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财务治理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财务治理;财权分配;股权分置
在公司制以前的企业形式中,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基本上是统一的,出资人承担无限责任。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原有的经营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企业组织形式和财务管理要求,不能满足股东、债权人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权利划分及利益要求,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应运而生,对财权的划分进行制度规范。目前,上市公司中出现的部分问题,主要是因为财权分配而产生的。
1.公司组织机构不完善或不能发挥应有职能。
上市公司是现代企业形式的最佳体现,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组织结构。《公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主要目的就是使其能够互相制约与监督。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或设置完善但部分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这就使、损害股东和企业利益事情的发生成为可能。
2.控股股东专权,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国有企业改组实行公司制后,公司也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但实际上国有股一般都控股51%以上,占绝对控制地位。根据我国公司法律制度,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聘任经理人员,由于股东按其出资额比例具有的表决权,监事会、董事会的意见,实际上成了大股东的意见,经理的人选实际是国有股股东的人选。因此在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公司里,普遍存在着一股独大的情况。而正在迅速发展的私营上市企业,由于大多是家族企业,家族控股一般占到公司股本的60%到70%以上,形成了一股独大的局面。
3.债权人权益时常遭到损害。
债权人分享一定的财务治理权源于保障债权人资金安全的需要,特别是当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对某个企业的贷款数额大、期限长、流动性差,或进行连续贷款,以至于该企业的经营非常依赖于该债权人时,债权人就会要求一定的财务治理权。上市公司滥用公司法人资格侵害债权人权益的表现主要有:公司设立上市公司时股东出资不实或不充分;股东抽逃出资或通过其他方式榨取公司财产;“脱壳经营”等。
4.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随着公司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者接收所有者的委托对公司进行管理,并接收所有者给予的报酬。由于委托人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受托人在实现股东目标的时候希望自身利益应首先得到满足,在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财务治理中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在上市公司中之所以出现上面几种比较典型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公司财务治理中的财权配置不当所致。
财务治理权是对公司资金进行计划、调配、使用、监督和控制的权力,主要包括财务收支管理权、财务剩余索取权和财务监督权,而财务治理是一种财权在企业有关掌管方之间划分的制度规范。在所有者和接受委托的经营者之间,各方如何划分财权则依据谁对财产最终承担责任而定。但是,不同层次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者各自拥有多少剩余索取权,不同层次的财务监督者或监督机构各自掌管何种和多少监督权,事先必须用明确的契约或制度来规范。
我国的公司法律制度对上市公司财权在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及具体财务管理人员中的分配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具体如下:第一、股东大会(即所有者)拥有公司财产所有权,因而,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它行使着公司财产所有者的全部权利。股东大会在公司拥有的财权主要包括出资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财产索取权,对公司重大财务战略决策权等。第二、董事会在股东大会闭幕期间,代表股东行使财权,同时它对公司的经营进行指导。第三、监事会代表所有股东行使财务监督权。监事会接受委托,对所有者财权进行监督,代表所有股东对上市公司财产行使财务监督权,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第四、经营者层的财权,主要是行使公司法人财产的经营权中包括董事会授权的公司重大财务问题执行权。经营者层除了全面掌管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外,还表现在财权的配置上。而财务经理以及其他具体财务管理人员,由经营者授权后具体行使日常财务活动的执行权和控制权。他们负责具体的财务事项和业务的处理,仅有岗位职责范围内的执行权和授权范围内的控制权。
上市公司的财权经过明确的分配后,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再辅之以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每一环节都形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责任中心。我国上市公司之所以出现我们讨论的四种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有章不循,循而不正。不能使监督主体与决策主体有效分离,监督主体与执行主体相互串通,损害所有者的利益。
三、解决办法
1.建立明晰的公司产权制度
上市公司必须根据公司法律制度和财务治理理论的要求,设置完备的组织机构,并在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间合理分配财权,实现委托有效,清晰,执行合理,监督有力的公司运行机制。
国有资产必须建立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实现国有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实质性分离。国家必须通过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保障国家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落实企业经营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旨在明确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监督机构的职责、企业的权利和责任,理顺企业财产的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分工监督和企业经营的相互关系。该机构受托实施国有资本的运作管理,对同级政府负责,接受政府的审计监督,对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承担法律责任。其操作难点在于增加了环节,延长了链,会有新的风险产生。因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彻底实行政企分开,理顺产权关系,切实解决国有资本所有者虚位的问题。明晰的产权关系除了将投资者所有权与法人经营权相区别之外,它还要求实现产权结构的合理化,以及要界定清晰的具有独立或相时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即财务主体。
2.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首先,应当完善相关法律规法体系。我国最新修订的《公司法》已经对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做出了更详细有效的规定,这使中小股东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有了更多的法律依据。新法规定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东会会议职责、且监事会或者监事不召集和主持的,有限公司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股份公司连续九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股份公司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十日前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董事会应当在收到提案后两日内通知其他股东,并将该临时提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原公司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按照这种投票制度,股东在选举董事时拥有的表决权总数,等于其所持有的股份数与待选人数的乘积。投票时,股东可以将其表决权集中投给一个或几个候选人,通过这种局部集中的投票方法,能够使中小股东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董事、监事,避免大股东垄断全部董事、监事的选任,增强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话语权。
其次,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目的是解决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为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从而保护投资者长远利益。在上市公司股改方案中,非流通股股东大多采用送股或缩股的方式,这将使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下降,股权结构分散化。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市场上存在的一切问题如大股东恶意圈钱、大股东肆意挪用巨额资金等都会迎刃而解。管理层和大股东将会致力于公司业绩的提升,上市公司的发展障碍会完全消除,步入良性发展趋势。
其三,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中小股东作为股东之一,首先应享有基本的公平剩余索取权和参与控制权;其次作为外部股东,在控制权的参与方式上一般为知情权、监督权和重大事件的参与决策权。中小股东作为弱势群体不仅应通过了解自身的权益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还应当充分借助社会外部力量,利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法规及其他制度防止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即使在合法权益被侵犯之后,也可通过向行政机关请求救助或者向法院提出诉讼。
3.重视债权人在财务治理中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银行实行了“拨改贷”的政策,债务融资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在我国,债权人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只能到期收本得息,这就使银行对贷款企业的约束和限制力较弱,这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债权人在财务治理中的地位。从现实来看,我国目前允许银行向部分企业投入股权资本,这样银行就可以同其他股东具有平等的财权。另外也可采取在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中吸纳银行等债权人代表的办法,对经营者进行事中监控,防止企业以改组、破产等方式逃离高额债务,以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4.建立合理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公司可以到市场上选择经营管理者。这样就强化了人才竞争机制,能够找到懂管理有能力的经营者,同时也强化了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其次,实行股票期权制度,允许经营者持有公司股份,使经营者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在全球排名前500家大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采用了股票期权制度。这种激励制度将企业经营者的个人所得与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的资本升值及广大股东的利益得以很好地结合,不仅有利于激发高管人员经营管理的能动性,更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素质。其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重视对经营者的事业型激励。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实现个人价值的心理需求是多方面的,物质激励的要求将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弱。因此,应加强对经营者非物质激励,如:职位升迁,终身雇佣,政治地位和社会荣誉等。这种综合性和社会性的激励机制,对经营者更容易保持长期激励的效应。其四,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内部控制。企业选定一些必要的指标,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对公司经营管理者定期进行考核,强化其经营意识。同时,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岗位间的相互牵制和约束。激励和约束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效的约束是激励作用完全发挥的前提条件,没有有效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激励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完全丧失。
参考文献:
[1]王继仓,程国辉.生产力研究.山西:,2005.
[2]熊蓉佳.美日企业财务治理的比较和启示.财会月刊.2004.
(一)对财务控制主体的影响
财务控制主体是指有权掌握公司财务活动管理权的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内层主体与外层主体两方面。内层主体包括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与员工等四部分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结构对这四类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控制权呈金字塔结构逐一对应。每一部分的财务控制权无论采用何种制度方法对其责任人的权利和责任都是清楚的明确的。外层主体则可以由银行和政府来广泛代表。银行作为公司的债权人代表时刻关注着企业的财务控制情况并从外部对企业的财务控制进行补充。而政府则是代表着社会大众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要求,在对企业的财务控制监控之外避免企业对社会的损害,因此也会加强对企业的财务控制监督。
(二)对财务控制客体的影响
财务控制客体因素主要包括融资、投资与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控制客体因素的影响从不同方面渗透。银行借贷与股票融资是我国公司的两种主要融资方式,但是由于银行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股票融资市场的恶性操纵使得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愈演愈烈。在公司的投资活动中可以完美的体现出公司治理对其的主导控制作用,无论是在代表着哪种利益相关者角度的公司治理模式中,公司的投资活动都会从该利益相关者的直接利益出发进行投资。在公司的利润分配活动中,首先公司的分配理念则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体现,在利润分配上实行的是共同参与的多边治理主义还是以股东利益为中心都分别是银行与股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的体现。而由此实际制定的分配政策则会在运行中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控制。
二、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财务控制
(一)我国公司治理的现存问题
我国的公司治理本身发展不完善,又由于我国的市场体系不发达,无法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改制后并未达到实际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大部分是表面上拥有公司治理而发挥不了任何作用。首先,我国大部分公司的股权结构严重不合理,国有持股占比巨大,其他股权较分散,优良的投资机构所占比重太小,这一局面严重制约着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和证券市场的完善。其次,内部人掌握着企业的财务控制等大权,公司的发展受到的监督力度变弱,由此损害了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此外,企业内外部的监督机制没有独立的发挥其作用,内部的监事会权利过小,形同虚设,对公司的董事会与经理层做不到有力的控制。而外部的监控者银行系统很难对公司实施监控,公司的管理者也因此对银行的监控并无忌惮。
(二)完善措施
摘 要 财务控制是指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及收益过程和结果进行衡量与校正,目的是确保企业目标以及为达到此,财务控制目标所制定的财务计划得以实现。内部财务务控制的本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交易成本的控制活动。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是学术界、职业组织、大型企业及政府组织共同推动作用的结果。此外,内部控制领域的发展历程显示,一些影响巨大的公司经营失败或舞弊事件的发生,往往加速了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的发展进程,并催生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文献和立法规定。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快速成长期。对于小型公司而言,创建者的个人控制往往非常有效。而所谓财务控制环境,是批对财务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建立、加强和有效实施产生影响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关键词 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目标 财务控制本质
财务控制是指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及收益过程和结果进行衡量与校正,目的是确保企业目标以及为达到此目标所制定的财务计划得以实现。现代财务理论认为企业理财的目标以及它所反映的企业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控制总体目标是在确保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的基础上,优化企业整体资源综合配置效益,厘定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委托责任目标与其他各项绩效考核标准来制定财务控制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确保实现理财目标的根本保证,所以财务控制将服务于企业的理财目标。从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经验来看,企业的财务控制存在着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模式。其中财务的宏观控制主要借助于金融、证券或资本市场对被投资企业直接实施影响来完成,或者通过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实施审计来进行,前者主要反映公司治理制度、资本结构以及市场竞争等对企业的影响,后者实际是外部审计控制,而我们本文的主要聚焦点在于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
内部财务务控制的本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交易成本的控制活动。现代产权经济学指出,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委托关系的组织,即契约的结合体。从委托的角度进行分析,内部财务控制是以一定的市场经济博弈规则来约束和规范企业行为的,这个博弈规则就是市场经济参与者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合约。以现代股份制公司为例,股东是委托人,管理者是人,由于委托人和人的目标往往并不完全一致,经营者可能作出违背所有者利益的事情;另外由于信息非对称性的存在,人就可以利用这种非对称性信息损害所有者利益,因而产生了高昂的成本。内部财务控制从根本上说就是协调权利各方的利益,以降低交易成本,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的控制活动。
财务控制的特征有:以价值形式为控制手段;以不同岗位、部门和层次的不同经济业务为综合控制对象;以控制日常现金流量为主要内容。
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内部控制在资金和价值方面的体现。从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经验来看,企业的财务控制存在着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模式。其中财务的宏观控制主要借助于金融、证券或资本市场对被投资企业直接实施影响来完成,或者通过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实施审计来进行,前者主要反映公司治理制度、资本结构以及市场竞争等对企业的影响,后者实际是外部审计控制。
内部财务控制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和生产经营活动特征而设计的、用于维持公司治理结构中相关利益主体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基本功能是限制委托人和人之间财务信息不对称性、财务契约不完全性和财务责任不对等性,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限制财务信息不对称性、财务契约不完全性和财务责任的不对等性,分散委托人的风险,维护委托人的监督权;二是通过限制财务信息不对称性、财务契约不完全性和财务责任不对等性,维护管理者的控制权;三是有效实现对人的经营业绩考核,解决对人的激励问题。由此可见,内部财务控制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
财务控制主要是指在董事会、经理层和有关责任人中建立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这种控制体系应该明确界定企业内部各种权利的分割,同时还应该明确规定:(1)对企业的每一个下属部门和每一个决策人的绩效度量和评价体系;以及(2)与个人绩效相联系的奖励和惩罚体系,包括建立作为绩效度量体系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确定预算在绩效度量中的作用和建立个人绩效的度量、奖励及惩罚制度 。如果缺乏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公司治理机制就推动其存在在前提,因而不会有效地发挥作用,就有可能出现所有者被架空的问题;如果缺乏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公司治理机制也会推动其在维护企业价值最大化上的有效性,美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德姆色茨(H.Demsetz)和肯尼斯•莱恩(K.Lehn)(1975)所作的所有权集中与企业特定风险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越不稳定,就越需要内部财务控制。
可见,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问题能够通过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活动来解决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应该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可信性,可以弥补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和财务责任的不对等性。从机制的角度分析,一个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体现,反过来,内部财务控制的深化也将促进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破窗”理论是由美国的犯罪学家詹姆斯•Q•威尔逊和乔治•克林提出来的。威尔逊和克林认为,犯罪是秩序混乱的必然结果。如果一座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被打破了,过了很久也没有人来把它修好,行人就会据此推断,这是个无人关心、无人管理的地方,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然后无政府主义就开始从这座大楼向相邻的街道蔓延。他们还写道,在一座城市,类似公共场所乱涂乱画、秩序混乱、强行乞讨等这些较小的问题,都和“破窗”现象一样,容易引起更严重的犯罪。
“破窗”理论的要点
“破窗”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醒我们一些重大问题的发生可能只源于不为人所注意的细小事件,并揭示了细枝末节问题的处理对重大问题的解决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运用好这一强有力的理论工具,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第一,注意事前控制。管理学上有个术语,称为前馈控制。这种管理思想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管理控制过程中的时滞问题。要使控制有效的话,控制必须面向未来。其控制原理可简单表述为,要想避免管理中不想要的结果的出现,就要在事情发生前,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例如,一个驾车者想要保持爬坡速度,通常不会等到速度表显示速度下降后才去踩加速器,相反,驾车者懂得在速度下降前,踩加速器来保持车速。“破窗”理论与此相似,但更进一步。前馈控制着眼于与事件发生关系较为紧密的一些信息,而“破窗”理论更强调一些看起来不相关的小事件。
第二,关注人的心理。“破窗”理论向我们描述了一幅心理暗示作用的图景,一扇破的窗户,或者是一个脏乱的公共场所,容易引起人们的消极猜测:即使做了违法的事情,也不会有事;而完整的窗户,或是有序的环境,则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它无言地告诉人们,别干坏事,有人在注意你呢!另外,“破窗”理论还揭示了“破窗”现象背后的从众心理,只要有一扇窗户破了,如果不及时修好,就会很快引发第二扇、第三扇窗户被破坏,从而导致更恶劣的事件发生。
第三,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破窗”理论体现了前馈控制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包含了反馈控制的思想。前馈控制强调事前控制,而反馈控制则是一种事后控制,其基本原理为,在不良结果发生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其第二次发生。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破窗”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整个美国的暴力犯罪呈下降趋势,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纽约市。在80年代,纽约到处弥漫着各种可怕的犯罪,但到了90年代,犯罪的蔓延势头开始趋缓,之后,犯罪率急剧下降。
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有的人从经济方面找原因,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加大了警力部署,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允许堕胎合法化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纽约治安的好转主要是因为“破窗”理论的运用,为了让人们接受这个令人惊奇的解释,他们提出了以下确凿有力的证据。
1994年,威廉•布拉顿被任命为纽约市警察局局长,此人笃信“破窗”理论。在任职期间,他不遗余力地推行这一理论,教导他的警员治理犯罪要从影响生活质量的轻度犯罪行为入手。例如,有些“拿橡皮刮板的人”在路口拦住过往的司机,强行要求提供擦窗服务;有些人不停地穿梭于各街区,制止在地上乱涂乱画这类违法行为。布拉顿还向市民们宣告:“警局将逐步提高对诸如公共场合酗酒、随地小便等轻微犯罪行为的执法力度,逮捕那些屡次违法乱纪的人,包括向街上掷空瓶子,或者对他人财产进行小破坏……如果你在街上小便,你要进监狱。”
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治理城市中的脏乱环境,向轻微犯罪行为宣战,布拉顿的这些做法,无不遵循了“破窗”理论的主要原则。此后,纽约市的犯罪率神奇地急速下降。
“破窗”理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纽约治安的好转显示了“破窗”理论的现实意义,细枝末节问题的处理有助于防止重大问题的出现,也可以对重大问题的解决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我们该如何应用这一强大的理论工具?
首先,在财务管理中要注意细节,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财务管理环境。“破窗”理论认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容易高估人的性格因素,而低估了环境的重要作用。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在资产管理上,应注意经常对各种资产进行盘点整理并做好保洁工作。通过该工作,一方面企业可以做到对所拥有的资产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该行为向员工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公司始终在关注着这些资产,你们要爱护它,要尽量消除心中的不良想法。
在支出上,要注意对报销事项的管理,在制止员工把个人的一些开支充数向公司报销的同时,也应注意做好每笔应报事项的报销工作,如有些员工可能觉得一些小额的款项报销太麻烦了而不愿意去报销,公司对这种行为也要进行批评,将公私分明的观念根植于员工的内心。
在应收账款管理上,要注意对顾客信用情况的调查和各种相关信息的收集,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重视收账的日常管理,并将收款工作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内容。在收账上,要规定员工应将收到的款项尽快上缴到公司,加强对小额现金往来的管理,防止公司收入中出现漏洞。
把成本核算工作做细。有的企业把几种甚至十几种主要产品成本笼统地汇总核算。一旦企业出现亏损,管理层却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这对安排产品品种、调整生产结构十分不利。还有很多企业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而忽视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进行成本控制。
其次,把握人的心理,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监控。心理因素的巧妙利用是“破窗”理论的强大力量能够得以发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注意做好监督工作,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破窗”理论在强调事前控制的同时,并不排斥事后的补救工作,强调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一点,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样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市值管理;上市公司;价值管理;财务管理
一、目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进步,新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被不断地探索,财务管理模式也是随着企业发展而与时俱进的。近年来,公司不断上市,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关系到股东的财富,公司的形象,融资等等重要内容,于是上市公司龙头企业也纷纷开始重视,将市值管理纳入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万科就于10年设立了专司市值管理部门;还有如万通地产,其较早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值管理的系统。从创新商业模式以最大化公司价值,再到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等,以期实现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但是更多的传统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却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如何进行市值管理,有哪些困难,应当采取什么对策,这些都是亟需探索解决的问题。
基于财务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及市值越来越丰富的内容,本文试图将市值管理融入比较成熟的企业价值管理的理论,探讨如何整合二者作为上市公司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探索
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应当是基于价值管理与市值管理的整合与集成,一方面,整合了市值管理的框架,实际融合到传统价值管理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提升内含价值与关注市值并举。另一方面,应当综合运用多种价值管理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本人总结了如下四部分内容:
一是价值评估是公司的内含价值的测算与分析过程,非上市企业则可以通过类比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市价进行市值管理。二是价值经营是内涵价值的实现和管控过程,包括核心竞争能力配置,财务收益的实现,风险管理等,这是整合管理的关键。三是企业价值的市场实现即让证券市场充分反映公司的内含价值,需要及时做好信息披露,不断提升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四是根据公司市值相应作出财务决策及公司的各种财务经营行为。
在实施整合型财务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当主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公司应当更关注资本市场。关注企业内含价值,在保持竞争优势,创造现金流的同时,适度降低投资者预期及必要报酬率,例如增强信息披露,与机构投资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等。公司应当同时运用财务绩效和挂钩市值双方面的考核与激励。企业业绩评价更注重行业内横向的对比,关注整个市场尤其是企业市值的升降,加入市值考核指标,才能真正全面地考察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公司应当同时控制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与外部股价变动风险。
三、实施整合型财务管理新模式可能面临的困难
(一)上市公司关于市值管理的理念意识薄弱
市值管理自05年提出以来,企业和学术界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将其作为一项管理活动纳入企业日常管理的公司却少之又少。如知名公司格力电器,其总裁董明珠曾公开表示,“从不关心股价变化,只关注与企业的经营”。可见,我国上市公司整个群体关于市值管理的理念,需要慢慢的普及渗透。而对比万科,就特别重视资本市场工作,前任董秘肖莉长期注重与机构投资者的关系,正是万科长期与机构投资者良好的沟通,其融资计划得以更顺利的实施成功。
(二)大型的国有控股企业对市值的关注度不高
许多上市国有企业,因为所有权的缺位,董事会由一些政府官员担任,并不能完全代表的股东的利益。其对于其自己政绩关注得更高,往往我国的考核标准为规模,利税等,这样,直接体现股东利益的市值则变得不那么重要。这个大的群体占上市公司一大部分,作为主要的蓝筹组成部分,在整个资本市场起着核心作用,没有他们的带头引导,中小上市公司可能也不那么关注公司的市值,而只是把其当作一个圈钱的平台。
(三)过分强调市值管理,陷入了股价管理的误区
由于市场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国内外一直存在股价操纵的行为。现在我国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打击力度逐年增大,但是部分个人投资者依然存在着“跟庄”思想,在投资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假想的“庄家”,上市公司大股东或者机构投资者可能利用这点存在股价管理的动机,过分借助某些市值管理的措施,走进操纵股价的误区。这样,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上市公司的形象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四、完善整合型财务管理模式的相关建议
(一)增强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联度
公司应当将市值管理融入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结合公司经营情况,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上市公司要把市值管理作为董事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予以统筹安排。公司提升公司内在价值的同时,也应当在准确判断行业发展周期和自身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策略在市场上及时反映和揭示内在价值,合理追求股票溢价。另外,稳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决策股利政策应当与市值管理涉及的增发、并购、回购等投融资方式进行动态的协调。不断提高增强价值创造和价解值实现之问的关联度。
(二)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制定市值管理政策,鼓励部分公司先行先试
国有上市公司虽然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发展,但是其计划经济的色彩比较浓厚,很多决策可能是依据协调政府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而做出的。相关部门(如国资委)应当尽快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市值管理政策,要根据各个公司的特点进行具体规划,建立相关风险评估机制,鼓励某些国有上市公司先行先试,逐步将市值管理这个指标纳入并增加在整个国资考核体系的比重。长期来看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市值管理是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可以给民营企业借鉴之用。
(三)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和维护,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资本市场有个特点是信息不对称,大多数公众投资者无法完整地了解到上市公司经营环境、业绩及其发展潜力,导致企业创造的价值并不一定能被充分发现。因此需要尽可能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减少投资者的认识和实际的偏差,争取让投资者对公司价值有合理公允的评估。相反,某些上市公司对于自身内在价值被资本市场严重低估却置之不理,这实际上严重损害了股东利益。
因此,上市公司在履行法定信息披露义务的同时,应当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做到无缝对接,公司管理层要建立起市值管理意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提升公司内在价值,资本市场上让其更好的反应到市值上,进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综上,整合价值管理和市值管理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应成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上市公司要关注企业价值,以价值最大化来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同等的关注价值的经营和实现的过程,即市值管理,实现企业的内在价值与市值的长期均衡。二者缺一不可,故只有融合二者,才能实现企业价值与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 施光耀,邵永亮.市值管理时代悄然来临[J].董事会,2007(11)
[2] 张济建,苗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J].会计研究,2010(4)
【关键词】知识经济;能源公司;财务管理;会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逐渐兴起,即:知识经济。知识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以知识为依托,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占有、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新型经济模式。在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中,绝大多数的企业依靠的都是实物的资源或者是能源,而知识经济则与其完全不同,其依靠和仰仗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知识,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高科技,运用知识和技术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所以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它更加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知识经济体现目前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大力的支持和推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知识经济目前为止还是为发达国家所掌控,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向外输出其先进的知识和科技,致使企业投资的无形化。因此,要想在知识经济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部分想要转变发展类型的能源公司,必须抓住机遇,改变企业内部的结构,变革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工作部门。
一、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现状
能源型经济曾经在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开发殆尽,而且人类周围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环境污染现象极为严重,人类逐渐的意识到能源型经济的弊端,人类的进步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此同时,人类的历史上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知识经济最终会取代能源经济,成为主流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要求相关的能源公司要抓住机遇,完成企业的转型,但是能源公司要想最终完成转型,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内部进行调整,尤其重要的就是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
1.在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是知识和高科技,而不再是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资源,经济学上将这种资产称之为无形资产,对于无形资产的争夺是能源公司能够顺利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在能源公司之中,会计计算的是煤炭、石油等有形的资产,对其开发和使用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评估。但是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部门要计算和评估的是知识和高科技等无形的资产,详细的计算能源公司获得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帮助能源公司尽快完成经济转型。能源公司中传统会计已经趋于老化和落后,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和评估过于狭隘。在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和评估中,应该以重置成本为基础。重置成本是知识经济模式下,新出现的专业名词:在目前现有的知识和技术的条件下,购置同等价值的资产所需要的资金。以往能源公司的会计在进行成本核算和评估时,注重的是企业生产的投入价值,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样的计算方式已经不能够反应能源公司财务的正式面貌。
2.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生了专门对企业资产进行管理和评估的会计,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会计也进行了几次比较大的变革,而今它即将面临的是又一次重大改变,需要将更加新型的管理思想引进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经济时代下的风险和信息理财观念。能源公司的传统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的计算主体是物资和货币,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能源公司的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等方面的内容。而今在知识经济的促使下,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市场竞争也愈加残酷。同时由于媒体和网络的迅猛发展,新的交易模式层出不穷,这些衍生出的金融工具并非用于资金借贷,而是为了转移资产价值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所以在财务管理上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在进行会计和财务管理时,相关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风险观念。知识经济时代风险管理、信息管理将成为能源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知识经济模式下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蓬勃而兴的是市场经济,较之以前的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更加自由化。而能源公司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开发有价值的知识和高科技项目,这就对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其必须具备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综合化等等都要求能源公司加强与其他企业和公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要不断进行更新,抓住机遇、全力以赴应对新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找寻可以合作的伙伴,认真谨慎的处理好自身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避免财务纠纷的产生,防止合作关系破裂,做到各个企业之间利益的和谐统一。(3)知识经济下的人本化与知识化的管理理念。人本化主要体现在:建立债、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模式,健全激励制度,严肃奖惩,即对在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中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同时对于那些犯了严重错误,给能源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的员工,要进行严肃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能源公司财会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给能源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为了使能源公司能够更好的与知识经济接轨,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要求其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储备量。能源公司要定期对财会员工进行知识培训,同时还可以选派资质优厚的员工远赴国外进行学习和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的知识化理财观念,再结合能源公司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自身的知识理财计划。
二、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前景
知识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同时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国的能源公司要抓住机遇进行经济转型,会计和财务管理同样如此,知识经济下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以知识资本为中心的知识会计,传统的会计理论以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为服务对象,以出资者和收益为中心,以保障业主和债主的权益为出发点和宗旨,是站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立场上,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管理和决策,从而保证出资者收益的最大化和债权人风险的最小化。强调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债权人的核心地位,而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的认识、投入仅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费用或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简单的予以列示。同时在法律上往往限制了无形资产的形成和作用。事实上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才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社会,具有超常性、开拓性以及灵活性,人的智慧以及创新能力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会计和财务管理所需提供的信息也将向着更加全面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会计和财务管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紧紧围绕着以知识智力的价值这个中心,反映和描述在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的生产关系和全貌,进一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经济模式中日益占据主体地位,与以往的能源型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更符合时展的潮流,同时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应该在国内大力的推广和实行。因此,国内的诸多能源公司就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已经不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和财务管理模式,要将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观念引进其中,为能源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凤兰,陈道江.《谈知识经济下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问题》.
《前沿》.2004(4)
[2]兰辉,陈道江.《知识经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浅议》.《社会科学家》.2005(1)
关键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整合;审计动因
随着近年来我国公司的发展,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及其规范问题也引起了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继2008年5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以下简称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形成。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相关概念界定
(一)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而设计和运行的内部控制,以及用于保护资产安全的内部控制中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相关的控制。主要包括的政策和程序有:保存充分、适当的记录,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合理保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合理保证收入和支出的发生以及资产的取得、使用或处置经过适当授权;合理保证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未经授权的、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交易或事项。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基础
(一)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受托经济责任就是指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人)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同时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如公司章程和法规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受托经济责任,其实质就是委托人与受托人的一种契约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受托经济责任的内涵在不断拓展,受托的责任范围也相应在不断扩大,同时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不断发展又促使了审计业务种类的不断丰富。内部控制审计这项新业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二)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公司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管理层公司所有者制订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制订公司的内部控制,并评价公司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公司所有者作为委托方只能通过管理层提供的内部控制报告间接获得相关信息,处于信息劣势。这样就使拥有内部控制信息的优势者(管理层)对信息的劣势者(公司所有者)有欺骗的机会,这也是许多公司出现管理层舞弊导致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一)努力整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第五条明确指出: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但在实务中,由于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关联性,注册会计师更适合于进行整合审计。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由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并由同一项目小组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可以避免重复审计,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保证审计质量。
(二)正确处理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注册会计师审计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评价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两种不同的责任,但两者的工作可以互相利用。一方面,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通过评估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可以判断是否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如果决定利用其工作,则可以相应减少本应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工作。但无论是否利用企业的自我评价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均应对发表的审计意见承担全部责任。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从独立的第三方角度可能会发现企业自我评价没有发现的控制缺陷,提请企业予以整顿。此时,企业需要正确认识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正确对待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结果,认真审视企业的内部控制,通过整改落实,使内部控制更加完善合理。
(三)实行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
在财务报告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实施审计工作,它是注册会计师识别风险、选择拟测试控制的基本思路。这种方法要求财务报告审计始于财务报表层次,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整体风险的了解开始。自上而下法能够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资源集中于风险最高的领域,通过对重要账户、重要认定、相关的控制等层层推进,有助于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缺陷。
(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
由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非财务数据,更多表现为业务活动,对其进行鉴证并希望实现合理保证的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如,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完成控制测试后,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程度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意见类型。其中缺陷评估是内部控制审计最困难的方面之一。鉴于各个不同公司、不同缺陷具有自身的特征,评估缺陷的任何方法都需要依赖高度的职业判断。
参考文献:
[1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历史回顾[J].审计月刊,2008,(9).
关键词:财务治理;公司所有权;或有控制权;治理模式
一、引言
作为后安然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影响广泛的《SOX法案》,其目的是为了阻止未来公司舞弊的发生。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隔几年,美国房地产巨头房利美、房地美的会计造假以及次级房贷市场问题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人们又看到了“安然”事件的重新上演。为什么“安然”事件的余波频频呢?是《SOX法案》等监管法规不健全吗?笔者个人认为,美国监管公司的法律法规还是相当完善的,出现“安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只注重公司的外部治理,却忽视了公司自身的内部治理,特别是公司财务治理制度的建设。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就会导致内部人运用其信息优势进行“偷懒”和谋取私利的“机会主义”行为,出现“欺诈”和“偷窃”现象也就不可避免。
为了使上述问题不再发生,就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来解决公司中的问题,使得成本最小。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一定是个双赢的制度安排,在这些制度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它也是财务治理的核心内容。
二、我国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综述
(一)我国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综述
1 “三层次”财务治理模式
“三层次”财务治理模式是以我国财务学家郭复初提出的社会主义财务的三个层次观点,即国家财务活动、部门财务活动、公司财务活动为基础的。汤谷良博士把公司财务划分成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也有学者提出,公司财务应划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财务部门财务。这些研究成果较系统地论述了财务分层治理的思想,也标志着财务治理“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形成。
2 利益相关者参与财务治理模式
利益相关者参与财务治理模式是以“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参与企业契约的所有人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实现利益共同体及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企业的契约者必然要求共同参与企业的财务治理。
3 相机治理财务治理模式
财务相机治理是指企业在银行举债情况下的控制权配置,当经营者出现偿债困难时,银行就会出面干预企业的财务与经营。该模式是一种有关公司财务控制权适时、适度转移的财务治理模式。
4 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生的财务治理模式
所谓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作为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市场里的企业拥有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两个基本的共生单元。企业在对所获收益进行分配时,人力资本必须与财务资本的所有者平等分享,形成责、权、利制衡机制,减少共生体的矛盾,从而实现共生体利益最大化。
(二)我国公司财务治理模式评价
“三层次”财务治理模式的理论思想是财务的分层理论,国内许多学者认为该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实践的财务治理模式。但是,该模型却忽略了企业资本来源的另一个主要提供者的财务,即债权人的财务问题。所以说,该模式缺失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即债权人没有参与债务企业的财务治理。
相机治理的财务治理模式以企业资不抵债作为相机治理的量化标准,其实质是建立在企业终止的基础上债权人才能进入企业参与治理。所以,该模式只能是以公司的破产为代价的事后治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债权人的利益问题。
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财务治理模式,有两个基本问题是该模式所面临的且难以解决好的。1、无法解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加总问题,即不能在企业决策时对应该以什么样的目标作为决策目标作出明确的回答。对所有的人都负责,其最终结果就是对所有的人都不负责。2、能否使经理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即如何保证经理人在其位且谋其政。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利益相关者将相互竞争,过度地投入监督,以诱使经理人的决策偏向自己的利益。可见该模式最终无法成为公司财务治理的效率标准。
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生财务治理模式和“三层次”财务治理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二者都是基于(偏重)企业内部的财务治理,缺乏企业外部即债权人的约束。同时,这种模式也易陷于无休止地讨价还价的局面中。
三、财务治理模式的构建与重塑
通过对现有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的分析可知,目前主要的几种财务治理模式还不能完全达到财务治理的根本性效果。因此,探讨如何构建与重塑一个合理的财务治理模式已成为必要。
合理的财务治理模式判断标准是:通过财务治理,能够提高公司效率,减少公司收益的外部性和成本的外部性,增加公司价值,实现企业与债权人二者的帕累托改进。为此,本文构建与重塑了“基于债权人或有控制权”的公司财务治理模式。
之所以把债权人引入到财务治理模式中来,并且强调债权人在公司财务治理中的地位,一是由于公司资本的来源主要由债权人和所有者共同提供;二是由于债权人与企业的股东、经营者和财务经理间存在着特殊关系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了避免企业家(股东)在经营过程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就需要设计合理的机制与制度,为债权人参与公司的财务治理提供一条通道,通过债权人与企业的股东、经营者和财务经理彼此的博弈,有效地实现帕累托改进。
“基于债权人或有控制权”的公司财务治理模式主要由内部分权控制与债权人或有控制权两部分组成。内部分权控制基于财务分层理论,其主要内容与前述“三层次”财务治理模式相同;内部分权控制是企业内部人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的一种制度设计。具体治理内容如表1所示:
债权人或有控制权设计制度的内容是:当企业传递经营不善的信号时,企业给予债权人一个行使控制权的选择权。此时债权人就可以进入股东会,以股东的身分参与公司治理,并行使控制权,也就是控制权从企业家手中转移到债权人手中。控制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债权人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筹资计划,其前提是公司已进入财务困境时期。2、当债权人决定企业继续经营时,债权人就自动享有该企业一定数额的股份,并享有固定的股息,其目的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同时降低企业继续经营给债权人带来的风险,也是对债权人做出继续经营决策所冒风险的补偿。3、债权人享有股份权力的截止时间是企业还清到期债务,股份即自动注销。“基于债权人或有控制权”的公司财务治理模式控制权的安排见表2。
判定公司是否进入财务困境主要以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偿债能力指标作为标准,主要有两个指标:1、收益偿付能力(已获利息倍数)指标。该指标与债务违约率具有极高的相关性,即偿债能力越强,违约率越低。国外研究表明:当收益偿付能力在1.0以下时。企业已处于
财务困境边界。2阿托门z评分系统。国外研究表明:当z在1.2~2.9区间时为灰色区域。说明企业已进入财务困境阶段。
“基于债权人或有控制权”的公司财务治理模式不仅可以使债权人与企业相互制衡,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财务困境预警系统,使债权人可以通过明确的量化指标进行事前监督与事中控制,既保证了企业经营的安全与持续。又从根本上保证了债权人的利益,也能有效确保公司财务治理目标的实现。
四、对“基于债权人或有控制权”公司财务治理横式的现实思考
“基于债权人或有控制权”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的本质是公司控制权的配置,该模型为给公司提供资金的债权人提供了争夺公司控制权的空间和机会。在控制权的配置过程中。与其说它是股东及管理者与债权人就公司控制权的相互博弈,倒不如说是股东及管理者在与自己和其他企业相互博弈,因为只有公司进入财务困境时债权人才能得到控制权,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困境不是由债权人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股东及其委托的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情况。
美国学者对主要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干预和控制的工商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42家企业作为样本研究发现。美国的金融机构持有公司的5%股份,证明了财务相机治理的现实性。在德国,法律规定德国上市公司的管理机构必须由两个委员会组成,即董事会和监事会。监事会由10~20名成员组成,其中有一部分是向公司提供资金的全能银行、保险公司等债权人。在日本,尽管法律规定单一银行在一个企业中持有的股份不能超过5%,但如果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主办银行的代表就会立即进人企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理论创新是推动实践创新的催化剂。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允许持有债务企业股票,但是,随着国家对金融企业、金融制度与政策管制的逐渐放松以及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债权人特别是金融机构持有债务企业股票、参与债务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等行为将合法化,“基于债权人或有控制权”的公司财务治理模式将被企业界特别是金融机构界所认可。
主要参考文献
[1]衣龙新财务治理理论初探[DB/OL]
[2]宋献中合约理论与财务行为分析[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3]林钟高,王锴,章铁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张维迎产权、敏励与公司治理[M]经开科学出版社,2005
一、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内涵概析
(一)共同治理的基本内涵
共同治理理论的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根基是企业契约理论。因此,企业契约理论是共同治理的理论渊源。分析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首先必须弄清楚利益相关者的含义。杨瑞龙和周业安(2000)根据定义包含的宽泛程度将其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最宽泛的,即凡是能影响公司活动或被公司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第二类指凡是与公司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第三类定义认为,只有在公司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也就是在公司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可以用潜在利益相关者和真实利益相关者将三类定义协调起来,前两种都包含了潜在利益相关者,只有潜在利益相关者向公司进行了资产专用性投资才转化为真实利益相关者。本文在分析财务治理效率时,着重考虑真实利益相关者。由于供应商和客户可能是真实的利益相关者,也可能不是,关键在于其是否进行了公司关系专用性投资,因此,公司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理、员工。
既然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公司组织租金,共同承担公司剩余风险,那么,应该设计一定的财权契约安排和财务治理制度,将一定的公司财务控制权分配给所有利益相关者,使所有的公司财权契约参与者得到激励去有效地合作,进而实现公司合作剩余最大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为了实现公司合作剩余最大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公司财务治理,这就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基本内涵。因此,共同治理就是公司的决策只能是利益相关者协调的产物,重要的是通过决策程序把财务冲突转化为协调与合作。
(二)相机治理的内涵解读
当公司既得利益状态被打破时,若其中某产权主体的利益受损,就必须有某种机制启动,自动地赋予受损方保护自己权益的机会与权力。这时,谁拥有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控制权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对受损方来说,只有掌握了这种支配权,才有机会重新配置公司财产,以弥补其损失。让受损方掌握控制权恰恰体现了效率原则,因为当一个投资者面临资本保全威胁时,他最有动力再造企业。张维迎(1996)曾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描述了公司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性。设x代表公司总收入,N为股东最低预期收益率,W为应付工人的合同工资,r为债权人的合同收入(本金加利息),并假定x在零到X之间连续分布(其中X为最大可能收入),工人的索取权优先于债权人。如果企业处于“W+r<X<W+R+N”的状态,股东是公司所有权分配的支配者;如果公司处于“W<X<R+W”的状态,债权人是支配者;如果公司处于“XW+r+N”的状态时,经理人员就是实际的支配者。由此可见,从事后的利益状态看,公司所有权的分配是动态的、相机的。然而,公司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性并不等价于支配权的自动让渡。必须有一套制度以确保支配权的顺利让渡,并保证让渡的有序性。这套制度就是“相机治理机制”。
财务相机治理(contingentgovernance)指公司控制权随公司绩效或经营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或者说是财务动态治理。相机治理考虑公司动态发展的可能性,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财权契约支持网络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其中最容易或最有可能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暂时获取控制权。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制必须能提供一个顺畅、自由而有序的财务相机治理机制,以确保各当事人利益和经济运行效率。
二、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的效率解读
(一)共同治理的创租优势与效率困境
由于资本雇佣劳动理论和劳动雇佣资本理论都强调“单边治理”,把公司财权集中地配置给单一主体就意味着其他主体的财权被剥夺,因此财务治理理论基础现实的选择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各利益相关者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是现代公司发展的基本模式,共同治理已成为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的现实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具有以下明显特征:有助于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创新,降低成本,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相对于股东利益至上的逻辑而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强调由多方共同所有,比股东单方独享更为公平合理,也使公司更易于吸引或积累资源。由此可见,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在组织租金创造、合作剩余的创造抑或公司价值创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但ReyandTirole(1999)利用一个多委托人(一个共同的人)道德风险模型证明了在委托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他们获取信息以改进效率的激励将被减弱。Hansnan(1996)等相关实证研究表明,控制权分散化带来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效率损失(相互之间的不信任、猜忌以及由此造成的决策制定时的僵持局面)。若沿袭西方经典企业理论的思路,与控制权多元化相对应的剩余索取权多元化将会使团队陷入道德风险困境,即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存在一个明显的效率障碍问题(团队生产中的搭便车)。Holmstrom(1982)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通过一个外部委托人,打破团队内部的预算平衡,给公司团队施以“集体惩罚”或“集体激励”,可以迫使团队成员选择最优的努力水平,从而使帕累托最优作为纳什均衡来出现,团队中的搭便车行为得以消除。但是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团队成员或委托人必须足够富有,财富约束会限制团队的有效规模和实施帕累托最优效率的可能性。因此,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存在效率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