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行业的前景范文

金融行业的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行业的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行业的前景

第1篇:金融行业的前景范文

日本的招募前景维持积极乐观态势,几乎所有行业与地区的净雇佣前景指数皆呈现正值,其中矿业和建筑业的就业预期连续三个季度增长,是该国自2003年第三季度开展调查以来表现最好的一季。然而该国的技能落差问题却较为严峻,超过五分之四的日本雇主表示由于求职者缺乏所需就业技能而无法填补特定职位空缺,该比例居全球之冠。

中国

与上个季度及去年同期相比,中国的雇佣预期几乎没有太大变动,大部分行业与地区的招募步伐都有望维持稳定。然而,由于中国目前内需仍在走弱,且正从以出口及投资为主转型为服务及消费导向型市场,将导致该地区雇佣前景趋势不明。中国台湾的招募步伐则较为活跃,约一半雇主表示未来三个月将会增加人力,金融、保险及地产业的需求尤为显著。

欧洲

该地区第三季度的调查结果呈现混合发展态势。24个国家中有19个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为正值,第二季度则为21个国家。而就季度间相比,只有6个国家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上升,但相较于去年同期,共有20国的雇主表示招募需求将会增加。其中,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较为乐观,雇主信心目前已经企稳,意大利、比利时与荷兰则再次小幅下滑。

北美

美国的招募前景仍然乐观,招募信心呈现6年多来最强态势。休闲娱乐业与酒店业的招募步伐最为活跃,教育、健康及商业服务业的招募需求也微幅增加。邻国加拿大的雇佣预期同样乐观,部分是由于耐用品制造业、运输及公共行政业的招募计划较上季度温和增长。中美洲国家墨西哥的招募步伐则开始减弱,大部分行业与地区的净雇佣前景指数皆出现下滑。

巴西

尽管世界杯大戏已在巴西粉墨登场,该国招募需求却持续疲弱,且已连续11个季度呈现下滑态势,同时也创下自2009年第四季度加入调查以来净雇佣前景指数表现最弱的一次。衰退最明显的领域包括制造业和农业,后者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大幅下滑。然而,该国服务业的招募前景却积极活跃,超过三分之一的雇主表示他们将在第三季度增加人力。

秘鲁

就南美地区而言,秘鲁的招募需求最为强劲。超过四分之一的雇主表示将在第三季度增加员工,另外约有三分之二的雇主表示难以找到合适人才,短缺最明显的职位包括技术工匠和专业技术人员。值得一提的是,该国矿业求职者正受益于国际矿价的持续回温,雇佣预期因此较为乐观。同时在未来三个月内,该国金融、保险及地产业的招聘活动也表现强劲。

印度

继2014年第二季度之后,印度再次成为42个受访国家或地区中招募预期最为乐观的国家。该国一半以上的雇主表示将在第三季度增加员工人数,相较去年同期,大部分行业与地区的招募意愿都出现大幅增长。其中,银行、金融、保险、快速消费品、信息科技及科技服务业在吸引人才时仍然竞争激烈,制造业也在持续扩张,有望因此增加对工程师的需求。

英国

英国雇主的招募信心正逐渐升温,求职者有望从中受益。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将成为该国自2008年第一季度以来雇佣表现预期最好的一次。在涉及调查的九个行业中,行业都将在第三季度增加员工人数;同时,12个调查地区中也有11个正在增加招募需求。金融及商业服务业的招募计划较为积极乐观,建筑业、矿业及土石采取业也略见曙光。

法国

在第二季度中,法国的运输、仓储及通讯业招募预期尽管创下自2003年第三季度加入调查以来最为乐观的表现,该国整体净雇佣前景指数却由正转负。这一趋势在今年第三季度得到延续―法国雇主的招募步伐仍在放缓,百分之九十的企业主表示第三季度将不会增设人力。由于该国招募意愿连续两季呈现负值,预计未来雇主仍不大可能增加员工人数。

德国

由于劳动力市场在第三季度的招募表现相对平淡,该国求职者的就业机会仍审慎乐观。百分之九十的德国雇主表示其员工人数将在第三季度维持不变,然而,金融、商业服务业与建筑业等领域的招募需求却较为强劲,尤其建筑业的招募预期也已连续四个季度稳健攀升。与此同时,制造业则出现下滑,该行业雇佣前景指数也创下近一年半以来最弱的表现。

第2篇:金融行业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引资成本 产业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全球经济下滑预期加重。中国对外资的吸收将会是什么样的走向,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本文根据笔者掌握的材料,简要做一分析。

一、中国吸收外资面临的挑战

(一)在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世界经济增长前景黯淡,全球资本流动将进一步减少。此次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尽管各国单方面或联手采取了刺激经济的举措,但不能阻挡世界经济进入低迷时期。中国主要外资来源国很可能在2009-2010年陷入停滞甚至衰退,复苏将是一个渐进过程。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金融危机在2009年将进一步导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额下降,减幅可能在三四成左右,随着全球衰退程度加深,FDI下降速度可能加快。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市场前景看淡、融资困难、效益下滑和资本市场大幅下挫的情况下,各方面信心受到冲击,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下降。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仅为6.8%,增速创近七年新低。可以说,中国经济增长已明显放缓。2009年1--6月,根据商务部外资快报统计,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419家,同比下降28.3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0.09亿美元,同比下降17.9%。6月份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529家,同比下降3.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61亿美元,同比下降6.76%。1-6月,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下降25.44%,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6.1%;原欧盟十五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下降22.69%,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32%。可见,金融危机对中国吸收外资的稳定增长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中国引资成本竞争力相对减弱。2008年,“两税合一”政策的实行标志着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不再享受税收上的“超国民待遇”;同时,《劳动合同法》开始施行,外商投资企业用工成本有所增加。加之融资困难和融资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为明显。而一些周边国家(如越南、泰国)近几年改善引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加之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对外资吸引力增强。中国引资的成本优势相对减弱。

二、中国吸收外资面临的机遇

(一)世界经济格局正在调整,发展中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新兴国家正在成为外资的新源泉。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3-2007年间增长了近30%。在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和具有自然资源禀赋的国家正越来越成为外资的新源,不论是通过其跨国公司实施的国际化战略,还是通过其财富基金的投资活动。发展中国家有可能继续成为活跃的国际投资者,这将有助于促进外资流入发展中国家。

(二)全球化大趋势不会逆转,跨国公司国际化进程仍将持续。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2009年一些积极因素使外国直接投资恢复活力。这些因素包括:低资产价格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投资机会,新兴国家和石油输出国拥有相对较多的金融资源,新型能源、环境类产业的快速扩张,以及跨国公司适应性相对较好等。即使处于危机的时代,许多快速成长的行业也表现了光明的投资前景,如:生命科学产业、农业食品产业、新材料、信息和通讯技术、能源以及环境产品等。许多跨国公司仍坚持其国际化战略,这是未来FDI增长的重要信号。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对外资仍有很强的吸引力。2008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9%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世界一枝独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国家制定并实施的应对金融危机、着眼长远发展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揽子计划。如2009年1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同时《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指导目录》开始施行,明确了重点吸引外资的中西部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陆续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给交通运输、电网设备、机械、建材等与政府投资相关的行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以中国经济的良好态势,很多投资者仍看好中国。美中全国贸易委员会最近一次调查显示,受访企业有88%在华盈利,81%在华盈利水平高于或等于全球利润率,85%把中国作为公司海外业务首选地。联合国贸发会议也表示,中国仍然是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吸收外资的中长期前景仍然看好。

三、中国吸收外资的前景展望

尽管国内外形势复杂,吸引外资将面临巨大挑战,但中国吸收外资的基本面仍将保持健康,近期有可能呈现以下特点:

(一)外商投资不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年度增幅将呈现前低后高趋势。稳定外资规模将成为近三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工作目标。如果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继续发酵蔓延,全球经济进入萧条周期,那么,实现中国稳定外资规模目标的难度将大为提高;但由于中国实施力度很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防止国内经济下滑。如果全球金融危机在2009年下半年呈现触底态势,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中国经济增长实现8%的目标,2010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可能会出现小幅增长。

(二)来源于欧美的投资会大幅降低,日韩次之。从地域看,欧美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但由于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外资占中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较低,所以对稳定外资总规模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大幅升值,热钱可能通过自由港以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中国,而2009年基本不存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预期,由热钱涌入引起的自由港投资增多的情况将不再存在。来自港澳台、新加坡的投资约占中国吸收外资的一半,这些地区对金融危机反应较敏感,而修复能力也较强,在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作用下,港澳台、新加坡对中国投资额近期可能呈现增长趋势。

第3篇:金融行业的前景范文

以下是笔者多年留学生活针对大量留美学生的观察与统计得出的对各个专业的看法,可以看出,容易在美国就业的也多数都容易在国内就业:

1 物理学属于好出国的专业,各大美国研究生院物理人才短缺,因此也比较容易获得奖学金。但是物理专业学生出路堪忧。学习理论物理的优秀学生,如果数理基础很好,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选修些金融课程,毕业后可以去金融机构做数量分析,年薪可达15万至30万美元。如果想钻研学术的话,物理学教授一般都需要1至2轮博士后经历,还要有学术界的人脉,过硬的研究文章。物理学一些领域的学生还可去GE等公司的基础研究部门,年薪7万以上。

2 化学也是好出国的行业。就业前景在美国相当不错。其中,有机化学最容易进大的制药公司,如辉瑞,礼来等,博士毕业起薪可达8万至9万美元,硕士起薪约5万至7万美元。但是有机化学比较对身体有害,同时为了去好的制药公司,读书期间要注意积累很多技能,如写作、语言、参加行业学术研讨会、认识行业内人士等。分析化学同样可以去制药公司,分析仪器公司等。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就业稍微窄些,但是化学整体上不错,因为化学化工产业比较成规模,有很多大公司需要化学人才,如杜邦,陶氏化学,GE,英国石油,壳牌,爱克森美孚等。

3 数学比较好出国,而且就业前景很好,将来可去金融、保险、银行、地产、信用卡,制药等行业,博士年薪在8万至15万美元以上。优秀的数学博士很多可以不用做博士后就直接做助理教授,一切在美国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

4 统计就业前景好,可以去制药、咨询、金融等行业,硕士年薪在6万至8万美元以上。

5 生物科学出国容易,但是就业机会水深火热。首先是研究手段原始,体力成分多,其次是功课非常繁重,每周几乎要工作70个小时才能出成果。生物硕士很难找工作,博士都要先做工资低并且没有保障的博士后(年薪3.6万至4.8万美元)之后才可能去公司或者做教授。多数中国学生都缺乏对生物学的了解才走上这条路的,即使是美国优秀学生,从博士毕业到教授一般都要努力很多年。有些顶级生物专业的博士毕业后,能进知名咨询公司,如麦肯锡、BCG、但是这绝对只限于麻省理工、哈佛等少数几所大学。

6 计算机与电信科学计算机科学领域很多,多数就业形势都不错,如软件,数据库,网络,硬件,芯片,无线通信等,即使是很理论的行业,就业前景都不差。IT业是成熟的规模行业,可吸收大量优质人才。一般博士毕业多数去大公司做科研,年薪10万美元。硕士毕业做开发人员的多些,年薪5万至8万美元。IT业仍然是美国理工的主流,麻省理工本科与研究生里,50%是ECE专业,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7 工程专业的学生,多数在美国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其中,生物医学工程,电信/计算机工程,工业与制造工程,机械工程,化工,石油比较好就业,而土木,材料,核能,航天等比较难就业。美国基础建设项目很少了,而核能,航天等专业有国籍的限制,这些专业的学生多数靠自己的工程与计算机背景找到了与IT相关的工作。美国顶级的工科学生有时候不一定会做工程,而是选择做工业投资,风险投资,发明投资之类的,收入会高很多,可达15万美元以上。

8 国内学医学的学生很幸运,美国没有本科学医学的,国内的医学本科他们承认为医学博士。而中国临床医学学生多数来美国读生物科学,边读博士边考美国的医学从业考试,考过了就可以从实习医生做起,最终如果能成功,医生的收入是非常高的。顶级的外科医生年薪可达50万至80万美元,普通的内科医生约15万美元。

9 教育学是非常难找工作的行业。

10 心理学学生主要走学术道路,要成为心理专家,需要非常高的语言能力。

11 经济学就业前景不错,好学校的博士甚至可进美联储,世界银行等机构。而且,中国社会比较尊重经济学家,回国做教授工资比别的专业高一大截,甚至几倍。

12 社会学就业前景尚可,学生要注意积累统计功底,如果不能去咨询公司也能靠统计学找到工作。

13 政治学就业前景在美国不好。顶级学校毕业的回国倒是很好,可进政策研究所,高校,政府机构,NGO(非政府机构,如欧洲美国的某基金会),还有去联合国驻中国机构的。

14 历史、人文等工作机会很少,美国人本科学历史与人文的,研究生很多都读法律,经济去了。中国学生读完博士的基本都要走学术道路,而文科的科研经费少,教职也少得多。

15 环境科学工作不好找。一些学大气物理的可去风力发电公司,一些做环境毒理的可以去石油公司。但是环境科学还是比生物学前景好些。

16 中国人即使从美国法学院毕业,英文能好到上法庭的也并不多。经济学金融学功底好的可选择做公司并购,IPO等业务,收入会很高,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很多人选择做移民律师,给中国人办签证与绿卡,收入会少些,10万美元左右。而能应用自己理工知识做专利律师,是个不错的选择。

17 会计学很好找工作,但是企业里的工资不高,约4万至5万,做审计的工资稍微高些。

第4篇:金融行业的前景范文

三、市场营销策略

该项目依托的是教育部和大型银行的资源,因此充分应用该项目独有的资源,发挥政府及行业背景平台的优势,是营销商务模式设计的重点所在。

销售模式:

主要营销模式:

l通过教育部资源平台在大中专院校推广。

l通过合作大型银行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辐射效应,进行金融行业推广。

l通过市场宣传手段吸引社会人员参加及培训机构加盟。

销售渠道:

大客户集体报名:

主要吸引国内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大型用户集体培训。

个人报名:

主要吸引在校大中专学生、社会人员以个人民意报名参加培训。

中小企业报名:

主要吸引为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用户的培训。

地方培训机构:

吸引地方培训机构培训,迅速提高项目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四、项目前景

培训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就业竞争的加剧,职业要求压力的加大,将迫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不断深造来提升自我。这一社会背景,决定了2005年培训市场将继续高开高走。

随着世界排名前200位的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对金融人才,特别是高级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看涨。预计到“十五”期末,国内金融从业人员总量将比目前增加29%,需要补充一大批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金融人才。人才紧缺带动了金融培训的需求,因此,2005年后金融培训市场的行情将继续“看涨”,而且国际知名金融培训机构的大举介入,更为金融培训火上加油。此外,我国入世后,更多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上市公司需要完善财务制度,对有资质的会计师的需求也将直线上升。因此,与金融培训密切相关的财会培训也将升温。

旺盛的人才需求和巨大的人才缺口,造成金融行业整体薪资水平在众多行业中排名靠前,金融业高薪引才吸引了众多人员希望通过专业培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并希望拥有业内普遍认可的权威认证作为进入该行业以及升职加薪甚至跳槽的敲门砖。因此项目用户群数量巨大,并愿意投资进行“充电”。

由此可见,金融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五、项目发展目标

项目将以“以需设专、以技育人、以人为本”的培训模式,整合教育部和银行的资源优势,联合推出权威性金融保险业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认证,最终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培训形式,面向金融、保险、证券、投资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认证民办培训学院。

Ø学员技能/能力提升目标:

-交流技能(口头和书面)

-分析技能

-综合数据能力

-计算机知识

-精确性

-人际关系技能

-监管

-决策技能

-销售技能

-定量和定性(分析)能力

Ø学员取得认证典型工作范围:

-向客户建议正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计划

-分析股票上市公司

-风险评估

-提供市场状况信息

-达成并准备租借或租赁协议

-提供财产和意外保险、人寿保险或健康保险

-管理、评估和分配贷款

为此,本项目必须做好以下三项重要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朝专业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第5篇:金融行业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瓶颈

一、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

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金融、网上购物消费、网络银行等电子商务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尤其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网络银行业务正在接受着来自全球银行业的严峻挑战,经过网络革命洗礼的外资银行,进驻中国市场后,已经开始在电子化、网络化方面捷足先登。对于在全球网络市场发展最快的中国来说,外资银行看到了这块巨大的市场,纷纷登陆中国,目标要建造全球最大的网络金融帝国。中国网络金融既拥有全球最巨大的市场, 又面对最严峻的挑战。作为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的产物,网络金融的出现将对中国现行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强烈的冲击,不同金融机构的差别分工将日趋淡化,混业经营将成为一种必然发展方向,金融监管体系也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电子商务引发的全球商务革命和经营革命,预示着全球正在经历从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移的重大转折时期。伴随着网上银行、网络证券等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但与此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积极有效地的应对全球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挑战,不失时机的抓住机遇,建立网络金融的发展新战略,是摆在我国金融业界的新问题。

二、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客户持续增长。面对着风起云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P2P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平台大举进军金融服务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零售业务。银行除了不断完善电子银行和网上商城等平台外,不少银行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新模式。2011年全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到781万亿元,注册用户数达到4.34亿户,是美国总人口的1.4倍,目前仍逐年增长。

(二)业务品种不断完善。银行业在占领和巩固电子商务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如果仅仅把业务停留在支付、结算等领域是远远不够的。某国有大行同时上线两大电子商务平台“善融商务个人平台”、“善融商务企业平台”。这二大平台不仅为客户搭建交易平台,还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托管、担保和贷款融资等全方位服务,有望创新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信贷融资的新模式。银行创建的电子商务平台不仅有利于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银行了解客户全面、真实的信息和数据,可以不断完善批量化信贷业务的数学模型,提高小微企业和零售贷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范职业操守不良带来的道德风险。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完善和开拓互联网金融的业务领域。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创设小微企业互联网交易平台,企业在网上提出贷款申请和财务数据,银行据此进行评分,通过线上和线下互动,企业在无抵押、无担保情况下就可能获得贷款融资。

(三)交易成本的降低。网络金融的发展,客户对原有的传统金融分支机构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则是利用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网络交易无须面对面、无须等待,这样在客户服务方面,金融机构所需的不再是原有的柜台人员,而是一套完善的、使用方便快捷的软件设施,如POS机,ATM机,网上银行及客户终端等,这样不仅可以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随时随地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提供的服务,不仅提高了银行的服务质量,还大大降低了柜面的压力,提高了客户的金融交易需求。

三、我国网络金融的未来趋势

(一)支付产业链持续完善,移动化与自金融将成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当前第三方线下支付的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企业将更加重视与线下支付的融合发展,未来线上线下支付工具的融合将进一步增强。而NFC技术的逐步发展以及移动支付业务的推广,移动支付在未来将成为手机继通信、娱乐、办公等功能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功能。随着移动支付渗透率的提高,终端制造商必然会在手机上内置支付功能,2013年将会有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的手机面世,将会促进第三方支付行业在移动支付业务方面取得更快的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全力进军信息化金融业务,致力于多、快、好、省地帮助企业“搬运”资金。同时第三方支付企业会首先选择介入信息化程度高的行业,如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其次会选择商旅、保险、物流行业等;此外,高端规模化制造业以及大型农业等也将有机会介入移动化与自金融。

(二)信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将带动P2P行业蓬勃发展。信用体系建设是互联网金融行业机制体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反观国内,由于没有完整的信用体系,所以导致国内的P2P逐渐演变成为P2P2P,即个人对平台对个人,众筹平台的发展也渐渐演变成为预售平台,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过高。随着未来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可以借助P2P阳光透明的借贷程序,积极推动P2P行业蓬勃发展,对抵制高利贷,扶持创业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推动监管部门从防范转为鼓励,给民间借贷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

(三)依托现有供应链金融基础,实现从企业金融到产业链金融过渡。基于现有企业供应链金融基础,下一步是改变传统的企业金融视角,从产业链金融视角出发,针对小微企业所处的产业链进行整体开发,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三难”问题。

相对于企业金融,未来产业链金融模式将在两个维度进行扩展:一是服务对象从核心企业扩展到产业链上的相关方,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二是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从一种或多种产品扩展到全面的金融产品,如票据及其衍生产品、贷款融资及其关联产品、结算、托管、现金管理等,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如交易撮合、管理咨询、技术咨询等,这就使营销、调查、审批、放款、贷后管理、不良清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实现了批量化处理,极大地节约了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1]吴欣颀,朱辉,仇鹏.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前景研究[J].企业研究,2013

[2]曾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基于货币金融理论视角[J].银行家,2012

第6篇:金融行业的前景范文

应用统计学专业主要课程应用统计学一般学习课程:高代、几何、数理统计、多元分析、抽样调查、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数学分析等等。应用统计学主要研究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大量数据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 用以解决各个领域内的实际问题。主要涉及到数据分析、数据管理、统计调查等。

课程体系:《C/C++程序设计》、《数理统计学》、《运筹学》、《描述统计》、《抽样调查原理》、《多元统计分析》、《应用随机过程》、《复变与积分变换》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大数据、金融统计、生物统计学、风险管理与精算。

应用统计学专业就业前景

应用统计学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从培养目标上讲,主要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统计学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研究方向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实际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为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决策提供量化的依据,具有能够继续进行博士课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成为统计分析,风险管理和精算方面的高级人才。

应用统计学专业研究生要发展,还是考虑往财税、金融等领域突破,考CPA、精算师等,到银行、会计事务所、保险公司等机构工作。因为单纯的统计是没什么工作好做的,需要和其他的工作(专业)相结合。

应用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好;主要到政府统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信息咨询公司等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到大型企业部门从事数据分析工作。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互联网、新能源、金融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互联网/电子商务;

2、新能源;

3、金融/投资/证券;

4、计算机软件;

5、其他行业;

6、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7、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8、外包服务。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销售助理;

2、会计;

3、人事专员;

4、行政专员;

5、仓库管理员;

6、行政前台;

7、出纳;

第7篇:金融行业的前景范文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使资产转让和资产重组等各种形式的产权交易日益频繁,资产评估行业这种为市场经济服务的中介机构因此应运而生且蓬勃发展,在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需要,我国资产评估专业人员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因此,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与发展前景。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运用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完成资产评估工作的能力;

3.具备从事产权登记、产权界定、清产核资、绩效评价等资产管理工作的能力;

4.掌握资产评估基本理论和方法;

5.掌握资产评估准则;

6.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

7.了解资产评估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8.了解机电设备、建筑工程相关技术知识。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毕业生可参加各级政府的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资产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等从事资产管理及财务税收工作。毕业生可到各类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事务所以及咨询机构就业,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高,通过“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就业前景较好。毕业生可到企事业单位、金融证券投资公司、房地产开发机构、典当拍卖机构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及财务税收、企业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贸易、房地产、其他行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金融/投资/证券;

2 房地产;

3 其他行业;

4 互联网/电子商务;

5 新能源;

6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7 建筑/建材/工程;

8 贸易/进出口。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物业管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财务经理;

2 财务总监;

3 物业管理;

4 经理风控总监;

5 财务主管;

6 投资经理;

7 风控经理;

第8篇:金融行业的前景范文

金融专业就业前景好吗

近几年来, 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性很强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学硕士就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

金融类专业是一个较为高端的专业,它的定位比较高端,很多的普通院校对于金融类专业没有一个完善建设,因此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比较挑,希望找一些有较好学历的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金融类专业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中去。因此,对金融学专业感兴趣的考生,报考这个专业后,认真学好学精这个专业,将来毕业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毕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金融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有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统计学、审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外国银行制度与业务、预算会计、投资银行业务、经济学原理、经济法学、税法概论、中央银行概论、证券投资、财政学、保险学原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银行会计、国际金融、国民经济核算、经济计量学,经济活动分析、经济应用文写作、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操守)。

第9篇:金融行业的前景范文

1.信贷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社会资金的部门流向问题每一个部门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资金,离开了持续性的资金供给,任何一个部门和企业都不能满足和抵偿债务要求,只能退出市场。有了持续性的、充足的资金供给,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便能够开展正常的经营和投资活动,得到发展。因此,社会资金在各个企业和部门中的配置及流向,实际上就决定了这些企业和部门的生死存亡及此消彼长,也决定了国民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快速增长的部门和企业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增长,根本原因是这些部门和企业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赢利前景,能够为各种来源的资金投入提供回报,吸引社会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实现快速增长。衰退中的夕阳部门和企业之所以困难重重.根本原因是这些部门和企业不再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赢利前景,难以为不同来源的资金投资提供达到社会平均水平的回报,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资金来源逐渐枯竭.不得不面临淘汰出局的可能性。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市场化人们应当用新的观点来看待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尤其是应当重视银行信贷决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这方面,银行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资金在向银行部门集中.银行成为了社会资金配置和流向的重要决策者。

2.利用信贷政策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2.1加强行业研究,制定合适行业信贷政策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加强对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的分析和研究,定期公布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准确划分和动态调整重点支持类”准人类”限制和退出类的行业、企业项目,同时定期公布行业信贷风险等级等信息,建立信贷分散、减持、退出机制,提高适应政策变化和市场变化的能力,从而使信贷政策更具有适应性和指导性。

2.2按照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深化银行内部改革

近年来,我国银行的经营观念、管理体制、发展能力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竞争力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内部改革有待深化,在目前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引领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主导引导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不强.产业结构调整还难以成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运行的自觉行为。因此,银行应充分把握自身改革和外部经济稳定发展的有利时机,深化内部改革,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中实现高效理性发展

2.3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信贷资金投向的变化,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地方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