越高,行为个体越强调遵从规范,IDV(个人主义价值偏好)程度越高,行为个体越不愿意遵守伦理标准。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大陆PDI得分(80)远高于世界平均值(55),IDV得分(20)远低于世界平均值(43)。因此,中国人被界定为绝对主义者和遵循者,他们支持群体福利,尊崇领导意见,强调分享、合作和群体和谐,遵守道德规则和行为规范,追求理想主义道德意识(Rawwas, 2001)。况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一贯坚持的内容。由此提出假设:
H1:高校学生不能容忍“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非伦理行为。
伦理意识在评估个体伦理差异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Rawwas,2001)。伦理意识包括相对主义和理想主义两种,理想主义者强调行为发生的内在合理性,主张依赖个人理想做出道德决策,并认为伤害他人的行为普天下都是错的,应该避免;相对主义者认为规范因时间、情景等变量而变化,反对广泛使用的道德规则,仅依赖行为结果做出道德判断。大量研究表明,消费伦理与理想主义伦理意识正相关而与相对主义伦理意识负相关(Erffmeyer,et al., 1999)。因此提出假设:
H2:理想主义程度高的学生比理想主义程度低的学生更能拒绝“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非伦理行为。
H3:相对主义程度高的学生比相对主义程度低的学生更能容忍“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非伦理行为。
权术主义(马基雅弗利主义)也是解释消费伦理差异的重要变量。权术主义者重视实效,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坚持“只要行得通就采用”的一贯准则(Rawwas,1996)。众多研究发现,消费伦理与权术主义负相关,且不同类型消费者的伦理决策都受权术主义影响(Vitell,et al.,1991)。因此提出假设:
H4:权术主义程度高的学生比权术主义程度低的学生更能容忍“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非伦理行为。
众多研究发现,教育程度越高的消费者伦理水平越高,这是因为他们更具有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正确伦理判断的能力(Swaidan,et al.,2003)。因此提出假设:
H5:教育程度越高的学生越不能容忍“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非伦理行为。
在我国,由于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有很大的地区差异,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伦理观念冲突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出生于相对落后、封闭的农村地区的学生受外来文化干扰的可能性更小,在面对值得怀疑的伦理选择时,他们更可能坚持传统的伦理标准。由此提出假设:
H6:出生农村的学生比出生城市的学生更不能容忍“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非伦理行为。
本文通过检验以上6个假设分别评估文化、伦理意识(理想主义和相对主义)、权术主义、教育程度和出生地等变量在高校学生非伦理消费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
二、研究方法
1、测量工具
伦理信念通过Muncy―Vitell量表测量(见表1)。伦理意识通过伦理立场量表测量,相对主义和理想主义伦理意识分量表信度均在可接受的0.70的范围之内。权术主义(马基雅弗利主义)通过MACH IV量表测量,在本研究中,该量表信度系数高于类似研究,可被接受(Erffmeyer,et al.,1999)。
2、分析方法
本文分析方法包括三部分:一是因子分析,主要用来分析高校学生消费伦理因子结构及不同维度伦理程度,检验假设H1;二是多元回归分析,以伦理信念为因变量、伦理意识和权术主义为自变量构建四个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分析它们的相关性,检验假设H2、H3和H4;三是单因方差分析,主要分析高校学生消费伦理与教育程度和出生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性,检验假设H5和H6。
3、样本特征
20名大学生培训后在不同高校做随机拦截调查,正式调查前做了两次预调查(N=30、40)。正式调查共发出问卷950份,收回632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471份。应答偏见检验无意义。最后样本中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占29.7%、39.9%和30.4%,出生农村、地县级中小城市、省会或副省级大城市的调查对象分别占26.3%、40.3%和33.4%。
三、结果与讨论
1、消费伦理现状
正交旋转法被用到主成分因子分析中,获得的四个因子与前人研究(Muncy&Vitell, 1992; Vitell, et al., 1991)基本一致。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0.903,Bartlett值=3986.933,p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学生明确拒绝“非法获益”和“被动获益”等非伦理行为(均值分别为1.61和2.11),对“主动获益”行为反应不够清晰(均值为2.96),但比较容忍“没有伤害”的非伦理行为(均值为3.42)。因此假设H1得到了部分支持。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在不同消费情景下的伦理判断具有两面性:明确反对明显不当的行为(“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但在“没有伤害”等情景下降低了伦理标准。在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非法获益”、“被动获益”等行为被明确界定为非法或缺乏诚信、贪图小利的不道德行为。因此在这些界定清晰的情景之下,主流价值观念可以积极引导高校学生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但“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行为的伦理界限不够清晰。对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这些行为可以被容忍,面对这些复杂情景下的伦理困惑时,高校学生缺乏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因此表现出了模糊性甚至具有非伦理的倾向。
2、伦理信念与伦理意识、权术主义的相关性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显示,在“非法获益”、“被动获益”和“主动获益”等情景下,理想主义伦理意识程度越高的高校学生越不能容忍这些非伦理行为。在“没有伤害”情景下,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程度越高的学生越不容易拒绝这种非伦理行为。这是因为在“没有伤害”情景下缺乏必要的、明确的伦理判断标准,高校学生在本体评估(道德标准)和目的评估(行为结果)的权衡中更可能根据直观的行为结果做出伦理选择,因此他们的伦理判断不受理想主义伦理意识的显著影响,而受到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的显著影响,假设H2和H3得到了部分支持。
回归分析结果还表明,在四种伦理情景下,权术主义都能显著影响高校学生的伦理决策,权术主义程度越高的学生拒绝非伦理行为的可能性越小,这进一步支持了Vitell et al.(1991)关于权术主义影响消费伦理决策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假设H4得到了完全支持。
3、消费伦理与教育程度和出生地的相关性
单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4),教育程度高的学生比教育程度低的学生更能容忍“非法获益”的非伦理行为。也就是说,在这种情景下,博士生比本科生更具有非伦理倾向,因此假设H5没有得到支持。这与学历程度越高的人越可能从具体的情景做出随机性决策相关(Erffmeyer,et al.,1999)。当然这需要进一步检验。
出生地显著影响高校学生在“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情景下的伦理判断,伴随出生地从农村向中小城市再到大城市的变化,高校学生对这些非伦理消费行为的敏感性逐渐减弱,假设H6得到了部分支持。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高校学生非伦理消费决策集中在“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情景下,由于缺乏明确的主流价值评价,他们难于做出清晰的伦理判断,进而可能选择非伦理行为;而在“非法获益”、“被动获益”等伦理界定比较清晰的情景下,他们比较容易受到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做出正确的伦理判断;在伦理界定不太清晰的情境下,高校学生的伦理判断与他们的理想主义伦理意识程度正相关,与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程度负相关;而不论在何种情境下,他们的非伦理决策始终受到权术主义的影响,且权术主义的影响最为突出。本文还发现,高校学生的非伦理判断还与教育程度相关,而出生于城市的学生比出生于农村的学生更能接受非伦理消费行为。
以上结论表明,在主流价值观念比较明确的消费情境下,高校学生基本能够做出正确的伦理判断,但是在伦理界定不太清晰的情境下,高校学生的伦理判断主要还是受到相对主义和权术主义等与功利主义相关的内在因素的消极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些复杂的伦理情境下,高校学生缺乏正确的评价标准。因此,加强高校学生消费伦理观教育的阵地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而是应该从全社会的角度强化主流价值体系,从社会规范标准的角度界定使用盗版软件等行为的非伦理特征,只有这样,高校学生在较为复杂的消费情景下面对伦理困惑时才能找到合适的评价标准以判断自身行为的好坏。
此外,高校学生做出非伦理行为选择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自我道德约束的自觉性不够强烈,即理想主义伦理意识影响程度不够,而相对主义伦理意识和权术主义影响过盛。因此有必要加强基于传统文化标准的理想主义道德教育,增强理想主义道德意识的影响力度,以促使他们产生发自内心的羞耻感,从而自觉拒绝消费盗版软件等非伦理行为。
(注: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重点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SZ09002。)
【参考文献】
[1] Muncy,James A. & Scott J. Vitell:Consumer Ethic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of the Final Consumer[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2,24(4).
[2] Muncy,J.A.& J.K.Eastman: Materialism and consumer ethics: 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8,17(2).
[3] Rallapalli,K. C.,S. J. Vitell,F. A. Wiebe & J. H. Barnes:Consumer ethical belief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n exploratory analysi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4,13(7).
[4] Rawwas,M. Y.A.:Culture,personality and morality A typology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s' ethical beliefs[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2001,18(2).
[5] Rawwas,M. Y. A.:Consumer ethic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of Austrian Consumer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6,15(9).
[6] Swaidan,Z.,S.J. Vitell & M.Y.A. Rawwas.:Consumer ethics: Determinants of ethical beliefs of African American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46(2).
[7] Vitell,S. J.,A. Singhapakdi & J. Thomas:Consumer ethics: an application and empirical testing of the Hunt-Vitell theory of ethics[J].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2001,18(2).
关键词:交通信号控制;延误模型;时距图;群决策;神经网络
Abstract: based on the road of time delay minimum design concept, by using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the group decision theory, and proposes a also contains a time-distance diagram analysis strategies and the traffic capacity manual analysis methods of the time delay in the urban trunk road traffic signal control method. Algorithm combines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and rich group experts opinion, make the traffic problem analysis to be more objective and practical. Give the example analysis, the use of MATLAB simulation calculation of control schem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unk road intersection delay of the group, reduce the delay time.
Keywords: traffic signal control; Delay model; From the graph when; Group of decision; Neural network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干道协调控制系统[1]是由道路、交叉口、交通灯以及车辆组成的大型复杂系统。其复杂性表现在干线车流行驶时的随机性和时变性。同时还与交叉口实时的信号配时参数、交叉口间不同的几何位置分布等密切相关。
描述干道交通系统需要有多个性能指标:延误、停车次数、排队长度、饱和度、占有率等。干道交通系统运行效果的优化设计是一个多变量多目标优化的复杂过程,难以建立起一套适用有效且便于求解的数学模型。鉴于以上原因,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控制思想[3-6]。
结合干道交通系统的特点,本文根据美国通行能力手册中的延误计算公式,对干道车辆的平均行车延误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交叉口干道方向绿信比及相关配时参数与平均行车延误的关系,同时利用交叉口延误的时距图计算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智能优化理论和群决策理论的过饱和状态下的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数学模型。
1 过饱和条件下交叉口延误分析
交叉口进口道处于过饱和交通状态下,信号周期绿灯结束后会出现过剩滞留车队,且过剩滞留车辆数将会按照一定的增长率持续增长[7]。因此,在进行理论分析前,给出如下四点的基本假设:
① 各进口道的车辆平均到达率在整个时间段内稳定不变;
② 各进口道断面的通行能力在整个时间段内为常数;
③ 时间段起始点的初始排队长度为零;
④ 在整个时间段内,过饱和排队车辆长度随时间的增长而直线增加。
当交叉口处于过饱和交通状态且进口道的车辆到达率与其通行能力均为常数时,在一个信号周期内,进口道的到达车辆数将明显大于其最大可放行车辆数,每次绿灯结束时进口道存在滞留排队车辆,且滞留排队车辆数成线性增长。假若不计黄灯时间与前损失时间,进口道的车辆到达与驶离情况可简化为如图1所示。
图中,和分别为交叉口进口道的红灯和绿灯时间,和分别为第i个交叉口进口道不同时刻的到达流量,为第i个交叉口进口道的驶离流量,即饱和流量,和分别为不同到达流量值的切换时刻。
图1 过饱和条件下交叉口时距图分析
由此,可对第i个交叉口在一个信号周期内产生的延误时间D分析如下所示:
上式中的四个部分分别对应图1中阴影部分中的四个小块,即该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一周期内的延误时间。
2 基于HCM2000的道路延误分析
根据2000年版通行能力手册,对于路段行驶车辆的平均行车延误,有如下的计算公式:
1、当无初始车辆排队时(即Qb = 0)时:
2、当存在初始车辆排队(即Qb > 0)时:
当x≤1.0,且t=T时,;
当x≤1.0,且时,u = 0,Tc = T;
当x>1.0时,t = T,u = 1,。
其中P为车辆在绿灯时间到达比率;fPA为绿灯时车队到达补充调节系数;C为信号周期;g为有效绿灯时间;X为饱和度;T为调查交叉口延误的时间;k为取决于信号设置的延误增加系数;L为上游合流、分流的调节系数;c为通行能力;Qb为调查开始时初始车辆排队数;t为调查时间段T内未存在车辆排队的时间区间;u为延误参数。
3 基于群决策理论和神经网络的干道延误控制模型分析
群决策[8]是以一个群体作为决策的主体,在对决策问题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决策群体中各决策者针对共同的决策问题所给出的各自的偏好,按照某种集结规则集结为群的偏好,并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方案进行排序,从而做出最优的或满意的抉择。
在交叉口群信号协调控制当中,可将干道交叉口群看作是由每个交叉口所代表的决策者所组成的决策群体,决策问题的属性包括周期时长、绿信比、相位相序设置等,假设城市干道交通系统中有n个交叉口,每个交叉口都有m种备选的配时方案,则整个交叉口群的决策空间内便包含mn种不同的决策方案。
专家针对各种备选方案所提供的偏好信息是建立群决策模型必要的前提条件,由于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决策者无法对决策方案做出精确的评价,只能以模糊数的形式给出模糊语言评价。对于模糊多属性群决策问题,可假设为决策方案集,为决策属性集,设为已知权重信息确定的属性可能权重集合。其中,wli和wui分别为wi的下界和上界。专家群体对备选方案有一定的主观偏好,因此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决策方案进行两两比较并构造模糊互反判断矩阵,最后即可得到如下所示的基于目标规划理论的群决策模型:
式中,是考虑到专家所作决策的不一致性和不确定性而引入的正、负偏差。
【关键词】赊销;信用;指标体系;投资
一、投资视野下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的涵义、指标与特点
(一)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的“投资”之涵义
因授信人的不同,信用可以分为以下三类:银行信用:由从事货币资金经营的银行发放的信用;投资信用:一般是由金融机构或私人基金向企业提供的相对较长期的信用,以帮助受益者开办企业、购置土地、建筑、设备等固定资产;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对企业或者消费者个人的赊销。通常,企业赊销信用多被归属到商业信用之中,对赊销信用的研究,从商业信用的角度研究者多,而从投资视野角度研究者少。
在当前对企业赊销信用决策的相关研究文献成果中,将赊销当成企业促销手段与关注赊销成本的论述较为常见:如李红梅(2003)在《健全赊销管理:企业应对信用风险的盾牌》文中认为:企业赊销一方面可扩大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有可能会造成现金周转风险和坏账风险,引发信用危机,要健全赊销管理。这是“手段论”的代表性观点;王莉莉(2003)在《企业赊销活动的财务管理》文中认为:企业赊销的成本由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组成,应加强管理。这是“成本论”的代表性观点。然而,在企业赊销信用决策中,赊销还存在另外一种重要功能:投资功能,即赊销信用是企业投资理财的一种方式。在相关研究文献中,注意到赊销“投资功能”的文献是“成本论”中有关“机会成本”的论点:机会成本是指企业的资金被应收账款占用所丧失的潜在收益。也就是说,如果将这些资金用于投资,可以为企业取得投资收益。在实际工作中,也是用赊销与投资利率的乘积来计算机会成本,但仅止于此,没有进一步的探讨与深入,缺乏较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及分析。
笔者认为,赊销信用是企业将商品资金投资于客户,以取得收益的一种投资理财方式,“投资功能”是赊销信用决策的重要内容。从商业信用角度,研究者多出于促销以占领市场份额的动机,属于企业赊销信用管理的短期考虑,而从投资信用角度,研究者多是出于企业减少市场经济中各种风险的考虑,属于企业赊销信用管理的长期考虑。就像企业一般都会保有一定数量的债券、银行存款等各种形式的流动储备防备无法预知的风险一样,当企业以赊销形式进行投资时,赊销资金同样具有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作用。这时,企业是作为一个金融中介对其客户进行授信,从而赚取高于市场利率的收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熟,信用交易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交易形式,市场经济正在从货币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化,赊销已成为企业销售方式中的主要方式,其数额在销售收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赊销资金的质量与安全,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投资的视野下,摒弃“手段论”与“成本论”观点的不足之处,重新审视与研究赊销信用投资的作用与功能,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与一阶段收回投资特点
1.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
在投资视野下,企业信用管理赊销决策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赊销资金净现值、赊销资金净现值率、赊销资金现值指数、赊销资金内含报酬率等指标(见图1)。具体分析如下。
(1)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中四个指标的具体涵义
赊销资金净现值是指在投资期间内,按一定的贴现率计算的各年现金净流量之和。所采取的贴现率可以是投资者的资金成本,也可是投资者所期望的最低投资报酬率。其计算公式为:
当我们将企业赊销给客户的资金视同为一项“投资”以后,就可以对企业的赊销资金进行“投资项目管理”,计算出其内含报酬率,并与企业资金成本指标相比较,判断企业赊销信用投资的质量,为研究企业的赊销信用决策是否妥当提供了一个“风向性”指标。
(2)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中四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公式的推导与分析之中,就会发现,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中四个指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当净现值大于零时,净现值率大于零时,现值指数大于1,内含报酬率大于企业期望的最低报酬率;当净现值率等于零时,净现值率等于零,现值指数等于1,内含报酬率等于企业期望的最低报酬率;当净现值小于零时,净现值率小于零时,现值指数小于1,内含报酬率小于企业期望的最低报酬率。
综上所述,根据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企业可以准确把握企业赊销资金现状,找到问题的症结与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关措施,保证赊销资金的安全与质量。
2.企业赊销信用决策之“一阶段收回投资”特点
通常,在进行项目投资分析时,将投资时期分为建设期与经营期,建设期形成固定资产,而经营期形成利润。利润是营业现金收入扣除营业成本、税金等多项支出后的现金净流量,它是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先弥补经营期间的各项现金支出后的余额,这称为“第一阶段收回投资”。然后,以利润弥补固定资产投资支出,这称之为“第二阶段收回投资”,这样,在项目投资分析时,就存在两个收回投资的阶段,这称之为项目投资的“二阶段收回投资”。
然而,在企业赊销信用决策中,企业将赊销资金投资给客户,不存在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当客户偿还应收账款时,不存在以利润弥补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的情况,所以存在“一阶段收回投资”特点。这个特点在计算赊销资金现金流量的过程中,是以一次或分次收回应收账款的现金流入量之和与赊销投资额相抵减表现出来的。
二、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应用
(一)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应用的基本假设
企业赊销信用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涉及现金流量等多项指标计算,为简化分析,应满足以下基本假设:
(1)时点指标:内含报酬率计算中所涉及的价值指标,均按年初或年末的时点处理;
(2)确定性:与计算相关的赊销量、产品价格、各项成本、所得税率等因素为已知常数;
(3)全投资:在计算时只考虑赊销资金总量的变化情况,不分赊销产品、赊销种类等具体赊销形式,均视作赊销资金。
(二)示例
本文采用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57)2003年至2006年年报所公布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见表1)。贴现率按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3年至5年贷款利率5.58%为准,以2003年1年期应收账款为基数,分别计算和说明赊销信用决策各项评价指标。计算过程及结果如表1:
从上述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的计算不难看出,厦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净现值大于零,净现值率大于零,现值指数大于1,内含报酬率为50.88%。所以,可认为厦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赊销信用投资方案是恰当的。
三、结论
对赊销信用的研究,从商业信用的角度研究者多,而从投资视野角度研究者少。笔者认为,赊销信用是企业将商品资金投资于客户,以取得收益的一种投资理财方式,“投资功能”是赊销信用决策的重要内容。论文建立了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并以实际数据为例,进行分析与说明,从而使赊销信用决策结果更加准确,为企业赊销信用管理提供了依据,便于企业准确把握企业赊销资金现状,改善企业赊销资金的质量,提高了相关决策分析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及可操作性,在市场经济从货币经济转为信用经济的当代,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柳絮,韩玉启.企业信用销售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5,(3).
[2]李红梅,缪传江.健全赊销管理:企业应对信用风险的盾牌.煤炭经济研究,2003.
[3]王莉莉.企业赊销活动的财务管理.财会研究,2003,(9).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98年12月,由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和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整合而成。研究院是一个综合性的国立学术研究机构,研究领域覆盖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主要方向。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的一个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是首批国家批准的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全院共有12个博士点(二级学科)分布在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五个一级学科中,可以在此范围内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在2006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我院数学学科的整体评估得分为本学科的分数。 2014年我院预计招收100名博士研究生(包括直博生和硕转博生)。各科复习参考书、报名方式、考试时间等信息可在网上"研究生培养"中查询,网址为:amss.cas.cn。研究生部邮箱:yjsb@amss.ac.cn(注:我院只有秋季一次招生,3月份入学考试)
单位代码
80002
单位地址
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
邮政编码
100190
联系部门
研究生部
联系电话
010-62541832
联系人
尹老师
电子邮件
yjsb@amss.ac.cn
目录类别
博士
网址
amss.cas.cn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预计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0101 基础数学
100
01 代数几何
孙笑涛
①1001英语一②2377代数学基础③3050代数几何
只招硕转博生
02 代数几何
付保华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3 代数几何
郑维喆
同上
04 代数群与量子群
席南华
①1001英语一②2377代数学基础③3392李代数
05 李代数和应用偏微分方程
徐晓平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6 数论
王崧
①1001英语一②2377代数学基础③3576数论
07 数论
田野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8 数论与代数几何
田一超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9 代数拓扑、代数几何
段海豹
①1001英语一②2377代数学基础③3051代数拓扑
只招硕转博生
10 同伦论、流形的拓扑
潘建中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11 代数表示
韩阳
①1001英语一②2377代数学基础③3049代数表示论
12 哈密尔顿系统
尚在久
①1001英语一②2381微分几何③3108动力系统
只招硕转博生
13 动力系统、大范围分析、大范围神经动力学
岳澄波
①1001英语一②2381微分几何③3108动力系统或3763系统与控制理论
14 几何分析
李嘉禹
①1001英语一②2381微分几何③3433偏微分方程(乙)
只招硕转博生
15 几何分析
王友德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16 微分方程及几何分析
吉敏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17 微分几何、数学物理
张晓
①1001英语一②2381微分几何③3578数学物理
只招硕转博生
18 值分布论与复动力系统
杨乐
①1001英语一②2385实分析与复分析③3146复动力系统与值分布论
19 复分析、复动力系统
王跃飞
同上
20 复分析、复动力系统
崔贵珍
同上
21 动力系统
刘劲松
①1001英语一②2385实分析与复分析③3108动力系统
22 Circle packing
贺正需
同上
23 数论
冯绍继
①1001英语一②2385实分析与复分析③3576数论
24 多复变与复几何
周向宇
①1001英语一②2377代数学基础或2381微分几何或2385实分析与复分析③3117多复变与复几何
25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微局部分析
张平
①1001英语一②2385实分析与复分析③3433偏微分方程(乙)
26 几何分析与偏微分方程
张立群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27 泛函分析和解析数论
葛力明
①1001英语一②2387泛函分析(甲)③3576数论或3640算子代数
28 临界点理论与非线性变分问题
丁彦恒
①1001英语一②2387泛函分析(甲)③3127非线性泛函分析
29 非线性泛函分析
张志涛
同上
30 几何计算与不变量
李洪波
①1001英语一②2697近世代数③3143符号计算或3794现代微分几何
070102 计算数学
01 有限元方法理论及应用
石钟慈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894有限元方法
只招硕转博生
02 多尺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工程计算与工程软件技术
崔俊芝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3 并行算法
张林波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4 有限元方法、电磁与地球物理计算
陈志明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5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周爱辉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6 微分方程数值解
严宁宁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7 多尺度模型与算法
曹礼群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8 有限元方法理论与应用
许学军
同上
09 区域分解并行算法
胡齐芽
同上
10 有限元高效算法
林群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584数值方法基础
11 线性与非线性数值代数、并行计算及其应用
白中治
同上
12 计算几何理论与方法
徐国良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13 可积系统与数值算法
胡星标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14 多尺度模型与计算、有限元方法
明平兵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15 生物计算与模拟
卢本卓
同上
16 波场模拟与反问题的数值方法
张文生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584数值方法基础或3894有限元方法
17 电磁场计算
郑伟英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584数值方法基础或3892有限差分方法
18 化计算方法、计算生物
袁亚湘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985化方法
只招硕转博或直博生
19 化计算方法与理论
戴彧虹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20 动力系统几何算法
尚在久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109动力系统几何算法
只招硕转博生
21 动力系统保结构算法理论与应用
洪佳林
同上
22 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
唐贻发
同上
23 计算流体力学
袁礼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892有限差分方法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1 随机分析及其应用、随机复杂网络与随机图
马志明
①1001英语一②2685高等概率论③3641随机分析(随机过程)
02 无穷维随机分析及其应用
巩馥洲
同上
03 随机分析
吴黎明
同上
04 随机分析与随机微分几何
李向东
同上
05 随机分析及随机微分方程
董昭
同上
06 概率论与量子信息
骆顺龙
同上
07 金融数学与经济数学
夏建明
同上
08 金融数学、概率统计、投资组合
程兵
①1001英语一②2686数理统计③3348金融数学
09 数理统计、工业统计
于丹
①1001英语一②2686数理统计③3148概率论
与吴建福联合招生
10 生存分析、复杂数据统计推断及其应用
王启华
同上
11 抽样调查和统计决策
邹国华
同上
12 生物统计与工业统计
石坚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13 生物与医学统计、数理统计及其应用
孙六全
同上
14 计算分子与系统生物学、基因组学
李雷
同上
070104 应用数学
01 偏微分方程
丁夏畦
①1001英语一②2696偏微分方程(甲)③3123泛函分析(乙)
02 偏微分方程
曹道民
同上
03 偏微分方程
黄飞敏
同上
04 偏微分方程
李竞
同上
05 偏微分方程反问题及其应用、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张波
①1001英语一②2696偏微分方程(甲)③3585数值分析
只招硕转博生
06 数学机械化
吴文俊
①1001英语一②2697近世代数③3143符号计算
07 计算代数几何
高小山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8 符号计算
李子明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9 符号和数值混合计算
支丽红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10 符号计算
王定康
同上
11 密码学
邓映蒲
同上
12 组合、代数、离散分析
黄民强
同上
与邓映蒲联合招生
13 纠错码理论、计算机代数
刘卓军
同上
14 优化理论与应用、凸分析
袁亚湘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985化方法
只招硕转博或直博生
15 概周期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洪佳林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579数学物理方程
16 孤立子、可积系
胡星标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17 分数阶微分方程数值分析及其应用
唐贻发
同上
18 复杂非线性波、数学物理
闫振亚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143符号计算或3579数学物理方程
19 动力系统与微分方程
郑作环
①1001英语一②2387泛函分析(甲)③3013常微分方程
20 数学物理
刘润球
①1001英语一②2381微分几何③3393李群和李代数或3578数学物理
21 数学物理
丁祥茂
①1001英语一②2381微分几何③3393李群和李代数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01 系统辨识、控制与递推估计
陈翰馥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133分析概率论
02 随机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张纪峰
同上
03 随机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方海涛
同上
04 控制科学
郭雷
①1001英语一②2685高等概率论③3797线性系统
05 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理论
姚鹏飞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122泛函分析(丙)或3797线性系统
06 无穷维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
郭宝珠
同上
07 网络分析与控制、非线性系统与控制
洪奕光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133分析概率论或3762系统与方程
08 非线性系统与控制、开放量子系统
席在荣
同上
09 系统与控制
黄一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762系统与方程
只招硕转博生
10 运筹学
戴彧虹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985化方法
11 管理运筹学、优化与决策
崔晋川
同上
12 应用概率与排队论
张汉勤
①1001英语一②2721运筹学基础③3868应用随机过程
只招硕转博生
13 软件可靠性理论与分析、马氏决策与供应链管理
刘克
同上
14 图论及其应用
闫桂英
①1001英语一②2721运筹学基础③3677图论与组合优化
15 运筹学、组合优化
胡旭东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71101 系统理论
01 随机复杂网络
巩馥洲
①1001英语一②2685高等概率论③3641随机分析(随机过程)
02 软件可靠性理论与分析
董昭
同上
03 复杂系统
郭雷
①1001英语一②2685高等概率论③3797线性系统
04 不确定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张纪峰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133分析概率论
05 系统生物学
方海涛
同上
06 量子信息与控制
席在荣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133分析概率论或3762系统与方程
07 复杂系统、网络优化与决策
洪奕光
同上
08 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系统生物学
吕金虎
同上
09 混合动态系统
孙振东
①1001英语一②2421分析与代数③3797线性系统
071400 统计学
01 应用概率与精算
马志明
①1001英语一②2685高等概率论③3641随机分析(随机过程)
02 生存分析、复杂数据统计推断及其应用
王启华
①1001英语一②2686数理统计③3148概率论
03 生物分析、生存分析
周勇
同上
04 生物与医学统计、数理统计及其应用
孙六全
同上
05 计算分子与系统生物学、基因组学
李雷
同上
06 非参数统计、金融统计
陈敏
同上
07 抽样调查和统计决策
邹国华
同上
08 工业统计
于丹
同上
09 数理统计、工业统计
于丹
同上
与吴建福联合招生
10 生物统计与工业统计
石坚
同上
只招硕转博生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1 理论计算机科学与量子信息处理
骆顺龙
①1001英语一②2854计算机科学基础③3815信息论
02 理论计算机科学与量子信息处理
胡旭东
①1001英语一②2854计算机科学基础③3355近似算法
03 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理论计算机科学与量子信息处理
陆汝钤
①1001英语一②2856软件工程③3462人工智能
04 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
张松懋
①1001英语一②2854计算机科学基础③3462人工智能
05 网络化软件工程
吕金虎
同上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1 数字化设计制造
高小山
①1001英语一②2854计算机科学基础③3143符号计算
02 符号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
李洪波
同上
03 可信计算理论和算法
支丽红
同上
04 信息安全与密码学
邓映蒲
同上
05 决策支持系统与智能系统
唐锡晋
①1001英语一②2854计算机科学基础③3462人工智能
06 决策支持系统与智能系统
徐山鹰
同上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 质量管理、知识管理
刘源张
①1001英语一②2398决策分析③3210管理信息系统
02 决策支持系统
徐山鹰
同上
03 综合集成、知识管理、意见挖掘
唐锡晋
同上
04 投资决策分析、风险管理、金融预测
汪寿阳
①1001英语一②2398决策分析③3150概率统计或3210管理信息系统或3577数学规划
05 金融风险管理
杨晓光
①1001英语一②2398决策分析③3150概率统计
06 管理决策分析与产业政策
刘卓军
①1001英语一②2398决策分析③3210管理信息系统或3577数学规划
07 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陈敏
①1001英语一②2398决策分析③3348金融数学
08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程兵
同上
09 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周勇
①1001英语一②2397经济学③3348金融数学
10 投入产出技术与经济预测、全球价值链
杨翠红
①1001英语一②2397经济学③3575数量经济学
11 数量经济学与投入产出技术
陈锡康
同上
与杨翠红联合招生
1201J4 经济计算与模拟
01 经济模拟与仿真
汪寿阳
①1001英语一②2398决策分析③3150概率统计或3210管理信息系统或3577数学规划
02 经济计算与模拟
杨晓光
①1001英语一②2398决策分析③3150概率统计
03 宏观经济数量分析与预测
杨翠红
①1001英语一②2397经济学③3210管理信息系统或3575数量经济学
1201Z1 管理运筹学
01 管理运筹学
崔晋川
①1001英语一②2721运筹学基础③3129非线性规划
02 质量科学
于丹
①1001英语一②2721运筹学基础③3150概率统计
03 管理科学的决策方法
刘克
[关键词] 概率 统计 企业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分析的数量化,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这就使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逐步渗透到管理科学的各个领域,且其重要性已为人们所公认。这里将利用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就企业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定量化的分析。
一、企业管理中的决策分析
决策理论是1939年由统计学家。瓦特作为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等经典的统计理论提出的。对于决策的制定包括四个步骤:找出指定决策的目标;找到可行方案;对诸多方按进行抉择;对已选择的方案进行评价。决策分析的一般模型为:
其中是状态的总体,通常指不受决策者主观愿望和所决定影响的环境;A为方案a的总体;C为结果c的总体即得益或损失;V是评价v的总体,v表示一定的结果在决策者心目中符合目标的程度。在决策过程中,如果根据经验知道了自然状态的概率分布,即获得了先验概率,,则可根据风险决策问题的中心准则――期望值方法选出最优方案, 即
以最优方案进行实施。在最大期望值对应多个方案时,还需考虑方案的分散程度,一般应选分散度较小的方案。方案的分散度为
但是随着信息公司和咨询公司的出现,如果在决策时又进行某种试验和调查得到了关于状态的补充信息和附加信息,就可以对先验概率加以修正而得到后验概率。这种概率既概括了原先的知识和经验,又吸收了当时试验和调查的信息,可以更准确地决策,提高决策的期望收益。以表示可能的附加信息集合,概率分布表示在状态下的似然分布,表示决策者事先由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所知的先验分布,表示附加信息的边缘概率分布,即
根据贝叶斯公式,后验概率分布
因此,对于同一个和每个方案的期望收益 使最大的方案满足
则总期望收益
其中就是在条件z下的最佳方案,称为在z条件下的最大期望收益,称为模型的最大收益。
当然,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在最优方案下,按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所获得的期望收益和之差(即提高的效益)应大于收集信息所支付的费用,否则,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二、企业中的库存管理
贮备货物以供未来销售或使用,这在工业生产和商业管理中普遍存在,否则由于工厂原料和零备件的短缺,停工停产。造成损失,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考虑库存的问题时极其必要和有价值的,库存并非愈多愈好,过好的库存量会占据大量的流动资金,还有增加库存管理费用,且容易使物资失效变质,造成损失。因此,研究合理的库存量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库存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如需求、库存策略、费用等,在很多情况下,需求使随机的,但根据以往的资料和经验知道需求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符合一定的分布,目标函数使衡量一个存贮策略好坏的标准。通常,凡出现随机变量的库存问题,就要用数理统计的理论来研究,特别是一些短寿命产品,如时装、报纸、挂历、血液等库存问题,大部分属于随机存贮。
对于短寿命产品,在整个需求期内只订货一次,订货量为Q(未知),市场的需求量根据以往的经验存在着统计规律,其密度函数为.对该产品的需求量为x,每单位产品购价为C,当货物售出时,每单位售价为,如货物没有售出,则不存贮而折价卖出,单位售价为,显然
售出货物=
则利润为
由于需求x为r,v。且符合一定的分布,故其期望利润
令得,由于
故满足上式的订货量Q可使企业具有最大利润。
实践证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产品的质量控制,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管理者应充分利用生产过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数据资料、信息,运用统计理论知识寻找其间隐含的统计规律性,以此来指导生产实践,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管理技术和手段,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司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出版社,2004:16-21
关键词:期权;管理期权;投资决策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增加了企业理财环境的复杂性,资本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相应加大,投资决策失误对企业所造成的冲击也越来越严重,有时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这就对资本投资决策分析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一、传统贴现现金流方法的困境
从理论上讲,公司的竞争能力和价值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资源分配决策,贴现现金流方法(DCF)是衡量未来现金流入的最佳方法,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决策方法。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财务学者开始意识到,DCF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在理论上有两个问题难以解决:一是未来收益是非常不确定的,只能获得其概率分布情况,这就使得准确预计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极为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二是合理确定贴现率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投资者并未按照DCF法所计算出的最低回报率作为是否投资的标准,其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往往要高于资本成本,投资者才会真正去投资。二是按照DCF法,投资者应该对利率和税收政策的变化非常敏感,但实证中并非如此,投资者对经济环境和风险性的敏感度要远远高于对利率的敏感度。三是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忽略了管理者的才能和主观能动性,把管理弹性、决策灵活性的价值排除在外。四是DCF法隐含着这样一个假设,投资成本是可撤回的,即在市场条件比预测要坏时,可以撤回其全部投资,这与实际不符。五是它不能支持日益形成的期权理论。
二、管理期权概述
(一)管理期权的概念 管理期权的引入给企业理财带来了全新的价值取向。巴林银行事件后,我国经济学界对期权开始关注。期权理论首先应用在规避金融风险的套期保值中,但其所蕴涵的权利与义务(风险与收益)的非对称思想已在许多领域等到了体现和运用。期权本身也在一般性金融期权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新的品种,管理期权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管理期权是指公司进行长期资本投资在决策时拥有的,能根据决策时仍不确定的因素改变行为的权利。管理期权方法在企业价值评估、并购方式设计、项目评估与决策、企业投融资战略规划、最优投资规模的确定等方面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
(二)管理期权的价值 管理期权是持有在未来某一时刻以预定的成本去采取特定的行动(如延迟、扩张、缩减、放弃)的一种权利,由于具有这种采取行动的权利,因此就有了决策上的弹性。这种决策上的弹性使得投资项目价值增加,一般情况下,项目的价值被看成项目的NPV加上期权价值,公式:项目价值=NPV+期权价值,如果不确定因素越多,期权价值就越大,项目的价值也就越大。根据美国Mckinsey公司提供的资料,按传统的DCF法估算的项目价值与考虑投资期权的项目现值相比较,后者净现值可能会比前者高83%左右,可见如果不考虑项目中隐含的期权价值,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管理期权的执行价格会随时间变化,而且波动率也难以衡量,几乎不能通过过去的市场价值变化来对其进行估计,等待管理期权执行的机会成本并不完全象放弃支付红利股票的股利,这些差异造成管理期权比金融期权更难定价。我们不能用金融期权的风险中性假设来找出隐含方差,但是对管理期权的价值确定并非束手无策,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发现,管理期权的价值主要受到以下变量的影响:项目预期收益现值;项目预期费用现值;项目预期价值的不确定性;投资机会的持续时间;交割价格的现值;无风险利率。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变量来提高期权的价值。在对管理期权进行定价时,可以借助决策树、模拟和一些特别的方法来进行。
(三)管理期权的类型美国学者Eugene F.Brigham & Louis C.Gapenski在其《财务管理》一书中将与管理期权有关的项目投资机会分为:开发后续产品的机会;扩大产品市场份额的机会;扩大或更新厂房、设备的机会;延缓投资项目的机会;放弃投资项目的机会。这些投资机会对某些具有战略性的投资项目至关重要,上述的投资机会也可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变产量期权。变产量期权是指在市场条件对企业有利时,允许扩大产量;反之当条件变得不利时,则允许压缩产量。前者被称为增长期权,后者则会引起产量的下降;第二,放弃期权。如果一个项目有放弃价值,则实际上是给了项目的所有者一个卖权;第三,投资延时期权。对某些项目来说,有投资延时期权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最新更全面充分的信息。
三、管理期权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一)管理期权在后续投资中的应用对企业来讲,管理决策层时常有后续投资的期权。如M公司正在评估生产新产品A的项目,能够建立一家月产20万件数量的工厂。但从市场和生产两个角度看,这种产量水平都不经济。根据传统DCF分析,该项目理所当然的被拒绝。然而,产品A可能会获得成功,这样M公司会继续投资建立新厂房,两年后产量将增长三倍,效益会很好。可是如果没有原始投资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公司就不可能拥有率先进入市场的优势。市场接受新产品的机率是50%。如果成功,第二年产生的现金流量按要求回报率折现后,在O时刻现值是1320万元;如果失败,公司将不做进一步投资,第二年的现值是0。期权价值的均值为0.5×1320+0.5×0=660万元;所以,项目价值=-400+660=260万元。
(二)管理期权在选择最佳放弃时机中的应用 企业在某一领域不失时机的扩张无疑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当一个项目不再经济可行时,适时放弃该项目,撤出投资或不再投资对企业发展亦相当重要。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在以下情况下应该被放弃:第一,项目的放弃价值超过后续现金流的价值;第二,当前放弃比以后放弃好。为此,需要计算预期从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和持有期末放弃价值的现值总额。如果此项目寿命期为年,则有下式:
(三)管理期权在选择最佳投资时机中的应用 一些投资项目含有一个等待的期权,即不必立刻实施该项目。通过等待企业可能会获得有关市场、价格、成本和其他方面的新信息。当然这意味着企业放弃了在等待时间内的现金流,也可能放弃了抢先占领市场的优势。这一点在自然资源的购买与开发中体现的最为典型,一项采矿工作地点已经确定,需要决定的是立即开采还是推迟开采,这要根据市场情况而定。企业所购买的这项资产是一个期权,一个可以选择未来进行开发的权利。当预期市场反映良好,企业可以开始投资或者追加投资;当商品价格走低时,企业可以暂不开发,但是一定要保证期权的存在。假设某公司以3000万元购买了一处矿藏开采权,按照传统方法计算,该项目未来全部现金流的现值为4000万元,公司可现在进行开采,由于该项目存在某种灵活性,也可以延期一年开采。如果公司暂不开采,实际上是持有一个以项目净现金流价值为标的资产,项目投资支出为执行价格,到期期限为一
年的买权。对该项目而言,不包括初始投资的未来现金流的总现值为4000万元,即该项目的当前价值为4000万元。假定第一年金属价格下降,当年营业现金流为300万元,第一年末该项目的价值为2580万元;如果金属价格上升,当年营业现金流为600万元,第一年末该项目的价值为7400万元。根据管理期权定价的离散分析法,首先选择一个与该管理期权具有相同风险特征的“孪生证券”。假设在股票市场上找到了符合要求的某种股票S,该股票的当前市场价格为20元/股,预期一年后的价格有两种可能:一是上涨到40元/股;二是下跌到14.4元/股。假定无风险利率为10%,可以求得等待一年的机会价值。u(上涨因子):(7400+600)/4000=2;d(下跌因子)=(2580+300)/4000=0.72;p=[(1+10%)×20-14.4]/(40-14.4)=0.297;买权的价值E=[0.297×4400+0×(1-0.297)]/(1+10%):1188万元。在该例中采用传统的净现值法进行评估,因为该项目的净现值为4000-3000=1000(万元),很容易得到立即进行开采的决定,这就意味着公司失去了价值为1188万元机会,而且还要承担在金属价格下降时净现值小于零的风险,金属价格下降时,该项目净现值为(2580+300)/(1+10%)-3000=-382(万元)。可见,在企业进行投资项目决策时,不能仅以项目的净现值作为决策的依据,还要考虑这个项目是否具有期权的性质。在隐含有期权的项目决策中,要求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时,还要进一步比较项目的净现值和其所隐含的期权的价值,从而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抓住最有利的投资时机。
四、管理期权的评价
(一)管理期权理论的优势分析 将管理期权引入投资项目决策分析,并非对传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简单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传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合理内涵(如货币的时间价值)的基础上,对其固有缺陷进行的重大突破。增加了投资决策的合理性,有力推动了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变革。传统投资决策分析是从静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投资产生的现金流量是确定的,管理的行为也缺乏弹性,只对是否立即采纳投资做出决策。而管理期权具有期权的特征,即投资不可逆性,时间上的延迟和选择性以及投资后的各种变动弹性,正好反映了实际生活中投资项目的特点。传统的投资决策分析是单纯的投资项目分析,忽视了投资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管理期权分析则是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来考虑。投资的项目对现存项目和未来投资项目的影响都在管理期权分析范围之内;特别是对能影响企业战略地位的投资项目,管理期权分析将由此项目引起的一系列的投资机会也纳入分析范围。管理期权法中所用的贴现率为无风险利率,客观而准确,而传统的DCF法则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或由CAPM计算出的风险报酬率,而且会随着不确定性增加而调整贴现水平,具有相当的主观性。投资活动所具有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企业投资活动的高度灵活性,同时也说明管理期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期权理论产生以前,人们无法准确估算各种机会、灵活性的价值。如在净现值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会正确地判断出有灵活性的方案更好。但是,如果有灵活性方案的净现值略小于其他方案,又如何判断方案的优劣。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个人经验,由于个人能力都是有限的,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不可避免地加大。又如某个项目净现值小于零,是否企业的决策层在不考虑未来可能的变化情况下就放弃执行该项目。应用期权理论对这些管理期权的价值做出定量的估算,才能从数量上把握无形的机会和权利,使企业在不确定的经营环境中采取灵活的策略,充分有效地利用良好的投资和成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