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范文

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

第1篇: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共享心智模式;建设;文化;内隐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0-0057-02

早在1986年Barney就指出,组织文化可以作为竞争力的来源。最早提出共享心智模式概念的学者是Cannon和Salas(1993年),他们认为共享心智模式是团队成员共同拥有的知识结构。在Magzan(2012年)看来,认知心理学家之所以采用“心智模式”、“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s)、“图式”(schemas)或者其它心理结构的概念,都是借此更好地理解个体如何认识和理解事物,以及个体如何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的。关于心智模式的研究早已深深根植于管理领域。Levy(2005年)指出,随着全球化竞争优势的加强,全球化心智已经成为全球化市场上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源泉。大量学术和实践工作者把一个组织各层次的决策者是否具有全球化的心智或者认知能力看做是影响组织成就的关键因素。

一、对文化本质的重新认识

文化的本质是知识结构、行为决策倾向的传递。组织文化通常被看做是一种描述性的,并且有解释性的框架或者模式,是某文化群体的个体在与其它文化群体或组织打交道的时候显现出来的共享的信念、感知、期望、规范和可接受的个体行为。文化认知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分布式的认知,它不仅限于指个体的思考过程,而且是一个整体性的认知结构。这是因为,在特定的人群中,个人心智的不同不仅仅靠认识方式的不同链接,也必然牵涉到群体内部各个体认知的交互组合,非常复杂,是不能简化的。Sunita等(2014年)的实证研究发现,组织文化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二、共享心智模式与文化的交互影响

(一)共享的心智模式影响个体对文化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Wilson和Rutherford(1989年)认为,心智模型与图式以及内部表征关系密切。心智模型是图式的总和,它产生于图式,并能够激发图式产生作用。图式理论指出,图式,也就是心理认知结构,能够陈述新的信息和经验,个体会通过已经在记忆中编码过的无意识心理结构调整这些信息经验,并选择性地加以整合,形成和联结新的想法。个体的认知结构受到具体的情景和文化的影响,但是个体也依据共享的认知解释组织的文化与社会特征,从而整个文化群体出现信念与实践的集体模式。

Frank和Fahrbach(1999年)发展了一个组织文化模型。他们认为,组织文化是通过个体之间随着时间发展交互作用产生的。文化的演化包含的两个基本过程――影响和选择过程决定了组织文化的类型。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够导致彼此态度的变化,个体的信息需求、态度又进一步导致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后果。

3.文化的发展与个人、组织共享心智模式的发展同步

心智模式是指人们用来描述一个组织(系统)的目标和形式,解释、观察系统的功能和状态,并预测系统未来状态的机制。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心智模式就是描述个体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方式的心理图式。现有研究证明,文化可以支持变革,文化的变迁是个人、组织把自身学习应对变化的过程整合到共享心智模式的结果。Baskin(2000年)的研究发现,支持企业实现成功变革的文化可能是个人和组织学习应对变革过程的结果。因此,文化的发展是组织中的个人通过各种交互作用,使组织共享心智模式产生变化之后才能够实现的。文化的发展与个人、组织共享心智模式的发展同步。

三、通过共享心智模式建设管理文化的主导思路

通过内隐方式管理文化,需要以充分考虑到文化的本质,以及共享心智模式与文化的交互影响为前提。因此,通过共享心智模式建设管理文化的主导思路是:

(一)把领导者心智模式的建设作为团队共享心智模式与文化建设的先导工作

领导者心智模式的建设应该被看做是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前提,也是文化建设的导引。如果管理者层面拒绝改变或者变革,就不可能实现团队共享心智模式的改变。在现今世界当中,任何一个组织实现变革或者任何大的改变必须要以精神方面的变革为前提。管理者认知、价值观等方面的变革才是变革工程的开端,因为组织的变革需要人的改变,组织本身是没有变革这种能力的。要实现共享心智模式的建设,或者文化的建设与变革,领导者必须首先深入分析研究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对管理层的共享心智模式进行管理与建设,例如管理层的对任务的认知与行为倾向,对团队工作模式的认知、技术操作的模式等进行梳理。

(二)通过群体认知的管理来建构文化

组织文化本身就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社会群体共享的认知,而团队心智模式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团队共享的认知。Lem.on与Shaota(2003年)把组织文化定义为一种与组织的创新能力存在密切关联的知识装置。组织文化对知识的发展过程有促进或者约束作用。Yim(2004年)强调,知识管理系统是组织文化的关键成分。Yim提出的系统动力模型理论不仅仅解释了知识在组织中如何实现产生、储存和传播,而且也详尽分析了已变成“法典”的知识信息是如何被应用到组织的决策当中。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正式、非正式渠道引导员工关注组织文化变化过程中包含的潜在的关键问题,理解组织文化变革的方向和最高层管理者决策的视角,把个人心智模式有效地转变成为组织的战略,用诊断性的(评判性的)战略来分析组织当前面临问题是什么,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个组织变化状态与趋势是什么。

(三)以强化共享心智模式的动力性特征来促进创新型文化的建设

文化的创新含量与这个文化群体心智模式的共享内容、共享程度密切相关。王颖、彭灿(2011年)指出,从理论上讲,当知识异质性程度很低的时候,团队知识过分的重叠,由认知差异带来的碰撞很少,所以很难产生创新性的观念;而当知识异质性程度过高的时候,势必会对团队沟通和成员满意度造成负面影响,以至于意识不到对方意见的价值,或者干脆产生了情绪上的对立;知识异质性和团队知识创新绩效两者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文化动力方面,变革是组织中所有成员持续不断的解释的过程,是一个循环不息的过程。成员会反复解释组织中具有典型文化意义的事件:有四种解释行为可以调节文化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转化为意义符号,符号继而转化为基本的假设,基本假设再转化为价值观,进而影响到文化的各个方面。

(四)发挥共享心智模式内隐协调的本质特征,促进文化群体内部的良性沟通

第2篇: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范文

【摘要】战略是人的主观目的与客观条件协调的过程和结果。战略管理具有主体性、情境性、动态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平衡性等特征。战略管理必须高度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努力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胸怀全局、面向未来、注意平衡。

【关键词】战略战略管理管理

一、战略的体认

1、战略管理经典作家关于“战略”的定义

关于“战略”,有多少战略研究学者,就有多少“战略”的定义。以下是四位战略管理经典作家关于“战略”的定义。

安索夫(Ansoff)认为,经营战略是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对目前从事的和将来要从事的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战略决策。

安德鲁斯(Andrews)认为,战略是目标、意图或目的以及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界定着企业正在从事的,或者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以及界定企业所属的或应该属于的经营模式。

波特(Porter)认为,竞争战略就是创造差异性,即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

明茨伯格(Mintzberg)提出了战略的“5Ps”定义,他认为:战略是一种计划(plan),是一种计策(ploy),是一种模式(pattern),是一种定位(position),是一种观念(perspective)。

2、关于战略本质的思考

从以上可以看出,研究者的背景、目的、视角、方法的不同都将导致他们对“战略”的定义不同。尽管“战略”的定义很多,但所有的定义都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了战略的一个共同特征:战略是人的主观目的与客观条件协调的过程和结果。这就也战略的本质特征。

对战略本质特征的理解可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关于“人的主观目的”。战略是组织的战略,因此,“人的主观目的”中的“人”是指组织中的人,“主观目的”不是个体目的的加总,而是组织中的人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集体意志”。其次,关于“客观条件”。它既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也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优势与劣势)。对“客观条件”的辨识既包括对目前内外部环境静态的分析,也包括对环境变化的动态分析。再次,关于“过程和结果”。从静态看,战略是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主观与客观协调的结果;从动态看,在长时间内,组织的内外部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决策主体“人”也在不断变化,主客观的协调也随之不断变化。

抓住了“主客观一致性”这一战略的本质特征,再以此分析众多的战略定义,就可以十分容易地把握住各个定义特有的视角和强调的重点。

二、战略管理的特性分析

基于以上对战略本质的认识,必须紧扣“主客观一致性”这一本质特征来深入分析战略管理的特性。战略管理的重要特性应该有:主体性、情境性、动态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平衡性。

1、主体性

这有两层含义,一是战略制定必然有其主体,二是战略包含着主体的目的性。首先,战略制定必然有其主体。这个主体可以是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最高管理者个人或整个高管层),也可以是组织的中层甚至是低层人员(如明茨伯格的“草根模型”所描述的),还可以是各层次人员的结合(权力学派所描述的)。其次,战略包含着主体的主观目的性。战略形成和实施是一个带有主观影响的、不完全理性的过程。主体的价值观、愿景势必投射到战略形成的过程之中。主体显性的和潜在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战略的形成和实施。

2、情境性

战略活动离不开组织所处的特定的情境。这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战略管理是组织通过学习不断调适与其环境的关系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战略管理过程就是组织不断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安德鲁斯的SWOT模型和波特的“五力模型”都突出体现了战略管理的情境性。

3、动态性

首先,战略管理是一个过程。无论遵循怎样的战略管理程序,战略管理本身就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其次,组织战略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战略的动态性决定了组织学习的重要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人认为,战略是组织学习的过程。转贴4、前瞻性

战略管理是面向未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管理组织活动的不确定性来谋求组织的长期存续与发展。组织既要对其所处的现实环境进行正确的辨识,还要对环境的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预测。不仅如此,组织还要通过认真的策划,调动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去影响和控制环境变化的方向和节奏。

5、系统性

首先,战略是事关组织全局的决策活动。它以整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为关注的重点。虽然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它可能关注某些对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局部问题,但从根本上说,它关注的是组织的整体运行。其次,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协调组织内各子系统间的运行以求系统功能的最优。从安索夫系统地提出协同的思想开始,系统协调就一直是战略管理理论的一条主线。

6、平衡性

战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相互矛盾或制约的两个或多个因素中求取某种平衡。如:理想与现实(想干的与可干、能干的)、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形与势(现实的收益与潜在的趋势)等等。

三、战略管理的要求

战略管理的特性决定了战略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1、必须高度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

首先要重视战略形成过程中人的作用。战略形成的方式中的关键在于战略是否能为组织中大多数的成员理解和认同,必须在战略形成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这包括人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相互关系、利益诉求等因素。其次要重视战略实施过程中人的作用。一是要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二是要有效控制组织内部政治对战略实施的影响,三是要把握好关键点,控制好关键人。

2、必须努力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

战略是人的主观目的与客观条件协调的过程和结果。组织一方面要敏感认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要能及时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提高组织学习能力不仅要求组织成员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还要能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将组织内个体成员的知识转化成组织的知识,要着力营造好的组织文化。

3、必须胸怀全局

战略管理必须保证能够实现组织系统的最优。为了战略目标的实现,组织必须从组织结构、制度建设、组织文化等各方面保证组织内部能够围绕战略目标进行有效和高效的协调。组织内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必须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必要时愿意为整体利益放弃局部或个人利益。

4、必须面向未来

战略管理不仅要把握好现在,更要把握好未来。必须将现在与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未来,不仅要能预见,还要在预见未来的基础上现在就采取行动以影响未来,使内外部环境朝着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

第3篇: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发展趋势

企业文化建设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也有新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知识要素不仅仅渗透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还使其使用价值成为劳动过程诸要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知识就是力量,在新经济时代得到充分的证明和体现。正因为如此,尊重知识,重用人才,知识共享成为现代企业共同的信条。在此大背景下,企业文化出现了以下几种趋势。

1企业文化要适应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l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2)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它的灵活运用、潜能和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受到进一步关注。

3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1)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现代消费群体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3)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4企业文化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5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养“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海尔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海尔集团极具远见,公司对职工的工作不断给予鼓励,使他们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无形中得到加强。

第4篇: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范文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更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先进技术,而不再是由资本规模和劳力数量决定企业竞争的胜负。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新经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形态,所以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的运转方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涵应该是一致的。

1.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协作,没有人与人在企业运行过中的相互协作,即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发展,也不会产生1+1>2的效果,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2.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认定由于人们能力不同存在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有人获得创新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和创新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拉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3.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靠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以上三个方面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

1.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损。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几年来,企业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2.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大、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再到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有关”。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

3.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将更注重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成企业的公众形象。良好的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企业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就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力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和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第5篇: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范文

摘 要:数学概念是数学逻辑的基础,数学概念互相联系,由简到繁形成学科体系。概念教学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它是以“事实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该课型是通过各种课堂活动,揭示各概括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某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的关键特征,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课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和情感态度观教育的责任,要突出数学源于客观存在,源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劳动实践的思想。每一个概念的形成都有它的背景,了解概念教学核心之一。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概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118-01

一、关注概念的生成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数学概念的学习有两种途径:即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所谓概念形成是指,从大量实例出发,以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形成表象,归纳、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某种本质属性,并提出各种假设,加以验证,以获得数学概念。比如,对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这些概念的认识,都是经过概念形成而获得的。所谓概念同化则是指,从学生已有的概念出发,直接揭示研究的概念的某类本质属性,以获得数学的概念。如可以从一般三角形出发过渡到特殊三角形全等。

对概念教学的设计一般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出这一概念?如何引入这一概念?概念的内内涵与外延是什么?概念如何在规律中体现?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如何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二、不同的概念教学侧重点应当不同

数学概念一般分三类:一种是定义法,其结构形式为“类特征+临近的种概念=被定义的概念”,如多边形的三角形、四边形等。二是发生式定义法,这种定义是用说明概念反映的对象是怎样产生的方式来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的,如圆、椭圆等。三是约定式定义法,这种定义以客观实际为基础,通过其数学的约定来揭示其规律,如三角形的边、角、两直线垂直、负数、绝对值、相反数等。这类概念的学习没有必要让学生做过多的探究,教师可以直接给出。

三、关注概念学习中学生的优势与可的能困难

学生学习概念的优势在于他们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学习新知识的渴望,但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和联系性,必须充分估计学生概念学习可能的困难。例如,对代数的学习,波利亚认为,不仅是班里最不可救药的男生,还包括相当聪明的学生,都可能对代数有厌烦情绪,对符号总存在一些人为的专断的成分,学习一种新的符号对于记忆是一种负担。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对抽象或符号表达的概念要尽量给以直观和具体的解释,如函数、不等式等概念的教学设计要结合图形和具体事例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还有些概念的获得更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要求学生都要有一定的想象力,这些都需要为学生设计具体问题,甚至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感知、体会。

四、概念课课堂活动设计的基本框架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形成性概念课,课堂活动设计可遵循以下框架。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引入具体事例,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的现实背景有引入的必要性,,使学生获得研究对象,体会获得、认识数学新对象的基本方法。

创设情境时一般要关注:尽理触及物体的本质;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必须说明的是,需要设计“先行组织者”,把问题情境交给学生探究。“先行组织者是从组织者一词演化而来的。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根据不同的概念特征设计不同的先行组织者和相应的问题情境。

2、归纳概括

要设计一个让学生开展概括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观察有关的事物、图示或模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概念,并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领悟其本质特征的过程。

3、学生举例,交流讨论

概念的抽象需要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举例可以观察其对概念属性的领悟,也能从正反不同的侧面更加明确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形成对概念的初步认识。

4、广泛联系,形成区别

广泛联系与之接近的对象,进行区分鉴别,进一步明确概念的本质属性,为概念的形式化做准备。

5、抽象概括,形成定义

通过前面的过程,引导学生抛开事物的具体背景,抽象其本质特征,完成数学化、形式化,形成定义。

6、前后联系,形成体系

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的知识体系,借助原有的概念同化新概念,梳理概念的来龙去脉,使新概念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特别地,我们强调概念教学的顺应,每一个概念确定之后,首先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叫……”以了解学生对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也顺理成章地使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内化。

7、循序渐近,应用概念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在应用中不断完成、不断提高。加强概念的应用,组织材料应循序渐近,从概念在知觉水平的应用表逐步过渡到思维水平的应用。

8、反思总结,提出问题

第6篇: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学生会;团组织;社团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人力支撑,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大批高素质人才。其中学生组织管理工作肩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在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和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的反思,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组织工作,使之更有内涵,更具特色,更添活力。

一、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的基本功能

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目前正逐渐走入一个误区,即活动目的是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开展学生业余活动,片面追求所谓的“以学生为本”。现行学生组织模式离授课需要越来越远,造成“教育教学组织虚位”的普遍现象。形成这一结果的根源在于集权化的组织思想和行政化的组织目标,以及对教育目的的模糊认识和对素质教育的错误理解。在学生组织管理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在理论上明确,学生组织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的首要功能即是教育功能,必须发挥教学组织作用。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对文化和技能的传承与创新,而组织为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环境和较大的影响力,因此组织的功能有二,一是对个人行为进行约束,二是对个人心理进行文化内敛。学生组织首先应发挥好文化功能,将文化使命传承到位。学生组织的次要功能是行政协调,即为教育体系的规划、构建、协调运转服务,成为组织系统中能够独立发挥教育组织功能的有机单元。学生组织的第三个功能是科学组织学生团体活动,克服盲目性,使活动更富文化内涵和社会实践意义。

二、学生组织管理工作弊端的反思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给学生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许多工作在探索阶段遇到了问题和困难,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基于对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基本功能的认识,目前学生组织管理工作最大的弊端是偏离了大学教育组织的特性。首先要明确的是,大学是有其自身运行规律的学术组织,学术性是其本质特征,大学因学术而诞生,因学术而繁荣。大学组织首先应具备学术性特征,糅合象牙塔和服务站两种职能,在组织形态上应以学科专业为基础,以传递和研究知识为主要活动方式,追求自主和自治的学术自由。

以某高职院校的支教活动为例,活动的主观目的是好的,在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孩子打开知识窗口等方面确实发挥了作用。但对于参加这一活动的学生而言,从无数竞争者中获取支教名额,经历一轮一轮的淘汰,规模做的极大,活动影响力宣传的极广,而其支教经历往往成为获取毕业资本,增加就业经验的工具,演变成功利性的活动。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其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究竟得到了哪些提升究?支教活动前有没有进行组织培训,活动中有没有进行反思,活动后有没有总结和交流呢?这些都是值得学生组织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在管理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时,究竟应该如何把文化功能贯穿地更好?

三、关于开展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的新思考

学生组织首先要符合高职院校的特性及规律,其次还要有各组织的个性特征,形成符合组织个体任务的组织特色。本文就学生会、团组织和社团这几个学社工组织进行说明。

(一)学生会

学生会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一般设有秘书处、学习部、宣传部、文艺部、体育部、卫生部、外联部、自律部等各司其责而又相互协作的部门。学生会的活动模式是是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为学校学生和老师提供无偿服务。学生会要做好纽带的作用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如果在校方的指导或协助下组织活动,则必须对学生做好活动意义的宣传活动,把活动开展好,让学生对学生会的工作满意;如果是自行组织的学生活动则需要让校方了解活动融入了哪些学习活动,取得校方支持。

关于学生会管理的几点建议:(1)经选的学生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起到榜样作用,并提高工作热情。(2)学校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管理学生会,做好监督和考核工作,并加强对学生会的指导和帮助。(3)更多地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学生活动,扩大学生会影响力,使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和支持学生会的管理工作。

(二)团组织

共青团组织是学校整体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做好高职院校团组织管理工作,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增强团组织的先进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征,因此团组织的重要方向是引导团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服务意识。这就要求团组织自觉加强团建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工作,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保持团组织的先进性。(2)团员活动多融入实践因素,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增强团组织凝聚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科学文化基础扎实,具备职业技能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职人才,因此在团组织活动中,要注重知识面的拓宽,侧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锻炼团员与人协作沟通的能力,重视职业技能训练。(3)提升团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敢于实践的精神,增强团组织的创新性。一名合格的高职人才还需具备适应复杂社会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团组织应着力塑造力争上进的环境,多开展一些活动为提升团员综合素质服务。例如可以通过模拟上岗、就业观摩等活动让学生对就业形势有更清晰地认识,帮他们确立努力的方向,打消迷茫无助的情绪;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以及学校的重点工作,举办一些大型活动,从而培养团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写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三)社团

我国学生社团的历史悠久,它是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社团多种多样,发挥着第二课堂的作用,是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织形式。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健康有 益、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团依然要以文化二字作为指导原则。高职院校的社团不仅要给学生创造锻炼机会,更要走向社会,建立沟通联络的渠道,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还要走出校门,建立校际联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上文通过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的基本功能,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的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学生会、团组织、社团三个学生组织的角度探讨了关于开展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的新思考,以期能够更科学地管理学生组织,全面贯彻育人为本的宗旨,提升学生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艺.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的主要功能和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6).

[2] 温贻芳.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第7篇: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戏剧;“规定情境”;本质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16-03

“规定情境”在现代戏剧领域中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词汇。其实在汉语的使用中,“规定”和“情境”是两个独立的词语,从“规定情境”的语境中理解“规定”可以诠释为“事先对某一事物所作的关于某些方式的决定”;同样,从“规定情境”的语境中理解“情境”也可以诠释为某一种环境。因此,可以对“规定情境”给出一个恰当的解释,就是事先确定的情境。

“规定情境”一词最早是在俄罗斯演员、戏剧教育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著作《演员的自我修养》中提出来的,“我们的智慧所要求于戏剧演员的,也完完全全是这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对作家算作假定的情境的,对于我们演员说来已经是现成的――规定的情境了。”[1]因此,在戏剧表演过程中,可以理解“规定情境”就是一种从剧本情节出发的假定的事件和事实,也包括了戏剧剧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相应的生活环境。所以,“规定情境”在现代戏剧领域已经成为了一个专业术语,在《电影艺术词典》中就有了对“规定情境”的专业的解释,“‘规定情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术语。表演诸元素之一。演员扮演的角色面临身处的各种情况的总称。包括剧本的情节、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关系,人物在此之前和此时此刻所处的情况等。‘规定情境’是角色展开行动的依据和条件,它制约着角色行动的性质、样式和角色的心理活动。演员要从剧本的情节、事件、人物的关系以及台词中去挖掘和丰富角色的规定情境展开想象,真实的生活于‘规定情境’之中,从‘规定情境’出发,去完成角色的行动任务,激起内心逼真的情感和有机的思维。只有在特定的‘规定情境’里才会产生特定的人物行动,特定的人物行动必然会揭示出特定的‘规定情境’。”[2]

可见,作为戏剧本身或者戏剧运动,在完成的过程中,通常包含了以下两方面,一是作为表演戏剧的场所剧院,其实可以称之为一个实验室;二是表演者在表演戏剧的时候,对于戏剧的情境关系在表演之前是假定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对这种表演搭配的一种偶然和巧合的表演。所以,剧院就成为了检验表演者在特定情境下表演行为的试验室。从戏剧的根本属性来说,戏剧的本质也是包含于其中。

一、“规定情境”反映的戏剧本质属性

首先,从客观来说,戏剧的本质是具有双重属性的,一方面戏剧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包含了戏剧的自身规律和内涵,也包含了大众对戏剧内在规律的认知,但是这种认知其实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在大众不断深化和完善中,不断在戏剧发展的过程中完成的;另一方面,戏剧活动在完成的过程中,认知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不同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认知程度,而戏剧的存在和传承也正是契合大众深化和完善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戏剧发展的实践过程。

其次,作为艺术的戏剧,从文化形态来说,它是一种活性的文化艺术形态,戏剧活动的完成有固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并且戏剧表演也受到了相应时间和相应场所的限制,如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吸引观众,戏剧活动形式就会完成得很好,所以,戏剧活动的表现形式和文学活动的表现形式是有区别的。戏剧活动的完成,其实就是戏剧情境在剧院这个实验室的检测过程,只不过这种把戏剧作为试验活动和科学试验活动是有一定区别的,前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试验,而是作为艺术意义的情感的认定、心理的需求的认可,是社会大众情感、意志、需求、兴趣等心理状态的一种情感的试验,这种人体的情感试验是虚拟情境的体现。

再次,戏剧活动的对象针对的是人,每一部戏剧作品和戏剧表演其实都是把每一位表演者安置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并且在这个场所中给予相应的条件需要,从而定向地把内心活动处理为一种戏剧表演的活动,完成自身表演的过程。所以,戏剧从本质来说,不仅仅是对人的行动的最具体和最直观的一种艺术模仿,也不仅仅是对大众心理活动最为直观的艺术处理和表现形式,它是一N在想象过程中的大众面临具体的情境所表现的直接的艺术形式。因而,可以这样说,戏剧表演是通过表演者表演特定情境的命运来探索社会大众的命运,表现的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本质,在具体的艺术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表演的人物命运只是个性与情境的一种契合,这也是戏剧本质的体现,是社会大众在戏剧实践经验中的总结。

另外,在戏剧艺术反映的本质中,戏剧表演者对“规定情境”的艺术诠释,最后情境的认知是在观众的认知中表现出来的,观众可以将表演者在“特定情境”中的表演,放置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从而发挥其“特定情境”的延伸性。

二、“规定情境”表现的戏剧本质特征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对戏剧的表达指出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戏剧行动要集中在戏剧人物的既定目的上,集中在戏剧人物所处的既定环境里。”另一方面,“戏剧人物的性格也要与戏剧行动的集中点相呼应,……使观众的眼光集中到某一个具体的目的及其实现上。”[3]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黑格尔谈到的第一方面。“戏剧人物所处的既定环境”,这个既定的环境其实就是“特定情境”的表现,从戏剧本质的特征来看,戏剧表现出来的环境一开始就设置好了,是戏剧剧本编剧和作家在戏剧文学中规定了的具体环境和情境,是戏剧原始剧本呈现的戏剧作品结构。这个作品结构包括了作品的组成要素,不管是情节、人物还是主题,都是剧作者从一开始就规定好了的特定情境;作品结构还包括了剧情发展的顺序,包括了戏剧的开头、发展、和结尾。实际上,在戏剧活动中,一切剧情发展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展开,而这些构成的逻辑要素都来自于“规定情境”的设置,这种“规定情境”的设置又是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事物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但是也是制约着大众的行动逻辑的。从科学的规律来说,虽然戏剧艺术是一种研究人的艺术,但是在实际的戏剧表演过程中,剧作者通过“规定情境”给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表现戏剧本质特征的,也就是说,演员和剧作者是通过“规定情境”来体现剧本的生命力的,演员也是通过“规定情境”为观众表达剧本内涵的,剧作家、演员、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规定情境”的表现,是一种纽带,也是戏剧表现的本质特征。

其次,戏剧艺术的表演重点是观众的需求和观众的认知,“使观众的眼光集中到某一个具体的目的及其实现上”。任何一台精品戏剧的打造,任何一个典型人物的塑造,其成功与否最后都归结到观众的认知和需求,是否可以让观众眼光集中到想要的目的上。比如,在《图兰朵》的表演过程中,根据剧本本身人物塑造的形象,里面的人物不是王子就是公主,还有国王和大臣,实际上表演者的身份本身就是和塑造的既定人物形象相差甚远,但是在表演的过程中,怎样通过演员的塑造来让观众置身于剧本的情境和环节中,就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从剧本的实际规定的情境出发,去认识剧本,把握人物的关键点,才能更好地让观众了解剧情,塑造好形象。从图兰朵的自我身份出发,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就要从规定的情境和人物内心的逻辑出发,让观众去了解图兰朵这个孤傲冷酷的公主,其实内心是火热的,是向往爱情的,同样,她对真正的爱情充满追求和向往的情怀,正是在下一场的规定情境中有更深层次的表现,当她见到卡拉夫,发现自己爱上他的时候,图兰朵的内心深处是不敢相信的,在充满矛盾的思想中挣扎。观众在看演员表演的时候,这些规定的情境会引发他们强烈的共鸣感,牵动着观众去关心图兰朵这个艺术人物是否可以放下自己的高傲和尊严,得到爱情和幸福。这种演员的塑造就是让观众去关注人物命运的同时,得到深层次的满足和认可。所以,在“规定情境”中戏剧的本质特征还表现在艺术的真实和共鸣感上。

三、“规定情境”在戏剧表演创作中的戏剧内涵诠释

一台优秀的戏剧,是由三个方面的完美组合而成,在戏剧的表演创作中,只有演员认识“规定情境”,才会相信这种情境的出现,演员在表演发挥的过程中才能真实和热情地反映出戏剧的本质。

(一)戏剧作家的“规定情境”设置

戏剧是根据剧本排练和改编而成,因此,剧本中其实早已经对戏剧的情节进行了规定设置,剧作者在创作和构思剧本的时候,想象力是来源于生活,是以生活为依据的,很多剧本都是从现实的事件和人物出发,加入了剧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来的。可以这样说,剧作家在创作剧本的时候,从剧情来说其实就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剧本表现的思想和内涵都是剧作者精心设计的。

但是剧本还只是在文字和文学的视域里探讨“规定情境”,要打造出一台戏剧,是要求演员进行表演创作的,这也是戏剧艺术的核心环节,是戏剧的本质和内涵展现。

(二)演员表演创作的“规定情境”理解

当演员拿到剧本的时候,对于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感知和认知,所以剧本的“规定情境”又赋予了新的含义,演员作为艺术创作者,对于自己演出和塑造的人物都会在剧本之外赋予大量的内容补充,丰满人物塑造的“血肉”,因此,在这个时候,“规定情境”就融入到了演员创作和表演的各个环节中,不管是剧本分析还是人物分析,以及舞台的组织和设计,包括在剧本中人物的分析和人物的行动、事件、矛盾、冲突,都是“规定情境”设置好的,演员的把握直接决定了戏剧表演最后呈现的舞台效果。

所以,演员的表演创作,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是内涵的一种诠释。“规定情境”是演员组织舞台行动十分重要的依据,对于表达戏剧的内涵、中心、目的、思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规定情境”也推动了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自己塑造的人物展现深刻内涵的强烈艺术感染力,这其实也是戏剧本质的体现。

正如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我们的艺术,就其本质来说,是以活动为基础的,活动对于我们的艺术有重大的意义。这种活动在舞台上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中能传达出角色的灵魂――演员体验和剧本的内在世界;我们是根据动作和行动来判断舞台所表现的人物,来了解他们是些什么人的――这就是动的作用,也就是观众所期待于动作的东西。”[4]

如此可以得出,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对于剧本“规定情境”的设置,其实是判断和挖掘演员舞台表演的内涵,是演员对于生活、角色的认识,以及对内涵挖掘的深入程度。

(三)戏剧表演艺术中导演关于“规定情境”的本质理解

导演作为戏剧的统一者,实际是形象构思和舞台形象的统一创作者,导演是根据剧本来排练戏剧的,对于“规定情境”在编剧和导剧的过程中有其统一和冲突性。我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谭生说:“情境乃是戏剧艺术的中心问题。”[5]所以导演在创作戏剧的时候,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导演必须明确戏剧本质就是生活感情的积累和沉淀,也是日积月累生活的升华,在戏剧的导演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才能在剧本的基础上把握当前处境,并把握变化。

第二,导演在根据剧本处理每一个情节和环境的时候,原则上要按照剧本的“规定情境”来为载体,从而给剧本新的产生、发展、延续和结局,又是新的“规定情境”的产生。

第三、当导演在创作过程中,把剧本里的文字通过实在的演出形式在“特定情境”诠释中表现出来的时候,最终戏剧的思想和本质是带给观众的,这也是戏剧所表现的最重要的意境表达。

所以,导演在创作戏剧的时候,是一个充分整合的过程,不管是剧本、演员、舞台、观众,都是要依托导演在“规定情境”中把戏剧故事的气氛和艺术表现呈现在舞台上,塑造良好的人物形象,从而很好地围绕戏剧的中心思想和核心本质进行创作。

四、Y语

“规定情境”在戏剧的表现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表现了戏剧的本质,也呈现了戏剧的内涵和戏剧表现的艺术特色和魅力。随着我国艺术市场的火红,戏剧发展也走向了浮躁的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戏剧要守住自己的本质和本真,更要坚守在“规定情境”中做好戏剧的打造,力求打造出更多的精品出来。

戏剧在创作的过程中,“规定情境”是一种客观的推动力,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都是“规定情境”中蕴含的各种事件,从而构成进一步的情节的发展,促使演员在具体的情境中诠释戏剧作品,把观众带到艺术与生活的自我展现和感知中。这就是艺术的本质,也是戏剧艺术魅力的所在,正是因为“规定情境”在戏剧艺术中的发展,戏剧才有更广阔的发展。

当代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说过:“我们不可能停留在活的当下的单纯维持(此刻)中,不可能停留于事实上和理论上、存在和意义的单一的绝对起源中,而总是停留在其自身同一中的他者上;我们没有能力封闭在源初绝对的无污染的不可分性中,因为只有不断地被区别-推延,绝对才在场,因为在源初纯粹的差异意识中,这无力和不可能才被给予了。带着它奇特统一方式的这样的意识,必须重新被照亮。没有这样的意识。没有它本已的分裂,就无物显现。”[6]

在戏剧的发展中,我们不需要去探究“规定情境”的起源和差异,但是对于戏剧未来的发展,我们必须意识到和认识到“规定情境”的客观历史的存在,其意义和价值,其反映出来的戏剧的本质和内涵,对于戏剧“规定情境”的研究,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戏剧在未来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对“规定情境”的进一步挖掘。可以肯定,戏剧的“规定情境”这一专业术语伴随着其诞生,就在戏剧的创作和表演中大放异彩,也带给无数戏剧艺术家智慧,揭示了戏剧发展的本质和特征。

参考文献:

[1]林陵,史敏徒译.郑雪来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52-82.

[2]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378.

[3]黑格尔.美学[M].杨祖陶译.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307.

[4]林陵,史敏徒译.郑雪来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103-106.

第8篇: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旅游休闲产业;产业集群;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085-02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休闲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不仅在波特的理论研究中被认可,拉斯维加斯、深圳华侨城等也为其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为了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赶超发达国家前进的步伐,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集群。

旅游休闲产业以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业关联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深受国家政策青睐,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国内旅游收入从2000年的3 175.54亿元到2008年的8 747.3亿元,累计增长212.54%(见图1)。从2009年年底和前不久国务院两次下发的有关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正式文件就可以看出,旅游业已经被国家提高到了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充分体现了国家将旅游休闲产业作为低碳经济中支柱龙头产业之一的决心和期望。通过集群方式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已经被理论和实践证明是成功可行的。然而,为了更好地提升旅游休闲产业集群的发展质量和速度,我们还要进一步从产业集群的分类比较中探索其本质特征。

按照不同的标准,产业集群可以被划分为若干种。具体说来,按照企业组织和关联结构分,可以分为马歇尔式、轮轴式和卫星平台式三种;按照企业的产业关联方式分,可以分为垂直关联型和水平关联型产业集群。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一个全新的划分标准,认为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产业性质,具体可分为传统产业集群、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和旅游休闲产业集群。第一类即普通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第二类主要是以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和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产业集群,第三类则是以国外的拉斯维加斯、好莱坞和国内的深圳华侨城为代表的旅游休闲产业集群。接下来本文将对各类产业集群进行比较分析,并重点分析旅游休闲产业集群的特点和性质。

首先,集群的理论基础不同。第一类适用于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他认为地区集聚为企业带来的优势具体体现在:技术外溢;专业劳动力市场;提供共享的中间投入品。第二类适用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更为强调学习和创新在集群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类更适用于社会网络理论。该理论专家认为,在社会网络中,企业间的互动会更强一些,集群内应更注重培养信任,而不是激励与处罚,由此可以有效减少因为猜忌和欺骗带来的交易和监督成本。

其次,集群的形成条件不同。传统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基于产业的分工和企业的空间集聚。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较为突出的两条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孵化。企业家的创新、创业行为使得少数个体创业行为成为其他创业者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在此过程中集群得以迅速地形成和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中,信任和集体学习显得颇为重要。产业集群中信任的广泛存在,推动了集群整体机制的协调,加快了组织之间交易的速度,促进了企业间知识共享,并能够带来美学价值和广告效应。集体学习是指在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的过程中,企业和个人以共同准则和规范为基础相互协调合作,共同积累知识的社会过程。

最后,集群的竞争优势不同。这是由前两者的区别自然导致的结果。传统产业集群主要拥有交易成本优势和外部性优势。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则在于技术创新和生产的柔性专业化优势,以下将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着重分析旅游休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如果说前两种产业集群本质上都是通过增加供给,提供更多价廉物美的商品来增强集群的竞争力,那么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则主要是从扩大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来发挥其竞争优势,其需求扩大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加剧同业竞争,减少了垄断的弊端。如果在某个景区只有一两家参观点或商店,势必形成卖方市场。商品或服务供给不足、价格居高不下、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便会接踵而至。旅游休闲产业集群中大量中小企业提供的类似产品和服务,将有效避免因垄断带来的诸多弊端。

其次,满足了人们的多层次需求。人具有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层次的需求,尤其对于旅行在外的游客。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可以大为减少人们出游的信息搜寻成本和时间转换成本,从而使得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全方位的满足。

最后,丰富了人们的个性化体验。在这个倡导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时代,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家早已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观光旅游,而转为追求更加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因此,相对应的各种主题公园和特色化旅游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在理论基础、形成条件和竞争优势上与普通产业集群的不同,我们认为更应加强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并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从而更好地推动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进.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唐利如.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 孟韬.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

Developing tourism and leisure industry cluster

LIU Bin ,ZHOU Shuai

(Economy college,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China)

第9篇: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范文

>>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国际广播通论》:信息传播全球化与国际广播的新命题 晚明的全球化与国际范儿 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际和谐社会的构建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宣传战略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辨证关系 全球化语境下的话语交流与国际合作 浅析经济全球化下我国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浅析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动向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传播问题的传播学解读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性危机关系的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国际法规则的形成及演变 全球化视野中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背景与意义 迷思与变革:全球化竞争下的国际电视新闻传播 全球化语境与新闻传播 试论全球化语境下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战略构想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电视国际传播的崛起 国际传播中的思想文化领域全球化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2]吴斌.解读新年贺词背后五点新意[N].南方都市报,2016-1-1.

[23]于洪君.“一带一路”与韩国“欧亚倡议”对接的可行性及相关问题[EB/OL]..

[24]福山.中国模式成功将让中亚成为全球经济核心[EB/OB]..

[25]文璐.多方面认识、研究增强国际传播力[J].中国记者,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