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德育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校园流行语是流行于高校校园的一种特殊的鲜活的语言形式,充分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们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赋予了高校流行语有别于其他流行语的特殊色彩。
一.来源渠道广泛
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大学校园又是一个兼容并蓄的亚社会,因此高校校园流行语的来源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第一,校园生活,例如“挂科”、“考级”等;第二,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例如“POSE”、“秀”等;第三,网络语言,例如“脑残”、“见光死”等。
二.构成类型多样
高校校园流行语不拘泥陈规、不受约束,构成类型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第一,延展式,延展原语言形式的内涵或外延,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例如,“晕”本指昏倒或头脑不清,但在高校流行语中,在困惑、无可奈何、迷茫时,都可表达为“晕”;第二,曲解式,对原语言形式采用缩略、谐音等方式曲解原义,以满足新的表达需要。例如,“可爱”本指天真无邪、令人喜爱,但在高校校园流行语中却指可怜没人爱;第三,旧词新义式,通过新解旧词赋予新义。例如,用“孔雀”指自作多情。
三.语言简约明快
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节奏很快,这就需要在语音和语用上达到简约、明快的效果。在语音上,较多地使用单音节词语,如“靠”、“吐”、“爽”等。在语用上,主要有三种方式:数字式,运用数字与汉字谐音的效果,如“584(我发誓)”等;字母式,运用汉语拼音、英文单词的简写和字母与汉字谐音,如“BT(变态)”等;缩略语式,简化语言形式但保留其原意,如“学工办(学生工作办公室)”等。
高校校园流行语在语音和语用上追求简约、明快,但表义却十分形象生动,例如,把技艺粗浅、成绩不佳者叫“菜鸟”,把同意、支持叫“顶”。
四.求新、求异、求奇和程式化交融
当代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时尚,张扬个性,语言运用上求新、求异、求奇。他们通过对一些旧词旧语的改造和新词新语的创造,赋予高校校园流行语新形式、新内容,凸显时尚、彰显个性。例如“早恋”指早晨锻炼,“黄昏恋”指傍晚锻炼,“东东”指东西。甚至将诗词歌赋进行再创造以表达新异、奇特的意义,如“考试如此多娇,引无数考生尽通宵。惜秦皇汉武,胆子太小,唐宗宋祖,不得不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后全把白卷交。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全部重考。”
高校校园流行语在思想和意义上求新、求异、求奇,追求时尚与个性化的同时,也表现出程式化的特点。例如,没取得理想成绩的事都叫“打酱油”,表达对别人的支持与鼓励总用“顶”、 “HOLD住”、“给力”,表达不如意的情绪也全是“晕”、“郁闷”、“靠”、“倒”、“擦”。
五.知识性、趋雅性、谐趣性和偏激粗俗并存
高校校园流行语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流行语,有较强的知识性、趋雅性和谐趣性。大学生受过良好的教育,使高校校园流行语与社会一般流行语更有知识内涵,更高雅。如用“ ”指个子矮的学生(的近似值为1.414),用“工业酒精”指假装纯洁的学生(甲醇谐音假纯),用“每周一歌(哥)”指女生频繁更换男友。
当今大学生面对家庭、学校、社会的多重压力,心里孤独、苦闷、迷茫、无助的时候,经常出现偏激粗俗的语言。如“操”、“靠”、“傻逼”、“找死啊”、“三鹿奶粉,后妈的选择”、“你爸是李刚吗”等。
高校校园流行语很容易蔓延到社会上其他的青年群体,影响或引导整个主流文化,甚至引领时代新潮流。对高校流行语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不仅对做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还对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招生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为了满足其快速发展的需要,纷纷选择在原址之外的地区建设新校区,从而使新校区的建设和管理成为各高校所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根据高校新校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必须改革新校区的运行管理模式,使管理科学化、专业化和制度化。
关键词:高校 新校区 特点 管理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许多高校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而纷纷异地选址建设新校区,从而形成了多校区的办学格局。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这种“一校两区,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将成为我国许多高校的一大特点。于是,新校区的管理问题就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新校区出现的原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更加趋向于知识的竞争,为适应发展需要,各国都加大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也毫不例外地加入其中,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就开始了高等教育改革,全国各所高校也逐步开始扩招,到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00万人,而199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100万人,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是199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6倍多。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全国高校老校区普遍存在土地面积、教学设施、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制约扩招的瓶颈问题,各高校纷纷开始采用不同的办法建立新校区。许多高校都在保留原来老校区的基础上建立了距原来老校区较远的位于城市郊区的新校区。这些新校区的出现,有的是政府主导,在远郊规划出的一块由若干个大学的新校区所组成的大学城、高校园区;有的是通过兼并一些郊区高职高专、中职中专学校,在他们原有校区的基础上新征周边土地建立的新校区;有的是将原有城市中的几所高校合并,使用原来一所大学的校名,并用这所大学的校区作为本部,其余未用校名的原高校校园成为这所合并后大学的校区。新校区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随着众多大学新校区的建立,新校区的管理问题就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二、新校区表现的特点
高校新校区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高校地处市区,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而无法扩大校园面积、拓展办学空间,不能适应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不得不通过异地选址来建设新校区。近十多年来,全国各地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异地选址设立了新校区。以贵州省为例,全省四十多所高校有一半以上都建设了新校区。新校区作为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应该如何建设和管理?国内外均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循,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认真探索和研究。高校新校区与老校区相比,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新”。
1、校区环境新
由于新校区的选址大都在城郊结合部,地理上属于城市边缘地带,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也不健全,社会文化氛围、政策法规环境等外部环境都无法与成熟的老校区相比,新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当然,新校区所发散出的大学文化氛围也会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环境,促进当地的城市化发展。
2、校区规划新
新校区的规划与建筑关系着学校发展的百年大计,体现着学校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反映了办学者的理念,渗透着大学的精神。新校园中的一物一景都应充分反映现代文明与文化传统的交融和凝练,体现现代大学的气息与文化,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精神理念。因此,自决定筹建之日起各高校就无不对此格外重视,进行认真研究,精心设计。
3、校区文化新
新校区不是凭空新建的学校,不是无源之水,其母体是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积淀的大学,每所大学都凝聚着几代人的艰辛与努力,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大学精神,这些都是新校区建设发展的丰富源泉。新校区是老校区办学历史的延续、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同时,现代化的新校区又是历史的新篇章,是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的前进和发展。
4、校区发展新
新校区的设立无疑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发展是硬道理”,高等学校亦是如此。高校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的内在需要,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新的空间满足了高校发展的需求,其作用不仅为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提供了空间,而且也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新的空间也使高校变成了“多校区”大学,增加了管理的空间跨度,这必然要求学校管理的体制、模式和手段要作相应改变。
高校新校区因其“新”的特点而形成了独具的优势和特色,同样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由于大多新校区地处城郊结合部,而且建校时间不长,不仅存在与“本部”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师生交流时间少、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而且也存在管理经验不足、难以克服原有体制和观念的束缚、管理理念不到位、管理边界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适应等诸多问题。
三、新校区采取的管理模式
由于学校主体的办学历史、管理体制、学术特色、传统风格等不同,所设新校区的功能定位、办学规模、建设水平和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同时,绝大多数新校区还处在“边建设边办学”的状态,其功能定位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新校区的管理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以块为主,新校区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
新校区启用之初,规模还比较小(在校生通常在5000人以下),而且都是低年级学生时,大多采用该管理模式。在新校区成立独立的管理委员会(管委会),全权代表学校负责新校区的运行管理。在管委会下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部门,分别负责新校区的安全保卫、教务教学、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环境建设以及校区内外的协调联络等工作。学校各职能部门只对新校区的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具体工作由校区各办公室根据学校总的要求来落实。新校区的工作人员由管委会负责招聘、任用、管理、考核,经费也由管委会统一管理和使用。
这种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机构精简、人员精干的原则,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在新校区边建设、边管理的情形下,管委会直接面向学生管理,有利于新校区工作的迅速开展,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有利于保证校区的安全、稳定,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逐步营造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在管理工作中探索新思路,尝试新方法,进行管理创新。
2、以条为主,管理部门职能延伸的管理模式
随着新校区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涉及的管理内容不断增多,管理跨度和难度增大,责任也越来越重,管委会的权限、人力、财力等已难以与之对等。为适应这一发展变化,许多高校采取撤销原来的新校区管委会或者改变其职责权限,按照原来学校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职能分工,对等地延伸到新校区的管理工作中。简单说,就是在新校区采用原来单一校区时期的管理模式,只不过管理的范围由之前的一个校区变成了两个或多个,多个校区的正常教学、工作秩序均由各职能部门延伸管理。
这种条状垂直管理模式有利于各职能部门尽快熟悉学校规模扩大后的运行需要,增强责任意识,有利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贯彻落实到位,使管理工作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办学要求。但是,如何适应新校区的各种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认真界定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尤其在新校区尚未完全建设到位的情况下,需要协调的工作更多,特别要防止出现职责不明、存在管理空档的情况。
3、条块结合,强化二级管理的运行管理模式
在新校区基本建成后,校区内的师生人数、学生构成、校园氛围、资产总量、各二级学院的规模等都出现了巨大的飞跃,垂直式的条状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许多大学开始积极探索二级管理的改革方案,即学校主要管理机构和大多数学院都整个转移至新校区,通过条块结合模式逐步实现管理的扁平化,将人、财、物等管理权限适当下放至学院,充分调动和发挥二级学院的积极性,促使各学院尽快成为具有活力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实体,使学院承担起更多管理和发展的职责,而各职能部门则主要侧重宏观的战略思考和指导性管理,根据学校确定的发展战略,制定管理政策和工作计划,引导各二级单位健康发展。
可见,新校区的管理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能简单评论哪种模式的好坏。除了管理模式,关键还在于科学分配管理权力,理顺各部门、单位及各群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寻求运行管理成本和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新校区常被大家誉为高校管理改革和创新实践的“试验场”。
四、新校区运行管理趋势
新校区作为多校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前沿和试验场,可以率先进行管理改革的尝试,在不同的校区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经过近十多年的探索,我国高校新校区的管理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新校区的管理正日益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功能定位更加科学明确
根据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立足于高校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地对新校区进行功能定位是建设和管理好新校区的前提与关键。初期,多数高校都在边摸索边实践,对新老校区的功能定位并不明确。尽管大多将新校区的功能定位为教育教学基地,但往往仅作为办学空间的扩展和补充,对低年级学生实施分段式教学,这使其教育教学功能并不完整,而且割裂了不同专业、学历、年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融合与渗透,不利于人才培养。因此,许多高校开始探索将学科专业相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整建制集中安排在同一校区,分校区实行多专业、全学科式的教育教学。新校区可容纳全部学生的,甚至将全校的教育教学都安排在新校区,老校区则主要承担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继续教育等社会服务的功能。
2、管理模式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
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必须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把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作为衡量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最终标准。随着新校区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的办学重心向新校区的转移,新校区将成为办学的主校区。相应地,管理重心也必须及时甚至适度超前转移到新校区,为新校区的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和服务。当然,这种转移绝不应只是简单的整体搬迁,而应围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针对新校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来合理调整管理机构和职能分工,创新管理模式,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3、管理重点应突出校园文化建设
由于新校区的历史不长,缺乏老校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并且空间距离等因素又造成了校园文化在新校区传承、延续和发展的障碍,所以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术气氛普遍不够浓厚。这是影响新校区办学最突出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新校区管理的重点应突出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强化物质文化和有形文化建设,构建反映校园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校园文化场景等校园环境,完善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艺术沙龙、学术报告厅、校园就业市场和电脑网络系统等硬件设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需的硬件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通过有组织地举办论文答辩、学术讲座、文艺演出等,发动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文化艺术节、科普活动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人才培养。
4、管理方式网络化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入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和管理软件系统,是对高校传统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必将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新校区应当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校园网络建设思想,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第一,通过网络通讯、网络会议、网上办公等方式,可以连接整合校区空间,缩短校区之间和新校区内部的距离。第二,通过网络管理图书、教室、实验室、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等,可以提高资源使用率,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能。第三,建立面向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等的各类网络学习资源,可以开展网络学习,方便自主学习与交流。第四,引进数字监控技术和门禁识别系统等,可以加强进出管理,促进校园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第五,按照人、财、物等管理对象的不同,建立面向不同管理对象的各部门共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分割,实现数据共享和管理的无缝对接。
5、后勤服务社会化
我国高校传统的“大后勤”是个很大的障碍和包袱,要彻底打破长期困扰高校后勤发展的“瓶颈”,必须实行“服务外包”,将后勤服务工作逐步与学校分离,转由社会实体来承担,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后勤管理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有利于学校集中资源加强学科学术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因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而对服务承包实体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关键。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新校区积极进行后勤社会化的尝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
五、加强新校区管理的策略
新校区的运行管理关系到整个高校管理改革和科学发展的全局。高校应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精简高效的原则,科学构架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新校区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制度化。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无论是新校区还是整个高校的管理,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始终都是第一位的。新校区的运行管理要勇于摒弃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敢于打破原有的管理体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进行尝试和创新。
2、深入研究,明确定位,科学规划,规范战略管理体制
新校区是学校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将新校区的建设管理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的全局,进行合理的定位和科学规划;要围绕战略规划、根据校区定位来组织新校区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3、合理分工,明确边界,理顺关系,实行科学规范管理
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模式,都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特色和优势,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来科学架构管理机制,合理进行职责分工,明确管理边界,确保责、权、利及人、财、物的对称和平衡,最终实行制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严志.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高校新校区管理[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
[2] 石磊、陈华.关于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探讨与思考[J]. 煤炭高等教育,2005.6.
关键字:民办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培育;思想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54-02
民办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办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培育是保证学校培养出合格劳动者的重要前提。因而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培育更应注意将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结合起来,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课题组之前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分析,并指出了学生在思想、行为中呈现出复杂的特点和不足,在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培育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来自学生主体自身的阻力,从而影响职业道德培育的效果。
一、职业道德培育必须遵循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选择适应民办高职学生的教育方式。从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来看,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并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我们所期待他们接受的东西,也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尤其是在当前这种市场经济浪潮之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冲击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往往变得离散而多样化,甚至不能很好地判断是非对错、善恶美丑。我们要敢于面对生源质量不足的现实,积极主动地分析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以及他们的行为特征,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转变传统、守旧、单一的教育方式,并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培育的方法和策略。
2.与学生实际需要和发展相结合,忌空洞化、概念化、抽象化。一方面,民办高职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较差,对学习的热情、兴趣和动力都不是很大,尤其是理论方面的东西,更觉得枯燥乏味。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面临过这样的尴尬――自己精心设计且准备充分的课件和教案,一旦进入课堂教学,哪怕讲得再动情入理和文采斐然,依然有一部分学生漠然视之并且我行我素。因此,要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就不能将所授内容空洞化、概念化、抽象化,更不能教条化地遵循传统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往往更趋于实际性和功利化,看问题也较为片面和狭隘,注重实用性和眼前利益,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才学、才听,对于自身感觉作用不大的课程则不愿意学,甚至逃课早退,因此很多文化教育类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反而不受重视,被他们排除在学习之外。因此,要让学生能够主动接收教育信息,主动思考和学习,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在满足学生需要和发展的前提下,将职业道德等知识通过新颖、活泼生动的方式传达给他们,结合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发展即将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让他们提前感受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思考能力和品质修养。
3.转变单一的教育模式,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民办高职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动手能力强,对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反而较高,这种“好动”的性格也决定了很多高职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沉默呆板,不愿意听课和思考,但在各类活动中却能如鱼得水,发挥特长,展现才华和能力。作为教育者,要善于扬长避短,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和机会,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职业道德意识并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让他们从中体验作为一名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礼仪、职业形象、职业态度等,并在其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诚信服务精神、爱岗敬业精神,要通过实践训练来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品格,将职业道德认知内化为职业道德情感,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活动来巩固其职业道德意志。
二、民办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对策和途径
(一)调整教育内容,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民办高职学生上大学都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因此,对自身的需求很明确,因而在教育中我们也应注重考虑学生的发展欲望和实际愿望,给学生提供更直接、更直观的指导和服务。
1.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还得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步伐,彰显时代性。在把握课程的主要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引入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实际,探索职业与道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市场竞争和成功就业、创业等方面的知识,适合学生的“胃口”,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职业道德教育应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注重岗位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体现岗位特色。不同的岗位和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将“一般职业道德”与“行业职业道德”两者相结合。如对工科类的学生应更强调高尚的职业操守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的教育,对文科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则突出诚实守信、顾客至上、坚守原则、乐于奉献等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
3.职业道德教育应对在校学生三年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大一期间重在“敦品、励志”,强调基础德行的培养和教育。大二期间则重在“定位,强能”,强调培养学生在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中应具备的职业意识、合作意识、职业态度、职业纪律精神等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大三阶段主要是顶岗实习期,重在“内化、成才”,通过在实际工作岗位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和品质,成为高素质的职业人。
(二)多元教育相结合,夯实职业道德基础
职业道德培育不能够独立于其他教育之外而单独进行,否则其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只有把职业道德培育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
1.职业道德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在大学生“三观”的塑造和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打好德育基础,这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2.职业道德教育要与专业课教育相结合,在专业课教育过程中融入职业道德内容,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才能和技术并不能让一个人成功,反而更需要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热忱和态度,要让学生在工作中树立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勤于劳动、乐于奉献。
3.职业道德教育要与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遵纪守法是每一位公民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明白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道理,在完善自我价值时不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强调知行合一,强化实践和实训锻炼
职业道德培育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职业道德的践行。因此,培育职业道德强调知行合一,离开社会实践,没有经过亲身体验、感受和锻炼,便无法将所学的职业道德知识、规范在职业实践中检验、反思和总结,因而无法将职业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转化为贡献社会和造福人民的实际行动,最终也不可能培养出相应的职业道德情感和信念。
结合民办职高学生的特点,一是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锻炼学生团结合作和友好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以课程实践和实训教学为载体,加强职业道德的认知和实践,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突出实验和实训环节,将严守纪律、文明安全生产、遵守操作规则、爱护设备工具、珍惜资源和杜绝浪费等具体的职业道德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约束,使学生逐步形成职业意识和职业认同。三是进行校企合作,把职业道德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车间和第一生产线,让学生在企业和生产现场上课,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文化和规章制度,切身感受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增强工作责任心和敬业意识。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职业道德培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职业道德培育应利用好各种校园教育资源,大力营造校园职业道德教育氛围,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教育广大师生。另外,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更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的榜样。搞好师德师风建设也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的政治立场、职业涵养、敬业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日常的行为举止对学生都能起到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教师要用辛勤的工作、无私的品质、对事业的责任心以及对学生的爱心等职业道德情感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以及师德修养去影响和感化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提高职业道德培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浩.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以商丘科技职业学院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9.
[2]张镜怀.整合校企资源,提高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成效[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3]潘晓艳.在实践中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关键词] 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 特点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理论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的基本原理,研究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总之,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理论的实质,探索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研究;二是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理论,就无所谓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以及如何对待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理论教育是以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理论体系,包括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入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关键词:会计专业 特色 亮点
一、创新“校企融合,双职多证”课岗证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融合”是指学校和企业融为一体;“双职”是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多证”是指“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及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等。“校企融合,双职多证”课岗证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会计相关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以仿真的职业环境和业务为载体,按出纳、成本核算、会计主管等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开展岗位项目教学;在课程设计中融入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考试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以及岗位和证书相结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会计信息化模拟实训、手工账模拟实训、企业虚拟商业模拟实训。
(一)“校企融合,双职多证”课岗证培养思路
“校企融合”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础。为此,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人数多、岗位多、单位分散”且会计岗位责任性强的特点,提出了“学审结合,校所一体”“学做结合、校企融合”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思路。
(二)“双职多证”的培养目标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根据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情况,提出“双职多证”的培养目标。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还要取得毕业证和相应的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证书和ERP证书等,为毕业后顺利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打下基础。在当今特别重视行业准入的大背景下,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市场就业的通行证,是促进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的重要纽带,是劳动者证明自身技术水平和作业能力的一种有力证明,对促进就业,培育规范和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通过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引导,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比例达到95%以上。
二、加强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近几年大量引进高学历教师并积极培养优秀的中青年骨干专业教师。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通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薪资待遇等,吸引了大批高学历教师以及教授、副教授等,优化了教师学历以及职称结构。2011-2014年期间,大位会计学院共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5人,且其中5人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
三、建立适应“校企融合,双职多证”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按照双职多证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会计职业岗位需求,积极改革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创建了“三递进三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所谓“三递进三结合”,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突出职业应用技能培养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三递进”,即专业基础技能、专业专项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层层递进培养;“三结合”,即课岗证的有机结合。
第一层,专业基础技能。让学生充分了解会计专业职业的基本要求,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素养、语言表达、自我学习以及日常经济业务的处理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应用文写作》等。
第二层,专业专项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和成本核算能力以及会计信息化处理能力等会计岗位核心操作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中小企业胜任一个部门或某一方面的主管工作。会计手工处理能力的基础课程包括《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费核算与申报》等专业课程,通过分岗模拟实训,使学生熟悉每个财务岗位的职责,掌握岗位必备能力,主要内容为课程单元训练等。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的基础课程包括《初级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等课程,主要内容是会计系统程序设计、财务软件基本操作以及ERP等。
第三层,职业综合技能。培养学生的筹资、投资、财务分析等综合管理能力,为学生以后走上管理岗位,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打下基础。通过搭建“一专多能”的VBSE仿真综合实训平台以及大位记账服务公司,把学生放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根据职业院校重视实践能力的需求,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打造两个方面,内外结合,夯实实习实训基地。
在现有的3个会计模拟实训室的基础上,依据新会计准则的变化,我院及时更新会计模拟实训软件,改造校内实训室,提升实训室的教学功能。截止2014年底,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新建立了以下会计实训室:新建ERP沙盘模拟实训室1个,新建多功能综合模拟实训室1个,新成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大位服务记账公司。
我院不仅重视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也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巩固已建立的三十多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与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等中小企业积极合作,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零距离”对接,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完备的教学资源库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建立了以会计专业为核心,涵盖审计实务、投资与理财、税务、会计(国际会计方向)、保险等专业为支撑的校内教学资源库,实现了资源的快速上传、检索、归档并运用到教学中,并实现资源的多级分布式存储等。
(一)会计专业资料丰富
组织骨干教师每年选购专业理论图书、专业工具书、文献和外文原版专业书,每年征订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精选优秀博、硕学位论文、会计论文集和专业相关报纸以及地区及行业法律法规等专业图书及电子数据资料,使会计专业拥有国内一流、齐全先进的专业资料,为本专业及专业群的师生科研教研、学习提供充分的条件,有利于师生及时了解本专业前沿知识,同时,为全国同类专业资料建设做出示范。
(二)建设6门网络课程及课程试题库
会计专业按照新会计准则内容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要求,重新修订和建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税费核算与申报》等6门网络课程,并在师生互动、网上答疑、网上练习、网上测试等方面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以满足不同人员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辐射共享功能,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效率与效益,提升会计专业教学的科技品质。
六、以大赛为抓手,以双节(职业技能节和会计文化节)为支撑,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根据职业教育的对象特点,启发学生主动动手实践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所在。而技能大赛是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依托安徽省会计技能大赛以及校内组织的出纳岗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演讲比赛等途径,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专业技能,有效提升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和质量,而学习质量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努力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建新.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8):91-93.
[2]曹志军.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2):168-169.
摘 要 近年来健美操逐渐在高校中兴起,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高校开展健美操训练,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极为有利,但不合理的锻炼方法会导致运动损伤。因此,有必要了解引起健美操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掌握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以确保健美操运动顺利进行。本文试阐述引起健美操运动损伤原因,并提出了有效预防对策。
关键词 高校健美操 运动损伤 预防
学生参加健美操锻炼不仅能够提高健康水平,改善自身健康状况,还可以享受到休闲、娱乐的乐趣,并且学生在健美操锻炼中还可以培养审美意识,提高艺术修养。高校在开展健美操活动时,学生很容易被其中振奋的情绪、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动作所吸引,并在热烈的氛围中模仿教师的动作,努力跟上节奏。但是健美操活动中也有很多会对人体造成较大冲击的动作,能够在无形中致使学生身体出现慢性或急性损伤,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一、引起健美操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未在弹性地面进行练习
高校开展健美操运动的地面要具备一定弹性,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吸收运动中与地面接触产生的震动,以此减少冲击力对人体骨骼与关节带来的影响。进行健美操运动的最佳地面是纯木板地板,这是由于其具备较好的弹性,摩擦力也很适宜,有助于动力性动作的完成,比如转体、向侧动作等。此外,纯木地板下方应为悬空设置,这样能够吸收更多的震动,最大限度减少损伤。健美操课不宜在大理石、瓷砖、水泥等地面进行,因为这些地面很硬、弹性较差,无法吸收运动震动,极易导致出现各种慢性或急性损伤。
(二)错误的技术动作与身体姿态
保持正确技术动作与身体姿态,能有效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在进行健美操练习时,身体必须直立,尽量为自然生理曲线,特别是要注意脊柱与膝关节姿态,所选择的动作要确保处于正常姿态,防止对受伤关节带来更大压力[1]。比如在受力过程中,踝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要朝着同一方向,预防膝关节扭转过度。
(三)学生素质与健美操技术不符
很多学生都是初次进行健美操锻炼,在练习时容易出现进展过快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兴奋过度或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练习效果,往往导致练习量较大或动作太难,这与学生身体素质是不相符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学生过度疲劳,肌肉酸痛,甚至引起运动损伤。
(四)准备活动不充分
在开展健美操运动之前,学生必须做好热身准备,从而确保接下来的练习顺利完成,学生进行静力性伸拉练习与有韵律的肢体活动,能够有效较少运动损伤的可能,这在健美操锻炼中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在进行热身时,所选择的动作要与之后的动作结构相似,同时适合集体练习。
二、高校健美操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改善场地设施条件
健美操运动对场地要求比较特殊,地面要有较好弹性,并且摩擦力也要适宜,所以木地板是最佳的运动场地,而地毯摩擦力大,水泥地面弹性差,都达不到健美操运动的要求。另外,健美操运动对服装也有一定要求,要学生穿着的服装松紧适度,吸汗透气良好,同时有着较好伸展性。学生鞋子不能太硬或太软,要弹性良好,能够发挥对人体良好支撑作用,要具备吸收冲击力、防滑的功能。
(二)合理安排健美操教学训练
准备活动既要在内容上和正式运动相匹配,同时还应在运动时间、运动量上达到热身运动的要求,要和正式运动时间接近,运动量适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热身运动应有的作用。在进行健美操教学训练时,要把握好运动的节奏,尽量不要出现身体某部分剧烈运动,其中注意内容安排要有张有弛,要在剧烈运动之间设置轻松、愉快的活动内容,重视运动进行中的间歇休息。在完成规定健美操运动后,还需进行放松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恢复体力,缓解疲劳。
(三)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高校健美操运动对学生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柔韧性以及耐力、力量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必须加强运动素质训练,防止在健美操运动中由于身体素质差而出现运动损伤[2]。学生在练习健美操时,尤其是要加强身体薄弱环节的练习,在健美操运动中上肢的肩、肘、腕掌部和下肢的膝、踝部都是容易引起运动损伤的部位,并且在这些部位损伤之中,发生几率最高的是软组织拉伤。为有效预防出现这些运动损伤,必须加强对这些部位的伸展性和肌肉力量的训练,同时运用一些辅助手段来重点加强对这些薄弱环节的训练。
(四)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高校在开展健美操运动的过程中,保护不当或缺乏保护是导致发生健美操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尤其要注重对学生预防运动损伤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能够在身体出现失衡跌倒后,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比如运动时如果感觉着地不稳,要主动顺势缓冲,不能强行站立,同时要鼓励学生对于踝、膝、腕等身体薄弱环节要使用护踝、护膝、护腕以及其他保护支持带等保护性设备。此外,在开展集体健美操运动时,教师要注意安排学生相互间进行保护,从而有效降低健美操运动损伤发生几率。
三、结语
总之,高校在开展健美操教学与训练时极易引起运动损伤,为减少其发生几率,教师要积极做好健美操运动损伤宣传工作,对训练场地、设备以及周围环境情况进行改善,对教学内容与运动负荷进行合理安排,加强对学生身体的全面训练,增强学生身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38-01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栋梁之才,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教学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有机整合。新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课堂教学的实质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对于高效课堂的理解,是建立在有限时间和高效率学习基础上的,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好的学习效果,将课堂的学习成果最大化。“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在效率和效益上,即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容量范畴下,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教育影响,不仅完成有限的课堂任务,同时对学生自身的品质进行了培养和锻炼。”高效课堂把时间、教学任务和学习效果进行了统一融合,用最少的教学资源消耗,完成最大的教学收益,以最自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最高质量的学习效用,让学生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达成已有教学目标的同时,通过师生之间愉快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价值观、认知态度、道德品质、个人能力等进行进一步的锻炼。
一、明确高效课堂的特点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学习为根本
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即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坚持,要保证高效课堂的乐趣性,学生需要的是快乐学习。
(二)平等对待学生,保证人人学、人人会
高效课堂的另一大特点便是更富有公平性。高效课堂坚持的是差异教学,而不是差生歧视,在高效课堂上没有歧视,没有好坏学生的区分,在高效课堂上只存在着学习差异,存在着学习能力的高低不同。教师会带领班级的学生一方面拉近差距,一方面发挥不同学生特点的“亮光”。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能者多学,勤者补拙,不让学生有掉队的现象发生。
(三)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大转变,以往教师的训斥在这里不会见到,以往的苦学在这里也见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对立的,老师放下了师者的架子,学生与老师成为了朋友,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此。学生学习上没有了教师思想上的“胁迫”,更有动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会发现老师没有那么可怕,课堂没有那么恐怖,师生的课堂关系像是老朋友交谈一样;老师不再使用“必须”、“只能”这样的词语,更多的建议性词语将学生的课堂地位进行了彰显,让学生满怀激情迎接接下来的学习。
(四)促进学生个体及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但是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热情不同,特别是小学的学生,注意力无法专一很是常见。这很容易造成“差生”的产生,即一些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学生。但是在高效课堂上,“差生”一词基本远去,因为在这里不会存在差生,差异性教学和整体教学在这里进行了融合,学生个体可以得到锻炼发展,而班级作为一个整体更是拥有了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可能性。
(五)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同等时间内,完成原有教学多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在有限的r间内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的,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同等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完成最多、最高效的学习任务。高效课堂带给教师和学生互动效益的最大化,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巧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个学生生活的情境。例如在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见过或没见过的图片通过幻灯片来展示,让学生感叹的同时,对本课充满期待。以邮票的齿孔作为课文学习的导入,引发学生的共鸣,进一步介绍邮票的齿孔来历。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内心渗透,会让学生产生“原来如此”、“和我想的一样”的想法,将学习与学生的周边生活紧密结合了起来。
(二)备课分层,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
在备课上,教师需要在课前做足功课。高效课堂的整体计划制定要在备课中完成,特别是分层教育,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基础和学习水平的学生制定适合的课堂预案,将一个具有弹性的教案拟定出来。同时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分组计划,使得备课内容符合不同小组学生的需要,而备课的内容则需要跨越不同程度的孩子需求。
(三)检查学生学习基础,了解学情,布置有效作业
教师需要先检查学生的学习基础,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这样的写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延伸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思维,更是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文字能力。
关键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专业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88-02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是一种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函授考试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教育形式,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教育体制的改革、人才市场的兴起,学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衡量人才水平和资历的一个主要尺度。而招工、招干、考证书、评职称等,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提供学生在校读书的学籍档案作为佐证,或通过查档证实证件的真伪,作为录用、聘任和晋升的参考条件。将成人教育发展中形成的历史做真实的记录,包括文件资料、学籍、成绩、奖惩记录等加以整理,建立档案,无论是对成人教育的研究,还是证明学历真伪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的特点
1.来源分散,内容丰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由于学生来源广泛,学生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教学点,档案管理人员收集整理学生档案有诸多影响因素,既有来自教学管理机构的教学文件,如招生计划、各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制度与办法等;又有来自各地各教学点的学生资料,如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籍卡、成绩册,在校学生名册、学籍变动证明材料,学历认证材料(专科升本科)等,并且,因为成人教育学生分散,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多,因此,给档案的收集带来一定的影响。
2.学习形式灵活。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一般具有成人专科、成人专科升成人本科、专科函授、本科函授、第二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多种办学方式,而且,教学形式也具有多样性,除了课堂讲授外还有通过网络学习、参观访问、考察了解、实习等,范围非常广泛,形式也复杂多样,因此,给档案收集带来一定的困难。
3.实用价值大。成人教育档案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学习情况的原始记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1)为各类用人单位选聘、考察人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2)为评估学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效益提供重要的参考凭证;(3)为广大的毕业生提供晋升、职称评定及工作变动的学历证明材料;(4)为毕业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档案查阅,以弥补意外情况所带来的损失;(4)为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提供素材。
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的专业化管理
1.专业化管理的意义。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强的工作,除了要求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办公技术的普遍运用,成人教育档案的专业化管理可以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为成人教育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专业化管理的原则。(1)真实性。档案是真实情况的反映,成人教育档案的建立归档,必须如实反映成人教育的全过程,应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成人教育形成的教学和学生档案,例如,学生学籍档案建立,学籍变动等材料以及成人教育的招生情况、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材料,如实记录,归档,决不可以各种需要为由对记录掺杂某些不真实的内容。(2)科学性。成人教育档案的管理,既要符合学校档案工作的实际,又要遵循档案学基础理论和逻辑原则,科学地界定归档内容与标准。学生材料、管理材料和教学业务材料归档既要分门别类,又要统一协调,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整理立卷,做到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类目设置既要相对稳定,又要能适应新增内容。档案类目排列、档号结构的确定需符合逻辑原则。(3)创新性。根据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师资、学生等的实际情况,改变原档案的收集方式,创新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机制,将原来的由案卷管理实体转向信息内容管理,通过网络管理,系统管理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进行类目设置、序列编排、上架检索等管理,逐步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达到方便、实用。
3.专业化管理的关键。(1)人员落实。人员不落实,实现专业化管理将永远是一句空话。成人教育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受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训练,就无法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规范的管理。因此,学校应该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培训,并适当组织他们参观交流,在工作中边学边工作,辅之以管理制度和奖惩办法,成人教育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将会很快得到提高。(2)任务落实。随着成人教育的不断开拓发展,其档案工作所担负的任务将越来越繁重,其内容也将越来繁杂。所以管理人员落实之后,还要对每个管理人员分配具体的管理任务,实行分类落实,责任到人,这样才能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不至于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上的空档和混乱。(3)改善工作条件,实现信息化管理。给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一个较好的、较现代化的工作条件,安排必要的环境,如建立起档案室,购置档案管理所需用品。并根据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新要求,利用计算机系统,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对档案信息进行征集、加工整理,分类管理,使档案从手动检索向自动化检索转变,尽早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办公的现代化。
4.成人教育档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1)强化管理意识。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但要求管理人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因此,领导应该把抓成人教育档案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在经费、库房、设备、人力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证,真正从行政上支持成人教育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2)规范档案的收集整理。必须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做起,重视档案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及时收集,定期整理分类,营造人人关心、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氛围,为档案的建立、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3)完善管理制度。完善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责任到人,责任到有关部门,建立各级档案网络组织,使成人教育档案管理有章可循,形成各有关部门专人负责,层层把关,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4)改革管理机制。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档案信息服务体系。从汇编文集、整理、保管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向以开发、利用、服务为主。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档案的利用和发挥档案的价值和效益方面上来。根据不同部门用户、不同专业角度的需求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满足用户多层次、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5)更新管理手段。为了适应现代成人教育档案大容量、繁琐、复杂的特点,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档案管理方式与之不相适应,必须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档案管理,使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查询使用电子化、网络化,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信息化服务,做到及时、准确地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
总之,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工作,无论是档案工作的领导者、形成者、管理者都应为推动学校成人教育档案事业的发展尽心尽职,加快成人教育档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档案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孔月吹.成人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2002,(7).
[2]方小娟.高等函授教育档案管理之我见[J].浙江档案,1999,(5).
[3]张航,梁文辉.科学高效地管理学籍档案是提高成人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s1).
[4]杨江华.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闽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
[5]冻晓虹.浅析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
[关键词] 导师制 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导师制是学校内部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其宗旨在于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的专业辅导、思想引导、心理指导,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热情服务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分析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的必然性及可行性进行探索。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为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提供了必然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新高职或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高职教育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包括: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高职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学生的就业率已成为衡量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面对当前就业的激烈竞争,导师制的提出使高职教育由“批量式”的统一育人模式转变为“分流式”的个性化教育,使高职院校的“育人”在统一化中彰显个性,可以极大地提高学院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高职教育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特点。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这就使得高职学生入学后具有坚定的“职业意识”。因此,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必须与教学改革同步。此外,高职教育突出或强调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一对一”的教学关系,以获得专业教师更多的指导,并重复学习和反复训练。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是批量培养,不仅校内专业教师难以具体指导,而且企业接纳实训实习也比较困难。如果能采用导师制,增加课外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大班教学和实训的缺陷,而且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此,导师制就成为对建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3.从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看导师制的必要性。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陈旧落后;生源不足,生源质量较差;师资队伍素质偏低,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目标不够明确,办学缺乏自己鲜明的特色等。因此,如果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导师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专业教师的资源去缓解上述问题之中的大部,同时导师制将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加强科研活动。导师制的实施,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二、高职导师制实施方式与内容
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采用了不同类型和方式的导师制,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类型:
1.全程高职生导师制。学生进校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从进入高职学习阶段就跟随导师进行研究型学习。一般每位导师指导5~10位学生,导师从思想、学业、生活各方面对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依靠日常的为人处事、答疑解惑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学生。低年级阶段主要指导学生思想和学业,介绍专业发展状况和前景,指导选课,指导暑期社会调查,协助制定调查提纲,点评和批改调查报告。高年级阶段吸收学生参与导师承担的课题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实验室建设、实训项目研发等环节,加强其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科研素质训练。导师还参与学生就业指导或深造前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
2.优秀学生导师制。为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个性化培养,有的高校对优秀学生在进校后,先按大类学习规定的课程,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主修专业并实行导师制,进行个性化培养。其主要特点为: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旨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导师人格力量的影响。优秀学生导师制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选课,选课自由度的加大,学生培养灵活性的增强,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改变以往“千姿百态进校,一个模式出门”的状况。
三、目前导师制推行存在的瓶颈和对策
1.导师人数的缺乏。高职院校既能够熟悉相关专业的企业,又具备教师资格,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教学知识的教师人数相对较少。目前大部分教师属于“校门”到“校门”,并且本科学习课程大多是理论知识,在大学学习期间也同样缺乏相关实践,对企业人才需求缺少应有的认识;部分教师属于校内转岗,熟悉教育,了解学生,但是对专业和业务缺乏认知。导师制呼唤“双师型”教师。针对学校导师缺乏的具体问题,我们应该将眼光关注到校外的企业,在企业中有大量具有实战经验的经理与资深业务员,通过简单培训完全可以胜任学校的学业导师,弥补校内导师的不足。
2.导师与班主任工作的协调。导师的工作主要侧重学生的学业,既教书也育人,在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的共性,也关注学生的个性;既面向全体学生,也针对个别学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活动与学生思想工作,更多地涉及学生德育教育。显然导师与班主任的工作有交叉,导师与班主任之间不应该有分水岭,导师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补充、配合与完善,应该相互沟通双管齐下,以取得“1+1>2”的工作效果。
3.导师的绩效考核。高职专业教师普遍承担每周1~l6节授课任务,繁琐的备课任务、批改作业,同时不同程度地担任课改、教改、校企合作工作,有的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可以说已经超负荷工作。学校要做好工作统筹,专业教师既担任班主任工作,又担任本班级学生的学业导师,同时要让学生积极加入专业的课改、教改与校企合作等项目,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应该制定学业导师考核标准,定期考核导师工作,制定奖惩措施,以保证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能力。
导师制是实现授业与育人齐头并进的最佳途径,不只在于给予学生知识,而更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多次提出“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导师制的实施正是符合这些教育思想,如果各高职院校对实施导师制积极探索,认真探究,有力实施,导师制必将在全面提升高职生素质、提高高职生技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占军.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导师制[J].现代企业教育,2007,(9下).
[2]钟明耀 ,尹海文.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