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报告范文

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研究报告范文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熊猫体型较大,外形似熊,头较圆像猫,因而得名。大熊猫体长1.2~1.5米,体重50~80千克,体毛以白色为主,但四肢与肩胛部有连片的黑色毛区,眼区有形似眼镜的黑斑,耳、鼻端和尾端也皆为黑色。

因其毛色黑白相间,主要栖息于山高、谷深、树高、竹密。茂密的竹林既是它们的食料基地,又是其藏身和繁育后代的场所。别看大熊猫个体肥胖,爬树却是能手,这是他们食肉祖先的本能

有利捕食,也能躲避敌害。大熊猫虽属食肉类,却喜素食,偶尔亦吃动物,但主要食物为少数几种细小的箭竹类的笋和较青嫩的茎、叶,俗称花熊和竹熊,是中国特产。

大熊猫的食谱

竹子是大熊猫最爱吃的食物,约占食物总量的99%,每天约食竹子25公斤。其中被吸收的仅17%。目前大熊猫栖息地内,大熊猫主食竹类达9属40余种。 在圈养条件下,为保证大熊猫的营养需求,还会为其提供适量的精饲料、水果、蔬菜等。野生大熊猫偶尔还会捕食竹鼠一类的小动物。

大熊猫的手掌

大熊猫的前掌有五只手指及一只由腕骨演化而成的伪拇指,这有助于灵巧而紧紧地抓住竹子。

大熊猫的牙齿

当大熊猫慢慢长到7月龄时就开始换牙齿,它的臼齿大小约是我们的七倍,具有宽阔表面,强而有力的颌骨及坚固的牙齿,有助压碎磨碾竹子。

大熊猫特殊的消化系统

大熊猫具有典型是肉动物的消化道,单室胃,没有盲肠。大熊猫以竹子为生,除了能够消化,吸收竹子细胞内含物质外,由于缺乏微生物的消化能力,只能利

用一部分半纤维素,排出竹节外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分辨。这种独一无二的消化营养方式,无论是食肉动物还是草食类动物都很难见到。竹子是低营养食物,为了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养殖,大熊猫具备了吃得多,排泄快,选食优竹,不冬眠以及少运动、少消耗等特征。

排粘

排粘是大熊猫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大熊猫的消化道壁上有大量的粘液腺,当大熊猫的竹子采食量减少时,胃肠道正常分泌的粘液也会减少,多余的粘液滞留、粘附在肠壁达到一定数量时

就会通过肠管的急剧运动,将连同部分坏死、脱落的肠粘膜细胞一起排出题外。粘膜能够使竹便成形,减少消化道内的摩擦,起到保护作用。在排粘期间,大熊猫会表现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以及倦卧等现象。

疾病

在自然界生活的大熊猫因受到气候环境条件、采食方式和营养状况的影响,容易患很多疾病,其中寄生虫感染列第一位,消化道疾病列第二位,呼吸道疾病第三。此外还有外科病、脏器疾病等等。

第2篇:研究报告范文

电力研究报告电力行业是基础的能源行业,就目前的技术来看还没有能替代电力的新能源具有可实际应用性。因此即使是2050年以后,预计电力行业仍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所谓衰退期表示这个行业运行相当成熟,导致行业利润率远低于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的状态。

电力行业是基础行业,就目前的技术来看,还没有新的方式可以提到电力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随着新能源、环保等由概念转换成技术应用,我们的生活方式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而电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力行业在不同国家其生命周期曲线并不同步。影响我国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重要因素则是工业化。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如下。

中国经济的重工业化和城镇化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预计 20xx年前后我国的重工业化就能基本完成,到 2030年城镇化也将基本完成。与此同时,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热潮也将逐渐冷却下来。从目前国内专利技术引进和原创的发展速度估计,2030 年前后中国将逐步迈入技术输出国行列。届时,电力行业的需求增速将逐渐和居民内生需求靠拢,增长幅度比近几年的水平大幅下降。

从竞争角度看,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电力市场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厂网分开进行的比较彻底,竞价上网已经开展多处试点,主辅分离和输配分离正在紧张的开展。预计到 20xx年前后,中国将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通过破除垄断、充分竞争,电力行业的成本将大幅下降,行业利润也会逐渐下降。到2030年以后,行业运作更加成熟,利润率继续下降。2050年以后,中国电力行业利润情况将在各主要工业行业中排名靠后。

第3篇:研究报告范文

我国农产品价格基本与世界农产品市场保持紧密的联动,但XX年底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控制农产品价格上涨,致使我国粮食价格低于国际水平。我们认为政府的这种调控行为可以在短期内阻断世界粮价上涨向国内的传导,阶段性平滑上涨幅度和速度,但是长期来看,国内粮食价格将会逐渐上涨至与外部价格相差无几的水平。

我们判断国际价格持续上涨、供求失衡风险加大以及成本推动导致了我国农产品价格长期仍将上涨。

农资业是为种植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处于农业板块的上游产业链,农产品价格的继续上涨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将带来农资相关子行业需求的增长,其中的钾肥、农药以及种子行业值得关注。但是由于农资需求与农资价格总体上依赖于农产品价格走势,所以对农资子行业的投资一定要高度关注农产品的价格走势。

由于在农产平涨价的当年或者第二年,农药、化肥等农资以及人工成本都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势必将很快拉低生产者的盈利水平。另外我国的种植行业其生产方式仍以家庭作业为主,产业化程度较低,这注定了农业中的种植行业在农产品涨价的过程中受益程度相对有限。

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链上加工商和流通商的利润是远远大于种植业利润的,从这个角度看在农产品涨价背景下我们看好农产品的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建议重点关注农业产业链上利润的强势子行业―――农产品加工,在强者衡强的格局下,农产品加工一体化(农户+公司)的上市公司能分享上下游价格的上涨,主导产业链整合和利益的分配。

1.引言

1.1 a股市场:农业板块上涨

10年1月1日到4月11日,上证指数下跌了39%左右,除农业中的种植业以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呈现出下跌的走势。我们认为导致农业板块逆市走强的主要原因在于:

(1)政策支持是近期农业板块走势强劲的有利保障。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大"三农"预算支出力度,预算支出达5635亿元,增长30%,是最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我们还不能肯定地知道对三农支出的预算资金主要会流向那些方向,但三农支出力度的加大将拉动农业相关行业的需求,刺激农村消费。另外2010年中央将增加对种植业直补至500亿元,创历史新高。这无疑将有利于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对农业生产相关的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的需求。

(2)全球农产品的涨价效应,带动农业生产景气程度的提升。在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10年伊始,我国的小麦、豆油、大豆、玉米等品种接二连三上涨。在加之国家的宏观调控基本上对农业股没有任何不利影响,相比其他行业,宏观上不确定性要少很多。体现在股市上,资金对农业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1.2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

XX年全球谷物价格上涨42%,国内价格也随之上涨。10年1-2月,国内早稻米同比上升了0.6%;国内红小麦平均价格同比上升了9.6%;全国36个大中城市面粉同比上涨8.3%。10年一季度,国际大豆价格平均上涨60%,拉动国内大豆价格同步上扬;国内玉米销售平均价格较XX年同期上涨了28.6%。

近期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是源于影响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两个关键因素:全球粮食库存处于低位和美国燃料乙醇玉米消耗需求持续增加的预期。为应对高油价,人们开始用更多的玉米造燃料乙醇,XX年美国燃料乙醇占玉米总产量18%。2010年,预计美国燃料乙醇玉米消耗量达到1亿吨,相当于美国现有玉米产量的30%。如果油价保持高位,预计美国燃料乙醇玉米消耗量将快速增加。

1.3未来农产品价格:涨?跌?

未来全球农产品价格能否继续上涨,持续时间有多长?我们认为关键取决于石油价格与粮食库存在短时间内能否迅速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果逻辑,能否持续传导给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我国农产品价格未来能否继续目前的上涨趋势?

在金属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过程中,股市也带来了很好的投资机会。理由很简单,这些商品都是资源性产品,拥有资源的企业在涨价过程中投入成本基本不变,涨价带来的收入增加基本能够转化为新增利润。那么这样的研究逻辑对农产品涨价背景下的农业板块是否适用?是否所有的农业板块均能从中获益?本文的研究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2.全球农产品进入涨价周期

2.1世界农产品涨价因素分析

世界各主要农产品近两年纷纷涨价,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农作物以及各种肉类产品和奶。进入10年涨幅更加凶猛,前四个月国际大米价格涨幅达70%以上。对于本轮农产品涨价的推动因素我们将进行详细探讨,这些因素也将是决定农产品能否维持高位运行的关键。由于肉类和奶的生产是建立在种植业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将着重分析推动各主要农作物涨价的因素。

2.1.1供给因素

主要粮食种植面积有所下降 单产上升缓慢

根据fao数据,在1992-XX年的这14年间,全球农业面积增长了0.43%,复合增长率仅为0.03%。小麦、粗粮(包括玉米、高粱、小米、荞麦、燕麦、莜麦以及薯类等)和大米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fao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小麦和粗粮种植面积呈不断下降趋势,大米种植面积近几年连续提升,但仍低于20世纪末的最高水平;这三种主要粮食单产上升缓慢,从1978年到XX年年的30年间平均上升了50%,折合年增长率为1.36%,受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异常气候的影响,近两年单产甚至呈下降趋势。

在全球农业面积小幅增长的情况下,小麦、粗粮和大米这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却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增速远大于世界粮食种植面积增速。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生物燃料的发展导致对油料作物需求的增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挤占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全球粮食库存跌破安全警戒加大市场对未来粮食供给的担忧

XX年以后,全球主要粮食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小麦和粗粮的消费量增速逐渐加快,但是粮食供给量或随种植面积或随单产变化不断波动,使得粮食消费常常超越粮食生产,从而不断消耗粮食库存,降低粮食库存量,再加上消费量的不断增长,使得库存比例快速下降(在小麦和粗粮上表现更为明显)。

库存量的下降使得全球粮食供给与需求的配比处于危险的边缘,再加上近期世界异常气候不断发生,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如XX年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导致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粮食主产区大幅度减产),并且这个因素并不是人力所能控制。在低库存和供给不确定的情况下,市场对世界未来粮食供需情况比较悲观。

2.1.2需求因素

人口增长带来粮食消费量的增长

人口增长主要表现在相对落后国家,非洲和拉丁美洲为代表。这些国家粮食供给本来就较弱,随着这些国家人口的增长,对其他国家粮食需求逐渐增加,而这加大了世界粮食的供给压力以及粮价的脆弱性。

消费习惯的改变加大了对世界粮食需求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进而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有所改变,对肉类食品和奶制品的消费量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对粮食的消耗。例如生产一公斤牛肉需要7-8.5公斤粮食,而一公斤猪肉则需要5-7公斤粮食。从贸易数据来看,1980年以来,中国和印度进口的谷类作物呈下降趋势,减少速度基本上为4%,从1980年左右的14.4百万吨降至目前的6.3百万吨。并且消费习惯的改变是渐进的,这不会在短期内引起粮食价格的急剧上涨,但是却减小了世界粮食供给。从1980-XX年年期间,全球谷物产量年增长率为2%,如果不考虑消费结构的改变,全球用于饲养的粮食增速为3.5%。

世界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前进,以及由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因此由这个转变带来的对全球粮食需求的增长也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生物能源的快速发展导致全球粮食需求上升

第4篇:研究报告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有很多市民都患上流感,我们都很想更深一步了解流感这一常见病例。于是,我决定做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查阅流感的起因。

2、从报刊上搜集有关预防流感的知识。

3、通过多种信息途径,了解更多流感疾病的介绍,和预防措施介绍。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

网络流感的起因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报刊预防流感的知识大力宣传流感预防知识,提高师生员工防病知识和意识;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炼,增强广大群众体质和抗病能力。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晒衣被,随气温变化,注意添减衣服,避免雨淋着凉,熬夜过劳。

网络、报刊、书籍流感疾病介绍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症状:1、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 2、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

四、结论

第5篇:研究报告范文

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

XX年3月,我的小课题——《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正式申报。从申报至今,已经过去了3个月了,回顾这段时间我针对这个小课题开展的系列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的目标

(1)提高不同教学内容的课堂效率,特别是让学生颇为头疼的文言文,考试过程中失分较多的诗歌鉴赏题、语言运用题以及现代文阅读题和作文。

(2)重在教授答题技巧与作答规范。

(3)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添加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热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尝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构建高效的课堂提问艺术,让学生乐学、乐问,展开较有计划的实践研究。

(2)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对于我任教的两个教学班语文学困生来说,任课教师更应该加强学法指导。当他们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及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或课下出现的点滴进步,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信心和勇气。

(3)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

在高一阶段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知识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每一位学困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困生都能积极投身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来。

3.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是从近几年大型考试以及高考等命题质量很高的试卷中选取定性训练题目,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准确把握研究发展的趋势。

(2)调查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语文学困生的措施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富有成效。

(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形成一套转化学困生的理论框架。

(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研究提供较为直接的材料。

二、开题以来做的工作

1.方案准备阶段:(XX年3—4月)

(1)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2)深入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2.方案实施阶段:(XX年5月—6月)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课题申报实施以来来,在研究过程中,我不断调整方案、细化目标,使课题脉络清晰,特别注意不同课型的语文课堂的学生反应、领悟以及答题能力,及时有意识的向课堂注入新鲜的活跃因素,充分调动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大多数学生喜欢学语文,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语文,形成良性循环,效果不错。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但我在这方面有时不能及时做个有心人,未能及时及时做书面记录与总结。

2.少数语文学困生虽然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转化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程度的畏难与懒惰情绪,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学习,转化效果不是很明显。

3.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授的多一些,留给学生去练的时间相对要少一些。。

四、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在前阶段的研究中,在教师与学生对彼此关系的认识上都有了一定了解,经过初步实验,探索出在师生间的平等、合作、友好关系对课堂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将继续遵循最初的课题研究思路,围绕前阶段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

1.加强理论学习。继续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多种渠道开展有效活动,以活动支撑和服务于课题研究。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将要加大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2.切实制定好每学期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做到有目标、有计划,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稳步推进,促使课题研究向前迈进。在学期结束采取成果汇报制度。

第6篇:研究报告范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然而,网络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了许多危害。网络对小学生的利弊到底如何呢?为此,我特地做了一个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我校四——六年级学生。

研究方式:问卷调查和采访询问。

三、研究结果

调查中26%的人从不上网,上网学生中72%是男生,28%是女生。男生上网65%都是在家上网,35%的人在网吧上网,而且有上通宵的现象。男生上网一般是玩游戏聊天,偶尔上网学习查资料。女生都是在家上网,一般都是在网上聊天,查资料,偶尔玩游戏。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

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在网络中迷恋的、家庭氛围过于压抑的那些学生大多选择去网吧上网。

3、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去。

4、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学习或查资料。

5、上网的经济来源。65%是来自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或压岁钱,2.5%的是向同学借的,还有32.5%,都是靠给别的同学抄作业,甚至向别人勒索。

6、对于孩子上网,家长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仅仅为20.6%,大多家长是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四、网络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

(1)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2)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五年级有关近视眼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家庭中的孩子都是宝贝,说一不二,随着电视、计算机的普及,我们祖国花朵的娇嫩的眼睛受到了袭击,现在,在我们班里,大多数的同学都患有近视,而且部分同学的近视情况十分严重,有的同学视力甚至低于了4.5,这也许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视力,我对本班同学的近视情况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通过上网,看一些有关科学用眼和眼睛保健方面的资料,了解什么是近视,及近视产生的原因。

(2)通过访问,了解本班同学的近视状况,以及近三年同学视力不良的发展趋势。

(3)通过与本人交谈、调查,走访家长的形式,掌握眼睛近视同学的学习及生活上的习惯。

三、调查情况的资料整理

1.近视眼(myopia)也称短视眼,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不能看远。这种眼在休息时,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折光之后,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则结成不清楚的象。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

2.本班有39名同学,无先天性遗传近视,后天近视的8人,近视同学比列占全班的3分之2.较前几年比,近视率有明显增高趋势。

3.多数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不科学用眼。写字时离书本太近;长时间用眼不休息造成视觉疲劳;长时间看电视,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环境下看书,连续长时间使用带你脑等。

四、结论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因此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如果有近视的你,可以戴凹透镜加以纤正。

2.近视眼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用眼疲劳造成的,如,看书姿势不正确,近距离看书、写字、不注意休息等。高度近视还可能与遗传有关。

3.为了同学的视力,我查找了有关的书籍,发现近视眼是可以预防的:

(一)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市尺。

(二)要认真做眼保操,定期检查视力。

(三)连续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

(四)每天晚上坚持滴眼药水。

(五)多吃水果、蔬菜。

除了要做到以上的5要,还要做以下的三不要:

(一)不在光线暗弱和阳光直射下看书、写字。

(二)不躺着看书。

(三)不走路看书。

五年级关于水资源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

最近,我国的西南地区又闹干旱了,不要说种庄稼,就是人喝的水都难以保证。我总觉得不可想象,水不是地球上最多的东西吗?大江、大河、大湖、大海不是有那么多吗?怎么会缺水呢!

后来,我上网查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我才明白: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8万亿亿升。这个数量似乎能满足全球人口对水资源的需求,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乐观。现存水储备的99%是不宜人类利用的海水和极地冰,其余1%还大都在800米以下的地层,人们生存所依赖的河流湖泊的水仅占总量的0。01%。世界上已有18个国家的人均可再生水资源拥有量不到1000立方米。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一项报告表明,世界上有34亿人口平均每年只能得到50升水,这标志着人类正面临着淡水短缺的危机。

我们家乡地处黄河之滨,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大部分水都是海水,而海水是咸的,是不能直接饮用的,我们日常饮用的大部分淡水都分布在地球上寒冷的南、北两极和终年积雪的高山上,这样淡水资源就所剩无几了,而且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缺水的地方实在很多。因此,流到我们家乡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更是稀少。随着家乡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河流、湖泊正面临着越来越多污染的威胁。水的危机,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研究目的

(一)让我们了解家乡水污染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让同学们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使同学们都来关心、保护家乡的水资源。

(三)培养同学们热爱自己美好的家乡,热爱社会,热爱大自然,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提高同学们深入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时间:XXXX年4月20日

(二)研究地点:XXXX镇境内的响坎河、中山河流域

(三)研究方法:询问长辈、实地考察

(四)研究组成员:

领队:王老师

组长:杨雪琪

成员:XXXX县实验小学5〔5〕班3组同学

四、研究结果

十年前:

水的颜色:无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河道大小:一般大小;水上漂浮物:水草等水生植物。

现在:

水的颜色:大部分呈现黑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河道大小:好多河道变窄,河床升高;水上漂浮物:白色垃圾,生活垃圾等。

五、主要原因分析

(一)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不少居民随意将生活垃圾抛入河道中。

(二)由于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质越来越坏。

(三)某些工厂的废水不经过污水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中,导致水质变坏,水生植物消亡。

六、建议

针对家乡水资源已经受到污染的现状,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加强水资源保护意义的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二)提倡居民节约用水,推广节水器材,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使用化学用品。

(三)提倡农民尽量减少使用农药、化肥,转变种植品种,多种耐旱植物。

(四)要求工厂污水排放时,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五)希望政府强化环境保护管理,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制定一系列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对废水排放等各方面,作出严格的限制和规定,为建设绿色家园保驾护航。

第7篇:研究报告范文

一、撰写研究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一)科学地总结自己的研究工作,反映自己的研究结果。

(二)向教育界和社会提供教育科研信息。

(三)丰富教育理论宝库。

(四)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

(一)题目

(二)署名

(三)内容提要用简练的语言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不超过300字。

(四)关键词根据题意及内容列出3-5个中心的、关键的词,便于计算机分类录入和读者查阅。

(五) 前言一般要扼要写明:

1、本课题的来源。

2、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即研究目的和意义。

3、当前社会上对该课题的研究状况(或文献综述)。国外、国内、区内及本市对该课题或有关内容研究的状况,如深度、广度、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进行研究或有待于进一步去研究等。

4、本课题研究的有关背景、研究的基础、研究的理论依据。本课题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研究的;教育教学的现状如何;作了那些前期研究,取得了那些与本课题有关的初步成果;本课题是在什么平台上进行研究的;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主要理论、研究思路等。

5、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产生的作用和价值。

(六)研究方法与步骤:

1、本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所依据的研究原则。

2、本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

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4、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过程中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要说明用此研究方法去研究了什么东西,达到了什么目标,得到了什么结论。

5、研究的进程与研究工作的实施。扼要写出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研究工作的实施情况;着重写出各项主要研究内容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情况。

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调查和实验的, 应特别要写好下面内容:

(1)对调查的实施,要着重交待:

? 调查目的、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

? 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是普遍调查还是非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

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

? 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访问、还是问卷或测试。

? 使用调查问卷要说明问卷的来源、编制的依据、发放方式、有效问卷数及数据

处理等问题。

? 对(心理)测试量表要说明量表的来源、编制的依据、测试对象的确定、测试方法、

评分标准、测试信度和效度的保证等。

(2) 对实验研究的实施,要着重交待:

? 实验的目的、内容及实验的基本思路。

? 实验假设及有关的理论依据。。

? 怎样选择被试与对照,被试的条件、取样方式、数量、实验时间及研究结果的适用

范围。

? 实验的组织类型,及采取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单组、等组或轮组)

? 实验的具体步骤,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

? 实验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所施加的实验因子与实验的结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是

否符合逻辑。)

? 对无关因子的控制情况。

(七)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所产生的效果

1、调查所得的数据(尽量以图表形式列出),对调查数据的基本分析以及调查所得的初步结论。

2、实验所得的数据(尽量以图表形式列出),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列出实验前后的结果并进行比较,比较时要作差异性检验),对实验结果作初步的分析,写出实验的初步结论。

调查数据和实验数据要用教育统计的方法进行整理, 这其中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处理不好就难以找出规律。文中的主要数据最好都集中于此。

3、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效果。

(八)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所形成的理性认识

1、对现状进行归因研究时的理性分析。

2、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教育教学规律。

3、在研究过程中所创造的新教育教学模式。

4、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的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在总结教育教学方法时,要注意方法的系统性。也就是不要局限于“我是怎样做的”,而要从“应该怎样做”来进行归纳总结。

5、进行对策研究时所提出的有效措施与对策。

6、在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理论、新观点、新见解、新认识、新做法。

(九)问题和讨论

1、应研究而由于其他原因未进行研究的问题。

2、已进行研究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而未取得结果的问题。

3、与本课题有关但未列入本课题研究重点的问题。

4、值得与同行商榷的有关问题。

(十)附件(参考文献、引文注释、与正文有关的附件材料)

三、研究报告(教育科研论文)的评价标准

(一)科学性

科学性主要是指正确性。即是否符合教育科学理论,遵循教育规律。具体体现为:

1、论题(中心论点)必须正确,即具有真理性。

2、论据必须正确。 要使论题或论点科学,作为立论依据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作者必须经过仔细、全面的观察、调查、实验,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充分准确的材料和数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再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才能引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3、论证必须正确。主要指论证必须符合逻辑,具有说理性,令人信服。

(二)创造性

1、独人家没有独我有,即常说的“填补了空白”。

2、特大家都有的,但我有自己的特色。

3、新在别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得到新论题、新观点、新见解、新看法、新技术、新结论等。

(三)学术性

1、是否反映了当前教育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即科学前沿)。

2、是否发展了当代教育科学的最新成果。

3、是否探求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

(四)理论性

1、从教育教学的实验和研究中建立(或总结)新理论。

2、我们的实验研究过程必须有理论作为指导,有理论作依据。

3、我们总结出的理论必须用来指导新的实践(成果推广)。

(五)语言风格

研究报告的语言、文字风格归纳起来为:表达准确、用词恰当、客观求实、意思清楚、文句简练、平实朴素。

四、写好研究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紧扣主题。要围绕研究课题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来写,注意回答预定研究目标所设定的问题。

(二)预先整理好实验数据与素材。

做好材料的选取。要选用最有价值的材料,与论题无关的材料、不能说明问题的材料要坚决去掉;确定正文材料和附件材料。

做好材料的加工。调查数据、测试数据、实验数据等材料要采用教育统计的方法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才能从中找出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

(三)行文前先拟好三级提纲。

提纲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头尾连贯,符合逻辑,形成整体;提纲要经过反复讨论,减少行文时走弯路;不同的研究题目,文章的结构、格式、栏目可有差别,不要死套格式。

(四)观点要鲜明。

(五)突出创新性。

第8篇:研究报告范文

一.市场,街道等忙碌的人们

许多人都来到街上,非常的拥挤,看着应有尽有的货物,人们都忙着办年货,大家都满脸笑意,最高兴就是卖货的,因为他们挣了很多钱,街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大家都满载而归。

二.三十晚上(除夕夜)

三十晚上是最热闹的一天,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面工作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三.初一

正月初一的男女老少都到亲戚家拜年,拜年要说吉祥话,长辈还会给压岁钱,大家都聚在一起不仅热闹,而且又很快乐,新的一年到来了,新的希望也到了。

第9篇:研究报告范文

一、课题名称

有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合情推理能力养成

二、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在重新审视传统几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证明重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通过观察、试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一些有关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从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学生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如:说定义、定理、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规律、题意、思路、数量关系、式义等,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想到问题的结论,但是不能说清思考的过程,不能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尤其是很多学生只重视问题的结果,却忽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有的学生会说不会写或会写不会说,渐渐地就走入了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的误区。针对以上问题,我确定了“有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合情推理能力养成”这一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逐步探寻行之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规范答题的习惯,力争使学生敢说、想说、会说、能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适应中考改革的需要。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实验操作性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类比、归纳的方法,来使学生建立空间与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以达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的实验几何,逐渐摆脱欧氏几何的那种环环相扣的逻辑联系,以及严密抽象的演绎推理形式。

五、课题研究过程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1)学习和掌握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要求。(2)研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原因。(3)制定研究方案

2、试验阶段:(1)在数学教学中寻求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2)实施具体方案。(3)反思经验与不足。

3、总结阶段:(1)根据课题研究,观察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变化。(2)对课题进行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二)实施过程

数学家波利亚说:“数学可以看作是一门证明的科学,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完成了数学理论,用最终形式表示出来,像是仅仅由证明构成的纯粹证明性。严格的数学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基础,而数学结论的得出及其证明过程是靠合情推理才得以发现的。”合情推理所得的结果具有偶然性,但也不是完全凭空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做出的探索性的判断,因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合情推理,如何用恰当的数学语言去表达出来,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课题。

首先,我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采取谈话法和问卷法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主要总结出四大成因:一是心理素质差,虚荣心强,怕答错或答不好而被同学或老师笑话。二是性格内向,不想或不敢表现自我,或没有机会发言渐渐封闭自我。三是对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不能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四是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会走就想跳……不会用数学语言规范答题。

可见,语言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交往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新课程加大了实验几何的内容。因为它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同时降低了几何学逻辑严谨性的要求,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从数学活动中获益;而且通过活动掌握空间性质,更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类比,以及创造力等,这些明显的长处日益受到重视。下面我就结合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结合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1、正人先正己,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认真备课,课堂语言力争不拖泥带水,做到正确、科学、简练、规范、有条理,逻辑清晰,连贯。坚持使用数学语言授课,不口语化。板书示范有针对性,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让学生从简单的模仿做起,逐步认识到答题规范的重要性,同时,板书设计要美观大方、简洁规范,让板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不由自主的模仿。例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时,我边板书边领学生总结了五字方针:设、列、解、检、答。学生按照这五字方针,就能较规范地完成类似的数学问题了。

2、创设学生语言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如果只以教材的内容为素材对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行培养,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但是,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外,还有很多活动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作出判断和推理,许多游戏很多中也隐含着推理的要求。所以,要进一步拓宽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渠道,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活动中有“数学”,有“合情推理”,养成善于观察、猜测、分析、归纳推理的好习惯。

3、注重学生对新知的经历与体验。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展示、表达数学的权利和机会。如在学习“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一平行公理时,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画图、试验后,让学生归纳出这一公理,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表述。在教师进行补充归纳后,学生对此公理中的“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专业化的用语难以掌握可让学生读一读感受一下,领会其意义,或与同桌互相

进行交谈。在充分给予学生“说”的机会的同时,教师逐步地要求学生答对所问,用词准确,语句完整,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条理性、逻辑性、长期坚持下去,能让学生学好数学术语,用好数学术语,讲好规范的数学语言。有了亲身的体验和经历,学生才会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4、榜样力无穷,用学生去影响学生。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用语言表达有困难的问题,我让那些具有示范作用学生先说,使其他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怎样去表述问题,怎样表达才有条理;另外,让那些书写规范的学生到前面板演,这样要远比教师一遍一遍的强调作用更明显。对于刚刚接触的问题,我让同桌之间,小组内的同学之间,在解答问题后,互相检查,指出对方的不足。在作业或试卷的解答中语言表达比较突出的学生,我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用他们的规范解答去影响其他学生。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强化了对语言表达的重视程度。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传统数学教学中,就是以几何教学为主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学习数学证明方法的。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注重采用“形式化”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忽视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应当指出,数学需要演绎推理,更需要合情推理。科学结论(包括数学的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发现往往发端于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即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然后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猜想正确或错误。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是既不相同又相辅相成的两种推理形式。新课程中关于几何教学的处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学生合情推理与证明能力的要求,也与过去有所不同。教学中要通过观察、猜想、实验、讨论、探究,最后再逐步引导到证明,这是一个完整的推理逐步发展的过程。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大多数学生都达到了敢说,想说,会说,能说的程度。学生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力争规范。但是研究过程中还有困惑的地方,例如:如何做好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过渡,如何把数学中的语言表达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如何更好的照顾到那些超弱势群体;作为老师都希望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时间从何而来?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怎么办?若学生就是不肯说,该怎么办?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课题研究的方案及报告。

2、案例分析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