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级国际贸易范文

高级国际贸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级国际贸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级国际贸易

第1篇:高级国际贸易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也不断增加,国际贸易教学的地位在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中越显其突出作用。在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下对贸易知识的熟练应用,并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新的复合型当代技术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外贸英语;基础教学;职业教育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233011 我国高职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现状1.1 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对象 国际贸易教学作为学校上档次和培养新的复合型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一直受到各类高职高专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学生的青睐。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和高职高专学校教育、教学的声誉和培养学生质量;关系着能否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现代人才。高职高专学生的来源和国际贸易专业技术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经过正式的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经过三年高中的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高职高专的国际贸易英语教学要求。另一种是参加高职升学考试,从中专、技校、职业中学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俗称“三校生”。这部分学生虽然在中专、技校、职业高中阶段也学过三年英语,但英语基础非常差,因此对英语的学习极感吃力和不感兴趣。1.2 高职高专学生的外贸专业学习现状外贸专业的学习分为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外贸英语能力的学习,其中外贸英语口语与写作尤为重要。(1)学习基础:高职高专的学生对于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外贸专业知识枯燥乏味,兴趣不大,真正学进去的人不多,另外,英语基础普遍差、底子薄弱,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很多学生想学,却无从下手,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实际上,普通高职高专学校学生英语的基础比统计的情况更严峻。尤其是专业性强的外贸术语更是难上加难。(2)学习习惯动机:学生经过应试教育的洗礼,习惯了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进入高职院校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和方向,他们更是把惰性发挥到了极点。(3)学习目标:多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表现在他们对未来的迷茫,没有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而且对自己认识不清,不能正确自我定位,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那么对于外贸英语的学习更是没有兴趣。1.3 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基础教学现状(1)教学基础设施:目前有很多高职高专学校是由中专、中技或其他中等学校升格的,升格后投入的资金不足和重视的程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设备简陋、落后,资料缺乏等问题,导致专业教学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新的办学理念的需求,从而影响了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2)教材方面:当前已有不少的高职高专外贸专业教材,但在当前的各教材中,理论性的普遍偏多,学习量过大。而实践环节却很难实施。另外,由于学生生源复杂、知识结构多层次、掌握的知识参差不齐,英语基础薄弱。对于专业性强的外贸英语掌握程度较差。(3)师资方面: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师资队伍无法完成现有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英语教学任务。我国高职高专学校普遍存在师资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的现象。在普通高职院校中,特别是在开设有英语专业的高职高专学校中,普遍存在一个英语教师只担任英语专业的各门英语课程、非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而对于外贸方面的专业英语并不专业。(4)外贸英语教学的模式偏离英语教学的目标。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与其它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不同,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在贯彻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再一味地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但是现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由于教学时数少,内容多,又要应付《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的A级》考试,多数教师就只好沿用单一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一味的赶教学进度,加上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高职高专学校英语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了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2 对策探究2.1 夯实基础知识,明确学习目标(1)进入高职院校后夯实英语基础,了解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也是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的重要一步。根据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计划地进行音标、基本语法知识的补课,为以后的专业英语学习打下基础。(2)加强目标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动机。目标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高专的学生对人生目标的认识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国际贸易中专业英语的学习有比较偏激的认为:“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干好以后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根据这种思潮,我们在教学中要说明:“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英语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一定的英语知识水平,就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和外贸客户很好地交谈介绍产品,了解顾客的需求”。2.2 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英语的兴趣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对学习专业英语的信心是达到专业教学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从互联网上下载各种专业英语资料,优化教学内容并利用互联网增强师生的教与学的互动。(2)创造条件营造现实的和虚拟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教学环境,充分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专业特征,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文章背景,适当穿插一些生动的专业案例、实践情景等的内容,使枯燥的专业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活力,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3)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联系相关的外贸公司让学生正真接触起来,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通过实践和实习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的状态。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稳定教师队伍(1)高职高专学校要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教学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完善合理师资结构;教师必须定期到基层企业实习锻炼,熟悉其运作环节,索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同时,学院应鼓励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去争取做国际贸易营销员、商务师、外销员等工作,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适应学校教学要求。(2)对教师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思想素质,提高教师投身教学的自学性。(3)学校也要抓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为教师创造进修学习的机会,不断培养高素质专业知识教学人才;鼓励教师搞教研、科研;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培养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现代人才打好“物质”基础。综上所述,高职高专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现状亟待探究和采取对策,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强、技术能力硬的新的复合型人才。参考文献[1]王涛生.论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J].高校教育研究,2009,(9).

第2篇:高级国际贸易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合作研讨;三环联动;实践

本文为2011年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课题“高职《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合作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的结项成果;课题编号:20111015;课题主持人:边丽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月29日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为分析国际贸易现象与问题提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支持,有助于培养“了解国际贸易理论,通晓国际贸易政策,掌握国际贸易体制规则,从事国际贸易经营、管理和研究”的人才。所以,总体而言,该课程是偏向于宏观理论和政策的学习,初学者往往不容易产生很大的兴趣。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弱,更加侧重于“操作性”技能,因此他们常常会对该课程的有用性或有效性产生疑问,进而失去了钻研的动力,也就无法实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最终目的。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亟待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或方法,使之既适合高职教育,又适合本门课程。为此,笔者引用并探索了合作研讨式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合作研讨式教学的引用与探索

(一)合作研讨式教学的含义。合作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是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真正的信息交流、沟通和合作,最后形成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的产品。它以小组活动为主体,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和目标导向活动。这种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的模式,创设了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其实施步骤是:教学目标呈现――集体讲授(课堂教学)――研讨小组合作活动――教师总结和评价。

它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和合作讨论问题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景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并极大地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二)三环联动合作研讨式教学的提出。针对《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和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笔者引入了合作研讨式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也普遍反映收获更大。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在本课程中也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为了使合作研讨式教学更好地适用于本课程,进一步彰显课程特色,笔者在传统合作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加强了实践调研的作用与比重,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三环联动合作研讨式教学。

本课程所适用的三环联动合作研讨式教学,是在合作研讨式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师的“导学”与学生的“合作研讨”、“实践调研”三个环节统一起来,做到有机结合,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达到教学研统一,真正授人以渔。为了使三环联动合作研讨式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还专门编写了《学习指导书》。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实施合作研讨式教学的实践

本课程按照基础项目、理论与政策项目、措施项目和趋势项目进行整体设计,实施了具有课程特色的三环联动合作研讨式教学。

(一)教师导学――三环之一。在“三环联动合作研讨式”教学中,教师导学为32个学时。根据课程的四大项目,教师讲授与国际贸易实践密切相关,又能体现当今国际贸易最新成果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布置自学与合作完成的任务,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学会发现和思考问题等。

当然,在“教师导学”中,也必须引入与《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有关资格证书(如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贸易业务员和高级国际贸易业务员)考试的内容,实现课证融合。同时,在“教师导学”中,我们也安排了“国际贸易新闻一刻”环节,让学生从教师提供的互联网资源和报纸刊物上寻找“国际贸易新闻”,透过新闻所揭示的现象,展开深入的分析。通过增设此环节,能够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和分析各种国际贸易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二)合作研讨――三环之二。根据教师导学的内容,开展合作研讨,共计8个学时。在这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主要担任研讨活动组织者的角色,确保研讨活动的每一步骤都在自由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并通过举办辩论赛等各种方式不断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这一环节是通过师生、生生彼此间的合作、交流,相互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策划研讨的方式和主题。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并根据教学内容与国际贸易领域内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通过策划座谈、辩论等多种研讨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性。

研讨主题的设置,首先要适度,要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难易适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应选择与国际贸易实践密切相关,又能体现当今国际贸易最新成果的主题。例如,我们曾设置的研讨和辩论主题有“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中国出口企业如何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等等。

第二,组建合理的研讨小组。研讨小组区别于传统小组,他的组成更为科学和周细,主要以异质为主,即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别、成绩水平、性格特点、能力倾向等方面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合作。从总体上看,各研讨小组的总体水平又是基本相一致的。组内异质的差异可以为小组成员进行优势互补。小组成员一般7~8人为宜,其中包括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为了使小组成员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责,笔者编写了《合作研讨角色定位规则》。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研讨小组也可以模拟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在学到“世界贸易组织”内容时,不同的研讨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仿国际政务来进行知识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不同小组学生在角色演练中体会到角色的地位与作用,产生身临其位、身临其境的感觉,促进对相关知识的学习。

第三,研讨小组的自主学习。根据研讨主题,各研讨小组在课下首先要自主学习。在组长的指挥下,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开展小组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例如,学习能力强的成员负责利用网络对新知识点进行查询,然后传授给其他成员;其余成员负责收集报刊上的新闻报导和评论。小组记录员要将研讨小组自主学习的情况写到事先制作好的《合作研讨记录表》中。合作式学习强调组员间的相互合作,互通有无。组员之间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到本组的学习效果。

第四,研讨小组的汇报与交流。在研讨小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设立了专门的研讨课,并举办了多场辩论赛,实现了各小组之间的交流学习。合作研讨的程序按照事先制作好的《小组研讨规则》来进行。各组发言人汇报本组合作研讨的成果(要求学生通过PPT的方式演示),记录员要做好研讨记录,教师可根据《〈国际贸易理论〉PPT汇报量化评分表》进行现场打分。

经过精心组织,我们举办了多场辩论赛,根据不同辩题,分别设置了正、反方辩论小组,双方在一系列的辩论环节中围绕辩题,结合专业知识、大量举例,展开精彩辩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使每个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

第五,教师的总结评价。教师在合作学习后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对合作内容作出必要的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自觉弥补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作出评价性的总结,给出研讨小组成绩和组员成绩。

(三)实践调研――三环之三。在合作研讨环节完成之后,随之而进行的便是实践调研环节,共计8个学时。当然,在调研之前,教师要设置任务或问题,例如我们曾设置的任务有“调查该公司曾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情况”、“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国外提起的反倾销调查”等等,学生带着这些任务,前往海关、外贸公司等地进行实践调研。通过调研,不但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了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合作研讨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调研报告,并将其作为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便于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为了推进三环联动合作研讨式教学,我们也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注重了过程化考核,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改变了传统的“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做法。学生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50%)和期末卷面成绩(50%)组成,平时成绩由研讨课成绩或研讨论文、课堂表现以及调研报告或实训作业共同组成,即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50%。这种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改变学习习惯,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结语

实践证明,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合作研讨式教学的应用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扭转了以往教师讲、学生记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平等、宽松、和谐的合作气氛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经历成功,表现才能,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应用能力,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闫国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10.

第3篇:高级国际贸易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国际贸易;商务转化率;电子商务;效率;成本

一、前言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主要从事水泥生产的工程设计、技术服务、水泥生产技术研发、水泥生产装备制造、设备成套、工程总承包等工作。近几年来,合肥院根据国际市场的发展需求,在巩固工程设计和核心装备制造技术优势的同时,实施了以国际工程总承包业务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推动了国际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快速发展。工程总承包业务遍布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相继承担国外二十余条水泥生产线总包工程。国际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开展,为合肥院培养了一批与国际业务接轨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推进了合肥院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国际贸易业务成为合肥院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何增强企业国际贸易业务竞争力,挖掘市场潜力,提高企业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这是当前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电子信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贸型企业应该从提高自身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角度来认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快付诸实施。外贸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电子信息系统主动供求信息,及时与客户进行双向沟通与交流,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利用电子信息系统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电子信息作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其重要性已日渐显现出来。

二、电子信息环境下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问题

由于电子商务很多单据都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双方的书面文件较少,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尚未明确规定具体的电子文件形式,可能导致交易缺乏安全保障。另一方面,由于交易者、交易方式、交易意向和交易标的表达都虚拟化,交易过程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加上黑客、病毒的侵扰,从而使得交易的信用风险、质量风险、技术风险大大增加。

2.法律法规问题

证据问题:伴随着电子信息系统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和运用,如何鉴别电子商务单据资料的真伪,如何在法律事务中运用和采信电子单据证据已成为新型贸易法规的重要问题。

签字与认证问题:2000年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草拟了《统一电子签名规则》,即国际上对签字认证的通行做法“电子签名制度”,规定这种电子签名是由代码和符号加密组成的密钥,具有唯一性和可识别性,但各国的规定仍然有所差异,国际上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对此进行规范。

网络订立合同问题: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是国际贸易仲裁的重要证据,而交易双方的电子文件可能通过网络传递过程中在生效时间、生效地点等方面不一致,因此,有待于全球制定统一的法律规范进行界定。

3.物流配合问题

电子信息系统下的国际贸易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度统一。信息流、资金流在电子工具和网络技术支持下,可通过轻轻点击瞬间完成。而物流资料空间位移,即具体的运输、储存、装卸、保管等各种活动是不能直接通过电子信息系统来完成的。

4.信任问题

通常的货物采购方式,先对货物进行实物考察与检验,再决定是否选择该产品。在电子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开展商务活动。通常是货到后才能见到货物真面目,并且售后服务保障体系有待完善,这些情况使客户对产品缺乏信任感。

三、电子信息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1.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促成国际大市场的形成

电子信息系统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条件,彻底消除了地域的界限,对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和无形壁垒有着积极的意义。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虚拟的国际大市场,在网络环境中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大大加强。由于虚拟市场的形成,超越了以往地理界限的制约,使商品与服务等有关信息在全球范围充分流动,表现出公开、完整和实时的特性,减少了进出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市场信息不完全而引起的价格扭曲,同等质量或质量相似的商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保证了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加速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

事实上,电子信息系统对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根据国内外电子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由于企业引入电子信息系统,将会使国际市场格局发生改变,国际市场将因而重新划分。

2.国际贸易手段得以更新,企业效率大幅提高

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是国际贸易的大势所趋,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国际贸易跨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它特别需要能不受空间限制的快速、连续工作的系统。国际贸易中大量的单据处理,需要高质量的自动化以提高效率减少差错。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电子信息系统,能够满足国际贸易这些要求,因此电子信息系统必将在未来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使得国际贸易的一些交易手段变得更加便利、快捷。订单、发票、提单、报关单、进出口许可证等贸易单证将通过网络在各交易主体、监管部门以及交易相关方之间进行传送,省去了通过传真与信函等传统方式传输的书面文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开展国际贸易,买卖双方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险凭证、发票和汇票、信用证等,使各种相关单证在网上即可实现瞬间传递,大大节省了单证的传输时间,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因纸面单证中数据重复录入导致的各种错误,对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十分明显。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每一程序包括签约、洽谈、报关、租船订仓保险以及支付结算等都必须由人工参与,交易效率低,错误发生率高,受时间的局限性大。而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办理相关业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参与,并且不受时间限制,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3.全天候业务运作,提高客户满意度

由于世界各地存在时差,进行国际商务的谈判就相当不便。对企业来讲,在传统条件下,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客户服务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可以做到7×24的全天候服务,任何客户都可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从网上得到相关企业的各种商务信息。如果得不到理想的答案,还可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询问。只要企业及时回复,即可使客户得到满意的答复。电子信息系统全天候、不间断运作可使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随时得到所需的信息,为外贸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并且可大大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办理相关业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参与,并且不受时间限制,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4.应用电子商务,降低国际贸易成本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模式中,信息查寻、合同订立和执行、售后服务等方面所花的费用是国际贸易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电子商务则可以大幅度降低这些成本。当然,电子商务会增加技术、安全、法律等新的成本,需增大包括软硬件成本、学习成本和维护成本等投入,风险和安全成本也可能增加。实践表明,两相比较,电子商务大幅降低了总体成本。

通过推行电子商务,可以极大地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增强外贸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力。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单证数量繁多,处理费用高。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既可节省大约90%左右的文件处理费用,并可缩短交单结汇的时间,加快资金周转,成本优势十分明显。由于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商务活动,交易费用显著下降。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业务中,因为大量的中间商的参与,国外进口商的买价是国内生产企业交货价几倍。目前不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直接把生产企业和国外进口商的供求信息整合在互联网上,减少了中间环节,产品直接成本大幅下降,促进买卖双方的交易。

5.减少对有形资源的依赖,降低外贸企业投入

企业建立电子信息系统,网上信息、网上广告已经部分地替代了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中的广告宣传。企业通过网络宣传扩大影响和提高知名度。通过电子信息平台、虚拟洽谈开发新的客户。大幅度降低国际贸易业务的有形广告宣传投入。

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要高得多。传统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办公用房、仓储设施、产品展示厅等。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则在这方面的投入要小很多,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开展国际贸易可以显著减少在实物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

6.国际分工更加深化,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电子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生产厂商与最终用户之间信息沟通障碍,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距离,因而电子信息系统将通过国际贸易进一步延伸到国际生产领域,从而深化国际分工,使各国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促进跨国公司生产布局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企业借助网络直接根据订单组织生产,一方面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减少库存,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安排生产,促进不同企业之间在全球范围的分工与协作。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招标采购,以取得最优惠的供货条件。电子信息系统使生产更具灵活性。可以随时从企业内部或外部调用信息、人员组成新的机构,为客户要求的产品进行设计、加工生产,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组织形式可以随时发生变化,经营更加灵活。

四、利用电子信息平台提升外贸企业营销能力

1.优化企业网站,提高访问量和信任度

企业网站建设目标就是: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给访问者留下良好的印象。面向更多的客户,更好的展示产品和服务。吸引客户光顾网站,提高企业网站信任度,最终在企业网站达成产品销售。

企业网站访问量、信任度与网站建设过程的细节管控和网站的日常维护有直接关系。

网站要透明,访问者能通过非常翔实的页面,知道企业是真实存在的。企业越是透明,提供真实存在的要素越多,企业形象在客户印象中就越完善越真实。将公司的发展历程、规模、注册资本、公司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现在流行的三维城市地图放在页面上,将公司的典型客户、以及一些优秀业绩案例放上企业网站上,真实、可靠、有知名度的典型案例,能给客户带来较高的信任度。网站信任度是客户访问网站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效应,信任度高的网站能够赢得比较稳定的回访量和竞争优势。

突出企业的专家、专业形象。在网页内容中,出现与本行业相关的名词、本行业的专有名词,这样会提升企业网站的专家形象,越是专属名词,专有名称,几乎就等同于专家形象。如果网站访问者相信所登录的企业网站是这个行业的专家,那么,企业建立网站的目标也就基本达到了。

精美的图片、动感的flash、圆角表格等,这些细节可以反映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对互联网访问者的重视程度。具有精美网页的网站比图片模糊,排版不美观的网站更具有可信性和影响力。

建立有效的客户咨询功能,及时更新回复用户反馈和咨询信息,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对用户的咨询、回复以及来往邮件全部要正式化、书面化,切忌浮夸和捏造,确保对公司产品或服务有兴趣的客户在网站上任何一个咨询都能得到详实满意的答复。

除了英文网站的投放外,应当投放一些海外目标市场的语言网站。比如目标市场在越南的,应开辟越文的网站;目标市场在俄罗斯的,要开辟俄文的网站。这样更具针对性,定会收到更多来自目标市场的询盘和订单。

2.注重企业网站实效,提升搜索引擎上的曝光率

随着搜索引擎营销流入中国,很多人看到了效果,也加入了此行列,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已经优化好的网站如果后期不进行有效的维护,排名自然也跟着下降。搜索引擎往往能促进吸引更多客户访问企业网站。网站排名十分重要。网页级别值(PR)越高,排名越靠前,其影响力越大,知名度越高。

企业网站要注重实效,企业所做的一切努力,包括请设计公司、购买域名,购买空间等,都是为了搞好网站,提升搜索引擎上的曝光率,提高访问量。

注重网站的链接功能。在网站上添加同一系列及同一地区合作盟友、或知名网站的链接有助于提高企业网站的排名和客户访问量,最终影响企业的国际贸易订单量。综合排名在前网站,其反向链接的数量也高。维护好企业网站,除了增加网站的外部链接外,同时需要外贸企业不断更新网站内容。最新产品信息的上传,行业信息和新闻的更新都是必要的。

注重行业信息和新闻的更新。企业新闻,行业新闻要经常更新,网站内容更新频率代表企业网站的活力。会让客户相信这是一个用心负责的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一个长期不更新的网站,会给访问者感觉这个企业不具活力,陈规守旧。经营状况不会良好。给客户留下不良印象。一些可能的订单也会流失。

从网站上传到被搜索引擎收录是需要时间的,除了与产品品牌本身的知名度有关外,还与关键词的冷热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冷门关键词比热门关键词排名上去更容易。收录时间与各大搜索引擎本身抓取网页的速度也有关系,比如Google收录页面的速度就比Yahoo快,MSN上的网页较前两者更容易排上去。

3.流量转化销量,提高网站商务转化率

外贸网站最重要的营销目标是提高网站的商务转化率。要获得高回报的网站营销,就必须努力提高网站的转化率,把流量转化为销量。即让浏览网站的访问者最大程度的变成客户。转化率是后期销售更多产品获得利润的基础,因此转化率比订单金额、利润率更值得重视。

(1)在产品推荐区放置容易获得转化的产品

有些企业网站常把高利润或滞销的产品放置在产品推荐区或者促销区来引导客户。这种做法非但对提高转化率无助,而且很可能导致客户的流失。推荐区必须在第一时间让客户获得信任和好感,通过性价比高的产品,并辅之以资质证明,以及良好的客户服务,提升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从而让流量顺利转化为销售量。

(2)避免不必要的内容干扰

有的企业网站在页面上放置许多弹出窗口或者广告位,希望引导客户点击。这对于靠显示广告次数获得收入的信息类网站是有益的,对于做外贸的企业而言,这种做法很可能会分散客户的注意力,干扰客户的购物流程。因此,删除无助于用户完成最终购买产品的信息,最大程度的保证用户的良好体验,促进商务转化率。

(3)网站设计应环环相扣

网站设计应当尽可能的紧凑,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外贸网站无法向用户展示产品实物,因此,精心准备的产品说明会对客户产生吸引力。富有特色的产品说明应包括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文字说明要做到简明、扼要、清晰,图片资料要做到图片清晰、美观,尤其要注意细节资料的解释说明,更能显示产品的优质与价值,也越能得到客户的青睐。将极大的提高网站的商务转化率。

(4)提高询盘的回复效率

客户的询盘就是客户订单的前奏。询盘回复直接影响到交易能否进行和网站商务转化率的水平。收到询盘后,首先分析客户。通过搜索引擎去查找询盘公司的相关信息。一般规模的公司都会有自己的行业网站,有时还可以搜索到一些别的公司对此公司评价的新闻,从而可以了解到这个公司的信誉度,实力、专业度等。回复要及时和专业,最先回复更容易把握商机。尽量制作一份信息详备的报价单,给客户一个非常专业的感觉。

在充分了解对象的基础上,了解询盘公司的目标市场,根据市场可以进行价格定位。因为通常按价格水平分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鲜明特点。大体上是欧美以及东南亚对质量的要求相当的高,价格不能低,否则客户会对产品质量不信任;其次是非洲和南美,对质量要求不高,价格是较敏感的因素。

4.引入B2B营销手段,实施网络营销

B2B平台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是英文Business-to-Business的缩写,即商业对商业,或者说是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通过B2B形成一个全球大市场。引入先进的B2B营销手段,实施网络营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在目前B2B电子商务浪潮中,国际贸易中B2B电子商务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主要因为国际贸易数额庞大,发展潜力大,这一领域的电子商务前景广阔。

B2B是目前盈利状况最好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B2B模式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聚合众多的企业商家,形成买卖信息海洋。买家与卖家在平台上选择交易对象。

B2B由于有一定的企业数量规模,客户相对来说比较精准,可以大大减少客户搜索厂商的时间。客户喜欢在这种平台上寻找产品。产品排名影响企业的销售效果,同行业的供应商有上百家,排名次序对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各种媒体、各大网址导航站上重复出现的都是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外贸B2B平台,这就为选择B2B平台提供了依据。B2B平台有饱和效应,如果平台上的供应商过多,很难保证企业产品排在前面,这样的平台对企业来说效果不佳。在B2B平台信息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扩大信息的覆盖面,使企业信息被搜索引擎收录,关键词获得好的排名。排名靠前的产品自然容易被发现。对已经的产品进行更新和对产品内容页加入精准的关键词,对排名优化很有帮助。

在B2B平台上产品信息的类目要准确,类目名就是关键词。无论客户是用点击网站类目的方法还是搜索的方法查找供应信息,类目正确的都会比类目错误的信息被展示被曝光的机会高,正确的类目有利于搜索引擎收录,获得客户的关注。

五、结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让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感受到了的巨大竞争压力,若想在强手如林的国际贸易领域提高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就要对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进行重新思索与定位,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营销手段。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为这一改变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空间。

第4篇:高级国际贸易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 专业 双体系融合

一、南通市外贸人才需求状况

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凸显,南通已成为江苏甚至全国的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崛起力量。具体地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对外经贸高速发展,具体针对南通近年的外贸发展情况,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作了详细了解,根据资料显示,2007年,南通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27.76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7.4%,高于江苏省平均增幅4.3个百分点。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不断增加,大批操作性和服务性较强的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旅游等行业的涉外工作岗位不断出现,这将吸纳国际贸易专业(外贸专业)毕业生,从而促进需求增长。同时,更多的国际性企业看好南通,国际各类投资及其贸易趋向活跃,2007年仅南通开发区新增外商投资396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83个,商务部确认资金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3.23亿美元,这将产生更多的涉外就业岗位。国际贸易人才将出现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结合我们的调查资料结合南通人事局的预测,在今后的五年内,南通对国际贸易(外贸)专业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在11000个岗位到15000个岗位。

二、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

1.对市场需求的调查不够,导致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对国际贸易企业的市场调研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调查的企业面比较窄,数量有限,不能反映实际的用人需求情况。部分高职院校在调查时,通常以几家企业或是几十家企业为调查样本进行,最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即以此为依据。但是国际贸易企业有着专业贸易型外贸企业和生产型外贸企业,其所属行业也千差万别,因此几家企业或几十家企业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用人需求,导致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偏差。其次,对用人需求的调查分析的深度不够,不能反映企业用人的规格要求。很多学校在用人的调查表设计时往往注重调查企业用人需求的数量和岗位,但是对于企业某一岗位用人具体需要哪些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以及要达到的标准等调查不够,导致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没有真正为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起到参考作用,人才培养也因此产生了偏差。

2.没有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导致学生岗位实习欠缺

高职院校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是应用性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是一条实用、高效的途径,可以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就国际贸易这个专业而言,校企合作缺乏“双赢”机制,首先,从学校角度而言,学校十分希望将所有学生派到国际贸易企业的相关岗位去实习,并在实习中通过企业外贸从业人员的指导,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践技能。但是学生数量众多,平均一个班大概有30到40人,一个年级大约有100人甚至更多,以每个企业接纳3到4名实习学生计算,一届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大概需要找30到40家国际贸易企业,这对于学校而言十分困难。其次,从企业角度而言,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习效果普遍不高。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国际贸易企业普遍对其业务特别是客户资料采取保密的态度,学生参与到实习中去企业担心其客户资料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另一方面,外贸业务环节繁琐,很多细节东西问题需要有丰富经验才能应对自如,企业担心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参与其中会导致业务出差错,因此一般只让学生观看,不会让学生上手操作,导致实习学生有时干脆被晾在一旁,实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鉴定联系不紧密,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对于国际贸易专业而言,职业标准的开发相对完善,发证规范,主要有商务部及人事部联合颁证的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即外销员考试,商务部外经贸企业协会的国际贸易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职业资格考试,海关总署的报关员资格考试,国家质检总局的报检员资格考试,国际货运协会的国际货运员资格考试,剑桥商务英语初、中、高级考试等。对于这些职业资格和技能的考证,很多学校没有重视,仍然沿用以前的学科式教学计划,没有将职业资格鉴定课程和教学计划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时手中含金量较高的国际贸易职业证书缺乏,实践技能也相对较差,在就业竞争和岗位竞争中处于落后局面。

三、“双体系融合”的基本思路及其实施措施

1.“双体系融合”建设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基本思路

目前,对专业成功与否的评价,主要涵盖诸如专业的师资力量、科研能力、课程建设、学生就业率等等指标。但是,对于高职国际贸易这一具体的专业而言,真正能够体现其成功与否的应该是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能否被社会和企业认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即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岗位适应性是否强;其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能否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即人才的可塑性是否强。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应当坚持“双体系融合”的思想。

所谓“双体系”即国家学历教育体系与国家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职业技能认证体系的融合。“双体系”在重视其职业技能资格培养的基础上,还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我国,所有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包含在国家学历教育体系中的,每一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必须修完的课程才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文凭,所以,我们高职高专的全日制学校首先应当使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并获得大专学历。同时,基于直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教育职能,决定了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必须具有本专业的从业或执业技能,而目前我国的从业或执业技能往往通过国家(行业)建立职业资格制度、标准,并通过行业、认证培训机构培训并颁发相关的资格证书来完成。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学历文凭教育体系和职业资格、技能教育体系两个方面,这两个体系必须进行良好的融合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职高专人才。双体系融合示意图如下:

2.“双体系融合”建设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施措施

(1)实施“双体系融合”,需要对我国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研究,引导学生理性考证

虽然,国际贸易行业职业标准的开发相对完善,发证也比较规范,有外销员考试,国际贸易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国际货运员等职业技能考试,也有报关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考试,同时也有一些含金量较低的所谓的职业技能考试混在其中。因此,在实施“双体系融合”教学时,需要对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合理和理性考证。因为,这些职业资格和技能的考试在外贸行业有着一定得层次性,对从业人员的个体特性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国际贸易专业还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将国际贸易职业资格认证形成体系,并将该体系融合到学历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完成对学生的人性化培养。

(2)改革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资格认证的内容有机的融合到教学课程中,构建符合“双体系融合”思想的课程体系

根据“双体系融合”的思想,在构建本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时,首先通过调查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资格、技能认证教育体系的模块课程构成,这些模块课程主要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领域中的六大职业资格和技能考试而设定的,它们分别是报关、报检、外销、单证、跟单、国际货代,其模块课程构成如下列图所示:

在考查了上述岗位课程后,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要求,结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用人单位意见,将这些课程进行了课程的整合,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设计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总体结构如下图:

(3)在“双体系融合”教学中,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拓展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在“双体系融合”教学中,“双体系融合”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专业素质和技能。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性格差异、成长环境差异、心理差异等,他们在从事国际贸易相关事务的工作中其实有着不同的适应性,我们在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这些个体差异,还应当注重学生拓展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据调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有一部分毕业后会进入营销、管理和会计等岗位,因此,我们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国家税收、证券投资、公共关系、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经济应用文写作和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等课程加入其中,使其毕业后具备与个体特性相适合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

(4)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保障“双体系融合”教学的实施质量

运用“双体系融合”的思想来建设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具有较好的可执行性和预期效果,但是如果要保证“双体系融合”思想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功,我们还应当建立一支技能和素质水平较高的“双师”队伍作为“双体系融合”教学的实施保障。培养国际贸易“双师”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进加培养的方法,首先,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有丰富经验的外贸人员充实教学队伍,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其次,可以将专业教师派驻到企业去,进行下厂实习,在实践中提高学校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对课程和课堂进行改革,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双体系融合”的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志毅.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及对策分析.现代商业,2009.10.

[2]等.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1.

第5篇:高级国际贸易范文

一、实践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

1、国贸专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专业培养方案到教学计划的制定,都纷纷向实践教学倾斜。但是许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过多地沿袭了旧的做法,重理论、轻实务,课程设置的调整还很不到位,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在整个教学课时中所占比例过低。有的高校即使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检查标准。我国的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国贸专业的发展较滞后,竞争的激烈性和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

2、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是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国际贸易专业又是操作技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与生俱来地具备应用型的特点。本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外,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在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融资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业务的能力,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国际经贸高级人才。而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仅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因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研究与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结合。

3、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产生了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它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具有领导才能的精英群体,也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线高素质员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贸专业各类层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应运而生。但是,毕业生中真正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外贸行业急需要大批国贸人才,而国贸专业的学生却无法就业或不在外贸岗位就业的现象。外贸企业需要的外贸人才,不仅要懂得外贸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外贸业务能力。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马上能够胜任工作的仅占10%。这些年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二、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内容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是学生理解、消化课堂知识的重要过程,为学生创造了广阔开放的空间、身临其境的感触和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活力。

1、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模拟训练

可以对学生进行如制单、报关、网页制作等单项实训,也可以进行综合业务实训,亦即货物出口整个流程,从洽谈签约到货、证、船、汇,直到核销、退税等环节逐一地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水平。

2、课内仿真案例讨论

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中,可以精选真实案例组织讨论。案例核心事实应接近事实,对采用的处理方式和结果可以拓展讨论。

3、组织专业讲座

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为学生讲授工作实例、常见问题以及新动态、新趋势等,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假期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近年来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主办的“全国商科教育学科竞赛”,是结合国际经贸专业的一项很有实践意义的行业社会活动,高校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

5、专业实习

安排学生到商贸流通领域进行专业实践,从而让学生了解商贸活动的一般规则和基本要求,参与进出口业务流程及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并了解行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6、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前的练兵,能为就业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

三、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1、校内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在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方面,首先需要投入相当大的财力,建立实验室、实训室,购买适合本专业的教学软件、硬件,配套的教学设备。其次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有较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师资队伍的质量与结构确实有所优化,学历结构与科研能力迅速提升,但真正能够胜任实践类教学课程的师资显然不足。从实践教学考虑,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还要有娴熟的业务经验,较强的外语说听能力,能理论联系实践地将知识与业务能力传授给学生。而事实上,许多专业老师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的,理论功底没有问题,但在国际贸易实务、运输保险、商检报关、国际结算、商务外语沟通等领域的实践环节显然薄弱。教科书上的有些内容在文意上空洞艰涩,但只要有实践经历,通过简单的解释就能让学生理解掌握。

2、校外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要使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用能力突出,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对这类基地来说,既要能配合教学需要安排生产作业周期、配备经验丰富的职业人士传授和指导实践操作,又要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和经营运作。学生到公司实习,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一定的冲击,因而有些公司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同时对学生实习的管理需要严密的制度安排,需要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的潜心合作。往往因为管理的缺失,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得不到较好的效果,甚至有些内容根本无法落实。

以通常教学安排来说,大学一年级要组织学生到相关外贸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经贸活动建立基本认识,为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而进出口业务涉及到商品生产、包装、运输、保险、商检、报关、制单结汇等多个环节,这一过程不可能由一次参观而达到深入全面的效果,也不可能给学生带来深刻影响。

实习阶段是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最为关键的阶段。但是外贸企业除了前面分析的不太欢迎学生实习的一般原因以外,还有其特殊原因:首先,在洽谈签约环节,贸易谈判及营销策略涉及到进出口双方的商业机密,而且在谈判中也需要营造特殊的谈判氛围,一般不会让实习生亲临其境,当然谈不上实习效果。其次,进出口业务涉及时间较长,实习单位很难有一单完整的交易过程让学生观其首尾。最后,进出口贸易涉及很多部门,业务工作量大面广,所需的人力、物力较多,实习过程的组织颇费周章,如果安排不好,费时费力还不见效果。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实习生到实习单位后,也只能感受一下外贸企业的工作氛围,要想达到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效果比较困难。

四、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建议

1、配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效果,配备一支高水平的指导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从事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知识和经验,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经验。要使教师达到相应的要求,需要不断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首先,引导教师树立“基础理论适度、专业知识牢固、应用能力突出”的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育理念;其次,通过培训使教师改进教学能力和方法;再次,通过进修学习和到企业实践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与企业共建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势在必行的选择。所谓共建,就是在校内教师“走出去”的同时,还可以以“请进来”的方式聘请既懂理论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业界人员做教师,可以在实训实习阶段请他们授课,也可以不定期请他们来校面向师生进行业务专题讲座。

2、对校内实验资源加大投入,同时进行科学整合,开设特色课程,设立学用密切结合的实践环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开设实践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校学科优势及特点,开设相应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考虑到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商务往来的主流,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完全可以和电子商务课程整合,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国际电子商务的常见处理方式及运作手段。在软件环境建设方面,配备世格外贸实习平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软件、外贸单证模拟软件、国际贸易全景仿真系统软件、电子商务实验软件、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等形成软件平台和知识连锁,创造一个完全仿真的国际经贸环境,让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操作技能,增强涉外商务实践能力。

3、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场所

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环节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学校应当与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建立长期固定的实训实习基地,与基地签订学生实习合同,落实学生实践环节的实训安排,并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络。实习结束以后,由实习基地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做出鉴定。这样紧密合作的方式,便于高校和企业的及时沟通和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可以保证学校对学生实习过程的跟踪了解。

第6篇:高级国际贸易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 国际经济与贸易 实践教学 改革

现代社会使得大学与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是否具有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实际上也成为衡量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离开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是空话。因此,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但我国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该加以全面审视和改革。

一 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

1.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产生了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它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具有领导才能的精英群体,也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线高素质员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贸专业各类层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应运而生。但是,毕业生中真正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外贸行业急需要大批国贸人才,而国贸专业的学生却无法就业或不在外贸岗位就业的现象。外贸企业需要的外贸人才,不仅要懂得外贸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外贸业务能力。据2005 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 家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进入企业后马上能够胜任工作的仅占10%。这些年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2.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是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又是操作技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可以说民办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生俱来地具备应用型的特点。对于科研能力上不具备优势的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外,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在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融资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业务的能力。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国际经贸高级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仅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因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研究与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结合。也就是说,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

3.国贸专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专业培养方案到教学计划的制定,都纷纷向实践教学倾斜。但是许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过多地沿袭了旧的做法,重理论、轻实务,课程设置的调整还很不到位,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在整个教学课时中所占比例过低。即使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检查标准。我国的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国贸专业的发展较滞后,竞争的激烈性和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 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的高校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则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论证环节和补充而被摆在了次要地位。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学生的实验和实习被看成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辅活动,缺乏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指导;学校重视理论教师队伍建设轻视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师,特别是实验教师往往被当作教辅人员看待,从而难以吸引高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学校缺少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以致实践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学校到政府缺少对实践教学投入的热情,以致实践教学设施、设备落后;对学生的评价以理论知识为主,不重视实践能力的评价,因而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缺乏参与的动力。大多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和指导思想沿袭了公办高校的做法,由于人才的限制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系统研究。

2.课程体系设置不当

从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发现,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倾向。课程设置的重点依然集中在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理论方面,实务方面也往往体现为两门课程,即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而对于在实务中需要的海关实务、报关实务、商务函电等课程一般都为选修课,有些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定位于研究型和管理型的人才。但是民办高校的国贸专业应根据“三本”的实际,坚持“培养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主要从事对外贸易基层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和专业发展定位,加大实践教学的设置和改革,以体现与“一本”、“二本”学校培养研究型的和高级管理、经理人才目标的区别。

3.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实践教学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四年不断线的原则。而在各高校的实际操作中,实践教学基本上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各高校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实践,其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针对高校实践教学不规范的状况,应加强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要建立高校实践教学指导大纲,根据不同类别的高校,提出不同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标准、评价标准等。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各环节的教学目标、操作规范、评价方法、管理制度等,学院则根据这些制度和规范实施实践教学。

4.师资力量不足

实验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实验教师原本就数量不足,扩招以后,随着学生和课程的增多,实验教师更是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有些民办高校根本就没有实验教师,实验课大多是由理论教师指导,加上结构不合理,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居多,师资水平总体不高。而具有讲授好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条件的潜在教师主要分布在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第一线,普遍不具有各学校要求的高学历,即便愿意也无法调入相关高校。实践经验缺乏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师的“硬伤”。民办高校教师或是从外校返聘,或是新引进的毕业生,教师年龄出现断层,教师来源从学校到学校,所学习的东西从理论到理论,实践经验普遍不足。

5.校外实训基地缺乏

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缺乏,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不多。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强调高校要适应社会需求,却很少反思社会对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这在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支持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对学生实习,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是高校“求”自己,是否接受往往看“关系”。即便是接收学生实习,真正能做到安排学生上岗并进行认真指导的单位也不多。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不少单位视其为过场和形式,没有进行认真的投入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瓶颈之一。以上这些问题在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中普遍存在而且表现得尤为突出,需要加以重视。

三 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目前,在认识上各个高校基本统一,都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性,都在充分利用条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浙江大学主要通过实验室模拟操作来完成实践教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利用每年两届的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利用往届毕业生的关系到相关单位进行现场实习;宁波大学采用了“平台+模块”的培养方式进行定单式培养,与企业合作开设特色班,包括物流班、期货班和银行班,把技能类培训纳入学科系统,加强专业内容的学习,另外,还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暑假的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以赛带练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对于问题较多的民办高校而言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成绩比较显著。北美地区的CBE 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其特点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培训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计划。该模式表现出极强的课程调整灵活性。还有德国著名的“双元制”模式,其核心是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而实践性教学在企业完成,是一种典型的校企联合模式。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有一定难度,主要问题是,企业界意愿与校方合作办学存在较大难度,有条件进行校企联合办学的高校为数不多。

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借鉴其他高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借鉴CBE 模式较为可行,即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同时效仿CBE 模式,增强课程设置弹性,利用民办高校办学灵活的特点适当加大对校外实践的力度,以此突出实践性教学特色。可以建立“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培训考证实习基地实践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不间断的巩固。

1.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验室操作同步进行

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能力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能力的增长,因此首先应保证课堂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应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专业的最新进展,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和完善培养方案,做到课程设置准确。其次准确设计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环节应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40%。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了大学4 年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不间断地进行各种实践,从质量和数量上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验室操作是校内实践,是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较真实的场景模拟,使学生能够在该模拟场景中完成相关的国际贸易业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国际贸易的现实过程,它可以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但前提是应保证教学软件的真实性和先进性。因此,我们在校内可以进行课堂实践环节练习和实验模拟,例如:通过案例、习题、讨论、小组作业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理论应用的初步技能;信用证、商业发票、装箱单、保单等国际贸易业务单据在实验室模拟软件中均应结合真实案例编制,交易磋商、合同签订、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货款支付方式的选择和阶段、外汇交易等这样的实验课程训练,使学生基本具备了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相对于校外实习来说,实验室操作可以克服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约束、可以由校方单方决定,而不用受制于企业,所以大多数学校将实验室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在当前情况下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较好选择。在这里,教学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当然这需要学校投入较大的财力进行支持。

2.课程教学与培训考证相结合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否科学正确,实践能力强的标准如何确定,需要通过社会用人单位反馈,要经过社会的检验。有资料显示,目前在外贸人才需求榜上分别名列1~6 位的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和报检员等,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因此,我们可以从社会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普遍要求获取的证书中,选取几个证书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标准,如“报关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货运”和“报检员”,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取得1 个(含1 个)以上的专业证书。这样,通过考证一方面增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降低工作时的入门门槛。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是集中安排专业实习的保障。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和实验室模拟操作后,可以安排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学习。通过到相关单位的实习,学生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及时更改;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能力,认识工作的性质,更加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实习单位可以是相关的进出口公司、报关行,也可以是每年的投资贸易洽谈会。这需要学校和学院下大力气来联系实习基地,建设过程虽然较难,但效果也是长久和有效的,值得去做。若效果好,这样就可以一下打造实习—就业两个平台。

4.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毕业论文所起的作用大打折扣。这主要是由于毕业论文通常放在第四学年,与找工作、考研在时间上存在冲突,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也放松对毕业论文的考核,使得学生不下功夫去找实践中的问题而流于形式,对内容的把握不如形式上的把握,毕业论文只成为形式上的作业。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对毕业论文内容的重视,严把开题关、写作关、答辩关,真正使大学本科4 年不缩水。

以上就是笔者对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思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而紧迫的工程,意义重大,关系到学校、学院和专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全社会、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袁健.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

[2]施宏开.以实践教学促高教质量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8.4.17

第7篇:高级国际贸易范文

关键词 课程群 建设 国际贸易实务 专业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56

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ourse Group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XIAO Yo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the training of personnel, the university generally through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curriculum, enhanc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But the usual pattern is for a single course construction, the effect is small, the leading role is not stro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to the overall goa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rom the starting to the core curriculum for the lead,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series or parallel with, the overall, all-round construction, so that the expertise of the entire group of students from the vertical lateral mastery,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to achieve fast, efficient, high-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effect.

Key words course group;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professional teaching quality

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的内涵与外延

从国际贸易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与研究视角来分,可分为:(1)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群;(2)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是指:在进出口贸易工作中,所有涉及到的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等的专业课程,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业务层次逻辑关系,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出口商品展销及交易谈判”、“外贸英语函电”、“国际商法”、“进出口报关实务”、“海商法”、“国际商务单证”、“进出口商品知识及检验检疫”、“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等应用类专业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又可分为:国际货物贸易实务、国际服务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实务。

1.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知识在外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以国际货物贸易实务为例。一笔货物出口业务(设用CIF术语、信用证结算)全部流程有:

环节(1)交易磋商前的准备工作(市场调查研究、选择交易对象、生产可行性研究、货源调查研究、制定出口商品经营方案);环节(2)交易磋商(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环节(3)签订合同;环节(4)履行合同(商品报检、租船订舱、商品办保险、发货报关、装船、缮制出口货物单证、向银行交单结汇、外汇核销、出口退税、纠纷的处理)。在环节(1)里需要的课程知识有:出口商品展销及交易谈判;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进出口商品学。在环节(2)和(3)里需要的课程知识有:外贸英语函电;国际商法;合同法;国际贸易实务;在环节(4)里需要的课程知识有: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进出口商品报关;国际商务单证;海商法;国际贸易结算等。

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构建思路

2.1 专业性质决定了构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的必要性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门直接与政府、企业进出口工作岗位一一对应的应用性专业。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在进出口(外贸)公司、国际跨国公司、各类涉外企业、国际货物运输、配送企业、报关企业、金融企业、国际展览公司、政府部门的商业厅、局,海关、商检,驻外商务代表,从事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商品的报关、报检,商品的对外展销、商品的国际采购与分销、沟通出口产品的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在政府部门的商业厅、局从事对外贸易的政策制定与管理等工作。因此,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法律、惯例及其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业务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

2.2 适应职业与就业的需要

2012年7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国际贸易职业分类的国家标准:GB/T 28158-2011《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与资质管理》,标准将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如表1。

推出的职业技能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外贸跟单员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师(中高级)、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等;这些证书的考试和职业工作内容都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的知识内容。

多年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能否提高就业率,适应未来外贸工作的需要和挑战,在校学好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据调查,大多数外贸企业,特别是新获得进出口权的企业,都希望在短期内能够扩大本身的国际业务,但他们又没有精力和实力培训国际贸易业务人员,所以他们在招聘时一般都首选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这些企业最明显的特点是采用业务考核的方法决定录用与否,或者进行现场商务会话,或者撰写英文函电,或者要求说明信用证上存在的问题等。而真正能够通过这些业务挑战的毕业生不多。据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外贸人才存在的最大不足是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眼高手低问题,第二是业务技能差。可见,社会上紧缺的是直接能够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及课程群,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非常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群,是由“贸易政策”、“国际经济法律、惯例”、“国际贸易技能”、“商品技术知识”、“金融、保险、运输、国际贸易专业英语等相关学科知识”组成的课程群,是直接影响学生就业、衡量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业务能力强弱的专业实务课程群。因此,加强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以及实训模式和内容的改革与建设,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梳理、整合职业工作业务流程中专业知识的需要(详见图1、2内容)

3 课程群构建方案设计(图1)

4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建设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效果分析

长期以来,专业建设一般都以单个独立的课程建设为主,在学生的专业知识群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难以起到横向、纵向、全方位立体地记忆、理解专业知识的效果,知识的掌握也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学生读完四年大学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弱。这些长期困扰教学质量提高的难题的最优解在哪里?从理论上来说课程群建设是一个比较好的创新思路。

第8篇:高级国际贸易范文

实习人:

院 系:

班级学号:

实习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丽宏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利宏纺织有限公司

担任职务:网络助理/网络销售

实习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实习答辩时间:年月日一、实习公司简介

丽宏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1991年,丽宏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全国纺织重镇东莞常平建立,占地20000余平方米,员1400余人。主要从事羊毛衫的生产,纺织机械零配件、洗涤化工的销售。东接广深、广九两条铁路,西临莞深高速,一开始就以磅礴气势、宏大规模而立足毛纺业。一( )贯秉持“诚信经营以报客户信赖”的经营理念和“一针一线,做足品质” 的原则,公司与各地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享有较高的信誉和口碑。

利宏纺织有限公司

利宏纺织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目标是主导国际牛仔市场。我们有“英伦·超冀设计中心”,成熟的销售和网络营销队伍和。指定为北京服装学院广东地区实习基地。

管理理念: 公司在管理中的主要特征是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从人的需求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对员工进行相关技术知识培训的同时更注重对员工的道德素质培养。使公司形成一个具有高度团队合作精神和信息沟通一体化的团队。

经营理念:占据市场大分额,市场的需要就是我们所要做的。以名牌批发开发客户群,建立优质的客户关系管理网络,逐步走向名牌专卖,走向我们的最终目的。以公司总部为基地,以全国为市场,发展特许连锁加盟、和直营模式相结合,展( )现前卫理念和优质产品的市场统一。

名牌精神: 打破牛仔百年的风格,创造新的牛仔文化;产品结构以女性时尚牛仔为主导方向,配置毛针织、棉针织系列产品,形成独有的即新牛仔文化。—个性的体现、理念的提升,展现出大漠中远远走来靓丽的身影。

网络营销/销售模式:二、实习主要工作任务:

在进入公司的前段时间,主要负责规划和制作公司网站(网上销售电子商务平台)。在此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参考了相关网站的框架和模块,并确定了公司的网站风格和模块。与同事分工合作,同事(小潘)负责网站后台程序,由我负责前台页面的制作和美工设计。在月号左右基本完成网站筹建工作。

由于公司针对年夏季服装的广阔市场和公司服装品牌的发展方向,需要面向全国诚邀商和经销商。因为公司峡谷丽影品牌牛仔服装只有短短一年的市场推广时间,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有了广阔的市场,因此今年的市场走向是在巩固原由市场的同时向华北、华南、华中地区大力推广。由于夏季即将来临,寻求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并且受到地理区域的限制以传统的方式去诚邀商和经销商已不现实。于是我与同事小潘商量通过互联网信息以寻求商。经过领导同意,由我负责网上销售的工作,于月号全面开展工作。

经过网上查询筛选我选择了中国服装销售网、中国服装招商网和中国服装鞋帽网做为公司合作的网站并注册为服装企业会员。

开始信息的几天,似乎没有什么很大的效益,但是在后来的几天,我的email里面几乎每天都有客户要求公司晶牌的邮件。在短短的10天里,就有近20位客户想加盟公司品牌,并通过电话与他们取得联系,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三、实习感想:(网络营销路上的感悟)

1.质量是基础。

质量是一个品牌的立足之本。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首先要确保企业自身产品的优质质量。我所实习的公司在去年刚开始向市场推广时,对自身服装的质量要求不很严格,在做工和一些精细加工程序不是很规范。虽然在服装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凭其大量的广告和时尚的款式占居了东北、西北和西南大部分牛仔服装市场,但不到半年,市场回馈给公司的是质量不过关,许多服装出向了大大小小的质量问题,给企业的品牌形象带来了很大影响。

公司吸取了去年的教训,今年在服装质量上下了很大的力度,公司专门成立了具有专业水平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服装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流水线管理。从而在质量上跨上了很大的一个台阶,力求客户因质量退货率为零。服装质量得到了保障,自然顾客对公司产品形成了很好的信誉度和美誉度,从而加强了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总之,对于我们这样的服装公司应该遵循这样的品牌(名牌)规以质量赢口碑,以口碑得信誉,以信誉树品

(美誉度) 十 (信誉度) + (忠诚度) = 品牌(名牌)

2.市场推广是关键。

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怎样通过一种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法去推广企业自身的产品成为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选择推广方法,并且能够发较低的宣传推广成本,使企业能得到更大的回报。

以往,我公司的营销人员年龄都在35——45岁之间,算是相对年轻的营销队伍,但是他们采取的营销方式是比较传统的方式,比如要在某省诚邀商时,他们首先是派对该省比较熟悉的营销人员在该省服装批发市场寻找商,他们要对该服装批发市场所有的经销商进行盲目的访问,这样他们到头来取得的成效比较微薄,自然无形中加大了公司的成本,但没有获得回报。

在我进公司以来,想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公司在互联网上的网络营销。于是我写了一份网络营销投资分析报告给公司领导,并于4月8号正式开展网络营销工作。经过我的精心挑选,我决定选择中国服装招商网、中国服装销售网和中国服装鞋帽网作为公司品牌服装的中介服务商。在短短的10多天以来,就取得良好的效果,想加盟我公司品牌的经销商近20个。这样比起以前那种市场营销模式要可观很多,主动权完全把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地区商,从中选择具有实力的经销商。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速度是成功的关键,其中速度包括信息处理速度、产品生产速度、物流配送速度和消费者需求动态反应速度等。因此,我运用了互联网能走出时间和地理区域的限制的优势,在接到客户信息的第一时间给客户回复,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接到客户信息的第一时间给客户回复,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四、注意的问题:

1.尽可能多地打电话。在得到客户信息后,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客户,了解客户情况和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

2.电话要短而精。在向咨询客户介绍自身产品时,要注意合理用词,有针对性的讲叙一些经典的产品介绍。这样首先要求我自己要对公司服装产品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在介绍服装和公司情况的时候尽量多用些专业性的词语,这样自然给客户对自己增加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敬仰”,对自己产生品牌信心。高质量的电话,高效率的工作,从而无形中也给了自己增加了成功的信心。

3.电话前要列出要电话客户名单明细。这样可以有条有序的给客户电话,通过客户咨询明细资料向客户了解他们的情况和该地区的牛仔市场前景等。

①记录电话内容。在电话机旁最好摆放一些纸和笔这样可以一边听电话一边随手将重点记录下来,电话结束后,接听电话应该对记录下来的重点妥善处理或上报认真对待。

②重点重复。当顾客打来电话订货时,他一定会说产品名称或编号、什么么时间要或取。 这时不仅要记录下来,还应该得利向对方复述一遍,以确定无误。

③重点突出。当客户来电话或给客户电话以及给客户发email时要有重点,突出品牌的风格和另类,用一些专业性的词语和优惠条款突出品牌在客户心中的认知度,妥善运用折扣率、退换货率、加盟。

4.专注工作。在销售时间里不要接电话或者接待客人,把此项工作叫给文员小姐去完成。充分利用网络营销经验曲线。正象任何重复性工作一样,在相邻的时间片段里重复该项工作的次数越多,就会变得越优秀。正所谓是经验的积累。

网络营销也不例外。你的第二个email或者电话会比第一个好,第三个会比第二个好,依次类推。在体育运动里,我们称其为”渐入最佳状态”。你将会发现,你的营销技巧实际会随着销售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改进。 5.要慎重选者经销商。在选择经销时不仅要对其“量”的分析,更要对其进行“质”的分析。有了良好的策略和企业形象后,招商加盟就成竹在胸。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招商加盟一定要把好质量的关,严格挑选加盟商,不要急功近利,给公司留下后患+做好招商后还要及时跟踪维护、督促、协助终端严格贯彻特许经营的模式,不能只图一时之快,以为终端一开张就万事大吉,就可以坐收渔利;于是就不管不顾,任由经销商去摆弄。就像现在的等二线品牌,刚开始辛苦铺设的网络,现在挂羊头卖狗肉,打着红旗做八国联军买卖的,四季改行变脸的应有尽有,也有些商为了片面追求眼前的销售数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提货,多多益善,个个欢迎别说形象统一,连品牌专卖都没法保证,如此一来,跟做地摊货搞批发没有本质的区别。这样公司直营的市场优势就荡然无存,不仅严重影响品牌的当地市场形象,面且给该市场的后续发展设下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公司领导应深刻理解特许经营品牌专卖及终端直营市场!理解它强大的市场优势和长远的发展前景。只有严格采取直营化运作,建立系统健全的营运机构,才能确保终端网络健康良性化发展,发挥最大的品牌营销效能。

6.巧妙运用市场营销中的80/20法则。

因为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情况可以对80/20法则有不同的理解,处于我的情况和环境,我是这样理解的: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顾客;80%的利润来自20%的老客户:经销商的比例是:80%是相对有实力的,20%是有发展潜力的。在巩固80%的实力派经销商的同时,要发更大的精力和人员去培养带动20%的潜力派经销商,因为这20%会是将会是企业在今后市场竞争中的强有力后盾,是未来的实力派。

7.售后服务是保障。

对于公司暂时来说只是直接与经销商的接触交易,没有直接深入到终端品牌专卖店的形式,因此公司直接面对的是对经销商的售后服务。这样就涉及到前面提到的退换货率,合理的退换货率会给经销商一个安全保障和适当的压力。从而带动他们的销售动力,进而维护服装品牌形象。

当然,公司也会直接为最终消费者服务,这种服务是比较专业的服务,涉及到服装的尺寸、款式和质量问题等等。这样的服务就应该专而精,树立消费者的对品牌的认知和口碑。服装质量有了好的保障,服装款式能与市场走向接轨,服装售后服务能为最终消费者所接受从而给企业带来好的美誉度,自然一个品牌就形成了。毕竟一个品牌只有被最终消费者所认同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品牌(名牌)。

五、总结:

刚踏入社会,要能以最好的心态和最快的速度去适应社会环境,积极投入工作,专注工作,合理分配时间锻炼身体。

自身加强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处理好人际关系。突出自己的优势,在“回避”自己劣势的同时努力去弥补自己的劣势,不断激励自己要做个强者。要知道“认识自我”,懂得“挑战自我”,注重“超越自我”,最终“实现自我”的精神去为人处事。

第9篇:高级国际贸易范文

关键词 国际贸易专业 实用型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On Several Problems in Cultivation of College Undergraduate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al Talents

ZHAO Kuili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Zengche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63)

Abstract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practical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he in different levels of talent train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re problem that influence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international trade talent training, and raises some improvement strategy, in oder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ollege 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 and meet the growing need of the foreign trade talented person.

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 practical; training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国际贸易已经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并深层次地影响到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快速增长的国际贸易业务提升了对我国实用型外贸人才的大量需求。2000年以来,更多的国内高等院校开始设立国际贸易专业并不断扩张其规模,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贸企业用人难的问题,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日益突出的外贸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的现象。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国高校对实用型外贸人才的培养?如何能够为社会提供真正有用的外贸人才?本文结合作者本人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实践教学经验,深度分析高校国际贸易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并探讨解决的策略。

1 不同层次高等院校本科国际贸易专业设置现状

目前本科国际贸易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的设置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由国家普通本科高校和由普通高等学院下设的独立学院所开设。国家普通高校设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的历史相对较长,按国家普通高校一、二类本科招生,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也更为丰富。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其设立由国家教育部审批,按国家普通高校三类本科招生。

2 当前高校培养本科国际贸易专业实用型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高校教师聘任及考核制度存在欠缺

目前,普通高等学院在聘任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时首先考虑学历是否为本科或者是否具有高级职称,或者是专业是否对口,而对教师是否从事过外贸行业则没有要求。在教师考察和选拔时,也多以科研成果作为重要指标而非教学质量,甚至硬性规定科研任务,为此很多教师不得已将精力过多放于科研,忽略了课堂教学效果。

在独立院校,“重科研轻课堂”的情况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也存在着其他问题。首先是待遇的不平衡引发的流动性过高;其次是课时分配过多导致教学质量的欠缺;此外,很多独立院校在教师考核中,以学生的课堂教学评价作为单一指标,使得一些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考试流于形式。

2.2 课程设置各有弊端

对于普通高等学院来说,课程设置上的弊端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差、实操性不强。而对于部分独立院校,情况刚好相反,实践课程设置过多,甚至重复设置。由于改革力度过大,一些没有经过审慎考察也被列入了选修课,给教师带来了很大授课压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受到了影响。此外,在两类高校的外贸课程设置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教学内容重复现象。

2.3 “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普遍较差

众所周知,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对于人才的外语水平要求较高。为此,大部分高校都后开始倡导教师使用“双语”教授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但是当前的外贸双语课程由于存在一些问题,收效甚微。首先是学生方面,由于学生间外语基础差异非常大,学生接受程度和教师讲授进度都很难控制。另外,虽然各个高校都倡导使用双语教学,但是却存在着合格双语教材严重短缺的情况;此外,能够使用全英授课又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资源普遍缺失。

2.4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国际贸易专业既有像《国际贸易理论》这类偏重于宏观理论和政策的课程也有像《国际贸易实务》这类理论和实操相结合以及像《外贸业务实训》这类纯实操类课程。无论对于哪种类型的课程,传统灌输性的教学都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当前的高校外贸课程中,很多老师仍拘(下转第41页)(上接第32页)泥于传统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开始对所学外贸知识的有用性和有效性产生怀疑,丧失学习兴趣。

2.5 对国贸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普遍缺失

外贸专业学生毕业后对口的工作是从事外贸行业,比如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然而,目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由于学生对工作性质了解不多、定位不明确,大二大三就开始盲目地报考各种专业证书,甚至一些学生去考会计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等,这种现象本身是学生精力的浪费。如果学生能够及早更多了解外贸相关岗位并确立就业目标,那么学生就会更加用心地学习,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找工作做更好的准备。

3 提升高校实用型外贸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

3.1 改革高校人才聘任及选拔培养制度

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应广泛采取两种编制,教学编和科研编,同时采取不同的考核机制和录用机制。

高校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建立“教师实习制度”,为外贸专业教师提供更多外贸实操岗位的实习工作,培养更多“复合型”教师。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对实际业务的感性认识,所教内容多源于课本,而课本也有一定的滞后性,有时难以令学生信服。规定教师在上课之前到相关部门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在授课时做到“现身说法”,这样可以有效增加授课内容的可信度和时效性。

3.2 灵活设置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审慎使用双语教学

高校对外贸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更为灵活。普通高校应适量加大实务性专业课程。独立院校则应适当加入一些专业基础课程,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对已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应及时做出完善。

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首先应根据课程难度合理选择授课时间,比如《西方经济学》应当在《高等数学》学过之后;《外贸英文单证》应当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之后等。此外授课教师之间应做好协调,壁面授课内容的大量重复。

而对当前各大高校非常重视的“双语教学”,笔者认为应审慎使用。应该从大一开始就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为双语教学做些准备工作。大三之前不适合开设双语课程。开设双语课之前,可以进行简单的考试,采取分班教学的方式。在考虑是否开设双语课程前,还要考察是否有合适的教材和教师。而对于那些内容量较大的《国际贸易实务》,即使开设了双语课程也应当加大课时量,以免教师为了赶进度而降低了授课效果。

3.3 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外贸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