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区经济基础范文

地区经济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区经济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区经济基础

第1篇:地区经济基础范文

[关键词]羁縻制度;经济视角

羁縻一词首见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1](p2322)羁縻的本意为对牛马的束缚,可引申为怀柔、抚绥之意。自西汉以来,羁縻制度经历了边郡制、羁縻府州与册封制和土司制三个阶段。[2](p24)在《新唐书・地理志》中这样说:“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3](p1119)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对此大力发挥,把它概括为:“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即其渠帅而用之”的方针。[4](p35)

可见,羁縻制度是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一种特殊的管理制度,它以“羁縻”政策为指导,以土官统治为基础,由少数民族的酋领世领其地,世长其民,对朝廷表示臣服,而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不进行直接的管理,日常事务由当地的少数民族政权来实现的一种宽松的民族政策。

历朝历代都注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唐朝初期,为了尽快恢复社会生产,面对周边实力在不断增强的少数民族政权,唐朝在处理东北、西南、西域等少数民族问题,通过通使、和亲、册封和互市等政治和经济手段为主,武力威慑为辅的策略,对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政权进行招抚,积极推行羁縻制度,从而达到“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目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形态。唐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经济凋敝,百姓疲敝,众多的地方割据政权也随时威胁唐朝脆弱的统治。首先,唐初的经济实力,不可能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进攻,面对这些问题,统治者必然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新生政权,这反应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主要是采取较为缓和的羁縻制度。其次,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使得统治者注重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物产状况以及人口等众多因素使得统治者注重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因此唐初在这一地区积极推行羁縻制度。

西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气候温润,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优越的地理环境,是西南地区物产丰富的一个重要的自然因素。

在农业上:四川地区的开发较早,社会经济相对发达,部分地区处于成都平原,水利灌溉系统较为发达,使得成都地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也。”[5](p3134)农田水利发展迅速,许多的灌溉工具和水利工程也运用到了农业生产中。筒车在西南地区运用较为广泛,“川中水车如纱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6](p81)这样有效的保证在旱时农业能够保收增收。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人口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唐人陈子昂曾说:“蜀为西南一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聚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7](p673)

农业的发展,促进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繁荣,使得社会产品丰富起来,商业交换的产品数量和种类相应的增加。“隋唐时期,由于全国统一和交通运输的通畅,地区间的商品交流活跃,进入市场的商品种类非常多,主要是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6](p298)手工业也出现了地域的分工,四川的井盐也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销产品。在社会文化用品上:“四川提供的纸张品种很多,有麻面纸、屑末纸、滑石纸、金花纸等十余品。”[6](p299)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

手工业、商业的繁荣进一步促进城市大的发展,在农村,草市的兴起也是商业经济繁荣的表现,商业经济已经从城市发展到农村。“唐代的草市都是因商业的需要在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交易市场,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就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区。如四川彭州唐昌县的建德草市,起初只是照顾来往而无处投宿的商人而建立的,后来则有旗亭、旅舍、房屋相连,货物中也有珍贵商品。”[6](p299)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依赖于交通条件的巨大变化,唐时期,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通往全国的新陆路交通网,其中主要的干道其中就有西南道。水路通过长江水系可以顺利到达下游地区。同时“身毒古道”也经过西南地区,通过这可以到达印度。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方面,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文。富庶的天府之国孕育出了人们闲淡的生活态度。西南地区处于丘陵地带,气候湿润,多云雾天气,在横断山区、丘陵地带,大多适合茶树的生长。“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也都先后发现了高度在10米以上生长数百年的野生大茶树,有的地区还发现了成片成林生长的野生茶树。”[6](p201)西南地区盛行饮茶之风,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于茶颇有研究。陆羽的《茶经》内容广泛,涉及到茶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源、具、造、煮、饮、事、出、略、图等内容。唐宋期间,卖茶、贩茶的发展,出现以茶换马,西南地区的茶马贸易发达。明清时期,茶马古道盛极一时。

成都也成为了巴蜀地区的经济中心。在隋朝,它是水陆所凑,货殖荟萃的地方,所产绫锦,民闻天下。到唐代,其繁荣仅次于扬州,有“扬一益二”之美誉,成都也两次接纳出逃的皇帝,成为唐南京。可见,西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政府不得不重视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这也成为唐初在西南地区推行羁縻制度的重要原因。

此外,西南地区开发历史悠久,社会物产丰富。战国时期,李冰太守修建都江堰,灌溉便利,使得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因此,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三国时期刘备据蜀地,开发四西南地区,加强对该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使得西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他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特点和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孙权、曹操三分天下。西南地区可以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在《元和郡县图志》中有关于四川各地向唐朝政府每年的贡、赋有这样的记载:

蜀州的“贡、赋:开元贡:罗十八匹,木兰皮,沙塘。”[8](p775)

嘉州的“贡、赋:开元贡:麸金。赋:小布,麻。”[8](p787)

戎州的“贡、赋:开元贡:葛五匹,宁布。”[8](p790)

松州的“贡、赋:开元贡:狐尾,当归,犀,牛酥。”[8](p810)

茂州的“贡、赋:开元贡:麝香,升麻。赋:麻布。”

悉州的“贡、赋:开元贡:麝香,当归,羌活,聱牛酥并尾。”[8](p817)

在《新唐书・地理志》中:

“厥赋:绢、绵、葛、宁。厥贡:金、布、线、葛、、绫、绵、羚羊、尾。”[3](p1079)

可见这些地区,地势复杂多变,植被较好,每年向朝廷上贡的货物当中有大量珍惜的名贵药材,另外,这些地区地理优越,朝廷每年可以获得大量的珍奇异宝。同时,这些地区的丝织业也相对发达,在上贡的物品中,葛、布、绢也较多,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些地区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同时说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此外,西南地区也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在这里生活着众多的民族。《史记・西南夷列传》载: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在蜀之西。自冉彪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9](p2281)

《新唐书・南蛮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南诏,或曰鹤拓,曰龙尾,曰苴咩,曰阳剑。本哀牢夷后,乌蛮别种也。夷语王为“诏”。其先渠帅有六,字号“六诏”曰蒙诏,越析诏,浪穹诏,邓赕,施浪诏,蒙舍诏。[3](p6267)

还有名蔑,单单,骠,西原蛮,南平獠等众多民族。他们在这些地方生息繁衍,加强对这些少数民族的管理,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促进少数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由此可见,西南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使得政府必然更加关注西南地区的发展。西南地区每年向中央的贡、赋,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以充实国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唐初经济的发展。同时,从反面证明,政府疏于对这些地区的管理,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物产、便利的交通条件、众多的人口因素,这些可以成为割据势力的有利经济条件,当地方的实力过于强大,必然会对中央政府构成强大的威胁,这是任何统治者所不愿看到的结果。这些成为统治者在西南地区推行羁縻制度最重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杨圣敏,丁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3][宋]欧阳修,宋祈撰.新唐书・地理志.卷四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

[4]罗康隆.唐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羁縻制度述评.[J].怀化师专学报,1999年18卷.

[5][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转引自.中国全史・农业史・简读本.杜少陵集详注.卷十.春水.诗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7]转引自.吴存浩著.中国农业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第2篇:地区经济基础范文

摘要:新疆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通过调研查阅新疆地区环境资源现状,及对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现状进行

>> 贵州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补偿与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新疆地区耕地资源变化分析及保护对策研究 新疆地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调控 新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资源环境的保护 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刍议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现状调查与研究 资源型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及治理的研究 江苏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创新机制研究 新疆地区古籍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重点教学资源建设机制刍议 刍议新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新疆地区物流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新疆东天山地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 新疆地区金矿资源分布及找矿前景分析 新疆吐哈地区盐类矿产资源浅析 河北省资源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法律实施机制研究 新疆兵团农牧团场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4] 蔡守秋.环境正义与环境安全―二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1―5+92.

[5] 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01:54―59.

[6] 王静爱,毛佳等.中国的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A].研究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374―384.

第3篇:地区经济基础范文

关键词:公共支出;经济增长;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一、相关研究

欧阳志刚(2004)研究显示:除了个别年份有负向影响,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总体上有明显推动作用。黎桂宏等(2011)对贵州省的公共支出规模进行研究发现公共支出规模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即政府公共支出能促进经济增长。周浩等(2011)以C-D函数为基础,引入劳动力资源、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对1987-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府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公共支出对当地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政府公共支出每提高1%,GDP就会相应提高0.46%。

二、实证分析

本文中公共支出规模用G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用Y表示;为了减小异方差,对所有数据取自然对数,并用GDP平减指数平减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所得的数据中公共支出规模用LG表示,经济增长数据用LY表示。本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3),在下面的分析中将不再单独说明。

1.单位根检验。

对原始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原始面板数据存在单位根,接着对一阶差分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表1 一阶差分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表

变量 IPS检验 ADF-Fisher Chi-square PP-Fisher Chi-square

Statistic P值 Statistic P值 Statistic P值

一阶差分面板数据 (LY) -3.39910 0.0003*** 49.7799 0.0015*** 66.4552 0.0000***

(LG) -5.83420 0.0000*** 75.0924 0.0000*** 63.7306 0.0000***

注:***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

表1显示面板数据一阶差分后均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所以LY和LG是一阶单整变量,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表2面板数据协整检验结果表

不加权

Statistic P值

Panel v-Statistic 2.876306 0.0020***

Panel rho-Statistic -1.313149 0.0946*

Panel PP-Statistic -2.103054 0.0177**

Panel ADF-Statistic -4.572496 0.0000***

注:*表示在10%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

表2显示变量的检验统计量均在10%水平下显著,LY和LG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协整检验。

3.实证结果

Hausman检验显示应选择固定效应形式,采用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结果如下:

表3西部各省回归结果

变量 系数 P值

C 6.910925 0.0000***

重庆 0.118224 0.0004***

四川 0.091518 0.0047***

贵州 0.053655 0.1476

云南 0.020370 0.6299

0.078671 0.0184**

陕西 0.143006 0.0003***

甘肃 0.039863 0.2735

青海 0.085180 0.0106**

宁夏 0.073494 0.0785*

新疆 -0.009050 0.7984

内蒙古 0.337365 0.0000***

广西 0.095353 0.0113**

注:***、**、*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下显著

结果显示:贵州、云南、甘肃、新疆没有通过检验,说明这四地区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联不显著;其余各省均在10%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内蒙古、重庆、陕西的回归系数大于0.1,表明其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强,固定公共支出可带来较高的经济增长;四川、、青海、宁夏、广西回归系数小于0.1,表明其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固定公共支出会带来较低的经济增长。对比回归系数可知:西部各省级单位公共支出水平对当地经济发展作用效果不同,公共支出执行效果和效率在各地区有显著差异。

三、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只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效益,很多时候政府财政投资只是简单的大规模投入,虽然得到了经济增长的利好但是投资资金浪费、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暴露无遗。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在进行公共投资前应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与收益性进行研究,对可行的、投资产出效应高的项目进行重点投资,对前景不明朗、投资产出效应低的项目少投资或不投资,在对项目进行投资后,政府还应做好后续的追踪,对投资项目的发展进程进行监督和研究,为政府的持续投资提供宝贵意见。同时我国现今市场体制不完善,市场各方面还有所欠缺,此时需要政府增加公共投资以改善市场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从而吸引私人资本的进入,为经济的腾飞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欧阳志刚:《我国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5

[2]黎桂宏.陈问,张仕样.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贵州省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2011.9

作者信息:

第4篇:地区经济基础范文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土地规划;可持续利用

0 引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影响范围广、时间长,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范畴,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的决策质量,减少政策、规划与计划制定的失误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研究方面建立了较完善、科学的研究体系。我国近年开始有学者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研究。卞正富等[1 ] 就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潘嫦英等[2 ] 讨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系、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借鉴等问题;赖力等[3 ] 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 土地利用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1.1 土地利用规划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作为人类新生存方式的可持续发展,若要真正得以有效实施,即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方面形成一个持续、高效的协调运行机制,必须遵循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性和需求性原则,这是由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1.2 可持续发展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条件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特别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注重长远发展和发展的质量,强调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协调。土地利用规划是对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土地利用的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促进人类与其他生物物种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1.3 土地利用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土地利用规划按等级层次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布局,土地利用规划效益预测等。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能够将各个部门和产业的用地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效益、逐级控制、动态平衡、协调统一的原则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

2 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2.1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各方面利益、协调发展环境和经济,其最终目标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的最佳综合效益,做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PRED) 的协调统一。依靠技术和行政手段,协调开发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比例、空间分布与当地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开发区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其生产与环境功能,以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最佳综合效益。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 合理利用目前的开发区土地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 在开发区土地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保护那些对人类未来发关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如耕地)。

(3) 协调区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兼顾生态、美学及文化等因素,以实现区内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4)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是经济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建美好的人居环境,重视对人的关怀。

2.2 开发区土地持续利用不仅涉及到时间因素,还涉及到空间尺度。比较土地利用的持续性和适宜性,可以认为持续性是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土地利用的适宜性是指对于一定的土地单元,其是否适合于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及其适宜程度;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指一块地在更长时期内是否适合于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可见,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持续性研究要求对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各种因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 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以便为可持续利用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一种开发区土地利用方式,只要在未来可预见的较长时期内自身有较高的产出,又不妨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并能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通常认为这种土地利用方式是可持续的。有些土地利用方式,目前虽利用效率不高,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它具有灵活反应调控特征,也可认为是可持续的。

2.3 开发区内的农业用地和一般农业用地相比,虽然目前在权属上都为集体所有,但开发区的农用地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其权属将变更为全民所有(国有)。这一特点决定了两种不同的农用土地可持续利用方式。一般农用地可持续利用要求在提高土地的生产力的同时保护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并防止土地退化,即通常所说的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根据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时间特点,经预测在短期内将征用为国有的农业用地,对其利用方式不用再考虑到养地,而是要快速充分挖掘其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3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对策

3.1 科学合理规划是土地合理规划的保障

要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在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下编制开发总体规划的同时,加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提高详规的覆盖率。通过合理的布局与规划,提高开发区内可出让用地的比例。在总体布局上还应注意充分发挥土地使用价值,按照不同产业和不同项目的特点确定地块的功能和发展方向。

3.2 提高项目质量,培植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项目是开发区的生命线,项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全区经济的发展前景,也直接关系到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即土地产出率的高低。有的开发区为避免土地的闲置,增加项目的数量,引进一些“夕阳”产业和污染项目,造成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土地利用低下,有的甚至给开发区带来外部的负效应,影响开发区的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3.3 加大土地监察力度

通过土地监察,清理项目,清理拖欠土地款。针对开发区用地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清理整顿措施。

(1) 签订土地使用合同后,对己付清地价款,迟迟不开工的,通过收取土地闲置费等手段,限期使其开工。自批准占地之日起两年之后仍闲置不用的,收回土地使用权,原所交的出让金及闲置费不予退回。

(2) 对未付清地价款的投资商,使其限期付清地价款,对土地出让金迟迟不能到位、不按规定开发的应当依照合同规定予以处罚。

(3) 对于一些未批先用项目,符合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督促其办理相关手续和补交出让金;不符合规划的,予以取缔,依法收回土地。

(4) 对于新征用地,无力开发而造成的闲置用地,没有破坏土地的耕作条件的,应坚持退还农民,让农民继续耕种;已破坏耕作层的,在规划区范围之外的应通过土地整理和复垦,使土地恢复耕作能力,然后退还给农民使用,不可复垦或是复垦成本过高的,通过规划修编,纳入建设用地规划区的范畴。

(5) 对于其他闲置土地,结合项目,能利用闲置土地的,尽量不新占用地,能利用原有厂房的,尽量不新建厂房。

3.4 以服务承诺为契机,改善区内投资环境。

一切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改善区内投资环境,增强客商的投资信心。开发区建设应逐步改变引资招商的思路,应主要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水平的办事效率,优质的服务,不断增加开发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而不是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在建立和完善支持开发区发展的各类支撑服务机构的同时,还应建立与开发区相关的服务配套企业,如信息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社区生活服务、环境美化服务等企业,使开发区的服务设施软环境与基础设施的硬环境相益得彰,充分发挥土地的增值效益和增值潜力。

第5篇:地区经济基础范文

[关键词] 公共支出;区域差距;革新成本

[中图分类号] F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0-0015-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扩大的区域差距与中国的经济增长一样,备受世人关注。区域差距与非均衡的产生及其变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传统要素的自然条件和初始起点是影响地区差距形成的因素,但并不是造成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必然原因。政府的调控通过对传统要素的“渗透”,可以影响传统要素的禀赋结构和质量。在考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差距状况的变动趋势时,承认造成中国区域非均衡扩大的人为原因比单纯运用自然条件解释区域差距的扩大更有说服力,由此引出的政策含义更值得我们关注。它说明,只要我们调整政府政策偏好,就可能既避免两极分化,同时又不牺牲经济增长。

有关经济增长与公共支出的著述颇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Arrow、Kurz和Barro在政府直接干预模型的构造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在认识到政府支出在高速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生产性以及政府在很多方面支出的不可替代性之后,他们在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将公共支出引入生产函数,从而开拓了这个领域的研究。Arrow & Kurz (1970)在公共支出是生产性的假设下,把公共支出引入生产函数,得出私人投资将从政府支出中获益。Barro (1990)假设政府的目标是追求经济增长率最大化,得出公共支出具有生产性,并证明了增长率最大化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是一致的,但是该模型把消费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忽略了,没有考虑政府的公平性目标。

国内理论界虽然十分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但研究视野主要放在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作用上,少有学者注意到财政政策对区域这一中观层次的调控问题。龚六堂(2002)将政府分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将公共资本流量纳入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得出各种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娄洪(2004)则分析了多个地区不同的公共基础设施流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政府基础设施资本的外溢效应扩大了两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主要问题在于,研究往往将政府干预调控的某一方面(如公共投资资本、转移支付等)单独带入生产函数,得出经济增长与其的函数关系,没有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同时合并考虑政府调控的各种支持手段对区域发展的综合影响。更主要的是,大部分研究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政策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

笔者旨在分析各种政府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为达到这个目的,笔者借鉴Martin & Ottaviano(1999)的方法,建立一个包含公共基础设施的两地区内生增长模型。该模型表明,与转移支付和传统的区域政策相对照,旨在减少革新成本的政府支出政策能提高经济增长率,同时促进区域间平等。

二、包含公共基础设施的两地区内生增长模型

Martin & Ottaviano(1999)将Romer(1990)创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Helpman & Krugman(1985)创立的经济地理模型联合起来建立一个两地区内生增长模型,其中,企业定位和公共基础设施起着重要作用。在分析之前,对本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经济模式作如下设定:

第一,存在两个区域:地区1和地区2。地区1和地区2都有固定数量的劳动(L),两地区除了初始收入水平外其余禀赋都相同,地区1比地区2更富裕。资本流动和企业定位在地区间都是自由的。

第二,经济由三个部门组成:一是典型的家庭部门。家庭拥有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消费获得效用。二是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潜在利润的差异导致企业定位的改变。生产部门又分为存在地方外溢性的研发部门、规模报酬不变部门和规模报酬递增部门。三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并无偿提供给企业使用。在分析外生的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经济的作用机制时,不考虑政府部门。

第三,经济地理是两个地区的革新增长的决定因素,而经济地理由企业定位的均衡来描述。

第四,两个地区间和地区内部都存在交易成本,而且公共基础设施会影响这两类交易成本。由于交易成本会改变经济地理,基础设施的变化将对企业定位、经济增长率以及地区间名义收入差距产生影响。

由于模型具有对称性,我们只考虑地区1(地区2的变量都用*表示)。

2. 假设公共支出政策提高地区2内部的基础设施,即?啄*D增加。根据方程(6),对于给定的?兹E,γ将减小,从而曲线γ(?兹E)向右移动(见图3)。随着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地区2的产品交易成本将下降,而有效需求会增加。由于假定规模报酬递增,生产异质产品的企业会移到地区2,γ减少。从地区1迁到地区2会使研发成本增加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减缓。由于更多的企业在地区2从事生产致使当地生产的产品的交易成本降低,地区2的价格指数相对地区1减少,另一方面,名义收入差距增加,从而真实收入差距是不明确的。因此,这项政策使企业集中程度降低、经济增长减缓,而对真实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明确。

3. 假设公共支出政策提高地区间的基础设施,即?啄I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地区1有比地区2更大的市场规模,那么地区间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会提高地区1的工业集中程度,所以,曲线γ(?兹E)将会向左移动(见图4)。此时,这项政策与图3所示的减少地区2内部交易成本的效应正好相反:随着企业集中程度γ增加,增长率g将提高,名义收入差距?兹E将减少,但真实收入差距的改变不明确。如Martin & Ottaviano(1999)所说,如果地区间的交易成本已经足够低以至于价格指数的影响并不十分重要,那么旨在减少地区间交易成本的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会减少地区间真实收入差距。

一项旨在减少地区1内部交易成本的政策将与此处所说的改善地区间基础设施的政策具有相同的效应。

4. 假设公共支出政策减少经济中的革新成本,即η减少,比如通过对R&D进行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曲线g(γ)将会向左移动(见图5)。随着革新成本降低,更多的工厂进入市场削弱了已有工厂的垄断地位,从而减少地区1资本所有者的收入。这样不仅减少了地区间收入差距,而且也促使更多的企业重新定位在地区2。从方程(10)可知,革新成本的降低能弥补空间集中程度的降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使得经济增长率仍然增加②。而地区1空间集中程度降低且同时地区间名义收入差距减少使得真实收入差距减少。因此,旨在降低革新成本的公共政策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保障公平。

上述分析表明:从理论角度看,经济增长和区域间平衡存在政策上的权衡。对贫困地区直接的货币转移支付政府支出政策能促进区域间平等,但可能对经济增长不利;在贫困地区内部改善基础设施的公共支出政策提高了名义收入差距,但对经济增长不利;改善地区间或富裕地区内部基础设施的政策则使经济增长率提高并减少名义收入差距,但对真实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明确;与转移支付和传统的区域政策相对照,旨在减少革新成本的公共支出政策能提高经济增长率,同时促进区域间平等。因此,对于政府来说,通过对减少革新成本的人力资本及研发等进行投资既能促进增长又能维护公平。

四、结论

我们借鉴Martin & Ottaviano(1999)的方法,建立一个由内生增长框架和经济地理框架联合起来的包含公共基础设施的两地区内生增长模型,将各种政府支出政策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同时合并考虑政府调控的各种支持手段对经济增长和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综合影响。该模型表明,从理论角度看,经济增长和区域间平衡存在政策上的权衡。转移支付或传统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和地区间收入平等存在取舍,与转移支付和传统的区域政策相对照,旨在减少革新成本的公共支出政策能提高经济增长率,同时促进区域间平等。当然,这个模型并不完整,并且某些假定不符合事实,以至于结果可能对政府政策的描述不公平。但它有助于我们明白政府政策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的公共支出政策对地区经济乃至全国经济都有不同的影响。

中国有许多学者对不同的公共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及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中,刘晓昀等(2003)从农户收入和支出的角度研究了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通过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贫困地区农户明显从基础设施投资中获益,但同时还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的影响往往因农户的人力资本状况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王、汪三贵(2006)对中国分区域农村教育对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东西部农村不同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对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系数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及其对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整体上低于东部地区。高梦滔、姚洋(2006)使用非参数回归方法对影响农户收入差距的原因加以分析,估计的结果表明,教育和在职培训体现出的人力资本是拉大农户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物质资本包括土地对农户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而且在不同的收入组别上,人力资本的回报都显著高于物资资本的回报。这些研究都从不同角度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对政府确定今后投资的优先次序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研究发现各种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效果和缩小地区收入不平等的效果有很大差异,重新合理配置政府资源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只要我们调整政府政策偏好,就可能既避免两级分化,同时又不牺牲经济增长。基于本研究结果,现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投资,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投资是促进农业增长、缩小地区差距的最有效措施。二是农业科研投资势在必行。农业科研投资不仅经济回报高,而且对农村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也具有重要作用。三是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地区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国家尤其应当重视对西部地区农业科研、教育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由于西部地区税基很小,应由东部富裕地区向西部地区实行财政转移,支持西部开发,缩小地区间收入不平等。

[参考文献]

[1]高梦滔,姚洋.农户收入差距的微观基础: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J].经济研究,2006,(12).

[2]龚六堂,邹恒甫.最优税率、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

[3]刘晓昀,辛贤,毛学峰.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2003,(1).

[4]娄洪.长期经济增长中的公共投资政策――包含一般拥挤性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J].经济研究,2004,(3).

[5]王,汪三贵.教育对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2).

[6]Arrow, K. & M.Kurz,1970, Public Investment, the Rate of Return, and Optimal Fiscal Policy, John Hopkins Press.

[7]Barro, R., 1990, "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PP103-125.

[8]Martin, P. and Ottaviano, G.I.P., 1999, “Growing locations: 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43,PP281-302.

第6篇:地区经济基础范文

一、初三分流及高中后培训模式

在经济落后地区,根据每年的初三毕业生人数及高中招生人数比较,约有60%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普通高中学习,普高毕业生中又有60%以上的学生不能进入高校学习。这部分学生就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但他们又无劳动技能,不好就业。因此可将这两部分学生进行初三分流及高中后培训,纳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学会一定的技能后再就业安置,提高劳动技能。

(1)初三分流。初三毕业生多数年龄小,还未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又无劳动技能。因此,在初三的第二学期,对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分流出来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可在本校就读,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由当地职高订教材,并对其教学进行指导,只开设文化课,即“0.5+1.5或0.5+2.5”的模式,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第二学期再集中到报读的中职学校学习。同时学生能提前半年进入社会就业,毕业后由职校对他们进行就业安置。

(2)高中后培训。高中毕业生中,大部分不能升入高校学习,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若这些毕业生直接进入社会就业市场,又苦于无就业所备的相应知识和技能,一旦推行劳动准入制度,则会失业或难以再就业。因此,对这部分学生开展高中后培训,进入中等职校学习半年或一年的劳动技能,并经鉴定发放相应的劳动技能证书后再去就业。

初三第二学期分流和高中后培训,即使学生能学到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质,又为今后劳动准入制度的规范,解决了学生就业后的后顾之忧。

二、学习―实践紧密结合模式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学习相应的职业技术,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以实践操作为主导,使之就业后适应工作。因此,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可采取如下办法。

(1)学校+工厂。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半年后,进入工厂实际操作训练半年,第二、三年也如此。在工厂的操作训练期间,学校和工厂各派一人进行实地指导和管理,使学生能正确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厂方还可适当发给学生基本生活费,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及家长的经济负担,又真正掌握了操作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学校+实验基地。在条件有限的边远地区,进入工厂实习困难,学校可建立相应的模拟实验室或基地,学生就在实验室或基地进行操作训练,仍可采取半年理论加半年实践的形式,也可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掌握操作技能。

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模式,掌握了相应专业的操作技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就业后能胜任其工作。

三、以中等职业为主,融成人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模式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功能,除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外,还可肩负起当地培训及成人教育的任务。因此,在发展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同时,抓好成人教育(学历与非学历)和培训工作,扩大职教办学规模及社会效应,以推动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

(1)中职教育+成人教育。充分发挥和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在职业学校开办成人学历教育。可与当地党校或其他高校合作,作为高校的教学点或工作站,在他们的指导下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工作,为当地的在职干部、职工及社会青年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拓宽办学路子,扩大办学规模。

(2)中职教育+培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拓宽办学形式,扩大办学规模;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向上争取、申报相关培训资格,争取当地的各种培训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特种作业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通过争取这些培训项目来拓宽办学形式,进而扩大规模,增加社会、规模效应,办出特色和成果,赢得社会的认可,使职业学校稳步向前发展。

四、集团化办学模式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之形成良性循环之势,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办学原则,以市场就业为导向,面向就业市场培养人才,采取校企、校校结合等方式办学,拓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路子,可采取“0.5+1.5、1+1、1+2”等办学模式形成集团化办学。

(1)职业技术学校与乡镇中学联合办学。为扩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及带动乡镇学校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减轻学生及家长负担,实行以职业中学为龙头,乡镇中学为职校的教学点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初三学生在乡镇中学(初中)学习文化基础课0.5~1年后再到职校学习专业技能1~1.5年,各中学采用职校下发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在职校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既为不能升入普高的学生提供了就读机会,又扩大了职校的规模,达到整合、共享资源的目的。

(2)职校与经济发达地区校校、校企结合。这种办学模式是对经济落后地区教学资源不足的一种补充,利用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的资源或企业资源,使经济落后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专业、技能,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对学生采取分段学习、分段管理,共同招生培养和就业安置。在企业期间实行带薪实习的办法,解决贫困学生学习上的经济困难。分段学习、管理采取“1+1、0.5+1.5、1+2”的模式(在当地职校学0.5~1年后,到联办学校或企业学习或带薪实习1~2年)。

第7篇:地区经济基础范文

[关键词]大兴安岭;碳汇;市场化

[DOI]10.13939/ki.zgsc.2016.38.194

大兴安岭林区是中国面积最大、国有林最集中、生态地位最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长远木材供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多年的高强度采伐,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采伐抚育失调。为了增加木材战略储备、修复林区生态环境,黑龙江省自2014 年4 月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但禁伐将使经过几十年不断调整和完善、围绕林木产品开发所形成的林业产业面临急剧萎缩的困境。为确保林区社会经济在禁伐背景下能够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进行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因此,基于林业碳汇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研究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是破解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的突破口,实现林区碳汇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1 生态补偿机制与林业碳汇

1.1 生态补偿机制及森林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1]。目前,我国生态补偿措施主要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生态转移支付等。森林生态补偿即对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进行补偿[2]。由于森林的生态效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因而是一种典型的外部性很强的公共物品。若要解决森林碳汇的外部性问题,最好的途径是通过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来实现。

1.2 林业碳汇为森林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提供了可能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中57%的碳都储藏在森林中 [3]。林业碳汇是生态服务的重要功能,碳汇的交易机制证明了森林的生态价值可以通过市场手段实现价值补偿,从而使得具有很强外部性特征的森林生态效益通过交易实现内部化,为社会提供生态公共产品的森林通过市场机制找到了除政府以外的买家,这为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提供了有效的启示,有效促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市场化,可进一步改进现有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建立长期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1.3 我国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林业碳汇补偿的局限性

我国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局限性方面,特别是林业碳汇补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现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仅依靠中央及地方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以碳汇交易为主的市场化补偿机制结合政府补偿的方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现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与森林的生态价值与市场价值不匹配。最后,现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单一。对于不同的碳汇林实行单一的补偿标准,既不能体现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生态价值,也有违公平原则。

2 大兴安岭地区实施碳汇经济SWOT分析

利用SWOT分析方法中四个方面的不同指标,对研究区进行评分如下图。

通过评价分析,大兴安岭地区实施碳汇经济SWOT评价最后得出的战略坐标值为(1.14,0.14)。由上表对比可知,该地区属于实力-开拓型战略区域,研究区内所拥有丰富森林资源是实施碳汇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动力。大兴安岭地区实施碳汇经济的主要难点和问题集中在森林资源质量不高,资源管理模式不合理,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法律和交易平台的支持,为此,需要改善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加强人才和技术支持,综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并把握好加入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体系的机会,更加有效地发挥发展森林碳汇经济的潜力,助力林区森林碳汇经济的后发赶超。

3 碳汇量市场化机制框架

3.1 碳汇量市场化分类

在国内外的碳交易市场中,林业碳汇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可作为交易产品进入交易体系,但并非所有森林、林地都可以开发出可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根据联合国对“碳汇”的定义和碳排放权交易的原理及规则,能够交易的碳汇是按照被批准的方法学实施项目所产生的净增量。由此,依据森林碳汇是否可参与市场交易分为两大类:可交易碳汇与不可交易碳汇。

3.2 可交易碳汇量

根据减排机制不同,目前可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主要有三类: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林业碳汇项目、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林业碳汇项目和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项目。可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要经过审定、注册、监测、核查等环节后才能签发减排量。因此,大兴安岭地区可针对符合现有国际国内碳市场碳汇方法学的林地,加强碳汇量监测和碳汇项目开发管理能力,力争将其纳入国内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对现有方法学体系未涵盖的但具备碳汇功能的项目,应基于大兴安岭地区“再造林与护林项目”规划,提出符合国内自愿碳减排标准的方法学的编制方案,将更多具备碳汇能力的造林再造林项目纳入碳交易体系,参与国内自愿减排交易。

3.3 不可交易碳汇量

不可交易碳汇可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市场化,从林业碳汇的长远发展来看,应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通过对不同的补偿责任主体制定不同的生态补偿途径,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渠道,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发挥生态补偿的作用,实现受益者支付补偿、受损者得到补偿、破坏者承担责任。

①提高国家及地方财政补偿力度。在现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框架下拓宽补偿的范围及标准,对公益林所提供的没有形成交易的森林碳汇给予补偿,依据森林质量及碳汇能力,参考碳汇交易价格实行分类补偿。②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征收碳税、森林资源使用费、大型排放企业碳汇认购、设立专项森林碳汇基金等多种来源渠道的资金机制。此外,国家及大兴安岭地区还可通过一些森林碳汇的政策补偿激励森林碳汇的经营者。③完善市场补偿途径。对即将建立的全国碳减排市场,可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二氧化碳排放企业的减排配额,并明确其可以通过森林碳汇交易进行减排的配额,明确森林碳汇市场中的购买主体,基于森林碳汇交易的市场补偿就可以实现。④鼓励林业碳汇社会补偿。鼓励社会主体积极参与自愿减排及森林保护活动,可向林业碳汇经营者进行捐助或者通过基金募集对林业碳汇进行补偿。主要方式包括直接捐助(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单位、个人的捐助)及设立某种形式的社会基金。⑤建立造血型补偿机制。为提供生态屏障的欠发达地区构筑一个发展平台和空间,如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提供保障措施、技术引导、设施援助等,从而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形成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的“造血”机制。

参考文献:

[1]欧阳志云,郑华,岳平.建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与措施[J].生态学报,2013(3):686-692.

第8篇:地区经济基础范文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地区 林业类 职业教育

作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灵魂的区域性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是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林业类实训基地建设面临的困难

(一)教学基础条件不足,难以保证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林业作为大农业的一部分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森林(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为主要经营利用对象的综合性生产部门。其最大特点在于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占地面积大、受地理环境制约强。再者由于财政收入低,当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比较少,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使得专业难以具备开展相关实习实训必需的基础教学条件。仅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目前该地区林学专业主要与国家、地方相关林业管理、管护部门合作进行,然而由于林木较强的物候特性,使专业理论知识教授时间和技能实训时间无法很好地切合。同时,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的食宿等非教育教学因素,共同造成现有实习条件也无法满足学生实训需要,学生的生均实训时间得不到保证,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实训教师队伍素质不高,难以保证学生的实训质量

在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各种工艺、技术较落后,目前采用聘请企事业单位中的一线技术员工作为实训教师的方式,由于专兼教师沟通少,理实难统一等原因,无法满足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地处欠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只能利用假期时间,送本校教师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技术培训。由于培训时间短,这些教师只学会一些基本的东西,回来后就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得技能理论与操作衔接不良,培训效果较差。

(三)校企合作基础不定,难以进行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的存在不仅解决了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紧缺的问题,缓解了学校资源压力,而且为增强师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搭建了平台。然而在校企深入合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校企合作存在很多困难,其中表现得较突出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校企双方目标利益具有差距。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具有公益性特征,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重于追求社会价值和长远利益;企业作为盈利机构,则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和直接利益。

第二,校企合作政策法规不完善,合作机制没有保障。目前,校企合作还多处于学校、企业利益结合共同合作,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积极参与。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训基地建设的措施

(一)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把握技术发展的前沿,做到资源共享,注重真实性和创新性

职业教育特色就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其实训基地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而建立,为当地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应以本地区行业发展情况为依据,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并校企共同分析学生不同阶段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根据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置,以合理性、可行性原则配置实验实训设备。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平台所需资金较多,在建设过程中考虑同时满足相关专业各层次的需要,避免重复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把握技术发展的前沿,将基础操作技能和前沿科技有机结合,做到适度超前并留有可发展的空间。既要跟上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又要体现出以当地企业生产为依据的特色,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工艺,又能很好地为当地企业服务。

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考虑各种实训场地、仪器设备、软件、师资、人员,各种管理与服务平台等,力求做到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在功能角度上,要求基地具有教学、科研、开发、生产和培训等多种功能。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注重真实性和创新性,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要求贴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林学实训基地除了完成职业院校的实训课程教学外,还可以丰富基地内涵,面向社会开放,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应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等资源优势应成为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扩大培训项目,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培训。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作为实训基地管理者的中职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并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更新观念。通过定期对实训教师进行高级职业技能培训,走专兼结合的道路,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派相关专业教师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深入学习,聘请兼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案制定等工作。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师得到锻炼和培养,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加强教师与企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扎实理论知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优秀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提供很好的平台。

(三)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拓展合作内涵

第9篇:地区经济基础范文

第二条  汕头经济特区范围内已实行统一征用的土地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均按本试行办法执行。

第三条  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范围:

(一)高科技项目用地;

(二)市政府兴建的福利住宅用地;

(三)国家机关、部队、人民团体、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和市政公共设施等非营利性用地;

以上三项用地可享受减交地价款优惠。

(四)工业用地(不含高科技项目)和市政府批准的其他用地。

除上述用地以协议方式出让外,其他营利性用地应以招标或拍卖方式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

第四条  申请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单位,须向国土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

(一)市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批准在特区兴办企事业的文件;

(二)计划部门对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

(三)规划部门对建设用地规划的意见;

(四)大中型及重点工程项目需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保护预评估分析报告,初步设计批准文件及总平面布置图;

(五)总体工程项目需提交标明建筑物相关尺寸和房屋层数的设想平面布置图;

(六)对环境有污染的或有危险影响的项目要提交环保、消防等有关部门的审批意见书;

(七)高科技项目需提交市科委高科技鉴定意见书;

(八)市绿化部门对该工程绿化的审批意见书;

(九)符合第三条(一)、(二)、(三)项规定条件可享受减交地价款优惠的,应同时提出书面申请。

第五条  由市国土局根据其申请意向进行初审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同意的给予确定出让的块的位置、面积和用途。市国土局凭市政府的批准文件向申请用地单位发出《办理用地手续通知单》。

第六条  由用地单位持《办理用地通知单》和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到市规划部门办理确定具体用地地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出具红线图手续后,到市国土局办理土地出让手续,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按合规定缴交地价款,并在付清全部地价款后三十日内向市国土局办理用地登记,领取土地使用证。

第七条  在《汕头经济特区土地管理若干规定》颁布以前通过划拨或有偿出让取得的土地,连续二年未按规定建设使用的,其土地使用权由市政府收回,重新安排出让。原土地使用者如需继续使用的,必须重新办理用地申报手续。

第八条  凡依照本试行办法以协议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者未经市国土局批准,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将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或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