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消防监管范文

智慧消防监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消防监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消防监管

第1篇:智慧消防监管范文

关键词 支队级;消防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028-0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 “7・16”大连新港油库火灾、“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4・14”青海玉树高原地震、“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12・23”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等大型灾害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在此情况下,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消防应急指挥体系的建设。截止2010年底,全国各级政府均完成了应急救援队伍和指挥体系建设。通过灾害事故发生地域的分析,我们发现,各类大型灾害事故,除特大地震外,其大部分影响范围均限于一区、一县,但是由于事故造成的道路损毁等因素,导致外界救援力量无法第一时间进入,其“黄金”救援时间内,仍必须也只能是依靠辖区支队一级的应急救援力量。因此,支队级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应作为消防应急总体指挥体系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予以加强。

1 当前支队级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为应对日益频繁的灾害事故,特别是在多次大型灾害事故后,我国各级政府均加强了应急救援力量和机构建设。但是由于全国尚无一部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法律法规,各级指挥体系,尤其是支队级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还处于有文字、有架构、无具体内容状态。即地方政府设立了应急办,但由于人员大部为政府其他部门人员兼任,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应急救援分队的管理也仍按各自行政体系进行,缺乏沟通协作。加之运行和管理机制上也缺乏必需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大多数地方应急救援工作中,消防部门单打独斗现象仍然突出。

2 当前支队级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法制建设仍然滞后,部门职责不明确

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灾害事故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但从整体效果而言,仍然处于解决具体事务层面,未能出台具有全面性、指导性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各地区应急救援队伍成立后,未能及时跟进出台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导致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仍然存在。

2.2 政府应急指挥机构协调管理能力不足

按照我国四级应急救援指挥体制要求,各级政府均建立起了专门的应急办公室,也配备了工作人员,但其人员大部分为政府部门抽调,缺乏应急事故处置经验,工作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应急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报酬少,不想干、不愿干等情况比较普遍。直接导致政府应急指挥机构协调管理能力严重不足,一旦发生较大规模灾害事故无法有效承担起组织、协调、调度职责,救援力量形不成拳头,严重制约对事件的快速有效成功处置。

2.3 各相关应急部门缺乏协调配合,难以形成救援合力

目前,全国各级政府均依托各部门力量成立了应急救援队所属救援分队,但由于大部分应急部门无专业队伍,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协同作战意识淡薄。加之政府主管机构未建立完善联动机制,组织协调演练普遍较少,一旦面对较大规模的灾害事故,就难免出现各自为战的局面,难以形成救援合力。

2.4 装备建设上存在盲目性,经费使用效率低

近年来,为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各级政府均投入了大量资金,购置了一大批先进装备,为圆满完成各项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但是在一些地方,装备建设上仍然存在不顾本地区主要灾害事故特点,装备建设中盲目采购的情况仍然存在。未能发挥经费的最大使用效率。

2.5 预案制定质量不高,对应急救援工作指导性差

目前,各级政府大部分预案均只针对单一事故进行设计,对复杂条件下的应急救援工作缺乏深入细致思考。同时未能建立基于全社会层面的应急救援调度预案,极易造成一旦发生大规模事故灾害,盲目处置,应对失措等情况的发生。

3 加强支队级消防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的方法

3.1 根据各地区实际,完善地方规章,实现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有据可依

按照国务院《实施国家突发事件总体预案》要求和标准,结合本省级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完善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确立公安消防部队常态下应急救援主体地位,明确各应急分队职责任务,建立有效联动体制,保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指挥调度所有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发挥专业和综合优势,减少现场协调环节,力求快速决策,有效处置。

3.2 加强应急机构及其人员能力素质建设,提高政府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是一项必须依靠政府的统一领导,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且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为此,要切实加强政府应急机构建设,明确其级别、职责、任务、要求,成立由政府行政主官兼任的,政府办公室主任主抓的,具备较高应急处置能力人员组成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的专门机构负责工作落实。同时采取外出学习、部门选调等方式加强工作人员能力,从而实现应急调度专业化,提高应急救援工作效率。

3.3 加强多种形式的应急救援后备力量建设

将民兵队伍和其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志愿者队伍纳入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其经费、物资保障,使其成为应急救援的重要补充力量。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其能力和水平。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依托辖区内的大型企业、高等院校,根据本地区灾害事故特点建立专家人才队伍,实现大型突发事件的技术支持。同时,在学校、乡镇、社区大理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3.4 建立有效的经费保障体制

将应急救援经费纳入预算,并按年度予以增加。实行经费统一使用制度,由政府根据各应急救援部门需求综合衡量,统一使用。形成一个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保障机制。

3.5 加强物资储备,做好应对较长时间独立作战准备

为应对大型灾害事故后可能导致的一段时间独立作战情况,应建立以水、食品、药品及救援重点装备储备为重点的,多点布置、全面储备的物资储备网络,以支撑较长时间独立应对灾害事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康青春,马宝磊,张松.构建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

第2篇:智慧消防监管范文

〔关键词〕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权重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6-0075-05

“社会建设”一词自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来之后,其内涵也一直处于争议之中,社会建设也一度被认为是民生事业、社会事业的建设,甚至被简单地理解为社会管理。社会建设本身是指为了适应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的各种要求,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政府、社会以及市场在社会领域实现机会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公平、合理、公正、有序的社会秩序。社会建设的主体既包括了政府、社会以及市场等宏观主体,同时又包括了组织、社区、公民个人等微观主体。〔1 〕其中,地方政府是最为重要的主体,有必要对其绩效进行科学评估。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探讨。

模糊综合评价实际上是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的结合。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著名数学家Saaty在长期的教学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而为多目标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决策方法。模糊数学理论是在1965年后基于模糊集合以及模糊逻辑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模糊测度理论在数学领域的统称。这种方法具有能够较好地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提升评价的精确度。从本文对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价的实际需求来看,由于影响社会建设因素本身的多元性,造成了一部分因素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而另一部分却只能够进行定性分析。基于此,文章主要是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将复杂的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价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来对层次中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别。

一、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的选取应符合一些基本要求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选取需要包括五个基本步骤,包括为何评估、评估什么、由谁来评估、采用何种方法评估以及评估如何用等。第一个步骤实际上就是评估的目的,在我国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的评估主要是为了了解目前社会绩效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提供一定的支持。第二个步骤是评估对象,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的对象就是地方政府的社会建设绩效,是以政府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基石这一着力点为基础的。第三个步骤是确定评估主体,一般而言,政府社会建设绩效的评估都是自上而下的,即上一级政府评估下一级政府。第四个步骤是评估方法的确定问题,本文选取模糊综合评价法用于评估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第五个步骤是确定评估结果如何使用的问题,笔者认为本文的评估结果的主要作用在于测量目前的社会建设绩效,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就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的改善提供依据。〔2 〕 (P209-211 )

前文已经对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的基本步骤进行了探讨,基于上述分析,以下将依据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起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其中,评价指标的选取需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目的性。目的性原则是指,指标的选取需要紧紧围绕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价这一基本目的,并且由代表一个地方或者区域的政府社会建设绩效相关的各个部分的典型指标构成。(2)科学性。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可要可不要的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等等都要有非常明确的科学依据,只有坚持科学性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可能是可靠的或者客观的。(3)系统性。要运用系统论的相关性原理对指标进行筛选,然后要使得指标体系能够形成层次性的功能群,不同的层次之间要相互适应。(4)可操作性。指标的选取要非常重视可操作性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理论上能够更为完善,而根本不考虑相关的数据如何获取,指标的概念是否明确,就必然会造成整个评价模型最终沦为一个空壳,完全不具备可操作性。(5)突出性。诚如上文所述,对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产生影响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如果根据普遍联系的原则来确定指标,则必然导致指标体系构建失去其原有的意义或者作用,无法有效区别主次、轻重,也无法突出重点。实际上文章构建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希望通过评价发现问题,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支撑。因此,突出主要矛盾,是指标选取的一个重要原则。(6)政令性。构建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政策调适提供依据,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体现社会建设相关的方针政策,从而使得相关的政策能够得到科学评价,为政策调适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7)可比性。在指标体系中,同层次的指标应该能够满足可比性的原则,即:尽量确保指标具有相同的计量范围、口径与计量方法。(8)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分析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而定量分析则能够揭示事物的发展态势。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尽可能满足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量化处理,从而较为准确、完整的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指标选取或者指标体系设置的几个要求并不是简单罗列,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指标的选择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设立的目的性决定了所有指标选择和指标体系的结构需要符合科学性要求,而科学性决定了相应的指标体系需要具备系统性。同时,在系统性的基本要求之下,指标要能够突出反映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的一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在这一层级的要求之下,需要突出政令性与可比性,实际上这两个基本原则也是对可操作性与突出性的一种诠释。最终,在实际选择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要求,以达到评估政府社会建设绩效目的为基准,尽可能通过指标体系的设计实现主客观的协调分析。

在评价指标的获取方面,文章采用的是专家评选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如图1所示,首先由聘请的专家各自提交其按照自身经验和知识体系认为评价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需要的指标,然后将这些指标进行汇总,去除重复的部分,制定问卷;问卷制定完成之后,针对特定的目标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完成问卷调查之后,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初步确定指标体系;〔3 〕但是,初步确立的指标体系并不代表最终的指标体系结果,确立的指标体系要经过过往的数据进行验证,专家对论证的结果进行讨论之后,如果认为合理,则最终确立指标体系,如果认为不合理,则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之后,再进行论证和讨论,直到合理为止。

二、构建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设想

本文对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价是建立在模糊层次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基于AHP方法进行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首先要确定目标层指标,这项工作要建立在对系统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在本文中,我们构建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影响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的各项要素,然后便于地方政府据此进行相应的政策调适,从而为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因此目标层应该确定为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

在准则层,笔者认为对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的评估应该从五个维度处置,即:教育、就业与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以及社会管理。(1)教育是整个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良好的教育不仅仅是政府社会建设绩效的一个重要构成,同时它也能够为其他方面的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一个没有良好教育环境的社会永远也称不上良好。因此,教育维度必然是构建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2)就业与分配公平是社会稳定性的量化指标,高就业率、低贫富差距的社会,其稳定性必然要高于低就业率、高贫富差距的社会。然而,要实现高就业率以及低贫富差距,需要政府做的工作非常之多,任何一个方面做不好,都无法实现该目标。将就业与分配公平作为准则层指标,考察的就是政府在提升就业率、减少分配不公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贡献。(3)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社会保障同时也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它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只有消除了人们对于维持基本生活底线的恐惧和担忧,才能够保障社会的安定以及稳定。而维持社会的安定与稳定,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本身就是政府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责或者目标。因此,本文将社会保障作为考察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维度。(4)医疗保障从广义上来看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构成部分,之所以将其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下,医疗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以及医疗费用高昂所导致的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的罪魁祸首。基于此,文章将医疗保障单独列出来,作为一个维度以考察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和重视程度。(5)社会管理的内涵非常广泛,事实上它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任何与社会事务有关的,需要纳入到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范畴的都可以由其涵盖。本文之所以将其单独作为一个维度,是为了将公共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相关内容涵盖进来,而如果将上述几个方面并列列为准则层的一个维度,则其指标层又存在数量过少的问题。这样的处置,主要是为了便于文章的分析。

然后,根据这五个维度分行业邀请相关专家,比如教育方面邀请教育方面的专家、医疗保障部分邀请医疗行业的专家,依据本文介绍的方法来选择相应的指标,经过统计分析,最终得到指标层的相关指标。在进行整理之后,得到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见下页)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构建的该指标体系仅为一种探索性尝试,由于侧重点或者出发点的不一致,本文给出的指标体系并不一定能够直接用于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之中。如表1所示,在教育维度,本文选择了教育经费数量、高等教育毕业人数增幅、职业教育毕业人数增幅、专利授权数量增幅、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五个指标用于对其进行解释;在就业与分配维度,文章选择了新增城镇就业人员、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等五个指标对其进行解释;在社会保障维度,文章选择了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政策等五个维度对其进行了解释;在医疗保障维度,文章选择了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每万人拥有职业医师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制等五个指标对其进行解释;在社会管理维度,文章则选择了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公众安全感满意度、万人发案率、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指数等五个指标对其进行了解释。

从整体上来看,本文给出的指标体系,基本上涵盖了政府社会建设的各个重要领域。但是,由于不同区域在一段时期内社会建设重点不同,因此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侧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构建本指标体系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思路或者方法论上的参考。

三、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量化分析

基于AHP方法进行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用?棕表示)的量化分析是一个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首先要确定目标层指标,我们在上文建立了评估体系的指标层。但是,建立起指标层仍然还是无法对评估指标体系权重进行较为精确的评估,为了能够尽可能地使得评估的结果科学化、精确化,我们还需要将准则层指标进行细化,即对指标层的权重进行量化分析,并且得到整个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权重,从而根据权重了解到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

计算整个评估体系中各个指标权重的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分类是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两种:前者指的是行业内的相关专家根据自身实际经验对实际情况进行主观判断;而后者则是在对相关指标进行实际观测所得到的具体数值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统计数据进而计算出权数。在本研究中,为了更加精确,采用的是两者结合的方法,专家打分,定量计算,最后将其用数值表示出来。这个表示出来的数值就是判断矩阵,这个判断矩阵的计算过程就是各个指标权重计算的过程。计算过程的第一步是进行相应的专家小组评分,评分采用九分位表来给出。所谓九分位表,是专家小组常用的评分表格,表格的每个指标都给予1分~9分的分数,这些数字代表的是体系中两个指标的比较,从1分~9分分别代表某个指标和下一个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的比较。一般而言,专家从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对相关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别,九分位表的分数结构和代表的意义如表2所示。

根据九分位表中的评分,可以得到指标判断矩阵。建立了矩阵之后,还要对层次因素的排序以及层次因素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在这里需要通过求解来判断矩阵。矩阵得到的结果可以视为每个专家对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归一化,然后根据相应公式得到几项具体数值,也就是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具体来说,通过聘请大学公共管理教授、经济学专家、社会学专家以及政府主管部门专家5名,运用九分位表法构建准则层的判断矩阵,按照“各专家意见同等重要”的原则进行汇总分析,得出指标体系的权重得分,分值加权平均后将各个元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和准则层各要素的权重向量为0.667,因任意二阶判断矩阵均为一致性矩阵,故不需进行一致性检验。然后通过对相关矩阵的计算,可以得到如下结果:?棕=(?棕1,?棕2,?棕3,?棕4,?棕5)=(0.2145,0.2030,0.2318,0.1507,0.2000)。然而,当矩阵的偏离一致性过大的时候,还需要通过检验估计其合理性。所以,在计算出了层次因素的单排序权值之后,还要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层层计算后,得到各指标的权重,详情如表1所示。

有了各个指标的权重以后,才可以建立模糊综合模型。所谓模糊综合模型,是模糊数学在各种项目评估、准则确定等控制中的应用,这种方法运用的原理是:以权重来区分不同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各参与者的影响程度;以模型来分析因素风险水平;以模型计算中的概率高者为衡量标准进行确定。在本研究中,上述指标可以构建起模糊综合层次模型,据此得到综合评判的集合,然后对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体系的指标进行分层计量和评价。也就是说,要构建一个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需要完成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确定需要评价的对象集、因素集以及决断集,根据构筑的模型实际需要,对相应的对象集、因素集以及决断集进行确定。其次,要对评价因素的权重分配向量进行确定。事物影响因素的多元化使得不同的因素对于评价目标的影响也必然不同,基于此,我们需要从各个因素对事物影响的程度出发,确定权重值亦即比重。一般而言,确定权重值的方法包括专家咨询法、九分位表法等等。最后,通过各个单因素的模糊评价,获取综合评价模型矩阵。

构建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推进社会建设,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之下,研究该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然,本文的研究局限于笔者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积累,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亦仅充作引玉之砖,期待更多人来探讨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包国宪,李一男.澳大利亚政府绩效评价实践的最新进展〔J〕. 中国行政管理, 2011(10).

第3篇:智慧消防监管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消防指挥;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TN711

火灾的发展一共分为四个阶段,主要是火灾发生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迅猛阶段和熄灭阶段。火灾发展的初始阶段一般发生在起火后的十几分钟之内,这个阶段的火焰不高,因为可燃物质的燃烧面积较小,火势的发展比较缓慢,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灭火工作是最佳时机。如果火灾的发现及时,处理火灾的方法合理,将会使用简单的灭火器灭火即可。随着当今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灭火技术和设备,下面将主要的探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微电子技术、探测传感技术的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 自动化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

1.1 自动化消防控制系统

火灾的自动化消防系统主要包括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报警控制器两个部分,还包括防烟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控制设备和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还有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常开防火门,以及电梯的回降控制装置、火灾警报装置、火灾应急广播、火灾应急照明、消防通信设备和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设备等总共十类控制装置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装置。

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的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包含火灾报警装置、触发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和其他的辅助功能装置。其具有很多的功能,可以在火灾发生的初始阶段,把燃烧产生的热量、火焰和烟雾等一些物理量,使用火灾的探测仪器将其变成信号,之后传送到火灾报警的控制器中,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帮助人们及时的发现火灾,同时启动消防联动机制和连锁的减灾系统装置,用来驱动各种减灾设备和灭火设备,帮助消灭初始的火灾,减少损失。

1.2.1 触发装置

火灾的自动报警系统触发装置的组成包含有手动火灾报警的按钮和火灾探测器。手动的火灾报警按钮是安装在经常有人出入的便于操作的公共场所里面。如果有人发现有火灾发生,直接按下手动的按钮,用报警器传递报警的信号。火灾的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核心的部分之一,是通过研究探测物质燃烧过程中出现的物理现象作为依据的,属于一种自动的检测触发装置,能够不间断的进行探测保护和坚实区域内的火灾信号。可以根据火灾探测器探测的火灾的参数的不同,将其分为感温式、感烟式、可燃气体探测式、感官式和复合式等几种类型,下面主要讨论其中的几种火灾的探测装置,进行合理的选用。

首先是感烟式火灾探测装置,它是一种能够进行检测燃烧或者热解而产生的液体或者固体微粒的一种火灾探测器。感烟式的火灾探测器主要应用以火灾发生的前期、早期进行报警的装置,对于发现火灾是很有效的。一般在火灾损失较小的重要的地点,火灾发生的初始阶段有阴燃的阶段,能够产生少量的热和大量的烟,对于没有火焰辐射的火灾很适合使用。其次是感温式火灾探测器,这是一种能够响应异常温度的,能够探测到温差和温升的速率的一种火灾探测仪器。这种感温式的探测器常用的有差温式、定温式和差定温式这三种,其中的定温式探测器主要是用于当环境的温度超过或者达到预定值的响应的时候;差温式的探测器是在环境的温度上升的速率查过原定的预定值时候进行响应;差定温式的探测器具有定温和差温两种主要的功能。对于其他的探测器不一一进行探讨,都是能够发现火灾的重要仪器。

2 信息化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

2.1 物联网的概念

对于消防技术中的信息化主要是需要对物联网的技术进行探讨,物联网是通过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机关扫面器和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化的设备,根据约定的合同,将任意一种物品和互联网相互连接,进行相关的信息的通信和交换,能够实现智能化的定位、识别、监控、跟踪和管理的一种信息化网络。它的设计使用的技术原理是在互联网使用的基础之上,使用数据通信技术和RFID共同组成一个能够覆盖诸多事物的综合性的网络系统,最终实现整个网络系统的信息共享、物品自动识别和彼此之间的“交流”。物联网在消防信息化中的应用,可以从整体上划分为三层结构,主要有传输层、感知层和应用层。其中的传输层主要是进行读写设备的采集的数据,之后通过使用无线的网络进行传输;感知层是通过使用读写器等来读取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应用层主要是通过其中的中间件,将数据导入消防栓、消防车辆、消防装备和消防档案等消防工作的管理系统中,进行有效的应用。

2.2 物联网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

物联网有很广泛的应用,它的应用范围广到能够遍布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其中物联网在消防部队中的应用主要有:首先物联网在消防侦查装备中的应用。在火灾的现场进行侦查是制定消防工作计划的前提,因此需要在火灾现场随即的安置传感器,充分的对火灾现场的每个点的烟雾浓度、温度等环境的数据进行勘察,监控火灾发展的趋势,之后与现场的指挥平台进行集成,再运用GIS插件的技术,充分的检测火灾现场的环境,为现场的指挥员提供准确的、实时的信息,能够充分的提高整体的火灾救援水平。其次是物联网在消防设施中的应用。使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类建筑中的消防设施的实时状况,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消防监控中心,主要包括数据压缩、数据打包、数据解析、数据传输、指令的发送和数据的安全加密等等,可以充分的实现消防监控中心对全市内所有建筑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最后物联网还能够管理消防装备。使用无联网可以实现消防装备物资的出库、使用、入库、维修和报损,对其中每个环节的控制,减少因为人工的登记造成的失误,大大的提高了整个消防中心的物资管理的效率。物联网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整个消防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火灾一旦发生必定会造成很大的人员的伤亡和经济的损失,因此要有效的控制火灾的发生,将火灾控制在产生的初始阶段,维护社会的安定。这就需要在信息化和自动化方面充分的加强对消防工作的改进,其中自动化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消防报警系统、消防的灭火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还有物联网在消防信息化中的应用,也大大的提高了整个消防部队的整体战斗能力,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荆胜南,周文高.自动化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

[2]黄卓统.浅析自动化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19).

第4篇:智慧消防监管范文

【关键词】 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 智慧城市体系 消防远程监控 应用分析

引言

城市发展朝着智慧或智能型的方向转变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借助网络、传感或遥感技术等品信息处理技术构建智慧城市成为其中必备的技术支持和基础。在智慧城市体系构建当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对城市居民以及城市本身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其中以网络信息科技为支撑产生的作用及效果则会更加明显[1]。而具体如何将网络信息科技应用到智慧城市的构建当中,以下则具体分析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其中消防远程监控中的应用[2]。

一、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

流媒体技术是一种应用于流媒体的综合技术,其中涉及到多媒体采集、编码、传输、解码和存储等方面。实际上,流媒体在播放之前并不是对所有内容进行下载,而是只对部门内容进行缓存,在整个数据传送的过程中,用户能够在计算机上利用播放器或其他硬件软件实现对多媒体文件的播放,这种方式能够节省下非常多的用户下载等待时间和存储空间,与此同时后台服务器实际上仍然还在进行多媒体文件的下载。

二、智慧城市体系及架构

在当前时代及社会发展形势下,智慧城市是与网络充分融合的,例如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电信网、物联网等相互结合,并且其最终形成的模式是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的新模式[3]。在智慧城市体系之下,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和高效,城市的运行、发展更加趋于智慧化。针对“智慧城市”,IBM《智慧的城市在中国》就提出“它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4]。

总而言之,智慧城市体系的构建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有着积极的作用,该理念下的城市发展未来也必将成为城市经济、国家经济,甚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应用分析

由于智慧城市体系构建当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是与网络信息科技相互结合,因此针对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以下则具体以其在智慧城市体系当中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予以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3.1 智慧城市体系中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及其现状分析

3.1.1 智慧城市体系中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城市视频监控可以涉及各个领域和行业,比如工地监控、餐饮监控、道路监控、旅游景点监控、企业生产监控、城市治安监控等[5]。针对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是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的优势,将每一个建筑物内独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网,同时综合地理信息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从而在监控中心内对所有的联网建筑物的火灾报警情况进行监测。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网络传输的宽带和传输质量影响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但是因各个建筑物内多用户访问数字视频图像给网络宽带带来较大问题,影响到城市消防远程监控效率。

3.1.2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现状分析

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当一个用户访问系统中的一路视频图像,就会占用一定的网络宽带。实际上,整个系统可能会出现多个用户去访问相同路数的视频图像或多个单位同时去访问各自的视频图像,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用户的涌入就很容易出现视频图像不流畅、图像卡死的问题出现[6]。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中心申请的网络管带不够,因此出现网络阻塞。因网络阻塞问题的出现就需要运营商申请增加网络宽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真正意义在于传输火灾报警信息,其中查看视频图像只是辅助作用,传输火灾报警信息才是关键。因此本文研究将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结合。

3.2 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智慧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通常而言是以ezCSS流媒体转发服务器软件为基础的,该软件主要是针对各种公共网络环境下的视频传输开发的网络视频管理软件,其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当中得以应用,不仅能够解决访问视频网络宽带问题,还能够解决广域网和局域网的网络互访功能[7]。就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智慧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以下主要结合实例予以深入分析。

实例:ikan视频监控平台由杭州协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可以对接视频监控主流厂商的软件平台,将不同视频监控平台上的资源汇集、接口整合,再为第三方应用提供业务系统集成接口,基于HLS(Http Live Streaming)的流媒体传输协议开发,以视频图像应用为手段实现视频转发的功能,让视频监控的本地化走向互联网,内部管理走向社会大众。ikan视频监控平台架构见图1。

ikan视频监控平台具有五大优势:

优势一:突破专网的限制,提供互联网的服务

对接建设在专网的视频监控平台,为互联网提供视频监控资源调用的入口,同时在专网与互联网之间建起安全堡垒,降低发生在视频监控平台的网络安全风险。

优势二:支持对接主流厂商的视频监控平台,整合对外接口,且兼容性高

提供与大量监控平台对接的能力,实现对接主流厂商不同版本的视频监控平台,将不同视频监控平台的接口整合成统一的对外接口。

优势三:汇聚视频资源,专业处理流媒w,降低应用平台对接复杂度

经过ikan视频监控平台的流媒体转发,将视频资源整合,互联网应用对接本平台就可以调用在不同监控平台上的视频资源,实现一对一的简单开发,降低一对多开发的复杂度,提高开发的效率。

优势四:覆盖多平台、免播放插件、高效的视频输出

实现在不同类型的系统平台(Mac、windows、IOS、Android)和业务平台(APP、网页、微信公众号)的免OCX控件实时预览,3-5秒钟内快速播放,自适应网络状况,确保视频播放的流畅度,有效解决操作视频监控平台碰到的常见问题。

优势五:平台可用性高,扩展性强

提供标准统一的API接口,可以根据接口文档进行二次开发,将视频功能模块嵌入到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应用;也可以根据客户视频相关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满足在各行各业的使用。以浙江台州移动阳光厨房的ikan视频转发技术为例进行分析,目前台州市共建成“阳光厨房”1513家,其中大型、特大型餐馆、养老机构435家,学校食堂349家,单位食堂58家,中小餐饮单位671家。利用ikan视频转发技术建立起来的移动阳光厨房,在单位的各单位的洗碗洗菜间、烹调间、冷菜间、二次更衣室等关键点位安装了监控摄像头,采用这种开放式的监管方式不仅让餐饮经营单位实现了良好的营销宣传,同时对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卫生安全也有积极意义。目前,台州的1513家“阳光厨房”已接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智慧监管系统,共有840家已接入台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平台。其中厨房监控系统与餐饮监管部门实现联通,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利用健康系统远程进行监督操控,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可以进行现场取 证。通过研究发现ikan视频转发技术能够实现多用户对视频图像的远程访问功能,最终减少运营商在网络宽带方面的投入。综上关于视频流媒体技术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城市运行在技术的支持下,展现出更加智慧的一面。当然,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应用,具体还涉及到到其他方面例如其在医疗卫生当中的应用、在交通发展当中的应用等,并且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也体现出了极好的功效,在此就不详细阐述。总之,该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城市智慧化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的优势十分突出,尤其是对智慧城市体系的构建起着先进性的作用。关于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就其在智慧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给予具体的分析和阐述。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ezCSS流媒体转发服务器的基础上,则充分体现出了消防工作的迅速性、快捷性和协调性,尤其是在消防监控中的图像处理上凸显其巨大的优势。当然,以上仅仅探讨了视频流媒体技术在城市消防方面的应用,其在城市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医疗卫生、交通监控等方面的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总之,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智慧城市体系的构建当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 考 文 献

[1]赵勇,刘娟,李健. 智慧城市体系框架浅析[J]. 电信网技术,2013,04:1-6.

[2]唐云凯. 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城市体系研究[A]. 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首届国际信息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2016:2.

[3]商燕,张升.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智慧城市体系建设[J]. 通讯世界,2016,01:6-7.

[4]王文超,邱桂苹,穆森,赵倩. 基于视频监控的流媒体分发方法的研究[J]. 信息通信,2012,31(05):32-33.

[5]刘英,王涛,甘朝辉,洪波,岳云鹤. 多级视频监控流媒体服务系统设计方案[J]. 无线电工程,2011,11(12):1-4.

[6]王,郑三立,王文彬,纪勇. 流媒体技术在变电站遥视系统中的研究与实现[J]. 中国电力,2010,42(07):77-80.

第5篇:智慧消防监管范文

电动车入户充电、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潜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已有多起惨痛案例敲响警钟,但电动车上楼现象却依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是小区物业未对电动车管理配套设施空间,车辆失盗、充电不便,都成为电动车主不惜麻烦甚至在明知风险的情况下推车入户;二是相关明文规定的缺位也为电动车上楼留出了模糊地带和操作空间。

惨痛的教训面前,解决“电动车进楼”、杜绝安全隐患势在必行。为此,建议:

1.出台规范性法规。加快制定规范性法规,规范电动车消防管理和群众关心的停车、充电问题,破除电动车上楼等的模糊地带和操作空间。目前,安徽省马鞍山市已于2020年出台了《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车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

第6篇:智慧消防监管范文

龙岗区地处深圳市东北部,位于珠江口东岸深莞惠城市圈的几何中心,是深圳“东进战略”部署中辐射粤东和海西经济区的桥头堡。为了在落实“东进战略”中充分争取主动,激活后发优势,实现更为科学、智能、精细化的城市管理,龙岗区选择了具备国际领先ICT解决方案和业界最完整产品线的华为,为智慧龙岗打造开放融合的基础支撑平台,提供坚实的信息安全基础,并聚合各个领域优秀的合作伙伴资源。从此,一颗“新ICT,让城市更智慧”的种子在龙岗深深扎下了根。

龙岗亮了:智慧触发下的城市幸福感

10月的南方酷暑依旧,百姓往返奔波于行政服务大厅的情景却从未因高温而间断过。要是能只办一次手续就在家坐等审批结果该多好啊!要是能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申报该多好啊!这些被认为只能想想的好事,如今已经变成了龙岗区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新生活,一个智慧的龙岗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一窗式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是智慧城市战略带来的最直观的改变之一。简单事项无需去现场,复杂事项一次性办结――本着这样的初衷,龙岗区打破过去部门专项窗口办理业务的传统模式,提出了“审批围绕项目转”的理念,通过先后整合50多个部门数据,优化500多项服务事项,实现了从“多地、多窗口受理”到“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办”的智慧政务转型,省去了申请人来回跑路、重复申报的麻烦。

以申请开具“二胎生育证明”为例:转型前,申请人需要先到社区窗口办理,再到街道计生办窗口办理证明审核,由街道计生办将表格报送区计生局,审核完成后再退返街道计生办,才能通知申请人员领取审核结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转型后,申请人只需到街道的“一个窗口”办理“一次手续”,就可以回家等通知了。目前,龙岗居民已经可以通过一窗式平台办理暂住证、生育证明、公积金提取等600多项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也攀升超过95%。

这一依托华为领先的云平台建设的一窗式平台,不仅能集中处理各个窗口、不同审批环节的工作,一旦发现业务办理存在问题,系统就会自动提醒相关审批部门,同时推送到业务监督员界面进行人工核对和跟进监督。在大举提升职能部门主动服务意识的同时,杜绝了“两头受理”、“超时办结”等顽疾,政务服务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而通过对接市、区两级系统,通用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调用得以实现,既避免了数据库的重复建设,又大大缩短了材料核验时间。此外,网上办事大厅、移动APP、微信等多渠道办事通道,以及排队叫号、智慧引导、自助服务、视频监控等智能化终端设备的引入,更是为龙岗居民创造出了如影随形、全程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综合来看,龙岗“一窗式”政务服务实现多个部门业务整合、流程优化,一个窗口受理各类业务,变“空间场所的物理集中”为“审批服务结构的重塑”,以“一窗”解决“多头跑”问题,真正做到了“简单事项无需去现场”,“复杂事项现场只去一次”的线上办理模式,可谓是“一窗惠民生”!

不仅如此,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众最关心的领域,智慧城市建设的春风同样暖人心脾。智慧教育以惠及全区93所学校达到40万名学生为目标,正通过全面推广云课堂和配套资源体系建设,推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智慧医疗方面,在线预约候诊、病历电子化和档案信息化业已实现,目前正全面部署远程医疗和居民移动健康服务;而智慧社区试点也已在多个社区初见成效,正逐步实现全区统一的智慧社区平台。

据统计,有超过80%的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将智慧城市作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导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新技术和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度融合,体现了“以技术为引领”到“以理念为引领”,“以管理为核心”到“以服务为核心”和“以业务为驱动”到“以数据为驱动”的转变。智慧龙岗正是从智慧强政出发,在最贴近民生的地方创新耕耘,让百姓的幸福感成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标准,让百姓的笑容成为灌溉智慧新城的不竭之源!

化繁为一:智慧为城市治理辟通途

处于特区一体化和经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龙岗区,具备了城镇化、经济发展分散密集的特征,社会公众对人口膨胀、交通拥挤、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城市病”的关注也日益增强。面对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生态优化、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压力,龙岗区果断选择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华为开展全面合作,走上了一条“化繁为一”的城市建设道路。借助华为构筑的云和大数据平台,让城市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而除了刚刚提到的“一窗惠民生”之外,还呈现出多个卓有成效的智慧应用。

第7篇:智慧消防监管范文

为加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结合我镇消防安全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深入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重点行业管理和消防基础建设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风险隐患的消防管理责任链条、火灾防控体系、监测预警机制,推动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发展。

——消防安全突出隐患有效根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治理,全面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整治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危险化学品企业、人员密集场所、“九小”场所、老旧场所等场所领域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2022年底前,全镇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有效根治。

——消防治理责任机制明显加强。全面推行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行业集中约谈、社会曝光警示机制更加完善,火灾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全面落实,社会单位自主评估风险、自主检查安全、自主整改隐患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火灾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建立健全风险研判、精准治理、源头管控的火灾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全面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化技术,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实时化、智能化评估消防安全风险。2022年底前,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基本建成,差异化精准监管全面推行。

——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改善。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实施,消防安全纳入主要行业领域职业培训内容,推动企业单位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全面落实。2022年底前,实现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明显提升。

——社会消防安全总体环境全面优化。2020年至2022年,火灾总量和亡人数量总体下降,较大火灾事故有效控制,重特大火灾事故根本杜绝,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社会消防安全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显著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六个方面重点整治,集中解决突出风险隐患。

1.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

(1)单位和新建住宅小区按标准划线管理。组织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小区的管理使用单位,按标准对消防车通道逐一划线、标名、立牌,实行标识化管理,确保消防车通道畅通。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所要将新建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标识化管理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以及备案抽要内容。

(2)老旧小区实行“一区一策”治理。规划所、专职消防队对辖区老旧小区进行摸排梳理,结合老旧小区的建成年代、建筑高度、周边环境、道路管网等方面情况,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结合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打通消防“生命通道”。

(3)加强综合执法和联合管理。派出所、规划所、安监站、专职消防队每月组织开展一次联合治理。依法查处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等违法行为过程中,需要查询机动车所有人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的,XX交警中队予以积极配合、及时提供。

2.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整治。一是严格落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有关规定要求,探索建立并推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履职承诺制度及高层建筑“楼长”制度;二是采取管理使用单位自查或聘请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等方式全面排查测试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指导高层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建立维护保养制度,鼓励聘请消防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消防设施维保工作,逐栋解决消火栓无水以及消防供水不足、压力不够等问题;三是管理使用单位全面自查高层建筑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不严等问题,逐项登记整改修复;四是每栋高层公共建筑和每个高层住宅小区依托社区网格员、保安人员、管理使用单位人员、志愿者等力量,建立一支微型消防站队伍,配齐配全消防器材,开展实战演练。

3.开展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综合整治。一是建立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自查评估,全面落实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二是依据规范和行业标准组织更新改造老旧消防设施器材,确保完好有效;三是依法建立完善企业专(兼)职消防队,建立安全事故工艺处置队或工艺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贴近实战的技能训练和综合演练,优化事故工艺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制定工作方案、投入专项经费、明确工作责任,利用三年时间,分步完成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老旧消防设施改造、企业消防力量建设三项任务。

4.开展“九小”场所及老旧社区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1)抓好“九小”场所突出风险治理。组织综治网格员、公安派出所民警、专职消防队员等力量,运用“九小场所”登记管理系统逐类场所、逐类风险进行登记排查,分类建立台账;各有关站所督促所属行业小场所开展自主登记并自查隐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采取行政处罚、约谈警示、挂牌督办等措施,并通过落实合用场所“4+1”、沿街店面“3+1”等物防技防举措,逐一督促整改到位;对问题突出的开展联合执法,形成整治合力。2020年9月底前,以街道为单元,全部排查完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2021年底,“九小”场所突出隐患有效整治。2022年,建立有效的“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监管机制。

(2)抓好老旧社区突出风险治理。针对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等突出风险,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分类施策、分类整治,组织升级改造消防设施,推动落实基层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改善消防安全条件。2020年起,逐年将老旧社区消防风险治理列入实事工程、民生工程,每年督办整改一个老旧社区火灾隐患问题。2022年,以街道为单位,老旧社区基本落实火灾风险差异化防控措施。

5.开展新材料新业态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1)抓好电动车突出风险治理。市场监管分局要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销售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改装电池行为。专职消防队要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各村(居)委会要牵头推进居民住宅区尤其是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居民区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的增设工作;规划所要将住宅区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以及备案抽要内容。

(2)抓好彩钢板建筑突出风险治理。自然资源所、城管队、规划所要对人员密集场所、施工现场违规搭建、违规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彩钢板房开展专项检查,每年依法组织整改一批、拆除一批。

6.开展乡村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加强对小微企业等乡村新兴产业消防安全评估和管理,集中治理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培训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房改、水改、电改、灶改、路改等工作,有计划地改造防火间距不足、木结构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加快乡村电气线路、炉灶等用火用电安全改造升级,重点要对乡村住房内堆垛柴火、稻草以及独居老人住房与灶台未分隔设置的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和有效治理,有效降低乡村火灾风险。持续深化消防安全扶贫工作,加强乡村地区“老幼病残”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殊人群居住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

(二)推进重点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开展行业单位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组织行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和达标创建活动。镇消防专职队要发挥综合监管作用,加强工作检查协调,提供消防技术服务。2020年,组织对学校及幼儿园、养老服务机构、文化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大型商场超市及农贸市场、卫生院、宗教活动场所、文物建筑等行业单位集中开展排查整治,列出隐患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及时消除火灾隐患。2021年,全面推广典型经验做法,50%的行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2022年,行业单位突出火灾隐患基本整改完毕,有效落实行业标准化管理,社会单位自主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三)不断夯实火灾防控基础

1.加强专职消防队站建设。到2022年,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消防救援队站体系。

2.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对标“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要,坚持快补短板、优化结构的原则,按国家标准配齐配强各类攻坚及专业装备,完成各类器材装备的统型建设,强化器材装备的信息化、全寿命管理。

3.加强消防水源建设。按照“快补旧账、不欠新账”原则,加快推进城镇市政消火栓建设,并督促供水单位加强市政消火栓的维护保养。2020年,圩镇新增建设消火栓6个,全圩镇消火栓达到10个。

(五)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1.加强消防安全素质教育。镇宣传办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司法所加强消防普法宣传的指导协调和督促落实,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内容;学校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内容课程。

2.加强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结合“一警六员”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分批次、分类别组织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社区民警、村(居)委工作人员、网格员、安保人员、管理单位人员、重点单位员工、小企业主等重点人群开展消防教育培训,2022年底实现全覆盖培训。企业单位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落实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等要求,全面提升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3.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体验教育。按照《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标准》要求,依托各类安全宣传教育资源,持续推进“一警六员”消防体验站。

三、整治步骤

从即日起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6月)。

按照镇安委会统一部署,启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各村(居)、各有关站所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本站所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治理时限等内容,全面做好本村(居)、本站所行动的部署发动。

(二)排查整治(2020年7月至12月)。

各村(居)、各有关站所对本行业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两个清单”,明确排查时间表、整改路线图、工作责任人,积极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确保各项排查任务精准推进落实。

(三)集中攻坚(2021年)。

各村(居)、各有关站所对照前期排查的“两个清单”,坚持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细化各项治理举措,实施差异化整治。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全面落实政府挂牌督办和跟踪整治,强化政策支持,配套资金保障,确保按时整改销案,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四)巩固提升(2022年)。

各村(居)、各有关站所结合实际,在推进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整改的同时,分析共性问题,研究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出台一批配套举措、形成一批经验做法,建立健全本地区本行业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的系统性、机制性治理举措,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村(居)和相关站所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对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进行研究部署,明确各项任务责任主体。

(二)强化监督执法。

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舆论等手段,依法采取罚款、临时查封、责令“三停”、行政拘留等措施,逐个督促落实整改,始终保持火灾隐患整治的高压态势。

(三)强化统筹推进。

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整体规划部署本地消防工作,保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特点,研究采取差异化的工作举措,提供相应的治理政策支撑,确保治理实效。

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

(消防)

序号

整治项目

整治内容

突出问题

责任单位

整治要求

完成时间

1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

单位和新建住宅小区按标准划线管理

单位和小区消防车通道被占用、堵塞、封闭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小区按标准对消防车通道逐一划线、标名、立牌,实施标识化管理;未完成的实行政府挂牌督办整改。住建站所将新建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标识化管理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以及备案抽要内容,支持已建成的住宅小区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中支取消防车通道改造划线费用,督促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实行标识化、规范化管理。2020年底前未完成的,政府挂牌督办整改

2020年底长期坚持

2

老旧小区实行“一区一策”治理

多数老旧小区为开放式小区,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加上初期规划不足及后期调整滞后,消防车通道被占用、堵塞、封闭现象大量存在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结合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定实施“一城一策、一区一策”消防车通道治理方案,完成2020年治理任务,2021年底前,全部老旧高层住宅小区完成消防车通道治理。其他住宅小区利用三年时间分类分批督办整改。

2022年底长期坚持

3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

加强规划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初期规划不足,停车场、停车位、停车设施配置数不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将新建停车场列入“十四五”相关规划;列出三年工作计划,新建一批公共停车设施;严格落实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有关标准要求

2022年底长期坚持

4

优化停车资源管理使用

停车场、停车位、停车设施等停车资源少,老旧住宅小区“停车难”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建立完善弹性停车、错时开放、潮汐停车、共享停车等政策机制;老旧住宅小区周边的路侧停车场等公共停车设施,对老旧住宅小区居民实行优惠停车;对于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住宅小区,引进专业停车管理公司,合理利用空间规划建设停车位

2022年底长期坚持

5

加强综合执法和联合管理

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与公安交管站所共享机动车所有人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建立联合执法管理机制

2022年底长期坚持

6

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消火栓管网无水或消防供水压力不足;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不严;使用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微型消防站建设不符合要求

各乡镇政府;县住建、消防救援及其它有关行业主管站所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2020年

排查登记的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不严、消防供水不足、压力不够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建立完善消防管理机制

2021年

打造示范引领单位,推动市政府出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全面优化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能力水平

2022年底长期坚持

7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开展地下空间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地下空间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明确;擅自改变建筑结构和使用性质;消防通道、安全出口被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设施设备损坏;违规用火用电用气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全面排查测试,清理占用堵塞封闭问题,依法查处违规行为,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制定地下空间消防安全三年整治计划,重点督办整改一批地下空间严重问题

2020年

排查登记的地下空间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建立完善消防管理机制

2021年

全面优化提升地下空间消防安全能力水平

2022年底长期坚持

达标率达到80%以上。

2021年

达标率实现100%。

2022年底长期坚持

8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开展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工艺设备复杂,火灾风险高,爆炸危险性大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建立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更新改造老旧消防设施器材,建立完善企业专(兼)职消防队,探索应急资源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石化企业列出三年计划,分年度开展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老旧消防设施改造、企业消防力量建设。

2022年底长期坚持

9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开展“九小”场所及老旧社区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抓好“九小”场所突出风险治理

点多面广,普遍存在安全投入少、硬件设施差、安全管理水平低、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差等问题;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监管盲区较大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逐类场所、逐类风险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分类建立台账

2020年9月

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采取行政处罚、约谈警示、挂牌督办、媒体曝光、信用惩戒等措施,落实合用场所“4+1”、沿街店面“3+1”等物防技防举措,逐一督促整改到位;对问题突出的要开展联合执法,形成整治合力,年底突出隐患有效整治

2020年

建立健全“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0

抓好老旧社区突出风险治理

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设施缺失;疏散通道不畅通;防火分隔不到位;电气线路老化;易燃可燃材料装修多;私搭乱建,“三合一”现象普遍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镇棚户区改造,将老旧社区消防风险治理列入实事工程、民生工程,分类施策、分类整治,督办整改一批老旧社区火灾隐患问题

2020年

落实火灾风险差异化防控措施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1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开展新材料新业态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抓好电动车突出风险治理

违法违规生产、销售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改装电池;违规停放、充电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组织开展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销售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改装电池行为,建立公布曝光、联合管理机制;出台居民住宅区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政策意见,作出三年规划建设部署,2020年,对需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进行排查,摸清底数

2020年

50%的居民住宅区落实电动自行车集中管理要求措施

2021年

居民住宅区全部落实电动自行车集中管理要求措施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2

抓好彩钢板建筑突出风险治理

在人员密集场所、施工现场违规搭建、违规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彩钢板房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对违规使用彩钢板房开展专项检查,每年依法组织整改一批、拆除一批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3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开展新材料新业态综合整治

抓好物流仓储场所突出风险治理

底数不清、消防安全情况不明;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公共消防设施有短板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组织对辖区物流仓储场所开展一次全面排查检查,摸清底数,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分析评估本地物流仓储场所消防安全风险,强化行业消防管理措施,明确和落实物流仓储场所集中区域的消防管理责任,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4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开展乡村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抓好乡村火灾隐患突出风险治理

乡村新兴产业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培训不到位;传统村庄防火间距不足,木结构建筑集中连片,火灾冈险高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相关地区加强对乡镇工业园、特色小镇、小微企业等乡村新兴产业消防安全评估和管理,集中治理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培训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结合乡村房改、水改、电改、灶改、路改等工作,有计划地改造防火间距不足、木结构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加快乡村电气线路、炉灶等用火用电安全改造升级,有效降低火灾风险。持续深化消防安全扶贫工作,加强乡村地区“老幼病残”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殊人群居住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5

推进重点行业标准化管理

加强重点行业标准化管理

行业站所消防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管理不规范,工作机制不健全;行业单位火灾隐患整治不彻底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2020年

全面推广典型经验做法,50%的行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2021年

行业单位突出火灾隐患基本整改完毕,有效落实行业标准化管理,社会单位自主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6

不断夯实火灾防控基础

加强消防站点建设

消防站点布局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队站欠账率较高,辖区保护盲区较大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完成消防栓6个,达到10个。

2020年

按照省、市政府年度消防工作目标任务执行

2021年

按照省、市政府年度消防工作目标任务执行

2022年

17

加强消防力量建设

城乡消防服务不均等,消防力量占地区人口数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建精建强国家综合消防救援力量;加大专职消防队伍征招力度,到2022年,实现各类队站满编执勤;加强社区、单位微型消防站和其他社会志愿消防力量建设。将各类消防力量纳入119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指挥,建立完善联勤、联训、联调、联战“四联”机制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8

加强消防装备建设

对标“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责,各类攻坚及专业装备缺配,装备结构有待优化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坚持快补短板、优化结构的原则,着眼城市主要灾害类型特点,按国家标准加快配备各类攻坚及专业装备。到2022年,基本形成与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相适应,与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能力相匹配的装备体系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9

不断夯实火灾防控基础

加强消防水源建设

消防水源与城乡建设不同步,覆盖盲区大,因消防供水不足导致初期控火不及时,小火酿成大灾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结合老城改造、新城区开发、工业园区和特色小镇建设,按照“快补旧账、不欠新账”原则,加快推进城镇市政消火栓建设,并督促供水单位加强市政消火栓的维护保养。消火栓完好率不低于98%

2022年底长期坚持

20

加强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建设

现有消防信息化实战指挥能力与“扁平化、可视化、精准化、智慧化”要求仍有差距,各级指挥中心软硬件建设滞后,当前接处警效率不高,灾害信息采集、分析、展示能力不强,各级信息资源掌握不一致,辅助指挥决策效能不佳,指令传输手段、范围单一,移动作战指挥终端应用不足;应急通信体系不够完善、机制还不健全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按照“扁平化、可视化、精准化、智慧化”的要求,对消防接处警系统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指挥系统和智能指挥中心,按标准配齐关键通信装备,定期开展“多站所、多力量”通信演练。完成公安三台合一切割和消防接处警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市级指挥中心完成实战化升级改造

2020年

畅通各社会联动单位的指挥平台对接,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多站所联合应急并资源高度共享的指挥平台体系并实现五级贯通

2022年底长期坚持

21

不断夯实火灾防控基础

推进乡村公共消防基础建设

乡村消防专项规划不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应急救援能力不足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依托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实施,将乡村消防工作纳入总体规划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研究完善乡村消防专项规划,同步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针对不同地区建筑特点、生活习惯,配置适合乡村地区使用的消防器材装备,逐步解决乡村电气线路老化、敷设不规范等问题,明确乡村消防基础设施的管护责任,做到“建管一体”。2022年,乡村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

2022年底长期坚持

22

提高消防信息化防控水平

建成“智X119”消防大数据中心

平台建设混乱无序、数据不能兼容共享,未按“四个统一”和“共建共享”工作要求建成财政分级保障、统一运维的“智X119”消防大数据平台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成全省统一的“智X119”消防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和县级“智X119”消防物联网运维中心,并融入政府的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出台运维管理办法,明确县级财政保障标准

2021年

23

推进消防物联网规模化应用

消防物联网规模化应用程度不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高层公共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未完成物联网改造;NB-IoT终端连接规模量级低;消防安全重点行业未建立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市场化推广规模化应用机制不健全,“智X119”品牌示范区建设滞缓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重点场所消防设施实施物联网改造升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高层公共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完成物联网改造。在老旧高层建筑、学生(员工)集体宿舍、养老福利机构、集贸市场、群租房、棚户区、“三合一”场所和其他“九小”场所普及应用智能独立火灾(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在寄宿制学校、员工集体宿舍、医院等电气火灾高风险的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使用智慧安全用电装置。消防维保服务企业建立消防维保物联网监控系统,对所服务项目的消防设施运行、故障报警等进行实时监控,规范消防维保服务工作流程,提高维保服务质量。打造一批消防物联网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卫健、教育、民政、文旅、邮政、石化、电力、燃气等重点行业建立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全县NB-IoT终端连接数不低于15万个

2020年

消防领域物联网连接规模分别实现50%以上增幅

2021年

消防领域物联网连接规模分别实现50%以上增幅

2022年

24

提高消防信息化防控水平

加强基层消防管理信息化共建共治

消防工作未能有机融入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基层站所管理服务资源未整合,基层消防管理体系未构建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基层综治、社区、网格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嵌入消防安全管理模块,消防工作纳入基层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

2022年底长期坚持

25

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加强消防安全素质教育

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不高,火灾防范、应急处置及逃生自救等消防常识缺乏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县委组织站所、宣传站所,县委党校(行政学院),司法行政机关、教科体、人社站所,按职责组织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教育

2022年底长期坚持

26

加强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

重点人群消防基本技能不高,企业单位常态化消防培训制度不健全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分批次、分类别组织重点人群开展消防教育培训。制定企业单位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

2022年底长期坚持

27

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体验教育

群众对消防安全常识、应急处置及逃生自救等常识缺乏亲身经历和体验,消防科普教育场所匮乏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第8篇:智慧消防监管范文

关键词:创新发展理念;能力提升;检验检疫系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5-024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5.120

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对于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而言,围绕创新发展需要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加快质量供给创新、真正发挥质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提升检验检疫系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各种有效途径。

1 打造服务创新检验检疫

宏观质量管理体制中,政府的质量监管包括政府的公共服务在其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政府的公共服务本身就是总体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只有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被服务对象,即公众满意度水平的提高,才能促进总体质量水平的提高。根据以上思路,检验检疫系统可以尝试创新工作思路,力争在简环节、优流程、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一,实施“多证合一”检验检疫资质登记准入改革,对企业实现“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专窗发证”,对检验检疫内部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监管互认、联动审批”。

第二,进一步落实精简行政审批权限工作,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优化流程,实现一个窗口办理,强化对审批流程的监督,并向社会公开审批事项的受理、过程及结果。

第三,以依法行政、方便企业办事、降低行政成本为出发点,按照“服务便企利民、办事依法依规、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开放共享”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许可收费,对保留的中介服务实行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进一步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建设,实行动态管理,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职责法定、权责统一。积极推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许可和审批行为,推行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行政审批服务实现“减量化、扁平化、集约智能化”。

第五,搭建“单一窗口”数据交换主渠道,建设若干具有检验检疫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特征的新型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与地方相关信息化系统和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推动地方政府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进一步拓展数据、信息采集渠道,推进网站集约化建设,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2 打造制度创新检验检疫

制度创新指的是新制度安排替代旧制度安排或者一个新制度安排被构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带来的预期净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制度创新只有在这样两种情况下发生:一种情况是创新改变了潜在利润;另一种情况是创新成本的降低使安排的变迁变得合算。从内外需求来看,检验检疫系统也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创新,避免陷入僵化、保守、落后的境地,以达到跟随时展的脉搏、提升检验检疫系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目的。

2.1 以重点区域、特殊领域为突破口,打造制度创新检验检疫

第一,以对台工作为突破口,深度对接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新区、海丝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中央重大战略决策,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与福州新区联动、一体化发展,丰富涉台检验检疫领域“福建样本”的内涵,努力探索最灵活、最便捷、最宽松的福建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

第二,以自贸试验区为突破口,创造性地提出并形成一批叫得响、可复制、可推广、有实效的经验措施,打造检验检疫改革创新的升级版。加速通关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建设,促进科学监管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协调统一,处理好监管和服务的关系,提高服务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创新对台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围绕“风险管理、有效预防、重点监管、积极促进”的涉台检验检疫监管要求,继续探索促进对台小额贸易健康发展和便利两岸人员往来的措施和对策。在对台口岸复制推广食品农产品“源头管理、口岸验放”模式,促进两岸双向贸易发展。

第四,开展两岸检验检疫证书、认证认可结果和检测结果等电子数据的交换和互认工作,整合和分析两岸检验检疫业务信息及发展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研究将两岸检验检疫信息变成社会资源,促进信息的深入利用以及相关部门的业务协同协作。

2.2 以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打造创新检验检疫

第一,推行“同线同标同质”模式,提升质量供给水平。检验检疫部门可以发挥出口食品企业备案注册管理、第三方认证等质量基础保障作用,促进企业出口、内销产品在同一生产线、按相同的标准生产,使内外销产品达到同样的质量水准(即“同线同标同质”)。推行该模式,有利于改善我国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也有利于国内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加强消费品质量监督。围绕消费者普遍关注、反映强烈、要求迫切的突出质量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开展消费品质量状况调查,运用标准、检测、认证等手段,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培育发展消费品品牌;严厉打击消费品制假售假行为,加大消费品执法打假力度,严查彻办质量违法大案要案。

3 打造综合性创新检验检疫

综合性创新就制造业而言,是完全利用已有的技术和产品来实现创新产品,即充分利用和掌握当代现有工艺技术和市场上可提供的产品,通过剖析和研究,“综合”成为新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综合就是创造”或“综合就是创新”。而综合性创新之于政府部门,则完全可以在现有技术和制度的基础上,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新整合和优化,以实现创新制度建设。

3.1 在基础保障平台上实现综合性创新

推动“智慧质检”建设,准确把握“互联网思维”“智慧型监管”“大数据决策”“协同化办公”“云信息服务”这五个“智慧质检”建设的基本内容,对现有业务系统及设备设施进行整合创新、改造完善和优化升级,推动管理创新、促进职能转变:

第一,通过高新信息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创新,全面探索“互联网+”在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大车流、大货流、大人流”中的应用,逐步打造“智慧口岸”,构建新型智能监管模式,努力实现既在“非传统安全”威胁中确保国门安全、维护好场域安全,又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提升通关便利、促进外贸发展。

第二,建设和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暨云计算基础保障平台。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建设物理基础设施支撑环境和广域网络支撑环境以及统一的云服务大平台管控中心支撑全省的核心应用。

第三,运用大数据整合信息资源应用渠道。统筹推进与检验检疫相关的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及交换数据库建设,制定完善信息资源采集、维护、共享、等相关制度和标准;完善检验检测认证、口岸检疫、原产地、通报及退运等专项数据库建设,为业务工作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

第四,建立“智慧口岸”支撑体系。以ECIQ检验检疫主干系统应用为主线,整合检验检疫业务的口岸电子监管功能,建立“智慧口岸”相关的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支撑体系。实施“智慧质检”工程,强化大数据的分析研判,建立一套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体系。

3.2 在监管手段上实现综合性创新

作为政府质量监管部门,在宏观质量管理中应该充分发挥其他质量监管体系,如市场质量监管体系、社会质量监管体系的作用,整合其他质量信息参与主体如质量供应方、质量需求方和质量第三方的信息渠道,综合采用现有成熟的多种技术手段,以实现质量监管手段的综合性创新:

第一,关注新业态质量监管发展动向,强化综合性创新手段。按照加快发展与完善管理相结合、有效监管与便利进出相结合的原则,突出跨境电商产品质量提升,加快提升适应新业态特点的检验监管能力;充分运用“互联网+”理念,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加强质量监测和分析,服务经济发展决策和业务管理需要。

第二,综合运用现有成熟理念,积极打造全新的监管模式。打破传统法检目录束缚,着力在科学监管、依法监管和质量监管上下功夫,综合运用目前运作相对成熟的风险管理、信用管理和分类管理理念,积极探索第三方结果采信、分类差异化的监管模式,建立“登记公示+事中监管+事后追责”的第三方检验机构监管机制。

第三,集合全社会力量,健全和创新进口质量风险信息采集手段。学习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进口消费品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完善的消费品投诉、举报、伤害数据收集系统,并与各级政府部门通报信息、媒体舆情信息、医院伤害报告信息、消防事故信息一起纳入质量风险信息收集范围,为创新检验监管体制奠定质量风险评估的基石。

第四,在健全质量风险信息采集基础上继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推动进口质量管理从重产品检验向重第三方监管和监督抽查转变,构建统一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立联动的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布控、处置等风险管控和处置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虹.宏观质量管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第9篇:智慧消防监管范文

“智慧城市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种新思维、新模式,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长远的巨大机遇,西部城市要在智慧化过程中做牢做优基础、做强做大产业、做大做美城市、做实做好民生,加快跨越发展。” 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蕾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将使发展的机会更平等,西部地区应该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互动发展的进程中,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平台和载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力争使西部地区成为我国发展改革的新引擎。

加强公共基础性平台建设

绵阳市政府将统一规划和利用包括云计算中心、城市信息资源“大数据”、安全保障等基础性、通用性的应用系统,确保互联互通和协同共享,避免重复浪费,特别是在软硬件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政府部门将带头进行云计算服务,力争将软硬件投入成本以及维护费用降低30%以上。

目前,绵阳市已经建立了云计算中心,通过物理集中的方式整合网络资源,政府各个部门除特殊需要外将不再新建机房和设备,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将逐步统一到云中心平台上。

在大数据分析方面,绵阳市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利用大量有用的信息帮助政府决策。

现在,空间地理信息平台已经完成了基本的系统平台建设,还将完善建筑物数据库、地下管线系统、国土资源数据库、基于GIS排水防涝,以及环保、宏观经济等数据加载。

突出特色进行试点

绵阳市根据自身的技术条件和实际需求,统筹推进智慧项目的应用,在城市管理、公众服务和重点行业领域扎实推进智慧城市项目的应用示范,包括智慧政务、信息公开、行政权利公开等。

智慧交通是重大的民生工程,绵阳市将从交通管理、公交监控、电子站牌、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游导服务等方面推进智慧城管和应急系统,主要从数字化的城市管理、建筑工地安全监控、房地产及保障房管理系统以及综合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警务安全监控、城市水务监测、排水防涝以及消防、气象等灾害防控等方面,统筹建设城市应急指挥联动平台。

在医疗方面,将整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以及医疗机构的电子病例,逐步推行远程医疗、远程监护、医疗诊断等辅助决策项目。

在智慧教育方面,将建立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特别是加强绵阳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体系的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环保方面,逐步建立环保监控综合管理平台,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止、饮用水水源保护等进行信息化监管。

绵阳市积极促进重点发展4G手机、平板电视、二次雷达、人防机动指挥通讯等军民融合的电子产业,做强关键元器件,做大电子功能材料产业。

同时,集中打造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积极开发基于数字家庭、移动互联、物联网等系统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以及IC设计和应用软件,推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消费,到2015年实现软件产业收入100亿元以上,力争到2020年争创中国软件名城。

此外,大力推进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绵阳)基地建设。绵阳市今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数字家庭应用产业基地”,是全国第四个、西部第一个数字家庭产业应用基地,下一步将依托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家居产业,构建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平台,培育和引进相关的系统集成商和内容提供商,拉动信息消费领域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

实现“一卡通用”

目前,绵阳市的市民卡分为标准卡、大众卡、手机市民卡三类,全部融合了金融IC卡标准,同时也兼顾了住建部、卫生部等其他行业标准。

其中,绵阳市发放的标准卡与现在卫生部发放的居民健康卡合二为一,开通业务涵盖公共服务、金融应用、社会管理等几乎所有方面。目前,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除了社保和医保其它的都被纳入“一卡通”里。

交通出行已经推行“一卡通”,包括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出租车的停车、缴费。此外,交通违章罚款以及部分加油、加气站也将逐步推行“一卡通”。

在公用事业方面整合了水电气以及通讯、有线电视缴费等功能。在公共服务方面,五险一金查询、人力资源培训、低保救助、优抚安置、赈灾救济等行政服务收费领域,也将推广整合应用。

医疗卫生方面,主要通过居民健康卡进行整合,包括就诊、预约、诊疗以及健康护理、预防接种等方面都要实现“一卡通”功能。

教育文化方面,图书馆借阅图书、旅游景点的参观游览以及学校的学生卡也要统一到“一卡通”平台。

小额支付方面,主要解决部分超市、酒店、便利店的小额支付问题。

“企业园区、社区的应用作为‘一卡通’的扩展功能,交给社会进行选择,公众如果选择‘一卡通’,便会纳入整个系统,通过社会化运作方式进行。”郑蕾介绍说,“一卡通”运营管理由一卡通运营管理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服务,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而此前绵阳市的建设思路是政府投资“一卡通”工程,按照市场化运作,现在将由专业公司进行投资,政府不出一分钱,“一卡通”工程整合了多种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增强了居民健康卡、手机支付和手机自助金融等功能,真正地实现了“一卡多用,一卡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