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化培训心得范文

职业化培训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化培训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化培训心得

第1篇:职业化培训心得范文

[关键词]:职业培训 不足 信息化 作用 建设策略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各种先进的设备、技术应用到了生产中,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的技能和设备使用技术外,还需要拥有丰富的信息获取方法。作为职业培训,承担着的不光是劳动者技术培养之责,还需要通过培训来让学员掌握信息,从而为生产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础。

一、传统职业培训的不足

(一)理论和实践脱节

职业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对准备就业和已就业人员进行职业业务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其生产能力。而传统的职业培训中,传统的教材和实际的操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员通过教材所学的理论往往无法在劳动实践中得到应用,培训成了“洗脑会”,走上了理论式的极端。

以《机械制图》来说,其中制图、识图等基础理论是学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但教材中依旧以投影视图的方式进行展示,这和实际操作中以电脑绘图形成了差距,导致学员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特别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的发展先,对职业培训的信息化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培训内容和方法的落后

在许多技工学校或职业高中,虽然学员在一定学制内掌握了较强的基础知识,但限于对专业的不陌生化,培训效果始终不高;加之教师在培训中多以讲授和演示教学为主,学员的技能培养依旧没有得到实质进展。这其中,对信息化作用的忽视是一大因素。

二、职业培训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加强职业培训信息化建设,不但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对信息的应用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提高。

(一)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信息应用能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和科技交融的时代,作为新时期的劳动者不光需要以专业的技能来作为生产的支撑,更需要提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从职业培训来看,要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培训来让受训者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得依靠信息化建设来完成。首先从培训方式上来看,信息化建设不但有力于教学方法的更新,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习者通过信息手段来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如在培训方法上,从传统的挂图展示过渡到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的立体展,如在对机械的拆装中,无法利用实物进行时,教师可利用三维动画来进行解剖展示,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得到提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得到加强,培训效果更佳。

(二)有利于促进劳动者的操作技能提高

在新的历史时期,实时性和短期性成为了职业培训效果的关键,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的职业培训,能在短期内让学员掌握较大容量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利用信息化为基础的培训中,学员可以根据自我需要而进行知识构建,摆脱了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当学员通过理论的学习后,再以一定的实践操作来进行巩固,技能能在短期内得到提升,从而为生产的效率提高打下基础。

三、职业培训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从目前的职业培训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内容和手段的信息化是当务之急,两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一)培训内容的信息化

这是针对传统职业培训教材的授受式而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它借助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基础,彻底改变了以书本教材为主的传统职业培训。在职业培训中,一方面是通过电子教材的改革来进行信息化建成,其次是仿真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从电子教材的革新上看,各培训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而制作电子教材,同时也可和其他培训需要之间建立联系,共同开发、制作电子教材。电子教材最大的有点就在于可以对内容随时进行更新,从而满足学员在实践中的需求,不同学校之间的电子教材的资源共享让沟通变得更加紧密,对培训中学员的需求和培训目标的制定都能提供较好的辅助。而仿真软件的开放利用能让学员从理论学习向实践操作形成过渡,在仿真软件应用环境中,技能操作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学员能在模拟环境中经历操作的规程、方法、顺序、注意事项等,从而为学员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二)培训手段的信息化

首先从培训过程看,当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种技术应用于培训过程时,培训内容的展现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文字、图片,更多的以图片、视频等来配合,学员的多种感官得到刺激,对理论知识的构建变得更加深刻;其次,当以模拟软件进行教学时,培训环境得到转变,不再是单纯的听讲过程,而转化为模拟操作过程,学员经历了模拟环境,对技能的操作形成体验过程,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最后,信息化支持下的培训更有利于学员直接的相互协作,对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有较好作用,这也能为将来的生产实践打下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职业培训提供了发展契机,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通过信息化来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职业培训将获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6期。

第2篇:职业化培训心得范文

加快新进员工成长成才,是实现电力企业发展战略重要保障。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抽水蓄能电站和常规水电站。当前,新源公司已经进入开工、施工建设及生产的“三高峰”时期。在此情况下,抽水蓄能电站点多、面广、人员少的情况就需要得到解决。近几年,新源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招收了大量的应届毕业生,但依旧在安全生产建设及管理水平提升方面具有一定挑战。因此,新入职人员快速成才问题亟待解决,加强新入职员工标准化培训管理刻不容缓。只有加快培训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才能保证公司在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安装调试及生产检修等过程中的快速健康发展。丰满培训中心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唯一的水电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新入职员工培训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就新入职员工培训如何进行标准化建设进行论述。

一、培训准备

做好新进员工的培训准备工作是加强新进员工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培训效果的必要保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加强思想教育

为了促使新进员工尽快了解公司的概况、文化、制度,逐步了解公司生产、运营等工作特点,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企业文化认同感,尽快融入企业,达到统一方向,凝神聚力干事业的效果,各单位应加强新进员工思想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培训,主要提高新进员工三方面的意识。

一是增强新进员工的事业意识。新进员工应该立足当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从小事做起,树立建功新源,服务国网的事业观。事业承载着人们的理想与信念,是在现实生活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事业观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新进员工是单位和新源各项事业的希望,应该分清个人和企业的先后与轻重、明辨苦乐与荣辱,甘于奉献,乐于奋斗,自觉把自己的理想和奋斗同新源公司的事业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二是培养新进员工的“大安全”观。新进员工作为抽水蓄能公司的一员,一定要建立包涵个人、企业及社会整体的“大安全”观,这其中又以生产安全及廉政安全为重要组成部分。确保生产安全是生产建设单位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新进员工要努力学习技术技能和业务,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失。新进员工要树立“干事、干净”的廉政安全思想,坚持原则,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碰的人不碰,加强防腐意识,洁身自好。

三是提高新进员工的责任心和执行力。执行力就是竞争力,是公司工作的生命力,要创建引领行业价值创造的一流现代企业,加强执行力建设是关键。企业执行力就是在认同文化、统一观念后,明确目标、细化方案、强化执行并严格考核,最终实现企业战略。执行力源于每个员工的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力。新进员工进厂初期,一定要通过各种交流培训,营造增强工作责任心的浓厚氛围,提高工作执行力,克服困难,勇于担当责任,不找借口,不患得患失,全心投入学习和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完善培训教材

为在较短的培训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关键是要有一整套完备的、与现场结合密切的培训教材,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抽水蓄能技术教程。以抽水蓄能理论知识为主,结合设备特点,系统介绍各设备设施的组成与基本原理,让新进学员了解抽水蓄能电站组成以及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特点。(2)现场阶段培训要点。主要为培训学员在现场阶段培训制订一套完整的阶段培训重点,让学员有目的地学习。现场阶段培训要点应包括:要求、本阶段学习重点、相关图纸、顺控流程、工作票、操作票、事故案例、报警含义等。(3)运行、维护规程。学习行业及公司技术标准,学习现场运行、维护规程。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规范、设备操作、运行维护、故障处理等。可供培训学员深入了解现场设备及实际运行生产情况。(4)运行图册。包括现场主要设备(机械、电气、水工等)结构图、控制图以及部分监控二次图纸。供新进学员查阅,提高查图及实际处理故障的能力。(5)事件汇编。对现场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故障进行汇编,学员可以通过学习事故汇编了解当时的事故现象、应急处理及技改措施,提高学员的事故处理能力。(6)技术汇编。对一些典型、专业型的技术文章进行汇编。深化学员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标准题库。制订标准题库,对学习和考核内容的重点和题型进行规范。(8)培训课件。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并进行集中审核,形成标准化课件。

3.提高培训教师素质

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培训教师任重而道远,是大力开发新进员工人力资源,强化培训质量,加快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培训教师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训目标的完成。要规范管理培训教师,通过绩效考核及授课意见反馈,要求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熟悉培训教材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培训质量。

4.制订培训管理制度

要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促进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就必须制定培训管理制度,对培训相关人、财、物进行有效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培训管理制度目的、培训管理制度适用范围、责任部门、职责分工(计划制订、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及监督检查等)、培训实施(培训时间、纪律等)、培训资料收集管理、培训老师(师傅)管理以及师徒协议与保密协议的签订等等。

二、培训计划编制及实施

1.入职教育

新源公司总部每年均应组织新进员工进行集中入职教育培训。让新进员工学习了解公司历史、政策、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及其他相关情况,鼓励新进员工的士气,让新进员工充分体会到公司的高度重视及殷切期望,并为新进员工提供学习讨论的平台,使新员工提高事业心、责任感和执行力,明白自己工作的职责,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丰富寻求帮助的方法,提高新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新员工初进公司时的紧张情绪,使其更快适应公司的工作节奏,尽快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

2.专业理论培训

专业理论培训阶段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阶段,该阶段培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培训过程。应该制订详细的课程表,利用抽水蓄能技术培训教程等各种培训资料,从基础理论开始,结合抽水蓄能电站实际运行情况,扎实开展集中培训工作。该阶段培训为期2个月左右,培训老师应该由单位生产领导、生产部门主任、班值长、技术专工及相关专业老师组成,同时安排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学员晚自习期间进行现场答疑,每个章节授课完成后均应组织考试,考试完成后应进行试卷讲评。培训过程中应该关注专业不对口新进人员,要加强思想引导,安排学习好的同学进行定向帮扶,共同进步。

3.现场跟班培训

专业理论培训阶段完成后,相关部门完成人员交接并进行新进学员现场安规考试及现场三级安全教育后,现场生产部门负责组织新进学员现场跟班培训。主要分现场阶段培训及综合培训两个部分。

(1)现场阶段培训。新进员工进入现场生产部门后,将根据部门总体安排,一律分编到各班组,和一线员工一起上班。各新进员工与指定师傅签订师徒协议、信息安全协议和保密协议。现场阶段培训为期4个月左右,在参加一线员工安全生产过程中,还进行阶段性的统一授课与考试,在上阶段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再次组织现场理论培训,并加强对学员现场设备及生产情况的培训。

本阶段主要根据新进员工现场培训要点内容进行详细落实,由师傅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培训学员自行翻阅相关资料、图纸进行学习,边学边对应现场设备,在遇到难题时由师傅负责现场解答,每一阶段都由师傅负责带领培训学员熟悉现场设备并进行现场答疑。每个阶段均进行一次考试。

(2)现场综合培训。综合培训阶段为期2个月,这一阶段培训主要有以下任务:巩固和复习现场阶段培训期间所学习的知识,形成全面系统概念;继续加强两票(操作票与工作票)学习和执行,学习公司主要生产标准、制度;继续加强机组顺控学习,学会使用模拟机,按照标准执行开停机及其他标准操作,能处理监盘过程中发现的常规异常;现场跟班学习,配合运行人员做好日常运行工作,学会基本操作。

4.理论强化培训

经过跟班培训之后,学员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理论知识、运行方式、事故处理等各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需要一个沉淀、思考、升华的过程,因此,再次组织新进学员集中培训,回到教室进行为期20天左右的理论强化培训。该过程即所谓的“翻烧饼”培训法。参加讲课的老师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适当加深培训内容并对培训学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查漏补缺和答疑解惑。

5.第二次跟班实习

完成理论强化培训后,组织培训学员再次回到现场生产部门进行跟班实习,并实际参加部分工作,学习调度规程等,要达到全面提升学员综合素质的目的,促使他们在技术、技能及业务方面进行突破,达到值班员或更高水平。

三、新进员工岗位评级考核

为加强岗位管理,明确岗位资格要求,引导新进员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应该制订严格的新进员工岗位评级考核办法。

生产单位一般应在每年6~8月安排一次考评定级工作。每次考评定级,由单位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评级考评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人事综合部负责组织。评级考评内容分为理论知识考评、现场答辩、综合测评,各项成绩的占比分别为40%、40%、20%。单项成绩均要高于80分方为合格。

理论知识考评由平时考试(所在部门负责)、综合考试和安全考试三部分组成。平时考试成绩和综合考试成绩各占50%,安全考试作为否定条件,不计入总成绩。

现场答辩由所在部门和生产技术部共同命题,经人事综合部校核后,报公司有关分管领导审定。现场答辩主要内容包括技术问答、事故处理、实操演练等三部分。综合测评由考评领导小组主持,现场答辩工作小组人员进行考评。综合测评包括安全意识、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团结协作等四方面。综合测评可根据、群众创新及重要奖励等方面进行加分,但应限定上限。

现场答辩中技术问答主要是询问现场机械、一次二次设备情况,查找学员盲点和薄弱环节。事故处理主要考察学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及对设备运行情况的熟悉程度。实操演练主要有模拟开停机、挂地线、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仪表操作等,考察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

第3篇:职业化培训心得范文

关键词:“六个一”体系 新入职 培训 内涵 效果

一、“六个一”体系创建的背景

人才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众所周知,石化企业是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行业,也是高危行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很高,近年来,中石化金陵分公司员工新老交替幅度在不断加大,如何使新入职大学生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较快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实战水平,从而尽快胜任工作岗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显得越来越迫切,培训的实效性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六个一”体系的内涵

“六个一”体系是指:一个培养网络、一项培养计划、一次岗前培训、一项月度考核、一项季度考评、一次论文答辩。

1.一个培养网络

为加强新入职大学生培训的组织领导,炼油运行二部成立了包括运行部领导、装置专家、高级技师、各科室、各工区负责人和培训干事组成的培养网络。

2.一项培养计划

(1)确定培养目标

经过三年(研究生两年)的强化培养,90%以上大学生岗位业务素质达到以下水平:技能型大学生达到技师水平,具备副班长履职能力;技术型大学生达到技术员水平,具备技术员岗位履职能力;管理型大学生达到管理协办水平,具备管理协办岗位履职能力。

(2)确立工作原则

坚持系统性原则。企业培训具有丰富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绩效等功能,更肩负培养健全完善的人格、培养未来发展的人才的重担,所以大学生强化培养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学生、所在工区和运行部等多方共同努力。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运行部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培训工作,既要讲授专业技能知识和一般原理,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更要培养他们解决装置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坚持超前性原则。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尽快成长,在培养内容上应适当超前,积极创造条件给大学生压担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接受新挑战,实现新跨越,实现培养目标。

坚持模块化原则。将大学生强化培养内容分阶段设置若干个模块,各个模块内容既相互独立、又循序渐进,每个模块侧重一到二项职业技能,采取针对性的考核手段进行强化培训。

(3)组织分工

运行部综合管理科负责制定和组织落实大学生培养的相关制度及总体方案,负责跟踪指导各工区做好大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计划,负责考核大学生强化培养工程建设情况;各工区负责具体实施大学生培养方案,制定各阶段详细的培训计划,确定具体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师傅(师傅必须是技师及以上高技能人员)、考核标准、考核方式等,指导大学生建立健全个人职业发展计划;综合管理科审核各工区的培训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督促并参与对大学生的阶段性考核,并对各大学生的阶段小结情况进行公示。

(4)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和职业发展通道

个人职业发展计划。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是根据大学生自身价值观、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等特点,结合运行部需要,为他们制订的个性化的旨在持续开发自身职业潜能的长期发展计划。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个人职业计划目标与运行部目标协调一致”的原则。首先,大学生要准确地认识自己并能客观地自我评价;其次,个人的职业目标一定要同自己的知识、能力、个人特质及工作适应性相符合,同时还要考虑客观环境和条件;再次,大学生个人要依靠运行部这个平台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职业发展通道。运行部制定了大学生职业发展通道,明确了他们的培养方向。将大学生职业定位归纳起来分为技能型、技术型、管理型等三类。大学生制订好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后,将沿着相应的职业发展通道进行职业发展。

(5)职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运行部定期组织技师带徒考核,对考核合格的按标准进行奖励;运行部优先为素质好、潜力大的和年度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提供各种较高层次的培训机会;优先给予年度考核优秀者参加岗位技能竞赛的机会;获得的年度优秀大学生,其师傅优先安排带徒;在见习期提前完成实习计划的,可提前撰写并上交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经运行部考评会审核通过的可优先安排其它岗位的学习。

(6)工作程序

大学生到用人单位三个月内,在运行部和各工区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公司实际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各工区根据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制订阶段详细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每个模块结束后对培养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进入下一培养模块;大学生和各工区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和培养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综合管理科每季度对各工区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

3.一次岗前培训

利用新大学生入职两周的时间,进行一次系统地岗前培训,该岗前培训规定了培训的内容、培训课时及授课人,并进行结业考试。通过岗前培训,使他们了解运行部的基本概况、安全特点、文化建设、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员工的行为规范,工作环境,了解运行部所属装置发展史、工艺技术、原则流程、原料产品分布和单体设备的结构。同时,通过岗前培训,也使运行部了解他们的基本状况,个人在培训中的表现,达到初步双向了解的效果。

4.一项月度考核

(1)考核流程及要求

大学生月度考核由运行部统一组织,试卷命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各工区所出的试题,第二部分各科室所出的公用试题,第三部分为运行部领导加试题,三部分分别占月度总分的55%、15%、30%;各工区主管、技术人员(包括工艺、设备、安全)、技师(包括首席、主任技师)、装置专家组成的命题小组负责工区命题部分,运行部各科室负责公用部分的命题,每季度出题作为公用题题库,当月公用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每月23日前各工区交月度考试卷电子版到综合管理科,各科室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3日前交下季度公用试题电子版。综合管理科将电子版试卷交运行部领导审核,运行部领导根据试卷难易程度加试1~3题作为考题的一部分。每月27日(遇节假日提前)统一考试;各工区做好试卷的阅卷工作,并及时归档,在30日前交综合管理科统一存档。

(2)奖励与处罚

制订奖惩制度,将月度考试成绩与奖金挂钩。运行部将视大学生考试情况,对表现突出的进行奖励,对表现不好的进行处罚。具体如下:

与本人挂钩。对考试成绩优秀的大学生予以奖励;在考试较差或考试作弊人员进行不同处罚。

与师傅挂钩。根据所带徒弟考试成绩对其师傅相应奖惩,对带徒严重不负责任的师傅取消带徒资格直至降低其技能等级资格。

大学生的培训成绩将纳入工区干部的绩效考核。其均分与工区干部考核挂钩,给予工区干部相应奖惩。

因培训内容大多是石化技术类知识,对于非技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月度考试,给予一年的学习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在其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加10分作为月度考试成绩。

5.一项季度考评

大学生跟踪考评每季度一次,考评分为综合表现、学习报告、季度成绩、加分项目四项内容。综合表现、学习报告和季度成绩分别占总考评分40%、40%、20%,另设立加分项目,上不封顶。

(1)综合表现

综合表现考核内容分为学习态度、工作表现、技术水平、工作业绩、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沟通能力、执行纪律八个方面,并列表评定。

综合表现采取运行部考核与工区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运行部、各工区成立两级考核小组。考核小组人员组成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运行部与工区考核分数为考核小组成员打分的平均分,分别占综合表现的40%、60%。考核小组对大学生的综合表现考核要严格掌握“优秀”的比例,原则上考核“优秀”的分数要达到90分及以上,评优比例不得超过15%。要本着对大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统一尺度,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

(2)学习报告

学习报告根据季度以来的学习情况,可针对某一专题撰写,也可针对季度所从事的工作进行总结。运行部成立由部领导、各科科长、首席技师、装置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学习报告进行考评。

设置考评档次对应分值表,考评分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个档次。

入职不满一年大学生学习报告的要求:

第一,重点汇报总结季度学习情况,掌握的现场及理论知识,可以针对一季度以来所学知识谈自己心得体会,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语言流畅。第二,所写学习报告,师傅须写评语,同时工区主管要附上审核意见。第三,字数在1500字以上。

入职一年以上大学生学习报告的要求:

第一,针对生产环节开展技术分析和总结,要有深度,有自己独立见解,行文规范,语言流畅。第二,所写学习报告,师傅须写评语,同时工区主管要附上审核意见。第三,字数在2500字以上。

(3)季度成绩

季度成绩是根据本季度三个月的月度考试成绩算术平均所得。各工区要根据培训计划每月月底对大学生进行应知、应会考试,应知、应会成绩各占50%。

(4)加分项目

加分直接计入总分,因此加分要尽量量化、慎重。加分由各工区据实上报,运行部负责审核。

竞赛类。参加竞赛个人项目加分、集体项目加分统一设置加分表,竞赛级别与分值挂钩,规定最大加分单项不大于15分;非技术类竞赛加分必须是运行部安排的,个人自行参加的不加分。

非竞赛类。统一设置加分表,视安全环保达标立功等级、改善建议等级、技术论文、管理现代化成果、QC成果等级给予少量加分,规定最大加分单项不大于10分。其中技术论文加分遵循就高不就低,不累计加分原则。

6.一次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考核大学生知识与能力综合水平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深入分析技术问题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论文答辩原则上每年一次。

首先,由运行部领导、首席技师、装置专家组成评委。其次,确定参加答辩人员名单及顺序。

(1)答辩要求及程序

论文答辩公开举行,并做详细记录。要求不参与答辩的大学生旁听;答辩者答辩过程中思路清晰,态度应热情大方、彬彬有礼、文雅得体。

(2)论文答辩的程序

宣布答辩评委名单;答辩评委组长主持会议,宣布答辩开始;答辩者报告论文主要内容;答辩者回答答辩评委提问;

(3)答辩者报告论文的内容及要求

简介自我;答辩人介绍自己的姓名、毕业学校及专业、所在工区、答辩论文题目;简述论文梗概;答辩者就所写论文作简要报告,简述梗概应该使人对自己所写论文有一个简要而全面的印象和了解,突出文章的创新点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现实意义;答辩自述一般为5―10分钟,答辩者要很好的把握时间,把问题讲述圆满。讲述既不能过于冗长,累赘无绪,也不能过于短促,词不达意。超过规定时间者将适当扣分。

(4)答辩者回答问题

答辩者回答答辩评委的现场提问,提问一般限于文章所涉及的范围及相关专业知识,数量为2―5个;答辩者回答问题的时间一般控制在 15分钟左右。

(5)答辩成绩给予

评委针对大学生答辩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在《炼油运行二部大学生论文答辩记录表》上打分并签名。评分分为四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一般(60―79分)、较差(60分以下)。对论文中有重大原则性错误、有严重的抄袭现象或答辩时概念不清,对主要问题回答不出者,一律评为不及格。

三、“六个一”体系实施效果

1.进一步完善了新入职大学生培养体系

炼油运行二部在以前培训考核制度的基础上摸索总结出的“六个一”培训体系,从员工入职的培养网络、计划开始,一直到培训施行、考评、答辩,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切合实际的闭环培训考核体系,对加快新入职大学生的成长富有实效。

2.成批次的大学生迅速成长为所在单位骨干

炼油运行二部通过“六个一”大学生培养体系的实施,80%以上新入职大学生走向了装置内操以上技术岗位,其中多人走上了工区、运行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另有多人因为专业技术优良,被充实到公司各处室和兄弟单位,其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所在工区、处室的一致认可。

在中石化集团公司的技能竞赛中,运行部新入职大学生表现优异,有两人分别获得中石化集团公司催化裂化工种竞赛金奖、银奖,一人获硫磺工种金奖。

在经过富有成效的“六个一”培训体系实施后,新入职大学生较快地成为石化企业的一支技术业务过硬的生力军。

作者简介:

第4篇:职业化培训心得范文

自2004年至今,中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已进入第十个年头。在此重要时间节点,本刊在第七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期间,邀请众多知名医疗管理能手,就院长职业化的话题进行了深入访谈,以期通过如实展现非职业化院长的职业化困惑和政策诉求,推动中国医院院长的职业化进程。

《中国医院院长》:您是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进程的?

倪鑫:之所以要提倡职业化院长,目的就在于要求院长将所有精力放在管理上,而不是一脚踏两船地同时关注业务。

很多院长之所以不舍弃专业,还是在为自己设定后路。因为现行的任期制度,使院长在两届八年的管理工作后,业务就荒废了。因此,推进院长职业化建设,首先要为院长设定好卸任后的出路;其次,院长要练好内功。因为即使医疗卫生制度没有为院长铺设卸任出路,院长还可以到很多私立医院做院长。

在社会转型期里,社会已为院长填补了出路的空缺。如果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大范围铺开,中国职业化院长的时代或将提前到来。

陈仲强:目前中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还面临很多体制障碍。

首当其冲的是,院长选拔机制不合理。在任期制约束下,院长任期结束后往往面临轮转甚至下岗的处境。在此种机制下,院长未来的职业发展前途、发展目标、管理和专业的关系,都是待解决问题。

此外,院长管理职称缺失也限制了其职业化发展。因此,唯有把选拔聘用、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问题妥善解决,职业化院长才会真正出现。

王平:中国的公立医院院长向职业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国外很多医疗集团、社区医院或者是医院联合体,都通过聘任职业化院长来从事管理工作。我认为,未来中国的医院管理也会与世界接轨,造就出一批职业化院长。

《中国医院院长》:您是否赞同院长在职期内仍从事医疗业务工作?

白继庚:院长需具备多方面素质,所以院长一定要做职业院长。既然选择了管理作为职业,就应该义无反顾,不能三心二意。因此,若要做院长,就应该放弃医疗业务工作,不能鱼和熊掌兼得。

只要把医院管理工作做好,不管院长选拔任命制度如何,最后都不怕没有职业。

王平:院长任职期间还是要开展业务。因为只有从事业务工作,院长才能知道国内外医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才能了解公众的医疗需求和职工诉求。同时,通过参加医疗活动,院长还可以听取大家意见。

更为重要的是,在现行的院长任期制度下,若放弃医学专业,卸任后可能无事可做。

陈仲强:从我个人经历而言,还是建议院长不要放弃临床专业。

公立医院院长现行的选拔和任命机制,还解决不了院长的后顾之忧。面对制度缺陷,院长在管好医院的同时,还是要兼顾自身专业。尽管这对医院管理工作多少会有影响,但责任不在院长,而在现行的制度缺陷。

《中国医院院长》:您是通过何种途径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

杜立中:提高院长的职业化素养还是要靠自我培养。我也上过很多院长培训班,不过最后的医院管理还是要靠院长的个人智慧。

在中国,职业经理人未必能真正管好医院。像医院这么复杂的机构,纯粹的管理理论知识行不通,还是要结合院长的管理实践,才能把各项问题处理好。

倪鑫:若想成为一名职业化院长,我认为要内外兼修。

从内因而言,院长自己要重视管理,此外还要做有心人。

我在做副院长时,只有36岁。当时很多医学专家因为我年轻而不认可,但是我实际开展工作后,就通过实例彻底改变了他们的想法。因为我在当医生时,就已经在思考需要改正的问题,当了院长后就可以着手实施。

而外因包括医疗制度和机制等内容。若想造就职业化管理者,卫生行政部门首先要为院长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其次要制定考核标准和细则,为院长设定好职业化成长路径。

二者结合,才有可能成为职业化院长。

陈仲强:在现行体制下,多数院长还是以专家身份进行管理。在任职前,相应的事前培训往往不充分。比如我曾到新加坡接受过短期培训,也参加过一些国内管理培训班,但现在看来,还是很不充分。

目前院长职业化发展缺少严格的培训体系。EMBA等各种培训都是就某些管理技能或某些项目进行学习,并不系统。此外,这种培训也缺少强制性。因此,若想让院长具备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在未来建立一套培训体系,对诸多问题进行明确界定。

《中国医院院长》:在现行院长任期制度下,您对任期结束后有何打算?

白继庚:多年的医院管理工作,让我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我希望把这些管理经验在理论化后与更多人分享。我计划以战略管理为平台,建立一套医院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体系、运营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这些平台与战略目标相统一,构成相对完整的医院管理体系。经过几年试行后,我计划据此打造一个医院管理理论模式,然后在整个行业内推广。

倪鑫:如果我卸任后,再到其他医院做院长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公立医院体系内的医院运行规律几乎相似,只是各家医院的特点不一样而已。

因此,在多家公立医院做过管理者后,我现在需要了解的是区域内医疗系统的运作规律、各家医疗机构的特征,以及政府的职责和任务。

陈仲强:我更热衷的职业还是医生。这么多年来,我本有更多向仕途发展的机会,但最后都放弃了。主要原因是我的从医情节。尽管任职期间仍从事医疗业务工作,对管理多少会产生影响,但我自认还是一个合格的院长。当然,从医的情节要求两头兼顾,也让我很累。

《中国医院院长》:在现行医疗体制下,您的困惑和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白继庚:医疗机构是具有公益属性的组织,但现在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却难以保障。一些有责任感的院长,往往面对现实又无能为力。有时医院想做的事情缺乏相应政策,或需要在政府部门逐个通过,医院往往不堪重负。

陈肖鸣:目前的医院管理面临很多挑战。

比如浙江省的医疗服务价格自2006年以来,一直未曾调整。而这一标准已经严重背离了实际需求。此外,药品零利率改革后,医院如何通过管理降低运行成本?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医院如何通过开展新技术获得生存空间?面对患者不断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医院如何通过把控医疗质量满足患者需求?这些都对医院和院长提出了新挑战。

杜立中:既要满足政府目标,又要照顾医院经营发展,院长有时会感到很困惑。有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一些卫生政策也让医院感到很为难。

第5篇:职业化培训心得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班主任;渗透职业化;素质教育;方法

众所周知,大部分技工院校学生不具备较强的自制力,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对学生进行渗透职业化教育的方法。在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所以说,班主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做好学生职业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任。

一、职业化的基本定义及职业化素质的基本内容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性质与普通院校有着很大的差别,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素质的一线生产人才是技工院校的办学目的,因此,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应该从技能和素质两个方面进行,笔者认为,在学生们入校之前,技工院校应该对全体新生进行素质教育工作和素质评估工作,除此之外,还应该要求班主任和各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持续性、阶段性的对学生进行渗透职业化教育工作。我们可以从素质模型理论了解用人单位招募员工的倾向性,具体来说,企业非常重视具有职业化素质的人才,与普通人相比,这类人才更能够获得突出的成就。职业化包括职业技能职业化、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心态、职业意识五方面内容。职业化素质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将事情做好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形象以及高水平的职业技能。

二、将职业化素质教育渗透在班级管理中的内涵分析

众所周知,“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职业院校的办学方针,这个办学方针要求班主任在培养学生时遵循人的个性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并在此基础之上突出职业导向。将职业化教育渗透在班级管理之中,要求班主任从职业化的概念出发,根据企业员工素质的构成情况,通过创设具有班级特色的职业文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教育,对他们讲解社会实践活动和专题教育培养。 技工院校应该以企业用人标准作为职业教育标准,班主任按照企业用人标准进行班级管理中的渗透职业化素质教育工作时,应该具体地为学生描述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具体来说,班主任应该关注当代职场中的思维模式、职业观念和职业技能,通过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个体素质职业化,进而使学生们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岗位、行业和职业。相关研究和实践表明,班主任在技工院校中对学生们渗透职业化素质教育,能够塑造学生们的职业素养,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职业管理流程和职业规范,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就业能力和职场竞争能力。

三、技工院校班主任渗透职业化素质教育方法

1、培养学生崇尚技能、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操

我们都知道,一个楷模便是一种导向,一个典型就是一根标杆,作为技工院校的班主任,应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们认识为当今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高科技人才,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进行高技能人才的主题演讲活动和专题讨论活动,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们观看与企业高技能人才相关的宣传记录片,这样,能够让学生们了解高科技人才的先进事迹,高科技人才的刻苦钻研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在学生的心中树立劳动者的典型形象,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名高技能员工的荣誉感。除此之外,技工院校班主任应该时时教育学生们,告诉学生们一个人只要干一行爱一行,就能走向成功之路。

2、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成为技工院校学生的良师益友

渗透素质教育需要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渗透教育工作,和学生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具体来说,班主任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和真诚去感动学生,了解学生们的生活状况和家庭状况,对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提高自己素质,以身作则,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只有这样,在对学生们渗透职业教育的时候,学生们才会认真听讲。

3、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关注学生的职业资格

虽然高年级的技工学生具备了一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由于学生们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所以他们不能够很快的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该注意从企业文化中汲取营养,在班级教育中融入职业特色,使企业文化和班级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技工院校班主任应该从心理、态度、思维、观念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强化学生的职业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目前,企业需要一技多能的劳动者,因此,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与自身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就业意向和个人兴趣,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关心学生们职业资格的取得情况。

4、在班级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

从本质上来看,企业文化的育人目标与校园文化的育人目标具有一致性,这为校企文化融合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班级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开展大范围、深层次的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能够帮助职业院校形成自身的特色文化,因此,做好校企文化的融合工作,是技工院校培养社会人才的客观要求。学生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形成的行业准则、作风、态度、信仰和价值观就是班级文化的定义。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引导和激励学生,提高整个班级的凝聚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使学生更快的适应企业生活,技工院校班主任应该让学生们了解并学习企业文化中的行为规范、群体意识、管理思想和价值观念;班主任还应该鼓励学生学习与日常职业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法律常识和职业道德规范,让他们学习文明礼仪,在他们心中树立法制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培养出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技工院校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还可以借助企业的经营理念,让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行为逐渐与企业接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制度,将课堂考勤当成企业考勤,严厉地对学生的旷课、迟到、早退现象进行批评教育,这样既能够丰富学生们的人文修养和文化内涵,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

5、重视职业经验的积累,强化对学生的职业能力锻炼

技工院校可以用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形式增加学生的职业经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技工院校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学生实习生活的跟踪和指导,帮助学生们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熟悉职业流程,适应企业文化。要想使学生胜任企业的实际工作,班主任还应该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在班级管理中渗透职业角色,模拟职业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

6、加强校企合作,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众所周知,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是技工院校的办学特色。班主任应该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训内容和实训特点,通过“校企双制”的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对自己所学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以及自己所学专业职业群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知道企业对岗位人员的技能要求,并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技工院校的学生有着很强的专业特色,因此,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工作,创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制定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划,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把握职业机遇。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们多参加一些校内或者校外的职业技能竞赛,让学生们在竞赛中提高自己的实训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能接受各种活动的洗礼,激发学生们获得成功的愿望。

7、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会,对学生进行渗透化职业教育工作

班主任要想做好对学生的职业化渗透教育工作,就得对班级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教师应该在自己班级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级骨干队伍,要想做好对学生的初步了解工作,教师应该在学生们入学之前,通过新生档案的分析,充分了解各个学生在原来学校的学习情况进而思想情况。当学生们入学之后,教师应该有目的的指派部分学生做一些工作,观察学生的工作能力。班主任应该选择思想作风正派、活动能力强、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作为班长,与此同时,还应该选拔学生们拥戴的人担任班干部。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对班干部的职业化教育工作,然后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样,既能够帮助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又能使班主任通过班干部做好对全体学生的渗透化职业教育工作。

8、技工院校班主任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班主任既是班级学习的指导者,又是班级活动组织者,除此之外,他还是对学生进行渗透职业化教育的实施者。班主任个体素质的差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职业化渗透教育的效果,因此,作为技工院校的班主任,应该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准确把握企业的用人标准。具体来说,班主任应该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充分了解班主任专业化概念和内涵,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做好对学生们的管理工作和职业教育工作。

结语:

技工院校的教师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向学生们渗透职业化素质教育,做好对学生们的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工作,进而使学生们正确的认识并热爱自己的专业。笔者认为,技工院校的班主任做好对学生的渗透职业化教育工作,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好渗透化素质教育工作,需要技工院校班主任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并与企业建立协同机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李丽.关于做好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课外阅读(中旬),2011(04)

[2]董检南,杨洋.如何开展技工院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

[3黄华福.以建设和谐班级为重点 巧解后进生转化的难点――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创新与探讨[J].科教文汇,2012(19)

[4]张丽华.浅谈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心得[J].经济视角(中),2011(03)

作者简介;

潘春森,男,1957年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现在浙江交通技师学院任教,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曾主编和参编多本全国和全省发行的教材,完成了两项省交通运输厅的课题研究

第6篇:职业化培训心得范文

一、思想受到洗礼。通过为我们参训的民警讲形势、讲政治、讲党性、讲修养,点评时政、审时度势、旁征博引,让我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我们进一步端正了思想、看清了形势、坚定了立场、辨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使我了解了当前国家面临的国内国际复杂形势,更加坚定了方向,认清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作为新时期的人民警察,不但要有荣誉感和使命感,更要有无比自豪感,更加要求我们民警的职业化建设是讲奉献、吃苦耐劳,教育引导民警具备忠诚、责任、正义、奉献的素质,可是我们拿什么来让民警从自身内在的努力去达到这种境界呢?唯一的是要使全体人民警察有一种对警察职业荣耀的崇尚,对从事警察职业有自豪感。

二是业务得到提高。在晋衔培训的过程中,各位培训老师结合实践给我们讲理论、讲业务、讲实战、讲经验、讲教训,让人大彻大悟,既得到震撼又得到警醒。“平安监狱,快乐民警”告诉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快乐的面对工作、面对生活。“心智与心理模式训练”通过游戏活动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了自己心理作用的重要,人只要能越过自己,敢于面对,勇敢地去交流沟通,就会让世界充满爱。“领导艺术”教给我们每一位都要学习领导的艺术,如何有艺术地去协调领导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是身心得到休整。参训的民警大多来自基层,平时工作忙,生活没规律,学习、参观的机会少和时间少,这次警衔培训我们利用业余时间自发的组织观看了“又见平遥”、游览了具有浓厚文化风韵和晋商文化的平遥古城、进行了集体会餐等活动,这些都使参训民警们扩大了交往,增进了友谊,丰富了生活,缓解了压力,放松了心情,既充分保障了我们参训的民警生活有规律、学习有氛围,也缓解了培训学习的紧张气氛,活跃学员课余文化生活,同时每一名参训人员都深深感受到监狱劳教这个大集体的和谐和温暖。

第7篇:职业化培训心得范文

上午好!

我是电子系的新聘辅导员——蒋翅辉,非常感谢学院给我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有幸和大家一起分享暑假辅导员培训的心得。在为期5天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听专题报告、参与案例研讨、大会交流、分组讨论等形式,对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学习和探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思索着辅导员工作的重心与责任,同时也享受着活动带来的启发与乐趣。

这次培训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既有各位领导和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又有部分专题首次尝试采用“沙龙”形式展开,以嘉宾交流、现场提问互动为主要形式,以开放的形式来探讨学生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专题报告水平很高,具有非常强的实务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既有点又有面,既有政策宣讲也有个案分析,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经验的介绍与交流,让我们对如何在全面实施学分制条件下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如何进行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也必将提高我们预见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沙龙活动中,与会的嘉宾不仅和我们分享了担任辅导员期间的点点滴滴,还将多年来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拿出来与我们一起交流,这些宝贵经验的倾囊相授让我们如获至宝。

这次培训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更是一次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的契机,通过听取专题报告和参与沙龙活动,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辅导员工作所承载的使命,对怎样做好一名辅导员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李斌副院长在《努力提高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的专题报告中提出辅导员工作要积极推行“四化”,即表格化、职业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给我们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想顺利、有效地开展学生工作,就需要将这“四化”的理念切实贯彻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来。“标准化”要求我们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做事有章法,效果可衡量。“表格化”需要我们辅导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以进程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严格执行,确保工作有序进行。一个人没有表格化,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表格化可以提高执行力。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可以化解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我们在进行学生管理时,需要对工作目标、对象、任务等进行细分,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需要认真贯彻“精细化”的理念。通过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提高辅导员业务能力。辅导员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不计得失,当好培养学生的引路人和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目的才能真正地达到,教育学生既会做事,更会做人。

随着我校学分制改革的深化,行政班级功能越来越淡化,这给我们的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促使我们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反思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管理,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们达成了以下的共识。

1、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辅导员要秉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竭诚地为学生服务,用自己的“爱心、热心、细心和责任心”去感化和影响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引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正如刘洪宇副院长所说“用力做事只能做到合格,而用心做事才能做到优秀”。

2、积极探索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式。

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有三分之二时间度过的学生公寓,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区域外,现在它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因此我们的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要牢牢抓住这块阵地,积极推进党建工作走进学生公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广大学生团结在组织的周围,让他们有强烈的归属感。

3、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的聚合机制,促进竞争力创新力形成。

近年来,文化管理促进了我院学生竞争力与创新力的形成,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达800多人次;在2010年沙盘大赛中我院学生获得了全国高职组冠军;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我校学生与知名大学学生同台竞技、不惧强手,获得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团队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学生工作必须抓住推行文化管理的机遇,围绕学分制改革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学风校风建设、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援助、心理健康教育、学团组织建设、学生社团管理、学生媒体建设、网络德育、学籍管理、学生事务工作等具体工作中贯穿文化管理的理念,通过文化内涵的阐示与建设提高学生工作的层次与水平,较好地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职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第8篇:职业化培训心得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作过程 改革 工学结合

从1994年试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中国现代高职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我们对其的认识,却只有短短的几年。两年前笔者曾赴示范性高职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参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围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的主题,观摩学习了成都航院在课改各个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结合学习的心得和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我在本文中谈谈对高职教育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一、对职业教育的重新定位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的要求,本着“注重内涵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推行工学结合”的思想,我们应当尽快转变自身思维,适应形势的发展。以电子信息工程为例,航院是做得较为成功的。在对电子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追踪调研的基础上,系统论证了专业面向和专业定位,以此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实现了从教育层次到教育类型的转变,从学科化教育到职业化教育的过渡。现在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本科并行的另外一种高等教育。可谓是课改的一次“大手笔”,也是对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一次“头脑风暴”。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确定了高职教育的总体思想后,就要进入具体的方案。主要是要坚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就是要以针对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来串起整个职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教学不是从“第一章”开始,而是从“任务一”开始。但这并不是否定知识,而是知识变型了,隐藏在工作过程里。所以知识的学习需适度,怎么确定这个“度”呢?就要以够用为“度”,比如学习开汽车和修汽车,需要了解的“度”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对于教师或者教学管理者来说,最迫切的工作就是提取出“任务”,即工作过程,也就是知识的载体。对于有些专业来说,载体比较好确定。比如汽车设计与维修专业,载体就是一辆汽车。再如数控专业,载体就是一台机床。而电子类专业,要想找到能串起整个知识体系的合适载体很难。这就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方法去企业中提取案例,也就是工作过程。

基础课的工作过程来自于专业课,而专业课的工作过程需从企业中寻找。但企业提交的案例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归纳、整理。我们需要通过邀请熟悉各专业岗位的企业一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一起通过对专业岗位群工作能力的分析,根据岗位工作任务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配置为学习领域。

以此作为指导思想,随后我们应进行一系列深入的改革,在这方面,航院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在理论教学中,实行项目制、任务制教学,即将一门课程的知识分解为很多模块。比如在单片机教学中,洗衣机就是一个项目。一台洗衣机中包含有很多模块,比如I/O口、中断系统、定时系统、按键显示系统、接口电路等等,每个模块就是一个任务,所以我们可以在每一章中嵌入相应的任务,一本书学完之后,一个完整的项目洗衣机就成型了。

2.下一步改革构想。一门课程不是由一个人来讲,而是一个团队。这个教学团队是需要分工合作的,分工并不是说A老师讲理论,B老师讲实验……而是A老师讲第一个模块,B老师讲第二个模块……这种课程的上法对老师的冲击非常大,对老师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既要有工厂经验,又要有教学经验。在这场改革中,老师既是改革者,又是被改革者,即“自己革自己的命”。

三、“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有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改革之后,最终职业化人才的实现需要通过给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即所谓“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表现为:

1.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比如与公司合作创办定制班,校企共建公司等。

2.学生在企业的工作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查评价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即实现所谓“校企互动”。

3.企业对学生的录用是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决定的。学校要为企业提供有能力或有潜力的学生,为企业解除求贤之烦,企业又能给学生提供生产实践的机会,学校与企业要互惠互利,双方的互动与合作工作才能够长期坚持。

“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按照新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通过向兄弟院校的学习、与同行们的交流,职业教育工作者们能够深入地了解并认识到职业教育发展的艰辛,并为之努力探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体会,对职业教育有了全新的定位,使自身素质和理论体系得到了很大提高,对职业教育的前途发展满怀信心!

参考文献

[1]林训超.构建职业化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思考.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

第9篇:职业化培训心得范文

如果说残疾人事业是一棵大树,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便是大树的根。随着中国残联建设残疾人基层组织的力度越来越大,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队伍不断扩展。《中国残疾人》杂志于2008年增设“基层”版块,专门服务于工作在乡镇(街道)、社区(村)的残疾人专职委员们。本期我们将呈现给大家一组来自深圳的文章,既有市残联干部的见识,又有最基层的专职委员的心得。我们真心希望大家能从中感悟到一些适合自己地区的工作方法,让我们的专职委员能够真正贴近残疾人,给他们温暖,给他们阳光,给他们幸福。

近几年来,深圳市残联务实进取,以新理念、新机制、新风貌,做大做强,实现了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新突破。

树立新理念

随着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社区残疾人工作全面铺开,但社区残协现行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却显现出局限性,特别是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兼职“津贴”待遇、“中介”服务定位以及工作经费等问题制约了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发展。

深圳市残联通过精确调研,确立了“城市残疾人工作社区化,社区残疾人工作社会化,残疾人服务全面化,扶残助残经常化”的思路。社区残协管理由“单一”形态向“多元化”形式、残协专职委员由“中介”服务向“职业”岗位、社区服务由“常规”履职向“个性”服务、社会保障由“基本”满足向“长效”保障、社区工作理念由“被动”服务向“主动”出击等五个转变,解决了社区残疾人工作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残疾人工作。

制定新机制

深圳市残联立足于残疾人工作在基层“真联系、真服务、真有效”,从制定《社区残疾人工作管理办法》入手,解决好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职业化、社区残协公益岗位以及工作经费等问题,在制度上明确社区残疾人工作的任务、责任与管理方式。

通过明确社区残疾人工作是大任务,(组织建设、活动场所、规范运作、生活保障、就业服务、康复服务、文化生活、无障碍建设、权益保障、扶残助残),提出具体要求,对康复、就业等业明确,工作量化指标,特别明确了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的工作职责,招聘程序与待遇。

市残联把《管理办法》的十大任务逐项分解为48个小项,按100分计,确定每一个小项所占分数。考核标准有助于管理规范化、运作模式标准化。

现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