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

初中音乐课堂常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音乐课堂常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音乐课堂常规

第1篇: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

关键词 初中音乐 创新教学 现状 意义

初中音乐教学既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条件的情况下,创新教学模式,以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对初中音乐的创新教学研究,不是从微观上探讨如何实现创新教学,而是从宏观上分析,实现音乐创新教学的意义,以实现改变教师思维,激烈教师实现创新教学的目的。

一、初中音乐实现创新教学的现状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调节学生情操,促进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基础课程,可见在整个中学阶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就目前的教学形式而言,不容乐观,很多的教师对其认识不够,初中音乐教学方式单一,仍然是以唱歌为主,生搬硬套的教给学生一些歌曲的大概唱法,很少做到结合学情,从根本上教会学生学会唱歌,掌握一些基本乐理知识的同时提升唱歌技巧。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学会创新、引导学生创新。而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一定氛围,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因此,我们要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建立一种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乐于创新的音乐教学活动框架,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人们普遍认为,创新教育不但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创新,而且更是一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验。具体表现:一是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尝试;二是初中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三是创新教育中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四是初中音乐课程教材改革的有益尝试。当然,初中音乐创新教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创新精神、教师创新能力等指标的量化评定仍有一定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均阻碍初中音乐创新教育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特定的初中音乐教学情境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方面,还不曾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实现初中音乐创新教学的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实行,对初中音乐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初中音乐教学方式是否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创新性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关注点。正因为如此,初中音乐创新教育也成为了大多中学音乐教师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而初中音乐作为一门审美教育,在听觉、想象、感受和创造等方面具有诸多其他学科所比具备的优势。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但是我们现行的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深,最主要的弊端就是束缚、压抑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初中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初中音乐教育应树立以培养、提高全民族创新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思想,发挥音乐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

三、研究初中音乐创新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理论意义

初中音乐课教学承载着普及音乐知识、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已经是时展的要求。现在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能力的锻炼和品质的培养,实现初中音乐的创新教学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基础教育改革及素质教育对初中音乐课教学的呼唤,它具有浓厚的理论基础。创新音乐教学,关注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发展,有利于改革教学质量,有利于按照现代化的教育要求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也有利于推进新课改和中学素质教育。可以让学生带有主体性地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目前作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对初中音乐创新教学的探讨还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当前的研究有些跟不上时代和现实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很多的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究和发展。

(二)实践价值

音乐创新教学,是建立较为完整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促进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促进中初中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发挥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对改善初中音乐目前的教学,实现有效教学必然会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

一、初中音乐趣味性教学的特点

趣味性音乐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初中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采取初中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初中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调动初中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初中音乐趣味性教学大体有以下特点。

1.音乐性

初中音乐趣味性教学必须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充满情趣的音乐想象和丰富多彩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在情感上打动初中生,动以情,感以形,晓以理,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2.游戏性

孩子爱玩的天性决定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在趣味性教学中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初中生思维更活跃,刺激他们“动”的欲望,并通过反复游戏,初中生熟练掌握技巧,提高音乐素质。

3.形象性

初中生思维具体形象,如能以“形”诱人,则可能达到语言难以描述的意境。初中音乐趣味性教学针对儿童身心特点,采用歌舞、表演、故事、游戏、图画等综合手段,把抽象模糊的东西转变为直观形象的东西,使初中生更容易接受。

二、初中音乐趣味性教学的策略

1.开放教学课堂

开放课堂就是打破原来固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学习,让学生的脑子随教学而动,让学生的思维随想象而驰骋,增加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传递音乐信息的设备日新月异,音乐欣赏已不仅局限于音乐课堂。实际上,初中生每天在家里和社会生活中接受的音乐信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比音乐课堂上多得多。

我们应该开放教学环境,选择更多课外作品提供给学生欣赏。但是我们所选的作品首先必须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并能为学生的感受提供生动、感性形象的基础;其次,作品应该贴近初中生的表现能力,是大多数学生可以学会、切合实际的,是符合学生音乐能力最近发展区的,即选择那些感性的、生动的、寓意含蓄的、结构完整的、形式优美的、风趣的音乐作品。例如:在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根据音乐变化,借助自己的音乐感知,辅以多媒体展示一组中国大地的风景图片,学生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则热爱祖国的情感已经在心中潜移默化地滋长。

当然,在学习开放的同时,教师也要学会调控课堂。有些学生可能会扰乱课堂秩序,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随时调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课堂常规培养,在开放的同时做到活而不乱。

2.培养创新意识

初中低年级音乐学习主要表现在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的合作中自然、轻松地展开,它是一种开放式的自我建构性活动。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的知识不可能从阅读或听别人谈话中直接派生出来,只能从他们作用于环境的动作中构造,只能从客体的经验中获得。”尤其在欣赏《四小天鹅舞曲》时,孩子们用他们的肢体表现小天鹅跳舞时轻盈可爱的样子,在他们的心里跳出愉悦的火花,不断激起他们的创作欲望。还可用乐器的不同音色及声音的强弱、高低敲击、创作,表现音乐风格。这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表现和创作的兆头。

3.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指知识的引入和情感体验等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情境中展开的。因此,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催化剂,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将教材资源与学生生活实际整合起来,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感受音乐的教学情境。音乐教学情境有:故事或谜语情境、实物模拟情境、视屏或画面情境、声音或音乐情境、问题或对话情境、活动情境等。思考创设的情境是否有引人入胜的情趣、意境?情境与音乐教学重点是否吻合?是否有内在联系?能否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启迪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有些教师创设情境却是兜圈子、猜谜语,让学生不知所云,只会影响和干扰学生学习。

4.运用媒体教学

第3篇: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

关键词:音乐;兴趣分组教学;教学现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04-02

高中音乐新课改把音乐课程分解成了六个模块,即由原来的《音乐欣赏》这一门课程,变成了相对独立的六个模块。高中音乐课成为了一门课程,这是高中音乐新课改的最大亮点。但这一变化,不可避免地给我们农村高中音乐教师带来了诸多挑战。我校从2008年9月份开展《音乐按兴趣分组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酝酿,成为省教科院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法》的子课题。该课题已于2011年9月结题。这里将我们近三年的教学研究成果总结出来,希望和专家同行一起探讨。

一、改革前的音乐教学现状

改革前的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重要表征是人们总结的“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这样一个基础音乐教育的“悖论性”现象。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

(一)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音乐课堂教学的有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向所谓“以审美为核心”转化的倾向。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时期,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体系音乐教学的倾向严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和视唱练耳训练。学生缺乏主动性,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育,不能形成真正的音乐心情点和主动的音乐理解;同时,学生的个别性与音乐学习特点得不到显现。中小学音乐教学出现“学了九年音乐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单一难辞其咎。“以审美为核心”的强调,又导致一些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音乐听觉审美向视觉及所有听觉以外的感觉开放,音乐听觉审美的核心地位被转移,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单一化模糊化,知识与技能的基本要求被忽视。

(二)音乐体验方式平面化

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的高度发达,学生涉猎音乐的手段很多,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不应漠视这样的实际。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是欣赏与体验,因此适应学生实际提供良好的音乐体验氛围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我们作为中部地区的农村学校,往往缺乏好的硬件设施。他们只能靠一台手提录音机进行教学。作为完整意义上的教学和音乐育人环节,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固然是“欣赏与体验”,但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对实践的条件、环境和方式方法的忽视显然是不能允许的,更何况实践本身就是更重要的“体验”方式。

(三)学生主体性缺失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学内容如何更好地贴近学生需要认真选择。农村小学、初中音乐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不识简谱、不会唱音阶的大有人在。因此,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必须考虑的事情。真实的音乐课堂,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重组教材。一方面以教材为中心,遵循教材中心地位,另一方面,教师应利用与拓宽教学资源,补充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领域,让学生爱学、会学。

二、兴趣分组教学的特点

目前,我校开展的“音乐按兴趣分组教学”在实施过程共开设了歌唱与表演、形体与舞蹈、播音与主持、二胡等四个选修模块,学生任选一项进行学习,每次选取两个班级,每个项目的人数控制在20-30人以内,教学目标具体,教学内容注重基础,教学过程突出趣味,教学手段注重多样化。为了适应课题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全体音乐通过一学期的分项教学实践,编写了《歌唱与表演》、《形体与舞蹈》、《二胡初级教材》三套校本教材。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我们感觉到兴趣分组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分组教学具有普及性

音乐教育的普及性是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兴趣分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掘自己的音乐艺术能力。在兴趣分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从歌唱与表演、形体与舞蹈、二胡、播音与主持等四个选项中进行选课,每人初选一至两项进行试修,通过两至三周的试修再进行分组确定各兴趣项目学生名单,辅以常规管理措施,这样避免了组织教学过程中学生选课的随意性,确保每一名学生均选到适合自己所感兴趣的学习项目。学生在兴趣分组教学中参与学习的激情高,在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思绪飞扬,同时也积极思考,促进了创新意识的萌芽。

(二)分组教学具有针对性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起到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目的。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有针对性教学。如《形体与舞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让学生明确短期目标、阶段目标以及长远目标,让学生在舞蹈审美和舞蹈动作体验实践过程中,达到愉悦身心,拓展视野;《歌唱与表演》设计教学目标时,将作品欣赏、识谱、发声、作品表演等有机融合,让学生明了每一堂课、每一学月、每一学期的目标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结合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体验到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第4篇: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

一是教师对教材使用的随意性很大,不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如刚开学有些老师的教学是从中间单元或最后单元教起,二是一些课堂45分钟教学松散、很不紧凑,涉及教材的数量少、内容单一,给学生有效信息太少往往一个单元用两个左右课时就能上完的内容要上四五节课,如上海一年级教材“美丽的亚细亚”这个单元是一个整体,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又人为地分为“东亚”、“南亚”像讲地理似的割裂了整个亚洲音乐风格对比学习鉴赏的编写初衷,导致学生有效学习时间的浪费。三是部分教师对各单元作品表达的不同音乐情感的启发和挖掘不够,在音乐感知和感受教学上,扣不紧教材内容,对学生基本的训练强化不够。再就是梳理不出相应的音乐知识、常识以及音乐文化拓展的范围,不能满足学生的情感和认知需求。四是部分教师忽略了课本自身的作用,整节课很难看到要求学生翻开书的举动,更未从课本中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音乐问题和思考问题,教材编排的实践与创造部分的内容未在课堂上得到落实,教材没有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一些课堂上教材形同虚设。以上问题都使得当前部分初中音乐教学难以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综合起来,有音乐等科目长期缺乏必要监控手段,学生学业成绩由科任老师一人说了算,造成教师思想上对课堂的重视不够,音乐课上好上坏一个样,缺乏质量意识二是教师不熟悉新教材,特别是教师对以前未接触过的新歌曲、新乐曲没有吃透,驾驭不住教材的要点,教学中重点不突出,没有处理难点三是新教材当中的音乐知识是隐藏在作品当中,要靠教师自己梳理,假如备课马虎的话,一般教师难以把握住相应的“双基”。再一方面就是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不深不透,课堂上片面追求“热闹”和“浅显问题的讨论”,忽略了音乐课是以音乐为本的有限的与姊妹艺术相结合的综合课,教师在有效时间内随意添加了与音乐内容无关和活动太多,严重削弱了音乐特有的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特征和特点,课堂实效性差,以致直接影响到初中学生的音乐基础提高不足。解决以上问题的策略是:

1.教师要树立教材意识,因为初中是学生音乐素质和音乐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而教师还要再进一步提高对音乐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育人作用的认识。对照课标对教材进行钻研,要搞清楚每册教材“是什么”,“有什么”,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教材出各单元的音乐审美因主线,比如同一单元中不同的作品表现的情绪是否相同’不同情绪作品之间所运用的音乐要素以及音乐表现要素具体是什么?又如各个单元突出的是怎样的人文主题?这些人文主题下的音乐是怎样对学生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起作用的?教师怎样通过必要的听、唱、奏、忆、思、辨、编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大量地熟悉教材音乐主题、片段,从而获得充分的音乐审美体验,感知、感受、想象和创造能力7最终丰富学生内心情感,促进想象、联想、记忆、注意等能力,从而达到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提高初中学生的音乐素质的目的。

2.教师要克服以个人对音乐的喜好来安排内容,不随意增加和删减教材内容,把好教材关。要牢固树立优化教学过程,向45分钟要效益、要质量的意识,从而使初中音乐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要重视每次的教材培训,明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呈现方式,更要对每一个单元的各个部分单元教学目标一一分解,初步梳理出正确的、有价值且符合学生能力发展要求的二级教学目标,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5篇: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

一、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底子

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学生入校以后,我不急于上课,而是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歌唱出来,并就此对音乐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借以了解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程度,根据学生自唱每首歌的内容,我把音乐知识渗透入内向学生提问,对学生的各种回答做一个认真、详细的记录,对基本掌握内容的学生加以肯定及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对那些高声歌唱而跑调、节奏不稳的学生,我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那些音乐基础好的同学上课兴趣十足,注意力高度民主集中,充满自信。一些性格内向基础不好的同学非常胆怯,声音很小,老师一提问便满脸通红,低着头怕老师提问,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还有一些顽皮的同学东张西望,搞小动作,并会故意发出怪声引同学发笑,通过两周的学习与观察,我初步摸清了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为学生划分不同类型,为教学设计和分类指导打下基础。

二、注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任何东西的动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是让对音乐似懂非懂的学生进入正规音乐学习的关键,作为音乐教师,要以生动的语言、标准的范唱、熟练的弹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渴望春天》是我教给初中学生其中的一支歌,不仅要求学生会唱,同时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体会歌曲的优美之外,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受到美的感染,激发起学习音乐的热情。

三、建立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常规

由于以往的农村小学缺乏音乐的教学的硬件与软件,学生的音乐课上得比较随意,担任音乐课的教师,一般是本班班主任或者一些兼课教师,所以音乐课常常被占用或者学唱一首歌曲应付,造成学生在音乐课时也就了然无趣应付了事。针对这样情况,我制定了一些教学常规:

1、听着音乐进教室,在音乐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因为农村学生生性比较好动,喜欢一些新鲜的东西,我选择了美国影片《音乐之声》里面的插曲哆来咪。在此之前我专门到书店买回这部影片的光盘放给学生看,学生在故事里面感受到了音乐的欢乐与美好,对里面的歌曲哆来咪感受尤其深刻,这样对于教学常规的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这首歌曲基本掌握之后,我引导他们理解歌词加上简单的动作,欢快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使学生更是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为上课打好了基础。

2、根据学生原有的音乐基础设立练声曲

把以往在课堂中一问一答的方式改为以音乐的方式师生问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好感觉,根据农村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差的特点,我设立了以唱唱名为主的曲子,如C大调的音阶从低至高再由高到低。在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只唱唱名,例如《闪闪的小星星》,在课堂上用约十分钟的时间反复的练习,现在学生已经基本能够掌握唱名了。所以我又新增了F、G、D三个大调的音阶唱名练习,以后我还会按照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设立其它的练声曲。这样会帮助提高学生视唱与音准能力。

3、在学唱C大调的音阶熟练的情况下训练学生的听音能力。

农村的学生从来没有经过听音练习,所以要从最简单开始,并且要避免枯燥,我目前所定的听音目标是以C大调的la为标准音,听辩do与mi两个音,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教学常规在学生的心理扎下了根,上起音乐课时就会得心应手。

四、针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实情,我根据几周上课的摸底情况,分为优、良、中、差四类因材施教,对于优等生给予充分肯定,给他们更多的空间与自信,课堂上充分“领头羊”的角色,发挥“骨干”作用,既可以认识自身不足又可以增强自信心,学习更进一步,对属中等的学生,我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根据他们原有的基础,设计可行的学习目标,对进步加以肯定表扬,对基础差的学生,关键在于提高其素质,据我观察,学生基础较差是有多种原因的,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帮助,对未上过音乐课的学生,利用他们的好奇与新鲜发展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进入音乐情境学习,对那些顽皮的学生,通过分组比赛来对他们进行约束,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后,充分发挥好带差的作用,在课上降低评价标准,只要有细微的进步就大力表扬与肯定,树立他们的信心,变被动为主动,对较内向的同学,我设法消除胆怯心理,在课间与他们说话聊天,课堂上注意他们的情绪,给以鼓励的眼神,从而改变他们畏怯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

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课是美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不同于一般知识性、纯理论性的学科,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给刚入校的学生学习的方法。

首先要学生知道学习音乐知识是为了提高自己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摘学习歌曲时,不能死记硬背,要开动脑筋灵活模仿,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美、理解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

第6篇: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

关键词:流行音乐 审美意识 音乐课堂

一. 流行音乐成为青少年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今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信息迅猛发展。音乐磁带、激光唱盘已经成为过去,音乐电视、卡拉OK、各种名目的演唱会,再加上网络音乐早已普及,流行音乐已经真真正正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时下的青少年是在电视、网络等科技文化氛围中成长的一代,由于流行音乐的平民化内涵,时尚的个性,加以动感的节奏和丰富的音色,从而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快餐,也成了今天青少年音乐生活的首选。流行音乐更凭借其娱乐性、生活性、通俗性的特点,它已经为大众所接受,在青少年人群中更是如此,它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中学生人生价值的取向。90%以上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已司空见惯。而这样的一种痴迷态度,往往冷落了传统的民族歌曲,对音乐课本上的民歌更是不愿倾听。所以我们说,流行音乐已经干扰到了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

二、中学音乐课程设置存在突出问题

音乐是一种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的重要艺术,它对丰富学生的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喜爱音乐艺术,是否同样喜爱音乐课呢?前不久笔者对 3 所学校 15 个初中班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竟有 75% 的学生觉得上音乐课很乏味。为何有这么多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呢?经过再次深入了解分析,发现根本原因不在学生,而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比如中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特点和中学生的特点,总体上讲,现行中学音乐教学大纲及据此编写的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无论在内容上,体例上,还是在要求上,追求全面、系统,难度偏大,即超出中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教材编排封闭单一,死板不活泼,没有给教师和学生留下多少创造的余地,循规蹈矩的学习习惯遏制了学生的自由想象力,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鼓励和帮助学生去寻找适合个性发展的更好的学习方法。这些都是我们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音乐教师本身教育观念十分陈旧

作为音乐教师,不注意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观念的陈旧,直接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目标要求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着学生上音乐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可有的老师就不注重这些,而是死搬旧教条不放,备课时不从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出发,满足于照抄教参,照搬教案;有的不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过去已学过的或平时生活中已普遍会唱的,也照常规教学要求与新歌教学设置相同的目标和进度;有的缺乏对学生实际音乐能力的具体把握,见木不及林,只看到少数尖子生的能力和热情,看不到多数学生的水平和情绪,致使多数学生力不从心,激不起兴趣和热情。以上状况从我们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就可以明显看出。

四、学生对流行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看法不一

一部分学生认为流行音乐可以走进课堂。有的说:“现在音乐课本里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太古板,太老气横秋了。”有的说:“课本里的歌曲歌词的意境有的过于深沉,传唱性不强。”有的同学说:“流行歌曲歌词通俗易懂,好学,可以极大的放松紧绷的学习神经。”还有的同学说:“家长和老师都不理解我们,说我们喜欢欣赏那些什么卿卿我我的情歌之类的,其实在欣赏这些歌曲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去想那些歌词,而是更专注于它的旋律和节奏。”还有的说:“其实,老师完全可以选择一些我们喜欢的健康励志的歌曲或乐曲让我们欣赏或学唱,这样,课堂气氛或许会好很多,其实,老师即使不在课堂上让我们欣赏,我们照样可以在家里,在网络上欣赏。”……

2、还有一少部分同学是反对流行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的。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是以下几点意见:1、有的流行音乐内容过于庸俗,不适宜中学生欣赏; 2、音乐教材里的教学内容很好,很古典,意境深远,能拓展我们的眼界;6、老师只要引导的好,我们还是十分愿意欣赏教材里的音乐的,很有意思,像乐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歌曲《当兵的人》《七子之歌》等等,非常经典;7、我们应该把精力多放在学习经典音乐上,流行音乐的“流行性”太强,“沉淀性”较差;8、有的流行音乐让我们情感上更脆弱,还是少欣赏好。 ……同学们说的多好!对于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眼光和见解,可喜可贺!

五、教师对于流行音乐走进音乐课堂众说纷纭

对于流行音乐走进课堂,音乐教师们可谓众说纷纭。也列举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流行音乐多数庸俗不堪,以一些卿卿我我的情歌为主,不适宜中学生欣赏或学唱;4、有些好的音乐完全可以运用到歌曲教学中,教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一些的歌曲进行二度创作,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5、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有选择的将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无形中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共同探索课本之外的音乐艺术领域, 8、别期望中学生脱离流行音乐,它已经是中学生心目中很重要的一片天地。……

第7篇: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新课改;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27-02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课的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往往精确到必须熟练掌握几首歌曲的演唱,或是几首乐曲的演奏,抑或欣赏了几首乐曲。现代新课程改革后的音乐课堂则更加注重音乐文化的传播,更注重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通过音乐课的教学更加准确的把握音乐与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地理自然的关系。在教授学生音乐技能技巧和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使感情得以升华,从而去表现美、创造美。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首先强调了学生对于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其次才是运用音乐技能技巧去把握音乐内容,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创造和表现美的空间。音乐课堂其实更注重学生感受到了什么,而不是学会了什么。不再是强化学生对于音乐技能技巧的掌握,而是通过音乐的熏陶具有了感受美的能力,教师作为指导者,不只是传授如何唱歌,而是教会学生歌曲是如何唱出来的,通过感受音乐中透露出来的情感,让学生学到怎样利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感悟学习音乐。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一线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通过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和新的内容,指导我们不断改善音乐课堂教学,让音乐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以下谈几点对于中学音乐教学的思考仅供参考。

首先,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传授知识的角色要求,要清楚在现代音乐课堂中,教师是唤醒者,是整节课的导演而不是演员。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编排课堂的各个环节,要敢于去营造音乐氛围创设情境,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兴趣激发出来,后面的“戏”才好演。教师不要总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其实在音乐课堂中,老师更是引领者唤醒者,是伙伴和朋友,是伴随孩子音乐梦想一起成长的同路人。例如:初中13册中第5单元要求演唱《军民大生产》,我就打破常规给学生准备了红绸学习秧歌,让学生体会感受大生产时的快乐,以音乐抒发感情,通过让学生听取《军民大生产》的节奏,指导学生感受当时的氛围,集体生产时人们那高亢的生产热情被表达了出来。通过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肢体去感受音乐,拓宽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其次,音乐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应该增加合唱排练的比率。众所周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竞争日趋激烈,单靠个人的力量解决复杂的问题并采取高效行动变得困难重重,这就需要组成团队,共同协调应对方能可持续创新发展。音乐课堂中的合唱练习就注重协作配合能力的培养,多做和声练习,让学生体会合作的乐趣,和声的美好从而升华为个性的完善。合作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更应该是师生之间的,良好的互动教学为音乐课的合作教学开启了成功的大门,只有老师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出和谐愉快的音乐氛围,也才能有高效的音乐课堂。再次,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多从素质教育的视角出发,文化的传承、兴趣的养成、情感的生成、能力的形成远比传授知识技能重要千百倍。教师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揣摩学生的兴趣所在,在音乐课堂的中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理论的讲解尽可能少,情感的体验尽可能多。例如欣赏课堂中要带着学生去想象,发挥创造力去任思绪驰骋,捕捉最细腻的感受。通过不懈的训练和感知,学生的鉴赏能力会有大的提升。能力得到提升后,他能从音乐体验中获得美感,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创造性的发挥。最后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音乐课堂还给孩子们。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中,为了实现学会乐曲歌曲的教学目标,孩子们要做大量的技术练习。由于大量、重复的枯燥训练,练习者必然会感到乏味,原本歌曲乐曲的美感都被麻木覆盖,为了学会而对学习将使学生最终对音乐失去兴趣,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了。现代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活动代替练习,通过各种游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音阶练习可以加入柯尔文手势音高训练,既直观又可以提高学生兴趣。节奏训练加入语言节奏训练,肢体节奏训练、奥尔夫节奏训练。但是无论怎样训练都要从兴趣入手,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标准的探索为我们研究音乐基础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学生在音乐课堂应该得到什么,是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去思索的。如何给孩子们提供优质的音乐课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音乐学科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孩子们也有符合自己身心发展的认知规律,所以音乐课堂教学除了重视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之外更要找寻音乐教育规律,引导孩子们健康发展的同时每一天都拥有阳光积极的笑容。让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卢湘楠.课程改革引发的思考——浅议新课标理念下音乐课堂教学的四个层面[J].职业技术,2011,(06).

[2]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民族中学,罗沁湄.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音乐教学观念的转变[N].云南经济日报,2011.

第8篇: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为期一周的青年教师优课评选,掀起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经过紧张的听课、评课之后,身为教学一线的教师的我感慨良多,心头久久回味。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课堂教学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更是体现教师驾驭课堂、凸显教学智慧与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一堂课上,围绕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何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的整合、重难点的突破与解决、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等,是年轻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年轻的教师们观摩了如何构建初中、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常规模式;如何创设浓郁的课堂艺术氛围、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突破难点、知识版块的衔接、知识的拓展与研究等,真实体验了驾驭课堂的不同表现。

二、亮点评析

追求自由,是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哲学的基础之一。教学中,他们能扬起爱的风帆,解放个体,充分发掘自己的主专业优势-舞蹈、器乐、声乐形式丰富,并能够用心去选择、编排教学内容,筛选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整合。能够萌发围绕教学目标、优化过程的意识,比较科学地确立教学重难点,思路较为开阔,语言生动活泼,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学科知识渗透与艺术思维方式的培养,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驱动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显示出年轻人教学的青春活力。具体表现为:

1、导入新课形式新颖

A教师出示一段电影《聂耳》中的精彩视频片段,并以欣赏示标的形式,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带着问题欣赏;接着师生对话交流,简洁明了地揭示新课题《人民音乐家聂耳》,并从其代表性作品、生平事迹的共同回顾开始新课的教学。B教师教《西部畅想》:以赏析活动开始,推出一组歌曲演唱的音像,要求学生判断流行地区?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相继谈起江总书记号召全国人民支持西部大开发的话题,推出本课新课题――西部畅想》。

2、学科知识传授精雕细琢,注重创设艺术氛围、学科知识渗透与人格教育

教师的课例中引导学生胸怀要像大海一样宽广,要学会包容,融入了人格教育。在深化体验环节,能鼓励学生即兴编创舞蹈动作,载歌载舞;体现了音乐学科知识传授的专业性,精雕细琢,环环相扣;并能够鼓励学生登台演练,用打击乐即兴创编伴奏型,配合教师,共同合奏乐曲《金蛇狂舞》,深入体验乐曲的情感内涵。一教师的课例中,体现了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追星现象。以正确的价值观,确立自己的榜样,并以此为动力,奋发学习,努力成才。

三、存在问题

由于刚走上三尺讲台,缺乏教学实践的磨合,年轻的音乐教师虽然有许多的思维亮点涌现,但是与新课改的理念与常规教学要求,还是存在着一定距离,需要予以调整:

1、教学视野不是很开阔。部分教师导入新课的切入点选择的很好,但是缺乏画龙点睛之笔,让揭示新课题所创设的氛围迅速升温,缺少了推波助澜式的效果,降低了拓展教学视野的基调。

2、教学缺乏全局意识。中学音乐课大容量教学中头大尾巴小,某个版块教学很精彩,而随后环节教学却比较松散,教学内容丰富但是重点不太突出。

3、教师课堂教学情感不够投入。中学音乐学科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音乐为本,以情感体验为主线,凸显人格教育。在个别教师的课堂中,教师缺乏激情,不能走到学生中间情感交流。一堂课平铺直叙式推进,台下的学生比较疲惫 。

4、新课内容的拓展,做的不够细致、深入。有的内容不能体现、深化主题,缺乏思索、创意,只是知识的累积而已,不能进行有效教学。

5、教学中缺乏灵活多变的机智。教师提问学生没能及时回答,出现了冷场现象,教师的语言启迪性不够,缺乏现场调动的智慧。教学中,出现了满堂问现象;设计的问题缺乏斟酌与提炼。

6、改善教学评价机制,驱动每个学生萌发成就感。新时代的中学音乐课堂,学生要学些什么?是音乐教师始终要注重的内容。音乐教师如能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孩子们表演和表现的机会,肯定学生的主体参与后的感受,就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相继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教学建议

1、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音乐教育应是自由、愉快、生动活泼的。所以音乐课本身就要做到"寓教于乐"。如果只是单调的唱唱歌,那么课堂气氛就显得枯燥,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相反,教师如果放下"架子",走向学生,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尽量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到歌舞表演、乐器伴奏和音乐游戏中,消除学生心理上的压抑感。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益于她们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主动性。

2、积极的创设课堂情境

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通常会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课堂引入形式――谜语导入、故事引入、游戏引入、场景引入等。激起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3、掌握灵活的语言技巧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丑化。"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用更精妙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此才能做到美的音乐教育。

4、充分的利用课堂评价

第9篇: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

【关键词】中专音乐教育;有效教学

一、精选教学内容

音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第一手参考资料,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同样也要紧跟时展的步伐,要精选一些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精选一些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够和时展的步伐同步。教师可以把教材上的编排内容作为自己的参考资料,在实际教学时,可以进行必要的扩充, 比如一些经典的教学案例或者是练习题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精心选择的,通过精心选择,学生们掌握的知识也能够用到实处。

例如,在组织学生探究“中国民族调式”的相关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的枯燥,课本上基本都是理论知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课前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当前比较流行的民族乐曲以及民族调式的器材:比如黄钟、太簇、大吕、姑洗、夹钟以及蕤宾等,让学生们去欣赏,逐渐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补充与说明,这样也会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 势必也会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奠定基础。

二、多让学生接触一些音乐作品

中专阶段的学生身心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同样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而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一般情况下,音乐课基本上都是一周一次,很难满足学生对音乐探究的需求的。因此,在课余时间里,学生一定要多接触一些好的音乐作品,通过这些好的音乐作品的熏陶来逐渐地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学生在选择音乐作品的时候,要选择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作品。比如,在教学时,组织学生们一起欣赏《二泉映月》的曲目,在课下的时候,学生就可以选择一些同类的作品进行欣赏,或者也可以欣赏一些此曲作者的其它作品等,然后再从中分析他的作品之间的异同。这种针对性很强的选曲,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的盲目选择,既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又能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比较的差,他们一般自主学习的音乐知识和声乐曲子都比较的肤浅。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出来,自觉性教育,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理念,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多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例如:学生被教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是一种参与,学生的积极举手发言同样也是一种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音乐课教学时,也需要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出来,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都能够潇洒自如地歌唱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曲目,然后,教师再结合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得音乐课教学更加的丰富多彩,逐渐地激发学生喜欢上音乐的心态。

四、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音乐教师的业务素养和素质决定了音乐教学的质量,高素质的教师是提高艺术教育的重要保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很有必要的。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需要具备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还需要有正确的审美取向以及创新的精神;要及时地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及时跟上时展的步伐,将自身的创造力和智慧都发挥到极致。此外,还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的精神;通过自身的良好修养去感染学生,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的领域当中去探究、摸索。

五、构建和谐课堂,有效达成课堂常规

教学时,教师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让他们都能够形成良好的心理效应,逐渐地爱上音乐课。比如,教师可以巧用音乐提示,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让他们自觉地爱上音乐课。教师也可以运用教学幽默,及时的告知学生们那些不良的行为,确保音乐课教学顺利的开展下去。幽默的作用很大,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这种幽默穿插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多鼓励,让他们真正的爱上音乐课,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音乐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对音乐探究的不断深入,他们对音乐的探索愿望也会逐渐的加强,学生们的音乐范围也会在逐渐的拓宽,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选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美育教学理念的渗透,逐渐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此外,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还要加强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和学习的内容,恰当地选择一些课外音乐进行欣赏,进而为促进高效率的音乐课堂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莹.浅谈美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开红.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施途径[J].科技资讯.2009(7):164

[3]李建军.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体育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1)

[4]管鸣.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大众文艺(理论).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