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环境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地质;影响
1 前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加速期,而水利工程对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是非常重要,比如水利工程在发电、防洪抗旱及水力资源综合使用等等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效益。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又势必会改变自然环境原来的面貌,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快速改造肯定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其中既包括有利的影响,也包括不利的影响。然而自然环境的未知因素又会对水利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自然环境和水利工程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以期为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作出一定的贡献。
2 从地质环境的角度分析水利工程的特征
水利工程是指调配和使用自然环境中的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从而达到消除水患利国利民的目的而建造的工程。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而水又经常带来灾害,因此,水利工程的修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地质环境主要是指地表面下的坚硬壳层,即岩石圈,地质环境的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巨大,因此,水利工程要适应地质环境的改变,从而表现出其特有的工程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利工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水利工程不仅仅是通过它的建设任务对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对湖泊、江河以及附近区域的自然资源面貌、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甚至是对所在区域的气候,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的方面有坏的方面,因此,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水利工程时,必须对这种影响进行充分的估计,努力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其消极的影响。
二是水利工程的施工条件复杂。水利工程中各种水利设施及其水利建筑都是在不能准确预计和把握的水文、气象、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运行和施工的,这些不确定的自然环境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条件很复杂,给水利工程的施工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又多承受水的浮力、推力、冲刷力、渗透力等的作用,工作条件较其他建筑物就更加复杂了。而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又在不断的改造附近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质等方面,这又使得水利工程施工面对的自然条件处于动态化过程中,使得施工条件无比的复杂。
三是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随机性。根据每年水文状况不同,水利工程所产生的效益会有所不同,农田水利工程还和当地气象条件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影响面广。水利工程规划是流域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而一项水利工程的兴建,对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 既有兴利除害有利的一面,又有移民、浸没、淹没、迁建等不利的一面。为此,相关部门制定水利工程规划,就必须从流域或该区域的全局出发,以期尽量减低不利影响,收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最佳效果。
3 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泥石流、滑坡等动力工程地质现象和砂土液化、地面沉陷、水库边岸再造、黄上湿陷等各种地表变形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包括地表岩土体的性质变化。
3.1 水体环境在坡体移动中起着无法估计的作用。水体环境对坡体滑动的作用如此之大,主要是由于水的作用使得岩石体的抗剪强度下降,而增加了裂缝的水压力和上浮力,这些因素导致坡体的稳定性有所下降。如果没有水的作用,一般不会出现坡体滑动的地质破坏现象。当然环境地质构造与坡体滑动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3.2 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会使得附近流域水位上升,上升的水体淹没原来的土层,从而使得原来的土壤饱和,并且逐渐软化。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水位不断升高,被淹没的土壤含水量也会随着升高,这样土壤的内部凝聚力和内部摩擦面也会随之减小,那么土体的抗剪强度下降,造成水利工程附近土地不同程度的沉降,那么按照原来土体情况规划设计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就会受到附近土层降低的影响。
3.3 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附近区域的环境地质沼泽化。正如上面所描述的情况,水利工程完工后,会使得附近水域的水位升高,那么水利设施附近的土壤会长期浸泡在水中,这会使土质变化,形成沼泽化或盐渍化土壤,这又会使水气界面的交换速率降低,因此富氧能力减弱,藻类大肆生长,使得水库水质变差。
4 总结
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工程,但它也对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反过来,自然环境也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分析了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因此我们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环境地质的影响分析也要多方面、综合分析,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一、走进自然环境描写,欣赏美
进行自然环境描写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景,入景始与亲。”。 “入景”是欣赏自然环境描写的第一步,只有走进自然环境描写,才能感受到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才能受到自然环境描写的熏陶。如我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为了让地处西北的学生准确理解老舍先生笔下那山、那水、那雪的独特魅力,先让学生走进文中所写之景,在熟悉课文所写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文中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美景。由于课文中自然环境描写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的特点,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透过字里行间读懂它的美,,再加上有的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差,有的学生在以往的现实生活体验中没有这样的经历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给予恰当的引导启发,运用具体的入景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课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美。下面我就简要的介绍三种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入景法。
(一)诵读法
俗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写景状物也出神入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朗读。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渲染气氛,激感,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
(二)直观法
利用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自然环境描写的能力。给学生以直观感受,这样画面与语言文字相结合,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描绘法
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的自然环境描写,因此,教学时就得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让其景再现学生的眼前。如鲁迅的《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阴沉的冷色调根本无法直观表现,再加上学生也缺少这种人生体验,仅靠解读,很难理解到位,这就要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所写景物的内涵,让其景再现学生的眼前,理解此景所表达的作者阴沉的心境、悲凉的情绪。准确解读蕴含其中的独特美质。
二、跳出自然环境描写,感悟美
除了把学生带进教材的美景中去,让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环境描写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跳出教材中所描绘的自然环境描写,领会作者描绘自然环境描写的目的和课文的内涵,培养自己描绘自然环境描写的能力。如果说只有引导学生“入景”,才能让学生领略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那么,也只有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出景 ”,才能让学生高屋建瓴地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本质。
根据自然环境描写的特性,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总是把自然环境描写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带上人的主观色彩,作者写景的真正目的是写人,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时,如何引导学生跳出自然景物,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呢?
(一)由景理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况周颐也说:“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人们常说:“借景抒情。”可见景与情二者之间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作家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常把“景”作为动情点。许多时候,作家是触景生情,通过对景物细腻、传神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这时候,“景”被作者赋予了鲜明的感彩,呈现出与作者思想感情协调的特征。阅读时,只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找到情与景的对接点,体悟“景”中蕴藏的作者的心境、情绪,就可以把握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由景品人
课文中的景物和人物密切相关,因为人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如北方人的粗犷、豪爽,南方人的细腻、敏捷,都与各自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作为反映生活的作家,写景常常是为了写人,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性格。如周庆元所说“自然自然环境描写常常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作用。”如《行道树》、《爱莲说》都是通过赞美自然物来赞美人的精神品格。因此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美景时,不能离开课文中的人或作者,要由景想人。
(三)由景悟义
“义”是指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文章的“义”常常体现在作者的描绘的生动的画面之中。如《孤独之旅》中用大量文字来描绘无边的芦苇荡、变化无常的天气、不断成长的鸭群,这一“被抛”的少年所经历的无助、怀念、狐独、寂寞、绝望、成长,通过特定的自然环境描写中一夜之间发生了神奇的转变,变的明亮又坚强,主人公长大了,成长的主旨也就明了了。
三、表达自然环境描写,创造美
传统民居作为最为大量、普遍分布的建筑类型,构成了各地物质空间建成环境的基底;传统民居成就于农耕社会,直接对应于生产生活的需求和人群组织的结构,构成了各地、各族文化的基本脉络。由此,传统民居在物质形态和内涵支撑上,拥有了成为建筑文化传承和发展基础载体的价值。
1作为建成环境的传统民居各区域与各民族的传统民居因其量大、面广而构成了所在区域物质空间建成环境脉络的基底,其从发生到发展再到定型的演进过程,凝结了在结构形制、组成要素和形态样式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使得传统民居在随后的建造活动中具有了基础价值。从传统民居的建设目标到具体的建造方式,都与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即要在所处的外部环境中分隔出人们生存的内部空间,必然要应对所处的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必然要利用采自所处自然环境中的建造资源。从传统民居的外部形态到内部的功能构成,都反映出与自然环境的对应关系,即反映出与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资源等方面的人地关系,如外部形态必然反映出与地形地貌之间的适配关系,内部功能反映出与获得生存资源之间的生产方式。(如图4所示)传统民居的建设将所处地区的人地关系转化成为了区域与民族的建成环境,在建成环境中包含着应对外部环境条件的建造智慧、取之外部环境资源的建造技术、成就于生存需求的建造形态等,这些构成了与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相互叠加关联的建造特征。随着传统民居在建造上的代代传承和发展,对建成环境的认知以及呼应逐渐转化成为区域和民族建造行为的文化共识,并形成了以传统民居物质空间形态为代表的建成环境特征,进而持续影响到随后的建设。如同任何建设无法脱离所处的自然环境一样,由传统民居形态所构成的区域和民族建成环境,构成了当代以及未来发展中无法摆脱且又必须应对的建设条件。
2作为文化脉络的传统民居各区域与各民族传统民居类型的形成源于其内涵支撑,即传统民居以满足人们生存需求而建立起的物质空间建造为目标指向,从民居建筑单体到群体、从室内到室外都体现出个体家庭关系和群体社会关系的结构模式。传统民居的建造与人文环境众多要素的密切关联主要体现在:生产生活方式体现在传统民居的功能组成与空间生产上;情感表达方式体现在传统民居的形态塑造与细部装饰上;生存价值取向体现为传统民居的形象创造上等。个体家庭关系、群体社会关系的结构以及建筑文化所构建起传统民居建造的内涵支撑,具有阶段性稳定的特征,即随着整体文化环境的发展而更新,传统民居不断提升自身建造的目标、内涵和形象。由此,文化环境的发展状况构成了传统民居从定型到演化的基础脉络。传统民居突显出来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信仰等方面的特征,在其所处区域与民族整体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定型,并将其人文环境的特征要素凝结在传统民居的类型之上。地区性和民族性的传统民居类型在功能空间上标识出人与家庭的组织结构,由传统民居汇集而成的聚落则在规模形态上标识出社会组织结构,并且二者共同标识出由个体到群体的文化共同体特征。传统民居标识出区域与民族整体文化环境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联,并且进一步标识出本区域和本民族文化与其他区域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如图5所示)。传统民居与建筑文化作为所在区域和民族整体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体现出在建造方面的人文共识,更体现出其发展演变的文化脉络,并构成了未来发展的建设参照。
二、当代建造中的意识刍议
任何一种建设都是当代的建设,都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和当代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建设,但同时也是一种包含有所处区域和民族环境特征、有文化渊源的建设。因此,在当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对区域和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可缺失建成环境的影响作用,不可缺失建设对象上的本土意识和文化上的主体意识。
1建造的本土意识随着当代社会形态的改变和人群社会结构的改变,既有建筑文化在内涵支撑和外在形态上均不可能承载社会类型变迁所带来的新需求,建造活动因社会结构和经济类型的改变而改变,对应于不同的建设类型和不同的建造技术等而产生新的建筑文化样式则是必然。尽管区域和民族既有建筑文化不具有跨社会类型的适应性,尽管当代新的生产生活样式必然会导致原有的建筑文化产生“质变”,但其包含着文化发展脉络的已有建成环境、建造赖以立足的自然环境仍然存在,并不可避免地对当代的建造产生或多或少、或强或弱以及或单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的影响。在当代建造中,将社会类型的变迁推动下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建造方式等的改变为背景,将所在区域和民族传统民居为代表的建筑文化样式视作为发展与演变的基础,以立足本土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为出发点,根据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对本土建筑文化中各组成部分进行分类保护与更新以产生新的建筑文化,才是传承与发展区域和民族建筑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综合课程下的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既是地理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综合课程的一部分,要想更好地实现其作用与功能,首先应弄清楚它在综合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区域地理在地理教育中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设置的科学和历史与社会两门课程,把地理一分为二。自然地理被纳入科学课程之中,人文地理被纳入历史与社会课程之中。由此,初中地理教育由两门综合课程共同承担,而这两门课程又各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地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学科间而言,综合课程是把分散的学科统整起来,从“分散”走向“统一”,但对地理学科内部而言,则由“统一”走向“分裂”。但考虑到目前的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教学实际,两门课程很可能各自为政,虽鸡犬声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那么,如何保证“分裂”后的两部分地理内容之间分而不隔,在突出地理教育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同时,实现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勿庸置疑,这个重任非区域地理莫属。区域地理是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原理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它们的特征、成因、分布、联系和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最好的诠释。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把自然规律、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甚至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区域地理为学生学习人文地理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案例。由此可见,区域地理是沟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桥梁。
2.区域地理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地位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在主题一目标2中要求学生“观察、发现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从而把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区域纳入历史与社会课程之中。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与分科地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考虑到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发生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空间)之中,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而把区域作为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尺度。因此,综合课程中的区域地理,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把区域地理作为学习综合文科课程的载体,即通过特定的区域认识人们的社会生活;二是把区域地理作为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空间视角,即在认识人们的社会生活时,考虑到空间及空间差异的要素。
二、区域地理内容的四个重要方面及其对教材编写的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区域地理教学出现由传统的具体分区转变到区域地理要素和地理技能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区域要素的学习认识区域的人地关系。区域地理教学的这种变化,对教材编写者提出了新要求。而“我们生活的时空”,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怎样的,即要让学生认识特定空间和范围下的人地关系。为此,区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说明四个问题:一是这个特定空间位置和范围是什么,即在哪儿的问题;二是这个特定空间下的主角是谁,即区域中人的问题;三是特定空间下“地”的状况,即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四是区域人地关系的突出表现,即区域人文特色。
1.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前提
任何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具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区域的位置决定着区域的自然特征并影响着区域的人文特征。认识区域的位置是理解本地、区域、国家和全球相互依存关系的前提,也是认识区域的基础。在这个世界,有80%的信息涉及位置,其逐步形成对空间的认识。因此,说明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区域的位置既会影响区域的自然环境,也会影响区域的人文活动,体现着区域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教材在说明区域时,一般会从区域的位置入手,先告诉学生要探讨的区域在哪儿。教材在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时,不能只停留在确定空间位置这一层次上,还要注意这样的位置会给区域带来什么,能让学生从中看出位置对区域特征的影响,学会联系地看待地理事物。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在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中,每讲到一个区域,都会给出其在世界的位置图;在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中,每讲到一个城市,会给出城市在国家的位置图;在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每讲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区域或城市,都会给出它在中国的位置图。
2.区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是基础
虽然自然环境主要属于自然地理的内容,但为什么要在综合文科课程里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科学课中没有涉及区域地理的内容,自然地理的很多规律和原理无法在具体情境中得到检验,学生即使学习了自然地理(自然规律)方面的内容,但无法在具体情境中得以再现,很容易被遗忘;二是如果区域地理在没有涉及区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只讨论区域的人文特色,则会缺失“人—地”关系的一极——地,而且很多基于区域自然环境基础上的人文环境特征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区域地理教材应注重突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综合文科课程中的区域地理应强调区域的自然环境。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把科学课里学习的自然规律、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通过区域地理中鲜活、生动的案例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规律。此外,还可以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在区域自然环境基础上凸显其人文特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在PRED系统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并为以后分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奠定知识基础。教材中研究“地”是为了研究“人”服务。区域的自然环境包括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的特征。教材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时,不用面面俱到,而应根据区域的特征进行选择。可以是多方面的,也可以是某个侧面的,应根据人文活动的特色突出重点方面。
3.区域的人口要素是变量
人口要素是区域各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从“人地关系”来看,“人”处于一个主观能动的重要方面,不仅人文环境是人类在地球表层活动的“落实”,而且自然环境也成为人类改造利用的对象。区域中的人或是在适应环境,或是在改造环境,都是区域要素中不可或缺的。特别是生活在某个既定区域的人们,他们的感受往往能反映区域发展的好与坏。因此,区域地理的编写既要见地、见物,更要见人。而且这个“人”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生活的人、具体的人。因此,此处所说的“人”不单纯是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人口数量的变化,而是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生活的感受等诸多丰富多彩的要素。
区域人口数量的状况和变化能反映区域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状况和变化,因此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常常借助这些数据分析区域。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这些数据,只能看出区域人口数量或大或小、或变多或变少,很难真正把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宏观的人口数量基础上,再加一些有关人们生活的细节和人们的感受等方面的微观描述,学生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人口与区域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
4.区域的人文特色是核心
区域的人文特色是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区域地理内容的核心和落脚点,它起着凝聚区域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等要素的作用,为上述这些内容的呈现方式和角度提供依据,是反映区域人地关系的窗口。教材在突出区域的人文特色时,不用面面俱到,而应选择其突出方面作为论点,把其它自然和人文特色作为说明论点的论据。
以上四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撑、相互衬托。其中,人文特色是区域地理的核心,区域的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等都是为这一核心而服务的。四者之间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体现的,如区域的位置影响着区域的自然环境,同时,区域特殊的自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位置特征。教材编写,应根据区域的人文特色决定其它三个要素的分量和地位,而不是均匀用笔,即选择影响或体现区域人文特色的最主要因素作重点说明。
三、区域地理学习最终目标对教材编写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这对区域地理教材编写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有两点:一是教材的编写要始终把人地关系作为区域地理的核心,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所有区域案例背后共同的有价值的东西;二是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经过区域案例的学习要培养的能力。前者主要体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后者主要体现过程与方法的维度。两者共同构成区域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缺一不可。
1.人地关系是区域地理的落脚点
区域地理集中体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体现区域的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既包括地对人的影响,也包括人对地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这种关系既有阶段性,也是持续的。教材在说明人地关系时,可从大处着眼,选择小问题作为案例;从小处着手,阐释人地关系中的大问题;通过区域的动态变化,反映区域人地关系的变化。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育总目标,在时间单元或活动单元授课计划中,具体分解为:自然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目标;自然科学知识经验的培养目标;自然科学方法的培养目标。
二、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自然科学培养目标
2.1科学情感态度。
2.1.13-4岁。(1)幼儿乐意参加科学活动;(2)喜爱动植物,能注意周围的自然环境;(3)开始表现出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乐趣。
2.1.24-5岁。(1)幼儿能主动参加科学活动;(2)喜欢探究周围的自然界;(3)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4)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2.1.35-6岁。(1)幼儿喜欢并能较长时间参与科学活动;(2)能主动探索周围自然界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3)能关心、爱护自然环境;(4)能集中于自己的制作活动。
2.2科学方法技能。
2.2.13-4岁。(1)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2)能从一组物体中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挑出物体,归入一类;(3)能通过观察知道物体数量的差别;(4)能以词汇或简单的句子以及非语言方式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成人或同伴进行交流;(5)学习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
2.2.24-5岁。(1)能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发展观察力;(2)能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3)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4)能以自己的语言及符号、图像等方式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成人或同伴进行交流;(5)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2.2.34-5岁。(1)幼儿能主动参加科学活动;(2)喜欢探究周围的自然界;(3)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4)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2.2.45-6岁。(1)能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学习观察的方法,发展观察力;(2)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3)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并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4)能以语言与符号、图像、数字等方式与成人或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探索过程和方法,表达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愿望;(5)继续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并能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功能。
2.3科学知识。
2.3.13-4岁。(1)观察周围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并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2)观察常见的几种动植物,并初步了解它们与人、环境的关系;(3)观察常见的几种无生命物质,并初步了解它们与人、环境的关系;(4)观察日常生活中几种人造物品的特征及其用途。
2.3.24-5岁。(1)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观察简单的理化现象,获取感性经验;(3)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有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有关的具体经验;(4)了解不同环境中某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长过程;(5)了解周围生活中的某些科技产品及其与人们的关系。
2.3.35-6岁。(1)获取有关季节与人类、动植物、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初步概念;(2)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3)初步了解各种环境中的动植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4)了解能理解的或能接触到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产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三、学前教育阶段自然科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3.1以国家学前儿童自然科学教学总目标为指导思想,因时制宜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教学单元体现出季节性的变化,在体认中获得自然科学知识。例如: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发芽、开花、结果、凋零、变色;动物冬眠、夏天退毛蜕皮、候鸟的迁徙;气候冰霜雨雪、温度变化,在自然科学教学单元设计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与这种季节性变化结合起来,让儿童体认自然科学知识。
3.2以国家学前儿童自然科学教学总目标为指导思想,因地制宜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设计中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例如黑龙江省林区幼儿园就可以针对林区林蛙、树木以及林区特有的花卉、果实特产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如果是临海城市幼儿园则可以通过海里的动物、植物组织一些教育教学活动。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 B82-05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 1165(2011)02 0035 04
从远古时代开始,希腊及亚洲地区的一些哲学家便一直在思索大自然以及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等问题,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1]2到了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有扩展人以外的道德共同体(moral community)之议;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Haeckel)又提出“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1866),美国博物学者玛什(G.P.Marsh)的《人与自然》(1864)与英国医生赫克斯利(T.Huxley)的《进化与伦理学》(1893),均主张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某种亲和的伦理关系。[1]4
生态伦理学探讨的是如何适当关怀、重视,并履行保护自然环境之责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态伦理学才从西方哲学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但发展很快。目前,决策者、律师、环保专业人士、林务官员、保育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商人、一般的公民等,所有对于人类如何使用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怀有一份伦理关怀的人,已陆续发表了数以千计的相关作品。[1]28
一、生态伦理学的内涵
生态伦理学应当属于环境哲学的一个分支,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哲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一样,它最终要解决的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而是在自然环境的框架下,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它是生态学思维与伦理学思维的契合。[2]
所以,生态伦理学也被业界称为环境伦理学,它是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道德关系的系统性研究。[2]它认为,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通过道德规范而制约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行为,它要求人们从哲学的高度重新反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识人类对自然环境以及自然中各种动植物的责任。[3]
西方的生态伦理学者在生态伦理学的定义上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关系说,一是义务说。当然,定义的差异只是理论叙述的逻辑起点和观察视角的差异,而不是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对象的不同。那么不管从哪一个层面来为生态环境伦理学下定义,无论何种生态伦理学都要对以下基础性的问题予以回答。
第一,义务的对象问题。人对哪些存在物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与此相关的是,人对人之外的其他存在物是否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如果没有,理由是什么?如果有,根据又何在?适用于这个伦理领域的美好品格的标准和正确行为的原则是什么?它们与人际伦理原则有何区别?一个存在物获得道德关怀的根据是什么?
第二,自然存在物的价值问题。自然存在物是否只具有工具价值?它是否拥有内在价值?它们所具有的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第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学还要权衡人对人的义务与人对自然的义务;如果这两种义务发生冲突,我们应根据什么原则来化解这种冲突?
第四,解决上面这些问题的哲学上的恰如其分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历史背景必不可少。
生态伦理学就是试图回答上述问题的智力探险。只有当我们跟随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大师们一道探讨这一领域的重要问题后,我们心中的生态伦理学概念才会变得明晰起来。
德斯•查丁斯和泰勒二人是关系说的代表人物。《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是德斯•查丁斯所著的这方面的经典之作,书中他有这样的观点:“一般来说,环境伦理学是系统而全面地说明和论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学说。环境伦理学认为,人对自然界的行为是能够、而且可以用道德规范来调节的。因而,一种环境伦理学理论必须要:说明这些规范是什么;说明人对何人何物负有责任;证明这些责任的合理性。”[4]
泰勒也认为:“生态伦理学关心的是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支配着这些关系的伦理原则决定着我们对自然环境和栖息于其中的所有动物和植物的义务、职责和责任。”[5]
关系说看到了人对自然存在物的行为所包含着的伦理意蕴,并“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生态伦理学的关注对象,这揭示了生态伦理学不同于人际伦理学的一个根本差别所在”[6]。 但是,关系说也存在着不足:首先,它关注的重点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但生态伦理学研究的重点却是人对大自然所持的伦理态度,以及用来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和原则;其次,因为人类中心主义否认人与自然二者存在着道德关系,所以关系说不能把人类中心主义纳入生态伦理学的领域。[7]因此,这种说法很狭隘。
义务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尔斯顿以及《环境伦理学:分歧与共识》一书的编者阿姆斯特朗和波兹勒。罗尔斯顿认为:“从终极的意义上说,环境伦理学既不是关于资源使用的伦理学,也不是关于利益和代价以及它们的公正分配的伦理学;也不是关于危险、污染程度、权利与侵权、后代的需要以及其他问题――尽管它们在环境伦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伦理学。孤立地看,这些问题都属于那种认为环境从属于人的利益的伦理学。在这种伦理学看来,环境是工具性的和辅的,尽管它同时也是根本的必要的。只有当人们不只是提出对自然的合理利用、而是提出对它的恰当的尊重和义务问题时,人们才会接近自然主义意义上的原发型(primary)[8]1环境伦理学。”[9]1阿姆斯特朗和波兹勒也认为:“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它与价值问题有关:大自然是否具有超出其满足人的需要的明显功能之外的价值?大自然的某些部分比别的部分更有价值吗?人对大自然和自然实体负有哪些义务?”[10]
义务说揭示了生态伦理学的“规范性品格”,而且也涵盖了人类中心主义(因为人类中心主义也承认人负有保护大自然的义务,只不过它认为这种义务只是对人的一种间接义务),但是它容易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人对大自然的义务与人对人的义务毫无联系,似乎我们可以离开人与人的关系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6],[11]294
二、生态伦理学的特征
生态伦理学的主要特点是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但是,这不是传统伦理概念的简单扩展,不是简单地把人际伦理应用到环境事务中去,也不是关于环境保护或资源使用的伦理学。[2]37它是伦理范式的转变,是一种新的伦理学。
第一,广延性特征。史上居于主导地位的伦理学探讨的关键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义务,而且主要是生存于同一个时代中的人之间的义务;生态环境伦理学则是把种际义务,也就是对人之外的动植物的伦理义务纳入了这一新学科的关注视野,同时使伦理学关注的范围从同一时代的人与人之间的义务扩大延伸到了历史纵向演变的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之间的人际道德义务,从两个不同方向开拓扩展了伦理学的研究视野。
第二,多学科性特征。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不少学科都关注的主题。绿色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绿色政治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神学、环境美学、浪漫主义文学等学科都各自从不同的层面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独树一帜的看法。这些学科各有自己的特点,有的较为强调理性、逻辑性、客观性和规律性,有的则较为重视直觉、情感、想象、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这些学科的独特视角和科学方法都对生态伦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这些学科也把生态伦理学的某些价值取向当作自己的理论前提。生态伦理学与这些学科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许多生态伦理学著作都是由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撰写的。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生态伦理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最终实现,离不开环境科学(包括生态学)的帮助;也只有用环境科学所提供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生态伦理学才能成为一门充满大智慧的成熟的伦理学学科。[1]31
第三,多元性特征。这主要表现为生态伦理学文化层面与理论层面的多元性。从生态伦理学开始产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成了各种思想和看法相互碰撞交锋的一个领域。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动物解放/权利论都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各具特色、且具有一定道德合理性的根据。尽管各个流派的理论基点迥然不同,可是他们在“保护环境是人负有的义务”这一观点上并无二致,并在环境保护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自己的独特功能。保护生态环境是涉及全人类的行动,而不同国家的民族存续于各自的文化传统中,常常带有本民族的“精神基因”、文化观念和生活习惯,生态伦理学要想被各个国家的人们认同,只有和各国的民族文化、传统观念结合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生态伦理学就必须以同情的态度理解这些文化、政治、经济、哲学和宗教传统,寻求到一种融合各国本民族特色的表达载体。可见,生态伦理学拥有强大生命力和旺盛活力的基础无疑是文化视野和理论观点二者的多元性。
第四,全人类性特征。这一特征与生态伦理学在文化表现形态上的多元性是一致的,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脚步的进一步发展,地球正在逐渐变成一个村落。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哪类给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存在的环境带来巨大且永久影响的活动,都会给别的国家的人们的生活带来或善或恶的波及;相反而言,别的国家也必须投入到生态环保的行动中来,若不如此,所有单一的孤立无援的环境保护活动,其成效将微乎其微,或者最终不会取得任何一点成效。整个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像大气的污染、河流的污染等许多污染都是全球性的,不分国家和民族的。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全球生态保护这一问题上世界各国的人们一定要通力合作,达成一种生态环保普世伦理的共同认识,并把环境保护的普世伦理和本国的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到一种适合各国的历史与现实生态环保办法。“生态伦理学的全人类性的另一个含义是,生态伦理不是某些人的职业伦理,而是每一个人都应遵守的公共伦理。”[12]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根基,每个人每天都要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而这些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是以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为前提的,每个人的生存都对环境构成一种压力,如果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消费,自觉选择那些低消耗的产品,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就能减轻自己对环境所构成的压力。把所有人的这种减轻环境压力的努力都集合起来,地球就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因此,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义务。[1]32
第五,观念与实践层面的革命性特征。生态伦理学的革命性,既表现在观念层面,也表现在实践层面。在观念层面,生态伦理学,主要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对基础深厚、不易动摇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举起了讨伐的檄文,进而把人类道德关怀的目标从我们自身这一物种扩大到了整个大自然和自然中的动植物,即使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当代人扩展到了尚未出生的第二三代人,而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超越了传统那种把本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把全人类当作环境道德所关怀的‘基本单位’”[13] ;此外,生态伦理学还猛烈地批评了近代以来形成的那种崇尚奢侈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倡导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绿色生活方式”。在实践层面,生态伦理学要求改变目前那种以对能源的巨大消耗为前提的经济安排。有的生态伦理学家对资本主义与环境保护是否相容提出了疑问,比如罗尔斯顿就认为,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力量不会自发地促进对环境这类公共善的保护,资本主义“那种一味激发人们欲望的经济模式……导致的是某种畸形的经济增长、并提高了人们对环境的消费胃口”[8]264-301。为此,生态伦理学要求建立一种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公平的分配模式,在政治领域,生态伦理学要求以完整的生物区系为基础划分行政管理的单位和政治共同体,强调全球意识和基层民主,主张以全球利益作为评判国家的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标准,反对军备竞赛,倡导和平;反对那些靠钻法律的空子谋取“合法利益”的损害环境的行为,鼓励人们以和平的方式抗议那些违背环境道德的行为。[11]297-299
概而言之,生态伦理学这种崭新的学科方兴未艾,它以一种新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为理论上体现方式,对目前存在的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不是简单地加以应用,而是对传统的精神资源和伦理基础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更多的是大胆创新。“它处于伦理学的前沿阵地。这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大有作为的处女地。”[9]2-3
参考文献:
[1] 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林红梅.生态伦理学的历史演进和未来走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5-40.
[3]卢风,肖巍.应用伦理学导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70.
[4]DESJARDINS J R.Environmental ethics: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M].San Francisco: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2:13.
[5]TAYLOR P W.Respect for nature: a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3.
[6]聂惠.环境伦理学意蕴中的和谐社会的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7-8.
[7] 吴继霞.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1(6):23-27.
[8]ROLSTON H.Environmental ethics:duties to and values in natural world[M].Temple: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8.
[9]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 AMSTRONG S, BOTZLER R.Environmental ethics: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M].New York:McGrawHill,1993:15.
[11]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公路景观设计 地域环境 路线 绿化
1.引言
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具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会对沿线地域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中为了保证线形指标常出现大量切割山坡、开挖山丘岗地、填平沟壑、砍伐树林及果园等侵害自然地貌与生态环境的现象,使公路与所在地域环境之间缺乏融合和协调。同时公路上的各种人工构造物的造型与色彩忽视景观效果和驾乘人员的视觉效果,不能减少或消除各种构造物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因此公路景观设计应充分结合沿线地域环境,使其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与自然环境相和谐,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
2.公路景观与所在地域环境
公路景观是指公路路线、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交、沿线设施等人工构造物同公路通过地域环境相互融合后形成的景观。所在地域环境是公路所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地域范围、地形地貌和立地条件,如高山、平原等;人文环境则指人类通过改造自然创造出来的景物,如文物古迹、城市、村庄等。
3.公路路线与地域环境
公路路线设计中,尽管受到某些控制点如已有道路网、最佳路线交汇点等的影响,但是,公路作为自然环境整体的组成部分,路线和地形相互协调才能保护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3.1路线与原有地形的融合
3.1.1沿着等高线的路线所形成的景观与所在地域环境最易融合,如:排列在公路两侧,与等高线平行的树木或房屋在景观中看上去很协调;而在一片空旷地,有这样一条沿等高线布置的公路,易将地形表现出来。
3.1.2将风景名胜区、阔乔或针乔、文物古迹等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布置在曲线内侧;曲线通过大片树林、果园和绿地等。通过这些措施更易提高景观水平。
3.1.3在山岭地形区,沿着等高线方向布设线路中,必须提高或降低其高程时,仔细选择路线和确定坡度,进行填、挖方中细部优化,避免出现“断崖”现象,消除令人不舒服的感觉。
3.1.4在山岭区,沿着垂直等高线布设线路时,会给人视觉上产生路线“逆着纹理”穿越的生硬感觉。解决的方法是选用将其位置定在挖、填方量最少处,或把路线位置稍稍偏移垂直方向。
3.2横断面的细化处理
3.2.1目的;通过横断面的细化处理,产生与周围环境具有相似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坡面尽可能平缓(岩石挖方除外,因为岩石的特征就是表面陡峭和转角生硬) ,改善景观效果。
3.2.2原则:横断面侧坡的坡度受到土质工程力学特征所决定,规范推荐的坡度往往大于视觉最佳效果的坡度,笔者认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等高线地图,针对个别情况进行个别设计,达到最佳效果。
3.2.3对于同一等高线平行布设的公路,由于挖方而使路肩或某一侧往往存有一块突出的土方,从景观设计角度,必须把它去掉,否则与所在地形不融合。
3.2.4路线设计中,尽量避免由于直线挖方,特别是在天空衬托下形成黑影轮廓而产生令人不自然的景观。直线挖方时,做到有一背景衬托如远处重叠的山峦或茂盛的森林等(天空除外) ,或在没有背景的衬托下,宜将挖方的路线布置成曲线,并进一步做边坡细化处理,从而获得最佳视觉效果。
4.公路景观设计中绿化问题
4.1与所在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
4.1.1根据所在地域的土壤类型、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及公路绿化土质的特点,建立适应当地生态特征的植物群落。采用湿式喷播和客土喷播技术,提倡多用乡土树种,尽量少用外来树种,避免造成物种泛滥。
4.1.2在某些地区的绿化通道建设中,由于没有穿插一些开放空间和向外看的景物,沿着公路两侧连续不断种植的林带行驶时,驾乘人员会由于景物的不断遮避而感到厌倦、感到压抑,体验不到旅途的愉快。所以说,在路两侧种植林木时,考虑布线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提供一系列开放与封闭间隔交替的情景,赋予驾乘人员视觉体验及韵律。韵律感也会受到景观内容的限制。公路通过居民区时,密植的植物可降低噪声和使人们不受视线干扰。公路通过工业废地、露天矿场等不和谐地域时,通过植物密植可阻挡人们的视线,而对于新兴工业基地、名胜古地、风景旅游区等,可种植低矮的灌木使驾乘人员的视线可以看到。
4.2 绿化景观需强调视觉逻辑性
4.2.1基本原则,绿化应按三维空间进行设计,将某些特殊路段从总的范围分离,强调出来,从而诱导驾驶人员的视线,提高公路景观水平。
4.2.2弯道内侧种植低矮的灌木来强调弯道的存在。
4.2.3晚间行车繁忙路段,弯道外侧植树来突出弧线从而增加安全性。
4.2.4竖曲线顶部两侧的树木,预示着前面方向的变化。
4.2.5公路有叉道时,通过绿化处理把它强调出来,突出两条路的存在,形成明显标志,预告设施位置。
4.3 绿化景观与视觉污染防治
4.3.1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绿化来补偿,改善公路沿线景观,因地制宜,并形成其特有风格。
4.3.2公路分离式高架桥,由于引道路堤坡度陡而不雅观,可通过精心绿化来改善景观。
4.3.3而对于其它类型的桥梁,由于坡度较缓,任何一侧的引道较长,往往令人厌倦,所以通过种植观赏性的植物,创造一定的环境,赋与它们生气。
4.3.4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有些路段存在从某点看去有时扭曲或不连续现象,可以通过绿化来弥补景观的缺陷。
4.3.5公路沿线除停车区、服务区和立交区等外,尽量少用装饰性植物、广告牌、宣传牌,避免引起视觉混乱。
5.安全设施与景观的融合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护栏、轮廓标等都属于人工构造物,传统设计方法的现代感十分鲜明,与公路周边的自然感反差十分明显,是安全工程中对公路景观影响最大的部分,已经落后于目前公路项目建设的理念和目标。下面介绍自然化、乡土化和隐蔽化设计手法使安全与景观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景观化设计新理念。
5.1自然化手法
自然化的设计手法与传统的规则式设计相对应,通过材料和外观的设计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立足于将道路设施充分融人自然环境中,创造和谐、自然的新景观。自然式设计的核心是:崇尚自然,借鉴道路沿线地域的环境特征、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结合设施自身的特征,在保证设施功能的前提下,科学而艺术地打造具有浓郁地方性特征的公路设施。自然化手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公路的设施要“少而够”,也就是说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设施的数量和规模,不与自然争景。
5.2乡土化手法
乡土化原则是指通过研究公路所经区域所具有的独特的“乡土材料、乡土文化及乡土建筑技术”等,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以继承与发展的态度融人到公路设计中,达到尊重地域环境、体现地域特色、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乡土化技术理念主要体现在利用乡土建筑材料、乡土植物材料、乡土建筑技术、乡土文化来营造个性公路自然环境。如果应用恰当,不仅可以创造出独具“个性”且与环境协调的公路作品,而且由于使用了最普遍、常见的材料和技术,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造价。乡土化设计还体现在对乡土文化的尊重和乡土文化的发掘利用方面,应充分考虑路线的区位、环境等特点,使作品充分体现出对历史的尊重,达到公路与历史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二者相得益彰,增加公路观赏性的同时,发掘、利用历史人文景观资源。
5.3隐蔽化手法
隐蔽化原则是指通过结构和色彩的设计,使不要求视认效果的设施隐藏在环境背景之内,不构成公路景观的主要因素。通过隐蔽的设计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环境的原貌,符合自然、和谐的要求
6.结论与建议
总之,我们应树立“以人和车为本”的服务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和保护沿线环境,强调公路工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构成新的人文景观,为驾乘人员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实现“交通功能性、景观舒适性、生态适应性和经济效益性”的相统一,为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同时通过贯彻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自然化、乡土化和隐蔽化的景观化设计新理念,使交通安全设施在不降低其功能或安全防护水平的基础上能取的更佳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 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2005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刘洪启,吴云,沈涛,张魏汉.基于新理念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景观化设计思路[J].中外公路,2009(1).
关键词:木构建筑吊脚楼技艺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ditional wooden buildings in north guangxi to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wooden building the diaojiao building skills
中图分类号: TU-0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广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四、五万年前就在此劳作生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开凿灵渠,把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连接起来,七分水流入湘江,三分水流入漓江。中原文化不断的影响岭南地区,外来的文化深深的影响了广西,促进了广西与中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这些文化主要分为“高原文化”、“中原文化”和“低地文化”,他们分别影响了像“高原文化”影响着丘陵地带的建筑形式,“中原文化”则影响着平原建筑,“低地文化”主要影响着沿海和沿边地区的建筑。而桂北地区因地方偏远,交通不便,中原文化进入的时间较晚,人数也较少,因此受汉文化的影响比较小,都延续着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本文通过对三江侗族自治县马鞍寨的木构建筑的技术特点进行研究。
一、桂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的技术特点
1.建筑形式
桂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以干栏建筑为主要建筑形式,干栏式建筑的雏形是先民住在树上的巢穴,因为在南方湿热的气候环境下巢穴离地而居,有利于避免湿气,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止猛兽的袭击,也便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等。经过长期历史的变换,受社会、人文、自然的影响,一步步变化到如今的干栏建筑文化。
马鞍寨地处桂北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属山区典型地貌特征,山坡多平地少,盛产杉木,所以当地的民居建筑以杉木作为建筑材料,依山而建,被称为半干栏建筑,俗称“吊脚楼”。村寨的人们顺应自然,依山就势,随遇而安。村寨的居民追求自然随性的性格和对自然的崇拜,吊脚楼的形式体现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充分考虑地质、阳光、风向、水流等结合,成为侗族居民居住、防御一体化的住所。
2.空间结构特点
由于特殊自然环境制约的影响,传统的吊脚楼体量都不大,一般分为上下两层和一个顶层隔层。
一层。由于吊脚楼依山而建的关系,一层为架空的结构,空间与山地相连,木板、竹片或石片用作于围栏间隔,一层用于圈养牲畜、堆放杂物、粮食为主,并同时作为厕所使用。一层结构符合当地气候湿热的气候特点,架空后通风透气,还可以抵御毒蛇野兽的袭击。
二层空间宽敞,采光通风良好,作为人们的起居饮食的主要场所。二层以“间”作为基本单位,根据家庭成员的人数和用途,进行房间的规划布置,分隔出大小不等的空间,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中间为厅堂,是各个房间出入的枢纽,厅堂正中设神坛,厅堂侧面设火塘,火塘是家庭的主要活动中心,作为平时家人吃饭做菜,照明取暖的功能,也是家族聚集议事,人际交往的场所。
3.建筑和道路交通布局
马鞍寨的传统建筑布局没有严格的规划方案,建筑的分布以自然环境的形态建于山地中。由于山地限制,人们居住的吊脚楼体量一般都不大,以单栋建筑为主,占地面积小,因地制宜,根据山地环境的特征,依山而建,由于山地地形复杂,吊脚楼与道路交错于山间吊脚楼选址建造的随机性与修建道路的灵活性的关系,比任何平面布局的建筑更复杂,吊脚楼与道路的关系常出现的几种情况:
(1)在地势平缓空间较为大的情况下,屋前屋后都设道路,交通方便。
(2)若屋前或屋后有一方为高坎或崖,则在房屋临高坎或崖的另一方建设道路。
(3)当房屋两侧一面临高坎,一面靠崖的情况下,则将吊脚楼的山面朝路建造,并设屋门于山面。
4.营建方式
侗族人民充满智慧,吊脚楼的建造选用,当地优质的杉木为建造材料,采用穿斗式的构架技术,不使用一颗钉子,建造出来的干栏木构建筑坚固耐用。令人惊叹的是,自侗族建筑文明以来,侗族工匠们,仅仅依靠标满符号的竹片,就解决了所有的建筑问题。工匠们根据所建造房子的大小,用当地特有的工具测,量建筑材料,这竹片被侗族人民称为“香杆”,它是侗族人民世世代,代累计经验建造房子流传下来的,香杆上密密麻麻的标明了由侗族工匠们创造的13个独特的建筑字符,归纳着建筑构件材料每个环节材料的尺寸。吊脚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运用结构力学原理,使得瓜,柱相连,枋枕交错,禀缘纵横,吊脚坚固。
二、桂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的艺术特征
1.桂北地区建筑的美学特点
由于地处地貌特征复杂的大丘陵地带,吊脚楼大多建在坡地,根据具体的地貌特征因势利导,高低错落,各具风姿。其适度的体量给人以亲和感。下部架空、正面出挑的结构使建筑本身显得活泼轻巧,富于变化。
吊脚楼基础使用当地石材,其色青灰、质感坚实粗糙。主体部分由杉木构成,木材文理自然,色调呈茶灰色质地柔软。顶部小青瓦色调黑灰,质地坚实。建筑的三个主要部分在色彩感上呈现粗糙坚实、自然柔软、光滑坚实的对比统一的艺术效果。加之岁月的剥蚀是色彩呈珊出丰富的变化并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
在平面布局上变化多端,因地制宜,天际线灵活生动,采用“小”、“散”、“隐”的灵活布局方式,使吊脚楼盘旋在山间与自然景观相呼应。这样的天际线,错落高低,起伏有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对形成建筑山地环境面貌有着重要的作用。
2.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学观
中国古人历来,讲究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正是古人想要,表达的。传统木构建筑,根植与所处自然环境,建筑与环境道路安排有致,和谐统一,这正犹如“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在中国广大的地域范围内,各地的木构建筑经历两千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与本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取得了很好的协调,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地域适应性。
吊脚楼在选址上很注重与环境的关系。房屋大多面南而居,平行于当地自然山林的等高线,最终形成了与山林的走向相呼应整体形象,建筑与道路的布局都在山水地形、自然景观中相互协调,相互相应,一排排干栏木构民居建筑,色调统一,呈现出村寨的统一与完整,吊脚楼仿佛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非出自人造。
当地吊脚楼的建造就地取材,因材施用。采用当地盛产的衫木为建筑主材料,不污染环境,对材料的合理的使用不仅满足了功能的需求,而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建筑的开发并未破坏自然环境,而是与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山美、水美、建筑美的和谐画面。
参考文献:
1、雷翔:《广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地域性;建筑文化;历史文化
在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已成为一种文化活动的产物,综合了社会、经济、文化、哲学、艺术、历史等要素,不同的地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决定了在建筑的发展中必须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和地域特征。建筑在城市的组成中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建筑的地域性必将导致城市整体的地域性。在全球化语境下,地域建筑不仅要紧紧跟随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潮流,积极吸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建筑文化,还要充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并积极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使现代建筑充分与传统精华相结合,充分体现地域性建筑的人性化和个性化。
1.地域性建筑语言特色的创新
一所建筑,要想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首先就要将建筑的语言即建筑材料完美的表现出来。在建筑中,材料不仅仅是一种外在表现,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够以特定的方式完成同外界的交流,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忆。从材料的运用方面来研究地域建筑的创作,能够反映出地域性建筑文化。
1.1自然材料
在现代建筑中,传统的自然材料比如砖、石头、木材等,仍然具有现代材料所没有的生命力。地域性的自然材料经过多年的选择和运用,早已深入人心,能使人们感到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显然,用自然材料表达地域性建筑文化能够使建筑与地域的自然环境协调融合。同时,在同一建筑中,将地域性的自然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材料结合,两者在一起对比,强调他们之间的差异,不仅可以通过地域性建筑材料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彰显建筑的地方文脉特色,使建筑的历史意义和传统意义变的更为明确,还能通过现代材料的科技感来表达建筑物的时代特色,形成一种鲜明生动的视觉效果,这对塑造一种传统与现代对话的建筑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现代材料
在建筑中,拿镜面玻璃来说,镜面玻璃是被运用最多的现代建筑材料之一。玻璃不仅具有自身的块体组合及空间层次带来的光影变化,还可以将老建筑的身影及周围的自然环境通过镜面映衬出来,给人一种丰富、自然的视觉享受,这样,现代建筑能充分融入到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秩序和机理之中。因此,现代建筑材料在解决新老建筑和谐共生的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地域性建筑空间的布局
2.1建筑的平面布局
在全球化语境下,传统的平面布局能够传达中国人的审美观、伦理观和生活习惯等,能将不同的环境元素融入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使地域文化信息从建筑空间的组合中充分的表现出来,这样,在传统的空间体系中,能将传统的文化氛围和中国建筑神韵展现的淋漓尽致。比如,澳大利亚驻华使馆的设计,建筑师以中国传统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原理以及地方材料和建筑工艺作为驻华使馆的骨架,着重强调中国城市传统规划中的围墙、庭院等基本要素,又将澳大利亚的装饰、施工工艺等风格充分融入其中,这种布局方式既尊重了中国建筑布局的特色,又体现了澳大利亚的装饰和施工风格。
2.2建筑的整体造型
细部比例在建筑造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建筑造型达到和谐、统一的首要条件。不管是西方的建筑还是东方的建筑,都十分注重细部比例设计。在中国的传统建筑造型中,整体和局部以及各个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以相等和不相等的尺寸为依据,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性,具有严谨、稳定的特征。在地域性的建筑造型创造中,可以将传统与现代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来表现建筑的比例,使建筑方式更具有时代的特征。
尺度是建筑物呈现的尺寸,恰当的或预期的尺寸决定了人对建筑的直观感受。在中国建筑的造型中,主要倡导以适宜的尺度将建筑与自然充分融合,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比如在天津鼓楼商业街的重建中,建筑师结合了位于环渤海地区的天津市所具有的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在商业街的设计中,以鼓楼为制高点,根据天津老城区建筑的立面形式和尺度关系处理商业街道的立面,有力的继承发展了老城区原有的景观特点,并做到了重建的鼓楼商业街与未重建的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
中国建筑的造型集东方美学、中国智慧与中国特有的建筑工艺和材料于一身,具有独特的形式并蕴藏着丰富而深厚的内涵,这种独特的建筑整体造型特征为地域性建筑的设计提供了源泉。在满足现代社会建筑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将现代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充分与传统建筑的整体造型相结合,不仅能够表达中国文化的厚重和博大精深,唤起人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还有利于创造出更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使建筑更符合现代审美的要求。
3.自然环境与历史环境相融合
建筑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和历史环境中的,这就决定了人对建筑的直观感受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密切联系着的。一个建筑,如果脱离了地域所具有的特殊自然环境,其自然之美就不会充分融入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而一个建筑如果脱离了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筑就很难将传统与现代手法融合在一起,所以说,在地域建筑中,必须做到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环境的融合,从而达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目的。
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个地点的地形、植被、水体、光线、气候条件等是构成建筑外环境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环境在人与自然的发展中,传达出了一种特有的精神信息,在建筑中融入自然环境因素,能够创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室内外空间,使建筑也能成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将自然巧妙的融入建筑中,并遵循当地的气候条件,不仅能够能够创造出一种亲和的气氛,增加人们内心的归属感,给人们带来一种源于自然本身的感受,还能使建筑自身具有较强的气候调节能力,建筑形式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也就被充分的表达了出来。
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整体,建筑应当在城市的发展中合理的继承和发扬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由于历史环境容纳了一定时期内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发展的印记,所以,在地域性建筑的创作中,必须处理好建筑与历史文化环境的关系。城市机理是由建筑所处的地域气候、材料技术、空间观念、设计形式等形成的,它是指街区内的道路和建筑系统,在地域建筑的创作中,如何的将建筑与城市机理相结合,处理好建筑与城市机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设计手法。原有的历史文脉环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也是一个城市特色与魅力的体现,是人类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将建筑与原有的文脉相结合,能够传达并延续一定的地域历史信息,从而达到与环境向融合的目的。
4.结语
建筑文化的发展不仅要向全球化转变,还要对地域历史和文化进行吸收和融合。在全球化语境下,地域性建筑文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必须通过与国际的交流和对话拓展自己的视野,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建筑理论、建筑技术的同时,要注重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寻求建筑与地域自然环境、历史环境、文化传统的内在结合,以充分的将地域性建筑文化所蕴含的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徐姝,沈一,曾令强.全球化进程下地域性建筑文化发展新契机[J].安徽农业科学.2011,37(9):10-12.
[2]徐千里.重建全球化语境下的地域性建筑文化[J].城市建筑.2007,14(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