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庄规划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包头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基本情况
(一)村镇规划实施情况
1.规划实施情况
镇规划:外五旗县区城关镇和昆区卜尔汉图镇规划实施情况较好,其他一般建制镇由于规划编制不够完善、规划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因素,只有部分乡镇企业、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按照规划实施。
村庄规划:由于村庄规划编制深度不够、审批程序不严格等原因,部分村庄规划不切合农村发展实际,可操作性差。2014年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各旗县区对部分村庄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并实施建设。由村委会自行组织编制的村庄规划实施性和可操作性较强,例如东河区毛凤章村、什大股村。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体系不够完善,村庄规划可实施性低
一些乡镇苏木政府对规划管理了解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许多规划编制只是为了申请项目、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做的是面子上的规划,没有从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村镇规划普遍存在脱离实际、可实施性低,部分乡镇苏木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没有编制,规划审批缺乏依据,成为限制乡镇发展或造成未批先建现象的发生的原因。
(二)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问题
外五旗县区许多村庄常驻人口不足百人,几年才有一户人家自建房屋,这类村庄完全没有必要编制村庄规划,只对危房进行改造,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即可。村庄规划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特色,没有充分发掘村庄的历史文化特色,照搬城市建设,大拆大建,许多见证历史的建筑被拆除,保留下来的也没有进行合理的保护利用,例如解放初建设的复拱式石拐石桥已经被拆除,非常可惜,现在保留的工矿发展时期的医院、火车站、矿工俱乐部、民房等大量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正面临拆除的危险,石拐区已经列入2012年国务院的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更应该把这些见证历史的建筑物进行合理保护,发展工业遗址特色旅游、影视基地等产业。
三、村镇建设发展思路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规划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规划先行、规划引领的作用,统筹谋划全市的村镇建设,结合本次调研工作了解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现状和各旗县区乡镇苏木政府的意见和建议,按照规划管理范围,从村镇经济发展和村镇建设等方面,提出三个层次解决村镇建设发展思路:
(一)中心城区建成区和独立工矿区
该区域共有村庄113个,属于城中村,正在进行城市建设或即将开展城市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全覆盖,按照“两证一书”进行规划管理。
部分城中村的发展只是征收农民土地,发放补偿款,建设安置住房,采取简单的农村转社区、农民转市民方式,农民为增加拆迁费用大量的进行种房,近期无力改造的就形成了城市棚户区,例如赵家营村,农民没有后续生活来源,出现返贫现象。
该区域需要重点解决是村庄经济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村庄产业发展研究,要以村集体经营为主体村民入股分红等形式,根据村庄区位条件,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村集体产业,保证农民收入,例如青山区二相公村毗邻火葬场发展殡葬产业,东河区二里半村毗邻机场发展空港物流产业,商业中心附近采用出租公寓、底店等形式,园区附近发展下游产业,解决失地农民收入问题。
农民另外一个关心的问题就是宅基地问题,宅基地按照农村户口分配,目前一些已经改造的城中村提出由于父子分户等原因,需要增加安置房建设,造成安置房建设不断增加的问题,建议在改造过程中完善安置房建设需求量分析,建立分配回收机制,一次性划定安置区域,避免重复建设现象发生。
(二)中心城区规划区
该区域共有49个行政村,属于城郊村,在规划中一般为生态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村镇经济以种养殖业为主。
该区域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乡镇企业规划手续办理、村庄建设规划手续办理和大青山南坡绿化工程荒山绿化承包企业建设项目规划手续办理等问题,主要集中在规划编制和管理制度建设上,建议尽快组织制定《包头市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办法》,完善村镇规划的编制。
城郊村由于紧邻包头市中心城区,村庄建设和乡镇企业建设积极性较高,建议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村庄建设建议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以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为引领,建设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新农村。例如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柏树沟嘎查在封山禁牧后,发展设施圈养、梅力更山鸡和万只种羊繁育基地项目等效益型养殖业,嘎查畜牧业逐步走上稳步高效的发展道路,整体规划的新农村也整体异地建成入住,成为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外五旗县区
该区域要重点做好村镇经济发展和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问题,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时间:20__年1月7日上午8:00
同志们:
我县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为进一步完善规划,切实抓好我县村庄布点建设,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村庄建设布点规划工作座谈会。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镇乡长、分管村镇建设副镇乡长,县府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各国土所所长。
今天会议主要有三项议程:一是会议交流发言;二是---副县长部署工作;三是--县长讲话。
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议程,先请会议指定的有关部门发言:
1、先请规划局负责人发言;(毕).
2、请国土局负责人发言;(毕)
3、请--镇负责人发言;(毕)
4、请--镇负责人发言。(毕)
前面,有两个部门和两个镇的负责人进行了会议发言,对如何做好全县村庄建设布点规划工作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具体实施工作提出了建议意见。下面,也请与会的其他各部门对做好该项工作谈一下建议意见。
……(毕)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议程,请---副县长就全县村庄建设布点规划工作作具体工作部署。(毕)
最后,请---县长讲话。(毕)
同志们,刚才与会有关部门和镇乡就如何做好村庄建设布点规划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对村庄布点规划的进一步完善和做好下步实施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副县长对下阶段全县村庄建设布点规划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明确了有关部门和镇乡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并对有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县长也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县长在讲话中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村庄建设布点规划的重要作用,要把握好村庄建设布点规划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规划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强领导,配套政策,切实抓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两位县长的讲话不仅为我们下步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还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各镇乡、有关部门能结合各自的工作,把两位领导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好、落实好,以确保我县村庄建设布点规划工作能够顺利实施。下面,我在两位领导讲话的基础上,就工作落实再强调三点意见,也就是要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要强化全局意识。村庄布点建设规划工作事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支持该项工作,形成合力共谋的格局。要多理解、少埋怨,多服务、少指责,多配合、少推诿,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部门利益服务整体利益,有效推进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存在问题;发展建议;江苏溧水
村庄绿化是溧水县生态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该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村庄绿化建设,实施3年来,全县共绿化村庄230个,累计新植树150多万株。建设力度逐年加大,2007年绿化村庄30个,新植树20多万株;2008年绿化村庄44个,新植树30多万株;2009年绿化村庄156个,新植树超过100万株。建设后的自然村道路和水体宜林地绿化率均达到95%以上,绿化覆盖率均超过30%,基本每个村庄都能形成1~2个绿化亮点,并建设成一大批绿化优秀村。
村庄绿化的建设有效改善了该县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带动了农业旅游“农家乐”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1]。现对溧水县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及发展建议作一论述。
1举措
在村庄建设全过程中,溧水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方针,遵循以民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注重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注重工程建设与富民强村、改善民生的协调,真正将村庄绿化建设做成一项惠民工程。
1.1规划设计先行
一是在建设村庄选择上严格把关。在每年的村庄绿化建设前期,县镇两级林业主管部门都会严格按照《绿化新村建设标准》要求,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安排人员对全县各自然村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遴选出基础条件较好、绿化空间较多、绿化积极性高的自然村作为村庄绿化建设对象。二是精心编制村庄绿化建设规划设计书。针对每个建设自然村制定一套具有各自特色、可操作性强的设计书。在树种选择上合理把握树种的适应性,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绿化树种,做到适地适树,确保新栽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注重乔灌花合理搭配,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在绿量把握上做到绿树成荫、见缝插绿,确保每个自然村新栽苗木不少于5 000株,建成后绿化覆盖率超过30%。同时,每个自然村集中精力建成1~2个亮点工程,如高标准的公共绿地、水体绿化等。
1.2争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将村庄绿化建设列为省“绿色江苏”和市“绿色南京”工程项目,享受每个村5~8万元的省、市级项目资金补助。同时,县财政拿出部分资金用于配套补助,有效解决了村庄绿化这一民生工程的经费问题。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绿化设计和苗木栽植、补植,同时提留部分作为长期管护费用。
1.3狠抓建设质量
一是在每年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县政府以及农林局都组织召开2~3次专题现场推进会,组织各镇分管镇长和农服中心主任参观村庄绿化先进村、交流工作经验,为各镇的村庄绿化工作提供借鉴指导,促进其建设水平提高。二是由县政府及农林局分管领导组成县级督查小组,不定期对各镇进行巡回检查督促,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建设单位整改提高。三是建立以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生态溧水”建设工作督查责任制,每镇由农林局确定1名县级林业技术人员作为该镇村庄绿化建设的技术督查人员,除负责该镇村庄绿化的质量进度督查外,还负责相关技术指导。多项督查指导措施的实施,有效保障了村庄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确保规划设计书的设计内容落实到位。
1.4遵从民意
村庄绿化在农民居住区内实施,尽管是为群众办实事,但同时也存在绿化植树与群众生产生活争土地的矛盾。为了化解这一矛盾,保证村庄绿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本着以民为本的原则,采取一些措施:一是组织镇村干部做有关村民的思想工作,向其宣传村庄绿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提高其对村庄绿化建设的认可度,自觉配合村庄绿化建设;二是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充分征求相关农户的意见,在不违背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其对树种要求,需果则果、需花则花;三是树木由镇村组织专业队统一栽植,栽植后的树木在谁房前屋后或农田里的就归谁所有,从而提高了农户参与建设与树木管护的积极性,保证了树木的保存率。
1.5从实际出发,兼顾全面治理
同时,为保护绿化成果,针对农村当前实际情况采取了有别于城镇绿化的原则开展绿化。一是控制草坪的用量。许多人提议村庄绿化建设应大力实施草坪绿化,以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直控制草坪的用量,其主要原因是:草坪管护成本大,每年都需要进行多次除杂、修剪等管护工作。多数村庄绿化后的管护相对比较粗放,定期对草坪进行精心管护还不太现实,一旦管护不到位就会造成杂草丛生,加之牲畜破坏,会严重影响绿化景观效果,弄巧成拙。因此,确立植树造林这一
建设重点,将有限的绿化经费集中投入到提高树苗绿量上。二是选择低矮花灌木作为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因农村水泥路两侧绿化空间较窄,紧邻农田,为了降低绿化树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减少农民因此而对树木的破坏,对于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基本选择紫薇、蜀桧等低矮、树冠较小的花灌木,尽量减少香樟等高大乔木的使用,确保绿化苗木与农作物的和谐共生、绿化建设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三是兼顾全面治理。在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在增加绿化总量、提高林木覆盖率的同时,还兼顾进行了村庄垃圾清理、杂草清除、河塘清淤等辅助工作,促进了村容村貌的全面改善,促进了村庄绿化建设与村庄卫生整治的协调全面发展,以村庄绿化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村镇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2存在问题
在村庄绿化建设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受绿化经费和群众认知程度的影响,绿化苗木以香樟、女贞等常规中低档树种为主,榉树、含笑等景观效果好的高档树种以及具有经济和观赏双重功能的果树使用的较少;绿化树木的长效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绿化成果遭破坏现象时有发生;绿化空间大的自然村逐年减少,为今后几年村庄绿化建设造成空间难题。
3发展建议
一是遴选出榉树、青桐、乌桕等景观效果好、价格适中的乡土树种以及石榴、枇杷、甜柿等景观果树作为今后村庄绿化建设的重点推广树种[2,3],适当引进乐昌含笑、黄山栾树等优良树种进行点缀,减少香樟、女贞等用量,积极向群众宣传各树种优缺点,进一步改变其认知观念。二是进一步完善管护责任制,村庄绿化建成后须由专人管护3年,管护费用从省市补助经费中列支,对于毁绿案件由林业主管部门严肃查处,对于需要较大量涉及绿化树木的水利、土建工程,应由县林业主管部门审批[4]。三是对于村内无较大绿化空间的自然村,以建设围村林为主,营造出“村在林中”的景观效果。
4参考文献
[1] 冯涛.新时期延安新农村建设中的四维和谐构建[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18-20.
[2] 周继芬.果树在居住区绿化中的发展前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97-99,101.
关键词:村庄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
1村庄规划建设的意义
新时期村庄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整治建设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政府引导和规范村庄整治工作的手段,对于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村庄布局规划,使现有村庄提升一批、保护一批、改造一批、消纳一批;通过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具体指导村庄本身的发展、改造与保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切实把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整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当前村庄规划建设的相关问题
近年来,我市各镇的村镇规划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2.1有个别镇对村庄规划建设重视不够。规划意识不强,建设管理松懈,没有完善的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未能把村镇规划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措施不力,效果较差。
2.2规划滞后。近年来,农村的楼房建设速度较快,但是规划难于编制,严重滞后。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但由于村里的空房、闲置房无财力收回,可用的建设用地缺少,规划实施存在一定难度,未能按规划建设,主要原因是“四缺”:①缺少编制资金,编制一个村庄规划,需要资金数万元,但市、镇、村都没有钱,难编制。②缺少编制人力,编制规划需要专业人员,但请设计院费用太大,镇乡建站人力少,没法编制。③缺少权威部门牵头组织,有些村民钱多车多,有按规划建新村的愿望,但无人牵头组织,规划不能实现。④缺少上级政策文件指引,主要是全市未有一个编制规划的硬性规定,未能形成搞规划的氛围。
2.3乡建站人力不足。部分镇对乡建站的工作重视不够,人员配备少,一般只有1-2名。工作人员调动多,不稳定,业务不熟悉,能力不强。同时,乡建站人员未能专职于本身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被用在了其他中心工作上,本职工作成了附带工作,造成村镇规划建设工作很难抓出成效。
2.4缺少资金。目前镇的财政紧张,拿不出规划建设资金,农民报建和村庄规划又没有政策收费,上级财政也没拨给资金,造成规划建设管理没有经费,缺少资金,工作很难开展。同时,乡建站人员下乡的费用开支大,镇没有补助,工作积极性也不高。
2.5批建不一现象严重。我市乡建站规划员制度已落实了十年,建房审批还比较规范,但由于规划人员缺乏批前放样没做到位批后监管也不够,造成很多批建不一。
2.6对违法违规建设工程执法力度不够。多年来,农民建房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由于部分农民建房工程未报建,无证施工,无人监督管理,造成安全质量无法保证,存在隐患。违法违规工程较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镇的建设管理职能不明确,执法力度不够。有些镇对违法违规工程根本无法制止,执法查处困难重重。
2.7乡镇乡建站与主管部门的业务联系少。自从乡镇乡建站不归建设局直管后,由于职能未理顺,乡镇乡建站与建设局的联系减少了,局组织乡镇乡建站人员开会、培训、参观等活动少了。有些乡镇乡建站人员业务知识缺乏,没有方向目标,工作开展难度大。此外,由于乡建站人员业务不熟悉,有些乡建站的工作不够规范。例如应进行规划的村庄不进行规划,应报建的农民建房不报建,应查处拆除的违法工程不查处拆除,该到建设局办理的证件不到建设局办理,工作不够规范。
3新时期村庄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针对多年来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上的困难和问题,笔者提出如下一些愿望和建议。
3.1应切实加大村镇规划建设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近几年来,我市关于建设规划方面的宣传活动较少,干部群众对规划建设的政策法规和具体做法要求不明确,依法建设意识淡泊,从而出现了不少无规划建设和违规建设等现象。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宣传工作。例如可以利用宣传专栏、宣传牌、宣传车、横幅标语、电视、报纸、图片、会议、文艺晚会等方式方法进行宣传。可以在《建筑法》施行日和《规划法》施行日或者其他时间搞些规划建设宣传活动。大家明确了政策法规和要求,村建工作就能顺利开展。
3.2应该制订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方案。现在虽然有《建筑法》、《城乡规划法》和《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但是有关内容不够具体明确,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难于把握,造成有些镇不会管,不敢管,怕告状,怕吃亏。市最好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精神和我市实际,制订出台一个村庄规划建设方案文件。文件对农村的规划和建设管理要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和准则。有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和准则,管理才能有依有据,才能收到好效果。
3.3各镇应该高度重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多年来,有些镇的村镇规划滞后,建设管理效果差,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不够重视。因此,各镇应该高度重视村建工作,把它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领导重视了,工作就好办。同时,上级应把村建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各镇实绩的重要内容,应该设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奖项。全市重视了,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3.4乡镇乡建站人员要充足。现在每个镇都有数万人口,每个镇每年的建房户都有200户以上,但多数镇的乡建站人员仅有1-2个,还要做其他工作。人员太少,很难把工作做好。过去乡建站归建设局直管时,乡建分站一般都有5人以上,可以自行对所辖乡镇规划员进行调度,而且都是专职做好规划管理工作,那时的村庄规划、建设和违规工程整治的效果就非常好。要切实做好村建工作,首先各镇乡建站应配备5人以上,还要保持人员相对稳定,不经常调动,最好能单列管理,这样才能使乡建站人员有时间、有精力专职做好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
3.5要有政策收费和财政资金投入。农村地广人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工作量巨大,没有资金投入,能搞好规划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村庄规划建设,应该有一定政策收费,财政应该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该返还的税费应及时返还,该拨付的规划经费应按规定及时拨付。此外,还可采取向上级争取、发动有钱人捐资和群众集资等办法筹集资金。有了资金和经费,村镇的规划建设才好办。
3.6要及早抓好村庄的规划编制和村庄整治。90年代起,我市就有几个镇编制了村庄规划,一些规划已经实施了,一些还未实施。未实施的应坚决实施,目前部分早编制的村庄规划已可以修编,操作性差的也应该进行修编,可以和整治规划相结合;针对农民建房速度快,在未能及时作出详细规划时,应首先作出粗线规划,以适应农民建房需要。现在大部分村庄已有70~80%的农民建了新楼,再重新作详细的楼房建设规划作用不大,这些村庄的重点应是作出整治规划,搞好道路、排水、绿化、公益设施等计划。村庄规划要有上级文件决议才有威力,要由上级牵头组织开展才有权威。应由建设局牵头组织、协调、指导各镇编制和实施村庄规划。这样才能确保村庄规划尽快完成和实施。
3.7要切实抓好村庄建设工程管理。要制订完善好全市各镇统一农民建房管理制度。要抓好报建工作,统一报建程序。要加强农村个体工匠管理,工匠要持证上岗,不承接违规工程任务。要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管理,消除质量安全隐患。要争取一定的政策收费,以确保日常工作费用。要充分发挥村民小组和村委会干部的作用,由他们把好农民依法建设关。镇乡建站要与国土所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农村建房秩序。要严格查处违法违规工程。建设局应成立一个工程执法监察大队,协助各镇依法严处违法违规工程。要建立农民建房巡查制度,及时督促农民办理报建手续,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工程。要建立农民建房汇报制度,定期汇报农村建设情况,作出相应管理措施,确保农民建房依法依规进行。要建立奖罚制度。对村庄规划建设工作做得更好的镇、村委会、村民小组、乡建站和个人,应有表彰奖励措施,对工作抓得差的要有促进措施。建设局和市应每年召开一次村镇规划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查找不足,部署新一年的工作,使村镇规划建设工作切实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
3.8要树立典型。典型的引路作用是巨大的,应树好村庄规划建设的典型,每个镇树立一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树立一条自然村。典型可以是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典型,可以是规划典型、新村建设典型或者是旧村改造典型,特别要树好村庄综合整治的典型。树好典型后,要组织好有关人员参观,做好学习推广工作。此外,为了推动村庄规划建设,还可动员村庄的外出老板、领导干部、党员回村挂钩,负责动员组织村民搞好新村规划建设,将会收到很好效果。
3.9主管部门应更好发挥职能管理作用。例如应继续发挥好以下职能作用:当好市府参谋,对全市村庄规划建设工作提出具体的管理方案,作出具体工作部署;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政策法规宣传;牵头组织和协助各镇搞好规划建设管理,具体指导好乡建站的业务工作;组织好有关会议和活动;组织好镇分管领导、乡建站人员、村委会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建设法制意识和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强与各镇的联系,搞好调查研究,更好地指导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加强宣传报道,对村镇规划建设的先进事迹要进行宣传,积极发挥先进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人居环境教育;历史文化名村;对策;文山村
1文山村概括
文山村是古琼州四大文化名村之一,建村于宋孝宗隆兴年间,距今有700多年,是海南历史上底蕴浓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村。人口近2000,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口市龙华区西南部的新坡镇南部,紧邻东线高速和南渡江,距离海口市区约30km;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文山湖、火山岩石、湿地和热带动植物独具特色。
2文山村人居环境现状
通过对文山村村民人居环境现状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有:乡村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历史建筑景观风貌破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等问题。住宅情况———该村目前的农房均为村民自建,建设呈无序发展。访谈中有2位受访村民家庭在今后几年内有建房或者买房的打算,理想的建房方式为自建或者委托施工方代建。而村民对政府提供图集的态度也是积极的。大多数都会利用图纸。设施及公共事业———受访村民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地点主要就在本村。一般看病的地点还是在村卫生服务站或镇上。在调研中发现,受访村民心目中的特色场所主要体现在庙会、村口广场及节日活动。其中可以发现乡村公共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滞后的问题。乡村经济发展———根据调查发现,该乡村由于大多数年轻力壮的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为空穴老人以及留守儿童,该村本身具备的历史文化条件也未得到正确引导,导致乡村的经济未得到可持续发展。村庄环境———目前,对于村庄的环境,受访村民持有不同的态度,村民对于村庄环境整治整体认可程度不高。50%以上的调研对象认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有待改善。其中有人认为自己现在生活的环境很好,绿化好、空气好、建筑有特色、村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和谐自然。而部分村民认为村庄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水污染问题———村庄最主要的生活水来源于环绕村庄的水体,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湖中,露天放养生猪和鹅,甚至临湖还建公共厕所,水质受到污染。周围湿地已有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等外来植物的入侵,本地植物生境受到影响。总之,面对一些老旧建筑的墙体脱落,生活垃圾的随意处理,以及历史建筑的废弃,“历史名村”已经出现严重的环境困难,亟待改善。
3文山村人居环境教育的对策
(1)由于村庄内的人口逐年减少,村内出现的大量废弃建筑应该拆除,或者利用现有的建筑条件对其进行整修,恢复其原有的历史面貌,并使其与周围的植物环境相融合。在考察过程中通过调查发现,村落格局的保护:由道路、水系、住宅系统、公共活动场系统所构成的村落格局的保护方面仍存在着不够完善和规范的地方,在后期建设过程当中应着重注意。(2)对于公共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村庄的支持力度。如临湖的公共广场是村民交往最为频繁的空间,很多老人和小孩几乎天天都在该处休憩玩耍,却只能随意坐在旁边的石头上,出行到此处游玩的游客也只能站立在旁边,无法落座欣赏风景或是休息。因此,配套的坐凳等休憩设施和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必须完善起来,以确保当地人或游客的使用。(3)对于村庄面临的严重水污染:村庄的南面和西面边被大片湖泊包围,但是当地却将其荒废在一边,无人问津。经过分析建议可利用现有的水体打造公共互动空间,使水塘及其周边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公共交流空间。其中更有效的注意生态格局的保护。即田、地、水构成的生态系统保护。同时也要注意处理好紧挨水体的村庄用地与水域的关系。通过河道清淤、生态驳岸营建、湿地保护和渠、井利用,使生态梯度变得更加完善,使当地人工规划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4)重点保护当地特色植物。村庄内有大量抬头可见的百年榕树(Ficusmicrocarpa),但有相当一部分一直被忽视。鉴于此建议通过环境的改造,在对其进行保护的同时又能够加以利用并形成另一个户外公共空间。尽管这种方式可以对当地植物进行一定的保护,但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传统村落的生物多样性本身十分丰富。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也明显有些退化。因此,建议在过程中加强保护原生动植物栖息地,并可以适当引进外来适生植物,从而使得当地本土植物物种和多样性都有较好的保护和发展。(5)村庄建设中不仅是要处理好垃圾回收,污水纳管,露天改厕等要求,更要求村庄规划中的规划者应具有生态保护的意识,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时要保护自然的空间构架,要维护乡村式的基本风貌特征。自然形态是环境运动漫长岁月中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乡村的发展与这种自然选择联系紧密。此外,每一个乡村其特定的地理、生态、资源条件及其空间组合也常会构成该地区特殊的人类建设背景,故乡村规划建设必须尊重这种选择和价值,顺应和维护这种状态。
4建议
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载体,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山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关注乡村景观文化的体现,地域景观风貌的保护,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增添野趣和艺术感染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整治乡村的环境,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岚,刘大威.江苏乡村调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一、工作任务
根据市规划主管部门关于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要求和《市市区村镇体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我区中心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224个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各镇(街道)统筹规划、统筹协调、统筹资源,区直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工作指导和技术把关,确保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
(二)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公开择优选定规划、测绘单位,降低规划编制成本,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类型村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
(四)群众参与,阳光规划。坚持阳光规划,公开展示村庄建设规划,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群众意愿落实到规划中。
三、工作分工
(一)各镇(街道)负责制定辖区内农村住房建设与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组织协调有关村居按计划完成农村住房建设与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负责向规划编制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配合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单位的现场调研及规划方案的方案审查、征求意见及现场公示等工作。
(二)区住建委和规划直属四分局组织指导各镇(街道)进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三)区国土分局负责从基本农田保护、地质灾害预防及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等方面进行审查,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范围等工作。
(四)区公安分局负责审查规划消防布局、消防设施配置等内容,负责认定村庄常驻人口数量等工作。
(五)区环保局负责审查环境保护、生态敏感区保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六)区文广新局负责结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重点审查文化设施建设、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七)区教育体育局负责结合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重点审查教育设施配套、中小学校布局等方面内容。
(八)区卫生局负责结合卫生事业发展规划,重点审查乡村卫生所(室)、镇卫生院等卫生资源配置方面的内容。
(九)区交通运输局负责结合交通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审查农村公路规划、交通基础设施配置等方面内容。
(十)区发改、建设、农业、水利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要求,负责从区域生产力布局、农村产业发展、村庄重点建设项目、村庄防洪减灾、水利设施管理维护、水域及其岸线的保护管理、村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等方面对规划进行审查。
四、工作安排
(一)主要内容。村庄建设规划包括村域和村庄两个层面的规划。村域层面应合理布局村庄建设用地、道路交通用地、产业发展用地等各类用地,积极引导村庄产业发展;村庄层面规划应确定村庄建设发展模式、规划区范围,村庄的规划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的各项建设用地布局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
(二)进度安排。年9月至10月。区农村住房与危房改造指挥部采取政府采购竞争性谈判方式,公开选定规划编制单位,并签订三方合同。为便于操作,将39个基层村划分为三个标段,每个标段分别择优选定一家规划编制单位。
年11月至12月。签订合同后,各镇(街道)衔接土地管理部门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范围,由公安部门认定村庄常驻户籍人口数量,按照《市城市规划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审批规定》,以镇(街道)为单位到市规划局申请基层村村庄规划编制要求;规划编制单位开展现场调研,结合各镇(街道)和村委会的规划编制意向,编制完成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方案。
年1月前,按照《市城市规划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审批规定》要求,完成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方案技术审查、社会公示等阶段工作后,报市政府审批。
各镇(街道)参照以上进度安排,组织完成辖区内基层村建设规划编制及审批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要加强对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织领导,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建立任务明确,安排合理,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农村污水治理;处理特点;规划及建议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yuhuan rural sewage treatment work of a simple discussion.
Keywords: rural sewage management;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Planning and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 [TU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玉环县在台州市属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为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和全国“农民收入先进县”。玉环县农村经济较为发达,但由于农民生活习惯和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原因,多数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任意排放,不仅影响区域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资源,还给农民的生活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农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十二五”是我县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城乡污水治理工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此,玉环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准备用五年时间(2011-2015年),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覆盖非城镇范围内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一、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及排放标准
农村生活污水包括洗衣、洗菜、洗浴等生活污水以及厕所冲洗水,在水质与水量上都具有其特殊性。
在水质方面:①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水质波动不大;②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差别不大,水中基本上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一定量的氮、磷,可生化性好。
在水量方面:①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生活污水水量相对较少;②变化系数大,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
总之,由于农村人口分散、污水产生量小、变化系数大、管理要求低,要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简单、处理成本低廉、操作维护方便。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还没有统一的排放标准。结合相关规划确定玉环县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要求如下:
①严禁排入水源保护区;②排入河网的执行一级标准;③用作农田灌溉的,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执行;④用作景观水的,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用水水质》标准执行。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就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将污水中有害的污染物质进行清除、降解或无害化处理,使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被人们再次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按阶段分,可分为“三个阶段处理”。
第一阶段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SS)。经过第一阶段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但达不到排放标准。
第二阶段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以BOD、COD等的去除为衡量指标),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基本上达到一级或二级排放标准。
第三阶段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及氮、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碳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经过第三阶段处理的污水基本上能完全达到地面景观水的排放标准。
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特点和工艺选择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有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厌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厌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厌氧—人工湿地工艺等。
3.1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以厌氧生物处理为基础,利用厌氧菌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净化污水,采用厌氧消化、厌(兼)氧过滤和厌氧接触氧化等工艺串联而成。其最大的优点是运行费少低,缺点是出水水质较差,而且一般很难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且占地面积大。经调研玉环农村不建议考虑。
3.2厌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废水先经过厌氧生物处理,消耗部分有机污染物、氮、磷,再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达标排放。它的最大特点是以陶粒或石英砂等小粒径粒状载体作为填料,被处理水垂直通过滤层,对处理水进行生物氧化的同时又起到相当于快滤池的截留和吸附作用,节省了后续二次沉淀池,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使处理工艺简化。其主要优点是容积负荷高、占地小;出水水质好且运行稳定,可以达到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可以处理低浓度废水。缺点是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相对较高;需要定期反冲洗,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3.3厌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该组合工艺处理设施由调节池、厌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和消毒池等几部分串联组合而成。其优点是占地少、耐冲击、出水水质相对较好,投资也相对较少。其缺点是流程长,需要专门人员进行简单的管理及定期维护,运行费用相对较高。该工艺比较适合作为农村污水处理工艺。
3.4厌氧-人工湿地工艺
废水先经过厌氧处理,消耗部分有机污染物、氮、磷,再采用人工湿地工艺处理达标排放。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使水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实现对废水的生态化处理。人工湿地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但其占地面积大、负荷小、植物生长和处理效果会受到季节影响。特别是在冬季处理出水中BOD5,COD,NH3-N等指标很难稳定达到处理标准。考虑到农村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重点适用于村庄地势复杂、管网铺设困难但土地相对宽裕的农村。
3.5工艺选择
对上述常用小型污水处理工艺的分析,结合玉环县农村的实际特点,本着环境优先、因地制宜、简单适用、运行管理方便、造价低廉的原则通过现场踏勘,优先考虑采用厌氧—生物接触氧化和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
四、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分类规划及建设
4.1村庄污水处理分类规划
现状的农村污水处理情况:通过对全县选取的28个村庄的现场踏勘,基本分为以下两类:1.各家农户自建有小型的化粪池,污水经户化粪池后直接排放;2.各家农户自建有小型的化粪池,污水经户化粪池排入村中公厕旁边的集中厌氧沼气池,污水经厌氧沼气池处理后排放。
根据玉环县村庄布局特点,并结合《县村庄布局规划》,可将村庄划分为“城中村”、“城郊村”和“偏远山村”三种类型。针对不同区域的村庄,对农村污水治理提出了不同的处理类型,即纳管处理村庄、简易型过渡处理村庄、独立型过渡处理村庄、独立处理村庄。
同时,由县住建局牵头组织和负责编制的《县城乡污水工程专项规划》也已将农村污水治理列入该规划。根据多次现场踏勘以及同街道(镇乡)、村庄沟通,确定全县村庄污水整治分类情况如下:
全县纳管社区21个,纳管村庄88个;简易型过渡处理社区3个,村庄79个;独立型过渡处理村庄74个;独立处理社区5个
村庄32个(详见附图)。
4.2村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4.2.1分类实施
纳管村庄一般都位于城镇规划建成区内,宜由城镇统一按城市规划投资建设;独立处理村庄一般为于交通偏远的区域,近期控制为主。对于水库上游生态敏感区,如清港柏台、小路、朱家前,大麦屿福山等村,宜若干村庄联合,由县政府投资建设独立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各村近期建设的重点在过渡型村庄,该两类量大面广,宜分期分批实施,每年确定30个左右为整治试点村,不断巩固成果总结经验。
4.2.2过渡型试点村庄结合各村现有的污水设施建设
对本次选取的28个村庄采取分类处理方式。对于独立型过渡处理村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处理规模≥100m3/d,考虑采用采用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如后排、里澳(部分)、南山村、大密溪、小密溪、甸山头等,有条件经济较好的村庄可以采用厌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第二种情况,处理规模
对于简易型过渡处理村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已建集中化粪池,结构保持完成可以利用,且有富裕的闲置土地可以利用,则新建人工湿地,如西青塘、大坑、沙鳝、小沙(老区)、法山头、东渔(老区)等;第二种情况无集中化粪池,或化粪池容积偏小满足不了服务人口的需要,或化粪池结构已损坏不能利用,则新建厌氧池(即化粪池)如筠岭、小麦屿,小沙(新区)等。
五、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及现状污水设施利用的建议
1、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养护或维修,建议施工完成后移交相关部门统一接管,统一维护。
2、若部分处理设施地处偏僻,可就近委托村委管理,并对其进行培训。
关键词:村庄规划;质量安全;村庄环境;规划观念
引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其中“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虽然不能理解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部内涵,但它在新农村建设中有重要意义。而要达到“村容整洁”的目标,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认真抓好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目前我国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解决好村庄规划严重滞后问题
“规划是龙头”,村庄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全国许多行政村都曾编制过村庄规划,但是基本上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编制的。而村庄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般在10 至15 年,村庄建设规划的年限为5 年。且当时编制规划时由于受到经费、编制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村庄规划的水准普遍不高,大多停留在村庄建设规划上,对电力通讯、给排水等都没有作出专项规划,有的甚至只是一张示意图,不具有实际操作性。许多村庄规划已明显滞后,适应不了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亟待编制新一轮村庄规划。
2、要解决好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调整难问题
村庄规划用地难以调整是村庄规划顺利实施的一块绊脚石。因为在村庄规划实施过程中许多房子拆了之后由于道路拓宽、取直等原因,房屋在原地就不能重建,这时就需要用到其他土地。而要用到其他土地调整非常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村庄总体规划没有留足非农建设用地,甚至根本就没规划出新区,村集体拿不出土地用于调整。二是农民想在自己承包田或自留地上建房由于耕地保护方面的原因,土地管理部门一般也不予审批。
3、要解决好村庄规划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目前,农村村集体经济薄弱,许多村年集体收入在万元以下,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编制村庄规划的费用,目前村镇建设管理部门编制一个村庄规划的费用一般在一万至三万元之间,如果请大专院校或规划设计院编制的话费用要高得多。二是村庄道路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三是在村庄规划实施过程中因为拆迁而需要大量的补偿资金。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是“建设新农村,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照耀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政府,政府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即国民收入分配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村的支持。二是用好土地整理政策。积极做好宅基地退建还耕和土地整理工作,享受省政府扶持优惠政策。三是有条件的乡镇村庄可组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专门筹资建设道路桥梁、给排水等各项基础设施。
4、要解决好农民建房质量安全隐患问题
目前农民建房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质量安全隐患:一是有些房屋建筑选址不当,面临山体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二是施工过程中由于个体工匠安全意识差,存在触电、落物伤人等安全事故隐患。三是完工房屋因无图施工,采用劣质建材,外墙不加粉刷,极易在暴雨、台风的侵袭下发生倒塌事故。解决质量安全问题:一是村镇规划的编制要有防灾评估内容,在批准建设用地时要注意避开存在山体滑坡隐患、地质条件不稳定、风口、有严重环境污染等地质及自然灾害易发地带;对存有重大安全隐患的选址,要尽快调整,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加强对村镇建设工程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标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建筑质量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法定的建设管理程序,及时发现并坚决纠正违法建设行为。
5、要解决好农房改造品质差问题
目前农房改造的品质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有些村庄垃圾成堆、生活污水横流、绿化不达标,我市各地农村在建起大量新房的同时,未按规划搭建了一些仓库、厕所等违章建筑,杂乱无章。解决农房改造品质差,一是要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村民规划意识、环境卫生意识和文明程度。二是大力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村庄整治工作要在村庄规划的指导下,按照房屋成排、道巷相连,排水畅通的要求,硬化道路,清淤坑塘,新建和改造排水道,修建公共厕所,全面改善村庄面貌。三是按照“门前三包、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做法搞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四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步,规范村规民约,制订长效管理制度,配好村庄管理、保洁等人员,落实监督措施。五是把城市社区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借鉴城市社区管理的做法,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创新农房改造管理的新方法。
6、要解决好“空心村”问题
“空心村”常被一些群众这样形容:“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空心村”是指在农村村庄建设中,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宅基地管理不严等原因,导致村民新建住房沿村界向外扩张,形成村外新房林立、村内破烂闲置的现象。“空心村”不仅浪费土地资源,影响村庄景观,也阻碍了村庄规划的实施。“空心村”是各种因素共同促成的。一是部分村民举家外出务工,家中房屋多年无人居住。二是无规划乱建。有的农民没有报请土地规划部门同意,只是和村干部私下协商得到默许,便占用耕地私搭乱建,造成既成事实。三是一户多宅。一些农民在规划区建新房,而老宅却不拆,原因是年轻人住新房,旧房给老年人居住,或是用来放置生产工具和粮食等。
7、要解决好村庄规划建设管理跟不上问题
村庄规划建设管理跟不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划实施管理跟不上,比如在农民申请建房时管理人员不能做到现场勘踏、放样、监督三到场。二是农民建设质量监督管理跟不上。三是违章建筑处理跟不上。主要原因在于,乡镇村镇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员队伍不稳定。解决管理跟不上:一是要加强乡镇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建设。二是要稳定村镇建设管理人员队伍。每个乡镇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都必须配备2名以上的专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同时乡镇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实行垂直管理,以减少地方和部门利益以及各种关系对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干扰。三是建议配备村一级的规划建设管理员(可由村地监察员兼任),纳入村级几大员的管理,以解决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中工作量大,管理跟不上的问题。四是要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8、结束语
加大对规划作用的宣传力度,使农民特别是村干部认识到规划在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质量、指导各项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从“要我搞规划”转变为“我要搞规划”。要加大《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规划法制观念,改变群众“地是祖宗留下的,我想干啥别人管不着”的错误思想,使他们认识到规划的严肃性和强制性。编制村庄规划时要多征求群众意见,规划完成后召开村民大会讨论通过,规划一经批准,乡镇、村要加以公示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以增强规划的透明度和干部群众实施规划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农村建设中严格实行 “一书两证”(即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制度,手续不齐禁止开工建设。加大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加深群众对规划严肃性的认识,强化规划观念。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口密集区;村庄布点;空间布局;村庄发展;建设整治
【 abstract 】 DaYu new urban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degree is high, the area of villages by stationing planning, reasonable determination of the village layout, as appropriate, reduce the number of villag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village, be helpful for adjusting improve existing villag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messy, promoting the rural population proper concentration, improve the land intensive use and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sharing build together.
【 keywords 】 populated areas;stationing village; Space layout; villag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regulation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快速阶段。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益高涨,农村居民点向城镇集聚并进行适当的迁并与调整成为必然趋势。新城镇为大余县人口第一大镇及经济重镇,综合经济实力强,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与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尤其突出,新城镇人口密度404人/平方公里,以镇区为核心的中部河谷平原地域,人口密度达949人/平方公里,远高出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67人/平方公里)。
二、新城镇村庄基本情况
1、村庄概况
新城镇行政区划下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1个林场,257个村民小组。2010年底全镇总人口6416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52人,占总人口的9.12%。从人口分布特点来看,现状人口密集分布在章江两侧的河谷平原区,此区人口规模为61719人,人口密度达949人/平方公里。
2、村庄布局特点
新城镇域南北两侧为丘陵地貌,中部为河谷平原。从村庄空间分布的态势来看,新城镇现有村庄聚集模式呈面(块)状聚集——在地域较开阔、基础设施较完善的中部平原区。人口聚集程度较高,居民点成较大规模的块状集聚形态,周边分布大面积农田,村庄之间联系便利。新城镇现状村庄布局特征为:
(1)村庄数量多、规模大
镇域内共有23个行政村、一个林场,其中1000人以上的特大型村庄有22个,占村庄总数的91.67%。
(2)人口聚集度高
现状95%以上的村庄都集中在以镇区为核心的中部地域,该区域人口密度达949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远高出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67人/平方公里)。
(3)村庄建设缺乏统筹,设施共享度差
村庄分布较散乱,缺乏整体性,难以共享基础设施资源。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类整合,集中力量培育中心村,以形成合理的村庄布点等级规模结构。
三、村庄建设引导
1、村庄分级
本次规划把农村居民点分成“中心村--基层村--村小组”三级。规划建议近期应首先实施村庄调整,明确村庄等级和发展方向,然后逐步实施村庄形态的整合,真正实现集聚发展。
2、村庄分类
依据城乡地域范畴和管制要求,将现有村庄分为规划保留村、规划合并村和规划撤消村3种类型。
(1)规划保留村:主要指现状人口较多、建设条件及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村庄,规划予以保留,需要进一步进行村庄整治,完善其基础设施及公益性设施。
(2)规划合并村:主要指村庄规模不大,可以就近和中心村在行政上合并发展的村庄;或者几个规模实力都较小的村庄,无中心村可以靠近,而实施相互靠拢,在行政上可以进行合并,在建设上可以在原址建设,但应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配套,严禁随意建设。
(3)规划撤消村:按照村庄整合的原则和标准,结合各村庄实际,撤消规模过小、区位交通等条件较差,发展潜力不足的村庄,规划在行政上撤消,将其迁建到邻近中心村或较大的村庄。[1]
3、村庄发展类型
(1)城镇改造型
依据城镇总体规划,位于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属于城镇改造型村庄。该类型村庄建设应严格按照镇区规划进行统一安排,引导村民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逐步使村庄转变为城镇居民点。
(2)集聚发展型
现状有一定建设规模,具有较好的对外交通条件及基础设施配套,便于实施资源整合、更新改造,村庄周边用地能够满足改扩建需求的村庄。
该类村庄对周边人口有较强集聚作用,是村庄发展的重点。规划引导周边控制建设型、移民迁建型村庄人口向聚集发展型村庄集聚,村庄建设以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完善为主,按照新农村规划的要求进行各项建设。
(3)控制建设型
现状有一定规模,但发展潜力不大,短期内难以迁并的村庄。规划严格控制新建村宅,除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设施、给水设施、供电设施、屋场内主干路等需要进一步完善整治外,其余方面原则上不考虑。鼓励申请新建村宅的村民搬入农民小区或者聚集发展的村庄进行集中。
(4)移民迁建型
将原有村庄逐步撤并,搬迁至城镇、中心村或移民新村。移民迁建型村庄可分为二个类型:
① 交通不便,集体经济收入低,人口规模过小(原则上人口规模100人以下),没有产业支持,缺乏基本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没有发展潜力的村庄;
② 位于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或城镇建设需要拆迁改造、异地安置的村庄。四、村庄空间布局
1、村庄布局原则
(1)坚持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鼓励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村人口进城、进镇居住,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2)村庄整治与土地资源保护与整理相结合
保护耕地、节约用地,通过村庄的搬迁改造与新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宅还耕,逐步整合空闲地。
(3)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
根据村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区分村庄的类型,制定不同的规划对策和措施。大村合小村,强村合弱村,区位好的村合并区位较差的村,促进村庄布局优化和人口集中。
(4)强化特色,保障安全
对具有人文自然特色的村庄进行保护,强化其特色的延续,注重生态环境的涵育,并与防灾减灾规划紧密结合。[2]
2、村庄布局基本要求
(1)城镇现状建成区内的村庄布点依据总体规划要求进行整治,统一规划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