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会计的涵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介绍了管理会计的起源,并对管理会计的涵义、职能进行了简要阐释,最后指出其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管理会计;起源;涵义;职能作用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11902
1 管理会计起源
管理会计从传统的财务会计中脱离出来,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泰罗的科学原理为基础,形成了以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为主要支柱的早期执行性会计,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管理会计理论的形成时期,1952年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一专有名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我国,涉及计划、考核、控制、决策等职能,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及其它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
2 管理会计的涵义、职能作用
2.1 管理会计的涵义
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是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独立的概念,为内部经营管理会计。
2.2 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
(1)解析过去:管理会计解析过去主要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作进一步的加工、改制和延伸,使之更好地适应筹划未来和控制现在的需要。
(2)控制现在:管理会计在控制方面的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及时修正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使企业的经济活动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轨道卓有成效地进行。
(3)筹划未来:预测与决策是筹划未来的主要形式,现代管理会计在这方面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丰富资料,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管理部门客观地掌握情况,从而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
现代管理会计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这三方面的职能紧密结合在一起综合地发挥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职能。
管理会计对企业而言作用甚大,其可提供战略决策信息以及帮助制定商业战略,从而为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可以计量财务和非财务绩效并报告给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帮助制定有效的融资和激励策略,计划长期、中期、短期的运营,并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可以帮助实施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程序等。
3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区别
(1)主体不同。财务会计往往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更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管理,同时兼顾企业主体。
(2)基本职能不同。财务会计履行反映、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属于“报账型会计”;管理会计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属于“经营型会计”。
(3)具体工作目标不同。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界利害关系团体或个人提供会计信息服务;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内部管理系统,其工作侧重点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4)依据不同。财务会计受“公认会计原则”的限制和约束;管理会计则不。
(5)处理方法及程序不同。财务会计核算时往往只需运用简单的算术方法,遵循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管理会计适用的方法灵活多样,工作程序性较差。
(6)信息特征不同。①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信息时间特征不同:前者大多为过去时态;后者则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②信息载体不同:财务会计在对外公开提供信息时,其载体是具有固定格式和固定报告日期的财务报表;管理会计大多以没有统一格式、不固定报告日期和不对外公开的内部报告为其信息载体。③信息属性不同:财务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利益关系集团提供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信息,并使这些信息满足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综合性、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原则和要求;管理会计在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提供定量信息时,除了价值单位外,还经常使用非价值单位,此外还可以根据部分单位的需要,提供定性的、特定的、有选择的、不强求计算精确的,以及不具有法律效用的信息。
(7)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财务会计工作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体系相对成熟,形成了通用的会计规范和统一的会计模式;管理会计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体系尚不健全。
当然,事物之间的差异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们作为会计工作的两个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存在区别恰能说明,市场主体信息需求的各异、目标任务的不同和外部经济环境发展都对管理会计的产生及成长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4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大体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应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化、实践应用灵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作用明显化。
4.1 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企业面临市场经营、产品开发等经营管理问题,其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分析各方面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多,成本管理的目标也自然发展为融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体系。为满足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预计成本分为边际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固定和变动成本、目标成本等。而为满足控制、考核和分析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则要求建立正确的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贡任成本等成本计量制度,同时还要求成本计且能获取企业以前年度成本资料和国内外同类行业的成本资料等。
4.2 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
目前理论界对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已有定论,但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也仅应用在少数制造行业中。事实上作业成本法同样适用于非制造行业如金融保险业、商业、医疗卫生业等行业。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是采取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单位并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会计和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
4.3 以作业链分析为基础,迈出走向战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价值链分析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管理思想应运而生。目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内外均出版了许多专著和论文。但在实践运用中,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
从作业管理的实质来看,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外部顾客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价值;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顾客提供的价值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企业必须通过作业链分析,确定增值和非增值的作业;而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运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4.4 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成为管理会计中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杜邦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用较广,其中投资报酬率指标已成为引导企业投资、筹资、收益分配的有力工具,因而高投资报酬率也往往成为绩效优良的代名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部门体系的日益庞杂,报酬率指标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投资报酬率有时甚至带来错误的信号,可能掩盖某些部门的实际业绩,并使人们注重相对率的计算,忽视对业绩进行绝对金额的评价。此外,只注重投资效果,忽略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等其他方面也是违背绩效评价的初衷的。未来管理会计中,人们将从价值链分析着手,将财务指标如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或经济增值额)和顾客满意度、生产过程质量周期控制,学习和成本等非财务信息相结合,朝着综合绩效考评的方向发展。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同属于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管理会计是决策工具,它着眼于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向企业内部的管理当局、职能部门、董事会等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理财决策与投资决策。
虽然目前已有很多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管理企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管理会计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以及进行决策的灵活性,使得它的应用并没有得到普及,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
二、管理会计的内涵
从“管理会计”一词在1952年伦敦世界会计师联合会上被正式提出后,管理会计的涵义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改变。1958年AAA管理会计委员将管理会计定义为“运用适当的技术与概念来处理某个主体的历史的与预期的经济数据,帮助管理当局制定符合合理的经济目标的计划,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明智的决策”,因此管理会计第一次有了明确的定义。1988年IFAC和2005年C IM A分别对管理会计进行了新的定义。每一个组织都有其对管理会计独特的理解,但管理会计还是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于是2008年间管理会计师协会给了管理会计的新定义,即管理会计是一种深度参与管理决策、制定计划与绩效管理系统、提供财务报告与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帮助管理者制定并实施组织战略的职业。
管理会计引入中国后,国内的学者也有自己的见解。李天民认为管理会计是一套信息处理系统;孟焰则认为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潘飞认为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虽然国内外对于管理会计的定义并不是很统一,但大多数观点还是倾向于管理会计是一系列的专门的技术和方法或是一种信息系统。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其实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延续和发展。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侧重点、着眼点和应用前提。
(一)服务对象侧重点不同
财务会计以整个企业为核算对象,考核和评价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管理会计以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为核算对象,制约和考核企业日常生产的实绩和成果。
(二)着眼点不同
管理会计“向前看”,财务会计“向后看”。这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最根本的区别。管理会计通常使用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和有关信息对尚未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规划和对比分析,并选取最佳方案。财务会计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历史性的描述,不能为预测和控制未来经济事项提供依据。
(三)应用前提不同
财务会计将成本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和利润。管理会计将成本按照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和利润。变动成本法和固定成本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将固定间接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进行核算。
四、管理会计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市场经济和会计体制都进行了巨大改革,财政部在2014年第一次发出官方文件提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的改革与建设,改革的方向已经逐渐明确。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既有其特色又有其缺陷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特色
管理会计作为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信息系统,为企业完成计划、控制、与决策等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信息。管理会计根据特定管理需求将成本按性态分成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管理会计在对成本进行了这样的分类后,与完全成本法下算出的利润有时是有差距的,也由此印证了管理会计是给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信息的说法。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企业都是根据已经发生的业务进行记账、算账、报账,是一种事后控制,我们从以往的经验中也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不利于管理者对企业进行控制的。而自引进了管理会计后,企业可以对成本进行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弥补了传统企业管理的缺陷。除了变动成本法外,管理会计在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后,也有了新方法,如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目标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约束理论、及时存货制、客户获利能力分析等。这些都是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特色。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还没有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并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会计规范。究其原因,国内研究学者对翻译文献或者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情有独钟,比较偏向于欧美管理会计理论,因此没有形成自身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全面预算作为管理会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编制方法还存在不足。目前全面预算编制的方法主要有弹性预算、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这几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陷,这些方法中不免有管理层和职工的博弈成分。另外人的行为素也妨碍了全面预算的编制。全面预算是由人编制的,整个编制过程和执行过程都包含着人的行为因素。从人的行为因素来考虑,一种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编制方法,即强加性预算;另一种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即参与性预算。这两种方法都不能消除人的行为因素给全面预算造成的影响。
五、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管理会计是随着管理理论、管理环境及管理人员的需要不断发展变化的,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好坏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使管理会计更好地造福我国企业,针对管理会计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一些对策。
(一)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主要在引进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上,这些成果并不能用于我国企业的实际经营中,而且脱离实际的研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能否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能否将成功的经验科学系统地归纳、总结、提炼,是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与推广的决定性因素。
(二)提高人员素质
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由人支配完成的。在现在这个经济大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渐普及,财务人员只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提高人员素质势在必行。提高人员的素质不仅要提高技术素质也要提高道德修养,因为人的行为因素是管理会计进行成本管理成功的关键所在。
(三)建立统一规范服务管理会计
关键词:管理会计 ;只能;作用;企业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及职能
(一)管理会计的涵义
管理会计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他们承担经济责任。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是以适应市场竞争、满足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它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对会计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管理会计的内容看,他完全冲破了传统会计的束缚,广泛吸收了现代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理论,形成了一门综合性多学科的科学。它既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1.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会计控制制度,编制提供企业内部管理会计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也就是说,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观念和技术来处理企业个体的历史或预测性的经济资料,已达到预期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的目的。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急需将以往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2.管理会计的作用
(1)提供管理信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大量的经济信息,不仅需要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成本、经营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而且需要能适应与企业内部管理的各种管理信息。这些管理信息既包括经过进一步加工后的财务信息,也包括大量具有特定形式和内容的非财务信息,如实际的和预期的、历史的和未来的、局部的和全局的、技术的和经济信息等。只有这样企业管理者才能够据此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达到预期的目标。管理会计由于不受有关会计法规和固定会计程式的制约,且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方法,所以它有可能对从各种不同渠道取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改制,使之成为符合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数据,成为满足管理者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种工作所需要的管理信息。
(2)直接参与决策。决策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决策过程是管理人员选择和决定未来经营活动方案的过程。只有正确地进行各种决策,企业才能实现未来生产经营的最优化运转。
(3)实行业绩考核。为了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必须对生产经营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严密的跟踪和监控,将反映企业经营目标完成情况和经营计划执行过程的实际情况,与预定的目标、计划、预算等进行比较分析和检查考核。这里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按最优化原则进行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和控制决策、计划和实际执行,进行最终实现预期经营目标的可靠保证。在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考评的问题上,管理会计既可以建立完备的控制系统,又可以确定严格的考核措施,从而随时掌握实现现代企业经营目标的进程,正确考评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工作业绩,并为修订决策、调整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成本性态分析。所谓成本性态,是指在业务量变动的情况下,某一类成本的变化形态。按成本性态分类,可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成本性态分析,是研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性(即成本性态),考察不同类别的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特定数量关系,把握业务量的变动对各类成本变动的影响。由此可见,成本性态问题,实际上就是将成本按其同业务量的相互关系,进行适当的分类。
(三)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①货币的时间价值;②投资的风险价值货币时间价值是指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风险性因素的情况下,资金在其周转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价值,其实质是资金周转使用后带来的利润和实现的增值。
所以,资金在不同的时点上,其价值是不同的,由于不同时间的资金价值不同,所以,在进行价值大小对比是,必须将不同时间的资金折算为统一时间的资金价值不同,所以,在进行价值大小对比时,必须将不同时间的资金折算为统一时间后才能进行大小的比较。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地发生变化。而对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是有其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的,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建立在自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二)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计要求有一定差距
管理会计的运用最重要通过会计人员加以实施,具体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指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专业教育方面层次低。同时,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是很高,在会计披露上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会计学界关注的极大焦点。这些因素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三)管理意识尚待增强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发展现状;前景分析
一、引言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同属于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管理会计是决策工具,它着眼于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向企业内部的管理当局、职能部门、董事会等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理财决策与投资决策。虽然目前已有很多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管理企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管理会计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以及进行决策的灵活性,使得它的应用并没有得到普及,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
二、管理会计的内涵
从“管理会计”一词在1952年伦敦世界会计师联合会上被正式提出后,管理会计的涵义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改变。1958年AAA管理会计委员将管理会计定义为“运用适当的技术与概念来处理某个主体的历史的与预期的经济数据,帮助管理当局制定符合合理的经济目标的计划,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明智的决策”,因此管理会计第一次有了明确的定义。1988年IFAC和2005年CIMA分别对管理会计进行了新的定义。每一个组织都有其对管理会计独特的理解,但管理会计还是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于是2008年间管理会计师协会给了管理会计的新定义,即管理会计是一种深度参与管理决策、制定计划与绩效管理系统、提供财务报告与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帮助管理者制定并实施组织战略的职业。管理会计引入中国后,国内的学者也有自己的见解。李天民认为管理会计是一套信息处理系统;孟焰则认为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潘飞认为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虽然国内外对于管理会计的定义并不是很统一,但大多数观点还是倾向于管理会计是一系列的专门的技术和方法或是一种信息系统。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其实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延续和发展。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侧重点、着眼点和应用前提。
(一)服务对象侧重点不同
财务会计以整个企业为核算对象,考核和评价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管理会计以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为核算对象,制约和考核企业日常生产的实绩和成果。
(二)着眼点不同
管理会计“向前看”,财务会计“向后看”。这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最根本的区别。管理会计通常使用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和有关信息对尚未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规划和对比分析,并选取最佳方案。财务会计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历史性的描述,不能为预测和控制未来经济事项提供依据。(三)应用前提不同财务会计将成本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和利润。管理会计将成本按照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和利润。变动成本法和固定成本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将固定间接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进行核算。
四、管理会计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市场经济和会计体制都进行了巨大改革,财政部在2014年第一次发出官方文件提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的改革与建设,改革的方向已经逐渐明确。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既有其特色又有其缺陷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特色
管理会计作为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信息系统,为企业完成计划、控制、与决策等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信息。管理会计根据特定管理需求将成本按性态分成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管理会计在对成本进行了这样的分类后,与完全成本法下算出的利润有时是有差距的,也由此印证了管理会计是给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信息的说法。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企业都是根据已经发生的业务进行记账、算账、报账,是一种事后控制,我们从以往的经验中也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不利于管理者对企业进行控制的。而自引进了管理会计后,企业可以对成本进行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弥补了传统企业管理的缺陷。除了变动成本法外,管理会计在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后,也有了新方法,如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目标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约束理论、及时存货制、客户获利能力分析等。这些都是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特色。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还没有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并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会计规范。究其原因,国内研究学者对翻译文献或者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情有独钟,比较偏向于欧美管理会计理论,因此没有形成自身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全面预算作为管理会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编制方法还存在不足。目前全面预算编制的方法主要有弹性预算、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这几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陷,这些方法中不免有管理层和职工的博弈成分。
五、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管理会计是随着管理理论、管理环境及管理人员的需要不断发展变化的,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好坏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使管理会计更好地造福我国企业,针对管理会计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一些对策。
(一)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主要在引进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上,这些成果并不能用于我国企业的实际经营中,而且脱离实际的研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能否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能否将成功的经验科学系统地归纳、总结、提炼,是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与推广的决定性因素。
(二)提高人员素质
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由人支配完成的。在现在这个经济大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渐普及,财务人员只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提高人员素质势在必行。提高人员的素质不仅要提高技术素质也要提高道德修养,因为人的行为因素是管理会计进行成本管理成功的关键所在。
(三)建立统一规范服务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内部报告是针对企业内部的,对外不具有法律责任,也不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约束。即使如此,管理会计必须基于上层建立统一的规范体系,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统一管理会计准则指导规范,并将该规范落实到管理会计的实施当中。
参考文献:
[1]周宝源.管理会计学(第二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许萍.管理会计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版.
(一)管理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1.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会计控制制度,编制提供企业内部管理会计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也就是说,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观念和技术来处理企业个体的历史或预测性的经济资料,已达到预期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的目的。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急需将以往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二)管理会计的涵义。
管理会计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他们承担经济责任。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是以适应市场竞争、满足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它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对会计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管理会计的内容看,他完全冲破了传统会计的束缚,广泛吸收了现代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理论,形成了一门综合性多学科的科学。它既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2.管理会计的作用。
(1)提供管理信息。
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大量的经济信息,不仅需要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成本、经营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而且需要能适应与企业内部管理的各种管理信息。这些管理信息既包括经过进一步加工后的财务信息,也包括大量具有特定形式和内容的非财务信息,如实际的和预期的、历史的和未来的、局部的和全局的、技术的和经济信息等。只有这样企业管理者才能够据此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达到预期的目标。管理会计由于不受有关会计法规和固定会计程式的制约,且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方法,所以它有可能对从各种不同渠道取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改制,使之成为符合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数据,成为满足管理者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种工作所需要的管理信息(2)直接参与决策。
决策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决策过程是管理人员选择和决定未来经营活动方案的过程。只有正确地进行各种决策,企业才能实现未来生产经营的最优化运转。然而,要制定正确的决策,不仅需要及时获取和提供管理信息,而且需要对管理信息进行科学地加工和有效地利用。管理会计积极主动地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正确地提出和评价决策方案,帮助企业各级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实际上它将自己置身于决策计划过程,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3)实行业绩考核。
为了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必须对生产经营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严密的跟踪和监控,将反映企业经营目标完成情况和经营计划执行过程的实际情况,与预定的目标、计划、预算等进行比较分析和检查考核。这里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按最优化原则进行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和控制决策、计划和实际执行,进行最终实现预期经营目标的可靠保证。在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考评的问题上,管理会计既可以建立完备的控制系统,又可以确定严格的考核措施,从而随时掌握实现现代企业经营目标的进程,正确考评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工作业绩,并为修订决策、调整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一)成本性态分析。
所谓成本性态,是指在业务量变动的情况下,某一类成本的变化形态。按成本性态分类,可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成本性态分析,是研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性(即成本性态),考察不同类别的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特定数量关系,把握业务量的变动对各类成本变动的影响。
由此可见,成本性态问题,实际上就是将成本按其同业务量的相互关系,进行适当的分类。研究成本性态,主要是处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成本控制需要;二是计划编制工作的需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有助于企业从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实现最优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二)CVP分析。
CVP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一种分析方法。CVP分析,全称为: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是研究企业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变量关系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具体地说,它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示,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CVP分析是管理会计中一项重要分析法,其对于正确进行决策分析和有效控制等方面具有广阔用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测盈亏临界点;2、规划目标利润,编制利润预算;3、预测保证目标利润实现所需要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4、为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做出最优选择;5、通过对利润的敏感分析,估量售价、销售量和成本水平的变动对目标的影响,并可据以进一步控制目标成本;6、可以应用于企业的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方面。
(一)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1、货币的时间价值;2、投资的风险价值货币时间价值是指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风险性因素的情况下,资金在其周转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价值,其实质是资金周转使用后带来的利润和实现的增值。
所以,资金在不同的时点上,其价值是不同的,由于不同时间的资金价值不同,所以,在进行价值大小对比是,必须将不同时间的资金折算为统一时间的资金价值不同,所以,在进行价值大小对比时,必须将不同时间的资金折算为统一时间后才能进行大小的比较。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企业投入生产活动的资金,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转,其数额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企业将筹资的资金用于构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借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带来货币的增值。除了包含时间价值因素以外,还包括通货膨胀等因素。我们分析时间价值时,一般以社会平均的资金利润为基础,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和风险因素。资金的时间价值有两种表现形式,即相对数和绝对数。相对数即时间价值率,是指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平均资金利润或平均报酬率;绝对数即时间价值额,是指资金在运用过程中所增加的价值数额,即一定数额的资金与时间价值率的乘积。国库券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各种债券利率,都可以看作是投资报酬率,然而它们并非时间价值率,只有在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这些报酬才与时间价值率相同。由于国债的信誉度最高、风险最小,所以如果通货膨胀率很低就可以将国债利率视同时间价值率。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在研究、分析时间价值时,一般以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利息率作为资金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公司资金利润率得最低限度。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地发生变化。而对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是有其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的,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建立在自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2.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计要求有一定差距。
管理会计的运用最重要通过会计人员加以实施,具体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指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专业教育方面层次低。同时,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是很高,在会计披露上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会计学界关注的极大焦点。这些因素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3.管理意识尚待增强。
管理会计行为是对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不是对企业的核算行为,既是对管理者价值观的一种挑战,也是对管理者管理意识的检测。目前由于受到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管理意识较薄弱。其一,管理会计工作地位低下。一些会计人员和经营决策者认为,会计就是算账、报账,至于管理、经营决策是企业领导的事情。财务会计一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二管理会计属于副业,有经历和条件的零星分散的搞一些,否则干脆弃置不管。其二,企业经营决策者管理意识不高。企业经营决策当局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和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目前,多数企业经营者里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并且有些经营者受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长官意志”较重,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案、资料无法发挥实际效力,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总之,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相当有限。
要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推广并发挥应有的作用,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应该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用;第二方面,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来组建我国自己的管理会计师协会,推进管理会计的职业化,规范和提高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约束管理会计师的行为,增强管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推动管理会计的运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凡利,王翠春,王健。1997:《管理会计应用:现状、问题与应有的改进》1997年第4期。
[2]冯巧根。1997:《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997第7期。
[3]郑雨。1998《:企业应重视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江苏财会》,1998年第9期。
[4]朱连生。2004《管理会计》科学出版社
(一)企业2.0时代的概述
企业2.0时代目前没有一个较为准确及固定的涵义,哈佛大学的Andrew Mcfee教授针对企业2.0时代下的定义为,企业在其自然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社会软件平台,或是企业与其合作的伙伴及客户之间形成的、自然出现的社会软件平台,使得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固定结构及固有的模式变得可视化及透明化。企业2.0时代代表着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是一种全新理念、一个时代的更迭。企业2.0时代是基于人、计算机技术以及社会形成的三位一体开放性的信息系统。这其中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达,是企业2.0时代出现的一个诱因。
(二)企业2.0时代对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影响
1、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
指以协助会计主体的决策层领导制定对外竞争战略、并且实施战略规划,进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战略的眼光看问题,以战略的高度进行分析思考。同时提供客户及竞争对手具有战略相关性的外部信息,以及提供与会计主体内部相关的战略信息,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布局的一个会计分支。
2、企业2.0时代对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影响
2.0企业时代,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涵盖网络的概念,网络还包括微博、微信、电子邮件、交际软件、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无线通讯工具。当今网络已经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战略管理会计可以通过目前先进的网络技术获取到海量的信息,并对其加以甄别、处理后提炼出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有用的战略性指导信息。另外,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在于建立企业的信息价值链及心理资本两个方面,然而企业2.0时代恰好为这两方面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平台及契机,企业2.0时代的战略会计体系中,信息价值链与心理资本为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对外拓展提供了内容及素材,并将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不替代的作用。
二、2.0时代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扩展应用策略
2.0时代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扩展应用有很多方面,而其中尤以信息价值链应用较多,且极具代表性,因而将以信息价值链为例,对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扩展应用予以描述。
(一)信息价值链的概述
我国随着知识经济及信息化革命时代的日益临近,各类信息数量增长的不可预见性同人们对其吸收、存储能力固定性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同时各类信息分布、流向的不可预知性同信息使用用户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使合适的信息在恰当时候,以合理的方式、方法传递给较为合适的使用者,成为信息价值实现的关键。
(二)信息价值链基础上战略管理会计呈现的特点。
1、模块化
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价值链看似一个整体,实则是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的。信息价值链体系是运用一定的程序及方法,采取化繁为简的理念,将整体转化为各个模块,并将每个模块有机的联系起来,并以模块化组合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每一个模块都能够有其自身的功效,但各模块之间又能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并最终形成一个整体运转。
2、鼓励客户主动创造价值
信息价值链不仅强调自身创造价值,有时还可以鼓励客户自身主动创造价值,其实质是将客户作为信息价值链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信息化密集分布的今天,我们在信息工作的采集过程中,可以用信息的密集度来衡量信息量的多寡,每一个经济单位可以利用所掌握信息的资源来提高自身的所创造的价值,价值创造机会越多,价值的密集度也就越大。
3、战略与信息的整合
首先,信息是战略的基础。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所提出的战略设想,战略决策是基于密集的信息量、完善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完成的,可以说没有大量的信息作为支持,战略管理会计将没有其存在的实际意义;其次,战略管理会计为信息的管理提供了合理的、准确的方法。我们知道,信息化时代中信息量是巨大的,如何在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对于企业具有战略思维的有用部分,是信息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符合战略管理会计要求的信息,才算是有用信息。因此说战略与信息的相互整合、取长补短成就了基于信息链基础上的战略管理会计创新发展。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时间观念在管理会计中应用的阐释,尤其是现阶段时间成本,时间收益等概念应用的详细分析,提出其应用价值。并同时指出时间观念在我国管理会计实务中应用的不足,为其今后的实际应用提出改进建议。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各种内部控制制度提供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尤其是为做出最佳经营决策和提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用的方案和资料。一般来说,会计研究总是滞后于企业管理理论、方法的改进,只有企业管理理论在实务中应用后,会计界才会寻找一定途径将其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加以列示、展现,进而为管理的改进提供依据,促使其不断创新。目前,随着“时间”观念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实务中受到重视并实际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界也展开了一系列以时间观念为对象的研究,为时间观念在管理会计决策、评价、推广中的有效性提供途径。
一、时间观念在管理会计中应用的历程
其实,管理会计从一开始就引入了时间观念,只是没有将时间作为财务指标核算,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管理会计的发展始终是和成本的核算相连,所以大多时候我们又称它为成本管理会计。从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对成本的不同处理方法,或不同的成本概念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时间观念的踪迹。
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40年代的标准成本系统中,制定各种人工、费用标准时,已考虑到必要的间歇、停工时间以及不可避免的废品需耗用的工时。直接人工工时标准的制定通常以“时间与动作研究”为基础,并同时考虑学习曲线理论,把工人工作时间长短与工作熟练程度加以联系。把人工工时,机器工时,或者工时费用分配率结合进行差异分析,使我们看到时间观念应用的影子。
在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出现了许多成本概念,比如其中的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也都考虑了时间因素。机会成本是指选择一种行为而放弃另一种行为时所牺牲的潜在收益。考虑上大学问题,上大学的四年时间应当是有价值的,它的机会成本应当是为上大学而放弃参加工作所可能带来的收入。机会成本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隐性的,不体现在企业的任何账簿中。而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的,不可能通过现在或未来的决策加以改变的成本。也就是说,沉没成本相对未来的决策是无关的。可见沉没成本概念也体现了过去、现在、未来等时间观念。
而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中,更是对时间因素倍加重视。时间的竞争是在满足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的即时顾客响应,时间的节省有助于成本的节约和质量的提高。传统的作业成本法(ABC)考虑到了各个成本动因花费的时间。控制未来成本的方法,如产品生产周期成本、供货周期成本等都从各环节要求尽量缩短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而适时制(JIT)更是把时间视为至宝,不允许一丁点儿浪费,管理会计研究出“适时制下的非积累性成本法”或“反冲成本法(Backflush Costing)”等纯粹为JIT服务的成本计算方法,将时间的节约(同时也是成本的节约)应用的淋漓尽致。
此外,时间成本、利益速度、时间评价、时间收益等,都是近几年提出的与时间有关的管理会计新概念。将在下面作部分介绍。
二、现阶段管理会计时间观念的主要应用
现阶段时间观念的应用主要是时间成本概念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中的应用,以及时间收益等在企业相关决策中的应用。
(一)时间成本概念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一般人都会认为传统作业成本法(ABC)是管理公司有限资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当实际推行时,面对不断攀升的成本和员工的不满,大多企业都只能半途而废,这是造成管理会计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原因之一。
2005年1月,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Acorn系统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史蒂文·安德森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一文中提出了时间动因概念及其运用的效果。它将传统作业成本法中的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进行了统一,用时间动因作为统一的度量工具,对成本进行分摊,这使得作业成本法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大大降低。
时间成本是与企业时间压缩活动相关的必要、合理支出,是为满足客户或市场时间要求而增加的费用,以及未能满足其时间要求所发生的损失。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是以时间作为分配资源成本的依据,基于公司管理层对实际产能和单位作业时间消耗的可靠估计,来计算单位作业应分担的作业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其核心是在ABC的应用中嵌入一个“时间等式”,以最基本的业务流程耗时量为基数,列出各种复杂情况下所需追加的工时,并据此按照具体情况改变每一项具体作业所耗时间的估计数,从而降低划分作业的难度与工作量,使之更具实际操作价值。对于每一类资源,公司只需估计出两个参数:一是单位时间所投入的资源能力的成本,或者称为单位时间产能成本;二是产品、服务和客户在消耗资源时所占用的单位时间数,或者称为作业单位时间数。两个数字相乘,就可以得到完成某项作业的成本,即成本发生因素的单位费用。
相对于老的作业成本法,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简化了公司的作业成本财务核算系统,避免了传统作业成本法把时间浪费在讨论本来主观性就很强的时间分配比例问题上。按照这套方法,管理人员可直接估计每项事务、每个产品或客户所花费的资源,而不是先将资源成本分摊到各项活动(成本动因)上,然后再分摊到各个产品或客户上。管理人员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产能利用率与理想的利用率到底有多大的差距,这方面的信息对提高流程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通过采用“时间等式”能够更精确地计算出某项活动的具体时间,从而更为灵活地反映错综复杂的实际,能够精确反映出订单和作业活动的不同特点是如何导致处理时间出现差异的,不仅提高了核算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更好地满足错综复杂的现实运营要求,实施起来更为容易。
(二)时间收益概念在企业相关决策中的应用
决策会计要充分考虑单位时间收益的问题。利益速度概念是指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收益。当企业的某项生产能力受到限制时,为管理者选择最具收益力的法案提供决策依据。比如,某企业可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但是该企业只有一台机器用来生产这两种产品,且机器工时数不能同时满足两种产品的生产,这样机器工时就是生产能力的限制因素,我们一般称其为“瓶颈”。假定产品甲的单位售价为18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单位边际贡献为6元。产品乙的单位售价为1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单位边际贡献为7元。若不考虑机器工时限制,一般会得出单位边际利润大的乙产品应当优先生产的结论。若考虑到生产单位甲和单位乙产品的机器工作时间分别为1/4小时和1/2小时。此时,每一单位机器工作时间的边际利润分别为:甲是6元/0.25=24元,乙是7元/0.5=14元。显然甲产品的单位时间收益高,必须优先生产甲产品,其结果正好与前面判断相反。
进行时间管理是以提高企业收益为目的,通过管理会计的时间观念的创新及应用,且在决策中引入时间要素,以时间单位为基准进行决策,提高管理会计决策的科学性。
三、管理会计时间观念在我国实际应用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作用将更加重要。我国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和研究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的问题是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尤其是在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上,时间观念在我国的实际应用同样存在以上问题。造成应用不足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会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管理会计要求。一是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即使是会计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在校期间也只是学习了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对新的管理会计理论可能只做少量了解,对其具体运用更是一无所知。二是我国会计后续教育只注重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的更新,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三是我国会计人员参与管理的观念意识淡薄。所以,今后应从以上方面加强对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新理论、新方法的后续教育。
企业经营决策当局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由于受到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企业经营决策者管理意识不高。目前迫切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更新观念,加强对管理会计的重视。
理论界只注重理论研究,且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不注重实地研究。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科学,必须强调它的实用价值,要加强实地研究,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还要特别注意理论同我国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而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相结合的问题。
时间观念对于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开始被越来越多企业人士和学者所认可,深刻认识和理解管理会计中时间观念的发展及应用,对于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巧根,管理会计的时间评价与应用,[J],会计研究,2007年11月。
[2]姚旻霏,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与传统作业成本法之比较,[J],财会月刊(综合),2006年4月。
关键词: 价值链会计 框架 应用对策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的发展开始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二是知识化经济和信息化经济逐步处于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价值链会计的思想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经济发生着深刻变革的环境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必然要求价值链会计的研究要打破原有的会计体系的框架,建立更符合新的经济环境和管理理念的会计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企业管理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价值链会计的内涵
价值链会计由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首先提出,他认为价值链会计可以表述为以价值增值为目的,对以战略联盟为表现形式的价值链加以追踪、核算、预测、控制、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其本质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亦即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规划、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
从学科属性方面来看,价值链会计属于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管理会计包括“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两大部分内容,它把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财务会计则以描述历史和现状为主。从服务对象看,管理会计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当局的决策和控制需要为己任,财务会计则以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为主,这正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本质差别。价值链会计本质上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时又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链会计符合管理会计的本质特征。
二、价值链会计框架构建的基本思路
根据价值链会计涵义,价值链会计框架构建的基本思路以强化价值管理为主线,分别沿着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重构其框架。在空间维度上,把原来的以单一企业形式存在的会计核算主体扩展为以价值链联盟形式存在的会计管理主体,把原来的以货币为计量手段的各会计核算对象扩展为以价值链形式存在的一切可以量化的会计管理对象。在时间维度上,以会计实时控制为核心,以管理过程的时间序列为依据,分别以事前管理的统筹规划、事中管理的实时控制和事后管理的分析考评为内容广泛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管理。
在图中,纵轴表示价值链联盟各节点企业。横轴表示会计管理的时间序列,具体内容包括事前管理的预算和决策、事中管理的核算和控制以及事后管理的分析和考评。其中事前管理属于静态管理,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管理,预算与决策是其主要技术手段。事中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实时性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是对经营主体的运作过程所做的一种量化性描述,又是对各种经营活动的合规性、有效性进行的一种实质性干预。事中实时控制既是事前管理的延伸和拓展,又是事后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事后管理是指定期对企业及其内部各责任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价值创造的贡献程度进行考核、分析与评估。价值链会计的事后管理既为实现事前管理所确定的目标服务,又为以后的事前管理提供反馈信息,因此可以把这种管理视为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管理。
价值链会计的管理框架可用下图来表示,该框架分为外部价值链层面和内部价值链层面。外部价值链层面是从战略角度而言的,即站在价值链联盟的高度进行产业选择、纵向整合、战略联盟选择、研究开发和组织机构优化。内部价值链层面是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角度而言的,是指对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活动的管理。该框架与传统的会计管理理论框架所不同的是,在进行会计管理的时候,应该明确管理的目标是在实现价值链联盟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其思路的特点在于,通过审视价值链与价值链管理理论去改造原来的会计管理理论,实现价值链与会计的融合。
三、促进我国企业价值链会计应用的对策
1.加强价值链会计理论研究及创新
目前对价值链会计的研究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如何形成有机的体系和有效的机制,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实际工作,使价值链会计工作在企业中顺利展开。
应进一步加强对价值链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自从价值链会计理论提出后,我国的理论界虽然也对其展开了讨论和研究,但是也只是集中在一些基础概念方面,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而在实务中,虽然某些领域己经涉及了价值链会计,但与能够完整运用的差距还很大。
任何理论的实际应用都必须结合企业所处行业、所处行业中的位置等实际情况,通过价值链的分析,找出适合企业发展最为有利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会计的作用,丰富管理会计的内涵,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上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寻找新的方向,使企业增值实现的方式、增值过程的控制行之有效,从而让企业能更好地迎接挑战,把握发展壮大的机遇。
2.协调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要改善企业的会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就必须使企业超越传统会计思维定势的束缚,运用价值链会计思想、方法,整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功能。在保留传统会计管理的核算内容、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建立起与供应商、客户和银行等联系、交易与结算并行的大型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并提供相应的经营、财务状况报告及预测决策模型,及时提供企业外部市场及竞争者信息,以利于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统一迅速的整体行动和应变策略。整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功能,是发展趋势所在。价值链会计目前阶段的任务主要从价值链的角度扩展管理会计职能,通过结合来实现,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模式的进步而逐渐将财务会计的职能融合在其中,最终成为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职能于一体的会计模式。
3.更新实务界观念
要在企业中顺利实行价值链会计,就要破除传统的观念,大力宣传价值链会计,强化企业增值意识。随着价值链会计体系的建立,一些传统的会计概念、原则、方法都要从新的角度去认识。研究管理会计要摆脱传统会计的旧框架,用全新的观点来看待新事物。价值链会计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观念。它首先是要塑造一个人的理性思维观,帮助企业的决策者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和高瞻远瞩的眼光。
4.强化实际操作
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承的,通过实践还可以不断丰富理论。要想在企业中顺利地实施价值链会计,就要营造适合其发展的良好环境。在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制、价格体制还不够完善,这使得价值链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当务之急是应该尽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健全金融体制、价格体制,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经济环境,使得企业的决策者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规律,用所掌握的管理会计知识对企业的未来作出预测和判断,同时在企业内部也要形成一种充分重视和利用价值链会计的氛围,对会计人员的工作给予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下应用价值链会计,才能取得好的实际效果。针对中国企业的现实状况,我国应用价值链会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永久性的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全体员工的激励性、创造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企业应当充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关于价值观和相应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精髓,培育永久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基础,同时,价值链会计的严格实施,也必然会促使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
(2)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实行价值管理,进而应用价值链会计。企业实行价值链会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首先,企业要深入分析自身的情况,在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制定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其次,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顾客的状况,跟踪市场消费动态,研究顾客的偏好及发展趋势等。最后,要研究竞争对手的相关情况,包括对手的行业价值链和内部价值链的具体情况,找出本企业价值链的不同之处,并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然后再依据这个目标定位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规划等。
(3)采取先试点、后推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逐步推进方案。目前在我国由于真正实施价值管理的企业比较少,也就直接导致了价值链会计的实施困难,而随着价值管理思想逐步得到企业管理者的认同,价值链会计也将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多数企业的管理基础比较落后、信息技术应用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还有待完善,在实行价值链会计的过程中,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在经济发达地区挑选部分内部条件和管理较完善、会计制度较健全的企业,组织实施价值链会计,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也完善价值链会计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再逐步在该企业所在的行业或地区开始推行,最后实现在全国的推广普及,收到理论与实践“双赢”的效果。
(4)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专业的管理会计队伍。价值链会计的运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会计人员所需要的知识涉及广泛。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不仅要精通企业财务会计的原理、方法及相关的政策法规,而且要全面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不仅要熟悉企业的财务状况,要对整个企业经营生产活动作全过程、全方位的了解和把握,而且要能根据已搜集到的各种经济资料,设定某些参数,采用一定的管理会计方法,对企业某一方面的经济活动趋势作出事前预测或规划。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会计培训是许多企业的当务之急,是价值链会计推行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鲍勃・瑞安,罗伯特W・斯卡彭斯,迈克尔・西奥博尔德著.阎达五译.财务与会计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阎达五.环境下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研究.会计研究,2004,(9).
[3]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4,(2).
[4]迟晓英,宣国良.价值链研究发展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
【关键词】 环境不确定性;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功能扩展
中图分类号:F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22-0131-06
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优化与拓展,以及经营范围或领域的不断深入,环境不确定性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冯巧根(2014)曾就环境不确定性下的管理会计对策提出过看法,认为:管理会计主动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客观反映,企业应以顾客价值创造为导向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即:一方面借助于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对信息有用性加以甄别和判断,促进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信息认知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运用行为动机理论,通过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强化企业的控制机制,推动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区别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有自身的特性,如其提供的信息及其开发的管理工具能够在实践中体现出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且为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发挥积极的作用等。随着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推进,企业面临的环境更为广阔,各种环境的复杂性与动态性使不确定性增强,企业的环境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产生环境不确定性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资源管控能力弱,企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或者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系统不够及时与有效,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缺乏战略性,不够全面与深入等。因此,如何在既有的环境条件下,提高管理会计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竞争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般而言,环境不确定性是指存在于企业组织边界之外,并对企业组织具有潜在直接影响的所有因素。正如王斌和顾惠忠(2014)所言:“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已是一种事实,经济全球化更是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拓展了市场需求和要素供给,为企业(尤其是全球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盈利机会;另一方面,这种全球化的经营也使风险因素增强,并使企业置身于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企业若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在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上有所创新与拓展,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发挥管理会计工作者的积极性。这是因为离开了他们的支持与帮助,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将成为泡影。
研究管理会计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可以从管理会计功能与作用的扩展来加以思考,即通过管理会计功能作用的改进与完善来加强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应对。冯巧根(2014)认为,要重视环境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管理会计创新与发展问题研究,管理会计创新至少有三层涵义:一是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通过优化机制建设来推动和配合其他方面的会计改革,进而促进企业管理的发展;二是改革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来适应新的情况,消化制度变迁给管理会计机制产生的压力,实现管理会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管理会计工具的创新来建立新型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总之,以环境不确定性为主题开展管理会计的相关性研究,其出发点与归宿点还要落在管理会计自身上,研究的目的是为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环境认知方面的知识基础,同时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获取提供价值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动力。
管理会计与环境不确定性关系的探讨是管理会计变迁与发展问题研究的基础,积极寻求管理会计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对策与思路是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选题。加强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有其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意义。从理论上讲,环境因素是理论构建的最基本要件之一,离开环境问题谈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建设,必定助长“空中楼阁”的蔓延,结果是“中看不中用”,起不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尤其在“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规划”等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驱动下,管理会计如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或方法,如何创建符合经济新常态下的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与控制系统的新方法或新手段,需要进行理论的提炼与深入的总结。二是实践意义。从实践角度分析,管理会计工具一般具有较强的专用性特征,它主要是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与扩展的,即它是在某一家企业或某几家企业基础上总结概括而成的方法体系,具有很强的情境特征。如何甄别各种工具或方法的功能差异,并使其在企业实践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需要企业结合环境因素,尤其是针对环境不确定性进行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与创新(冯巧根,2014)。换言之,管理会计工具或方法体系需要结合对环境不确定性问题的认知,认真而全面地加以研究与改进。否则,其实用性与有效性将大打折扣,可能还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与效果等。
二、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认识
环境不确定性问题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社会话题,如何结合环境不确定性来认识管理会计的功能与作用,并提高其对实践的指导性与相关性,需要对环境不确定性问题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从企业角度讲,影响企业的环境因素很多,有时某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可能并不明显,往往不被企业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推进,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环境不确定性这一现实,并且处理好相关的环境不确定性问题。唯有如此,企业才能保持控制的高效率以及经营的高效益。从经济学角度讲,信息不对称是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之一,即: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决策人进行决策时往往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不足,很难针对不确定性的环境作出准确的判断。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各种战略失败的风险,使企业计算与各种战略选择方案有关的成本和概率发生困难。
企业试图通过分析环境因素使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降低,或者力求将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减少到使人们能够理解和可操作的程度。美国学者Duncan(1968)认为,应该从两个维度来确定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一是企业所面临环境的动态性,二是企业所面临环境的复杂性。企业的环境大致分为五种形式:一是渐进型变化环境;二是干扰型变化环境;三是周期性变化环境;四是相机型变化环境;五是随机型变化环境。以往的管理会计虽然注意到了这种环境管理的不确定性,但考察的视野还比较窄,采用的主要手段是进行决策模型设计和敏感性分析模型的构建等,没能从理论的高度形成管理会计决策与分析的应变机制及方法体系。近年来,权变理论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就是试图从更灵活的视角来观察企业的价值管理现象。
结合管理会计来认识环境不确定性,需要将组织模式的变革和企业生产方式及其工艺的改进等联系起来予以思考。通过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管理方式的变革等深入考察,可以对企业组织这一领域的环境不确定性有一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讨论。
(一)组织变迁引发的环境不确定性
单一企业组织的管理向企业群组织之间的管理转变,使企业面临的环境具有动态发展的不稳定性等特征。针对这种环境不确定性,管理会计的应对方法之一是实施组织结构的调整:一是设置对应于外部环境的缓冲部门;二是将传统机械的组织结构转变为权变灵活的组织结构。组织变迁是一种客观必然,这是因为,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就会增强,企业与企业之间沟通、交流以及经营往往就会增多,传统单一企业稳定、主导的管理方式就会转变为动态、不确定性的管理方式。组织边界的日益扩张,使组织间的产品生产与分工合作变得更加密切,基于产业链的资源整合与信息集成,要求组织间实施战略合作并实现信息共享。此时,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被突显出来,管理会计能够借助于信息支持系统,为企业发展提供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涵盖企业管理者需要的全方位的信息内容,包括战略、经营决策和管理活动等各个层面,管理会计为企业进行明智、科学的决策提供帮助。与此同时,管理会计控制系统通过利用这些信息,帮助企业规划发展战略,并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建立起长期的竞争优势。譬如,围绕产业集聚区域的企业上下游价值链活动,通过各种长短期契约(尤其是长期契约),或者股权投资(如参股)、建立经营共同体(如创办合资、合作企业等),或者采用并购等资本经营方式,强化企业间的横向联系,扩展企业边界,实现组织间价值链的整合与优化,实现信息共享、利益合理分配等集群目的。
为了有效应对组织变迁下的环境不确定性问题,管理会计需要考虑各种与组织相关的影响因素,增大信息含量并据此开展预测。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应用的“大范围信息”就是结合大数据内容进行整合和甄别后的信息(冯巧根,2014),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给管理会计带来新的机遇,提高了管理会计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与传统分析时代的样本分析与局部分析不同,互联网新经济时代的大数据技术是一种知识的分析,它通过物联网将传感器与外界联系在一起,企业自主“捕捉”信息,需要的留下不需要的放弃,充分利用信息,及时反馈信息,真正实现了管理会计事前、事中与事后的结合。面对这种新情况,企业应该善于应用大数据开展环境不确定性的应对,加快管理会计创新,具体包括产品创新、运营模式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各项活动,同时推动管理会计工具的开发与创新。由此可见,基于大数据的“大范围信息”是管理会计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减少或消除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管理会计为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服务的基本目标。
(二)职能转变引发的环境不确定性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职能管理需要向流程管理转变,需要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以及企业发展曲线增长的新特征。这种“新常态”使环境不确定性的复杂性变得更加突出,更加难以控制。以往,在企业传统的职能管理体制条件下,管理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转嫁、预算松弛和资金游戏等逆功能现象,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其发生与应对的规律已基本为人们所掌握(冯圆,2011)。然而,从单一企业向多企业协作的转变过程中,这种传统的职能管理方式不仅使原有的规则不再有效,且不利于组织间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及总成本的降低。为了积极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组织间关系管理要求对传统的职能管理系统进行拓展与集成,提高管理会计的权变性。譬如,延伸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时间坐标,扩展管理会计控制手段与方式的空间范围,以及加深组织经营与投资过程中的管理会计功能和结构等。
随着企业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变,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增强了自觉应对的内在行为动机,即积极满足组织对管理会计工具或方法应用的多主体、多区域、多阶段、多职能的整合与集成需要,提高控制与管理的效率与效果。此外,为了提高管理会计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相关性与有效性,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与管理会计控制制度的协调与沟通十分必要,且在当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换言之,通过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加强管理会计应对环境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已不可或缺。
三、管理会计功能扩展与环境不确定性
传统的管理会计功能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导路径,是管理会计内容的一种延伸。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导入管理会计以来,各类教科书几乎没有对管理会计内容进行有成效的改进与创新。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在环境不确定性的条件下,积极扩展管理会计功能是会计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管理会计概念视角的功能作用
财政部2014年10月正式的《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管理会计概念作了如下表述:“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而同一时期,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携手推出的《全球管理会计原则》(以下简称“全球原则”)中对管理会计的定义为:“管理会计通过全面分析并提供一些能够支持企业开展计划、执行与控制战略的信息,来帮助企业作出明智的决策,进而创造价值,并保证企业持续性地成功。”财政部“指导意见”中的定义针对的是所有关心管理会计的人群,采用的是介绍性的表述方式,其界定了管理会计的外延(它是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确了管理会计的定位(单位内部管理需要)及功能作用;而英美“全球原则”中的定义针对的是会计人员,它着重强调的是管理会计的功能作用,在该定义的内容上,首先表明管理会计的信息功能,其次强调管理会计控制功能(明智决策、创造价值及可持续成功)。尽管这两个定义存在较大的表述上的差异,但两者在功能作用的需求上却是基本相同的。财政部“指导意见”定义中的“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要求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科学决策(明智决策)、价值增值(创造价值)和持续性成功提供保证。
应该说,英美国家管理会计实施的时间长,经验丰富,人们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也较为全面,不需要再对管理会计的外延等加以说明;而中国管理会计的应用时间短,许多人对管理会计的认知还处于模糊阶段,所以在概念中多一些解释性的文字也是正常的。当然,各国文化价值观不同,在概念表述上采用不同的形式也属于一种正常现象。总的来说,我国的管理会计体现的是政府导向与市场化自主导向的统一,管理会计定义充分体现了经济新常态下会计工作所具有的包容、持续、健康发展的内涵或特征。结合上述两种定义的解读,管理会计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即“价值增值”、“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和“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或者说,管理会计就是企业组织围绕信息支持系统与管理控制系统,以实现价值增值这一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冯巧根,2014)。管理会计的功能作用就是要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值,即开展所谓的“顾客价值创造经营(Customer Value Added Management:CVAM)”。这种“顾客价值创造经营”的两种手段是:(1)信息支持系统。它是一个通用、客观、透明的精细化价值驱动因素(value drivers)分析与决策的信息平台。(2)管理控制系统。它是一个基于价值驱动因素分析后对组织经营活动的行动规划、细化与管理控制的控制体系(王斌和顾惠忠,2014)。
(二)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管理会计功能扩展
传统的管理会计功能是按内容延伸的,其作用往往较为滞后。国内现有的一些管理会计书籍一般将管理会计的功能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计划功能;(2)控制功能;(3)决策功能;(4)成本管理功能;(5)激励功能。这种功能定位已难以适应当前环境不确定性条件下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需要。结合上述财政部“指导意见”和英美“全球原则”的定义,可以将管理会计功能作用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支持系统的功能作用。它透过业务经营、流程、作业分析等,进行相关成本计算,收集并提供各种管理信息,如产品成本信息、产品及作业质量信息、时间信息、产品及顾客盈利性信息等,从而支持管理者进行决策与控制。二是管理控制系统的功能。其主要环节包括:(1)在明晰组织长期目标与战略的基础上,将组织的中长期目标与战略规划具体化,使之可衡量、可执行;(2)组织结构与流程调整,即根据环境变化及管理跨度需要,设置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并根据业务流程与组织架构分配权利、责任;(3)任务设定,即为组织目标设定和选择行动计划,识别具体的关键业绩衡量指标或“价值驱动因素”,为业绩指标设立标杆并分配实现业绩所需的资源;(4)实施控制,即主要通过信息报告监督战略实施与执行情况;(5)业绩评价,即评估分析战略执行的成功度,实施经营业绩和管理业绩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奖惩相挂钩(王斌,2003)。这种依附于管理会计两大系统上的功能定位使管理会计实现了“一体两翼”(以价值增值为“体”,以信息支持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为“翼”)的功效,详见图1。
图1显示,Ⅰ象限的功能最重要,它要求两大系统的功能都能发挥充分而积极的作用,从企业实践角度讲,它属于决策等方面的功能需求。其他象限则各有侧重,可以结合企业的情境特征对管理会计功能进行自行定位或价值判断。通过明确管理会计两大系统的功能作用,可以加深人们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并提高管理会计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将管理会计功能定位在两大系统上,既有助于应对环境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还可以提高管理会计的市场化属性。这种设计与法国管理会计界提出的管理会计功能结构具有相似之处,即从两个视点来观察管理会计功能。法国管理会计的两大坐标分别是:(1)经济计算功能和信号传递功能;(2)生产、技术导向和组织结构的功能。上述形式的功能划分有其积极意义:一则它的包容性强,有助于拓展管理会计发展的空间;二则它为各种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分析的框架结构。并且,借助这一框架,增强了企业应对各种外部经济、金融等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的信心与能力,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四、提升管理会计相关性,积极应对环境不确定性
结合前面提出的管理会计“一体两翼”的内涵,相应的“环境不确定性与管理会计的相关性”认识也可以从“一体两翼”涉及的三个关键词入手加以展开。
(一)“价值增值”视角
管理会计的价值增值,既要强调企业的价值创造,更要突出企业的价值实现。这是因为在环境不确定性大量存在的情境下,创造价值并不等于实现了价值增值。管理会计的价值增值是企业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从企业的内在价值考察,企业组织必须努力创造顾客价值(冯巧根,2014)。顾客价值指的是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它是感知利得(Perceived Benefits)与感知利失(Perceived Sacrifices)之间的权衡。彼德・德鲁克说过,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管理会计就是要实现“顾客价值创造经营”。外在价值代表的是由外部投资者认可的企业投资价值,就上市公司而言,其直接的反映便是股票市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使企业价值管理上升至战略的高度,并从企业治理的全方位、全过程上加强价值的运筹,最终实现企业组织的价值增值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的一切价值管理活动已经转向顾客价值创造经营,即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来获得企业的价值增值。从价值增值视角考察环境不确定性的应对策略,是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信息支持系统”视角
管理会计作为一种信息支持系统,是一个通用、客观、透明的精细化价值驱动因素(value drivers)分析与决策的信息平台,它通过经营活动、流程设计与再造以及作业活动分析等,对这些经济活动进行成本计算、收集和整理,并据此提炼出各种管理所需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具体如产品成本的信息、产品及作业质量信息、时间信息、产品及顾客满意信息等,以支持企业的管理者识别、判断其有效性,服务和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系统要注重培育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任何企业的组织文化都与管理会计的信息认知相关”。组织文化的解释与传递功能能够增进企业对信息的认知,并在应对环境不确定性上对管理会计功能产生影响。
如果不重视企业文化在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往往易使企业面临重大的风险并发生巨额的亏损。譬如,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后,开始高调收购美国的资产,其中包括Firestone轮胎公司和好莱坞的哥伦比亚影业公司。但是,几乎没有一桩收购案能给日本买方带来预想的收益,大部分日本公司在美国的收购都以惨败告终,Firestone公司和哥伦比亚的收购最后分别损失了10亿美元和32亿美元。虽然这种收购失败存在着多种因素,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合并双方不能克服国民和企业层面的文化差异。因此,当前在环境不确定性分析中引入企业文化,重视企业组织的行为动机是极为必要的。再以房地产企业为例,通过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对房地产企业进行价值认别,可以增强企业价值增值的效率与效益。以快速周转为盈利模式的住宅房产开发企业,其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地块的获取、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及销售回款的项目周期管理等各个环节,即要求以快取胜。而采用高端特色产品开发为盈利模式的房地产企业,其管理的重点应放在产品本身的位置及设计理念、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的盈利模式同样存在差异,商业地产通过其持有的物业的租金和物业的增值来获利。因此,与商户的合作管理变得十分重要。不同的商户在盈利贡献方面的情况是地产公司衡量不同客户盈利能力的基础。由此可见,信息支持系统是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与保障。
(三)“管理会计控制系统”视角
传统的管理会计控制局限在单一企业的视野,应扩展控制的边界,增强企业行为动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这是因为,“行为动机与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具有相关性”。为了优化管理会计的控制机制,可以将经济学理论中的“经营权控制”与“剩余权控制”等概念引入到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中来,并灵活地加以应用。在经营权控制中,传统的预算管理、标准成本等工具能够为组织的业绩评价等产生积极的效果;应用现代的管理工具,如作业成本管理、资源消耗成本管理及平衡计分卡与经济增加值等,则可进一步提升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效率。剩余权控制是当前探索激励约束机制的管理概念,组织的上层管理者需要明确地设计出一种能让组织成员接受与理解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剩余权控制的规则制定是规范具体行为的控制系统。剩余权控制中的“剩余”概念有助于创新,同时还可以防止组织成员行为的过激,起到制约组织行为结构的功效。
从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视角看,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是增强价值实现的功能机制,具体包括:(1)价值创造中的能力管理。一是战略定位,即保证企业组织的战略方向不异化,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价值创造,通过作业管理反映价值、战略管理规划价值、业务战略创造价值、风险管理保护价值等手段,提升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效率与效果;三是价值链分析,借助于企业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及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将供应链管理向需求链转变,从单一企业的管理会计向企业集群的管理会计方向升级与优化(陈良华,2002)。(2)价值实现中的价值流管理。价值流指的是企业内实现某一特定结果的一连串活动。管理会计控制系统需要对企业的价值流进行重构,减少各条价值流中的无效活动,一般可以通过全面质量管理(TQM)、业务流程再造(BPR)等手段加以甄别。价值流是价值链的扩展,是动态发展的。它强调顾客满意这一基本需求,并关注其价值贡献与价值流的横向联系(傅元略,2004)。(3)价值实现中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企业价值增值中一项最基础的工作,主要包括作业动因与成本动因等。从价值管理的角度看,作业动因是创造价值的源动力。成本动因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结构性动因(如规模、地点选择等)、执行性动因(如供应链关系、发生的次数等)。(4)价值创造中的资金管理。企业价值增值必须强化资金控制,管理会计中的资金管理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责任中心管理等资金计划执行情况的管理。
五、结束语
本文是对环境不确定性下管理会计对策(冯巧根,2014)的再思考。全文对环境不确定性进行了再认识,对财政部及英美国家的管理会计定义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同时从功能扩展的视角提出了管理会计的“一体两翼”观点,并围绕“价值增值”与“信息支持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提出了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具体对策与思路。本文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环境不确定性的综合治理必须始终坚持价值增值的信念不动摇。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系统是环境不确定性条件下管理者履行价值增值责任的重要手段。当组织成员与组织的知识创造结合时,必须拥有价值增值理念,价值增值促进了企业的计量与披露,借助于价值增值动机也能够充分映射出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管理会计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可以进一步将心理学与社会学等观点应用于管理会计的研究之中,更多地展现多学科理论整合的潜力,并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今后,从社会与文化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管理会计,并引入认知学理论来看待管理会计文化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表征传递效果,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 冯巧根.基于环境不确定性的管理会计对策研究[J].会计研究,2014(9):21-28.
[2] 王斌,顾惠忠.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J].会计研究,2014(1):13-20.
[3] 冯巧根.管理会计的相关性及其思考[J].财会通讯,2014(7):6-13.
[4] 冯巧根.高水平管理会计的本土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5):4-11.
[5] 冯巧根.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J].会计之友,2014(32):56-60.
[6] Duncan O D, Haller A O, Portes A. Peer Influences on Aspirations:A Reinterpret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68,74(2):119-137.
[7] 冯圆.预算编制方法的改进及应用[J].会计之友,2011(18):3-7.
[8] 王斌.论管理会计系统的权变性[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6):11-16.
[9] 陈良华.价值管理:一种泛会计概念的提出[J].会计研究,2002(10):53-56.
[10] 傅元略.价值管理的新方法:基于价值流的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2004(10):48-52.
[11] Dovev L, Pamela R H, Poonam K. Organizational Differences, Relational Mechanisms, and Alliance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ment Journal,2012,33(13):1453-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