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研究生 培养方式 科研课题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121-02
国与国的竞争实质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中国参与国际贸易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1]。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均出现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尤其是在高精尖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依然成为了核心竞争力。在大学本科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研究生已经成为的了各国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所以,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近几年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我国对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进行了逐年扩招,表面上,一些具体的统计数字显示了每年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国家人才储备与发达国家逐渐缩小差距,但不得不承认,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所培养的研究生在质量上有着巨大的差距。创新性不足、科研能力不够、理论脱离实际等等标签,影响着国内培养的“人才”的含金量。造成这种“人才”成色不足的尴尬境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1.1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现今国内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出路无非就是就业(包括创业)与继续深造两种选择。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除了小部分是发自内心的热衷于科学研究,绝大部分还是为了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为将来能够寻求一份理想的工作增添砝码,这种心理导致这部分学生不能专注于科学研究,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研究生阶段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和科研能力的培养。(2)对于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学生没有正确的态度,普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对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不能深刻理解,更无法理论联系实际。(3)在研二、研三的科研阶段,学生往往墨守成规,畏惧权威,只追求改良、借鉴前人的科研成果,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性,亦缺乏主动思考和进行深沉次挖掘的能力[2]。(4)不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过多的注重对工具书、科技论文的学习和沉浸于网络科技论坛,缺乏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不能建立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
1.2 培养单位方面的问题
(1)研究生课程内容老化,教材的更新只是对陈旧内容和知识点的翻来覆去[4],不能紧跟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学生受到陈旧知识的束缚,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2)课程的安排太注重基础性、理论性,缺乏针对性,学生无法把所学课程与研究课题相联系,不能认识所学课程的价值和作用,这就造成了学习的盲目性。(3)一些研究生导师缺乏工程经验,容易导致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时,提出与工程实际脱离,甚至是相悖的方案。(4)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论文选题时过于片面,不能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或者国际研究热点等。
2 基于科研课题为引导的研究生培养方式
基于科研课题为引导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是将对研究生能力的培养依托于科研课题,以兴趣选择课题,实践牵引理论学习,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突出研究的针对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科研课题与教学的结合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集中的地方,具有技术密集型优势,因而承担着来自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厅级等各个层次的科研任务[5]。特别是理工科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与工程技术相联系,因而可以获得许多与工程实际相关的科研课题。
导师在选择科研课题时,要对课题的背景及技术条件有深入了解,课题想要得以更好地发展,要以工程实际需要为导向,科研联系实际,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研究。高校老师不仅进行着自己的科研任务,还要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与课题相容,以具体的课题案例代替课本上陈旧的内容,融合基础的知识与技术后,鲜明生动地教授予学生,这既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也向学生授予了具体的工程经验,更具有针对性。
2.2 科研课题与学生的结合
入学之初,导师应当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对所研究领域的了解情况和专业特长。在给学生分配科研课题时,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每个科研课题要都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严格的时间要求,既定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指标,接受课题之初,导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课题所涉及的主要学科和交叉学科,明确要求学生对所投入课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做到熟练掌握,这会促进学生在日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学习有了兴趣和目的,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就不会乏味,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利于良好学风的培养。学生在面对科研困难时,容易片面地根据课堂理想化的知识和技术去处理问题,从而造成结果脱离实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时导师就要引导学生结合工程实际寻找解决办法,发现理论与工程实际的差距,这样学生在解决课题难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于课题的研究往往是在一个团队之中,学生至身于其中,就会自发地交流合作,共同进退,利于团队精神培养。所以,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过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通过研究生人才培养与具体的科研课题相结合,特别是依托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的科研课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与人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使其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而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银华.工科研究生工程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思考[J].高教学刊,2016(3):224-225.
[2] 李真,何宇迪.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4(10):165.
[3] 夏桂松.对于工科研究生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20):3-4.
[关键词]教学 科研 一体化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与科研是两个重要的功能,不能偏废一方。学校调整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教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实现有效转化,充分应用于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科研的一体化,促使学校教育健康发展。
一、学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现状
在新技术革命到来,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各国都开始重视学校的科研功能。如英国大学几乎没有不搞科研的教师和不搞教学的科研人员;美国则将绝大部分国家科研机构设在大学,交由大学管理。而我国学校教育正面临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压力,学校教学与科研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目前我国部分学校和教师在对待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上存在着误区,即重科研轻教学。部分学校为了自己学校的荣誉和社会地位,过分重视科研工作而忽视了教学工作;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业绩,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可,就极为重视科研工作的参与,而相对忽视了教学。这样就导致了学校或院系教学第一线的力量难与科研第一线的力量相提并论,有些专业基础课则交给年轻教师甚至是研究生来教学。这对培养合格的高质量高层次人才是非常不利的,迫切需要对此加以调整。
二、学校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必要性
学校教学与科研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然而,目前部分学校和教师却过分地重视科研而相对轻视了教学工作。如果想扭转这种局面,调整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更好地促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统一,就有必要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实现教学科研的综合化、一体化。
1.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学校教育发展中,教学是中心工作,科研是重要工作,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不能偏废一方,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推进学校教育发展的长效措施。而要想更好地促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就有必要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推动科研。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学校评估既要包括教学工作又要包括科研工作,注重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两方面的考核。通过相应标准的制订,促进教学、科研的健康发展;通过硬性标准的实施,形成学校教学上质量、科研上水平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从而促使学校教育健康发展。
2.教学科研一体化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不教课,就不是教师;教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科研是教师自我增长知识的过程,它包括专业科学研究和教学科学研究,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教师掌握了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教技,就能在教学过程中授教自如、游刃有余。反过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所需自我学习、自我深造,将所学的新知识、所研究的新成果再用于教学。这种“科研―教学―再科研―再教学”就构成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从而使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对一个称职、合格的教师来说,科研和教学二者缺一不可。要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就必须促使教师既重视科研又重视教学,在教学和科研的领域都有所发展,这样可以使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更有助于教师职责的履行与自身水平的提高。
三、学校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可操作性
1.更新观念,加强认识
学校应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目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方式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机制也越来越完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标准仍具有很大的趋同性,科研成果仍处于核心地位,甚至是评价的唯一标准。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不断积累与沉淀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举措都可能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学校领导应树立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指导思想。目前,大多数学校对科研活动的奖励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对教学活动采取的激励措施大多是设置教学成果奖,评选优秀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但二者在劳动付出与收益所得方面的差别也是存在的。学校领导应树立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指导思想,认识到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对学校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的,不可偏废一方,让教学与科研享受同等待遇,从而促使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两者协调发展。
教师应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学校教师的工作同一般教师的工作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学校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学校是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在教学之外,学校教师必然要承担起科学研究的重任。教师应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既包括科研工作又包括教学工作。作为教师,重点毫无疑问要放在教学上,对教师的奖惩、职称评定等应该侧重于其教学成绩。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必须充分体现教学工作应占的分量,联系实际的情况,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形成一个恰如其分的比例,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促进教师教学科研双丰收。
2.建立教学科研综合评价体系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研有助于革新旧的学科,催生新的学科,提高教学的知识覆盖面,而教学是对科研成果的传播和验证,学校及其教师既要重视科研又要重视教学,不可偏废一方。学校建立教学科研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各项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以及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付出的劳动,给出一个合乎公平的客观评价。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是促使教学、科研两者协调发展,推进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长效措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体验营销 顾客满意 品牌体验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步走向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营销理论指导下的营销实践活动越来越难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了走出传统营销的陷阱,更好地抢占市场,赢得顾客的忠诚,使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在顾客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成为顾客的首选,企业迫切需要新的营销理论的指导企业的品牌建设。而拥有连贯的、一致的、积极的品牌体验是顾客保持忠诚的最主要原因,这种品牌体验的前提是顾客对品牌完全满意。
二、体验营销的策略
体验营销是站在顾客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体验会涉及到顾客的感官、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也会包括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同时也可包括身体的一些活动。在体验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营销战略也应有相应转变,主要是以体验为基础,开发新产品、新活动;强调与顾客的沟通,并触动其内在的情感和情绪。以创造体验吸引顾客,并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以建立品牌、商标、标语及整体意象塑造等方式,取得顾客的认同感。
三、顾客满意与品牌体验概述
品牌体验是顾客个体对品牌的某些经历(包括经营者在顾客消费过程中以及品牌产品或服务购买前后所做的营销努力)产生回应的个别化感受。一个品牌的知名度只是众多维度中的一个而已,真正打造品牌的品牌战略家,其眼光是聚焦于品牌的内涵,而这种内涵集中体现于品牌的核心价值。顾客满意是业务中仅次于净利润以外的最便于检测的指标之一。借助品牌凝聚体验,品牌不但是提品或服务的标志,品牌还是对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表达。在体验营销者看来,品牌就是“顾客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总体体验”。
四、基于体验营销的顾客满意与品牌体验实施策略
品牌经营的目标是促使保持顾客的满意,顾客的品牌体验决定对某品牌满意以及满意度高低的因素,所以积极的品牌体验将直接增加顾客对品牌的满意度。
1.品牌体验的核心是重视产品与顾客的互动
企业管理者都知道品牌的重要性,但如何使品牌融入顾客真实性的生活体验,却是个挑战性的关键问题,它涉及到上述各个层面的顾客体验,同时它也是一个完整的周期,一个包含各种关联的完整过程。顾客重复购买同品牌的产品的可能性,是与他们遇到产品的积极的体验成正比。因此,产品与顾客之间良好而且周到的互动有助于创造这些积极的体验,并进而定义可记忆的品牌内涵和印象。
2.全面顾客体验营销
全面顾客体验营销是一种基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销模式,它通过对顾客需求的深入与全面理解,借助全面接触点理论,确定顾客体验的关键时刻或关键点来满足顾客体验需要的活动过程。例如,惠普的口号是“全面顾客体验”,即通过提供服务体验、购买体验、使用体验及应用体验,让顾客感受到一种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并围绕以顾客为中心和为顾客提供全面体验的思想构筑相应的运营模式,目的是让顾客得到全面、优质的服务。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型为“以顾客为中心”,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找到有价值的顾客和踏上快速成长的战略和运营管理路径。
3.创新塑造和传递品牌体验的方式
品牌体验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要应运而成长,不断创新。创新的方式很多,例如,增加顾客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提供具有选择性的包装、为某地区的现有顾客或潜在顾客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礼品等等。创新塑造和传递品牌体验的方式需要打破既定规则与突破思维定势的勇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我们的品牌与时俱进,焕发品牌的青春,使品牌体验真正具有时代气息,不断使顾客满意。
4.进行品牌体验管理,创造顾客满意
企业在各种场合所给予顾客的承诺,必须很好地履行“言必行”,这关系到企业的信誉。所以,企业应树立的经营观念是,一切经营活动的起点和中心是顾客,企业使命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其生产经营过程就是不断满足顾客需要的过程,利润只是顾客对企业的奖赏和回报,创造高度的顾客满意是市场营销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很多成功的企业都在推行顾客满意战略,如摩托罗拉的完全顾客满意战略。要使顾客有良好的品牌体验,企业必须推行顾客满意战略。
参考文献:
[1]马连福:体验营销——触摸人性的需要[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许多教师觉得搞科研很难,就是因为缺乏对问题的发现。其实,我们的工作每天都面对着千变万化的生命个体——学生,如凭着已有的常识、习惯和经验去应对,遇到种种“问题”在所难免,不过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课题研究的起点。
“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应该带着怀疑的精神去看待周围的事物,这样才能从诸多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如,(1)“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细细品味这句话之前,大家都会认为它是一句至理名言。但是,当“文本解读”这个术语冲击课题组老师大脑时,他们就开始对这句话产生了质疑。一千个读者就一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如一些特定的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是一万个读者,他们心中仍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只会把学生引入歧途。(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的独特体验一定都是正确的吗?如有学生认为,“白骨精虽然诡计多端,残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时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狐狸很聪明,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这样的解读显然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些疑问引起了课题组对“文本解读”的重新审视,由此确定了《文本解读研究》的研究方向。
当然发现问题并不是胡乱猜测,而是要根据事实与经验来判断。有了初始的感觉之后,我们要考虑时代的背景,结合自身的实际,通过学习借鉴有关文献资料,观察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思考当前现实存在的问题,选择来自于身边的、与自己切身体验相关的问题。但是,问题意识并不是天生的,特别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孕育。凡进入理智范围的东西,无论其有无价值,我们都应采取怀疑的态度探究其存在的合理性。具体地说,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于遇事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研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就表明教师对问题有一种参与、介入的态度。问题的“提出”已经是教师自主思考的结果。进而要明确:课题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他人在此方面已做了哪些研究,自己的研究有何特色和创新,选择的课题在理论层面能丰富、补充、完善哪些理论成果,在实践层面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只要我们审视已有的教育教学理论与现实问题,不是人云亦云,并持之以恒,问题意识就会逐步得到强化。
二、 追问:具体研究什么
在明确了“为什么研究”之后,就要连续发问“研究什么”。连续发问意味着连续思考、连续探究,或者说是追踪思考。“研究什么”不是凭感觉,而是在明确课题名称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课题界定以及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来理清研究思路。课题界定就是根据研究的题目对研究的范围做出限定,对题目中的几个主要概念或者对容易引起不同理解的概念做出规定,以明确其内涵,限定其外延,找准课题研究的方向,使课题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一定要与研究题目紧密呼应,而且两者一定要匹配。在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时要表述清楚课题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探索总结那些规律性的知识,改善那些教育教学行为,使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在《文本解读研究》构建过程中,课题组发现许多专家对于“文本解读”大致有这样四种姿态:(1)把作者当上帝,重视“作者原意”;(2)把文本当上帝,重视“文本意义”;(3)把读者当上帝,重视“读者意义”;(4)把编者当上帝,重视“编排意图”。作者、文本、读者、编者,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上帝呢?鉴于专家对“文本解读”的种种不同界定,课题组确定“谁是阅读世界真正的上帝?”是要解决的首个问题。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并结合教学的实践,从中得出我们的结论:作者、文本、读者、编者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这四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共同发挥着作用和影响。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只有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的解读,它们才会成为真正的上帝!如此按图索骥,课题组还找到了“如何正确处理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关系?”“文本解读到底要把握多宽的度?”“文本解读与文本细读的区别在哪里?”等系列问题,形成了等待解决的问题体系。把主题展开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结构并确定重点,再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观点或实施构想(可见轮廓),从而把大问题细化为几个具体而又关联的便于操作的子问题(正面陈述),这就是我们具体要研究的内容。正是在一个个问题的引领下,该项课题的研究才会一步步走向深入,直至进入一片崭新的研究天地。
作为一线教师,研究的内容不要贪多求大,在考虑实用性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为宜,并不断地拓展、深化。
关键词:微课题;研究
G633.7
一、“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开展“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彻底改变了我们以往那种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为以“学生、活动、社会”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不是万能的圣人,有些学生提出的课题,令教师自叹不如,例如:“水流被空气粉碎现象研究”、“从空气中获取水的实验”、“河道弯曲研究”等课题,教师是很难提出如此巧妙的课题的。在活动中,学生表现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活跃、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走下讲台的教师相形见绌。通过“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我们改变了对学生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从以前单方向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间的互动学习过程。
二、“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培养了创新和实践能力
“物理微课题研究”不是无源之水,它的源头是物理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再发挥和发展。例如大多数同学参与的鸡蛋”系列实验研究活动,“鸡蛋撞地球”、“鸡蛋撞窗帘”、“能弹跳的鸡蛋”、“高空徒手接鸡蛋”实践活动是动量知识的应用,“鸡蛋顶撞实验”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知识的应用,“会直立的鸡蛋”是物体的平衡知识的应用,“悬浮在水中的鸡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广口瓶吞吐鸡蛋的实验”是气体知识的应用,“鸡蛋有多硬”、“生熟鸡蛋判断方法”是物理综合知识的应用。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了知识的内化、活化,实现了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
物理课堂教学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这样的培养方式是间接的。“物理微课题研究”这种基于问题形的活动方式,迫使学生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的基础的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与物理学习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⑴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晚自修时不知道怎样安排时间,作业也是教师布置多少做多少,遇到难题就回避,考试几次失利就灰心丧气。经过“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学生发现了物理学的趣味性、实用性、方法性和科学性,也从活动的成功中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得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而且,在课余也不再是无所事事,他们从关心卡通、游戏、明星变为关心科普知识、科技新闻、科学动态。
⑵从“机械学习”变为“探究学习”
传统的学习方式,W生的学习资料是单一的教材和几套练习资料,进行机械式的思维训练。在“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中,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研究问题的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形成研究报告。尽管他们的研究是相当肤浅的,但毕竟进行了系统性的科学探究。受此影响,我们发现学生手头多了些工具书,如《中国小百科全书》、《中国少年儿童百科丛书》、《中学科技百科辞典》等,他们已经对教材中相关的内容进行查证、研究。
⑶从“个体学习”变为“合作学习”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更多的表现为个体的、封闭的、排他的学习,表现为考试成绩的分分计较和同学间的竞争,女同学表现得尤其明显。在“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中,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有和谐的团结协作,相互交流信息、切磋技艺、分享资源,体现出集体竞争的团队精神。作为课题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既获得知识和技能,更有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在以后的学习中,合作、交流、共享成了主流。
参与“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更加积极、主动、灵活。我任教的两个班共有95人参加2003年浙江省物理会考,有78(占82%)人达到A级水平,有15人(16%)达到B级水平,达到A、B级水平的同学占98%,作为普通中学,这样的成绩以往是从来没有过的,最近几次高考适应性考试,他们的成绩达到了重点中学的平均水平,应该说令人满意。
四、“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发掘了学生潜能及个性
在“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的表现与课堂中的表现判若两人,一些课堂中无声无息的人成了活动的积极分子,乃至成了课题组长,而课堂中的活跃分子成了活动的配角。我们还发现绝大多数学习成绩中的佼佼者竟不会上网,更不用说查资料了,而学习成绩不怎么理想的人,无论是查找资料、采购器材,还是设计方案、动手操作,都表现得得心应手。面对这样的反差,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否太注重了什么,又忽视了什么?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强调接受、继承和积累,忽视研究、批判和创造,没有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反而扼杀了学生的聪明才智。而“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巨大的舞台,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五、“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实现了跨学科知识整合
在我们开展的“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的课题中,有许多课题涉及到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河道弯曲研究”、“自然界旋涡现象的研究”课题,涉及到地理学科的知识;“托里拆利水柱实验”课题涉及到化学学科的知识;“自然界旋涡现象的研究”、“昆虫质量和翅膀面积及振动频率关系的研究”课题涉及到生物学科的知识;“体育运动时心率变化规律的研究”、“运动员起跑训练器的研制”、“呼啦圈运动规律的研究”涉及到体育运动的知识。研究这些课题,必将把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整合在一起,这是今后教育发展必然趋势。
六、“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课内课外;一体化;大学体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132-02
对于体育课程来说,一方面促进学生强健身体,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不断增强。体育课程实际开展过程中,需从目标方面不断明确,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注重加强同课外之间的联系。同时,应注重开展校外活动。通过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体育锻炼的目的充分达成,体育教学也会更加轻松,按照相应计划开展进行,同时实现体育教学组织纪律性,课程结构方面也得到完善。
一、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一体化教学从概念上说,一般指体育教学过程中,课余体育也应该得到充分利用,这样才能更好促进课堂体育教学。二者相互之间形成有效配合,从而促进任务达成。该教学模式实际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不再局限,课外通过不断加强体育锻炼,同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结合,二者之间不再进行区分,而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体育课程不再遵循之前概念,而是逐步进行拓展,逐步呈现出一定扩大化趋势。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其滞后效益得以有效凸显。课堂教学方面不再受到束缚,一直延伸和不断拓展。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知识以及技能方面传授。
二、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现状
现阶段,体育课程普遍面临改革。体育课程不再受到传统局限,而是从健康功能等方面着手。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从目标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应实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应力求达成终身体育。对于国外来说,部分国家十分重视体育,必修课是教学过程中必须开设课程,但是与此同时,选修课也逐渐受到全校师生重视,比例也得到不断增加。部分国家来说,体育可以说是没有必修课,但是体育具有周密活动计划,能力测试方面具备相应要求。从时间安排方面,普遍较为灵活。
三、课内课外一体化大学体育教学思想基础
(一)健康第一思想
人类为实现良好的生存,健康才是第一要素,健康才能保障各项事务的开展,才能利于保持长寿。只有将健康摆在重要位置,才能充分适应当前时代。尤其是目前,健康不仅仅局限于纯粹身体,逐步得到领域拓展,心理学层面也要保持健康,社会学角度同样需要健康。尽管目前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和改善,但是发病率却在升高,从发病年龄方面来看,年轻化趋势较为明显。由此可见,健康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秉承健康第一原则,社会才能真正进步。
(二)终身体育思想
体育教学应充分明确核心思想,力求实现良好的终身教育。学生无论在课内体育还是课外体育,都能积极的终身参与。大学体育教学需要充分加强引导,尤其是广大学生,注重兴趣方面培养,使其形成习惯。体育锻炼过程中,能够具备良好态度。除此之外,通过开展终身体育,学生从理论上更加明确,从方法上更加科学合理。
(三)课内外教学一体化实践基础
为充分贯彻一体化教学,应积极构建课外俱乐部。同时,这也属于教学改革一大方向。与过去相比,通过广泛开展课外体育,以学生发展作为根本,尤其是对于广大高校学生,体育项目爱好存在不同,个人兴趣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学生选择过程中,完全能够自主性选择。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学生对于体育将更有积极性,主动进行体育课学习。与此同时,学生能够积极开展自我评价,评价更加到位、更加准确。基于教师角度,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课程标准只能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杜绝严格执行等问题,教学同时也更加具备灵活性。广大从事教育一线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方面需不断完善自我,同时应努力热爱教学。教学实施阶段,一方面从实践人手,实践方法不断予以创新,理论同样不能忽略,知识传授才能充分贯彻落实。
(四)课内课外一体化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优点
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内课外之间实现了有机结合,彼此之间有机统一。通过课堂相融,优点充分体现。
第一,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对于广大高校学生,选择课程方面更加自主,从兴趣爱好出发。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学生更加愿意学习,自觉性增强。体育课学习过程中,积极性更高,同时能够主动的参与各项活动。
第二,对于广大高校学生,体育课实施阶段,基本知识相对更加明确,同时更加熟悉技能技术,训练过程中,训练方法也更加科学合理。体育培训过程中,培训效果也得到保障。学生自身角度考虑,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学生也相较以往更加健康成长。
第三,通过广泛开展体育学习,生活习惯同样得到改善,学生更加重视个人健康,定期按照计划进行身体活动,习惯一旦养成,非常有助于学生自身。与此同时,终身体育角度而言,能够有效提供前提与基础。
第四,对于广大体育教师,个性化教育能够落实,学生能够充分凸显自身个性。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广泛进行特色化教学。除此之外,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还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个人能力真正得到充分提高。
第五,体育教学资源方面,合理进行配置。通过组织结构方面建立,体育专业课教学不仅充分贯彻落实,体育选修课同样也能得到如火如荼开展。上课过程中,时间安排更加自由,教师辅导更加方便、更加集中。除此之外,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化体育教学能够顺利实施。
四、课内课外一体化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概述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实施选项教学
体育教学为贯彻良好改革,选项教学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方向。选择教师过程中遵循一定自主性,教学内容方面,学生同样应自主选择。在上课时间方面,也相对非常自由。通过贯彻落实选项教学,教学内容方面不再受到局限,教学方法得到不断创新,学生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教学实施阶段,教学大纲制定更加凸显人性化,教学内容通过加强调整,更加贴近实际。体育教学朝着多方面进行发展,技术方面得到更好掌握。
(二)重视课外体育
体育教学通过改革,更加重视课外体育,体育活动也得到有效开展。体育课程实际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加强目标确定。运动参与过程中,应制定合理有效参与目标。体育运动学习技能过程中,技能目标也应结合实际合理确定。除此之外,健康目标至关重要。目标为充分达成,体育课堂教学仅仅只是一个方面,只有注重加强课外锻炼,才能切实起到效果。教学实施得到有效延续,同时实现良好补充。课余生活方面,实现不断丰富。学生还能充分施展自己青春个性,锻炼习惯得到有效培养。
(三)注重网络课程,实现资源开发
现阶段普遍处于网络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也普遍得到高速传播。只有从网络课程资源方面着手,才能实现信息良好传递,学习需求方面也得到满足。信息技术环境下,沟通交流也能顺利进行。通过注重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方面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促进学生更好信息掌握以及了解,基本任务也能得到贯彻落实。学习内容等诸多方面,得到自主科学有效建构。发展目标方面,得到有效确立。课外体育学习过程中,应从健康状况方面考虑,监测反馈工作应充分落实到位。
(四)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特色项目教学
只有注重校园精品课程方面建设,才能切实促进教学实现良好改革。精品课程为实现良好开发,一方面应从实际考虑,另一方面把健康始终摆在最重要位置,并力求实现终身体育。除了实现教学目标外,还应从健身方面充分考虑,同时促进学生专业课知识学习外实现休闲娱乐。运动项目也应实现创新,注重加强引进。课程方面应不断改革,注重加强娱乐课程不断开发。只有这样,体育课程体系才能得到不断完善。作为高校,需重点突出体育方面自身特色。学生在此过程中,应积极扮演主体的角色,作为体育教师,积极注重引导。一体化教学为充分贯彻落实,应切实考虑其价值取向。基于社会需要等角度,使学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科内容为依托;专业英语学习动机;专业英语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295-03
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口语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融合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和社会交往。蔡基刚也认为语言学习和知识学习融合到一起已成为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趋势[2]。随着双语教学在大学高年级进行成为重要的学习趋势,在大学基础阶段采用 “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无疑将给大学英语改革带来一个全新的方向。“依托式教学”是指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3]。这种外语教学理念在国外已有了很多的尝试,其有效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实证支持[4],袁平华在试验中证明依托式外语教学将语言学习融入学科知识学习之中,改善了语言学习的环境,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并且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能把形式学习的焦虑感降到最低程度,同时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成为自主的学习者[5]。但是由于很多研究还没有把学习者所学习的专业学科内容和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有必要继续深入的研究[6]。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1.以专业内容为依托的大学体验英语教学模式是否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2.以专业内容为依托的大学体验英语教学模式是否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产生影响?
(二)实验设计
首先在开学初对学生发放学习需求的问卷,问卷结果表明,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他们希望能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基础商务英语的内容,同时他们还希望能了解一些商业实践基本内容和一些跨文化商务交际内容。总之,学生的学习需求的问卷分析显示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学习兴趣浓厚,具有较强实用性英语学习需求。
其次,我们根据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也考虑到国贸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最终确定和国贸专业内容相关的一些主题内容,其中包括著名商业人士经营理念和成功的个案研究,著名商业品牌调查研究,商务谈判模拟,求职面试模拟,商务中的文化差异和跨文化商务交际等一些话题,在确定了教学内容后,我们围绕这些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我们采用了体验式的英语教学方法,主要特点是设计有效的教学任务,尽可能地创设真实情境,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参与到真实语境的体验中,通过感觉运动系统,体会身体,大脑与环境的互动,促成专业知识的建构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生成。
(三)实验对象
温州某大学二年级的国贸专业本科92名学生参与此次试验,其中男生20人,女生72人,他们由同一位英语教师任教,周课时是4节。其中48人已经通过四级考试,占总人数52%。
(四)调查工具
实验中期和后期分别两次发放问卷。两次问卷内容大致相同,内容主要是调查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英语学习能力发展情况。问卷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1代表决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不确定,4代表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问卷分发之后都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记录教学日记,对每次任务设计,效果,学生反映都做详细记录。
二、结果
[关键词] 胎乐颗粒;黄芪甲苷;提取工艺;正交设计
[中图分类号] R28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a)-0107-02
胎乐颗粒系我院中医科经验方,具有补气固肾、健脾滋阴、养血安胎的功效[1],该方中黄芪为君药,黄芪甲苷为主要成分,药理研究证明黄芪甲苷具有扶正抗衰、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2-3]。黄芪中含有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和多种氨基酸[4-5],为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目前黄芪甲苷的主流提取方法为水煎煮[6-7],因此,本试验选用水为提取溶媒,利用正交设计考察黄芪甲苷的提取工艺[8-9],以确定其最佳提取方案。
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美国奥泰),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黄芪甲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81-200511),超声清洗器(宁波新芝),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黄芪等药材均购自湖南省岳阳天香中药饮片厂,经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戴子启教授鉴定为正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测定黄芪甲苷的提取量
2.1.1 制备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对照品适量,并用甲醇溶解制成含黄芪甲苷500 μg/mL的对照品溶液,即得。
2.1.2 制备样品并测定将胎乐颗粒提取液浓缩、干燥,取适量用水溶解,用饱和的正丁醇溶液提取,氨试液洗涤,取正丁醇液,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取正丁醇液并蒸干,用甲醇适量使残渣溶解,移至容量瓶中,根据每次实验中黄芪甲苷的浓度不同,稀释至适当浓度,摇匀并过滤,用HPLC法进行测定。
2.1.3 色谱条件色谱柱:依利特 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水:乙腈(65∶35),柱温为43℃;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342 nm。
2.1.4 线性关系的考察制成含黄芪甲苷0.504 mg/mL的对照品溶液,并精密吸取3、6、12、16、2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黄芪甲苷峰面积,以进样量(μg)的对数值为横坐标(X),以黄芪甲苷峰面积的积分值的对数值为纵坐标(Y),制成标准曲线。其回归方程为:Y = 2.790 8+1.501 9X(r = 0.999 3)。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对照品在10.080~1.008(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1.5 浸膏得率的测定处方各提取液精密量取30 mL,并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于105℃干燥至恒重,冷却后精密称重,即得。
2.1.6 提取次数的选择试验按处方配比(1∶50)称取药材,加水浸泡30 min,加水量分别为药材的10、8、8倍量,提取时间分别为120、90、90 min,合并收集的第1、2次提取液,定容;再收集第3次提取液,定容,分别测定第1、2、3次提取液的浸膏得率和黄芪甲苷的提取量,结果显示,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为0.076%。提取次数对浸膏得率及黄芪甲苷提取量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见,以浸膏得率为考查指标,第3次提取的浸膏得率所占比例为9.91%;以黄芪甲苷提取量为考查指标,第3次提取的黄芪甲苷所占比例为8.80%,说明两次提取已基本提取完全,故采用了提取两次的工艺。
2.2 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
2.2.1 实验设计对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选,在确定提取次数的基础上,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所选的因素水平方案,见表2。
2.2.2 实验方法与结果取处方配比(1∶50)称取药材,照正交试验表(表3)的安排,加水浸泡,加热提取,分别收集两次提取液,合并、定容,分别测得浸膏得率和黄芪甲苷提取量,并以浸膏得率和黄芪甲苷提取量为考查指标。L9(34)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3。
2.2.3 数据分析①以浸膏得率为考查指标:由表3中极差R值大小显示,各因素作用主次为A>C>B,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因素与A因素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因素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以A1B3C1组合为佳;②以黄芪甲苷提取量为考查指标:由表3中极差R值大小显示,各因素作用主次为C>A>B,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因素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因素的影响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B因素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以A2B2C2组合为佳。考虑到黄芪甲苷提取量这一指标较为重要,且浸膏得率中A2与A1相差不大,同时从大生产中节能省时考虑,故选择A2B1C2为最佳工艺,即第1次加水10倍量,煎煮120 min;第2次加水8倍量,煎煮90 min。这一方案与正交表中黄芪甲苷浸出量最高的4号方案一致,表明其合理可行见。见表4、5。
3 讨论
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目前主要有薄层扫描法[10]、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薄层扫描法重复性较差,精密度不高,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在200 nm附近有末端吸收),这样测出来的结果重复性好,精密度高。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对胎乐颗粒中黄芪甲苷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黄芪甲苷的水提的最佳工艺,使处方中有效成分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提出,为胎乐颗粒的工艺研究提供了最可行的提取工艺。
[参考文献]
[1]陈淑琼,王华,方超英,等.胎乐颗粒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及对妊娠血浆相关蛋白A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5):290-292.
[2]卢彦琦,贺学礼.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7(4):40-42.
[3]吴发宝,陈希元.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J].中药材,2004,27(3):232-234.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2-213.
[5]李莉,谭蔚,马雪松.微波辅助提取黄芪甲苷的研究[J].中药材,2007, 30(2):234-236.
[6]邢俊波,吴禾,刘云.正交设计优选黄芪中黄芪甲苷提取工艺[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819-820.
[7]刘晓华,于小华.正交设计法优选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最佳水提工艺[J].海峡药学,2010,22(8):22-23.
[8]陈飞龙,谭晓梅,戴开金,等.正交试验法优选神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药材,2009,32(1):129-131.
[9]廉丽,张铭,马丽颖.增生颗粒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2):430-431.
题目(苏教版选修2-1 P74习题2.4第9题)设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抛物线有两个交点,且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1,y2,求证:y1y2=-p2.
思考:在本题中,直线过焦点,具有上述性质,反之若直线与抛物线y2=2px的两个交点的纵坐标y1,y2,具有:y1y2=-p2,直线是否经过焦点F呢?
变式1,若抛物线y2=2px上两个动点A、B的纵坐标分别是y1,y2,且满足y1y2=-p2,则直线AB经过焦点F.
证明:设动点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
若x1=x2,则由y12=2px1,y22=2px2,知y12=y22,所以|y1|=|y2|=p ,x1=x2=,此时直线AB过焦点F.
若x1≠x2,由直线的斜率公式得:
kAB===, kAF===
又y1y2=-p2代入得kAF=+
kAF=kAB因A、F、B此三点共线,直线AB过焦点F.
即y1y2=-p2是直线AB过焦点F的充要条件。
变式2设M(a,0)是抛物线y2=2px对称轴上的一个定点,过M的直线交抛物线A、B于两点,其纵坐标为y1,y2,求证:y1y2是定值。
证明:因为AB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因此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x=my+a代入y2=2px中消去x得:y2=2pmy-2pa=0,由韦达定理知 (定值)
变式3设抛物线y2=2px上面动点A、B分别为(x1,y1)、(x2,y2) ,且满足 y1y2=k(k为常数),问直线AB是否恒过来某一定点?
解:当x1≠x2时,kAB=,直线AB的方程为y1-y2=(x1-x2)
将x1=代入化简,整理得:
y=+
y1y2=k直线AB的方程为y=(x+),即直线AB过定点(-,0).
当x1=x2时,结论成立,(实际上k≥0时,y1、y2同号,点A、B在对称轴的同侧且x1≠x2,所以当x1=x2时,必有k>0)
变式4设抛物线y2=2px的两动点A(x1,y1),B(x2,y2),满足y1y2=k(k是常数),求线段AB中点P的轨迹方程。
解:设P的坐标为(x,y),则x=,y=,又A、B在抛物线上,所以有x1=,x2=,则x=(y12+y22)=[(y1+y2)-2y1y2],将y1+y2=2y,y1y2=k代入化简得点P的轨迹方程是y2=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