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环境概念范文

家庭环境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环境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环境概念

第1篇:家庭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家庭环境 创造力 影响

1 引言

创造力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正是许多学者对创造力感兴趣的原因。目前,学者对创造力的研究是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的,比如创造力的认知过程和动机过程、创造性的人格,影响创造力的因素等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创造力受到内因与外因的共同影响。其中,内因主要体现在创造性的个体因素方面,而外因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环境方面[1]。其中,环境因素又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两个方面。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教育机构,也是人类最开始接触的生活场所,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概括一下国内外关于家庭环境对创造力影响的研究。

2 客观的家庭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

客观的家庭环境主要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家庭环境[2],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等。以往的研究表明,客观的家庭环境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2.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创造力的影响

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主要反映了家庭的经济和教育水平,这和创造力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家庭经社会经济地位(家庭SES)主要是以父母亲职业、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来衡量的。师保国、申继亮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SES)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仅对创造力有显著的直接效应,而且还会通过智力对创造力产生间接的影响[3]。但是另一项相关的研究却发现:创造性倾向与家庭经济地位的相关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4]。Getzels 和Jackson (1961)曾对高智商青少年与高创造力青少年的家庭环境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高智商青少年的父亲比高创造力青少年的父母更多的从事于学术或者是教育的职业,而母亲更多的是家庭主妇;两组类型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都高于一般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水平[5],也就是说父母的教育水平越高可能越会培养出更具有创造力的孩子。许多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发展[6]。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较差的儿童缺少认知刺激和相关经历,认知刺激的缺少势必会影响到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2.2 家庭结构对创造力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以及由此形成的联系模式, 包括横向的组合(同代人之间的联系模式) , 和纵向的组合(代际之间的联系模式) ,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7]。

从家庭结构的角度出发,以往的研究分别考察了家庭规模、出生顺序、年龄间隔等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

对于家庭规模和出生顺序对创造力的研究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Runco和Bahleda以大量的智力超群和智力一般的儿童为被试,采用发散思维测验,研究了出生次序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却出现了相互矛盾的地方,研究发现,在发散思维测验得分上来看,独生子女最多,头生胎儿次之,末生胎儿再次之,出生次序居中的儿童得分最低,但是后三者之间的得分并无显著差距。此外,研究还发现,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创造力,兄弟姐妹多的儿童比只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儿童得分要高[8]。

以往的很多研究发现,兄弟姐妹之间的年龄差异可以调节出生顺序对创造力的影响[9]。 Baer,Hollingshead和Jacobsohn以35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出生顺序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出生顺序对创造力的影响受到年龄差距和性别差异的影响[10]。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中,如果头生胎儿和异性的弟妹之间的年龄越接近的话,那么就会更具有创造力。

Gaynor,Joni, 和Runco对家庭规模、出生顺序、年龄间隔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较大的年龄间隔会导致更高的创造力;年龄间隔与出生顺序、家庭规模、年龄之间相互作用[11]。这样看来,以往的研究对于家庭规模、出生顺序、年龄间隔等因素对创造力的研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在以后的研究种这几个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仍然是心理学中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内容。

3主观的家庭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

主观的家庭环境是指人为的家庭环境[12]。主观的家庭环境包括很多方面: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期望、家庭气氛、家庭的人际关系等。以往的研究表明,这些主观的家庭环境因素都与创造力有相关。

第2篇:家庭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家庭环境;大学生阅读;问卷调查;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67

阅读是人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为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对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着重要意义,是学生追求成功、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是大学生学习与成才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与其所在的家庭环境有着重要关系,因为阅读习惯及行为的养成是从学生们幼儿时期就应该打下坚实基础,而家庭是学生们能够接触书籍、了解阅读的起点,因而家庭教育是学生们阅读行为养成的第一重要因素,它的重要性是学校、朋友以及老师都不能代替的。中央教育研究所的一项教育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促进学生智力、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以及帮助学生们养成阅读习惯都有意义重大,尤其是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们的情感交流更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促进因素。

而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江苏省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所在家庭环境的调查分析来进一步探究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相关影响,以期能够帮助大学生的父母更好的确立家庭在大学生教育成长中的重要位置,积极参与到大学何时能们的阅读教学之中,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与氛围,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

1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社会,随着教育体制的日益完善,家长们都会更愿意将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完全托付给学校,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单纯的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物质基础,这就造成了家庭与学生们学习生活的脱节。但是实际上,家庭才是学生们学习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相处的时间最长,而且耳濡目染都是家庭环境的细节和行为表现,这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们阅读习惯的养成。因为阅读是需要环境作为支撑的,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真正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养成较好的阅读行为习惯。因此研究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意义重大。

2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江苏省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具体影响情况,主要研究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调查了解江苏省大学生阅读习惯以及行为的具体现状;

(2)调查了解大学生所处家庭环境对于其阅读行为养成的主要影响方式;

(3)通过研究分析,认识到家庭环境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所起到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大学生家庭阅读环境的合理性建议。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为江苏省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所以本文主要采用分层随机抽取的方法选取300名江苏省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初步了解大学生阅读的行为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对这300名学生的家庭环境进行问卷调查与实际访谈,主要从认识态度、指导方法、支持以及参与程度四个方面去具体研究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养成的影响。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是在深入了解大学生阅读行为以及家庭环境相关概念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有效的问卷调查和实际访谈来对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

4研究结果分析

4.1大学生阅读行为现状分析

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江苏省大学生中仅有2265%的大学生具有相对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够通过阅读提升自我的思想意识、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而42.52%的大学生整体阅读行为表现一般,并不具备主动的阅读习惯,只是被动的完成学校要求的阅读作业,对于阅读并没有形成足够的兴趣,也没有展现出足够的热情。其中还有32.83%的大学生阅读行为表现较差,没有丝毫自主阅读的能力及习惯,甚至可以说极度讨厌阅读,不仅不会自发的通过阅读提升自我修养,而且学校所要求的阅读任务和阅读要求也很少有完成的时候,整体阅读状态较差。从这一调查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江苏省大学生整体的阅读行为表现并不理想,没有体现出大学生应有的高度和状态。

4.2对大学生家庭环境的调查研究

基于江苏省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实际现状,我们进一步对大学生家庭环境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依据Williamson(2007)关于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成长影响的研究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家庭环境对于孩子们学习与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认识态度、指导方法、支持以及参与程度。因而本次研究也主要恼馑母龇矫嬲箍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研究。

4.2.1认识态度

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家庭中能够认识到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养成重要性的比例仅为35.01%,其中22.45%的家庭认为家庭环境是学生启蒙教育的第一站,是孩子们阅读智力萌芽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作用相对显著;而12.56%的家庭表示大学生从孩童到成才过程中接触时间最长、受到影响最深的就是家庭环境,因而大学生是否会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与家庭的重视程度和文化氛围密不可分,至关重要。但是具有这一意识的家庭从整体来看,还是较小的一部分比例,其中有9.64%的家庭认为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养成与家庭环境关系一般,并没有显著影响。而其中认为家庭环境并不重要的家庭一共占比5535%,这部分家庭认为学生们阅读行为的养成和良好学习习惯都是来自自身的努力和学校督导,家庭环境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这也是大多数家庭在对于学生们教育方面存在的误区。

4.2.2指导方法

如图3所示,通过对学生家庭的调查研究以及对于学生本人的实际访谈我们了解到,能够持续的对子女进行阅读指导,并为子女提供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行为引导的家庭在所有被调查家庭中仅占到1652%;而其中有33.67%的家庭父母只是偶尔会辅导子女学习,纠正子女错误的阅读行为,督促并帮助孩子们养成正确的阅读与学习习惯,但是并不经常,这部分家庭父母的重心还是以自己的工作为主,投入到孩子们阅读学习中的精力毕竟有限;49.81%的家庭其父母对于子女从来没有阅读方面的教育辅导和方法指导,父母都是依赖于学校的教学来完成学生们的阅读学习任务,而没有为学生们提供浓厚的家庭阅读文化氛围,更没有对孩子们的阅读习惯进行督导和帮助。

4.2.3外支持

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江苏省大学生各自的家庭对于其孩子阅读的支持表现是不同的,其中大多数的家庭都是以最简单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阅读支持,即为孩子们提供大量的阅读与学习书籍,这部分家庭占比3252%,这也是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读书学习土壤;而经常带孩子们参加读书文化活动的家庭占比22.36%,这也是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的重要方法;但是能够经常给予孩子们阅读与学习上鼓励和支持的家庭只占比16.75%;通过自己的阅读行为为孩子们做出阅读表率的家庭占比9.85%,所占比例都相对不高;甚至还有45.62%的家庭并没有具体的行动来体现对于孩子们支持,这样缺乏了家庭环境支持的大学生在其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就会更加困难,对于其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极为不利的。

4.2.4参与程度

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江苏省大学生家庭对于学生们阅读的实际参与程度整体较低,只有25.65%的大学生家庭对于学生们阅读行为有着较高的参与度;3203%的家庭参与程度一般;而其中42.32%的家庭都没有显著参与。而缺少了家庭的实际行动支持和阅读参与,大学生的阅读肯定会缺少方向和帮助,从而不

可能形成较好的行为习惯。

5结论

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确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尤其是认识态度、指导方法、支持以及参与程度四个

方面都影响着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认识态度能够

帮助家庭正视对于子女阅读的教学培养,形成家庭阅读教育浓厚的氛围;家庭正确的指导方法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而家庭环境中的支持更能帮助大学生从小就培养阅读的兴趣,积极参与阅读文化活动,这对于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家庭的参与程度更是实现

父母与孩子情感交流以及阅读提升的重要渠道。所以应该尤其重视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意义,从而更为有效的利用家庭环境去帮助大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升蔚.大学生“微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邮电大学,2016.

[2]师衍辉.大学生社会化阅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3]邱相彬,沈书生,徐晓拉.移动网络环境下“浅阅读”对“深阅读”的影响分析――基于对浙江六所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01):7175.

第3篇:家庭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初中;问题学生;教育;转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144-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问题学生”数量增多和类型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正逐渐显现。因此,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成为了目前初中教育中重要的工作任务。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效也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笔者依据教育理论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针对不同类型问题学生,提出了教育及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中“问题学生”的界定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问题学生”的研究很多,分别阐述了“问题学生”的概念。杨文凤(2009)、张成(2010)等学者对问题学生的界定相似,他们认为,“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并且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倪高武(2006)研究认为,“问题学生主要是指品德行为偏常、上课捣乱、逃学旷课、不做作业等,或是与成年人的要求产生冲突(如非正常交往、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等),对学习无兴趣、无目的、态度恶劣、懒惰,甚至经常违犯校规校纪的学生,其中,有的人对正面教育持较强烈的抗拒和逆反心理”。

虽然国内对“问题学生”的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是,我们会发现研究的共同点,即所谓的初中“问题学生”是指:在外界不良环境因素作用和刺激下,某些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建立了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在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有别于正常学生,轻者表现为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重者则品行不端,危害家庭、学校和社会。

二、初中“问题学生”的成因

初中是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过渡的不稳定时期,往往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家庭环境因素

极端家庭环境极易造成问题学生的出现。所谓极端家庭环境是指:有一类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生活富裕,由于父母及亲属过分溺爱,学生滋生许多生活恶习,对学习的态度也是漫不经心;有一类家庭非常贫困,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学生往往信心不足,情绪低落,心里时刻存在不安定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再有一类是暴力、单亲、留守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最大,学生或是被虐待,或是被漠视,或是被讥讽,往往会形成性格孤僻、人格不健全的问题学生。无论以上哪类家庭环境,不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都会产生大量的问题学生,本研究认为家庭环境因素是形成问题学生的最重要因素。

2.学校教育因素

一方面,有些家长对学生教育漠不关心,无视责任,把教育重担完全交给学校,教师的压力每日俱增,还经常得不到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导致部分教师和学校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以安全为重,以少出不良舆论为重,在教学上对问题学生疏于管理、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习成绩成为了衡量学生优劣的主要指标,成为了学校获得各项荣誉、资助和争取生源的重要手段,一些具有专长的学生往往被忽略,如果成绩不理想,无形中被划分到了差生队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问题学生。

3.社会因素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方便了百姓生活,同时网络不良信息的散布,不断侵袭着纯洁的校园,严重影响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在“金钱至上”、“读书无用”、“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等错误舆论的诱导下形成了问题学生。

三、初中“问题学生”的转化方法

1.“平等、宽容”的转化方法

每一个初中学生都应得到公平、平等的教育机会,“问题学生”应该获得更多的宽容和理解。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理解、宽容的基础上,应建立广泛的、平等的交流平台。

初中生如果处在不良的成长环境下,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形成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精神抑郁等问题学生,这类问题学生早期行为正常,其中不乏成绩优秀者,隐蔽性很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在精神上、心理上会出现问题,严重的不仅会对自身造成伤害,而且也会对其他学生形成威胁,搅乱学校的正常教学。因此,在理解、宽容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情感宣泄平台,这个平台多种多样,包括定期的集体倾诉情感专题,对生活、学习、家庭、社会等不同话题进行交流、倾诉情感,每位学生各抒己见。在这样的平台中,如果重视问题学生的话语权,宽容、理解问题学生的想法,给予鼓励、赞赏,问题学生就会逐步正视自己的问题。面向社会,组织专题活动,与工作在一线的工人们建立情感交流平台,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打开心扉,真正理解学习的意义。除了广泛的情感交流平台,我们也建立了小范围的师生情感交流平台和学生间互助情感平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平等的交流氛围。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根据不同心理问题进行交流、疏导;学生间互助情感平台,是利用同学间纯洁的友谊,以心理健康的同学为核心,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好方式。在教学管理中,对问题学生往往只重视思想上的说教,而忽略问题学生自身的情感表达,因此我们建立学生情感宣泄出口和平台,它不仅是一种缓解、释放压力的平台,更是及时发现问题学生的平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小环境下改善,大环境下提高。

第4篇:家庭环境概念范文

摘 要 亲子沟通做为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以言语和非言语形式进行的交流信息的过程。本文选取了近十年来国内外青少年亲子沟通的有关文献,从亲子沟通的特点、亲子沟通的影响因素、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国内亲子沟通研究的基本情况。本文指出当前亲子沟通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应整合影响因素研究,构建父母―子女―环境多元交互模型,加大实证性研究力度,探索有效改善亲子沟通质量的方案。

关键词 亲子沟通 青少年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从上世纪70年代起,西方研究者就开始对亲子关系的内在运行机制――亲子沟通展开了研究,现在亲子沟通已成为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对亲子沟通的研究非常丰富,但尚未对亲子沟通概念做出权威、统一的界定。例如,王争艳、刘红云等提出亲子沟通是指父母―子女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池丽萍认为亲子沟通指父母与子女通过信息、观点、情感或态度的交流,达到增强情感联系或解决问题等目的的过程。本文主要回顾了中国心理学界对青少年亲子沟通研究的现状,以期促进对这一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2主要研究内容

从文献上看,国内心理学家对青少年亲子沟通的所做的探究主要包括:亲子沟通的特点、亲子沟通的影响因素、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等三个方面:

2.1亲子沟通的特点

对亲子沟通的研究最早从探究亲子沟通的特点开始,对亲子沟通特点的研究主要包括:亲子沟通的内容、频率;亲子沟通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亲子沟通的内容是指亲子双方交流的话题范围,研究发现青少年与父母讨论包括家庭、学校、未来的打算以及与朋友的相处等话题,并且青少年与父亲、母亲交谈的话题存在差异,与母亲交谈的话题主要是学习、学校生活、朋友交往等方面,而与父亲交谈的话题主要是时事、未来的打算等。雷雳、王争艳等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交谈最多的内容是孩子的学习状况,其次是家庭琐事。

在亲子沟通频率上,进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与父母沟通的频率较低。青少年在很多话题上与父母的沟通很少,甚至几乎没有沟通。雷雳等研究表明,初中生与母亲的沟通比与父亲的沟通频繁,有54.2%的学生“经常”与母亲沟通,而44.3%的学生“有时候”与父亲沟通。

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沟通方式、沟通话题、沟通语言、态度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沟通方式如分歧、误解、行为约束、盘问、批评和缺乏沟通等。沟通问题话题主要有:课外活动、异往、职业与教育、花钱、行为问题等。在沟通语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与信任表现的还不够主动,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常常唠叨、指责孩子。在沟通态度方面,大多父母做不到多听少说,唠叨多,赞扬少。有关亲子沟通问题的专门研究比较少,缺乏对亲子沟通问题的全面系统的研究。

2.2亲子沟通影响因素

亲子沟通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亲子沟通研究的主要内容,已有研究主要从亲子沟通的主体(包括父母和孩子)和家庭环境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对亲子沟通的影响。

在探讨父母对亲子沟通的影响上,通过质性研究方法,主要从父母的性别角色差异、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沟通能力等方面分析其对亲子沟通的影响。探讨孩子对亲子沟通影响上,主要从孩子的性格特点、年龄阶段特征、性别、沟通能力、学习压力等方面进行研究。方晓义认为亲子沟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沟通对象、青少年的性别和年龄、家庭环境等。有研究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家庭环境与亲子沟通的关系,发现在温暖、支持的家庭环境中,亲子沟通较少出现问题,在充满敌意、强制的家庭环境中,亲子沟通困难。

2.3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影响着青少年的适应和发展,良好的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的个体化和社会化进程有促进作用。雷雳等研究表明,亲子沟通质量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郭海英等研究亲子沟通与农村青少年幸福感的关系发现,亲子沟通对幸福感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不良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相联系。

3亲子沟通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国内对亲子沟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亲子沟通的概念界定至今存在争议。第二,对影响亲子沟通质量的因素研究缺乏整合,分别从某一方面探讨其对沟通的影响,没有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建立模型。第三,研究工具不准确,国内的研究大都采用的是翻译国外调查工具,缺乏本土性的考量,并且在自编测量工具上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工具建设缺乏理论指导、数据编码与整理思路不清晰等问题。

未来的研究应整合影响因素研究,建构父母―子女―环境多元交互模型,探讨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从整体上考察三者之间是如何作用于亲子沟通质量。此外,应该加大实证性研究力度,从实证的角度探索有效改善亲子沟通质量的方法,为实际生活中的亲子沟通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

参考文献

第5篇:家庭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1 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2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 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第一,主流文化的冲击。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第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第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3 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第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三,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丁宇,唐守冬.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4]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5]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6]王令,刘晓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纪要[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7].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第6篇:家庭环境概念范文

我们都是“小霸王”

孩子们不懂谦让的现象在家庭里屡见不鲜。家住美舍小区的吴妈妈说:“我儿子特别喜欢吃炸排骨,烧菜时常常是我一边炸,他就一边吃,等我炸完,他也全部吃光了,从来都没想到要让我或者他爸爸先吃,更别说留给我们了。”

记者就“好东西要不要先分给爸妈?”这个问题做了个微型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0个孩子中,回答“要”的占95%。这说明孩子们还是有谦让概念的,但问到“你分了吗?”这个问题时,有8个孩子不好意思地摇头。三年级的小凯挠着后脑勺吞吞吐吐地说:“每次妈妈煮完菜总是我先吃,因为妈妈要清理厨房,爸爸还没下班呢。我第一个上桌,就把好吃的先拣着吃了。”二年级的音音也说:“好吃的东西都是我先挑,我吃剩的才给爸爸妈妈。”

“孔融让梨”纯属傻帽儿

孩子们不懂谦让,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毛病吗?海南中学的黄老师很尖锐地指出:这很大程度上是家长惹的祸。“现在有些年轻妈妈总怕孩子在跟伙伴交往过程中太善良会吃亏,认为‘孔融让梨’纯属‘傻帽儿’,跟不上时代的竞争需要,因此对孩子的自私行为不但不制止,反而给予肯定,这自然滋长了孩子的‘霸王’思想。”

读者陈先生说,他在公交车上经常看到家长示意孩子抢座位,送孩子上学时也曾听过家长交代小孩:“老师发点心时你要挑大点的!”还有一位张妈妈反映,老师经常让孩子们排队改作业,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早点放学回家,就叫小孩插队。这样的家长怎么可能教育出谦让的孩子呢?

缺少谦让的环境

还有人指出,现在大多数孩子生活在一个优越的家庭环境,当然不懂得如何谦让。“哪像我们以前,一个家庭五六个兄弟姐妹,一块肉都要分着吃,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人和他抢,根本无须谦让。”一位王女士对记者说,“另外,很多家长都是把好吃的东西让孩子先吃,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孩子就更不懂礼让了。”

还有家长则认为,孩子的谦让之心有时也会被家长扼杀。比如当孩子把水果送给父母吃时,家长却总是对孩子说:“妈妈不吃,宝宝吃就行了。”慢慢地,孩子就习惯成自然,干脆不再送给家长吃了。

心理专家:正确引导孩子树立谦让的美德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中国独身子女大多数娇生惯养的情况下,很多孩子现如今学不会谦让。这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培养孩子的谦让美德,减少“小霸王”的存在,家长引导最为重要。

第7篇:家庭环境概念范文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1.良好的家庭气氛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德莱塞说:“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对4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家庭气氛和睦、常有笑声相伴的家庭,孩子的智商都比不和睦家庭孩子的高。研究人员认为,影响孩子智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气氛活跃,会使孩子性格开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能使知识面拓宽,从而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在一个气氛紧张、父母不和谐的家庭里,父母性情暴躁、出言不文明,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容易情绪紧张,孩子会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破坏了应有的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长期处在负性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父母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家长对待儿童教育方面的认识和观念,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是家长形成不同的教养方式的主要原因。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以相对民主和开放的方式培养儿童的健全的人格,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发展。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严厉管教论。一些家长沿袭了传统教育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观念,错误地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犯了错误严厉惩罚,他下次就不敢再犯了。这样错误的教育观念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扬州大学师范学院的陈家麟曾就家庭教育方式对109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中,家长采取态度不一致、以压力为主、歧视、经常打骂等不良教育方式的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儿童。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处在父母高压政策下的孩子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有些幼儿可能变得更加依赖,无主见,有些则可能变得更加反抗、暴烈。

(2)自然成熟论。采用这种教育方式的父母认同“树大自然直”,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漠视孩子内心世界的需要。在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儿童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二、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的途径

1.准确恰当的父母角色,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

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感情的总和。有不良问题的家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儿童心灵遭受创伤,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偏异,危害终生。父母对抗、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这些因素会引起儿童心理变化,表现方式有:不安全感、内疚感、自卑、猜疑心理、逆反心理。父母的情绪对家庭心理氛围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祥和、文明的家庭气氛。

2.亲子之间的沟通态度与行为方式

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等将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断的形成,学业成绩和心理行为问题。鲍姆林德(D.Baumrind)认为亲子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即在父母行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同时,儿童青少年以自身的特点接受和影响着父母的行为,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亲子交往是帮助儿童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完成其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亲子交往就是儿童与主要养育者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理解反馈的过程。孩子语言的发展取决一定的亲子沟通。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亲子沟通的多寡,很少由于智力的差别决定。例如,在传统家族中往往老大比弟妹们语言发展得更早,主要因为他们拥有较多的与父母沟通的机会。亲子之间良好沟通,可使孩子习得较规范的语言,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亲子沟通还有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形成,孩子在良好的亲子沟通中能够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被欣赏、被接受,这些就形成了他们在社会中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适应的基础。

3.营造父母和子女互相学习的家庭环境。

第8篇:家庭环境概念范文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美国两位著名心理学家共同提出的一种心理学思想,它颠覆了消极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填补了以往心理学研究的空白,成为心理学专家们研究的重点对象。与消极心理学相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类的健康、幸福、乐观、力量,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以倡导积极乐观向上、良好道德品质为价值取向,传递的是积极的思想,乐观的心态和正能量。作为一种心理、一种概念,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受到了各国相关学者们的广泛研究与探索。在长期的研究发展过程中,积极心理学整合了不同领域心理学中的积极心理、力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以往心理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诠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积极心理学以自我决定行为为理论基础,强调人是积极的,具有先天的心理发展潜能,在充分认识自身需要和外界环境基础上,做出自我决定,这就是个体对行动做出经验性选择的一种体现,是人类拥有的一种潜能。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

1.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受我国传统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和“学而忧则仕”等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鄙薄高职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学生和学生家长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认可度较低,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改变他们消极自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其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行为倾向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逃避性的行为倾向,另外一种是接近性的行为倾向。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能激发个体产生接近性的行为倾向。在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帮助学生挖掘自我的积极品质,激发潜能,从而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接近倾向的情感体验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促使其从主观上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自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与统一。

2.运用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运用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我们要首先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师和学生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承认教师和学生都是成长中和发展中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教师要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关注自身的健康成长,也要以积极的心理看待发展中的学生,重视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采用赞美、鼓励、换位思考、说理、接纳、关心等人性化的教育方法,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多使用积极的、平等的词汇,如尊重、分享、快?返龋?促进学生充分地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3.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积极人格特质是支撑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这套标准是由该学科的奠基人彼得森和塞利格曼通过调查研究后提出的,具体包括六种美德,它们分别是: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卓越。拥有积极的人格特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环境系统可以为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和积极情绪的获得提供社会支持。积极的环境系统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宏观层面的,如民主的国家制度、重要的方针政策等;其次是中观层面的,如人性化的单位管理制度、社区管理等;最后是微观层面的,如美满的家庭关系等。因此,为高职学生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从优化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入手,构建完善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形成合力,保障高职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

4.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熏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熏陶尤为重要。”校园文化对于高职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融入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理念等要素,建设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采取技能大赛、文化艺术节、科普活动周等形式,用积极、正面、向上、健康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弘扬主旋律,使它们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5.切实优化学生的家庭环境

由于高职学生大都住校生活,教师接触其家庭的机会较少,因此家庭环境的优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教师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与学生的家长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加强沟通与交流。这样,一方面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到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庭教育;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家庭现状,指导家长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来管教孩子,使高职学生能够在民主、平等、包容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的育人功能。

第9篇:家庭环境概念范文

1.家庭教育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儿童的学习都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并在那里延续。家庭在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场所,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营养,健康的护理,以及温暖而又充满爱意的情感环境。在创造儿童为生命成功所需要的学习环境上,父母是一个关键的结合点。父母为儿童提供学习机会,使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发展。

儿童的发展从家庭开始,家庭对于儿童的发展起着强大的制约作用,不管教育是好还是坏,父母都是儿童的主要教育者、启蒙老师。儿童观察且记住他人如何做事,并会产生一种新的行为。若这种行为带来奖赏,则会重复开展。儿童倾向模仿那些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带来奖赏的行为。父母及家庭成员能够做很多事情培养儿童的社会行为与进行品德熏陶。当儿童看到成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共同参与活动及对他人痛苦安慰时,他们能了解这种行为是重要的、富有价值的,显示对他人的关心,通过友爱、同情、高兴与爱意对他人的处境做出反应。有些父母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鼓励与促进了儿童的行为不端及型的行为。行动比话语更加有力,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积极的性格特征,使他们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性格特征的重要性。合格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会有益于儿童的发展,为了孩子,应营造一种健康的家庭环境。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进行品德熏陶

父母有责任将小孩抚养好,使孩子具备文明生活所必要的礼貌与道德水平。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有:家庭应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十年、二十年后,社会希望什么样的人成为主宰?品德教育的目的是传授一套核心价值观。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很多本质的东西不会变,比如善良、勤奋、诚信、乐于助人、开朗、有团队合作精神。家长应教给孩子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教他们鼠目寸光有便宜就占,还是真正有用的一辈子的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对孩子进行的品德熏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品德熏陶的整个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产生公民美德与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尊重、责任、对多样化的包容、民族和谐、良好的公民意识与职责,我们要为提高品德修养与价值观念努力。

在人的个性特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是行为要具有高的道德价值,另一个重要的个性特征是礼貌,包括同情心、耐心、仁慈和对他人有益的行为。在任何社会层次中,文明礼貌行为都会得到推崇,文明的举止能使孩子在与他人的日常交往中显得彬彬有礼。此外,儿童应有以下个性品质:谦恭、奉献、尊重、热情、诚恳、聪明和主动。家庭熏陶对这些品格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3.早期干预,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

习惯很难被打破,行为一旦形成很难改变。父母和家庭成员引导儿童的行为,对帮助儿童形成适当的行为具有极大影响。指正他们的过失行为比一开始就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所付出的代价要大出许多。我们要了解儿童的成长、发展,性格的形成,理解儿童发育与学习的方式,言传身教,倾听、交流、示范、帮助、引导,承认并支持儿童的个性特征,认识儿童是所在的家庭、文化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父母为儿童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应使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发展。被母亲催促获得学业成功的儿童具有的创造性少,与压力小的儿童相比,他们不能够保持学业上的优势。“催促”儿童发展是与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家长要主动学习开展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觉察影响儿童发展的普遍问题。分析对孩子的态度与感觉,在各种环境中与孩子交流心得体会,加强亲子关系。父母要对孩子尊重、交流、倾听,给予适当的指导,相信孩子有学习能力。孩子一旦被人相信能够学习,就会竭尽全力学习。我们要努力帮助孩子,不是使用贬低他们自我形象,以及让他们独自承担失败责任的威胁进行学习活动。引导儿童行为,帮助儿童采取积极行为,教育儿童如何与他人相处和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培养儿童的自主。

引导儿童的行为是帮助儿童采取积极行为的过程,对他们的行为有所约束。“约束”不是顺从与控制,而是涉及“行为引导”的行动,是儿童学习控制与指导自己的行为且变得独立与自我依赖的过程。行为引导是一种帮助儿童形成终身有用技能的过程。帮助儿童形成新的行为意味着帮助他们理解一种认识,即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主要责任,行为所带来的快乐与奖赏是内在的,来自自己的内部,而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这种概念称为“控制核心”。儿童倾向于模仿那些从父母与其他家庭其他成员带来奖赏的行为。榜样与模范可能是尊敬或感兴趣的某个人,也可能是认为她或他所表现的行为应当受到奖赏的某个人。儿童模仿的榜样可来自现实生活,也可来自书本与电视。此外,所要模仿的行为没有必要是被社会所接受的。因此,忽略不适当的行为是引导儿童行为方面常用有效策略之一,但它必须与对适当行为进行积极强化的策略结合起来使用。因此,在忽略不适当行为时,要强化适当的行为。积极强化与忽略策略的结合使用能够出现意想不到的行为。

在儿童做好事或正在完成某项任务时,进行奖赏或口头表扬。用口头语言的强化与特别待遇奖励儿童,从而确保良好的行为将会得到继续。良好的行为不仅有助于改善个体的行为,而且有助于改善集体的行为。我们能够做很多事情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关心他人,表达爱意与帮助他人时,做出示范,为儿童提供帮助他人及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如:在蹒跚学步初期,儿童与年长儿童一起活动,年长儿童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做了友善的事情,受到表扬,儿童会得知帮助或友善的行为建立在外部奖赏的基础上,应鼓励他们协助他人,但不应认识到奖赏是帮助他人的原因,助人为乐与友善行为本身就是最大的奖赏。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鼓励儿童考虑别人的观点。儿童考虑他人观点才能实现自主,这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不同时尤为突出。应向儿童指出管理与解决冲突的途径,使他们像成人一样使用这些技能。从长远来看,人际冲突的和平解决能够为家庭与社会作出贡献。

各种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庭在儿童发展与教育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场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要对儿童进行品德熏陶,帮助儿童采取积极行为,引导儿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参考文献:

[1]George S.Morrison著.王祥志,孟祥芝等译.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第八版)[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