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科科研课题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职院校 毕业设计 选题 施工
一、引言
道桥工程技术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毕业设计是其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掌握的基本技能,运用创新性思维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将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如何处理设计、施工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关系和问题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不是简单的将施工规范中的数据套用到毕业设计中。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道桥工程技术专业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毕业设计现状
1.选题与工程实际脱节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多数土木工程学院没有足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支持,多数课题都是由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确定或者由指导教师布置,很多时候是为“好做”而选择,缺乏实际的工程背景和工程资料,涉及的工程问题太少,对于选题几乎没有任何论证和设计理念,有些设计题目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甚至在经济上不可行。这样选出的设计题目往往会出现与现实脱节、与工程实际脱节,滞后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2.选题广度和深度不够
分析我院建筑工程系近几年来的毕业设计选题,主要以各类民用建筑为主,其中办公楼、教学楼占到80%的比例,桥梁和公路的设计占到50%,地下工程和工业建筑设计等都未涉及,基本上是做纯设计,实际意义上的科研论文没有,选题广度和深度不够。
3.评审体系不完善
有部分高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出现在评审的各环节中出现找关系、讲情面,自评和互评中出现不规范、不公平的现象。对于一些不合格的设计不能严格要求,对不负责任的教师也没有得当的惩处措施,在推选优秀毕业设计时名利心太重,不能公平、公正的对待所有的学生设计等问题。
三、“3+1”毕业设计课题研究
1.课题简介
“3”个必选课题是施工过程彩影与整理、施工资料抄绘与收集和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总结,“1”是从施工数据计算与处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造价预算与决算、施工技术探索与研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结构设计与计算课题中任选一题。
2.课题实施内容
(1)施工过程彩影与整理。
紧密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基于工作过程完成道路、桥梁的主要分部、分项、工作、工种等重要或关键施工过程的照片拍摄、选取与整理。
桥梁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架子工、模板工、钢筋工、砼工等工种的施工照片。道路路基路面的选料、配制、运输、摊铺、碾压、养生及检验的施工照片。道路、桥隧工程的定位、放线、高程、角度、距离等测量和复核的施工照片。地基承载力、路面回弹弯沉检测、桥梁静动载试验、桩基完整性检测的试验照片。
学生根据各自顶岗工地施工情况对以上内容进行全部或部分照片拍摄,总数不少于18张,且照片上要有学生本人的身影,并按时间顺序将彩色照片打印在A4纸上,每页2张照片,每张照片辅以不少于50字的文字说明。
(2)施工资料抄绘与收集。
正确识读顶岗实习工程项目施工图,明确设计意图和要求,用CAD进行图纸抄绘,完成道路工程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路面结构图、交叉口平面设计图;桥梁工程总体立面图、横断面图、桥墩台构造图、梁板构造图、伸缩缝构造图;隧道工程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洞门构造图、明洞及洞内附属设施构造图等各一份共五张。
收集工地常用的实用资料,如施工日记、检验批报验单、设计变更联系单、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工安全交底记录、混凝土旁站记录、安全台帐等样本,质量或安全事故的处理报告,要求至少抄写三份以上。
(3)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总结。
结合顶岗实习的具体情况,说明顶岗实习的主要经历、担任岗位、作业内容和工作感言,并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及形式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及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体会、收获与感想。字数要求1500字以上。
(4)施工数据计算与处理。
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利用试验检测数据处理的规则和方法,完成路基承载、弯沉检测及混凝土强度试验的数据处理及结果认定,要求至少完成两项。
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换算、预应力理论伸长值计算、道路平竖曲线计算,要求至少完成两项。
(5)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根据顶岗实习工程项目概况、合同目标要、求设计技术标准和施工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借鉴经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完成以下内容的编写: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的选择和确定;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的绘制,资源需求量的计算等;施工平面布置图:临时设施、管理机构及永久性设施的布置等。
(6)工程造价预算与决算。
根据顶岗实习工程规模大小,完成全部或部分施工图预算书、工程量清单报价,要求至少完成一项。
(7)施工技术探索与研究。
结合顶岗实习的工作实际,通过施工实践、调研、文件检索等方法,分析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求字数不少于5000字。
(8)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完成沥青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土路基宕渣垫层、路基土石方开挖;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重力式混凝土桥台、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预制、预制装配式梁板吊装;隧道开挖和隧道衬砌等任一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字数不少于5000字。
(9)结构设计与计算。
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完成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梁桥重力式桥墩台、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任一结构设计计算。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完成一块梁、一根桩钢筋下料单的绘制。
3.课题实施方法
“3+1”毕业设计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工程实际,以实习工程的施工图纸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依据,成果上交时应附上相关的施工图纸。整个毕业设计按1~3必做,4~9任选一题,每位学生必须完成并上交四项成果。
四、“3+1”毕业设计效果
经过老师讨论与学生座谈,一致认为“3+1”毕业设计课题具有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较好的业务平台,对实现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学校三赢的局面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除优秀的课题设计外,过程管理也相当重要,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适应性强、上手快的学生。毕业设计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检验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是学生提高的最后环节,它为走入社会工作的学生提前实践并树立信心,严格规范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则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需打破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3+1”毕业设计模式是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本科;交通设计;教学质量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185
1 课程简介
交通设计是一门整合交通工程基本概念、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专业课程,既对交通工程学和工业设计原理进行结合,又融入了系统工程与城市科学,课程主要针对目前交通体系的特征与问题,在现有城市与交通规划的成果和理念基础之上,对已建设和即将建设的交通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寻求最佳方案以便改善交通体系,并确定交通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课程涉及到交通系统特征及问题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确定、设计方案及其评价与优化等理论和方法。课程大部分内容具有创造性和很强的实用性,可以直接应用实践于实际交通问题。本课程是交通工程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可作为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的选修课程,还可以作为广大的城市与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决策者以及广大交通工程兴趣者的辅助课程。
2 关于提升教学质量的研究
本文将以《交通设计》课程为例,阐述提升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2.1 调整备课思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学门最好的钥匙,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需求度与自发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是大学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主要总结以下几点策略:
(1)运用新潮、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最大程度的对学生进行认知兴趣的激发。交通设计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课堂中通过引用与学生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照片、交通问题案例等,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品质,做到不仅在课堂上学知识,还可以在生活中发现交通设计问题。
(2)详细描述课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责任感。交通设计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在了解交通工程学及道路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掌握交通设计的技术原理与方法,熟悉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了解国内取得成功试验的范例,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交通设计手段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前期,向学生介绍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性,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讲解思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和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激发其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设置情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将问题的情境与现有知识相联系,激发学生思维,融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养成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2 加强自身学术研究,拓宽学生学术视野。
作为大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的最新发展与动态有所了解,而老师就起到了知识传播媒介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了解了知识的“源”,又掌握了知识的“流”,在这样的因果关系研究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全面性。具体策略有:
(1)将本学科的国内国际发展动态引进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
(2)提供相关的拓展性资源,例如阅读书籍、专题学习网站、各个领域的著名学者,鼓励学生去查找搜集文献资料,通过阅读分析,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实现了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个人喜好的良好结合。
2.3 注意教学方法设计,提升教学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需要师生之间不断进行交流与对话,切记演变成一种只有教师的说教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语言体现教学艺术,捕捉教学的有效信息,挖掘知识内容的新见解,开创新思维。主要策略有:
(1)多媒体课件中多采用直观的图片、照片、视频等内容;
(2)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伴随学生的深入思考,由点及面、层层递进的推进教学内容。例如在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中,通过图片、数据等资料让学生对该问题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继续引发学生思考深层次的设计问题。
2.4 增加考核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通过增加适当的作业和考核内容,提高学生在课程上的参与程度,使其通过完成小任务来提高课程满足感。如在交通设计课程前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路段或交叉口,定性总结现存的交通设计的优点和问题,并以照片辅证,做成演示文本进行汇报。该内容可以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转化到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小组作业和汇报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问题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本科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总结了以下两方面建议:
3.1 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将传统的灌输型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师要以“台上独角”转变为“场外指导”,学生要从“台下观众”转变为“场上主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方式以外,还应包括论文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项目训练和指导性设计等多种方式。
大学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和有利条件,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逆向思维,激发对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设计;翻转课堂;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2-0060-02
翻转课堂通过将传统教学结构中课上学习与课下作业两个过程进行翻转,即课堂下学生通过教学视频或者课件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流并辅导学生完成作业。通过课上课下的翻转,学生角色发生了转变,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在国内,很多中学、高校以及教育机构都在积极尝试翻转课堂,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可汗学院模式作为蓝本来开展实践的。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汗通过视频录制工具录制教学微视频并在学院网站中供学生学习,学生登录学习系统完成视频内容的学习和测验,系统则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并向教师反馈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汗录制教学视频所用到的设备仅仅是一台电脑、一个麦克风、一个写字板外加一个录屏软件。汗所录制的所有视频时间都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内容简短精炼,再配以汗精彩的讲解,非常受学习者的欢迎。
在众多学校的翻转课堂实践中,课前学习阶段大都采用基于微视频的微课程多媒体课件来开展学习。微课程的概念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总的来说具有如下特点:①知识内容容量小,知识点比较单一。②教学时间短,一般在10分钟左右。③自足性:包括一些如教学目标、教学视频、教学评价、教学活动等的必要信息。④基元化:不便于再分为更小教学单元。⑤易传播性[1]。微课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要设计好一个课件并非易事。而在翻转课堂的背景下,微课程多媒体课件已不再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是前期教学的主要手段,因此课件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前期教学的效果。
一、课件设计的前期分析
为避免盲目性,在设计课件之前应该做一些前期分析准备工作。任何课件都不是广泛适用的,一个优质课件对一部分学生群体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代表对所有学生群体都适用,因为学生有不同的教育背景、思维模式、学习模式。因此前期分析使课件制作更具有针对性,也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精神。
1.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2]。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认知风格。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等曾对学生认知风格(方式)的一个维度―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及其对教与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认知风格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一样,如果教学适合学生的认知风格,则容易激发学生的潜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3]此外,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先前经验、对所学课程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中的元认知能力等因素都会对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3]。所以对学习者特征的准确把握是设计好课件的前提基础。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学校若能打破传统的随机分班模式,将学生学习风格作为分班的主要依据,定能为后期的教学带来诸多便利。
2.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是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有助于教学设计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教学设计的决策。虽然和传统课程的教学相比,微课程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相对要短且少,但同样需要精心设计。进行学习内容分析有助于教学设计从整体到细节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二、课件的结构设计
课件以什么样的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受到诸如学习者学习风格、教学策略、学习模式、媒体素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课件结构设计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将会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常见的课件结构有如下几种[5]:
1.导航驱动式
在课件信息量很大的情况下,如果缺乏导航系统的支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在课件中设计清晰、明确的导航系统非常重要。一方面学生通过导航系统能够在全局的层面把握课件的大致内容,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迷失,给学生带来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2.知识点式
知识点式导航模型是以知识点为中心建立的导航结构。该模型有利于学习者了解学习某内容的先修内容和后续内容,对知识的前后关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能够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学习。这就和可汗学院的“知识地图”非常类似。在可汗学院的“知识地图”中,课程的前后关系梳理得非常清晰,学习者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一目了然,有利于学习者建构知识。
由于课件是基于微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要少而精,而且多以一个知识点为单位进行制作,故采用知识点式的结构便于教学内容的组织,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也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和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资源类型的选择
教学资源主要有视频、图文、声音等类型,每种类型的教学资源都有各自优势,但是在翻转课堂环境下还是视频相对比较适合。一方面对学生而言视频形式的教学内容接近真实的教学情境,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对教师而言视频教学内容的制作方便,教师不用改变已有的备课和授课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每位教师的教学特色。而且视频录制相对简单,便于掌握,教师可以独立完成课件的制作。既降低了对课件开发专业人员的依赖,也缩短了课件开发的周期,灵活性比较大。广东商学院信息学院贺卫国对屏幕录像课件教学方式与PPT课件教学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屏幕录像课件教学方式比PPT教学好[6]。
四、课件的界面设计
课件界面是学习者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接口。界面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界面的良好组织,促进学习者心理过程中的组织活动[7]。优秀的界面设计会给学习者带来良好的视觉学习体验,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质量。在设计时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一致性与简洁性
系统中的各种功能菜单、按钮、系统提示信息等图标应在整个课件中保持一致,不一致的功能菜单和按钮会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担,降低使用体验。外观设计应该保持简单、朴素、易辨识,图标设计应该尽量避免花哨、过度的修饰,颜色的选择上应该把握尺度。不能因为图标设计过于鲜艳抢眼而干扰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注意,毕竟教学内容本身才是课件的主体。
2.简明性和清晰性
课件设计中画面、信息的呈现应该力求简明和清晰,以较少的数据显示呈现更多的信息,去除多余累赘的图片和文字。一方面微课程课件的时间较短,过多的冗余信息会耗费学习者的时间和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课件保持简明性和清晰性不会给学习者带来负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3.协调性和美观性
课件设计中主体内容的布局、文字字体的选择和设计、背景色前景色的选择等都应该考虑协调性和美观性。具有良好观感、符合学习者审美标准的课件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延长学习者使用课件的时间,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持续学习。
目前,我国的翻转课堂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翻转课堂中的微课设计尚无太多经验可以借鉴。课件制作涉及到的领域和知识非常多。在制作方面,课程设计者和制作者本身的教育素养对课件的成败有重要影响。随着对翻转课堂研究实践的不断推进,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将逐渐浮现,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27-131.
[2]谭顶良.论学习风格及其研究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3]张厚粲.认知方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06-117.
[4]刘儒德,江涛.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4(6).
[5]刘清堂,赵呈领.网络课件结构及设计策略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2):71-74.
关键词: “牛顿第一定律” 设置问题 科学探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应突出科学探究,同时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新教材中将以往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理解、掌握新知识。像科学八年级上册有关力的知识,以及运动过程分析中所涉及到的力与运动的知识,等等,就是极具抽象而又强烈受到学生生活经验束缚的内容,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此类知识的理解难度,甚至会产生误解。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困境,教师应该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寻找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并逐步形成科学思维和概念,以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的目的。下面以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和力》中的“牛顿第一定律”为例,谈谈教师应如何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1.激发求知欲望――问题设置的起点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讲,学生听,体现了教师的“主讲”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我要学”,将学生从“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我发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做一个简单实验:每人都用手轻轻推课本,课本就会运动,将手移开课本时,课本会处于静止。结合例子思考,学生产生了这样一种观点: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会运动起来;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会停下来。学生根据自己亲眼所见,觉得这样概括与生活经验非常吻合,而不对其持怀疑态度。这正是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学生学习这一节内容困难所在。马克穆托夫说:“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总是首先体现在对各种问题的质疑上。”于是我设置问题:“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会运动起来吗?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会静止吗?”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质疑,去思索、去寻找证据。
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找到“没有力,物体一定会静止”的例子,学生迫切希望知道这一现象能否发生。学生有好奇心,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了求知欲望,也激发了求知热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通过积极的观察、主动的认识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迅速、牢固地掌握知识。
2.注重实验探究――问题设置的关键
在学生有了对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后,教师应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怎么学”,如果学生从“想学”这一学习动机转变为“会学”这一行为,可以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倡探究性学习,因此探究性教学就成为适应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类型,也成为问题教学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因此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常注意使用探究性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会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在《运动和力》这一章的教学中,学生较多地还是依靠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的进行大多是建立在对问题的思考上,所以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应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1]所谓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过程。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中,“没有力,物体一定会静止吗?”正是我们所要探究而提出的问题,学生的猜想假设最有力的依据就是靠实验探究来证明其是否正确。
2.1科学实验中的问题设置
在实验中小车运动的距离远近情况很明显,为充分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观察中,让其带着一个问题去观察实验,于是设置问题①:“你观察到了什么?”这样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他人的意见,综合他人观点,然后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现象的描述达到了目的后,就应着手通过现象看本质,去研究它的内在原因了。顺理成章地提出问题②:“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大部分学生根据眼睛观察到三种物体表面粗糙程度不一样而认为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导致的。这一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容置疑的,学生合作交流后便会得出这样一条规律: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越远。似乎是我们要得到的规律。但这一规律只是描述了车子运动距离远近与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还不是学生带着问题“没有力,物体一定会静止吗?”所要研究的“力与运动的关系”,这就是偏题。
为了将学生对表面粗糙程度的注意力转向为阻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我设置了问题③:“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还是越小?运动距离是越远还是越近?运动时间是越长还是越短?”对这一问题的提出还有另一种形式: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阻力越大还是越小?同样也能将影响因素从表面粗糙程度转变为阻力大小影响因素,我之所以不这样提出,原因是在后面要从木板表面到理想的光滑表面进行假设需要一个表面越来越光滑的情景。可以说问题③的提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在问题中增加了“运动时间是越长还是越短”,目的是为了将小车运动距离远近转化为速度变化快慢。在我精心指导下,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了这样一条规律: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小车的速度变化越小。这正是我们所要得到的“力与运动的关系”。
在这一实验中还要求学生掌握为什么将小车都放在同一高度上,为了弄清这一问题,再设置问题④:“若将小车放在不同高度上沿斜面滑下进入到同一木板表面,又会出现什么结果?”经过观察实验,结果是放的高度越高的小车进入到木板表面后,运动距离越远,而我们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只研究力对运动情况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的思想,就必须使得小车放在同一高度上,防止小车放的高度不同对此实验带来影响。通过这一问题的教学,学生学习到实验探究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同时掌握了控制变量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的看得见的刺激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课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没有积极的脑力劳动,学生的任何兴趣、任何注意力都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说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不断地进行动脑探究,促进学习兴趣增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科学猜想中的问题设置
至此,学生已经形成了这个概念: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运动时间越长,速度变化越小。顺着这一思路发展下去的最终结果是,在一种不受阻力的光滑表面上小车运动情境。要成功假设这一情境,对于初中生,他们的抽象思维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经常需要以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才能理解理性认识。因此为了让学生容易且顺利地进入到理想光滑表面进行假设,我又设置了问题⑤:“假设还有第4个、第5个表面,一个比一个表面光滑,你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顺着已有的思路,学生不难得出结论:一个表面比一个表面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一个比一个小,小车运动距离一个比一个远,小车的速度变化一个比一个要小。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小到为零呢?又会怎样呢?顺势提出问题⑥:“若表面是一种理想的光滑表面,不受阻力,小车如何运动呢?”这样通过问题⑤的提出,再过渡到理想光滑表面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沿着问题⑤的情境发展下去,如果小车受到阻力为零,小车运动距离将是无限远,小车的速度变化小到为零,即速度不变化。这样一种状态就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同学们通过动脑探究,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可以总结出: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一直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还只是得出了一个方面,为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完整性再提出问题⑦:“若将一个静止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不受其它力的作用时,物体如何运动?”这一问题与我们日常生活比较接近,我们也经常看到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没有人推动它时,一直都静止在原来的地方,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综合上面两点,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也不改变,也就是运动状态不变;而对于静止物体在没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也没变,即运动状态也不变。则可以得出:一切物体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们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包括速度始终等于零的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对知识先拆分,使学生逐一消化,后又将知识综合,训练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及综合处理能力。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为了让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不失兴趣,教师应有目的地搭建桥梁、使学习容易,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3.强化学以致用――问题设置的归宿
人类发展到今天,是从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发展到利用科学去服务于生活,换句话说,人类认识科学的最终的目的就是应用,学习也是如此,最关键的还是会从科学中走向生活,也就是“会用”,只有会用,才能真正理解我们为什么而学。从教育学角度来讲,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具体情景,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例如:学了牛顿第一定律后,为了进一步了解物体的运动或静止到底和力有什么联系,我设置了四个问题: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以运动吗?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以不运动吗?③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以运动吗?④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以不运动吗?这四个问题的设置将力与运动或静止的四种可能全部对应起来,答案也都是“可以”,学生通过这四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到物体运动或静止不在于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即力不是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原因。同时对问题③和④的回答需要用“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才能解决,也算是一次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较好运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
已经有了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不在于有力,那么什么需要有力呢?逐步把学生向“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方向引导,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需要用力,而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只有这么三种情况,一是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如由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等;二是只是方向发生变化,如匀速转弯问题;三是速度大小变化且方向也变化。所以问题的设置就朝这几个方向去设置,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知道,这些运动状态的变化一定需要有力,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于是就有了问题⑤:“若原来是静止的,如果不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是怎样的状态?若要使该物体变为运动的,需要什么?”问题⑥:“若原来是运动的,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将怎样运动下去?若要使物体停下来,或是改变方向又需要什么?”对问题⑤⑥分析整合,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力,或是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的大小对运动状态影响怎样,可以介绍给学生,比如,合力越大,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就越快。若要深入了解它们的关系,需等到高年级去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此时对引入部分问题就可以用科学的理论去解决了。
在“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问题设置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让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围绕问题积极地进行动手和动脑探究、交流、讨论,最终获得知识。
总之,我们在问题设置过程中应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而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因素,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在学的过程中注意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注意对新知识的巩固。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从问题中“想学”逐渐发展到通过问题“会学”,最终能解决问题达到“会用”,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爱问问题,爱思考问题,爱探究新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不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交互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58-03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课堂教学中大班上课的情况变得较为普遍,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难以满足新的教学要求。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进入教学领域后,新的教学形态因此产生。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和辅导,具有教学内容形象生动、人机对话手段多样化以及教学形式丰富多变的优势。《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工科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思想和编程能力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该课程的辅助教学,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工科专业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和编程解决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在大班授课过程中,大家普遍反映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要求。究其原因,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是主要因素。学生因素在于学生层次分布广、专业差异大、个体差异大的情况普遍存在。很多高校招生多样化,同时招收一本、二本、三本、专科学生,学生层次分布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有其不同要求。不同专业学生专业差异大,对于课程的要求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课程因素在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对于算法思想和动手编程能力要求都很高的课程,传统的板书方式在授课中无法形象直观地传授学生知识。
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把文字、图形、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媒体合而为一,并且与通讯技术相结合,从而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多样化的可交互的操作环境。从技术上来说,多媒体课件就是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并开发的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内容上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同时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并且针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特点,合理地设计与选取教学信息媒体并进行有机组合,最终形成优化的教学结构。
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是一个基本的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灵活地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过程智能化、实现因材施教个别化等特点。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下述优点: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交流,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2.多媒体教学可以减少板书时间,提供更多教学信息,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较好地解决课程设置与学时之间的矛盾;
3.多媒体教学采用信息的多维化来满足思维的多维化,使得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
4.多媒体教学方便了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再利用;
5.多媒体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学的改革,可以促进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
三、《C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老师都喜欢使用多媒体教学,实际上,多媒体只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目前,《C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对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依赖性。有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课堂授课过程中,出现忽视学生对象特点、不考虑学生人数、与学生交流少或缺乏交流满堂灌的情况。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教学目的。
2.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有些教师运用的教学模式单一,讲课速度太快,讲课节奏平铺直叙,对于程序的分析,缺乏必要的运行演示。
3.部分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质量差。一些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水平偏低,缺乏教学设计,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准备的教学课件存在信息量过大、简单材料堆积、照抄书本、材料来源混乱等现象,所制作的课件不符合教学实际需要。
4.学校对多媒体教学管理缺乏宏观管理和质量控制。一些学校在推行多媒体教学模式过程中,缺乏课程课件建成后的管理和更新机制,结果是许多教师的教学课件多年不变,没有引入新的学科新进展。
四、多媒体课程教学中注意事项
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多媒体课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重点是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前提,要避免所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只注重于图、文、声、像等信息的有机结合,华而不实,花里胡哨,造成重点不够突出的情况。
2.提供良好的交互环境。交互环境包括整个人机界面所用的颜色、文字大小、动画、背景音乐等信息单元。所有这些信息单元都将直接为人体的感官所感知,学习者是很难在感觉很差的环境中对学习有兴趣的。多种媒体信息可能使用户和系统的交互作用产生混乱,直接同时使用多种人机通信形式往往会产生负作用。多种媒体信息不能简单混合。
3.坚持一致性与相关性原则。在多媒体教学中应采用相同或相似的用语、提示、组织形式和顺序,这样可以避免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和浪费学习时间,从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同时,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授课者要注意将与所涉及内容有关的一些知识同时传授给学习者,使学习者能够较轻松地获取一些与此有关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好的多媒体课件内容丰富、布局合理、构思精巧,可以很好的调动课堂气氛,也有利于课后学生的自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如果采用的多媒体课件只是书本知识的简单展示,则会使学生产生念书的感觉,起不到相应的效果。在平常的授课中,应注意多媒体课件素材的收集,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提升教学的质量。
5.把握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实际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教学并非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一些抽象的算法原理等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方面语言来论述的问题,用视觉形象语言表达相当困难。课堂常用的口头表达方式,是人类交际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行为之一。无论传播媒体多么先进,都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在授课过程中,要避免产生两个极端:一种是固执认为多媒体教学花里胡哨,不像传统教学方式那样实在,从而不愿意采用多媒体手段授课。另一种则片面强调多媒体的优越性,试图以“机授”代替教师传授。无论哪一种情况,对于我们的教学都是不利的,应该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教学质量。
6.建立宏观管理和质量控制机制。多媒体教学质量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制定一系列相互关联、行之有效的措施,按照严格管理、过程控制和目标考核的原则,制定多媒体教学管理办法。建立系统、规范的评价体系,使学校对于多媒体教学的教学状态、教学条件、管理水平等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保证。
五、结束语
在高校招生规模连年扩大的情况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新的教学手段。本文分析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讨论了多媒体教学的基本特点和优势,研究了本课程多媒体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开发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采用,对于教学的效果有明显地影响。我们应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为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申自浩.高校多媒体教学探析[J].科技信息,2012,(25).
[2]洪三国,谭光兴.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教育学术月刊,2012,(05).
[3]张宝运.论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2,(08).
[4]申自浩.多媒体CAI课件开发技术的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07).
关键词:摄影设计;客户价值;系统化设计
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设计”,它更多的是一种创新性活动,是一种智力型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设计就是试图找到一个改变现状的途径。”我们无论属于哪个专业领域,都应该站在一个更为宽泛的角度上理解、认识“设计”。
作为一名摄影专业的学子,我将努力在“摄影设计”这个大的学科背景下,围绕“系统化摄影设计”与“客户价值”展开本篇论文的论述。摄影术自1839年发明以来,经过历代摄影家的不懈努力,摄影逐渐脱离绘画门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记录方式,摄影经过多年的累积形成了特有的艺术的表达方式、审美的接受方式、影像的传播方式,摄影也逐渐成为人们传达个人情感与相关信息的一种表达手段。具体的讲,摄影设计,是对设计活动、设计过程、设计性质、摄影师的知识以及摄影器材以及光学知识的研究和概括。系统化的摄影设计是以设计的一般过程为线索,完成从要素分析到过程整合、从知识搜索到理论构建、从设计方法论的研究到形成一般设计方法的过程。
设计是一个社会活动,是一种创新性活动,设计的过程是纷繁复杂的,闭门造车式的做设计是不现实的,它需要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即使再好的设计师,也要懂得“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道理,只有一个配合默契的团体才能更好的胜任设计工作。大家都知道,拍摄婚纱照,对每一位新人来说都很重要,每一位新人都想留借此留下一生的回忆,此处,我将以以婚纱摄影为例,简单介绍在婚纱摄影设计活动中,设计工作的主要流程:市场调研的开展,资料的收集、整理,拍摄风格的确立,前期服务与后期服务的开展,拍摄后再评价的活动等等。
一、摄影设计规划阶段
对于一家好的婚纱影楼的设计,根本首先是要有足够的市场调研,大量的资料的搜索、归纳、整理,并要从中寻找欠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经过这样反复的思考,原本模糊不清的设计原点会慢慢形成一条脉络清晰的线,最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设计的面。举一个婚纱影楼的设计,首先应了解其经营的层次,确定设计的方向,不同性格的顾客喜爱什么风格的婚纱摄影,是可爱型还是端庄型,是梦幻系还是复古系,民族风情、平实清新。例如港澳台地区的婚纱风格就与大陆截然不同,香港澳门地区的婚纱摄影具有异国风情的味道,台湾地区的婚纱摄影则既时尚又独特,颇受年轻一代的欢迎,“台湾旅人行馆”的婚纱清新自然而又脱俗,一边拍摄一边享受旅游的快乐。
二、摄影设计分析阶段
这一步完成后应提出一个完善的和理想化的婚纱影楼分析方案,也可以说是抛弃了纸上谈兵,进而进行实地实物的考察,即理论联系实际。当婚纱影楼的调研等基础完成时,便进入了实质的设计分析阶段,我们要对影楼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考察,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想象和实际永远会存在着差距,通过横向的比较并调研其他婚纱影楼的优缺点,并且明确了影楼所在位置的优劣状况,交通情况,公共设施情况等,有助与于我们缩小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这时如何将我们对于婚纱摄影的理想设计结合入实际的生存发展之中是这个阶段所要做的重中之重。婚纱摄影设计应从人以及人的活动着手,围绕着系统设计的方法寻找与之联系的种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围绕婚纱摄影设计任务创造"适合"的解决方案。婚纱摄影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只有最合适的设计而没有最完美的设计,因为每一对新人都有着自己的情感经历、个好以及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进行婚纱摄影设计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尽最大努力通过设计缩小不利条件对我们的影响。
三、摄影设计发展阶段
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的审美眼光也在发生急速变化,复古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有报道称,人类的服装经过50年便会循环流行。对于婚纱摄影设计也是相同的道理,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将我们的研究对象置于系统的形式中以进行考察分析与研究。
设计不是游离于商业价值之外的“创新”,是一个需要被系统管理的创新流程,实际上,设计活动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
大街小巷,充斥着各种摄影工作室,可是如何经营摄影工作室、如何提高摄影工作室的知名度?陈曼,二十一世纪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时尚人像摄影师,她的作品登上了国际时尚周刊杂志的封面,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拍摄出许多被当代年轻人所喜爱的艺术作品。她得成功源自她对艺术的高度敏锐以及对自己艺术素养的极高要求,或者说她坚持用艺术的手段做设计。陈曼非常注重“创作意识” “拍摄观念”,陈曼在完成一幅摄影作品之前,会根据人物自身的特点构想出完成后的画面,她对于系统化摄影设计的构想值得我们学习,她注重创作者的“观念”不仅仅运用于摄影中,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受用。
对于不同的设计问题,我们需要摄影家运用常识以及知识的经验或是对生活的感悟去解决。
系统化的设计大约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由感性经验上升为科学理性的阶段,第二阶段: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融入设计师的感性经验,形成交叉式的设计论与方法,第三阶段:在交叉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人文与环境等因素,形成多元综合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以我的传统摄影作品《我的每一次无助都有你的陪伴-08,班委》(光刻胶工艺)为例,它是在我理解摄影的本质,了解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结合数字摄影、传统摄影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以三种艺术形式为载体进行创作。将数字摄影与传统摄影相结合,摄影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视觉语言,开辟了新的创作空间,体现了一种双赢的创作理念。
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性活动,我们不应该一味考虑设计的结果而忽视了设计过程的重要性。例如,我的传统摄影作品《我的每一次无助都有你的陪伴-08,班委》(光刻胶工艺),共有三种表现形式,这三种表现形式只有根据一定的过程创作出来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创作。借鉴马克・吐温的一句话结尾:“… … 如果缺乏想象,纵使技巧超群也是徒劳。”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贵州大学作为地方211高校,研究生规模已达7000余人。但反观近年来我校研究生的培养状况,培养质量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创新能力方面亟待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欠缺表现在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创新精神缺乏,创新思维不足,实践能力较弱等多个方面。究其原因,有传统研究生教育理念问题,有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的管理问题,有培养模式的问题,有学科发展的机制问题,也有导师的问题。[1] [2]
作为研究生导师,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课程教学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如何创新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也应是每一位研究生导师着力思考的问题。[3] [4] [5]通过对研究生培养经验的总结和反思,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们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本文谈谈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认真做好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
(一)首先要科学地安排教学计划
研究生的课程除外语和政治公共课外,专业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专业基础,必须夯实学生基础,并从本科教育过渡到研究生教育。例如,在光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中,我们设置了高等量子力学、量子光学等前沿基础的物理理论课程,使学生能够从物理根源上更好的理解技术,并为更前沿的光信息技术研究打下根基;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基础,为学生完成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专业研究的转变。从知识学习到研究能力培养转变,我们安排了激光技术与应用、工程光学、近代光学实验等课程;第三个层次是学科前沿,通过学术报告、论文选讲、论文选读等方式让学生获取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拓宽思维视野,为学生确定研究方向,选择论文题目打下基础。总之,在课程体系设计中,一定要考虑课程的前后衔接,层次递进,不重复,重要内容不遗漏,改变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随意性现象。
(二)丰富和提升课程内涵
1.注重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创新性成果往往产生于多学科的交叉点上。课程教学中注意学科交叉渗透,不仅拓宽学生知识面,扩大视野,使学生了解学科间的关联,也了解交叉性、边缘性、跨学科领域研究的动态,更使学生可以吸收不同学科的学术思想,形成多学科的能力架构,有利于创新。例如在光信息专业的学生培养中,我们同时讲述了与电子、生物、材料以及数学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其他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前沿,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背景,让学生寻求到学科交叉的契机。
2.充分体现学科的前沿观点。不仅在专业课、论文选读等课程关注这一点,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也应有意识地联系前沿的研究动态,学科的发展趋势,这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探求的兴趣,体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科研方向,从而获得有意义的新成果。
3.在课程教学中,践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是以课程的内容为载体,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学会如何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并引导学生在总结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所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研究性作业。让学生自主收集文献、阅读、总结归纳,并在课堂上作报告,特别要求学生给出自己对所报告内容的见解,指出所涉及方法的优势、不足,应用范围及努力方向。不仅如此,通过知识积累、演化、扩展、提高过程,通过研究范例的解析,使学生学习各种研究方法,体会深刻而有本质意义的问题如何提出,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学习知识,也学习了方法。特别在后期课程中,要注意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引导。学术报告也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研究方法,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建立了较为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在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上也有了质的飞跃,逐渐形成问题意识、求异精神,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课程体系设计中力求科学化,目的明确,层次感强,课程内容多元丰富,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需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信息学科的特点,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改变由老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贵州大学学生实际,由老师先做示范讲解,再由学生归纳总结。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由学生分头准备报告,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其他的同学提问,补充或质疑,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老师参与讨论并点评,使学生深刻认识所学知识的基本规律,在各种应用中的物理实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采用案例和讨论式教学
根据学科特点,就一些重要的典型结构和方法进行案例和讨论分析。如,光学谐振腔是光信息技术中常见结构,可由学生根据不同的谐振腔及其应用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针对各类实验方案,让学生就方案的设计原理、重要技术手段、方案的优劣、改进意见等进行讨论,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实验来验证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受益匪浅。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相互学习,培养敢于质疑的科学批判精神,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新技术方案,其研究成果已作为。 (三)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纸上谈兵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应尽量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观察现象,不断改进方案,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实验方案,收集整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学习光纤锁模激光器的原理时,先让学生重复别人的实验方案和结果,使之深刻体会这一系统的原理以及各种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实验,让学生采用新的技术方案,得到新的研究成果。许多学生让通过类似的课程学习和训练后,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完善研究生课程评价机制
有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还应有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达到课程学习的目的。
(一)重视课程教学
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评价机制的非科学性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刚到学校就急于,甚至不择手段,用拼凑,抄袭,花钱等方式达到目的。这不仅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出现学术不规范甚至学术道德问题。创新是有基础的,正如牛顿所言,“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从本科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必要的课程学习是达到学习阶段转型的途径。为了使学生重视课程学习,第一年度的奖学金评定,以课程学习为主,让学生潜心下来认真学习。
(二)改革考核重点和考试的方式
由于受我国盛行的“仓库理论”的教育观念影响,过分重视知识积累,片面强调记忆的功能,因而考核的重点往往是对已有书本知识的记忆,局限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维方式,无疑制约了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发展,形成模式化教学。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应当更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学习,独立思考,对新的问题不断探索,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过去的考试方式崇尚标准化,学生可以在书本中找到标准答案,造成学生“标准化”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得学生的个人兴趣、想象力、创造力受到抑制,更缺乏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勇气。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考题应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甚至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发挥创造性,用自己的知识,方法去解决问题,鼓励多种思路,多种答案。例如把某些已中的系统方案拿出来,让学生分析其工作原理,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甚至提出修改的方案和手段。通过考核,学生意识到不能仅仅机械记忆,还要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从知识的产生和运用过程体会到创新、发现的乐趣。
(三)建立多元化的成绩评定体系
成绩评定体系,对学生有较强的导向性。为了全面把握研究生学习的整体效果,避免一张考卷,几个小时考试定成绩的弊端,更要杜绝个别学生期末依赖教师针对性辅导,划重点而过关的心态,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成绩评定体系,将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成绩,课程论文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权重纳入评价体系。
1.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平时作业,考勤,听课情况,听学术报告,听讲座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关注教学的全过程,关注日常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严谨的作风。平时成绩可占到20%。
2.课堂讨论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课下的充分准备,讨论中的口头表达,对专业知识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作为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是十分重要的。口头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与别人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在讨论甚至在辩论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既坚持正确的观点,也能修正自己的偏误,并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不同观点的人。这部分学习可占总成绩的20%。
3.课程论文成绩。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一些章节学习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研究性作业,以论文形式提交。要求学生自己制订方案,进行理论仿真或实验,并根据其结果分析总结。这是学位论文的必要训练和准备。小论文写作过程中,多给学生指导,以便较深刻的了解学生个人兴趣,知识掌握情况和研究能力,从而更好地评价学生成绩。这部分成绩占20%。
4.期末考试无疑在学生的成绩评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40%)。由于改革了考试的方式,开放性试题有一定比例,其评分也不是标准式的答案对错,简单计分,而是通过学生在答题中反映出来的对知识的理解,方法应用,以及学生的思维是否开阔,是否有创新意识进行打分、评判。
总之,在对研究生指导过程中,需不断改革课程教学,认真做好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实施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改革研究生的课程评价机制,使课程教学的水平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加强,从而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研究生。
[ 注 释 ]
[1] 王得忠,胡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22-26.
[2] 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74-82.
关键词:应用型;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一体化
0 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教育改革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是随着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类型。相对于学术性高等教育来说,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系统。本文将对其本质定位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以求让人们在中国高等教育这个大坐标系上找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正确位置。在本质定位非常明确的前提下,笔者将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内涵与外延努力进行解剖,并就其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进行探索,以求在这一研究领域,开拓一片新的天地。近几年,对以上问题的研究,见诸于报端言论多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未形成定论且大而化之居多。笔者管见,以求识者指正。
1 给“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质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所谓“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办学主体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显著特点是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其专业设置能更广泛地与地方经济与社会接轨,与实际工作更加紧密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更加适合全方位社会需要。给“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定位愈准确,其办学方向愈明确,其办学信心愈坚定,其办学成就愈突出。
近年来,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两种错误倾向的干扰。其一,片面追求“高、大、全”。过去,我们曾积累了许多办精英高校的经验,或者说,也积累了一些办一般高等院校的经验,但没有办“应用型高等院校”的经验。自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整个高等教育的规模从原来不到700万增加到现在的将近三千万,居世界第一位。其间,地方应用型高等院校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后,进入了一个大提高的阶段。“应用型高等院校”是一个新生事物。它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境遇。精英高校的“高、大、全”不时地影响着,且导致偏离了办学方向,这是一个不争得现实。我们应明确地认识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定位,不仅不同于传统的精英高校,也不同于一般的(老)高等院校。其二,因袭传统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就是说,没有从实质上对专业内涵进行改造,没有和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学生就业的去向调整专业方向和专业定位。
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应用型”的内涵。诚然,研究性人才注重理论性,或者说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应用型人才更加强调应用型知识。研究型人才强调理论研究;应用型人才更强调技术应用。研究性人才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硬底子;应用型人才更强调专门、精通、实用。研究性人才重视理论研究能力,应用型人才更加重视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人才应面向基层,或相对具体的专业岗位,既有专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艰巨任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2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性构建
学科与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科是一个大范畴、大概念。诸如,文科、理科等。专业是个小范畴、小概念。即指某一学科的具体专业。所谓“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既表明两种事物紧密链结的自然现状,又显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独立特性。我们应以崭
新的观念来从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就是说,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以办学的新方向为支点,去开辟中国教育革命的新领域。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首先,我们应明确表白:这里所指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与所谓精英高校、传统高校所指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不属同一概念。前者是对后者的改造,而不可照办,是借鉴,更不能因袭。其间有相同的科学根基,但却有很大的差异。
学科建设是根本,专业建设为分支;学科建设是“源”,专业建设是“流”。学科建设是灵魂,专业建设是血肉。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体化建设”。“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多出人才、强校兴国的长期战略工程,而不是一个权宜之计。它需要我们用毕生精力为此奋斗。学科建设内涵诸多元素,不单单指教材改革、教师队伍建立等。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战略工程建设。它不仅要求一个利于学科建设的平台,更注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各种利于学科建设的元素,且形成一个强大的势能。构建、丰富学科建设的内涵,为专业建设夯实基础。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毋容讳言,我们应该将学科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学科建设是以学科学术性质为核心所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涵概学科方向建设、学科诸种元素整合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学科项目建设、学科教材建设、学科基地建设等。如果将学科建设视为母系统,其间将有多种子系统,且相互渗透、勾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战略工程系统。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学科建立与发展,应紧紧围绕“应用型”的特点,形成卓然自立的学科发展方向和发展轨迹。至于其子系统,应该紧密围绕其母系统的发展相互作用、齐头并进向前发展。一个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整体地、全方位地不懈努力。
专业建设据“应用型”的特点,决立学科专业目录、专业知识范畴。专业建设应紧紧围绕人才培育的特色,去决立教材内容、教育模式等。今就专业建设而论,它既涵盖课程决立、教材规范,又囊括师资队伍、实验场所、实习基地等诸方面的建设。这个子系统的建设也是一个艰巨复杂的工程建设。
我们应该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树立教育改革的整体观念。不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应防止两种倾向的干扰。
第一,走“高、大、全”的老路。就是说,继续走精英高校和传统高等院校发展的路子。
第二,离开“应用型”的培养方向。或束之高阁,或变为“中技性”培养方向的学校。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从大处看,它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从局部看,它利于“应用型”高校的发展与创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方向,无论从目前看,还是从长远看,它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常正确的教育改革方向。
4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一体化始终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专业是一种知识门类,课程是一种教学科目。这三者的一体化融化,为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应深入探讨其间的诸多热点问题。
4.1 学科建设应遵循“质量工程”指示的原则,排除诸多干扰,坚持正确的学科建设方向。
针对国内百多所本科院校的办学实际,教育部将办学质量当作一个战略工程进行实施。学科建设是这一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建设的高大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根本标志。努力提高办学的竞争力,首先应狠抓学科建设。抓住学科建设,就抓住了根本。学科建设应遵循学科的科学性、前沿性、前瞻性,去设计自身学科的蓝图。没有“质量”,就没有了灵魂。没有科学发展,办学就迷失了方向。这里,我们强调学科建设的质量,与片面追求“高、大、全”不属同一概念。“应用型”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不要求大、求全,千万不要平均发力,创造全面一流学科。而应该据学校实际、有选择的集中发力,创建一个或两、三个一流学科。“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不可面面俱到,应根据其不同学校的资源储备,去建设其优势学科,并努力将其发扬壮大,成为卓然独立、别具特色的学科。这样,学校才有竞争力,学校才有知名度。
应用型高等院校学科建设除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外,还应突出强调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和行业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与学术性和研究性大学有着根本的区别。我们应努力捍卫“质量工程”,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去创建别具特色的学科。在学科建设中,我们应避不顾质量,将学科建设庸俗化,使其丧失民众对学校的信赖。
4.2 专业建立是学科建设一个载体。它与学科建设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待专业建设。即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从学校角度而言,专业建设主要指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结构的优化等。至于对重点专业的扶持,那是当务之急的事。只有从宏观上把控好、支持力度大,应用型高等院校才会创建出精英学科。从具体专业而论,专业建设所涵盖的范围: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这个微观中也包涵着复杂、精细、科学性强、文化含量高等诸多因素。所谓宏观与微观是相对而言的。这里的宏观与微观又构成了一个整体。可以说,整个专业建设的各种元素,牵一发可动全身,以一目尽传精神。
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是一个共生体,是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共同体。它们既是矛盾的,又是同一的。从哲学层面上去考究,学科建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科与专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甚至为因果的紧密关系,决定了它们的本质属性。学科建设是“源”、是“本”,而专业建设是流是支。我们在研究如何进行专业建设的当口,可不能忘却事物的根本。不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专业建设必将成为水上浮萍。如果从科学文化的语汇表述这一工程建设,学科建设属大文化的,专业建设只是一个文化分支。
4.3 应给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一体化新的解读。或者说,这是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中文化分支梳理、文化热点的一种呈现。
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依托、课程建设是基础,三者应融会贯通。从学科建设中,我们能看到校领导层面(或指具体负责教学的校领导)的心胸和视野;从专业建设中,我们能看到专业学院(含二级学院的院长、含专业课的教授)学术水平、学业功力。从课置设置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教师梯队的总体实力,而且能预示着这一工程蓝图可行性、前瞻性和灿烂的未来。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尽管包涵着诸多元素,这里,笔者将重点言及教师和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诚然,应用型高等院校决定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或说学科带头人,或指有真知灼见的专家、学者)。他们常常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起到决定的作用。他们还会深刻地影响着学校中得学科建设。学科发展为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构建体系。学校的精品课程,决定着学校的知名度,或者说,精品课程就是一个学校重要实力的体现。精品课程包括好教材、好大纲、一本好习题、一套好试卷。一门精品课程,其内容必定三性合一:即科学性、先进性、前瞻性的合一。一门精品课程,一定会包涵其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这就要求课程建设应不断地改革与更新。应用型高等院校课程建设一定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也会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但一定要突出其课程的科学特色。
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是高校改革中的一个体系建设。它必须通过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一体化实施方可完成。这是一个极其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我们应该有远见卓识、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齐平,朱家康.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及其实现之策略[J].高教论坛,2010(6).
[2]姜秀丽,杨锐锋.试析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校研究,2013(3):170-172.
[3]郭丽梅.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思路探讨[J].河南科技,2010(04):58-59.
[4]殷翔文.积极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 大力建设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5]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误区与策略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3):116-120.
基金项目:
本文受“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资助-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号YGJ1451)”。
文章认为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是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学生难以较快胜任财务管理工作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建议,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文章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确定了课程体系建设应满足工作岗位需要、避免不必要重复,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兼顾地区和行业特点等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课程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有不尽合理之处,大多数高校课程并没有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设置。
1 根据工作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市场需求角度进行论述,如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取决于人才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第二种观点从就业领域和工作类别的角度进行阐述,如崔莉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评估、企业理财、金融投资、财产保险、建筑工程造价、财务分析方面、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吕立伟、张周等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第三种观点则从能力角度进行阐述,如朱开悉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目标是具备“宽、厚、强、高、熟”,专业能力素质要求高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执业人才。第四种观点从工作性质等角度进行论述,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我国学者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如第一种观点提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本质要求,但缺乏市场具体形态的描述,不便操作;第二种观点提出了具体工作类别,但提出的国际化等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第三种观点抓住了能力这一要点,但“宽、厚、强、高”很难做到;第四种观点综合了市场要求,素质、知识和能力及工作性质等,较为全面,但提出的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目标超越了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不切实际。
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其实质就是来源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可能的就业及发展岗位有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工作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满足这些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2 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1能力结构
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杨克泉认为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娴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业务操作技能, 并且精通企业理财之道, 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7]。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写作能力、经济分析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筹划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朱传华认为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应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谋划能力、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等[8]。李文静则认为财务管理岗位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计算机操作、信息获取及分析、财务处理、金融管理等能力。刘其冰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以及实践应用等业务技能。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要求。但是都是比较宽泛、抽象的概述,没有进行概括和总结,缺乏层次感,不便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
综合以上各个学者的观点以及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三种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信息化等技术按照企业财务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完成财务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与上下级及税务部门、银行、客户、证券等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能洞察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从而合理调整财务资源、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或作出决策的能力。
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理财部经理、融资部经理等领导岗位外,其他工作岗位都是毕业生可能的选择,而从事领导工作也必须掌握其他岗位的技术技能。因此技术技能是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成为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非常需要,也是做好每一个岗位具体工作的技能之一。概念技能是财务工作领导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也成为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三种能力都需要培养,但重点应注重技能的培养。
2.2 知识结构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
技术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机构包括账务处理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融资方面的知识、投资方面的知识、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成本计算等成本会计方面的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方面的知识、税收筹划等税务方面的知识、财务软件等方面的知识等。
概念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概念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在掌握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分析、企业管理理论、经济法、财经写作知识、风险管理等知识及其收集与分析方法。
人际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人际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至少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行为科学、激励等方面的知识。
3 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很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会计专业的简单复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目的只是为了招生人数,其开设的课程基本是会计专业的课程,再增加几门会计专业没有的课程。比如是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用双语教学等等。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下;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只有一些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如专业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务实验室等,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投资、融资等建设实验室及实训课程。
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理论色彩太浓。现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但是开设的课程体系中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如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岗位之一,但是经过网上对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15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又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需要掌握每一个理论的推导过程,而几乎所有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色彩太浓;再如,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传授管理历史、理论和规律,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企业管理内容很少涉猎。
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有课程体系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不够,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投资的基本理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利润分配、财务分析、财务预算、杠杆原理、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等内容与《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学》等课程重复。
课程设置操作性不强。首先没有针对“应用型”设置专门的实训课程,如没有针对基础会计学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其次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侧重于对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等知识的介绍,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则一笔带过,没有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介绍,更没有完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领,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以后也就很难动手操作。
区域性、行业性没有妥善解决。现有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没有针对该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设置有特色的课程。
3.2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要即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岗位之一,要求学生掌握融资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等,相应地需要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学等课程。
课程内容有效衔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首先要开设基础会计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程序后,然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日常的财务问题,从而使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必须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得税会计可以放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设操作性的课程。对于一些课程而言,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实现实践内容,就可以在该课程结束后,设置实践周,由实训指导老师提供真实的财务等资料按企业实际运行要求进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结束后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实践周,让学生模拟企业做一套简单的账。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专业课程内容要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内容、结构安排上可以理论作为先导,将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并以实际案例及评析为支撑,以能力拓展训练作为巩固与扩展。
兼顾地区特点和行业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一般是为地区或行业经济服务,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特点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开设一些旅游会计和酒店会计之类的选修课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历史、人文等课程,供学生根据可能的就业岗位进行选修。
3.3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除公共课程外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课四个部分。
专业基础课就是指本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经应用文写作、企业管理学和基础会计学。
专业课程是根据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Ⅰ、中级财务会计II、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实务、投资银行学、管理会计、投资理论与实务、融资理论与实务、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网上银行与网上报税、资产评估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行业会计、财政学、专业会计综合实训。
专业选修课程是为了扩展专业的知识面,满足服务地区或行业需要,开设的一些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专题、货币金融学、海南经济概览、企业设立与运行管理等。
集中实践性教学。具体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企业投资和融资实训;在第二学期以及第四学期开设暑假社会实践课程。
【参考文献】
[1]汤炎非、谢达理.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探索.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17期;
[2]Xie da li,Tang yan fei. 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verse and Dynamic Curriculum Tak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the excellent course in Hainan Province for example,载2013年6月Esuc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
[3]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财务管理人才建设的市场需求分析与培养设想.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4 期;
[4]崔莉,加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思考.网络财富,2010年第10期;
[5]吕立伟、张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财会通讯,2011年第21期;
[6]朱开悉.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04期;
[7]杨克泉.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改革构想[ J ] . 财会通讯, 2006( 8) ;
[8]朱传华.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3期;
[9]李文静.财务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8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