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课程;数学软件;几何画板;教学案例
Abstract:By analyzing from the view of history and modern outlook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mathematics experiment in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 The experiment should be designed as a part of the content of mathematics course, whose purpose is to take experiments as carriers to display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of mathematics and enable th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is course personally so as to find, experience and comprehend mathematics, develop innovation awareness and exploring spirit. The experiments should bea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ion ,operation and “returning to nature”. In explaining the proces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conceptions and theorems, and showing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e mathematics problems ,teachers should try to associate connect them with basic mathematics thoughts and methods, and combine mathematics experiments with knowledge teaching to improve each other. In the form of content, mathematics experiments involves proving experiments and probing experiments. In arrangements, mathematics experiment can be made in class, after class or in the laboratory. A general teaching procedure of the mathematics experiment is provided as an example.
Key words:mathematics experiment; mathematics course;classification; teaching
一、数学实验的含义及其课程观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随着计算机和一些数学软件的逐渐普及,数学教育界开始重视数学实验的教学与研究。时至今日,我们将数学实验界定为:为获得某种数学理论、探求或验证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经由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在典型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实验可区分为传统数学实验和现代数学实验两大类。传统数学实验是指运用手工的方法如利用实物模型、实物教具等进行操作的演示性模型实验,或使用纸笔通过具体或特殊数学例子进行的思想性实验;现代的数学实验是指以计算机(器)为工具的实验,具体而言,就是利用计算机或TI图形计算器这些先进的现代技术工具和数学软件为实验手段,以图形演示、数值计算、符号变换等作为实验内容,以数学理论作为实验原理,以实例分析、模拟仿真、归纳发现等作为主要实验形式,旨在探索数学现象、发现数学规律、验证数学结论或辅助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学习与研究的实践活动。不难看出,现代数学实验是传统数学实验的技术改造。
新的数学课程观认为,数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聪明才智而不是积累记忆,在于培养知识探索者而不是博学之士,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要学生记住一些数学技巧,而是要发展思维,引导探索,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数学课堂既要充分体现数学内容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又要重视数学发现、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学习数学不再只是学习演绎和证明,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的或教师叙述的现成的结论,还要学习数学过程,不再只是学习经过千锤百炼的纯粹的形式证明,还要学习形式证明之前的一系列带有实验、猜想性质的思考探究过程。所以,数学的探索过程应该成为数学课程的内容。而承载数学探索过程的最好载体当属数学实验,因为借助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如几何画板(对解决有关图形变换及计算有独到之处)、Mathematica(可以进行矩阵、向量运算,还可绘制二维和三维图形,只要给出一个函数解析式,立刻就可看到它的图象)、Matlab(以数值计算见长)或TI图形计算器(可以直观地绘制各种图形,并进行动态演示、轨迹跟踪,能为数学思想提供可视化的图象,使组织和分析数据容易实现,计算更有效和准确),数学探索发现过程能够以数学实验的形式被“教育形态化”。这样,学生可以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数学实验,自己动手、动脑再现数学发现过程,通过提出猜想、检验猜想、获得经验,逐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不过,目前人们还只是把数学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来研究,把用实验的方式教授数学作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这种观点下,数学实验的目标就是辅助教学,使数学知识容易获取,而难以实现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只有将数学实验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数学实验才有其独立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数学实验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数学实验应纳入到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来考虑,而不应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即数学实验应该由辅助教学模式、手段层面上升到课程层面上来研究,进行数学与技术的真正整合。事实上,在国内外大学数学系的专业课程设置中,“数学实验”已成为一门重要课程。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在英国曾被广泛使用的数学教科书SMP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每一新内容学习之前,先利用实验性、讨论性材料做准备,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直观地、经验性地介绍数学知识。所以,中学数学课程内容中适当增加数学实验内容应该说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的本质的理解。教材可以在处理某些内容时,提倡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探索数学结论”。这为数学实验进入数学课堂提供了契机和空间。新数学课程标准中设置的函数、微积分、矩阵向量、数据处理、算法分析、数学建模、概率统计、线性规划、数学建模等内容,为数学实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这些内容借助数学实验又会变得相对容易。如算法优劣的比较可以作为实验的素材,统计中数据处理、方程的近似求解等都是数学实验的好内容。2004年人教版新高中数学教材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作为阅读材料或实习作业的实验课题,迈出了数学实验进入教学实践可喜的一步。
二、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实验的特征分析
数学课程中设置数学实验,目的很明确,就是以实验为载体,展示数学的探索发现过程,使学生亲历这个过程,从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既获得数学知识,又养成探索能力、非逻辑思维能力。
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实验,应体现活动化、操作化特征,重视学生在数学实验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积极自主地动脑动手、探索验证、讨论交流实践活动中。
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实验,应体现返璞归真的现代数学教育理念,注意构建这样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其中能够自由地探索,在操作、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猜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与验证,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通过情境的变换去发现问题、探索规律、验证结论。
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实验,应充分体现数学实验的价值。(1)有助于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数学实验应为抽象的数学思维提供直观的思维背景,使静态的数学结构表现为时空的动态过程, 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具体化,为学生进行数学论证提供感性的、直觉的材料,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实质性的数学思考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过程、数学本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和方法。(2)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过程,增强创新能力。数学实验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进入自己“做数学”、体验数学的境界,亲身体验数学创造与发现的过程。在传统数学课程内容设计中,数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轨迹往往被掩盖,以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问,当初的数学家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他们是怎样发现证明方法的?数学实验应通过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对问题的观察、发现、解决、引申、变化等过程的模拟和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实践中体验到那条被掩盖了的思维轨迹。(3)有助于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实验过程本身是一个科学研究、探索真理的过程,是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和反思的过程,数学实验应让学生真正从一个旁观者和听众变成一个参与者,真正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4)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实验,既要注意揭示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展示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又要与基本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挂钩,有机地和数学知识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在实验中发现、探索数学规律,在理论学习中进一步研究、证明这个规律。数学实验不能只局限于将抽象化为形象的演它应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由直观现象去归纳、探索数学知识或通过数学可视化去验证数学结论,经历重新建构数学的过程,达到学好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目的。数学实验应为学生提供获得以下技能和经验的机会:观察、探索、形成顿悟和直觉,作出预测,检验假设,控制变量,模拟。数学实验应充分体现利用实验手段和归纳方法进行数学教育的思想:从若干实例出发—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发现其中的规律—提出猜想—验证猜想。
三、数学实验的分类
按照组织形式和地点的不同,数学实验可分为随堂实验、实验室实验和课外实验等。随堂实验就是穿插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数学课程中某一数学主题学习内容前,设置一个与引入主题内容有关的实验情景,在课堂上教师利用数学软件或课件,借助多媒体演示,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实验,或由学生利用图形计算器等便捷工具自行探索的实验。随堂实验的显著特征是内容短小,直接为随后的数学主题服务,通过观察可获得猜想,一般具有启发性、归纳性、直观性。实验室实验指的是围绕一个数学主题组织的较大实验,内容较丰富、内涵较深刻。它的显著特征是具有探索性、过程性。一般需要制定实验计划,在多媒体实验室或计算机房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操作实验,要求学生观察现象或记录数据,分组讨论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或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得出一个结论,并给出合理的数学解释,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就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尽量做出严格的证明。课外实验相当于通常的数学教材中的课外阅读材料──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课外有兴趣去实验探索,或者作为课外作业。
根据实验的目的,数学实验又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检验一个数学判断或结论真伪的实验。教师从新知识的生长点出发,推导出新的结论时,由于结论的抽象性和推理的复杂性,学生在心理上对新知识的接受有障碍,新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通过实验来验证,可使新知识具体化,增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认可和理解。探究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来探索、回答一个对学生来说尚不知道答案的数学问题,一般也不提供实验素材,只提供实验的课题,它实际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探究来学习数学知识的亲身实践的途径,强调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解。这两种实验的区别在于:(1)验证性实验一般伴随概念原理的分析、讨论,耗时一般较少,实验后通常不安排讨论;探究性实验则安排在概念原理之前,为发现、提出概念原理埋下种子,实验后一般要进行小组或班级讨论,讨论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收集到的数据和对数据进行解释,提出假说,用时一般较多。(2)验证性实验一般用于验证所给结论,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是结论的附庸;探究性实验一般开始于一个有刺激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实验的过程受未知的探索结果的吸引或为了理解观察的事实或解决问题产生的好奇心所驱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一般比较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3)验证性实验中,教师往往是主宰者、评论者;探究性实验中,教师往往是咨询者、服务者和提问者,在讨论和辩论时教师可以有意持不同意见,以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思考。教师和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都会遇到更多的挑战。
四、数学实验的教学
不同的实验类型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不拘一格。如验证性实验通常采用“告诉—验证—应用”的教学模式,在实验中所有的学生都做同样的事情,学生被告知如何操作,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得出结论,这是一种比较固化的操作模式。 而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一般分为引导探究和开放探究两种教学模式。引导探究式教学一般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提出假说,引导学生朝着教师预先设计的方向提出实验程序,预测可能的结果,学生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分析解释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这种模式允许学生在假说提出上和数据解释上去创造。教师的引导并不是刻意地引导出一个唯一的结果,而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数学、获得知识。开放探究式教学一般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设计实验程序并实施实验方案,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将其应用于新的情景加以检验。这种模式强调探索和创造,学生以一种近似数学家发现数学问题的方式进行数学发现学习,不再强调获得正确的结论,而是强调过程和对结论的解释。
为了更好地说明数学实验教学,下面给出一个在实验室中进行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
[实验课题]利用几何画板探求数列和函数的关系。
转贴于
[课题背景]数列是一种离散函数,可以看作是以正整数集(或正整数集的有限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当自变量由小到大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而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函数思想解决数列问题是一种常规而重要的方法。在“数列”单元教学中,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设计数学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探索数列和函数的关系,体验利用函数思想解决数列问题的优势。
[实验目标]数学实验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函数y=f(x)的图象和由数列an=f(n)生成的点A1(1,a1),A2(2,a2),A3(3,a3),A4(4,a4),…之间的关系理解函数与数列之间的关系,探索并获得利用函数知识解决有关数列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理解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实验准备]包括实验工具和材料(如应用软件、学生用图形计算器),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合理分组,等等。
(1)给每台计算机加装几何画板。
(2)让学生复习几何画板的有关用法,如由坐标构造点,绘制函数图象等。
(3)四人一组,每组一台计算机。
[实验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事先安排的组织形式对实验材料进行操作和实验。对实验现象或数据要认真观察或记录,努力发现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现象或数据中反映出来的规律。本实验通过三个问题的实验探究达到实验课题目的。
问题1:任给一数列的通项公式,例如an=f(n)=n2-2,探求数列的各项与函数y=x2-2的关系。
教师导引:(1)在坐标系中构造出点A1(1,a1),A2(2,a2),A3(3,a3),A4(4,a4),…。
(2)做出函数y=x2-2的图象,观察上述各点和函数图象的关系。
(3)让学生随意更改数列的通项an=f(n),探求点(1,a1),(2,a2),(3,a3),(4,a4),…和对应的函数y=f(x)的图象的关系。
小组讨论:数列an=f(n)和函数y=f(x)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描述。
问题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试探求这个数列从第几项起的数值为正数,前多少项的和最小,即讨论Sn何时有最小值。
教师导引:(1)如果直接计算a1,a2,a3,a4,…,等待你的将是复杂的运算。
(2)作出对应函数f(x)=的图象,从图象上观察问题的结论。
问题3:一个等差数列{an},其通项为an=a1+(n-1)d=dn+a1-d,考察其单调性,并探求Sn是否有最值;如果Sn有最值,n取何值时Sn能够取到最值?
教师导引:由数列通项公式可知其对应函数的解析式为y=f(x)=dx+a1-d(含有两个参数d,a1),是一次函数,其图象为一条直线。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对应的函数y=是二次函数,其图象是抛物线。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两函数f(x),g(x)的图象,从图象上探求所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探索,也可在课前用“几何画板”设计好教学课件(如图样式)。如果是后者,实验中只需让学生拖动点A1和D到不同的位置而改变数列的首项和公差,记录a1和d的值,观察图像的变化,将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从中发现数列an的各项和Sn各项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基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的观察或数据记录及对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初步作出猜想,并思考个中原因。各小组讨论交流,通过交流最终得到大家认可的结论。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分析指导。(略)
[结果论证]为保证数学的严谨性,尽可能地对实验结论加以理论证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略)
在上面的案例中,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操作,探讨发现各种可能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把有关函数的概念作为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中自然“生长”出新的知识──数列和函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的生长过程是一种主动的探索过程,不仅使新知识找到了牢固的附着点,而且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得到发展。
五、撰写实验报告
跟一般科学实验一样,学生数学实验也应有实验报告撰写环节。实验报告是实验进程中的最后一步,是实验成果的书面总结和反思。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可以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因此,学生实验一般都应写实验报告。报告中书写的句子和段落应完整,力求行文既清楚又具可读性。报告可采用如下形式:
在数学课程设计与教学中,我们应把握数学教育的时代性,确立数学实验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注重运用实验、直觉、形象思维等形式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实验资源,创设数学实验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进行认知学习、发现学习,建构数学知识,使学生从数学实验中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发展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尚志等著.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刘绍学主编.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1(A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陶维林编著.用几何画板教平面解析几何[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潘懋德主编.计算机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罗新兵.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与对策[J]. 中学数学教与学,2003,(5).
[6]曹一鸣.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3,(1).
[7]邓景华.例谈中学实验课的功能[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
关键词:五位一体 人岗匹配 P- J理论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为贯彻落实A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署,建立以职责、流程、制度、标准及考核为主导的“五位一体”协同体制,全面提高“扁平化、专业化、集约化”管理,促进“三集五大”体系有效落地和高效运行,推动公司人岗匹配管理持续优化,公司在企业组织人岗匹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五位一体”机制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
一、公司对于人岗匹配的理论研究与思考
随着A公司系统“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公司各企业的管理重心由 “平稳运转”向“协同高效”转化,这就要求岗位职责明晰、任职资格体系完善,组织、流程、岗位、人员高度匹配,才能保障公司战略的有效落实。
(一)对人岗匹配P- J理论的解读与思考
人岗匹配(Person-Job)其实说的就是人与岗位之间相互对应及匹配的关系,它是一种双向的匹配,它规定了要将人与岗位全方面地结合到一起,为的就是要实现期望的人力资源配置状态;此匹配关系其实就是根据“岗得其人”与“人适其岗”的章程,依据不一样的个体素质把不一样的个体分别安置在与自己相符的位置上,进而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对于人岗匹配的管理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人和岗位的匹配能够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也就是说,人在某个岗位上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除此之外,这个岗位可以给人带来很大的职业满足感,进而得到自己与组织的最好成绩。
(二)人岗匹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人和岗的匹配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两点,即组织与员工个体。
1.组织因素对人岗匹配的影响
组织气氛是指组织内部的普通人际环境,同时它也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如工作方式与制度及文化传统等,而且对于个人的岗位安排、工作的满意度及工作的业绩等都有着很大的感染。
组织行为模式是指在同一个组织中,乃至在同一个组织不一样的部门中,因为管理者的原理、经验、工作要求及喜好等不一样,行为模式也会有极大的差异,这样的情况对人岗匹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岗位分析就是对企业各种职位的本质、使命、责任、劳动条件与环境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该拥有的资格等条件实行解析及探究。
2.个体因素对人岗匹配的影响
从个体的立场入手,影响人岗匹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含了性格、气质、素质、工作年限、经历及经验等。
性格:每个拥有特别个性的人,都会对与其相对职业中的工作与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气质:气质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岗位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
员工素质:每个员工的个人素质都是截然不同的,一定要选用与岗位素质相符的人来胜任这个岗位,如此一来,人岗匹配才会变成可能。
工作年限:个人在岗位工作的时间越长,通过对员工的岗位培训、实践操作等,其价值观念与企业文化就会渐渐变得相同,人岗匹配的水平也会慢慢地提升。
经历与经验:一个拥有一些特定的经历与经验丰富的员工,往往能够比较快速地适应职位要求而进入工作角色。
(三)人岗匹配的实施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在优化人岗匹配体系的时候,一定要有整体的观点,由体系在整体、目标与关联等方面的立场入手,把组织的总目标当作核心进行设计、优化。
2.科学性原则
在设计人岗匹配的改进方案的时候,最先要了解人岗匹配的章程,在遵守科学章程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其进步的有关政策。
3.互补性原则
组织里面的个体各有各的长处和优点,唯有经过内部的调整,扬长避短才可以提高整体的优势,发扬组织的协作精神,达成组织目标的最大化。
4.动态性原则
在不断改进岗位配置的同时,还应该全方位地认识个体的能力、素质等因素与改变状况、提高组织的绩效。
5.公平竞争原则
管理者必须要应用这一原则,给竞争者同样的规定与出发点,采用公正的态度,公正、公平地进行录用、考核与奖罚,让人力资源体现出自身的最大价值。
6.整体匹配度最高原则
在企业的人岗匹配历程当中,应该坚持整体匹配度最高原则,只有把最好的资源配置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才能产生整体最大的效用。
二、公司“五位一体”下人岗匹配的实践探索
(一)建设目标
以固化“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成果为契机,创建全面覆盖、横向结合、纵向贯通、端到端以及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系统,创建和流程动态匹配的岗位职责系统,建立与流程、岗位相配套的、统一协调的制度、标准体系,规范和完善绩效指标体系,搭建资源共享、信息交互的“五位一体”信息化平台推动公司管理效率持续提升。
(二)组织管理与机制
成立“五位一体”建设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亲任组长,统筹管理“五位一体”的整体规划与有效实施;公司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员,在组长的领导下,全面推进公司“五位一体”下的人岗匹配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三)建设阶段、内容与实践探索
1.准备阶段
比对梳理业务流程:公司人资部牵头、各部门配合,根据总公司预下发的通用性流程和非通用性流程模板细化制定非通用性流程,并将相关流程修改、调整意见反馈给总公司。
细化岗位职责:公司人资部牵头,各单位的人资部门组织本单位相关部门,加强改进与细化岗位本职,实现一个全新的岗位责任说明书。
制定公司绩效指标库:公司人资部牵头,根据公司典型岗位绩效指标库,结合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同业对标指标,形成覆盖全部岗位的绩效指标库。
梳理制度标准体系:公司相关部门牵头,对照公司正式印发的各批通用制度,分专业修订完善,形成新的制度目录和制度标准体系。
2.全面实施阶段
搭建信息平台:以公司要求的成熟管理软件为基础,搭建起支撑机制建设的软硬件信息平台。
完善流程体系:人资部将公司最终正式印发的通用性流程和非通用性流程模板,形成适合本专业使用的一套流程体系,确认的各专业流程全部转化到系统平台中,最终形成覆盖公司全业务的流程体系。
完善制度标准体系:公司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将制度标准逐条拆分,再由项目组统一导入系统平台中,形成制度标准模型库。
建立岗位职责、制度标准、绩效指标和流程的人岗匹配关系:将拆分的制度标准条款和分解的绩效指标分别匹配至相应的流程环节中,形成各要素相互关联的“五位一体”的人岗匹配模型。
形成覆盖各层级的人岗匹配专业手册:确认“五位一体”各要素匹配无误后,进一步总结“五位一体”下的人岗匹配建设经验和方法,并充实公司顶层设计成果库。
(四)人岗匹配实践探索的保障措施
1.建立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开展
为确保各项工作协同推进,公司和所属各单位建立起了定期沟通和工作推进机制,如周例会、月度例会、领导小组专题会等。
2.完成项目立项,组建项目团队
与公司人资部和相关专业部门沟通,采用信息化项目或专项经费申请等方式,完成项目立项,落实项目资金来源;确定项目咨询厂家,签订项目合同,组建公司“五位一体”人岗匹配机制建设项目团队。
3.落实软硬件环境,开展先期导入培训
落实“五位一体”集中办公场地和所需软硬件,组织项目团队对公司相关专业人员先期开展“五位一体”人岗匹配机制建设的基础知识、建设方法等方面的导入培训,为后续体系化推进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三、结束语
在A公司系统“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不断深化变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公司人岗匹配的管理,从而实现流程、职责、制度标准和绩效指标等体系的有效融合,进一步推动公司各部门岗位效率、管理效益持续提升,对于公司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持续深入地加以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体杰.建立五位一体管控体系[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2):17- 19.
[2] 李京修,王开喜.发电企业人力资源“五位一体”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4(4):45- 48.
[3] 王吉平.天津滨海:探索“五位一体”青年成长机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4(8):20- 21.
[4] LauverKristy J,KristofBrown,Army.Distinguishing between Employees Perceptions of Person - Job and Person -Orgnization Fit[J].Jour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1(3):32- 35.
[5] 周承群.人岗匹配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2010(12):267- 269.
[6] 李飞.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岗匹配问题探析[J].新西部,2011(12):70.
[7] 余海华. 以“五位一体”为支撑创新公司制度管理工作新机制[J].江西电力, 2015(3):26- 27.
[8] 王小明. 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五位一体”模式实践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 2014, 24(24):270.
>> 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绩效评估理论演进与实践 美国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网页调查与研究 美国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内容研究与启示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理论与实践 美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启示 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美国公共图书馆家庭作业服务研究 多元理念与美国公共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 基于知识地图的我国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对比研究 中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我国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实证分析与研究 美国地方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 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公共关系简介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研究的新进展及述评 关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和社会作用 公共图书馆民生服务理论与实践初探 公共图书馆品牌读者活动实践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与实践 美国公共图书馆“儿童优先”的服务模式分析 美国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7 ] AKERS M.Video game champions in the public library[EB/OL].(2013-12-10)[2015-04-12].http:///2013/12/10/video-game-champions-in-the-public-library/.
[ 8 ] GALARNEAU L.2014 Global Gaming Stats:Who’s playing what,and why?[EB/OL].(2014-01-16)[2015-04-12].http:///blog/2014-global-gaming-stats-whos-playing-what-and-why/
[ 9 ] CAHALAN B.Why Wii:Adult gaming in the public
library[EB/OL].[2015-04-12].http:///blog/2009/02/25/why-wii-adult-gaming-public-library.
[10] BARBAKOFF A.The golden gamers and programs to die for at ALA mid winter[EB/OL].[2015-04-12].http:///2014/01/29/the-golden-ga-
mers-and-programs-to-die-for-at-ala-mid-winter/.
[11] HARWELL D.More women play video games than boys,and other surprising facts lost in the mess of Gamergate[EB/OL].(2014-10-17)[2015-04-12].http:///blogs/the-switch/wp/2014/10/17/more-women-play-video-games-than-boys-and-other-surprising-facts-lost-in-the-mess-of-gamergate/.
[12] FOX C.Golden opportunity for public libraries to meet digital needs of women[EB/OL].[2015-04-12].http://
/education/14/1/public-libraries-women-open-source-learn-code.
[13] WEAVER J.College students are avid gamers[EB/OL].(2013-07-06)[2015-04-12].http://
/id/3078424/ns/technology_and_science-games/t/college-students-are-avid-gamers/
[14] YENIGUN S.At libraries across America,It's game on[EB/OL].(2013-08-11)[2015-04-12].http:///2013/08/11/209584333/at-libraries-across-america-its-game-on.
[15] OAKLEY T.Circulating video games[J].School Library Journal,2008,54(4):30-32.
[16] Girl Gamer Days for Teens[EB/OL].[2015-04-12].http:///events/girl-gamer-days-for-teens-2016-03-19/.
[17] ADAMS S.What Games have to offer: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meaning-making in virtual play spaces[J].Library Trends,2009,57(4):676-693.
[18] ADAMS S.The case for video games in libraries[J].Library Review,2009,58(3):196-202.
[19] BROWN R, KASPER T. The fusion of literacy and games:a case study in assessing the goals of a Library video game program[J].Library trends,2013,61(4):755-778.
[20] SMITH B.Twenty-first century game studies in the academy:libraries and an emerging discipline[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08,36(2):205-220.
[21] MARTIN J,EWING R.Power up!using digital gaming techniques to enhance library instruction[J].Internet Reference Services Quarterly,2008,13(2-3):209-225.
[22] MARKEY K, et al.Through a game darkly:student experiences with the technology of the library research process[J].Library Hi Tech,2012,30(1):12-34.
[23] KIM B.Why gamify and what to avoid in library gamification[EB/OL].[2014-12-04].http:///techconnect/?tag=game-layer.
[24] KAWAHARA M.Activists protest Sacramento library's war-themed video games[J].McClatchy-Tribune Business News,2010.
关键词:电子党务;建设;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分析
中图分类号:D267
日前,网络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获取信息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在网络信息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和谐执政党和电子党务的和谐构建,可以促进我们从客观上认识电子党务的发展。本文对电子党务的构建和相关实践做了简要的分析。
1 有关电子党务的定义
关于电子党务的定义。日前相关的学术界并没有达到共识,一些党务工作和相关学者都在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子党务在实际内涵上的界定。第一种观点是模式说,所谓的电子党务就是党的建设要顺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潮流,要充分利用如今的科技手段,对党进行有效的建设。第二种说法就是工作方法,对于电子党务来说是信息化的党务工作,有关党的各级工作人员和组织都要实行现代的技术手段,为党的工作在各个层面提供服务,从而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来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性能力,并搞好党的奋斗目标和基本路线。
2 有关电子党务在建设中的实际理论
要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只是要从比较宏观的视觉着手,同时也要从微观的角度入手。关于党的执政过程可以从党对相关社会信息的再生、占有和配置等全过程进行分析和认识。执政党的执政过程要先从党对社会信息的实际占有方面开始,日前要通过比较严密的渠道和组织来获取信息。对于信息再生的实际表现是:相关领导者对信息的获取和运用并通过相关的科学性决策来再生新的信息。对于再生信息的配置来说,主要是指信息指令传到的过程中,如今多采用召开会议等方式来实现。也就是说现阶段的信息处理的手段都还是以比较传统的方法来实现的。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所以对于各个国家的执政能力也有了全新的挑战。在比较传统的形式上,对信息的失真和相应的处理能力和渠道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直接的影响了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电子党务的建设是支持系统升级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执政党改善领导方法和领导方式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电子党务的理论建设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3 有关电子党务的建设在实践探索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对电子党务的深刻认识是对电子党务建设的重要性基础。对于电子党务的建设不只是党务建设信息时代的基础,同时也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需求。要想搞好电子党务的积极建设就要先对职能部门与相关的机关人员进行认识。对于领导的认识来说他将直接决定了是否可以进行建设,而对于机关上的认识就将直接决定了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只有进行统一才可以真正的达到在行动上的自觉性,相关的电子党务工作才可以真正的健康发展。在所谓的电子党务中,电子是主要的服务手段,而党务就是相关的服务对象。电子党务的实质就是相关的执政党以网络技术和现代的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来共同构建的现代信息体系。对电子政务和电子党务来说其共性就是相应的信息化,只是其实际服务的对象不同而已。电子政务所服务的对象就是与政府相关的行政活动,而电子党务所针对的对象是执政活动和领导性活动。电子党务和电子政务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彼此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2 只有进行人才的培养才是搞好电子党务的重点。对于电子党务的积极建设是当今社会给予如今党建中新增的内容,也是党办公方式的一场比较深刻的革命,同时也是机关工作的展新事业。对于电子党务的主要建设来说其需要大量即懂得工作特点有懂得信息技术的双方面人才。在实践中就已经证明,只要有个高素质的人才和高素质的机构做保证,相应的机关建设才可以更深入、更快速的发展。但是,如今的实际情况是:高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少,有于机关政策对人才的需要迫在眉睫。
3.3 对于政治的推动是电子党务的主要动力。对于电子党务的积极建设,服务和依托党的体制,不只是具有高投入、高科技等特点,还要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对于电子党务的建设不只是需要对高科技的努力推动并且还需要对相关政治的不断推动,都要同时借助党的强大力量进行推进。换句话说,对于电子党务的建设不只是要注重技术的工作,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作为相应的管理者来说,不能只是单单的注重工作上的协调和应用,否则对于电子党务的建设就不能进行发展和突破。
4 有关电子党务在实践建设中的探索
根据党在最近几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国家早已建立了比较基本的电子党务的系统,均实现了党务的管理日常工作的网络性实施,与此同时,也开辟了在网络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用电子的方式来不断提高党务工作的实际效率,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4.1 对于电子党务网站的建设是实践的基础。在相应的网站内所开辟的组织性生活和组织工作以及党员的论坛等相关专栏。网站不仅可以提供比较重要的文件,还可以比较系统的宣传了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最新的方针对策。并比较及时的传达了国家和党的精神和组织性文件。
4.2 相关的干部管理和党员管理系统都为组织的日常性管理提供了可靠的途径。干部的管理和党员主要利用电子党务对干部和党员的日常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干部和党员以及对党基本信息的查询、采集和相关的统计,甚至还有对有关干部变动等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处理,促使党员的发展、预审和组织之间进行转接和对相关公文的收发等基本的电子信息进行管理。电子党务系统不只是有对信息进行记录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将比较复杂的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对于传统的统计方法来说,其效率不仅很低,工作量也比较大,如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瞬间就可以完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4.3 对于比较安全高效的公文的办理和流转是电子党务最根本的工作方法。对于电子党务比较基本的工作方法是需要借助电子化的方式去实现党务公文在网上的办理和流转,并且将各个部门之间的请示和公告以及通知等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用数字的方式来实现传递,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对公文处理的效率。
5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信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以网络为中心的时代。随着网络的逐渐开发,电子党务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本文在整合国内电子党务的应用和实践的同时也借鉴了国外发展的理论和经验,全方面的对电子党务的发展和概念对党建设的意义和影响。电子党务对我国党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对电子党务的建设和实践做了简要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次分析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冰之.电子政务实施宝典经验谈系列之六 广东电子政务建设启示录[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Z2).
[2]冯仿娅,彭前卫.电子党务: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平台[J].探求,2007(01).
[3]李元明.党务工作如何做到与时俱进[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02).
[4]史晓媛.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21).
[5]孙喜杰.关于开展“网络党建”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3(04).
【关键词】康复医学;理论研究;临床实践;检验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35-01
1 康复医学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在医学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康复医学由于直接关系着患者接受治疗后身心健康的有效恢复,因此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在康复医学国际普及发展的背景下,其理论知识的研究也日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在康复医学的理论研究中,美国与欧洲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康复医学的发展正成为医疗技术的发展主流方向。就我国康复医学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康复医学理念的日渐普及和康复医疗技术的推进,都充分表现出了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广阔空间。现代康复医学主要研究的理论内容是对伤残病患者病后机体的有效恢复方法,并通过将康复评测与训练融入到康复治疗中,从而更为有效的促进患者机体和心理的康复。由于康复治疗的开展是继临床治疗后的重要工作,因此,其理论研究的过程必须强调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并在满足患者实际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督促患者锻炼并加以鼓励,从而使其机体健康状况得到有效的恢复并保持。
2 康复医学临床实践效果检验
康复医学的开展必须要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在康复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就内外科医疗与妇幼医疗等康复医学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复查医学在临床中的开展不仅有效促进了及脑瘫,偏瘫和截瘫等患者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在慢性病,精神心理疾病等患者病情的康复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就中枢神经系统的康复医学临床成效进行分析,在对脑神经受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的康复治疗方式主要是肢体运动的训练。由于训练过程中施行的康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重新构建脑神经功能,因此在康复治疗中通过对患者的运动方式进行训练,能够起到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在对周围神经组织受损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主要治疗方法是利用神经生长因子刺激交感神经与背根神经节细胞蛋白进行融合,从而促进神经元体积的膨胀,增加神经元之间的递质传输,更为有效的提高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此外,神经系统的康复治疗还采用了脉冲电刺激的方法,即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脉冲刺激治疗,促进患者神经细胞再生轴突的生长与分裂,从而有效的加快神经细胞的兴奋传递效率,提高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效率,提高康复治疗的医疗效率。为了更为全面的保障康复治疗临床效果,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还要针对康复功能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对康复治疗的临床实践进行检验。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状,康复治疗在临床中可以结合运动功能评估,心理神经评估以及机体运动控制能力评估等评估内容,从而更为全面的得出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以此为参照对康复治疗手段进行调整,并更为有效的实现康复治疗的多层次检验。
3 康复医学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康复医学多元化发展的推广与完善,康复医学所接纳的患者类型将会进一步丰富,加之社会进步与发展对临床医疗康复要求的逐渐提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康复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更为有效的满足社会需求,康复医学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涉及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同,通过指导并监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从而促进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后康复效率的有效提升,并为其体制的增强和健康状态的保持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结语: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会在带动医学技术进步的同时,更为有效的促进康复医学临床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科学技术推动康复医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医学领域也应在临床医学医疗技术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康复医学技术加以完善,从而使康复医疗手段能够进一步丰富,从而满足患者更为广泛的康复需求,通过提高康复治疗的人性化而实现医疗技术与患者间的互动,使得患者更为积极的参加到康复治疗过程中。为了更深层次的发掘康复医疗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医护人员还要对康复医疗和临床医学技术进行更为紧密的结合,为护理医护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更为丰富的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25-36
[2] 中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08-17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理论研究;追溯制度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327-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提升,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一部分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一些食品相关的企业只看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凡事只计较眼前得失,这就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虽然国家的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然而从实际效果看来,落实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合理地解决问题,以保证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想要解决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需要从农产品相关的管理制度出发考虑,只有全面地了解了相关的制度、法规,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西方的发达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20世纪开始,已经对可追溯制度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也因此深受启发,建立了专门的农产品追溯管理机制,并落实了专人研究的相关工作,深入研究了农产品追溯管理问题,相信一定能够为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帮助[1-2]。
1 国外农产品追溯管理的理论研究
1.1 可追溯性
“可追溯性”是追溯制度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具体的含义是指利用现有资料记录对产品的历史、应用、功能等进行追溯,使人们充分、全面地了解产品相关的问题。现阶段不同国家或不同的组织对于“可追溯性”的定义不尽相同。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将之定义为利用登记的识别码对某事、某物的历史、使用等进行追踪的能力。而欧盟委员会将之定义为在生产、加工及销售的各个环节中对食品、饲料、食用性禽畜及有可能成为食品或饲料组成成分的所有物质的追溯或追踪力。当然,除了这2种定义之外,日本的食品标准委员会等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是所有的定义都有其局限性。事实上,想要全面落实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有2个途径:第1种是从食品链的“首”向着食品链的“尾”追溯,也就是从农产品的生产开始,按照产品的流动追溯至产品流入消费者之前的环节,也就是销售商环节,在产品流动的过程中查找产品质量问题,确定导致产品出现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继而设计出具备针对性的方案解决问题。第2种是从食品链的“尾”向着食品链的“首”追溯,即从销售点开始排查,逆向查找问题,追踪症结的所在。值得一提的是第2种追溯方法在问题农产品问责以及问题农产品的召回的时候应用比较广泛[3-4]。
1.2 可追溯系统和可追溯制度
早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西方发达国家和那些出口量较大的国家就已经开始建立农产品的可追溯制度,并且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欧盟国家明确规定,农产品的生产者必须建立相关的制度和程序,充分标识产品,落实农产品信息的及时采集,以方便进行产品追溯。而10余年前,加拿大更是投资研究了具有普适性的追溯标准,普适性的追溯标准使得加拿大所有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都有了可以遵守的追溯标准。现阶段,食品安全追溯标准已经完成,人们已经将研究的重心放在了肉类、果蔬、水产品的先导研究上。法国是畜产品出口大国,在建立畜产品追溯管理制度的时候,首先应建立动物标识制度,其次是生产信息动态录入制度、认证标识制度和全程检查纠正制度,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强化农产品的可追溯功效[5]。
在可追溯系统研究方面,国外现阶段主要研究的是GIS、GPS和GS1。从2001年开始,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就已经采取了全球统一的标识系统对农产品进行跟踪与追溯,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产品追溯相关的一系列资料,如追溯应用指南、追溯标准以及追溯相关的技术文件。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应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进行管理,对被管理的对象进行标识,使之相互联系构建关系网络,方便人工识别和读取。如果农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就可以充分利用之前预先绑定的标识对产品进行追溯,查找产品的症结所在,并设计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处理问题,例如在家畜产品安全管理方面,英国政府就设计并建立了GIS系统,利用GIS系统,相关者可以全面了解家畜生长的全部过程,大大缩短了追溯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1.3 追溯方法和追溯技术
现阶段,人们对追溯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 ISO 9000/22000、GAP、 HACCP等标准和体系的应用研究上。在研究追溯方法的时候,一般都以企业为研究的主体,而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通过企业管理部门的相关文字资料调查产品的生产、加工等工序,在通过企业实施认证之后就可以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标识技术不仅是信息链源头信息的载体技术,更是可追溯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在整个追溯过程中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现阶段,国外使用最为广泛的标识技术包括电子纽扣式标签、条形码、红外线光谱法、塑料标签、DNA指纹技术等。在上述的标识技术中,条形编码技术因具备诸多的优势,应用最为广泛,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投入到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方便相关者落实产品追溯工作。此外,牛耳标签制度方便了欧盟落实畜产品,尤其是牛个体情况的查询;DNA追踪技术也使得加拿大建立了畜产品的DNA信息输入数据库,方便了农产品追溯相关问题的解决。因为国外的农产品追溯研究比我国早,所以相关的理论已经比较完善,尤其在农产品追溯系统、追溯制度、农产品可追溯性的研究、可追溯技术等方面都比我国的研究更为深入,很多企业、公司甚至也开始研发了与这些系统技术应用相关的软件,相信在农产品追溯管理方面会对我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我国农产品追溯管理的发展历程
因为食品关系着人的生命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也一直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在欧盟颁布相关法令,强制要求建立进口食品追溯制度以后,我国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研究的关注度也在不断的上升。从2002年的“氯霉素事件”开始,我国政府就已经开始进行食品追溯体系的研究,由国家部门提供经费,高校科研所提供相关的技术和手段,食品追溯体系的研究如火如荼的展开。2003年,我国将商品条码应用进了食品安全追溯研究的过程中,在参照了国际编码协会出版的相关应用指南的基础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相继出版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在国内建立了多个应用示范系统。同样在2003年,数字养殖研究课题首次被纳入我国863数字农业项目,远距离系统的RFID牛个体识别系统进入实用阶段。2004年,山东寿光开展了“无公害蔬菜质量追溯系统”的研究,从此,以条形码为主的地方性追溯应用拉开了序幕,随后全国各地竞相“模仿”,蔬菜、畜禽产品IC卡追溯的势头也极为迅猛,就连农业部门也开始尝试将追溯相关的理念与技术应用进农产品的质量追溯工作中。直到2006年,我国的农业部门颁布了追溯管理的相关规定,并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溯源工作的试验,同年,另外8个省份也在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的帮扶下落实了种植业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设试点的相关工作,对农产品的产地、生产者等情况进行编码,建立了全面的、系统性的生产档案。2008年,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也已经完善,在奥运会期间,政府部门建立了从农产品生产到配送过程的全程物流监控,落实了农产品的精准追溯,这样巨大的成果值得行业内其他领域借鉴吸收。同年,在国家质检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商品条码进入了食品安全追溯范围,蔬菜、禽蛋、肉类等也都被纳入管理的范围。2009年,我国颁布了与产品质量追溯和责任追溯相关的法律文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以上论述,粗略地介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的历程,虽然时间并不很长,但是每一个阶段所获得的巨大的成绩却是有目共睹的,现阶段,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相关者必须对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把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质量,进而保证为人们提供优质的食品。
3 我国建立农产品追溯制度的启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相关部门也就方法、制度、技术等在各地开展了不同的研究,相关法律规定的颁布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进步,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但是在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之后就很容易发现,我国现阶段的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还存在问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工作不够深入,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比较表面化,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仅仅停留在解决表面问题的应急层面上,农产品可追溯管理的机制和农产品可追溯管理的模式鲜有人探讨,因为缺乏对农产品可追溯管理的全面认识,人们总结出的很多经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具备太大的意义,更难为落实农产品可追溯管理提供帮助或者借鉴。
3.1 结合实际,从全局出发考虑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试点
中国地大物博,广阔的土地上包含了众多的农产品。但是受到我国传统思想的束缚,我国农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难成系统性的问题,农产品的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小生产”已经越来越难以匹配“大市场”,小企业因缺乏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难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位。对于这些长期存在且比较严重的问题,决不能忽视,相关者一定要端正自身的态度,正视这种问题,在全面考虑实际情况之后,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制度的建立应从简单到复杂,追溯试点的开展也应选择那些条件成熟、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联系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从最基础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等出发,开展多模式的试点,待试点成功并获取相关经验之后,再将之有效地推广开来,因为已经获得成功的试点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更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也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3.2 从简单的物流模式中探索信息链的传递问题
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再到人们的饭桌上,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供应过程。因为供应上下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以关系构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供应链,而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一直采取的是分段管理的模式,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阶段都存在专门的监管部门。从某些层面来说,这样可以细化农产品可追溯管理工作,但是部门众多又缺乏一个“统筹”的部门就极易导致各部门“尾大不掉”的问题,即便是各部门都在努力为农产品可追溯管理付出劳动,然而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又不具备独立完成农产品可追溯管理活动的全部,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农产品可追溯管理缺乏实效性的不良后果。因此,相关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复杂的供应过程进行了解,全面掌握物流信息和责任管理问题,才能保证在复杂的环境下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相关工作。
3.3 建立农产品追溯信息采集、交换标准
因为现阶段缺乏统一的农产品追溯查询系统,我国的法律也规定,各个区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市场主体之后落实不同的农产品追溯机制。虽
然区域内实现产品的追溯查询管理在某些层面上确实使我国的农产品追溯工作更加灵活,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也使农产品追溯工作更为复杂,加大了系统的混乱度,如果系统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沟通必然会导致系统不兼容。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农产品追溯信息采集和交换标准,让各个区域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数据的交换,充分利用各个系统,使之发挥最大的功效,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落实信息共享和全国性的追溯查询。
4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追溯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法律等角度分析看来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相关者一定要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改革我国的农产品追溯管理模式,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追溯机制,进而实现推动我国农产品追溯管理健康发展的终极目标。
5 参考文献
[1] 刘秀萍,赵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中国蔬菜,2010(7):6-8.
[2] 朱洁兰.杭州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可追溯体系构建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3] 陈松.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关键词:南通市;中小学;体育、艺术2+1;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78-4
一、研究背景
学校体育到底如何去为培养21世纪人才服务,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长期以来我们并未找到可操作的依托。国家“体育、艺术2+1项目”行动计划的出台,可以说,这是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特别是学校体育、艺术改革的十字路口,寻找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实现了一个新的发展。它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然而,在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要全面、科学有效地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必须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且可以取代传统的体育、艺术活动教学的思想体系和理论、实践模式,且形成一个新型的、公认的、清晰的体育、艺术活动课程思想体系和理论、实践模式及评价标准。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核心概念界说
1.理论依据
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实施研究是一项操作性要求很强的复合型科研课题,它要求我们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系统方法论、教育学、心理学、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性观念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着眼于寻求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实施的规律性联系和途径。其依据的理论有:
(1)多元智能理论。
(2)教育本质论。
(3)以人为本的教育论。
(4)马斯洛论人的需要多样性。
2.概念的界说
南通:是指特定的地区范围。本课题专指南通地区特定区域。南通这里通江达海,融长江文明和海洋文明于一体,形成了百年光辉灿烂的江海文化。南通是著名的教育之乡,也是著名的体育之乡、艺术之乡,南通学校体育、艺术人才辈出已成为我国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可以说,南通学校体育、艺术业绩的取得也将南通教育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凸现了南通教育“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豪迈。
中、小学:本课题中学专指初一至初三年级,小学专指一至六年级。
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2”和“1”对学生来说是特定的一项或两项,但对于学校或集体来说应该是“n”项。它包含“三大要素”:①实施范围界定:在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②主体对象:限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③主体行为: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2+1”其中的“+”:具有特定含义,表示“共同具有、必须具备、兼备”的意思,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达到整个学生全面参与的普及,其最大特性就是“群体”和“普及”。
机制:体育艺术“2+1”研究与传统的体育、艺术教育的区别在于其更强调健身性、娱乐性、兴趣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本课题专指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实施的运行机制,即指体育、艺术“2+1项目”的功能、构建、关系以及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
三、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
(1)南通市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现状和运行机制的调查分析。
(2)南通市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机制构建、功能、关系研究。
(3)南通中学、南通三中、通师二附等学校实施“2+1项目”的个案分析。
(4)南通市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模式(范式)研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搜寻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一系列基本理论及实践问题的相关成果,分类编辑“概览”,获取与“2+1项目”的有关理论和经验,为“2+1项目”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以期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展开研究。
(2)调查研究法:依据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调查目前南通地区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呈现的现状,且对“2+1项目”的各种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理性思考、全面考察其“2+1项目”运行的一般规律,从中找出构建和创新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
(3)个案研究法:掌握南通地区具有一定典型和代表意义的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学校的案例,探寻其内涵和价值,总结其运行机制的成功经验。
(4)行动研究法:对南通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成功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提升,强调“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突出行动的观察与反思,探索其理想的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范式,以作为推广的范式。
五、研究、实验的效果与分析
(一)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端正,学校体育、艺术地位明显提高
由于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是从市区的部分学校试点到全市有选择的实验。
通过二年的课题研究与实验,各实验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端正,从人们不理解到理解;从部分教师实验到全员实验;从教师督促学生学习到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活动;从班主任只问学生文化学习到亲自指导学生锻炼、陪学生写生……也有效地确立于体育、艺术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调动了广大体育、艺术教师搞好教学、丰富课外体育、艺术活动,逐步赢得了社会、学校、学生、班主任的信任、支持与认同。
(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良好的体育、艺术学习习惯的养成
研究与实验结果表明:全市各实验学校以体育、艺术“2+1项目”改革为龙头,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中心,扎实认真进行课题实验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
1.改变学生学习习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育、艺术学习积极性
习惯是指“人在后天所养成的一种在一定的情境下自主地去进行某些学习的特殊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有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诠释这种过程的:“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也就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可以通过体育、艺术“2+1项目”实践来培养的。过去,我们的学生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在体育、艺术活动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两年来的研究与实验,我们从打破学生原有的体育、艺术学习习惯,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强化,使学生形成了新的学习习惯,并以此促进学生体育、艺术活动自主学练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心理活动也始终处于积极而活跃的状态。
2.增强学生的意识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体育、艺术活动的内在动力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客观现实的反映,意识使人能够用客观现实中引出的概念、思想、计划等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它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认识形式。体育、艺术意识则是客观存在的体育、艺术现象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学生体育、艺术学习行为倾向的一种心理活动。实验中,我们通过”自定学练目标、自控学练过程、自评学练效果”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艺术意识,为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培养了学生学习个性,发展了学生体育、艺术的学练能力
个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体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它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个体倾向性主要表现为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不同的指导思想、指导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模式,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态度、乐趣、身体素质、选择能力和效果方面有了显著差异。其中多项指标实验班明显好于对照班,t检验p≤0001呈非常显著水平;机能方面实验班稍好于对照班,t检验p≤005有显著意义。这说明实验班教师的指导方法、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见附表):
1.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情况
由表可知实验班的学生非常喜欢学习“2+1项目”,同时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并能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很好的心情,保持了高涨的情绪。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能够坚持完成并最终解决困难达到学习的目标。学生形成了学习的定势,95%以上的学生能够很自觉地完成学习“2+1项目”任务并体现出很大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种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了知识本身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适当的满足,产生了愉快的情绪。
2.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感受
由上图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2+1项目”中感觉愉快,她们在学习中非常愿意学习。学生在学习中一直处于愉悦的状态,在这种心境下学生各方面的机能都被调动起来。从身心两方面都处于最佳的状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2+1项目”的成绩。
3.学生在小组练习中的情况
通过上图可知实验班的学生之间在学习“2+1项目”过程中保持了很融洽的同学关系。学生在相互的评价中建立了友谊,形成了和谐、融洽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2+1项目”兴趣,培养了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素质。
4.学生在实验后各项指标的增长指数比较
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的实施促进学生生理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实验模式的建立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锻炼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传统的体育活动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改进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方法的传授,使学生只能被动地跟在体育教师后面跑,至于怎样去学,为什么要这样学却很少涉及,以至于产生了体育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的怪现象。实验中,我们坚持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体育“三基”,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方法的传授,改革活动的组织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自行建立学练小组,并以“引”、“导”为主线,使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四)构建了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活动模式又称活动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活动程序或阶段。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育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两年来,广大教师经过实验、探索,形成了体育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的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结构,构建了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自主活动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优化了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内容、结构,提高了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质量,促进了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能力的提高。
1.形成了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的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结构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能自主地学练和活动的一种实践能力,这种自主实践能力及能力表现见下图:
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体现了学生在自主学练和自主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和心理的综合品质,掌握体育、艺术知识、技术技能方法,是发展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自主实践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发展又是获得知识、技术技能方法提高的重要条件,二者是相互影响、制约,其发展又不是同步和平行的,只有引导学生将知识、技术技能方法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和实现情感的转化,才能使学生实现发展。
2.构建了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自主活动模式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模式是在体育、艺术活动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用于组织和设计的活动方法论体系。它由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主题、目标、结构程序及操作要领构成。其内在结构是对影响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目标达成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揭示。根据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的实际和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体现活动性思想,为完成自主实践能力目标和内容而围绕一定的主题形成稳定的活动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见下图:
培养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自主实践能力,旨在优化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实施主体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练和活动,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由此可见,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设计充分体现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自主学练和自主锻炼的体育两类课程的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自主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优化了体育、艺术“2+1项目”评价方法,促进了教与学的综合优化
两年来,我们以改革体育、艺术“2+1项目”评价为突破口,科学设置了评价目标。凡教育部《技能标准》中同类项目,以教育部为准。教育部没有列入的项目,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参考相似或相关项目的技能标准,加以制定,其中以强化能力目标评价为重点。通过能力目标的评定,使学生对所学的动作懂得了为什么、学什么和怎样学,起到左右学生学习方向的作用。根据这一特点采用了起评分的办法。例如在学习后滚翻成半劈腿的动作时,对于上课认真、积极、主动练习,但是由于身体素质较差不能完成动作的学生制定新的评价标准。如能完成连续前滚翻的学生可以由起评分50分开始技评,能完成该动作学生起评分为70分,能够较好完成动作并合理地衔接其他动作形成联合动作的学生起评分为90分。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创新能力、帮助其他学生练习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最高分可达到120分。在技能类项目的评价中,由学生推荐选出四至六名评委与教师共同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评价的方法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以及师生互评等。这样,既改变了以往的考试、测验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又通过评价激励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使评价成为了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显然,由于突出了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学生的学练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使教与学之间互相配合,优化了教学过程,达到了综合优化的目标。
(六)更新了体育、艺术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了体育、艺术教师的整体素质
进行体育、艺术“2+1项目”改革,体育、艺术教师必须要用整体的思想对学校体育、艺术进行整体的综合思考设计、实施,而整体思想的建立要求体育、艺术教师必须进行观念更新。通过两年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各实验点学校体育、艺术教师建立了五种“新观念”,达到了五个“再认识”,形成了一个“个性”,也培养了一批利研型体育、艺术教师。
五种新观念:
(1)从育人教育观上转变了认识,克服了“体育、艺术就是体育、艺术”的片面育人观,充分认识到体育、德育、智育是互相促进、互相渗透的,只有“三育”一起抓,才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从学校体育、艺术价值观上转变了认识,克服了体育、艺术是纯生物学功能的传统偏见,充分认识到体育、艺术教育是人类从事生产中的决定因素――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产业。
(3)从新型人才观上转变了认识,克服了体育、艺术人才就是“金牌”人才的狭隘观,充分认识到体育、艺术人才不仅仅是为国争光,更主要是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有具有健康体魄和艺术素养的新型人才。
(4)从体育、艺术效益观上转变了认识,克服了体育、艺术单一功能的时间观,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艺术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体育、艺术,而且其终身受益于体育、艺术,获得丰富的能力储备。
(5)从现代体育、艺术观上转变了认识,克服了以运动、技艺为主的自然体育、艺术观,充分认识到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扩大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是现代人生活结构中健、力、美作用和社会需要的现代科学体育观。
五个再认识:
(1)再认识了把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改革的重要性,提高了改革的自觉性。
(2)再认识了学校体育、艺术必须从育人的总目标出发,与德智密切配合、互相渗透的重要性,激发了工作的主动性。
(3)再认识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性,鞭策了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创造性。
(4)再认识了体育与艺术是社会的要求,明确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保证了工作的方向性。
(5)再认识了既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又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推动了自己的个性创造。
一个“个性”:
广大体育、艺术教师已经普遍从教育和体育、艺术两大系统来认识学校体育、艺术的重要作用,从各种角度去考察和开发学校体育、艺术在社会、生活与促使个体全面发展的多功能价值,从生物的、社会的、心理的三维观去探讨学校体育、艺术的发展,去开创学校体育、艺术工作。
培养了一批科研型体育教师:
体育、艺术“2+1项目”改革研究与实践居功至伟,其功之大者,莫过于锻炼了体育、艺术教师队伍,使广大体育、艺术教师走出了经验教学、“低效教学”的沼泽,走向了“经验――理论结合型”、“专家学者化”的理想境地。不少体育、艺术教师已脱颖而出,且以强劲的实力在学校体育、艺术管理、教育教学中挑起了大梁,承担了主角。大部分体育、艺术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努力在科研园地中耕耘,他们撰写并发表了一大批有较高学术见解和水平的论文。据初步统计,两年来的课题实验,全市实验教师在全国、省、市级报刊共118份。
六、结论与结束语
(一)结论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类课程的关系概括为:两类课程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所占有的课时比例有多少之分,但在功能无轻重之别。
第一,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类课程在目标上的一致性。
作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中“2+1项目”活动课程与学科类课程都以实现学校体育、艺术的培养目标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只是二者发挥作用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体育、艺术学科类课程的目标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系统体育、艺术文化知识,具备体育、艺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致力于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类课程的目标则在于通过各类活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第二,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类课程在内容上的互补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内容的知识的互补。体育、艺术学科课程的知识内容是根据体育、艺术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系统组织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类课程则不同,其内容的选择有较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因时因地地迅速调整,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科类课程内容滞后的不足,保证了学生所学知识在时间上的完整性;二是不同形式的体育、艺术知识的互补。体育、艺术学科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其内容侧重于成链状排列的分科系统知识、理论性知识,这些内容从知行结合的角度讲,更注重知的方面,对于操作技能的具体实践和道德品质的行为表现则相对不足。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类课程的内容多是围绕―个主题题或活动主题来组织的,呈立体状的结构,侧重于综合性知识、应用性知识。
第三,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类课程在学习活动方式上的互促性。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与其学科课程学习活动方式的互促关系是通过二者对学生产生的不同影响在彼此之间迁移而实现的。一方面,学科类课程中的接受学习适合于学生学量的间接经验,这为活动课程中的“从做中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基本的思考方法,使学生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另一方面,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中的“从做中学”方式强调亲身参与和自主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主体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第四,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类课程在功能上的整体优化性。
体育、艺术学科类课程与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在功能上的区别是由二者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决定的,学科类课程所选择的内容使其成为学校体育、艺术完成传递和传播人类文化遗产任务的最重要媒介。它便于教师经济有效地同时向许多人传授知识,这决定了其在普及体育、艺术教育和提高全民族体育、艺术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到学生个体,学科课程则有利于他们掌握体育、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学科类课程只能给学生提供很少的实践机会,内容难以密切联系生活,不易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特长的培养。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内容的即时性、实践性和“从做中学”的活动方式则决定了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具有可以弥补学科类课程不足的突出功能: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②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经验,并培养创造才能;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特长;④加强课程的社会适应性。这是学科类课程和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在功能上的相互补充,同时二者还相互促进。
一、国内外会计学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发展与实践
(一)西方会计学规范研究方法发展与实践。Sprague的《账户原理》(1908)和Paton的《会计理论》(1922)的出版标志着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正式涉足会计领域。之后,Littleton的《二十世纪前的会计发展》(1933)、Sweeney的《稳定币值会计》(1936)、Mac Neal的《会计中的真实性》(1939)、Paton和Littleton的《公司会计准则绪论》(1940)、Littleton的《会计理论结构》(1953)、Edwards和Bell的《企业收益的理论及其计量》(1961)等一大批优秀的规范会计理论著作相继发表。这些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通常被称为传统研究方法,就是本文所讨论的规范研究方法。运用此方法进行会计研究时的基本思路与流程为:提出问题,搜集、梳理文献,归纳、提炼出(规范)会计理论。
(二)西方会计学实证研究方法发展与实践。会计实证研究方法的出现打破了在会计研究方法方面规范研究方法一枝独秀的局面。会计实证研究方法并不是会计界的首创。受到自然哲学界证伪主义的影响,经济学研究兴起了经济实证研究思潮;之后在会计学领域,国外一些年轻学者受到经济实证研究思潮的感染,将这种定量研究方法运用到会计领域当中,会计实证研究方法应运而生,而后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实证研究成果,并成为80年代西方会计研究的主流方法。西方国家自由的市场经济和开放的社会文化为实证研究方法的成长提供了优渥的社会土壤。实证研究的基本框架及流程是:提出假设,收集样本、建模,最终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1968年,Ball和Brown发表的《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性评价》一文中首先使用了实证研究方法,打开了西方会计实证研究的大门。实证研究方法的出现拓宽了会计领域的研究思路,会计研究拓展到市场研究和行为研究等领域,大大充实了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到目前为止,实证研究方法凭借自身的逻辑性、预测效应在西方会计研究方法中占主导地位。当然,实证研究的发展也受到自身研究模式的限制:研究结论均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下,缺失必然性,需要更多的增量证据支撑。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限制性条件,研究者们不断补充知识,将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运用到会计研究领域,不断完善会计理论。
(三)会计学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区别与联系。两种研究方法的区别在于:会计规范研究探究的是会计及会计体系各模块“应该是什么”,这一研究角度需要进行价值判断,用于会计现象描述,例如描述如何定义负债;会计实证研究则侧重“是什么”,基本不需要价值判断,其主要应用于对会计现象的诠释、预测,例如诠释和预测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司高层的反应。
自实证研究方法在会计领域应用以来,“选用何种研究方法进行会计研究”在会计界一直争论不下,各派学者各抒己见。新兴会计实证研究者批判传统研究方法对价值判断依赖过重,而忽视了实践对已存在会计理论检验的必要性;过于关注规范性命题,致力于探究会计及会计体系各模块“应该是什么”,这一方法无法做到对自身科学性进行检验,对所得出的会计结论缺乏充分恰当的解释力与预测力。当然,会计规范研究者也对会计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猛烈的还击。会计规范研究者认为价值判断虽然过于主观,但是科研就是需要研究者们对不同的会计现象表达自身看法,进行主观判断,是无法从会计研究过程中摘除的,然而会计实证研究不考虑价值判断,只聚焦于“是什么”的问题;研究过程采用数学模型,抓住细枝末节的问题玩数字游戏,得出的结果多是大家能观察到的结论,对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意义不大。笔者认为,虽然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关注点不一样,但其关系不应该是互斥的,相反两者应达到协同效应。在平时的会计研究工作中,会计规范研究应当为会计实证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相应的会计实证研究应通过实践对会计规范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检验。
(四)我国会计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在特殊的国情背景下,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起步明显晚于西方。改革开放以后,会计理论研究迎来了春天,涌现出不少关于会计本质、职能、对象、目标等问题的著作,然而专门研究会计研究方法的文献成果却不多。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会计学界才开始普遍注意到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运用的问题。徐兴恩先生在1991年发表《论会计研究的方法》一文后各杂志期刊开始陆续有此类文章出现。规范研究方法是我国早期会计理论主要研究方法,且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基本理论研究应该是同时进行的,只不过当时没有规范的定义和系统的体系。
1988年,学者裘宗舜、王平发表了《会计改革若干问题――一张有意义的社会问卷调查表》,文章首次引用了实证研究方法,但是此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依然屈指可数。直到1996年,沈义峰先生在《会计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会计信息披露和我国股票市场半强势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之后,才陆陆续续有一些针对实证研究方法的介绍性文章在《会计研究》上发表。直到现在,我国会计研究领域对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也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普遍与娴熟,规范研究方法在会计研究中仍然占主导地位。这可能是因为我国会计界在认识上对其有一些偏差,认为其或是搞数据分析,或是搞问卷调查,这些理解不够全面。实证研究固然以数据分析为基本特征,但其完整的过程还包括“对本身质量的分析”。之前我国计算机技术未普及、市场经济不发达、研究数据不可信,科研条件受到限制。现在许多具有理工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加入到了会计研究领域,为会计研究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计算机技术及其信息处理技术在我国的运用与普及也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对我国会计学研究方法合理运用的建议
会计学理论研究方法从出现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是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并不十分理想,在此笔者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第一,在选择不同的会计研究方法时,研究者应正视每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不能偏薄待之。在对待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的态度上,不应该单纯的认为哪一种好,而另一种不好。虽然这种偏见在实证研究方法出现之时便已存在,但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西方学者的争论已逐渐和缓,在我国自然也会得到正解。会计学者们若想得到经得起会计实践检验的会计理论,建立稳健的会计理论体系,就必须正确处理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和平共处、和谐发展,共同为我国会计领域贡献更多的优秀成果。
(一)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关于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难以完全吸收和利用,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工商管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客观准确的认识世界,不断思考和探索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的机会,深化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运用能力,提升教学效率,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过于落后。在高校中加强实践能理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了开阔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使学生将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个人或者企业组织为了实现发展的目标,必须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中的集体活动,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在学校中具备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以及自身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当前我国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上仍然局限在对西方理论的传授上,而且多数理论还是上个世纪发展出来的,这些理论大多反映的是西方国家的市场状况和社会经济背景,与中国的国情存在明显的差距,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如果工商管理理论不能够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就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二)高校教学方式的落后。
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方式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采用的是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没有获得主动地位,教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忽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
(三)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所欠缺。
从事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数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缺少对工商管理的感性认识。在教师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会为了自身的职称、荣誉等方面的利益,纯粹的注重理论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实践能力弱的情况,长期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还会限制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无法实现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加强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方法
(一)选取与中国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社会发展中的案例分析,已经足够作为高校工商管理的教学内容,其中总结出来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能够很好的指导现代企业的发展,这些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与从国外传来的理论相比,能够更好的对工商管理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在工商管理的教学内容上要减少对西方理论与案例的使用,尽快发展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真实准确的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情况,为学生和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进行工商管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
寻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一是要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对于新入学的学生,可以通过专业知识讲座,结合市场调查与企业参与的方式,使学生快速获得对专业的感性认知,同时为了深化工商管理专业在学生心中的理解,可以要求学生撰写专业感想与调查报告,通过专业教师的评估,提高对工商管理的认识。二是采取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等。案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与学习中去,从中提出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和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理论知识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模拟教学包括内容模拟、情境模拟、角色模拟与综合模拟,通过采用这些模拟办法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工商管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现场教学是在与相关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将学生置身于企业环境中,在实习参观后,撰写实习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实现了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校工商管理的专业教师应积极注定参与到工商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去,打破片面注重理论研究的传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教师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紧跟时展的脚步不断更新,提高工商管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同时高校应在制度上支持和鼓励教师参与工商管理的实践活动,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