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厂风险管控范文

电厂风险管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厂风险管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厂风险管控

第1篇:电厂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方法探讨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意义

2006年6月6日,国资委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对中央企业如何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引》的出台不仅标志着我国有了自己的全面风险管理指导性文件,更说明了我国企业正向管理的更高阶段——全面风险管理迈进。

风险管理由来已久,近些年来更是逐步成为了国际上关注的热点。但在我国,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则相对滞后,一些企业普遍存在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缺乏风险策略、风险管理较为被动、缺少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以及风险管理技术、资金不足等问题。一是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不匹配。我国众多企业在战略目标的制定上承担了过多风险,加之缺乏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导致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不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企业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缺乏主动性。企业现有风险管理对风险缺乏系统地、定时地评估,缺少积极的、主动的风险管理机制,不能从根本上防范重大风险以及损失。三是重视具体风险的管理,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四是尚未形成企业的风险信息标准和传送渠道,风险管理缺乏充分的信息支持。五是风险管理职责不清。企业现有的风险管理职能、职责散落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中,缺乏明确且针对不同层面的风险管理的职能描述和职责要求,考核和激励机制中尚未明确提出风险管理的内容,导致缺乏保障风险管理顺利运行的职能架构。

鉴于目前风险管理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若企业能够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则能有效改进上述不足,原因在于:一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建立动态的自我运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风险管理平台,形成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二是达到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相结合的风险最优化。全面风险管理把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战略执行的层面之上,将企业成长与风险相联,设置与企业成长及回报目标相一致的风险承受度,从而使企业将战略目标的波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并随时调整战略目标,保障企业稳健经营。三是避免企业重大损失。通过对企业重大风险的量化评估和实时监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建立重大风险评估、应对、重大决策制定及重大流程内部控制的机制,从根本上避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二、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含义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含义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养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内部控制的含义

对于内部控制的含义不同部门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内部控制会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审计权威机构COSO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一个受某单位不同层次的人影响的过程。具体包括:1.内部控制是一种程序,它意味着向某一终点努力,但不是终点本身;2.内部控制是用来取得一种或多种互相区分而又紧密联系的目标;3.内部控制受人的影响,而不只是政策、守则或表格;4.只能期待内部控制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保证。

国内学者大多认为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合理保证程序或过程。

三、内部控制的目的

1.保证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方针、制度和措施的贯彻执行。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2.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有效使用;3.保证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使各项经营活动有效地进行;4.保证会计信息及其他各种管理信息可靠、真实、完整和及时提供;5.尽量压缩、控制成本、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6.预防和控制各种错误和弊端,以便及时、准确地制定和采取纠正措施。

四、内部控制的内容

内部控制的内容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以及内部监督等方面,从总体上渗透到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有效实施会促使企业生产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一)内部环境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方面。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简历优良的企业组织架构,完善权责分派体系;注重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健全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以审计委员会为核心的内部监控机制。

(二)风险评估

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评估机制包括:识别内部、外部风险;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有关的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及时调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

根据企业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常用的控制活动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核心就是“内部牵制”;授权审批,包括“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会计系统;财产保全,指限制接近,定期盘点、财产保险等措施;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运营分析,包括:资金分析、经营分析、资产分析、投资分析等;绩效考评,使员工感到努力得到认可,收入有一种公平感。

(四)信息与沟通

企业及时、准确的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有效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包括:1.公司机构内部的各个层面都应广泛的收集相关信息,从源头获取准确数据;2.通过内部沟通,包括与董事会的有效沟通,员工间的沟通和举报流程,促使员工相互理解;3.影响控制目标实现的事项应在一定条件下与外界沟通,包括供应商和客户,以及股东;4.建立反舞弊机制,营造发舞弊的企业文化环境,明确反舞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成立反舞弊工作常设机构,接受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的监督。

(五)内部监督

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内部监督的内容包括:1.持续性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2.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程序、方法和要求;3.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4.跟踪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并就内部监督中发现的重大缺陷,追究相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责任;5.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6.以书面或其他适当形式妥善保存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或者资料,确保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过程的课验证性。

六、制度建设的方法、体系

在内审专家的指导下,对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由培训合格的人员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制度梳理,从管理、经营等环节识别风险,采取控制措施。删除多余、重复的制度,合并内容相同、相近的制度,增加缺失、空白的制度,使制度覆盖全部管理内容,渗透到所有管理过程中,使企业的所有管理、所有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管理流程进行流程再造、固化,使管理流程更加合理、可控,明确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规定每个流程环节的工作日,确保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制度修编过程中,融入风险理念,增加控制手段,加入主要风险和关键控制内容。修编完的制度要经过更高一级人员的补充修编、部门主任审核环节。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制度要进行部门会签,会签完的制度经分管领导审核后,由总经理或董事长签发并。通过制度的梳理、修编、审核、等环节,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实现企业的各项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第2篇:电厂风险管控范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出现新技术、新制度和新的经营、消费模式,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与日俱增,经营经验的不断积累使人们慢慢意识到风险是一系列的、客观存在的、会被主观加剧的、可以被测量、被管理并加以控制的机会,存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积极方面。对于企业经营活动而言,风险管理是一系列的、贯穿于全部经营调控过程,需要全员协同参与的管理活动。企业经营者只有识别、衡量和分析出对企业造成影响的潜在风险,并阻止其转变成风险事件,有效利用其占有优势的风险偏好,并从中寻找适应自身发展的方法途径,才能有抓住机遇可能性,为企业创造更好地效益并不断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2计划管理与风险管控的关系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社会角色更加复杂、多样,行业之间、组织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分工越来越精细,过程越来越复杂,协调关系越来越严密。要把这些繁杂的个体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使每个环节的工作不仅能够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相互衔接,围绕整体目标协调工作,又能相对独立自由的履行自我职责,就必须由一种职能来构建整体框架,进而达到组织调控的目的,而在管理活动中,只论火电厂计划管理与风险管控的有机结合王剑(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40有进行计划管理才能达到此目的。然而,企业风险无处不在,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宏观的管理活动还是微观的机械生产行为,都含有风险因素。当企业预见可能遭遇的风险,而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时,等待企业的将只有遭受损失或者与机遇失之交背。因此,计划管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风险管理又反作用于计划管理,为其制定目标界限,标定“零界点”。计划管理与风险管理共同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它们越来越被企业的经营者重视,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权重比例日益增大。

3火电厂计划管理与风险管控现状

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我国火电企业基本上已形成较为科学全面的计划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一些因领导者意识、专业人员岗位技能以及企业制度等原因,造成计划管理不能及时指导生产经营,甚至会产生误导效果的现象。而火电厂风险管理刚刚起步,除一些管理能力卓越的先驱者外,大部分电厂的风险管控机制功能尚不健全,建设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实用性的风险管控理念及方法还在摸索阶段。电厂中实施的管理方法,风险管控只是僵化的针对部门内部工作设立类似计划管理模式的风险管控,并未在企业整体层面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宏观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往往是间接的、间断性的,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全局性。现阶段大部分火电厂的计划管理和风险管控彼此单独行驶各自的职能,未形成相互融合的局面。计划管理不能有效地为风险管控提供依据并全面协调掌控各项管理工作,风险管控也无法对企业计划管理以及其他管理职能起到限定、指导与反馈作用。

4如何做好火电厂计划管理与风险管控

计划管理与风险管控的协调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主导因素之一,欲做好火电厂的计划管理与风险管控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几点:

4.1提高管理者对计划管理的重视程度

现阶段,绝大部分电力生产还是由国家统一调控按需生产,自由化电力市场竞争生产方式刚刚兴起,还未达到左右企业电量生产的程度。正是在这种体制下,造成一些电厂管理者未清楚认识到计划管理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发电机组安全可靠可随时接带电力负荷即可,生产多少电力完全是由国家来调控,认为“计划跟不上变化,编制计划没有意义”,这样一来,对于计划管理重要性的理解就变得肤浅,进而使计划管理的现实职能变得薄弱,不能起到全方位调控作用。因此,在企业内部,要提高管理层的计划管理意识,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为有效的开展计划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风险管控做铺垫。

4.2全员掌握计划管理基本技能

电厂具有复杂的生产过程,对于计划管理的专职人员,必须在拥有电力生产经验同时具备管理学知识以及相应的管理能力才能更好的胜任计划管理岗位,培养一个计划管理人才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此外,计划管理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就能够做好的事情,需要每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分析、制定计划,付诸实施并实时反馈。计划管理部门起到的是统领、指导、协调作用,而各个部门都是计划管理系统中的关键节点,直接影响全局计划管理的实施效果。所以,计划管理工作应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不应该只属于管理层。做计划管理培训时,应包括自上至下、从领导到基层员工都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包括计划方面、统计方面、财务方面以及生产经营流程方面的知识技能,成为全面应用型人才,更好的为计划管理工作做铺垫。

4.3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及应用相对落后,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较为分散,虽然已渗透到各个部门中,但未搭建起一个相互传递信息并相互促进的网络,在处理风险时表现的较为被动。在实际工作中,可在企业内部构建风险管控平台,定期、汇总工作过程中的相关风险管控技术指标,并依据指标完成情况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这样便达到企业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效果,并且还能清晰的反映出企业发展时期的关键风险因素,帮助企业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计划和措施,尽早将有害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还可便于发现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优势,突出管理特色,使之成为自身的企业文化,进而转化成企业的核心能力。

4.4加强同行业间交流

管理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同样的管理方法不一定能够适合同行业间的不同企业。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特点,核心竞争力不同、经营理念不同,管理方法就会变得多种多样。电厂也不例外,在自己总结管理经验时,也要多学习借鉴其他企业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经验,不断摸索适合本企业的管控方法,建立一套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风险管理可以更细致全面的融入到工作的各个角落中,使企业创造独特的属于并适合自身情况的风险管理系统。

5总结

第3篇:电厂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集控运行 控制模式 应用

中图分类号:P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247-01

集控运行控制模式被广泛的用于电力开发领域,它将网络通讯技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融为一体,使之更加科学与先进。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在电厂的大范围使用,给电厂带来多方面的好处。首先,可以降低成本;其次,可以提高电力开发的效率,增加收益;最后,能够确保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

一、 电厂集控运行模式的组成

现今电厂引入的集控运行模式主要由以下三种模式组成,即分等级控制、分散控制及通讯传输控制。具体说来,三种模式作用各异。分等级控制模式主要是针对管理的细化问题,它有利于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分散控制模式则是对传统集控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极大了降低管理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而通讯传输模式则将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主要负责处理各种数字信息。三者相辅相成,使得目前使用的集控运行模式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二、火电厂对其应用的现状分析

首先要明确分析这一现状的重要性,其获得的分析数据有助于火电厂的相关管理工作,及时发现运行过程发生的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保持集控系统始终稳定运行。本文主要从气温的控制和压力的控制来进行分析。就前者而言,其控制难度与其控制次数是成正比例的。也就是说,首次的气温控制难度是最小的,随着次数的增加,难度也会逐步加大。因此,我们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使其得到成功控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通过引入煤气循环来实现气温控制,或是改变喷燃器摆动的角度来对气温进行控制。而对于后者――压力的控制,其方法则要简单的多,它的数值可以通过能力平衡公式计算出来,然后依据数值来增减进炉的煤粉量就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对于主汽压力系统的控制,其理论依据是能力平衡公式,以控制进炉的煤粉量来实现对主汽压力的控制。事实上,当代电厂发电主要采取火力发电方式,所以,火电厂便成了重要场地,电力生产及其传输都在此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火电厂的集控运行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电力生产、运输及使用的安全问题。目前火电厂引入的集控运行系统都是单元制机组,这种模式有利于管理,并能够提升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集控控制模式成功运行的前提条件

目前火电厂引入的集控运行系统都是单元制机组,这种模式有利于管理,并能够提升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其分散式的特点也为控制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所以我们要研究能够使这一控制工作成功进行的前提条件有哪些。这里所说的前提条件,不同于上文所说的基础条件。各种高新信息技术时集控运行的基础,而只有具备一些前提条件,即控温系统、电源系统、操作系统与线路系统等的持续供应,运行工作才能安全、可靠、准确。所以,要想成功运行集控控制模式,必须充分具备这些前提条件。此外,由于集控运行系统采取单元制机组的形式,对其的控制就等于是对机组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要做好各种装置和屏蔽工作,确保其不受外界干扰。为了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还需要保证发出信号的清晰和准确。

四、认识集控运行控制模式

现今电厂引入的集控运行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即分等级控制、分散控制及通讯传输控制。分等级控制模式,也称分阶梯控制模式,主要是针对管理的细化问题,它有利于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具体说来,它是通过将完整的系统进行层级划分,然后相应完成各层级工作的一种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能够有效实现集约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分散控制模式,正像其名所暗示的那样,其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分散性”。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集控模式的惯性,开始考虑“不要讲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避免可能遇到的风险。这种分散化模式,可以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大风险、大事故,分散成为一个个小风险、小事故,这样当面临损失时,可以承受并得到及时恢复,不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讯传输控制模式,也称集中控制模式,它将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主要负责处理各种数字信息。由于现代工业的竞争核心已成为科学技术的,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竞争,这一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由于其融入了各种先进技术,如数据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它的最大优势是安全性和科学性,其在电厂的广泛使用有利于提高电厂生产电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核心技术的应用

集控运行控制模式被广泛的用于电力开发领域,它将网络通讯技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融为一体,使之更加科学与先进。其核心技术是依托于一种综合性控制系统,即DCS系统。其最大特点是强调“分散性”,不仅有利于避免大规模的风险和事故,还有利于实现集约化管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DCS系统将整体控制转换为单独控制,并结合两者优势,使其在电厂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此外,管控技术也是核心技术之一,它主要针对生产线工作的管理。其利用各种高新技术,使生产线工作的自动化水平大大提升,减少了劳力资源方面的开支。4C 技术作为核心技术之一,在电厂管理工作中主要发挥监督作用。它可以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准确处理和分析,在监督生产线的自动化工作时,准确判断生产的电力是否符合标准,提高电力生产的质量。同时,由于避免了不合要求电力的生产,节约了大量时间和能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

六、结语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近年来一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对电厂的供电工作提出了艰巨的挑战。由于电厂生产效率低下,供电安全性较低,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将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引入到电厂工作中来,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首先,可以降低成本;其次,可以提高电力开发的效率,增加收益;最后,能够确保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本文通过认识集控运行的三种模式,分析其核心技术的使用,得出电厂引入该技术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肯定了该技术的巨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艳婷;郑井荣;浅谈电厂集控设计与运行技术[J];科技风;2014年13期.

[2] 程文俊;关于加强电厂集控运行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5年09期.

[3] 屈佳木;对火力发电厂中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的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12期.

第4篇:电厂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风险;控制对策

在火力发电厂进行经营管理时,燃料是发电厂需要消耗非常多的生产成本。若对燃料的管理不到位,那么就会使发电厂的发电成本上调,发电厂的收益就会下降。与此同时,电煤供需不充足的状态,一些发电厂的燃料的数量和质量都普遍呈现出下降的现象,那么火力发电厂将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

1火力发电厂现代燃料管理的概念

对于我国火力发电厂燃料方面目前的管理工作的状态和存在的问题,那就需要火力发电厂紧跟市场的趋势,要不断把现代燃料管理的理念和形式实施起来,这将会使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得到改善。现代燃料管理的含义是火力发电厂要拥有稳定、长期的燃料供应平台,还能使周边的燃料供应商获得更多的利益,还能使厂内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作为管理原则,还要与较大的煤矿供应商保持着和谐的关系,管理体系要更加地规范和适应市场,有助于发电厂燃料管理所拥有的战略观、发展观和风险意识得到提升。在火力发电厂里,普遍存在着燃料的生产成本中消耗量巨大的情况,且在70%的范围内波动,燃料成本逐渐成为发电厂可以发生改变的成本,火力发电厂所要承担的风险也在不断加深。目前正处于电煤需求超过供应量的情况下,电厂燃料管理中就会出现“数量不足、煤质下降、价格上涨”等紧要事宜。过去的电厂燃料的管理模式一直保持不变的状态,凭借着的经验、办法比较落后,这对于目前的市场瞬息万变很难实现,科学价值也不高。内部管理主要采取的是预防,对于员工也把防范摆在第一位,使得内部很难处于和睦的状态;凭借着厂内发电的量来对燃料成本实现相应的规划,这样就很难融入市场,市场意识和双赢意识无法得到实现;单单只是依靠政府的帮助来应对电厂“煤荒”,市场煤的情况下,政府也将出现力不从心;电车所制定的制度等内部管理是作为机密存在的,对于煤炭供应商也有着足够的防范,那么供需就存在着信任度不高,合作上的根基也不稳,突发事件处理上也是力不从心。

2火力发电厂燃料管控的风险

(1)采购风险。在日常管理和采购中,燃料所消耗的成本非常的高,而且很难获得。就目前的煤炭市场来看,市场价格不能处于稳定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进口煤炭和产业相关的政策不断的发生变化,采购的管理将面临着更多的阻碍。除此之外,如果火电厂的类型是以煤炭为主,那么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这样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在平时对于煤炭采办和储备以及掺配烧等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引起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在市场现状不佳时,若是采购煤的时机把握不好、不集约等同样会对企业也有着制约作用。(2)信息风险。火电厂的燃料信息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这将会使得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的难度增强。把国家的标准规定在入厂入炉煤采制化时存在着的热值信息除外,入炉所出现的煤耗、盘点、对计量的校验器具做出相应的验证、还有定额预算的考核办法、单位发电的煤量消耗等,这将会有一些非财务得信息出现,那么各个数据的联系和综合分析都可以使真实的效果得以呈现。如,计量信息的准确性就会使燃料真实的存耗量表现出来;要在锅炉设计联系起来使用掺配烧来使成本有所降低;信息采制化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等。在实施具体的管理工作时,管理工具不够先进、工作考核方面数据的完善、计量仪器不能正常都检测等都是制约性的因素,若想顺利得到的燃料管理方面的信息是非常有挑战性的。(3)结算方面的风险情况。煤炭热值管理方面的标准要略高些,我国颁布了很多亏吨亏卡的现象的法律法规,还有燃料入厂采制化以及相关计量测试装置上的校验也给出具体的准则。燃料热值管理专业性高,最后是结算环节,如果采购前所选择的供应商不达标,那么得到就是劣质煤;入厂煤采制化环节没有进行细化,还可能会有人为或对采制化结论擅自修改;对于合同要求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前或结算不符合规定等那样就会导致结算准确性不高,甚至出现装卸、风干、氧化等是自然环境的影响,还会加大监管的难度,在火电企业中,亏吨亏卡的存在是公认的事实,而且这种亏吨亏卡是不能用量化来进行解决,这样就会使公司利益得最大化受到了影响。

3控制对策

3.1进厂煤炭的采样

如果煤炭运输车入厂时,电厂企业的负责人要对煤进行验收,杜绝不良的情况发生,比如水煤、掺杂残次煤等,分析煤的质量,若是检查符合标准,再根据国家的要求来进行煤炭采样;若是煤炭不符合标准,那这样的煤就不要进行采样。在煤炭采样时,两人以上同时在场,这样就能使采样更精准,还要公布出来。采样结束后,要进行密封保存上锁。开锁时也要求有两人才可以开启,这样就能使采样不会出现掉包的现象。

3.2明确部门岗位职责

因为煤炭热值管理专业性能高,所有生产、结算时起着负面作用,在日常管理中,采制化的地位不可小觑,企业必须要国标要求为前提,然后做到清晰、部门之间要分离以及岗位责任,这样就能使得进行采制化时可以起到监督、制约的作用,采制化更符合规定、结果更精准。采样、制样、化验、监督岗位不要在一个部门完成,要分离开来,采制化负责人必须有专业化的培训,还要有操作证书。要想实现监督制约的力度,采制化三个步骤需要由两个经营管理部门协同负责,审计部门需要负责监督、抽查。

3.3燃料管理构架的新模式

当前,新的模式主要是以市场为主,这样就能使得管理更加地全面、实用。燃料成本项目做到逐个分析,费用以承包制度来实现,这样燃料成本费用就会有所降低,可以利用燃料信息管理系统做好燃煤情况实时了解,这样就能使关部门管理模式得到改善,主要是由这些部门共同来完成燃料的经营和运行业务管理模式,分别由燃料运转部门、燃料销售管理部门、运行部门、财务部门、策划部门等等,那么燃料成本费用就会随之降低,如果出现风险能够共同承担,有利益时也能够享受的管理方法。

3.4加强燃料管理中的风险预警

(1)火力发电厂可以根据传统的燃料存耗状态,再结合着今年燃料的消耗预算与财务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还要对根据厂内燃料成本筹划出有效的防范手段,如果燃料成本消耗超过预算时,那么就要立即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找出办法来进行管控,这将有助于使用燃料的成本消耗降低。(2)燃料使用的流动性及流动状况作为出发点,信息平台更加地科学化,还要把流动数据公布出来。针对燃料的质量、使用的数量等检测时,还要符合规定的标准来开展,若燃料的动态数据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就要对该情况做出相应的研究,找到问题的源头,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解决。

3.5建设健全燃料管理结构

(1)管理制度要对燃料消耗成本的使用情况进行更多的层次,也有专业人才来做具体的监管,且必须责任到人。要拥有共享化的燃料资源消耗的信息港湾,再对燃料的基本信息和消耗情况要有深入的了解,了解其的目前的现状。在仓库内,要有警告方面的设施,若是燃料不足时还要及时进行汇报,使火力发电厂的管理者与领导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处理。(2)针对于燃料相关的方面要建立起科学化的管理规则,这就如预算、采购、存放、消耗等具体的标准。整个管理体系所获得信息能够共享,所共享的信息包括有燃料收耗情况、调配、质量监管、合同设计等,还有燃料运输过程的具体状态。目前,这样的管理结构更加地现代化、系统化、科学化,有助于燃料管理达到预期的效果。

3.6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要以火力发电的燃料管理作为出发点,然后协调各部门进行管理,那么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进一步发展的要求。①针对燃料管理的所有项目要做到分工明确,让各个部门都有任务,保证所有的流程能够有序的实施。②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管理更加地频繁,如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业务策划管理等部门,管理的所有项目都必须以燃料管理为基点来开展,要以提升燃料管理水平作为准则。③风险事故的把控。促进各部门共同的完成,还要对风险问题要有策略,保证所有的环节能够顺利开展,不会出现安全方面的隐患,缓解事故发生的频率。

4结语

目前,火力发电厂是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那么针对燃料的管理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去不断的汲取高科技的现代管理模式和时代背景。现在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峰期,那么,在火力发电厂中,把信息技术逐渐引入到现代燃料管理里,建立属于火力发电厂自身的燃料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不断的合理地进行分配区燃料资源,这样就梦制定出合理的发展管理措施,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趋势,还可以使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过渡到更高的层次,协助火力发电厂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熊成.火电力发电厂在新形势下燃料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6):43-44.

[2]赵永东.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的风险识别与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8,(04):97-99.

[3]闵雄,汪平,高波,王涛.原煤样转运系统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中的设计与应用[J].煤质技术,2018,(02):32-34.

[4]王辰.火力发电厂燃料全流程智能化运营调度管理平台构建[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5]孟庆海.火力发电厂燃料自动监管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6]陈风琴.当前时期下加强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J].市场观察,2018,(S2):98-99.

[7]张立震.L火电厂燃料管理模式分析与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第5篇:电厂风险管控范文

火电企业风险概述

由于电力产品产供销瞬间完成,看不见且无法存贮,产销之间须保持相对平衡,这使得电力产品的生产过程必然异于其他产品的生产。加之电力产品关系到国计民生,其价格必然要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因而电力企业也必然要面临国家调控带来的相关风险。

由于电力产品的特殊性,使得电力产品的生产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因素;而国家对电力企业的宏观调控,使得电力产品不能象其他产品根据市场供需关系调节产品价格,如果在火电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大时,电价不能相应上涨,必然造成火电企业的在幅亏损和企业资金的周转。

此外近10年来,国家对煤炭价格的放开,电力体制的改革,各发电集团大量圈地建电厂,不断加大煤炭的争夺力度,进一步加剧煤炭的供需矛盾,使得煤炭价格逐年攀升,火电企业的煤炭成本现已不堪重负,同时煤炭供应紧张形势加大,还造成火电企业煤炭资源供应紧张,这些都使火电企业面临较大的市场采购风险和资金风险。

因而加大对火电企业面临风险的控制,不仅是火电企业自身生存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火电企业风险控制现状

从我国电力企业管理来看,由于我国电力企业大多属国家投资,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因而火电企业对风险意识还较为淡泊,对风险认识也不深刻,对风险的管控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火电企业日常的管理中,对安全生产的关注较多,但大多忽略了其他相关风险对火电企业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法律法律的出台并强制实施,使得火电企业逐步开始关注风险,增强对风险的意识,并对企业中的风险开始加强管控,并呈现出可喜的态势。

目前火电企业面临的风险有哪些

通过对火电企业内外部环境及因素进行分析,当前火电企业面临较多的因素,因响着火电企业的经营及健康发展,但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比较、判断,我认为,目前对于火电企业而言,最主要面临的风险有:市场风险、资金风险和环保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等。具体情况如下:

市场风险:近几年来,火电企业的重要原材料——煤炭,价格不断上涨,造成了火电企业煤炭成本的不断上涨,而另一方面火电企业上网电价受国家计划控制,上涨幅度较小。火电企业现已无法承受煤价的上涨,使得火电企业大都处于亏损状态,无法实现火电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分健康发展。

资金风险:一方面火电企业由于受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发电成本不断攀升。另一方面近年来各大发电集团纷纷圈地建厂,造成产能大大高于社会电力需求,从而使各火电企业机组发电小时数下降,造成立能闲置。此外,加之上网电价受国家计划控制的影响,上述因素使得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各火电企业出现资金严重短缺,不能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煤炭采购价款、严重地影响到火电企业简单再生产,并形成恶性循环,更加剧了火电企业的资金风险。

环保风险: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日趋严厉,火电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环保风险。由于煤炭采购紧张,一些电厂已不能按照机组设计的指标采购煤炭,实际发电用煤炭炭含硫指标大大超过设计标准,出现超标排放情况。另一方面,因电厂持续亏损,资金极为紧张,无足够资金投入对机组进行技术改,从而面临环保处罚和不能享受脱硫电价政策,从而加大企业经营风险。

安全生产风险。每年火电企业都会发生多起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严重损失。但通过对每起安全事故原因分析来看,大都是人为因素,如不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未及时发现隐患苗头,相关人员指挥及操作不当等。

火电企业对重要风险的控制措施

市场风险控制措施:市场风险控制主要是加强对煤炭采购风险的控制,切实有效地控制好煤炭价格。为此可推行集团集中采购为主,地方煤炭为补充的方式。通过集团集中采购,可加大集团与煤炭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话语权,获得煤炭采购价格优势。火电企业应加强在当地煤炭的采购,多选择几家主力煤炭供应商,采取措施促使各煤炭供应商间形成竞争态势。采取旺耗淡贮方式,在火电企业发电淡季加大煤炭贮存力度,在消耗旺季进行消耗。要认真分析国家经济形势,研究分析煤炭价格走势,制订有利于企业的煤炭采购策略。加大与地方政策的沟通,取得政府的支持,确保煤炭供应。通过上述措策(当然不限于)有效地控制好煤炭价格,减少煤炭价格对火电企业的不利影响,降低市场采购风险。

资金风险控制措施:在控制煤炭价格的基础上,努力挖掘火电企业内部潜力,努力降低经营成本。做好集团融资,通过资金集中管控,充分利用集团成员企业富余资金,在集团各企业间进行调节,降低资金成本,保障资金需求。同时通过集团融资,可有效地降低集团融资成本,减少各火电企业付息压力。认真做好煤炭价格上涨对企业经营影响的测算工作,及时向政府反映,为煤电联动做好准备。通过上述各措施,降低企业资金风险,保障火电企业的正常经营。

第6篇:电厂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海外电站;EPC项目;风险分析;风险防范;合同风险;设计风险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184-04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92

随着国内产能过剩和资本输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海外,承接大量的海外项目。面对来自国内外对手的强力竞争,在海外项目的竞标谈判时,常常忽略或盲目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并且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缺少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手段,导致项目发生重大延期和损失或者项目中止撤离,影响中方公司的声誉和形象。面对错综复杂的海外环境,诸多影响工程顺利执行和移交的因素,本文通过罗列海外电站EPC项目的关键风险因数和初步的防范措施,结合工程实际经验和教训,探讨对海外风险管控方面的思考和认识,以便起到借鉴之效。风险管理是伴随投标、谈判、设计、施工、调试、移交等项目各个阶段的全过程管理。

1 宏观风险

1.1 法律风险

风险描述:特殊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各项规定(设备清关运输、设备监检、施工许可等规定)及其变更对项目产生的成本和工期影响。

风险防范:合同中需有对法律变更所造成影响的索赔条款,寻求,进行必要的法务咨询。

1.2 政治风险

风险描述:由于战争、动乱、罢工等政治不稳定因数造成的成本和工期影响。

风险防范:(1)保持和大使馆的密切联系,要求当地派遣力量进行现场保卫,减少对施工现场的冲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2)如项目需停工或人员撤离,收集受损支撑材料,以便复工和索赔谈判。

1.3 税费风险

风险描述:国家和当地各种税法或税率波动对项目成本和工期产生的影响。

风险防范:详细调研项目所在国的税法,有必要进行税务咨询,合同谈判期间,根据税法力争相关合理税率。

1.4 汇率风险

风险描述:合同规定币种对人民币以及项目所在国收支货币间的汇率变动而导致成本变化。

风险防范:(1)评估项目工期内本币对合同币种和项目所在国货币间升贬值趋势,如汇率风险过大,需力争在合同中添加调价原则和公式;(2)确保施工进度和发货进度,及时收款,以将影响降到最低;(3)如果工期延误,分析业方在关键路径上造成的延误,从而索赔业方延误造成的汇损。

1.5 通胀风险

风险描述:由于突然通胀导致的新增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费用。

风险防范:(1)争取在合同中添加通胀造成的材差等补贴条款;(2)对于当地采购部分,提前调研,做好预算;(3)严重通胀时,当地或政府是否出台了通胀的补偿法规文件,及时申报补偿;(4)分析业方在各条路径上所造成的延误以及延误所导致的通胀损失,索赔业主通胀损失。

1.6 其他风险

风险描述:项目所在国的腐败程度、民风习俗、盗抢、疫病情况等。

风险防范:(1)了解项目所在国的清廉状况,特别涉及工程许可和监管验收的相关部门;(2)规范出入管理和设备堆场的安保工作,协调业主增派安保力量,以控制设备或部件由于盗抢而发生丢失;(3)了解当地居民的环保诉求,尽量减少施工和运行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如出现当地居民对现场施工造成阻扰,尽快联系业主和相关部门,达成补偿协议,以免事态扩大。

2 合同风险

2.1 条款风险

风险描述:合同签署时未达成一致的条款以及尚未明确的工作范围所隐含的风险。

风险防范:执行阶段及早跟业方进行沟通和澄清,明确工作范围和合同职责,特别是业方的合同职责,例如业方的征地、场地移交、施工水电、调试燃料等。纠正合同里的明显错误,以尽早控制风险。

2.2 罚款风险

风险描述:合同中的各类罚款未设定罚款上限,造成巨大风险。

风险防范:(1)合同谈判中力争各罚款项目设定合理的上限以及总风险的上限;(2)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风险控制文件,对各类罚款建立专项文件夹,收集支撑材料,以便结算时应对业方索赔。

2.3 收款风险

风险描述:业方延误付款,造成资金紧张。

风险防范:(1)合同中明确收款的支撑材料、业方审批时间、延期付款处罚等;(2)建立收款记录表,根据合同索赔业方延期支付。

2.4 工期风险

风险描述:合同工期不合理,合同工期严重拖延造成大量罚款。

风险防范:(1)因合同工期延误罚款非常高,合同谈判时需将业方范围的工作纳入主合同节点,例如原水管线、外部输电线路等,以建立后期反索赔工期延误的依据;(2)整体工期确定后,需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而非国内电厂建设周期进行合理分配设计工期、施工工期、调试工期和移交等;(3)项目执行过程中,重视计划工作,建立三个等级的工期计划,工期重要节点延误,需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赶工计划等;(4)建立“Level-2”等级的完工计划,并界定业方在各条路径上的延误,准备支撑材料,以备工期延误反索赔。

2.5 移交风险

风险描述:合同中没有明确的机组移交条件,导致业方拖延接收机组的风险。

风险防范:(1)在合同谈判中,需重点明确和统一机组的最终移交条件,以免业方以各种理由拒收机组;(2)在工程执行过程中,编制机组移交程序文件,罗列合同中的所有移交条件和相关所需的支撑材料,要求各专业和各岗位严格执行,以便尽快移交机组。

3 设计风险

3.1 标准风险

风险描述:由于选用的设计标准不同或标准过高,造成合同成本的大量增加。

风险防范:(1)重视合同中工程选用标准的谈判,力争中国标准;(2)设计前期,设计团体应当地调研,考察当地已有电厂的设计情况;(3)初设审查阶段,对于可能导致成本大幅增加的参数进行慎重选择,加强与业主团队的沟通交流。

3.2 审查风险

风险描述:业方对图纸审查过慢过细,反复修改升版造成工期延误。

风险防范:(1)合同中尽量缩小和明确规定业方对图纸的审查范围和审查时间;(2)记录因业主超期审查而造成的延误。

3.3 多方设计

风险描述:对于引进机组或设备,设计方非常多,中方和外方设计联系出现问题,导致重大的系统设计或设备选型失误。

风险防范:合同中合理规定设联会次数和必要的设计服务等,组织和利用好设联会,设立专业的联系人,加强中方和外方的沟通,及时消化和论证外方提资。根据国内成熟设计,对外方的设计进行积极的取舍。

3.4 变更风险

风险描述:业方因自身问题和其他需求,提出大量的设计变更,影响工期和成本。

风险防范:要求业方出具确认函,承诺变更所造成的延误和成本。统计好工程执行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造成的合同外工作。

4 运输风险

4.1 清关风险

风险描述:设备清关延误导致设备积压滞缸和延误工期。

风险防范:雇佣有当地清关经验的大型运输公司,及时掌握海关清关流程和文件要求,积极沟通完善手续和材料,以免设备发运延误或缺乏相应的清关资料而造成设备收款困难。

4.2 运输风险

风险描述:由于线路或道路状况等原因导致的物资运输成本上扬或拖期。

风险防范:设计好运输路线(一般设备和大型设备),记录由于路线变更和道路状况等而导致的成本和工期影响,对业主提出合理索赔。

5 建设风险

5.1 许可风险

风险描述:由于获取许可和执照延迟而造成的成本增加或者项目延迟。

风险防范:了解各种许可、执照等的获取要求,合同前期明确各类许可和执照的获取责任方,尽量要求业方协助或由业方直接办理。

5.2 气象地质风险

风险描述:项目所在地的干湿季节长短、酷暑严寒、台风地震、极端的地质条件等对工程工期或成本所造成的影响。

风险防范:(1)要求业方提供往年的气象数据和项目现场的地质报告,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探。根据气象和地质条件,审慎地编制工期计划和人员作休计划,以减少气象和地质对工期造成的影响;(2)对于不可抗力和未知地下施工风险的影响,合同中是否有对工期或成本的补偿条款,如气象和地质风险太大,争取成本补偿条款;(3)如极端天气比较频繁,提高保费,降低保险免赔额度;(4)项目执行过程中,详细地记录天气或地质对工程造成的影响。

5.3 人工地材风险

风险描述:当地人工和地材等对项目的成本和工期产生的影响。

风险防范:调研当地劳动力的获取情况、地材价格、品种、加工能力,做好合同管理和对当地分包的施工管理工作等。

5.4 场地移交风险

风险描述:场地未满足施工条件或场地延期移交。

风险防范:(1)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场地的移交条件和移交时间;(2)如业主移交的场地未满足开工条件或因未能及时征地造成场地移交延误或场地变动而使我方工期延误和设计变更等都需有明确的书面材料,以便支撑日后的结算索赔工作。

5.5 施工条件风险

风险描述:施工条件不足、施工用水用电等的短缺,造成施工延误和成本增加。

风险防范:(1)调研当地电网和供水等外部条件是否稳定充足,能否满足现场施工需求;(2)合同中明确现场施工用水、用电价格和索赔对施工条件不足而造成的损失;(3)详细记录由于施工条件不足而造成的各类工期影响和经济损失。

5.6 施工验收风险

风险描述:现场施工验收被业方索取大量费用或长时间拖延而造成工期延误。

风险防范:(1)制定现场详细的ITP验收计划时(Inspection Test Plan),尽量控制业主的验收项目;(2)尽量依据合同要求办事,不走“偏门捷径”,加强沟通,对因业方拖延验收而造成的进度延误,留取证据,以便后期结算。

5.7 施工质量风险

风险描述:施工质量差,产生大量的缺陷项和不符合项,造成移交困难。

风险防控:建立项目部自身的施工管理体系和程序文件,加强对分包商所供材料和施工工艺的质量监管,明确进场材料的抽检验收程序和现场施工验收要求等,配置工程监理和质量专员,在业方验收和形成书面缺陷项前,积极要求分包商整改。

6 调试风险

6.1 调试试验风险

风险描述:调试试验要求过高,导致机组见证拖延,调试工期拖延。

风险防范:合同中要求的调试试验过于严格,例如“小岛运行”“一键启动”“全厂黑启动”等,合同谈判阶段力争简化,设计阶段和调试初期,系统设备定型后,是否能进行试验,及时向业方澄清说明,以防影响机组进入可靠性试运的时间。

6.2 性能保证风险

风险描述:机组效率、出力、排放、热耗等性能指标与合同中性能保证出现偏差,造成罚款。

风险防范:(1)投标阶段和初设阶段,慎重确定机组的性能保证值;(2)调试和性能试验时,记录所有外部条件可能对性能保证值产生的影响,通过修正和澄清,减少合同罚款金额。

6.3 技术引进风险

风险描述:引进的设计或设备,由于技术过新或工艺要求过高,设备国产后在调试中频繁出现问题。

风险防范:(1)设计阶段,依据国内设备制造水平对外方整体设计中的相关设备进行取舍和替换,以降低设备调试风险;(2)调试中对于暴露的设备问题,及时组织各方论证,尽快采取变更或替换措施。

6.4 调试运行风险

风险描述:缺乏电厂管理体系,调试运行水平太低,频繁导致机组重大运行事故。

风险防范:机组移交调试后,由于业方电厂管理和运行水平可能远低于国内,调试中不能发挥作用,因此需建立完整的生产运行管理体系,有效地管理和协调施工单位、调试单位、运行单位等,确保调试有序

进行。

7 质保期风险

7.1 机组移交运行风险

风险描述:业方管理和技术水平太低,无法接管机组移交后的运行。

风险防范:除培训业方人员运行检修外,还应积极要求或协助业方建立电厂生产管理体系,有偿进行机组保运工作,指导业方逐步接收机组。

7.2 设备损害风险

风险描述:业方质保期运行造成大量的重大设备损害事故。

风险防范:(1)确立质保程序文件,规范各方对设备缺陷的分析,责任界定和相关的处理流程;(2)对各类设备事故、机组非停、发电损失等要求质保期服务工程师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材料收集,以便最终结算对业主进行索赔和反索赔,确保质保金的释放;(3)有偿完善业主的备件体系,确保机组稳定运行。

对于上述的种种风险,需建立整体的风险控制程序文件系统,从风险识别、风险分类、危害程度评估、风险缓解和应急计划等方面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和全过程的监控。对于每一项风险,建立专项文件夹,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求各相关岗位和专业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流程,收集和提供必要的支撑文件和材料,以便项目最终结算的索赔和反索赔。

8 项目实例

下面结合项目实例,探讨越南QN项目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特殊情况和具体风险,以便更好地体会海外大型项目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

8.1 财务风险

项目执行工期内,恰逢美元QE周期、人民币单边升值、美元合同遭遇了严重的汇率损失,一期工程在合同工期内的自然汇损高达几千万美元,由于总价合同,且合同内没有调价公式和汇损补偿条款,我方的汇损索赔一直不被业方和电力部EVN认可。对此,我方仅能从分析完工工期延误着手,界定业方在各路径上的延误,从而提出由于业方延误造成的部分汇损的索赔。

8.2 通胀损失

2008~2009年,越南的通货膨胀导致地材大幅涨价,本地分包商大量离场,项目通胀损失近千万美元。由于没有材差补偿条款,我方仅能根据工贸部的通胀补偿规定进行申请,但由于在法规时期没有及时向业主和主管部门申报,且二期复工谈判中的通胀损失已经被工贸部否决,因此仅能索赔业方在BOP路径上延误造成的小部分通胀损失。

8.3 合同风险

合同工期为40个月,工期每延误一天,罚款13.5万美元。由于前期业方在循环水路径、厂外灰管线路径、升压站路径、原水管线路径等各辅助系统路径上的延误,加上调试中我方的调试工期延误及随后的机组PAC移交延误,整体工期延误近2年。结算中通过采用关键路径分析,对业主进行工期反索赔,业方最终承担了施工期间的全部延误,部分调试延误和部分PAC移交延误,我方仅负责5个月延误,避免了10%的工期延误上限罚款。合同工期中从首次并网至PAC移交的时间仅3个月,实际完成耗时近一年半,除了调试的延期,由于合同中的移交条件非常多,业方还有移交资料的分类要求(所有施工验收、材料验收、调试、监检等资料全部需按照其审批的移交资料总表――turnover matrix按系统和区域进行组卷移交,机组PAC移交谈判耗时太长,准备工作不充分,加上强备的合同清单要求不清,还存在明显错误,但未及时跟业方进行澄清,设备招标时也没要求供货商进行细分,导致强备移交特别困难,种种因素都影响了机组移交。对于合同罚款,我方建立了专项文件夹,收集和分析了应对商务缺陷谈判、机组非停、排放、发电损失等罚款的支撑材料,比较有效地控制了合同的罚款项目。

8.4 设计风险

在标准方面,为说服业方认可中方标准,工程相关的英文标准全部提交越南科学院审批。设计参数选择方面,对比日俄在越所建项目的钢结构和其他土建上层结构,我方的设计保险系数明显过大,无疑大量增加了工程成本。设备选型方面,业方要求采用阿尔斯通的W型火焰锅炉来燃用本地无烟煤,锅炉岛及其辅助系统全部均参照阿尔斯通的整体设计,尽管召开了多次设计联络会,但仍然出现了引风机选型过大,造成喘振和锅炉负压不稳,被迫增加平衡烟道;双联给粉机工艺不合格出现煤粉自流,给粉机电机选型过小,给粉机卡涩。100t/h出力的钢球磨煤机衬板频繁出现断裂和磨损,造成制粉系统不稳等,各类技术设备问题导致了调试工期的大幅延误。图纸审批方面,所有的详细施工图均报业方咨询公司审批,图纸的反复升版,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且业方的审查也不免除我方的合同责任。二期工程加强了和业方的沟通,且合同中也明确了业方的审图范围为初设的系统图纸,详设阶段的图纸仅移交业方参考,仅升版业方指出的明显或跟合同的不符项。

8.5 建设风险

业方征地延误导致循环水、灰管线等路线变更;循环泵和管线、厂外灰管线等BOP部分的场地移交未符合开工条件,导致我方增加了大量的合同外工作和工期延误;现场地下存在大量巨石,延缓了打桩进度;施工用电也不能有效保障,导致大量使用柴发;原水管线迟迟不能完工,业方用卡车输送施工用水,导致现场施工用水极度紧缺;ITP验收计划过细且业方见证过多,被频繁高额的索要费用,影响施工进度。这些由于业主失职和不可抗力等造成的风险,我方都一一进行了索赔,挽回近千万美元损失。但由于现场管理不完善,存在过度分包现象,辅助设施施工质量较差,材料质量不合格,现场仓储用地有限加上仓储不规范,导致了较多的补缺,产生了大量的缺陷项和不符合项,集中消缺后,仍剩很多缺陷需移交后期商务谈判解决。

8.6 调试风险

由于缺少像国内一样的电厂运维管理体系和国内电厂业主在调试期间的强力支持,海外项目的调试风险比较大。该项目调试遭遇了巨大风险,造成调试成本失控和调试工期大幅延误。首先,合同调试见证试验要求比较严格,4个等级的甩负荷试验、小岛运行、一键启动等,如果合同内规定的调试实验不完成,业主方不会允许电厂进入RTR可靠性试运和随后的性能试验;其次,业方人员大部分均为毕业学员,无法分担操作任务;最后,前期缺乏有效管理,没建立调试管理体系,没有明确的调试大纲和调试计划,不明确合同的具体调试见证要求,不能有效地组织施工单位,调试单位和运行单位的各自工作,调试期间发生了多次重大设备事故,加上上述在调试期间暴露的设计风险,相比合同2个月的调试时间,调试工期整体延误了8个月,合同调试费用也出现了超支。

8.7 质保期的运行风险

电厂移交给业方后,由于大部分都是新学员,而且是非电厂专业类的学员,经短暂合同培训后,匆忙上岗,常常造成机组非停和设备损害事故。加上日常维护检修不到位,造成磨煤机大瓦因油质问题烧损,炉水循环泵因水质问题致电机烧损等重大设备事故,日常运行中,现场的跑冒滴漏基本无人清理,运行环境很差,缺乏有效的运行奖罚和追责制度。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工程就容易出现重大亏损和严重延期,机组运行不稳定,发电任务完不成,电厂运行维护难以保证,都给最终的FAC移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结算期间,大量的争议事项都需要各方逐一商讨解决,从合同工期延误谈判、通胀、汇损、延期支付、大量的合同外工作、原产地差异、材料设计偏差、备件移交谈判、未能处理的缺陷商务谈判、质保期机组非停罚款、发电损失罚款、设备损害索赔、工期延期保费谈判等。

9 结语

对于风险的有效防控是企业能否成功走向海外的关键原因之一。在合同谈判时,正确识别和规避风险,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全程跟踪和管理风险,在项目移交结算中最终减少和消除风险。风险的学费异常昂贵,“吃一堑,长一智”,认真地总结风险防控的经验和教训,提高风险的预判和防控能力,不断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加己方的胜算。

参考文献

第7篇:电厂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水电厂;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V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50-01

一、智能化水电厂的主要特征

探讨智能水电厂建设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其建设目标是实现我国水电厂向安全、高效、经济、互动的现代智能电厂方向发展,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需要。根据水电厂智能化建设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化水电厂应具备如下主要特征:(1)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2)数据采集与传输光纤化:节约大量二次电缆,最终解决电站抗干扰问题;(3)信息模型与通信标准统一化:统一的信息模型与通信协议,无缝的系统互连,实现全厂各设备之间智能协调互动,减少系统重复建设[1]。(4)数据信息平台的一体化:通过一体化的数据支撑平台,实现智能决策、协调控制及电站优化运行等智能化高级应用功能。

二、水电厂智能化关键技术

1.技术体系及运管模式

智能水电厂研究前期主要经历了问题分析、技术调研、提出设想、形成概念、分析目标、总结内涵及特征等过程。在充分的需求分析基础上,制定智能水电厂相关技术要求、标准及规范体系,形成智能水电厂评估指导原则,以规范指导智能水电厂建设。同时,智能水电厂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产品,需在技术支撑基础上,大幅调整原有管理方式,从人员配置、培训、系统维护都需形成新的运行管理模式。形成智能水电厂技术体系并建立全新的智能水电厂的运行管理模式是开展智能水电厂研究的先导、重点及难点。

2.管控平台

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以水电标准通信总线为基础,水电厂设备一体化建模和分布式应用服务管理为核心,集智能水电厂数据中心、基础服务、一体化应用为一体的综合管控平台,是智能水电厂的核心[2]。需要实现IEC61850、61970等系列标准在水电厂统一建模中的首次应用,并形成水电CIM模型规范。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支持分布式或集中式的数据中心,同时实现计算机监控、水调自动化、大坝安全监测等水电专业应用的一体化管控,并支持各类智能应用组件的接入或集成。数据中心是一体化管控平台的基础,为所有的应用提供数据访问接口、数据同步、数据管理等功能,系统数据量较大,有的数据需长期存放,有的数据对实时性要求较高,需根据业务的需求及数据特征进行支持分布式与集中式的存储与管理。人机界面是一体化管控平台中较复杂的部分,直接关系软件系统的易用性和实用性,需对各专业的应用需求进行归纳,并需满足计算机监控、水情水调、大坝安全、状态监测、生产运行应用等各类业务的人机交互要求,在公共图元库的基础上同时支持B/S和C/S两种架构体系,同时采用高效率的开发管理模式。报警模块需制定统一报警协议,提供对智能水电厂不同报警源的监听服务,研究智能分析策略,实现综合智能报警;应能完全组态报警信元、基于正则表达式的报警准则、报警策略、报警方式,并提供报警信息和报警动作的回溯;应能支持多源联合报警分析;应能支持基于多媒体和移动数据网络的报警方式,如短信,语音、邮件、电话等方式。

3.测控设备

现地智能化测控设备是智能水电厂研究的基础,需研究并确定智能水电厂现地控制层体系结构,制定厂站监控、继电保护、稳定控制、励磁、调速、辅机设备、机组振摆保护及主设备状态监测、水情及气象测报、大坝安全监测等现地自动化设备的功能和模型定义、信息交换方式及基于IEC61850的现地控制总线标准,并研制支持IEC61850标准的PLC设备、状态监测和水情测报装置。

4.经济调度与控制

该子系统是建立在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基础上的上层应用系统,需研究智能水电厂水库调度与电力运行协调优化的框架体系,包括流域水文预报、水库群智能调度、水电站群经济调度与控制、分析评价体系等内容,研制基于多元信息耦合的流域水文预报、无资料地区洪水预报、梯级电站群经济调度控制、混合抽蓄电站优化运行等数学模型,并建立基于一体化管控平台的智能水电厂经济调度与控制集成规范,最终实现流域水电一体化调度与控制。

5.状态监测与检修

水电厂主设备状态监测与状态检修系统在借鉴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水电厂主设备统一建模、数据获取、数据处理、监测预警、状态分析、状态评估、风险评估、故障诊断、检修决策等相关技术,全面集成振动、摆度、压力脉动、气隙、磁通量、局放、能量效率、运行工况、变压器油色谱等状态监测分析诊断技术,实现基于状态监测、运行巡检、试验、缺陷、台帐等多元信息耦合的设备状态评估及检修决策,是建立在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基础上的专业应用,主要的创新体现在水电机组故障诊断算法的应用、海量状态监测数据的自适应存储策略、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

6.防汛决策支持

该系统运用水文、水力学、水资源调度等专业数学模型及地理信息、三维仿真、预测预警等技术,实现防汛信息整合、处理、查询、分析和防汛决策指挥调度管理,全面覆盖汛前检查、汛中指挥、汛后总结等防汛业务流程,实现基于GIS的防汛人员及物资调配方案及路径优化及基于工作流的可视化防汛指挥平台,系统可辅助准确分析和预测防汛形势,从而全面提升防汛抢险应急指挥决策能力和效率,提高防汛指挥调度水平,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是建立在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的基础上,指导水电厂防汛工作的专业子系统。

7.大坝安全分析评估

该决策支持系统需对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判定监测和巡视检查结果,诊断所有监测或检查部位是否正常,综合评价整个大坝的安全稳定状况,并通过智能分析评估给出决策建议。通过相关分析法快速从混凝土实测无应力 应变中将温度应变和自生体积变形进行准确分离的数据处理方法,也是建立在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基础上的关于大坝安全分析评估的专业系统。

8.安全防护多系统联动

建立在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的水电厂生产运行控制与管理的模式,在分析水电厂内各相关设备及系统内在的业务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相关设备及系统的联动模式及联动策略,并在一体化管控平动策略控制服务的基础上,实现计算机监控、工业电视、巡检、五防、门禁、消防、生产管理等多系统的联动功能,充分融合各个专业信息,完成各相关业务协同互动,提高操作的可靠性、安全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随着我国智能化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强,水电厂作为智能电网发电侧的重要组成分也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水电厂智能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知识面比较广的建设工程,需要各方面技术的配合才能完成。面对着日益增加的用电需求,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智能化电网的改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电厂的正常运行,进而促进水电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电厂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电网运行;风险评估;对策分析

电网工程本身就具有一定复杂性,每一个环节都需得到有效管理,就目前来看,电网工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但在实际运行中,电网通常伴随着诸多风险,若不加以防控便会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笔者将分别从:电网安全运行风险特点、电网运行风险评估系统、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对策,三个方面来阐述。

1电网安全运行风险特点

经笔者分析,电网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运行风险发生具有连锁反应、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众多,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1.1风险发生具有连锁反应

电网系统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含有许多风险因子。从某些方面来看,风险因子各具特点,但作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局部发生问题便会导致危险因素爆发。在这种情况下,对用户用电造成极大影响。

1.2风险发生原因相对复杂

电网运行过程中,风险的发生是必然的,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也是十分复杂,例如:设备故障,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设备故障通常是因设备长期使用产生失灵,无法发挥实际作用。人为破坏是指操作人员因自身行为的不合理,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坏。自然灾害则是指台风、雷雨、冰冻天气、泥石流、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电网运行产生影响。

2电网运行风险评估系统

电网运行过程中,风险的出现层出不穷,为控制电网风险,必须做好风险评估工作,通过风险评估系统来解决电网运行出现的各种风险。电网运行风险评估系统是以能量管理系统为主要工具,通过实时监控运行过程来获取风险信息,依据指定风险后果展开评估。经笔者研究,我国南方电网公司对电网风险管理主要由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两部分组成。风险评估主要针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事件风险后果进行量化评估,从而确定电网风险等级,风险控制则是根据风险等级及后果,按照分层分级的管控原则,依据科学、合理的风险管控策略,制定可执行、可操作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风险控制到位,从而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1南方电网风险评估

电网风险评估实施目标在于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避免电网风险管控留有死角,缺乏科学的风险量化评估,南方电网结合现有的电网运行经验,对复杂故障、单一故障以及连锁故障展开有效分析,充分考虑设备、社会影响、经济损失、时间、操作风险等相关因素,由此提出量化评估方法。此外,为确保电网风险管控的全面性、有效性,制定了纵向风险联动、横向风险联动、内外部风险联动等精益化管控的规章制度。

2.2电网风险管控平台的建立

为高效、闭环管控电网风险的同时,减少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充分应用信息化系统,搭建电网风险管控平台,将电修现场,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3转变思路创新管理

对于火力发电厂来说,外委工程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占了70-80%,如何做到外委工程不发生安全事故,是每一次大型检修工作的重点。将外委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安全监督体系,对外包工程的安全管理,做到“帮、教(培训、交底)、跟(检查、监督)、融”,严格履行好业主“四项”安全职责。不“以包代管”严把进场管理。①加强外委队伍资质审查,特别是特种设备、特种人员的资质审查。②签订《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职责及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③做好进场前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交底,并做好摄像记录。④建立外来人员入厂手续证件办理和门卫管理制度,要求外委队伍统一入场,安全帽作标示。不“以罚代管”和“一交到底”,严把过程管理。①严格执行“三级施工管理员”制度,对每支外包队伍,从班组、部门、厂级明确施工管理员,班组施工管理员每天从开工到结束必须全程跟踪,并加派一名“对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班组施工管理员从班前会到班后会全程跟踪检查监督施工班组安全作业情况,部门、厂级施工管理人员不定期检查现场安全作业情况,“对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定期检查监督现场安全作业情况及施工管理员履职情况。②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针对脱硫防腐工程组织进行了防火演练。组织各部门、班组、外包单位分批在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周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和学习“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篇)以及2012年、2013年、2014年“全国电力事故和电力安全事件汇编”脱硫脱硝改造及机组检修相关安全事故案例,以吸取相关事故教训,做好措施落实,杜绝同类事件发生。③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交叉作业进行专项技术交底。如塔吊、龙门吊安装、汽轮机抽转子等工程。④对于外委工程进行动态管理,发现违章情况立即进行处罚整改,并在施工现场、检修协调会上进行曝光通报,频繁发生违章的外委队伍,安监部进行约谈,直至停工整改。

4结束语

第9篇:电厂风险管控范文

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重庆400084

摘要院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国际工程,国际技术贸易,国际劳务合作等业务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加大对沿线国家开发力度。国内某些企业拥有垃圾焚烧发电厂先进运营经验,在国家鼓励出口形势下,开始对东南亚等国家进行技术输出,成功运营垃圾焚烧电厂。文章结合工作案例,论述焚烧发电厂国际运营项目及其财税要点,希望为即将从事国际运营项目的财务人员提供有用的财税操作经验。

关键词 院垃圾焚烧发电厂;国际运营项目;财税管理

国外垃圾焚烧处理技术起步较早,已发展了近百年。欧盟大部分国家焚烧处理率高达70%到80%。我国1988 年深圳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建立第一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始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新模式。垃圾焚烧炉发电项目主要是通过收集城市生活垃圾,在焚烧炉中高温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余热锅炉中进行热交换,通过热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产生电能。目前我国大中小城市建成运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有几十座,涌现了一大批具有丰富运营经验的专业运营商。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发电厂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多元化进程的加快,将电厂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成为一个全新模式。在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虽然建设了垃圾发电厂,由于缺乏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电厂一直未正常运营。他们开始寻找专业运营商,采用委托运营电厂管理模式。电厂作为业主与运营方签订运营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运营方利用管理和运行维护技术帮助业主实现电厂的增值。

垃圾焚烧发电厂国际运营项目与传统国际电厂承包工程相比,有几大优势。第一,国际运营项目一般不需要项目融资,公司资金风险和融资成本低;第二,国际运营项目主要成本单一,可控性高,而国际电厂工程承包项目包括设计、采购、施工成本,易受国际材料价格,外汇波动等影响,工程成本不可控;第三,国际运营项目内容相对单一,运营商的义务是设备的运行、维修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国际电厂承包工程内容复杂广泛,涵盖项目设计、勘察、施工、调试以及现场人员管控等。国内部分垃圾焚烧发电厂承包商,开始转型为运营商,在垃圾焚烧发电厂国际运营项目上树立了精品工程,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从事国际运营项目的企业,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最终成败。垃圾焚烧发电厂国际运营项目财税管理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垃圾焚烧电厂国际运营项目前期财务介入

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快速发展,使财务角色开始转变。当今的财务不光是在业务部门后面算账,已经从后台走向前台,从项目跟踪开始介入。

1.1 分析业主资金来源,财务风险,避免业主财力不足造成公司损失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收入主要是两大来源,第一是政府垃圾处置费补贴,第二是售电收入。财务人员要关注外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是否有专项财政资金扶持,资金的到位情况是否良好。调研外国市场电力供需关系,价格波动,结算方式与结算周期。1.2 投标保函开立

财务人员要审核保函条款是否符合国际惯例。根据公司的综合授信额度,选择从事过国际保函业务的银行,洽谈保函费费率,结算方式等。

1.3 项目成本测算

报价是项目盈亏的关键。财务部根据保函费费率、利率、汇率等基础数据,计算项目资金成本;根据薪酬管理体系,计算人工成本;根据运营项目周期,人员数量,测算运营团体现场管理费用。

1.4 前期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是国际运营项目难点。根据所在国的税收及法律政策,初步测算出项目所需要税赋。

2 垃圾焚烧发电厂国际运营合同谈判及签约

财务部门应参与价格条款、支付条款及相关风险控制条款的合同谈判工作。

合同价格谈判时,运营费用应该与当地国官方物价消费指数挂钩,当超过一定比例时,双方应该友好进行协商找到合理解决方案。运营电厂通常会选择运营服务基本费+奖金的模式结算。奖金是在运营商运营业绩的基础上核算,财务人员需

根据国内项目的运营数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测量国际项目合理的价格基数。

国际货币选择时,争取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有几大优势,一是规避汇率风险,有效防止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简化流程和手续,取消外汇核销及核查,便利业务操作,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提升盈利能力,减少清、结算方面手续费和套期保值财务支出,避免汇兑成本,提高企业收益。据测算,使用人民币结算可直接降低企业总成本的2%—3%。当采用非人民币结算时,固定一个官方汇率,锁定汇率风险。

基于资金成本和现金流,财务人员应该争取较短的付款结算周期,规避汇率风险,节约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回笼。

财务部门应协同业务部门促进合同生成,开立投标保函,选定收汇银行。

3 垃圾焚烧发电厂国际运营项目税务管理

3.1 税务备案

国家税务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跨境应税服务增值税免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对符合规定条件的跨境应税服务按规定备案后,免征增值税。国际运营项目符合公告中的免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财务人员应在合同签订后,提交相关资料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进行备案,享受增值免税政策,为公司节约税金。

3.2 日常税务管理

国际运营项目日常税务管理工作主要有所得税日常管理,完税凭证管理,所得税汇算清缴。

3.2.1 境外所得税日常管理

当纳税人既有国内来源所得又有境外来源所得时,其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和损失在境内外业务之间如何分摊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到抵免限额计算中境外应纳税所得额如何确定的问题。财务人员应该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国外运营部费用计入直接费用,国内人员产生的国际项目间接费用按照一定标准分摊到各项目中。对国外原始凭据加强审核,单独保管,便于税务机关检查。

3.2.2 境外完税凭证的管理

根据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企业被要求全面提供境外合格完税凭证方可获得税收抵免。业主在支付每笔运营费用时,履行代扣代缴境外所得税义务,财务人员应及时取得境外完税凭证,进行财务核算,建立完税凭证台账。单独指派专人保管完税凭证,便于税务日常检查和所得税汇算清缴。

3.2.3 所得税汇算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于企业境外所得采取“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该抵免法要求企业首先将境外不同性质所得合并一起按不同国家计算抵免限额,然后再汇总纳税。纳税人被允许的实际抵免额是其在来源国已经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与按照投资国税法规定计算的抵免限额相比较小者,如果抵免限额大于实际抵免额,两者之间的差额称为抵免限额余额;如果抵免限额小于实际抵免额,两者之间的差额称为超限抵免额。值得注意的是,业主在进行代扣代缴所得税时,是按运营收入金额计算所得税预缴金额。

电厂运营项目前期,由于要进行人员外派,培训,摸底工作,发生成本费用较高,没有合理分摊到运营周期,可能会出现当期亏损,出现超限抵免额。我国税法规定对超限抵免额允许最长不能超过5 年向后结转。

4 垃圾焚烧发电厂国际运营项目费用控制和阶段性财务分析财务人员应加强对国外票据知识学习,识别真伪,严格把控费用。阶段性进行财务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协助业务人员找出原因和应对措施。国外垃圾焚烧发电厂市场潜力巨大,同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为了鼓励企业走出去,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中小企业开拓资金,服务外包补助等,给予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中国优秀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商应抓住机遇,积极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创造优秀的运营业绩。

参考文献:

[1]李铮.国际工程承包的财务操作与财务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