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环境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艺术感;包容性;开放性
一个好的情景剧区域创设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一、区域环境的选择必须宽松、优美并富有艺术感
1.表演区域场地的选择很重要
表演区域必须宽敞,一般根据情景剧表演的整体规划,选择教室内相对比较宽敞的空间作为表演区域,同时该区域必须尽量靠近窗边和班级图书角,一来宽敞的空间可以使幼儿的表演动作尽情展开、不受约束;二来宽敞的表演空间在情景道具的摆放和背景环境的布置上可选择的余地更大。而靠近窗户可以随时开窗降低音量,避免对其他区域的干扰。靠近阅读角又可以让孩子们方便地选择绘本,随时阅读、感受绘本所表述的情景概念;使整个情景表演游戏在宽松却又充实的环境中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2.表演区域的环境必须优美且有艺术感
第一,表演区域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必要的隔离并营造出剧场的效果,用漂亮的小栅栏围出一个宽敞的小剧场,搭设一个适合剧本表演的小舞台,前方可以摆放两排小椅子作为观众席。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表演的欲望会得到大大提升。第二,应对选定的区域进行艺术装饰,使整个表演区域优美、和谐并富有艺术感。如:在小剧场上方用粉红的纱布做成帐篷样,边上用红色丝线做成垂帘,帐篷纱布上装饰各色小星星,垂帘上可以粘贴一些比较经典的绘本小图案进行点缀。同时舞台的上方布置由自己班级“完美教室”文化而来的“米菲小剧场”标示,舞台上铺垫较厚的并带有童话图案的泡沫塑料垫。在观众坐椅上摆放带有童话图样的小布袋,在布袋上贴有座位号,方便小观众们拿到剧场票对号入座,同时在小布袋里放一些小乐器可以让“小观众”和“小演员”们在表演时进行互动。优美并富有艺术感的区域场景会使情景剧的表演锦上添花。
二、区域环境的创设必须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并科学合理地进行利用
1.大胆地利用孩子们自身的资源
一是把孩子们平时活动中创作出来的作品运用到表演中,如:美术活动中制作的各种小动物头饰、各种利用废品材料制作的帽子和衣服等,这样孩子们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参与热情也会大幅提升。二来可以请孩子们自己制作情景剧表演的宣传海报、剧场戏票、编排座位号,让孩子们感觉自己就是情景剧表演区域游戏的主角,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2.充分利用家长的辅助资源
一是可以请家长参与到情景剧的表演中来,充分利用孩子与家长的亲密关系,让家长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整合到表演中。二是可以邀请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区域环境改造和优化,参与对表演服装和道具的制作与改造。家长的参与一来可以充分发挥亲子的优势,使表演更加形象生动,区域环境也更为宽松和谐,效果也更好。二来家长的参与也为区域环境布置增添了全新的装饰元素,可谓两全其美。
3.要科学合理利用教室内的现有资源为情景剧的表演服务
如:一是利用阅读吧的绘本书,一方面,鼓励孩子们仔细阅读,同时引导他们如何欣赏;另一方面,组织孩子们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商榷表演时的表情、动作如何跟情景充分结合,以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二是科学利用教室内的各种辅助教学设备,如:让孩子们利用数码相机捕捉表演的精彩瞬间加以回味欣赏,可以利用录音机丰富完善背景音乐,让表演的整体效果更加完美。
三、区域环境的创设必须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尊重幼儿对情景剧的理解
幼儿是情景剧表演的主角,因此,表演区域的布置和表演内容的选择应该高度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区域环境可以大胆地根据孩子们的意愿进行调整和布置,让孩子们在表演前,心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得到充分提升,表演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另外,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征和兴趣爱好,让孩子们把自己设想的动作、表情大胆地应用到表演中,剧本选择、剧本创编、剧本彩排等各个环节都让幼儿参与,并科学地把他们的想法糅合到演出中,这样孩子们对剧本的理解和感知的程度也会得到提高。
四、区域环境的创设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情景剧区域环境的创设必须开放、包容。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全体幼儿的参与、角色的互换。如:在集体游戏时,引导孩子们理解自己在剧中角色的定位和重要性,告诉他们自己的角色是整个剧本表演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缺少了就不完美了。另一方面,针对表演时部分幼儿喜欢争抢角色这一现象,如:大家都喜欢扮演比较强大的、有说服力的角色,谁也不愿意做被人欺负的角色。在表演时必须引导幼儿找到协商解决的办法;通过自愿报名、评委打分、点评和观众投票的方式来解决这些矛盾。另外,区域环境的开放性还体现在交流活动中,如:对演出成熟的情景剧团队在园内进行巡回表演,与其他班级的孩子们进行交流互动,扬长避短。同时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区域游戏互动也使情景剧区域环境得到了丰富和拓展。
由于区域内如果还没有形成任何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农户没有参加合作社,那么农户对合作社的认识就相当薄弱,更无法评价出哪些区域环境因素对合作社的形成有影响,又因为本文研究目的是从农户视角方面进行微观分析,深入研究区域环境对合作社形成过程的影响,因此样本选取分为两步:首先对样本合作社进行选择;其次在样本合作社中对样本农户进行选择。
(一)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选取依据
本文将选取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研究样本,依据以下原则对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筛选,从中选取样本合作社,研究区域环境对合作社形成所产生的影响。1、择优原则。由于目前多数农民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则需选择发展情况良好、组织结构紧密、规范性强的农民合作组织作为样本,因此以河南省市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抽样对象。2、代表性原则。根据河南省农业厅数据分析,农民合作社分布于多个领域,其中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占到76.4%,最具有代表性,因此将选择范围确定在种植业和畜牧业领域。3、可行性原则。虽然农民合作社成员的分布存在跨村、跨乡镇等跨地域现象,但是河南省农民合作社的成员多数集中在本村内,且平均成员数较少,在成员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不同环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路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村域范围内。因此,样本合作社主要选择成员多数集中于一个村落范围内的。依照上述原则层层筛选以及实地调查访谈的结果,确定了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研究样本,即位于缑氏镇唐僧寺村的缑氏葡萄专业合作社、位于大口乡韩村的大口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三义寨乡南马庄村的南马庄大米生产者合作社。
(二)样本农户的选取依据
由于缑氏葡萄专业合作社现拥有农户社员463户,大口蔬菜专业合作社拥有农户社员444户,南马庄大米生产者合作社拥有农户社员310户,因此根据研究需要采取抽样方法进行调研。样本农户的调查对象选取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调查的入社农户数量超过合作社中社员总数的1/10;调查入社农户要具有代表性;调查首选合作社核心农户社员及专业生产大户。据此,在3个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选取了共198家农户社员进行了面谈方式的问卷调查,并将整理后的纸质问卷数据输入EX-CEL2007中,形成数据库。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与评价方法选择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方法一般有两种:分析法和综合法。所谓分析法,是将指标的度量对象和度量目标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并逐步细分直到具体的统计指标来描述。综合法则是指对已经存在的一些指标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聚类,使之体系化的一种构造指标体系的方法。本文采用综合法与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即首先分别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的外生和内生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设置指标体系,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尽量使指标体系设置的科学、合理、具体、全面。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因而影响合作社形成的区域环境因素指标评价体系是一个较新的理论研究内容,学术界还没有对此做出系统全面的分析。又因为各农区环境不同,使得影响合作社形成的各区域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根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样本调查,并结合上述对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试确定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的区域环境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图1)该指标体系的设置是根据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的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的分析,并遵循综合性和全面性原则,最终得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内生影响因素中,村内合作社牵头人和专业种养大户指标主要反映了乡村精英对合作社形成的影响;地方自然资源指标来反映区域自然环境对合作社形成的影响;本地劳动力指标反映区域内劳动力资源对合作社形成的影响。根据实践发展情况,组建合作社的资金来源来自于多个方面,有农户自有入股资金及会费,也有相关涉农企业机构作为合作社的参与者而给予的资金支持及入股,还有各级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以及其他社会各界给予的资金援助等。可见,这些资金来源有些属于内生的,有些则属于外生的,又因为农户是创建合作社的主体力量,为了研究方便,将资金指标划归为合作社形成的内生影响因素。在外生影响因素中,农业种植养殖传统指标反映了区域文化传统环境对合作社的影响;政府宣传指标反映了区域政治环境对合作社的影响;农业技术指标反映了区域技术环境对合作社的影响。由于通常情况下交通通达程度和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农产品销售率(农产品销售率=农产品销售量/农产品生产量)也间接地反映了该区域农产品市场经济环境,又因为经济组织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存在,周围已发展起来的合作社也将会对新合作社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以交通条件、农产品销售率和周围合作社情况综合反映区域经济环境对合作社形成的影响。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的区域环境因素评价时,采用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法)和变异系数法(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即组合赋权法。组合赋权法是一种综合主观和客观赋权法的结果而确定权数的方法。设用客观赋权法对第i项指标确定权数ai,用主观赋权法对第i项指标确定的权数为wi,则组合赋权法权数为:gi=aiwi/∑aiwi。
三、影响合作社形成的区域环境因素评价
(一)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各指标的客观权重
变异系数反映了各个指标数值的差异程度。该差异包括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即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都可以作为确定权重的依据。假如某个指标的各个数值差异较大,意味着该指标发展越不稳定(针对时序数据)或不均衡(针对截面数据),从而对于实现预期目标的把握性越差,在评价过程中就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因而赋予较大的权重;反之亦然。据此方法得出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的区域环境因素各项指标的客观权重,如表1所示。采用这种客观赋权法,虽然避免了部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但对于设置的因素指标而言,一些变化比较显着或者波动比较大的指标所得出的权重与实际分析的结果出入较大。(表1)
(二)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主观权重
主观赋权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结构,然后根据一定的判断准则,在比原来问题简单的层次上分析,最后进行总体层次上的综合分析或决策。在实际运用中单项指标数值的大小通常是通过专家意见给出,根据专家打分结果,并结合一般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采用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针对Saaty提出的1~9级评判标度系统的不足,分不同情况对标度进行改进,进而建立评价模型,以期能够更准确、客观的确定各因素权重以及各因素重要程度的排序。根据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模型,本文确定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值如表2所示;确定的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4423,0.5577,即内生影响因素的权重为0.4423,外生影响因素的权重为0.5577。(表2)
(三)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
用以上结果与环比法计算出的所有指标权重的归一化处理结果进行组合,计算组合权重,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表3)通过分析可知,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的区域环境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X1牵头创建者>X10农产品销售率>X7政府宣传>X5资金>X8交通便利>X6种植养殖传统>X9农业技术>X3地方自然资源>X2专业种养大户>X4本地劳动力>X11周围合作社情况。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活动;农村本土资源
一、利用物质资源,创设“活”的区域环境
幼儿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获得知识经验,因此幼儿园要科学地创设幼儿园环境,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县96%的幼儿园属于农村幼儿园,更注重自然资源开发再利用,发挥自身优势,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造独具一格的充满本地特色、适合幼儿游戏、学习和发展的环境。
1.营造多元化室外区域环境
农村幼儿园活动室大多是平房结构,我们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室外空间,创设本土化、开放性的室外游戏区角,实现室外活动区域的全园共享。
(1)利用宽阔场地,创设大型户外游戏运动区角
各园在运动区域投放了购置的大中型玩具,还充分利用一些农村特有的物质资源,如水泥、马蹄铁、废旧汽车轮胎等自制了一些功能齐全的大、中型玩具,使幼儿的户外范围、智能、体能在这里得以发展。比如,有的幼儿园《快乐游园》中有“轮胎隧道”“平衡桥”“快乐梅花桩”,幼儿要去游乐园玩必须经过这条小路,在小路上也有地面文化,有英文字母、有图形、有特殊电话等让幼儿认知,从而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2)利用房舍结构特点,创设全园开放式区角
许多幼儿园充分利用房舍前后或房舍之间的门洞或楼房的走廊等场地创设“餐馆”“超市”“医院”等五花八门的区域,供全园幼儿活动。如,幼儿园可以创设富有农村特色的“热炕头餐馆”,门口悬挂着“热炕头餐馆”的牌子,餐馆内墙上挂着各式菜谱和“欢迎大家来用餐”,大炕上可以摆着利用废旧桌椅和纸箱塑料盆改制的收款吧台、厨师操作台,锅灶、餐桌和各种菜料等用具,让幼儿在“餐馆里”分享着合作、交往的乐趣。
2.营造优美的室内区域环境
室内区域环境创设需要体现出融美观、教育于一体。重要的是幼儿园要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和幼儿年龄特点,遵循因地制宜、师幼互动原则,将活动室分成若干个区角,教师与幼儿一起创设区域活动和布置活动背景墙。营造一种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体现幼儿的参与,体现幼儿的活动需要,体现幼儿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
二、挖掘自然资源,拓展“活”的区域内容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表现的舞台,是交流信息与经验的窗口,是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们充分挖掘农村用之不竭的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使活动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让幼儿尽情体验活动的快乐。
1.挖掘同一材料的多功能性
每种材料都具有自己的特性,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教师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拓展思路,开发材料的多功能性,使之有更多更好的利用价值。如,在《迷你沙包区》可以抛接沙包、投掷沙包、跳跳包、搬运包、跳格子、袋鼠跳、练拳击、带绳沙包可轮着玩、抛掷、踢着玩等,所有材料的功能都不是单一的,所以要挖掘材料的多功能性,使之更好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2.实现同一材料向多领域拓展
根据材料的特性,实现了同一材料向多领域拓展。比如,幼儿园可以收集大量不同规格的瓶瓶罐罐,开展《瓶瓶罐罐俱乐部》的角区活动,做成哑铃、高跷、拉力器、举重杠铃等发展幼儿的体能,也可以制作成各种罐偶投放到语言区角,还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发展幼儿交往、语言表达等能力。
3.同一材料的多层次拓展
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多数幼儿园将同一材料投放到不同年龄班,开展不同层次的区角活动。如,泥巴在农村到处可见,利用它可塑性强,把它投放到小班,幼儿可用搓、团、压等方法锻炼小手肌肉;中班利用辅助物进行简单插接;大班有了丰富泥工插接经验,进行多种形式的泥工创造等。
三、整合教育资源,搞“活”区域内涵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位教师本身都蕴藏着极大的智慧潜能。因此,笔者建议可以把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拓展区域内涵作为全县的教研专题。
各级各类幼儿园要明确区域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学习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下,明确区域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合理利用本地资源,拓展区域活动内容。
我县首先从环境创设、材料准备、活动指导等方面对幼儿园及教师进行培训工作,鼓励教师进行实践。在各园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引领教师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实践行为,帮助他们提取感性经验,查找不足,进行研究,对活动进行深刻反思,然后再进行反复实践。
其次,省城市示范幼儿园及省农村示范园的带头引领作用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我县多次组织全县骨干教师到示范园进行区域活动观摩,观摩后教师可以针对区域中常见的个案问题和共性问题进行切磋沟通,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除此之外,各个幼儿园在这方面还可以进行有选择性的归档整理,作为典型材料保存,进行个案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东西,再用之于实践。幼儿园还可以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推出系列活动,如,种子系列,包括种子超市、种子粘贴、种子按摩等活动;纸系列,包括折纸、剪纸、纸筒游戏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需要及时注意身边的小事情、小创意,因为每件事情都可能引发幼儿无穷的创造灵感。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料,让区域活动真正的“活”起来,一定可以达到为我们教学服务的目的,同时让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内涵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字]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展望
[中图分类号] X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194-1
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上世纪80年代,大范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开始呈现出日益严峻的态势,针对此种状况,我国开始意识到展开战略环境评价的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的重心也从项目层次逐渐上升,兼顾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层次环境影响评价,开始对政策,计划和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的重新评价。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21世纪议程》等文件,提出要对重大政策、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领域专家学者指出,战略环评的评价理论以及方法应当包括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因子、评价目标、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法等六个要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在编制规划阶段,对于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以及整改措施和对策,进行跟踪监测[1]。
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以区域发展规划的环境评价作为例子进行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进行中,应当将影响预测与规划分析作为中心内容进行处理。前者目的是提供开发位置选择可行性及开发类型、时序、规模的可行性等信息,为做出规划的决策提供服务;后者的目的是提供区域内开发项目的宏观布局以及产业结构合理性、区域可持续发展替代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等信息。另外,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内容应当包括环境积累效应、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分析以及区域环境容量等,将区域开发方案与开发次序、开局与污染治理、区域开发项目布局与产业结构、总量控制方案以及排污分配方案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目的。
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探讨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法,因此其评价的指标体系应当以现有的环评指标体系为基础,加以扩充和完善,作为其评价体系。传统环评指标体系一般包括自然环境指标,即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土壤环境和地下水环境等,生态环境指标,即水生生态环境和陆生生态环境,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明确,还有社会环境指标,当前仅涉及到景观、交通等少量要素的评价。
目前环评过程中,也只是针对某一特定项目或者特定的规划评价对其直接涉及到的环境要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于其他间接影响要素则不予考虑,导致了对于这些要素所受到的影响被忽略[2]。
除以上传统环评指标体系中所包含的的各项指标外,还应当将资源指标、能源利用指标以及社会经济指标列入其指标体系内。其中,资源指标是指应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及其附属资源的利用等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进行评价;能源利用指标是指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地热、潮汐等能源利用对于区域环境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行评价;社会经济指标是指对区域发展导致的人口集中或者增长而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导致的能源利用问题和环境问题进行综合的评价。通过对以上三种附加指标的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指导发展规划的实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生态环境指标、自然环境指标、能源利用指标、资源利用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五个方面。其中,各指标内部又包括不等数量的评价要素,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都应当加以考虑。
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探究
规划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对象,由于其具有宏观的特殊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可变性,与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相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规划环评在方法上应当考虑到这种特殊性,尽力满足这些要素。目前,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应用于规划环评时,仍具有相当的适用性,但同时也存在不足,应当加以补充和完善。
目前,国内外应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幕景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评价、承载力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及投入产出分析和GIS方法。几种方法应用于规划环评各有各的长处,也相应的存在不足之处。层次分析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简便易行,应用很广泛,常用语环境影响识别阶段,但是由于其构造的判断矩阵的限制,可能导致专家产生片面性、不一致等问题。幕景分析法的贡献仅仅在于提供了环评的框架,对于每一幕景下的具体评价,还要依赖于其他技术方法。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在应用时同样需要结合GIS和RS技术,并对于地区、自然、社会的大量数据资料有较高要求,成本高。承载能力分析法以微观研究为基础,直接联系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建立这种联系具有一定的困难,是目前研究的一大难题。系统动力学方法则是从宏观角度入手,可信度高,对于战略调整的反应性好,但是技术要求高,耗时较长。投入产出方法适用于多个在结构上存在相互关系的变量的研究,缺点在于不适合长时间段,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难以得到广泛应用。GIS方法应用灵活,信息容易更新,但是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所需时间较长,成本较高,应用的推广也存在一定难度。
5 前景展望
我国规划环评目前处于探索阶段,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尚不完善,还未形成成熟的方法体系,今后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向着多元化发展,评价方法也将呈现出多种方法结合实施,在实践中得到逐步补充和完善,推动我国规划环评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韩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
关键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 系统开发途径 区域环境
当今世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导致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极其不平衡,即使在一国范围内也往往因为区域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异及人口特征的不同而导致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首要资源,因而要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开发区域人力资源、提高区域人口的整体素质,进而以区域人口素质的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增长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与进步。然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并不是一件可短时间完成的简单任务,它是一项涉及多种要素、多个环节、多种关系、多种环境变量的系统工程,因此,如何认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性结构与特征,探寻其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律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结构概述
所谓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通常被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所涉及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进行正规教育、智力开发、职业培训和全社会性的启智服务,以使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并发挥其效用的活动的集合。一般来说,区域人力资源在闲置不用时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贬值,因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具有时间价值的内涵,它的成本发生于近期,而收益则表现为远期。故而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必须考虑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并非孤立的事件,其开发活动本身是具有其特殊的系统结构的,同时,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又将必然地与区域环境中的各类要素发生相互关系,进行必要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可以说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活动本身是一个具有特定要素、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系统,同时它又是区域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不可获取的系统构成要素。
首先,如图1所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在于实现区域人力资源素质、人力资本价值的整体提升,即实现区域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及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需求。
其次,图示也表明要实现上述目标,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系统考虑其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与途径,即应恰当地选择和优化组合教育、培训、迁移和流动、保健等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使之产生有效的合力推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向前发展。这些要素及其组合构成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路径。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的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选择、取舍、协同、平衡及约束状况将深刻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成效。
第三,图示反映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本身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同时它还必须与区域环境要素进行必须的交互和联系,以实现其功能和目标,而这些直接关系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成效的环境因素是多样的,至少可以分为三类: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区域人文环境要素和区域人口要素及人的特征。
第四,图示还表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关联不是静止和短期的,而是动态和长期的,即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状况将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也将作用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约束与作用
如前所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将受到区域环境中诸要素的约束、作用和影响,而这些环境要素的约束和作用也客观上构成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外界诱因和内在动机,形成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下面将分别对各类环境要素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约束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性分析(见图2):
(一)区域自然环境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压力
区域自然环境要素既包括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构成与分布,也包括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与消耗状况,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这些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将作为区域系统的影响因素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作用。当前,由于全球现代化进程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而自然环境中所具有的各类资源的量是极其有限的,随着人类索取的增长,其未来的剩余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应的降低,简言之,即环境资源的有限与人类对资源索取的无限这对矛盾将迫使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方式以替代或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这些新方式既包括新的技术的研发、也包括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劳动生产率来部分替代对资源的损耗。因此。当前的自然环境特征要求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对于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极其有限的区域,这一压力则将更加突出。以我国为例,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多、而区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有限且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生态问题也较为突出,为此这些区域相对于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区域人文环境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约束
区域人文环境是一定区域在长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集合。如区域的社会结构、群体特征、行为规则,区域中的民风民俗,区域内被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理想信念等。现代社会学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这些区域人文环境特征不仅是人文符号,它也会对区域发展产生切实的影响和作用。对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也是如此,区域人文环境也必将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如:一定区域的社会结构(如年龄结构)和群体构成(如受教育程度)的特征将会影响该区域内接受教育、培训的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而一定区域内人们的价值理念倾向(如对教育的认可和重视程度)和民风民俗(如对离家外出打工或流动迁移就业的看法)也将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产生实质上的影响。
(三)区域人口环境和人的特征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人力资源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对象。而人力资源即具有劳动能力、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人口,可以说人力资源是从属于人口的范畴的。因此,区域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状况将直接决定和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与成效。一般来说,若一定区域具有较大的人口基数、相对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和相对合理的人口分布,则该区域能在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中占有相应的优势,具有更为广阔的人力资源优势。但现实是,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发突出导致有效劳动力的构成相应下降;同时,虽然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但人口分布却极其不合理,加之自然资源有限性带来的自然环境压力也导致人口环境不断恶化,人口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被不断削弱。这也就导致当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并不在于实现人力资源数量的扩张,而主要在于实现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在于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稳步增长。
同时,作为人口要素的最基本构成元素,人及其本身的特征也是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表明,人本身是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但有一点是被普遍认同的:人相对于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却往往具有无限的需求,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会不断地为自己设置不同的人生奋斗目标,且往往会在原有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设置更高的新的目标,而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对令人们困惑的矛盾:人们需求的无限发展面临着自身能力与素质有限的限制与制约。对此,人力资源开发无疑是指出了一条可行之道路,即通过人力资源开发、通过不断强化和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来服务于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满足。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如何有效地认识人自身的这一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将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问题。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系统性分析
(一)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普遍接受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的观点,将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正规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医疗保健、企业以外的组织未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迁移及其成本等。简言之,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包括教育、培训、迁移和流动、保健和其他途径等几种基本方式。
教育,即区域政府或社会通过教育投资,对区域人口中的适龄或其他对象进行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意图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由于其开发对象的普遍性、投资的长期性和成效的显著性,教育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式。
培训,通常是指在职培训,即企业或组织为提升组织员工工作所需的技能或能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的短期性或周期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它也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形式。但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培训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职培训和对目前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其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应该根据区域差异而多样化。
迁移和流动,通常是指人力资源在不同区域或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其目的在于一方面解决区域或产业间人力资源配置不均带来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和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提升人力资源的工作经验和经历,从而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
保健,通常是指通过医疗、保健和卫生投资等改善人力资源的健康水平,提升其体质和体能,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量。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保健除了上述内涵之外,还应包括对区域人口中相关人群的医疗卫生和保健投入以提升现实人力资源和潜在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降低人力资源的健康损耗等。
而其他途径则是指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不能囊括在前述四种途径中的其他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如对人力资源的心理健康的投入,对劳动者的人际关系维护的投入等。
(二)不同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成效差异分析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实践表明上述几种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对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的影响是不同的,每种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对于受众对象的投入和产出效果是存在相应的差异的。
成效的年龄差异。由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面对的人口和人力资源的数量众多。年龄各异,普遍性地对所有人力资源采取相同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或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不仅其成本难以承受,而且实施效果也将因受众的年龄差异而有别。
由表1可见,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保健投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是重要的,因为医疗卫生及保健的投入关系到人的基本健康特征,而健康是伴随人一生的重要资源属性。而教育投入则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力资源具有显著差异的成效,对于少年和青年人口或人力资源,教育是其知识储备的最为重要的途径,该时期也是人力资源具备其知识素质的最关键时期。同样培训投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力资源也具有显著差异的成效,一般对于青年和中年人力资源而言,由于在该阶段的职业工作需要较高的工作技能,因而其培训投入也是该阶段的最主要的投资之一。对于流动和迁移投资而言,其最重要的投入阶段也是在青年和中年阶段,且以青年阶段为主。
成效的职业差异。职业是人力资源运用并实现其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平台,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直接作用的工作领域,可以说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差异将直接体现为劳动者在其职业工作中的绩效差异。同样,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也反映出不同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对不同职业活动的绩效影响是有差异的。其中,教育及其所具有的知识产出对于教育、培训和研究类等知识性职业(如教师、研究员)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培训及其所具有的技能产出对于从事于技术、技能型工作(如技术工人、技术员)影响重大;迁移和流动的投入及其所带来的经验和经历的产出则对于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职业(如销售人员)和需要多方面经历和经验的管理类工作(如管理人员和领导者)意义重大;而保健则对于从事于体力劳动的职业从业者(如搬运工)的绩效影响显著。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选择和优化
综上所述,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人口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系统考虑各类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势、不足及其特征,对各种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进行选择和平衡,进行必要的结构组合,以优化的方式实现其提升区域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区域人力资本价值,进而科学而可持续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开发目标。
(一)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差异化选择
教育、培训、流动和保健这几类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是当前各国、各地区在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的主要选择。这也构成了不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同构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不同区域即使采取相同的“先进”开发技术所取得的开发成效却是不同的。究其原因就在于系统的“同构异功”性。因为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各要素将通过一定的关系构成一定的特殊结构,而这种特定的结构将会导致其系统整体功能的特定性,而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最终的功能实现还需要系统与区域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实现。故而,在实践中,即使我国的东西部不同地区的决策者采取了同样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和相同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组合,其实施效果也将是显著差异的。
为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区域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当根据本区域的环境状况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而不可盲目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或做法,照搬照套其他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路径。具体而言,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中,开发途径的差异化选择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界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状况,明确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外部压力(如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压力)和内在需求(人们希望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愿望程度和希望提升的素质预期等)的特征,并了解其重要性程度和紧迫性程度的状况。据此制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计划和方案。
其二,界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供给状况,包括清晰辨别区域内各类学校、培训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及其服务能力和投入产出特征,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方案的设计奠定基础。
其三,收集和理解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要素的变化及发展信息,并根据本区域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生态状况,本区域的人文精神特征、民风民俗及社会结构与特征;本区域的人口的量和质的特征等对备选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进行分析和选择、取舍。
其四,寻找适合于本区域特点的差异性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与方式。虽然当代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主要集中于教育、培训、流动和保健四类,但又不会仅仅包括这四类,因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应根据本区域的实际需要,寻找和探索适合于本区域实际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新途径。
(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化
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中,开发是一项项投入的集合,并且这些开发投入或投资不是一次性的,而往往具有多次性和长期性。因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系统而动态地考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考虑其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的关系就成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为此,进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化,实现区域资源和条件约束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长期收益的最大化将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选择与优化着眼点。
因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化中必须考虑到教育投入的巨大性、长期性,培训投入的特定性和短期性,保健投入的普遍性(人人享有)和差异性(不同人群的不同投入),迁移和流动投入的阶段性和区域性、产业性,以及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特异性和不确定性等。通过上述系统性考虑以逐步实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和效果的优化。
【关键词】区域游戏 游戏材料 混龄儿童 自主游戏 幼儿游戏 游戏影响
在混龄幼儿游戏中,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工作指的是在幼儿园的不同游戏区域中,根据游戏种类的不同以及不同年龄段孩子对游戏的感兴趣程度的不同投放不同数量、不同种类、不同作用的游戏材料,从而满足孩子在区域游戏中的游戏欲望,使得孩子能够在区域游戏不同游戏材料的作用下得到更好的成长。因此,在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工作中,老师需要考虑游戏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进行投放。
一、区域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中自我选择能力的影响
对于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来说,一般老师会利用场地的不同来设置不一样的区域游戏,以此来实现对幼儿的不同锻炼能力。与此同时,由于多数幼儿园受到了来自场地、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区域游戏时往往会将不同年龄段的班级混合在一起开展区域游戏,这样就使得区域游戏实现了混龄的效果。然而,由于孩子的成长是快速的,因此,在进行混龄游戏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孩子之间往往会因为年纪与团体的差异性而产生一定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很可能对他们的安全造成直接的隐患[1]。因此,为了杜绝这一问题的发生,老师在投放区域游戏材料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孩子之间的差异与个性,从而让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游戏材料进行自我选择,而这种选择包括是否使用该种游戏材料、是否与他人分享这种游戏材料、如何使用这种游戏材料等等。当然,不同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同样也会对孩子的自我选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在生活区域中,老师往往会组织孩子玩“我是小小生活家”的游戏,一般情况下,年龄较小的孩子会对颜色丰富多彩的贴纸或橡皮泥感兴趣,而年龄较大的孩子则更喜欢玩一些与实际生活更为符合的小玩具,因此,为了满足孩子的游戏材料选择上的自主能力,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投放不一样的游戏材料,如食物贴纸、各色橡皮泥、小炒锅、小汤勺、玩具微波炉、小围裙等等,并且在材料的投放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孩子对不同游戏材料数量上的需求,从而使得孩子之间影响游戏材料上的冲突得到更好的控制[2]。
二、区域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中动手能力的影响
在幼儿园教育中,区域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对孩子的能力进行培养,其中,区域游戏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尤为明显。然而,根据大量的调查可以发现,部分幼儿园中的老师为了更好的对区域游戏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为了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孩子的安全,在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过程中往往会减少对孩子动手能力方面有促进作用的游戏材料的投放。然而,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因此,为了使得孩子能够自主游戏,为了孩子能够在游戏中全面的发展,为了使得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得到更好的保证,老师可以适当的增加对孩子动手能力有促进作用的游戏材料的投放。比如说,在室外游戏区域,老师可以投放一些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运动材料,如小皮球、小篮球、毽子、跳绳、沙包等等,还可以投放一些户外制作型的游戏材料,如小铲子、小水桶等等让孩子完成“自己心中的城堡”的制作,这样就能够全方面的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动手能力进行锻炼[3]。
三、区域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中团队能力的影响
由于区域游戏场地和材料的限制,混龄幼儿自主游戏往往会产生一些矛盾,此时,老师的协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老师良好的协调可以帮助孩子化矛盾为团结,从而让孩子更好的了解到团队协作以及相互谦让的重要性。当然,为了对孩子这方面能力进行培养,老师还可以在区域游戏环节让不同年龄的孩子一起来参加表演,从而让混龄孩子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4]。
【结 语】
综上所述,区域游戏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老师应该尽量保证区域游戏材料投放上的多样性,从而满足不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需求,使得孩子能够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陆意玲,崔艳. 幼儿园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系统构建【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05)
【2】刘书靖. 创造利于幼儿自主游戏的区域环境――《指南》背景下的区域环境创设【J】. 教育教学论坛,2015(52)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层浅薄、蓄水保水力弱,旱季极易干旱,雨季又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之紫色土颜色较深,吸热性强,导热性差,夏秋季土温很高,昼夜温差大。据测定,紫色土丘陵坡地最高温度可高达76.3℃,昼夜温差可达45.9℃。每当炎热盛夏,土温过高,使其生长在其上的植物凋萎而死亡。紫色土的母岩为紫色页岩,其结构松脆,颜色深,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常因热胀冷缩而风化崩解,加之地形起伏、植被稀少,在雨水的冲刷下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层浸蚀和堆积作用频繁。
据统计1967~1993年紫色土丘陵坡地水土流失量高达175t/(km2•a)。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该区域人口较多,土地少,农民较贫困,加之绝大多数农民的燃料主要来自林木,因此,迫使当地农民为追求短期限的经济效益而放弃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经营方式,过度使用环境资源,最终造成环境恶化,使植被恢复难度较大。
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的选择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是一种易受干扰而遭破坏的脆弱生态环境,对环境因素反应灵敏,生态稳定性差,生物组成与生产力波动较大。同时也面临着贫困与环境恶化的双重难题。因此,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的研究,从全局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和多样性的高度选择与该区域相适宜的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就愈显得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
由于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的急坡地、陡坡地、缓陡坡地的土、水、肥、光、温等生态要素的差异性,因此,可将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分为三个小系统,即急坡地生态系统、陡坡地生态系统、缓陡坡地生态系统。针对不同系统的生态要素的差异,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模式,把改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与农民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以达到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生态治理的目的[6~8]。于2009~2010年通过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现行实施的、且具有一定实施规模的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进行普查,选出3类共10种模式。
结语
(1)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将区域的生态治理与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是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十三五;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环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方向
近日,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深入开展城市、新区等规划环评,起到对城市发展优布局、控规模、调结构、促转型中的作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建设要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补足城市短板。
城市规划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环节,而城市规划环评工作可以为规划编制和审批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故对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环评概述
1.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未来、城市布局、城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建筑综合部署、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行等进行整体性规划和设计的过程,其目的是为城市建设及发展提供依据,推动我国整体的城市化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1]。
1.2城市规划环评
规划环评评价原理在于以规划区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为前提,以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以城市规划方案中的环境影响为评价对象,最后找出影响城市环境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找到并解决城市规划中的问题,促进城市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发展现状及问题
第一,评价类型偏向于反映型,即只对规划完成的成果进行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反应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加之规划环评技术人员没有与规划人员一起规划,也没有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致使规划环评技术人员难以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最终难以分析和提出有效的补救措施。第二,不完善的规划环评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难以保证规划环评时间的充足和结果的准确性。完整的规划环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一般包括多方面内容,但实际环评中技术人员只做到了环境保护要求及建议、管理依据,导致评价结果很难令人信服。第三,不完善的规划环评自身制度,导致有效环评监督机制难以建立健全[1]。
3、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的发展方向
3.1基于城市发展目标及运行过程实现城市规划和规划环评的融合
第一,在未来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保证城市规划目标与规划环评目标的一致性,以促进和实现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实现其过程与规划环评过程的同步,以保证规划环评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及时找到并解决城市规划方案中的问题;第三,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都要遵守生态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降低城市规划方案的修改率[2]。
3.2通过总体性的规划环评来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
第一,规划环评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城市规划的总体内容及城市规划总体布局等,进行总体性城市环境影响评价,以保证城市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实施;第二,规划环评要以城市整体规划中的问题及不利因素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以找出问题并解决,进而保证城市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
3.3通过循环经济理念和原则的确立来实现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一,相关工作人员要基于理解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上,将机械论规律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指导理论,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二,要基于可再生资源重要性理论,以实现城市建设及发展中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第三,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可以反映城市生态环境、循环经济运作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3.4通过城市规划环评划定城市规划“三线一单”指导城市发展
3.4.1“三线一单”概述
“三线一单”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具体理解如下:
第一,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被纳入区域禁止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生态空间管控的重要内容。
第二,环境质量底线:是保障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粮食、维护人类生存基本环境质量需求的安全线,是提出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要求的基础。
第三,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是城市发展所需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
第四,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允许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标准和要求[2]。
3.4.2空间管控中“三线一单”的落实
第一,基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战略目标,从保障城市发展区域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识别并确定城市发展需要严格保护的生态空间,明确工业化、城镇化禁止、限制和允许进入的空间单元,提出应重点保护的生态空间清单,作为城市空间开发的底线。第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3.4.3总量管控中“三线一单”的落实
第一,根据国家、地方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及相关行业污染控制要求,结合现状环境污染特征和突出环境问题,确定纳入排放总量管控的主要污染物。第二,基于污染贡献和减排潜力,识别和筛选总量管控的城市区域,以重点单元排放贡献、污染贡献为基本分配原则,分配城市各区域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第三,当城市所在区域环境目标、水文、气象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动态调整污染物总量管控要求,不断完善相关总量管控要求[1-2]。
3.4.4准入管控中“三线一单”的落实
第一,在满足城市发展空间管控和总量管控的前提下,考虑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差异化、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依据技术经济水平及潜力,论证各区域环境经济合理性,提出制定区域行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否定性指标并确定其限值。
第二,协调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与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及各类产业指导目录的关系,研究差别化环境准入的对策和机制。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划实质上是对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结构布局等规划的过程,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必须相协调,城市规划必须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开展城市规划环评工作明确的“三线一单”,是推动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关系;协调运行
引 言: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在进行环境保护的工作,其中在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直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今天,我们必须争取利用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倡导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相互促进、协调运行的想法和建议,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1 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基本职能
1.1环境监测基本职能
环境监测,即在科学的化验、测定技术方法的支持下,分析或检测持续排放或间断排放的污染源或区域环境质量危害因子的浓度及变化情况,评价其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和影响。对被检测对象进行环境监测时,应先调查检测对象的背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方案,对监测点位进一步优化后再进行现场的监测取样,采集的样品应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保存,实验室分析检测样品后处理检测数据,得出相关的分析评价结论,并形成环境检测报告。环境监测包括例行监测、应急监测及科研监测三种。按照被监测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又可分为水质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噪声污染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等。环境监测是完成所有环境工作的基础,其主要职责包括:监测区域环境质量,科学预测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对监测区域或监测对象污染环境的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已经采取的环境污染防护或治理方法的有效性;对污染物的主要危害成分进行分析,评价其危害程度,为环境监督、行政执法给予科学数据支持;环境监测的检测数据和分析评价结论还可作为环境影响或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
1.2环境监察基本职能
国家及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机构对辖区内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监督、检察的行政执法行为称为环境监察,它是公正的、及时的、强制性的、直接而具体的,是对环境污染源及区域环境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方式、方法。根据行使监察权利时间的不同可将环境监察分为事前、事中及事后监察三种情况。与环境管理不同的是,环境监察更注重对区域环境和环境污染源的日常监督和现场处理,即在环境污染现场完成日常或紧急处理的环境监督的行政执法工作。在国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下,对辖区内的环境污染事件、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质量状况进行日常监督执法是环境监察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其主要职责包括:督促污染排放单位落实环境污染治理的防治措施,保证环境污染治理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向辖区内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征收污染物排放费用;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解决因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投诉、纠纷事件;监督、检查辖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核安全设施的运行情况等。
2 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工作的关系
2.1环境监测为环境监察提供科学有效的监测数据和技术支持
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两个工作单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既不能没有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也不能没有环境监察的工作,两者缺一不可。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所以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环境监测部门为环境监察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和信息时,也成为环境监察工作对环境保护效果的衡量标准,这就需要环境监测工作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必须要符合准确性、完整性、代表性的特点和要求。如果环境保护工作一旦离开了环境监测的帮助,那么环境监察执法过程和执法目标的确定就失去了基本手段,也走出了以事实为基础的原则,同时,也不能准确地执行环保法规,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方法。而且,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也应该认识到环境监测对于环境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因为环境监测所提供的监测数据信息是环境监察工作能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如果失去了这种保障,那么环境监察工作也就失去了左膀右臂,环保工作更加艰难。环境监测为环境监察技术提供支持的作用,而且环境监测对于环境监察工作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对于推动环境监察工作而言,无疑具有非常大的现实作用。毕竟,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都属于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都是服务于环境保护的工作之中,两者的关系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2.2环境监测为环境监察中的监督检查提供指导
在实际的环境监察工作中,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对防止污染的设施进行监察和监督,确保其运行的正常。而监察部门对在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时候,需要确定几方面的内容,这包括防治污染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其排污的浓度和排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效果是否达标等,需要确定这几个方面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就必须要利用环境监测部门对污染处进行取样工作,从而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实验,最后得出一个比较准确和及时的检验报告,而环境监察部门需要凭借这个检验报告,对污染单位进行下达防治污染改善和改进的要求。
3 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协调运行的相关措施
3.1 信息共享,整体联动
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的职责有机结合,使其在环境管理与执法工作中,协调统一,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以提高工作效能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可行的环境监测与监察联动机制,必须分工明确,工作职责上不能交叉,各司其职,但又不能脱节,这样才能在具体工作中相互协作、相互配合。
3.2 打破常规,共同应急
对于常规性监察工作,环境监察部门可根据辖区环境的基本情况,形成年度监测计划,委托监测部门开展监测。对于突发环境事故,监察和监测部门的应急性工作程序尤为重要。监测部门依托监察部门建立的企业风险源调查成果建立应急监测预案,准备好应急监测的仪器试剂等。监察部门要充分利用监测部门的专业知识协商做好事故处理,采样工作。
3.3 互为基础,协调发展
环境监察工作要以环境监测工作为基础,充分利用环境监测技术资源,发挥监测工作技术优势,及时把握环境监测工作的新动态、新技术,适时调整环境监察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使监察和监测工作形成合力并不断相互推进。
3.4 各取所需,相互协作
在具体工作中,两部门要实现监测和监察成果共享,监测部门要主动提供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地表水质量、环境空气质量等)和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监察部门要主动提供污染企业基本情况等基础数据、企业排污申报情况、和日常监管情况等,两部门充分利用上述成相互协作,推进工作。对监察部门而言,一是可根据监督监测情况有重点的对企业开展监管,特别对监测超标的企业,严格监管,查找超标排放原因,督促企业整改;二是可利用环境质量报告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行动。如针对地表水环境质量下降可开展沿河企业的污染整治,空气质量下降可开展蓝天工程、扬尘治理等行动;三是通过及时了解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评价专项行动效果,有的放矢的开展监管,实实在在的来改善环境质量。对监测部门而言,一是要充分利用监察部门所拥有的企业污染排放基本台帐信息,如排污申报情况等,建立起重污染企业监测信息台帐;二是可以及时结合环境和日常监察结果调整监测重点,对重要以及监管中发现问题的企业要及时介入,加大监测频次,开展突击监测,获取第一手证据,有力地支持监察部门的管理需要;三是要对环境监管工作进行最终的评判,通过管理来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来改善问题,最终的效果要求监测部门来衡量评判。
4 结语
总之,为了促进环境监测和环境检测工作的协调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的内部规则,利用好环境监测的有利资源,发挥环境监测的技术优势。只有这样,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才能够以协调和有序的方式发展,从而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并建立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胡志鹏.新形势下的环境监察[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