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化学分析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分析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分析方法

第1篇: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钢铁;钒钛;化学分析

1.钢铁中钒的测定

测定钢铁及其矿物原料中钒的方法通常是亚铁容量法、电位滴定法、钽试剂-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和PAR一H202一V三元络合物分光光度法等。也有用到新钒试剂(2,2’一二羧基二苯胺)法,联苯胺催化法等方法的。

1.1亚铁容量法

亚铁容量法是将钒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成五价的VO2+1,用N-苯基代邻位氨基苯甲酸作为指示剂,用亚铁标液滴定将五价的VO2+1还原成四价的VO+2,然后根据所用亚铁标液的量,通过电子守恒计算钒含量。氧化剂可以用到过硫酸铵或者高锰酸钾,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1.1酸度

学者对于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时的硫酸酸度定义不一,一部分学者认为,含铁时为11-18%,不含铁时,为11-15%1;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酸度应控制在12-18%2,4-13.5N3,18-26%4等,而用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时,学者一般统一认为是15-20%5。基于此,笔者建议,此方法的酸最好控制度在12-15%的范围内,尤其以15%左右为最佳酸度值。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酸度太大就会使得终点颜色拖长,影响滴定结果,使滴定结果偏高,酸度太低又会使得反应缓慢,甚至反应不能进行。

1.1.2加入磷酸的量

①加入磷酸的目的。

加入磷酸的目的主要是与铁形成络合物,因为黄色的Fe3+会对终点的判断造成影响。而且磷酸的用量过多使滴定结果偏低,用量太少,会使黄色的Fe3+无法完全生成络合物,影响对滴定终点的判断,使结果偏高。

②磷酸用量与含铁量的关系。

磷酸的用量与铁含量是有密切关系的,可以这样说,铁含量高,加入磷酸的量也就相应增加,规律如下:

不含铁:加入磷酸(1:1)量4-8毫升。

铁含量为250毫克:加入磷酸(1:1)10毫升。

铁含量为500毫克:加磷酸(1:1)15毫升。

不过,一般加磷酸(1:1)量最多为10毫升。因为加入过多的磷酸,会对滴定结果造成影响。

1.1.3指示剂

有学者对指示剂(N-苯基代邻位氨基苯甲酸)的氧化还原电极电位的说法不一,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E00.89v或E0=1.08V6。实验中尝试用的指示剂一般是配成0.2%的碱溶液。

1.2钽试剂-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

VO2+1在酸性条件下能够与钽试剂洛河生成紫色物质,此物质可以用氨仿进行萃取。该方法实施的条件如下:

1.2.1酸度

有关资料对萃取所需的酸度资料定义没有统一,笔者认为,萃取的效果是跟氯离子有关的,氯离子太多,反应时间长,有可能使VO2+1被还原,酸度太小时,其吸光值也随之降低,导致萃取回收率降低。所以,以HCI为介质的溶液酸度为4N最好。

1.2.2萃取剂以及有机相和水相比

萃取剂通常可以用氯仿、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其中以氯仿效果最好。只要在一定的酸度范围之内,有机相与水相比有可能增大到1:9。

1.2.3加入KMnO4的量

KMnO4具有强氧化性,用其将钒氧化成为VO2+1时也要注意用量的问题,如果用量过多,会使得吸光值增加,这主要是因为盐酸不能使Mn+7完全还原成Mn+2,而产生中间价态的四价锰,从而增高了空白值。

2.钢铁中钛的测定

测定钢铁及其矿物原料中钛的方法通常是容量法和比色法,比色法,对这些方法的简述如下:

2.1高铁容量法

高铁容量法的环境也是酸性溶液,酸性条件下用铝箔将Ti+4还原成Ti+3,指示剂可以用硫氰酸铵或中性红,然后用Fe+3标液滴定Ti+3;再根据Fe+3标液的用量计算含钛量。该方法的条件如下:

2.1.1酸度

学者认为,还原钛的酸度最好是1-6NHCl或1-8NH2SO4。不过,当钛的含量太大时,一般选择3NH2SO4加3NHCI溶液即可。

2.1.2还原剂和指示剂

还原钛用到的还原剂一般有锌汞齐、金属镉、银、铝、铁等。其中,铝是最方便也是价格比较便宜的一种还原剂,而铁粉的原速度虽然比较慢,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对钛的干扰。

指示剂一般多采用硫氰酸按或中性红。

2.2变色酸(CTA)比色法

在酸性条件下,钛与变色酸反应能够生成红棕色络合物,可以用于比色测定。该方法的条件如下:

2.2.1酸度

显色反应的酸度范围一般是PH值为2.5~3.0,显(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35页)色介质可以是HCI,乙酸或H2SO4。满足此条件时,显色反应较为灵敏度。当pH>1时,显色介质一般是H2C2O4-H2SO4,虽然此时灵敏度较前者更低,但是稳定性还是能够保证的。

2.2.2温度及稳定性

该显色反应对温度的要求并不是很敏感,通常在室温下就可立即显色,当温度达到40℃以上时颜色加深,而且显色后的稳定时间至少为1个小时。

2.2.3干扰元素

钢铁中的常存元素对草酸-变色酸的测定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草酸能够和铁生成黄色络合物。在钢铁及冶金原料中含铁量并不完全相同,而且各元素在溶于酸性溶液的颜色深浅不同,因此会造成比较大的误差。比如说,在酸性溶液中,铬,铜显深绿色,钒、镍、铂显浅黄色。钨虽然不影响显色反应,但样品中钨含量过高时,钨会在酸性溶液中产生的钨酸沉淀,此沉淀会在一定程度上吸附钒。其中,氟的存在对测定也有一定的干扰,它的漂白性能使显色液退色。

总之,钢铁中钒钛的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各有各的优势,这就需要学者根据自身环境的情况来进行正确的取舍,也希望找到更加方便快捷经济的分析方法。 [科]

【参考文献】

[1]钢铁化学分析标准方法起草实验报告集.鞍钢钢研所.

[2]苑广智,徐光媚.钢铁中钒的测定试验报告,攀研院、重庆钢研所(内部资料),1966,7.

[3]四氯化钒中微量钒的测定,蔡忠,21(197).

第2篇: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Abstract: Internationally, since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aero engines began, sealing coating commonly used boron nitride-containing wearable coating. This type of seal coating material is mixed powder, composed of metal powder, metal oxide, silica, silicon, boron nitride and other components. The origin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is time-consuming and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mass production. In order to shorten the analysis time and save the cost of analysis, the test method was used to clarify the solution composition, the dissolved temperature and the required equipment used in the new analytical method.

关键词: 化学成分;表面技术;试验;航空发动机

Key words: chemical composition;surface technology;test;aeroengine

中图分类号:TG1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4-0164-02

0 引言

可磨耗封严涂层技术在第四代高性能航空发动机中大量使用,是发动机气路封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该材料属新型非通用材料,国内现有的分析方法源于国外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的修理技术。因此,建立一个简单、快捷、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势在必行。

1 含氮化硼可磨耗涂拥幕学分析

国际上,自第三代航空发动机开始,封严涂层普遍采用含氮化硼的可磨耗涂层。通常,含氮化硼喷涂材料中的氮化硼采用先酸溶解、再过滤,然后对沉淀进行灰化、加熔剂熔融、酸浸、测量等程序,分析周期需要10小时左右;铝基喷涂材料中二氧化硅则利用硅溶于强碱性溶液中的性质,先碱溶、再酸化、过滤、测量等程序,分析周期需要近6小时;镍基中的二氧化硅则需酸溶后,加入氢氟酸络合其中的硅,然后过滤测量,分析周期需近5小时。

总之,原有的分析方法操作复杂、繁琐,不确定因素较多,完成一批试样的分析所需时间长。无法满足第四代航空发动机批量生产的要求。

制约周期的难点在于,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将试样中所有待测成分全部溶解,达到可分析状态,具体点如下:

①样品前处理坩埚的选择。由于原方法采用铂金坩埚进行样品灰化和熔融,且需要双人管理,造成人力成本和分析成本较高。通过条件试验,经过对铂坩埚、银坩埚、氧化锆坩埚、镍坩埚等进行条件试验,选择既能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又能降低成本的坩埚。

②样品前处理熔剂的选择。根据样品成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碱性熔剂,既能保证试样全部熔融,又能保证低成本坩埚不受损害,确保样品中的所有待分析成分全部熔融。

③标准样品的制备。充分考虑介质、基体等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基准试剂和标准溶液配制与试样匹配的标准样品,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④共存元素的干扰试验。介质、基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通过条件试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消除和掩蔽,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2 试验过程

含氮化硼系列封严涂层喷涂材料属于混合粉末,由金属粉末、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硅、氮化硼等成分组成。主量及部分氮化硼具有酸溶性,但其中的氮化硼、硅、二氧化硅无法溶解在酸性介质中,利用这些成分可以与碱性熔剂共熔的特性,通过选择合适的碱性熔剂,合适的温度对试样进行熔融,再利用酸对其它成分的溶解性,最终使试样全部溶解,达到可分析状态。配制相应的标准溶液,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完成试样的准确分析。

2.1 熔剂选择试验

常见的碱性熔剂有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钠-硼砂、过氧化钠以及一些混合性碱性熔剂等。我们选用碳酸钠-硼砂虽然可以将试样熔解,但硼的引入造成试样中的成分不能同时被准确分析。同时,由于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和强腐蚀性,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危险,而且现有的坩埚和贵金属坩埚无法适应过氧化钠的性能,所以放弃了过氧化钠的使用。

将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作为熔剂,在铂金坩埚中熔融,与传统分析方法进行比对,熔剂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均可以使试样全部熔融。但碳酸钠+氢氧化钠混合熔剂需要用铂金坩埚并且在1000℃以上才能熔融,不仅分析周期长,而且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因此,初步确定氢氧化钠作为熔剂进行以后的试验。

2.2 坩埚选择试验

称取试样分别于银坩埚、氧化锆坩埚和镍坩埚中,加入氢氧化钠熔剂进行熔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氧化锆坩埚中由于含有少量硅,而使试样中硅的分析结果明显偏高;镍坩埚和银坩埚是用氢氧化钠熔融该试样后分析结果与试样的成分基本相符,但银坩埚熔融后会变脆而影响使用寿命,从成本上考虑,镍坩埚是该材料分析的最佳选择。

2.3 熔融温度试验

称取试样分别放入6个镍坩埚中,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钠,于高温炉中升至不同的温度,保温30分钟进行熔融,然后对试样进行测量。在 650℃时,可以全部熔融,SiO2在 650~700℃温度范围内可以全部熔融。因此确定试样的熔融温度为 650℃。

2.4 熔剂加入量 、介质影响试验

将相同量的试样加入不同量的氢氧化钠于 650℃进行熔融,确定氢氧化钠的加入量为 1.5g;氢氧化钠的量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氢氧化钠的量越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越低,因此,在进行试样熔融时,同时制作了试剂空白,保持试样中介质一致。

2.5 共存元素的干扰试验

分别配制共存 Al、Si、B、Ni、Cu、Cd 元素的离子溶液,在待测元素较灵敏的分析谱线上进行扫描。通过谱线强度可以看出,上述元素的谱线之间无相互干_,可作为各元素的分析线。

2.6 标准曲线的配制试验

不同的基体选择不同的分析曲线的配制方法,其中铝基试样标准曲线的配制方法是将纯铝与试样同时熔融,然后酸化加入相应的标准溶液配制而成;镍基试样标准曲线是将纯镍进行酸溶解,同时与试样同时制作试剂空白,然后将镍溶液、试剂空白、标准溶液进行混匀、稀释,同时保证试样与标准曲线介质相同。

2.7 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

采取快速法的分析结果与传统方法的分析结果相比较,其中快速法的分析结果偏高,是因为快速法没有中间损耗,而传统分析方法在溶样、清洗过程中会有少量损耗。

通过对滤液的测量,其含量基本在0.1~0.2%之间,这说明快速法与传统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符合,以上说明快速分析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

对同一试样测量8次,根据分析结果计算氮化硼、SiO2及其它共存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均在技术指标要求范围内。

3 结论

该试验过程开辟了新的前处理方法,试样采用镍坩埚,以氢氧化钠为熔剂对试样进行熔融,只要升温至 650℃就可以把试样中所有的待测成分全部熔解,经过水溶酸化后,配制相关标准溶液,就可以利用发射光谱仪进行准确分析。

与传统分析工艺相比,使原来由多种分析方法完成的分析,现在只要一次样品前处理就可以完成全部待测成分的分析,减少了中间流程对待测成分造成的损失及干扰,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该试验提高了工作效率,分析周期由两个工作日缩至 6 个小时以内,满足了批量生产的需求;降低了成本,由于采用镍坩埚代替铂坩埚;熔融温度由原来最高升至 1050℃的两次升温变成直接升至650℃的一次升温,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参考文献:

[1]李琳琳.氮化硼涂层的CVD制备工艺研究[D].上海大学,2016.

[2]孙海明.萃取剂选择在化学分析过程中的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05):197-198.

[3]岳阳,赵忠兴,张鹏.铝氮化硼封严涂层腐蚀性能[J].热喷涂技术,2014(02):28-32.

第3篇: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一、明确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技能达人,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课程必须能够让学生获得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这样他们在参加工作后就能够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胜任本职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以学生以后的就业为导向,把提高职业素养、培养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的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服务社会的目标。因此,围绕目标任务开展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的重头戏。教师应根据教材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上,实施积极有效的教学。教学内容应包含职业的工作任务,职业工作的内在联系和职业工作过程的知识三个方面,设计这三个方面的指导思想应凸显以学生为主体。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重点突出学生实践知识、实践技能和实践技巧的培养与提升,也就是说要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放在首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化学教师要主动联系化学行业的企业,加强与他们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这对培养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化学教学中习题练习,切实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

    习题练习是加深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的有效途径,是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是使学生创新技能得到有效提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科学选题是保证习题教学有效或高效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选题。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能够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典型例题,通过练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和掌握,这样才能接着做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然后,再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布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化学习题,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最后,要注意习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教师讲解习题时,要重视解题的示范性,使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格式和一般步骤;要指导学生认真读题、准确审题;遇到复杂且篇幅较长的题目,引导学生重点研究如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问题及掌握它们之间的前后关系。这样学生在解答难题时就增强了信心,因而解答难题的准确率也大大提高。

    习题教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这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学生在习题课上的学习就会更务实,习题教学也可以实现高效的目的。习题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讲练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比如,教师讲完一类典型的例题,可以让学生练习几道相类似的习题,这样学生就能够及时掌握并巩固相关知识;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再请代表回答,最后教师对不同答案进行筛选和总结;教师和学生互讲,教师根据习题的特点,对于难度较大的题,采用教师亲自讲授的办法,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留给学生讲,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又调节了学习氛围,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教师必须做必要的指导。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少见,但学生之间少了拘谨,多了课堂上的互动,大家感觉比较新鲜刺激。偶尔使用这种习题讲解方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注重学生操作技能培养,重视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智力发展水平看,化学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课是学生促成自己成为技术型应用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生不仅要掌握已有的相关化学理论知识,还要多实验、多思考、多探究,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会由量变到质变,物化成为学生本身所具备的技能。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将实验的关键技能培养点充分把握好,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技能得到提升与发展。

第4篇: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陶瓷材料;成分;化学分析;仪器检测;方法

1 前言

在陶瓷生产中,会用到多种矿物原料和化工添加剂,不同的原料配方和工艺处理过程,使得产品的物理性能(如:强度)、化学性能(如:耐腐蚀性)等有所不同,其主要是由原料的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所引起的。对这些特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性能。但是由于检测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成本较高,研究人员采用了相关的化学成分分析和颗粒度测定进行替代。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原料供应商和生产车间的技术人员通过原料的化学成分判定原料的品质和用途。事实上,通过一些经验系数,控制原料的化学成分成了生产中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控制配方的化学成分应从监控原料的化学成分着手。研究和控制原料的微量成分,甚至是痕量成分,将对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研究都是通过化学分析来实现的。

目前最常用的陶瓷原料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是国家标准GB/T4734《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该法属于湿法检测,样品被熔融和消解处理成液体,再经过络合滴定法、比色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原料中的氧化物成分。陶瓷原料一般分为普通原料和化工原料(单纯的化工料或经过混合加工的混合料),在GB/T4734标准中有规定,其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和灼减等9项成分的检测为常规分析。因此把以这些成分含量总数超过99.50%的、没有添加其他化工原料的陶瓷原料默认为普通原料。

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更多采用X射线荧光法,此法属于干法检测,是当今比较先进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之一。检测时,粉末样品经过压片或熔融冷却成玻璃样片,由计算机完成检测。检测效率很高,但成本也相对较高。

除此外,陶瓷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还有很多套标准可供选择,表1列出较常用的部分标准。

由表1可知,不同材料、不同成分、相同成分的不同含量范围,各有相对适合的方法。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策划和调整,选择合适的方法能使结果更准确。配合不同的样品,有时同一个样品需用几种方法进行检测,有时即便是差异很大的样品也能用同样的检测方法,关键是要了解每一种方法可能引入偏差的原因,在检测过程中需特别注意。

现代生产对原料的要求日渐提高,一些含量非常低的元素也会引起产品明显的差异。所以涉及原料化学成分方面,对化学分析结果的精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化学成分分析带来更多由计算机辅助完成的新型设备。比如先进的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原子荧光光谱仪(AFS)、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仪(EDXRF)、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仪(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等。这些仪器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元素成分,但价格比较昂贵。还有一些小型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离子计等,可对某类特定成分进行测定。这些仪器都能比较高效而精准地检测出陶瓷材料的化学成分。所有仪器对成分的测定都是以标准物质的标准含量为参照物,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也是结果准确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普通实验室常用的测定陶瓷原料化学成分的不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便使结果更准确,对产品的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帮助。

2 陶瓷原料成分的检测方法

(1) 滴定法

湿法化学分析测定陶瓷原料的化学成分,滴定法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表1中多个标准方法都使用滴定法。滴定分析法的原理是,滴定试剂与被测组分在适当的酸碱pH值下反应,通过指示剂在反应达到终点时颜色突变所使用的滴定试剂的多少来计算被测物的含量。陶瓷成分测定中,三氧化二铝、氧化镁>5%、氧化钙、三氧化二铁、氟化钙、较高含量的二氧化钛,还有熔块釉料中常见的二氧化锆、氧化锌、三氧化二硼等。由滴定法测定某组陶瓷原料化学成分的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滴定法测定低含量成分时,相对偏差较大。如果低含量结果的精度要求高时不适用。

(2)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分析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汽时,被蒸汽中的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发射光谱被减弱的程度,进而求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由于原子吸收检测的灵敏度很强,因此在测定较低含量的元素时比较显优势。就目前运用的检测手段而言,原子吸收是最准确的方法之一,其元素检出限可低至0.0001%。由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元素的含量见表3。

由表3可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含量成分时,绝对偏差较大。如果高含量结果的准确度要求很高时不适用。

(3) X射线荧光法

X射线荧光法的分析原理是用X射线照射试样时,试样会被激发出荧光X射线,不同元素被激发出的荧光X射线的波长(或能量)不同,且射线强度与元素含量成正比。把混合的荧光X射线按波长(或能量)分开,分别测量不同波长(或能量)的数值和射线的强度,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仪有两种基本类型:波长色散型和能量色散型。

作为干法化学分析方法的典型代表,越来越多的陶瓷材料检测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法进行测定材料的化学成分,主要在于这种方法的快速、准确及操作简捷。波长色散法的检测结果非常稳定,无论成分含量的高或低,准确性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检出限低至0.001%。能量色散法能在同一时间分析出所有元素,具有准确、快速的优点,定量分析稍逊于波长色散法。但在特定范围内的材料也能获得满意的结果,特定元素检出限可达0.01%。由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法测定某陶瓷原料化学成分的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测定成分时,重复性较好。无论是主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其结果都比较满意。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测定成分时,重复性也较好。但是所检测的样品范围比较窄,如石英、钾长石、钠长石、高岭土样品能迅速测定,结果较满意。混合样品的检测偏差比较大。

(4) 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介于原子发射光谱(AES)和原子吸收光谱(AAS)之间的光谱分析技术。该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目前已有20多种元素的检出限优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其主要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在环境科学、高纯物质、矿物、水质监控、生物制品和医学分析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如测定汞、砷、铬、铅等有毒成分。

(5) 其他检测法

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离子计分别在测定某些元素和离子含量时,有较强的优势。比如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低含量的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二氧化硅等,检测结果非常准确。火焰光度计测氧化钾、氧化钠操作比较方便,结果也能符合生产要求。离子计测氟离子是最准确的方法。

以上所提及的方法都是陶瓷原料化学成分分析常用的方法,不同方法对不同含量的元素成分各有优势。

3 检测偏差分析

(1) 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的检测偏差主要来自标准溶液的浓度是否准确、检测过程溶液的酸碱值是否符合反应的要求、滴定管是否标准、滴定速度是否合适、滴定温度能否保持等等。由于检测步骤较多,需要注意的环节也多,容易引起偏差。含量较低的成分更加必须小心。

(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检测偏差主要来自标准溶液的浓度是否准确、稀释溶液倍数越高,检测偏离风险越大。

(3) X射线荧光光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检测偏差来自样品本身。在压片制样的测定过程中存在颗粒效应、基质效应、矿物效应等影响。即粉末样品的颗粒细度不一致、所含元素不一致、所含矿物不一致,对检测结果会带来偏差。通过熔融法将待测样品熔融成玻璃片进行测定,可以消除这些效应,但是熔制样片时降低了试样的被检浓度,而加入的熔剂也会引入新的成分,检测时要避开这些因素。

(4) 干、湿法检测

无论湿法还是干法的检测,都要使用化学试剂,在检测过程中,化学试剂和被检样品交融在一起。因此化学试剂的纯净度不够会引起偏差,检测时必须进行空白对照实验,即不加入样品,与检测同步使用所有化学试剂和设备,测定相关含量。同时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同样的检测,以便监控检测的有效性。

(5) 标准曲线定位

仪器检测都涉及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取点很重要,检测点尽量设置在标准曲线的中间段,检测点离标准曲线中位越远,越容易引起偏差。

(6) 波长色散X荧光法

仪器检测时,含量接近或超出检出限的检测结果偏差较大;设备的检测边缘元素的测定偏差也比较大,如波长色散X荧光仪的检测为硼(B)至铀(U)的范围,测硼时的偏差会比较大、能量色散X荧光仪测钠时也是如此。

4 结论

(1)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法测定普通原料是最佳的方法,检测数据完全能满足普通陶瓷生产的需要,并且检测速度快。因为干法检测对环境的污染也很小。但是设备成本较高。

(2) 普通的陶瓷原料也可以采用湿法进行测定,原料中含量较高的成分用滴定法、重量法测定。原料中的微量和痕量元素可以由原子吸收和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完成。虽耗时长,但是准确性高、成本较低。

(3) 化工料或混合料成分相对复杂,某些成分在检测过程中还会互相影响,准确测定结果有时需要多种设备与多种方法相配合,如一般的熔块的测定: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锆、三氧化二硼用滴定法;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锌、氧化锂、氧化铅等用原子吸收法;氧化钡、硫、灼减量等用重量法;二氧化钛、五氧化二磷用比色法;含氟离子的样品还需要用离子计测定氟离子的含量。

对于加入了较多量钴、镨、铬、铁、钛、钒等显色成分调配的色料原料,检测过程更需使用多种方法和设备。

化工料或混合料,也可以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法进行测定,需要建立相近含量成分的标准曲线,检测结果较好。但是当样品中含硼或氟成分,由于熔剂本身含硼,又由于高温制样会使部分氟挥发,所以结果不理想。

(4) 一般陶瓷企业对生产原料化学成分的稳定性的监控,采用滴定法、火焰光度计法、分光光度计法和重量法,基本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如果需要更精确的监控,从性价比考虑,可以把样品送到设备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实验室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 陶光仪,卓尚军,罗立强.X射线荧光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 章诒学,何华焜,陈江韩.原子吸收光谱仪[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

第5篇: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摘要:本文对锦纶/涤纶混纺产品分别采用甲酸法、盐酸法和硫酸法进行化学定量分析,从精确性、安全性、操作简便性及成本方面对比分析三种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在精确性方面具有一致性,从操作简便性、安全性及成本方面综合考虑,盐酸法较为优越。

 

关键词:锦纶;涤纶;混纺产品;定量分析

1 引言

随着超细纤维的发展,锦纶和涤纶在服用纺织品和家纺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锦纶耐磨性和吸湿性较好,涤纶耐酸耐碱性优良,两者混纺产品则具有吸湿透气、轻薄柔软及耐用的特性,日用纺织品中,锦纶/涤纶混纺产品也因此越来越普遍[1-5]。因此在纺织品质检工作中,为锦纶/涤纶混纺产品寻求一种优良的化学定量分析方法十分必要。本文将从精确性、安全性、操作简便性及成本方面对比三种定量分析方法:甲酸法、盐酸法和硫酸法。

 

2 试验及试验方法

2.1 材料及试剂

锦纶标准贴衬织物、涤纶标准贴衬织物[6-7]、40%硫酸溶液、20%盐酸溶液、80%甲酸溶液、80 ml/l稀氨水[8]、石油醚(ar)及试验用三级水。

2.2 仪器及设备

抽滤装置、玻璃砂芯坩埚、250 ml具塞三角烧瓶、水浴恒温振荡器、带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电热恒温鼓风烘干箱、电子天平、索氏萃取器。

2.3 试样准备

取若干份锦纶织物和涤纶织物试样和若干份锦纶和涤纶混合试样[2-4]备用,每份试样约为1 g,并把每份试样中的织物拆成纱线,混合试样需将纱线混合均匀。

按照gb/t 2910.1—2009的要求对试样进行预处理[9]:将样品放在索氏萃取器内,用石油醚萃取1 h,每小时至少循环6次。待样品中的石油醚挥发后,把样品浸入冷水中浸泡1 h,再在(65±5)℃的水中浸泡1 h。两种情况下浴比均为1:100,不时地搅拌溶液,挤干、抽滤或离心脱水,以除去样品中的多余水分,然后自然干燥样品。

 

2.4 试验方法

2.4.1 甲酸法

按国标gb/t 2910.7—2009所述方法进行试验,涤纶d值为1.00。

2.4.2 盐酸法

参考标准fz/t 01095、aatcc20a—2007及相关文献[10-12]所述方法,即把准备好的试样放入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100 ml20%盐酸溶液,在常温下连续振荡15 min,使锦纶完全溶解。用已知质量的玻璃砂芯坩埚过滤,将剩余纤维用少量同温度、同浓度的盐酸洗涤3次,再用常温蒸馏水洗4~5次,用稀氨水中和2次,然后水洗至用指示剂检测呈中性为止,每次洗后必须用真空泵抽吸排液。

 

利用纯涤纶试样按所述方法试验可得所需涤纶d值。其中,d值=试验前试样净干质量×100%/试验后试样净干质量。

2.4.3 硫酸法

主要参考标准fz/t 01095及astm d 629-99和相关文献[12-13]所述锦纶溶解性能所得。具体步骤与2.4.2相似,用40%硫酸溶液替换2.4.2中20%盐酸溶液即可。其中d值所求方法与2.4.2相同。

 

3 结果与分析

3.1 精确性

3.1.1 盐酸法和硫酸法中涤纶d值

分别用盐酸法和硫酸法对涤纶试样各进行5次试验以计算涤纶d值,结果见表1。所求d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盐酸法和硫酸法中涤纶的d值为1.00,与国标甲酸法中所规定的涤纶d值一致。

3.1.2 精确性对比

分别为3种方法准备2份试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中数据可知,三种方法所测量的涤纶净干质量分数与实际值的绝对误差值都小于0.5%,测量结果都符合国家标准,且精确性较高。从相对误差来看,盐酸法、硫酸法与甲酸法相比,三者都小于1%,不仅说明盐酸法和硫酸法在涤纶/锦纶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面具有可靠性,而且说明了三种测量方法在精确性方面具有一致性。

 

3.2 操作简便性及安全性

由于人体不能与三种酸相接触,操作时试验人员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在相应的操作环境中时行试验。其中,由于甲酸和盐酸具有挥发性,试验应在具有通风设施的环境中进行操作。相对硫酸来说,其操作环境要求严格,安全性也较低。

 

据试验观察所得,锦纶在三种酸溶液中溶解后,加水都会出现析出现象,所以冲洗时应用酸液对烧瓶进行冲洗后再转移至玻璃坩埚中。而对硫酸法试验的观察发现,锦纶在40%硫酸溶液中溶解速度较盐酸溶液和甲酸溶液慢,冲洗所用时间较长,并且需要较多的搅动才能冲洗干净。因此,相对盐酸法和甲酸法,硫酸法操作较为繁琐。

 

3.3 成本

表3是三种酸价格及规格信息[14]。

结合试验所用三种酸液的配制,分析表中信息可知:

80%甲酸溶液[8]:用780 ml的98%~100%(质量分数)甲酸用水稀释至1l。根据上表中甲酸的价格,80%甲酸溶液所需酸的价格为:0.07元/ml。

 

20%盐酸溶液[12]:在500 ml的37%(质量分数)浓盐酸加入500 ml的蒸馏水可得。20%盐酸溶液所需酸的价格为:0.0077元/ml。

40%硫酸溶液[12]:在500 ml的98%(质量分数)浓硫酸加入1330 ml的蒸馏水可得。40%硫酸溶液所需酸的价格为:0.0056元/ml。

根据2.4所述的试验方法可知每种方法在试验时所消耗酸的量一致。因此综上所述,甲酸法在进行定量分析时所耗成本最高,其次是盐酸法和硫酸法。

4 结论

综上所述,三种方法在精确性方面,其测量结果是一致的。从操作简便性、安全性及成本方面综合考虑,盐酸法较为优越。但因盐酸法不是国标中所述方法,如需选用应先征求利益相关方的同意及签订相关书面协议。

 

参考文献:

[1] 黄雪红,缪金泉. 涤锦复合超细纤维针织物染整工艺的探讨[j]. 针织工业. 2002,(01):38-40.

[2] 宋超,文梦君,余毅.聚酰胺纤维生产现状及发展展望[j].合成纤维工业,2010,(1):49-54.

[3] 化纤概况[j].化纤文摘,2012(2):1.

[4] 翁奇望. 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织物的染整[j]. 印染. 2009,(03):18-19.

[5] 戚敏,朱泉. 聚酯超细纤维染深性的研究[j]. 印染. 2004,(22):5-7.

[6] gb/t 7568.2—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3部分: 聚酰胺纤维[s].

[7]gb/t 7568.4—200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聚酯标准贴衬织物规格[s].

[8] gb/t 2910.7—2009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聚酰胺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混合物(甲酸法)[s].

[9] gb/t 2910.1—2009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试验通则[s].

[10] 颜晖,马学敏,贾亚丹,等.采用20%盐酸替代甲酸对锦纶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的探讨[j].江苏纺织,2009,(7): 50-51.

[11] aatcc 20a—2007 纤维分析:定量[s].

[12] fz/t 01095—2002 纺织品 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s].

第6篇: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摘要:本文综合利用了水文地球化学方法中的数理统计、Piper图和Q型聚类模糊分析,对朝川矿水文地质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水,水库水,第四系孔隙水与岩溶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岩溶水为矿井的主要充水含水层。砂岩裂隙水与其他含水层基本没有水力联系,补给源少,对矿井充水意义不大。并为矿井能制定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文地球化学水化学特征Q型聚类模糊分析水力联系

煤矿水害做为矿上几大灾害之一,一直是制约我国煤炭开采活动和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治理水害中,我国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理论和技术,但矿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是一切研究的重要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矿井防治水措施。本文即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中的Piper三线图和Q型聚类模糊分析来分析朝川矿的水文地质规律,为矿井防治水提供科学依据。

一、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朝川矿区位于临汝煤田的东南部,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及河流冲积平原,中部平顶山砂岩构成丘陵,煤系地层则形成狭长形沟谷,南部寒武系石灰岩组成低山丘陵,呈现岩溶地貌景观。矿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68.1mm,年最大降水量为1170.9mm,年最小降水量为332.8mm,蒸发量为降水量的三倍。矿区为弧形单斜构造,区内构造复杂,主要断裂有北西向与北东向两组,多构成矿区或井田边界,在不同程度地控制着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使朝川矿区成为一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第四系砂、砾岩孔隙含水层,石炭―二叠灰岩岩溶裂隙和砂岩裂隙含水层,中上寒武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为矿区主要含水层。其中,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含水层在西南部出露,带宽度0.65km,走向延伸长23km,出露面积为15km2。

二、取样与分析

为了解朝川矿区的水化学特征及时间上的演化规律,确定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根据研究目的并结合水化学采样方法,制定了底板灰岩含水层、顶板砂岩含水层等五个深度层面的分层采样的方案,本次工作采集两批矿区水化学样,2004年采集14组,2008年采集26组。其中地表水共10组,第四系孔隙水共14组,砂岩水3组,石炭系岩溶水6组个,寒武系岩溶水3组,混合水样共4组。对其进行了水化学分析,分析项目主要包括K+、Na+、Ca2+、Mg2+、HCO3-、SO42-、Cl-、硬度、碱度、固形物、pH值等。

(一) 数理统计

朝川矿区采集的不同时间和不同含水层的水样的水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河水水化学特征:由于矿区排水主要通过朝川河流走,水化学类型由2004年的HCO3.SO4―Ca型水转变为2008年的HCO3.SO4―Ca.Na型水,TDS也有0.57134g/L增大到0.78803g/L;(2)孔隙水水化学特征:孔隙水的水化学类型由2004年的HCO3.SO4―Ca型水转变为2008年的SO4.HCO3―Ca型水,可见孔隙水的水质已经变坏,矿化度变化较小;(3)砂岩水水化学类型:砂岩水的水化学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可以说明砂岩水,与其他含水层的水基本没有水力联系;(4)岩溶水化学特征:寒灰水的水化学特征由2004年的HCO3.SO4―Ca.Mg型水转变为2008年的HCO3.SO4―Ca型水,矿化度亦有0.821165g/L减小到0.45924g/L。 2008年太灰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型,矿化度为0.78449g/L,比寒灰水较大,说明由于矿井排水的作用,使太灰水接受寒灰水的补给,亦可由此看出寒灰水为矿井充水的主要含水层;(5)SO42-离子特征:由于灰岩距离煤系地层较近,在煤矿开采的影响下,使以前的还原环境转变为氧化环境,因此使得煤系地层中的黄铁矿氧化成为硫酸盐(FeSO4)与硫酸,使得水中的SO42-含量增加;(6)矿井混合水的水化学类型:由于矿井混合水是由来自不同含水层的水混合而成,因此水化学类型比较复杂,混合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Na型,矿化度为1.370448g/L,已达到微咸水类型。

(二) Piper三线图示法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水化学分类方法,首先计算主要阳离子(Na+ 、Mg2+、Ca2+)和阴离子(Cl-、SO42-、HCO3-)的毫克当量百分数,使毫克当量百分数大于10%的离子参与水化学类型的分类。可知:寒武系灰岩,石炭系灰岩岩溶水与第四系孔隙水,河水,水库水水化学类型区域重合,说明孔隙水,河水,水库水补给寒武系灰岩和石炭系灰岩水,并且各水体之间相互交替频繁。朝川水库基底为寒武系灰岩,寒武系灰岩浅部岩溶非常发育,水库水透过灰岩裂隙溶洞补给地下水;在朝川河上游,芦店村旁两岸,河谷对第四系厚层沉积物的切割,第四系孔隙水以泉的方式补给河水;在朝川河中游第9勘探线附近,由于石炭系太原组灰岩露头与河谷相交,河水迎着灰岩层面补给地下水,并出现断流。在朝川矿二井以下,二井和一井矿井废水排入朝川河,并在下游通过河流渗漏补给第四系孔隙水,形成了岩溶水,浅层孔隙水,地表水水化学类型基本一致。二叠系砂岩水水质和其他水样有很大的差别,由此可得,二叠系砂岩水和其他含水层没有水力联系。

(三)Q型聚类模糊分析

为了增强对水化学资料的认识和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对水样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以获得对水化学特征的定量解释。为了对矿井突水来源进行判别,以采用常见的六种阴、阳离子Na++K+、Ca2+、Mg2+、HCO3- 、Cl- 、SO42-和TDS为变量,变量名分别为x1、x2、x3、x4、x5、x6、x7。对所取的34组水样进行Q型聚类模糊分析。二叠系砂岩裂隙不发育,与外界含水层没有水力联系,不会接受地表水体,大气降水的补给,故在掘进的过程中,砂岩裂隙水并不对矿井生产安全造成威胁。

张村矿-250寒武系灰岩水与朝川水库、朝川河上游等地的水样分为Ⅰ1-A-a组,说明其水化学特征相近,证明朝川河水库确实通过灰岩溶洞对西部寒武系灰岩岩溶水进行补给。

朝川矿二水平东、西翼泄水巷所取得太原组灰岩岩溶水水样与时屯、范庄水井水样、朝川河中游水样分为Ⅰ2-A-b组,其水化学特征具有相似性。野外调查发现,当河流流至第9勘探线附近时,由于石炭系太原组灰岩露头与朝川河交叉,河水在此处断流。说明矿区东部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在第9勘探线附近顺着岩层接受朝川河的补给。

三、结 论

本文通过收集资料、野外调查、水样分析、室内整理、计算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朝川矿水文地质规律,为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水化学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河水、水库水、第四系孔隙水和岩溶水的水化学类型基本一致可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水力联系。即河水,水库水主要通过灰岩区以渗漏形式补给寒武系和石炭系灰岩岩溶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以泉的形式补给岩溶水。岩溶水为矿井的主要充水含水层,是矿井水防治的主要对象。

2.砂岩裂隙水的水化学特征明显与其余几种水的水化学特征不同,说明与其他水没有水力联系。主要以顶板淋水或滴水形式进入矿井,水量有限,因此对矿井的充水意义不是很大。

值得说明的是矿井水文地质规律的分析和认识是矿井防治水的基础,因此对矿井水文地质规律的分析需要多种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只有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明确的认识矿井水文地质规律。

参考文献:

[1]Gorelick S M.Conjunctive water use: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interaction[M]. Int Assoc Hydrol Sci Publ,156,1986:547.

[2]王广才、段琦、卜森昌.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煤矿水害研究中的某些应用――以平顶山、肥城矿区研究为例[J].地质评论,2001,47(6):653-657.

[3]修先约、殷效彩.Q型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青岛大学学报,1992,5(1):85-90.

[4]马立文、窦齐丰、彭仕宓.用Q型聚类分析与判别函数法进行储层评价――以冀东老爷庙油田庙28X1区块东一段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1):83-86.

[5]聂振龙、陈宗宇等.黑河干流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的水化学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1);48-53.

[6]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中国煤田水文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7]沈照理.水文地球化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8]章至洁、韩宝平、张月华.水文地质学基础[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

第7篇: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 中学跳远教学 方法优化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eaching Method Optimization in Long Jump Teaching

LIN Peng

(Huafeng Middle School,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60)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the further education reform,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has achieved a certain success, especially in long jump teach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orts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ory knowledge and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long jump technique, high jump teaching method got certain optimization in this paper, from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ng jump technique, and formulat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eaching steps, accurately grasp the heavy difficult point of long jump technique teaching, effectively improve middle school long jump teaching effect finally.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long jump teaching; method optimization; analysis1 中学跳远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优化

1.1 优化思路

对于中学跳远教学而言,采取何种措施来保证学生能够把握科学的、合理的助跑节奏,从而建立起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是当前跳远教学的主要难点。此外,教导学生在快速的助跑条件下来完成相关的起跳动作也是难点之一。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将助跑同起跳相结合,从而突破此难点的重点,是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探讨助跑和起跳的结合,从两者的融合为着手点,选取逆向教学方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先从慢速与短距离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之后,再逐渐拉长学生的助跑的距离与相关强度,对其进行反复的强化,最后培养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动力定型,从而提高教学成果,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整个跳远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使用定向手段,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心理目标,使其在受到干扰的条件之下也能够顺利地完成跳远动作。

1.2 优化方法

跳远的关键在于跑得快、跳得起,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在跳远教学中指导学生把跳远需要的技术同快速助跑以及起跳的能力,有力地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要加强快速助跑与起跳练习的相关比例。①根据较多的实践结论,我们得出,可采用距离长短结合、速度快慢结合的方法进行练习,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过多较快,或长距离的练习使学生产生疲劳。

1.2.1 建立助跑、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动力定型

建立助跑、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动力定型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跑、跳上台阶。采用这种方法,首先是因为在跑跳上台阶的过程中,需要短距离的助跑,而在学生跑上台阶之后,则需要放松全身、减缓速度,之后继续朝前跑,一直到能够停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可以逐渐增加学生助跑的有效距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增加学生跑上台阶的有效距离,逐渐地把学生跑上台阶的动作转变为跳上台阶。与固定步数的短距离助跑起跳相比,采用跑跳上台阶这种练习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加学生助跑与起跳的速度,从而帮助学生比较快速地把握相关衔接与起跳技术。②(2)连续步数的助跑起跳。这种练习方式同单一的助跑起跳练习相比较,连续三步到五步的助跑跨越低栏、连续3至5步助跑起跳呈腾空步以及连续3至5步助跑起跳摸高,以上所有联系均能够在轻松自然的条件下来增强学生助跑与起跳的速度,从而培育学生跳远的节奏感。③(3)下坡跑接平跑起跳练习。主要步骤是学生在平地助跑四步到六步,之后进行下坡跑接平跑起跳练习,这种练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加快跑步速度。但是教师在使用这项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学生加速时的助跑节奏,以及助跑起跳动作的紧密性与结合性,此外还有学生起跳时的突然性。

1.2.2 利用定向手段诱导或强化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1)教师在沙坑的后半部分,可以将一个标志物悬挂在高度合适的地方,再指导学生进行定向跳远练习。④(2)设立助跑的标记,帮助学生进行全程的助跑起跳练习。使用助跑标记一方面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助跑速度,另一方面也能够相应地改变学生助跑节奏,从而提高学生助跑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3)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念动训练,从而加大学生起跳区域的全程助跑起跳练习。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要教导学生不要惧怕犯规,或者过分拘束于“准确踏跳”,应该借助自身的良好感觉来掌握助跑的节奏感以及稳定性。

2 结果与分析

跳远技术教学要以速度为教学主要目标,保证学生在跳远时身体的向前性,同时提高学生起跳过程中,腿缓冲的角度以及转换时的速度。此外还要增加学生两臂与腿的积极有力前摆,保证学生在跳远中,起跳较快而且自然,只有选择先进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够确保其整体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具体的教学步骤为: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优化的基本思路指引下,来完成基本操作。这主要是因为是否拥有一个优良的教法结构以及操作方式对于优化跳远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制定相关教学步骤时,首先确定要掌握助跑同起跳有效结合的技术,不断地改善与提高跳远技术,与此同时选取教法提升等手段来详细地展示中学跳远优化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以及相关操作方式。之后,又明确提出,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来掌握合适的助跑节奏与跑跳有效结合的方式;其在空中的动作主要维持平衡为主要目的等教学提示。从而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适合自己身体特点的跳远技巧与操作。

跳远技术教学实践证明: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是跳远技术教学中的重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广泛运用信号反馈,发挥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协调第一信号系统,强化本体感觉,发展学生的节奏感,形成良好的助跑节奏、固定的距离、步数和步频的练习手段,以解决助跑与踏跳的有机衔接和准确性的技术重点。⑤在解决助跑起跳的难点时,要广泛运用诸如原地踏跳与手臂协调配合的起跳;单杠前步助跑起跳,双手抓杠,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起;起跳后触摸一定高度的悬挂物;行进间的助跑起跳等行之有效的练习手段。

3 结束语

采用优化之后的跳远技术教法,在满足现代跳远技术的相关特征的基础上,还符合运动技能所构成的基本规律,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领悟与把握跳远技术的能力,因此在跳远教学过程中运用优化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跳远教学水平。

注释

① 贾春艳.优化立定跳远教学的几点做法[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3(10):249.

② 宋壮.突破跳远技术难点的教学手段优化设计[J].体育师友,2011.34(1):13-15.

③ 阳国诚.普通高校田径跳远技术教法优化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102-104.

第8篇: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教学方法分析

一、多元化教学对于高职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一)多元化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高职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在多元化教学对于高职舞蹈教学的重要性中,第一项内容就是多元化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高职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舞蹈教学都是采用传统方式。其传统方式有着两个特点:首先是内容固定死板。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其本身都是按照专业技能进行专项训练,然后根据专项训练内容,进行固定舞蹈内容编排。这样导致许多学生认为课堂没有吸引力,课堂压力过大,不能健康快乐学习。这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改进之处。其次是教学方法过于固定。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其教学方法都是疲劳训练法,通过让学生大量训练来增强学生个人能力,这种方法存在一定问题,而且很容易导致学生受伤。但是多元化教学不同,其本身内容较为灵活,而且老师教学也较为灵活,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学习舞蹈课程。

(二)多元化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高职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塑造力

在多元化教学对于高职舞蹈教学的重要性中,第二项内容就是多元化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高职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塑造力。不同学生有着不同性格特点,其个人素质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学生进行教育,要按照学生个人水平能力进行,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有着个人能力提升,同时具有独特特色。这对于学生成长而言极为重要。同时,舞蹈专业也不应该是死板的,每一个舞蹈家都有自己独特风格,因此舞蹈课程也要让学生塑造自己课程。这是当前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做到的,能真正提升学生素质。

二、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内容分析

(一)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不能引起高职学校领导层面关注

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中,第一项内容是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不能引起高职学校领导层面关注。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学校领导都过于关注教学成绩,因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此忽略了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中想要进行多元化舞蹈教学,就会存在一定问题。因为很多高职院校领导认为这种多元化舞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加自我,不能较好完成学校教学任务。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禁止了多元化教学方案。

2.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教师人员难以全面应用

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中,第二项内容是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教师人员难以全面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是需要老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相关内容制定,但是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老师个人能力水平有限,很难与学生完成密切狗沟通,并且难以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这样就导致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虽然提倡过多元化教学方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难以真正做到多元化教育教学,从而出现高职院校舞蹈教育推广多元化教学困难的局面。

3.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在校学生难以全面配合

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中,第三项内容是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在校学生难以全面配合。在高职院校中,其本身生源在一定程度上就存在问题。这是因为我国人民更加关注科学类学科教学内容,一般科学类学科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方才进入到职业学校进行兴趣类专业学习。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本身成绩较差,素质较低,难以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学生教育教学改革反感情况。

4.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设备层面难以全面建设

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中,第四项内容是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设备层面难以全面建设。想要完成多元化教学,学校需要拥有足够的教育教学设施,然而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资金相当有限,不能较好完成教育教学设施引入和建设。这样就造成,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是,虽然想要进行多元化教学改革,但是却没有足够教育教学设施可供使用,因此导致多元化教学改革被一再推迟,这是需要注意的。

(二)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

1.改变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不能引起高职学校领导层面关注的情况

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中,第一项内容是改变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不能引起高职学校领导层面关注的情况。想要让高职院校中领导关注高职院校舞蹈多元化教学改革,其主要还是需要让学校领导真正了解多元化教学。这就需要我国教育部门为高职院校领导提供统一学习机会,这样才能确保我国高职院校中领导层面能够了解多元化教学内容,从而更清晰的认识多元化教学好处和意义。这对于高职院校建设而言至关重要。

2.改善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教师人员难以全面应用的情况

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中,第二项内容是改善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教师人员难以全面应用的情况,其主要办法就是让老师进行多元化教育教学内容学习。我国当前大部分学校中都没有全面推行多元化教学,因此参考意义不大。这需要我国高职院校老师能够学习国外经验,并将国外经验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学生个人情况等进行全面改进,才能创造出适合自己学校的多元化教育教学方案。

3.改善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在校学生难以全面配合的情况

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中,第三项内容是改善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在校学生难以全面配合的情况。学生不配合主要源于学生本身对于教学内容兴趣不够。因此多元化教学中就需要以兴趣为基础,让学生更快爱上自己所学内容,才能保证学生用户学科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但是需要注意,教育教学改革核心在于增强教育教学效果,而不是单纯强化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教学效果。

4.改变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设备层面难以全面建设的情况

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中,第四项内容是改变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设备层面难以全面建设的情况。想要提升学校建设程度,那么需要学校能设立多元化教学专项基金,这样才能保证多元化教学建设资金不被其他资金内容所侵占。这对于多元化教学改革极为重要。同时,学校也可以申请政府补助,让政府帮助学校建设好多元化教学内容。

三、结语

第9篇: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

新课程改革为化学课堂提供了新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同时要求改变原来不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纠正错误的教学思维,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

一、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总体来说,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思维和方式方法难以进行创新和变化,因循守旧,教学方式单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潜能开发极为不利。在现阶段大部分的高中,教师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口头陈述教学内容,在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习题练习还是惯用的手法。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闭目塞听的教学方法显然对于学生来说是无益的。另外,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验环节和实践环节很少。按照化学的本质来说,化学其实是一门特征明显的实践课程,是关于科学的课程,是与生活相关的课程,对于化学来说,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探索。但是这在当下的化学教学中显然是做不到的,甚至是欠缺的。而且,在当下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始终是课本中的知识,对于课堂的内容安排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吸收程度,因此对于教师的教学,很多学生感觉吃力,课堂学习效果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