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本土文化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本土文化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土文化的概念

第1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本土心理学以关注人与社会的内在关联为突出特征,兴起于对西方主流心理学话语霸权的反抗,试图恢复本土民众在心理学领域中的话语权力,预示着西方心理学在心理学舞台上一枝独秀的格局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作为对西方心理学的一种超越,本土心理学从将被试由西方人换作本土民众80年代初起,历经对西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反思与批判,再到今天试图建立科学本土心理学的努力,它走过了一条从质疑、反思到求索的艰辛征程。如果以1981年希勒斯和洛克共同主编《本土心理学一自我人类学》出版为其诞生主要标志,则从其萌芽到如今20余年曲折发展的历程,今天的本土心理学研究依然处于带有盲目性、多样性和尝试性的“失去规范阶段。

当前的心理学研究正在实现着两种转变:一是研究对象的转变,也即研究内容的转换,将心理学研究对象从西方心理学脱离于文化的心理现象转换成根基于文化的心理生活,使心理学研究过程与结果的解释更具有文化性;二是研究方式的转换,即试图突破西方心理学实证中心论限制,倾向于以多元方法达于对心理生活的解释和构筑。这也是本土心理学得以兴起并得以发展的根本。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以衍生出众多的概念和理论,也即事关心理学发展的理念问题。但是,本土心理学的某些概念和理论在研究和发展中还很混乱,在理学在谋求与西方主流心理学对话中失去自信。这是关系到本土心理学的未来以及本土心理学能为整个心理学做出怎样的贡献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本文旨在理清本土心理学研究中某些理念,重新界定和阐释几个相关概念,以促进本土心理学发展。

2关于文化的理念

2.1 本土和本土化

本土是一种状态。从文化学视角,它是一种文化的个性存在,这是一定地域空间的人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以求取生存的结果,代表了人类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生存样式和可能性,其中蕴含着千百年来本土民众世代形成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生存方式,是本土人民日常生活合法化的基础与力量源泉,并且,已经转换为每个成员生命存在深层意识。生活于本土中的人民所表露出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可称之为本土心理,相关学问谓之本土心理学。广义上的本土心理学还包括对外来文化心理学的本土化改造与修正,使之研究过程与结果更具本土意蕴。从科学心理学角度,本土心理学虽非系统化、科学化,但它却一直沉淀于本土民众从内在心理到外显行为的无处不在的规定性中,自发地左右着人的各种生存活动,塑造了本土文化特有的心理生活样式。

本土化是一种过程,既是从非本土演化成本土的过程,又是从单一本土性衍生成科学性过程。心理学本土化含括两层意义:其一,对西方文化背景的科学心理学从理论到方法的各个层面,依据本土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相观照,以建立科学样态心理学模式为目标,这是一种模仿、借鉴和超越的过程;其一二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挖掘本土文化中人心与人性的相关解说,以追求研究方式本土化、课题本土化、理论检验本土化和结果解释本土化为前提,借鉴并超越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实现本土心理学本土意义上的科学性,创立崭新的科学本土心理学,这是一种追问、反思和原创的过程。由是观之,本土心理学强调的是与文化相关联人心、人性;心理学本土化是增强心理学概念、课题和方法的文化敏感性,并促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过程。

2.2 本土文化与本地文化

本土心理学的基石是本土文化,而非本地文化。本土文化即是同质性的文化,也即本尼迪克特指谓的文化模式,它是群体普遍的或共同的心理特质和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而支配群体中个人行为方式,同种文化模式中,各种异质行为相应地愈来愈取得融贯统一形态。人性以遗传基础为前提,在后天社会文化更确切地说是在他生活的文化模式教化中得以养成。人性与文化的互生性和共创性,直接导致迥异的文化模式下类型各异的人性的生成。本尼迪克特以4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即祖尼印第安人的“太阳神型”人格、平原印第安人的“酒神型”人格、夸库特尔印第安人的“夸大狂型”人格和多布人的“妄想狂型”人格为例,证明虽然都是印第安人,但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别,人格类型实则各异。此乃意味着居于同一地区但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行为上未必相近,而不同地区但具有相同文化背景者,在心理行为上却仍有其相似之处。同理,一个地区可能会有更夺类型的文化模式,人们的心理行为上就会表现出多样性。本土心理学研究更倾向于以同质性文化也即同一文化模式而非本地文化为研究样本。在对研究结果予以解释时,须当考虑到个体背后的文化模式的表现样式,这样,其结果解释性才具有文化上的通约性和比较性。如果以本地文化为取样参照,在研究中可能会造成结果解释上的文化误差,影响其解释的外部效度。

2.3 文化契合性与跨文化

文化契合性是本土心理学蕴含的本质特色,它是由根植于某一特定文化群体中的概念和方法来界定的,所依赖的资源对于被研究群体而言是本土性的,即本土性契合。这是一种当地之研究者思想观念与当地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的配合、贴合、接合或契合的状态,与西方主流心理学将文化视为准自变量的无文化研究有着质的区别。它以自己社会、文化及历史作为思想活的源头,而不是他国的社会、文化及历史作思想活的源头,所以其结果和研究过程显示出较高文化解释性。

跨文化研究尽管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一个全新角度,强调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比较,以验证研究结论的效度,并催生了跨文化心理学,但是,长期以来,它以普遍主义研究取向为基础,采用强加客位研究方式,试图通过文化比较来验证西方心理学在非西方文化圈的适应性,进而证明以西方人心理为楷模的人类共同心理机制存在可能性,而无视或否定非西方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的存在。究其实质,这是西方霸权和殖民心态的继续流露,文化只是一种准自变量或是一种虚假变量。事实证明,当前跨文化研究只是穿了一件文化的新装,并没有摆脱西方心理学“齐一”性,它缺失的仍是对文化的意义解读。本土契合性只是本土心理学文化品性,但这并不是它唯一的操守。它并不排斥跨文化研究,且主张跨文化研究,这是其在本土契合性基础上实现学术借鉴的主要方式,问题的关键是对待文化的态度。跨文化的前提是文化价值平等性和文化沟通的双向性,舍此,跨文化研究只能是人为贴上的一种标签。

3 关于科学性的理念

3.1 人文性与科学性

许多学者强调人文性关乎于本土心理学存在的突出意义。本土心理学以心理学视角揭示某一文化语境下人的深层意向和内心需求,使人在理性层面上反观自我人格与行为特质,达到与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和谐共在,表现出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具有很强的人文性[6。但是,一意强调其人文性,并将其视为本土心理学合法性存在根基,则与西方心理学执意追求科学性而陷入为科学而科学的尴尬境地如出一辙。的确,人文性是本土心理学自然拥有的品性,它以独特视角达于人的内心世界,实现对人心灵的解释与构筑,这是西方心理学无法企及的。然而,研究过程与结果解释的无法验证性以及玄虚嫌疑,则是其无可回避的缺陷。所以,人文性固然需要操守,科学性亦不可弃之不用。尽管本土心理学被视为对世界或然性理解一种价值负载事业,但本土心理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世界心理学有所作为,则应当遵循科学方法论所要求建立的概念和理论原则,而不能流于玄虚之谈。西方心理学科学研究历程,虽然不可避免缺失人性温情,刻意雕琢的科学品味太过浓烈亦受人所指,但却借科学性而位列科学殿堂。故而本土心理学切不可固守人文性而自觉无忧。把本土心理学仅限于人文关怀的思辨性阐释,即是对科学性的偏见,亦受人以玄学之柄。人文性只是本土心理学异于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所彰显的文化品格,科学性方是其最终归宿。唯在人文性前提下追求科学性,才是实现心理学真正本土化的要旨所在。

3.2质化与量化

质化和量化即可指称为研究方法,也可指谓研究方式。质化研究倾向于以理论推断确定研究对象性质或研究对象间关系;量化研究倾向于以统计测量或数据分析确定研究对象间函数关系,并以此来推断研究对象性质。一直以来,量化研究以客观性和确证性成为西方心理学赖以求取科学性的保证。量化研究在为西方心理学带来科学性巨大荣誉的同时,却由于过分注重以数据分析人心,抛却人的鲜活生命,无情肢解人性而招致一片责难。一定意义上,被西方心理学无限夸大的量化研究在理解人性上还有相当难度。质化研究虽然在西方心理学中受到冷落,但随着本土心理学兴起而成为心理学研究一种新趋势。它强调质化方法如解释学、访谈法、传记法、个案法等,对人格发挥功能作用的动态过程加以分析,即以文字的直观描述内在心理,在自然情景中以复杂的独特的细致描述社会和人的过程。尽管本土心理学兴起的重要方面源于西方心理学对量化的极端偏好,但如因量化在西方心理学中无法构建人心而拒斥之,则无异于因噎废食。量化本身无过错,关键是对其持有的态度。视其为安身立命的法宝是错,全盘否定亦是错。质化研究不是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全部,仅凭质化研究也无法获致科学性。

4关于研究趋向的理念

  4.1自主性与依附性

不可否认,当前本土心理学研究远没有实现带有原创意味的自主研究,仍表现着缺乏超越精神的跟从于西方心理学依附性研究,这是不容回避的。一方面,西方心理学强势未见衰减,本土心理学研究受其影响甚深,期望摆脱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方法论制约,实非易事;一方面,长期援引西方心理学,却疏于其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反思,形成了极为深远的学术惰性和惯性,兼之自主创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使本土心理学学术品质和学术开拓力提升尤为困难。就本质而言,本土心理学家所做的与其说是在从事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毋宁说在用自己的本土文化论证和检验西方心理学研究,“从事同样研究而品质不如人家,则尤为可悲。这对于本土心理学而言,尽管可能是其发展道路上须经历的阶段,但长期囿于此而不作深入思考,走内源性发展道路,加强语境化、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则其失去的不仅是自身的文化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本土心理学并期望为世界性心理学有所贡献就会变成一种口号。本土心理学研究力主解放不同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那么,本土心理学当前须反省自己的研究,在对西方心理学改造和修正基础上,关注并增强研究过程和结果与本土文化敏感性,使理论检验更具文化的解释性和通约性,这是其一;其二,通过挖掘本土文化中的人性解说,创见性地提出超越西方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在以本土文化校验其内在效度基础上,通过跨文化比较检验其外在效度,实现本土心理学的自主研究。不如此,在众多的世界心理学家中,实在是多我们不为多,少我们不为少。

4.2 边緣与中心

与具有一百余年历史积淀的西方心理学相比,始生之物的本土心理学无疑还处于边缘地位。二十多年的本土心理学研究暴露出致命硬伤依然是缺乏信心的自主原创性研究,亦步亦趋于西方心理学影子里,模仿有余,创新力不足,其主张亦是本土民众话语权力微弱表达。就研究成果而言,美国UMI数据库自1996年至2000年收录本土心理学论文仅50余篇,在浩繁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中,不可谓不少[11。不仅本土心理学成果难登世界主流心理学刊物,即是非西方国家心理学刊物也被西方式心理学研究占据。已有的本土心理研究中,专于发展现实总结性评价,鲜有创见性理论原创;过于注重宏大叙事阐发,少有微观层面细化研究。在地位和影响力上,本土心理学家还难以与主流心理学家相比。在国家层面上,更倾向于关注西方式应用心理学研究。凡此种种,昭示着本土心理学边缘地位的确不容回避。平静、理性、客观地认识今天本土心理学地位很重要。本土心理学家即不可妄自菲薄,自贬自轻,自觉一事无成而孤芳自赏;亦不可无视现实,夜郎自大,自觉可与西方心理学一争短长,两种心态皆欠缺常态之心,皆有害于本土心理学发展。

5 关于心理学世界性理念

5.1 本土性与世界性

本土心理学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中发展起来,力求探究本土文化背后的本土民众内心世界。它以本土契合性为特征,张扬浓郁的本土性。从多元文化论视角,本土文化形式是多元的,价值是平等的。应该追问的是,如果本土心理学仅适用于这一民族和文化群体,是否由于过于强调该文化独特性和民众心理行为独特性,在反对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同时,也走向另一种族中心主义?本土心理学多元性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当今心理学分裂局面?换言之,本土心理学的存在相对于世界心理学而言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在本土心理学研究中当须面对的问题。事实上,本土心理学不但具有特殊性,还具有普遍性。它所研究人的意向行为和深层的心理结构等,是各种文化语境中客观存在,其中蕴含着超越本土界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9]。它的目的不是要建立割地自居的自己的心理学,因为世界只有一种心理学。“跨本土”是国外本土心理学者致力于探寻普适性方法[10]。

尽管多元的本土文化内人心殊异,但总有相通之处。本土心理学以探寻本土文化内人性法则为基础,抽象出基本人性定律,如能在各个本土文化范围内作人性法则的跨文化比较,则可能发现甚至构建出以人类生理机能为前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性的共同样态。如果本土心理学得以充分发展,如果西方心理学以平等姿态向非西方文化圈渗透,如果成熟的本土心理学间、本土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间实现真正沟通与对话,则形成世界性心理学不是没有可能。本土心理学家不可将眼光仅局限于本土心理学,世界性心理学方是一种追求理念。

5.2封闭性与开放性

先天的理论原创性不足,兼之自主研究学术开拓力式微,兼之它关注本土文化内民众的心理行为,以构筑本土文化的心理深层机制和内心生活世界为其学术要义,另外,它诞生于西方心理学的藩篱下,对西方心理学“反感”情结似乎难以消解所行走的每一步,无不受其或隐或显的掣肘。这样,极容易导致其倾向于本地性的、自我封闭性或拒绝包括西方心理学在内的外来文化资源滋养而陷入封闭性。固步自封不仅割裂其他本土文化的学术和文化借鉴,窄化本土心理学家的研究视域也使之失去关注本土文化以外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敏感度。其实,本土心理学的生命力是开放性。心理学本土化并非是遗世独立发展,骄傲地排斥其他文化中可资借鉴的学术资源,尤其是不可对西方心理学持不加分析的反对态度。西方心理学中有许多可以拿来的东西,特别是与文化关联甚少的基本方法如统计分析、测量、生理心理学等,可以理性地借鉴参考,则使本土心理学研究可从更高的起点而无须从头开始。完全否定西方心理学的贡献,本土心理学所作的工作会更多。同样道理,其他本土文化中也必然蕴含着许多有益资源,当可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又可作跨文化比较,一举而两得。本土心理学须以开放式发展为大计,耽于画地为牢会使其因为单一文化支持而缺失发展上的动力。

6 关于理论建设理念

第2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市设计;本土文化;文化传承;城市灵魂

Respect Culture ――Urban Design shouldBase on Local Culture

Abstract : The current chinese modern urban design appears more and more serious western mark, and lost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makes chinesecities more and more simila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of the city of the XuFuCheng,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urban design basing on local culture,and how to form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odern city.

Keyword:City designing ; local culture ;culture heritage ; urban soul

中国的现代城市已失去了自古以来的中国特色,越来越趋同化,越是经过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越没有了传统城市的风韵。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城市,无不充斥着巨型广场、大量喷泉、宽阔的步行街、大量的玻璃幕墙建筑,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的话,除了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保护街区以外,将你置身于中国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中你定会造成思维上的混乱,不知置身于世界的哪个国家、哪个城市。这足以说明,中国城市的规划正在被西方现代主义的意识及方法所侵占甚至取代,美国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提出了城市形象的3个条件:识别性(Identity)、结构(Structure)和意义(Meaning),[1]可见中国现代化城市的识别性已日趋模糊,早已失去了本来应有的城市文脉及中国特色。

正如俞孔坚所言:城市要有特色,而城市的特色来源于土地本身。尊重土地、尊重在这片土地上形成的特定的文化,并且使这一文化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始终,使无限的创意留给本土文化,这才能充分展现一个城市的魅力,形成中国城市独有的文脉。而这一文脉的承接与继承就是当今城市规划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下就以连云港清河口三河两地概念规划即徐福城概念规划为例,对在概念规划中如何基于本土文化进行设计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希望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1“找魂”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失去了城市文化的自我内核,城市就失去了光彩。[2]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塑造自己的灵魂。文化就是这一灵魂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在概念规划之处就要深入挖掘这一灵魂,使这一灵魂继承下去。

城市规划起始于现场调研,而现场调研不仅是熟悉、认清规划场地所在地区的气候、河流、地质地貌等自然要素的过程,更是深入挖掘认知当地文化、传统、习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建筑形式等人文要素的过程。

文化具有地方性和传承性, 这为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地方文化同时保存在地方历史文化古迹、自然山水和人们的意识之中。[3]在对连云港市清河口的调研中,我们熟悉了规划区为三河夹两地的基本地形,属于河流的冲击扇地区,当地的建筑形式多为红瓦白墙的硬山顶建筑。更重要的是在对当地的政府及群众的走访中,了解到当地广泛流传的秦始皇时,徐福从这里出海寻仙的传说。已历经21载赣榆徐福节是这里重大的节日,受到海内外的关注。这就为本次的概念规划找到了设计的灵魂,所以本次规划定义为徐福城概念规划,并且建筑布局及形式严格围绕徐福城这一概念来设计。

2“提魂”

找到城市的灵魂之后,就要把这一灵魂提炼出来转化为具体的规划“符号”,把这一灵魂分散布置到整个城市中。下面以连云港清河口三河两地城市设计即徐福城概念规划为例,试讲述“提魂”的方法与具体转化的过程。

2.1 “蝠”的演绎

Sternberg曾经在JAPA2000年夏季刊上发表了《城市设计的整体性理论(An Integrative Theoryof Urban Design)》[4]一文,认为作为整体的城市设计,必须承认人的体验的作用,其中人的体验就包括人的自我感知,文化感知等。徐福在此地出海寻仙是本地人口口相传的故事,所以此次城市设计要深化这一故事概念,加强人们的文化感知度。

整个徐福城的规划以徐福出海求仙为出发点,形态上酷似蝙蝠和徐福的福相对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蝠”和“福”谐音,所以蝙蝠一直是福气、长寿、吉祥、幸福的象征。与蝙蝠有关的吉祥图饰,在中国吉祥图饰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俯瞰规划用地的形状我们可以抽象的把用地具化成蝙蝠的形状(图一),暗合徐福的福字。

2.2 五福园

具体规划从“蝠”即“福”出发,把两岛夹一河按照蝙蝠的形态分成“福、禄、寿、禧、财”五部分,即“五福园”。(如图一)

“福”在“蝙蝠”左翼上部,其中规划项目为以“福”广场为起点的百草园和客栈等休闲健康等项目;

“禄”在“蝙蝠”左翼下部,其中规划项目为以“禄”广场为起点的私家庭院、琴台、棋馆、书苑、画廊、接待中心等会议接待、会客等项目;

“寿”在“蝙蝠”中部即蝙蝠的主体,其中规划项目为以“寿”广场为起点的三山台、一阳阙等寿字寓意的项目,迎合徐福城徐福出海求仙求长寿的寓意。

“禧”在“蝙蝠”右翼下部,其中规划项目为以“禧”广场为起点的水上婚礼、影楼等婚庆礼仪等项目;

“财”在“蝙蝠”右翼下部,其中规划项目为以“财”广场为起点的酒肆、茶苑、歌坊、影棚、舞台、水晶宫等娱乐购物项目。

2.3 构思主线

徐福北岛规划以行政文化为主线,突出奇数字“一、三、五、七、九”。(图二)具体规划项目为一阳阙、三山台、五行船、七星灯、九影帆。其寓意为徐福出海求仙的故事:传说当年秦始皇派遣徐福求长生不老之术,徐福即来此岛,在此一阳阙旧址炼丹求仙,数日不成功。始皇大怒,下令徐福出海求仙。徐福随即盖三山台,昭告神明,誓出海求仙修习长生不老之术,之后带五百童男童女登上五行船,在七星灯的指引下东渡出海,回头望,却是连绵的船队“九影帆”。至此规划设计与徐福出海求仙的故事彼此结合到一段落。

图 一概念构思图图 二概念结构图

3“立魂”

著名建筑师萨里宁曾经说过:“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那里的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5]概念规划完成以后,不应该只停留在图纸或者具体的城市建筑中,更要使其分散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融合到每个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使这一文化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使当地人有了普遍的认同感。进而向外界不断扩散。这样这一灵魂即文脉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并且在普遍的现代化城市中保持自己的独有风格,进而在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结语

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聚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6]可见,文化在城市中的至高地位。今天,现代城市充斥着各种各样西方现代主义的物质实体,规划界最常用的也是西方现代主义规划设计方法,所以,保持城市的个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就显得尤为迫切。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延续城市原有的文化特色, 不仅仅局限在老城区中, 更要注重在新区规划中。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避免城市文化归属感缺失与城市精神模糊的困境。[7]尊重本土文化,利用本土文化,继承本土文化,传播本土文化,是我们每个规划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把历史文化融在建筑规划之中.深圳特区报. 2008-02-15

[3]李迪华 俞孔坚 武弘麟 王忠平 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的灵魂[ J ].中国园林.Vol. 16, No. 68/ 2000( 2) :26

[4]ErnestSternberg.An Integrative TheoryofUrbanDesign[J].APA Journal,Summer,2000,66(3):265-278.

[5]王景慧.城市形象也城市特色[ J ].北京.《北京规划建设》.1999:30

[6]赵善扬.城市:“魂”归何处[ J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7/06:64

第3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和对话。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转贴于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第4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学术逻辑;学科建构;怀疑;解构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B

大维:近日,重庆出版集团完整推出了您主编并独立完成的“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首批著作,包括《现代主义书法论纲》、《后现代书法的文化逻辑》、《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视点》、《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共五部著作计120万字的规模。这些著作为什么命名为“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其研究背景与学术旨意如何!

张强:这套丛书的名称上可以看出来,我命名为是“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分开来看有这样几个词组成的: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同时它们之间又可以有不同的连缀:

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或者是更为简洁地划分: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

于是,这里所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何谓“中国本土艺术”。因为从严格的学科意义上的对象化而言,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毫无疑问,我在这里没有采取像在“中国画学丛书”中所严格规范并直接面对的态度,而是模糊与回避了。而且,只是提到这是“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的一套“丛书”,而没有什么学科、研究之类的术语出现。

为什么要这样呢?其实,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学科化是在研究对象充分展开的情况下,才可以进入到规范化的状态。

因为作为一个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进程的积极参与者、鼓吹者与前锋实践者,我深刻地领会到,当代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进程,还有一个更为复杂的原因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中国身份、中国立场、中国方式等等命名,其实与100年前关于中国画的命名,其逻辑起点完全是一致的。这是一种以防御的心态所导致的自我身份的查询。

但是,中国本土艺术这个概念,却是以中国画、中国书法作为基本元点的,谋求现代空间的艺术类型,同时,也自然囊括中国式的现代艺术。前者有正在行进、嬗替的现代国画、现代书法等,后者则是以东方智慧、东方思维为基本艺术框架的艺术方式。相比较而言,后者以更为强劲文化力度。

而由这个基点而升腾起来中国方式,则可以具有穿越西方、乃至于整体人类视觉经验的可能性。

因此,“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的学术旨意,也就自然地凝聚在其可能具有的穿越性上。

大维:各部著作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思想关系。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学术逻辑,同时,在其如此规模的框架中要反映出怎样的学术设想与空间呢!?

张强: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首批包括《现代主义书法论纲》、《后现代书法的文化逻辑》、《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视点》、《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五部著作。

这个学术框架的建立,与我的“中国画学丛书”的先验性设定迥然相异,它是在最后一部书写作完成之后的一个特定的时间里,偶然被发现的,或者用我的习惯表述,就是被“追认”的成分居多。

但是,这种状态的出现,也并不意味着这个学术框架的建立是一种被迫的捏合,而是在其深层之中寓合了其本来的逻辑在内。

从写作的时间上来看,《现代主义书法论纲》为首部著作,其论纲性则是因为它面对的往往是最直接与鲜活的问题所在。是将正在发生的事件,以及将这些事件引导到一个什么语境中进行讨论的可能性。并且,从可能的理性思考中抽离出有关书法艺术的元问题。同时,开始从中国文化的基础、书法历史的审美经验中,以及西方现代抽象艺术开拓的空间中,日本书法中对于书写与汉字关系的探讨,诸如此类的支点上,去进行的可能性思考。

其实,我认同这样的观点“后现代主义起源于强烈的怀疑冲动”。

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概念聚合,我以为“不在于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生,而在于在一个什么样的语境中去讨论。

因此,这就是《后现代书法的文化逻辑》一书的基本起点。

这部书里所贯穿的就是这么一种强烈的怀疑精神与设置讨论语境的热情。

就像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那样,如果不在后现代的空间中,它与书法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将书写作为二维空间的产物,那么,那些在画布上以书法的时空观念(这本身就是一个虚拟命题)进行挥洒的德库宁、霍夫曼、波罗克、马瑟韦尔、塔皮埃斯等人,则天然地符合中国现代书法所描述的特征。

也由于这些艺术家不是以中国书法的空间拓展作为创造动力的,同时,与中国现代书法的进程也毫无关系。所以,我们放置到一个现代空间中进行探讨的时候,也就自然地具备了相应的学术力量。

同时,将“书法主义”,作为一个展览群体,进行观念设置与意义提示,也旨在说明一种校对行为的重要性。同时,为书法的后现代空间提示了“怎样都行”的广阔性,同时,也在暗示了“语境”设置的重要性。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则是在寻找一种新的历史观与方法论。

历史不仅仅是一种经验与媒介,它本身包含的大量的智慧信息。所以,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状态中,理论的元点是什么!?这是本书所要追寻的意义所在。

当50篇主观解读的文字被陈列出来的时候,其实是为了阐述这样的一个距离化带来的空间感:我们今日读解的书法对象与书法对象发生时的状态、意义已经迥然不同。因为,这个时间长度带来的空间广度里,所包含的信息已经是斑驳陆离,不复旧时景观。所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结论是不够的,还应该加上“一切历史都是历史与当代合谋的文本”。

另外,书法中的文人大师与民间书工之间的距离,得以进一步填平。尤其是对清代碑学的被神话,从现代艺术文本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剥离。本书的论述最终指向:现代书法是在文化学理论解读书法历史经验之后的必然呈现。

《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视点》一书,其学术方法与《后现代书法的文化逻辑》一书有相类之处,就是先西方经验后中国现象的论述。但是,相对而言,上篇部分对于西方的艺术史逻辑,进行了相对完整的梳理,建立了一个中国现代艺术认知的起点。而在下篇的中国现代艺术的文化嬗变中,一方面将中国现代艺术发生的背景进行探析,另一方面则直指中国现代艺术中所包含的固有的本土思维。并由此来分析这种状况,对于中国现代艺术发展所体现的作用意义。

最后一部就是《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

大维:在我看来,踪迹学似乎主要着力于艺术生成过程中所呈现的种种构成元素的意义,它被看作是可以沿着时间关系而逆向追溯的而且具有基础性的理论概念。这种定义使得踪迹概念在图像艺术、书法艺术等被认为是发挥着理论解密性的功用。但是,一种艺术学理念,它一旦趋于成为一种理论化的体系,那么,它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既有的艺术样式的有效性解读,它还需要将各种前艺术阶段的种种问题予以揭示。或者说,艺术哲学的探讨一方面指向艺术的审美之维,更重要的还在于将前审美的种种头绪加以清理。

譬如,你将自己的理论与艺术起源问题严格对立起来,将后者作为一种伪命题而加以摈弃。这其中关键的逻辑环节是什么。问题是,踪迹存在于时序关系中,艺术起源也是一个严格的时序性问题,这两者之间在哪一个环节上出现分歧而成为截然不同的两种道路。因为在你的体系中,时序性还是一个具有时间性含义的东西吗!?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大维:首先,“张强踪迹学报告”作为一个艺术的方案,已经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艺术现象。但是,最容易被误读的还是“踪迹学”这个概念。这是因为我已经将踪迹学与我个人的艺术经验相剥离,同时上升到一个具体的基础学科建构状态。

其实,在艺术学语境之中的“踪迹学”,可以从更广阔的空间来说,是作为一个视觉文化中的子系统存在的。因此,对于一个崭新的艺术学概念――踪迹学来说,其艺术谱系的建立必然有着它的某些时序性。然而,同时我不是在撰写有关踪迹艺术史。而是在问题的设置之下,不仅仅是学术逻辑、艺术逻辑的穿越,还有对于某些经验的穿越。因此,打破时序的论述也就成为必然。

在我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对于艺术起源问题,曾经进行过专门的探讨。而且我对“艺术起源”问题的基本解释,是对此问题的一个最有力度的解构:艺术没有起源,因为艺术概念本身的指向永远是不确切的。所有对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探讨,只不过是在说明“艺术是什么”,而无法什么艺术起源于什么――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意义游移”的目标。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艺术起源根本也就不是一个时序性的问题。真正具有一个时序性的问题,是考古学。它甚至就是以时序性作为其根本的目的之所在。

我之所以解构了艺术起源说,就因为它与我的踪迹学概念起源一样,都是一个虚构的命题。指出这一点,就有了对于概念意义进行叠加的可能性。而且不会为一个悬拟问题,去做本质化的论证,从而陷入误区。

所以,在踪迹学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一个概念之下,对于经验的粘连。也就是所谓谱系的建立。而不是什么踪迹艺术史。

在踪迹学这个谱系里,尽量回避了审美这个概念,也就是说没有审美或者审美之前的问题分辨。因为要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踪迹维度”这个问题之上,是一个在对于踪迹态度的探求,是对踪迹存在空间的追问,是对踪迹表现力度的捕捉……。在此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对审美的忽略或者是超迈。它试图抵达一个更为智慧的、由视觉显现,充满哲学体验的空间之中。

大维: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时序性可能是踪迹学理论的一个概念优势,但也可能是它的限制所在。因为,离开艺术的生成,时间性问题的重要性会大打折扣。面对一幅油画作品,它的构成关系变得更为直接,更不用说其中形象的诗学问题等等;还譬如,一座建筑物,它的艺术问题不仅与形式有关,还会涉及到它的功能等等具体而微的方面,实际上,这些细致的部分同样不容回避。那么面对这样一些问题,踪迹学的理论覆盖力量在哪里,或者说,踪迹学理论的共时性优势是什么呢。

张强:也许这种追问本身是对于踪迹学本身或许并没有太大意义。提出踪迹学这个概念的本来意图,并不是要寻找到一把新的万能钥匙,去打开所有的艺术库房,解密所有艺术问题。因为踪迹学要告诉人们的是,一种在东方哲学背景下诞生的艺术概念,同时在关联着其核心的艺术经验的内部哲学生成,或者说这个哲学因素在生成着相关的艺术经验。而这个经验在20世纪初期,曾经被世界范围内普遍应用,反过来又在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经验的建构,所以,我提出“踪迹学”的本意,是让人们看到,除了以往在艺术学中所反映出来的“形式”、“语言”、“图象”等等,这些纯粹从西方绘画中衍生出来的概念之外,还存在着另外的一个“中国”的概念。而且它不仅是中国的,同时也可以穿越西方屏障,进入到人类共同的视觉经验之中。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一切文化行为,都可以看作是意识的踪迹。但是,我更着力的其实还是狭义的踪迹,是在人类视觉经验之内的东西,而且与中国远古经验密切相关。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踪迹学的理论覆盖,一方面有其观念对于世界范围内相关视觉经验的追认;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生发的智慧元点所可能扩散的意义所在。

大维: 在我看来,你的“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体系中,踪迹学与其它各部著作之间的某种思想距离,是否暗示出一种理论用心,就是说踪迹学实际上是你进入“现代化重塑”的理论杠杆和逻辑支点。

张强:其实,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大概在于“踪迹学”与“张强踪迹学报告”所携带的艺术经验,太过容易重叠之故吧。

《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其实是在其它四部著作基础上,所凝聚出来的学术力度的体现。因为,也只有到了“踪迹学”这里,“艺术的文化穿越”才会成为真实的可能。

其实,踪迹学本身所带来的重要意义,还是它的学术启迪吧。而不是在现实中去积极寻找所谓的踪迹艺术样板。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延伸出具体的架构也就不再是其学术使命了。

也就是说,踪迹学与前四部著作之间,是一种学术递进的关系,而非一般性的平行关系。

或者更为确切地说“踪迹学”显示了,我个人在目前状态中,为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的所寻找到一个学术启发点吧。

这是因为正是由于“踪迹学”是在有关中国书法经验、水墨经验、西方抽象表现艺术、行为艺术等等学术研究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综合――或者说脱胎而出的一个艺术科目,更为确切些吧。作为一种在中国文化起点之上谋求现代空间的艺术与学术实践。

大维: 如果说,我的猜测得到部分证实,那么,这种“现代化重塑”模式中你的踪迹学“路径偏好”强调的学术意识和发生特征是什么? “踪迹学”视野之下的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重塑”的路线图与未来文化空间中,书法的现代化状态和后现代解构是你丛书中所着力拆解的两个纽结,这种“书法主义情节”的选择背景和对象含义将会把中国艺术的现代化搭建成一座怎样的文化景观。

张强:“踪迹学”所包含的学术意识,或者说是其重要的学术性格,主要体现在“祛魅”之上的解构意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也正是在“踪迹学还原”的途径上,所获得的是一个新的观察起点,同时也是创作的起点。因为,在踪迹学的概念谱系之下,几乎所有的视觉艺术表述方式的意义,都遭到了普遍的清洗。

在此层面上,《现代主义书法论纲》以现代主义的观念清洗了书法的历史概念。

《后现代书法的文化逻辑》一书以西方抽象主义艺术,清洗了日本的现代书法,破解了书法的巫术性。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一书却是以文化观念来清洗书法的历史情结。

《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视点》则是从艺术史的逻辑上来全面清洗中国现代艺术的历史沉积物。

所以,在“踪迹学”而言,则是对于中西方艺术经验的全面整合。并且是在一个新的视觉维度上进行的。因为它一方面有作为体系所具备的理念的力度与秩序层次;另一方面它天然的拆除与解构性格所具备的开放性。

我想“踪迹学”将会为“中国艺术的现代化”所带来的恰恰是一种方法论的扩展和对元叙事的怀疑冲动。因为只有方法论上的改变,才是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进入实质进程的重要前提。这也是营造一种讨论语境的重要策略、同时也是根本的方式。对于视觉文化元叙事的怀疑,是导致寻找解构途径的重要动力,从而进入元分析的层面,我想在这方面,《现代主义书法论纲》、《后现代书法的文化逻辑》、《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视点》以及《踪迹学》已经有了足够的表现。它无疑为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搭建新景观提供了相应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将踪迹学的元理论与艺术经验之间进行剖分,我主编的另外一套丛书《踪迹维度》正在制作之中,其中第一卷已经出版。这个艺术经验的学术层面的解读与社会学的意义扩散中,包含了如此内容:

踪迹维度丛书(卷一)《女体是战场还是秀场――张强踪迹学报告与女性主义》(尤/编)

踪迹维度丛书(卷二)《踪迹是体系概念还是经验博弈――张强访谈、对话与自述》(张强/著)

第5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传播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在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和提升,以迅疾的姿态影响着不仅仅是学科自身的建设,还正在影响着和建构着我们正身处其中的当代中国社会。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也不例外。如何在中国社会情境中,构建属于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独立类别的中国传播学,或者说使得传播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环境中能够建构独立的学科理论和学科规范,这种规范和理论既是普遍性的又是中国特色的,近10余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成为中国传播学者探讨和研究的主要话题之一。中国传播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在文学、社会学、新闻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边缘,寻找和传播学的结合点,并辅之以中国社会宏观的历史背景和客观的现实情境。因而,这种研究和探索便呈现出一种未规范化的状态。正是由于非规范化的状态,传播学研究在中国特色的探寻中,使用的概念多是传播学的本土化。而本土化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这未规范化的表现,并将学者的民族使命感和国家认同感进一步弱化了。

一、原因在于:

1、本土化本身是一个消解了地域和人文界限的话语,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和政治系统在这里很隐蔽地被悄悄推后了,空间和时间的绵延度也被降低了,差异性被限制,我们的理解力更为宏观地走向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是什么?一种没有面目的诱惑和没有神形的探寻。中国特色的精神在这里几乎不再是一个命题;

2、本土化是对应全球化或者国家化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外延和内涵可大可小,可以是一个村落,也可以是一个地区。因此,对于本土化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对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的学科而言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笔者认为,更为恰当的是“中国特色”这个概念。准确而言,我们要构建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社会科学体系,而不是以本土化为目标的学科的建设和探讨;

3、本土化的概念与信息社会的逐渐到来和信息这一概念的传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优势在于可以给与我们的研究思路提供更为开阔的视野,在更普遍化和更为辽阔的视角下进行一种学术思维上的拓展。

因而,传播学的本土化的命题对于中国现实而言,应该是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命题。在建构中国特色中,本土化的视角和研究思路可以提供补充性的研究思路。

二、针对这本土化的特征,笔者再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对传播方式作出如下归纳:

1、劳作传播劳作传播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乡村人际传播的一种模式,但由于农村的开发,经济的发展,使一些劳作场所有所减少,如耕田上并没有过去那样群体集中的劳动,而集体产业也并非每个村庄都有。虽然目前传播已经发展到第五个阶段,但是传播手段的产生并不以之前的传播方式消失为前提,人际传播中的语言传播仍是主要的信息沟通方式。在乡村,劳作传播有特地的场合和人群,在某一特定人群中进行信息沟通。新晨

而劳作传播是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乡民们为生计奔波劳作,尽管在劳作过程中使自身获得一些信息,但是通过这样的信息获取是有限制的。

2、娱乐传播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空闲时间,在人们交往过程中,可以通过闲聊、赶集、游戏、运动等方式进行传播。对这类非劳作方式,并使人们得到身心愉悦的交流是一种“娱乐传播”。在直接交流的娱乐传播的产生是由于农村固有的文化传统和沟通方式,使人们一直维持着乡邻之间的情谊关系。而间接交流则是通过游戏和运动等娱乐方式进行信息沟通。

中国乡村传播学的提出,既是一个崭新的命题,也是一种不很成熟的建构。提出的意图是想由此拓展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建构的目的是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的命题进行在“中国特色”含义下的界定和纠正,并力图使得中国传播学者在面对传播学在中国的研究时,不仅仅是从理论的普遍性和验证性出发,更要关切和时代关联的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以传播学的学科在中国的独立建构和充分发展为中国社会科学在未来的持续进阶作出属于自己的一种姿态。

参考文献:

第6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社会学;本土化;国学;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87 — 02

自二十世纪初社会学传入我国以来,什么是社会学的本土化?如何进行社会学本土化?等问题就一直萦绕在学者们的思考和讨论之中。综观历年来社会学本土化的研究,研究者们大抵沿着下述三条道路进行着持续的探索。

第一条道路是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本土化。自严复翻译《群学肄言》,社会学引进中国以来,社会学理论开始在一些教会大学讲授。最早的社会学本土化努力是借用该学科实证的调查方法对中国社会开展的小型调查。比如北京实进会对302名人力车夫的生活状况的调查,这是最初的本土化努力i。这种层面的社会化其实不是最严格的本土化,是以西方社会学理论为工具,以中国本土的社会生活为内容的一种学科应用。本质上是在发挥和发展西方的社会学学科的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先生最在他的《江村经济》中,融合了人类学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社区研究方法,对中国本土的乡村社会展开的调查研究。《江村经济》被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赞誉为“人类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ii。此后,国外学者也把眼光转向中国,用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本土社会。其中广为人知的有弗里德曼的种族研究、施坚雅的基层市场共同体研究,黄宗智的社会—乡绅—国家研究,杜赞奇的权力的文化网络研究以及武雅士和王斯福的民间宗教研究等。

第二条道路是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探索在这条道路上的研究者力图摆脱西方社会学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努力构建本土化的概念、命题和理论,从而对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宏观结构与微观运行进行更精确的阐释。但是迄今为止,这方面的探索进展比较缓慢,已经完成的理论建构只是应用于本土的生活现象,不能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解释力度,创造的理论也没有走向国际社会学理论的大舞台。真正优秀的理论必然具有非常宽广的解释力,是属于全世界的,需要与国际社会学理论进行交流和对话。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典型的有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构建的最广为人知也引起过广泛争议的概念“差序格局”、“团体格局”。近年来,郑杭生教授在这条社会学的本土化的道路上进行了持久的努力。他在一系列的作品中,提出了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等理论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描述,显示了社会学学科的独特价值,在社会学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此外,翟学伟构建了本土化的人情、面子等概念,对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展开了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的分析,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度iii。

第三条道路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本土化。长期从事社会学方法研究的风笑天提出,在应用西方实证的社会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要根据中国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这种一般性的研究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改造、补充和完善iv。孙立平教授在《迈向实践社会学》一文中,提出了颇具本土化特色的“过程—事件分析法”,这是一种力图像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一样,进行宏观与微观,主观与客观,行动与结构的二元融合的理论努力v。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社会学的本土化?从逻辑上分析,社会学学科由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组成。似乎在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本土化,就囊括了社会学的本土化的所有可能。笔者认为这三条道路的社会学探索固然对社会学学科的开拓和发展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最本质层面上来讲,并不是真正的社会学本土化,也不是社会学的中国化。

首先,以西方社会学理论为依据对中国社会进行的研究最不能称为社会学的本土化。因为这种单纯以国外理论来验证和解释中国现象的研究,其实质只是用中国的社会内容来验证西方理论的解释力和普适性,或者是某种中国研究。只是一种对理论的应用或者鉴别,是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全球化和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身的拓展,所以它不仅不是社会学的中国化,反而正是推动社会学本土化的压力来源和本土学者的智识竞争的对象。

其次,通过对中国现实社会的考察中提出的各种理论和分析架构确实具有很强的社会学本土化味道。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发展出更具广泛的解释力度的,突破本土范围内应用的理论框架。如果我们只是着眼于在本土生发出只针对本土社会具有解释力度的理论,那么其实质依然是一种对本土社会的研究。不过和第一条道路相比,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克服了用“进口”的理论来观照本土事实时经常产生的水土不服问题。但是这些理论没有能够融入国际社会学理论的大家庭中,也缺乏足够的和国际社会学理论对话的实力和地位,更多带有地方性知识的味道。

第7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设计美学;中国美学;本土设计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一朵花的盛开,可以被视为生命的赞歌,亦可当作生命的无言渺小;它的凋零,既是路途的终结,又是功成名就之后的隐退。美学,便是审视者研究总结之后形成的系统的人类审美意识。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意识,东方的含蓄内敛,西方的浪漫开放,正是有这些如此差异的审美意识才构成多元化的世界文明,因此不同的审美意识或是文化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闪光之处,优秀可取之处。在当今潜在的文化霸权中,我们已太容易忽视自身的文化底蕴,太容易被外来文化所浸,以至于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审美意识,在美学、设计中变得越来越无可适从。只有找到自己文化的根,设计才能在摆脱他国的影响驾驭,并在这片土壤中蓬勃生长。

1 老庄美学中的“道”――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

中国的审美意识,大体表现为两个系列:一是对于形象审美观照,如陶器、青铜器、《诗经》、《楚辞》等;二是对于范畴这个概念的审美观照,如道、气、象、妙、意、味、神、意象、风骨、气韵等等。我国古典美学发端于先秦两汉,在魏晋南北朝至明代得到发展,并于清代前期达到高峰。先秦时代是一个社会大变动时代,而在这一时期,理论思维却十分活跃,文化繁荣,产生一个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于这一时期产生,如老子、孔子、庄子、荀子等,其中尤以老庄美学影响最大。

“道―气―象”是老子美学的核心思想,对古典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中的“道”又是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道,即是道法自然,也是“无”与“有”的统一。审美观照的实质并不是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是要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透过现象看本质,究其根本,便在于此。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有”的统一,“虚”“实”结合,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才能生生不息。而这种有、无、虚、实的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思想。“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中国画是线条,线条之间就是空白,中国画很重视空白,中国书画家也讲布白,要求‘计白当黑’,中国戏曲舞台也利用虚空,中国园林建筑更是注重布置空间,处理空间。”

有人如此评价庄子“他的思想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庄子本身所具有的浪漫情愫令他以一种更艺术的眼光来看待美学。“吾游心于物之初”,这里的“物之初”就是指“道”,他认为,能够实现对“道”的观照,就能得到“至美至乐”。“象罔”这个概念是庄子对于《易传・系辞传》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命题的另一种发挥,但实质上是老子“有无虚实”命题的延伸。象,指境相;罔,指虚幻。不是只是有形的形象,而应该是有形和无形的形象相结合,这种形象才能表现出宇宙的真理,即“道”。宗白华写到“中国诗词,绘画,书法里,表现着同样的意境结构,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中国画的光是动荡着全幅画面的一种形而上的非写实的宇宙灵气的流行,贯彻中边,往复上下。”

老庄美学中“道”的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意境的创造影响十分巨大。唐代美学家提出:境,就是象和象外虚空的统一。“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

2 中国美学中的“意境”

无论是绘画或是诗词,鲜有像中国古人这样寥寥数笔或淡淡几句就表达出一种可意会且可言传的意境。虚实象罔的思想在他们脑海中融会贯通,信手拈来,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学者宗白华把中国艺术分为三种境界,即写实的境界;传神的境界;妙悟的境界。中国的画家其实很讲究写实,不仅画的像,更讲究传神的意蕴。以顾恺之画像为例,“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见中国画的意蕴重在传神。中国古人不仅承认自然本身的美,并且认为自然是人物美与艺术美的范本,其玄远,玄妙的境界,便是古人为了感受和领悟宇宙与人生的本体和生命所追求的,而这种本体和生命就是我们说的“道”。

中国的美学与哲学蕴含无穷的哲理深意,“有无虚实”与“道”的概念集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国人讲求意蕴,于无声处听惊雷,如此深厚的审美文化却在当代设计中鲜有表态,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远远大于自身文化的发展,这当中的文化断层出现在晚清至近现代这一历史时期。

3 文化的断层

中国人是热爱生活的,更善于对生活的提炼加工,即设计。我们的能工巧匠们将青铜器,玉器,瓷器雕琢完美,极尽当时的技术技能,令当代人也赞叹不止。然而近现代以来中国在世界格局中一直处于被欺凌被瓜分的劣势,的大炮打开了国门,也摧毁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几乎全盘接收外来文化,摒弃自身底蕴,文化断层出现了。年轻的一代对本土文化了解甚少,更不用说其精髓,国人的审美心态也渐渐向“洋”靠拢。在逐渐放弃自身的审美文化的过程中,西方文明不断深入,逐渐改变着我们的审美意识,使我们看到了新的世界,呼吸到新鲜空气,却也促使我们远离自家的后花园。长期的自我审美缺失,造成中国本土设计的不自信;本土文化意识的淡薄,也削弱了大众对于本土设计的审美信心。“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候受人侵略,受人欺侮,文化的美丽精神也不能长保了,灵魂里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我们也现实的不近情理了。……这就是说没有了国魂,没有了构成生命意义、文化意义的高等价值。中国精神应该往哪里去?”

4 逐渐觉醒的中国设计

鲁迅先生曾讽刺拿来主义,在中国人眼中,对于拿来主义最鲜活的一个例子非日本莫属。它的殿宇,茶道,书法,文字无一不看到中国的影子,但他们的本土设计为何如此受欢迎?一个优秀的民族不应只会海纳百川,更要会萃取精华。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中国文化的内涵便是对生命和本体的观察追求,从中提炼出的概念,便是无数个设计创意点。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北京奥运会的会标以及火炬的设计,印章和祥云的符号提炼充分体现了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上的应用。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价值丰富的文化积累。如果能够把他们看成是陌生的东西,加以活用,是比无中生有更了不起的东西。”而设计的本身,是要解决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需要强大的文化底蕴以及科技含量作为后盾。一个好的设计,并不在于他有多么精致,而在于是否流传的广且持久。

东道设计公司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设计的新标识以及为老舍茶馆设计的新标识则是成功的案例,简洁大气又不失中国文化。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本土设计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下将会愈加成熟,中国设计正在觉醒中。

5 结语

尽管我国的本土设计与国外成熟发达的设计相比还很稚嫩、粗糙,但我们应给与希望和宽容。另一方面,在设计师努力寻求设计本土风格化的同时,大众也需重新审视以往陈旧的审美观,重新树立对本土文化的信心。我们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参考文献:

[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 宗白华.天光云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第8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服务模式来自于西方,现在中国也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环球公关是中国本土第一家公关公司,有超过20年的历史,而目前本土最知名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也有超过10年的历史。

本土公关公司最初主要服务IT企业,之后,随着各个行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渗透到电信、汽车、医药、金融等各个领域。本土公关公司的业务类型也从最初单纯的发稿和活动组织,逐渐发展到包括策略顾问、政府关系、危机管理、培训等在内的多元化经营。

在西方,在经历了“公共关系黑暗时期”后,“扒粪运动”催生出全球第一家公关公司,并使公关走上专业化的道路,草莽蜕变成为精英。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西方公关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伟达公关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国际公关公司,之后,博雅、万博宣伟、奥美公关、爱德曼等一批知名国际公关公司也以各种方式在中国成立分公司或办事处。

本土与国际泾渭分明?

本土公关和国际公关各有优势,而且在最初呈现出“本土服务本土,国际服务国际”的趋势。本土公关公司最初的客户就集中在本土企业,如蓝标最初的核心客户是联想和用友。 从国际公关协会每年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万博宣伟、博雅、凯旋先驱等公司的业务还主要集中在国际客户上。如万博宣伟长期服务宝洁和耐克,高诚公关服务陶氏化学,奥美服务诺基亚等。他们的客户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方面来自于总部,全球签约。另一方面,来自于本地,一些国际性的公司在中国一旦有公关需求,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国际公关公司,因为这样对他们来说更为方便,无论是语言上,还是文化上都非常吻合。

事实上,相对于国际公关公司而言,本土公关公司有很大的优势。他们精通中国文化,熟悉当地人际关系,服务模式灵活,在很多项目运作前敢于向客户做出承诺。而且,随着一批国际公关公司的人才流动到本土公关公司,本土公关公司的实力增强,加之灵活多变的服务方式,本土公关公司受到一些跨国公司的青睐,并尝试与其合作。

国际化带来新增长

目前,TOP10本土公关公司都拥有一些长期的跨国公司客户。比如,蓝色光标从1996年开始就为思科、佳能等提供日常传播服务,海天网联长期为IBM提供大型活动服务。相对于本土公关公司服务国际客户的数量,国际公关公司服务本土企业的数量就略显不足。不过,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了他们的国际化进程,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国际市场。由于中国本土企业的商业模式、财务制度、国际视野、企业文化等是针对国内环境而设定的,如果不加改造将无法与国际接轨。于是,与国际公关公司合作,并逐渐适应西方文化和商业模式,成为众多中国企业的选择。

第9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全球化概念,当被看作是文化的一种发展趋势以及世界经济推动力的话,就涵盖了包容派“跨文化性”和“跨国界扩展”的理念。当一种文化受到外界影响,它会接纳其中有益的部分,与此同时它也从一个自足的“文化”变成了新的“混合文化体”。众所周知,日本动画产业在全球动画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其包装并推向全球市场的过程中,必本文由收集整理然会涉及到众多文化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有理由相信其是文化混合的代表例证。本文第一部分综述有关全球化,本土化和混合文化的概念,以期为研究打下理论基础。作者引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来分析影片《岁月的童话》的文化内涵。第二部分通过对影片的集中分析探讨其中展现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因素以及影片如何利用这些因素来成功创造一种混合文化从而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 全球化,本土化和混合文化理论

关于媒体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进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方面跨文化领域学者已多有论述,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些学者普遍关注如何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有效沟通这一问题的研究。

1.全球化理论

在无线通讯,电子商务,大众文化和国际旅游业等的驱动下,全球化被认为是通向“同质化”的一种趋势。皮埃特兹归纳出全球化的三种模式,即:永远相异,聚合,或者新型的“混合文化”(pieterse, 2004)。里兹提出尽管有许多因素使得全球大部分地区变得越来越相似,这些因素并不是不可抗衡的,在某些地区,它们的力量被本土力量弱化甚至改变。

2.本土化理论

全球化与本土化内在地相互依存。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文化交流和跨文化沟通的增强并不意味着将产生一种大同的“世界文化”。因此,世界历史的演进会朝着文化多样化而不是文化同质化的方向发展。

3.混合文化

根据皮埃特兹的观点,全球化的第三种形态是文化的混合化,它是对全球化和本土化因素的整合。在全球化和多种多样的本土现实的整合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独特全新的混合形式,同时这也显示了在文化聚合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可延续的程度加深的多样化而非同质化的趋势。所以,文化混合的过程也是不断产生新的文化实体的过程。

混合文化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全球本土化。事实上,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曾有学者把全球本土化理论视为研究全球化的第四种模式。全球本土化可被定义为对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解释,其在不同地区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4.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霍提出了一套广被引用的文化价值取向模式,可归纳成五种文化价值。

1)个人主义(idv)/集体主义:与重视个人/重视团体取向相当。

2)权力距离(pdi):接受不平等权利分配的程度。

3)不确定性回避(uai): 指情况的模糊性或不可预测行

4)阳刚(mas):刚柔倾向指一个文化的阴阳气质。

5)长期导向(lto):对传统的尊重,履行社会使命。

二、 文化混合——《岁月的童话》例析

动画影片《岁月的童话》讲述了一个27岁,名为妙子的单身东京白领的生活。得到休假机会的妙子为了帮助住在山形县的姐夫家摘红花来到了她从小就向往的乡村,在去往山形的火车上以及住在乡下的几天里她不断地回忆起童年时光,乡下静谧的生活也让她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已及思考生活的意义。

1.本土化描绘

如图所示,在日本,阳刚性是居于第一位的特点,个人主义排名最低。日本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也是高度避免不确定性的文化典型。电影《岁月的童话》里,深入描绘了日本这种传统本土文化。

1)高权利距离

“高权利距离文化中的父母看重子女对其的顺从并表现出专制的态度(hofstede, 1980)”。“子女的顺从性”在电影中得到鲜明反映,例如:一次全家人决定去饭店吃饭,小妙子因为任性拖延以及没穿鞋就跑出去,被父亲不由分说地掴了一巴掌。

2)阳刚性

电影中,妙子的父亲是全家生计的来源,其也代表了大多数日本家庭中的父亲形象,即:永远拥有决策权,严肃,不苟言笑,给人一种距离感。而母亲则是全职照顾孩子和老人。

3)长期导向

长期导向文化一个典型的特点是对传统的重视,之前提到的那次场景中,妙子父亲之所以盛怒之下打了她,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妙子没穿鞋就跑出屋子,这在日本传统里相当于没穿衣服就出门,恪守传统的父亲当然不容许自己教育出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另外,母亲主张妙子穿姐姐的旧衣服体现了长期导向文化的勤俭特点。

由以上这些对电影场景的分析可以得出,正是这些文化维度建构了独特传统的日本文化。

2.全球化描绘

尽管电影刻画的大背景是传统的本土化的日本社会,主创人员通过添加全球化因素使得电影更加的国际化,也更易于被其他文化的人接受。从对故事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到,电影在勾勒日本社会传统文化的大背景的同时,又塑造了一个高度独立有深刻洞察力同时又具有典型西方观念的女主角。同样可以从霍氏的文化维度理论加以探讨。

1)低权力距离

霍指出,“低权力距离文化中的人们不会轻易接受成规,他们具有不同程度的质疑精神(hofstede, 2001)。”

电影中妙子在学习分数时遇到困难的场景显示出女主角体现出的低权力距离特点,并不像其它同学那样不问原因机械地遵循权威所订立的数学公式,她总是想找出为什么。而在妙子姐姐帮助她时,也总是以高权利距文化中长辈的做法,要求她规规矩矩按照公式做,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最终,由于尚处在萌芽状态的求知好奇心与逻辑思维能力被强制性地压制,数学也就成了妙子永远的“痛”。

2)回避不确定性程度低

影片最后妙子通过回忆少年时代和对当下生活的重新审视,毅然地放弃东京光鲜的白领生活,决定重拾童年梦想,回到乡下开始“心”的生活。这在深处日本高度避免不确定性文化的其他人看来,都是无法理解,反常的偏离正轨的行为。

3)阴柔性程度高

“阴柔性文化中,男女的地位较为平等,人们普遍强调生活质量和服务意识而不是成就感,竞争,与追求物欲”(陈国明,2009)。

影片中,通过妙子的内心独白以及最后母亲问她为什么决定留在乡下生活,妙子的答案很确定“妈妈,我觉得我属于这儿(乡下),在这里我得到了未曾有过的内心的满足感。”妙子的选择清晰显示出一种阴柔文化的特点:“工作是为了生活”而非阳刚文化中“生活是为了工作”。

3.混合文化

通过上文利用霍的文化维度理论对影片的分析可以得出,影片先写实地描绘了传统本土化的日本社会,高权利距离,长期导向,阳刚性,又通过对妙子的刻画,一个具有高度独立精神有深刻洞察力同时又具有典型全球视野的女主角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了。除此之外,此片的电影配乐也体现了其文化混合的特征,影片中两次应用匈牙利民乐,多次提到英国的披头士乐队,以及改编自英文歌曲又用日语重新演绎的片尾曲,都充分显示了其混合文化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