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文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第1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文

关键词:系统工程;生态化改造;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促使人们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生态文明成为学界和政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从战略高度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从此学界再度掀起生态文明研究热潮,这里就近期的进展做一介绍。

一、对生态文明概念的不同解说思路

生态文明在我国的研究已经将近30年的时间,但对于生态文明的定义仍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目前主要有三种解说思路:

第一,以文明的涵义理解生态文明。认为“文明”一词的含义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层面的含义,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文化状态,通常以文字的出现为标志;二是道德层面的含义,指人们具有的良好行为习惯或道德素质。“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应该是“生态学”的简称,“文明”则应该属于上述“文明”的第二个含义,也即道德层面的含义,而非“文化”。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应该指的是遵循生态学规律,符合生态学原理的道德行为,也就是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所要求的一种新的行为模式。

第二,从生态文明的本质属性角度认识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及其社会通过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在处理人(社会)与自然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社会)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在这里,生态化的社会实践方式的形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人(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积极生态环境成果是其本质,而生态化的观念以及所创造的良好资源环境条件等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成果则是其具体表现。

第三,从可持续发展看待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建筑在知识、教育和科技发达基础上的文明,是人类在环境问题的困扰中,为了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理性选择。它以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强调了人类社会必须在生态基础上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够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观念,其本质在于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生态文明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系统,而是一个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整体系统。

二、关于生态文明特点的多维概括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二是在实践途径上,生态文明体现为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是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走向和谐。另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从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所提出的一个文明概念,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在生产方式上的进步和要求,它要求对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形成生态化的生产方式,这是生态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生态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形式的本质特征。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在经济发展模式上,以往的文明实行的是线性经济,高强度开采、高强度消耗,高强度排放,是在浪费资源中求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而生态文明却由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换,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色,实行“全程控制”,把环境的治理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因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一切资源,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学者提出生态文明整合性特征的新观点,认为生态文明在人类发展自身,面对未来生成的过程,共时性地整合了多种文明的形态。从现实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已经结晶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文明形态,这多种文明结出了“人文化成”的累累硕果。生态文明的整合性特征就表现在,作为多种文明形态的整合性文明,在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一致的关系中,依据生态整体性的运行节律和方法,使多种文明形态形成辩证的统一体,并从中合理而有效地发挥各种文明形态的职能,保证人类这个生命有机体的文明能够在与自然建立和谐自由的生态关系的条件下合理演进。

三、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文明发展之路,学界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要体现“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充分实现人类自身全面、持久、健康的发展,为了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要体现环境友好与社会和谐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既要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又要体现社会的和谐,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要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一些学者建议,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突破口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付诸实践,就是要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制度支撑,因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健全完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制度是基础性的;必须维护法律的权威,做到依法行事;必须规划先行,在实施禁止开发、保护性开发的区域,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在推行科学决策的同时,必须建立各级政府官员重大环境事故问责制;必须把转变现有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施重点,摸索出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节能减排措施,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必须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维护环境执法的权威,改变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建立环保产业的金融财税优惠政策,推进环保科技的自主创新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这难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必须是政府引导、激励和公众广泛参与、监督。要切实转变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生态先行的运行机制,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的交往领域。另有不少论者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人类价值取向需要发生深刻转换。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然的价值,承认自然内在价值的存在并重视它,审慎地把它转化为工具价值。生态文明认为自然界不仅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而且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我们对自然价值的认识应体现出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局部价值与整体价值的统一、当代价值与后代价值的统一,这是生态文明不同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自然价值观而应体现出的新的价值取向。

总之,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人们摒弃工业文明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开拓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开拓新的价值理想和社会运行机制,从观念到行为,从表层到深层,从局部到整体,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完成一次彻的转向。

参考文献:

1、李校利.先进生产理论研究丰富和创新了生产力原理[J].兰州学刊,2008(2).

2、李黎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述要[J].改革与战略,2007(2).

3、王孔雀.关于文化生产力概念、特征和现实道路简述[J].生产力研究,2010(2).

4、袁霞.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08(6).

5、王孔雀.走中国式的跨越发展道路[J].前沿,2007(3).

6、李黎明.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J].生态经济,2010(1).

7、王孔雀.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新形态[J].生态经济,2010(2).

8、刘小英.文明形态的演化与生态文明的前景[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9、毛世英,刘艳菊.全面理解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J].社会主义研究,2008(4).

10、赵建军.生态文明的内涵与价值选择[J].理论视野,2007(12).

第2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文

关键词:道德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01

古今中外,“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被认为是教育的核心,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其中,道德教育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它关注的是人的思想,将道德认知视为内容,将道德素养的形成视为目标,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视为教育方式,因此,在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应始终作为道德教育的主旋律,体现在道德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

一、德育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意义

“以人为本”的内涵丰富,笔者认为,在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当中,最富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应是对个体生活意义的认可与关怀。因为,人是在不断追求意义的生命活动中存在的,一旦停止对生活意义的追寻将意味着思维的消失,人之为“人”本质特征也将失去本真的存在价值。

意义与价值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价值是意义的根基,意义是价值的表征,生活意义就是对生活价值的追求,道德教育便是教人探寻生活意义的理想和能力。追求生活价值为动力的道德教育本身是具有意义的,而意义具有相对性,对不同生命个体而言,同样事物的意义各不相同,然而,个体生活所蕴含的意义非一般事物之意义可与之相提并论的,因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它是我们理解意义、体验意义的唯一场所,为追逐形形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提供了各种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生活中探寻道德意义的显现正是围绕对人类生命活动――生活的价值的理解和追求展开的。

生活意义本身是一种充满智慧、积极向上的永恒存在,它教人不断完善人格、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状态,以满怀激情的态度确立人生价值目标,从而实现自我价值。道德教育是实现价值的保障,帮助人们增强价值判断能力,促使人们避开生物性的功利化的利益索求,展现人“类存在”意义上的特征。只有人才能具有道德诉求,绕过工具性价值功能,将其上升为目标性的存在方式,道德自觉性的觉醒、思想境界的提升、意志力的磨砺均为生活意义的表现。因此,追求生活意义的行为就是践行道德的行为,实践道德行为的同时也是寻求生活意义的过程。

既然追求生活意义是人的“类”特征,自然无法摆脱人际间的交往和关联等行为。生活意义是种交互式的存在,人际间的彼此接触和信息传达是展现生活意义的途径,也是考验道德水准的舞台,追求生活意义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在生活中必然通过与他人的关联施加影响,使自己感受到的意义直接或间接地映射在他人身上,改变或增强他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感受生活的状态;同样,我们也正从他人生活意义的感受当中感悟着世界、感悟着人生。无视或忽略这种关联性的存在状态,生活意义便无法传达和体现,人的“类”属性便面临曲解的可能。在适当的交流和沟通中,道德教育的人际调节功能作为基本手段不仅能够处理人际间利益的纷争,更是探究人性美好、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德育改革实践中“以人为本”的应用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道德教育的课堂中,一些学生时常抱怨思想理论课程的安排不能联系实际生活,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割裂了教学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影响了学生对复杂的社会现实的理解。为了改变这一困惑,我们可以试图加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实施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道德教育改革。

(二)培养健康的人格特征。构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范式就是要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价值性,把学生的健康人格、自由、平等、幸福和全面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终极关怀,培养学生公平、宽容、诚信、自主、自强、自律的自我意识和观念。同时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戒掉套话、空话、假话,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运用说服、示范引导、提供服务、解决问题等基本工作方法,通过名家讲座、学生论坛、社会实践、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网络对话等形式多样的渠道,提高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实际效能。

(三)加强教师的建设。教师的职业是道德素养较高的特殊职业,培养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加强建设首先需要从师德入手,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加强师德建设需要强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献身教育、敬业爱岗的师德风范,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除上述方面以外,“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还能体现在道德教育的许多其他方面当中,这里不再一一阐述。总之,抓住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并将其合理地运用于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中,就能够在社会不断发展,环境日益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使学生领悟道德内涵,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主动追求生活的意义和智慧,最终实现自我道德境界的提升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王玉.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李文阁.生活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第3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文

Abstract: Based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a 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 experiment platform is developed. This platform can be used to achieve tru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experiment in time and space. The platform integrates the new theories and new algorithms in the field of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acilitates students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study and practice. Practice shows that through rich and vivid experiments, students gained direct, objective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for complex and abstrus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e fusion of theory and experiment stimulated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improved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理论;实验;实践论;融合

Key words: theory;experiment;practical theory;fusion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5-0225-04

0 引言

在《实践论》中指出:“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1];“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统一于学习主体知识传授、素质提高、能力培养这个循环体中,学生进入使用知识的状态时,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相关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转化的能力。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若各行其道,互不联系,就违背了教学规律。”[2]

目前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忽视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还普遍存在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截然分开的现象,忽视二者之间的统一性,导致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事倍功半。学生在理论课堂上对着一大堆艰深的公式不知其源于何处,有什么用处,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实验课堂上对着各种实验设备不知从何入手,怎样去做,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因此必须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其有机地融合起来,使教学活动成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整体。本文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融合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教学效果表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

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课程特点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一个新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及其设计技术、计算机技术、近代信号处理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它在军事和非军事领域的应用都非常广泛。在军事领域,它已经应用到:空-空和地-空防御、海上监视、战场情报侦察监视和目标捕获、战略预警和防御。在非军事领域,它已经应用到:机器人、医学、遥感、工业控制、空中交通管制、海洋监测、禁止、管理等。针对于此,《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多传感器信息系统、传感器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获取、多传感器数据匹配和融合、目标的精确状态、身份估计和快速、完整、实时的态势及威胁估计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4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文

论文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而教育者的素质恰恰是教育强国策略的关键。本文试图列举出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1 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1)教师专业化的理念未深入人心。许多人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老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积累和精通程度,似乎要成为某一学科领域的专才才可以称得上是“专业”教师,这一理解往往比较片面。不可否认,要做好一名称职的教师必须在自己学科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对最前沿的研究热点和最新科研成果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如果只具备这些学科知识,那教师的可替代性就大大的增加了。因此,作为老师光有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方法的知识。学生是个复杂的个体,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双重发展的阶段,学生的道德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价值观等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教育者的影响。如果教师只专注于学科知识的提高,而忽略了教育领域里自身的发展,那么,教师便沦为传授知识的工具。笔者认为教育事业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这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的命运。教育者的职业认同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支撑着他不断地进步,只有这样发自内心的自我提升意识才能够真真正正地教书育人。 

(2)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有待改进。教师资格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十余年,尽管对教师自身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其缺点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在笔试部分,考试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方法三本书中,由于考题比较简单,应试者不必具备良好的教育学基础,只要死记硬背即可通过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在说课部分脱离了实际的教学环境。被试者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对所给的教材写一份教案,然后面对专家在20分钟内把自己一堂课的基本设计给描述一遍。教师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给专家说课与给学生上课有着本质的差别,如果不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下讲课难以测试被试者的课堂组织能力和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并且,仅二十分钟的面试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一方面无法准确测试出被试者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面试的成绩与考官的个人喜好也有一定程度的联系。 

(3)教师的职前培养非专业化、职后培训形式化。我国大多数师范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只有学科专业和教育学专业这两大部分,并且这两部分的联系比较少,未把教学学科和教育学有机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学科课程受到较大的关注,教育类课程并未引起重视,处于机械地完成教学目标额状态。当前,教育类课程的设置还停留在通识培训的水平,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代表了教育理论课的全部,实习和实践流于形式,教师教育的特色荡然无存。 

较之教师任职前的培养,职后培训形式化的趋势更加严重。一些师资培训机构以盈利为目的,学员只要交钱就能顺利毕业拿到证书,根本不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当做目的和宗旨。加之,教育行政部门“学历至上”的倾向愈来愈严重,导致教师在师范学校毕业后,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基本没有实质性的发展。究其深层原因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考核目前还没有一种很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而学历作为一种比较可见的杠杆自然也就被用于衡量教师专业能力的工具。因此,学历证书在教师任职资格、职称评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在法律制度、课程设置、职前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等方面有所改进。 

(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教师专业地位。1994年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首次从法律角度上明确教师的专业地位。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对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资格的丧失和撤销作了明文规定,这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开始全面实施。但是,如今还需要国家在相关的法律制度中进一步明确教师专业的内涵,确认教师的专业地位,使教师专业化的理念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尤其是在提高教师待遇问题上,一个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与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密不可分,美国、韩国等国的教师待遇普遍好于其他国家,我国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生活条件较差,所以当地的教师整体上素质较弱,更无专业化发展可言。 

(2)建立起一个正规化的教师团体组织,维护教师专业地位。教师专业化要顺利开展,离不开专业团体的支持,为了谋求教师的合法利益、保障教师权利、提供教师学术交流机会、提高教师专业水准、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等,建立一个正规的教师组织是非常有必要的。美国的教师专业团体规模最大最完善,如:nea(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teps(全国教师教育和专业标准委员会)和aacte(美国教师教育学院协会)等组织,他们的职责包括:“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并促进教师的福利、加强教师教育,倡导未来教师都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并经过教育专业的专门培训,招收和选拔新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并利用各项资源以加强教师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①因此,中国也应效仿这些国家一样,建立一些教师团体来切实维护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3)增设教育专业课程,提高未来教师专业化水平以及完善教师的职后培训制度。目前,我国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次改革“而是要对原有的课程和教学体系进行系统而深刻的反思、论证,以重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②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更加合理的评价机制,因此,对一线教师来说更具挑战性,也需要高素质的教研人员。“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新的评价理念的形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③总而言之,师范院校在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加强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重,注重教育实践的设置,培养新型教师的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在几年或者十年能完成的,而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职后培训是专业成长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所描述的那样:“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变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他职业的成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我国可以仿效美国等国家,让教师清楚认识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指导教师由单一的教学理论实践者向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双主体转变、由单一的课程实施者向课程的开发者与传授者转变,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和发现。”④要不断引导教师把职后培训看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阶段,使教师走出仅仅是追求资格认证和学历提升的误区。 

 

注释 

①蒋华钟,桃英.试析美国教师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j].他山之石,2000(1):57. 

②勇.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教育科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1):78. 

第5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文

一直以来,我国法律教学过于倾向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造成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相脱节。应该认识到,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密不可分,应从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以培养一批社会学要的法律人才。

一、当前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现状

(一)实践教学重视度不足

目前法律教学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多是法律基本原理概念等内容,而教学过程则是“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接收”,教学方法仍以“灌输”为主,考核则采取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另外,在法律教学中,缺乏基本的服务于实践教学的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技能及法律方法论等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应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与实际需要相符的实践式教学。

(二)实践组织不合理

当前法律理论教学中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统筹规划,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例如在模拟法庭教学中,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法学实践经验、法律知识储备以及审判能力较高的高年级学生,如果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参与模拟法庭,而他们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很难获得良好效果;另外,有些模拟法庭的组织多按照事先排练的模式开展,只是表演形式,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还有些毕业实习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而此时毕业生正面临毕业论文和找工作的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最后只是实习单位盖章了事,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三)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评价与激励体制

在法律理论教学中,对教学大纲及教学规划有明确反映,对撰写教案也提出明确要求,并通过一定激励方式促进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方案等。而相关教育部门也以随堂听课、教学检查、召开教师交流会、网络测评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但是针对实践教学来说,却缺乏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而由于实践教学需要教师的亲临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应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但是学校并没有将此纳入教学评价与考核的范畴内,更缺乏相应激励机制,所以很多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另外,对于学生来说,也缺乏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再加上没有强制的学分要求与奖惩机制,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四)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不足

当前法律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和人力两方面。一般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经费投入实践教学,如果需要校外调查、旁听、咨询或者参与法律援助活动,学生只能临时报告校方批款,而更多时候需要学生单方面承担费用,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实践兴趣。另外,实践教学对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提出了全新要求,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理论功底,也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全面性的指导与评价,这就要求加大师资的投入与培训力度,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

二、构建法律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由于传统的法律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因此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激励和教学评价等教学体系,因此可参照理论教学体系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独立、平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应整合现有的理论课程,并以实际需要增加实践课程,既要保留过去直接服务于法律实践的课程,如证据学、法律文书等,还应加设如司法过程、法律职业技能等实用课程,并以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强制学分制。同时围绕这些实践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结合当前法制现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正面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感,实现良好的法治理想。

(二)完善“法律诊所”教学模式

“法律诊所”教学模式源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标志着判例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这种校外课堂形式,效仿了医学院中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方式,而是在校内以某种形式建立“法律诊所”,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真实的办案过程中。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能力,也可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理论,减少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之间的差距。

从国外大学的法律教学实践来看,“法律诊所”的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巧与职业技能;二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学生树立正义感、责任感、职业荣誉感。因此,通过“法律诊所”的建立,可让学生接触更多实际调解、诉讼案件,真正像律师一样处理案件,同时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影响力,参与法律诊所的学生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学到了课堂以外的能力、技巧,更好地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应用到具体案例中。

(三)由模拟法庭转为实战法庭

模拟法庭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最终目标还是转向实战法庭。主要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1.在模拟法庭准备开庭之前,仅对外公开法律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参与者名单。而法庭中的陈述意见、辩护意见、法官主持及判决结果等都是未知。因此在开庭之前,学生应寻求专业司法人员或者老师、同学的指导,并独立分析案情,大量搜集材料,准备论点证据,并分析对方可能指出的论点论据等,全面做好自身角色,争取更好的实战结果。因此,在模拟法庭中,学生应明确自身定位和观点,并随着诉讼过程的深入,不断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2.应确保模拟法庭的“实战”效果。只有真正对抗,才能确保模拟法庭的实践效果。为了避免同班学生之间相互熟悉,而每次模拟法庭缺乏新鲜感,因此模拟法庭应尽量安排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担任不同角色,且每次开庭的案例有所区别。如果在同一班级或者同一年级开展模拟法庭,就应该安排不同组、不同班级的同学分别承担控方、辩方及审判职能,只有确保法庭对抗性,才能真正确保实战效果。

3.提高模拟法庭的真实性,注重树立庄重感、严肃感。在学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在每次开庭时准备审判器物,提高审判的真实性,让学生更多感受法庭文化,为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四)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主要由见习与毕业实习两部分构成,但是从实习内容上来看,二者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可将二者合并。针对当前法律专业实习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实习流于形式化、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实习单位不重视、实习时间短等现象,应不断完善实习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分阶段实习,确保实习效果。首先,针对过去学生实习中自由懒散的现象,应统一安排学生实习单位,进行集中实习。对于要求自己解决实习单位的学生,或者可以保证实习和就业挂钩的学生,应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情况。其次,应尽量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如在大二暑假和大三上学期分别进行,既能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也可减少实习单位的接收压力。再次,加强校方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一方面应尽量安排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另一方面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如果在实习中,学生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去听,或者仅协助法官、律师处理杂事,而没有真正接触案件的机会,就不能顺利实现实践目标。最后,注重实习管理,在学生实习期间,应定期汇报实习情况,教师也要积极与学生交流实习情况,必要情况可做好现场指导;另外,应注重实习单位的多元化,综合考虑公检法等相关部门,还可考虑在相关企业、组织、社会团体及金融机构等建立实习基地,为社会输入更多法律人才。

转贴于

(五)加快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与激励制度

相对于法律理论教学,开展实践教学,应不断加强对外联系及教师指导等工作,这都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可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纳入统一安排中。根据不同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再加上实践内容方式的区别,应确保每个教师都需承担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并制定教学考核标准。另外,还应根据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设立奖励基金,如果在实践教学中取得良好成绩或者重大突破,应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将证据学、法律职业技能、法律文书制作等作为必修课,并以学分制加强考核。每完成一项实践活动,应由学生提交实践总结与自我评价,开展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鼓励,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实践任务,则不能获得相应学分,甚至对毕业造成影响。

(六)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6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文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发展模式

1 引言

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历史街区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因此保护历史街区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街区是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生活的历史地段,所以他还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不论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人类生活的家园。最为人类居住的最基本的需求,是对其保护和更新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1]。通过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更新,保留传统的生活方式,大力的弘扬地方特色,不仅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共鸣,还可以提高地方的知名度,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一定的保护和更新,会提高历史街区的生活质量,拥有更多的新活力,最终带动了整个街区甚至所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

2 历史街区概念及特点

“历史街区”可以从“历史”和“街区”两个方面来理解。自然或社会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的发展历程被称之为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事物在历史中变得尤为珍贵,历史街区中的“历史”就体现了时间变化的价值,称之为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而“街区”的概念相对普遍,主要由街道的叠加产生,街道主要指城市中各种公共通道,所以街区可认为是公共通道的居住集聚地。分析可知,历史街区是为了保存历史遗存和历史风貌把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融为一体的城市地段。历史街区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具有历史风貌的完善性和典型性;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的风貌一致性。

3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基于历史街区的主要特点,在对历史街区保护时应遵守的主要原则有:

1) 保护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历史街区不同于文物建筑,没必要做到“不改变原状”。历史街区保护的全面完整性包括:保护内容和对象的完整性,不仅包括建筑物还应包括街巷、道路、小桥等构成环境风貌的因素;其次,要保护理念和策略的全面性,因保护具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要运用全面的手段和策略进行保护的实践工作。

2) 保护历史街区的真实性[2]。要尽可能多的保存真实的历史遗产,对历史街区的历史建筑进行及时的维修,不能吧伪造当成是保护的主要手段。

3) 保护历史街区要维持历史形成的并继续发展的居住模式、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在保存历史风貌后,积极地改善基础设施,提高街区内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居民的支持,才能实现真正的保护效果。

4) 既要强调整体性,又要重视发展性。历史街区的保护药循序渐进,采用分步分级的方式处理,根据不同的环境提出不同的维修和保护方案,实现发展和保护的平衡性。

4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内容及方法

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历史街区中的到继承和发扬,总结各国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作法和经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时的主要内容是:街道和地段的格局和空间形式;绿化、空旷和建筑物的空间关系;历史建筑的外貌、体积、形式和建筑风格等;该地段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功能;历史街区和周围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

因历史街区的特殊性,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特殊的方法。首先,是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对内部整修,外部保护。历史街区外观按照历史风貌进行整修后,内部可按照现代生活的方式和需求进行重新改造,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3]。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规划工作,划定好保护的区域和采取的措施。最后,要尽可能的保存原有的历史信息,不断地检验保护,循序渐进绝不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

5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再认识

5.1 多元化的保护模式

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墨守成规,而是需要一种多元化的保护模式。找到该城市和历史街区的融合点,使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活动变成一种生活变革,让城市不仅拥有华丽的外表,更具有内在的蓬勃生机。多元化保护模式主要包括:文化理念、功能复合、内部功能置换和延续历史风貌完善居住功能类型的保护模式。

文化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主要包括历史、地理、生活方式和文学艺术等内容。例如在沪江西门港湾的保护更新设计中,保留了传统院落的空间尺寸,尽可能的保持原有街巷的面貌[4]。所以在物质层面的设计策略中要考虑古老建筑承载的文化,使之传承下去。功能方面,则需要根据需求注入新的功能,使文化产业成为旧城市的产业支柱。街区功能的复合化提高街区的运行效率,融入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队列,起到了枢纽的作用。

对于一些对历史保护要求高的历史街区,包括街上的历史建筑或具有高开发价值的街区采用内部功能置换型的保护模式。可以保留和展现古老建筑的历史文化和美学特征。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高尚居住的街区,一般实行居民部迁移的策略进行街区的保护工作。通过减低居民居住的密度,提高街区的环境,实现了街区从单一到复合功能的转化。因此,要针对城市历史街区中历史遗存的分布情况综合的使用各种保护模式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寻求资源的整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5.2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的政策性意见

在我国对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是必然趋势,主要由政府保护改造的资金短缺和继续施工的历史街区项目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所以必须通过市场化资金的运作才能筹集到改造街区的资金。但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寻求资金是最大化利益的追求,只有有利可图才会得到资金的投入。所以政府应该按照市场化操作历史街区项目的管理人员,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用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

1. 政府经济杠杆的引导作用。这种方式是利用政府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明确经济平衡状态的前提下进行补偿性的政策,可以使开发商在相同的资金投入情况下得到不低于项目的汇报。在这种保证下,才会吸引开发商的投资。

2. 历史街区改造项目的实施主体问题。在操作的过程上,专业化的房地产公司是项目具体的执行人。引起具有大量资金和融资渠道,比政府更了解市场的需求,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技能更加强大。

3. 城市设计、规划及建设具有重要地位。历史街区的保护性规划和设计对更新项目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占主导地位。保护历史街区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建筑师和规划师在改造的同时会对城市进行慎重的设计和规划,是城市的街区具有原有的社会效应和美学价值。

6 结语

历史街区是规划和建筑学中讨论的热点,不同背景的学者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的切入点是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理论是实践。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主要原则,内容和手段。在基本理论的支撑下,从横向和纵向的基础上做了扩展,用新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曲际水,贺广民,杜孝民.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危改试点片保护与更新探[J].北京规划建设,2001(6):15-18.

[2]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7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文

关键词:河北省;学分银行;概念与功能;理论依据;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4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建立“学分银行”作为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促进终身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河北这一位于华北腹地的人口大省而言,开发人力资源,落实人才兴省、科教兴省战略是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创建河北“学分银行”,推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则是完善社会化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重要途径。

一、“学分银行”的概念内涵与功能特点

“学分银行”是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教育改革和发展领域普遍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其内涵是模拟、借鉴银行的形式,以推动终身教育为基本目标,构建起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和地点,学习成果在某一范围内共同认证并能够积累与转换的系统和机制。“学分银行”的功能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学习者建立学分终身登记的教育账户;二是对学习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形式、不同教育机构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三是学习者可以随时存储获得的学分;四是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借贷”学分;五是学习者存储的学分达到一定要求可以转换为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六是学习者与获得授权的组织可以查询、打印存储在学分银行的学习档案;七是社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学分银行获取人才信息。我国开展“学分银行”的尝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2010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等省(市)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试点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肯定了“学分银行”在不同教育层次和形式中发挥的学分登记和学习成果认证作用。2016年2月《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更明确了学习者在“学分银行”登记存储的各类学习成果转换成学分可以作为申请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直接依据,为各省(市、区)创建“学分银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政策基础。

二、创建河北“学分银行”的理论依据

创建河北“学分银行”是基于构建立体化、宽覆盖、全时空、深触角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而提出的,与“学分银行”相关的诸多研究构成了创建河北“学分银行”的扎实理论依据。

1.终身教育理论。法国著名教育思想家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提出的终生教育理论认为:从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来看,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人生成长的某一阶段,而应伴随每个人的终身。终身教育不仅对应某一个体,而且是一种社会思想,并构成了教育政策的核心要素。终身教育是教育在时间、空间和生活上的整合,这期中既包含着教育内部要素的整合,也包含着教育与外部要素的整合。我国在1995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把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战略的高度确立了终身教育的法律地位,使得"学分银行"的创建有法可依。

2.以人为本理论。现代社会崇尚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人性的张扬与开放,把人才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以人为本理论指导下的教育着力于三个方面:一是依靠人。明确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离开人的主观努力,一切设想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提高人。通过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鼓励学习者不断掌握新知识、新能力,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使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三是尊重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人的需求和生命的价值,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学分银行”的建立消除了学习者在不同教育机构、不同教育形式间的学习壁垒,是各类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转折点,是对以人为本理论的践行。

3.学习动机理论。积极的情感是推动学习者认知和技能形成的内驱动力因素,其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动机。这种由情感派生的心理状态促使学习者以求知作为需要、以理解和掌握作为追求、以自我提高作为目标,并将自己的行为自然地指向学习过程和相关活动。创建“学分银行”的目的是服务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只有学习者形成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在内心深处产生持久的学习欲望,潜心于某一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进而培养起生态型、自主型学习习惯。

三、创建河北“学分银行”的路径探析

河北“学分银行”的创建关系到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统工程。通过对创建河北“学分银行”的路径探析,能够进一步厘清行动的准则与方向,有效规避风险与失误。

1.科学规划“学分银行”的结构框架。我们可以借鉴和参考国际上相关的成功经验,结合河北省教育资源与学习群体现状,构建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组织结构框架。为了充分发挥河北“学分银行”的社会功能,其内部应分为学分认证系统、学分存储转换系统、学分借贷偿还系统和学历学位申请系统、职业资格证书申请系统等五部分(如图1)。以此结构框架为依托,学习者的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便可在认证后转换为相应的学分,再经过学分存储、借贷偿还、兑换流通等环节,实现全省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

2.出台相关的指导文件和教育政策。“学分银行”的创建不是哪一个学校或教育机构能够单独实施的,需要省政府和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并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出台相关的指导文件和教育政策。①成立省级“学分银行”领导机构,提供宏观决策和政策支持,协调不同学校、不同教育实体间的学分认证和转换,妥善解决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②组织专家学者制定诸如《终身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细则》、《课程级别指标及认证规则》、《学分借贷、偿还制度》等规章政策,为河北“学分银行”的创建保驾护航。③通过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法律资质、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学习成果内涵等进行全方位考察、鉴定,完善河北“学分银行”诚信与风险防范机制。

3.构建完全学分制的课程体系。“学分银行”以学分为认证、存储和转换单元,要求不同教育形式学分的价值对等。因此,应该在各级各类教育实体推行完全学分制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制定以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为载体的学分计算规则,使学习者在不同教育形式学习的同一课程学分互认互通。其次,在全省范围内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优质的课程资源和远程学习资源,完善不同层级教育的课程标准,推进不同层级、不同教育形式课程之间的横向沟通和纵向衔接。再次,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公共权力,强化课程质量评价和监督,实行动态的课程质量考核和评估,通过优胜劣汰,保证各类教育课程学分的等值、同质。

4.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从国内外“学分银行”建设经验和对河北“学分银行”目标定位的分析看,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应成为“学分银行”建设的重点内容。这种服务有如下表现:第一,以国家、政府及教育职能部门为主导,建设完备的“学分银行”组织管理体系,统筹管理学历教育和职业训练中的学分评价,全方位开展学习者注册、成果审核及信息服务。第二,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个性需求,构建开放性课程认证标准体系,制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非学历培训相关课程的学分替代目录,提高课程认证标准的社会通用性。第三,强化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充实课程标准、认证标准、学分管理、学分转换推介等资源数据库。学习者可以通过“学分银行”门户网站,以数字化存储、认证和消费为手段,实现自身信息查询、课程标准及认证查询,完成学分的自助登记存储与转换。

四、结束语

创建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河北“学分银行”关乎全省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关乎终身教育的社会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创建河北“学分银行”,能够有效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等不同教育形式的沟通衔接及在学习成果上的相互认定,满足全省各类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要,对于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突破教育体制障碍、实现教育公平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昌浩,杜永新.通往明日之路:学分银行之机遇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12,(01).

[2]邢立新,陈业宁,张坤.开放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

第8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文

关键词:认知负荷;概念教学;思维台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6-0013-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6.00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课堂上教师在展示化学教学魅力的时候,常常以实验为背景进行学科思维的构建,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概念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探索概念的形成,更能提升学生对化学概念本质的理解。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实验都能顺利地引导学生思维,有的实验思维台阶过高,超过听课学生的认知负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跨上教师设置的台阶,就会让本应是学生发挥的课堂尴尬地成为教师个人的演讲台,本应是概念探索的过程生硬地成为记忆的流程。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在概念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应用认知负荷理论,通过搭建实验思维台阶,减低课堂无效认知负荷,提升有效认知负荷,达成思维能力目标,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一、认知负荷理论与教学的相关性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ive Load Theory)是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John Sweller于1988年首先提出来的。所谓的认知负荷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所给认知任务而需要的心理资源的数量,即工作记忆必须注意和处理的信息总和[1]。认知负荷在教学中的指向关系如表1所示。

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是相互叠加的,使总的认知负荷不超出学习者个体能承受的认知负荷,在准确分析内部认知负荷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尽可能减少外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提升实验教学的功效。上述过程如图1所示。

二、概念教学中实验思维台阶策略分析

从认知负荷理论的有效负荷来看,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升相关认知负荷,因此,对实验过程能够运用合理的化学符号进行连续完整地描述,是实验思维训练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实验内容与学生的已有认知差距较大时,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就应当设计搭建思维的台阶,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过程的连续性思维。

在概念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进行解析,是探索概念本质的重要方式。化学实验在教学中是与其他教学目标共存的,实验教学除了支持物质性质的学习,以及达成某一实验目标进行的技能训练,还需要承载着学科思维品质的训练功能。实验思维不单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对实验过程的模仿式操作、对实验结论的记忆,更应该包括对实验过程的设计和推演,对实验结论的合理预测和验证,其完整性、科学性和严谨性能够反映出学生实验思维能力的真实水平。概念的本质在实验思维的训练中自然建构形成,而能否在新的实验环境中应用学到的知识是检验概念的内化效果,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相关认知负荷的形成。如果前一环节未达成相关认知负荷的思维终点,就会对下 一环节的知识提取造成影响。因此,以实验为基础的概念教学应经过创设环境、探寻本质、内化提升三个环节,并且反复提升,如图2所示。

三、教学案例分析

离子反应是苏教版“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海水是一种水溶液环境,水溶液环境是中学实验最重要的反应环境,在水溶液中,离子是微粒的主要存在形式,因此,掌握好离子反应的概念,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本节课是学生构建微粒观的重要契机。同时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因此,在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中,离子反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教学目标分层――明晰内部认知负荷

内部认知负荷是指工作记忆对认知任务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元素(如概念、 规则的基本成分的数量)及其交互性进行认知加工活动所产生的负荷。内在负荷源于认知任务本身[2]。

本节课的认知任务有三个层面:

(1)基A知识层:能区分强弱电解质,并能书写电离方程式;知道离子反应的本质,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问题解决层:通过观察实验的现象,对物质的变化进行预测、分析、解释。用语言、图式、符号表达自己的观点。

(3)学科思维层: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的思维模型。

在认知难点上除了弱电解质和离子反应这两大概念外,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也是贯穿整节课的思维主线。即使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仍较薄弱,同时这些知识元素交互性很强,因而在教学初期需要减少这些元素的交互活动。

2. 多台阶思维链――降低外部认知负荷

外部认知负荷是属于无效负荷,在实际教学中过高的外部认知负荷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依据Sweller 等人研究总结的6 个效应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有效降低外在负荷的教学设计,综合考虑其中的自由目标效应、样例效应、注意分散效应,通过教学设计的优化、知识信息的重组,搭建多思维台阶链,分解复杂认知任务,简化学生认知加工,降低外部认知负荷。

本节课需要在学生比较困难的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思维转换上,明确实验目标,促进学生关注实验过程的状态和思维角度的选择,在实验结论交流中归纳出思维模型,作为学生思考的样例,以形成宏观――微观――符号的三重表征主线。

例如,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上,由教材的一个实验拆为3个实验,分别将溶液中的离子是溶液导电的原因、灯泡亮度反应出溶液的导电能力、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影响着溶液导电能力这三个问题用实验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溶液中离子的反应关系上,设计pH和电导率的手持技术实验,通过技术实现离子变化可见,让学生从实验过程性数据曲线分析离子的变化。

3. 强化连续思维――提升相关认知负荷

相关认知负荷有利于学生把大量复杂无序的信息组合成简单有序的知识体系, 实现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 有效降低工作记忆的认知负荷。 相关认知负荷的增加还有利于意义的建构[3]。在高中,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地接受物质、方程式等简单的化学符号,但是连续性描述过程还是显得困难。在过程的应用中,各种成分间的交互关系增强,对知识意义的认知超过对知识内容的记忆。对知识意义的加工是一种能力,需要学生自身的悟性,也需要学习过程的训练。

形成相关认知负荷是思维台阶的目标,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经过多个思维台阶,形成多个已有知识和现有现象之间的联系之后,需要整理无序的知识碎片,借助样例效应,建立有序的连贯性思维。本节课有“两概念一思路”需要通过相关认知负荷的建立进行建构和巩固,两概念指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离子反应概念,一思路指宏观――微观――符号思维主线。

例如关于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有三个相关认知负荷提升点,一是借助等浓度的氨水和NaOH溶液导电性实验对比,从宏观――微观――符号说明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二是借助等浓度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导电性实验对比,再次从宏观――微观――符号巩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三是在氨水与盐酸反应的pH和电导率变化图像的预测、分析、推演中,应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四、搭建思维台阶的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化之后,设“三环节六实验一讨论”的思维台阶,逐级增加材料元素的交互性,降低学生对认知加工的压力,增强学生对微粒观的认识,从本质上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提升学生实验思维品质。

五、案例反思

1. 认知负荷理论与思维台阶整合教学效率

实验是直观的,但是实验现象背后的思考才是课堂交流的重点,课堂的交流就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的对接,思维跨度就是学生外在认知负荷主要体现,合理的课堂交流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地达到能力目标。当前课堂上学生注意力的重心是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操作细节的掌握,而忽视实验整体思维能力的塑造,我们应该反思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思维能力。因此,必要的思维台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实验探究观念。搭建思维台阶的方式有多种,阅读、语言、文字、视频、动画、实验都能成为思维的台阶,它们都能发挥各自不同的教学功能,达成学习的知识目标,但是从整体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角度来看,动手实验有其检验的真实性,无疑是解决实验思维的最好办法。

2. 重视概念的建构与应用过程

概念不是简单的记忆,应该是一个思维探索的过程。北京师范大学的姜忠提出利用探究实验建构概念的设计结构应包括4个部分:以新概念为基础设计实验、学生以原有概念去解释实验、利用认知冲突探究实验、利用探究结果形成新概念。这一结构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形成过程的体验,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概念的含义[4]。

3. 重视相关认知负荷的形成

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产生很多的知识碎片,学生需要从中获取有助于形成实验探究整体思维的部分,教师应当增加学生在这一过程的认知负荷,在课内或者课外,培养学生形成连续性思维的能力,这是实验思维台阶搭建的最终目标。提升相关认知负荷可以在阶段知识的小结或者是概念建构的小结中,还可以在知识或思维模型的应用中,以检验学生的认知目标是否达成。

实验既是引发学科兴趣的基础,也是引发学生思维的起点,概念是思维达到一定阶段的精华概括,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知识表面的认识到知识本质的认识。充分利用认知负荷理论将实验作为概念教学的思维情景,设计合理的思维台阶,是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顺利达成概念的建构和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的。

参考文献

[1] 陈颖,胡志刚,李盼盼.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探讨化学高效教学的策略[J].化学教学,2014(6):19-22

[2] 唐剑岚,周莹.认知负荷理论及其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4):75-83

第9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文

一、分层次教学法概述

分层次教学法区别于传统的快慢班教学,它主要是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开展教学活动。与我国固有的以老师为教学主体的模式不同,分层次教学法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习现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分层次教学,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选择能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恰当的教学目标的制订。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确保能对教学内容有比较扎实的掌握,取得良好的成绩。

素质教育下的分层次教学法与以前的分班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传统的分班教学是将班级分为实验班、强化班和普通班等几个基本等级,再按考试成绩将学生划分到不同等级的班级里。这种分班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但其主要的弊端是按照成绩划分班级,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新提出的分层次教学法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它虽然也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教学,但是分层次教学法的划分标准比按照成绩划分等级更为标准、专业。分层次教学法主要是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分类,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最后,再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给各个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任务。分层次教学法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并充分结合了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活动,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教学任务的规定目标,有利于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法的有效理论和实践依据

我国的分层次教学法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进行了分层次教学的有益实践。看到弟子对不同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大教育家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这是分层次教学法在我国出现的最早记录。孔子正是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所以孔子的弟子都各有所长。这一理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宋代,哲学家朱熹更是将其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并不断对这一理论进行完善和改进。

心理学是每名合格教师的必修课,它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心理的情况下更好地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要想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很有必要的。从心理学方面来看,学生的认知能力总是和其所面临的知识情境有关,面临的知识情境越是和掌握的基础知识接近,则越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所以教师的教学内容一定要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相匹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逐步掌握知识。这一点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高中数学,特别是人教版的数学教材的整合,每个单元之间都是彼此相连、相互贯通的,上一单元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着下一单元的学习,所以这一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三、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的应用实践中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根本原则

将分层次教学法应用到高中数学中的主要目的是在学生主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下,克服教师教学难以面对全体学生需求的难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根本原则,一切教学资源都要向其倾斜。制订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一定要保证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尽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到不同程度的知识,为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提供必需的条件。

2.注重整体推进的基本原则

经过实践的多次检验,我们可以发现分层次教学法在高中数学领域的应用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且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缓慢推进的过程。所以在分层次教学法的实际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整体的推进,还要考虑到各个环节间的接洽、融合,使其协调发展。因为分层次教学法的特殊性,所以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在教学方法施行过程中一旦有一个环节发生偏差,则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甚至是整体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慎重对待这一问题,以保证能保持有效的教学效果。

3.重视过程发展的重要性原则

相关热门标签