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一数学知识范文

高一数学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一数学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一数学知识

第1篇:高一数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应用意识

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都是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而是盲目地照抄普遍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根本没有真正从培养目标出发,进而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高职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应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数学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高职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性

目前数学已经应用到很多领域,它为很多领域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和计算过程,在某些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数学现在的地位决定了其不仅是学习和生活的技术,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对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而言,提高学生应用意识是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教学应该源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其应该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使其能够成为通过数学就能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高职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应用意识,才能真正体现数学价值,才能让人们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二、高职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具体措施

1.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学观念紧密相关的有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因此,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应该从改变这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改变教师观.高职教育要求其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基于这一特点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必须能够实时了解高职教学的培养模式、发展前景等,进而使高职教育的认识得以提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求其必须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复合型能力.提高高职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师必须具有能够创造出激发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情境,指导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其次,改变学生观.学生观就是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身心发展的潜能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而这种追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是学生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多种智能在传统的学业方面未能受到尊重,他们的特长没有被发现,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职业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并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教育、开发和挖掘,使其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技能型人才.最后,改变教学观.高职数学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从内容上加强针对性,对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为了确保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处理好遇到的实际问题,应突破以能力为本.“高等数学”课程应明确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和考核办法,教师和学生都围绕课程设定的能力目标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既动脑又动手,在实践中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从实际中可以看出,数学这个学科已经有所突破,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并成为很多行业的有效工具,进而给高职学生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都离不开数学语言和方法,将实际问题抽象和简化,建立解决这个问题的实际数据模型,再借助数学的理论解出结果,最后回归到实际问题上,将其彻底解决.由此可知,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践问题之间的桥梁.建立数学建模是数学应用的关键一步,其重要性已经受到数学界和工程界的普遍关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不仅是高职数学教学目标之一,而且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好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鼓励学生之间能够相互讨论.具体而言,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背景材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将数学模型的类别确定下来;其次,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相关的参变量,并将其相互关系和数学结构确定下来;最后,将变量和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清楚,进而转化为纯粹的数学问题.数学建模将数学理论和学生的应用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它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而使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得以增强.

3.完善课程评估方式

第2篇:高一数学知识范文

05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四年了。

做为一名普通一线教师,我们的工作就是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学科,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一年带中考毕业班,说实在的有很大压力。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去下手,和同行、朋友、教研员交流心得,自己也在课下勤看书、多做题、上网找资料、在qq群中讨论问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中考文综,我和__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最终的好成绩。最高分__分,110、106、109也大有人在。新的学年开始,教过的学生来看我。一中的王凤娇在八百多名学生中,政治单科在期中考中考到了340多名的好成绩。新世纪本文高中的魏佳悦喜出望外的告诉我,老师,我给你长脸了,我当时在想?原来自己的政治期中考试,考出了全班第一名。其实,做为本学校的学生能考出这般成绩,真的是不简单了。我真的替她们高兴。学生们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多亏老师在初中给我们政治打下的坚实基础,高中政治就是初中思品的延续。是老师教会我们做题的方法,启发、引导我们答题,培养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让我们受益。其实,我的教学原则就是让思品学科和数理化一样,有规律可言、有公式可循。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比说,现在三年级一班的暴俊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把我的心得、反思、教学感悟全写到了我的博客中,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我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各项活动,08年海港区德育心理渗透课《正确面对压力》获得二等奖。开学初,参加海港区思品学科的说课比赛,成功入围,讲了一节区级思品学科推门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受到了教研员的好评。

第3篇:高一数学知识范文

一、 艺术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意识

1、摸清艺术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第一,文化素质偏低,专业功底不够扎实。由于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政策是“先本科、后专科”,因此艺术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本科艺术院校落榜生,而这些学生大多是因成绩较差,想通过短期艺术培训考学的学生, 这些学生文化素质偏低,专业基本功也不够扎实。第二,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因学习成绩不好,认为考艺术类文化成绩要求低才参加艺考的,有的学生考艺是父母的意愿,本人并没有艺术的爱好。因此艺术高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糊里糊涂混日子的不少,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第三,重专业轻文化,学习兴趣不平衡。重专轻文现象是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现象。一是比较重视专业学习,不爱文化学习;二是对实践性教学如排练、外出采风演出兴趣较浓。对听学术报告、知识讲座、理论课难已入耳。第四,心理压力大 功利色彩较浓 。有少部分学生怀着重对艺术的梦想从边远地区来考入艺术职业院校,这些学生专业基础、家庭条件较差,面对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心理压力特别大。有的产生自卑、郁闷等心里问题,有的一心想到外兼职赚钱。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强烈地刺激着艺术生敏感的神经,因些,他们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只顾眼前带来的金钱效益,不能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社会活动的关系。第五,张扬个性,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崇尚自由,喜欢张扬个性。服饰、发型等喜欢标新立异,易于追求新事物,往往以时尚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自居。好冲动理性不足,生活作风懒散,纪律观念较淡薄。

面对一批具有上述特点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教育工作者就要特别必须费心思,动脑筋、想办法。

2、研究艺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意识的内涵

所谓的职业意识, 就是指学生的就业意识。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就要有“进入职业门, 就是职业人”的意识。职业意识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责任意识、自信意识、服从意识、技能意识、自我剖析意识、忠诚意识、合作意识、主动意识、尊重意识、挫折意识等等。那么,作为高职艺术学生,到底哪几种职业意识尤其重要呢?

第一,技能意识。艺术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艺术类技艺人才。应聘单位招聘人时学生的推荐表不很看重,更注重学生的才艺作品展示,有的学生外表形象还不差,但只要才艺展示,招聘单位就摇头,结果招聘单位只好空手而归。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单位的艺术技能人才。因此,艺术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专业的技能,只有掌握过硬的技能,才会被用人单位看中,被社会接纳。第二,服从意识。所谓服从意识就是执行的意识,也叫规则。对艺术人才而言,大多数毕业后是在艺术团体就业,一台戏、一个剧目、一场演出都要按导演安排,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剧组人员无条件的服从。第三,合作意识。无论是一台晚会还是一个节目、一个作品都需要很多人组成的团体来完成。每一个人员是团队的一份子,每个人在团队中充当不同的角色,主角、配角任何一个角色都缺一不可,非常重要。只有真诚合作,相互补台、相互支撑才能圆满完成。第四,自信意识。艺术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大多是艺技表演类人才。学生自信最关键。有的学生在原学校因为文化课不好基本属于被冷落的对象,有的因专业基础较差,表演时怕别人耻笑,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怀疑自己的能力,因而凡事都不能尽力去争取。这样就会阻碍学生潜在能量的自我挖掘 ,错失了很多锻炼的机会。第五,自我剖析意识。舞台表演类人才对身高长相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艺术高职业院校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择业时“扬长避短”。第六,责任意识。责任应该是一种自觉意识,是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以上所说的这些职业意识是艺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具备的职业意识,是艺术学生走上社会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 像尊重意识、主动意识、挫折意识、忠诚意识等等,学生也应该具备。学生具备的意识越多, 综合素质越高,他们面对竞争和挑战的能力就越强。

二、培养艺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意识的方法

1、课堂教学、学生管理中注重对学生“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的渗透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充分利用德育课来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的渗透教育,学工处通过举办“感恩资助、诚信自强”专题报告,资助管理中心对受助贷款的学生建立诚信档案,每年对贷款学生进行进行诚信教育,还款情况清理,及时反馈,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2、社会实践中加强学生对“服从意识、合作意识”内涵的提升

艺术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舞台表演类人才,学生要多投身到大大小小的演出活动中,才能真正体会“服从意识、合作意识”的含义。2013年,我院舞蹈系80名学生参加长沙市第八届运动会开幕式,参与了《飞向辉煌》、《鼓阵潇湘》、《星球节拍》、《激情之夜》等舞蹈节目的演出;社文系组织近百名学生参加湖南国际旅游节暨湖南旅游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学生承担了舞台诗歌朗诵和现场行为艺术等演出任务。在庆祝诞生120周年之际,我院100多名学生在韶山参加《中国出了个》剧组的排练与演出,该剧规模宏大,有1000多演员同时上场,学生在剧目排练与演出时的表现多次受到导演、指导老师的表扬。学生通过参与大型演出,社会实践实训,大大提升对“服从意识和合作意识”内涵的理解。

3、专业比赛中强化学生对“技能意识、自信意识”的重视

艺术类学生的技能不是靠笔试成绩来分高低,而是通过技艺展示、作品展览来体现。我院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比赛,各专业系针对本专业特点开展各项比赛:如音乐系举行的“十佳歌手”“十佳乐手”比赛;舞蹈系的舞蹈大赛;戏剧系“唱腔”比赛、美术系人物形象设计比赛、影视系“我的中国梦”摄影比赛、社文系素质提升工程系列活动等等,学生踊跃报名,积极参与。

我院还特别支持学生参与校外比赛,仅2013年,我院学生参与校外比赛几十项,频传喜信。如戏剧系三名学生在第1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评选活动中,李赛珠、龚森虎获“小梅花金花”称号,荣媚获“小梅花银花”称号;戏剧系学生荣媚参加中央电视台首届全国少儿京剧电视大赛决赛获“铜奖”。音乐系学生李雨桦、谭慧婷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别获高职组声乐表演赛项一等奖、二等奖;舞蹈系学生郭海龙、蒋林蓉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别获高职组中国舞表演赛项和中职组中国舞表演赛项二等奖;美术系学生李进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其作品国家级平面类三等奖; 影视系三名学生作品参加湖南省高等学校第七届摄影艺术大赛,杜洪祯荣获学生组艺术类铜奖,张俊凡、张文君荣获学生组艺术类佳作奖;影视系学生李欣蓓的作品《情聚振华》参加第六届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获专业组最佳纪录片奖。社文系学生许馨如、徐毓鸿参加世界城市旅游小姐国际大赛湖南选拔赛,分别获季军和殿军;校内外的各种比赛,为学生提供了锻练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空间,更是为他们搭建了展示才艺的舞台,作为教师需要多激励和赞扬,精心呵护和培养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当学生取得良好成绩时,教师应该全系或全院宣传和表扬,使学生觉得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并对自己的能力拥有充分的自信,从而信心十足更加努力,扬起自信的风帆,树立起自信意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赞赏声中技能突飞猛进。

4、职业生涯规划中,培养学生对“自我剖析意识”的理解

第4篇:高一数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工作室

一、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兴起与发展

1.艺术设计工作室的起源

20世纪初,德国建立的包豪斯学院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先锋,它推崇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室教学模式也在此时进入高校,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室教学模式除了强调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聘请行业一线的从业人员指导学生实践,让学生进入工作室参与行业的实际工作。包豪斯形成了“教学、实践、研究”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包豪斯当时就设有印刷工艺工作室、金属作坊、陶艺作坊、玻璃作坊、纤维作坊等。包豪斯的工作室聘请了当时优秀的艺术家与手工艺人担任工厂的实训指导教师,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工作室里得到很大提高。包豪斯在工作室中找到了设计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很好的契合点。

2.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发展

艺术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专业,社会对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逐年增加。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借鉴了包豪斯的教育体系,各高校也先后建设工作室,希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工作室进行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科艺术设计工作室大力发展的同时,高职高专紧随其后,纷纷建立了不同专业方向的艺术设计工作室。云南省内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工作室发展较好的有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云南省外艺术设计工作室开展较好的高职高专院校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校将教育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整合、重组,成功建立各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工作室,成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良性发展的成功典范。

二、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工作室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数据的抽样调查

笔者就本次课题,对云南省内的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省外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共五所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进行了走访调查。围绕工作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师资、学生能力培养、企业参与情况、学生对工作室学习意见反馈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450份,其中教师(包括工作室外聘教师中的企业从业人员)50份(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0份,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5份,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份,深圳职业技术学院5份,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10份),学生400份(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60份,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50份,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30份,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0份,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50份)。

2.调查结果

发放的45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423份,其中教师27份,学生396份。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信息(小数点后保留一位):第一,78.5%(311人)的学生认为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的设立对他们的学习很有帮助,他们也很乐意在工作室中学习。95.7%(379人)的学生认为工作室有必要聘请企业一线的人员参与他们的实训辅导。97.2%(385人)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增加工作室的开放时间。第二,100%的教师认为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最大的问题。96.3%(26人)的教师认为学生能利用工作室实践平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59.3%(16人)的教师认为工作室缺乏企业一线具有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担任工作室的实训指导教师。

3.调查总结

(1)艺术设计工作室对教学的促进作用通过上述抽样调查可知,艺术设计工作室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第一,艺术设计工作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工作室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愉快,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到了巩固。工作室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学生融入职场之前可提前热身。第二,艺术设计工作室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传统的教室上课,教师教给学生的是单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而工作室将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串联起来,学生通过一个项目实例加以运用,把课堂中涉及的所有知识点在实例中进行补充和延伸。如,在工作室完成包装设计课程,就要求学生将色彩、三大构成、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图形创意等多门课程学到的知识综合起来,从最初的创意到最后装订成册,学生掌握了基本流程,也了解了纸张、材料、装订的相关知识。第三,艺术设计工作室开发了学生的多元智力。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交流、沟通、合作才能完成项目。学生在工作室的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合作,扬长避短、互相学习、相互补充,最终完成项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多元智力得到了开发,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将来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工作室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第一,工作室设备落后,与社会实际脱节。建设艺术设计工作室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学校投入的设备一般三年以后就面临老化、与社会脱节的问题,但是学校没有充足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更新工作室的设备。第二,工作室对学生的开放时间太短。工作室开放时间短,学生课余时间不能进入工作室学习。部分学校的工作室负责教师只带几名专业水平较好的学生在里面实践实际项目,没有将工作室建设的初衷贯彻落实。第三,实验实训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年轻教师是刚从学校毕业又踏入学校工作岗位的,没有设计工作的实践经验,达不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不少学生在工作室完成的课题是虚拟项目,这些虚拟项目与企业实际项目有较大的差距。

三、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工作室成功案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1.工作室概况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为该校的重点建设专业。该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通过第1至第3学期的职业基本技能学习,第4、第5学期的职业核心技能学习,为第6学期进入企业定岗实习实现“零对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基础是“岗位+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该校建有大型艺术设计工作室集中区——创意工厂。创意工厂由学校出资建设,学校提供基本的工作室办公空间,然后引进企业入驻创意工厂,为企业提供办公地方,而企业为工作室提供实验实训设施和实习平台。企业入驻创意工厂后,每学期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不同的实验实训项目,学生参与一线的设计项目,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这是一种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这里面的实训工作室包括数码艺术、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艺术、服装设计、装饰艺术。每一个工作室下面有不同的企业入驻,让学校的工作室成为企业的一线办公场所,学生在工作室里面接触的都是实际项目。

2.成功经验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工作室运作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广大高校借鉴:第一,互换资源。通过创意工厂,学校实际上只提供了场地,大部分实验设备都是企业投入,让企业成为工作室的一员,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机会,而学生的能力在实训中得到提高。第二,实际工作和工作室课程体系相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工作室以工作为核心,学生进入工作室接触到的都是实际项目,将课程体系按照行业实际流程进行构建,学生学到的是项目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内容。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合作与分工,多元智力得到了开发与发展。第三,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室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制,工作室由一名导师全权负责,包括专业教学、实习实践,如果有经费补助,导师必须将经费的分配情况上报学院办公室审核并公示。

四、引导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工作室良性发展

第5篇:高一数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的价值;团队协作

我院数学建模协会建于2009年,经过三年时间的基本建设,现已初具规模。我们从宣传、组织、培训、比赛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高职生对数学建模的认识,增强他们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在已结束的三届建模大赛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1 加大高职院校学生对数学建模的知悉率

“数学建模是什么?是工业上的模型吗?它跟数学有什么关系?”这就是许多同学第一次听到数学建模时脑海中出现的问题。后来听说我们学院曾有人得过这项赛事的全国奖,即便如此,还是对它不了解。从来也没有听别人认真讲过,只是一些道听途说,更别说会参与,多数人连想都不敢想。为了提高我院学生对数学建模的知悉率,揭开“数学建模”的神秘面纱,我们通过宣传、造势,尽量突出其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协作精神方面的独特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十分有益而又有趣的事,努力营造一定的数学建模氛围。建模协会举办了许多课外活动,其目的主要是配合数学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多方面数学素质能力。设法让他们相信“数学建模”并非是一门高不可攀的学问,带领会员们慢慢地步入建模天地,由陌生到模糊、由模糊到感觉、由感觉到实践……以至于迷上。

2 开展形式多样的建模活动,努力寻找数学失落的价值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理性思维不足而感性思维活跃的特点,作为数学课堂的延伸,建模协会不遗余力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借助其独有的时间灵活,内容选择余地大,活动场地,形式不受限制的优越性,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很好的激发了其好奇心、求知欲。通过组织有一定规模的建模活动,由浅入深安排一些可用数学知识巧妙解决的问题。这些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研究方式是动手动脑,讨论,调查等多种多样。由于这些建模活动风格够新颖、道理够通俗,比较符合高职生追求个性化的学习态度,有效地调动了会员的积极性。最明显的变化者当数往日谈“数”色变的五年制学生了,数学软件的强大威力在为他们减负之余还彰显出其思维活跃、敢想敢干不服输的优势。在与三年制学生选手建模的同场竞技中他们敢于高调亮相。告别了尴尬、困扰、心虚状态之后的选手一旦进入到建模乐园,历经拼搏、奋斗、徘徊、微笑、心动、惊喜,他们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相信平凡照样可以造就伟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随着学生热点问题不断地被攻破,建模协会积聚起越来越多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同学,他们开始慢慢摆脱学习数学的思维定势,逐渐走出“作题、解题”的狭小圈子,转而开始寻找数学的本意,寻找数学失落的价值。

3 通过建模竞赛培训计划的不断落实,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

随着建模活动的不断深入,遇到的数学现实问题难度加大了,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不利因素凸显出来,在会员感到问题棘手,知识匮乏时就需要对他们不断充电。为了配合数学老师进行系统化培训工作,我们合理地制定了培训计划,并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初级培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目的是初步树立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他们基本懂得如何用数学的观点看世界。第二阶段为暑期集训阶段。主要培训内容为数学建模所涉及的众多数学分支和多种建模方法以及常用的数学软件知识。第三阶段为模拟实战与案例分析阶段。前面两个阶段研究的问题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相应的数学工具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大部分是为了训练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而将实际问题简化而编成的题,离真正的数学建模学习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此时数学老师会提出条件更模糊,解决方向也不明确的实际问题,带领学生一起去解决,同时也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身边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立模型。

4 做好大赛前的准备工作,为选手“临门一脚”增加胜算

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就能初步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思维方法,可以一展身手了。为此我们还专门对选手的应赛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用学长们以往参赛的经验与教训帮助他们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加强学生对竞赛中各个环节的熟悉程度,如:合理的安排时间,正确的论文格式,竞赛中的群体思维方法等等;(2)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队员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如:相互尊重,充分交流,杜绝武断评价等等;(3)加强学生对论文细节部分的处理能力,如:论文结构,论文与建模同步进行等等;(4)加强对薄弱环节的训练。

实践证明,建模竞赛对于参赛的选手来说真是一种磨练,知识的比拼,意志的考验使他们每个人都会有丰富的收获。对于数学的意义,他们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教科书上,他们更懂得了数学的价值,更懂得合作的力量。由此可见,只有参加建模竞赛,才能激励学生经过马拉松般的洗礼后成为真正的勇士,同时彰显出数学建模的育人功能;也只有通过竞赛,才能检验出组织建模活动的方式是否真的有效,学生在数学建模活动中是否真正开启了智慧,提高了能力,即建模协会的工作是否落到实处。

5 数学建模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数学建模协会随着三次大赛一路走来,我们发现选手们的收益远不止于此,由于参赛选手在口头表达、快速反应、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这实际上是我们协助老师向学生施行了一项科研工作的模拟训练,如此说来学生收获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作为铺路石子的数模协会成就感大增,同时也坚定了我们的奋斗目标,那就是继续努力,争取进一步扩大数学建模活动的受益面。

参考文献:

[1] 姜启源,谢金星.一项成功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

[2] 何文阁.在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3] 叶其孝.数学建模活动与大学生教育改革[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7(01).

第6篇:高一数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是一门学科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一门科学的钥匙。如果说没有问题,那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式,也就不会有新知识的诞生,所以说问题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为了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获取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问

学生因为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养成习惯。很多时候,就会出现没有什么可问的,甚至于就算是有问题,也不会主动问,而是惯性地等待教师的解答。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要下一番苦功夫,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产生疑惑,从而诱导他们发问,在无意间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并非易事。教师要将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数字和公式设计成许多有趣的,学生容易并且乐于接受的情境。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发问、思考,使得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因为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而发问。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1.有针对性

要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只是为了有趣而离题太远,

半节课过去了,重点还没有拉回来,这样不仅不能引导学生发问,而且还使得课堂的效率大大降低。

2.有适度性

不要故弄玄虚,让学生云里雾里,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情况,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创设一些联系实际生活的情境:如,均值不等式。有一大型的商场在十一节前要开展大型的优惠活动,准备分两次降价,方案(1):第一次两折出售,第二次三折出售。方案(2):与方案(1)的打折顺序相反,那么这两种方案,哪一个方案对消费者来说更优惠呢?在这样的实际问题情境的创设下,学生会想学,想要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收获。

3.有启发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不在多,而在于是否能够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具有引导学生深思的启发性。一方面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另一方面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思维,不要强行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二、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发问

学贵知疑,教师不但要善于设疑答疑,还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发问。以往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授占据了整个课堂的时间,出现学生有疑不敢问,或是有疑没时间问的情况。所以,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首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的心理上消除畏惧,消除自卑,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吸收,去质疑发问。

学生能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他能答上一个问题更重要。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敢发问:或是因为教师的严厉,也或是因为想要私下问同学,或是因为怕问题问出来会被别的同学笑话……对此,要想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什么学生宁愿问同学,不问教师?那是因为生生之间地位平等,他们有着友好的同学关系,问起来更轻松。所以,教师平时应该加大对学生感情方面的投资,放下身段,走近学生,多关心和照顾他们的生活,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鼓励他们发问;其次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什么学生会怕同学笑话而不敢发问?那是因为生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差生难免会有自卑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与人合作和分享的过程中,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自由的氛围,引导并鼓励学生从无疑可问到敢于质疑,这是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却不是最后的目的。著名教育家杨福家教授曾说:“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怎么问问题,而不是学习怎么回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么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就应该要有问题意识,然后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发问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积极地思考,问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杰远.现代数学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6.

[2]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3]吴松年.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04.

第7篇:高一数学知识范文

这一学年,我担任一年(3)班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本人对教育教学工作持有一颗炽热的奉献之心。下面利用述职的机会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教学方面

本人能够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努力把工作做好。在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低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重点,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识字教学模式。在上学期的语文公开课我上的《借生日》识字教学课时,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学校语文公开课一等奖。今学期,在幼小衔接活动中,我上的识字教学课也得到了所有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同时,我还重视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收集、整理,写出了教学论文《从细处着手培养写字习惯》,获得了勒流街道二等奖。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要继续努力。

二、班级管理方面

带着一颗“爱心”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原则,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以挖掘学生最大潜能为己任。在体育节中,我从挑选人才,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时的加油鼓励,都亲力亲为。本班参赛的运动员虽然年纪小,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但是他们不负众望、努力拼搏获得了低年级组的第四名,是一年级最棒的。象棋,作为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虽然我不是这个课题的研究成员,但是,我一直在默默地支持他们。我注重班级象棋氛围的营造,利用棋类活动的时间,安排水平相当的同学进行对弈,从而培养学生对下象棋的兴趣。对象棋尖子生我鼓励他们、支持他们。在象棋节中我们班获得了年级组的第一名,个人赛中男子、女子第一名都落在了我们班;五一节期间,我们班还有三个同学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到佛山参加比赛。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作为一年级小朋友的班主任,工作更加艰辛,更需要耐心。我从日常工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他们尊师守纪,热爱学习,在每月的文明班评选中都能获得“文明班”的荣誉。本人还评为了勒流街道的优秀班主任。第四周,我在全体教师面前作了“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通过这个活动,使我对开展班主任工作更有信心,更有成就感,谢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第8篇:高一数学知识范文

一、设计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于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介绍一个实验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就是鱼的实际位置,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自然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可操作性强,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规律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出艺术的效果。

二、创设美的意境,展示物理学科之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问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例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热是众多物理学家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问题,却以“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十个字做了结论;物理学的对称美,给人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平面镜成像,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物理学理论内部相互间的融合而展现和谐美,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下抛以及各种直线的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都可以统一于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两个公式中,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我们要让物理学美的素材震撼学生的心田。

三、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独立学习

第9篇:高一数学知识范文

一、爱岗敬业、虚心学习、创新发展

从教五年来,我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身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并以“校园无小事,事事育人;教育无小结,处处楷模”来从高从严要求,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努力“甘为人梯,培养新世纪人才作嫁衣;自强不息,现代化教育竭全力”。

,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虚心学习,求进:理论学习,既学习党和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理论;把身边的教师学习的榜样,尊重每一位、教师,并从身上学到缺少的东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实。与此,尊重每一位学生,把当作的朋友,平等相待,从学生身上学习教师所具备的人格修养等等。

,我非常学以致用,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我和实践了“三自多导,质疑求异,发展”的教学模式,;德育,我组织和了“网络德育”新模式,在省内外产生了的;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级、省级刊物上发表。

二、、着力探究、促升教学

从教五年来,我从一位新教师的“邯郸学步”开始,到现在了鲜明个性的教学风格,走过了一条学习、积累、创新的发展之路。

我学学生,当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时势之趋,与时俱进,摸索出了切合校情、时代要求和自身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

从教头三年,我都担任高一的政治课。学生学习政治“贝多芬”(背多分)的和学生治课堂中思维桎梏的现状,我的思考、和实践,在个学年决难题的教学方法,了“三自多导”的教学思想。“三自多导”的内涵包括: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者,对增进学生主体意识和发展的动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使的性、自觉性和性体现,要求学生们能够阅读、质疑、追问,然后与老师善于驾驭、多角度地起来,从而培养的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导”要体现①鼓励学生的好奇心。②鼓励学生的首创性、独创性,解除对错误的恐惧心理。③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性潜力的学生。④帮助学生培养韧性和恒心,支持鼓励专心致志、善始善终地活动。⑤并民主、轻松、自由的气氛,容许学生发表奇特而能自圆其说的某些见解。⑥鼓励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包容的某些缺点。教学模式,地把学生引进了生动活泼的政治课堂,破除了那种单纯的说教和枯燥乏味,赢得了学生的推崇。

从教年是担任高二的政治课,这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学手段多样,教学容量大大,“主体式”教学在整个校园蔚然成风,,学校对育人的又清晰和高层次的要求。顺应这,我在“三自多导”的基础上,了“发展,质疑求异”的教学新模式。那:每一节课都要在的教学和德育(即认识与做人、发展)的基础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使的性、自觉性和性体现,要求学生们能够阅读、质疑、追问,,求解,培养的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把“学生主体地位的高扬”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起来。

从教第五年是担任高三的政治课,这时我的教学风格定型,但面对高考的激烈竞争,客观上要求有新的。为此,我把前四年的教学历程的积累的心得体会和高考研究相,旨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便学生在高考竞技场上佳绩。我整个高三阶段的教学思想是“三自多导,质疑求异,发展”,把高一高二的优点继承下来,又有新的发展。年来,我课前三分钟学生质疑和学生求答的活动,每天一题训练,课堂中“…………”式的争论,采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前瞻性的高考和。从高考成绩来看,是的。

这几年的和实践,了的成绩:(1)所承担的学校或科组教研公开课均;(2)有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的刊物上发表或获奖;(3)辅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撰写小论文南海市三等奖;(4)所担任的两个班在XX年高考中成绩;(5)XX和XX学年度连续两年的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获XX年南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称号。

三、教书育人、激发潜能、德育创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