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化学考情分析范文

初中化学考情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考情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化学考情分析

第1篇:初中化学考情分析范文

本节课属于新概念的教学,而长期以来学生对概念都存在难以理解,难以正确表述的困难。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品质,一改常规教学中教师直接拿出概念,学生运用概念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了解概念,习题运用巩固概念,交流评价定义概念,习题升华强化概念的方法,消除了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在教材的处理上将顺序进行了调整:先通过练习归纳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再将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对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角色从传统的“独奏者”变为“伴奏者”或者“协奏者”,与学生的关系都是平等、和谐和协作的关系,彼此相互理解、密切合作、共同研究。

二、学情分析

学习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前应先对物质的量的有关概念有很好的理解,熟悉基本转化关系,学习过程中注重分析,注重计算规律的总结。而在此之前学生已用两周的时间学习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的相关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衔接过程中,学生对初中接触的某些概念如“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高中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尚有一定程度的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概念学习中,我力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物质的量浓度》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另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考试说明》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掌握有关计算,了解利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相关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改精神、新课程标准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

(4)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2)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3)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重点的确立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五、教学重点的突破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

六、教学难点的确立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构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同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所涉及的概念较多(如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气体的摩尔体积等),类型多,知识范围广,内容灵活多变,也是高考的热点具有一定的难度。

七、教法分析

本节课采用主体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学法分析

1.在概念的学习中可以与质量分数进行对比学习,找出其中的区别,加深理解。

2.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的学习之前应先对前面的物质的量等相关知识加以巩固,熟练相互转化关系,解题时着重从概念的理解上去分析各个量的含义,而不要当成单纯的计算,不要死记公式,同时养成带单位进行计算的习惯,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概念的理解检验计算的准确性。

九、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教设备、投影仪

十、课型及课时安排

新授课 一课时

十一、教学过程

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为: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展示两瓶颜色不同的KMnO4学生会分析出颜色不同的原因是由于浓度不同,而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很多学生通过学案复习了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知识――溶液组成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知识,指出这只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引出新课――另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2.揭示教学目标

投影: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让学生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3.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了解概念,习题运用巩固概念,交流评价定义概念,习题升华强化概念的方法,消除了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1)你认为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点?

(2)B的含义是什么?

(3)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我们也可以简化成一个代数式,怎样表示?

(4)从上式中你能得出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吗?

通过学生的讨论总结出物质的量浓度及表达式,单位和注意的问题然后给出问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1L的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②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③40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g/L。()

④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的浓度为1mol/L。()

注意事项

(1)体积是指溶液的体积,而非溶剂的体积,单位用L。

(2)溶质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不能用固体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来表示。

(3)“物质的量浓度”是一个完整的物理名词,不能任意删改。

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彼此的心灵去相互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常温常压下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制成1L的溶液其浓度为1mol/L)进行巩固。

探究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简单计算

学生通过对公式的变形完成下列计算:

(1)1LNaOH溶液里有O.5molNaOH,则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2mol/L的NaCl溶液1000ml,含溶质NaCl的物质的量为()

(3)已知某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溶液中含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该溶液的体积为()

学生很快得出答案,但是书写很不规范需要教师讲解:

探究三,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区别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呢?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4.小结知识

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5.课后延伸

利用讨论题:从1L1mol/L的蔗糖溶液中取100mL,所取出的溶液的浓度为多少?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

这其中牵涉到许多计算,这将是我们下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类型。即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又达到了升华概念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丰富。

6.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这节课的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表达式和单位以及注意的事项书写在主板书上;将书写格式书写在副板书上。

十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