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探究的环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提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它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猜想与假设则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观察和实验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加工以后,对未知自然现象及其自然规律所作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由于初中生正处在体力和智力迅速成长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易接受新鲜事物.好奇、好学、好动、好胜,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感到新奇,总想弄个水落石出.可见,学生的这一特点是引发学习兴趣的动因.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点,在探究的问题提出来以后,对学生进行激发、鼓励、诱导,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好奇、渴盼、急不可耐的境界,在头脑中形成“究竟为什么”、“究竟是什么道理”的欲念,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谈谈在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中猜想与假设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猜想与假设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
1.1 没有让学生猜想
为了进行科学探究,有的是教师通过创设物理情景,提出问题后,自己说出猜想,有的还是猜想和实验设计混合在一起.
1.2 按教科书上说的猜想
不少的科学探究,也有学生猜想与假设环节,但是学生是从书上看的猜想,书上提出几种猜想与假设,学生就说出几种猜想与假设,不是自己真正的猜想.
1.3 不敢放手让学生大胆去猜想
在科学探究中,只要学生猜到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就不让学生去猜其他问题了.老师怕学生猜的问题无边无际,不好处理.至于学生猜到了其他问题,也不予理睬,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1.4 没有意义的问题也让学生去猜想
例如,在研究焦耳定律实验时,学生猜想出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与电阻、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学生也说出了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在研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时,采用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r1和r2组成串联电路.但是有的老师又让学生猜想两个电阻r1和r2产生的热量q1和q2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想q1> q2、q1< q2、q1=q2.我认为这种猜想是没有意义的.
2 猜想与假设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
针对猜想与假设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情况,我认为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猜想时应该让学生合上课本,让学生脱离课本的束缚,根据物理情景中的问题,大胆的真正的去动脑猜想.
(2)学生猜想出的影响因素,要让他们说出事实或理论依据,这就避免了胡乱猜想的情况.
由于初中生的逻辑水平较差,学生的猜想的依据大多数是日常生活的经验或事实,缺乏必要的依据.但作为科学探究的猜想和假设,不能是空穴来风,必须有要根有据.因此,如何将这一思维方式传递给学生,而且让学生易于理解和应用,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攻破的难点.例如,进行“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这一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研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
转贴于
有关”,我们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引导他们进行探索研究的出发点,启发他们联系“井里提水”和“游泳”(通过“浸入水中多少”感觉的对比)等生活经验进行“科学猜想”,提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里的体积有关.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的形成了正确的观念,有的却形成了片面的、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先运用学生生活经验中所形成的正确观念,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猜想”,并有意识地避开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猜想”,从而顺利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索,为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指明了方向,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探究所带来的乐趣.
(3)在提出学生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猜想时,要精心选择一些实验或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现象,给学生的猜想提供实验或理论依据.例如:我们要研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在让学生猜想时,可以做如下两个实验:
①把一个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下沉.然后往水中加盐,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
②让学生拿一空饮料瓶,瓶口向上往水中压,让学生感觉手下压时力量的变化.
学生做过这两个实验后,就能够猜想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和物体所处液体的深度有关这三个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这样设计的两个实验就给学生提供了猜想的事实依据.如果老师真正的去动脑选择实验和找一些生活现象,学生就能够合理猜想到了.
(4)通过分析、比较,否定部分猜想
在引导学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进行猜想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开始猜想的结果有以下几方面:
①摆锤越重,摆得越快.学生提出的理由是:生活中一些物体越重落得就越快(学生生活经验的再现).
②摆线越长,摆得越慢.学生提出的理由:摆线越长,摆的路线越长,用的时间就长,来回摆的时间多一些,摆的就慢一些.(有关数学知识中速度的应用.)
③摆的角度越大,摆得越快.学生提出的理由:角度越大,坡度就越陡,冲下来就会快一些.(学生利用生活经验.)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了初步猜想,教师再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初步提出的猜想结果进行再比较、分析.结果有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在课外书上看到的有关知识否定了“摆锤越重,摆得越快”这一猜想,学生提出的理由是: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没有关系,有些学生现场用两个轻重不同的物体让它们同时下落来否定这个猜想的结果.学生经过几次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思维的冲突,否定了一些猜想的结果,最后得到了他们认为比较合理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猜想结果.
3 把生活中的问题变成课题,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1、当前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两个极端:
工序式: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需要通过一定的“形”表现出来并加以实施,这里强调的是探究的程序,现在一般认为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和开展探究教学的基本步骤是:(1)提出或生成问题;(2)围绕问题,提出和形成假设;(3)收集证据,形成解释;(4)交流和评价。这几个环节也可以看作是几个要素,它们是探究性学习和教学的基本标志,它们使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有章可循。但是,如果只是按照环节和要素机械地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探究路线,然后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地实践或经历探究过程的每一步,把学生直接引向所要获得的学习结果,这其中既没有学生对现象、事件和观点的质疑,也没有对问题的自由性探索和观察实验的自主性设计,也没有教师对学生探索的智慧性启发和引导,那么,这种“探索”就会演变成对智力进行徒有形式的机械训练,而无法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迷失探究教学的方向,最终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自由式:新课程的进程中,很多教师也认识到人本主义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常常矫枉过正,出现“伪人文”的现象。如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教师使命缺失、教学过程形式化等。对于一个具体的科学探究过程来说,重点体现在三个“热门理念”上(即交流、活动、合作):
交流:实践中,常有教师把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形成“乱插嘴”、“假活跃”、“注意力涣散”等不良探究习惯。这样的探究过程,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失却是教师价值引领、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职责,这是导致教学过程低效或无效的根本原因。当前一些探究活动中相当部分是散漫的、随意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
活动:教学中,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学场面闹哄哄、乱糟糟,还称之为“做中学”。这样的活动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
合作:一些教师却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精细的设计。只要有问题,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完全是随着的教师的意志“收”与“放”,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引导者而仲裁者,把学生往预设好的教学框架里赶。
2、什么是基于绿色人文环境的科学探究教学?
在2001年11月23日开幕的“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作了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他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基于绿色人文环境的探究是人本主义的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回归自然生长,焕发生命活力,充满心智撞击。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持
1、可持续发展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3、“做中学”理论
二、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要实现科学探究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在教学中常发生的“对话、活动、合作”过程中,要克服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保持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加强科学探究的能力,实现学生个体和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在于具体的每一个科学探究教学中,特别强调对“交流、活动、合作”三个互动教学环节的探讨上。
1、交流是一种对话的过程
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学习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生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对话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精神。从方法的角度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太,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多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互动和交流,让“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从精神的角度说,它倡导平等、交往、互利和共同发展的理念,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解决对话过程的有效性问题,关键在于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
2、活动是一种体验的过程
马克思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而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外显活动。但是,有活动而没有体验,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因此,当前的探究活动中要努力提高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水平,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对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切实、长远的发展。
3、合作是一种碰撞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和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增多了,教学过程也就更丰富精彩了。但是,应付式、被动式的合作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的意见常常被忽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是合作小组成员间思维不断碰撞、能力不断互增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的内涵作深刻认识和反思,对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作细节化的处理,让学生真正是通过合作得到个体整体素养的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学习(理念的提升,理念具体化即总结教学时的注意点)
2、实践反思(个体反思、教研组内研讨、典型案例沙龙)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4年10月-2005年1月,为本课题研究设计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广泛收集资料,设计本研究计划,对课题进行进行论证。
第二阶段:2005年2月-2005年12月,为本课题研究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逐步推出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06年1月-2006年10月,为研究课题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总结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和反思,统计研究数据、资料,撰写研究终结报告,编写成果,进行结题评审。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理论成果: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得以提高,撰写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各环节优化
初一英语是中学英语的初级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开始接触语法知识,用语法知识分析和理解句子,这就给教师上课提出要求。为保证教学质量,上课前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教师需要做充足的准备工作,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是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三个阶段,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仅在课上还是课下都付出艰苦的劳动,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见解。
一、课前备课
“场上一分钟,场下十年功”,教学工作也是如此。要上好一节课,教师需要在课下做好充足的、丰富的备课工作。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教具。一节课如果没有实现课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只能说明教师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好。记得有一位老师说:“备课就是备人。”教师备课的时候往往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上课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和本领。教师如果不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分析问题,那么教师的上课效果可想而知,学生接受事物是多么艰难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备课首先要从学生的立足点考虑分析问题,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致,决不能落下一个小问题。从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眼神里,我们读出了我们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对我们的祖国负责。
二、课堂备课
当教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后,接着就是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备课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讲授,这个过程是从知识输出和知识输入的形式进行的,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需要师生双方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主要起着引导作用,有效地组织和控制课堂纪律和讲授知识。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讲课的过程中必须精讲多练,要尽可能用英语讲课,并且让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教师要把讲课与练习充分地结合起来,每节课必须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习题练习,使知识转化成技能,做题过程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深化知识,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掌握知识进行检验的一个平台,让学生了解自己关于知识的不足之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这些信息教师要及时掌握并且记录在案,这样在下一节课上教师可以重新进行补充讲解,直至学生完全掌握。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时时根据上课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备课,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使自己的备课更细致,更有针对性,并且不断地设计成有特色的课堂习题,使它符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使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做练习的时间最好在课堂结束前的15―20分钟,教师出示针对当节课所讲知识而专门出的习题,以达到巩固练习的目的。这样就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让知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课堂上的内容重新复习巩固一下,这样符合孔子的教育主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课后补充
课后工作主要包括批改作业、备课,以及对课堂上遗漏知识的查阅补充,英语这一门课程,课后作业一般是书写单词和补充练习两种。教师可以从补充练习题中找到学生共同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之处,以便教师备练习,而在下节课上进行补充讲解。最后就是一个学期中的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的相关考试工作,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考试题型,力求做到以基础知识为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公正地对学生一段时间来对英语学习的情况反映,同时也是鼓励学生进步的一种必要手段。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更认真负责,不能只打对号,而不检查,或者只写一个“阅”字就一带而过。对每一个单词、句子,甚至是每一个字母都要仔细查阅,出现错误的地方一定要圈出来,以便学生改正。作业工整而又不出现错误,教师要写上good excellent等英语,或者写上一句话you’re right等鼓励表扬。对于错误较多的学生,教师要私下批评并令其改正。对于共性的错误,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讲解。让学生积极讨论、思考、复习并进行补充改正,避免学生再犯此类的错误,促进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是有效果的教学,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如果什么知识都没有学到,不想学或没有任何收获、学得不好,这些都属于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因此,考试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
四、课外辅导
对于学生的了解,除了家长就是教师,教师每天与学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哪些学生学习好,哪些学生程度差,哪些学生对这一单元知识掌握了,而哪些学生对这一单元掌握不好,在教师的心里一清二楚,对于后者来说,教师就要加以辅导,这种形式是跟踪性的,需要教师时刻关注他们心理活动和学习动态,做到因材施教而有的放矢。对这些学生的辅导,需要教师细致入微地关心和爱护,对知识的补习要循序渐进、举一反三。
【关键词】师生互动;高效课堂;高中化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活动从传统的被动式教学逐渐转变为主动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方法也要随之进行创新与改进,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师生互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才能提升课堂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一、高中化学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旧的课程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化学课除了学习基本的教材知识外,还要适当的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找到原理。只有让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有效的结合,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但是原有的教学体制并不完善,老师只是一味的传授课本知识,强调理论作用,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公式和定理的根本作用。对于化学这一学科来说,动手实际操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实验设施并不完善,要想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必须增加实验设施,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能固定的学习课本的理论性知识。当然在注重实验操作时,老师一定要避免学生处理不当,因为某些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老师要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在实验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二、加强师生互动
在加强师生互动环节上,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老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化学教学中,师生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是双向的,教学的组织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为学生的全面进步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巧妙的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思维特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老师在课堂上要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其他辅助功能,对固有的书本知识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把握住学到的知识的精髓所在。
三、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
1.老师有效的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
让学生细心观察周围存在的化学事物。比如我们生活中每天离不开的化学品 ――食盐。我们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但是其实它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增加事物味道,它对人体的生化活动和功能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的用盐水漱口买不进能防止牙龈肿痛也能对口腔起到预防作用,例如醋,醋的化学名称叫乙酸,其实醋也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用处,在对新鲜的鱼类进行烹饪时,加醋不仅能够接触腥味,也可以杀灭细菌,可以预防多种疾病。患有低酸性胃病的人,经常用少量的醋类调味品,既可以增进食欲,也会使疾病得到治疗。用熟练的化学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自己的化学知识,用基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机化学问题是复习有机化学的好方法。让学生从中发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2.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多层次、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价值的提问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去发现问题,并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灵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在加强师生互动环节上,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老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化学教学中,师生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是双向的,教学的组织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为学生的全面进步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巧妙的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利用思维特征,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老师在课堂上要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其他辅助功能,对固有的书本知识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把握住学到的知识的精髓所在。
互动性探究模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多渠道的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东西,产生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中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星.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2)
科学探究能力测评已经成为世界科学教育专家关注的焦点,不少的国家已经对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专项测评。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作为科学探究占主导地位的物理科,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物理教师更应当将从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人手,将科学探究引向深入。
当前的教育现状,对科学探究的评价主要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问题之一是:部分教师还未建立起探究和发现的理念,认为这些程序实施起来太花时间,降低课堂的实效性,对一般学生来说也太困难。问题之二是:对学生实施的标准化测试并未基于新课程的理念,只是关注大量的科学事实,极少注意新课程中的过程和探究的维度。问题之三是:虽然能够有针对性的对科学探究作出评价。但更多的只是简单的口头评价;或是单一、绝对化的评价,或是在探究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等。主要障碍是缺乏高质量的、有深度、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基于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提出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等课程理念。鉴于当前以课堂教学,试题评价为主的教育体系。有必要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确立评价标准,明确评价的方向。将科学探究引向深入,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一个有效的培养与发展。
2 物理科学探究活动环节评价的几个维度
笔者参照国际科学探究评价实例,结合现行教育体制以及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探究评价各个环节中的评价维度。
提出问题环节的几个维度:(1)能否捕捉有价值的疑问,并以问题的方式提出;(2)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创新性;(3)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4)能否对质疑做出准确的表达。猜想与假设环节的几个维度:(1)能否收集有效的信息;(2)能否。联系已有的科学知识与问题;(3)能否对猜想假设语言的准确表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环节的几个维度:(1)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以及提出工作想法的意识;(2)能否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3)能否决定探究活动的范围与要求;(4)能否确定相关的仪器、设备、技术和科学方法;(5)制定出计划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的几个维度:(1)能否正确使用基本仪器;(2)能否进行观察、比较与测量;(3)能否记录、处理所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4)能否从多种信息源选择有关的信息;(5)能否进行估计测量、把握精确度。 分析与论证环节的几个维度:(1)能否分析考证所测出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程度;(2)能否用数学的方法处理数据;(3)能否通过对所得出的数据分析比较准确得出结论;(4)能否利用得到的结论来评价假设;(5)能否对所采用的方法、模型做出总结;(6)能否纠正、加工和引申所得出的结论。
评估环节的几个维度:(1)能否得出符合证据的解释分析;(2)能否检查解释在过程、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能否解释和预想不一致的现象;(4)能否收集更多证据进一步支持解释;(5)能否对探究的深度、广度、意义做出评价。 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几个维度:(1)整个探究过程的协作度;(2)能否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3)能否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评议,并交换意见;(4)能否表达和介绍有效的信息,并涉及应用。
以上各个评价标准可以作为探究过程的评价标准,以表格的方式,在探究课堂中进行逐项评价打分。若是采用这种方式,还应确定各个维度的权重。附加上对整体探究过程的综合评价,以弥补评价标准中未能涉及到的问题。例如:这次的探究活动是否有意义?选题是否适合这次的探究?探究过程中,合作伙伴的贡献有多少?是否有新的问题提出吗?等等。
以上各个评价标准可以作为物理教师进行探究课教学时的标准。在备课时、课堂评价过程中,转变学科知识本位的上线,突出学生的探究与思考。通过设计一定的科学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科知识内容中,运用科学探究能力来解决具体的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的过程中,关注以上各个维度。若都能从以上各个维度落实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就能促使学生更大程度地提升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科学探究技能的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各个评价标准还可以作为探究试题命题时的切入点。当前试题测试,依然是我国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考查的主渠道。能否有效地测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水平,关键看试题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把握考查的有效维度。对于科学探究能力考查的方法,美国的TIMSS和PISA测评采用的是纸笔测验,而NAEP既有纸笔测验也有实验动手操作技能的考查。这对那种认为纸笔测验无法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是一个很好的反证。
3 物理科学探究活动评价中的几个注意点
3.1 科学探究的评价要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
在设置科学探究评价内容时,不能只是对物理知识的设置,而是要兼顾到有利于学生能力、创造力、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意志、品格的发展提升。尽可能在学科知识探究的基础上,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立意,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意志、品格等方面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主要不是依据学科知识,而是依据科学探究能力来解决问题,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要素隐含在问题情景中。所考查的能力要素是必须是全方位的。
3.2 科学探究评价的目的却不在判断的本身,评价的归宿在于增值探索
主要表现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诊断作用、管理作用、发展作用。
3.3 评价务必是真实的、具体的
避免过分强调人文性出现脱离实际的评价;或是出现过多、泛化的表扬;或是无原则的奖励和赏识,评价要切合学生实际,要突出重点,不宜面面俱到、脱离实际。在试题评价设计时,特别要注意试题所涉及的材料和情境都是新颖的,且都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行为,使学生感到亲近,同时保证材料和情境的真实性。
【关 键 词】朴素理论;探究式学习;解释;预测;反例;科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14-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教育中明确提出“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等指导性意见,从中可以看出,探究式学习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幼儿探究式科学活动简单地说是指幼儿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从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进行观测和实验,得出结论和形成解释,到与同伴讨论、交流等基本探究过程。即,首先要通过感知、熟悉、提问、回忆来明晰自己的研究对象,提出自己真正关心或有疑惑的问题;然后分析自己的问题,充分运用已有经验做出猜想和假设;再带着问题通过亲自动手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同伴间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一概念与国外有关学者提出的发现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含义相近,都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引导幼儿探究式学习?也许,朴素理论为我们解读幼儿探究式学习提供了一个窗口。
新近关于儿童的研究发现:儿童对事物的看法有一套自己的逻辑体系,有着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朴素理论”,但是现实生活中因为儿童交流能力有限,我们将儿童的这些认识定性为错误概念,可实际上他们能根据这套逻辑体系解释、预测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儿童随着自身经验的日趋丰富,会不断地发展变化以完善自身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儿童的知识点是相联系的,具有内聚性,同时儿童的认识能超越直觉相似性,能看到客体、人们和事件的“本质”,即儿童拥有朴素理论,且该理论和科学理论一样,具有解释和预测的功能,是有反例处理机制的。
笔者认为,幼儿的每一次有效探究式活动都是幼儿朴素理论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现以探究式学习过程的五个环节为依托,尝试以朴素理论的视觉来详细解读幼儿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以期为教师引导幼儿活动提供一点借鉴。
第一个环节,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观察客观物质世界,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探究式学习”的源泉,发现问题的心理实质是个体觉察到现有的某一状态与预想的状态之间存在差距。那么,我们到底该观察什么?哪些才是有价值的观察对象?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提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不难从朴素理论的解读中找到答案。朴素理论认为,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并不是“白板”,而是有一套自己的想法的,而这套想法的表现形式就是“预想的状态”。所以,在开展观察之前,需弄清楚幼儿对待观察、待发现问题的已有经验、想法,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哪些理论。其实,只要我们科学教育的主题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经验、想法的。接下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挑战幼儿已有理论的观察,引导幼儿觉察到观察现象与预想的现象存在差距,即当幼儿不能根据自己的朴素理论合理解释、预测现在发生的现象时,就与先前的理论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只有在这种冲突下提出的问题才是幼儿愿意解决的问题,才能牵引幼儿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但是在传统的探究式活动中,问题的提出往往是老师认为重要的问题,认为需要搞清楚的问题,而不管不顾幼儿对这类问题了解的程度。为此,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提出问题前需要唤醒幼儿的朴素理论,在挑战朴素理论的基础上,幼儿主动提出的问题往往被认为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
第二个环节,进行猜想,假设。即引导幼儿对上一环节提出的问题作出进一步具体的解释、说明,或者预测未发生的现象。理论的两大功能是预测和解释,朴素理论也不例外。科学研究中讲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但是大胆猜想、假设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严格意义上讲是有根据的猜测,这个根据就是幼儿的朴素理论。预测使得儿童全身心地关注即将要发生的现象,有利于儿童明白我想的是什么,我看到的是什么,我将会看到什么,我实际看到了什么。这个环节可以让幼儿作出具体的预测,以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让儿童比较预测与所观察到的结果之间的异同,促进儿童反思自己的理论。现实的科学教育中,对这个环节做得不够深入,往往是一笔带过。其实这个环节是更进一步弄清儿童已有朴素理论的过程,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记录、张贴儿童的预测,同时通过绘画、语言等方式搞清楚儿童为什么会作出这些解释、预测,促使儿童明晰自己的已有理论。
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观察和实验,在基于幼儿理论的基础上,挑战幼儿的理论,以达到对理论进行反省、改造、重组,即不断修正、调整、完善自身的朴素理论。
第三个环节,进行观测和实验。提供多种材料进行观察和实验。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幼儿寻找证据支持自身根据自身朴素理论所作出的预测、解释,即寻找证据支持理论。因此,这个环节中提供的物质材料和教师的指导策略就特别重要。反例是驳斥现有理论最强大的武器,同样,在儿童朴素理沦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儿童面对反例时,并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马上就改变自己原来的理论,以适应新的事实、证据,而是往往要经历一个挣扎的阶段,他们通常采取“忽略反例、拒绝反例、将反例排除于理论之外、持有而暂时不使用反例、理论部分的发生改变”等手段来维护现有理论的权威地位,所以反例与儿童理论的变革并非即时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要抱过急的心态,而是要等待儿童的成长,儿童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给他们时间注意到、意识到有大量的反例时,幼儿也许才会思考是否需要修正理论,这其实和皮亚杰提出的同化、顺应与平衡的机制是一样的。所以,在这个阶段中,在合适的材料、适当的引导下促使儿童意识到大量反例的出现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个环节,得出结论和形成解释。要让儿童得出什么解释、形成什么结论呢?这时,我们必须要问,科学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是让儿童通过观察、实验得出正确的科学知识、科学结论吗?但是从儿童处理反例的各种策略中,我们意识到要让幼儿通过几个科学观察、实验来改变原有的理论是很不现实的。为此,我们强调尊重理论,也尊重证据。笔者认为这里的结论、解释指的是让儿童寻求理论与证据的协调,即需要儿童“用理论去解释证据”、“用证据支持理论”。为此,他们可以对证据采取不同形式的加工以达到和现有理论的协调,但是你能感觉到他维持现有理论的努力与挣扎,也许有一天会在挣扎中蜕变,这种蜕变可以是幼儿将理论的进行了调整,而未涉及到核心理论;或者是从一个朴素理论走向另一个朴素理论,而不是我们想当然的认为,从朴素理论一定会走向科学理论,即使这样,我们也认为幼儿的朴素理论已经在起变化了,是在逐步地发展和完善之中。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幼儿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得出自己的结论,是在意识到已有理论和现实证据的不一致,并乐于作出调和与尝试,并非强调统一的科学结论,科学知识的获得,这就需要我们摆脱那种过于关注结果的静态知识观,而更加关注儿童头脑中朴素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五个环节,与同伴讨论和交流基本探究过程。谈科学是儿童社会地建构科学(特别是科学理论和证据)意义的过程,这个环节是指幼儿根据记录把科学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动脑作出的假设,及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进行相互的讨论、交流。尊重事实是起码的科学态度,幼儿首先要通过绘画、图标,美劳创作等记录他们的探究过程和发现,这是他们得出结论、分享和交流的基础。这个环节可以通过发言、小组交流及全班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互动交流,这不仅是幼儿梳理自己探究过程的环节,也是使幼儿进一步明晰自己的理论和证据是否协调的过程,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促进幼儿知识经验的自我建构。同时,同伴间的相互质疑和矛盾之处会引发新的问题,从而激发进一步的探究。
总之,基于儿童朴素理论的探究式教学,需要在充分唤醒幼儿朴素理论的前提下,通过解释、预测、提供反例等策略,促进儿童理论和证据的协调。它并不是要以一种科学理论去取代儿童的朴素理论,也不是简单的“做科学”,而是基于儿童朴素理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同时培养幼儿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现有理论的基本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鄢超云.朴素物理理论与儿童科学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44-260.
[2]唐小俊,徐文彬.儿童朴素理论视觉下科学教学原则及模式的建构[J].上海教育科研.2006(7).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形成的过程,这个思维的过程是模拟科学研究的程序而进行的,因而这个过程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具有相似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上述这些程序中,并非研究任何问题都需要这些过程,探究有些问题,可以省去中间一些步骤.①提出问题.就是通过实验或实例,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要研究的课题.②猜想与假设.通过集体思考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等方式去猜测问题可能的原因或提出科学假说.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为了检验猜想是否正确,应设计一个验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到影响问题的各个方面.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制定的方案来进行合理实验操作,并对操作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记录,也可以收集日常生活中的相关资料.⑤分析与论证.通过对实验现象及有关实例的分析,检验猜想与假设的正确与否,并进一步提出猜想或得出结论.⑥评估.让学生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总结经验教训.⑦交流与合作.让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相互交流经验与观点,改进探究过程,并对探究成果进行推广与应用.对于科学探究的这七个要素,可以灵活地运用,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探究问题,对这些要素进行组合、变序、合理增减等.
二、科学探究各个要素的操作要求
科学探究是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探索学习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因而科学探究的各要素在操作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操作方法.①提出问题这个环节中,能否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提出了问题,才有研究的方向,而提出问题又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可以从日常现象、实验现象和资料中介绍的现象中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刚刚打开高压锅,会发现里面的水沸腾起来?为什么抽了气的矿泉水瓶子会变瘪呢?②猜想与假设是在学生已有经验及观察和实验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加工以后,对未知的自然现象所作的假设性解释与论理,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重要一环,使学生思维发散的最为活跃的阶段.因此,猜想与假设过程在科学探究中显得至关重要,因而,对于学生的猜想与假设都应适时给予鼓励,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猜想与假设都应予以重视,并进行合理的分析,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提出猜想的积极性,从而较好地进行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检验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或者是否为研究过程制定的方案,它是探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多数情况下,制定方案是设计实验过程的前奏,设计实验的过程包括“确定实验原理”、“所需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设汁实验数据、现象的记录表格”,同时还要使用正确的研究方法.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这个环节的方式有以下几种:通过观察日常现象去收集证据,通过回忆日常经验去收集证据,通过查阅资料去收集证据,通过实验去收集证据.其中通过实验收集证据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通过实验来找出关系与规律的情况,一般要求测出三组或三组以上数据或情况.⑤分析与论证这个环节是对收集的证据进行归纳与分析,从而得出某种关系或找出某些规律与结论.常见的分析与论证方法可用归纳法得出结论,例如,根据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关系的实验研究,通过归纳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也可用推理法、比较法、类比法等得出结论.⑥评估这个环节主要是评估实验原理步骤及操作过程有关科学性错误或不够合理的地方,同时找到减小误差的办法,从而进一步改进探究的方案.⑦交流与合作这个环节是指在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中进行沟通,取长补短,通过交流与合作找到最佳的探究方案,并提出新的问题.
三、科学探究的误区
科学探究是一个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过程,科学探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探究思维程序和掌握实验技能、体验物理科学研究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注意科学探究的真正目的,教学中教师要当好“导演”,学生是演员,有时教师还应该当好演员中的“配角”.由于创造活动的特点,教学过程发展到教师事先预料不到的地方是完全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堂自然发展的情况,随机应变地控制教学过程,不可死板、机械.目前,有一些科学探究流于形式,或生搬硬套,或老师包办代替,学生依然是被动接受,虽然是一堂科学探究课,但学生根本没有创造思维的空间,完全按老师设计的路子走,使的这个“科学探究”变得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问题时,如果提出问题:“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则提出猜想的空间就较广;而如果提出问题:“摩擦力与压力及接触面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则提出猜想的空间就很狭窄,整个探究过程就会很呆板,就会只听到一个声音,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探究浮力问题时,可提出:“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等问题供学生探究,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科学思维能力.另外在实验的“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环节,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从而使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相对较为合理的方案.
四、科学探究实例
一、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探究过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学习过几种无机催化剂催化的特点和条件。部分学生亲身经历或看过泡菜、酸奶、果酒制作等与发酵有关的活动,有生活经验但不知道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分析
人教版高中教材中与酶相关的内容有“酶的作用、本质和特点”“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固定化酶技术”,有课内必修内容,也有课外拓展实验,内容丰富,通过整合和设计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学习目标分析
学生进行有关酶的实验和探究,自主建构“酶在细胞代谢中发挥催化作用”“发挥作用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以及适宜温度和PH”等重要概念;在实验中学生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发展语言表达和分享信息的能力。“调查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作用;“酶本质探索”的资料阅读,让学生建构“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这一重要概念。
四、项目设计、实施及评价
项目设计应根据学情整合课内与课外资源,循序渐进,每一环节考虑可操作性和预期目标。孔凡士等学者认为项目学习的实施一般分为“项目背景――项目任务――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项目评价”六个环节。“酶为生活添姿彩”这一项目的主要实施环节及师生活动如下图所示:
1.项目背景环节。
学生本着自愿和能力互补的原则自主组建学习小组,在教师的协调下,设计并制作调查问卷,分别调查酶在临床、医药、食品、纺织、造纸等行业的具体应用。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访谈医生、超市销售员、食品加工厂员工,参观相关企业,多途径了解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最后归类整理,形成调查类报告。该环节发展了学生语言、人际交往、信息处理等智能,也便于学生提出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此外学生也感受到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开阔了眼界,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作用。
2.项目任务环节。
通过调查,学生认识到酶应用广泛,但自然界中存在的酶并不完全直接适用于生活生产,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酶究竟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加酶洗衣粉的注意事项有“用温水浸泡”?酶为什么这么“娇气”?加酶洗衣粉加了什么酶?在果汁生产中果胶酶应用后很难回收,提高了成本,降低了产品品质,怎么克服?……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确定实验课题。
(1)实验一: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实验二:鉴定果胶酶、α-淀粉酶的化学本质。
(3)实验三:探究酶的专一性。
(4)实验三: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5)实验四: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差异。
(6)实验五:果胶酶的作用及用量的探究。
(7)实验六:固定化酶的制作及应用。
本环节通过对真实问题的认识与解析,衍生出丰富的挑战性学习任务,吸引学生进一步探究,从而真正有效地提升自己在面对真实问题时所需的专业素养。
3.活动探究环节。
确定的实验课题中有的在书上有详细的方法步骤,有的只是一些建议和思路,有的只有些许提示,难度不一。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可先在简单实验上引路启迪,让学生明确探究实验的变量控制,感受科学实验的严谨,而后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程序、预期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教师在引导、帮助、陪伴过程中,要坚信学生有天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要认识到高中生的天赋的多样性和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策略,需要不同的指导或帮助,因材施教。本环节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精确地对照实验来探究真实问题的能力,凸显自然科学特征。
4.作品制作环节。
学生在完成科学实验后应力求找出事物之间的关系,寻求问题的答案,并整理成实验报告。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是一套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体。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学生已在脑海中不断建构新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是科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探究之后形成科学概念,建构思维导图。(见下图)
5.成果交流及评价环节。
该项目的成果交流及评价方式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展示实验流程、实验操作或现象的微视频、实验报告;教师引导学生从活动参与度、实验结果、活动产生的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
(2)小组代表解读核心概念,展示知识网络;教师引导学生从概念理解的科学性、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进行组间互评。
(3)教师从合作能力、团队精神、
(一)课程设置的情况
本次新课程改革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这是新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具体体现。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小学到高中科学和物理课程的设置方案,如下表1所示。
物理是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因此,只有深入了解《科学》(小)、《物理》(初)和《物理》(高)中“科学探究”螺旋渐进式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才能有效驾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二)科学探究的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文有五千字,“探究”一词就出现了4次,涉及“探究”内容的就有230多字,约占4.6%。《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全文有三千八字左右,“探究”一词尽管只出现1次,但与“探究”有关的内容就有80余字,约占2%。另外,对于全文只有三万二千字的《科学》(小)来说,“探究”一词共出现137次,有关“探究”内容约占全文的26.88%;而对全文只有二万六千字的《物理》(初)来讲,“探究”一词竟出现172次,有关“探究”内容就约占全文的32.69%;而对有四万字的《物理》(高)来说,“探究”一词共出现110次,有关“探究”内容约占全文的10.75%.由此不难看出,“科学探究”在新课程标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正确把握“科学探究”的内涵和具体要求,对物理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三)科学探究的比较
1.纵向比较。对《科学》(小)、《物理》(初)和《物理》(高)三课标中有关“科学探究”的内容作具体的比较,如下表2所示。
由上表2不难看出,一是它们都要求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并都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二是《科学》(小)明确提出“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而《物理》(初)给出的则是“科学探究能力目标”,《物理》(高)给出的是“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三是《科学》(小)从8个方面来描述“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的,而《物理》(初)和《物理》(高)则是从7个方面来阐述“科学探究能力目标”的,《科学》(小)多一个“认识科学探究”环节。四是《科学》(小)不仅画出“科学探究内容标准框图”,还提出具体的活动建议,而《物理》(初)则给出2个具体的“科学探究实例”。五是《科学》(小)的“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几个环节,在《物理》(初)和《物理》(高)中则分别称为“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和“交流与合作”这几个探究要素。与此同时,它们都提出了:教学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以及有关学生评价的建议,只是编排顺序不完全一样。另外,《科学》(小)不仅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建议”和“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的问题,而且《科学》(小)在“附录”中还提出了“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以及具体的13个“案例”和18种活动形式。《物理》(高)在“附录”中还提出“物理实验专题”和“物理专题研修”这两个问题。这对实施新课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内容标准的比较。对《科学》(小)、《物理》(初)和《物理》(高)“内容标准”中的科学探究“要素”或“环节”的有关要求进行系统比较,如下表3所示。
由上表可知,《物理》(初)和《物理》(高)对于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用7个“要素”和“基本要求”来描述,而《科学》(小)用8个“环节”和“具体内容标准”来描述,多一个“认识科学探究”环节和“活动建议”。另外,一从“提出问题”来看,《科学》(小)只要求能对周围事物提出一些简单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物理》(初)要求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用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而《物理》(高)则要求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不仅要会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而且要认识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二是关于“猜想与假设”《科学》(小)只要求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假设性解释;《物理》(初)要求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而《物理》(高)则要求能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三是关于《物理》(初)和《物理》(高)中的“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以及“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两要素,在《科学》(小)中则分为“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和“搜集整理信息”三个环节。四是在《科学》(小)中的“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两个环节,在《物理》(初)和《物理》(高)中被分成“分析与论证”、“评估”和“交流与合作”三个要素。
(四)教学建议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